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7: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六年学习经验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目前我们发现六年级数学计算教学教师不重视,学生有轻视的态度,导致学生在计算方面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主要表现为:一是抄题马虎,把数字、运算符号抄错;二是运算粗心,不注意运算顺序、运算规律的运用;三是运算中不会分析算理,不能正确地分析变式等。因此,《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成为我们农村学校迫切需要突破的难题。
二、课题的界定
六年级学生:根据教师自身任教情况,将研究对象定位为六年级学生。
计算能力: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之一,它是指对需要计算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计算形式和方法实施计算,并有效地完成计算任务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就是指数学上的化归和转化的能力,即把抽象的、复杂的数学表达式或数字通过数学方法转换为我们可以理解的数学式子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活动,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三、理论依据
1、养成教育理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它数学知识的教学,所以“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成了我们农村学校重要的研究课题。
2、《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不仅要求计算正确、迅速,更突出计算方法是否合理、简便、灵活、注重口算、笔算、估算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使用各种计算方法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但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并不高,导致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很多,有的甚至因此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为此,有必要去研究“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
四、研究的目标思路
1、总目标思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估算和笔算能力,实现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慢慢喜欢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2、具体研究思路:(1)通过测试调查,了解学生计算能力现状,并分析差的原因;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4)健全家校联系机制,发挥家庭教育对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积极作用的研究。
五、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课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成果
近一年的研究实践,我们课题小组各成员将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科学整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计算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点,紧紧围绕课题,在中兴小学优教优学课题理念的引领下,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课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计算,还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计算方法,在明晰算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计算教学变得有滋有味。
1、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感悟 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要立足现实基础,把文本中静态呈现、枯燥无味的计算问题“还原”到有关学生熟悉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际问题中去,在现实情境中动态生成出有关计算问题,使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和兴趣。
2、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 (1)注重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小学数学上的计算题都是由浅入深有层次地出现,新旧知识递进性较强,合理地利用知识上的正迁移,对计算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我觉得,要关注并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有意识地呈现“原生态”的算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提炼,明确算理,最终掌握算法,形成技能。(2)注重加强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反思。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也许我们可以在简短的几分钟内通过告诉的方式让学生知晓,然后通过大量的操作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直至达到熟练。然而这样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完全是无视他们的已有知识经验,课堂上也只能看到教师的“霸权话语”,所以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过程,同样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性地解决新问题,注重加强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的认识。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有利于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而学生自主探索后,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组织交流活动,通过互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由无序走向有序,还可让全班学生实现共识、共享、共进。通过反思,让学生总结运算顺序,也有助于学生克服浮躁心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国内外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随便翻翻我校订阅的几本教育教学期刊,几乎每本期刊都有对有效课堂练习的相关论述,再上网一查本课题的相关资料,更发现类似的研究很多,有的还很深入。这说明了国内外的同行们是越来越关注课堂练习的有效性问题,不过也几乎浇灭了我们再研究它的热情,可仔细一想:哪个好课题会没人研究?越多人研究不更证明它有研究价值吗?只要我们结合实际,重视研究的过程,相信本课题还是有很高的现实研究意义的。纵观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这些研究有以下共性:
1、关注转变教师对课堂练习的观念。新课标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
2、提倡对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新课程强调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时间,必然会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从而减少课堂训练的数量与份量,有意识地设计针对性、梯度性的练习,对能否实施有效堂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重视练习设计,确立效益意识。
3、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承认学生的生活实践及个性确实存在差异,所以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儿童心理学研究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根本动力是儿童的需要和已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学生能否产生主动的学习活动,直接影响儿童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2、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理论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学生复制知识,并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具有主动发现、思考、探究、质疑的需要与可能。3、有效教学的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性概括为“三有理论”-----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其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理论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并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合理的决策。
三、研究的目标:
1、深入挖掘新课程下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增强教师的预设意识,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重视课堂练习的设计,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练习意图的领悟能力和整合、优化课本资源,并设计出有效练习内容的能力,为实施有效课堂训练提供可靠的保障。2、积极探索新课程下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练习形式和合理优化的课堂练习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在堂练过程中确有所获,发展思维、培养习惯,提升数学素养,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3、着力完善实用有效的课堂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评价手段,打造一批讲究课堂操控艺术的骨干教师。
四、研究内容:
1、新课程下小学教学有效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与方法。2、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练习的形式与内容。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训练环节的结构与实施过程。4、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练习的评价系统。
五、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制定好研究的目标与实施方案。2、调查法:调查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获取相关信息,制定策略。3、案例分析法:边实践、边探索;边归纳、边完善,总结提取有效课堂训练的方式、方法。4、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撰写论文。
六、研究对象:
一至六年级
七、研究的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筹集足够的经费,专款专用。2、时间保障:学校定期安排实验教师进行研究活动,每周通报一次研究情况,每月一次小结,每学期一次总结。撰写相关论文,并对研究人员进行考核、奖励。3、措施保障:学校鼓励实验教师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并为研究者提供材料、设备。
八、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论证阶段。(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
1、阅读文献,情况调查,确立课题。2、确立研究方案。3、开题论证。4、进行课堂练习设计、实施与评价问卷。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
1、进行课堂练习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2、适时反馈,调整研究策略。3、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论证,设计有效课堂练习内容与实施、评价的组织形式。4、实施的调查报告,撰写教学论文、案例,教学实践阶段经验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
1、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实施与评价模式展示。2、经验总结。
第四阶段:反思提高,结题。(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
2011年5月,学校出台《启东实验小学学生免试管理办法》,在继续坚持取消期中考试的基础上,建立起学生期终免试制度。免试办法要求学生主动提出申请、教师推介,家长认可,班主任同意,班级同学赞成,经公示征求意见后,由学校审定公布。免试科目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和科学等学科,原则上一名学生一学期免试申请科目不超过三门,一门学科原则上不提倡连续申请免试。每学期期终考试期间,学校组织免试生分学科开展主题活动,活动包括个人学习自我评价、经验梳理与相互交流,参与有关超越课标或者跨学科的主题文化体验活动。工作一启动,立即引发家长热议,免试话题一时成为家校交流探讨的中心话题。许多学生及家长积极响应,有家长赶到学校表示充分支持,认为这是另一层面上的“尊重学生,让学生做真正的自己”,建议大胆面对各种质疑,坚持创新方向。也有家长前来抱怨:“孩子热情太高,动机可能不纯,很可能影响后续学习。”六年级学生写来建议书,建议对于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要给予特殊政策,取消免试名额控制。我们觉得这是家校之间、师生之间深化理解、建立共识的大好时机,让家长代表与师生一起座谈讨论,学校发出《给家长的一封信》,进一步表达学校的教育思想,说明工作规程,试行一年,学校已有一千多名学生获得免试资格。从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经验总结来看,免试促进了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理性认知,唤起了学生对于相关学科的喜爱之情,提高了学生文化学习的自信心和内省力。
今年,学校在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各科教师中就免试办法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免试工作进行系统的反思研究。研究发现,学生对考试的不同理解、态度和掌控力,显示出对于学习、学校、社会、自我乃至人生的不同认识与情感,而积极向上情感的积聚和内化会逐步成为一种动力和信念,会逐步成为学生自信而坚定地走向新目标的一种人生姿态。当然,免试也有可能导致学生的自律自勉意识的弱化,但只要积极引导,它又会成为学生人生成长之路上的一个难得的历练,从小体验努力与优秀、骄傲与落后之间的关联。免试让学生对于学习更添了一种生活的情趣,一种成功的喜悦,一种信任的美好,一种努力的决心。免试可以启迪和引领教师在教学中超越考试成绩的视界,对于优秀学生更多一份宽容支持,更多一份因材施教。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教师对于免试的不同观点,并从中感受到教师考试观、质量观、学生观的偌大差异,意识到学校在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指导上新的使命与责任。
考试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但又缺乏哲性研究的一个管理领域。我们把考试改革作为教学文化、学校文化、教育文明的一个基本组件来认识和建设,致力于通过考试改革不断优化对于每一学生学习生活中文明素养的培育,努力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成为一种文明生活,一种文明建设。我们越来越觉得,考试管理一直是而且还将是学校文化以及办学品质的一个重要元素和观测标杆。
进一步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结合年级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文化育人,和谐发展”的教育思路,创建“温馨教室”;构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氛围。
二、德育工作计划中重点工作:
(一)、行为规范工作:
1、工作目标
大力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训练,提升养成教育的质量。
2、工作重点
(1)、以“美丽的校园,我的家”为主线,抓实抓细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2)、以学校校舍改建为契机,倡导学生以爱护学校为荣,损坏学校为耻。
(3)、做出学年少先队工作计划,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通过教师当面辅导、红领巾值日岗、少先队队风队纪评比、年级组进行行为规范自我评价等制度,逐步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提高自律能力。
(4)、继续组织学生参与“行规示范员”、“行规示范班”的争创活动,使养成教育更有针对性,不断提高学生在校一日规范水平。
(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计划
1、工作目标
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
2、工作重点:
(1)班主任做好本班家长的思想工作,调动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对本班学生和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2)不断丰富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形式。本期组织开展一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完成经验总结,参加评比。
(3)不断丰富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A 对一些特殊家庭学生做到重点上门家访,对重点指导的学习型家庭做到上门指导,弘扬师德,让师爱在学生家庭中闪光。
B、深入开展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工作。根据学校学习型家庭的创建目标,引导更多的家庭成为学习型家庭。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1、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和德育主渠道的功能,合理利用我国的重要节日,民族传统节日,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纪念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2、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将民族精神教育有机地融入各科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科德育的作用。
3、合理使用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基地活动,加强实践体验。
(四)、进一步推进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创建“温馨教室”。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作为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需要教师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和针对性的方法指导,从而逐渐形成的。现行的大多数小学英语教材,都是从四年级开始涉入阅读教学内容,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中、高段学生虽然年龄跨度看起来不大,但在英语基础知识积累和语言能力方面实际差异较大,所以四年级中段阅读课和五、六年级高段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应有所针对性地区别开来。而五、六年级高段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应逐渐接近中学,需要慢慢衔接和递进。
二、研究对象:
小学四—--六年级学生。
三、文献综述:
1.课堂上以单词、句型、语法的零碎讲解为主线,忽视了语篇的整体理解。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遇到生词、难句是在所难免的。学生碰到生词、难句往往会一味地思考,甚至是查阅词典,从而影响了阅读速度和整体理解。教师以单词、句型、语法的零碎讲解为重点,却忽视了语篇的整体理解,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应避免对课文的分割式讲解及逐句翻译法,教师应在整体的语言情境中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语法或词语做整体理解,提高对课文理解的正确性。有时生单词过多,学生就会觉得太难,甚至害怕阅读课。
2.课堂上注重句型的操练,忽视了学生的整体阅读的培养。
现在大多数英语教师教学中多注重句型教学,而忽视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语言表层信息的吸收、理解和操练,满际语言的熟练把握,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整的表达某一话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对完整语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其阅读能力不能得到系统完整地发展。有时对句型的操练时间把握不准,导致不能完成阅读教学目标。显得头重脚轻。
3.课堂上注重单纯地阅读课文,忽视对学生整体式阅读策略的指导和体验。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时间是核对课后习题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对学生在阅读过程的指导、阅读方法的体验及阅读习惯的养成,从而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4.课堂上注重课内阅读,忽视学生课外阅读资源的拓展。大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局限于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基本上学生就再也没有阅读的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怎么才能得到提高?学生一旦进入初中学习,又如何能适应一定的阅读能力的要求?因此,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在合适的机会为学生提供难以适度的阅读材料,来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不但可以对课堂教学给与有力的补充,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校开设英语角、英语社团。今年我们学校学生还参加了“一起作业”网上学习,其中就有绘本阅读,颇受学生的喜爱。
5、课堂上以课文的翻译为重点,忽视学生的整体运用。
现在大多数英语教师教学中注重课文的翻译,忽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运用。教师给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注重读懂短文,而忽视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整体运用。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课程基本理念:
a.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b.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基本理念的调整上,也体现在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各级目标的描述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深入过程。修订稿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2.《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期刊。
3.《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第六条: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因此,小学教师应当仔细地研究,每一个学生的这条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四、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读懂简单的文章,形成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
2、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能,从小建立阅读意识,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逐步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促进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实现获取信息和实践语言的功能。从而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研究主要内容:
1、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调查和阅读价值引导。
2、如何激发学生自我阅读的欲望。
3、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不断提高英语阅读的良好品质。
4、基于课内阅读教学之上,与拓展课外阅读相结合。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研读《英语课程标准》等,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
2、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英语教材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积累阅读教学的有意经验。
3、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
4、调查研究法:对实验班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使实验者了解学生发展的情况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
5、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学理念。
六、研究详细计划:
1、学习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16年5月)
(1)召开组员座谈会,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
(2)组员理论学习,学习适应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要求的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并分工明确,收集相关资料,写好学习体会。
(3)结合学校英语教学实际,研讨如何探究现行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使之适应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2、开题实施阶段:(2016年6月—2016年12月)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宗旨,在实践中探求适合小学生个性身心发展需要的阅读习惯;并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提升寻找有意义的途径。
在学校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校布置英语走廊、班级英语角。不定期的进行英语手抄报展、英语书写比赛作品展、班级英语角评比等活动,让学生时时刻刻可以接触到英语。开展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故事赛、英语听力比赛等,努力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英语才能。组员定期进行总结和交流。
(2)将口试和笔试、听力巧妙结合。学生自觉参加了“一起作业”网上学习,其中的绘本阅读,锻炼了学生的整体阅读习惯。
(3)人人争做小老师,每天安排一名学生教会同学一句课外谚语或词组。
3、成果采集阶段,进行结题总结:(2017年1月---2017年3月)
(1)总结研究成果,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收集、评价工作,并撰写阶段研究报告。
(2)进行学生访谈。
(3)收集相关资料,装订成册。
(4)撰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组长:代红丽
全面主持课题研究,负责编写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报告,同时进行文献资料和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组员:赵文亮杨建伟
负责课题的组织工作,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
组员:乔瑞娟郑富平
进行文献资料和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并进行资料编写整理。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呈现形式:
1、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报告;
中国教材首次成套进入英国基础教育体系
今年的伦敦书展,有超过100个国家的上千家出版商参展,中国展团带去了千余册各类图书。而来自国内的课程教材成套“走出去”,进入英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尚属首次。
据介绍,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签约后,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旗下柯林斯学习(Collins Learning)出版公司将翻译出版上海基础教育数学教材在今年9月出版。英国部分小学将从今年秋天开始陆续使用这些来自上海的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课本、课本练习部分和教师用书,共计36个品种。目前,这套教材已被英国卓越数学教学中心(NCETM)列为范本教材,供教师学习。已有200余年教育类图书出版历史的柯林斯学习出版公司相关负责人称:“上海数学教材是一部缜密的基础数学课程教材,以教材为核心,让学生重点掌握计算知识和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程,直到学习高等计算……这些教材将译成英语,为英国学校提供一套完整的数学课程。”
教师交流为英国送去上海教育经验
在翻译教材之前,中英两国教师之间的交流就已经蓬勃开展了。英国与上海的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始于2014年,是我国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出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中小学教师互派项目,由中英两国教育部共同商定。截至2017年1月,英国和上海已互派400多名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专家及研究人员等进行交流。
早在2014年9月,45所英国小学和有关部门的73位老师、领导和教育管理人员就访问过上海的学校。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间,61位上海数学老师和研究人员也访问了48所英国小学并做示范教学。英国教育部委托谢菲尔德汉勒姆大学评估这项交流并发现,在48所学校中,大多数英国老师表示,上海老师们的访问为英国学生带来积极影响,这个项目也将促进英国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在英国专家看来,在课内,上海教师通过“变式教学”和紧扣数学学习的关键,确保学生掌握所教内容;在课后,通过因人而异的作业,进行“小步前进”式的指导,加深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让学生学会流畅运算。
在多年的项目交流中,英国老师和学生都发现,上海数学教育的魅力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和教师素质上,笛Ы滩囊埠苡杏茫他们由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教材输出英国也就水到渠成。英国教育部学校事务部长尼克・吉布去年曾表示,“东亚数学教育的推广会带来积极的势头,让更多年轻人能接触到专业的教师和高质量的教材。”
更多国家前来探寻上海教育的奥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66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指解决问题的计策与谋略。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2011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苏教版新版教材对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作了重新设计,着重让学生领悟并灵活应用策略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分析研究新版教材对用好教材、完善教材、改进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一、内容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解决问题的要求是“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这一总体要求下,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就“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并将“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在每册教科书里编排一个单元的内容,集中教学一种策略。这是苏教版编写的一次尝试与创新,也是苏教版新版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的一大亮点。
1.教材内容变化的特点
对比苏教版教材的新旧版本中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不难发现以下几点:
①“留”:新版教科书继续保留了“枚举”“转化”“假设”“画图”和“列表”等策略,学习这五种基本策略,有利于促使学生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改”:新版教材中不仅对“列表”和“画图”策略的名称进行了更改,重新表述为“列表整理条件”策略和“画图整理信息”策略,体现数学的严谨性与规范化,而且也突出了通过以什么手段去处理什么内容这一要求,既便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方向,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策略的理解与学习。
③“添”:新版中增添了“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和“调整”策略,这是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学实际情况特意安排的新策略,并将新添的策略有针对性地编入教材体系中,体现教科书教学单元设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这两种策略实际上体现的是“双向推理”思想,新增的“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策略更有利于引导学生领悟并应用好这两种策略。“调整”策略实际上是“优化”的思想,体现了教材在对问题解决策略单元的前瞻性安排。
④“调”:教材将原本五年级下册的“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策略调到三年级下册,不仅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当学生学习完“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策略,再学习“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策略,学习难度明显降低,另外这两个策略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学习较复杂的策略打好扎实的基础。教材将六年级下册的“转化”策略调到五年级下册,且将“转化”策略放在简易方程的学习之后,不仅使教材知识点衔接自然,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策略应用地理解。六年级下册教学重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继续学新知识,另一部分是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点按四大领域集中进行总复习,新增设的“调整”策略体现的是优化思想,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对各种策略进行优选,这一点符合复习时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2.“解决问题策略”蕴含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要求,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各单元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具体包括:
①“演绎”思想:“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关注已知数量之间的联系,从已知条件向所求问题推理,形成解题思路,找到解题方法。而“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是根据所求的问题寻找适于解答的已知条件,需要学生积极关注问题,从问题去寻找条件,寻求解题方法。这两种策略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双向推理能力。
②“简化”思想:“列表整理条件”采用列表的方式去整理问题中的已知条件。而“画图整理信息”是采用画图的手段去整理问题中的已知信息。“画图整理信息”和“列表整理条件”在策略本质上相类似,只是在表征问题时采取的手段不同而已,都能起到简化问题的作用,两者在教学上平分秋色,各有千秋。
③“统计”思想:“枚举”事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到有序罗列、谨慎筛选,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④“转化”思想: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形成新思路、新方法,灵活学习知识,做到化难为易,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⑤“代换”思想:“假设―替换”数学教学不仅要解决学过的问题,更要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假设是对未知的、复杂的问题进行的假设思考。
⑥“优化”思想: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面对多种解题策略时,需要学生根据具体的问题,做出选择性的调整,形成优化的思想。
二、教材呈现的特点
1.单元主题式与分散渗透式结合
小学数学教材,一方面在三至六年级设立单元,以主题单元式编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从教材文本分析可知,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安排在每册教科书中,集中进行策略学习;另一方面在其他知识点学习中,以分散渗透式穿插关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内容,双管齐下,把加强问题解决的策略意识和培养运用策略能力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比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21页)练习四第14题: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米、宽0.2米,厚0.13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解决这种题目,渗透了“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和“画图整理信息”策略,在无形中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策略进行问题解答,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策略的目的。
2.“问题对话式”的引导分析
苏教版教材采用“问题对话”的方式呈现内容,拉近了学生和问题之间的距离,使得整个问题解决过渡自然、用语亲切、流程清晰,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向明确,方便学生自学与预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发挥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训练解决问题和思路、策略。以六年级上册中“假设”策略学习为例,例1中提示语设计如下:“怎样理解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等等。整个思考解决问题的设计过程,不仅富有启发性,而且循序渐进,富有层次性,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融为一体,无疑有利于策略教学的系统学习。
3.体现了连贯性和层次性
从教材文本分析可知,三、四年级教学的策略是最基本的策略,可以用来解答常见的、比较容易的实际问题,而且十分有效。比如,三年级教学中关于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推理是研究实际问题数量关系最常用的方法,列表整理已知与未知数据以及画图整理条件与问题信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促进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顺利开展。不过,根据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在实际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仅仅依靠数量关系的推理还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还不宜列式计算,因此需要进一步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教材适时的从五年级上册开始,陆续教学“枚举”“转化”“假设”与“调整”策略,所以,教学五、六年级教科书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要解答稍复杂些的,甚至有点超“常规”的问题。这些较难的问题是教学策略的载体,策略教学正是通过对这些题的解答,让学生感悟策略、学习策略。
三、进一步的思考
1.在现实背景中,合理设置“解决问题的策略”涉及的知识领域
新知教学主要贯穿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笔者认为策略教学应体现在这三大领域中,兼顾并适当平衡。目前教材在“数与代数”领域设计的例题和习题数量遥遥领先于“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领域,不可否认,“数与代数”部分是整个小学学习的重点,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也主要集中在该领域,但并不意味着要“一边倒”。统计中发现,除了五年级“转化”和“假设―替换”策略的学习在例题和习题上涉及三大领域,其他年级都鲜有涉及。策略教学应兼顾三大领域,习题和例题的比例应保持适当的平衡,这样才能对激发学生的策略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在问题情境中,引进旁注式策略名称
在某些策略学习时,比如“枚举”“转化”和“假设”等,教材设计了回顾环节,让学生通过回忆曾经在哪些知识点运用过例题讲授的策略,从而更好的感悟所学策略的价值。以五年级上册的“枚举”为例,书中呈现了“一组一组地写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回忆板块等,当学生回忆出渗透策略思想的知识点时,他们不仅为回忆出知识而感到骄傲,更多的是折服于“枚举”策略的魅力,从而更坚定好好学习解决问题策略的信念。虽然教材编排是以主题单元和分散渗透的形式呈现,但可以在核心知识点教学中,对于那些虽未学习却又已经涉及的策略,可以通过旁注标签的形式去进行策略的初步介绍。任教时,老师可以对其稍作解释也可以让学生自学掌握。
3.从现实问题出发,采用“多步走”方法
一、重视早读课。早读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前是每天早晨让学生读半个小时,学生放声朗读,有表情读,自由读,校园中的气氛活跃。古代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读,在教师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常说的校园内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就是这个道理。从古代的教学实际情况看,这种教学方法所收到的效果十分明显,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开设早读课就是一项比较好的办法。我从教小学一年级就重视了这一环节,直到六年级从未间断。所上的课文要求学生至少读上十遍,教科书上要求会背的课文,我要求全班所有学生必须会背,教科书上没有要求学生会背的,我也会选一些好的内容,在可能的情况下要求学生会背。六年的坚持,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到学生小学毕业时,他们能背几十篇课文、诗歌,也可谓满腹经纶,为今后继续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课外阅读课。要使学生的知识面广泛,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求学生阅读大量课外书籍。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开始课外阅读课的办法,每天下午开设一节阅读课。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在班级内设立了图书角,用班费、也自己掏钱买了一批适合少年儿童读的图书,还号召同学们把自己的好书拿到学校来,供大家阅读,班级的图书角有图书300多本。同学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增强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到了三、四、五、六年级同学们开始到学校阅览室阅读课外书籍,凡是课程标准要求阅读的课外书籍,同学们都读过。阅读大量课外书籍,使学生的眼界开阔,表现在写作文、说话等方面,同学们的语文能力提高显著。为了培养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我除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外,还在我所教的班级内开展一系列朗读比赛活动,把朗读作为一项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分调动全班同学读的积极性。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情操,一个爱读书,常读书的热潮在我所带的班级贯穿始终,可以说对学生的终身都有影响。
三、重视语文课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在语文课教学中,朗读所起的作用不能小觑,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有时能催人泪下,把学生深深的吸引住,让学生随着课文的情节和内容去思考、去享受喜怒哀乐。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范读、全班同学齐读,分角色朗读,分小组朗读,分男女同学读,种种读的方法我全部使用上,真正是朗朗的读书声在校园回荡,一走进校园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有些课文就是通过读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去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深刻含义。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分角色朗读的时候,有很多同学能把人物在某一个环境下,某一种思想情感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这比教师在那里讲的效果要好的多。现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朗读是让学生参与的一项最好办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当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朗读,该讲的教师还是需要去讲,读只是“听、说、读、写”中的一项内容,其它三项内容也不能荒废。
新挑战,新学年。一定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期望,虚心向兄弟乡镇和学校学习,持续发展上做文章,团结协作,勤奋工作,为诸城教育的振兴做出我应有的贡献。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各级党委、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镇年教育教学成绩再创新高,今年中考,镇重中上线107人,升入普通高中100人,中专2人。名列山区乡镇第一;九科考试中,有六科进入全市优秀教研组,七年级调考,成绩优秀。调考的四科中,有三科被市教研室评为优秀教研组,均占全市优秀教研组的七分之一。镇小学教学成绩突出,四、六年级调考,4个学科获得优秀教研组。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
义务教育学段是人生的基础阶段,育人质量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人生的成败决定于教育的成败。所以抓育人质量、多培养人才、出好人才是神圣使命,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实际工作中,学校牢牢抓住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反复强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的生命线,谁具有良好的师德,教出好的成绩,谁就是好老师、就是名师、就是学校的功臣。谁就应该受到表彰和奖励。十佳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推荐都是依据教育教学质量,年度考核也是依据教学质量产生优秀。今后,仍然毫不动摇的坚持在良好师德的前提下,以教学质量论英雄”
二、优化教师队伍
做法是
尽可能多的派教师学习,1中心校抓住一切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把新的思想、新的课改经验、新的教育理念带回来,迅速传达,使全体教师达到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要求。
领导干部全部担任主要课程的教学,2领导带头。而且成绩必须突出,真正起到骨干带头作用。对教学质量连续两年在底部徘徊的个别干部免职调岗。
利用寒暑假学习班的机会,3从师德、教学、班主任三方面充分挖掘并树立本校的典型。介绍经验,让老师们实实在学习他精神、经验。
还鼓励教师每学年至少订一份与自己教学有关的刊物,4学校不仅为老师订阅大量的教学资料。互相使用,达到资源共享。
教师聘任完后,5抓教师的下水作业。每学年初。学校将近三年的期中、期末考试试题、中考试题发到任课教师手中,逐一答卷,并认真总结。对学生的单元达标试题、随堂练习,教师必须全做。
把教师按小学初中、低中高年级,6合理搭配教师。中心校立足于本镇实际。不同年龄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使之发挥最大效益。
各校定岗定责,7落实全员聘任制。学年初。学校首先将每科的带头教师分配到各级部,并特别侧重起始年级。再由学区校长、级部主任为主吸收党员代表、教师代表组成聘任委员会,依据每位教师的专长与教学成绩进行聘任。对于落聘人员,有中心校统一调配工作岗位。
三、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宣传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三好学生的事迹,1学校开辟“教师风采”明日之星”等专栏。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学生的激情。
要求学生跑操宣誓,2抓好国旗下讲话、宣誓教育等活动。严肃、庄重、嘴到心到
教室中挂名言警句、行为规范及学生动手制作的激励性图片与标语。宿舍文化丰富实用。3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每次考试后都对进步快、成绩突出的学生、教师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校园中公布学习标兵、优秀同学、进步之星等。4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按照要求编排考场,5抓考风。每次测试我都像中考一样。教师签订责任书,学区之间、两处初中对口监考,统一阅卷,每一个环节责任明确,要求严格,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大大促进了教风与学风。
主要是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6强化时间意识。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的提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杜绝加班加点和加大学生作业量的现象。
更加注重学困生。分类建立档案,7不仅抓尖子生、边缘生。跟踪管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落实固生责任制,责任到人,减少学生流失。
其中瓦店初中班班都有多媒体。教师使用率高,8抓投入与使用。今年我镇又投入21万元上多媒体教室14个。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避免出现遗漏环节
四、工作注重过程管理。
各学部明确分管领导、级部主任、班主任的职责与要求,每学期开始。定期分析总结。
提出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总体目标,1第一周:熟悉学生。师生迅速进入状态。
严格落实查失分、纠错、讲评、跟踪练、制定新措施等环节。2第一月:结合学情调查进行分析总结。
即级部会、班级教导会、学生会。学校对评选的优秀班级、学习标兵等进行表彰。3期中考试后:开好三个会。
进行量化,4学期结束:根据考试及考查成绩。此基础上进行详细总结,看班级、学生的进步,教师写出总结,把经验总结出来,把问题查摆清楚,并明确改正措施。
注重抓课堂的优化、单元的检测,5教学过程中。不留传授知识上的空白点。
五、持之以恒抓协作、抓竞争
六个学区间业务交流经常化、制度化,1学校间两处初中。每学期统一组织听观摩课、公开课,集体进行评课,共同提高全体教师的授课水平,提高课堂效益。组织联考,通过考试发现各自存在问题,及时总结、反馈,资料通用,信息畅通,达到校与校之间各科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同时各学科进行校与校之间的竞争。为我镇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才能使教师队伍整体上水平,2教师之间。只有发挥集体的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科教师之间的协作尤为重要。建立起促进同科教师协作的量化机制,采取同级部、同学科教师的集体教学成绩、个人教学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的捆绑评定办法,量化教师教学成绩,促进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师之间的竞争又激发了工作热情。整体提高了镇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
义务教育学段是人生的基础阶段,育人质量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人生的成败决定于教育的成败。所以抓育人质量、多培养人才、出好人才是神圣使命,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实际工作中,学校牢牢抓住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反复强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的生命线,谁具有良好的师德,教出好的成绩,谁就是好老师、就是名师、就是学校的功臣。谁就应该受到表彰和奖励。十佳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推荐都是依据教育教学质量,年度考核也是依据教学质量产生优秀。今后,仍然毫不动摇的坚持在良好师德的前提下,以教学质量论英雄”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各级党委、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镇2008年教育教学成绩再创新高,今年中考,镇重中上线107人,升入普通高中100人,中专2人。名列山区乡镇第一;九科考试中,有六科进入全市优秀教研组,七年级调考,成绩优秀。调考的四科中,有三科被市教研室评为优秀教研组,均占全市优秀教研组的七分之一。镇小学教学成绩突出,四、六年级调考,4个学科获得优秀教研组。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二、优化教师队伍
我们的做法是:
1、中心校抓住一切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尽可能多的派教师学习,把新的思想、新的课改经验、新的教育理念带回来,迅速传达,使全体教师达到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要求。
2、领导带头,领导干部全部担任主要课程的教学,而且成绩必须突出,真正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对教学质量连续两年在底部徘徊的个别干部免职调岗。
3、从师德、教学、班主任三方面充分挖掘并树立本校的典型,利用寒暑假学习班的机会,介绍经验,让老师们实实在在学习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经验。
4、学校不仅为老师订阅大量的教学资料,还鼓励教师每学年至少订一份与自己教学有关的刊物,互相使用,达到资源共享。
5、抓教师的下水作业。每学年初,教师聘任完后,学校将近三年的期中、期末考试试题、中考试题发到任课教师手中,逐一答卷,并认真总结。对学生的单元达标试题、随堂练习,教师必须全做。
6、合理搭配教师。中心校立足于本镇实际,把教师按小学初中、低中高年级,不同年龄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使之发挥最大效益。
7、落实全员聘任制。学年初,各校定岗定责,学校首先将每科的带头教师分配到各级部,并特别侧重起始年级。再由学区校长、级部主任为主吸收党员代表、教师代表组成聘任委员会,依据每位教师的专长与教学成绩进行聘任。对于落聘人员,有中心校统一调配工作岗位。
三、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1、学校开辟“教师风采”、“明日之星”等专栏,宣传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三好学生的事迹,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学生的激情。
2、抓好国旗下讲话、宣誓教育等活动,要求学生跑操宣誓,严肃、庄重、嘴到、心到。
3、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室中挂名言警句、行为规范及学生动手制作的激励性图片与标语。宿舍文化丰富实用。
4、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每次考试后都对进步快、成绩突出的学生、教师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校园中公布学习标兵、优秀同学、进步之星等。
5、抓考风。每次测试我们都像中考一样,按照要求编排考场,教师签订责任书,学区之间、两处初中对口监考,统一阅卷,每一个环节责任明确,要求严格,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大大促进了教风与学风。
6、强化时间意识。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的提高,主要是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杜绝加班加点和加大学生作业量的现象。
7、不仅抓尖子生、边缘生,更加注重学困生。分类建立档案,跟踪管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落实固生责任制,责任到人,减少学生流失。
8、抓投入与使用。今年我镇又投入21万元上多媒体教室14个,其中瓦店初中班班都有多媒体。教师使用率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工作注重过程管理,避免出现遗漏环节
每学期开始,各学部明确分管领导、级部主任、班主任的职责与要求,定期分析总结。
1、第一周:熟悉学生,提出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总体目标,师生迅速进入状态。
2、第一月:结合学情调查进行分析总结,严格落实查失分、纠错、讲评、跟踪练、制定新措施等环节。
3、期中考试后:开好三个会,即级部会、班级教导会、学生会。学校对评选的优秀班级、学习标兵等进行表彰。
4、学期结束:根据考试及考查成绩,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总结,看班级、学生的进步,教师写出总结,把经验总结出来,把问题查摆清楚,并明确改正措施。
5、教学过程中,注重抓课堂的优化、单元的检测,不留传授知识上的空白点。
五、持之以恒抓协作、抓竞争
1、六个学区间业务交流经常化、制度化,学校间两处初中。每学期统一组织听观摩课、公开课,集体进行评课,共同提高全体教师的授课水平,提高课堂效益。组织联考,通过考试发现各自存在问题,及时总结、反馈,资料通用,信息畅通,达到校与校之间各科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同时各学科进行校与校之间的竞争。为我镇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师之间。才能使教师队伍整体上水平,只有发挥集体的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科教师之间的协作尤为重要。建立起促进同科教师协作的量化机制,采取同级部、同学科教师的集体教学成绩、个人教学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的捆绑评定办法,量化教师教学成绩,促进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师之间的竞争又激发了工作热情。整体提高了镇的教育教学质量。
六、科学的评价教师
一学期一次的量化,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我们的做法是:德能勤绩综合考评,突出看成绩,成绩分数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年度发展,看教师的进步幅度,二是同科捆绑,看教师协作,三是同科成绩比较看成绩大小。
我在xx学习教室负责的工作是语文教学。进行语文课外辅导,这是学习室老师的主要任务。一到五个年级中,我负责一二年级小朋友的课内作业检查、课外习题的布置与讲解以及上周末的趣味作文课。
在从事这个岗位时,我很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弱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对小学语文课本的记忆还停留在小学,很难再一两天的时间内迅速融入课本、组织串联这些知识。针对这个问题,在一个星期的考察期里,我一口气把小学的12册语文课本都读完了,从中挖掘到了可以传输给孩子的宝贵知识。在开始的几天里,我并没有急于给他们讲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先和早一些教过他们的老师沟通了一番,大概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因为学生很多,我便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师范生寒假小学家教社会实践报告。作业写的快又聪明的学生,我就给他们布置课外练习提升,顺便将书本上的内容挑重点讲,希望他们更够更上一层楼;作业写的慢且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我就专攻他们每天的正确率,一步一步的纠正错误,然后再缩短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增加学习效率,还是以熟悉书本为主。在教小朋友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很多文学常识都来自于小学课本,可我却一直没机会仔细研读,趁这次家教的机会,我也做了一次基本常识的充电,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存。
在教学过程中,经教师们集体经验总结,学生最讨厌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唠叨式,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容易引起小朋友的抵触,被动的接受知识,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第二是数落式,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或者学校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数落比唠叨更恶性了一点,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有些孩子经常因为家长或老师的数落而产生惶恐心理以致无法集中精力。就是这些错误方式在毒害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积极性的火苗扑灭了进而变得消极被动。第三是训斥式,动不动就训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
这种队孩子不客观不全面的评价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甚至变得自卑。第四是打骂式,大学严格禁止教师体罚学生,这是严重伤害学生身心大学的行为,易对孩子身心造成恶劣影响,一定得取缔。第五,达标式。规定孩子考试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上哪个重点中学,考哪所名牌大学等,这叫达标式。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家教方式。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自己制定目标的,教师和家长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和压力。第六,疲劳式。题海战术和延长学习时间是事倍功半的方,孩子的不充足的休息势必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第七,愁眉苦脸式。教师的面孔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很好的孩子面对的大学者是一张数落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立刻就会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教师的这张脸有时候决定了一切。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思潮,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学”,从哲学的角度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口号,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增加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在同一时期,音乐界的实践教学代表人物,德国的卡尔•奥尔夫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新教学法,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该法注重从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入手进行教学,让学生用感官和肢体语言感受和表达生活中的音乐,让身体随着音乐动起来,培养和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以及对音乐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教学与经验总结,这种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喜爱而用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学中。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特别是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学习的是此教学法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并不密切,而培养的人才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者,如果只学习理论而不联系实践教学,则属于空谈。所以,用成熟的音乐教育实践课来促进音乐教育本科综合人才培养进程。将音乐教育实践课作为高校学生学习的必修课,提高学生适应就业能力,为就业单位提供能够直接上岗的教师队伍,是目前综合类艺术院校正在解决的问题之一。
1存在的问题
1.1社会培训机构方面
目前,艺术类高等院校培养的就业方向,一部分走向社会培训机构。但是各培训机中教师的职业素质、学历参差不齐,硬件设施强,软件实力不够,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与现实就业存在一定的差异。真正能够到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参加培训的学员多为喜欢此教学法并已经就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多数年龄较大,属于理论派;而真正能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肢体语言、节奏模仿等手段展现出来的优秀教师少之又少,特别是在我们省内的大环境下,缺少对奥尔夫实践课堂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急需科学规范的大规模教育者能够正确引导此项教学法。
1.2师资方面
艺术类高等院校应从本科教学阶段聘请学科专家正规地培训奥尔夫教学法,科学规范地进行实践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相信经过四年的努力,我们的阶梯式教学模式会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化的奥尔夫教学师资,这不仅充实了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也提升了毕业生教学实践能力。
1.3学生观念方面
实践课堂发展缓慢的一方面原因是多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只重视自身专业的基础练习,没有意识到就业的需要。社会上的各类用人单位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具有一定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不仅仅是钢琴教师、声乐教师等。所以,学生在本科阶段应该定好自己的就业方向,根据自身专业逐渐向就业方向靠拢,积累教学实践经验,走进课堂,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
2以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为例的音乐教育实践课堂
目前,吉林省内各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几乎都是从理论上学习各种先进的音乐教学法,而实践课堂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近几年的教学法实践课堂中,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的音乐教育专业走出了书本式教学,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体现出参与教学、独立教学的能力,让每个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教学法知识的同时参与教学环节,将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上。实践期间,我们与省孤儿学校、明德小学长期合作,实行阶梯式教学,将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课程纳入长期教学实践计划,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优秀的教学理念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以此来培养能够直接上岗的中小学音乐教员。为了更好地参与实践课堂,我们做了如下准备:对青年教师进行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培训;邀请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进行实践教学;对大三、大四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组实践课教学;组织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学汇报;向就业单位推荐优秀人才。我们还实施了“教师走出去,学生动起来”的教学计划,即青年教师到奥尔夫教育学会进行滚动式实践学习;学生以小组或团体的形式参与课堂,增强合作能力、表现力和控制课堂的实践能力。定期组织“看课互评”讨论会,让授课者互相找出不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近两年,我们阶梯式派出教学团队去参与课堂教学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所谓阶梯式授课,即对大三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小学音乐教育课堂分组、滚动式集体备课训练。按小学六年制分成六个备课小组,每一组准备相应年级的音乐课程。每个组的组员分别负责教授本年级的部分音乐课程,每周以小组互评的形式进行实践课堂教学点评,互相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每个月小组之间进行轮岗制年级互换,将已经成熟的备课信息、PPT等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去粗取精。经过一学期提取精华式的现场教学准备,我们的学生可以随时讲授各个年级的音乐课堂,如在省孤儿学校的实践环节和在明德小学的大队活动中,都能看到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热情地带领小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环节,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就是对我们教学的最好认可。在一年级音乐教材第四课《可爱的动物》中,在设计教案时,我们首先将桌椅摆放在教室的四周,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模仿小鸡的声音和动作,一组模仿小鸭的声音和动作。在分别模仿了声音和动作之后,让学生跟着2/4拍的节奏“tata/ta0/titititi/ta-/”来进行交替节奏练习。模仿小鸭的同学说“ta”的节奏,模仿小鸡的同学说“titi”的节奏,同时伴随身体模仿动作。其次,开始学习旋律的时候,将适合这节课的奥尔夫乐器发给学生,乐器有铃鼓、沙球等小型乐器。学习第一段的时候,让模仿小鸡的学生唱旋律,模仿小鸭的学生打节奏。学习第二段的时候反之。经过这样的排练,让一年级学生加深了对小鸡、小鸭声音的认识,同时学会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及它们的节奏知识,将声音和动作运用到音乐课堂,能够增强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提高相互之间的配合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我们总结出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实践课堂上,分好小组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进度。
3结语
任何优秀的教学法都是在长时间的教学经验积累基础上去粗取精,才能真正地被更多人认可,从而发扬光大。师范类艺术院校作为培育和输出教师队伍的基地,不但要多支持专业教师走出去学习,多与人交流,还应增加学生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实践学分的比重,让学生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并将就业和实践结合到一起。教师经过每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不断地丰富每届学生的教案和PPT内容,根据自身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切入点,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把理论直接应用到实践中去。社会对高校的要求是直接输出已经具有教学经验的、可直接上岗的专业教师,而当今学龄前或艺术社会培训机构中,既有学历又有能力的专职教学法教师少之又少,多数为兼职,少数没有学历。所以,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经过四届学生的实践教学培养出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奥尔夫教学法只是我们音乐教育实践课的课程计划之一,我们想通过此方法,用理念来引领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教学来更好地体现理念的科学性,让更多专业的教育者参与到社会实践;通过高校不断地输出具有实践经验的、适合儿童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从而规范社会机构培训市场并普及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丽新.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音乐新课标的契合性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89-291.
[2]田屹.透过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审视我国音乐教育现状[J].电影评介,2009(10):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