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7: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护理学科研论文

篇1

 

本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护理专业本科生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技能,即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知识、科研方法和科研技能,具备护理科研的初步能力。近年来,我们以课题《探索以社区为教学辅助背景的护理实践教育模式》研究为抓手,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背景,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性思维。 

一、合作学习的方法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基于我们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教学辅助背景所进行的学生护理科研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以社区点实践小组为基础,每个小组配备1名社区医护人员和指导老师,并以这个小组为一个科研项目申报学校课题,科研立项的申报人就是该小组的负责人。 

2.理论授课。(1)合作学习方法介绍。在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开展护理科研前,我们先进行护理科研与论文基本技巧的讲授和指导,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立自己小组的科研意向。(2)护理研究理论指导。制订护理科研理论授课计划,利用学生晚上课余时间进行护理科研理论授课,使学生对护理科研具备一定的研究理论基础。(3)科研选题与立项指导。组织学生下社区见习,参观和收集与社区整体健康状况相关的资料,老师根据各小组的选题,征询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的意见,初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最后指导老师根据课题的名称、任务、目标等提出指导性要求。 

3.研究实施。(1)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目标。在社区见习和理论授课的基础上,结合老师提出的社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方向,小组成员带着问题,利用网络、图书馆、社区老师咨询、社区人群走访等各种资源获取所需要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选出一个题目作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目标。(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确定课题后,小组成员从针对课题立项申报到最后论文形成课题结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负责的阶段任务进行具体的策划,当课题研究进行到哪个阶段,那么该阶段负责的学生就是主要召集人,小组其他成员就听从该召集人的安排,完成布置的任务,达到既分工又协作的目的,彼此相互支持和配合,完成研究。(3)成果交流形成论文。当课题研究进行到最后时,要求各小组在集中讨论、汇合充实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汇报,再由指导老师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进行点评,然后,各小组再进行积极修改最后形成论文。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自2006年我们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培养护理学生的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的教学中,共有数百名大三护理学生受益。几年来参与的学生共协助社区卫生服务完成了学校所在地区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情况、农村合作医疗就医状况、社区老年高血压认知误区的调查与干预、湖州地区更年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等多项调查,完成调查问卷数千余份,形成调研报告十余篇,编写了社区多种常见病的家庭健康教育手册。在此基础上,同学们积累了资料和数据。许多同学完成了自己的论文选题,并在《解放军护理杂志》《护理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社区医学杂志》《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中外医疗》《全科护理》等省部级以上正规刊物上公开近百篇。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 

1.小组合作学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小组合作精神是一个集体团结的象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学科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其交叉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日益突出,各种知识领域之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彼此交错、相融,一个人的专业知识面早已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当临床抢救生命,当我们进行护理科研,许多尖端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小组团队的攻关。为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因此,作为高校的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对护理学生的培养中不但要求培养的个体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娴熟的护理技术、科研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工作能力,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融入社会和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2.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研究的特征。小组目标一致,与知识、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合作进行护理研究的基本特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工作,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小组团队研究的基本要件是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实际运作中,小组目标是核心,不否定和抹杀个人目标。当个人目标最大限度地与小组团队目标同步时,必会推进小组团队研究的进程。这样的一致需要对共同目标的忠实和坚持。知识和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研究内部知识互相传递和积累的过程。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激励措施达到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发挥团队成员个人的优势,达到团队内部的互助。在科学研究中护理一直是一个较弱的学科,为了实现护理学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就必须发挥团队合作研究的优势,使团队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实现“1+1 >2”的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在护本生进行护理研究中的优势。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的10% ,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说与做结合的90% ,教别人时的95%。那么在学习者之间建立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互相学习、传递经验时学习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实践就是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传递经验、相互交流、相互质问对答,在辩论中产生新的思维和见解。(1)团队内部共同分享了某些成员的新知识、新思想,节省成员独自学习的时间,避免走弯路。(2)有利于在课题研究成员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团队中只要有一个成员努力,她的研究收获就会在团队中进行传播,给其他成员带来压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克服懒惰的天性,加倍地努力学习。(3)每个人所学习获得的新知识在团队内的传播,有利于交换信息并进行深入讨论,对一些科研中遇到的难题能尽快解决,从而推进更深的研究,开阔更广的空间。 

4.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影响。合作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本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合作能力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现代医学和护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院科室之间、医生护士之间、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对护生的素质进行考察时对其合作精神也十分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进行护理科研实践的锻炼,既培养了小组学生彼此相互宽容和谦让的意识又达到了知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完成小组的课题和论文的合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霖,袁长蓉,陈晓英,等.浅析《护理科研》教学与提高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 

篇2

我院妇产科护理教研室、实训中心、信息中心合作组成研发团队,共同研发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研发团队骨干成员7名,高级职称3名,中级3名,初级1名,其中医学信息专业2名,妇产科护理专业3名,实训中心2名。

二、开发内容

实验教学网络平台设置6个模块教学信息(图1)目的是让护生了解妇产科护理学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熟悉本课程实验教学基本内容和技能要求,并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临床实践需要对妇产科护理常用各项技能进行媒体形式的演示,便于护生模拟学习,开通互动平台在线答疑解惑,并通过在线测试检查效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效果评价

对我院2014级护理专科学生采用自设问卷了解学生对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的评价。按照目的抽样法选取对本项目感兴趣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于课后在开放的实验室自助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后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见表1。

四、讨论

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全新学习环境,通过传递数字化教育信息与学习者开展交互式同步和异步的教学活动。与传统教育相比,网络教学平台具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活动时空不受限、学习交流方便易行的优势【3】。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的建立与应用促进了护生实践技能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护生更合理地安排实验操作训练和自学实验课内容,可以在普通机房甚至家中进行各种妇产科护理实验技能练习,大大节约了实验教学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可通过网络平台回放、慢放及分解上课的整个过程,把操作过程微化、细化,有利于护生牢固掌握关键步骤,复习以前没完全掌握的操作技能,达到巩固知识、熟练操作的目的。通过互动平台还可以进行师生间的即时沟通,便于教师及时掌握护生的情况,予以及时在线辅导。以信息化的在线测试考查护生技能的掌握情况,不仅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还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学练”一体。同时,在平台开发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困难和不足,比如网络教学平台虽然有上述优点,但学生若要完全掌握操作技巧,最终还是需要实体教学来完成。不能完全替代实体实践教学[4]。而网络视频资料、图片等资源存在涉及版权、隐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妥善解决。另外,为进一步完善该平台我们打算增加高仿真动态虚拟模块,对技术、经费等要求更高。总之,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和同道一起不断推进《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数字校园、智慧校园。

作者:周良锋 单位: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丽,马荔.大学化学分析网站的模式分析与设计[J].化工高等教育,2002(2):34-36

篇3

1.1选择实习基地护理学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规范化的实习基地对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护理人才非常重要。我院的实习基地必须是教学医院或规模较大、科室齐全、设备精良、患者较多、教学经验丰富的二级甲等以上的综合性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便于学生就业,我院实践教学地点是由学校安排和自我联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我院严格按照学校《关于毕业实习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若干规定》进行实习点的审核把关。

1.2重视实习前教育在护生实习前,我院各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全方位对护生加强教育,着重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职业道德等教育。如开设护理伦理学、护士礼仪训练、沟通技巧、怎样当好实习生、如何撰写护理科研论文、如何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如何防范临床医疗纠纷等专题讲座;召开实习前动员大会,组织学习学校“实习管理规定”,“实习计划与实纲”、“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实习医院简介”、邀请附属医院的优秀护士介绍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举办往届优秀实习生的经验报告会、实会、“做合格实习生”讨论会等,使护生消除紧张的情绪,对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有所了解,放下思想包袱,做好实习的充分准备,愉快地进入毕业实习。这些措施对护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1.3强化护生实习前的技能训练为了保证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各家实习医院都将对实习学生进行上岗前考核。为了让护生能够迅速适应临床实践。在我校实训中心对护生实习前进行66学时的强化技能培训。实训项目有:血压测定和记录、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肌肉注射、静脉输液、铺床法、导尿术、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鼻导管吸氧法、鼻饲法、口腔护理、超声雾化疗法、生理反射检查法、肝脾触诊检查法、骨盆外测量、复苏术等。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准确与规范、动作的熟练速度、动作的协调性,强化“三查七对”、无菌观念等医疗护理制度。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必要时进行示范。最后进行逐项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实习资格,进入临床实习。

2过程控制

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是事关整个护理教学教学的质量的关键环节,是重中之中的环节。护理学院领导就如何加强实习生管理多次开会研讨,制定了符合本院特点的管理办法。加强与临床各实习点联系是了解学生完成毕业实习情况,掌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改进完善理论教学的重要途径。

2.1与临床各实习点保持紧密联系,强化医院的教学意识,共同完成实践教学工作在学生进入实习点前由实向实习医院呈递我校《普通本专科生实习管理规定》、《实习计划与实纲》、《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实习学生名单,学校和医院就共同的责任要达成协议,合作制定出一系列临床学习环境的标准、轮转计划及考核标准,对护生的医德医风、工作纪律、护理知识及技能进行严格考核,从而为护生在临床学习阶段创造良好的条件。

2.2制定实习医院的巡查制度我院领导亲自带队,和教学管理人员及班主任一起到实习医院走访医教科、护理部,到科室对实习生进行检查和慰问。建立巡查记录本,记录各实习医院学生实习期间的出勤、表现情况和完成实践教学情况,包括在实习带教师生间的评价和出现的问题。因我院有大量在外地实习的学生,为了防止实习管理失控,我院对各散在实习医院通过、电话、个别实习点实地检查的形式进行跟踪检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确保外地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实习计划。

篇4

1.1学校方面的原因①学校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不够重视,认为护理专业学生重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②学生科研经费投入甚少以及在科研立项中比例倾向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有的院校到目前仍没有设立专项的自助基金;③学校对学生科研工作缺乏有效的评价和鼓励机制,没有科研学分的要求;④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合适的科研条件和环境;⑤学校科研、学术氛围不浓厚,缺少经常性的面向学生的学术活动,导致学生科研意识模糊。

1.2学生方面的原因①学生科研意识不强,认为护理专业学生参与科研的意义不大,因而导致参与科研的人数比例偏低;②低年级学生缺乏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难以参与到较大的科研项目,高年级学生又要完成临床实习任务和就业考研任务,时间精力不够,很难专心投入科研工作;③部分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利于参加到有关的科研小组,从而影响介入科研工作。

2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利于学生更深理解理论知识护理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感到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抽象,不知道理论知识与实际如何结合。若在校期间能够参与到实际的科研中,利用理论知识去探讨和分析实践中的问题,这样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就比较具体也更深刻。

2.3利于学生就业选择高校扩招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面临激烈的竞争。高等学校的师资、大中型医院的护理人才需求层次较高,在选择人才时那些有科研经历、有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被选择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2.4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科研是一项严肃的活动,研究者必须具备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参加科研的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会,并逐渐培养这种精神。同时科研活动的参与利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这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3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途径

3.1改革课程体系,开设学术讲座构建创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克服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专业口径过窄、课程体系死板、满足于将现有的知识灌输式传授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开设学术讲座,将学科前沿知识、边缘学科的交叉内容、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难点问题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一些选修课也可以择其精华,以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生,这样可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用于科研活动。

3.2加强实践环节护理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习的不同阶段进入临床。通过反复的观察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为进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3.3不断提升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是影响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因素。所以,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强、科研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对合格的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3.4建立完善学生科研机构,保证学生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学校从管理机构上设立学生科研机构,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有科研经验的教师组织科研小组,吸纳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及早进入科研活动,指导学生申报各种科研项目。在校级科研项目的立项中向护理专业相应倾斜。

总之,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是21世纪护理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们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护理人才作出贡献。

篇5

2方法

通过设计案例、情景演练、临床见习、交流讨论4个环节进行体验式教学。

2.1设计案例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以临床实际工作为蓝本,选用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设计骨科护理教学案例,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并经过教研室集体讨论,确定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于授课前1~2周将案例与相关问题提供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利用图书馆、校园网、资料室查阅资料,做好课前准备。案例:患儿,男,10岁,因玩耍时不慎从高处坠落,伤及肘部,当时即感疼痛,查体可见肘部肿胀,活动受限,呈“S”样畸形,肘窝处可见皮下瘀斑,有反常活动及骨擦音和骨擦感,肘部三角关系正常。患儿既往体健,无传染性疾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等。患儿入院时测T:36.8℃,P:90次/分,R:21次/分,BP:92/60mmHg。X线检查可见肱骨髁以上1cm处发生骨折,骨折端移位。

问题:(1)根据以上案例,评估患儿疾病,并提出护理诊断。(2)提出鉴别诊断。(3)在搬运患儿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内容有哪些?(4)患儿若行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要注意哪些方面,采取什么护理措施?

2.2情景演练在案例设计的基础上,开展情景演练。将学生分组,大约每10~15人为一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分配组员各项任务,如扮演患者、汇总材料、制订护理计划、扮演护士等,根据案例中提出的问题逐项演练。授课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学生在演练中的良好表现给予鼓励,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3临床见习在学生情景演练结束之后,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时需要在临床一线更进一步地认识,一方面强化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得到正确的认识和真实的感受。因此,在情景演练结束后,及时安排学生深入临床见习是十分重要的。与教学医院的相关人员一起讨论学生临床见习课程的安排,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带教,带教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向学生讲解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和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2.4交流讨论学生经过资料收集、情景演练、临床见习之后,与刚拿到案例问题时有了许多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操作体验。这时,让所有学生坐在一起,与授课教师以及带教教师一起讨论案例问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应该注意些什么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课程结束,学生在课后完成学习报告,任课教师完成该次课程的教学总结。

2.5教学评价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分别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束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分析。

3讨论

3.1创设情景,让学生得到真实的体验梁园园等认为体验的产生源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的切身感受。在骨科护理教学中,情景的设计和再现能够让学生更为真实、直观地感受到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的难点、风险以及形成对护理工作的职业态度,这些是教师运用语言所不能达到的。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设计案例—情景演练—临床见习—交流讨论4个环节,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得到了真实的体验。同时,小组模式又激发了学生之间相互比拼、共同协作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有了质的变化,即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变成了策划。以学生为主体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它改变了教师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主动学习。

篇6

一、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关于课堂互动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从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从知识获得的哲学高度来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属性,关注互动发生的社会因素,强调语言学习首先发生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国外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二语课堂中师生互动能力的研究课题较广,大致概括为:1.学习者和教师在互动过程中的表现;2.协商及反馈在交互活动中的促进作用;3)支架式帮助对学生交互能力培养的影响与作用等。受国外课堂互动话语分析的影响,我国于20世纪末期开始引入社会文化理论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课堂互动能力的培养。一些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运用社会文化话语分析法关注互动话语的知识共建功能及互动话语语言本身来探索提高师生课堂互动能力的模式,这也成为课堂互动研究的主要力量。我国目前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课堂互动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二语教学课堂互动策略研究;2.二语教学课堂互动模式研究;3.二语教学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二、社会文化理论的内涵及其启示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是Vygotsky 基于儿童认知发展逐步建立的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社会性学习的结果,是文化与社会关系发展内化的结果。内化是社会调节的过程,由人际间活动和个体内部共同活动共同构建。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功能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核心作用。该理论被引入到第二语言习得后,SAL研究领域对社会文化理论的兴趣日益增强,研究者们对语言习得与社会因素的关系更加关注,纷纷把社会文化理论引入SAL研究领域之中。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学习者通过他人调节,借助支架式帮助,完成学习任务,潜在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发展水平。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用语言与他人互相作用,进行文化与思想的交流。因此,外语教学要充分考虑外语课堂教学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课堂话语的支架式功能。因此,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发挥其中介者的调节作用,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内化。

三、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策略探究

1.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好的动机。英语课堂教学要提高互动活动水平,增强互动的趣味性。吸引所有学生包括英语水平暂时落后的学生都乐于参加到英语课堂教学中,避免将课堂互动变成教师和英语优秀学生的秀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求学欲。

2.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在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大多被动的接受,教师主导一切,学生机械地听从。在互动课堂上,教师要首先转变其在课堂上的角色和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用爱心耐心真正地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从而有利于课堂上的互动教学。

3.建立积极的互动教学过程。

a.话题活动与引导性提问。在互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给学生一个话题,让他们充分互动讨论。然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与学生互动。针对课堂提问,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提问问题难易度。提出的问题要注意给予学生时间思考,对于难一点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慢慢引导,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面子。

b.分组活动。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学生人数不少,因此,分组讨论活动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及平等参与的机会。分组的标准可以依不同的活动来定。例如,可以按照座位来分,也可以按照性别来分,也可以按照学习能力来分。每个小组成员在各自小组里与组员共同交流、共同学习、互相帮助,从而达到互动学习的目的。

篇7

中图分类号:R47,G358,Z88

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SCI)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收录数据从1898年至今,目前该库有两种版本,扩展版和核心版,有印刷版、光盘版、磁带数据库、联机数据库和网络版等5种载体形式,其中印刷版和光盘版为SCI核心版,另外3种版本为SCI扩展版(SCIE)。截止2012年7月16日,扩展版收录期刊8637种[1],核心版收录3748种[2] (经国家科技部同意,从2000年开始,论文统计由SCI改为SCIE,不在区分SCI和SCIE,统称为SCI[3])。SCI所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领域最具权威的检索工具[4]。

学术论文能否被SCI收录引用已成为评价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了解哪些期刊是SCI来源刊及其影响力情况,对广大科研人员提高论文登载水平和级别,并在科研成果评价中获得较高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SCI收录的护理学期刊、JCR期刊引证数据及JCR分区情况进行介绍,以期为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研究人员了解护理学类期刊的影响力、明确投稿方向等提供参考依据。

1数据来源

1.1 SCI收录的护理学期刊检索 进入汤姆森路透首页(http://),进入来源期刊检索页面,点击"Journal List for Searchable Databases" 下"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扩展版)"[1]或"Science Citation Index?(核心版)"[2]进入来源期刊检索入口,点击"View subject category",选择"NURSING"获得该学科分类下相关期刊数据。

1.2 JCR引证数据检索 在ISI Web of Knowledge 检索平台"选择一个数据库" 页面下,点击"Journal Citation Reports",进入JCR检索界面,选择 JCR Science Edition 2012,选择"NURSING"获得该学科分类下期刊的最新JCR数据。

2 SCI收录护理学期刊调查结果

2.1 SCI收录护理学期刊概况 截止2013年12月31日,ISI Web of Knowledge 检索平台获得护理学期刊共有106种,主要由欧、美等国家出版,其中美国85种(79.6%),英国9种(8.3%),巴西4种(3.7%),荷兰、澳大利亚各2种,意大利、哥伦比亚、瑞士、韩国等1种,中国没有期刊入选。出版周期中,半月刊1种;月刊15种(14.15%),双月刊47种(44.34%),季刊40种(37.74%),半年刊2种,年刊1种。SCI核心刊收录护理学期刊只有1种,为"birth-issues in perinatal care"(围生期护理)。

2.2 JCR中护理学期刊影响因子情况 SCI收录的护理学期刊中,有106种期刊在最新的JCR 2012版中有引证数据,104种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99,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为"birth-issues in perinatal care",其影响因子为2.926。影响因子2.0以上的期刊有6种,影响因子1.0~2.0的期刊有36种, 影响因子1.0以下的有58种;101种期刊平均5年影响因子为0.95,5年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同样为"birth-issues in perinatal care",其5年影响因子为3.161。5年影响因子3.0以上的期刊有1种,5年影响因子2.0~3.0的期刊有8种, 5年影响因子1.0~2.0的期刊有44种, 5年影响因子1.0以下的有21种,5年影响因子未标注的有30种。

2.3护理学期刊总引文条数情况 截止2013年12月31日,SCI收录的护理学期刊中,其中106种期刊均有引文,引文总数最高的为J ADV NURS(高级护理杂志,美国)杂志,总引文为10666条。排名前10位的平均引文3000余篇次,106种护理学期刊平均引文近850篇次。主要调查结果,见表1,按期刊影响因子排序。

笔者在从事论文收录引用检索工作中发现广大科研人员对学术论文能否被SCI收录引用较为关注,但对所属学科哪些期刊为SCI来源刊却不甚了解,投稿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使得一些学术水平和质量较高的论文未能发表在SCI来源刊或较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致使没有在所属学术领域产生应有的影响。由于我国护理事业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发表的护理学科SCI论文还为数不多[5],建议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准备投稿前根据本文介绍的SCI收录期刊信息,权衡稿件内容和期刊影响因子,明确投稿方向,争取论文在最适合的期刊上发表,提高在本学科知名度并在同行中得到有效地交流。

参考文献:

[1]http:///cgi-bin/jrnlst/jlresults.cgi PC=D.

[2]http:///cgi-bin/jrnlst/jlresults.cgi PC=K.

篇8

关键词: 护理;网站建设;教育

注:郑州大学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610459092)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还改变了人们的学习认知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护理学科的发展也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1]。目前国内有名的医学网站是主要面向医生、医疗机构、医药从业者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的专业性社会化网络,虽然旗下也有护理学论坛,但是缺乏针对性。同样是医学领域,护理学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等有着很大的区别,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特别权威、专业的只针对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护理助学网站。学生们大多从综合性网站、教育类网站、医药卫生类网站的相关专栏获取学习所需相关信息。以上网站所能提供的护理学习资源非常有限,这些网站信息量大,但专业性不强[2]。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体现护理的专业特色、内容更加贴近护理人员临床工作需求的网上学习平台,护理学应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学习系统。

1.“护理智慧谷”学习网站建设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构建“护理智慧谷”网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针对护理学专业各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平台,缓解目前护理教学中临床与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的问题,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其理解基础、加强巩固、丰富见识,加强学校与医院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护理智慧谷”学习网站的主要内容

2.1学习园地

2.1.1基础学习

包含基础护理知识、专业护理知识、题库练习三个栏目。选择护理学相关学科的重点章节制作成网络课件。拍摄并大量收集、整理科研及临床积累下来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照片、幻灯片,再进一步加工处理,形成相应的图画、动画、视频和音频文件资料,并以教材内容的章节为框架,根据文件的性质整理出资源库,在网站上。题库练习版块则与护理学有关的考题资料,为学生提供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检测学习效果的机会。

2.1.2论文学习

此版块会定时更新内容,指导学生写出格式正确的论文,并为学生提供一些写论文的技巧,使学生了解写论文的要点,帮助学生写出规范精彩的论文。

2.1.3科研关注

本栏目主要科研的基本知识与护理学有关的研究成果,包括最新临床护理医疗仪器、医疗器械新技术。

2.2交流园地

2.2.1 走近医院 该版块基本以医院和学校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主,有临床工作中的时事、学校里学生的学习动态等一系列文章。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击阅读,并且此处有留言讨论专栏,让大家在这里就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

2.2.2 工作与考研 全面的有关护理职业的就职信息,在校学生在这里可以提前了解到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毕业生可以在这里寻找招聘信息,找工作:与护理学考研有关信息,将全国著名护理院校的特色罗列出来,供同学们了解。

2.2.3 在线学习 用户根据的视频学习相关护理操作。

2.3 护理百科

2.3.1生活小技巧 介绍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一些护理知识和护理小技巧,起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2.3.2 s志书籍 推荐一些与护理学相关书籍、杂志,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2.3.3 自我提升 一些与提升自身形象有关的信息,如化妆技巧、穿衣搭配等。

2.4 模拟测试系统 模拟测试系统中有多种题型,测试系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测试机会以检验所学知识。

3.“护理智慧谷”学习网站的主要功能

3.1 教学功能 该网站的课件、科研基本知识、论文学习等信息资源能够巩固和改进教学效果。

3.2 学习功能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各科目的课程学习。学生也可将网页中的课件下载到计算机里进行自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某些疑惑可在交流园地中得到同学的辅导、帮助。

3.3 功能 本网站的管理员会定时更新护理科研、护理学科知识,使用户查阅最新、最全、最准的护理信息。同时用户也可以相关知识,由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进行。

3.4 管理功能 网站开发员和管理员将会对网站的版块设置、内容、网站维护、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管理,可保证本网站信息的稳定性及管理的有序性,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

4.小结

该网站的开发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对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与指导,提高学生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为全面提高护理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做出积极贡献,为医院提供更加优秀的护士资源,同时该网站的建设会让社会意识到高等院校护理学院对于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视,进一步改善社会人民心中护士的形象。

篇9

关键词:基层护理管理者;科研能力;科研态度与认知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86-03

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护理科研能力是世界范围内护理专业所要面临的挑战。护士长是基层护理管理者,不仅要完成病区的护理质量管理、业务技术管理等工作,同时要参与护理科研工作,她们的科研能力的高低会对护理科研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护理基层管理者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等的调查,探讨其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在职的基层护理管理者共62人。入选标准为从事护理管理工作1年以上,自愿参加本研究。

2.方法。①调查工具。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年龄、职称、学历,是否参与本科生毕业论文带教等;2)对科研工作的态度和认知情况调查,包括护理科研对护理学科、临床护理工作、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对个人的作用等方面,有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非常重要=5、重要=4、一般=3、不重要=2、非常不重要=1);3)对科研能力调查,包括选题、科研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分析、论文写作能力等12个条目,评分方法为完全掌握=3、基本掌握=2、没有掌握=1;4)制约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开展科研的因素,为多选题。②调查方法。说明本次调查的意义,取得被调查者同意,采用无记名形式发放问卷65份,回收65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份,实际有效问卷6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4%。③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分析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P

二、结果

1.基层护理管理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

2.基层护理管理者的科研态度与认知和科研能力现状。对62名基层护理管理者调查,其对护理科研的态度与认知偏高,均分为4.12±0.48;科研能力偏低,均分为1.83±0.44,在科研能力项目中均值较高的为论文写作能力(2.05±0.59)、收集资料能力(1.90±0.62)、选题能力(1.89±0.60),较低的为科研设计能力(1.73±0.71)、统计分析能力(1.60±0.61)。①不同年龄、职称、学历、是否指导护生科研训练的基层护理管理者科研态度与认知情况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

#:不同学历的基层护理管理者对护理科研态度与认知存在统计学差异,经过两两比较,本科与大专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不同职称的基层护理管理者在科研能力存在统计学差异,经过两两比较,主管护师与副主任及以上护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

3.制约基层护理管理者开展科研的主要因素见表4。

三、讨论

1.基层护理管理者的科研态度与认知情况现状。通过调查,护理管理者对护理科研在护理学科、临床护理工作、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对个人的作用等方面都有较清晰的认识,均分在4分以上,与董旭婷[2]的调查结果相似,说明随着高等护理教育和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的态度与认知均有很大的提高。

2.基层护理管理者的护理科研能力现状。科研能力是指掌握一些文献检索、科研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学方法及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能。科研能力是衡量护理高级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护理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查,基层护理管理者科研能力中等水平,均分在1.83,其中相对较好的能力为的为论文写作能力、收集资料能力、选题能力,较低的为科研设计能力、统计分析能力,这与王欣鹃[3]、赵梦遐[4]等的调查结果相似。

3.制约基层护理管理者从事护理科研的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制约基层护理管理者从事护理科研最主要的原因为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83.3%),单位不够重视(85.5%),缺乏统计学知识(80.6%)),学科国内外发展不了解(79.0%),缺乏科研知识和能力(74.2%),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72.6%),与于荣辉[1]对临床护士科研现状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反应出我国目前临床护理科研的实际情况。因此,如何保证护理管理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护理科研工作是医院管理者要想提高护理科研水平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护理管理者因为职务的因素,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促进科研工作的进行,因此加强护理管理人员护理科研能力的培训,重视护理人员科研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申报课题的机会等,都有利于基础护理管理者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工作,推动护理科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荣辉,丁炎明,朱赛楠.761名临床护士科研现状调查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12,12(6):47-49.

[2]董旭婷,赵梅,王维利等.安徽省护理管理者数量统计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护理管理,12,(1):34-37.

[3]王欣鹃,任蔚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科研能力的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12,27(20):19-21.

篇10

1.1 考生选题困难,撰写的护理综述类文章多,内容缺乏新颖性

护理论文可以反映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新颖性。大部分考生感觉选题困难,不知从何处下手,选不好论文题目。评阅分析所见护理综述论文32篇占总课题的64%,仅有3人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护理文献综述是护理论文中的一种特殊文体,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后,将有关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写成的文章。大多数考生选题不新颖,仅把一些国内医院早已开展的护理技术或已经形成常规的项目进行总结,不了解护理专业发展动态,不能把握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如论文“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与技巧”等,严格地讲,综述不应属于毕业论文的范畴。

1.2 考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不规范,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考生论文存在题文不符、摘要概念不清,讨论重复前言、结果的内容,与结果分离,不了解量表、问卷的使用原则及信、效度检测的方法等,且参考文献著录意识淡薄,论文中引文量不大,平均3条/篇,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观点、数据、方法、判断标准而文后未标出其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书写欠规范。有的考生将个案报道、护理经验总结写成科研论文,个案护理未交待清楚特殊护理的操作内容,护理经验只抄写教科书上常规护理内容。如论文“上消化出血的护理”,书本常规内容多,而对获得的经验和体会的具体做法介绍甚少,护理效果也未加以报告,也未总结出新认识和新观点。

1.3 考生中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严肃性

严肃性是撰写论文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是写作的基本道德。大部分考生时间投入较少,在论文写作上表现出严重的任务观念,提交毕业论文前临阵磨枪,勉强成文。评阅分析所见,有些论文资料有抄袭现象,有的在设计实验时不设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统计分析时多数使用算术平均数或百分率。有的考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网络论文进行复制、粘贴或大段照抄教科书或某专著。抄袭是科学研宄的大忌,既不能锻炼能力,还违背科学道德。论文的科学性表现在实验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数据要准确并经过统计处理;统计图表要简单、恰当。如“术后病人的疼痛护理”有2篇在内容上大段雷同,视为抄袭或剽窃。

2.对策

2.1 优化自考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和学术论文专题讲座

我国护理科研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科研理论和能力的不足已成为阻碍护理科研发展的主要障碍。高等护理自学考试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一定护理研宄、管理等能力,虽然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已开设护理研宄、统计学等课程,但从几年的“护理研宄”教学经验和相关调查的结果得知:护理专业学生整体信息素质偏低,获取信息能力较差,撰写毕业论文选题困难。因此,应对护理研宄课程进行改革,围绕护理研宄与论文写作的主题设计综合课程框架,拟定实用性强的内容,增加文献检索实习课,选择科研经验丰富及文献检索知识扎实的教师任教,提高自考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毕业论文考核前举办护理最新研宄进展和发展方向及论文撰写讲座,帮助考生明确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科学地进行科研设计和规范地书写毕业论文。

2.2 建立毕业论文考核前撰写开题报告制度,提高考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

开题报告对学生的科研知识掌握和科研思路的明确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效果。开题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质量。撰写开题报告前,应讲清开题报告的模式,请指导教师及专家帮助考生判断所研宄的选题有无价值,研宄方法是否得当,论证逻辑有无缺陷。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宄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宄(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安排上要作出相应调整,提早布置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学生可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大量的资料,选择合适的课题,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设计、实验研宄及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书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2.3 灵活选聘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加强考生毕业论文的全程管理

我国护理本科自考生的论文多在完成后,交于主考院校,主考院校按照论题方向将论文分组,分配给相关评审教师评价考核。大部分考生由于任务重,答辩时间紧迫,评阅教师给予的指导不能及时纠正,仍然按照错误的或有缺陷的设计开展研宄或写作,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在导师的聘用上,可以聘请青年教师和优秀硕士、博士担当护理自考生导师,或是在院校之间相互聘用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学院可定期检查导师的工作情况,同时制定学生权益保障机制,学生在面对导师很少指导或没有指导的情况时,可以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通过建立“导师制”,可对考生毕业论文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开题报告、调查研宄、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答辩等各项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也可促进省内地区院校间协作,还可以弥补目前我国护理科研协作性不够的现状,为进一步的护理科研协作提供可能。

篇11

        1 中医护理发展的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卫生部和教育部规定:护理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体[1]。1983年恢复本科教育,但内容浅显,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学生动手能力差。所以整体上讲,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较差。中医本科护理从1999年开始起步,而且大多是在原来中等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滞后,对促进中医护理发展意识很淡薄等[2]。总之,促进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力量较弱,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迫切需要提高。

        1.1 学科定位不清,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中医护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由于传统医学中存在医护不分的现象,所以中医护理学不象中医学一样,存在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轮廓。因此尽管医护在职责上分了家,可中医护理学的学科特色不显著,定位不准确,使得中医护理发展目标模糊,这大大影响了学科前进的脚步。由于定位不清,所以在高等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体制和培养方案上,表现出对中医的信心缺乏:现代护理学内容占主体,中医护理学内容不断缩减,中医特色在削减,甚至很快要消失。

        1.2 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促发展的意识及氛围

        中医护理科研力量主要包括临床护理人员及中医院校的专任教师。医院护理人员的教育层次普遍较低,中医理论知识薄弱,知识面较窄,缺乏多学科知识。另外,医院护理人员大多数是妇女,护理工作平凡、琐碎,使护理工作人员难以超出自身的工作圈子去开展新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1.3 中医护理高等人才的浪费

        尽管中医本科护理从1999年才开始起步,全国各地的中医药院校仍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青的大专、本科毕业生,掌握了基本的科研理论知识。但是,较多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由于下临床后与其他护士一样打针、发药、轮晚夜班,中专毕业的护士与本科毕业的护士的实践范围没有明确的区分,使有限的高等护理人员不能人尽其才,甚至流失。

        2  影响中医护理发展的因素

        2.1 现有的中医护士数量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即使是在中医院,中医护士的数量也相对较少。以我院(二级甲等中医院)为例,中医护士只占所有护士数量的20%。

篇12

由于历史原因致使现有的护理队伍参差不齐,仍以中专学历为主体,知识老化,尽管职称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有的还不如低职称的护士,形成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失调,近两年才有本科生充实到临床[2]。随着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不进行继续学习从事临床工作都吃力,还如何承担得起护生的带教工作,学术、科研就更无从谈起。更何况根据知识更新法测算,一次性学校获得的知识不到十年就会老化,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士如果没有获得继续教育,她所拥有的知识一半应更新,因此,继续护理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继续护理学教育的重要性

2.1护理模式的转变确立了新的护理观念,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系统性整体护理代替了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护理模式的转变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和护理教育的形势和内容都发生了改变,这些知识的充实和能力的提高,是护理人员在学校里无法得到的[3]。

2.2继续护理学教育是对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推动医院科研水平,对开发项目、课题研究、引进新技术、挖掘多方潜力的惟一途径。

2.3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使原有的知识技能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加深,以完善知识结构。

3继续护理学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以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为基本框架,采用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全程培训的立体化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以临床实践为主、自学为主、专科理论与专科技能以科室为主,不能只局限于短期培训、学术交流、会议、专题讲座、外出培训等这些只有少数人能参加的培训。

4继续护理学教育的作用

4.1通过继续学习提高了各种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使其更具合理性、合法性。

4.2继续护理学教育在带教中的作用继续教育提高了高年资护士的理论水平,使带教更具科学性,让即将进入临床的护生有计划的岗前培训、基本技能训练、临床技能训练、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完成由个体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以及护生参与护理研究培养护理科研能力,将其培养成自信、客观、有责任感、有护理管理能力、有专业技能等新型护理人才,为今后护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4.3继续护理教育的实施提高了科研创作能力我院开展继续教育3年来护理论文、护理科研的数量质量逐年增加,仅以国家级护理论文为例,2008年为24篇,2009年60篇,2010年62篇,2011年仅上半年就已35篇。临床上小发明创作也从无到有,从有到新,如皮肤科红外治疗仪架的发明,外科护士输液架的革新等都是临床护士继续学习结合实际的有力见证。

4.4继续护理学教育可以给医院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护理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提高了服务质量,使护理人员原有的知识技能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加深,达到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能力,为科教兴院造就一批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为医院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医学护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宽,护理专业的方法手段和管理模式也不断改变,一次性学校教育不能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和临床工作的需要,继续教育这种终身性教育方式是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的唯一途径,它以人为本,注重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潜力、交流与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全方位能力的更深层次的培养教育,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完善了知识结构,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将继续护理学教育做大做强,以适应护理改革和护理学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