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日常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7: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化学实验室日常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化学实验室日常

篇1

不可否认,农村中学学校由于化学设备、仪器、药品的严重短缺,导致化学演示实验的开展率低,严重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应用日常生活用品,可缓解这一现象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如:用矿泉水瓶一截为二,上部做漏斗、下部做烧杯;用废瓶罐做废液缸;用铁质瓶盖做燃烧匙等;收集鸡蛋壳、贝壳、陈年石灰用来代替碳酸钙;从废电池上收集锌、废牙膏皮上收集铝、废电线中收集铜等等。具体实验应用举例:

1.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实验

做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实验时,如果用实验室配备的氧化铁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往往由于氧化铁用得多,反应后有剩余,很难看到溶液变成黄色的现象。如果把这个实验中的氧化铁改成普通的生锈铁钉,实验效果比较好。先在试管中加人生锈铁钉,再加入无色的稀盐酸溶液,稀盐酸溶液遇到锈铁钉加热反应,溶液无色变成黄色,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而且药品易得。如果反应时间长了,铁钉表面的铁锈会被除去。时间再长一点,在铁钉的表面还有细小的气泡产生,不仅加深学生对盐酸能除锈的理解,还巩固了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性质,做到化学实验资源经济实惠、高效利用。

2.电解水及氢氧爆鸣实验

电解水实验装置容易损坏,而氢氧爆鸣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危险性强。我们可以取一支废弃医用输液管,从壶腹(中间膨大处)一端剪去小塑管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熔密封,另一端留有15 cm长的小塑管,做成一支塑料滴管,用手挤压塑料滴管的胶囊吸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并将其正放于小烧杯内(溶液量以即将充满胶囊为宜)。再取两根大头针,末端拴上导线,插入胶囊内,通过导线将装置与6-9V直流电源连接。接通电源,可观察到塑料滴管内产生的气体通过小塑料管排出。用手捏住小塑管口片刻(约5~10秒),再将小塑管口接近蜡烛火焰,松开手,会发出清脆的爆鸣声,小塑料管内会产生火花,现象明显,趣味性强。

二、日常生活用品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日常生活用品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我们可以按照探究式学习的步骤和特点,开展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化学兴趣。

下面分述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茶叶、水果研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实例。

1.茶汁、果汁研制酸碱指示剂的研制准备阶段

(1)确定各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分别设计研究方案。将主课题分为二个子课题:①茶汁酸碱指示剂的研制;②果汁酸碱指示剂的研制。

(2)各子课题成员收集有关资料,分析取舍,获取课题研究的有用资料,设计研究方案。

(3)集中交流与讨论,选定最佳方案。

2.酸碱指示剂研制的探究过程

学生分成子课题小组,开展实验探究,各小组分别采集2-3种样品洗净备用。

(1)指示剂的制备:

第一小组:取红茶、绿茶各2~4药匙,分别放人洁净的小烧杯里,然后向每个烧杯中倒入约50 mL的沸水(蒸馏水),浸泡半小时以上,得到深色浓茶汁,冷却后备用。

第二小组:将切成块状的去皮苹果、雪梨,分别用洁净的纱布包住,然后轻轻用力挤压,便得到其原汁,备用。

(2)指示剂的检验:

①取饼干盒中的废弃塑料凹凸板2个,往间隔的空穴里分别滴人澄清石灰水溶液和白醋各4滴。

②将上面制备好的茶汁和果汁,分别向上述各2个空穴里各滴入2-3滴,观察这些茶汁和果汁滴入后的颜色变化。记录它们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3.结论

各种茶汁和果汁在白醋和石灰水中颜色分别为:

绿茶汁:无色和黄色;红茶汁:浅棕色和深棕色;

苹果汁:浅红色和黄色;雪梨汁:无色和亮黄色;

从茶汁和果汁的试验结果表明,显色效果都比较好,都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也可将得到的汁,用滤纸浸泡,晾干,剪成条状做酸碱指示剂的试纸。

三、日常生活用品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节约的观念,强化环保意识

节约是一种美德,利用日常废弃的生活用品用于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节约行为。学生通过有意识的探究过程,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节约”的观念。

节约本身也是一种环保行为。目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仍然十分薄弱,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效的环保教育,将是长期艰巨的系统工作。将废弃的生活用品用于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节约”观念和环保意识。

篇2

关键词:日常用品;实验教学;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这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所以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达到上述要求,必须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来支撑。实验资源是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特色的资源。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以及通过实验现象自我总结提升知识的能力,居正元提出“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现实生活中的蜡烛、吸管、乒乓球、气球等可以做很多实验。因此,简单地利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不但具有简便、直观等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一、利用日常用品设计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为了真正让实验起到激发思维的目的,实验的设计必须紧扣课时的教学目标,实验的目的要明确,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为了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透明的玻璃酸奶瓶放在讲桌上,在学生面前倒入清水,然后用一只卡片盖住瓶口。将整只酸奶瓶倒过来,在大气压的影响下,水没有流出。如果学生学^大气压强的知识,观察到此不会惊讶,因为他们明白是大气压强的作用托着水。这时教师将纸片打掉,学生惊奇地发现玻璃酸奶瓶中的水仍然悬在空中。顿时教室充满思考,问题充实着教室里每一个学生的大脑。然后,教师再在学生面前取两个内径相差很小的试管,先在一个大试管中装一半水,再将小试管套进大试管中,然后将两试管倒放,那么小试管会掉下来吗?学生观察现象看到小试管徐徐上升,会立即陷入深思。学生在看到上述展示时惊叹不已,会冒出无数的问题,接着又有无数的猜想。学生的问题意识不用我们过多的语言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通过实验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知识的欲望,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活跃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积极主动状态,在欢乐中求新知,在愉快中求发展,主动去探求知识的真谛,既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利用日常用品优化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教具,利用手边的器材来完成实验。例如,用一支铅笔研究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用鞋刷或牙刷来演示摩擦力的方向,用鸡蛋做大气压实验,水滴作透镜,用手边的纸条和钢笔帽做惯性实验,用自己的铅笔盒和课本作机械运动实验,用橡皮筋小锯条作声音振动实验,用蜡烛和玻璃作平面镜成像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亲身感受,在实践中获取了真知。利用手边的器材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让他们独立、主动地探索研究,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解决实验器材的不足,为将实验课搬到教室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三、利用日常用品设计学生分组,培养学生独立实验能力

日常用品来自我们身边,日常用品也是重要的实验资源。请同学观察照相机结构,令学生对照相机有亲切感、熟悉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利用日常用品做实验,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加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能力。例如,用于制作简易照相机的器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凸透镜(是利用生活中的放大镜代替)、蜡纸桶、塑料薄膜、细线等常用品。用日常用品做实验,可以让学生充分观察物理现象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可以反复品味其中的物理道理,也有利于学生课内课外独立操作,培养他们独立实验的能力。

总之,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配合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学风,实验教学已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深化课堂改革,加强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将学习过程和科学的探究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课堂教学变为讨论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敢于对实验事实刨根问底,有勇气进行实验创意构思,乐于去寻求实验的佳径。在充分利用现有仪器的同时,利用日常物品自制学具增加创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一批素质高、能力强、适应性好的优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前言

我国的实验室认可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历时较短,但是认可工作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了适应化学实验室自身的发展以及企业监测分析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利用实验室认可这一平台全面的提升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势在必行。

1.实验室认可的相关问题

1.1什么是实验室认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认可,是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

实验室认可即是指对实验室能否胜任特定检测或者特定类型校准的正式认可,其基础是实验室评审。评审是为了获取和客观的评价评审的证据,以满足评审准则的独立、系统以及文件化的过程。

1.2实验室认可的目的及原则

概括来说,实验室认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准,减少质量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实验室可能承担的责任,平衡实验室与其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提升认可实验室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使其最终被法律、政府及市场共同承认,以实现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国际双边和多边互认。

我国实验室认可遵循自愿性、非歧视性、专家评审和国家认可四个基本原则。

2.化学实验室认可

化学实验室若要做好认可,务必严格根据有关准则的要求,将检测及管理人员、仪器设备、测试环境、样品、方法及标准等要素形成体系。体系形成后,需要在这一体系上建立相应的目标、方针、结构资源、过程要素、体系文件、运行监控等相关控制环节,并围绕三个具体能力——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能力、有效进行质量管理的能力、开展监测技术服务的能力——的提升来开展具体工作。

总的来说,化学实验室认可是要通过控制关键的技术环节达到提升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技术能力,达到获得资质认证认可的最终目的。

3.认可化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化学实验室认可的前提是该实验室一定要具备符合准则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如何做好化学实验室认可的准备工作,完善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是任何一个得到认可的实验室管理者及技术人员都应关注的问题。

3.1化学实验室认可的准备工作

3.1.1提高认识

在认可之前,化学实验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的理解及掌握实验室认可准则的核心及内涵,并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使之达到准则要求的标准。此外,每位成员都应高度认识到,化学实验室认可是一个漫长而又严肃的过程,需要合理安排好工作进度,把握好认可推进的时间表。

3.1.2明确分工

明确分工是保证顺利完成化学实验室认可的前提。在认可开始之前,就应该明确规定实验室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质量负责人、监督员、内审员等一切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让每位工作人员都清楚自己的任务,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提高管理及工作效率,为实验室认可扫清障碍。

3.1.3全员参与

化学实验室全体成员都应该在实验室主任的带领下积极的参与到认可工作中去,全员参与制定质量手册和程序,保证成员之间信息畅通。应使全员参与内部审核工作,对相关环节反复演练,对于不符合项务必认真整改。如此在现场评审时才能真正展现化学实验室的技术水平与能力,顺利过关。

3.2认可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3.2.1内部审核及外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指化学实验室自我检查、自我约束以及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由化学实验室以外的人员进行的审核即为外部审核。

不管是内部审核或是外部审核,它们的目的都是要获取审核证据,并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审核证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确定它是不是满足审核准则的要求。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都是化学实验室全面改进的机会,除了按审核结果进行具体改进外,接受审核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时机。化学实验室全体成员都应悉心体会,吸收其他机构或相关部门的有效经验,并学以致用。

3.2.2管理评审

检测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评审是指由化学实验室的负责人根据预先制定的日程及程序定期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及检测活动进行评审。这是化学实验室能够持续有效的改进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内容是系统的、全面的,评审会议所研究的问题及会议决议对于化学实验室来讲意义重大,管理评审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通常需要进行必要的改进,有助于实验室认可各项指标的逐步完善。

3.2.3员工培训

化学实验室检测工作的主体是人,检测人员的能力水平及责任心与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紧密相连。因而实验室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划拨专项资金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并对正在接受培训的检测人员或则刚开始检测的项目进行有力的监管。

4.化学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意义

4.1化学实验室认可有利于推动实验室日常监督工作

认可准则明确要求实验室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其对检测分析工作实行了足够的和充分的监督。因而申请认可的实验室必须加强实验室员工的行为管理,明确管理标准,建立并细化考评体系,督促化学分析检测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4.2化学实验室认可有利于推进实验室各项技术工作的标准化及规范化

化学实验室参加认可后,将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测量标准物的工作准则以及检查测量有效性的校验准则等的要求显著提高,对具体工作的程序和实施要求进行规范化,会有力的推进化学分析技术支持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4.3化学实验室认可有利于促进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按照认可准则要求,化学实验室每年必须按照相关的认可规范及实验室程序文件的规范进行一次管理评审。管理评审的内容十分丰富,设计实验室质量方针和中长期发展目标、运作程序、人力及设备资源的充分性、内部审核情况等等。每次管理评审活动都会将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要求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必定会促进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结语

综上,通过认可,可以推动化学实验室的日常监督工作,推进实验室各项技术工作的标准化及规范化,促进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使之能为社会提供科学、公正、准确的检测数据,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Analysis of the risk factors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Wang Jinpo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China

Abstract: The chemical 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hemical laborator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personal safety and the launching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isk factors in a chemistry laboratory and proposes specific measure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hemical laboratory.

Key words: chemical laboratory; risk factors; safely management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实验室作为高校开展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得到高度重视。但是实验室也存在一系列新的问题:如实验室的使用频率、人员流动量及内部安全管理等,这些都会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学校带来安全隐患,同时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如何保证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探索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对策,是非常迫切和十分必要的。

化学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理、工、农、医等多个学科。化学实验室安全不仅包括用水用电,防火防盗等常规项目,更重要的是试剂的存放、使用和回收,实验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以及个人防护等诸多方面。以下主要讨论化学实验室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安全管理措施,希望能为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化学实验室危险因素分析

化学实验室教学科研中发生不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1]。

1.1 物的不安全状态

1.1.1 危险化学品

化学实验室中使用的试剂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大,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危险化学品,常用的有机溶剂如:乙醚、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甲醇等均属于危险化学品,几乎所有的化学实验室均有涉及,这些危险化学品在存放使用及废液回收中均有不同要求[2]。若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1.1.2 剧毒化学品

剧毒化学品因其特殊的危险性应特别加以重视,化学实验室根据自身情况会使用到不同的剧毒化学品,从而造成高校剧毒化学品使用种类较多且分散的状况,因此,必须严格领取、保管、使用、回收等环节的安全管理。

1.1.3 特种设备

化学实验室涉及的特种设备以压力容器为主,包括气体钢瓶、储气罐、空气压缩机、高压灭菌锅等,这些设备的使用人员均应参加相关培训,并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设备性能需要定期检验,并建立常规记录档案。其中气体钢瓶因其使用范围广泛且存储不同的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液氨等,所以在搬运、存放、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3]。此外,还有高速离心机和低温冰箱等设备,在使用前相关人员都需要参加相应培训,持证上岗。

1.1.4 用火及加热

加热是实验室中的常规操作之一,也是容易引起火灾的因素之一。实验室中存放较多易燃易爆试剂,应尽量避免明火操作,改用水浴、油浴等加热方式。烘箱加热过夜,加热试验无人值守等细节问题均需制订应急措施。

1.1.5 实验废弃物回收处理

化学实验产生的废弃物一般都需要回收处理。其中产生最多的是废液和试剂容器,其中废液应分类回收,便于统一处理,同时应避免性质冲突的物质混合,造成人员伤害。试剂容器同样需要回收,不可以作为一般固体废物处理。对于实验产生的少量废气应根据性质不同,经适当处理后才可以排放[4]。

1.1.6 用电

化学实验室中各种电器较多,功率较大,需要合理设计电路。部分实验室存在线路老化、设备使用超载、仪器没有可靠接地、私拉乱接等现象,极易引起电气火灾、线路短路、触电等事故[5]。

1.1.7 其他

除以上问题外,还有其他因素需要注意,如实验用水造成的渗水事故;使用低温物质如液氮、干冰等造成的冻伤,使用玻璃仪器不当造成的割伤等。

1.2 人的不安全行为

1.2.1 安全意识

部分学生甚至教师,安全意识淡薄[6],实验时对危险因素不够重视,疏忽大意,存在侥幸心理,不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另外,学生对于实验室规章制度不能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使得其难以落实。

1.2.2 实验技能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进入化学实验室的人员数量激增,学生的实验技能参差不齐,专业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使得在实验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潜在危险。

1.2.3 个人防护

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实验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然而实际上却存在部分实验室的防护装备不足,实验过程中不做防护或部分防护的情况。实验防护装备的种类繁多,我们应该根据实验的需要选取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

1.2.4 急救技能

大部分学生甚至教师都缺乏对于实验室可能出现的火灾、漏水渗水、中毒以及一般伤害,如割伤、烫伤等事故处理的能力。这些情况出现后不能及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会使损失扩大数倍甚至数十倍。

2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随着化学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以及使用的仪器设备、化学药品种类和数量都在同时迅速增多,这些都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有的规章制度与实际情况有所脱节,出现规章制度难以贯彻落实的情况。因此,笔者建议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成立专门的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机构,并且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制定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同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保证规章制度的施行[7]。

2.2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重大,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刻不容缓。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安全意识的水平。广大师生应加强化学安全知识学习,树立较高的安全意识,做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2.3 加强实验安全培训

应将安全培训纳入到日常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做到化学安全培训常态化和培训内容多样化[8]。多样化主要指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日常生活安全常识、实验有关规章制度、实验操作规程、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应急自救的相关知识等。通过安全培训,让广大师生熟悉和掌握各类安全知识,切实做到“我会安全”。

2.4 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制度实施。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的工作,应该建立实验室日常巡查和考核制度。日常巡查要走进实验室,掌握实验室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人员操作及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同时应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加强交流,了解他们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想法和建议,群策群力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工作的考核是为了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保障各项安全制度的实施,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落实。

2.5 制定应急预案

为了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应急预案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必不可少。在制订应急预案时应注意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性。在学校院系制订应急预案的同时,各实验室应对实验室内危险化学品,特别是剧毒化学品和爆炸品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应急措施等形成记录,便于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此外,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用以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

2.6 建立实验室准入机制

实验室准入机制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发展方向,在国外的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实施。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也在探索建立实验室准入机制。实验室工作开展之前必须经过相应的实验室安全检验,实验室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规章制度、人员知识及技能、废弃物处置、应急预案等各方面都必须符合要求,才可以进实验室开展工作。

3 结束语

化学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反映高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保证师生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要充分认识在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做好监督检查,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使化学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和提高教学科研人员能力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崔政斌,邱成.企业安全管理新篇[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刘桥阳,张业明.对高校化学品储存及使用管理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9):48-49.

[3] 杨帅.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实践[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9,26(12):13-14.

[4] 霍理坚,邓亚利.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环保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140.

[5] 林智泉高校实验室用电安全[J].海峡科学,2010(7):59,9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