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7: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篇1

一、水库大坝概况

1.1流域和社会经济概况。关山水库工程位于抚顺市东洲河上游西支的峡河上,在抚顺县救兵乡原关门山村下游1.5km处,是东洲河流域综合整治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是一座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养鱼和旅游业为一体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坝址以上有眼望及夏家两座小型水库。东洲河流域有五个乡镇,农业人口6.03万人,耕地13.68万亩,农业区近郊以蔬菜为主,远郊以粮食和畜牧业为主。年平均总收入在1亿元左右,人均收入1740元。从碾盘桥进入市区到东洲河出口是抚顺市石化工业区,右岸由上游到下游有化纤厂、腈纶厂、乙烯厂、石油二厂、市塑料厂、 阿金沟和东洲石化系统住宅和生活区,左岸碾盘村下游是醇醚化学厂、石化罐区、塔连街道、石油机械厂,两岸大中型企业24家,产值60亿元。

1.2工程和水文概况。关山水库集雨面积为135.6km2,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相应水位为177.38m,库容为4440万m3。防洪限制水位(正常蓄水位)为172.0m,相应库容为2765万m3。死水位为153.70m,相应库容为180万m3,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坝,设计坝高为41.1 m,坝顶高程为177.40m,坝长为404 m。溢洪道为开敞露顶式结构,设3孔宽8.0m弧形钢闸门,净宽24.0 m,最大单宽流量为54 m3/s。堰顶高程168.0m,正常挡水深为4.0 m。输水洞内径为2.0m,内部结构为钢筋砼衬砌,在桩号0+096.74m处有一支洞,出口用DN1.0 m闸阀控制,直接与下游河道相接。 主洞接Φ800mm供水管线,输水洞最大泄量为26.89 m3/s。关山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

二、突发事件分析

工程安全现状分析。2.1超标准洪水:水库设计防洪标准的有限性决定了水库存在承受超标准洪水的客观可能。2.2地质灾害如坝体或山体滑坡:关山水库为粘土心墙坝,运行中发生的某些自然因素或人为破坏均可能导致坝体滑坡;如遇特大暴雨或植被破坏,也可能导致库区山体滑坡。2.3渗漏失稳,如流土、管涌等:如大坝管理不善或较大渗漏未能及时处理均可能导致渗漏失稳。2.4溃坝:遭遇特大突发事件如山体滑坡、特大洪水而水库所有排洪手段均不能阻止洪水漫顶将导致溃坝。从目前情况看来,水库发生特大洪水,山体崩滑等突发自然灾害可能性较大。①关山水库属于新建水库,设计标准比较高,能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安全运行,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②关山水库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又无重要军事设施,发生战争等社会安全事件类突发事件的可能性极小。③关山水库上游无大的工矿企业等污染源,因此目前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可能性较小。

三、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框图

关山水库管理处编制预

抚顺市水务局审查

抚顺市应急办批准

抚顺市政府启动

抚顺市水务局实施 关山水库管理处实施

抚顺市政府结束

四、预案运行机制

4.1预测与预警。经认真分析,关山水库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主要为超设计洪水引起溃坝和超过设计强度地震引起的水库工程破坏二种。为此成立专门的水库工程管理处,事业编制为15人,企业编制为15人,全面负责水库的观测、巡视,收集有关气象信息,随时作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对应突发事件分级和溃坝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预警级别划分为四级,依法用红、橙、黄、蓝表示。

4.2预案启动。预案启动条件。(1)直接启动。当水库大坝遭遇如下情况,并将造成特别重大或重大损失,发出红色警报,可直接启动预案。①遭遇超标准洪水。②地震或地质灾害造成大坝溃坝或即将溃坝。③上游水库溃坝造成大坝溃坝或即将溃坝。④工程出现重大险情,大坝溃坝或即将溃坝。⑤战争、恐怖事件、人为破坏等其他原因造成大坝溃坝或即将溃坝。⑥库区水质污染,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安全及生产生活或(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2)会商启动。当水库大坝遭遇如下情况,损失较大或一般,发出橙色或以下警报,应在会商后决定是否启动预案。①工程出现严重险情,有可能造成大坝溃决。②监测资料明显异常,对大坝安全不利。③水情预报可能有超标准洪水。④地震或地质灾害有可能造成大坝溃决。⑤上游水库溃决,有可能造成大坝溃决。⑥战争、恐怖事件、人为破坏等其他原因可能造成大坝溃决。⑦库区水质污染,影响居民生命安全、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

4.3应急处置

①险情报告、通报。关山水库管理处应将险情内容在30分钟内通过有线及无线电话上报抚顺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2小时内再以书面形式上报,而后视险情严重情况分每1小时或半小时内上报一次),由抚顺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迅速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险情进行复查,确定抢险措施,并迅速实施(当出现溃坝或极可能出现溃坝时立即上所市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②应急调度。一般性突发事件由关山水库管理处采取应急措施,如控制或加大下泄流量等。严重突发事件(如溃坝、极大可能出现溃坝、严重出现水污染等危及生命安全事件)则由市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③应急抢险。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时,水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和上下游乡镇政府迅速组织队伍抢险,尽力避免垮坝等恶性事件发生,及时向下游可能受洪水威胁的地区发出警报并做好群众转移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险情等级,指挥部可临时成立紧急抢险组、医疗卫生组、调查监测组、治安保卫组、基本生活保障组、设施修复和生产自救组、宣传报道组等应急工作组。

④人员应急转移。当水库水位进入177m危险水位,继续下特大暴雨闸门需全开泄洪,库水位有漫顶或突发重大险情发生的可能,虽经全力抢险,非人力所能控制时,关山水库管理处必须及时报告市防汛指挥部,抚顺市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各职能部门实施预案,溃坝洪水淹没区域内人员和财产转移撤离到安全地点。并迅速由抢险转为疏散人员和救灾指挥。通知方式:1、电话通知;2、村里敲锣,扩音喇叭;3、水库鸣空气警报器。

4.4应急结束。突发事件得以处置,紧急情况得以平息,由应急指挥机构宣布应急结束。

五、应急队伍

重点组建4支应急队伍:①专业应急队伍,由市防汛指挥部临时指派的专家组与本水库的技术人员组成,是应急抢险的技术骨干力量,是先期处置队伍,10人左右;②半专业应急抢救队伍,由本水库中的干部群众组成,是先期处置队伍的应急抢救队伍,30人左右;③群众抢救队伍,由各镇组织的防汛常备队等人员组成,50人左右;④、武警部队抢险队伍,是应急抢险的主力军和突击力量。

关山水库建成几年以来的安全使用,为工业供水、农业灌溉、防洪、人畜饮水、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关山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完善实施,我们将更加关注关山水库安全隐患、溃坝事件和极端天气,更加重视水库风险管理,并相应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响应对策,最大限度地平衡水库蓄水与用水矛盾、减小水质污染风险和降低水库溃坝风险。

参考文献

[1] 蒋金平,杨正华. 中国小型水库溃坝规律与对策[J] . 岩土工程学报,2008,30(11) :

[2] 李君纯. 青海沟后水库溃坝原因分析[J] . 岩土工程学报,1994,16(6) : 1- 14.

[3] 刘杰. 八一水库溃坝原因分析[J]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学报,2004,2(3) :

[4] 邹双七,蒋开新. 桎木水库溃坝及小型水库安全分析[J] . 大坝与安全,2005,(2) :

篇2

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我们在不可预见的灾难和突如其来的事故面前往往显得无可奈何,束手无策,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保证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尽全力做好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管理。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就是企业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活动。今天,当我们在不可抗拒的灾难面前,在突如其来的事故面前,在宝贵的生命与社会责任面前,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深层次思考。

一、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预案编制和应急管理措施

任何形式的生产工作中,日常常规工作靠企业的规范守则,而突发性事件则依靠预案和应急机制。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也不例外,预案编制要常规化、系统性,并要及时更新,并且把预案编制列入工作质量考核范围,经常组织演练,在演练中再发现问题。在预案的编制过程中,要成立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要结合本单位的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进行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同时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使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要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尤其是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管理工作的经验,这是我们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最后要进行危险源及风险分析,在对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事故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指出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经过以上程序后,确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难,并编制与之相适应的应急预案。

二、推行电力企业应急管理的必要性与优势

在电力企业推行应急管理,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这样的风险管理应该是集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公关四位一体的体系。推行电力应急管理要建立三个保障体系,即组织体系、目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组织体系就是要确立各层面的负责人,能担当起自主管理领导岗位,在工作中要提高管理意识,注重工作成效;同时要推进各项工作管理标准化。目标体系就是指在整个应急管理中、工作的推进中将要实现或达到的目标。考评体系就是要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考评方法、考评内容,注意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在电力企业推行应急管理中,人员素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企业管理者对人才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人才的管理与企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人性化管理,激发员工潜能,努力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和安全工作水平,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电力企业推行应急管理,是现代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是减少事故频发、提高安全管控水平的有效举措。推行应急管理的优势在于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体现全员管安全、全员保安全的人本思想,形成企业安全、人人有责的强大合力,有利于企业的安全基础创建;在紧急时刻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缩短管理半径,避免逐级报送、反馈的繁琐环节,利于安全管控;改变平时的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垂直管理模式,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全方位做好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内容。电力企业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公司到班组、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处置方案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要将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电力应急组织体系、指挥平台、监测预警、预案体系、培训演练、物资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建设,提升电力企业综合应急能力。

制订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规范电力生产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电力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数量应当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此来有效地控制各种事故、灾难的发生和发展;与此同时,又要与自身的应急能力相适应,这就要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编制的数量,电力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制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电力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保障,笔者针对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灾难与事故,理清电力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关系,电力企业应该加强预案编制、增强应急管理以及应急管理,这些工作在电力安全生产中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5-0142-04

铁路作为我国最普遍、最广泛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加强各地联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铁路部门也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和调整,在这其中安全管理成为铁道部门不得不面对的课题,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铁路相关部门多次强调铁路施工安全必须要将其放在发展的突出位置,深化铁路部门运行机制改革,确保铁路施工的安全性。铁路施工一直以来都沿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再加上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就使得铁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困难。现阶段我国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差错率较高、施工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危险性很高。在铁道部门改革的推动下,传统的铁路施工手段已经明显落后于国家对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因此,为了提高铁路施工安全等级,出现了先进的安全管理系统。

风险预警机制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在铁路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解决因管理或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为实现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而建立的风险预警机制,能够保证铁路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以及行车的安全性。综合来说,风险预警机制要建立在遵循铁路安全生产规律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高效运行。

1 现阶段我国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人员、货物流动越来越频繁的当今社会,铁路施工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工程成本相应的提高,与此相对应的就是铁路施工安全监管的松懈,导致现阶段我国的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1 铁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到位

铁路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产生影响,甚至影响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铁路施工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涉及到通信、交通、线路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应该在施工之前做好详细的设计规划。无论哪一个或者几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对之后的施工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也会因此更加困难。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领域广,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力欠缺,对施工的有序开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铁路部门在众多的参与部门中处于核心指导地位,其整体观念不强,加上各个部门之间口径不一,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契合程度降低。还有就是人员管理方面的问题,特别容易出现主管领导与人员没有监督到位的现象,施工单位内部安全监督管理松懈,不能严格地按照规定要求操作,这些都给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留下隐患。

1.2 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

据统计资料显示,因违章施工原因导致的铁路安全事故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的违规施工是大部分铁路安全事故发生的共同原因。技术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和操作安全技术和方法,使得铁路线路承受能力下降,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还经常出现在施工计划临时调整或变更的时候,主要是由于施工涉及到的领域和部门较多,临时变更的计划很可能通知不到所有的参与者,即使得到通知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及时地做出反应。在目前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相对滞后的前提下,没有与变更后的施工方案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措施,甚至可能漏掉施工作业中的关键程序,对铁路施工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就是铁路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专业施工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这种人员配置的不合理,是施工机械故障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1.3 安全事故发生后没有切实有效地应急预案

国家铁路有关部门对于铁路运输的关注大多是其施工建设、人员安排、影响范围等,对于如何处理应急突发案件则较少研究。一般性的突发状况基本上能够有比较稳妥的处置方式,但是相对模式化的处理方式对于特殊性的安全事故则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再加上铁路施工现场监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都存有很大的问题,也就出现了监管岗位形同虚设的现象。施工现场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和监督机构不能及时地发现,技术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铁路施工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2.1 铁路施工工作缺乏细致统一的规划

铁路施工工作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合作的联合作业,特别是大型铁路交通枢纽的改造与建立会涉及到特别多的单位,如果没有细致统一的规划必然会给之后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完整细致的施工规划是建立在各级主管领导和施工人员深入细致工作的基础上的,工作作风在其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各部门之间的整体配合意识不足,铁路施工规定的作业流程和施工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各个工序之间没有做到有序合理的衔接,从而不能保证铁路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品质。

2.2 施工安全管理力度不够,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管理出现问题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由管理力度不够造成的,建筑施工以及安全管理的单位在处理安全与其他问题的关系的时候,在安全问题上存在侥幸心理,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困难重重。

2.3 传统落后的手工作业方式具有较强的危险性

列车提速与重载列车是铁路部门面临的两大问题,铁路施工建筑的质量以及通信信号是铁道部门关注的焦点。对于主要施工地区以及通信设备的检查、维护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及时监控实际状态,及时发现设备以及施工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满足提速与重载的需求。过去落后的手工作业方式现在一直沿用,对铁路线路施工和养护的主要作业手段仍然是利用列车之间的间隔进行的。面对越来越大的工作量,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明显不能满足火车提速后对设备质量的要求,铁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困难。一般来说,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施工人员自身操作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手工作业效率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规定的建设项目。这些固有的弊端的存在,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少困难,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3 风险预警机制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3.1 风险预警机制是预防铁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基础

在深入了解、分析铁路技术设备、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风险意识和风险理念,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将安全风险意识与铁路安全管理相结合,加强安全风险的预防与监控机制,帮助员工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准确发现与识别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预警机制对于建设项目施工计划的审核、施工过程的控制都会进行总结性的评判,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是实现安全管理实用有效地基本策略。

3.2 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引导作业人员树立安全风险意识

不论是建筑施工人员还是安全管理监督人员,在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另外,有关部门还可以借助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的契机,利用有关的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或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研讨会,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风险意识、安全责任意识。风险预警机制能够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再加上各级相关人员的安全风险知识教育,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3.3 风险预警机制是实现铁路动态管理的重要环节

风险预警机制是对安全信息和以往发生的事故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实际的施工及运行环境,还能充分总结发生过的事故故障教训。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的核心是对人员、设备、管理、环境等各方面实施监控分析,按照各自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评定,是动态监督的过程。风险预警机制的监控范围广泛,能够实现过程控制以及超前防范,特别是应对应急突发事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对外部环境进行监控的同时,还要对内部组织条件的变化进行适时的分析研究,是完善和优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自动化管理、动态管理的主要举措。

4 风险预警机制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铁路施工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铁路运输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4.1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监督工作

要想顺利地完成铁路施工建设,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就必须对铁路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督。施工建设安全监督下的风险监督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立即停止火车运行,向铁路部门提出整改意见。风险预警机制下,对于因为检查监督机构工作疏忽导致的安全事故,应该由检查监督机构负责,明确了施工单位、监管部门直接的权力与责任。为了更好地确保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单位与检查监督机构之间要签署明确的安全协议,在协议中详细划分发生的安全事故的责任负责人。对于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计划、施工设备都要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与现实的施工环境相适应,能够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铁路监督管理还可以制定明确的奖励和惩处标准,对于监督发现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以及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也要对安全机制相对健全的施工单位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在完善检察监督的同时,实现了铁路施工安全管理风险预测以及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2 革新铁路施工组织形式与操作技术

铁路施工方式一直沿用过去传统的手工操作,效率较低而且危险系数高,对施工工艺以及相关技术设备进行相应的改革,也是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保障。施工相关部门要加大技术及设备更新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施工及安全管理技术和经验,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全面提高铁路施工组织及技术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风险预警机制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做支持,特别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在风险预警机制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风险预警机制下的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是安全管理与计算机管理软件紧密结合的产物,在实践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能够有效帮助铁路相关管理监督部门进行安全施工管理,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4.3 树立员工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风险教育,帮助其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领导与组织能力。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将确保行车安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对不同分工、不同层次的参与人员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培养员工的安全理念、安全风险意识。对于参加施工建设的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设备技能培训,要求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对于特殊路段和重点路线的施工建设,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协调好施工单位与监督机构之间的关系,确保在遇到紧急突发事故的时候各部门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安全组织进行严格的审查,主要审查对象除了施工计划、施工方案外,还要对其监控设备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相应的审查,确实做到以现实情况为基准,完成施工任务。

铁路施工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在以后的实践中也会遇到新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总结、相互交流借鉴。建立和完善铁路安全管理的风险预警机制,是保障铁路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能够确保铁路施工及运输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并且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将铁路施工安全监督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对施工人员以及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风险预警机制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确保了铁路施工的质量以及国家人民的财产安全,是全面落实深化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 尹新庆.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管理世界,2011,(1).

[2] 卢胜勇.浅谈如何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J].企业技术开发,2012,(5).

[3] 李宝明.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运输安全,2011,(6).

篇4

一 、前言

随着桥梁及城市地铁建设的迅速发展,钻孔灌注桩运用在桥梁及城市地铁基础建设工程中日益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旋挖钻机施工的灌注桩是一种较先进的施工方法,该机采用动力头装置,具有轴向压力及扭矩大的特点,并具有功率大、钻孔速度快、移位方便、定位准确、垂直度高、质优高效、环保等优点。适用于工期紧、场地小的工程项目。旋挖钻机也是大口径桩基施工中最理想最高效的成孔设备。

二 、工程概况

哈尔滨市阳明滩大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部松花江干流上,因主桥穿越松花江阳明滩岛而得名,工程于2009年12月5日开工建设,为哈尔滨市首座悬索桥(双塔自锚式悬索桥),全长7133米,其中桥梁部分长6464米,地基岩土主要以可塑或硬塑状中偏低压缩性粘土、亚粘土、中间夹有中密-密实状态的粉砂层及中密-密实状态的亚砂土层为主。主桥基础和跨松花江大坝桩径为φ2000mm,引桥桩径为φ1200mm,深度都为60m以上。桩基全部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施工。

三、 设备特点

用于桩基施工的旋挖钻机有中国南车TR360D和意大利土力SM870,两种钻机适合大桩径,桩长深、粘性土、粉质土、砂土、砂等地质的施工。钻机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反复循环而成孔。

四、旋挖钻机施工应用

(一) 旋挖钻机规格型号的确定

根据工程所处位址的地质情况、施工工期、施工场地、桩长桩径等因素,选用不同规格的旋挖钻机进行施工作业。

(二) 施工准备

1、施工图纸、地质报告、地下管网的会审,测量放样,施工场地平整,机械设备、材料的进场。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与施工相关资料,采用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法,使桩基施工工序保持连续、人员和机械搭配合理有序。

2、施工主要设备:旋挖钻机2台,配备泥浆泵, 25T~75T汽车吊2-3台,斗容量在1.5立方以上的挖掘机1台,50装载机2台等设备。

(三)施工工艺

1. 桩位确定、钻机就位、护筒埋设

施工场地平整处理,保证旋挖钻机作业场地平整、夯实,避免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产生沉陷。

桩位确定后,利用十字线放出四个控制桩位,并以四个控制桩为基准进行埋设护筒和钻孔时桩位校对。

护筒埋设:护筒由厚度8-10mm钢板制成,护筒直径比桩基孔径大200-250mm,每节护筒长度2-3.0m(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护筒的长度),护筒高出地面20cm左右.以防止杂物、泥水流入孔内。 旋挖钻机在埋设护筒时,首先由钻机在桩位钻孔,深度大于护筒1m左右,再于钻头本身自带的扩孔器,根据护筒直径的大小进行扩孔,扩到护筒长度3/4即可停止,用旋挖钻机的副卷扬吊起护筒,垂直吊放到扩好的孔内,校准桩位,再由钻头对护筒进行下压至规定高度。其间要由人工进行辅助配合。

2. 泥浆坑开挖,泥浆制作及指标

根据桩的位置及体积合理确定泥浆坑的位置及大小,达到一坑能用多桩的目的,然后做好防塌、防渗及安全防护处理,再根据不同的地质选定不同基质的彭润土,按施工泥浆比重的要求掺入相应剂量的火碱和纤维素进行造浆。因钻机施工中泥浆可以防止孔壁坍塌、抑制地下水、悬浮钻渣等作用,为此泥浆是保证孔壁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地基岩土中又夹有粉砂土层、亚砂层,地面水位较高的特点,调制出良好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尤为重要。泥浆各项目指标如下:相对密度:1.05-1.20,粘度:18-22s,砂率≤4%,泥皮厚度:

3. 钻孔施工

本工程所采用双层底门的捞砂钻斗。旋挖钻机就位后,首先调整桅杆垂直度,钻头下面中心对准四个控制桩所引十字线的交叉点,进行桩位校对后放下钻杆,往护筒内注入调制好的泥浆,然后进行钻孔施工。钻头进行正时针旋转,斗齿开始削土,当钻头遇到地质较硬时可使用钻机的动力头对钻杆进行加压,使旋转钻斗对土层产生压力,将土削入钻斗内,当仪表显示筒满时,钻杆反转使钻斗底门关闭,提升钻斗将钻渣卸于堆放地点。提升和降落钻杆时操作手一定要速度均匀缓慢,不能使泥浆产生太大的冲击力,来撞击孔壁。同时钻机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泥浆液面始终要高于护筒底部,保证水压正常才能保证孔壁的稳定性。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和泥浆撑护孔壁,反复循环直至成孔。

五、旋挖钻机的安全管理

旋挖钻机是一种现代化的桩基施工机械,施工环境比较恶劣,场地狭小,钻机本身重量大,重心高,施工时地下情况很难预料,并且旋钻机在施工中伴随有起重作业,所以旋挖钻机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和日常养护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钻机行走的便道和施工平台要求很高,操作人员如果不慎,违反操作规程,极容易发生旋挖机的下陷、倾翻等事故,钻机行走之前,必须检查路面压实情况,禁止在左右两边和前后地基虚实不一的情况下行走,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钻机严禁在倾角超过15度的斜坡上行驶,在斜坡上行驶时,桅杆必须后背调整角度使其垂直于斜坡,禁止钻机在斜坡上侧向行驶;场地未能满足要求时,应铺设厚钢板,保证钻机安全。钻机行驶时要慢行,并密切留意钻机垂直度的变化,万一发生倾斜时,要立即调整钻机,用钻具往钻机倾斜的方向顶压,保持钻机的平衡;

2、钻机施工期间的操作安全:操作手要严格控制钻斗钻进、提升速度,避免钻头进尺较大,造成缩径和埋钻事故。钻斗升降速度保持在0.75-0.80m/s.当钻斗粉砂层或亚砂土层时,其升降速度应适当缓慢。由于旋挖钻机本身护壁能力很差,进尺过大,会造成钻筒与孔壁之间护壁效果不好,提升钻头提升力增大,如果过快,会使其下部产生较大的负压力作用,致使产生吸钻现象,从而造成孔壁缩径,缩径严重会使钢筋笼无法下放,甚至发生塌孔的现象。

3、旋挖钻孔桩是由要多台机械相互交叉,共同作业的施工。所以作业时要有专人指挥,各操作人员要步调一致,相互配合。

⑴、开工前必须详细了解施工地质状况及地下管网、地下构建筑物的埋设、地上建筑及线网架设情况,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严禁冒险施工;

⑵、作业前检查各转动机构是否正常,主要部位连接螺栓有无松动,仔细检查桅杆上的部件,特别是钢丝绳,磨损情况应符合规定,保证不会有部件或工具落下伤人;

⑶、钻机的拆卸、安装、更换钻具时,要有专人指挥,起动钻机开始作业时,要察看旋转半径范围内是否有人或其他障碍物。

⑷、起重伤害这类事故是旋挖钻机最常见的事故之一,所以重点说一下起重安全。旋钻钻机在施工的同时要伴随着钻杆的升降起重作业,施工时需要起重机配合进行埋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旋挖钻机转场时需要大量使用起重机,极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所以起重安全至关重要。旋挖钻机的钢丝绳、牵引器、滑轮、钻头销子等相关构件要做到一日一查、定期保养。首先在购买时就要选择质量过关的,钢丝绳要防旋转的,其次要做到定期检查;钢丝绳有无破丝、断股、乱绳等现象,牵引器有无卡滞,连接钻杆和钻头的销子有无裂纹、弯曲等现象;发现不正常要及时维修、更换,杜绝孔内坠落等安全事故发生。要定期用高压油枪往牵引器里打压锂基脂,能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发卡搅断钢丝绳。延长牵引器的使用寿命(因为牵引器的工作环境大部时间是在泥浆里并伴随旋转)。

⑸、旋挖钻机施工中还要预防机器伤害事故、高处坠落、泥浆淹溺、燃油爆炸、桩基坍塌,钻机下陷倾覆、触电事故、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4、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预案,建立严格的管理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执行“两定”(定人、定设备),“三包”(包使用、包养修、包保管), “四会”( 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制度。配备固定操作人员和负责司机,建立严格的检查保养制度,现场所有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司机)及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管理和操作机械。要坚持“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坚决杜绝“拖修欠保,以修代保,只修不保”和“重用轻管、只用不管”的短期化行为,达到通常所说的“四项要求”:整齐、清洁、、安全。发现隐患及时维修检查,杜绝钻机带病运行。

六、结语:

篇5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b)-0151-02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医疗单元,担负着抢救、诊断、检查、治疗、手术等重要职能。手术室内流动人员多、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复杂多样,且易发生各类意外事件,因而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患者的临床安全已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当中,手术室安全管理着眼于患者的安全,排查安全隐患,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追求现代医疗服务的更高水平[2]。本院自2010年6月开始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安全管理水平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6月~2012年5月本院手术室接收的手术患者5232例列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892例,女性2340例,年龄18~78岁,平均(43.2±5.8)岁。期间,手术室配置护士16名,均为女性,年龄21~38岁,平均(28.6±3.5)岁,本科5例,大专8例,中专3例。将2008年6月~2010年5月手术室接收的手术患者4966例列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632例,女性2334例,年龄16~82岁,平均(46.7±5.2)岁。期间,手术室配置护士15名,均为女性,年龄20~38岁,平均(27.9±2.8)岁,本科5例,大专7例,中专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手术大小,两组护士的年龄、学历及资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管理办法,即出入室登记、器械无菌管理、手术室护士管理等,但责任尚未落实到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手术室安全风险和护理差错事故,制订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并运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具体方法如下:

1.2.1 护理风险识别 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办法和防范措施,定期组织学习,使护理人员掌握常见护理风险的识别要点、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与流程,明确严格遵守管理办法和落实防范措施的重要性,自觉防范,积极应对。

1.2.2 管理职能划分 根据护理人员的资质和能力,赋予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职能,成立管理小组协助护士长进行护理风险工作的管理与考核,明确各成员分管内容和评价标准,并定期召开总结会议,汇总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整改方案,持续改进。

1.2.3 明确质量考核标准 确定护理安全的整体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安全管理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的绩效挂勾,奖优罚劣。

1.2.4 规范手术安全核查办法 要求手术前,必须由有资质的麻醉医生、手术医生以及护士分别对患者姓名、基本情况、病情、手术要求等进行核查[3],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差错;对于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要求必须由消毒供应室、手术室护士共同查验,核对相关器械的包装完好性、有效期、器械名称等。手术室护士需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开包和准备器械,消毒供应中心需详细检查器械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供应时间等。

1.2.5 规范护理安全记录 制订护理安全记录标准和规范,为提高工作效率,将安全风险因素列成详细表格,护理人员进行认真仔细的登记,包括护理细节、器械清点、无菌管理、签名核查、用药情况等。同时每周进行一次护理记录的清点与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2.6 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安全风险教育 完善手术室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学习和演练,做到人人掌握、个个自觉执行,强化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的安全风险意识,减少和杜绝差错和纠纷。

1.2.7 制订并落实风险隐患上报制度及流程 便于隐患发现或风险发生时的信息传递,从而提高风险预警和风险化解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风险、差错事故等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采用计分器方式,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于患者转入病房并且意识完全清醒后进行信息采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应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安全风险和差错事故的比较

观察组的安全风险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的差错事故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1)。

2.2 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表2)。

3 讨论

手术室风险多、病患量大、工作压力重、技术要求高、程序复杂,这对安全性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护理安全干预机制重在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管理办法的实施,规避安全风险,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赢得患者的信任与支持。当然,安全管理水平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5-6]。在本研究中,采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观察组其安全风险及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提示该机制具有较好的管理效果,适合于在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中采用和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制订与实施应注意方法和步骤,除了相关的措施与制度出台外,还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①手术室安全风险筛查:调取院内连续几年的手术患者病例档案进行护理差错事故的筛查,明确临床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其诱因。同时,查阅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相关文献作为参考,归纳总结常见的护理差错事故和诱发因素。②实施院内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组建护理安全干预管理小组,定期在科内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培训,针对干预机制的相关内容逐一进行讲解和培训考核。强化手术室医护人员“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凡事以安全为前提进行临床决策,充分站在患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时时处处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尽早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③严格落实安全巡查工作:护理安全干预管理小组人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手术间的工作进行安全巡查,一方面对相关人员进行提醒、指导与考核,另一方面切实发现问题,及时干预,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安平.多部门合作的手术核查制度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1,23(10):2021-2023.

[2] 庄新萍,陆琪,曹彩英.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63-65.

[3] 王桂芹,龚光清,赵云,等.手术室安全管理及差错事故的防范[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78-1480.

[4] 李论,金仲品.严格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关键[J].当代医学,2011,17(22):12-14.

篇6

为科学有效应对我市物业管理区域可能出现的安全突发事件,规范应急处置工作,切实消除我市物业管理区域安全隐患,保障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青岛市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1.3编制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物业管理区域内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4编制工作原则

1.4.1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安全事件发生后,在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实行区(市)管理制,建立灵活快速、功能全面的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

1.4.2以人为本,依法规范。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应急预案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要与相关政策相衔接,要依法行政,依法实施应急预案。

1.4.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落实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经常性地做好应对安全事件发生的思想、预案、机制和工作等方面的准备。建立安全应急处置专业小组,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方面工作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小区居民进行安全应急演练。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指挥机构

按照安全应急工作的需要,成立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物业办主任担任组长,组员由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

2.2工作机构

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物业办,主任张宣文,常务副主任王西涛。办公室职责:统一协调全市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督查工作,对重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组织召开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及时部署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相关文件的传达;及时向上级机关报送相关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情况;其它内部工作事项的通知、协调等工作。

2.3成员单位及职责

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立专门办事机构、专职工作人员,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明确职责分工,认真组织督促、落实安全工作,及时处理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安全检查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2.4督察长效机制

由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抽调精通业务、责任心强的1-2名工作人员,组成2个督导组,定期对各区(市)的安全工作进行指导、督察,并提出指导意见。各区(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成立相应检查小组,对辖区内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督察,并将检查情况整理汇总及时上报。

2.5信息报送和处理

2.5.1各区(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建立安全事件信息快速报送制度。制定应急值守制度、应急报告制度和应急举报制度,及时准确的向有关部门报送信息。

2.5.2各区(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有关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或完成情况。

2.5.3在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中,相关单位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通报情况,及时、准确反馈信息。

2.5.4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各类安全信息,经过分析研究后,及时通报相关单位。

2.6指挥和协调

2.6.1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政令畅通。属于跨区域的协调工作,由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挥。

2.6.2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协调本区域内的物业服务企业,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落实相关安全工作。

3.重点区域和部位的安全工作

3.1物业管理区域的高层建筑、商场、写字楼的各种设备设施,如配电室、泵房、中央空调机房、发电机房、电梯机房等存在的设施缺损和因不能使用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3.2物业管理区域内违章建筑、违章搭盖占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安全隐患,物业管理区域内出租房屋、沿街店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建筑周围空中和地面设置影响应急车辆通行的安全隐患。

3.3物业管理区域内应急设施的整治,设施无法正常使用或因被偷盗等原因缺损造成的安全隐患。

3.4物业管理区域内停车场因车辆集中停放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停车场内因缺损或不能使用的应急设施造成的安全隐患。

3.5物业管理区域内存在集生产、销售、储存、居住为一体的“三合一”、“多合一”建筑和小商场、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小学校(幼儿园)、小医院(诊所)、小生产加工企业这些“九小场所”,以及擅自改变建筑使用功能的仓库、劳动密集生产车间、员工集体宿舍集生产、销售、居住为一体的建筑物的安全隐患。

3.6物业管理区域内存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储存、经营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4.安全工作完善事项

4.1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公共区域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设置警示标识,可能引发人身伤亡事故的部位或场所要设置统一规范、文明礼貌且醒目的警示标识,告示注意事项,明确禁止行为。

4.2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业主的自我检查防范予以告示,提醒业主对雨蓬、花架、晒衣架、空调室外机架和阳台扶手等部位摆放花盆、吊挂杂物等行为,强化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4.3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对公共区域安全防范重点部位的日常巡查,加强对管理区域内的消防设施及公共设施设备定期巡查并做好巡查纪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隐患。涉及到房屋安全、筑漏修缮的,必须进行回访,增强安全系数。

4.4物业服务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公共区域安全防范预案,要对安全防范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检查、调整完善,明确安全防范应急处理程序。

4.5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对已制定的恶劣天气安全防范应急预案,加强执行力度,强化值班制度,凡遇恶劣天气,要立即行动,按照责任分工和要求全面做好安全工作。

4.6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物业管理区域出入口实行定时值班和巡查,推行24小时安全防范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小区要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客人、车辆出入登记制度,并确保小区内车辆停放有序。

4.7物业服务企业应加大对小区安全防范的投入,提高技术防范水平。对已实施楼宇对讲、电控防盗、家庭防盗报警、小区重点部位监控等技防工程的应加强维护。

5.紧急处置

各物业服务企业应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安全工作,把做好安全工作提高到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来认识。加强检查、监督、落实小区的安全工作。物业企业负责人作为管理小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安全工作提到当前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如有安全问题发生,应在第一时间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赶到现场解决处理。

6.后果评估

6.1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完毕后,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要查明导致引发安全事件的原因。属责任事故的,要查明责任人及各自责任的大小,并拟写调查报告及时报送相关部门。

6.2通过总结,找出预警和处置环节中的经验和教训,逐步完善应急机构,提高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管理水平,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监督管理

7.1预案演练

各物业服务企业每年应组织一至两次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演练前要明确演练的内容和目标,制定周密的演练计划。对参与演练的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并落实安全措施。演练范围内要设置明显的标识并事先通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演练后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并作好总结。

7.2宣传

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和社区刊物等宣传途径在小区内积极开展安全知识专题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营造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7.3奖励和责任

7.3.1对在安全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并给予表彰。

7.3.2对不服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调遣,,失职、渎职的、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单位或个人,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4监督检查

7.4.1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应每月指派专人对辖区内物业管理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责令整改。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将定期组织全市范围的安全隐患巡查工作,对于整改不利,存在问题较为严重的物业服务企业将予以严肃处理,并将其违规行为记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

7.4.2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同有关行政部门对本预案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8.预案更新

篇7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 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辖区内本行业、本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五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六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第九条 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第十条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十二条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第三章

应急预案的评审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涉及相关部门职能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第十四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第十五条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六条 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响应程序的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第四章 应急预案的备案

第十八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九条 中央管理的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其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分别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中涉及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未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

煤矿企业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外,还应当抄报所在地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二)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第二十一条 受理备案登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形式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

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第二十二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指导、督促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

第五章

应急预案的实施

第二十三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第二十四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当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有明显的标志。

第二十五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本部门、本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第二十七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第二十八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总结应当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总结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九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根据预案演练、机构变化等情况适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 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一)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三)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五)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六)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七)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第三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第三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四条 对于在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篇8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内各个行业、产业的扩张,使得我国能源的消耗量逐步上升,石油、天然气等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是有目共睹的。国内对于该类能源的开采也经历了较长的时间,逐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比如,西气东输即为其中十分典型的工程。经济建设的同时,能源集输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发展并不一致,尚未达到完善的程度,而石油及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对于集输管道的安全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国内近年来也频繁出现了油气泄漏的事故、硫化氢中毒事件等,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因此该项管理任务也显得十分迫切。

一、集输管线的安全管理应急系统概况

油田事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该形势下,油田的情况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情况更加复杂。加之油气具有易燃易爆,容易挥发等特点,做好其安全管理工作,降低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概率,在出现事故时控制事故的发展,并尽量减少损失等,已经受到了石油企业管理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基于该方面的需求,各类技术人员在全面考量管理系统数据的维护管理及运行效率后,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及数值的运算,研制出了先进的安全管理应急系统,其功能在于能够对集输管线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管理,并能够提供各类信息,在出现油气泄漏或者其它意外事故时,为管理人员制定科学的应急方案提供参考。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现代较为先进的技术,其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定位系统的功能,逐步发展而来的综合性技术,其在安全管理应急系统中的应用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或者空间信息,包括安全管理区域内的基本情况、最为合理的应急方案、各项措施决策等。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贯穿集输管线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包括意外事故或事故预警、应急准备、应急措施的实施、事故后的社会秩序恢复等,且准确性较高,方案较为合理,发挥出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三、系统结构

该安全管理系统在设计时,全面考虑了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企业的各项业务、对于应急决策的辅助、智能化技术等,因此其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其基本结构包括公众防护措施分析模块、泄漏事故预测预警模块、泄漏事故后果模拟模块、人员疏散模拟模块、预警通知模块、泄露事故应急决策支持模块、地理信息系统模块及系统数据维护管理模块,各个模块与数据访问接口相连再将各个信息处理后传输至各个设备或机构,包括便携式气象站、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信息数据库及传感器,各项设备互相协作实现各项功能。

四、系统各项功能

1.油气泄漏事故预警功能

集输管线发生泄露事故是集输管线管理中的严重安全事故。油气在管线中运行时出现泄漏,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破坏生态环境,且油气的挥发性较强,有一定的毒性,对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伤害,影响社会稳定。对于泄露事故进行预警是集输管线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油气泄漏事故的预警是集输管线的安全应急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其是先运用电子卫星技术,从气象站收集各类信息,包括风向、风速、温度、空气湿度等,并将该类信息传输至处理器,再利用传感器对有毒气体的浓度等实施数据测算,最终实现对泄露事故进行预警或者预测的目标。

2.事故应急通知功能

集输管道一旦出现泄漏事故或者其它意外情况,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分析或者判断模拟事故现场的故障状况的严重性及波及范围,该功能能够为相关救护人员进行相关的抢救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系统分析出了事故波及范围后,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实施应急通知,包括地理信息分析系统、无线通信、短信群发等,将事故的情况迅速的扩散,使该范围的人员收到通知后及时做好应对准备。

3.事故影响模拟功能

应急系统不仅能够进行事故的预警及监控收集信息监控,还可以对事故发生后的影响进行全面的模拟,该功能从本质上讲,即是预测事故的后续发展、形势的变化、相关处理措施、设备维修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等,对管理人员的应对措施提供了参考信息,能够有效的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保障安全抢救工作的效果。

4.指导人员疏散

油气泄露事故不仅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也对周边的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安全管理系统的指导人员疏散功能十分重要。系统对于事故的后果快速的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出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分布情况、变化趋势及浓度等信息,形成浓度分布的示意图,将波及的范围分为若干的小区域,再计算出事故波及范围内的人数,并能够实时的反映出区域内人员移动的情况,有利于抢救人员制定出科学的人员疏散方案,保障人员的生命健康。

5.整体的防护功能

集输管线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大,情况较为复杂,对其的管理也存在较大困难,安全应急系统丰富的功能,贯穿于泄漏事故的发生整个过程,形成严密的应急系统,在整体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护功能,提高了周围人员的安全及有效的避免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提高安全性。

五、总结

油气行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基础行业,该行业的管理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集输管线的安全管理应急系统是在网络电子平台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其能够对于技术管线的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再对安全事故及时作出响应,并具有可视性及准确性的特点,管理人员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科学的应对措施。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该系统的大致情况及功能,在实践活动中,管理人员需要先掌握各项信息,包括对集输管线的功能、特点、设置、分布、系统的功能等,探索出适应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深入研究集输管线的安全管理对策,提高油气集输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意外情况,保障周围人员的安全性,保护环境及社会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侯莹,伍彬彬,邓云峰,唐玉杰.集输管线安全管理与应急系统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2):98-103.

[2]陈勇,庞敏.关于石油企业安全经济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4):144.

篇9

引言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与应用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两项科学成果。它们的出现,深深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工作条件,原本困难的任务变得简单,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每年因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数以亿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避免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互联网信息使用安全是当前IT产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互联网本身特性的原因

互联网具有着极为明显的开放性、共享性和自由性特点,正是这三种特性,赋予了互联网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但同时,这三个特点也给互联网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许多不法份子利用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大肆进行信息破坏,由于互联网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用户的计算机使用行为还很不规范,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等,这些都给不法份子进行违法活动创造了机会。

1.2黑客行为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黑客行为和计算机病毒、木马等是现阶段计算机安全最主要的两大威胁。所谓黑客,是指利用计算机知识、技术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入侵目标计算机,进而进行信息窃取、破坏等违法行为的人。黑客本身就是计算机技术人员,其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安全防护措施等都较为了解,进而能够通过针对性的措施突破计算机安全防护,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登录计算机。目前就世界范围而言,黑客数量众多,规模庞大,有个人行为,也有组织行为,通过互联网,能够对世界上各处联网计算机进行攻击和破坏。由于计算机用途广泛,黑客行为造成的破坏结果也多种多样。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它能够自我复制,进而将其扩散到目标计算机。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且具有极强的潜伏性和破坏能力,所以很难对其进行防范。而计算机病毒一旦进入目标计算机就会自动运行,对计算机上的文件信息按照程序预设步骤进行删除、篡改等。计算机作为信息存储、运算处理的电子设备,其上的信息一旦受到破坏,计算机将无法正常工作。有的病毒甚至会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使损失进一步增加。2006年大规模爆发的“熊猫烧香”病毒就是病毒家族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它本质上是一种蠕虫病毒变种,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变种,使得查杀难度大幅提高。“熊猫烧香”的主要危害是让计算机发生蓝屏、死机、频繁重启乃至数据损坏等。由于病毒发作后电脑中会出现大量带有“熊猫烧香”图标的文件,所以人们将其命名为“熊猫烧香”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的大规模发作,给社会生产、人们生活造成了严重妨碍和巨额经济损失。故而,人们将“熊猫烧香”病毒列为全球十大计算机病毒之一。“熊猫烧香”病毒以计算机上的可执行文件和dos下的应用程序文件为目标进行感染,这些文件被感染后,如果计算机用户启动这些文件,就会自动连上互联网并下载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的一旦感染计算机就会入侵计算机上的防火墙软件和病毒软件,使其失去应有机能,同时,病毒还会将计算机上后缀名为“gho”的文件删除,这样一来,即使计算机用户之前用ghost软件进行过备份,但由于备份文件被删除也会无法恢复系统。

2基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2.1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是针对计算机信息窃取问题而开发、设计出来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计算机信息遭受窃取,是主要的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类型。无论是经济信息、军事信息还是个人隐私,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不法份子窃取,就会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或是个人切身利益造成严重威胁。为此,人们开发出信息加密技术,将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上的文件信息按照某种方式予以加密处理,这样一来,即使信息被人窃取,其中内容也不会为人所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安全。由于信息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信息加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尽管具体技术各有不同,但其本质还是较为相似的。无论哪种加密技术,都属于主动性安全防御措施。该技术通过安全认证的方式构建起信息安全防御机制,保证网络电子信息的机密性。一般是通过某种加密算法,将原本的信息由明文转为密文,使用者必须按照对应的密匙将密文转为明文后方可知悉其中的具体内容。现阶段信息加密技术主要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通过有效的加密技术与客户的密码相配合,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水平。

2.2防火墙技术

为了有效防范来自网络的威胁,现在的计算机普遍采用防火墙进行防范。该技术通过在网络和计算机接口间建立起一套甄别机制,仅允许符合预设标准的安全信息通过,由此将不确定或是非法登录请求隔绝在计算机之外,从而保证计算机上的信息安全。

2.3防病毒技术

病毒防范技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查找、判断病毒程序,二是实现对病毒程序的删除。其中,如何及时、准确查出病毒程序是技术的基础。由于病毒种类繁多,兼之许多病毒具有变种、伪装、隐藏的能力,从而使得病毒的查找难度很高,要切实做好病毒程序的查找,病毒库的建立与更新是关键。反病毒软件配套的病毒数据库,必须实时保持更新,只有这样,才能针对病毒做出有效反应。

3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斗争也日趋激烈。无论是黑客技术、病毒技术还是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本质上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个分支,是科学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的表现形式。作为互联网行业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技术研究力度,紧跟时展,不断实现信息安全防范技术的升级换代,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的网络信息方式,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10

由于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的特征,人们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与学习时很可能受到外部攻击的影响,致使计算机系统瘫痪或者个人信息泄露,严重影响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便是在此基础上所推出的新型信息管理手段,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中各类信息的有效监管来提升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为用户创建安全的网络环境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的主要目标。从某一层面来讲,它可有效降低网络安全风险的发生率。因此,下文将针对其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进行系统分析。

1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必要性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均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人们在访问网站和平台时输入的各类个人信息极易受到网络攻击,发生信息泄露的问题,致使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遭受严重的威胁。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是将计算机设备作为主要的载体,通过对设备内部信息运行状态的监管,来保障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除此之外,人们在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时,也可能产生信息泄露的问题。尤其是部分不法分子会借助计算机系统的漏洞和网络安全漏洞,对计算机系统进行非法入侵,通过盗取信息和资料的形式来谋取不法收益,这也加大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风险。基于此,便突出了进行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可实现对网络体系的全面检测,并且针对网络运行中的协议层,链路层以及应用层的数据传输状况进行严格筛查,从根源上控制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率。因此,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十分必要[1]。

2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1)黑客入侵问题黑客入侵指的是一些掌握高超计算机技术能力的人员采取非法手段获取信息或者篡改信息以谋取不法收益的行为。黑客入侵不仅会威胁计算机系统的运行质量,还会造成信息材料丢失的严重后果,对于一些企事业单位来说,内部信息丢失很可能影响企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黑客入侵时,主要依靠网络这一渠道,通常是借助网络漏洞来达成入侵计算机系统的目标。此外,黑客也会通过散播木马病毒的形式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构成威胁。

(2)电脑病毒问题电脑病毒普遍具有传播速度快和破坏性较强的特性。在计算机中毒的情况下,不仅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还有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对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病毒类型也随之增多,这为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降低病毒的传播率,则需注重对网络系统的维护。在计算机内部装设杀毒软件和木马查杀软件等,做到对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护,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2]。

(3)系统漏洞问题计算机系统漏洞问题不可避免,且此类问题会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是威胁网络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会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效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为用户带来极为不良的应用体验。因此,需要及时做好计算机系统的升级工作,及时了解其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并做好升级补丁,从根本上降低系统漏洞问题的存在量,争取从根源上入手,控制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

3常见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

(1)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防火墙技术属于一种常用的安全防护技术,主要作用为可防止黑客攻击,使计算机系统处于安全的运行环境中。防火墙技术类型主要包括三类,一种为防火墙技术,一种为过滤防火墙技术,一种为地址转换防火墙技术,具体可根据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特点选择特定的防火墙技术并用于网络安全防护。该项技术的应用,在数据安全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通过防火墙的设立,可在计算机中设置一个有效的保护屏障,对各类攻击行为进行有效屏蔽,使计算机系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3]。

(2)身份认证技术与访问控制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指的是通过在系统内部设置身份认证信息的方式来明确用户身份,只有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才具备系统的访问权限,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黑客入侵行为的发生。而访问控制技术也是通过对访问权限的设置来约束用户的上网行为。一般情况下,会采取访问控制技术与身份认证技术结合应用的方式来控制计算机系统访问用户,以此来过滤掉部分不具备访问权限的访问行为,使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4]。

(3)网络安全评估技术该种技术是在未发生网络安全问题的情况下,预先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通常是采取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以及查杀软件的方式来检测计算机系统中的安全运行状况,主动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状况,以此来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例如,360软件中的杀毒软件以及360安全卫士,可以主动进行系统修复和木马查杀,并且在运行时会自动检测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状况,一旦检测出恶意攻击和出现病毒入侵的情况则会及时做出提醒,增强网络安全管理的主动性。

4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策略

篇11

[中图分类号] tp39;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59- 03

1 引 言

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测预警、信息报送、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和总结评估等应急管理工作,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安全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实现上述管理目标的必要手段。

从应急业务本身特点来看,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指挥需要上级机关、国家主管部门参与决策。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应急管理平台,使参与应急救援指挥的各部门都能够基于该平台开展救援任务下达、作战指挥部署、救援分析决策、指挥意图展示等工作,从而为实现快速的应急救援指挥提供保障。

从应急管理现状来看,突发事件情况下现场灾情、事故发展态势、周边信息难以获取。企业需要将生产环境和实际状况真实再现,基于此真实场景进行灾情的模拟,将获取的灾情信息直观展示,在突发事件情况下快速定位到现场场景,为人员快速疏散提供帮助。

因此,无论是企业的日常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还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都需要一个基础可视化的信息平台进行信息的直观展示和有效管理,为企业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2 需求分析

应急管理需解决平时针对应急预案模拟演练的有效性,突发应急事件发生时应急响应的速效性,并验证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整合,实现信息综合管理,为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提供支持。

需要将装置区域、设备设施以及管线清晰直观展示,并关联查询详细属性信息。

需要建立一套隐患动态管理机制,将厂区内各隐患从排查、整改到消除全过程管理起来,及时有效消除装置存在的隐患。

需要将日常设备检修维护信息统一储存管理,便于直观查询调阅。

3 系统建设

3.1 系统设计策略

系统设计策略参见图1。

3.2 系统总体架构

三维应急管理系统是安全应急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是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系统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本系统是建立在三维gis平台基础之上的,将厂区设备、设施管线各类基础数据进行采集、整合与植入,包括基础地理要素、设计施工数据、厂区运营数据、周边社会经济信息等。完成三维gis平台建设和基础的数据整合后,就可根据业务需求建设三维应急管理系统,开发其上的各个应用模块。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可以扩展其他业务,如设备完整性管理、相关外系统的信息集成。

该层次结构充分考虑到系统的灵活性和未来的扩展性,无论是扩展更多的地理场景、业务数据、专业模型,还是开发更多的应用系统,都能借助平台提供的各类服务来方便快速地完成。

3.3 系?a hr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呒仄松杓?

拥有web服务器,3d-gis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及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的描述为:

3.3.1 web服务器

以web的形式数据、进行数据交互。web程序操作快捷、方便,集成支持系统功能和集成其他服务器功能灵活,可以超链接的形式集成支持系统web服务器,也可以com组件、网络等形式集成应用服务器、3d-gis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功能。

3.3.2 3d-gis服务器

存放地理信息数据、数字场景数据、各种模型等。为空间量计算等gis操作功能提供支持。

3.3.3 应用服务器

进行用户登录的认证管理,可根据负载来自动调整用户使用的服务器。提供系统的自动升级功能,当系统的版本改变时,可以进行客户端的自动升级功能,不用每个客户端进行重新安装。

3.3.4 数据库服务器

安装数据库软件,存放除地理信息数据以外的所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管理,如:生产工艺流程、危险源、应急预案、历史灾情、系统配置等,并

对所存数据进行同步管理操作。

3.4 数据库设计方案

各业务系统通过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中间层)访问数据层,实现信息的共享、交互、集成。数据层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备监控数据库、动态业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各类地图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周边社会环境数据。业务数据是指各业务部门日常工作流程所产生的数据。

三维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大系统,一方面需要在应用层与数据层之间加入中间层,从技术层面上进行信息采集整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输出,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融合;另一方面需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数据组织标准、数据维护标准、数据管理标准,保证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正常运行。中间层还需要提供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性能监控、均衡网络负载、标准数据交换等功能,在应用层与数据层之间建立一条安全、可靠的“访问通道”。使用sql server 2005标准版,可满足系统对数据库的安全性、高性能、可靠性的要求,且实施性价比高。后期系统的可扩展性好。

4 系统功能及要求

4.1 地理信息及场景全息化展示

4.1.1 三维地理信息构建

三维场景中的厂区建筑、设施设备等均采用实体建模,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关注实体的地理位置,并可以编辑和拖放,便于用户根据生产规划调整和改扩建项目情况自行更新场景信息,提高系统使用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系统支持实时地理信息查询、标绘等功能,用户可以在三维场景下进行道路、建筑物、区域等信息的标绘。

4.1.2 工艺流程信息管理

系统提供工艺流程可视化制作工具,不仅可以显示整个工艺流程的线路、流经设备的名称和属性参数,而且可以通过对工艺流程动态演示的方式实现对员工的生产工艺培训。通过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工艺流程的查看功能,了解介质名称、流向等信息。

当突发事故发生时,可以通过工艺流程的动态演示查看与事发设备相关联的设备、管线、阀门等,以便于应急指挥人员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关断受影响的工艺过程,避免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4.1.3 设备设施可视化管理

系统可对厂区内设备设施进行管理。将设施设备分类管理,可在三维场景中查询设备设施的地理位置、基本属性等信息,通过系统设备编辑器实时动态编辑设备属性信息。可对任意设施或装置提供多种查看方式,包括隐藏外层、透视、超视图浏览等。在三维场景中系统可以显示地下设施的位置,在场景中点击目标对象就会将地表其他覆盖物隐去或半透从而实现直观查看的效果。

4.1.4 地质灾害区域查询

对厂区内容易遭受大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地点,可以在系统三维地景中标绘其位置或影响范围,实现逻辑信息可视化。通过录入历史灾情信息和可能引发灾害的气象条件进行地质灾害预警,当可能有恶劣天气出现时,系统可根据前期标绘的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易发地点、灾害条件,自动筛选排查可能发生的灾害,并可自动锁定报警地点。

4.1.5 空间测量标绘

系统可通过对图进行空间量测等操作,支持地表距离、直线距离、投影距离测量,地表面积、投影面积测量,高度、坡度、北向夹角测量等。

4.1.6 系统设置维护

系统提供丰富的管理维护功能,可以对系统中所有信息进行实时的日常维护,实现数据同步;还可以根据实际角色需要进行设置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当灾情发生时数据能够及时更新。

4.2 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4.2.1 安全设备设施信息管理

通过系统可直观地查看厂区内的消防设备、设施的位置,用户不但可以查询消防水、消防炮等设备的属性信息,还可动态展示消防设备的有效作用半径,为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4.2.2 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

将企业内的重大危险源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保存,用户可以在三维场景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定位查看危险源的空间分布,如查看储罐等重大危险源的基本属性信息及图片。在查看重大危险源的基本信息时,可随时调阅相关联的应急预案。

4.2.3 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

系统提供两种风险评估的方法。一种是通过集成的火灾、爆炸、扩散专业事故后果评价模型,结合厂区的实际天气状况、事发设备类型、事故类型等分析出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影响范围和后果

。另外一种是根据企业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将某些重大危险源的泄漏扩散、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评价结果进行集成并可视化展现,用户只需选择关注的区域、设备、事故类型等,系统会给出模拟计算的结果,并结合三维场景进行可视化展现。

4.3 全息化应急预案管理

系统可提供专门的全息化预案制作工具,结合真实的三维可视化场景,可将文本预案进行全息化制作,并将全息化预案进行保存和动态展示。在平时可作为预案培训教材,并在突发事故情况下辅助应急指挥人员正确下达指令,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故。

企业上级部门或当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各自的三维应急平台查看企业已制订的各种预案情况,并可通过预案推演验证预案的合理性。

4.4 应急响应与辅助决策

4.4.1 应急资源查询管理

应急资源查询管理模块可以对企业内应急人员和机构、应急装备物资、周边应急救援力量、救援专家信息、应急避难场所等进行管理及可视化查询显示。通过系统分类列表可以定位查询和显示某一类或某一个应急救援机构及应急物资情况,并以着色、闪烁、图标、动态标牌等方式立体展示应急资源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救援力量的分布和救援路线、道路封闭情况等信息。

4.4.2 现场灾情三维再现

系统可将整个救援过程进行全息化制作,并传给不同的人员。通过上报的事故信息以及对应的三维画面,分公司、总公司的领导、专家及其他应急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详细地了解现场情况,结合历史类似事故的处置措施及结果,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4.4.3 救援路线寻优

系统提供路由分析功能,可按时间最短、路程最短等方式规划出最佳的应急疏散及救援路线,同时三维显示需疏散区域及应急避难场所,通过将所规划路线与事故推演结果进行对比,对可能受到影响的道路会做出警戒提示。

4.4.4 灾情推演与辅助决策

系统可模拟火灾、爆炸、气体泄漏扩散事故,通过集成专业的事故后果分析数学模型,根据事故情况和实际环境参数进行灾情推演,在系统中输入灾情发生的位置、事发物质的特性,结合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信息,可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出事故的爆炸范围、扩散范围、死亡半径、重伤半径、安全距离等关键数据,并能够通过三维画面展示模拟分析的结果。根据事故状况,可以提出初步的行动方案,并可对周边的环境、建筑物的影响进行风险分析,为事故救援决策提供依据。

4.4.5 救援评估

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系统可以记录现场汇报的事故灾情、应急决策信息、应急资源调配过程、现场应急行动过程、应急决策指令等重要信息和经过,并实时更新伤亡人员数量、财产损失数量、调用应急力量的名称和数量等,在应急救援(或应急演练)结束后可以将上述记录的信息再现为一个完整的事故发展过程,可以为事故救援评估或演习点评提供参考依据。

4.5 无线视频远程监控系统集成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信息集成到三维应急信息展示平台后,可借助该可视化平台实现视频监控设备的可视化查询,在三维场景中调阅相应的视频监控画面,还可控制监控设备的云台参数。通过与平台的全息视频监控画面进行对比显示,可弥补在突发事件或恶劣天气情况下真实视频监控画面不清晰,无法快速掌握监控范围内设备设施信息的缺陷,为突发事件的快速救援指挥提供有力的支持。

4.6 dcs系统集成

通过集成dcs系统的实时数据信息,实时监测相关设备参数的实时数值,可在平台中直观看到实时数据的分布情况及分类,查看重大危险源的实时数据,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5 结 语

通过三维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了企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管理水平,适应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应急管理新需求;有机整合现有应急信息资源,建立统一、集成、可控、共享的应急信息化协同平台;基于“平战结合”的理念,利于平时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应急状态下的快速应急响应; 集成实时数据,使安全应急与生产紧密结合; 提供可扩展应用的三维平台,为建设“数字企业”,促进“两化融合”奠定了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永丽. 应急平台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0:27-43.

[2] 李娜. 基于soa架构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篇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逐步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油田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但因缺乏与经济建设一同发展合理的安全管理与应急措施,致使石油天然气灾害事故频发。如何做好集输管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在泄露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及时控制,减少对人员及财产的损失?研究我国一系列重大泄露事故救援情况可知,我国含硫油气矿应急处理问题十分明显,尤其应急指挥中指挥人员不能快速获取辅助决策信息,导致制定的应急决策不及时、影响应急行动的效果。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及时准确的为指挥者提供多方面的地理或空间信息,在预防灾害、应急响应、灾后恢复等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概述油田集输管线安全管理与应急系统

随着油田事业的不断发展,其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同时,油田生产区域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油气具有容易挥发、易燃易爆等特点,所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降低油田开发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集输管线是对油田各个油井生产的原油或天然气实施收集或处理,并依此输送至油库或压气站的管线通道,主要划分为收集和运输两个环节。但油气输送中容易发生泄漏事故或其它紧急事故,根据这方面的要求,在考察油田管理系统及运行效率之后,合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出拥有先进管理技术的安全管理应急系统,加大对集输管线安全性实施管理,同时,可以提供各项所需信息,在发生油气泄露或其它意外事件时,有助于管理人员快速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

集输管线安全管理进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因素产生的影响,例如:企业经营的业务类型、智能化技术水平等等,所以,必须依据企业的要求提供各项服务功能。GIS系统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精确展现气井、管线等部位准确距离和附近地形,并借助系统的统计查询功能对油田铺设管线、配置的气井、生产数据等信息进行统计查询,便于生产管理者及时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也能有效分析生产中发生的异常点,为生产运行过程提供决策依据。系统进行设计时要遵循实现业务管理需求、应急决策支持及智能化技术为一体的思想,依据数据分类服务器类型不同,系统的主要模块有:泄漏事故预警模块、紧急通知模块、人员疏散模块等,各个模块与数据接口相互连接并把获取的信息处理后传输到各个机构,各项设备互相合作实现设置的管理功能。

2 油田集输管线安全管理及应急系统的应用

为防止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安全管理与应急系统的设计成为重点研究的内容。目前,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在集输管线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工作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借助网络平台开发油田集输管线管理和应急系统,达到高效、快速整理并采集信息的效果。

2.1 管线建设范围内群众的安全防护

油田集输管线铺设范围较大,情况极其复杂,对其展开管理比较困难。想要确保管线建设区域居民的安全,也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根据该管线建设区域人口的密集度、设置的建筑物、管线输送量等情况,对应急系统内居民的安全实施分级。安全管理和应急系统丰富的功能,贯穿整个油田开发工作始终,形成科学合理的应急系统,在整体上形成完善的防护功能,提升管线铺设范围内外人员的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破坏环境。

2.2 泄露事故预警系统

应急系统根据专门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平台对泄露点地理位置、地形道路、建筑物、石化装置、输气管道、应急资源等数据展开数字化编辑处理。设置针对集输管线泄漏配置的信息预警系统,确保集输管线安全运行。管线输送过程中输送物泄漏也对管线附近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因管线线路中设置全程监控成本较高,此时电子卫星气象技术是关乎泄漏事故预警系统的主要工具。集输管线设置的预警装置必须依据管线出现泄漏事故时,泄漏物对环境大气成分、湿度及其温度产生的影响展开信息采集,准确反映管线发生泄漏状况,并对泄漏事故进一步发展进行监控,能够高效快速地进行应急处置。

2.3紧急通知模块

集输管线发生泄漏或其它紧急事故时,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事故的严重性及牵涉范围进行分析、判断,为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系统对事故波及范围进行分析后,及时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应急通知,如:地理信息系统、移动通信、无线通信等等,把发生事故的信息快速扩散,促使在这一范围的人员及时获取信息并做好一系列应对办法。

2.4人员疏散模块

如果集输管线发生泄漏事故,泄漏物会严重破坏周围环境,并产生比较严重的安全危机,这时对周围人员进行疏散尤为重要。在事故发生及其维修时期,必须要做好人员疏散工作。依据事故发生的地区人口密度、周围交通情况,快速计算疏散人群所用的时间,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人群疏散计划。

3 结束语

总之,做好集输管线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相对应的应急响应系统,能有效降低泄漏及紧急事故发生率,减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管控手段。

参考文献:

[1]宋新红.沙埝油田集输系统改造项目后评价[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31(9):12-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