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藏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2: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贮藏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贮藏技术论文

篇1

灵武长枣是宁夏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鲜食枣品种,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果实外观艳丽,营养丰富,甜酸适口,肉质酥脆,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灵武长枣采摘期短,上市比较集中,鲜枣采摘后在自然条件下极易失水、酒化,果肉很快变得疏松,5、6天后果肉变褐软化,甚至霉烂,失去商品价值,成为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的瓶颈。有关灵武长枣贮藏保鲜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试验以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室温条件下不同保鲜剂对长枣采后生理和贮藏效果的影响,以探索长枣适宜的贮藏技术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方法

供试灵武长枣2006年10月5日采自宁夏灵武,手工采摘。8日运抵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保鲜研究室,剔出烂果和病虫果,挑取果实表面绿色面积占总表面积1/3以内的长枣进行处理。试验设3个处理:①用10%KDZ浸泡2~5分(KDZ处理);②10%KDZ+2%CaCl2+50mg/kgGA3浸泡30分(复合保鲜剂处理);③对照(CK)用流水冲洗..洗去表面泥沙等污物。各处理长枣晾干后装入微孔保鲜袋中,折口,室温下放置。每处理500g,每个处理5次重复。KDZ是由天津科技大学研制的以壳聚糖、尼伯金丙酯等为主要成分的枣专用保鲜剂。试验中复合保鲜剂添加的其他成分是在之前所做的单因素处理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来的有较好效果的生理调节剂,与KDZ复配,以期提高保鲜效果。

1.2测定指标

可滴定酸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采用苹果酸当量值;维生素c用2,6-二氯靛酚钠法测定;乙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还原糖用菲林试剂法测定。

失重率:采用称重法。

失重率(%):[(贮藏前的重虽一贮藏后的重量)/贮藏前的重量]×100

好果率:100%完好的硬果,采用重量法计算。

好果率(%)=[(贮藏前的重量-贮藏后坏果的重量)/贮藏前的重量]×100以上指标4天测定1次,从每个处理中随机取样,各指标均测定3次取平均值。

2结果与分析

2.1保鲜剂对灵武长枣可滴定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刚采收的灵武长枣含酸量为O.42%。3个处理灵武长枣果实含酸量在贮藏过程中均呈下降的趋势,前4天,KDZ处理和复合保鲜剂处理的枣果含酸量下降比较迅速,其后2个保鲜剂处理的枣果含酸量下降缓慢,对照果实含酸量一直在明显下降。贮藏到20天后,复合保鲜剂处理的枣果含酸量在0.23%左右,KDZ液体保鲜剂处理的枣果含酸量略高于复合保鲜剂处理,对照枣果的含酸量则降到0.19%。

2.2保鲜剂对灵武长枣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影响

刚采收的灵武长枣维生素c含量为3.9mg/g。由图2可以看出,3个处理的枣果维生素c含量贮藏前期均下降迅速,后期下降缓慢,但对照在第16天后又迅速下降。贮藏20天时,复合保鲜剂处理枣果维生素c含量为3.09mg/g,KDZ液体保鲜剂处理的枣果维生素c含量略低于复合保鲜剂处理,对照的枣维生素c含量下降到2mg/g左右。

2.3保鲜剂对灵武长枣乙醇含量变化的影响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3个处理的枣果乙醇含量均急剧升高。贮藏20天后,复合保鲜剂处理的枣果乙醇含量为0.067%,比对照低30%左右;KDZ保鲜剂处理的枣果乙醇含量为0.08%,与对照差异不大;对照枣果乙醇含量高达0.09%。

2.4保鲜剂对灵武长枣还原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在贮藏过程中,3个处理的枣果还原糖含量先期都有所升高,后期复合保鲜剂处理还原糖含量仍在升高,KDZ保鲜剂处理有所下降,对照下降至接近刚采收时。

2.5复合保鲜剂对灵武长枣贮藏好果率和失重率的影响

篇2

马铃薯是汉中地区继玉米、水稻之后的重要粮饲作物,曾在为该区广大人民解决温饱问题和脱贫致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已经将马铃薯定位为支柱产业进行发展[1],每年栽种马铃薯2万hm2左右,年产量约40万t。随着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增加,马铃薯贮藏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贮藏[2-3],减少损失,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马铃薯贮藏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温度

在马铃薯贮藏初期,有约10d愈伤期,应将温度保持在15~20℃范围内,湿度90%。马铃薯的机械伤口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皮层,阻止氧气进入,也可控制水分的散失及各种微生物的侵入,有利于贮藏,以后应将温度控制在0~3℃。

1.2湿度

相对湿度85%~90%最为适宜。湿度太小块茎的重量会出现很大损耗,而且会变软和萎缩;湿度太大,则使块茎过早萌发和形成须根,以及引起上层块茎出汗,形成大量水滴,附着在块茎表面,导致块茎病害蔓延和腐烂。

1.3通风

通风可以调节马铃薯贮藏环境的温、湿度,供给氧气,排除CO2,防止块茎出汗和抑止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

1.4光照

光照能促使马铃薯发芽,能促使叶绿素以及茄碱苷的形成,薯块照光或发芽后,茄碱苷含量急剧增高,对人畜均有强烈毒性。因此,马铃薯应避光保存。

2贮藏中存在的问题

2.1入窖质量差

汉中地区由于马铃薯收获期比较集中,时间紧迫,劳动力不足,多数农户图省事,不经晾晒、挑选,直接将带土的块茎包括病、烂、伤薯一起入窖,泥土多造成通气不畅,窖温升高致使块茎呼吸作用加强,促进了各种生理生化进程,使块茎提早发芽,降低了品质。尤其是病烂块茎,将各种病菌直接接种到薯堆内,成为发病的菌源[4-5]。

2.2不分品种、用途混合贮藏

汉中地区多数农户家只有1个贮藏窖(室),食用薯、种薯、商品薯和加工薯混合贮藏在一起,不仅造成品种的退化、混杂和病害相互传播,影响品种特性;同时对保证食用品质和保持加工价值极为不利,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

2.3贮藏期间缺乏管理

该区许多农户采用“自然管理”的方法,在贮藏期间,不检查、不调整温度和湿度,不通风换气,任其自然发展,很容易造成病伤、发芽等损失。另外,造成CO2气体的大量积累,使薯块的正常呼吸受到阻碍,薯芽窒息,以致影响出苗率,且易造成人入窖窒息,出现人身事故。

2.4贮藏窖建造不科学

该区地下水位较高,造成窖内湿度过大,甚至出水。有些贮藏窖没有通风孔道,或通风孔道设置不合理,因而无法调节贮藏窖内温湿度,更无法通进新鲜空气,导致贮薯块受损害。

3对策

3.1做好田间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

入窖块茎的病斑和烂薯是贮藏的最大隐患,而病薯和烂薯都来自田间,因此,搞好田间病害的防治,是减少块茎病斑和烂薯的最根本的办法。及时有效地进行田间马铃薯病害的药剂防治,就可以大大降低病害感染率,入窖时就比较容易挑除病、烂薯,从而保证入窖马铃薯的质量。适时收获可以促进薯皮老化,薯皮老化程度是决定薯块是否耐贮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使收获的块茎表皮老化,以增强它的保护和抗伤害能力。

3.2严把质量关,确保入库质量

入窖时严格控制入窖质量,挑去伤、烂、病、虫蛀等薯块,认真搞好入窖前薯块处理,做到薯皮干燥、无病块、无烂薯、无伤口、无泥土及其他杂质。为使薯皮干燥,在块茎收获出土时,短时间风干,再运回窖旁晾晒。对于食用和加工用薯则不能曝晒,晾干即可,对于种薯要挑出畸形和非本品种块茎。入窖前可给薯块喷洒杀菌防腐剂,杀死附着在块茎表面的病菌,切断菌源,挑选出烂薯,并清除薯块上附带的泥土,防止病害的扩大和蔓延。

3.3分类贮藏

要做到分品种、分级别、分用途单窖(室)贮藏,便于按用途进行相应的管理,一般每户应建2个以上贮藏窖或一窖多室,保证贮藏薯的种性和商品性。对于以种薯生产为主的农户,单窖(室)贮藏可以保证用种的纯度,没有机械混杂,同时保持最适宜的温湿度,适宜温度应保持在3~4℃,适宜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对于食用薯及商品薯而言,要黑暗贮藏,温、湿度按照种薯标准进行调节;对于加工马铃薯而言,温度应保持在8~10℃,以降低薯块中还原糖含量。

3.4加强贮藏期间的管理

贮藏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通过调控温、湿度及通气状况,创造最佳的贮藏环境和条件,防止薯块过多的失水、伤热、发芽等现象及病害的发生,降低损耗,保证其优良品质。窖内要悬挂温度计和湿度计,定期检查,了解温度、湿度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不适宜状况,及时调控,同时应根据贮藏的不同时期和天气状况,及时调控温湿度。为防止茎块发芽,可以施用马铃薯抑芽剂,以达到保质保鲜的目的。

3.5改进贮藏窖,增加调控能力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用现代化保温材料,建造容量大,机械化程度高,调控能力强的现代化贮藏窖,实行集中管理和贮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贮藏品质,减少损耗,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也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改进贮藏窖的结构和设施,增强调控能力,主要是增加自然通风换气设施,利用强制通风换气设备,根据经济实力,可建造有风机、主风道、分风道的水泥、砖石结构的大中型现代化贮藏窖。

4参考文献

[1]柯斧.秦巴山区马铃薯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103.

[2]宋吉轩,张敏,邓宽平.贵州马铃薯贮藏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7(30):9488-9489.

篇3

鸭梨(PyrusbretschneideriRehd.)是我国白梨系统的优良主栽品种,其果实美观、皮薄肉细、较耐贮运,但果实贮藏过程中组织褐变一直是影响其品质的技术难题。多年来,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鸭梨贮藏保鲜研究,但对于其果皮、果心褐变原因说法不一,有研究认为鸭梨果心褐变与低温和内源乙烯含量、低O和高浓度CO有关,还有研究认为与采收期和延迟果实预冷时间有关。傅利军等研究表明,1-MCP处理显著降低了常温条件下鸭梨果实贮藏后期黑心病的发生率,我们在对“八月红”、“黄金”梨等的研究中也发现,1-MCP(1-甲基环丙烯)对抑制果实贮藏过程中黑皮、黑心病效果十分显著。本试验从鸭梨果心褐变及果实品质变化的角度研究急聚降温和缓慢降温条件下1-MCP处理对鸭梨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为改进鸭梨现有贮藏方式、提高果实贮藏质量和出库成品率、降低果皮和果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处理

供试鸭梨(套袋)于2006年9月20日和2007年9月19日采自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一管理良好的果园,采收当天将果实运回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试验冷库,选大小基本一致、无机械伤的果实进行1-MCP熏蒸处理。所有1-MCP处理的果实均在10℃环境条件下用1m0.1mmPE薄膜大帐密闭熏蒸18h,处理完后,将果实进行常温、急剧降温和缓慢降温方式贮藏(见表1)。

表1鸭梨果实1-MCP处理浓度和贮藏方式

Table11-MCPtreatmentconcentrationsandstoragemethodsof‘Yali’fruit

年份

1-MCP处理

浓度

贮藏方式

常温

急剧降温

缓慢降温

2006

CK

将处理完后的果实放在20℃条件下贮藏

将处理完后的果实直接进入0℃冷库贮藏

将处理完后的果实放入12℃冷库中,待果温降至12℃后,每3d降1℃,经36d降至0℃,之后在0℃下贮藏至结束

0.5μL/L

1.0μL/L

2007

CK

篇4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在肉类的成熟机理,果蔬采后生理等的研究,新型食品发酵微生物和酶的筛选与鉴定,酶技术、超高压技术、辐射技术在农畜产品贮藏加工中的应用基础及其应用研究;同时在农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功能性食品的开放,农畜产品加工的质量控制以及利用声、光、电磁等无损检测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对食品高质量的需求及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记者一行专程前往该学院采访了陆兆新院长。

具有儒雅的风度和睿智的思维的陆院长在百忙之中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席长谈使我们了解到:该学院以研究农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即注重系统研究和专门研究相结合,又注重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相统一。紧密围绕我国农业产业化和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要求选题,并与国际研究和标准接轨。该学院在近几年内获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

该院在食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研究方面的特色是:新型食品发酵微生物,如纳豆和丹贝:新型食品用酶,如原果胶酶、羧肽酶等;固定化细胞及酶技术;食品发酵高效菌株选育及超浓食品发酵剂生产技术,切割蔬菜流通过程中微生物生长模型建立;食品微生物的分子检测及标记等,在国内同行中具有明显优势。

该院1996年以来,共获科技进步奖3项,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九五”攻关和省部级及地方科研项目23项,出版教材及专著7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40多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5篇,SCI论文2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