职业规划结束语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6: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职业规划结束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职业规划结束语

篇1

自2013年6月高考失利,到9月初入科大,到2015年1月大一第一学期结束,一直到我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之前,可以说我的生活是一团乱糟糟的,没有详细的目标,如同在大雾中行走的路人,每天被洗衣服、洗澡这种繁杂而琐碎的小事情所纠缠,盲目跟随他人的脚步却不知自我,总是怀念过去却不可追。本来也许大学这四年我可能会一直这么浑浑噩噩地走下去直到毕业,但是因为职业规划大赛,我开始认认真真地思索我到底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我开始真正地反省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真正地朝着自己渴望的方向和未来风雨兼程。也许心中早就萌发了想要改变的种子,但是迟迟没有成长发育,职业规划却如同一场滂沱的春雨,刺痛内心的同时也敲醒了我自己。

职业规划教会了我很多很多东西,这些不仅仅是一份规划书带给我的东西,更是做职规的这个过程给予我心智上成长和战胜自我勇气。

2014年3月9日,是我职规生涯的开始。一开始我对于这个比赛并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兴趣,同时也由于自己并非能够沉下心来坐在电脑面前敲击一份冗长繁杂的人。之所以参加这个比赛,是因为部门学姐的鼓励,她的鼓励让我相信我能而且也必须能去制定这样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学姐当时给我发了一份她那时参加职规赛的模板给我,看到那份模板我才发现原来一份略显枯燥乏味的职规书也可以显得亮眼而充满魅力。以前我是有些骄傲的,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但当我真真正正地开始沉下心来做我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时候,我才发现真的不容易,那些自己以为能够熟练操作的word拥有足够强大秒杀我一切耐心的能力,一遍遍操作,反反复复不顺心,做出来的每一页职规书格式排版都难看的不行,原来自己之前所谓的统统掌握、熟练操作不过是皮毛。那天,我从晚上九点一直做到第二天凌晨4点半,每做一个部分便发现一次自己的无能和渺小,我做的职业规划书和学姐做的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无法超越甚至无法平齐只能模仿,力求更“像”。

2014年3月10日,下午4点左右我才将自己的职规书交上去。晚上接到同学通知去参加职规初赛,我知道真正的职业规划之路开始了。上去面试的时候我还没有来得及准备好自己的演讲稿,所以简简单单的做了一个自我介绍外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书的理解。虽然讲的有些逻辑混乱,但我把自己所要讲的东西都说出来了,没有底稿,也没有事先的准备。

2014年3月16日,复赛就在17日,。下午我和指导我的学姐联系好了,本来没抱多大的希望学姐会真正地用心辅导我(因为之前参加其他比赛,指导学长学姐都太忙,几乎没有管过我)。以偏概全总是不正确。结果确实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那天晚上,学姐帮我看过我的职业规划书和PPT后,打电话给我,一页页地挑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一个个教给我对应的改进方法,电话打了40多分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流逝,我心中的温暖一点点满溢。无论是她之于我还是我之于她都不过是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她却如此认真悉心毫不吝啬地帮助我,为我铺石垫路。无数次想过退赛,因为自己时间规划的不合理,任务没有完成以及觉得自己真的不行的胆怯和恐惧。但那天晚上我像打了鸡血一样,重新拿起自己的职业规划书,一点一点按照学姐说的修改完善,一开始参加比赛可能真的只是抱着拿奖的念头,但是那天晚上我只是纯粹的想要对得起学姐对我的付出和帮助。

之后几位学长和学姐都帮我改过PPT,结果并不重要,但是他们在这中间的用心、认真和不吝惜让我所钦佩,我觉得很感动也想要成为和他们一样温暖的人。

复赛中大家表现得都很不错。有一些人的优秀是内在的,虽然他们平时看上去为人低调内敛,平凡而普通,但当他们站在舞台上说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他们熠熠生光。这是舞台的力量,同时也是梦想的力量。

篇2

(一)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及学习目标的实现

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不断创新进取。

(二)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从业心态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从业心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地面对就业的压力,对就业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求,与社会紧密结合,以实现创新发展。课程的开展使学校更好地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加强学生管理。

(四)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力

当前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高职生没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要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能,实现成功就业、创业。

二、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在这方面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缺少真正意义上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而且,我国这类型的服务机构很少,一般只有大学才有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多停留在文字层面,认为只是一门要完成的课程而已,没有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规划。大学三年只是按照学校的安排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没有三年的规划,更没有三年后就业创业规划,没有规划就没有目标任务。因此,学生在三年学习结束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学到,也不知道自己能从事什么工作。

(二)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

1.对职业规划认识不清。通常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活动范围多在校园内,对于社会的接触较少。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并不了解,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无用功,甚至没考虑规划问题。加上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真正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容易面临失业的风险。2.缺乏对自身的认识。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通常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造成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积极,对将来从事的职业没有清晰的认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比较盲目,多是听从父母的意见,缺乏对职业的了解,找工作的时候会比较依赖父母。3.择业观念不理性。在学生的择业过程中,比较注重工作的收入。大部分学生对工资的期望值过高,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以及所处的城市的总体薪资水平,选择不够理性,容易导致学生错过工作机会。

三、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生涯课程开设现状

(一)规划课程管理不科学

在大一的时候开课,主要由公共课部或就业办负责管理。很多学校及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足,将其与就业指导划等号,一是认为就是就业前为学生提供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的解读,现在很多规划类教材也是与就业指导合编在一起;二是片面地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工作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筹划,这是不全面的。

(二)课程内容缺乏专业化

任课教师主要由公共课部或就业办教师授课,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管理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教师授课,只能教授一些通用的规划内容。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是临时抱佛脚,没有长期规范的指导。课程都偏向理论,缺少实践操作。课程的课时也比较少,学校不重视,容易让学生忽视。而且授课的老师一般不是本专业的老师,不能针对学生的专业做深入的专业职业规划。

(三)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考核方式主要采用传统试卷考核或做一些规划在大一课程结束后完成本课程考核,考核内容和时间上不够合理。如果在大学一年级就将规划课程完成考核,显然不能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也不能起到规划的作用,规划课程就成为了一个形式。

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会计专业为例

(一)课程转入教学系负责

公共课部或就业办对学生的专业缺乏具体的了解,只有转入教学系,让每个系的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指导,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才会更加明确。教师根据教学的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按照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定向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就业理念和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会计系的老师对本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了解的程度更深,将会计专业的职业规划由会计系的老师教授,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职业规划,更好地认识职业发展的道路。

(二)任课教师改由专业课教师授课,结合所学专业展开规划

针对各个专业的不同就业前景以及就业方向,专业课老师的专业意见对学生指导的现实意义更大。专业课的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比其他教师更深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也比较了解,制定的培养方案会更加适合学生,对于学生的疑问也会有详细的解答。在会计专业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会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应用。专业课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支持学生参加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专业问题专业老师也可以更好地解答。

(三)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笔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校三年学业规划,二是三年后的职业规划。在校三年学生学业规划的考核较容易,以实现目标为考核依据,大一上完课后,学生做规划,做三年在校要完成的规划,和三年后完成的规划。考核时间放到第三年考核,看其是否实现来确定该门课程是否合格。三年后完成的职业规划因学生已经毕业已经无法考核,故应以学业规划为基础,遵循规划的原则与方法来进行考核。

篇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210-01

一、职业规划的背景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起源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现在已经成为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追根溯源,职业生涯规划的雏形开始于美国学者帕金斯20世纪初提出的职业指导,并且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职业指导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指导的主要方式是指导为主或者单纯的指导。[1]

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是较早在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国家,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法案保障。比如美国设立了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NOICC),该委员会提倡从小就要重视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调在不同的时间段要有不同的职业生涯分工。20世纪6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欧美传入我国,在企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直到2000年之后,我国相关的研究才开始正式起步,文献研究也开始增多。

二、高校职业规划的理论研究现状

对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对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陈志新、杨春梅、焦啸云通过对广西9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前景认识不够,对未来信心不足,对父母、亲朋和同学依赖性较强,学生渴望深入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但只是获取渠道较窄,职业生涯规划主体意识较弱,学生对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较高的期望值,但评价不高。刘红英和汤海斌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和对策分析》中指出,当前高校校内组织不完善,缺乏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人员,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专业性不强,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工作方法,工作不能贯彻始终。曲光明在《关于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规划的建议》一文中提出,目前大学生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起步较晚,学校指导不够规范,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氛围尚未形成。白强和高定伦就如何进一步改进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这一重要课题,对重庆地区15所高校3500名高年级大学生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调查》中指出,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持续性差系统性不强、实践平台窄、合力性不足等主要问题。

总体来说,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尚在起步阶段,教育机制存在问题,系统性较差。而对于国外的研究成果只是简单的加以引进,简单地套用西方理论和方法,不能对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合理的指导。同时,大学生本身意识的薄弱,也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重要阻力。

三、高校职业规划研究的发展趋势

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对此仍需不断完善。

首先,在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者中,大都是思想政治或者教育管理方面的学者,而学习心理的则相对较少,所以,在未来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中,心理学者应积极加入这一队伍。其次,张建芹在《关于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领作用分析》中指出,专业课老师应该主动进行课改,引导学生确立合适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之后要引导学生根据职业方向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最后,结合实际,积极鼓励学生为实现职业规划做好准备。[2]使得职业规划指导更加切合实际情况,增加其现实意义。第三,姚志红在《建构主义理论给高校职业规划课程教学的启示》一文中指出,从构建主义理论出发,结合高校职业规划课程,提出了教师角色转变和持续学习理念,“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多种模式灵活教学方法、建立“第二课堂”和全站式服务体系等有益的教学建议。[3]

由此可见,对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我国学者已经从各个方面开始着手深入,使得整个研究体系更加全面。

四、结束语

随着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为社会的焦点,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一个长期、系统和复杂的过程。大学生应该根据个人的发展现实和社会未来的变化趋势理性认识自己,理性认识社会,理性认识职业规划,才能成就自己的光荣和梦想。

【参考文献】

篇4

(职业生涯规划书要求计算机输入,按照规范的要求编排,双面打印在A4纸上。页面上边距:3.0厘米、下边距:2.5厘米、左边距:2.5厘米、右边距:2.8厘米,行距20磅。)

4.1封面

署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和年月日,可以在封面插入图片和警示格言(自行设计)

4.2扉页

个人资料(三号黑体居中,行距20磅)

真实姓名:××(行距20磅,宋体小4号)

笔名:×××

性别:×

年龄:××岁

籍贯:××省××市/县

身份证号码:××××××××××××××××××

所在学校及学院:××大学××学院

班级及专业:××级××专业

学号:××××××××××

联系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E-mail:×××××××××××××××

4.3目录(另起一页,三号黑体居中,行距20磅)

引言

第一章认识自我(章的名称4号黑体,其余小4号宋体)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

3.性格特征

4.职业价值观

5.职业能力(或技能)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含家庭、学校、社会、职业环境分析

2、目标职业分析

环境分析小结

第三章职业目标与路径设计

1.职业目标的确定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3、目标实现的策略路径

第四章具体行动计划

第五章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2.评估的时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结束语

附:参考书目

4.4正文(另起一页)

引言的具体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

第一章认识自我

(三号黑体居中,行距20磅)

结合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

1、个人基本情况(四号黑体,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

×××(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以下按此标准排版)×××××××××××××××××××××××××××××××××××××

2、职业兴趣—喜欢干什么

在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最强的两类兴趣是什么,最弱的兴趣是什么?我的职业兴趣的特点、职业兴趣喜欢和对应的工作,应避免的一些工作。

3、性格特征—适合干什么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显示……我的性格特征情况是……(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4、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结果显示前三项是××取向、××取向。我的具体情况是……

5、职业能力(技能)—能够干什么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结果显示我的学习风格是××类型,我最擅长的技能是:××,我最薄弱的技能是:××

自我分析小结:我的职业兴趣、性格特征、职业价值观、学习风格和技能的优劣势,所对应的岗位特质,适宜和不适宜的工作等。

第二章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参考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建议,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和目标职业进行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小四号黑体,以下按此要求排版)

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以及对本人的影响

(2)学校环境

如学校特色、专业学习、实践经验等(简要综合分析)

(3)社会环境

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竞争对手等(简要综合分析)

2、目标职业分析

(1)行业分析

(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人职匹配分析)

(2)目标职业分析

(如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类型、地域、发展前景,人岗匹配分析等,目标职业一般分几个选项来分析)

环境分析小结。

第三章职业目标与路径设计

1、职业目标的确定

根据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得出我的职业生涯目标的三个选项:生涯目标1、生涯目标2、生涯目标3,为选择最佳的职业生涯目标,制作决策平衡单如下:

决策平衡单

考虑因素考考虑因素虑因考素重视程度(权重)重视程度职业生涯目标的选择生

生涯目标1生涯目标2生涯目标3

分数分数分分数分分数数

自己物质方面的得失1.收入情形

篇5

引言

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高校的大学生市场就业体系也在逐渐的完善和健全,并在不断的被社会所接受。高校辅导员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应该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指导大学生正确的择业和就业,充分体现高校辅导员的职能。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存在相对强大的优势,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辅导员是以朋友角色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才能做好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学生信任辅导员的话,使辅导员的角色容易走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也可以使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顺利程度大大的提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和辅导员的作用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存在很严峻的问题,大学生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基础问题。很多大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的关系,对于家庭来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面对和解决问题时缺少一个成年人该有的分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择业和就业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没有实际能力,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和认识自己,导致在就业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困难,也可以说,当代大学生能力不足,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目标是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题中最大的问题。

大学生规划意识的提升有助于改善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辅导员的作用也就显现其中。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上针对不同的学生状况,详细的分析现在就业环境中社会就业发展的前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指导。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入学的最初阶段尽早的挖掘学生潜质,指导学生有目标性的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最严峻的就业趋势,做出最好的应对准备。

职业规划指导不结合大学生的个性,为求简便而使用统一模式指导,必然使职业规划流于形式,也必然没有实效。由于在高校中,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与学生生活和学习接触最为频繁的一个群体,因此,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了解也最深入,我们也就可以说在就业指导方面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最佳参谋者,能为大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生涯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实现所有目标的具体措施。一个优越有成效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方式,有助于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使大学生更容易面对现阶段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当然,高校辅导员在指导学生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准确的面对职业规划的不确定因素,在职业规划指导中指引学生适应瞬息万变的就业动态,不断的更改脚步,以跟上社会进步与需求的步伐。即大学生职业规划是随着社会不断向前的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很多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后,面对社会环境与高校环境差异,一时之间很难适应,因此,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职业规划必须根据各种环境的变化随之调整,使大学生职业规划不可能把终生职业规划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确定下来,找出相应的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增强大学生就业规划的主动性。大学生合理、有效的职业规划可以相应地加快个人的职业发展历程,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中,辅导员全面直接的指导作用,是高校教学中所无法代替的。

三、辅导员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高校辅导员在辅导学生之前要逐步提高自己本身的素质,并在此基础之上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切实的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以及就业的指导工作。这一点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拥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其次,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的投入不同时期就业信息的整合搜集工作中去,并及时准确的传达给学生,教授学生一些面试注意事项和技巧,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在就业工作中指明方向,提供帮助,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另外,目前我国高校的在校学生,面对就业市场,辅导员应该根据所带班级学生情况给予分类指导。本科毕业生,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的基本情况,建议可以通过考研、就业、创业、选调生、特岗教师等方式实现就业,而专科生则根据情况可以鼓励学生专升本、招教考试、大学生村官、灵活就业等方式实现初次就业。在思想上要不断引导和教育学生,最终实现就业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高校更应该加强这一部分的解决能力,而高校辅导员这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必定会起到的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因此,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就要积极的肩负起自己在就业指导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构建和谐校园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篇6

大一时期,学好基础课全面发展。大学学习与高中不一样,在思想上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逐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脚踏实地学好基础课程,特别是英语和与专业课相关的课程。在大规划下要做小计划,坚持每天去图书馆学习,坚持每天记英语单词、练习口语,并从大一开始就坚持学下去。大一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参加了学生会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求职面试而锻炼自己。

大二时期,一方面,稳抓基础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做好由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的过渡,并且尽可能多的去图书馆看一些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深层次书籍。这一年,手中应握有一两张有分量的英语和计算机认证书,并适当选读其它专业的课程,使自己知识多元化,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尽可能多的体验社会生活。

大三时期,主动加深专业课程的学习,准备考研,关注考研信息,确定自己考研目标,尽可能多的搜集考研资料及自己想要报考学校的近几年考研信息。

大四时期,全面备考。既然选择了考研,只有风雨兼程。大四是考研的关键时期和冲刺期,下足功夫,争取把目标拿下,实现自己继续深造的理想。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自己已储备了足够的知识,经常去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拟好考研目标,尽量往大目标上靠拢,努力考研。

过来人分享:我的职业规划和大学四年规划

主干学科热,力,电;相对来说,偏热多一些,我就是飞动的,本科阶段涉及控制什么的都很浅,基本上可以说是科普,能够了解各种发动机,主要还是训练思维,气动,热力,机械,力,熟练掌握这些。发动机这个学科太大了,而且涡喷这类的东西不是一两个人解决的了的。

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

篇7

前言:在人的一生中,童年所受到了教育和经历,对于以后的人生,往往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样,新的员工,刚刚进入企业时,也是一个特定的时期。他在这一时期所受到的礼遇和影响,对于他今后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有效的对新员工进行合理的管理。对于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新进入公司的员工,首先要进行入职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全面的了解,其所就职的企业的现状、企业文化、业务范围、各项管理制度等等。

现在大多数企业,往往不能正确认识新员工管理的重要性。在对各个企业的培训和管理活动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很多企业在这一方面存在误区。

1、培训方法不的当,有的企业存在走过场的形式,虽然给新员工留出了培训和学习的时间,但方法过于简单,只是发一些学习材料或者入职员工手册让职工看。方法枯燥,会产生厌烦情绪。

2、有的部门经理,只给新员工安排简单的初级工作,无法使员工产生工作兴趣和工作积极性。虽然这个经理是出于好心,担心员工刚开始工作压力太大,给员工找一个轻松点的活,结果恰得其反,新员工会因为不被激励而选择离职。事实上,员工出多大的工作成果,取决于经理对他的期望值有多高。

3、很多部门经理,只是相信实践才是学习和培训的最好方法,尤其是部门正缺人手时。往往还没有进行培训,或者培训没有结束,就匆匆忙忙介绍完工作,把新员工推到岗位的前沿。或者直接安排去出差了。认为自己当初就是这样走上工作岗位的,没有什么不好。其实还是那句话,当新员工心里不踏实时,你越是急切的让他去工作,他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样更容易导致新员工的离职。

以上几点是我们大多数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培训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新员工培训效果不好的原因所在。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提高新职工培训和管理的效果呢?我认为,企业首先应该明确新员工培训的目的,入职培训目的主要有一下几种:

1、降低企业员工的流失率,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你培训的越好,使新员工更好的看到企业的美好未来,员工越愿意留在你的企业工作。

2、让新员工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减少工作错误,节省工作时间。把需要他做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告诉他,从而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率。这样,整个企业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3、减少新员工的抱怨和对企业的不信任。新员工刚进企业,如果得不得关照,往往会产生抱怨。通过一次好的培训,会减少员工的焦虑和不满情绪,他才能更专心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4、让新员工尽快的融入到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中,抛弃其以前的工作环境和背景,用强化的方式使其尽快适应本企业的组织文化,大家用同一种声音说话,在同一种文化氛围中工作和生活。这才是新员工入职培训最重要的目的,和最好的培训效果。

新员工的培训,要合理的进行培训内容设计。培训内容可以根据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但最少应该包含一下几点基本内容。

1、组织设置

通过介绍企业的历史、企业组织结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等,给他勾画出一幅完整的组织结构图,使其清楚的知道,自己在组织中的哪一部分,受哪个部门领导,需要做哪些具体工作,让他一目了然,这样,组织方面马上就清楚了。然后通过学习入职手册,企业管理制度和政策,他接触的工作环境以及服务介绍等、试用期规定等等。这些都是组织设置方面的内容。

2、员工福利待遇

应该清楚的告诉新员工,发薪的日期,所享受的节假日休假及年工假等,以及培训及教育等福利。企业为他缴纳的保险有哪些,企业能为他提供哪些特殊服务,(比如企业买房,买车贷款,心理咨询、亲属住院陪护等等。)新员工进入你的企业,担心的事情很多,但最担心的还是薪酬和福利待遇这放面的事情,把这些问题都交代清楚了,打消了新员工的疑虑,员工自然更关注工作,把全部精力放到工作中来。

3、带新员工参观厂区或者企业

把新员工介绍给各个部门的同事,并带领其参观厂区、生活区。在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就是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比如说:举行新员工欢迎仪式、及时配置办公用品等等。从这些方面员工可以感受到企业对新员工的重视程度,让员工有一个家的感觉,这样就更加有利于新员工的稳定。

篇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职业规划是指一个人对于其所想从事的职业进行的总体设想和阶段计划,它对于规划人当前及以后一定时期的活动有着很强的指引性。根据麦肯锡的一份关于中国大陆地区的人力资源调查报告,所选择的100名最成功的职业人士中,85%的人都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可见,一个清晰而具备可操作性的职业规划对于充实人的学习和生活、实现其职业梦想具备重要意义。然而,从各种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很多中职学生对学习抱着懒散而无所谓的态度,多数时间不是用在知识或者技能的学习上,而是习惯于睡懒觉,或者沉迷于网络及游戏。为了能够帮助中职学生认识和挖掘自身的职业潜能,增强其学习的计划性和效率,从而增强其职场的竞争力,我们就必须对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研究,了解该课程的开设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反思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改善该课程教学的效果。

1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及社会范围内的关注,关于职业生涯的讲座在中等职业学校逐渐多了起来。但事实上,最近毕业的学生对于职业仍然很困惑,他们在进入职场以后,仍然面临着很多迷茫。由此可见,中职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安排流于形式,严谨性和科学性不足。尽管几乎所有的中职学校都会在课程体系中安排职业规划的课程内容。不过,这些职业规划课程多是安排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也就是在学生接触专业课之前就进行了职业课程的讲授。职业规划课程的讲授几乎都是通过课堂的形式,由老师节选教材中的内容制作成课件以后“传授”给学生,而老师自身对于课程的内涵和内容都缺乏理解和感悟。学生也很难通过课程对“职业”有切实的感受。可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流于形式了,对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实际意义。这说明,该课程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所致。具体来说,就是课程设置的时机不合理,因为学生刚入学时对于职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这时可以进行职业的启蒙教育;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即将面临职业的选择,所以需要再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而此时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成型,进行职业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优势及不足,从而可以制定更为清晰的职业规划。

(2)授课老师缺乏实践知识,职业规划课内容空洞。就笔者所掌握的情况而言,中职学校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老师多是原有的思想政治老师,他们的本职――思想政治课程,本来就是侧重理论,对于他们的“兼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则更不用说有什么实践技能或者经验可以经过凝练后再讲授给学生。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东西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空洞的规划技巧,而缺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于如何将个人的就业观、职业观和价值观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去,教师没有体会,他们所使用的教材也缺乏可以模拟的内容。①这种情况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所起到的实际作用就很小了,它对老师和学生都难以有启迪意义。

(3)教学方法简单枯燥,对学生吸引力不强。教育研究证明,交流是学习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与其进行交流和互动,只有这样,课堂内容才会被学生所内化,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然而,目前中职学校由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教师引导意愿降低等原因,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与中学阶段的教学方式几乎一样,仍然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而没有学生参与课堂的环节,也少有课下师生共同探讨个人规划的场景。

2 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2.1 将职业规划教育阶段化、全过程化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反复强化,才可以将知识或技能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观念,才能对受教育者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树立并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和教学理念,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施职业规划课程的实践中,要将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起自己的职业理想、引导学生培养职业技能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只有这样,职业规划教育才能够真正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知识的传授规律,教学效果才可以得到切实提高和巩固。

具体来说,应该将职业规划教育按照分阶段、分层次、全过程的思路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对于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启蒙,让他们对于自身现有知识和技能有一个认识和反省,从而使他们可以尝试制定一个初步的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他们已经有了一年的学习,对于自身的认识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并且他们即将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此时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他们会有更急迫的期待和更切实的体会。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职业规划教育需要通过录像、企业参观、模拟训练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对职业概念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并让他们能够基本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对于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这个时候的职业规划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很及时”,他们渴望从课程中得到具有实际意义的技能和知识。这个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就应该侧重于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并对他们进行就业心理辅导,从而使他们对于即将选择的择业和创业有一个心理准备和“硬软件准备”――挖掘出自身的潜力点,完善自身的简历,准备好职业所需的资源。②在这个阶段,学校应该多安排招聘会、社会调研和优秀校友回校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既能够自己走出去,也能够通过企业和校友的引导为走出去做准备。

2.2 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职业规划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创造能力

一般来说,职业创造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了培养和增强中职学生的职业创造能力,学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造良好的模拟实践平台。对于学生来讲,不大可能直接参与社会职业活动,但是,学校可以通过职业规划社团、职业技能比赛等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关注。以职业规划比赛为例,学生要参加这场比赛,他们需要查阅很多关于职业规划的资料,然后再在团队内部进行相互探讨,还要通过自身的体会和所接触的案例来创造出自身比赛时的职业场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于如何制定职业规划、如何检视和完善职业规划、如何将职业规划予以落实等等这些问题都会进行思考和交流。在比赛过程中,他们要尝试将自己的想法表达给评委和听众,并必然会和其他人或者团队的方案产生“火花”,这对于他们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扩展自己的视野都将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丰富职业规划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教室本身不是课堂,课堂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学校在设置职业规划这门课程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一点,需要在教室课堂这个之外开设第二课堂,甚至是第三课堂。只有这样。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才可以变得丰富鲜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力才得以调动。具体来说,可以在教学中增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课堂模拟、志愿者活动、岗位见习以及勤工助学等职业规划和体验环节。③这些活动既包括课堂讲学,也包括学生的亲身体验,这就是所谓的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可以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从而改变他们原有的对职业设想的不合理成分,并增加他们对职业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助于他们制定出自身的更加符合社会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2.3 将实践教学作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本教学形式

毕业生呈现在用人单位面前的文字材料以及学生所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决定其求职命运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社会对职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用人单位也十分关注毕业生专业技能之外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说,用人单位会通过各个环节特别是面试和试用期来对毕业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合作意愿、组织能力以及工作适应能力进行考察。事实上,这也是对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它本质上是要求学生具备职业实践的素质。为此,学校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案例分析、社会调查、职业辩论会、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情景模拟等活动,并可以邀请公司的HR作为评委或者嘉宾来对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通过这种实践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再是空洞、枯燥的,而是具备了更多的丰富性和鲜活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以激发,他们会获得更多的体验及心得,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3 结束语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理论上和学校课程安排方面已经没有什么争议。只是,当前中职学校的职业规划课程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为了问题的关键。对此,需要从各个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实践教学作为该课程的基本形式,并且要提高现有老师的实践体验或者案例分析能力,只有这样,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9

笔者连续四年断续担任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大一及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就业指导课程,下文将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分析当前该门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建议。

一、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由于当前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而且开始开设的时间比较晚,还处于探索期,不管是教学模式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学校的重视程度不足。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体系正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各高校情况参差不齐,虽然目前职业生涯教育在各高校逐渐引起重视,但由于起步较晚未能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支持。部分院校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仅仅是停留在选修课阶段,没能系统地设置课程体系。我校主要把该门课程放在第二学期与第七学期授课,一共38学时,时间设置较合理,但是课时相对较少,未能对学生起到充分的指导作用。

2.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目前高校普遍没有职业规划教育的专职教师,也没有固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大多数职业规划的指导教师是由辅导员来兼任,辅导员大多非该专业出身,专业参差不齐,且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培训,缺乏扎实的职业规划理论和过硬的指导技能,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指导作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困惑大多难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在高校难以系统科学有效地开展。

3.课程教学一般为大班上课,150人到200多人以上,而且课程教学形式与内容较为单一,理论课程为主,因为大班课程涉及人数多,专业也参差不齐,所以很难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实践课程。所以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较低,教师一人面对上百人,课堂氛围难以调动起来,师生互动较少,教师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久而久之也会影响教师的上课积极性。

4.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大学生对该门课程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该门课程可有可无,觉得只是大学课程中的“次科”,可上可不上,觉得对自己的指导作用不大。另外,学生只是专注于个人的学习与成绩,不能正确地认知自我,对职业生涯教育概念认识与需要仅停留在表层阶段,一味被动地接受学校和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很少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上。

二、反思及应对措施

1.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指导团队

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需要有一支专业化较高的师资队伍做支撑,因此,笔者认为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加强专业指导教师的聘任、选拔和培训,培养一批专业化师资队伍势在必行,通过集体备课、共享资源、培训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增强教师有关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另外,教师自己也需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继续教育与课余充电增强自己的指导能力;同时,学校如若有条件或教师自身有条件,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深入现场,改变课堂只能纸上谈兵的现状。

另外,学校可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开设大学生职业咨询室,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对遇到困难和问题的学生,提供引导信息和意见,针对不同的岗位提供技能信息的咨询。

2.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大学全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步到位的,目前高校开设的课程阶段化、分层化问题突出,导致规划过程连贯性不强,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等问题。另外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重视度不高,课时不多,仅仅两个学期的大班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在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年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分年级、分阶段、有侧重地安排不同课程模块,逐步构建具有院校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针对大一新生主要开展职业生涯始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及专业,定位自己,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二、大三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开展职业竞赛、职业与就业能力相关培训,帮助学生确定好职业目标,客观定位自己;同时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创业、学术等竞赛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知识面,积累实战经验,提升职业就业素质与能力。针对大四毕业生主要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调整好就业心态,为求职做好充分的准备。

3.丰富课程内容与形式,延伸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触角

篇10

在我国现阶段,高等学校连年扩招、教育普及率逐年上升,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大、形势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高专学生只有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才能保持就业竞争力。学校则必须发挥自身职能,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探究学生管理新模式,攻克管理难点。

一、职业规划教育实施意义与影响因素

(一)实施意义

近几年高等职业院校生源素质与之前相比偏低,学生学习目的迷茫,学习态度消极,存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等现象,不仅如此,部分学生连专业知识与技能都依赖教师“强行”灌输,一旦面临就业,学生自立能力差的缺点就会完全暴露出来,学生就业只能依靠父母与社会关系。还有些学生,就读某专业仅仅因为好奇心,并不是为了从事相关行业,其对于自身未来认知朦胧,对职业兴趣、气质以及能力都不甚了解,一旦面临职业选择时,就会显得茫然失措。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设计人生路径,在此基础上协助学生制定人生目标,规划职业生涯,避免学生浪费青春、随波逐流,有利于其明确奋斗方向,增加前进动力。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意义重大。

1.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个人实力、挖掘自我潜能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清楚了解自身现有优势、潜在能力以及个人性格特质,使学生重新定位自身价值。除此以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对比自身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学生树立明确职业理想与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和现实间的差距,准确定位,并努力探索新机会,确保学生掌握科学规划方法,采取有效的就业措施,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以此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

2.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应对竞争能力

现如今我国处于变革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随处可见。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只有妥善规划职业生涯,才能做到准备充分、心中有数,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部分学生并未重视职业规划,认为其属于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这是错误的观念。只有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认知清晰并树立明确目标后付诸求职实践,才能获得良好的求职就业效果,才能获取理想的工作。除此以外,职业规划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发展计划性与目的性,为学生奋斗指明方向。

(二)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教育背景、家庭影响、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四种。教育能够将才能赋予个人,为人塑造人格,奠定人的基本素质,对职业生涯有着重要影响。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及感情的总和,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认知,进而影响其职业生涯与个人素质。社会环境首先指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形势,涉及到社会文化与习俗、社会评价与时尚等,这些不但对职业岗位的结构与数量起决定性因素,而且还决定了学生调整职业生涯的考虑与对不同职业的认知程度,其次指个体的人所在的个人交际圈、家族、工作单位、社区以及学校等小范围环境,这些决定了职业生涯的际遇。经济环境包括就业岗位数量及分布,不仅与国民经济发展具体速度有关,还与经济结构产生直接联系。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可以分为气质、性格、需要、兴趣、心态、情绪、情商、信心、能力以及挫折等。气质与职业互相制约;不同职业存在不同性格要求,从业者应该根据自身性格选择职业;个体需求极大影响职业生涯设计,因此应该选择满足自身需要的工作;通常来讲兴趣广泛的人职业自由度也很大,其可以适应各种岗位与职业;心态对个体行动存在影响,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以积极心态面对求职;只有懂得如何调节并驾驭情绪,学生才能在设计职业生涯与就业求职中以充分热情和冷静头脑保持自身竞争力;而事业成功要素20%依赖于智商水平,80%依赖情商水平,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情商;自信的人为获取机会可以采取更多行动,因此得到的机会与成功可能性更大;任何一种职业都对从业者能力存在要求,必须实事求是根据自身能力与学识水平设计职业生涯并参与求职就业活动。遇到挫折时有人会失去希望与信心,阻碍自身发展。

二、探究管理新模式

作者发现,在管理高职高专学生时,传统管理模式已然无法应用于当前时代,在管理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就业等方面,众多院校不约而同地出现问题。必须明确的是,出现问题后实施引导教育为时已晚,因此必须提高院校管理工作质量。近年来高校扩招使院校资源分配开发不足,行政管理工作力度减弱,只有平衡学生管理与院校现有资源,在此基础上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才能解决高职高专院校工作中出现的难题。调查表明,解决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难题,必须以职业规划教育为管理导向,将提升职业能力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确保学生可以清楚认知环境,更好实现自我与就业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学生工作质量有效提高,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把握机遇,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管理模式向职业规划教育转变

在我国当前阶段,主要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因此,管理学生工作必须将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规划教育作为工作导向,并服务于学生的职业规划。高职高专院校作为管理方,必须明确认知这一点,以便于在管理工作中获取良机,节约学校资源,对学生学习生涯实施合理管理。

(二)科学设计管理工作内容

高职高专学生最有效的引导期是新生入学期。在这一阶段,院校必须在开展军训活动和强调学校规章制度以外,进一步开展职业规划意识培养工作。比如,在学生入学一周内通过举办职业规划讲座,使学生正确了解学习生涯的阶段特点,从而掌握自我管理、适应环境的技巧,并将学生自己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书作为学生实践报告留档备份。同时,加大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定期实施考核,确保其具备将职业规划教育作为管理学生导向的工作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可以设立职业规划指导机构。根据本校学生特质,设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公共必修课程,以此建立院校与学生的沟通渠道,满足学生生活、学习与就业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这时院校必须根据学生专业,适当调整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培训课程讲师。院校内督导处等教师监督机构必须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以此提高教师能力,优化院校对此项工作的管理工作。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建立公共平台,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能力和兴趣等方面实施测评,对测评结果予以指导,避免学生因测评结果出现骄傲或者沮丧情绪。院校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树立心理保健意识。院校可以通过推行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模拟就业面试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职业规划实践的积极性,实现人与职业就业最佳匹配。

(三)就业指导实训与内容渗透进专业教学

在学习生涯中,高职高专学生与课程任课教师接触频繁,因此容易受到教师影响,任课教师在工作中可以结合本门课程学科体系与知识结构,适当联系相关职业动态,在教学中点明知识在相关职业中的应用,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其课程性质,以项目驱动设计新式课程。通过教学实训场地,进一步利用参考书、应用软件、声像资料、网络信息资源以及教材为学生提供操作规范、任务模板与技术标准等,指导学生合理实践,降低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门槛。在典型的高度结构化实训情境中,由教师整合院校教学资源,强化学生动手、组织协调能力,淡化学生语言弱势。通过引导学生组织、协调、参与教学实践,并由教师对学生的参与过程实施分析与总结并予以指导,以此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社团活动组织设计

当前时代,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学生社团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尝试了解其他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较为成熟的人际关系,形成完善的人际关系网络。但社团活动毕竟不同于社会活动,辅导员必须及时予以引导和支持,并努力营造与社会现实相匹配的活动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院校在设计社团活动上,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学校资源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定期组织社团实施社会调研,鼓励学生了解专业相关行业在社会上的实际情况,以此丰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便于学生更好接触社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规划职业生涯可以在高职高专学生就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规划意识,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构建完善职业指导体系,强化职业规划教育,确保高职高专学生在严峻就业形势中保持竞争力。

作者:王玲芝 单位: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慧.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职业,2013(18).

[2]陈晶,侯雪萍,王蕊.高职高专学生求职心理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8).

[3]刘晓哲,何方.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3).

[4]贾烨磊.职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5).

篇11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中专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二、自我认知

我是一个当代中专生,(平时)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等。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心中偶像是比尔·盖茨,平时与人友好相处,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喜欢旅游,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当然本人自身仍存在一些缺点,这对于我今后的就业会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学习缺乏恒心,努力程度不够,平常较少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经历少等。

三、解决自我认知中的劣势和缺点

针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克服我的缺点:

(1)阅读一些励志性的书籍,增强自己学习的毅力。

(2)向学习努力的同学取经,借鉴其学习方法。

(3)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多的社团,既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又能参加社会实践。

四、未来人生职业规划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电子和计算机两方面发展。围绕这两个方面,本人特对未来作初步规划:

1、学业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

2、熟悉适应期: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完成主要内容:

(1)学术、知识结构:提升自身操作层次,从专业技能熟练。电子技能争取拿优秀、且拿到计算机等级证书,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加强沟通,虚心求教。

(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如散步、跳健美操、打羽毛球等。

篇12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自身的兴趣、专长及理想进行职业倾向的swot分析,从而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做一个安排,这样对大学生今后的人生成长将会具有非凡的意义。

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寻找大学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其次,建立大学生职业规划机制,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自己,给自己准确定位,从而去除大学生就业的盲目性。再次,职业规划不但可以发挥大学生的专业才能,而且可以缓解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最后,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有的放矢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2 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职业生涯的规划,特备是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新一代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暴漏出来的的种种心理问题,也为增加了就业指导工作的难度,因此,要想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中做到有的放矢,就必须对其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解,充分把握其中的发展规律,以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有效性。

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个人综合素质来讲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专业素质,这个时期的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围绕生产生活的专业知识进行,对今后的职业方向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感,对今后的人生预期也有了一种临界点的感觉,而完成了职业学习和职业准备,大学生则会初次走上就业岗位,正式开始职业生涯。故此,在大学学习期间,许多大学生往往需要就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所以,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时期便是大学阶段,这个阶段所形成的就业观念及能力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但是各种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不容乐观,以《职业》杂志与搜狐教育频道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的现状”的调查为例,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短期的规划,占调查人数的17%,多数被调查者只是把职业规划停留在了模糊的想象中,这样的认识就造成了专业上的盲目学习,比如,大部分学生热衷于英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考级及证书的获取,从而忽略了一些有助于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冷门技术,导致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同化,不能形成各自特点,同化的知识结构必然导致自身就业优势的缺失。

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还主要局限于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和过程步骤等方面,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缺乏深入研究。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企业、政府部门等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新进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透明,是否与公司、机关的发展一致。有些大学生尽管其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在众多竞争者中很一般,但是却可以成功就业。只有少数求职者会写出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这些职业生涯规划写入投职简历中,让公司与企业觉得求职大学生的求职意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即使其职业规划只有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用于为本企业或公司工作,用人单位也愿意聘请这种目标明确、规划透明的大学生。

3 如何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

“规划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方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使大学生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能了然于心,并便于大学生从宏观上调整和掌控,能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①同时,大学生职业规划还能对工作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激发大学毕业生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实现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将直接影响职业生涯能否实现完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1)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的时候要把职业的各个层面进行精准定位。首先,大学生得从意识上真正重视职业规划;其次,对自己的兴趣和在各方面的能力一定能够要做到心里非常的清楚,避免好高骛远的不现实的幻想。在做到这些后,接下来的问题便是进行行业的选择,在这个行业里哪些职位是你的目标,你的能力能在这个职位中处于什么薪资水平等等这些层面,都需要精准的定位。

(2)大学生要了解市场需求,丰富自己的专业特长。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所设立的,但是社会对各专业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有可能入学时的热门专业,到毕业时已经实现市场饱和,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对相关专业的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进行充分了解,这是规划是否成功的基本保证。

(3)建立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队伍。考虑到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涉及专业领域的广泛性及专业性,应该切实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人人都也自己的知识盲区,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教师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加强指导工作的时效性,必须重视指导队伍的培养,与不同知识结构指导人员的匹配,发挥高校各类人才集中的优势,制定相关指导从机制上把高校各类人才参与职业规划指导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业指导部门出了设专职人员外,应该广泛的吸纳内部及社会上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

此外,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讲,要做好职业规划应该遵循四个基本原则:一是以自身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即在职业生涯设计时考虑自身的能力、性格等特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适合的职业;二是充分考虑自身优势,即在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时一定要做到扬长避短,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职业;三是考虑市场需求,即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必须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四是“发展优先”原则,即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应着眼于是否促进自身的事业发展,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就,是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考虑的最关键因素。

4 结束语

通过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大学生可以解决好职业生涯中的“四定”——定向、定点、定位、定心,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自己职业发展的地域范围,把握自己的职业定位,保持平稳和正常的心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努力。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培养、引导和训练,以便为大学生未来一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

注释

①宋长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5(12).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