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7: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前些年,我们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特别是大量利用了全球技术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由于我们处于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环境之中,有大量先进技术跨国转移,跨国公司将许多新技术在其全球生产体系内使用,有些技术还很快向海外企业转让。科技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开放引进技术的空间大大拓展。然而,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虽然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总体上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00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在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的发明专利累计授予量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落后于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从1991—2000年,中国累计投入研发经费约为553亿美元,仅为美国同期的1/36,约为韩国的1/2。2003年中国研发经费约为190亿美元,也仅相当于美国的1/16。
其次,重要资源国内供给压力加大。目前,中国资源能源消耗仍然偏高,能源供给仍然很紧张,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了供电紧张问题。石油进口大幅上升,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12272万吨,比2003年增长34.8%,成品油进口3788万吨,增长34.l%。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能源约束加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的产出效率显著低,表现为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1年,中国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仅能生产的GDP为1.04美元,同年,日本为8.02美元,美国为4.39美元,阿根廷为4.66美元,巴西为2.75美元,墨西哥为4.09美元,土耳其为2美元。不过,还需要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进行比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单位能耗的产出能力明显不同。2001年,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产出的GDP,高收入国家为4.82美元,而低收入国家仅仅为0.78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1.35美元。中国为1.04美元。相同组别的印度,该指标为0.9美元,印尼为0.93美元。这组对比表明:(1)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水平基本符合国际比较显示的一般趋势,目前的发展水平决定我们处于相对高消耗的发展时期。(2)符合“一般趋势”表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但中国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表明,不能听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一定要使经济增长向着更加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持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要打破“一般趋势”,需要下更大的力气。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我们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全球平均为29.7%,而中国仅为19.7%。如果按人均水平算,我们还要低得多。人均淡水资源全球平均为8241立方米,中国仅为2257立方米。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矿等资源,国内供给的压力更大。因此,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加快优化升级,工业化不能进一步转向资源能源节约型,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难以承受,增长将不可持续。
第三,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2001年,中国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34%,服务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为28%。与收入水平与中国基本相同的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要低19个百分点,在同类国家中名列倒数第二位;就业比重要低20个百分点,名列倒数第一。考虑到中国服务业统计方面可能存在误差,即使按调整后的数据,中国服务业比重仍然明显低于同类国家的水平。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比重上,而且表现在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上。与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和产品供给充裕、质量品种合乎需求、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状况相比,中国有较多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目前中国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大多数是服务行业。特别在一些具有垄断、半垄断性质的行业中,由于服务产品开发不足,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不稳定等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使大量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状况不仅抑制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服务业更好地发挥促进各个行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改革滞后的影响。服务业中一些行业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最终需求。(2)就业压力的影响。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有安置富余职工的压力,使本来可以交给专业化服务企业从事的服务活动长期内部化。(3)产业性质定位的影响。对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产业,强调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对金融、通讯等行业,强调安全性的要求;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强调其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这些性质和功能是必要的,但同时对它们作为产业的经济含义和要求重视不够。(4)低消费率的影响。消费率低必然导致生活业发展缓慢和比重偏低。(5)开放程度较低的影响。对外开放对中国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工业比重和降低了服务业的比重。
第四,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上升。过去多年,我们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在真实成本相对较低的同时,也存在成本扭曲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压低地价,甚至实行零地价;污染企业不支付或少支付治污成本;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都进一步压低了成本,是靠欠账和透支支持的低成本。这种状况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最近几年,中国GDP构成中,劳动报酬约占一半,2003年,这一比重为49.6%。劳动力成本上升即使幅度不大,也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此外,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将纠正以往土地使用中损害农民利益和消费土地资源等严重问题,同时也会使地价上升,带动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要解决好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就业压力。我们在尚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进入持续升级过程。与前些年的主导产业相比,新的主导产业资金更密集,单位产出使用的劳动力更少,就业的压力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就不断下降,“高增长低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
第五,开放带来的升级空间越来越小。和以前填补空白式的结构升级过程相比,今后通过引进新产业、新产品,继续提升产业结构的空间缩小。从国外引进更多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在加大。近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中国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今后需要引进的许多技术已经不是发达国家的二三流技术,而是真正的前沿技术。掌握这些技术的国外企业从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考虑,拥有这些技术的西方国家从其战略图谋考虑,都对转移或转让前沿技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特别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中国始终面临技术封锁局面,如巨型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技术的进口,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严格控制。一些军民两用性质的技术如微电子电路、集成式半导体产品、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光学纤维、超导技术等,也经常受到西方国家以军事安全为借口的输出干预。
针对中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状况,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重要条件开始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配套产业水平提升;企业成为负责任的投资主体;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中国应当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战略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的重大带动作用。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事关中国经济军事安全和长期发展潜力,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加大政府的扶持与支持。这是新形势下国家产业与技术战略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传统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际市场上我们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产业,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主导产业。要以重大工程为依托,推动设备制造业振兴。我们自己和国际经验都证明,以重大工程为依托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研制,目的明确,配套同步,成果直接为重大项目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有需求方的约束,其成效是“可检验的”,是要拿到市场上去的,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实践的结合。此外,还要加大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跟踪投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微系统、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洁净与高效能源、海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等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其中可能孕育出引导下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我们要力争通过几年、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奠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资金、生产资料及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产业结构的供给与需求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2015年,山东省经济依然继续快速稳定发展,全省生产总值为63002.3亿元,比去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4979.1、29485.9、2853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7.4%、9.6%。山东省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1996年,山东省的生产总值为5883.8亿元,2015年则增加到63002.3亿元,在第一产业产值方面,1996年产值为1200.2亿元,2015年则为4979.1亿元,第二产业产值由2784.1亿元变为29485.9亿元,第三产业产值由18995亿元扩大到28537.4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由1996年的20.4:47.3:32.3变为2015年的7.9:46.8:45.3。
图1山东省三大产业结构占比(1996-2015年)
由图1可以看出,1996年至2015年间,山东省三次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发生了显著变化。山东省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中,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最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次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低。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在1996年是20.4%,而在2015年则变为7.9%,所占比例在逐年降低且幅度较大;1996至2006年,第二产业的比重逐年增加,而从2007年开始,比重开始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占比发展比较平稳,但是最近几年上升速度较快,服务业发展迅速,1996年所占比重为32.3%,2015年上升为45.3%。从产业结构整体来看,山东省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差距逐步缩小。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高新技术发展较慢
首先,山东省的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而且出口的农产品大部分是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占少数。同时没有形成具有优势的名牌产品也使得山东省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低。农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在日欧韩等地区,不利于分散和化解风险。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来看,种植业所占的比重较大,林牧渔等其他产业所占的比重较低。其次,第二产业中高能耗产业比重较高。山东省优势产业集中于石油加工工业及化学制品等资源集中行业,具有规模优势和竞争力强的现代制造业并不突出。近几年,虽然山东省的高新技术产业持续较快发展,但与同样是东部沿海省份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目前,发达省份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均超过1/3,而山东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还不到30%。因此,山东省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二)区域产业结构不平衡,制约全省产业结构优化
由于山东省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与资源禀赋差距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因此全省各地区所面临的产业结构问题和调整力度也不相同。根据2015年山东省统计年鉴,2014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三大产业比例为6.3:50.8:42.9,西部经济隆起带为10.5:50.1:39.4。山东省东、西部产业结构不平衡阻碍全省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因此必须要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大差距,加快东西部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山东省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第三产业投资较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2015年,山东省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服务业投资2.2万亿元,同比增长14.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457.5亿元,同比增长10.9%,基础设施投资6234.0亿元,同比增长21.5%,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407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与浙江、江苏、上海等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第一、二产业的投资比例较多,而第三产业投资比例较低。由于与其他省市差距较大,山东省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需要较长的时间。
三、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措施
为了推动山东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优化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山东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产品附加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第一产业方面,推动农产品由主要依靠初级产品到以加工产品为主对。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海洋产品、粮油农产品的精加工,鼓励农产品品牌化、专用化,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扩大国际市场。在第二产业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低能高效的新型发展道路。优先发展具有规模优势和竞争力强的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的在工业总值中的比重。
(二)各区域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协调全省产业结构发展
在产业整合优化中,各城市应以地理和资源优势为基础,从全省的优速发展来确定适合本地区的产业,深化产业分工和产业合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区域集聚效应,如省会城市经济圈,辐射到周边地区,以此改善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山东半岛沿海城市可以重点发展海洋等新型经济,西部内陆地区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以资源为主的城市大力发展低消耗产业,以技术手段降低能源消耗。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山东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必要途径。各级政府应当把重点放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积极引导,深化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和区域分割,促进管理和机制创新,推进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注意统筹规划,分清主次,有所侧重。(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过程,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在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继成为增长的主导产业。(2)一些高速增长行业相继出现,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3)资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整个经济向着资源节约和技术、知识密集的方向推进。由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经济在整体上正向着资源节约型的方向转变。2000年与1980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3倍,而能源消耗仅增长了2.2倍。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降为0.4。1980年,每万吨标准煤消耗仅能产出国内生产总值750万元,到2000年,同样的能源消耗,能够产出GDP2182万元。中国20多年的实践表明,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只有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才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许多有利条件。然而,今后结构优化升级将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技术约束更加明显,有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开放带来的结构升级空间减小。这些因素的出现,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战略。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前些年,我们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特别是大量利用了全球技术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由于我们处于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环境之中,有大量先进技术跨国转移,跨国公司将许多新技术在其全球生产体系内使用,有些技术还很快向海外企业转让。科技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开放引进技术的空间大大拓展。然而,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虽然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总体上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00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在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的发明专利累计授予量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落后于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从1991—2000年,中国累计投入研发经费约为553亿美元,仅为美国同期的1/36,约为韩国的1/2。2003年中国研发经费约为190亿美元,也仅相当于美国的1/16。
其次,重要资源国内供给压力加大。目前,中国资源能源消耗仍然偏高,能源供给仍然很紧张,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了供电紧张问题。石油进口大幅上升,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12272万吨,比2003年增长34.8%,成品油进口3788万吨,增长34.l%。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能源约束加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的产出效率显著低,表现为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1年,中国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仅能生产的GDP为1.04美元,同年,日本为8.02美元,美国为4.39美元,阿根廷为4.66美元,巴西为2.75美元,墨西哥为4.09美元,土耳其为2美元。不过,还需要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进行比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单位能耗的产出能力明显不同。2001年,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产出的GDP,高收入国家为4.82美元,而低收入国家仅仅为0.78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1.35美元。中国为1.04美元。相同组别的印度,该指标为0.9美元,印尼为0.93美元。这组对比表明:(1)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水平基本符合国际比较显示的一般趋势,目前的发展水平决定我们处于相对高消耗的发展时期。(2)符合“一般趋势”表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但中国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表明,不能听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一定要使经济增长向着更加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持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要打破“一般趋势”,需要下更大的力气。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我们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全球平均为29.7%,而中国仅为19.7%。如果按人均水平算,我们还要低得多。人均淡水资源全球平均为8241立方米,中国仅为2257立方米。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矿等资源,国内供给的压力更大。因此,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加快优化升级,工业化不能进一步转向资源能源节约型,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难以承受,增长将不可持续。
第三,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2001年,中国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34%,服务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为28%。与收入水平与中国基本相同的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要低19个百分点,在同类国家中名列倒数第二位;就业比重要低20个百分点,名列倒数第一。考虑到中国服务业统计方面可能存在误差,即使按调整后的数据,中国服务业比重仍然明显低于同类国家的水平。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比重上,而且表现在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上。与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和产品供给充裕、质量品种合乎需求、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状况相比,中国有较多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目前中国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大多数是服务行业。特别在一些具有垄断、半垄断性质的行业中,由于服务产品开发不足,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不稳定等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使大量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状况不仅抑制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服务业更好地发挥促进各个行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改革滞后的影响。服务业中一些行业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最终需求。(2)就业压力的影响。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有安置富余职工的压力,使本来可以交给专业化服务企业从事的服务活动长期内部化。(3)产业性质定位的影响。对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产业,强调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对金融、通讯等行业,强调安全性的要求;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强调其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这些性质和功能是必要的,但同时对它们作为产业的经济含义和要求重视不够。(4)低消费率的影响。消费率低必然导致生活业发展缓慢和比重偏低。(5)开放程度较低的影响。对外开放对中国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工业比重和降低了服务业的比重。
第四,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上升。过去多年,我们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在真实成本相对较低的同时,也存在成本扭曲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压低地价,甚至实行零地价;污染企业不支付或少支付治污成本;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都进一步压低了成本,是靠欠账和透支支持的低成本。这种状况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最近几年,中国GDP构成中,劳动报酬约占一半,2003年,这一比重为49.6%。劳动力成本上升即使幅度不大,也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此外,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将纠正以往土地使用中损害农民利益和消费土地资源等严重问题,同时也会使地价上升,带动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要解决好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就业压力。我们在尚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进入持续升级过程。与前些年的主导产业相比,新的主导产业资金更密集,单位产出使用的劳动力更少,就业的压力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就不断下降,“高增长低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
第五,开放带来的升级空间越来越小。和以前填补空白式的结构升级过程相比,今后通过引进新产业、新产品,继续提升产业结构的空间缩小。从国外引进更多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在加大。近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中国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今后需要引进的许多技术已经不是发达国家的二三流技术,而是真正的前沿技术。掌握这些技术的国外企业从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考虑,拥有这些技术的西方国家从其战略图谋考虑,都对转移或转让前沿技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特别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中国始终面临技术封锁局面,如巨型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技术的进口,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严格控制。一些军民两用性质的技术如微电子电路、集成式半导体产品、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光学纤维、超导技术等,也经常受到西方国家以军事安全为借口的输出干预。
针对中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状况,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重要条件开始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配套产业水平提升;企业成为负责任的投资主体;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中国应当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战略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的重大带动作用。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事关中国经济军事安全和长期发展潜力,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加大政府的扶持与支持。这是新形势下国家产业与技术战略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传统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际市场上我们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产业,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主导产业。要以重大工程为依托,推动设备制造业振兴。我们自己和国际经验都证明,以重大工程为依托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研制,目的明确,配套同步,成果直接为重大项目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有需求方的约束,其成效是“可检验的”,是要拿到市场上去的,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实践的结合。此外,还要加大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跟踪投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微系统、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洁净与高效能源、海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等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其中可能孕育出引导下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我们要力争通过几年、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奠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但是,由于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目录(2005年本)》中相当数量的条目已不适应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世界范围内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的相当部分条目已难以体现产业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的要求;二是随着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目录(2005年本)》鼓励发展的一些技术已经成熟、普及,没有必要再列入鼓励类;三是一些条目表述宽泛、界限不清,实际工作中不好操作,需要调整、细化;四是鼓励类中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领域的部分品种已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对一般加工能力不宜再进行鼓励;五是随着生产能力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淘汰落后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六是《目录(2005年本)》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要求差距较大,不能很好体现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技术的新要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2013年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依托,促进安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项目编号:XSKY1320ZD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5月7日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乐意将本国的劳动密集型或者“瓶颈”产业迁移至劳动力相对丰富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颇受外国投资者的青睐。承接外国的产业转移也让我们自身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上来看,由于承接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资本、技术、理念等要素的同时转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们自身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先富带后富”的政策促进了东部地区优先发展,使得近年来东部地区的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重工业等也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经济水平日益提升。
面对当前产业结构优化的这一可喜变化,我们应从源头探寻其原因,了解其如何对迁入地发挥作用,深入分析其优化机理,这不仅是对我们过去的发展的整理总结,也是为日后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由于学术界尚未对此机理进行过深入探讨,本文试图结合国内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对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迁入地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进行了创新性的理论研究。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产品结构是指社会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和相互关系的总和。在宏观层面,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类型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构成情况;在微观层面,指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中各类产品的相互比例关系。
对于迁入地来说,其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来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使该地区产品结构更接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依靠外来技术对衰退产业的技术进行调整,使衰退产业的产品品种结构、规格结构、样式结构和质量结构都得到优化提升。承接外来技术还可以使企业产品在产业链条上的位置得到升级,即从同一产业链条的低端向中断或者高端移动,承接技术甚至还能促进企业在产业链之间的跨越式升级,即从一个低端产业转移至另一个高端产业,从而促进当地产品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例如,一地区以单一的农业产品生产为主,在引进外来新技术和资金后,可以大力发展个体农业加工业,使得农产品在当地得到增值,当地的农产品产业链得到优化。此外,在一地产品结构单一的情况下,引进外资和新技术可以建设新的工厂和新的生产线,从而可以促进当地产品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当地的发展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二)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组织结构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以及各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而产业转移事实上就是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的重新配置,因此对于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产业转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通过产业转移,依靠外来资金,扩大产业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改变产业组织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的问题。同时,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内部组成结构,提高其运作效率,进而改变产业内企业过度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从而逐步提升整个产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同时,产业的转移也必然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必然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缩小产业内部企业数量,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达到规模经济。另外,产业转移也是一次行业洗牌,会逐渐淘汰那些“大而全”、“小而全”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企业,腾出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大力发展“专、精、特、新”的小企业。国外经验表明,分工协作效应明显的“专、精、特、新”小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通过产业转移不断改进企业间全能的组织模式,强化企业间专业分工理念,提高企业间的分工协作能力,逐步发挥分工效益,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最终实现产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因此,通过产业转移不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强化专业分工效应,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三)调整支柱产业。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支柱产业是不同的,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产业都要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支柱产业主要处于产业的成熟期及衰退期。承接产业转移必然引起同一时期当地产业结构的比例变动,某些处于衰退期的、传统的、落后的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后由于不能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而渐渐被替代,与此同时,另一些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的、新兴的、先进的技术信息型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后由于迁入产业发展的巨大需求,其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市场扩张能力加强、需求弹性增高,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行业,于是迅速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它会带动新产业崛起,并使得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相关部门和产业得到发展,同时使当地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调整三产内部结构。产业迁入地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往往伴随有大量技术、资本等其他要素的转移,承接产业转移,会通过这些要素的输入影响输入地的产业内部结构变动,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首先,发达国家或地区在进行产业转移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转让或传播技术引起技术转移。一般而言,产业转移是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即产业迁出地与产业迁入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差距,产业迁出地的经济往往较产业迁入地发达,其掌握的生产技术一般要高于当地产业的平均生产技术水平,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的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并能通过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的作用推动相关产业部门不断高度化;技术进步不断拓宽劳动对象,使产业部门不断细化、新的产业部门不断产生;与此同时,技术进步还不断引发人们新的需求,从而促进新产业部门的成长。
其次,承接产业转移往往会给当地带来大量的外来资金,资金主要从供应总量和供应结构两个方面改变产业内部结构,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资金总量方面来看,发达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能填补承接地区的资本空缺,在增加当地资本存量的同时,也有助于加快资本的形成,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内硬件设施的升级,进而有利于促进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从资金结构方面来看,承接产业转移带入的资金会随着转移的产业分布到产业内不同部门,承接地迁入的产业结构一般高于当地原有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决定了资源向产业结构更高部门的配量与再配量。同时,由于产业间存在关联性,资金还会流入当地与迁入产业相关联的产业内,投资在相关产业间的分布和比例增加,其发展速度也会相应增加,因而促进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外,投资方向倾向于与迁入产业相关的产业,其生产资料需求也相应增加,从而引起生产资料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调整产业布局结构。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
在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史上,产业布局理论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有显著代表性的产业布局理论包括: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地域分工和贸易理论等。这些产业布局理论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应该注重扬长避短,将资源尽可能集中到发展潜力大的产业上,从而优化产业布局。而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布局的优化主要通过外来要素作用于输入地,从而促进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具体作用过程如下:
输入地接收到外来的资金要素投入,通过这些资金,输入地可以加大当地的基础设施及道路建设,使道路更加畅通便捷。受工业区位理论的影响,大多数产业会分布在这些道路附近,长此以往,形成一个工业园区或者工业带。再者,外来企业也可能通过市场盘活资金,对相同或相关联的企业进行联合、兼并,促进企业向着一体化和同心圆的方向发展,在市场上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促进产业布局向高度化、精炼化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政策引导也会直接影响产业布局。例如,政策决定在主城区发展商业,在郊区建立相应的工业园区,这会驱使该地区原有工业和引进的新工业向郊区集聚,从而形成核心工业园区。另外,政策上如果鼓励招商引资,会使得该地区上下游产业均得到发展,促进产业链上的布局得到优化。而技术引进则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来对原有产业内部布局进行优化。
三、启示
产业结构优化的最终目的是促使产业结构向着高度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大量的资金、技术、管理方式涌入迁入地,同时伴随着当地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倾向,使得迁入地产品机构、组织结构、三产内部结构、支柱产业及布局结构发生了改变。产业转移促使该地原有产业内部技术升级,附加值得到提升,促进了产业的规模扩大,产生了集群效应,同时使当地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产业发展向着市场需求的合理方向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了解这一作用机理对我们的实践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从宏观层面上看,它能对发生在我国的国际和地域间的产业转移使得产业结构优化的现象给出合理解释,为今后承接何种要素,如何促进一地产业结构优化给予了理论支持。同时,从微观层面上看,由于目前国内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以中西部为主,因此这些地区应该能从本文中得到更大的启示。鉴于我国当前的承接产业转移趋势,一方面要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要求,加强本国的工业基础优势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势,同时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吸收先进要素;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积极调整地区产业比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笔者也希望以此篇文章为家乡安徽日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希望本文能为安徽日后如何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合理并促进自身发展的平台建言献策。
主要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产品结构定义.
[2]郭春丽.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109-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的框架设计与规划研究”(批准号:70800008);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动态性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协同性研究”(批准号:07JT091);广东省软件科学研究项目“创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及其基本途径研究”(批准号:200813070800033)
[作者简介]麦强盛,暨南大学博士生,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
孙东川,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广东广州510632)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概念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
按照国际经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先由“一二三”模式(前工业社会,金字塔型),经过“二一三”模式(工业化初期,橄榄型)和“二三一”模式(工业化中期,橄榄型),转变为“三二一”模式(工业化后期,倒金字塔型)。这里的“一二三”是指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其他模式依此类推。
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有:一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主导产业群正在形成,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决定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二是高新技术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三是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竞争从产品竞争前移到研究开发能力乃至研究开发方向选择的竞争,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四是以兼并形式而出现的巨型企业与大量高技术中小企业同时并存。
二、广东省三次产业的发展
广东省的工业化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要晚,由于科技进步的推动,为实施赶超战略和跳跃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因而,广东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并不是界线分明地按重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阶段,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这三个阶段来演进的,更多地表现为各个阶段的演进和过渡比发达国家经历的时间要短,而且,呈现出各阶段的产业并存共进的现象。
1978年至2007年,广东的国民生产总值由185.85亿元增至30673.71亿元,年均增长17.95%。第一、二、三产业的GDP结构由1978年的29.8:46.6:23.6,转变为2007年的5.4:51.3:43.3。
经济总量的增长来自于三大产业的贡献,但是由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广东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带来的贡献各不相同。广东省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不管是从总量上来说,还是从增长率上来说都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尽管总量在增长,但其重要性却在下降,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期的增长水平。1978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9.8%,然后逐年下降,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比重飞速下降;2007年的比重为5.4%,这印证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特点。
第二产业从总量来说增长最快,而且比重很大,但变化不明显,这是因为广东省历来重视工业的发展。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广东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来料加工贸易业,承接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第二产业有所下降,1978年的比重为46.6%,1990年降为39.5%,这是因为此时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增速超过了第二产业。此后广东省出台了产业升级政策,客观上刺激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广东省“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都强调要大力发展工业支柱产业,实行新型工业化和适度重型化的政策,这就使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飞速发展,2007年第二产业总产值为15938.2亿元,占GDP比重为51.3%,其中工业的比重为48.6%,贡献率为58.3%。
广东省第三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增速还一度超过了第二产业。进入新世纪后,第三产业的增长则保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快速的增长,其年均增长率15.44%,2007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为12989.28亿元,比重为43.3%。
广东省自2000年起至今,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以超过10%的高增长率飞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均有明显调整,比例由1978年的29.8:46.6:23.6调整到2007年的5.4:51.3:43.3,结构优化调整的趋势明显。但在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迅速增长,而第三产业却相对提升缓慢。根据经济良性发展的要求,第三产业此重还很有必要更进一步提高,可以说,三次产业比重还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资源承载力与社会发展度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制约。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相比有很大差别。在日美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已经呈现明显的“倒三角”型,第三产业占居国民经济总值相当大的比重。美、德、法、日产业结构变迁的共同特点在于,均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即逐步形成“第三产业一第二产业一第一产业”的产业格局。可见,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需要积极扶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相一致,广东的产业结构水平也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一是支柱产业带动效应明显;二是重化趋势明显加快;三是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增强;四是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九大支柱产业总产值逐年递增,2007年达到38879.0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0.37%。九大支柱产业在工业中的重要性非常显著,2000年以来其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其中,三大新兴产业的产业总产值最高,远远大于三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潜力产业。三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在2000--2007年的七年中,由最初的5400.03亿元激增至2007年末的
26929.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7%。三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潜力产业尽管总量小,但也得到快速发展。三大传统产业2007年末产值达到7632.5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8%;三大潜力产业2007年末产值达到4317.1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8%。此外,三大潜力产业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07年比2000年的产值增长了4.9倍,比2006年增长31.5%,相比其他支柱产业增速最快。
1.三大新兴产业高速性发展。2000-2007年间,新兴支柱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发展迅速,投入及产出增长均处于领先地位。电子信息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19.4%上升为2007年的24%。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比重相应从13%上升为15.4%。新兴支柱产业中石油及化学,是与原材料、能源密切相关的行业,特别是其中的石油加工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市场需求虽大,但由于其经营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进入的资金、技术门槛要求较高,且投资周期长,非一般民间资本所能及;加上受产能所限,增长相对缓于其他新兴支柱产业,投入、产出占全省比例均有所下降。
2.三大传统产业收缩性发展。2000年--2007年相对于其他快速发展的行业来说,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明显乏力。在2007年,三大传统产业的工业产值达到7632.54亿元,但是其占有的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却只有13.8%。从其在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来看,基本上是处于下降趋势,从2000年最高的21.2%降到了2007年的13.8%,这就说明了传统产业对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值有所降低。再从三大产业各自的发展情况来看,纺织服装产业在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从2000年的9.8%下降到5.5%;食品饮料产业的比重相对稳定,但是比重也从2000年6.4%下降到4.3%;建筑材料产业差不多稳定在4%左右,是三大传统产业中唯一具有增长趋势的产业。
3.三大潜力产业稳定性发展。2000--2007年三大潜力产业产值,由2000年的7.1%增加到2007年的7.8%。三大潜力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属汽车产业,由2000年的2.5%增长到2007年的4.7%,增加了近一倍。然而,森工造纸产业和医药产业基本保持不变,前者维持在2%―4%的比重,后者前几年有2%的比重,后几年却只有1%的比重,2007年的比重更低,只有O.8%。总之,三太潜力产业中的汽车及摩托车发展态势良好,是支撑潜力产业发展的主力,森工造纸和医药生产规模相对有所收缩。
四、广东省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完成轻工业化后,必然开始重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以轻工业发展起步,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广东省外向型的轻工业发展模式相当成熟,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在外向型的轻工业模式下,主要是以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等加工贸易带动发展。近年来,广东省逐渐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转变,通过工业园区、临港型重工业项目等方式加快对重工业的发展。日本的本田、日产、丰田三大汽车厂都在广州有自己的生产厂,南海石化项目、石油储备库等石化工业发展迅速。广东重工业保持较好的发展速度,并且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002年以来,广东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高于轻工业,并且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O.88:1上升到2007年1.6:1。
在2003年之前,广东省的轻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的比例大于重工业,但是,广东省在“九五”计划期间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实施了结构调整,在2000年开始初见成效。主要是通过实施“三个一批”的战略,即建立一批支柱产业,组建一批大企业集团和培育一批名牌产品,从而推动全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确定了以九大支柱产业为基础、轻重兼有、适度重型化的产业结构格局。九大支柱产业中重工业占绝大部分,而且在这些产业中,重工业产业的产值也远大于轻工业的产业产值,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重工业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而轻工业所占比例不断降低。至2003年末,重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追上轻工业,并且继续扩大,到2007年末,重工业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1.59%,远远超过了轻工业,这样的发展状况使得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重工业化趋势明显,实现了广东省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目标。
五、广东省产业升级趋势
目前的世界产业格局是,整个全球经济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垂直分工,以越南、印度、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迅猛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广东很好地利用了改革开放的契机,率先发展起来。广东经济在全国各省份独领已经十余载,“广东制造”傲视群雄。
但是,当下的广东,碰到了30年前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遭遇过的困难: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劳动力短缺问题突显,而可以替代广东的经济体正在后面追赶,前面却是已经占据了高端产业的工业化国家。广东要继续当好排头兵,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产业升级:向产业链的高端前进,掌控全球生产制造体系的前端如研发、设计;强化自主创新,变“广东制造”为“广东创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这是赶超高级经济体的必由之路。
1.产业继续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方向发展。纵观广东经济发展历程,从轻工――家电、电子――汽车、石化,产业演进之路不断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发展,升级路径十分清晰。根据九大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广东积极推进一批重要产业基地建设,抢抓国际重化工业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发展基础产业和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集群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成为拉动广东经济快车继续领跑的一个新引擎。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与重新分工的机遇,结合天津工业的基础和优势,加快推进天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已成为急需研究的问题。
一、天津工业产业结构优势
近年来,天津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天津工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和拉动力量,全市固定资产投入的42.2%、生产总值和税收的52.8%和53.3%、利用外资的64.2%、节能降耗的70%、出口的88.3%都来自工业。
1.优势产业突出,产业集群态势明显
天津工业发展战略布局自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启动,开始向城市东部和环城四区转移。主要工业建设项目和新的大型工业项目移往滨海新区,滨海新区逐步发展成为天津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至2007年9月滨海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60.92亿元,同比增长20.8%。
在构建起以支柱行业为骨架的弓形结构以来,天津工业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培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六大优势产业,集群态势明显。2006年,在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16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超过两位数,8个行业增长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电子、汽车和冶金三大优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总量的35.7%,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1.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1.6个百分点。
2.以加工工业为主,品种齐全,配套能力强
天津的加工工业比重达到57.3%,除拥有全部大类行业外,中类、小类行业也分别占全国的91%和85%,全市工业的一次配套率达到40%左右。在部分重点行业形成了以重点企业为中心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完善的配套体系,基本建立起“以整机带配套,以配套促整机”的良性体系。如汽车行业,围绕整车的发展,已经确立了汽车空调、电子零部件、离合器、手动变速器及其零部件、铸造部件、刹车管、安全带、座椅和内饰、燃料供给装置、车体零部件、发动机轴承等供应商群,按照中国汽车工业统计年鉴所统计的131种汽车总成、零部件中,天津能生产74种,占56.4%。目前,天津一汽能生产57%的发动机主要部件、46%的底盘主要部件、76%的电子电器主要部件、60%的车身主要部件、52%的通用零部件,形成了以整车带动零部件发展的产业链。
3.产业技术创新含量不断提高,部分行业处在高端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履行上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仅“十五”期间,天津工业共实施工业投资项目1829个,比“九五”期间增长了2.4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5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89%,工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6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净增37.8亿元,增长1.34倍;70%的优势产业,其中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项目投资占总投资的38.5%。三星手机扩能、PVC扩能、丰田花冠、皇冠和锐志中高档轿车、钢管二期及三期工程、天钢东移改造、华立达搬迁改造、锂离子电池扩能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带动了工业整体技术中心累计13家。同时,天津工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组织的300多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综合能力考评中,天津市国家级技术中心继2004年后又居全国考评第一,全市工业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以企业级技术中心为基础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品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新产品产值达到1971.66亿元,同比增长29.6%,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9.1%。
二、天津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规模还不够大,竞争优势还不够强
从整体上看,天津目前的大多数集群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集群规模不够大,水平还不够高,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如天津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5.3%,而上海为10.8%,江苏为12.6%。同时,集群内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效用,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限制了集群的成长的聚焦规模的扩大。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还不够健全部分产业由于关键环节缺失,加工深度不够,还存在系统工艺断层和需求结构之间严重错位,大部分半成品输往区外,而加工业所需的大部分材料又从区外输入的现象,无法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和技术外溢机制来促进区内产业关联群的形成与发展,限制了产业链的延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2.各行业间效益不均衡
尽管2006年天津工业经济效益保持了快速增长,但行业间效益差距很大,工业效益的增长主要靠少数几个大行业拉动。在全市37个工业行业中,实现利润最多的5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其实现利润占到全部利润总额的83.8%。其余32个行业实现利润所占比重仅为16.2%,其中利润最少的10个行业实现利润仅占全部利润总额的1.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达25.3%,比上年扩大0.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数比上年增长7.3%,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21.3%。
3.轻、重工业增长速度存在差异
与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相比,天津工业产业结构层次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轻工业增长低速徘徊,在天津工业中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2006年全市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40.05亿元,比2005年增长6.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2.0个百分点,低于重工业(增长21.5%)14.7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速差距同比扩大8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8.9%下降为15.3%。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6.4%,食品制造业增长8.6%,纺织业下降5.3%。从效益情况看,2006年轻工业实现利润增长8.9%,比全市工业低22.3个百分点;产销率97.85%,比全市工业低1.38个百分点。
4.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近年来,天津大中型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低于全国水平,如下表所示。
天津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占销售额比重比较表
资料来源:根据天津统计年鉴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天津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占销售额比重大致徘徊在0.6%和0.7%之间,科技投入明显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天津工业产业技术集约化水平提高不快、产业链和价值链处在中低端、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比重较小、竞争力不强等现象的发生。
三、促进天津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措施
1.抓住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工业产业布局战略调整
目前,滨海新区已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新一轮开发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天津工业一定要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重点引进更多的跨国公司及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污染的大项目,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汽车等支柱产业。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成为带动天津市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发动机,提高本市工业的整体水平,并充分发挥新区对全市工业的提升和带动作用。
(1)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战略
巩固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扩大现代医药产业规模,加速新能源、新材料及环保产业的产业化,积极发展航空航天等一批新兴产业。同时,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振兴装备制造业和轻纺等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链向高端扩展,形成更多的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工程机械、风电、水电成套等六大成套设备和数控精密机床、电梯、液压件等10类重点产品。纺织行业建成集研发、制造、营销、物流为一体的服装制造基地,吸引国际知名品牌,提升设计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轻工业的增长速度。
(2)实施大企业集团带动战略
加大对天津钢管、汽车等大集团的投入,壮大规模;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以产品为龙头,加快医药、钢铁、轻工等行业的调整重组;支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中央在津企业,摩托罗拉、三星、丰田、LG等外资企业和赛象科技等民营大集团的发展,建成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千亿元的大集团。继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之后,2007年中环电子集团销售收入将超过千亿元,汽车、钢管、中海油天津公司、渤海化工等6个集团有望在2010年前成为超千亿元集团。
(3)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以优势产业为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近年来,天津工业涌现出“红三角”、“双燕”、“中华”等10个驰名商标,“红三晶”聚氯乙烯、“天锻”液压机等10个中国名牌产品,以及60个天津市著名商标、45个天津名牌产品,构成了新的品牌集群。同时,以大企业集团为主体,加大优势品牌资源整合,创建集团品牌。按照“一牌多品”的架构,中环电子信息集团将优势企业名称全部以“中环”冠名,机电集团将“百利”品牌下的产品扩展到全集团,医药集团将资源整合到两个老字号品牌“隆顺榕”和“达仁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技术产业园区把区域品牌“泰达”、“海泰”品牌与企业和产品的结合,形成更多的拳头产品。
2.处理好扶植大型企业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
从天津工业发展的情况看,大企业是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一些外资和国有大型企业对全市工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十一五”期间随着A320空客、大乙烯、大炼油等大型工业项目相继投入建设,大企业对全市工业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在重视扶持大企业发展的同时,“十一五”期间还应进一步加大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力度。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提高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应把发展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相关的扶持优惠政策,使之成为天津市工业发展一支重要力量。
3.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天津市经济正处于新的上升期,为增强工业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应积极适应宏观调控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国家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在构建和完善产业链的同时,同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创新链,提高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做大做强六大优势产业,开发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培育集成创新优势,形成多点支撑。
同时加快新一轮嫁改调的进度,进一步提升全市工业的整体科技水平。要从本市比较优势出发,瞄准国内外两个市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工作力度,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企业,聚集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打造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自主品牌,尽快实现由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向高端的转移,努力实现“天津制造”向“天津创造”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这里所说的区域产业结构指的就是让国民经济得到效益的最大化。各个地区根据本地的资源环境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做出适当的改变,以这样的方式来迎合市场的需求。其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分为产业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所谓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指的就是调整地区间发展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并朝向合理化的轨道发展。这里的产业高度化指的是在基于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产业能够慢慢走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实际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包括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制定一系列合理的产业政策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并通过市场机制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最终推动本地区产业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驱动下,我国国民经济的总量不断上升,区域经济也随之不断发展和优化。虽然区域经济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一些实际成效,但是当前的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已经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也是如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本选题的出发点就是区域产业的全面系统发展,并且通过分析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力求得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措施,这必将十分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主导产业
在产业部门进行自我扩张的同时,也对其他部门有所扩散,最终达到整体发展的效果。一些主导产业通过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扩张,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对于“主导型产业”,我国尚且没有固定的定义标准,但是在研究了相关的文献后,我们发现主导型产业一般都具备有这样几个要素:(1)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是居于中心地位的;(2)主导产业要满足相对的规模。这两个要素是主导型产业必须具备的特点。
主导型产业以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两个方式实现了带头作用。从关联效应的角度上看,在诱导和刺激下游产业,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对上游产业提出新的要求,借此来促进上游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主导行业和相关联的要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产业价值链,这样的优化升级才可以起到促进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带动区域的整体性发展。所谓的扩散效应,指的是主导行业以侧面扩散的形式,不断扩大范围,更加广泛地为其他有关联的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帮助那些发展不平衡的企业突破发展障碍。主导产业要想能够规模化发展,就要扩大市场规模和不断激发市场潜能。因为主导产业拥有的市场越大,它的带头性示范作用也就越明显,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和刺激作用也就越强烈,这也是促进产业不断升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另外,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中的优势产业,其规模的大小和发展程度也会改变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
二、对外开放的规模和范围
对外开放的规模和范围是以四个途径来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的:(1)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开放区域经济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资金,从而促进区域的商品市场和贸易发展,这是中国经济能够追上别国经济并和他国进行经济交流的有效途径,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国际间的各种资源来发展自身的经济,进而依据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不断调整自身的经济发展不足。(2)对外开放使得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和扩散,企业的竞争随之加强,各个企业的生产部门为了能够合理利用生产要素,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其实也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一种方法。(3)随着对外开放的加深,劳动力的素质也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增加,使得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更具有优势。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劳动力,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能够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所反应。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需要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当前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素质体现在了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是有利的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越高,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就在一定的时间内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劳动力在产业的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也就越突出。开放的经济能够刺激相关产业扩大竞争市场,并以提高生产率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的实力,这样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就得以提高,私人、企业以及公共部门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就会随着市场的扩大而增加,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相应地就对产业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开放的经济也是地区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的催化剂。
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源就是积极寻找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在开发的经济环境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法律、方针政策、管理体制等影响产业运营的障碍会时不时地发生碰撞,那些违反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也是不被世界认可的,也必然会淘汰。为了能够和国际社会有更好的贸易联系,必须是开放地区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改革不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制度,积极学习国外成熟而先进的市场经济制度,用合理的产业制度推进产业结构的发展和演变。
三、市场化水平
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它实际上反映的就是资源配置上的问题。怎样才能够让区域间的产业得到优化升级呢?这就要求产业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通过重组生产资源使产业结构尽可能地满足供需关系,其中的价格体系就是建立在市场化机制中的。所以,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受到市场化水平高度的直接影响。但是市场化水平的高低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的发育程度、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法律制度的健全等。要想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能够更加有活力,政府就要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另外,市场的发展程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健全的法律制度也是市场健全发展的有力保障。综合以上因素就有助于形成完善的价格体系,资源也会在更加有利的环境下流通,并最终达到区域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和优化发展。
四、技术进步
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长期任务就是优化并升级产业结构。在这里,技术的发展变化能够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技术是以传输通道机制和市场通道机制这两种方式来改变产业经济的。供需结构的变化会受到技术力量的影响,无论是新产品的开发还是新消费品的问世,都要求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要想改变传统的消费结构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才能实现。但是制约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原因还是市场的供需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了需求的变化,并促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这样区域经济就会在需求的变化中不断优化升级。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使得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也促进了企业的产品质量不断上升,甚至还带动了新产品的问世,这就在最大程度上影响了供需结构。在创新产业技术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产业也改变了原来的状态,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眼中。以上所有的变化都是借助科技的发展而实现的。不仅如此,科学技术还有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需要的劳动力人数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则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样就渐渐改变了产业结构。 这是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05).
[2] 梁广华.基于能源边际产出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07).
[3] 刘希宋,邱瑞.我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动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04).
[4] 郑江绥.资源观下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理论与指标[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
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过程,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在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继成为增长的主导产业。(2)一些高速增长行业相继出现,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3)资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整个经济向着资源节约和技术、知识密集的方向推进。由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经济在整体上正向着资源节约型的方向转变。2000年与1980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3倍,而能源消耗仅增长了2.2倍。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降为0.4。1980年,每万吨标准煤消耗仅能产出国内生产总值750万元,到2000年,同样的能源消耗,能够产出GDP2182万元。中国20多年的实践表明,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只有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才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许多有利条件。然而,今后结构优化升级将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技术约束更加明显,有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开放带来的结构升级空间减小。这些因素的出现,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战略。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前些年,我们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特别是大量利用了全球技术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由于我们处于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环境之中,有大量先进技术跨国转移,跨国公司将许多新技术在其全球生产体系内使用,有些技术还很快向海外企业转让。科技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开放引进技术的空间大大拓展。然而,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虽然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总体上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00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在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的发明专利累计授予量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落后于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从1991—2000年,中国累计投入研发经费约为553亿美元,仅为美国同期的1/36,约为韩国的1/2。2003年中国研发经费约为190亿美元,也仅相当于美国的1/16。
其次,重要资源国内供给压力加大。目前,中国资源能源消耗仍然偏高,能源供给仍然很紧张,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了供电紧张问题。石油进口大幅上升,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12272万吨,比2003年增长34.8%,成品油进口3788万吨,增长34.l%。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能源约束加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的产出效率显著低,表现为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1年,中国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仅能生产的GDP为1.04美元,同年,日本为8.02美元,美国为4.39美元,阿根廷为4.66美元,巴西为2.75美元,墨西哥为4.09美元,土耳其为2美元。不过,还需要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进行比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单位能耗的产出能力明显不同。2001年,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产出的GDP,高收入国家为4.82美元,而低收入国家仅仅为0.78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1.35美元。中国为1.04美元。相同组别的印度,该指标为0.9美元,印尼为0.93美元。这组对比表明:(1)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水平基本符合国际比较显示的一般趋势,目前的发展水平决定我们处于相对高消耗的发展时期。(2)符合“一般趋势”表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但中国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表明,不能听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一定要使经济增长向着更加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持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要打破“一般趋势”,需要下更大的力气。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我们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全球平均为29.7%,而中国仅为19.7%。如果按人均水平算,我们还要低得多。人均淡水资源全球平均为8241立方米,中国仅为2257立方米。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矿等资源,国内供给的压力更大。因此,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加快优化升级,工业化不能进一步转向资源能源节约型,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难以承受,增长将不可持续。
第三,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2001年,中国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34%,服务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为28%。与收入水平与中国基本相同的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要低19个百分点,在同类国家中名列倒数第二位;就业比重要低20个百分点,名列倒数第一。考虑到中国服务业统计方面可能存在误差,即使按调整后的数据,中国服务业比重仍然明显低于同类国家的水平。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比重上,而且表现在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上。与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和产品供给充裕、质量品种合乎需求、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状况相比,中国有较多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目前中国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大多数是服务行业。特别在一些具有垄断、半垄断性质的行业中,由于服务产品开发不足,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不稳定等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使大量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状况不仅抑制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服务业更好地发挥促进各个行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改革滞后的影响。服务业中一些行业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最终需求。(2)就业压力的影响。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有安置富余职工的压力,使本来可以交给专业化服务企业从事的服务活动长期内部化。(3)产业性质定位的影响。对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产业,强调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对金融、通讯等行业,强调安全性的要求;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强调其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这些性质和功能是必要的,但同时对它们作为产业的经济含义和要求重视不够。(4)低消费率的影响。消费率低必然导致生活业发展缓慢和比重偏低。(5)开放程度较低的影响。对外开放对中国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工业比重和降低了服务业的比重。第四,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上升。过去多年,我们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在真实成本相对较低的同时,也存在成本扭曲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压低地价,甚至实行零地价;污染企业不支付或少支付治污成本;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都进一步压低了成本,是靠欠账和透支支持的低成本。这种状况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最近几年,中国GDP构成中,劳动报酬约占一半,2003年,这一比重为49.6%。劳动力成本上升即使幅度不大,也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此外,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将纠正以往土地使用中损害农民利益和消费土地资源等严重问题,同时也会使地价上升,带动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要解决好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就业压力。我们在尚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进入持续升级过程。与前些年的主导产业相比,新的主导产业资金更密集,单位产出使用的劳动力更少,就业的压力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就不断下降,“高增长低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
第五,开放带来的升级空间越来越小。和以前填补空白式的结构升级过程相比,今后通过引进新产业、新产品,继续提升产业结构的空间缩小。从国外引进更多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在加大。近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中国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今后需要引进的许多技术已经不是发达国家的二三流技术,而是真正的前沿技术。掌握这些技术的国外企业从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考虑,拥有这些技术的西方国家从其战略图谋考虑,都对转移或转让前沿技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特别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中国始终面临技术封锁局面,如巨型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技术的进口,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严格控制。一些军民两用性质的技术如微电子电路、集成式半导体产品、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光学纤维、超导技术等,也经常受到西方国家以军事安全为借口的输出干预。
针对中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状况,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重要条件开始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配套产业水平提升;企业成为负责任的投资主体;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中国应当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战略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的重大带动作用。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事关中国经济军事安全和长期发展潜力,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加大政府的扶持与支持。这是新形势下国家产业与技术战略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传统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际市场上我们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产业,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主导产业。要以重大工程为依托,推动设备制造业振兴。我们自己和国际经验都证明,以重大工程为依托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研制,目的明确,配套同步,成果直接为重大项目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有需求方的约束,其成效是“可检验的”,是要拿到市场上去的,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实践的结合。此外,还要加大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跟踪投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微系统、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洁净与高效能源、海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等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其中可能孕育出引导下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我们要力争通过几年、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奠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一、南安市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十一五”以来,南安市围绕海西建设和泉州产业、港口、城市发展大局,整合凝聚资源力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拓展先锋作为,推动南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崛起,成为全省县域经济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但是,南安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2011年第二产比重高达65.59%,而第三产业比重只有30.66%,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于第二产业;二是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石材陶瓷、鞋服轻纺两个产业规模以上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62.2%;三是科技投入少,2010年规模工业中开展科技活动(R&D)的企业仅22家,只占规模工业企业数2.3%,企业新产品开发主要依靠引进技术设备和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四是人才发展滞后,主客观因素影响,南安高素质管理人才、科技人才、专业人才引进较难,本地人才留不住;五是投资结构不平衡,第二产业投资多,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多,第三产业投资少、新兴产业投资不足;六是生产业发展缓慢,2006~2010年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0%,低于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4.7%。
二、针对南安市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南安市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南安的产业发展必须切合南安实际,加快企业创新,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服务业发展扶持力度,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促进南安经济可持续键康发展。
(一)引导企业加快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1.引导企业制度创新。积级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比较规范的股份制和公司制过渡,实现企业组织形式和机制的创新,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产权制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2.引导企业管理创新。鼓励企业引入现代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营销模试创新,提高市场开发经营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教育引导企业增强社会意识、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引导企业科技创新。一是制定切实有效政策措施,加快人才的引进步伐,同时要千方百计留住本地人才,对本地人才在本地就业的,给予必要的奖励和补贴,在企业“二次创业”中,不仅要实施“创业回归工程”,也要实施“人才回归工程”。二是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成立企业科技帮扶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设计创造能力,加快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开发,形成企业的技术优势,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技术引进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发展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4.引导企业发展品牌战略。一是要继续坚持扶优扶强。选定一批具有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通过资本运营做大做强,着力培育一批能与国内外企业抗衡的品牌企业。二是引导企业争创品牌。树立品牌意识,着力塑造南安特色的石材区域品牌、水暖区域品牌,以及机械装备、鞋服轻纺等区域品牌;进行区域品牌和区域营销规划,加强区域品牌和产业集群品牌创建的宣传工作。
(二)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投资结构是关系国民经济结构的大问题,投资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先导和杠杆。因为现在的产业结构主要是由过去的投资结构决定的,现在的投资结构又决定和预示着未来的产业结构。因此,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必须从优化投资结构入手,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1.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多年来,南安市农业投资呈不断弱化趋势,虽然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性,但是作为拥有150万人口的县级市,农业投资过度下降,必然影响经济整体发展。因此必须加大第一产业投资,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对第一产业投资的增加,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产业化,而且农业投资收益率的提高有利于吸引民间投资,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进而促进竞争。所以,要确保第一产业投资比重适度增加,应利用财政、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及外资加大对第一产业的科技投入,推动南安市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精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基地、休闲观光农庄和农业综合体,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率。
2.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工业投资作为投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在总量上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在结构上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和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对我市工业五大产业的投资要处理好结构调整和扩大规模的关系,在扩大工业投资规模中加强结构调整,在调整结构中扩大工业投资规模。在项目选择上要着眼于发展能有效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投资,力求避免无效投资和重复建设;要发展乘数效应高、经济效益好、有利于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的投资,力求避免规模大而效益低,质量差,建成项目生产能力闲置的投资;要发展能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保等方面因素、着眼于长远利益的投资,力求避免环境污染、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保问题的投资;坚决控制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和明显超出市场需求的投资项目。
3.提高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实现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南安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应有效地增加第三产业的投资,同时正确选择第三产业内部的投资方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适度增加对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基础行业的投资,以稳步发展和加速改造这些行业,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二是稳步增加对批发和零售业、旅游业、仓储业、租赁和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等的投资,促进竞争,提高质量。三是加大对金融保险业、科研、信息咨询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的投资,改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低下的现状,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高度化。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传统产业在我市经济中占有绝对的比重,是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不仅在满足投资、消费需求和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举足轻重,而且在发挥我市比较优势、扩大商品出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南安要实现工业化、推进信息化和现代化,必须在大力发展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
1.坚持投资扩大与结构优化并重。要继续坚持实施项目投资带动战略,抓住扩大投资不放松,着力引导各种资金投入主导产业,同时搞好投资结构的调整,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避免过度投资,而是以提升改造为主,提高产业的创新、发展及综合竞争力。
2.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石材产业向工艺制造、建筑装潢等高端环节发展,打造国际石材总部基地;推动水暖厨卫向卫浴洁具、卫生厨具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球水暖产业产销中心;整合纺织鞋服、粮油食品、塑料化工、家私制造、纸制品等产业,提升鞋服轻纺业发展水平。着力淘汰一批质量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的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益,优化工业企业结构。
3.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行业要树立大投入、大产出、可持续发展意识,切实避免“小打小闹”,着力做大做强石材、陶瓷、纺织服装、水暖、机械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骨干企业,通过高起点改造、多元化重组、低成本扩张、国际化经营,实现超常规发展。
(四)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节能降耗减排,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南安的装备制造业初具规模,己经发展成支撑南安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为进一步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南安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促进南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议:
1.实行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一要打造促进发展的软硬环境,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尽快投产、尽快发展;二要引导企业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整合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科学经营、科学管理,促进有序竞争、发展壮大。
2.实行近期开发和远期发展相结合。一要着眼现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产业集群和集中园区。二要着眼未来,做好发展的长远规划,选择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积极带动作用,能尽快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大技术设备和产品作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实现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三要建立起以规划为龙头的项目生成机制和产业发展机制。
3.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造升级相结合。一是要精心扶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形成特色产业和知名品牌,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大力支持众多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经营创新,培养和发展多样性、有活力、能创新的中小企业群体。三是要大力发展精密机械、光伏电子、汽车装配、数控机床、精密轴承、高压阀门等新兴产业,加强招商选资,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和企业,形成和拉长产业链条,全面带动和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4.实行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要从现有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出发,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发展方向和重点目标。一要全面提升一般机械装备的制造水平。二要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低(零)污染的优势产品和清洁制造技术,逐步淘汰落后产品和制造技术。三要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影响大、作用好、关联度高之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
(五)重点扶持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现代经济中,生产业对整个经济运行体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首先,生产业可以全方面地支撑制造业各环节,专业的研发机构、物流公司等生产业在制造业的很多环节中都可以提供便利并起到增加价值、实现价值的重要作用。其次,生产业还可以促进产业互相适应,改善产业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最后,生产业的发展满足了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现阶段南安市生产业发展还比较薄弱,要充分认识生产业的强大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生产业的发展。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用地方面,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对生产业项目建设用地优先安排,在用地价格上给予优惠。融资方面,完善为民营经济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扩大融资渠道,帮助大型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筹资融资,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生产业的积极性。财政方面,通过税收调整,降低生产业的税负水平,加强财政对生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把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向生产业领域倾斜,对生产业重点项目加大贴息或补助力度。
2.强化产业关联。生产业与制造业有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要积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的进程,构筑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促进两者的融合与互相发展。
3.促进产供销分离。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生产与销售、研发、物流等服务性环节分离,建立独立核算的服务公司,细化社会分工,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运营成本。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二、三产业的融合与“无缝链接”。
4.培育生产业集聚区。生产业是服务业中的核心,生产业集聚区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积极发展并合理引导生产业集聚区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和独具特色的生产业集聚区。目前要加快观音山现代物流园区、石井港物流园区、水头石材物流园区等大型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做好“二区八基地”和乡镇工业集中区服务业配套设施建设,促进生产业的集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南安市统计年鉴》
谭顺福在描述我国第二产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比最大的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服务业在贡献率将会继续上升的变动趋势以及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措施。3
王志强等根据已有的经验研究中在金融发展指标选择和经验分析方法选取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从中国金融总体发展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效率变化3个方面,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重新检验。经验结果显示,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4
李博等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方面的内容,准确测度高度化水平和合理化程度能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他们从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度化和合理化)的机制及其与经济增长(非均衡增长和均衡增长)的联系入手,定义了理想情况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优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方法,并利用1997、2002和2005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具体测度了这一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和高度化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合理化程度和高度化水平都有所提高,同时,各产业的实际情况与理想情况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5
曾国平等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出发,运用中国1952―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和实证结果同时显示了中国金融畸形发展的非常态模式,以致对产业结构变迁表现出的扭曲效应。金融发展整体作用于产业结构的长期效应,就业结构上为第三产业受其影响显著,第一、二产业所受影响仅是名义而非实际的;产值结构上,第一产业所受影响显著,第二、三产业与金融发展长期关系不显著。金融发展不同方面的影响,经济货币化显示了有利地推动作用,金融资源和金融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动则未表现出积极的效果。6
史诺平指出金融体系通过吸收社会分散资金,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他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与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金融发展与三次产业产值变动存在长期相关关系,金融发展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因果关系较弱,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长带动了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但金融发展水平并不构成产值比重变动的促使原因。金融发展对第三产业内部行业产值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且银行机构对产值的影响大于资本市场,但金融发展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所起的作用较小。这一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及产值结构的调整,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他还根据所做研究对如何推动金融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完善金融体系资源配置职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发挥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导向作用;加快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完善金融体系结构,促进金融功能发挥等建议。7
韩立岩等参考Jeffrey Wurgler的方法,使用我国39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度量了90年代隔年资本配置效率,发现从1991年到1999年资本配置效率的年平均值为0.05204,属于较低水平;并且F检验的结果表明:多数年份行业资本流动与其盈利能力无关。他还以金融市场的各个运行指标为解释变量对资本配置效率进行回归,发现我国股票市场规模与资本配置效率负相关,股市流动性与资本配置效率显著负相关,信贷市场规模与资本配置效率负相关,银行和股市在以不同的机制促使资本配置效率下降。最后,通过线性回归模型,说明股市在以一种传导效应使银行的经营不断恶化。8
陈时兴采用了1982-2010年期间中国信贷融资、证券融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样本,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信贷融资、证券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关系,信贷融资与证券融资都是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但证券融资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明显不足,因而在金融产业政策选择上,应加快推进证券融资发展,同时改善信贷融资结构,充分发挥两者共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积极作用。9
张梅运用产业结构理论、资本理论、投资理论、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建立了金融发展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框架,在梳理考察国内外产业结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金融发展的多个方面研究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和效应,并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得出金融中介、证券市场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渠道,开放性政策金融与产业升级呈正相关关系,技术创新也对产业升级起着关键性作用等结论。10
资金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直接推动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的投资格局己经由过去的财政主导型过渡到金融主导型。她围绕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这一主题,运用产业结构理论、资本理论、投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以金融发展为主线,建立了金融发展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框架,在梳理考察产业结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主成分分析等多种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以银行信贷为核心的金融中介对产业调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间接融资主导型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受到银行信贷结构的直接影响。2.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证券市场是促进产业调整的重要渠道。股票市场通过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影响产业调整,即通过企业上市为新兴产业募集资金,并通过并购等手段,促进朝阳行业的成长和夕阳产业的退出。鉴于我国股票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其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尚未表现出来。3、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发展的动力源,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金融创新主要通过增量调整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鉴于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扭曲,金融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作用,但其效应尚未完全表现出来。最后,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中介发展;2、发展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3、推进金融创新,矫正金融扭曲。11
王志波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变动情况,并利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归因矩阵模型定量分析了拉动总产出增长的影响因素和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最后解释产业结构变动和影响因素变动的原因与政策含义。12
张立军等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部门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联机制,然后具体实证分析了1978-2000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3
早在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金融体系的发展对经济运行具有积极意义,他认为金融机构的运行可以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使资本配置到创造价值能力高的实体中区。同时又可以消除在这其中的道德风险,进而减少转移成本。以后的研究表明,在经济运行中,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4
钱纳里和塞尔昆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对101个国家1950-1970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构造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应对应的产业结构,并且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存在着不同的产业结构与之对应,否则表明产业结构存在偏差。15
Goldsmith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文中明确提出了金融结构理论,认为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之和构成了一国的金融结构。运用35个国家1860一1963年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经济越发达、金融体系越完善、FIR值越高、银行资产在金融机构全部资产中的占比会下降、非银行金融机构越重要。16
Jeffrey Wurgler以行业间资本的流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定量化描述资本配置效率的方法,并且发现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并非是由于它吸收了更多的投资,而是由于发达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明显比发展中国家赖德高。即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信息更完全,能够对高成长行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做出迅速反应,而又能从低成长的行业中及时撤出资金,而发展中国家则在更大程度上滥用了资金。从中可见国与国之间资本配置效率之所以不同,金融市场(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的作用。17
MeKinnon(1973)、 Shaw(1969)以及Stiglitz(1985)、Mayer(1990)、Levine和King (1993a,b)、Levin(1997)等前后一些研究,都一致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中的资源配置和结构变动具有重要作用。Levine认为金融体系结构的差异不能影响两个国家总量增长差异,但能影响不同工业部门的增长;也就是说金融结构影响了产业结构。18
参考文献
[1]蔡红艳;阎庆民.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来自中国的跨行业调查研究[J].管理世界,2004,(10):79-84.
[2]陈志刚.如何度量金融发展―兼论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分歧[J].上海经济研究,2006,(7): 24-31.
[3]谭顺福.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J].管理世界,2007,(4):156-157.
[4]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7): 13-20.
[5]李博,胡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和比较分析.管理科学[J].2007,(8):12-19.
[6]曾国平,王燕飞.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J].财贸经济,2008,(3):16-20.
[7]史诺平.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9):34-43.
[8]韩立岩.蔡红艳.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与金融市场关系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02,(1):65-70.
[9]陈时兴.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增刊,2011,(2):72-78.
[10]张梅.中国金融发展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10):11-54.
[11]索纾.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8,(5):30-46.
[12]王志波.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归因矩阵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4):93-96.
[13]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36-48.
[14]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7.
[15]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M].经济学出版社,1998.
[16]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69.
[17]Jeffrey Wurgler.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58):187-214.
[18]King,R.and Levine.R,Finan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7):77-91.
作者简介
庞沁馨(1990―),女,教授。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
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过程,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在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继成为增长的主导产业。(2)一些高速增长行业相继出现,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3)资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整个经济向着资源节约和技术、知识密集的方向推进。由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经济在整体上正向着资源节约型的方向转变。2000年与1980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3倍,而能源消耗仅增长了2.2倍。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降为0.4。1980年,每万吨标准煤消耗仅能产出国内生产总值750万元,到2000年,同样的能源消耗,能够产出GDP 2 182万元。中国20多年的实践表明,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只有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才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许多有利条件。然而,今后结构优化升级将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技术约束更加明显,有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开放带来的结构升级空间减小。这些因素的出现,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