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7: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药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药师专业技术总结

篇1

自任教以来,我始终始终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的行为规范,对工作尽职尽责,勤勤恳恳、默默奉献。

二、在工作上,兢兢业业

1.教学工作方面

近30年来,我连续多年担任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能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教研活动,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潜心教研,锐意教改。

2.学生教育方面

“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而爱的基础是给与、关心、责任感、尊重和理解,“亲其师才信其道”,作为教师,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在我的工作中,注重用不同的方式去接近个性不一的学生,与他们真诚相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和班集体的爱,从而引导他们用同样的方式传输给他周围的人。

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这也是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在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体会到对学生一定要平等公正,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多关心、多帮助和多鼓励。

3、业绩方面

自任现职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过班主任,始终站在教学的一线,我所担任班级的学生在多次县抽考,镇统考中语文教学成绩名列前茅。

篇2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91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对临床药师人才培养和临床药师工作的政策支持,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师培养工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目前,我国二、三级医院普遍建立了临床药师制,配备了临床药师[1],临床药师队伍建设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种新形势下,临床药师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快融入临床治疗团队,形成医药护协作机制,在临床药物治疗和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发挥作用,是广大临床药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多数基层医院都办有自己医院的药讯,通过药讯提供药品资讯,宣传合理用药知识,搭建药师与医护人员沟通的桥梁[2]。近2年来,本院临床药师将常规的临床药师工作与药讯编写紧密结合,通过药讯探讨、总结、点评、反馈、警示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将药讯作为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的平台,扩大了临床药师的服务面和影响力,有效地推动了临床药师工作的开展。

1 通过药讯与临床医生探讨临床用药中焦点问题、争议问题,形成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各专业间互学、互补的良性互动机制

目前,我国临床药师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师的工作性质、工作能力了解不多。临床药师虽然能溶入治疗团队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但是在医疗核心制度中临床药师还没有明确的职责,临床药师的话语权有很大局限性。另外,由于临床药师专业细化发展[3],工作范围常局限于某一特定病区,虽然临床药师可以随时与这一病区的医护人员沟通,但是对于临床用药中普遍存在的焦点问题、争议问题,常苦于没有可用平台与更多医护人员沟通。为了能与临床医护人员深入交流这些深层次的临床用药问题,我院临床药师在药讯上设立“合理用药论坛”栏目,立足本院临床实际情况,每一期药讯选取一个临床用药的典型病例,以临床用药中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切入点,由临床药师与相关专业的医生从不同专业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探讨合理用药问题。例如针对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本院临床滥用、超剂量应用、超适应证应用问题,临床药师在该栏目中以“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为主题,结合本院临床实例,与心内科、呼吸内科、血管外科的医生展开讨论,临床药师分析了盐酸川芎嗪注射药动学、药效学特点,指出川芎嗪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超剂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等问题,临床医生分析了川芎嗪在不同专业的应用情况,指出川芎嗪的临床应用尚需询证医学支持的观点,使本院医护人员对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有了全面的认识。由于此栏目由临床药师选题,切入点既贴近本院临床实际,又利于临床药师发挥专业强项,还能激发起医护人员的阅读兴趣,进而形成了临床医学与药学各专业间互学、互补的良性互动机制,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2 通过药讯进行药品不良反应典型病例分析,带动医护人员共同参与药物警戒工作,控制临床用药风险

由于临床药师每天深入临床一线进行患者用药监护,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后的反应,进行药物疗效评价,因此较易发现、判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ADR,并将临床思维与药学思维结合,进一步分析和研究ADR与患者疾病因素、个体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临床药师充分利用药讯中的“药物安全与警戒”栏目,及时反馈、分析本院临床工作中发现的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病例以及药物安全性相关问题,借用药讯扩大药物警戒的作用范围,提醒医护人员时刻防范药物不良反应,控制用药风险。例如2009年5月本院急症科连续收入3例因使用头孢哌酮钠后饮酒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临床药师即在当月药讯上撰写了“重视和警惕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并以这3例临床典型不良反应为例,系统的分析了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机制、鉴别诊断、预防、治疗,引起了我院广大医护人员的关注。近两年来,本院临床药师坚持在每期药讯上对当月典型不良反应病例分析,明显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警戒、报送意识和对临床药师的认可度,对临床中遇到的ADR问题主动咨询临床药师、严重不良反应请临床药师会诊,从而促进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的深入交流,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

3 通过药讯深入开展住院医嘱点评,体现临床药师专业知识水平和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2010年3月,国家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明确处方点评内容包括门诊处方、住院医嘱单、专项处方点评。为更好贯彻新规范,2010初本院药讯全面改版,改版后药讯新增“住院医嘱点评”、“抗菌药物管理”专栏,在原处方点评的基础上增加对住院患者医嘱的点评,由本院临床药师每月选取本病区5个出院患者的典型病历,根据患者病例特点和临床合并症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分析,点评患者的病情转归与药物的疗效的相关性,分析正误,并在点评中注明每个病例的住院号,不妥之处和用药建议。由于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有利于临床药师充分发挥临床用药经验,点评内容专业技术性强,有说服力。而且通过药讯反馈保障了点评的及时性、连续性,对防止本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重复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4 通过药讯协助临床解决药物应用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与临床医护人员建立信任协作的和谐关系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医护药3者均是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其中,医生是治疗方案的决策者,护理人员是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者,给药方案和方法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到治疗结果的成败。药物的正确应用通常以说明书及相关指南为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常常会碰到各种困惑和困难,希望临床药师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临床药师在工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记录、整理,对一些药物应用过程中的共性问题,通过药讯“临床药师信箱”栏目以书面形式进行详细解答,如“对于糖尿病患者使用胺碘酮注射液时是否能用生理盐水做溶媒”等,使临床药师能够切实帮助临床、特别是护理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深入的的药学技术服务,逐步建立医、药、护3者信任协作的和谐关系。

5 通过药讯做好医院药学继续教育,为全院全员药学教育探索新途径

做好医院药学继续教育是临床药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药讯是临床药师开展全院药学教育的新途径。自本院药讯创刊来,坚持设立“医院药学继续教育”栏目,每期刊登1~2个临床常见疾病最新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并在药讯的最后两页附有医院药学继续教育试题作为本院继续教育项目(每刊20题),全院医护人员均可参加答题,临床医生必答,全年完成6期答题者可授予本院继续教育学分3分(免费),在该栏目中,临床药师针对本院医护人员的需要,结合临床用药情况及每期杂志介绍的诊疗指南进行出题,从而协助本院继续教育工作,促使本院医护人员更新药学知识。近2年的实践显示,临床药师通过药讯开展医院药学继续教育学习的方式简便易行、经济实效,受到全院医护人员的广泛欢迎。

近2年来,本院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医院药讯编写工作,虽然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对提高本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升医院服务质量作了大量工作,收到明显效果,得到全院医护人员认可。而且,临床药师通过药讯搭建起与医护人员交流用药心得的平台,加强了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联系,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实践证实,医院药讯是推动临床药师工作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曹荣桂,吴永佩,张钧.医院管理学—药事管理分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78—79.

篇3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b)-083-02

在《处方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中对药师与处方相关的职责进行了规定,并在第五章进行了处方调剂的专门说明(从第二十九条到第四十二条,共计14条)。《办法》在第二条对处方进行了定义,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办法》明确了药师的审方责任,同时也对药师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处方规范化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1.1 处方标准[1]

1.1.1处方内容包括前记、正文、后记三个部分。新处方由各医疗机构按规定的格式统一印制,其中必须包括机构名称、处方编号、患者资料等10 多个项目,后记要求医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1.1.2 处方颜色根据《办法》规定,新的处方不仅是指处方笺的颜色由原来单一的白色变为4种颜色,即红、黄、绿、白;新处方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用药,即淡红色为品处方、淡黄色为急诊处方、淡绿色是儿科处方、白色则为普通处方。处方右上角要以文字注明处方类型。

1.2 现状分析

1.2.1 广西南宁市横县人民医院[2]2006年1、3、5月份共抽查处方48 044 张,合格处方47 336 张,不合格处方708张,处方合格率为98.53%,符合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三甲医院综合管理处方统计指标要求(处方合格率≥95% )。其中不合格处方中,书写不规范311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3.93%;不合理用药处方397张,占不合格处方的56.07%。

1.2.2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3]2004年9月~2005年4月抽查门诊西药处方1.789万张,处方的合格率为91.91%,不合格处方1 449张,其中,处方书写不完整290张,占20%;大处方128张,占8.8%;用法、用量不当109张,占7.5%;不合理用药85张,占5.9%;重复用药、超规定用药(即每张处方超过5种药)84张,占5.8%。

1.2.3 南昌市第一医院[4]对2005年8月份门诊处方25 835张进行审查,合格处方20 521张,不合格处方5 314张,合格率为79.43%。整改半年后,抽取2006年4月份门诊处方25 789张进行审查,合格处方24 058张,不合格处方1 731张,合格率达93.29% 。

1.2.4 宁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5]调取 2005年度1~5月份门诊处方共计5 492张,不合格处方891张,不合格率为16.22 %。在不合格处方中,药品名称、剂型不规范的处方有260张,规格、数量不准确的有437张,用法、用量不正确的有167张,重复用药的有4张,不合理用药的有23张。

1.3 分析总结

从以上几家医院的情况来看,经过《处方管理办法》的试行整顿后,处方规范化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善,但是同时也发现,依然存在一定比率的不合格处方。从时间上来看,随着时间的延长,处方的规范化也越来越好。因此笔者得出结论,处方规范化应该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并不断加强分析总结,减少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2 合理用药是广范围的、深度的、各方面规范的结果

2.1 不合理用药情况概述

依据《办法》中关于处方标准的规范,不合理用药包括异常的大处方、处方用药不符合诊断、配伍禁忌、不合理配伍、重复用药、滥用药物以及用法用量不当等。通常意义上我们的理解是不合理用药指医疗机构用药构成比例的不合理性。

2.2 现状分析

2.2.1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6] 2004~2005年用药构成比:心脑血管类33.83%,抗感染药物23.60%,消化系统15.24%,泌尿系统6.50%,神经系统5.01%。

2.2.2 深圳市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7]随机抽样调查2006年7~12月门诊患者600例门诊处方,并对患者及相关人员当场调查问答。平均用药品种数2.62种,通用名使用率61.68%,抗生素使用率33.67%,注射剂使用率15.93%,基本药物使用率50.46%,平均就诊时间10.46 min,平均调配时间8.35 min,实际调配药物率98.96%,患者了解用药率77.56%,平均就诊药费110.83元。

2.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人民医院[2]抽查处方48 044张,合格处方47 336张,不合格处方708张。不合格处方中,书写不规范311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3.93%;不合理用药处方397张,占不合格处方的56.07%。

2.2.4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3]2004年9月~2005年4月抽查门诊西药处方1.789万张,不合格处方1 449张,其中,处方书写不完整290张,占20.0%;大处方128张,占8.8%;用法、用量不当109张,占7.5%;不合理用药85张,占5.9%;重复用药、超规定用药(即每张处方超过5种药)84张,占5.8%。其中,中西药未能分开处方占52.0%。在《办法》中,已提出西药和中成药物可以出现在一张处方中,在此不作详谈。

2.3 分析总结

处方规范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使患者能得到合适的、安全的治疗。从以上几家医院的处方分析来看,在《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后,处方的规范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同时在改善后的处方统计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合理用药占总的不合格处方的比率升高,这是由于处方形式上的改变比较容易,而实质上的合理用药却存在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医院的用药结构与西方国家相比,如抗生素使用一般在10%左右等,我国的用药结构还有待调整。总的来说,合理用药应该是广范围的、深度的、各方面规范的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3 药学服务的需求和意义

3.1 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含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实现改善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8]。药学咨询服务是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对象为患者,同时药学服务还应该为内部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咨询及培训服务。

3.2 案例分析

3.2.1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6]对2004年3月~2005年2月538人次门诊患者用药咨询记录,按咨询者身份、咨询内容、药品类别进行统计分析。医护人员咨询191人次,患者咨询347人次,咨询药品用法、用量162人次,咨询药品作用疗效123人次,咨询药品不良反应104人次,咨询心血管类药品182人次,咨询抗感染类药品127人次。

3.2.2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9]以本社区医院住院患者和生活区民众为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1 685份,回收合格数为1 242份。对选择所服药品的依据,56.04%的人依据医师处方,22.71%的人依据药师指导,21.74%的人自己决定,6.28%的人是经别人介绍;对药品的使用方法,27.20%的人依据医师指导,22.56%的人依据药师指导,53.62%的人依据药品说明书,5.31%的人自己决定。

3.3 分析总结

合理用药是医疗的基本要求,应包含安全、有效、经济、适当4个基本要素[10]。在医院药房开展药学咨询服务可以加强对患者的保护,有利于防止因药物不良反应、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滥用、药物过量中毒等引起伤害或药源性疾病。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药学咨询服务发挥着医师、药师、患者相互沟通的桥梁作用,有利于营造一种促进合理用药的良好氛围。资料也证明,药学服务本身在一般民众的思维中是陌生的,仍是新事物,本次调查已予证明。医院药学欲在新时期有一次本质的飞跃,开展以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是必然的方向。

4 讨论

《办法》对医院药学部门的职责有了一部分规定,为处方的规范化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凸显的用药合理性问题,对临床药学及药学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药学服务的临床药师,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药学知识,还需了解医学知识和药物治疗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作为医、护、药、患四者之间的纽带,把药学专业、临床专业、护理等广泛地联系起来,通过自身努力建立一个药师、医师、护士、患者之间无障碍的畅通交流平台,因此,必须打破传统观念,为我国培养和储备优秀的临床药学人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处方管理办法[S].中华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

[2]李静.门诊不合格西药处方调查分析[J].医药导报,2007,26(4):433.

[3]骆佑娣,蔡威黔.门诊不合格处方调查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5):116.

[4]苏小妹.处方书写规范化分析[J].江西医药,2006,41(12):1014.

[5]赵洁,李晓燕,张慧珍.891张不合格处方的原因剖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76.

[6]韩敏,刘日升,符永锐.我院用药咨询情况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7,23(2):186.

[7]徐振文.600例国际指标合理用药调研报告[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3):23.

[8]孙佐明,毕丽华,刘学敏,等.医院药师职能与药学服务的开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6):200.

篇4

[摘要] 目的 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率。方法 分析门诊药品调剂差错的类型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与结论 通过加强药品管理,提高药师专业水平及营建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有效措施,可以明显降低药品调剂差错,保障病患的用药安全。

[

关键词 ]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3(a)-0105-02

Outpatient Pharmacy Management Mode of Adjustment Error

ZHANG Guiping WEN Chengquan LIU Min

East outpatient pharmacy,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Qingdao,Shandong Province,26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rug dispensing.,and lower the incidence of dispensing error in the outpatient pharmacy. Metho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ype and cause of outpatient drug dispensing error, to take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Results & Conclusion Drug dispensing errors can be cut down obviously,and the patients safety can be ensured, with the effective measures, such as enhancing the drugs managemen, improving the pharmacists professional level, building the good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so on.

[Key words] Outpatient pharmacy;Dispensing error;Preventive measures

[作者简介] 张贵萍(1983-),女,山东青岛人,硕士,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工作。

[通讯作者] 刘敏(1973-),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工作。

门诊药房是医院直接面对患者的开放窗口,是医院提供药物治疗服务的关键部门。药品调剂工作是整个医疗服务链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服务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或杜绝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是调剂药师和药房管理者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

1 常见的调剂差错类型

1.1 配发与处方上种类不符的药品

药名一字之差,但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如奥氮平片(欧兰宁)与替米沙坦片(欧美宁)。

1.2 配发与处方上数量不符的药品

表现为多发、少发或漏发。

1.3 配发与处方上剂型、规格不符的药品

同种药品因作用部位、对象不同而剂型、规格不同,药师在调配时误将此剂型发成彼剂型或不同规格的两种药品发混等。

1.4 配发过期或变质的药品

超过有效期或虽在有效期内但因保存失误而造成变质的药物,如将结晶甘露醇发给患者,可能会导致患者严重心血管反应。

1.5将甲患者的药发给乙患者

这种情况尤其易发于发药高峰期,病人未能自觉等待叫号,拥挤、吵杂,影响药师发药;或病人自己因听错姓名,造成错拿;或药师未仔细核对患者姓名,造成错发。

2 药品差错原因分析

2.1医师处方的差错

目前,该院使用电子打印处方,避开了审阅手写处方的弊端。但实际运行中医生录入电子处方时,有时因疏忽大意而出现敲错数量或选择了编码相近但品种不同的药,如:误将1录成11,将口服药录成注射用针剂;将胰岛素注射液300IU笔芯录成400IU针,这无疑增加了药师调配处方的难度和工作量。

2.2药品因素

①随着门诊药房药品种类不断增多,包装相似(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因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药品引起。同一厂家药品为了凸显其品牌效应往往外观极其相似)、听似、看似、一品多规或多剂型的药品也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发错的药品与要发的药品总是存在着某些相似因素[1]。

②药房药品的摆放位置一般是固定的。但有些药品未按规定摆放,如排架过挤或重叠杂乱,易混淆药品摆放位置过近且无明显警示标识,药品临时调换了位置而未及时通知。调剂药师如果仅凭印象取药而不认真核对药名,往往很易造成差错。

③药品储藏不当,未定期检测药品效期及退药不规范,均增加了发出过期、变质等不能保证药品质量的风险。

2.3 药师个人因素

①药师业务不熟,专业知识不丰富,不熟悉药房药品的种类、剂型、配伍禁忌等药品基本信息。

②药师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工作分心或调剂中途被打断;精神状态不佳,将情绪带到工作中;超负荷运转。

3 如何防范调剂差错

3.1 加强医药间的沟通和理解

制作医师联系卡[2],及时将新进和缺货药品信息、新更药物政策、新发现的药物不良事件告知医生,强化临床合理用药。

3.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重视发药交待环节

窗口人员,发药时应仔细核对患者信息,保证发票与处方姓名的一致。并简要向患者进行用药交待,对有特殊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的药品要着重交待。同时,这也是对患者手中药品的再次核对。

3.3 加强药品管理,保证药品质量

①药品摆放科学合理、易混淆药品要有明显警示标识。 严格执行药品分类存放规定,对于看似、听似、多规或多剂型等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并加贴醒目的警示标识。此外,药品的摆放位置相对要定位,如有变动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②配备专门药学技术员,负责药品的定位、补充、效期及养护等 药品效期是药品质量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我院药房每月由专人对所有在架药品逐一进行检查,清理破损、近效期、变质的药品。加强领药验收和上架验收,严防过期失效药品发到患者手中。

药品盘点是医院药房的基础工作[3]自该院实行实库存管理以来,门诊药房每日都进行药品清点工作,对帐物不相符的药品及时进行原因查找并解决,大大降低了调剂差错的发生。

③规范退药手续,严格验收流程,双人核对退回药品。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一旦离开药房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出现问题很难追究。因此,应将退药降到最低。退回药品更要仔细核对数量、批号、包装等,确保质量无问题方可再次发出。由于现在药房的发展速度很快, 有些药房具备可以测试药品质量的设备[4],退药变得相对简单而有保证。这必将是未来药房配备的一种趋势。

3.4 加强科室工作人员培训,提高药师素质

3.4.1 增强责任心、规范操作规程 让药师认识到发药错误的危害性,树立高度责任心,培养认真细致的作风。严格处方调剂流程,认真执行“四查十对”,这是防止调剂差错的根本有效措施。

3.4.2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该院门诊药房安排每周轮流进行药物知识讲座,这不仅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而且提高了调剂人员的处方审核能力,从而降低了调剂差错率。

3.4.3 对于发生的调剂差错要及时归纳总结 对于发生的差错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在每周的学习时间对全体工作人员分析讲解,以此为鉴,吸取教训,坚决杜绝此类错误再次发生。

3.5 营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3.5.1 合理安排药师的工作时间 发药高峰时,适当增加调剂人员,建立弹性窗口工作制度,保证药师能够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减少因超负荷所致的调剂差错。

3.5.2 高峰期间窗口负责人应巡视窗口 门诊药房日常工作繁杂,尤其高峰时期,窗口状况不断。退药、缺货、咨询、纠纷等情况往往多发,严重干扰配发药人员的正常操作流程。此时,窗口负责人应主动巡视窗口,第一时间解决此类突发状况,缓解了窗口工作人员的压力,明显降低了发药的出差率。

3.5.3完善电子处方审查系统 药房应用数字化系统[5]、实现自动化是未来医院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但目前我院电子处方信息系统还不完善,存在一定缺陷, 如药品信息不规范、处方打印不清、重复打印等情况。这需要工作人员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联系信息科,共同解决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医药市场竞争的加剧,作为患者安全用药最后一道关卡的门诊药房,不仅要在服务态度上使患者满意,而且更要在服务质量上使患者满意。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药品调剂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求我们药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的工作态度,严防调剂差错事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参考文献]

[1] 于慧斌,柯洪琴,郑秀华. 本院药品定位标签的设计与评价[J].中国药房,2012,23(33):3167-3168.

[2] 谢艳萍,徐萍. 我院门诊药房的精细化管理探讨[J].中国药房,2013,24(14):1578-1580.

[3] 方敏,于西全,郑笈.医院门诊药房现行药品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19):48-4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