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培育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7: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职业农民培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职业农民培育

篇1

2014年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对农村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那么先让我们来说说什么是新型农民呢?新型职业农民”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它不仅要有农业生产技术,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科技素质和身体素质诸方面,能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使自身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它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律、讲文明、综合素质高,具有现代特征农民的总称。自2014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来,我句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9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640人、专业技能型150人、社会服务型100人。通过培训,全市涌现了一大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等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民,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1 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只有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才能形成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1.2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

1.3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1.4 通过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并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意义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要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还得依靠农民,特别是要依靠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我国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作为基层的一名农业技术员,在深入走访农村、农户的过程中,发现农业生经营方式正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现代农业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只有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发展才有人才支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素质结构性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过50%。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今后“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关键是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作为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大事来抓,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措施,留住一批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从事农业,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3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拿我市举例来说农业人口58万,农业从业人员46万,目前全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90人,认定目标309人,远远不能满足全市农业适度发展经营需求。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资金支持力度,适当增加认定数量,扩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量,尽快形成一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主力军,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298-01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谁来种地”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连续10年中央政策文件聚焦农业, 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政策和举措,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遴选培育对象

遴选培育对象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否成功的最基本的一环,培育对象要根据本地区的农业产业特征和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选拔标准,按当地产业状况遴选、按农业产业需求确定,同时必须掌握两个要点:

1.有关部门选拔的总体要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乡镇推荐、择优选拔、张榜公示的形式进行学员选拔,确定以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以农业生产经营收入的农民作为基本学员。

2.学员入选的基本条件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较好的声誉;二要年龄在18―55岁之间,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三要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四要自觉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部门的管理,积极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

二、确立培育的标准:新型职业农民要具有“两新一高”的特征

1.新身份:农民由身份称谓到职业称谓的转变,标志着农民由文化低、地位低、收入低、劳动强度高的传统身份农民转变成收入高、有尊严、体面的职业农民。

2.新作用: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力量,能够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要求,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较高收入水平,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主体力量,代表了先进生产力。

3.高素质:农业科技研究产生的高新技术成果,最终要由农民使用,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这就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素质,能够掌握和熟练运用这些成果, 给予他们系统性农业教育培训,从而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生产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和新品种新技术, 且对周边群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吸引、留住大批高素质农民,农村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农业才能得到进长足发展。

三、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的培训模式

1.基本设施建设:构建“一个平台、四个课堂、一个基地”。

一个平台:智慧农民云平台――网络、微信;四个课堂:空中课堂 、固定课堂、流动课堂 、田间课堂 ;一个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农民创业园、农村合作组织等机构的建设和认定。

2.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3.做到“三类协同”,即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的职业农民队伍,突出生产经营型的培育。在培育内容上:要根据每类职业农民的特点、职业能力的要求、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等来决定给农民上什么课,用什么方式上课。

四、建立系统的认定标准和办法

对考核评定合格的培育对象,认定颁发初、中、高级“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证等级证书。在现在的情况下,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不是目的,也不是务农的门槛,而是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从长远来看,要通过立法、行政的手段建立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应该掌握几个方面的要点:

1.认定原则: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公开公平公正、属地动态管理、与政策挂钩。

2.认定管理环节具有权威性、规范化、易操作。

3.认定标准:应根据本地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等级,创新认定管理方式:责权下移、分级负责、强化考评、动态监管、程序规范。

4.证书及管理环节:颁发农业部统一样本,统一监制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全程管理、建档立册、计算机管理、证书年审。

五、政策扶持配套原则

政策支持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政府根据当地农业经济特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金融、保险等部门联动,最大限度地给予新型职业农民带来实际利益,这样最能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可以尝试从这样几个方面去做:

1.对认定后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倾斜性政策支持扶持, 优先享受政府出台的粮食、蔬菜种植大户土地流转、农资、农机等补贴政策。

2.金融、保险部门对具有一定规模的粮食和蔬菜种植大户实行享受无息贷款、参保补贴等项优惠条件。

3.资金扶持:市财政每年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安排专项资金,按新型职业农民的评定等级给予补助,引导并鼓励高素质农民向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方向发展。

4.技术扶持:以县级为单位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多媒体培训教室,全部配备投影机、电脑、音箱等培训设备,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实习、观摩基地,培训期间安排组织学员到相关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农业园等地进行学习考察。

篇3

(一)“校社结合”,筑牢培育阵地

“校社结合”,即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结合。农广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实施单位,有多年的办学资质、成熟的办学经验,有充足的教学设备、设施和师资队伍,具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条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合作社成员渴望在家门口学到新思路、新理念、新技术,同时具备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愿望和能力,所从事的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可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田间课堂和实训基地。

(二)探索“校企联合”模式

“校企联合”,即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大企业相结合。围绕产业需求,探索以县农广校为培训机构,大型企业参入的培训模式。农广校负责室内培训、外出观摩等整个培训环节;企业提供试验示范基地,并在试验示范基地上开设田间课堂,实现了校企的有机结合。

(三)“三个课堂融合”,提升培训层次

“三个课堂”,即室内课堂、田间课堂、外出观摩课堂。“融合”即三个课堂的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提升。“三个课堂融合”,就是学员在室内培训学到的技能、存在的疑惑、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到实训基地通过“田间课堂”实习操作、现场解答疑难问题,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为让学员开阔眼界,学习成功经验,莒县农广校组织学员到周边地区学习相关产业的高产高效典型。

二、模式背景

莒县是农业大县,总人口110万人,耕地面积108万亩,农业人口8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38万多人。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谁来种地”问题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难题。

近几年来,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开展,莒县农民培训工作的重心开始由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向职业化农民培育转变,同时注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截至目前,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944家,家庭农场194家,年经营额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54家。综合农业发展现状,当地农业部门认识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成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具备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条件,同时,拥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种、养业,为此,确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合作主体。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工作的组织领导,莒县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农业、财政、教育、科技、金融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工作方案、进度安排、监督考核等。

(二)整合教育资源

强化了农广校教学设备、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属的田间实训基地,形成了以农广校为主阵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实训基地、大专院校参入、具有创新意识的土专家、土能人为补充的“一主多元”教育体系。

(三)“校社结合”

农广校负责室内培训、外出观摩环节等整个培训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社熟悉、掌握本产业现状及需求,负责学员组织、遴选,提供学员实训所用的田间课堂、实训基地,并提供部分实训教师。莒县农广校以常青苗木专业合作社为协作单位,组织种植20亩以上的植烟大户100人开设烟草园艺工培训;以莒县兴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协作单位,组织社员参加以示范推广“玫瑰香葡萄温室优质高效栽培”为主的果树园艺工培训;依托建生种植专业合作社、振鹏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协作单位,组织合作社蔬菜种植大户开设以“大棚套餐综合技术”“温室瓜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主的蔬菜园艺工培训,通过农广校室内教学、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田间课堂和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参训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使学员学有榜样、干有样板。

(四)“校企联合”

莒县安庄镇种植葡萄3000多亩,葡萄是该镇的特色产业,当地政府和葡萄种植户都有发展葡萄产业的愿望和需求,因此选择在该镇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果树园艺工培训班。“玫瑰香葡萄大拱棚生产综合技术”是中化集团科研人员历时四年攻关研发出来的科技成果,集成配方施肥、水肥一体、绿色防控、三膜合一的成套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效益高”的综合优势。县农广校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中化集团等大型企业利用拥有的农业先进技术、优质的产品和试验示范基地等自身优势,提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葡萄种植专家进行室内授课,并在莒县安庄镇企业的试验示范基地上开设了田间课堂。为更好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化集团对参训的葡萄种植大户免费化验土壤,并根据土壤中养分含量和葡萄的需肥规律推荐需肥配方,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

(五)“三个课堂融合”

1. 室内课堂:选准温室葡萄、桃等主导产业后,先根据产业需求和农时季节制定全产业链培训计划,组建了34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一是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聘请知名专家、学者5名;二是从本区域选拔精通本产业、具有一定资质和丰富经验的专家和乡土能人15名;三是聘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11名;四是聘请对本产业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的专家3名。以上专家通过多媒体授课,让学员更多的了解国外、国内本产业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及发展趋势,学到高科技含量的专业知识,有效提升了理论水平。

2. 田间课堂:采取 “辅导员+实训专家+参训农民”的教学模式。县农广校教师担任培训班的辅导员,起到联系实训专家、参训农民的纽带作用,是田间授课、指导与实训的组织者。部分实训专家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属的实训基地提供,具体讲解实训内容、指导实训操作。本着方便学员、就地就近的原则,选择离学员驻地近、离田间课堂近的地点办班,即方便了学员又节省了租车费用。学员在室内培训学到的技能、存在的疑惑、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到实训基地通过“田间课堂”实习操作、现场解答疑难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 外出观摩课堂:为开阔参训学员视野,学习成功经验,县农广校组织学员到潍坊市黄旗堡参观了3.5亩简易大棚葡萄年收入20余万元的高产高效典型。同时对照外地经验,查找自身从事本产业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培养学员学先进、找差距、定改进措施的能力,真正把学员培育成为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实践经验,又有开阔的创新思路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取得的成效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迅速增加

在参训学员的带动下,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944家,家庭农场194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54家,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总收入达到20多亿元,辐射带动12万户获得收入10余亿元。

(二)产业规模扩大

葡萄产业实现了由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面积由培训前的2000亩发展到目前的5000亩。由于更新了葡萄品种,应用了新技术,温室葡萄亩产值增加1.5万元,有力提升了产业层次。同时,培育出种植温室葡萄100亩的昊N家庭农场,荣获深圳茶博会金奖的大型横山家庭农场,产品供不应求的“映霜红”种植基地――鑫丰家庭农场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点。

(三)培育了一大批优秀实用人才

篇4

上农广校学技术

1998年,他看到张贴在村口的县农广校果树中专班的招生简章,回家征求家人的意见,得到了父母亲的支持。从此,魏小杰就坐到了千阳县农广校南寨镇教学班果树栽培专业的课堂上,重新拿起书本,做起了学生。

只有初中学历还是70后的他,在学习过程中表现非常积极,经常向授课老师询问有关问题。在学习设施园艺、果树栽培技术、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肥料学等课程时,老师在课堂上举了很多例子,还带着学员到附近相关设施园区参观学习。最后,魏小杰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不但拿到了陕西省农广校中专毕业证书,而且学到了果树专业知识。头脑灵活又受到启发的他,有了从事农业创业的想法。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和许多开始创业的年轻人一样,他的创业之路在刚起步时,也毫无例外地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种果树,对于近几年一直在外打工的他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必须从头学起。为了能够全面准确掌握果树种植技术,2013年他报名参加了千阳县农广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果树培训班。先后学习了苹果栽培与修剪、促花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配方施肥技术等,并率先在自己的果园进行实践。从整形修剪、调整枝干比、增施有机肥、测土配肥、土壤水分控制到病虫防治等环节,他认真学习全套果树种植管理模式。

迈出人生第一步

一次偶然的机会,魏小杰去邻近三合村亲戚家果园里干活。亲戚开导他,务果园比干啥都强,亲戚给他算了一笔账,务果园是铁杆庄稼,一亩果园务作好了能顶10亩庄稼,你是农广校果树毕业生,有知识有文化,务果园肯定不比我们务得差,何苦要外出打工哩。亲戚一席肺腑之言让魏小杰茅塞顿开,热血澎湃。回到家里,他腾出6亩上等地,上足了肥料,栽植了“乔化”苹果树,跟随老父亲开始管理家中新建的6亩乔化苹果园。通过农广校果树专业的学习、多次培训和农广校老师的精心指导,结合在自家果园实践,逐步掌握了果树的生长规律和习性,打药、施肥、修剪等技能,成为了年迈老父亲的得力助手。看到第一年栽植的果树苗齐苗壮,长势良好,他又在自家毗邻地栽植了4亩 “长富二号”苹果树苗,凭着执着和细心做好了第二批栽植果树。从此他带着妻子一门心思务起果园来。就这样,一个个考验,一道道难关,他知难而进,全力以赴。付出终有回报,他种植的第一批苹果终于上市了。算算账,除了设备、种子、肥料、人工等成本之外,6亩地苹果收入4.2万元,这个创业的第一桶金让他兴奋了好一阵子。

建高标准苹果园

随着海升、华圣、大地丰泰、西农千阳苹果试验站等现代农业园区入驻千阳,这些企业引进荷兰优质M9-T337脱毒矮砧苗木和大苗,建立矮化自根砧苗木标准化种植示范园。

魏小杰通过参观学习海升、华圣、大地丰泰、西农千阳苹果试验站等现代农业园区栽植的矮砧网格立架栽植的苹果园后,亲眼目睹了矮砧苹果宽行密植,适合于机械化管理,高纺树形有利于人工作务,加上矮砧苹果的高产优质,挂果早,见效快等诸多优势,使他燃起了发展矮砧苹果的愿望。这些企业采用意大利、美国等国际上先进的宽行密植格架栽培技术,按照“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体、轻简作务”矮砧苹果种植新技术,实现了当年见花,次年挂果,3~4年进入丰产期,于是他决定再流转土地130亩栽植发展矮砧苹果。

2014年底,在县农业局、果业局和农广校的大力支持下,魏小杰享受到政府对职业农民建苹果园提供苗木及格架材料、村组协调延长承包地流转期限等优惠政策,优先享受到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为职业农民建园发放微耕机、沼气专用车等扶持政策,并按照“政策支持引导、新型主体推进、矮砧技术支撑、技术标准创新、田间大学培训、产业融合发展”的矮砧苹果栽培原则种植。通过努力,他建成了“矮化密植、高纺锤树形、网格立架、水肥一体化、有利于机械化管理”高标准矮砧苹果园130亩。

栽植矮砧苹果是村上的新生事物,与他一起种植苹果的村民都没有经验,更谈不上栽培管理技术了。不服输的魏小杰便买来相关科技书籍,刻苦钻研矮砧苹果栽培知识,还在海升、华圣等园区打工学技术,不放过每一次学习机会。他吃住在地头、工作在田间,认真观察,细心体会,一点一滴地了解和掌握着果树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并在生产上大胆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掌握了从修剪、拉枝、疏花、疏果、套袋、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全套果园管理技术,成了当地有名望的“土专家”,自己经营的果园也实现了“当年见花,次年挂果”,亩均净收入8000多元,圆了他发展矮砧苹果的梦想。

自己富了不算富

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父老乡亲,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深知,流转土地、科学种植、发家致富,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农广校老师的技术指导,更离不开乡亲们的热心帮助。他认为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搞好果园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邻为伴,与人为善”是他一贯坚守的做人原则。多年来,他与乡亲相处一直非常融洽,亲如一家。

做一个有知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始终是魏小杰内心坚定的信念。特别是千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办法的出台,明确了政策扶持内容、技术支持力度等,更是让他信心百倍。他下定决心,要带动群众把农村工作做好,特别是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通过苹果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在他的带动下,本村苹果面积发展了1460亩,其中800亩已陆续挂果见效。他说:他要把自己多年来摸爬滚打所总结的经验、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让乡亲们的苹果树上都能结出“金蛋蛋”“银蛋蛋”,实现大家共同的富裕梦!

篇5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推进沿海特色农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培育一批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务之急。[7]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兼业农民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是具有稳定性、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责任观念的市场主体。[8]一方面,河北沿海特色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形式,急需具备现代观念和科学、技术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沿海特色农业的直接参与者、主要建设者、最终受益者,自身的特征符合河北沿海特色农民发展的迫切需求,对沿海特色农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发展沿海特色农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新的内容《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决定发展河北沿海特色农业,为沿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确立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根据河北沿海特色农业要大力发展作物林果种植、水产畜牧养殖、加工、休闲观光等内容,沿海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可依据产业、作物类型分为种养殖技术、无公害防治、公共服务和市场营销人员培训等类别,使人才培养供需无缝对接,可有效避免培育的盲目性和无针对性。此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为沿海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性人才,保证了沿海特色农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河北发展沿海特色农业背景下新型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缺乏针对性,地区特色不明显河北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发展特色农业就是利用存在的差异发展,因而沿海特色农业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需具有独特的地区特色。目前河北沿海特色农业发展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只是实现了片面的结合,未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地区特色缺失。一方面,农民培训工作依然沿袭旧的程式化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泛化,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脱离。国外发展经验表明,农民的培育离不开对农民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依据农民的需求制订培训内容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并未制订具有特色化的乡土教材,仍然使用全国、全省性的教材,现存培训人员并不具备教授沿海特色农业相关课程的资历,都是一些基础理论的专家,具有当地特色的专家严重缺乏。

(二)培训缺乏资金保障,政府推动力度不足河北沿海特色农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条件,但由于农业的弱势地位和综合产出效益较低的现状,河北沿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临资金短缺,政府推动力度不足的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要依靠财政投资,由于国家农业投资财力有限,农民培训经费很难得到保证,省有关职能部门利用财政补助开展了大量培训工作,但由于经费不足束手束脚。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二三产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有关社会主体政策主要向经济效益更好的产业倾斜,对农业发展、农业培训的支持力度相对不足。农民培训经费缺乏,政府支持力度不足,阻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顺利推广。

(三)培训机构冗杂,系统性不强通过走访河北沿海地区相关农业培训部门,发现农民培训机构冗杂、培训内容重复,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河北省现存在的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农业部举办的阳光工程,农工委组织的涉农培训,扶贫办组织的扶贫培训,科技局组织的科技特派员下乡,组织部举办的农村党员塑性教育等,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有农业、农机、教育、劳动、扶贫、科技、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在培训中缺乏必要的衔接和配合。虽多部门涉及到农民培训工作,但没有成立专门的农民培训领导机构,农民培训工作并未形成自上而下的体系,未对农民培训工作进行统一协调调度,导致农民培训工作效率不高。

(四)培训对象水平低,积极性不高河北沿海地区由于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目前农村现存劳动力主要是老人、中年妇女及上学的孩子,典型的“386699”大军,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绝大多数缺乏科技知识,对农业新技术推广热情不高,从事简单的农业种植、养殖。现在的农业培训主要是在他们中开展,多数人积极性不高,参加培训的目的是获得国家补助,在他们看来学习耽误生产、还会产生费用。对他们进行培训获得的后期效益非常低,导致资金、师资力量、农业资源的浪费,并未达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沿海特色农业的目标。

三、发展沿海特色农业条件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措施

(一)依据地区特色,制定培训计划培育沿海特色农业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要以沿海地区特色种植业、畜牧业、休闲旅游业等发展为基础,结合产业特色进行培训,做到培训内容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发展特色农业的最终目的。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还要培养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师资队伍,该教师队伍应该具有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能够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同时,还要依据沿海地区长期积累的农业文化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包括音像制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不仅适于因材施教,也易于理解。

(二)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力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方面增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将农民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制,解决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除了政府组织农民培育工作外,还要依靠社会力量支持农民培育工作,如发挥地方性龙头企业的作用,对自身员工进行培育的同时对农产品供应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指导。除了资金的注入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免农业税,利用农业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对大型企业减免税收,鼓励参与农民培育工作。

(三)整合农业培训,完善培训体系为改变沿海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多头领导、重复培训等资源浪费现象,政府需要将农口培训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农民培训的核心机构即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建立专家库,信息资源库,使农民了解培训的具体状况。针对培训内容重合的部分,通过培训效益评估择优选择培训部门进行相关项目的培训工作,使培训更加市场化。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对涉农培训的各个部门进行统一领导、统一调度,从而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人员。同时建立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涉及特色农业的各个行业,长短期培训相结合,类型齐全的培训课程,从而形成系统化、特色化的沿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篇6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36-02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农业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其开展“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新型学历农民,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重要形式和方法,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专业优势。根据江苏省阜宁县农业干部学校“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学历班的办学实践,就如何加强学历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法谈几点看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1 科学合理规划,开设专业班级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学历班的开设需要把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学习场所、实习实践基地等软件元素和硬件元素进行综合配置,准确定位,合理安排,科学规划,才能达到办学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培育成果。

1.1 专业设置

学校开设涉农中专班,并要选准专业设置。一是要根据本地区农业主导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选择相关对口专业;二是根据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选择一批对称专业;三是根据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相关专业;四是根据调研了解当地农村青年农民群众对知识需求的情况开设特色专业;五是根据学校师资力量、教师专业特点等开设本职专业[1-2]。

1.2 班级招生

班级开设可以根据学校的办班规划、教学场所、专业特性、学员情况等因素进行统筹调配。建立适宜农民群众参学的田头学校、田间学校,分别设立农广校学习班、农业产业基地班、农业企业班、镇农技综合服务中心班、村居党群服务中心班等班级,还可以根据其他情况进行合理安排,设班宗旨是学员参学方便,学校便于管理[3-4]。

1.3 督学管理

学校制定督学机制,根据办学规模配备专门的督学管理人员,尤其是对校外教学点的教学管理,同时加强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保证教学质量。

2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兼职教师管理

由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自身因素所限,专职教师以农业技术人员为主,其他基础课程教师人员较少甚至没有,如何解决教学矛盾,外聘兼职教师进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必然需要。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加强专兼职教师管理就成为必要性,针对教师性质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管理。

2.1 兼职教师管理

兼职教师的管理应着眼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根据学校所设专业和所招学员情况,根据教学要求选择一批优秀兼职教师,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保证教学质量。一是必须熟悉所授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因材施教;二是对所授课程,每学期必须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有完整的教案和教学课件,并交教务处检查、备案;三是按要求对学生进行测试考核,包括平时上课对学生的考勤、批改作业、出卷阅卷等;四是管好课堂秩序,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要批评和制止。

2.2 专职教师管理

专职教师除了具备兼职教师的任务外,还需要更强的责任心、细致心、使命心。一是要按照高质量标准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二是要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动态,把各种情况及时上报教务处、校领导;三是要认真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同时,要加强对专兼职教师考核的工作力度,一是考核各位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二是建立学员评价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兼职教师予以解聘,考核不合格的专职教师予以批评教育、扣发奖金等,双管齐下,以切实保障教学质量。

3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农广校涉农中专制度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拥有一套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管理制度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相比还有所不同,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管理要求,落实管理措施,强化管理责任,用创新的精神研究制订各项管理制度,将自主管理和创新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3.1 以人为本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中专的学生基本上是农业生产者、农村工作管理者,因此学校管理要主抓“人”的重要性。在制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他们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这样的制度才能得到学员的拥护,才可以得到实施。

3.2 因校制宜

每所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因办学规模、办学定位、地理位置、师资水平等客观因素的不同,以及招收学员的对象也不尽相同,所以造成了校与校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不可能有一套“放之各校皆适用”的制度。制度的制定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切实可行,才能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3.3 内容健全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对象为农民,在管理工作方面要加强的制度建设:一是学员学习约束力相对较小,时常会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老有理由请假”的学员,这就需要加强考勤签到制度建设;二是学员流动性较强,经常参加集中学习活动,来来回回,交通等方面安全制度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三是涉农中专是免学费学习,如何让这些政策应用好,发挥好,需要加强账务管理制度方面建设,保证各项资金使用得当;四是加强对学员的免书籍费、交通补贴、伙食补贴、评优等方面制度建设,通过此类办法把农民参学积极性再进一步提高,扩大农广校办学影响力。

4 丰富教学形式,建立适应农广校涉农中专教学体系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中专办学要根据学员在家务农的特点,以及学校的硬件条件等因素影响,以学员更易学习,更易获得知识为根本,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形式,逐步建立起适应农广校的教学体系。

4.1 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

涉农中专除按照实施性教学计划,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步骤,获得教育部门颁发的中专学历证书外,每位学员还要参加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工种的资格证书。

4.2 课堂理论教学与基地实践教学相结合

学员在参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定期到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上进行实践操作,教学基地是提高学员生产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实训基地,是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试验场,是学员第二课堂,使得学员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4.3 农闲教学与农忙实践相结合

学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一是在农闲时间,集中安排教师进行理论教学活动;二是在农忙时间,安排学员进行实践练习和生产,确保教学有序开展。

4.4 教师授课与学员自学结合

涉农中专要按照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如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让学员学到更多内容,这就要求必须解决好学员的工学矛盾,充分利用好学员的自学,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对所授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述的同时,加强学员自学能力培养,引导他们克服年龄偏大、记忆力差、基础薄弱等方面的困难,调动他们的自学积极性;二是明确学习目的,每次在集中授课以后,授课教师布置一定的自学内容和作业量,让学员在家完成一定的课程内容和作业;三是经常检查学员自学情况,强化自学意识,定期检查学员自学计划、自学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使学员养成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4.5 教师跟踪指导与学员随时咨询相结合

教师可根据农时季节、关键技术生产环节,以及学员需求,不定期到学员家中、田头开展跟踪指导,进一步巩固学员的学习成果,解决学员生产上遇到的困难,提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服务水平,让学员满意。通过跟踪服务指导,一是让教师了解掌握学员在生产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以便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的不足,来提高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使以后教学做到更加贴切、实用、有效;二是让学员能够把学到知识应用在生产实践中,再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得到解决,做到以学为用,用中固学的目的,提高学习效果。

5 注重学员考核,以考促学保成果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员考试考核是提高和检验办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一是通过考核学生,来提高各位任课教师的认识和教学积极性,保证教学落到实处;二是通过考核学生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实现以考促学的目的,保证学习成果。如果学员考核松弛不严格,不仅学生学习放松,而且教师教学不认真,使教学流于形式,不但削弱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影响学校声誉。

6 加强典型培植,以例示范造品牌

从2010年开展“半农半读”涉农中专班办学以来,阜宁县农业干部学校先后毕业现代农艺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畜牧兽医等涉农专业学员206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和岗位上,有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年轻当家人、发展领路人、农业致富带头人、技术推广服务人等新型职业农民,遴选部分成功的村组干部、家庭农场主、村级动物防疫员、种养殖大户等优秀毕业学员进行培植,树立典型,加强宣传,建立基地,带领更多农民群众定期观摩学习,扩大“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办学成效和影响力,鼓励更多农村青年劳动力参学,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的“学得好、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5-6]。

7 结语

总之,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农广校“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学历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出台一些专门的扶持政策,提高农民参学的积极性,这种学历农民培育模式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为“三农”培育出更多实用的新型职业农民。

8 参考文献

[1] 莫广刚,张治霆.浅谈职业农民的培养[J].中国农学通报,2014(14):98-102.

[2] 常英新.城镇化发展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71-74.

[3] 韩娜.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篇7

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917元,农民收入实现了九年持续快速增长,前所未有。十又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11838元,多么鼓舞人心的数字,美丽家园正在向我们走来。

如何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翻开近年农民的账本,钱袋子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持续有力推动下,收入结构已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转变为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四轮驱动”的新格局。但是,无人质疑,要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依然困难重重,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相对于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这些主要依靠外部拉动的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根本在于培育与提升内生动力,挖掘并释放农业农村内在增收潜力,这不仅关系收入倍增目标的实现,也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

人是生产力中最根本最活跃的要素,其他要素必须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1978年冬天小岗村18位农民在分地到户的“秘密协议”上摁下鲜红手印,让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萌芽,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地激发了当时农民的生产热情,农民温饱的大难题基本解决。今天,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农业正在步入高成本、高投入时代,解决人多地少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资本、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不断进入农业领域,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素质也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农村大地正在悄然发生着一场新的重大变革。

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倍增,建成美丽家园,关键在拥有怎样的未来农民,核心是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目前,由农民跨区、跨村流转集中土地,催生出一大批土地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江西种粮大户凌继河承包1.5万亩稻田,聘请100多个农民进行专业化管理,每个农民每月能领到2500元工资,岁末年初发下140万元年终奖,其中一位“种粮状元”获得16.3万元奖金,靠种田开上了小轿车。如果全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个这样的种地领头人,带领两千万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在18亿亩耕地上进行规模化种植,那么每人超过3万元的年收入便可使一个三口之家基本实现“收入倍增”。设想未来,全国农村有2千万种植、1千万养殖的生产经营型的职业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有6千万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等生产;有上千万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机械植保等技术服务,中国将彻底告别传统农业,迈向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倍增必然实现,美丽家园还会远吗!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这样表述过:培养造就1亿左右的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这1亿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经营能力的职业农民,将用勤劳和智慧描绘新农村美丽愿景:村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乡间花红柳绿,蝉鸣鸟啼,农人精耕细作,丰衣足食。幽静中生机涌动,繁忙中五谷丰登。作为现代农业的新引擎,新时代的职业农民正在创建美丽家园,实现中国梦。

篇8

人才对于提升中国农村整体的发展水平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应该担当起培养人才的重担,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大的人力资源引领和智力支持。高职院校是当前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人才的优质学校类型,其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更强调对专门技能的训练,因此,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训农村专业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时需要找准自身的发展位置,明确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各项条件,才可以更好地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帮助农民提升创业技能水平。

1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可以高效地缩短城市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要求,对农业、乡村、农民经济的蓬勃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必须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和特点,紧跟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这是突破当前农业人才开发难点的重要步骤。高职院校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是可以提升农村农业文化教育水准、提高农民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存量的累积,帮助农村农民顺利地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可以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改善农业劳动者就业质量。通过高职院校的培养,完成传统农业劳动者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使其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具有更强的竞争性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稳定性。

2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

要完善农村人才结构,必须要在政策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下功夫。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团队带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提高农村农民职业素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2.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结构不均衡

首先,培育对象选择范围狭窄。高职院校在培养对象的选取上,虽然具有“择优选择”“以点带面”的优点,但是针对广大普通农民所进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却没有普及。长期下去,势必会导致农民发展不均衡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其次,教育对象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求教育对象必须具有相应的农业专业知识基础,受教育程度与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影响,高职院校完成传统农业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困难重重。最后,培养的对象以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偏多,而在专门技能型及专门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上则严重不足。这种培育结构不均衡的现象,违背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对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需求,会导致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成效不显著。总之,如果缺乏一定的教育经历和文化水平,就很难完成从传统农村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

2.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单一

生产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在组织培训工作时的重点培养类型,培训内容虽然能够适应广大农户的需要并被农民接受,但却远不能满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所必须的社会知识系统。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生态、乡风、治理与生活五方面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点要求中得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是包括科技、人文、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构复杂、多元的综合体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特点和目标入手,来组织农民的培育工作。

2.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手段和方式单一

目前的培养手段与方法都还不灵活,也相对片面,无法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元化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只对固定的基础课程实施了严格的专业训练,在培养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培训形式上主要以新农村农业领军人物的培训和示范性培养为重心,主要面向农业领军型人物和农村基层领导者开展的核心培训,教学方法上也大多采用讲座、研讨会、参观等单一型方法,但现代新型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和开放式教学方法还没有充分运用在农民培育工作当中,而远程教育,小班课堂和实战训练的教学形式还没有充分普及,这些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进度。

2.4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队伍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师资结构也亟需进一步调整。一是培养师资流动性较强,多是兼职的、从学校以外聘请的短期性师资,无法连续固定的时间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培育。同时为适应培养需要,培训师资的能力门槛也逐步下降,部分师资甚至自己也不具备足够的农业实践经验,所掌握的农业技术能力和水平也达不到正常培养标准,与学员素质之间出现了断崖式差距,使得传统农民培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是部分师资虽然具备了扎实的农业基础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充分考虑受训学员的现实状况,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无法实现因需施教;三是有着丰厚实践经验的老师,由于从未进行过体系的理论训练,无法形成书面的规范性指导,也无法把丰厚实践经验的理论知识系统地、条理清晰地讲授给学生。

3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

3.1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

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积极先进而科学的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的农村农民培育工作具有正面带动的效果,而消极错误的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农民人才培育工作具有负面阻碍的影响。所以,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逐步摸索出符合当前国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首先,扩大培育视角,确立了“大职业培育观”。乡村振兴战略,是包含政治、经济、人文、生态等几个领域多方面的全局性战略。将培训范围由单纯的农业生产技术训练,拓展至涵盖了多种内容如:农业生产技术、道德、生态意识、法治观念等具体综合素养的培育,这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标准。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时,必须重新确立强大职业农民培育观念,以更为开阔的视角来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其次,吸引多元化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观。合理人才观影响着高职院校对于人员的培养、考察、引进等多方位的人才管理培育工作。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时候,首先要始终铭记新型职业农民才是乡村振兴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将所有可能发展的受培养的农民学生都吸收到培养团队当中,以公平的眼光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受教育培养的农民,力争培育出一大批生产经营型、专门技术型与专业服务性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于农村建设及农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努力将其打造成新一代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高新技术应用的普及与推广者。最后,顺应时展趋势,逐步建立了终身教育的培育观。社会网络发展飞速,这就需要广大农民具备更高的文化素养和更多的技术,单靠一种技能很难应对竞争加剧的现代社会。所以,高职院校要建立终身教育的培育观。一方面转变以往农村群众过于重视教育功利性的观点,一方面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形成了终身学习的价值观。另外,高职院校建立农村长效化教育追踪服务制度,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对象进行培训后的追踪辅导,并通过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管理系统,搭建农村线上追踪服务平台,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学员在农村生产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3.2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优化培育内容

为了满足现代化农村发展需要,为新型职业农民所制定的基本培育内容必须全面涵盖农村实际需要,除必要的农业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教育、农村农业管理人员教育、市场动态培训外,还必须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群众文化教育,以及政策与法规培训等基本教学内容。一是培育内容符合农村需要。培育内容覆盖基础技能、核心技能以及适应社会交流的技能。首先,培育内容与农业基本技能相匹配,有助于增强农民对新型农村文化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的了解与接受。其次,培育内容必须与农户的核心专业技能相匹配,并针对实际职业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帮助农民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有机融合发展。最后,培育内容与农户的社会交流技能相匹配,涉及新事物新技能如电商和网络技术等,除此以外,作为农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才能也是其中的重要培育内容。二是培育内容必须符合本地资源。因为各个区域的农业产业都有着各种不同特征属性。造成各地农业发展存在独特性的因素,主要是受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地域差别和季节变化等自然因素及生产市场、人为因素和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等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必须对全国各地的农业发展问题开展全方位研究,并加以全面和细致地总结,以创造适应各地农业发展趋势的新思维,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新内涵,寻求处理农业发展问题的新方法,并合理运用农业生态资源,提供符合各地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

3.3创新培训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是相对单调刻板的,但身处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高职院校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中要紧跟时代潮流,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教学工具,充分发挥网络的优越性,积极革新农民培育方法,增加教学灵活度,并充分调动起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例如可把教学地点选定在果园,与此同时利用网络技术,现场连线种植技术比较领先的公司,合作来共同完成远程教育;农户可通过一边听老师的讲解,一边在种植地内进行实训任务,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这些方法都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对参加培训的兴趣和主动性。

3.4优化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实用化

高职院校应当把握区域农村农业领域发展的相关状况和要求,据此提出培养目标,构建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型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社会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多层次课程体系,同时变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方法。课程设置要坚持实践性原则,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按照现实的农业需求设计课程,重新取舍教学门类和教学内容,逐步重构课程内容,使课程的设置更加适应地方农业实际发展需求。逐步淘汰过时的技术,有选择地把适应地方农业生活经济发展需求的新技术吸纳到课程当中,并适时调整课程,以保证教学工作时时保持“源头活水”。

3.5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团队建设

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成效如何,与培训教师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很重要的关系。为保障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首先,梯队培养、外部人才引进教师队伍。通过招聘农业学校的兼职教师,及高学历的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补充,提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的质量。其次,加强与本地企业合作,实现共赢。为培养符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可以和本地公司共同协作,通过让涉农专业教师在基地、对口公司定期进行挂职锻炼,以实现对师资的全面培养。最后,严格考核制度。为了确保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成效,高职院校应当设置严格的教师考评制度,并定期对教师进行考评。在考评中业绩最优秀的教师将获得在评优、评职称等工作方面的优先权,并期望借此来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知识水平,加强对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基层农村整体素质水平,对进行更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意义重大。高职院校一定要主动担当起这种社会责任和农村教育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加以优化充实,全面提高农村农业生产能力,全力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深入发展,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这一宏伟的战略助力。

参考文献:

[1]康亚华,许文静,尹秋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9(2):89-94.

篇9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1.004

我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开始得比较晚,进展相对缓慢。农民整体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提高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技能的认识不足,兴趣不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更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民去发展农业、振兴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刻不容缓。

1加强对新型农民培育的宣传

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育,都是由培育工作相关单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宣传和培训,范围有限。很多农民不了解培训的具体情况,不能正确地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所以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所有的农民都知道新型农民培育工作,了解新型农民培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参加培育的重要性。让有意参加的农民都有机会参加培育,扩大培育的范围。

2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培育体系

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民培育体系,把培训常规化是我国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农民培育体系应包括涉农类的高校、高职、中职院校以及涉农的科研院所及农业推广单位,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型农药、化肥、农机、种植业基地,养殖业基地等。培育的人群: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和未来将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培育的目标:在未来,所有的农民都将比较熟练地进行农业生产,并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理论和技能。对农业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防止生产的相对过剩及农产品价格低的“伤农”现象,最终达到农民作为一种职业的象征,而不是身份的象征,若干年后农民将持证上岗,实行准入制度。

3对培育种类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

一是按照培育的种类进行划分。例如,种植业划分玉米、水稻、高粱、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种植;养殖业划分鸡、猪、狗、牛、羊、鹿等的养殖以及宠物的养殖;经济作物划分蔬菜、水果的栽培、棚膜经济;特产作物划分人参、中药等。

二是按照级别进行划分。初级培育,培育最基础的农业生产人员,掌握基本的农业理论和基本的生产技能;中级培育,培育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精通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人员;高级培育,在中级水平的基础上,能够了解行业动态,预期行业发展,做行业的带头人和领航者。

三是培育的时间,可分为定期培育和不定期培育两种。定期培育,即每年在农闲季节,对农民展开的培育。包括农业基础知识、农业政策;不定期培育,可以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增加培育教学的课时

从阳光工程培训到现在的新型农民培育,虽然新型农民培育比原来的阳光工程培训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培训的总教学时数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加之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吉林省新型农民培育的要求是:生产经营型农民培育的教学天数不少于15天(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参观学习等),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农民培育的教学天数不少于7天(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参观学习等)。虽然看起来总的教学时数不少,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5建立新型农民培育网站

由于各种原因,农民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在一次培训中得到充分的满足。建立一个农业知识网络培训平台进行农业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就显得格外重要。让农民可以随时上网查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农业知识。包括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栽培、养殖等方面的系统知识,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例如吉林省在广播节目中的专家热线,由多名农业专家为打进热线的农户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但是节目时间较短,不能大范围的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如能由专家在网站上定期解决农民在生产上所遇到的问题,推广农业的新品种、新生产工具,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更大推动作用。

6加强对农民培育的政策支持和扶持

6.1制定稳定的中长期新型农民培育计划

各省应根据国家的政策方针以及本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及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需求,制定适合于本省的中长期新型农民培育计划。新型农民培育计划应考虑当地的农业用地数量、种类,未来发展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数量,所需职业农民的数量、种类,包括对农业技术知识的要求水平,初、中、高级农民的需求比例,培训这些农民所需的时间等。

6.2扩大新型农民培育的范围,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学习的机会

目前进行的新型农民培育,因为政策的硬性指标以及承办单位只在部分区域对部分农民进行培育,而多数的农民不能得到培育。尤其东北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更应该加大新型农民的培育的力度。例如:公主岭是玉米之乡,总人口130万人,绝大部分都是农村人口,而2015年的培育计划只有900人,按照这种培育速度,10年培育的农民还不到总人口的1%。

篇10

作者简介:郝天聪(1989-),男,山东汶上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章志平(1967-),男,江西南昌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0-0033-04

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然而,长期以来,农民一直被排拒在中等职业教育之外。在终身教育理念之下,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接受教育。为此,构建一种全新的“非学校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恰如伊万・伊利奇所言,我们必须将目前对于各种新型学校的探索,转变为对那些在制度上与学校截然相背的教育渠道的探索,即探索能够增加每个人的机遇的各种教育网络(educational webs),这种机遇使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成为学习、共享及互助的阶段[1]。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培养方案》)的出台,正是对“非学校化”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的探索,它有别于传统的学校职业教育制度,采取“农学结合、弹性学制”的方式,为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敞开了大门。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本身也面临发展的困境,生源严重不足,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农民学员有利于解除自身的发展困境。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亟需培育大批新型职业农民,这为中等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可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乃双赢之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样就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探索自身变革的路径,以及国家政府为其提供制度政策保障,从而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园地。

一、现实之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城乡结构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变化,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造成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继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以来,又增加了2.46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比上年增长1.7%,农民工每年仍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青壮年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以及农业收入占农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仍在下降。农业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造成农村劳动力由富余变为结构性短缺,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带来巨大隐患。农业部调查显示,我国农业劳动力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上,占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高达75.9%,平均年龄接近50岁,部分地区甚至达到55岁以上。而且,从农林院校毕业的本专科学生大多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由于农林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他们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想再重复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摆脱“农民”身份的欲望更加强烈,与回归“农门”相比,踏入“龙门”,在城市扎根生活显然更有吸引力。据调查,农业高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到县城就业的占到4.4%,到乡镇就业的仅占1.1%,到村里就业的则寥寥无几;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弃农现象很严重,农业中等职业学校中涉农专业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2]。农业专门人才的流失,导致农业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长此以往,“今后谁来种田”问题绝不是杞人忧天。

目前,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比,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6957亿元,增长4.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无论是增加值、增长速度,还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农业的现代化而言,农民的现代化是关键所在,农民现代化的过程是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然而,目前农村的人力资源结构不甚合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近五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由于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都是有文化的年轻人,留在农村的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有逐步降低的趋势,其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3]。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4]。农业产业化实现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这就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前过低的劳动力素质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经阶段,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源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此背景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所言,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才能推进现代农业转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5]。鉴于此,必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双赢之策: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了拓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路径,壮大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4年教育部、农业部联合了《培养方案》,此举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向广大农民敞开了大门。把中职教育的优势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6]。因此,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双赢之策,无论是对于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还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发展阶段上分析,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强调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配置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较高的人力资源水平。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依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正如西奥多・舒尔茨在《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一书中所言,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对构筑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的自力更生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刺激,将会点石成金[7]。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不同于传统的农民技能培训,要依据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严格按照其培养目标进行培养。要培育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8]。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民培训的支持力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培训不等于教育,培训往往只注重农业生产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服务、市场营销、经营管理、职业道德等综合领域的教育培养,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难以有效改变农民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相比而言,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更加具有优势,学习体系也更加开放、灵活、互通,它可以从观念、道德、技术和能力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等职业学校强调“农学结合,弹性学制”,具有丰富的办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存在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师资队伍、实训设备、教学场所,还是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质量都有保障,而且可以针对不同层次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提供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服务。为了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系统性、专业性、实效性的优势,进而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数量规模、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数据显示,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在2006年-2008年呈上升趋势,2009年起有所回落,2012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仍有12663所,但招生数已经从2010年高峰时的868.14万人下降到754.13万人。一系列数据折射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困境。生源严重不足,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的“产能过剩”,亟需扩大招生对象。生源不足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大学扩招,适龄人口下降,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有限的生源大多被普通教育吸引过去;另一方面由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定位不准,存在“唯学生生源论”的现象,这是生源不足的主要原因。在“唯学生生源论”的指导之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仅限于初、高中毕业生,并逐渐形成一种生源定式,将大批渴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民拒之门外。尽管国家政策允许中等职业学校对农民实施注册入学,但现实中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并未真正大量招录农民学员。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对接受非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需求,他们渴望通过接受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却由于针对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不健全,加之受年龄、时间、场所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可以说,《培养方案》的出台为中等职业教育变革指明了新方向。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需要重新定位,扩大招生对象,将农民纳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范围。正如学者程伟所言,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市场和国家发展形势的需要,因为社会的认可是职业院校的生命支柱和立身之本,职业教育社区化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职业院校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起国家培育职业农民大军的责任与使命[9]。此外,在学习型社会中,现代职业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更加强调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相应的职业教育的对象也更加广泛了。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允许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正是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体现。总之,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而且可以破除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困境。

三、培育之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在《培养方案》颁布以后,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向广大农民敞开了大门,但是由于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同于普通的学校职业教育,而且目前仍然缺乏健全的保障体系,所以,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需要学校自身以更为开放的心态,更为开阔的视角做出变革,也需要国家政府为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项光荣的事业提供制度政策层面的保障。只有在这种“里应外合”之下,才能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园地,从而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大批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中等职业教育既不同于普通的学校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在培育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师资队伍、考核评价等方面加强变革,以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

其一,教育内容的变革。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教育内容是根据学校职业教育的特点设计的,难以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规格。所以,必须严格依据《培养方案》变革教育内容。《培养方案》规定,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分为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工程、经济管理等五个专业类别,每个专业包含若干专业方向。同时,《培养方案》规定,新型职业农民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三大类。在实施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紧密结合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学校资源优势等变革教育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了解本地区农业的优势资源、产业、项目,根据需求状况,设置不同规模的专业类别,切不可“平均主义”,不然可能造成某些专业“供不应求”,而另一些专业却“供过于求”。还要考虑到学校本身的优势所在,开发特色农业相关专业,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农业产前和产后课程内容,也允许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根据自身生产生活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课程。综合考虑地区农业产业状况,并依据《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变革教育内容,才能培育出真正服务于地区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其二,教育方式的变革。在教育方式上,中等职业学校也应该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依据农业产业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农民职业教育经验,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以农学结合为原则变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方案》规定,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应该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理论教学采取课堂教学与远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而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专业实习、技能实训和岗位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组织方式。由于农民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应该采取灵活机动的授课形式,根据农时季节特点安排教学,农忙时通过实践教学指导生产,农闲时则集中安排理论教学。而且,由于农民居住地一般比较分散,集中到同一个场所学习比较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采取远程教学、送教下乡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便利的教育服务。另外,由于农民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如果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显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应该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加强与现代农业园区、科技示范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产业部门的联系,引导农民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其三,师资队伍的变革。由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是在职的和潜在的农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他们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特殊群体,这就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必须加快师资队伍的变革。根据《培养方案》的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要注重吸纳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和“土专家”参与教学,聘请有关机构专家做兼职教师,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对农民有感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此,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针对性建设:一是立足自身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一批既精通职业教育规律,又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专业带头人;二是通过政策吸引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兼职教师;三是加快培养一支既懂生产,又熟悉政策法规,能指导合作社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四是健全与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优秀人才、稳定师资队伍的良好机制[10]。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提供更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

其四,考核评价的变革。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的考核评价不同于普通职业学校的学生,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加速考核评价方式的变革,探索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培养方案》规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和实践成果考核。过程性考核是对农民的学习过程做出测评,终结性考核是对一门课程的结业考试,实践成果考核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生产经营技能和实践成果的综合测评。同时,对新型职业农民实行学分制,学分由课程学分和认定学分构成,探索建立农民学分银行,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2720学时,修满170学分即可毕业,颁发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课程学分是农民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学习获得的学分,认定学分的范畴涉及学习培训经历、职业技能、从业经历等方面。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特殊性,中等职业学校在培育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实践成果的考核,以此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另外,对于学分的认定要更加灵活,充分考虑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允许农民以生产技能、学习培训经历等折抵学分,使农民接受的培训与系统的综合性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学分与学时的对接,达到全方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知识、技能与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M].吴康宁,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2.

[2]郭智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J].中国农业教育,2011(1):7.

[3]张祺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破困前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3(24):66.

[4]李秉龙.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36.

[5]韩长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J].农村工作通讯,2013(24):18.

[6]袁媛.探索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新路径[N].农民日报,2014-05-07.

[7]Schultz,T.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334.

篇1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是政府部门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基础工程,要切实把这一关系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战略性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2015年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要求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部署,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农业重大工程项目为导向,加快建立“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依托“一主多元”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

2015年任务目标是:全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少于2.5万人,其中生产经营型不少于1.2万人,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不少于1.3万人。重点培育、孵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兴业。继续开展整市和示范县推进,今年我省确定长春市整市推进,示范县由2014年的15个增加到29个。

篇12

(一)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以优质粮油、精细蔬菜、优质果品、健康养殖、特种水产五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在试点期间培育1000名新型职业农民。

(二)建立一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通过探索实践,形成适合江阴市新型职业农民的选拔、培训、考核、认定的培育模式。

(三)建立一套新型职业农民管理体系。通过探索调研,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考核、认定及准入与退出的管理体系,制定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并鼓励农民向“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水平、有创业能力、有引领作用”的新型职业农民方向发展。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工作,因此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和统筹协调,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加以全力推进。

(二)坚持分类培训。以生产经营大户、农村发展带头人和技能服务人才为主,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农业创业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方法以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三)突出主导产业。以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有针对地选择培训对象、设置培训课程,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成为农业主导产业的主导者。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具体任务

(一)构建教育培训体系

一是明确培育主体。市农林局是江阴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

二是合理遴选培育对象。选择具有一定综合素质、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精于掌握专业技能、敢于创业立业、乐于带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的持证农民作为培育对象,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人才库。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农林系统择优选定一批优秀专业技能人才,在农业产业中吸纳一批有成功创业经验、有较大规模、有一定权威的农业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带头人,在涉农科研院所邀请一批高层次专家、教授,并通过专业系统培训学习,打造一支职业道德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百名讲师团。

四是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市级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和镇、村以及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合作社、基地等)的培训设施设备、培训场地和实习基地,构建上下贯通、相互衔接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网络。

(二)探索建立培育模式

一是拓展培训途径。与市人社局、市水利农机局、各镇成教中心等单位以及涉农大中专院校展开联合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

二是改进培训方式。围绕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采取理论与实践教育培训相结合、产学交替等多种培训方式,分类对培育对象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培训灵活性。

三是建立跟踪服务制度。及时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了解和反馈培训效果、技术应用、项目实施等情况和存在问题,提高培训实效性。

(三)加强考核认定管理

一是明确认定机构。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与管理由市农林局负责组织开展。

二是制定认定标准。根据农民从业年龄、能力素质、经营规模、产出效益,分产业、分区域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指标体系,制定认定标准,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认定。

三是建立认定准入制度。对于获得认定、取得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建立统一档案,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定期考核评估,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四是建立考核年审制度。成立“江阴市新型职业农民评审委员会”,由其对已经取得职业农民资格的农民,实行两年一次的年审。对年审不合格的、或连续两年未参加考核年审的、或已不具备认定岗位资格的、或符合认定岗位资格但需调整岗位类型的,按程序重新进行考核评审、认定。

(四)制定出台支持政策体系

一是制定出台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体系。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在国家、各级政府及相关农业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在土地流转、农业用地、农业补贴、项目实施、生产加工、金融信贷、农业保险、技术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研究出台相关地方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并重点向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和部、省、市相应证书的农业从业人员、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和持证农民倾斜。同时积极鼓励农村“两后生”、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生产一线就业创业,不断壮大职业农民队伍。

二是试点推行农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率先在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领域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中,试点推行农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用人单位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农业从业人员中录用,并以此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全市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三是制定出台《江阴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考核认定及管理办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江阴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由市人大或市政府制定出台《江阴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考核认定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培育机制、考核认定条件、程序和管理、政策保障等内容,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规范化、常态化的发展轨道。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具体做法

(一)各级领导重视,目标任务明确

江阴市委、市政府一直比较重视农业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工作,自从省政府确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以来,更加重视农民培训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把它作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突破口,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来抓。2010―2013年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提出了农民培训的目标任务,把它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镇(街道)也都将农民培训工作列入政府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市、镇两级专门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并根据实际充实调整农民培训“百人讲师团”成员,全市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工作班子具体抓、成员单位配合抓、城乡各级合力抓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培训政策完善,投入力度加大

为扎实推进全市农民培训工作,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政府专门召开农民培训推进会,在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培训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年来,安排农民培训专项资金并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2011年投入100万元,2012年投入175万元,2013年投入105万元,为推进全市农民培训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充分利用市镇两级成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学院、技能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广泛开展合作,做到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改变过去资源单一、场地局限、投入分散、农民培训经常“撞车”的现象。

(三)培训重点突出,组织措施有力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近几年农民培训的不断深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培训项目由“多”向“精”转变,二是培训对象由“广”向“高”转变,三是培训模式由单一向立体转变。前几年,由于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普遍较低,培训重点只是普通种养农户的科学种养殖技术推广普及,培训重点主要集中在农业实用技术、科技下乡等。而随着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等农民创业典型的不断出现,今年的培训重点转变到了如何指导农民创业、如何培育“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上,另外更是将农业企业工人、城市返乡农民等纳入培训范围,重点培育层次更高的职业农民。培训方式上也从之前简单的农技传授向“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跟踪指导服务、尤其注重创业理念、创业能力的培育和职业农民的培养等方面转变。

在明确培训重点的基础上,江阴市精心谋划,真抓实做,确保培育工作组织措施到位。一是制定实施方案,拟订培训菜单。根据培训工作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一村一品”、高效农业规模化和主导产业发展,制定了详细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围绕产前、产中、产后链式培训环环相扣,特别注重职业农民产业发展理念、生产技能、经营本领等方面的培训,鼓励和引导农民创业,扩大种养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注重经营管理,切实提高效益。二是扩充培训教材,编印技术明白纸。根据省统一提供的农民培训工程讲义目录,每年按照每人2~3本的比例选购培训教材;组织讲师团成员,结合农时农事和农业生产状况及农民培训工程需要编印了20余种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明白纸,在讲课时发放给农户,保证了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三是开展讲师团培训,确保培训成效。讲师团成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对讲师团成员的考评,根据培训需要,适当调整讲师团成员。同时,多次组织讲师团成员赴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等大专院校学习受训,赴太仓、昆山和张家港市等地学习取经,定期对讲师团成员进行农业高效规模生产、科学种养技术、农产品营销知识等方面内容培训,以提高讲师团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四)培训方法多样,创新培训机制

1. 整合师资力量。为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与中国葡萄协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等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教授订立长期的培训协议,按照培训内容、要求,不定期来江阴传授新技术、新知识和创业新理念、新技能。

2. 改进培训方法。把科技下乡、示范户建设、农业科技结对等活动纳入农民培训工作中。组织粮油、林业、水产、畜牧等农技人员,与相关种养大户、农业企业进行科技结对,下移培训重心,使培训方式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农时,通过技术人员的面对面指导,手把手诊断,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使农民一学就会、一会就用、一用就灵。另外,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重点针对农业企业、种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等示范带动能力和创业欲望较强的人员,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以其所从事的生产、加工、流通等项目为重点,实施直接培训。同时,根据有关需求,派驻相关高级技术人员到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指导、项目实施和科技攻关。

3. 建立跟踪服务制度。在培训指导的基础上,建立跟踪服务制度,组织讲师团成员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指导,及时了解培训效果、项目实施等情况,及时帮助学员解决问题,帮扶他们尽快创业、立业,走向致富之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