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6 22:41: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环境与生态保护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良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求。特别是最近十年,党的富民裕民政策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水平和城市的差距在缩小,高质量的生活条件成了广大农村居民的美好追求。但是,从很多农村地区的现状来看,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逐渐呈现令人担忧的状况,而这与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初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同时急功近利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策略也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
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下,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成为了农村建设成果的最直观体现。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善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那么,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环境卫生较差。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并不同步,主要是垃圾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垃圾污染主要表现在垃圾的随意丢弃和垃圾的长期堆积不能及时清理;而污水污染主要是污水的随意排放,基本上没有处理污水的设施。
(二)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水是广大农村居民生活的必需资源,但是从现阶段来看,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枯竭成为制约农村安定发展的一大因素;同时,部分微小污染企业的乱排乱放使地下水水质变化很大,部分地区饮用水不达标,导致居民饮水困难,这些都严重威胁居民的健康。
(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很多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高产的目标,往往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从而造成农作物和土壤的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另外,每到夏收、秋收季节,很多农户为了方便自己生产,往往随意倾倒、焚烧农作物秸秆,从而造成大气污染。
(四)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
为了家庭的增产增收,家庭副业在当前农村发展很快。很多农户都进行畜禽和水产的养殖产业,如养鸡、养猪、养鱼……这些产业的发展在给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如到了夏季,畜禽的粪便随意堆放,导致恶臭蔓延,严重影响到广大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五)整个生态体系受破坏严重。
很长一段时间来,由于缺乏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通过破坏森林资源,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导致森林资源数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沙化”的趋势,而环境的恶化使整个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越来越弱,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个别物种面临消失的危险。
二
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农村的进一步发展,不符合我国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在战略。因此,关于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良好基础。那么,针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要加强对农村生态安全和环保教育。
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牢固树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思想。要把环境与健康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广大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农村环保新机制。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资金、技术上的投入,要大力发展环保型的技术,并努力推广。如实施的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沼气建设、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设施等项目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项目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重点开展一批农村环保工程建设,搞好农村饮水工程,保护饮用水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同时,要按照城市反哺农村的思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引导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力争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系。
很多时候,一些农村环境恶化的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的监管与指导不够及时有一定关系。因此监管非常重要。要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加强对土壤、水环境、农产品安全等监控,开展减轻面源污染的科学研究和完善有关技术支撑。整合部门资源,建立由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建设、市政、卫生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协调机制。
(四)加强对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全面指导。
小城镇生活污染整治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根据小城镇污染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对农村环保政策和技术上的指导,研究污染防治对策;并尽快制定出台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标准,推荐一批符合小城镇实际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确保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是:建得起、运行费用低、便于管理、处理效果好的先进而又实用环境保护工程。
甘向群在论坛上指出,环境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工农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广西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已面临重大压力,并引起了党委、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我们把“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作为今后几年内广西专家论坛的主题,这个主题选得好,也很及时。“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专题研讨会”,拉开了“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论坛”的序幕,是广西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环保战线的科技工作者以智报国、为国分忧的具体行动。
甘向群还指出,广西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广西专家论坛是广西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这个平台充分利用科协及所属学会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以及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横向联系的优势,汇集各学科专家学者的智慧,围绕广西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前瞻性的学术研讨活动,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许多高层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来自学会的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深入探讨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问题,交流经验,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生态补偿财税政策”,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生态补偿最早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后被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生态补偿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经济手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并逐步成为环境政策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核心内容是生态保护外部成本内部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改善、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以内化相关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为原则的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制度。
财税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涵义更加广泛,其政策涵义是一种以保护生态服务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运用财政税收手段,调节生态保护者、受益者和破坏者经济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财税政策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财税视角下考察生态补偿路径,有助于拓宽生态补偿的理论思路和操作渠道。
一、生态补偿与生态税收政策
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渠道是多方面的,但生态税收收入是其中重要的来源。借鉴国外先进的生态税收建设经验,完善生态税收政策,建立与生态补偿机制相适应的生态税收体系,是税制改革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主办单位:国家环保局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4831
国内刊号:32-1766/X
邮发代号:28-11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二、在生物学野外实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的多重体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一)考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体验生命之伟大
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生物要与生存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生物的适应性,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一些从未涉足西北环境的南方同学,总以为沙漠里是荒凉无际、寸草不生。而当他们面对浩瀚无垠的巴丹吉林沙漠中郁郁葱葱、傲然挺立的沙生植物时,深刻感受到生物与环境的奇妙关系,更由衷地感叹:沙漠并不是生命的,看似弱小的植物,不断与恶劣的环境顽强抗争,经历了伟大的进化历程,是奇迹,也是生命的赞歌!学生们通过考察深刻领悟到沙生植物种种奇特的形态是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如梭梭和红柳的叶子成了鳞片状;骆驼刺的根系不仅发达,在春天多雨的季节里吸足了水份,可供一年的生命之需。这些形态特征对于适应沙漠严酷的环境十分有利。因此,在教学实习中,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之学习、了解生物适应性的本质和意义;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关注自然界的和谐,思考如何增强自己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二)考察民勤生态危机,体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
20世纪50年代,随着石羊河流域最后一个湖泊青土湖干涸而成沙源,民勤荒漠化生态加速发展,时至今日,民勤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5]。在民勤县的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考察了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区中的生物类型和特点,也深刻体会到了民勤的生态危机:严重的资源性缺水、人口剧增、耕地不断扩大、灌溉用水急剧增加、石羊河下游断流、湖泊干涸。因此,在野外实习中,教师以事实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民勤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策略。同学们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和谐的观点,即要充分考虑生态承载能力,要按照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石羊河流域和民勤干旱缺水的实际出发,坚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确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益为目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学习民族文化,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甘肃境内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中包含着许多有利于实现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体现在、禁忌习俗、生产生活方式、丧葬文化等不同方面,它们对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起到了极为有效的保护作用。如藏族的祖先崇拜以及图腾崇拜,使大部分动物作为直接崇拜对象,如鸟类、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爬行类、昆虫类等,由崇拜而形成禁忌杀生的观念。从生态学的观点分析,禁忌杀生观念及由此而引申出的素食、放生、不穿动物皮毛服装等行为,实质是对保护物种多样性,尤其对野生濒危动物的保护,在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天葬也反映出藏族人对大自然的爱护和尊重,因为无须为做棺材而砍树伐木,也不占用土地,使自然资源得到了保护,减少秃鹭对其它兽类和鸟类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贡献[6]。甘肃玛曲县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全县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地方,足以说明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与藏族崇尚自然、保护资源的理念不谋而合。这种实习引导学生们深刻体验了文化的价值取向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利用民族文化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积极内涵这一社会资源来推动现代社会环保事业的发展,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
(四)考察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体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实习基地之一的碌曲县是甘肃境内最大的黄河支流。碌曲和玛曲都是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均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在涵养和补给黄河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功能和生态地位,在维系整个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经过在碌曲尕海湿地、则岔森林、黄河首曲阿万仓湿地的实地考察,同学们了解到,近年来,甘南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草地和湿地遭到严重破坏,土壤的渗水和蓄水能力大幅下降,暴洪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部分地方沙化,严重威胁了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此外,甘南黄河源区还面临天然草地严重退化、生产能力大幅下降、草原湿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威胁、以及水源涵养能力普遍降低、河流水量急剧减少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在甘南黄河源区的实习,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重视该地区的生态保护,才能使生态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才能有利于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物学野外实习中实现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将人文教育全面地纳入教学体系
1•改革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社会实践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明确“学生主体”观念,倡导民主的教学氛围,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唤醒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整个实习活动的主人。这方面,兰州大学的野外生物学实习带队教师做了不少尝试,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实习时间相对短暂,穿越和经历的路线较长,因此,如何克服地域广泛、生态类型复杂、物种特异性较强与学生多、时间相对紧张之间的矛盾,是实习队面临的挑战之一。在全面了解不同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在组织管理方面,改革大团队式的野外实习活动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分组模式,将整个实组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如民勤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小组、甘南牧区草地退化人文因素调查小组、阿万仓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小组等,由不同的教师带队具体指导,让学生在开展野外生物学实习的同时,对个人感兴趣的社会实践课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而且也有效地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开展生物学实习的同时,主动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教学实习效果也明显提高。
2•改革教学内容,将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授
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主动将人文知识内化到生物科学知识中,这是兰州大学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的地域特色和教学特色。拓展生物学野外实习的内容,在自然科学实习中引入人文内容,加强同实习地社会、文化、经济的联系,使实习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主题。如兰州大学理科基地在生物学野外实习过程中,时刻灌输环保的思想,激发环保意识和使命感,注重将植物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观察、研究,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界的了解,开阔其视野,还可以不断地增强学生的生态和环境意识,从而提高其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并建立合理利用植物资源的理念;鼓励学生走入实习地的居住区域中,了解当地经济结构、宗教文化、人口密度等人文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学生也可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
(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
一、研究的意义、目的与方法
在全球生态保护的浪潮中,生态与性别关系的问题近年受到格外的关注。在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非常缺失,大学生群体对此问题的认知情况可以为我们思考如何推进生态建设号眭别平等建设提供参考。
本研究通过大学生对“生态与性别”这一特殊结合点的认知调查,希望了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与性别意识,及生态和性别结合关系的认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生态与性别意识。这样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从性别角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因此,无论从促进生态保护、推动性别平等,还是大学生乃至公民教育的角度看,都具有开创性。
本研究选取北京林业大学,以及台湾淡江大学学生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与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回答问卷的学生中,北京为186人,台湾为146人。其中男性为44.6%,女性55.4%,两地性别比构成没有明显差异。在封闭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又选取两地学生各20人,其中受过性别教育与未受过性别教育者各为l0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以补充封闭式问卷调查的不足。
二、性别教育提升对生态与性别关系的理解接影响学生生态与性别意识。
回答封闭式问卷的北京学生中,有34%上过社会性别方面的课程,或自认为接触过社会性别方面的理念,其中79%认为生态与性别有着密切的关系;台湾学生中,73%的学生上过社会性别的课程或接触过社会性别理论,其中83%认为生态与性别关系密切。这一调查数据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两地没有上过社会性别课程或自认为接触过社会性别理论的学生中,均只有约20%的学生认为生态与性别有关系,两地没有明显差异。
这一数字显示,接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学生,更具有社会性别敏感度,对于生态与社会性别的关系有清楚的理解。
我们随后的半结构式问卷进~步证实,两地学生上过的社会性别课、均没有、或几乎没有直接涉及到生态与社会性别关系的论述。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学生在具有了社会性别的分析视角之后,能够敏锐地觉察到生态与社会性别的关系。
关于性别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西方学术界已经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女性主义生态学从女性的视角看待自然和环境,认为人类对自然的贬低,与对女性的贬低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是建立一种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学者从根本上反对资本主义父权制及其所产生的各种对于环境具有破坏性的思想,认为当前西方父权制式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加深了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统治,并从女性视角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互惠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主张男人和女人都应以生存必需为视角,消除所有威胁毁灭地球的实践和制度,极力倡导人们过一种尽可能简单的生活,以尽可能少的消费来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生态女性主义探讨女性与自然的被剥削与被压迫,其根本指向的是性别、环境与发展等问题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关联性。只不过,生态女性主义的根基是建立在女性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借助女性主义关注生产、抚育、关怀等活动阐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
具有性别意识的学生,更清楚这种性别与生态的关系。比如T14(本文中,受访的台湾学生以T字头编号,北京学生以B字头编号)认识到父权社会女性与生态同样处于受压迫的地位,认识到女性与环保的天然联系,与生态女性主义的某些观点相一致。她说:“有句话是:大地是我们的母亲。也因此身为女生可能就会有种莫名的使命感,想要去守护我们的环境,进而去带动男性一起守护大地。而且在以前父权社会下女性地位受到压榨,所以在现今女性也想做出什么来表示行动,不再当受迫的一方。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组织成立,理所当然关怀环境生态的团体也陆续出现。会去关怀动物,帮助流浪或受伤的动物,希望大家不要破坏土地,并去掉物质商品主义,减少需求,让一切回到自然环保的面貌。而且现今科技发达,资源也越趋浪费,人们毫不节制,我想这时如果由女性站出来发声,有母亲的温暖感觉,心里觉得有依归,社会或许也会受到感召并抱有认同感且更愿意付出。”
虽然也有一些没有接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两地学生认为生态和性别有关系,但是,他们对于两性与生态关系的理解,通常仅仅停留在基于生理性别的差异认识,甚至会出现指责女性的情况。而上过性别课的学生,则能够认识到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也是文化建构的,从而在更深层次上理解生态和性别间的关系。
比如,三位没有上过性别课程的同学便认为女性对生态的影响大于男性。
B6说:“女性洗澡频率往往比男性大,洗浴时间也更长,随之而来的就是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T6说:“女士平日的各类化妆品同曰用品上都会对环境构成一定影响”。
B12说:“根据市场调查显示,女性相较男性来说,更青睐使用美容保健药品、化妆品,也更喜欢兽皮的衣物、象牙制的饰品。而这些商品的原料许多都是取自野生动物。”
而在我们进行的半结构式访谈时,那些上过性别课程的同学却清楚地指出,即使现象如此,也不应该简单地指责女性,而应该注意到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性别机制的建构。比如,为什么女性要洗浴更长时间?为什么女性更追捧动物制品?女性“爱美”的现象背后是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的要求使然。
需要说明的是,两岸生态环保运动与性别平等运动的历史和现状都有一定差异,台湾在生态运动和性别平等运动方面都走得比较早,所以即使是没有学过社会性别课程的台湾学生也会表述说,他们通过其它途径,比如说大众传媒,对于生态与性别的关系有所了解。所以,在同样的群体中,台湾学生的生态行为略高于北京学生,但并不构成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
三、性别教育促进对性别分工与生态相互作用的认识
在家庭领域和工作场所,传统的性别分工决定男女两性对生态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样,生态环境变化对两性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转贴于 B3说:“在一个家庭当中,女性在家做家务的机会较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就会对整个社会的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
T9认为:“虽然现代社会推崇男女平等,但大多数家庭的家务仍由女性承担。家庭生活垃圾是总垃圾的重要一部分,如果女性的环保意识较强,在做家务时做好垃圾的收放、分类和处理工作,对环保是很大的贡献。还有家庭节约用水用电用纸,买菜购物使用环保袋,不使用一次性碗筷等,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将是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又一大福音。”女性作为孩子抚养者的主要角色也受到注意。T7说:“女性更多带孩子,如果女性的环保意识较强,那么她的孩子甚至全家人在这方面都将做得更好。”工作领域也是一样。B14说:“在我的印象中,小学的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女性教师,好像幼儿园里的都是女性,女性教师如果可以从小就对小朋友灌输保护环境、生态这样的思想的话,或许成效会不错,因为很多事情,从小做起,从小抓起,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T8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城市的职业妇女在纸制品的减少、再利用与回收和垃圾分类、办公区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台湾农村有4.8亿妇女,70%的家庭种植和养殖业是由妇女承担的。妇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否兼顾环保的要求,开源节流,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非常关键。”
此外,北京和台湾接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学生,均普遍能够认识到,女性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首要受害者。北京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中的65%,台湾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中的74%,均认为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使女性成为这样的受害者,性别不公正的父权体制应该对此负责。
B3说:“由于女性更多地承担家务劳动,化学洗涤用品、水污染、食品污染等更直接地伤害她们。即使同样在工作场所,由于工种的不同,男性和女性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在一些鞋厂、皮革厂等,一线女工占90名以上,她们直接接触到苯等有毒物质,车间浓度如果超过规定标准将大大影响到女职工的身体健康,严重到造成人员死亡的事例也并不罕见。此外,其生活环境、伙食卫生等条件也很差。大部分企业的女工不同程度地接触到尘毒、噪声、高温等危害。”
来自农村的同学B11认识到:“砍伐、水产养殖业和工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已经将其难以承受的后果加在了女性、特别是农村妇女身上。例如,在一些乡村,环境恶化造成水资源枯竭或是受到了工业废物的污染,妇女们就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去打饮用水。同样,对海洋栖息地和渔场的破坏也威胁到了那些不能从工业和刚刚起步的水产养殖中获得较多收益的家庭,这些也增加了妇女本已繁重的工作量。污染的空气和水引起家人得病也要求妇女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此外,也有同学注意到:女性作为生育者和孩子健康的主要照看者,环境的恶化和污染对她们健康的伤害还将影响到下一代人。
四、性别教育促进生态行为
封闭式问卷的另一个结论是:受过社会性别课程教育的学生,其日常生活中更经常采取生态行为(如随手关灯和电脑、关紧水龙头、不使用超薄塑料袋等)的比例远高于没有受过社会性别课程教育的学生。其中受过社会性别课程教育的学生中经常采取生态行为的北京学生为69%,台湾学生为78%;而没有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学生中,经常采取生态行为者北京为37%,台湾为48%。受过性别教育并经常采取生态行为的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没有受性别教育却采取生态行为的学生,女生为60%(北京)和65%(台湾),男生为40%和56%。这一组数字告诉我们: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更经常采取生态行为,性别的差异在这里趋向消失。而没有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女生远较男生更经常采取生态行为,总体而言更少经常采取生态行为。
这实际显示了性别教育对生态环保行为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从女性主义生态学的视角,非常容易对此做出解释。按着女性主义的解释,性别不平等的机制是一种所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人,则可以在颠覆性别不平等的过程中,也自然地挑战和化解了其它的不平等。正如女性主义生态学主张的:人类对自然的贬低,与对女性的贬低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建立一种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有助于解决生态危机。
学习过社会性别课程的学生,也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性别气质与生态的关系,并且主张在生态环保实践中,重视性别差异,发挥性别差异的优势推动生态保护。
B11说:“在宣传方面,女性比男性更有热心,更具吸引力,宣传效果会更好,更有居委会老大妈热心肠可以在监督管理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制定决策时,女性所关注的和男性有所差别,可以帮男性更好的完善保护方案。女性更加敏感,可以更准确的区分地域之间的差异,从而进行更好的研究。”
B29认为:“女性无论是形象、语言或是动作,亲和力都比男性大。所以在做宣传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时,女性更有说服力、影响力,更能打动人心,号召大家积极参与环保事业。”
T3认为:“女性可提出精细的保护计划,并由对身旁周遭的了毹,提出欲保护之细项与实施方法,加上特有的耐心,不但能将计划维持,更能说服更多的人,除此之外,由于女性之间组织力与消息流通更是发达,因此若利用彼此之间的交流而达到制约的成果,阻止任何伤害环境之行为,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女性在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上,应能产生较多的贡献,毕竟,不论是环境保护或生态保护,需要最多的,便是持续下去的动力。”
五、总结与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性别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提高社会性别敏感度,具有社会性别平等思想,而且这种思想可以直接对他们的生态态度与生态行为发生影响。
接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比没有接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社会性别是一个分析视角,可以用来分析所有的社会问题,生态也不例外;社会性别的影响无所不在,生态也不例外。接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他们能够超出单纯生理差异的视角,从而对两性与性别关系背后的实质有更深刻的了解,采取正确的态度。
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社会性别分工与生态存在着互动关系。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决定着男女对生态的影响不同,而生态变化对男女两性的影响也不同,女性往往成为生态环境恶化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这有助于这些学生增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认识到女性在社会中承受的重要角色与她们的弱者处境。
受过性别教育的大学生更多地经常从事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而且也能够注意到性别气质差异对生态环保行为的影响,并且主张利用这种差异推进生态保护。本研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
中图分类号:Q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3202
1引言
遂昌县地处钱塘江和瓯江的源头,是全省“绿色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县生态建设全面加强,以休闲旅游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快速兴起,实现跨越发展的条件进一步成熟。
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基本指向,以保护自然生态为根本前提,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要抓手,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生态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不断增进生态文明观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生态、生产、生活联动提高的新路,成为遂昌在全国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域。发挥流域自然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绿色加工等,打造以湖光山色的自然景观为依托,休闲、运动、观光等有机融合的休闲度假天堂,成为遂昌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新兴区域。
2基本原则
2.1生态优化和生活改善联动
从流域“水系源头区域”和“经济后发区域”的双重属性出发,必须在发展中联动推进生态优化和生活改善。把生态优化作为流域发展的根本前提,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推进实施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工程,推广应用若干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为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把生活改善作为流域发展的根本指向,大力发展以休闲旅游为龙头的生态经济,推进人口内聚外迁,加快库区下山脱贫进度,为生态保护提供长远保障,实现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目标。
2.2休闲旅游和生态农业驱动
从流域的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出发,必须在发展中把休闲旅游置于主导地位,坚持“高端定位、品质开发”,聚力发展休闲度假、温泉养生、水上运动、峡谷观光等核心产品,使之成为流域经济长远发展的支柱。发挥休闲旅游的“提携效应”,联动开发生态农业,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模式,着力扩大绿色农产品生产,进而形成主导特色鲜明、整体优势突出、生态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架构,引领流域经济加速崛起,在科学发展中促进生态保护。
2.3优势资源与强势资本互动
从流域发展基础薄弱,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匮乏,但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富集,市场空间极度广阔的现实状况出发,必须在发展中确立“资源对接资本”的基本取向。依托特色资源构筑合作平台,通过接轨发达地区,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分工,实现自身优势资源与市场强势资本的高效对接,为流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树立“积累区域财富”的基本理念,通过设置准入门槛、加强规划引导,实现资源高效开发、永续利用,为流域发展保持不竭源泉。
2.4重大项目和重点区域带动
从经济后发区域的一般经验出发,必须把实施重大项目、开发重点区域作为流域发展的重要路径。要坚持重大项目优先、重点区域优先,进一步突出其带动和示范作用。强化重大项目带动,着力生成、引进、实施一批效益显著、环境友好、关联性强、带动面广的发展项目,高端开发、品质经营优势资源,增进流域经济活力和后劲。聚力重点区域开发,加快主要景区(点)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开发水平,带动流域经济整体优化和协同发展。
3主要目标
3.1生态环境
出境水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其他区域达到相关要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4.5%以上,林木绿化率稳定在85.3%以上,森林活木蓄积量达512.1万m3以上,公益林达到105.59万亩;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3%和90%,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分别达到50%和90%。以休闲旅游、生态农业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旅游总收入突破35亿元,旅游总人数突破800万人次,建成国家5A级休闲旅游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基本实现流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3.2生态经济
旅游总收入突破10亿元,旅游总人数突破250万人次,建成长三角一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实现农业总产值6.24亿元以上,农业“三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比重达50%以上,生态效益型农业基本确立;绿色加工业产值达1.5亿元。
4加快林业产业建设
4.1油茶
发挥湖山、金竹区块“遂昌油库”优势,推进油茶山改造,重点发展精制茶油和茶饼综合利用,加强油茶品牌建设,提高油茶附加值。
4.2水干果
依托湖山“浙江省板栗之乡”的品牌,以湖山、金竹等乡镇为重点,引导板栗等水干果种植,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4.3毛竹
加快建设特色林竹基地,发展林竹加工企业,延伸木、笋、竹产业链,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好王村口区块的竹林资源培育,实现竹林经营从粗放经营向分类经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全面提高竹林管理水平。做好笋、竹产品的加工利用和市场营销,实现笋竹加工利用从低水平向较高水平跨越。改造高能耗、低档次生产技术和工艺,开发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竹炭、竹醋液产品系列,建立竹炭产业集聚区,大力开发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
4.4其他经济林
积极开发优良乡土树种,利用山地立体气候,发展兰花、瑞香、东方百合等名贵花卉以及树桩盆景、微型盆景、树根雕等,为林业建设和城市绿化提供优质种苗。依托蔡源厚朴基地,组织制定《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规范标准,建立GAP生产基地,发展原料药生产。
4.5景观林
实施乌溪江干流两侧山地森林植被改造、滩林湿地保护,通过林相改造与绿化美化相结合,改变目前乌溪江干流两侧林相单一、植被覆盖率低、森林植物景观效果较差的问题,建设乌溪江干流彩色生态景观带,使之成为“浙江绿谷”的标志性品牌。
4.6生态公益林
以改善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提高生态功能为目的,采取封、育、造、补相结合的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结构,逐步扩大阔叶树比例,形成物种多样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结构,提高生态公益林的整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对低效生态公益林,特别是交通干线、水库周边的生态公益林,通过人工补植乡土阔叶树,形成针阔混成林,改变单一林相,提高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
5政策机制与保障措施
5.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氛围
把乌溪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作为推进“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建设的工作重点,列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向国内外宣传乌溪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使之成为遂昌产业发展和招商选资的新亮点。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环保法制宣传和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和参与生态经济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乌溪江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5.2加大规划协调
进一步突出本规划在乌溪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在本规划基础上,加快有关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及相关分支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形成调控流域保护与发展的完备规划体系。实施过程中的局部规划调整,必须经过充分论证,才能对原规划作出必要的完善和调整。
5.3创新体制机制
加大对资源保护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解决因保护森林、水资源而造成的财政减收,提高财政转移额度,推进当地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通过水电、旅游、矿山等生态效益直接受益单位,多种渠道筹集补偿资金,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加大流域统筹发展力度,建立“异地开发生态补偿试验区”,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保障措施,以异地发展所取得的利税返回形式支持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探索“造血型”的生态补偿机制,使资源保护区的受补偿者充分发挥其发展经济的潜能,形成造血机能与自我发展机制。
5.4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技术创新为途径,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强化科技攻关,突破重点工程建设技术瓶颈;加速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标准、质量和专利工作,提高质量和效益;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5.5拓展融资渠道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历史上给人以"傻、大、黑、粗"的形象也随着科学的进步正在向生态水利、生态工程上发展,且很多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1堤防工程生态技术必要性
随着科学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各地在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和河流整治工程中,已经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加强河流的生态建设。比如生态型护坡技术,堤防绿化措施等。但是这些技术经验还缺乏系统的总结,也迫切需要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导则的指导,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
2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2.1有关防洪工程规划的原则。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方面应加强,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以往的治河工程着眼于河流本身,往往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视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也常常忽视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建议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平时的设计当中除说明需进行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加强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是生物群落(动物、植物)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对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2.2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因此,针对有关条款,建议补充或强调以下要点:在堤线布置原则中,补充说明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在确定堤防间距时,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能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2.3河流断面设计。自然河流的纵、横断面也显示出多样性的变化,浅滩与深潭相间。因此设计规范中应提出河道尽量要做到河床的非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避免因规则断面而导致流场的均一化,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并有助于与自然风景相协调。与上述设计相对应,需要推广使用一些与非规则断面有关的水力学计算方法和配套的实用工具或计算机软件包。
2.4岸坡防护。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可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2.5景观建设。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可以强调注意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水利工程还应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水生态公园等。
2.6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中,建议强调施工期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对特殊区域的物种,在施工期要采取其它辅助保护措施,如它处养育等。取料场开挖后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美观和环境方面的要求,要求合理设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料场区应进行植被恢复,与周围景观相一致。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农业干旱,农村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对粮食安全、社会发展和人民提高生活品质构成威胁。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我们对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环境生态学,在解决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方面作了实证性的探索。因此,通过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就颇具现实意义。
一、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环境生态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1]环境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与生态科学交叉渗透学科,并与其他学科广为联系,注重生态学基础性的知识与原理在人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如生态位原理在农业立体种植养殖方面的应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理论对生态农业建立的理论支撑,群落生态学对实现生物多样性的阐述和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规划城市。但目前的《环境生态学》教材较多偏重于生态学理论的介绍和对生态系统的服务、管理,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功能表述。其对概念、内涵、原理、原则等内容涉及较多而对具体环境事件的实际应用较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涉及本地区和学生的周边事物给予重点关注。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当前的城市缺水问题和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农村的环境污染对粮食安全和村民居住环境的影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凤眼莲等外来物种在中国的生物入侵,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灾害,等等。这样在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后,就可让学生通过自学生态系统的服务与管理、环境污染与环境评价等内容来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作一些调研,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实践性为显著特点的环境生态学来说,学生只有在实验、野外考察中才能对自身周围的环境生态获取最为直观、最为生动的认识。只有不断深入地推进教学改革,不断进行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探索、考核制度修订,才能达到使学生反思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及生态恢复问题,关注环境污染与生态系统的评价问题,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评估与修复问题。
二、以改革创新引领环境生态学课程改革
教学的本质就是文明的继承与创新。教育的继承指的是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生活常识转变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教育的创新指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经验总结转化为改在世界的实践能力。所以,改革创新是教学的特质。环境生态学课程更要发挥改革创新的特性,不仅要巩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且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与学习潜能的挖掘。
1.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转变观念,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索性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理念,强化教育的创新与服务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达到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开发自身学习潜能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2.在教学方法上,要强化理论教学的质量意识和实践教学的开放意识,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教学法分为参与式和多层复合两类。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实现教师系统指导与学生能动学习的完美结合。教师应依据课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式教学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通过主动学习达到拓展思维领域、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2]环境生态学课程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应用多层复合教学法。环境生态学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要求有大量的实际材料作为教学支撑。因此,环境生态学课程应注重实验指导式、野外直观式等环节,以求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
3.在教学考核上,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以适应环境生态保护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考核方式以期终的笔试考核为主,这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老师满堂灌的教育弊端。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必须建立一套综合化的考核体系。综合化考核评定体系就是增大日常考核力度,即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变为由日常成绩、课程作业与课业论文和期末考试成绩等诸因素组合成的综合评定体系。其中,日常成绩由考勤、学习态度、课堂作业及随堂小测验组成;课程论文一般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实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生态问题并自拟题目,完成后向同学讲解。课程论文主要根据其理解和完成程度评判;期末考试形式更加灵活,采取开卷、闭卷、口试、演讲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作不同选择。论知识较多时选择闭卷,应用方面较多时可以采取口试和开卷。总之,要通过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来达到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结语
环境生态学直观、生动的教学改革必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培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造就具有生态意识和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林业生态概述
林业建设具有很强的经济外部性。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正处在由采伐木材为主向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主的转折时期,随着六大林业工程的蓬勃开展,林业建设的生态补偿被提上曰程。
森林资源不仅向人们提供木材、纤维、燃料、维生素和药物等多种产品,更重要的是维持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储炭吐氧、减轻自然灾害、调价气候、孕育和保存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以及具有医疗保健、陶冶情操、旅游休憩等社会功能。过去,在资源无价、环境无价的观念指导下,森林的生态效益未能进入市场,致使生态资本受损。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应是生态补偿的重要依据,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标和参数,不同研究结果出现很大的差异;有些搬用国外的标准,与我国社会经济现状脱节,出现以天文数字计的生态效益和无人买单的矛盾现象;同时,现行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以GDP为基础的经济核算的制度以及干部考核标准制约了以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补偿,而且,巨大的生态赤字和有限的国力支撑决定了生态补偿只能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
二、我国的生态补偿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机制不活。现在的保护补偿基本上全靠国家财政,不但没有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而且许多地方产生了依赖思想。生态保护补偿不能单靠==补贴,要建立补偿制度,健全补偿途径,完善补偿网络。
(二)后劲不足。要变“输血型”补偿为“造血型”补偿,寻找生态与经济、社会的结合点,采取有利于综合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措施,积极发展生态产业,使补偿区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实现三者共赢。
(三)科研基础薄弱。森林、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但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补偿。
(四)补助标准“一刀切”,政策不稳。补助应按坡耕地的土地产出率(单产)和农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将中西部划分为几个大区和亚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补偿标准。当然,还可根据区内的平均水平,细分补偿级;另外,在分区的基础上,分林种、草种、树种、配置方式确定种苗补助标准体系,并考虑农民育苗的管护费用。
(五)生态学效益与现行经济、社会条件缺乏有机的结合,使得生态补偿难以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决策之中。
(六)森林保护与发展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薄弱。生态环境的优化要靠发展来解决,以发展来促保护,以发展来促建设。森林资源的保护要解决贫困问题,在补偿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变“输血型”补偿为“造血型”补偿,关注补偿地区的发展问题,使有限的资金更加有效,最终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
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一)加快建立“环境财政”。把环境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按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资金的安排使用,应着重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优先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明显的区域性、流域性重点环保项目,加大对区域性、流域性污染防治,以及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应用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矿山生态恢复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实现生态治理与土地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采取“以能代赈”等措施,通过货币帮助或实物补贴,大力支持开发利用沼气、风能、太阳能等非植物可再生燃能源,来保证“休樵还植”,以解决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燃能问题。
(二)完善现行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增收生态补偿税,开征新的环境税,调整和完善现行资源税。将资源税的征收对象扩大到矿藏资源和非矿藏资源,增加水资源税,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将现行资源税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通过税收杠杆把资源开采使用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同时,加强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增强其生态补偿功能。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税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各项资源税费使用中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并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
(三)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路子,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的投资。积极探索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与城乡土地开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土地开发中积累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积极利用国债资金、开发性贷款,以及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或赠款,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格局。
(四)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育资源市场,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使资源资本化、生态资本化,使环境要素的价格真正反映它们的稀缺程度,可达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双重效应,积极探索资源使(取)用权、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的补偿模式。完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建立水资源取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的交易机制。探索建立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机制,逐步推行政府管制下的排污权交易,运用市场机制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效率。引导鼓励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受益者之间通过自愿协商实现合理的生态补偿。
(五)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的立法工作。环境财政税收政策的稳定实施,生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生态环境管理的有效开展,都必须以法律为保障。为此,必须加强生态补偿立法工作,从法律上明确生态补偿责任和各生态主体的义务,为生态补偿机制的规范化运作提供法律依据。应尽快制订《可持续发展法》、《西部地区环境保护法》等,对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对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科学、系统的安排。同时修订《环境保护法》,使其更加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完善环境污染整治法律法规,把生态补偿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5-0021-04
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起,三江源地区草原沙化、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我国政府投入巨资、先后启动了两期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和一项国家战略,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不仅对源区人民具有重要意义,更对维护三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立足于公共经济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建设的战略意义、工程实施效果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以期为建立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其生态环境功能,但实际上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一项具有多重意义的国家战略。
首先,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区,水资源蕴藏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源自于此,有“中华水塔”之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三江流域(长江、黄河、澜沧江)省市总人口和GDP总量均占到了全国的90%以上。因此,三江源地区承载了极其重要的生命负荷和经济社会发展负荷,保护好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对于三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将为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落实特别是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根据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空间被划分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其中,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一般是关系到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屏障区和自然保护区。如何平衡好这些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难题。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三江源等生态屏障地区为流域地区乃至国家提供的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生态财富和生态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理应由公共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下游各地区财政)来购买其生态财富和生态服务,共同维护好流域和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建设不仅对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对其他类似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部广大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制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先行探索意义。
第三,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将为探索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生态补偿提供参考和借鉴。如何进行广范围、跨区域、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是一个极少有成功案例的世界性难题。三江源在生态保护建设过程中,同样面临如何确定其生态服务的受益者、受益范围、受益大小,以及如何通过生态补偿体现其生态价值的难题,其探索和实践将为我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投入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最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强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媒介。三江源及其所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大江大河发育的集中地,是亚洲国家的江河之源。三江源区独特的地形,阻截了西南气流携带的大量水汽,形成了充沛的降水,对大江大河起着源头补给和初始循环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最重要的世界高原生物基因库,有9个植被型、50个群系、70多科、390属、17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重点保护植物34种;有各类野生动物396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69种;对维护亚洲生态安全和世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外交日益成为国际外交重要内容的今天,中国可以通过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以水为纽带,加强与澜沧江下游、东南亚5国的生态合作与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巩固地缘政治。同时,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升在国际生态环境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
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效果评估
为确保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现其预定目标、发挥其重要作用,需要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期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截止目前,我国先后启动了两期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其中,一期工程于2005年启动,2013年完成。二期工程于2014年启动,保护面积和规划投资均扩大到一期工程的2倍以上(具体见表1),是一期工程的延续和深化。由于二期工程刚刚启动,本文将主要对一期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75亿元,覆盖范围包括青海省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个藏族自治州、1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保护、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支撑项目三大工程和退牧还草、鼠害防治、草地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22个子项目。2005-2013年一期工程实施期间,三江源地区累计完成封山育林511万亩、退牧还草5671万亩、退耕还林近10万亩、湿地保护160万亩、黑土滩综合治理523万亩、地面及地下鼠害防治11781万亩和沙漠化防治66万亩,同时配套开展了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等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生态保护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流域供水能力加强。根据监测,一期工程的实施使得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增加了约85亿立方米,湖泊面积增加了760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增加了104平方公里,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了约29亿立方米,由2004年的169亿立方米提高到2012年的198亿立方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年出境水量比工程实施前的2004年增加了20%以上。同时,水体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干流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以上。上述数据说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使该地区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水量增加、水质改善,对于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保障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水资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草原退化得到初步遏制,水土保持能力提高。自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域内的植被明显恢复,中等覆盖度草地面积呈现稳定态势,高覆盖度草地面积以每年2378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黑土滩治理区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提高到80%以上,大面积沙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到15%提高到38%。工程区内的草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土保持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人工增雨工程对缓解荒漠化的作用尤为显著。
3.区域生态系统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2005-2012年,三江源地区森林面积增加了150平方公里,工程区域内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了11.6个百分点,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各种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目前仅玛多县境内的藏羚羊数量就已达到4万只以上,比10年前增加了1.5万只;藏野驴达到3万多头,增加了0.2万头;岩羊达到0.7万只,增加了近0.5万只。区域生态系统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渐恢复。
4.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共完成生态移民5.6万人,建立了86个生态移民社区,改善了23个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了5万亩灌溉饲草料基地,投入了3000万元生态移民创业扶持基金,解决了1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问题都得到明显改善。
5.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各种生态工程的建设实践,当地干部群众对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传统过度放牧的“掠夺性”生产方式也发生很大改变。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尽管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也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一期工程实施以后,虽然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据监测,整个三江源地区的草地仍在以每年近8万亩的速度退化和沙化,水土流失情况和荒漠化趋势依然严峻。究其原因,一是生态恢复的艰巨性与资金投入的有限性矛盾使然。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历史欠账过多,生态恢复、保护与建设的成本高、任务重、难度大,需要长期、持续和稳定的资金投入。目前,尽管国家已经陆续投入大量资金,但总体上依然存在较大缺口,环境治理的速度跟不上生态退化的速度。二是生态建设的长期性与工程项目的短期性矛盾使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但目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以阶段性、项目式的工程建设为主,缺乏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如国家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纷纷到期,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还草补助期限仅为2年,而三江源地区的牧草生长周期很长,恢复原生草原植被大约需要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三是生态保护的整体性与具体建设的局部性矛盾使然。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要求整体性和协同性,但2005年启动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覆盖面积只占三江源地区的40%,尚有60%的地区未能开展协同建设。二期工程虽然涵盖了整个三江源地区,但生态保护建设资金多头管理、分散使用、政出多门现象比较普遍,生态保护建设尚未形成合力,给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整体建设带来难度。四是特殊地理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然。如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内的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但由于高寒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那些对于水土保持更具意义的植被根系层却恢复缓慢;又如全球气候变暖使三江源地区的冰川融水增多、区域水量增加,但随着冰川消融速度加快、雪线持续退缩,从长远看,冰川对河流的补给可能经历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使三江源地区未来的持续供水能力堪忧。
2.生态移民“留不住、难致富”的难题亟待解决。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先后有5万多牧民实施了退牧搬迁,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面临着“留不住、难致富”的困境。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生活补助低。围栏禁牧、退牧还草等措施的实施,使众多迁移牧民失去了放牧、养殖等基本生活来源,且很多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牛羊肉、牛奶、酥油等,由自给自足变为对外购买,生活成本大幅提高。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对每户牧民仅给予每亩5.5斤饲料粮、折合现金约2.5元的补助,整体搬迁牧民每户每年补贴8000元、连续发放10年,补贴标准明显偏低,不足以弥补其发展成本和生活成本的损失。二是就业能力弱。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大部分以畜牧业为生,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很多藏民讲不好汉语,很难找到正规稳定的工作和持续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接续产业发展难。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恶劣、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产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成本高,受生态保护的限制大,当地市场消费能力不足且又远离主要市场,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困难,移民就业渠道十分狭窄。很多牧民特别是老一代牧民在搬迁后找不到工作,只好靠国家发放的退牧还草补助勉强维持生计,部分生态移民的生活水平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而且一旦退牧还草政策结束后,这些移民的长远生计将会面临更大困难。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未来这些移民可能存在回流的危险。
3.生态补偿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所需资金巨大,必需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对三江源的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的保护和建设,真正维护好其生态安全。从目前来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补偿主体单一。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之一,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效益惠及范围广、涉及主体多,但目前其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体现其巨大生态价值的流域间、区域间、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二是补偿标准相对较低。2005-2013年,国家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累计投资75亿多元。但实际上,为保证长江、黄河的水质和流量,三江源地区每年仅禁伐和休牧就要损失数十亿元,生态补偿与三江源地区放弃发展的成本相差很大。三是缺乏持续稳定的利益补偿机制。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补偿等政策都是为了通过对生态移民进行经济补偿而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但目前这些政策大多以工程、项目的方式组织实施,具有明确的时限,缺乏延续性,存在较大变数和风险。
4.专业化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面对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专业化能力和管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一是组织机构不匹配。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以来,当地政府的主要职能由经济建设转为生态环境保护,但政府的机构设置和承担职能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变。三江源办公室等管理部门大多属于负责项目实施的临时性机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保障。二是专业化人才匮乏。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如生态监控、草场管护、水土涵养、沙化治理、动植物保护等,同时地区建设如社区管理、产业发展等也需要一支具有现念和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而三江源地区地处偏远、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各类专业化人才都严重匮乏。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对退牧、禁牧出来的草场管理出现真空,既无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护人员,又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禁牧区草场管护问题日见凸显。
四、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对策建议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的规划目标是: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根据上述目标,针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创新生态保护模式,推动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从三江源地区以往的生态保护实践来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禁管护、围栏封育等措施对短期内减轻草场负荷、增加地面植被、遏制土壤沙化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一味强调“退、封、禁、围”,单纯使用人工修复手段,既缺乏科学性,阻隔了动物迁徙途径、割裂了食物链条;又不尊重自然规律,忽视了牛羊群、野生动物适度啃食、排便对草地牧场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强化与养育作用,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而,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坚持采用人工手段与自然修复相结合,逐步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并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动态平衡。
2.建立生态移民的多元途径,让移民“稳得住、能致富”。在三江源地区,当地牧民通过千百年的游牧活动,已经成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恶化虽然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所引发,但如果因此而因噎废食,通过大规模生态移民和简单禁牧、制造无人区,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野生动物的采食量远大于家畜,如一头藏野驴的采食量大约相当于6只羊,如果缺少人类制约,野生动物无序增长,会对草原生态造成新一轮的破坏。因此,在生态移民的实践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元的移民模式。在空间上,要根据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及区域自然生态的不同情况,科学制定移民规划,引导牧民有序迁移,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畜牧数量,促进草畜平衡、人与自然平衡;在结构上,对于很难实现职业转换的老一代牧民,可以通过定畜定量、减牧补贴、聘用为生态保护监督员等措施,让他们在合理放牧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草原生态的保护中来。对于知识结构较新、职业转换相对容易的新一代牧民,可以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和定向劳务输出等,引导他们走出去,向周边城镇乃至外省转移和集聚,实现非农化和异地城镇化;在措施上,可以一方面加强对迁移牧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等,提高他们自身的人力资本和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创业扶持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低息和贴息贷款等多种优惠手段,促进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产业、民族手工业、农牧产品加工、藏药藏香等产业的发展,积极拓宽生态移民的就业创业渠道,让牧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