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7 17:39: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装饰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那天,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
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在楼内,我发现了一些楼交接处出现了不少裂缝。经过老师的讲解提示,加上我搜集的资料,有了不少收获。
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
裂缝的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
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合理地分缝分块;避免基础过大起伏;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
文章摘要: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人教处处长何志方主持.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袁洪志院长致欢迎词.四个调研组组长分别谈了对全国土建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调研情况.会后,全体专家参观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馆,并就制定土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 12月22日,在美丽的云龙湖畔,来自全国建筑类高职院校的专家齐聚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的全国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校内实训状况调研总结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司长赵琦、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杜学伦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人教处处长何志方主持.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袁洪志院长致欢迎词.
四个调研组组长分别谈了对全国土建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调研情况.会后,全体专家参观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馆,并就制定土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学校和企业、政府各自的职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但是作为一名始终承担一线授课任务的教师,客观看待这些年的实训课程,发现有些问题日趋明显,亟待解决。本文主要着眼于授课教师实操技能的提高和对学生汇报总结环节的控制两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仅供类似实训课程教师参考。
二、专业课程教师要切身体会并掌握实操技能
很多教师上了多年的装饰技能实训课程,课堂实操演示实际都是由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完成。这种校企结合的授课模式固然值得推荐,但并不意味着组织课堂教学的校内教师就不用学习并提高实操技术。
例如在内墙抹灰单元,有些女性教师先入为主的认为女性无需动手进行操作。然而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即使企业师傅指导的再到位,初次进行抹灰施工的学生几乎都会遇到水泥不断从墙上脱落的情况,多数学生认为是由于拌制砂浆过程中对水灰比控制不当。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刚刚接触抹灰工具,对手握铁抹子将砂浆涂抹在墙上时的力度掌握不好,造成粘结不牢固,只需要多次练习体会即可避免问题反复发生。此时,作为校内授课教师,如果没有亲自体会过抹灰工具的重量,没有独立进行过抹灰施工,没有感受过砂浆上墙的力度,那么对于学生这种常规问题就缺乏指导性, 无法给学生提出正确的建议。诸如此类隐藏于理论知识和普遍技术之下的微观细节,只有教师亲自动手切身体验,才能真正领悟其中技巧。
为改进此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各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均要求中职学校教师,特别是实训课程授课教师,应当具备“双师型”资格。故教师本人,无论职称高低,性别如何,都应主动到生产一线进修学习,亲自动手操作。只有真实当一回施工人员,才能向学生传授可靠可信的知识,名副其实的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其次,由于现实环境所限,很多教师没有机会进行一线实践,为了不耽误教学,又能提高实操技能,校内教师应当积极向课堂中的企业教师请教和学习,不要把学生的动手环节单纯抛给企业教师。
三、有效改进学生汇报总结环节,真正发挥其作用
装饰技能每个实训单元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进行体现的,任务一般按照各自特点分为若干环节,每个任务虽然不同,但是都是以汇报总结环节作为结束的。由于装饰技能课程本身特点,所以每个任务的核心工作都体现在施工过程和质量检测中,当核心工作结束后,学生通常就感觉该单元已经完成,知识已经掌握,并不重视汇报总结环节。事实上,无论是传统教学方式,还是改革后的新教学方式,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都应当进行汇报总结,为下一个学习单元做好准备。
这几年的装饰技能实训课程中,我都保留了学生的汇报总结ppt文档和演讲照片,经过整理和分析,得到以下一些反思。
第一,学生普遍将汇报总结这样的小组活动自行转化成个人活动,由小组中的某个人全程完成ppt文件制作并进行上台汇报演讲。通过和学生交流,他们认为ppt文档制作有一定难度,除了技术难度之外,学生还要将整个任务从最初明确任务到收集材料、施工及质检有机结合,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有重点有特点的总结,同时配以图片、文字解释等材料,最终呈现在ppt文件中,由汇报者有条理的进行演讲。整个过程是教师提前布置给全组组员的,初衷是通过该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回忆、复习并整理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于所有材料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实现小组内的讨论交流。但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小组都将涉及ppt文件制作的核心问题和演讲工作,统统归到某个擅长电脑操作或善于表现的组员身上,或者完全成为组长一个人的苦差事。
第二,上台演讲的组员一般都是善于表现的学生,他们只想通过这个机会单纯的表现自己的口才或者胆量,并没有提前对文档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也没有和组员就整个施工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过全面讨论分析,无法达到演示目的,这也显示了中职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思维方式上的短板。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加强了对每个单元汇报总结环节的关注力度,不能只重实操,避免汇报总结阶段变成整个单元的“鸡肋”。
首先,向学生讲解ppt汇报的目的和软件本身区别于其他软件在演示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了解ppt文档制作时的关键技术点,解决制作中的基础性问题。其次,逐一帮助每个小组整理分析任务实施全过程的要点,每个组员都参与制作前期的讨论,做好记录,不但达到了复习知识的目的,同时又促进了组员之间的交流,激发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对每组制作的文档草稿进行提问和评价,引导组员思考可改进之处,使文档体现整组特点,表现出每个人在实施过程中的贡献,并引发学生对于不足之处的反思。最后,在ppt演讲过程中,鼓励组内学生进行轮换演讲,当众接受所有同学和老师的提问,检验任务完成效果,对学生进行客观打分,同时也鼓励组与组之间再次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随着课程的深入和推进,教师发现,只要坚持每个单元进行这样有效的汇报总结,学生慢慢将接受并适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了自信心。
1.前言
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专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这就对我国学生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专业学习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加强建立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配合相关的管理措施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等院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的管理,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2.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管理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是针对建筑装饰内环境与外环境的装饰工程进行设计、造价、管理、选材等的综合性建筑装饰实训基地。近年来已经成为各个高等院校作为教学的关键,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的管理是致力于使学生掌握建筑装饰理论设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从事建筑装饰设计的应用型人才。
另外,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管理能够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的教学质量。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要素。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管理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产学研合作实践实现一体化的运作,为社会岗位输送更高级的才人。也在学校专业招生、教学、科研方面充分的辐射到学生的未来就业,解决学生做根本最关心的问题,从而全面的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3.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管理方面要牢牢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管理要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实践教学,实训实习及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要保证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做到安全第一,应该建立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并使之深入人心,在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要时时刻刻的不能松懈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在开展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教学之前还要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案,做好应急解决措施,在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人数多可能会使老师疏于对每一位同学的管理,所以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的安全管理法则一定要深入每一位同学心里,头脑中有清晰的安全意识。
另一方面,学校要把安全实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深刻重视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对任何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都要做到面面俱到,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使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管理进一步细化,做到科学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加强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的定期检查工作
要实行定期检查制,教学教研室、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都要做定期的大检查,全面的大检查有专门的负责人,实行个人责任制,检查工种实训室的安全隐患是检查中关键的地方,还要定期进行专业性的检查,要有计划的对危险较大的设备、专业工种等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对于每次查出来的问题要做记录总结,形成专业的隐患日志,总结心得,把安全隐患消灭在最初的萌芽状态,保证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实践教学顺利进行。
5.加强对施工工具的严格管理安全,做到科学化、精细化
1)对于施工工具的购买、领用和处置必须严格要求
对于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的施工工具的检查和安全管理要放在“重中之重”,对于实践教学中需要用的工具,要有一定的规章管理制度,降低实践教学的库存使用,减少安全隐患。对于需要采购的施工工具,应充分了解其性能性质和用途。教职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施工工具储存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示,配合相关的应急解决措施,单独存放,专人看管。
2)建立高职院校施工工具出入库账目 ,经常进行核查登记 ,做好防盗工作
高效院校施工工具作为重要的物品,应该定期的对施工工具进行统计。高职院校施工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特别是有某种企图的人如果得到施工工具,严重者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在对施工工具进行发放时,要对施工工具的数量、性质、功能、领取人等相关的信息进行详细的核对,保证施工工具的损耗与登记的数据相吻合。在针对长期不使用的施工工具中间,要定时的对施工工具进行检查。部分施工材料具有挥发性和固定损耗,如果长期存放不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导致数量逐渐减少。应建立健全每学期的施工材料采购制度,避免过多的采购施工材料,造成资源浪费。
3、使用施工工具的实训室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的按照安全操作规范操作
在高职院校施工工具的使用过程中间,常常发生事故后却找不到相关的责任人。因此应该制定责任查出制度,采取安全责任书的形式在各个部门之间互相转达签订。这样一来在事故发生后就能够及时的找出相关的责任人,排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利于落实相关事项的后期处理。对于高职院校施工工具的操作过程中间,学生应该严格的遵守施工工具的操作规范、对于新的知识点、注意事项,相关的导师应该详细的讲解,尽量避免学生自己研究、摸索,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验完毕之后,要对相关的高职院校施工工具进行很好的回收,保证施工工具的高效使用,这样也是节约资源、缓解财政压力的一个细节。在实验完毕之后,严禁学生将施工工具带出实验基地,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导致对学生人身安全的威胁。
4、认真做好长期、废弃的施工工具处置工作
高职院校施工工具即使损坏或者过期,也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问题。高职院校施工工具损坏或过期,很有可能会对上课教师和学生增加危害指数。长期施工工具的随意丢弃,在环境保护的立场上面也是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为了防止这些事件的发生,必须对长期、废弃高职院校施工工具,随时分级、分类收集,定点存放,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不得任意丢弃和掩埋。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定期进行回收,委托具有合法处置资格的单位进行销毁处理。
5.结语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是检验教学质量、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的管理更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只有建立在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相关管理制度的前提上,才能以实际工程为载体促进产学研究一体化,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经济双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