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2: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cbl教学法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统一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测试,成绩以百分制评分。与传统教学比较,P<0.05
(二)开题报告评价
对两组学生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以优秀、合格、不合格表示。与传统教学比较,P<0.05
二、讨论
(一)循证医学指导下cbl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GreenML将循证医学描述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的结合制订出患者的治疗方案”。现代医学教育因为循证医学的出现而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教育时,会提供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学习方式,其基本的解决步骤包括:依据临床病历资料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提出的问题寻找最好的临床证据;评价证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临床专业知识将现有最好的成果应用于病人的诊断及诊疗决策中。循证医学可为多因素疾病的预后及有效治疗提供有力的指导,众多研究者认为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必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经验医学。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learning,CBL)模式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方法。1969年Barrows教授首先创立了以学生自学为中心,老师为引导者,自我指导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PBL教学法。循证医学和CBL教学都强调:寻找发现问题、查找参考资料、解决问题的循环式学习方法。因此循证医学导向下采用CBL教学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二)循证医学指导下CBL教学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仍然沿用的“理论学习、临床见习再临床实习,最后直接接触临床”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它循序渐进的道理,但是却忽略了理论和实际结合思维能力培养以及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目前我们的教材大多落后于实际医学前沿发展,传统的理念固然重要,但是接受医学最前沿发展动态对于医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最新的知识才能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缺乏创造性这也是目前我们的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在神经外科专业而言其医疗技术和理念更新很快,如果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那将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和独特的见解。因此而对于神经外科研究生来说重要的是要学会查阅并运用最新的医学证据来验证并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而不仅仅是对传统经验积累的思考。这正符合循证医学的理念和要求。而对于导师,也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运用更为开放和互动的教学方式,例如CBL、PBL等教学法进行授课,这样才能“授之以渔”。有学者在本科临床教学中运用循证医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也说明了循证医学对于医学教育得重要性。而在我们的前期工作中在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引用CBL教学法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34-0094-01
生物化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一般是在新生入学不久后开设的,是通向临床医学的桥梁,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此时学生基础没有打好,那么以后的学习将会寸步难行。而生物化学课程本身知识体系复杂,多种代谢途径纵横交错,学生普遍反映难懂、难学。要解决这一现状,应依据各个专业特点,对照国家对职业资格的要求,在教学内容、职业技能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革新以提高教学质量。下面以高职护理专业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以抛砖引玉。
一、关于教学内容
高职护理生物化学只有36学时,课时不多。按照职业能力要求,尽量精选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以此为框架进行内容整合。打破以往所谓传统的知识体系。如在讲解糖代谢时将生物氧化的内容整合其中。生物化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注意与其他课程交叉知识点的处理。如了解到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了有关核酸的知识,那么在介绍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性质时就会有的放矢,提高讲课效率。同样水盐代谢部分内容可以放到生理学内容中介绍。
二、职业技能培养方面
职业教育是要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在基础课阶段
就应该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提高操作技能。为此增加了实
验实训课时,当然这一点还要根据各个学校具体条件实施,课后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多一点动手机会。在实验技能考核方面要求非常严格,从实验预习、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课堂表现、劳动纪律、师生互动等方面实行多元化考核,充分利用考试这个“指挥棒”,以确保实训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
当代世界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把教学方法的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1]。目前普及的就是多媒体PPT的教学方式。由于生物化学内容比较抽象,可在教學中大量采用图片、动画等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除此之外,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常用的有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L(CaseBasedLearning)、慕课等。
(一)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近年来,在医学教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其核心是由老师预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锻炼,但前提是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因而此法比较适合在课程进行一段时间以后使用。如在学习核酸之前可以提出讨论题:核酸与蛋白质的异同。这样学生在查资料、相互讨论过程中既复习了已经学过的蛋白质内容又预习了核酸内容,教师则起引导作用。
(二)CBL教学法
CBL教学法为案例教学法是以病例为基础,启发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巩固所学知识的学习方法。CBL教学法的核心是引入典型临床案例,将抽象难懂的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形象具体的临床病例[2]。这种学习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现象分析本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三)慕课(MOOC)
英文直译“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
Course)”,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这就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自由广阔的天地,便于学生得到低成本或者无成本的优质教育资源。“慕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翻转课堂[3]。通过翻转课堂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慕课的优势在于选择性,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注册相应的课程,进行网上讨论、测试等,完成自主学习。但慕课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教学质量的保证、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问题等。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职责所在。深化教学改革,教材的选择、实验实训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尤为重要。同时应注重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实时反馈整改,打造一流职业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邢淑兰.以创新型教学方法提高职业院校心理学教学质量邢淑兰[J].山东社会科学,2015(S2):294-295.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07-01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台上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在台下记录笔记,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思考能力,学习变得被动,缺乏热情,学生学习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从而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1~2]。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在教学中引进与课程相关的病例,以病例教导学生学科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可增加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积极学习热情[3]。为此,本文将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神经外科临床学生采用CBL教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主动学习的热情,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学员资料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选取本院2010级(1)班学生2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神经外科2010级(2)班20例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为19~22岁,平均年龄为(20.5)岁,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为19~22岁,平均年龄为(20.9)岁,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班学生均为同一批教员进行教授,其中观察组接受CBL教学,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学员的教学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面对面的教授知识的方法进行教学,课题按照大纲进行知识点讲解,课程结束后让学生通过温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考试。实操课时先向学生讲解实操注意事项,讲解完毕后让学生自己独立操作。
1.2.2 观察组学员的教学
(1)授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并结合课堂教学特点及目的,准备相应的病例,并根据相关病例向学生讲授疾病发生的机制及生理病理特点,课后让学生查阅最新的神经外科知识,并根据学生对神经外科知识掌握情况,循序渐进地向患者发放相应的课题资料,让学生上课前能阅读课题资料,并查找相关知识。(2)课堂讲授:上课时根据准备好的课题资料向学生讲解病例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最新的治疗进展,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应充分肯定学生发表的意见及见解,鼓励学生下次积极发言,并对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地方进行归纳,启发学生对问题进一步探讨,做到病例与教学内容相关融合,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及理解。在课堂最后10 min时可向学生提出本疾病的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最新的治疗方法,让学生能更好地对病例进行了解。(3)课后总结:课后让学生整理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并按顺序列出,鼓励学生课余查阅相关资料解答疑问,对于查资料仍不能解答的问题,则由教师于次日课堂上进行统一解答。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案例诊断技能、学术论文撰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神经外科属于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目前在纵多医学院中提供给学生学习及实习的病例很少,从而影响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注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忽视了技能实践,使得学生实践与理论课程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及学习热情,更使得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4]。CBL教学方法强度学生积极参与及主动学习,从而使得被动的教学方法变得主动。教师通过案例对学生学习知识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及掌握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可从感性认知上升至理性认知。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案例诊断技能、学术论文撰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傅求真,王者晋,井晓荣.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1(7):321-322.
【前言】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既基础又前沿的一门学科,它是我国基础学科发展规划中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1]。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各个分支学科在细胞层次上的交汇,它从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进而探讨人体细胞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衰老和死亡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发病机理,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发展迅猛,新知识、新方法、新成果层出不穷,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2]。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学时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让学生在完整系统地掌握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及时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优化与改革,探索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高等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的教学现况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的细胞生物学理论教学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时少,二是内容繁杂、抽象、枯燥且知识点琐碎。作为医学基础的必修课程,我校的细胞生物学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理论授课采用大班(130人左右)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即以教师为中心,以系统授课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这一方式虽可以系统讲解基础知识,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3-4]。而病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是以典型病例为先导,将临床与相关基础问题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5-6]。这种教学方式虽能克服LBL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否适合在超过百人的大班授课过程中实施,仍有待商榷。针对我校现存的细胞生物学的教学现状,我们采用C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期探索出适合我校的切实可行的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
2、引入临床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校临床医疗专业的细胞生物学理论教学只有28学时,学时相对紧张,因此我们在授课方式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对于教材中理论性较强,通俗易懂的知识,仍采用传统的LBL方式讲授,而对于一些难点、重点且与临床结合紧密的知识点则采用CBL模式。在CBL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与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搜集与授课章节密切相关的常见病例,查阅文献资料,对病例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进而编写成教学病例,并设计相关问题。例如在讲授细胞膜物质运输时,引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引导学生学习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利用“矽肺”病例,讲解溶酶体膜稳定性的重要;通过囊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病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蛋白质在内质网腔中正确折叠的重要性。CBL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环节中的主体。学生通过学习、研究案例来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变抽象为具体,而不再是死记硬背单一的知识点,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逐步提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日后从事临床工作颇有益处。
3、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学习相结合
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某些理论知识相对抽象、晦涩,因此在以LBL为主进行授课时,PPT课件的制作至关重要。我们力求在每一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将图片、动画与视频相结合,图文并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同的角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的同时,我们还利用学校覆盖全面的无线网络,将教学过程延展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目前,我校的细胞生物学已成功获批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已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网站提供给学生,方便学生及时查阅PPT课件、课后自测习题、拓展学习等教学相关资料。同时,我们的SPOC网络教学平台也于2018年3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该平台的应用进一步夯实了网络教学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堂教学学时紧张的问题。另外,我们还建立了细胞生物学教研室的教学公众号,定期推送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课后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利用微信群和QQ群进行交流与学习的互动。
4、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拓展研究型课堂
作为医学基础课程,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其他课程的内容有部分的重叠和交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保证细胞生物学与其他课程知识的紧密衔接,教研室与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进行沟通,删减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部分重复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章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补充了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科研进展,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本学科最新的相关研究进展,逐步深化、拓展研究型教学,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反馈与评价
在2017年、2018年学期末课程结束后,我们连续两年分别在2016级和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的260名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问卷发放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54份,有效回收率为97.7%。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以下调查结果:95.8%的学生认为开设细胞生物学课程非常必要或有必要;95.5%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或有必要建立网络教学平台;98%的学生认为在教学中介绍临床相关知识非常必要或有必要;97.4%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或有必要在教学中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87.7%的学生喜欢并接受C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中有92%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但有21.4%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在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理解方面无显着促进作用;87%的学生认为C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或提高自学能力在调查中,学生还结合自己的体验对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和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意见,我们将采取下列改进措施:由于授课对象是大一学生,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因此在选择课堂教学案例时,应尽量选择典型而浅显的病例,并请教临床的医生,进行更为准确的描述,重新撰写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完善教学案例素材;课堂教学及时补充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平台监管,真正实现师生时时互动,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空间延展性。
总之,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教学工作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在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总结反思,探索前行,选择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成为符合时展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
【生物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1]付燕燕,陈彦,吴健,等.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2):135-136.
[2]杨利艳,王祎玲,马娜.细胞生物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3,36(6):65-67,77.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10-0128-03
Abstract:
Keywords:
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新编的中药专业教学计划中正式列入中药药理学课程,80年代中期第一本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王筠默主编的《中药药理学》教科书出版,中药药理学科正式形成[1],至今,中药药理学学科已走过近40年的历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由于其发展历史尚短,在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方法学上的问题,如中医“证”的实质尚不清楚,病理机制不明,成为复制理想的中医“证”的病理模型用于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最大的瓶颈,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中药功效的认识,也造成了中医药院校在开展《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医药院校相继开展了大量关于《中药药理学》课程改革的探讨,这些有益的探索推动了中药药理学科的发展,也为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笔者对近12年来(2005~2016年),《中药药理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了梳理。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平台,以“中药药理学”为主题词,并含“教学改革”,发表时间从2005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进行精确检索,获得文献169篇,剔除与《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无关的文献后,纳入分析的文献有100篇。
1教学改革数量的变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入,《中药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内容,均已明显跟不上学科发展的前沿,因此,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近12年《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数量变化趋势(详见图1)可以看出,数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012年,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应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各中医药院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及要求,对《中药药理学》课程进行了内容广泛的改革,2013年教学改革论文数量呈井喷式的升高,论文的内容涉及了教学方法改革[2-3]、实验教学内容改革[4-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6]等多个方面。
2教学理念的改革是主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所有高等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对教育理念的革新,通过改革,让教学不再是教师“满堂灌”式传授知识、学生“填鸭式”被动接受的过程。通过对近12年这100篇《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的分析笔者看到,无论是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是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其核心均是教育理念的革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形成,大量教学一线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毫无保留地介绍了自己在《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经验、对现状的分析,经过这10多年的思想碰撞,使中药药理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整体的、较大幅度的提高。
3教学方法改革是重点
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开设的专业范围很广,例如我校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卫生检验与检疫、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专业都开设了有机化学。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同一所医学院校,文化课成绩相差不多,但经过一学期的有机化学课程学习,部分学生因无法达到教学要求而成为有机化学学困生。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培养药学人才的重要必修课程,为后期学习生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机化学学困生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分析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学困生的成因、研究有机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刻不容缓。
1有机化学学困生的成因
1.1不适应教学方式的转变
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大一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延伸,但是两者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高中化学强调理论学习,学生对化学知识是填鸭式学习,每节课都有大量的习题,高三更是刷题无数,学生习惯于老师“手把手”的教,习惯于通过大量的背诵和习题强化巩固化学理论知识,这就造成学生发散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药学专业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内容多、课时少、理论性强的基础学科,教师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更多的是教授如何应用,而且讲授进度较快,有时一节课会讲解教材十几页甚至几十页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思考,自主学习。此外,高中化学对化学实验能力的要求相对薄弱[1],而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将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研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至关重要。因此,不适应教学方式的转变是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之一。
1.2思想消极,缺乏学习动力
高中学习的动力多来源于高考压力,学生废寝忘食的学习,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很多家长与老师为了缓解学生的高考压力,常常将“大学不挂科就好”“大学可以谈恋爱”“大学可以打游戏”等思想传递给学生。部分学生信以为真,来到大学后,在社交、恋爱、游戏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迷失了方向,导致学业变差。我们现在处于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文化思想,俗话说积极的文化思想使人奋进,消极不良的文化思想使人堕落,初入大学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很容易受不良文化思想的影响,产生功利、任性攀比、不劳而获等消极思想,失去了学习动力,严重的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例如大学生被人哄骗参加传销组织、为了攀比陷入网贷泥潭等事件。因此,思想消极、缺乏学习动力是有机化学学困生的成因之一。
1.3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部分学生成绩无法达到教学要求,成为有机化学学困生,与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高中时代,学生接受的是固定几十人的小课堂教学,固定的教室、座位,固定的教师、同学,与老师距离感小,与同学亲和力强,家长更是对他们的生活照顾周到,饮食作息非常规律,这些容易造成学生对外界环境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3]。大学课堂动辄几个班的百人大合堂,不固定的教室、位子和同学,与教师距离感强,与同学亲和力差,对环境适应能力弱的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而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更是饮食作息不规律,精神萎靡,无力应对学习。面对考试,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记忆过程痛苦且效率低,遇到应用型或开放式的问题依旧不会作答,部分学生便对自己降低要求,只求及格,最终成为了学困生。
2有机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1激发有机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对有机化学学困生而言,有机化学是一门知识繁杂、枯燥无味的课程,因此,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没有太大兴趣。而且大部分有机化学学困生的化学基础较差,想要学好有机化学,相较于其他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往往使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部分学生甚至还出现厌恶、恐惧等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激发有机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有机化学的乐趣,帮助他们消除负面情绪,主动学习,爱上学习[4]。2.1.1增强教学内容趣味性有机化学发展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每类有机化合物的发现与合成都离不开化学家的努力,我们在对化合物讲解时,不仅要讲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发展历史,还要讲解相关结构的临床药物案例,包括药物的制备、用途、对人类的贡献、副作用等。此外,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发散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有机化学[5]。例如,在“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教学中,让学生查找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和阿司匹林等常见药物的结构,分析以上各类药物有哪些特征官能团、归属哪类有机化合物、此类有机化合物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而思考以上各类药物的合成制备以及影响这些药物储存、副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教学重心从掌握知识转向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1.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针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结构式复杂、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抽象、有机反应历程难懂等问题,我们将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例如卤代烃SN1反应的立体化学是有机化学中的难点,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花费很多时间讲解,学生仍是似懂非懂。在学习此内容时,我们展示卤代烃及亲核试剂的的结构模型,同时动画演示反应历程、产物形成过程,将复杂知识简单化,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学得懂、学得轻松,增强学生知识获得感与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2.1.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教师的知识水平、性格、兴趣等综合自身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知识渊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的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最好,学生喜欢这位老师的课并且整体成绩好[6]。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2发挥有机化学学困生的主体性
科技正在改变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方法正在离我们远去。科技使枯燥难懂的有机化学知识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智能设备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通过检索查阅获得学术前沿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教师不再是知识唯一的传递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该做好引导者,给学困生更多的空间,教会学困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2.2.1改变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困生,鼓励学困生质疑,尊重学困生的想法,以讨论或谈话等形式解决问题,保护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我们还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如引导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团队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TBL)、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等[7-9]。例如,课前采用问题的形式来布置学习任务,进行分组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相互配合学习,增强协同合作意识。课上小组汇报学习情况,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最后老师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并作适当延伸拓展。此外,老师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以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主,尽可能发现每个小组成员尤其是学困生的闪光点,加以表扬,针对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充分调动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10]。2.2.2作业形式多样化学习是知识获得与内化的过程,课后复习和课后作业是强化内化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背诵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类型等记忆型作业,不能帮助学生完全理解掌握知识内容,我们可以增加开放式作业,例如采取思维导图总结章节内容[11],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梳理所学内容,迅速回忆和提取章节知识,进一步查漏补缺,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也可以撰写课程论文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老师可以给学生题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选题目完成课程论文,这不仅可以巩固知识,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能力,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2.2.3引入线上答疑平台在学习过程中,学困生经常会出现对新知识理解不透彻、无法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情况。教师答疑是学困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但由于部分学困生的心理或性格等因素,不愿面对面地与教师交流,为此我们引入线上答疑平台。线上答疑平台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消除学生与教师交流壁垒,让教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及时解决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分析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个性问题,教师针对其个人做出有效的解答,而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及时反思,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解决共性问题[12]。另外,利用线上答疑平台,学生之间也可以在网上互助答疑,在班级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3结语
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有机化学学困生在后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研究有机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刻不容缓。转化有机化学学困生的过程,不只是帮助他们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重要的是激发学困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困生的主体性,渗透思政教育,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动力,最终帮助有机化学学困生从“因为考试要学习”转变为“因为爱学要学习”。
参考文献
[1]杜娟.试析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9,1(4):57-57.
[2]申权威.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校园心理,2019,17(2):143-145.
[3]王艺璇,颜琬华.在校护理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元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81-83.
[4]王玉杰,陈文,王湘君.高校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内江科技,2018,1(39):59-60.
[5]李沛辰.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J].科技风,2019,369(1):49-49.
[6]石芳.爱学生必须爱之有道[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24):37-37.
[7]田飞,高岩冰,唐丽玮,等.TBL联合CBL+情景教学法在超声医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14-17.
[8]贾尧玲,孟祥国,姜智腾,等.PBL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改革磺胺醋酰钠合成中的探索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9):8-10.
[9]赵继敏,路静,陈新焕,等.大班授课中实施PBL的方法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5):17-18.
[10]王超.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新西部,2020,5(6):163-164.
[11]孙莲,海尼木·夏木西.思维导图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广州化工,2020,48(8):175-177.
[12]梁涛,时乐,袁冬平.药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2):37-39.
关键词:
医学统计学;医学专科;教学改革
一、大数据时代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与统计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中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应用科学[1]。随着现代医疗信息化,大量的医疗数据及生命现象,均需要借助统计学和计算机去探寻规律。因此,医学统计学在医疗大数据和循证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医学各专业学生都应培养统计学思维,掌握一些统计学方法及应用技能。
二、医学高专医学统计学的教学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的医学统计学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强调理论缺少医学科研设计、统计软件应用等教学,因而无法帮助医学生构建完整的统计学思维和系统的医学科研思路[2]。医学高等专科学生由于在校时间短,课程多,每个专业安排的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课时都比较少,且统计学方法抽象,学生感觉难学,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更谈不上“应用”。学生学习缺乏兴趣,认为反正学不懂便更加不想学,授课教师也感到很难教。因此,我们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思路的探讨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医学统计学是高等专科临床、护理、检验、药学等专业的必修课,但由于高专学生在校仅两年,课程多时间紧,医学统计学安排的课时较少,一般是16~32个学时,教师在这么少的课时内往往把教学的重心放在统计学基础知识的讲授上。而医学生认为医学统计学难学,枯燥,主要是他们不知道学了能解决什么实践问题。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找出一些与学生相关的生活事例及常见的医学案例中的统计学问题来与学生讨论,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课题,也可以自拟科研选题,如校园内大学生营养、体质状况的调查。通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科研或调查,从统计设计-调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实践中体会统计工作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精选教材与优化教学内容高专医学统计学主要内容是基本的统计学概念、统计描述指标、统计表、统计图、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等,内容较多。在课时数少的情况下,教师应选择实践中最常用的内容进行教学。选择教材最好是带案例版的,或者根据不同专业在规定的教材中补充与该专业实践相关的案例,比如临床医学专业可搜集临床医学论文来讨论统计学方法的使用。如今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我们已经很少用手工去计算及绘图,学会使用Excel和SPSS软件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其实并不难,我们在教学中应补充一些统计软件操作的内容,如课时不够,可以把一些操作视频给他们自学,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学应用最关键的是自己要懂得选择合适的正确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应逐渐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如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案例教学法(CBL),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医学统计学应用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好合适的案例,巧妙设置几个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课前发给学生,每个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课堂上用案例分析讨论。最近几年,已有不少教师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尝试应用PBL教学或者案例教学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3-5]。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以往单一的笔试形式,除了笔试的试卷中要增加综合分析的题目外,还应把统计软件应用考核和统计工作能力考查作为平时成绩,并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6]。只有平时成绩比重增加了,学生才真正重视,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和学习统计软件的使用。通过提交案例分析作业作为平时成绩,促进学生应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提高教师的自身统计学素养和教学水平在医学统计学这样的交叉应用性学科中,统计学理论、方法及应用领域不断更新。因此,教师在平时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积极关注学科发展动向,搜集学科新成果和典型案例应用于教学[7]。同时,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同行及学生的交流沟通,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振球,徐勇勇.医学统计学(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
[2]吴笑雪.高职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09,4(3):44
[3]彭志行,赵杨,易洪刚,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79-81.
[4]袁慧,王金权,黄月娥,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2):173-175.
[5]朱继民,武松,李静,等.正反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创建与效果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4):355-357.
[中图分类号] R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2(c)-0167-03
Application study of holistic pedagogy method in pharmacy teaching
ZHANG Lei MAO Dong-dong CHEN Qiu
Pingdingshan University,Henan Province,Pingdingshan 467000,China
[Abstract]Pharmacy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pharmaceutics students,which is systematic and practical strong,not easy to digest.Based on this problem,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idea and implementation steps of holistic pedagogy.Holistic Pedagogy ha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n emphasizing the contact of the overall knowledge,radiation from a point to the whole,and thus form a network of knowledge.It will be a perfect form to link the knowledge betwee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nd cognition and memory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knowledge.To some extent it will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pharmacy teaching.The holistic pedagogy has great advantages for pharmacy teaching and also useful for other pharmacy disciplines.
[Key words]Pharmacy;Educational reform;Holistic pedagogy method;The quality of teaching
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利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1],知识点繁多,理解记忆具有一定难度。不少学生反映在药剂学的学习中很难瞻前顾后,学习了新的知识,忘记旧的知识,导致难以最大程度地掌握药剂学的重点难点[2]。笔者根据多年药剂学授课经验,思索出了一套整体化的教学法,用整体化的思维方式来讲授药剂学,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去掌握药剂学的知识,达到药剂学教学的目的[3]。
1整体化教学法的原理
整体化教学法的重点在于建立知识的“骨架”和讲解的“重复”[4],这个骨架如同人体的骨架一样,联系着身体各个部位[5]。任何一门课程都是有“骨架”的,而这个骨架恰恰就是课程体系中分散于各个章节中相通的部分,多数章节都会涉及共同的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形成联系各个章节的网络,并让学生去掌握这些重要的骨架,于是教师在授课时,有目的地、反复地去重复这些“骨架”级别的知识点,就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深化并达到稳定记忆的目的。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规律,反复的复习是记忆的良好“法宝”[6]。教师反复地去重复相同的内容,就相当于让学生反复地去复习和记忆[7]。当学生掌握这些“骨架”后,那么,对于课程的全局自然也就很容易掌握,这样也就很好地避免了学习新的知识而忘记前面的知识的问题。
2药剂学实施整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剂学知识点繁多,笔者所用的教材为201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药剂学》,全书分为17个章节,分为四大模块:基本理论(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表面活性剂、粉体学理论)、常规制剂(片剂、胶囊、注射剂、栓剂等)、新剂型和新技术(包合物、固体分散体、微囊、靶向、植入剂等)、医院药学部分,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讲到本章内容,仅仅介绍本章内容,后面章节中未讲到的便不去讲解,这种一章章的走马灯式的授课方式的缺点在于:越往后讲,学生对于教材前面的东西忘记的越多,等讲到第13周时,前6周讲的内容忘记了大部分,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8]。这种授课方式只是一条线式的授课,首尾难顾,无法达到整体的授课效果。
将整体化教学法应用于药剂学的教学过程中,将药剂学中的共性、重点内容抽出,作为药剂学的骨架,然后用这个骨架将药剂学的整体内容进行联系,做到讲到一个点,可以将这个点对应的知识点都讲授出来,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一个骨架点,便可以建立起一个整体的知识联系[9]。此外,授课的方式也不仅仅再局限于一个章节,不再按照机械的按部就班的顺序进行讲解,而是以骨架点为引导,实现跳跃式、穿插式的讲解,做到“讲一涉三”,讲一章的内容,穿插其他章节的内容,这样到讲到对应章节的内容时,由于已经有了之前的印象,再学起来就会比较轻松,将整个教学内容都按这样的方式进行重新整理,便可达到一个整体化的教学效果[10]。
3药剂学整体化教学的实践
3.1整体化教学骨架知识点的选择
笔者以药剂学中贯穿全课本的知识点为骨架,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
3.1.1辅料 辅料是药剂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药剂学授课中相当一部分时间都是花费在辅料的讲解上,而药剂学的辅料却有着很大的相通性,如片剂的四大辅料,填充、黏和、崩解、,几乎贯穿整个课本,几乎每一章都能见到这些辅料的影子。
3.1.2工艺流程 每种制剂皆有自身的工艺流程,如固体制剂的单元操作: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理压片包衣包装质检出厂,涵盖了片剂、散剂、颗粒剂的制备过程,因次在讲授过程中可以作为一条主线进行联系。
3.1.3剂型特异点 每种剂型都有其特异之处,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些特异点进行对比和联系,往往能贯穿章节,达到整体化教学的目的。
3.1.4重点案例 对重点案例的汇总同样是整体化授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案例,主要是指能够贯穿教学章节内容的重要知识点,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反复应用的内容。
3.2整体化教学在章节中的体现
3.2.1课程讲授的调整 将片剂的辅料部分、表面活性剂部分的内容调整到基本理论中来讲解,然后进行其他章节各论部分的讲解。
3.2.2各论的授课 笔者以注射剂的授课为例,说明整体化教学的实现:①讲解到注射剂的分类时,由于是按照分散系统进行分类,因此便可以和液体制剂的分类、气雾剂、凝胶剂建立整体化的联系;同时对这三个部分进行复习和简要介绍。②注射剂中的附加剂中的增溶剂、乳化剂可以与表面活性剂部分进行联系,对表面活性剂的内容进行回顾和复习。③助悬剂部分的PVP、CMC、MC、明胶可以和片剂的四大辅料建立联系,同时去复习这些助悬剂在片剂中的作用;同时,这几种辅料在混悬剂、包衣材料、固体分散体、胶囊中也有应用,那么就将这些作用专门作成几页精美的PPT,在课件中将这些辅料在后继章节中的作用也做一个展示和简单的讲解,不求全部掌握,只需让学生们有一个印象[11]。④在讲到胶囊、包衣材料等部分时同样再去展示这几页PPT,同时让同学们回顾起在注射剂中的作用,于是在授课过程中便重复展示了多次;每展示一次,便让同学们对这部份内容多熟悉一分,完全掌握之后,就可以直接跳过。⑤在讲到工艺流程时,将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注射剂、大输液四个流程进行对比和联系,让同学们在学习注射剂工艺流程的同时,复习了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制备流程,同时事先将大输液的流程进行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跳跃式学习的目的。⑥注射剂不同与片剂、液体制剂及其他制剂,其特点在于无菌、无热原、无可见微粒,此时便可以优先将章节最后的小容量注射剂、大容量输液剂的质量要求进行联系,做到未到讲时提前讲,提前建立起印象[12]。
4药剂学整体化教学的效果
笔者在平顶山学院2012、2013届药学班实施整体化教学模式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往届药学生采用的传统教学法相比,学生的药剂学理论及实践课的成绩均有明显提高,2012级75名药学生与2011级67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的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理论×70%+实践×30%)比较,分别为(66.31±10.03)分和(72.77±7.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6,P=0.000)。采用整体化教学模式后,2012届学生的药剂学综合成绩比上一届学生的综合成绩提高了6分左右,达到了73分,充分证明了整体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5对药剂学整体化教学的思考
整体教学法的重要特点总结起来就是:未到讲时先讲,随时进行复习,纵横联系知识点,从一点辐射至整体。但是,对于整体化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5.1合理建立整体化的联系
创建知识点的关联是整体化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合理地创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于引导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联系有着重要意义[13-14]。笔者认为,应将大纲中最重点的内容、能够起到“骨架”作用的知识点作为整体化教学的联系点,经过多次联系后,学生能够将大纲要求的重点内容熟练掌握,并能够根据这些“骨架”知识点去进一步联系到更多的知识点,如从片剂的崩解时限注射剂热压灭菌的时间灭菌法的分类滤过除菌微孔滤膜无法除去热原热原的知识点……,甚至牵引出更多的方面。
5.2整体化范畴的拓展
药剂学课程是一个小的整体,而整个药学的学科体系则是一个大的整体。从教学的层面来讲,建立起整体化的教学观念,从一开始就告诉同学们为何要学习这些学科,对以后的专业课有什么样的作用,将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5]。对于教师而言,若能将药学专业课程中的药代动力学、医药数理统计学中的数学公式作为重要的内容应用于高等数学中进行教学,以后学生再学习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和药动学的微积分、拉普拉斯变换时,必定会感到非常轻松[16]。但目前大多数的情况是:教师的精力仅仅局限在本门课程的局部,无法实现整个药学学科的整体化教学,因此,对于整个学科的整体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7]。
6小结
整体化教学法对于教师而言,更加有利于建立所教课程知识点的纵横联系,对药学课程的授课将会有一个整体、全局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知识面的拓宽、知识结构的更新、勇于探索创新,进而达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目的[18]。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应用的把握,使药学生能够尽早理解四年药学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洞悉专业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学习的方向,懂得F阶段学习的知识以后将会用在什么地方,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看到长远和未来,将未来的职业场景与当前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机联系,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而学习,从而形成学生对职业、知识之间的关联的认知,促进自身整体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静,余天雾.探究“PCE”三联合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80-81.
[2]郑杭生,王娟,李范珠,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改革药剂学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6,32(2):51-53.
[3]张华,陈文,应雪,等.特色药剂学课堂教学及实例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3):46-47.
[4]王珊.关于药剂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0):266.
[5]王伟,孙志颖,王世英.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教学视频库的建设与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18(1):68-71.
[6]王广成,欧阳玉祝,彭知云.PBL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6,45(4):102-103.
[7]孙黎.药学专业药剂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体会[J].安徽医药,2016,20(1):201-202.
[8]邵Z,孙永霞.药剂专业中开展一体化教学的若干体会[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6,(5):152-153.
[9]刘颖,冯年平,林晓,等.药剂学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讨[J].药学教育,2016,32 (1):53-55.
[10]廖乃英.形成性评价在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6,(19):116-117.
[11]李学涛,程岚,吕佳,等.多模式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3):161-162.
[12]郑杭生,陈思思,王娟,等.《药剂学》PBL教学的问题设计与实践[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11):836-840.
[13]朱磊,鄢海燕,孙淑萍,等.提高药剂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J].广州化工,2015,43(11):228-229.
[14]杨群,张锴,张娜.药剂学毕业论文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6):143-144.
[15]王云.基于创新教学的药剂学教学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3):238-239.
据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度发表SCIE收录文献382篇,全国高校排名97位,首次进入全国高校前100名,有13篇论文进入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此外,根据2012年最新的ESI数据库检索显示,我校临床医学目前已进入全球前1%。全球总共有3445家进入全球前1%,我校排名第1663位,中国有13所医科大学进入,我校排名第八。目前我校全日制在校生达16000多人,拥有2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4个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这充分肯定了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这些年来所做的努力,也说明了我校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已逐渐与世界同行业接轨。今年是安徽医科大学的教学改革推进年,其目标之一就是更新师生教育教学观念,并把其当做学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工作重心和生命线。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1]具体是指使用除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 (我国主要是英语)作为课堂教学主要用语进行学科知识教学,包括在教材的使用、课堂讲授、考试等教学环节英语和汉语并用、并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教学活动。面对国际化的竞争,掌握“双语”的优秀人才是发展和创新的关键。现今世界上的权威医学期刊、书籍及数据库基本上都是以英语出版为主;高层次的学术会议也是主要以英语进行交流;查阅医学文献、撰写科研论文、翻译专业资料都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外语能力。因此,双语教学对于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既精通医学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高素质复合人才是任何一所科研教学型医科大学提升自我综合实力和扩展专业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学校一直重视和关注双语教学的开展。引进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教材促进教学内容改进,加快医学科研的知识更新,培养和加强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应用的素质。第一,在课堂教学上,推行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的双向教育模式。运用“以问题为中心(PBL)”和“案例教学法(CBL)”的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从而掌握理解知识。合理使用和自主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英语素材比重,锻炼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课程的设置突出针对性,在本科生中开设普通医学英语课,在硕士生中开设专业英语、医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医学前沿文献阅读和SCI文章的撰写、投稿与审稿等相关课程。在学生自学领域,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资源丰富的网络学习平台和图书馆资源,并为他们开辟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在课堂以外,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资源服务和指导规划。本校同学与在校的海外留学生之间不定期举办交流活动,以锻炼口语及交际能力,相互学习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生活背景和医学发展;鼓励学生参加“外研社”及校内的各种英语比赛,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和空间。第三,开展“中西对话”,一方面,为成绩优异素质突出的学生提供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力引进高水平高层次的海外留学人才和开展教学方法的“海外培训项目”,为我校的双语教学提供优质的师资保证。
虽然我校在双语教学上有了一定的深入和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培养层次跨度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定位各不相同。我校目前的学生组成主要包括:三年制专升本(护理),四年制本科(生物技术),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影麻、检验、护理、公卫、药学、预防),七年制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以及三年制的各相关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不同层次学生间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对于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大部分学生把学习英语的主要精力放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考研英语上,加上医学课业任务繁重,所以对医学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尚有所欠缺。七年制临床医学本硕专业,招生档次和教学要求相对较高,在校学习时间长,可以完成医学基础和临床的双重系统化学习,是双语教学开展的重点对象。三年制的硕博士研究生[2],经历了“考研”的筛选,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能力,但英语水平也良莠不齐,但总体水平还是相对较高,加上以后科研工作和对本专业知识更深层次的学习,医学专业英语的作用将更加突显。此外,研究生对于学习的思想认识相对成熟,能做到自觉主动学习,比较容易开展互动教学,所以研究生也是双语教学开展的重点对象。(2)学校外语教研室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外语教研室不仅承担着学校各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英语综合课程以及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工作,也担负着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教学任务繁重。虽然外语教研室的老师有着深厚的英语语言运用功底,但与临床专业知识联系不紧密,难以将临床经验和体会融入到教学之中。(3)附院临床科室双语教学开展还相对不足[3]。作为双语教学的第二主战场,目前临床科室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繁重的临床诊疗和科研项目上,很少有科室系统的组织双语教学。当然,并不是科室不够重视,相关教授和主任的英语表达运用能力有限也是主要原因。再加上有的科室人员不理解,不支持,只一味的强调临床业务能力,对双语教学表面附和,有的甚至冷嘲热讽,所以在科室的开展遇到一定阻力,难以形成长久机制。(4)需要完善双语教学评估与考核机制。科学合理的评估与考核机制对双语教学的发展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可以发现双语教学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检验目前双语教学开展的成效,确保做到学有所得,教有所成。
通过我校临床医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尝试,使我们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我们在看到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需要清醒认识到许多还要去克服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展望双语教学势如燎原般全面铺展的景象,我们希望双语教学能够在我校临床医学的教学科研发展中扮演一个新鲜而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角色,从而有力地推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欧东,祝火盛,余洋.医学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33-134.
[2]樊红.研究生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85-86.
[3]马琦琳,黄澄,周顶等.心血管内科学中英双语教学实践回顾与探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8):1278-128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3.01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many foreign students study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n average, thousands of students come to China to study medicine. These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fter receiving the education of clinical medicine, hoping to be able to get what they expect. Clinical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competitivenes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higher clinical technical ability.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training mode of foreign students' clinical skills.
Keywords foreign students;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mode
0 引言
中国进入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经济水平快速提高,高等教育逐渐走上国际化运行轨道,吸引很多的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接受教育。中国高校的外国留学生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逐渐增多。这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很的学科,所培养的人才将成为临床医师。要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注重对留学生进行临床理论知识传授,还要注重留学生临床技术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将留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模式构建起来,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1 优化留学生临床技能培养课程
在对外国留学生进行临床技能培养的时候,重在能力培养,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为留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对留学生的临床技术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在课程设置上要不断完善,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基础理论课程与临床技术能力培养课程充分整合。[1]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临床。所以,在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临床技能理论课讲授的过程中要将临床实践课穿插于其中,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的临床技术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 留学生临床技能培养中要积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
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临床医学的主要障碍是语言沟通问题,这也是留学生较少接触临床实践的原因。特别是一些留学生的民族习惯与汉民族完全不同,如果留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就难以提高学习效果。所以,在对留学生的临床技术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要从留学生的特殊性角度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打破传统的知识传递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展开教学,即对于临床医学的基础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可以将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简称:CBL)融入其中。根据多年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教学规律,要提高留学生的技术能力水平,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程学习方法进行总结,从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特别在临床实践培养中,要注重对学生合作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让他们认识到合作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3 注重对留学生的临床技术能力进行培养
3.1 对仿真技术开展临床教学
临床医学是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为了留学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可以构建临床技术能力教学中心,以此为临床技术实践平台,对留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在临床技术能力教学中心要以互动教学为主,通过运用仿真技术,诸如腹部触诊、腰穿、心肺复苏等模型等等,对留学生开展教学。[2]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采用高端模拟人操作各种仪器,诸如自动化的尿液分析仪以及自动化的血液分析仪等等,对相关的病症进行分析,学生也可以利用仿真技术参与操作,以提高临床技术能力操作效果。
3.2 开展技能竞赛进行临床教学
高校还要以技能竞赛的方式开展教学。每个学期都开展一次临床技术能力竞赛活动,让留学生之间的临床专业学习情况在竞赛中展示出来,有助于将留学生学习竞争意识的激发。
学生在准备参与临床技术能力竞赛的过程中,就会努力学习临床知识,并积极地参与到实践课程中,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临床技术操作能力,期待竞赛现场能够将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并获胜。此时,高校就要将临床技术能力教学中心充分利用起来,在中心将各种临床资源进行整合,构建虚拟的医院环境,让学生在“医院”中学习临床知识。模拟医院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临床技术能力培养体系,所包括的资源为模拟门诊、临床治疗室、模拟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中心、心肺检查训练室以及复苏训练室、消毒洗手室、产房等等,所有的资源都处于监控之下,由中央监控室对学生的临床技术操作情况统一指导。
3.3 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临床医学的全过程中
现行的医院越来越认识到医学伦理的重要性,要求临床医生提高服务意识,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充分沟通,以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但是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就会由于语言障碍而妨碍正常的医患沟通,导致留学生很少有机会与患者之间沟通,更缺少临床技术能力操作的机会,因此,传统的留学生临床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着重视理论、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留学生临床专业学习中也很难完成临床实践学习任务。留学生的临床实践经验不足,就会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3]所以,当留学生进入到高校中学习,就要开始实践教学,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留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要在模拟医院中接触临床实践,当进入到大学三年级,就进入到医院中接受系统化的临床技术能力训练。这种实现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的,而且学生已经在模拟医院中熟练操作,落实到医院临床实践中,就会对自身临床技术能力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以使留学生的技术能力得到培养。
4 对留学生的临床技术能力教学中要注重人文教育
医学领域中,所有的临床医生都要具备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即要掌握医学人文技能,以确保治疗工作顺利展开。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是医院长期以来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其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中,对患者具有指导意义,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加之病症的影响下显得焦躁不安,就会引发医患纠纷。医生需要具备的人文技能是其基本的职业素质,也是更好地进行治疗的基本条件。留学生由于对中国的医院环境不是很熟悉,加之与其本国的医院治疗环境之间存在着差异,就需要掌握人文技能。[4]高校在对留学生的临床技术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要对培养留学生的人文技能高度重视,可以为留学生设置医患沟通环境课、人文素质课等等,以对留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职业交流技巧进行培训,提高留学生的沟通能力。
在模拟医院中对留学生的临床技术能力进行培养,就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教师通常会承担病人的角色,学生作为“医生”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诊断、提出治疗方案。当学生在问诊时,要得到病人的配合,就要具备人文技能,与病人有效沟通,以提高治疗质量。对于学生的人文技能,要制定规范的考核方案,让学生接受严格的考核以引发学生对掌握这项技能的高度重视。
5 对留学生开展临床社会实践教学
任何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够确认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临床医学作为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就更需要重视实践教学。对留学生开展临床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就是组织留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即将临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领域中,让学生认识到临床医学所具备的社会价值。
临床社会实践的优点在于,让留学生走出狭隘的医学空间,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扩展到社会环境中,以实现医学的社会价值。基于留学生所在国家与中国存在着环境差异,特别是社会文化和地方风俗习惯都有所不同,就都会给留学生的社会实践造成一定的困难。[5]通过强化临床医学的社会实践教学,可以让留学生对中国的社会环境以充分认识,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让留学生认识到,从事临床工作,不仅是为患者治疗,更多的是履行社会职责。
目前中国高校都会利用节假日或者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三下乡”,高校也可以组织临床专业的留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让他们接触中国乡村的农民,为农民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让自己所学习的临床医学知识充分利用起来,为基层的百姓服务。留学生在“三下乡”的过程中,会对中国的社会文化近距离接触,对中国的社会环境通过亲身体验有所深入了解。还可以鼓励留学生进入到社区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不仅可以使留学生对中国的文化环境逐渐产生认知,还有助于提高汉语言沟通能力,特别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留学生所掌握的临床知识能够得以利用,而且还要在实践中接受人文教育。[6]当留学生作为医生为社区的孤寡老人义诊的时候,就会提高医疗服务意识,不仅做到了学以致用,而且还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文技能也因此得以深化。随着实践教学的进一步扩展,留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就会得以增强,有助于对留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使其成为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学领域中,临床技术能力的培养是该领域中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临床医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临床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到中国高校学习临床医学。留学生是高校的特殊群体,鉴于教育背景^为特殊,就需要对留学生的临床技术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要做到培养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就要在临床技术教学中积累经验,总结技术能力培养的教学规律,将留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模式构建起来是非常必要的,以提高留学生临床医学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杜宗明,袁宝强,唐晓松.留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方法的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47-149.
[2] 吴晓燕,任江华,熊世熙.高校医学留学生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35-36.
[3] 刘丽军,裴景堂,郭聪丛,等.临床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实践研究[J].南方医学教育,2013(1):42-43.
1.2医学学科体系及信息量相对较大由于医学学科积累久远及体系庞大的特点,医学生学习所接受的信息量远比其他综合性或专科性大学学生多。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如此大量的知识,在时间上和心智空间上极大地减少了对所学知识的反思、批判和质疑的机会[7],进而影响了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1.3医学教育模式与实践脱节我国医学教育以理论授课为主,临近毕业前一年才到临床实习,而在校期间很少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导致医学生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使医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从事临床工作后主体意识不强,对上级医师的从属性、依赖性过大,不愿独立思考作出决策[8],不利于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1.4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评估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机制和手段是导致我国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薄弱的另一重要因素。评价学生好坏常以分数为依据,习惯于使用单一标准,唯一标准答案;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忽视对学生知识的整合、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评估;重视认知测试,忽视情感、思维、能力的综合评价[9]。
2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由于医学问题的整体性、复杂性、多样性及不确定性,医学生能否恰当地批判应用、分析、判断各种信息,并得到合理的结论尤为重要。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非常重要。有效的引导和培养可显著地提高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2.1提高师资素养教师是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实践者,其批判性思维教学理念及教学能力极其重要。因此,要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只有教师真正了解和重视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内涵和重要性[2],转变自身观念,构建平等的教学氛围,不以医学权威的身份站在学生面前,而是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切实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维,教导学生开放思想,不盲从、照搬经验,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2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哲学思维批判性思维概念源于哲学,被描述为对所做的事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发展出合理的解决方法的一种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医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密切相关[10]。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必须加强医学生对人文学科知识和哲学思维的学习,开拓医学生跨学科的理论视野,增强医学生对文化和社会的体察能力,对医学问题的复杂性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和敏感性,对医学问题的不确定性持有开放性态度,使学生反思和辨别思想观念中基础的、未确定的设想,敢于质疑,多角度的看待问题[10],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2.3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具有鉴定和改进作用,还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11]。要较好地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必须改变既往简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素质和体现教学水平的评价体系,更多地将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意识、科研水平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8]。重点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医学潜能,激发医学生自我学习、解释、分析、评估、判断、反思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发展自我[4]。具体的做法有:①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反馈,如课堂讨论、工作交谈、现场评论等。②在总结性考试中植入批判性思维的考题[12]设计(多项选择题和逻辑性递进式提问的病例题等)。③临床技能考核(CSA)及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等方式[8]。在考试的设计中不应仅针对某项知识点进行低层次考察,而应是基于已有知识对题目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使学生多角度独立思考问题,加强其辩证分析、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认知能力。
2.4变和改革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批判性思维既不是对现成的一切结论都相信,也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在对事物进行分析辩证的基础上做出判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能力,因此必须改变“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尝试能够培养学生开放思想及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基于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ing,PBL)教学。PBL教学法[12]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从追求学习的结果转向注重学习的过程,从教师的“一言堂”转向学生的“群论台”。PBL案例的选择强调能够多元解读,提出多种诊断和可能解决方案,摒弃“标准答案”,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医学生学习的潜能和积极性[4]。在PBL的实施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盲目相信权威,敢于质疑,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做出判断。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权,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运用、拓展和创新中。通过提出批判性思维技巧的问题[13]及与学生讨论、对话、辩论,引导学生系统地分析批判,有依据地怀疑,正确认识问题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2]及主动搜集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12](Case-basedLearing,CBL)。此类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将以往记忆疾病细节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内容具体化、明确化,加强各专科间的纵横联系,利于发现思维过程中的缺陷和遗漏之处[13];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其连贯、全面地审视临床问题。在病例讨论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思考、接受新观念、用理论和循证证据支持观点和讨论新观念。亦要重视病例中的谬误分析,让学生通过认识常见谬误及其特征,间接接受批判性思维的逻辑和推理技术[13],引导和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敏感性和倾向性。
2.5在科研中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让医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查阅批判性阅读文献、撰写综述论文、对科研课题设计、修改、实践,既可促使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又可让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在科研实践中对各种条件、各种情况反复比较、筛选、预测和反思,提高其自我判断、调节、反馈和思辨水平[10],直接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18-03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唯有积极主动地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强调,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部、卫生部2012年5月联合的《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中指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教学和评价考核方法,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定体系。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需要的高水平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在创新教育视角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用物理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使学生掌握学习专业课程所必需的医用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医用物理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对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由于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各章节之间联系不大,学生普遍反映很难学;而且学生刚刚进入大学不久就开始学习该课程,难以适应课程学习要求。如何在创新教育视角下搞好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成为要不断探讨的重要课题。
1 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教学资源的丰富是教学改革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与前提。传统的教学资源就是教师手中的几本书,非常匮乏。
教材建设 在创新教育视角下,对原有教材内容不断进行优化、重组、更新,多次修订出版《医学物理学》和《医用物理学》。这些教材适当降低了对高等数学的要求,删除了与医学联系不紧密的内容,精选了物理与医学结合的案列,压缩了篇幅;充分考虑到了教材的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前沿性;重点阐述物理学的基本思想、概念、原理和方法,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医学上的应用,克服了理论化、公式化等枯燥乏味、繁琐的内容[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将物理学史、医学史引入教材 在创新教育视角下,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介绍,其特色是“溯源通今”,将物理学史、医学史引入教材。在每一章后面介绍与本章内容有关的物理、医学、生命科学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经历及重大理论发现的经过或相关的新概念、新方法及新技术应用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对改革后的教材反映良好。特别是每章后面的阅读材料,对学生来说,极大地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1],激励了他们奋发向上、永攀高峰的信心和斗志。
将教研、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 在创新教育视角下,将教研、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与学科前沿相结合,从而形成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出版适合PBL教学、案例式教学、任务型教学的《医用物理学》《医学物理学实验》等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确保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根据医学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医学生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拓展教育途径,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及建立网上教学资源库等,构建以纸质教材、电子教案和网络课程等为一体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
2 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在创新教育视角下,在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有效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块黑板、几支粉笔、几张挂图,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与自主性,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创新教育视角下,教学过程因材施教,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2],如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PBL、CBL、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医学模拟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真正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真正做到让学生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乐学”,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
多种教学手段并存 在创新教育视角下,合理而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做到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通过PPT将各种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资料应用到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富多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听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互动性,从而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还部分地开展了双语教学的尝试,教师的教案、讲稿及多媒体课件中的各级标题、专业名词等均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讲授时以英文形式读写。通过双语教学,促进师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和技术资料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构建讲授法、启发式、讨论式、PBL、CBL和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医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存,融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双语教学为一体的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
3 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传统的医用物理学实验存在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方法简单等问题,而且医学特色不突出,过分强调本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整体培养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进实验内容 在创新教育视角下,组织教师每年编辑修订《医用物理学实验》讲义,使之更贴近医学实际:1)充分利用现有实验仪器和设备对原有实验进行改革,如非正常眼的模拟与矫正实验;2)减少过时的内容,增加新的生物信息测量技术内容,如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原理与应用、心电图机的性能测定、霍尔效应医用换能器原理与实验等;3)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进行创新性实验的尝试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实验室开放,让学生多做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创新教育视角下,在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将国际上流行的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teaching,TBT)引入医用物理实验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而代之以“设计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3]模式,采用多媒体技术和黑板板书、示教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构建内容与医学实际联系紧密,采用国际上流行的任务型教学法和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医用物理学实验课在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自然科学素质、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启迪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3]。
4 改革评价体系,发挥导向作用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考核内容侧重于基本知识的记忆、理解,缺少反映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性、提高性题目,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在创新教育视角下,按照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中,突破传统的单纯期末闭卷考核的方法,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构建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使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课程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实验考核和平时考核三部分:理论考核占70%,着眼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实行教考分离,期末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实验考核占20%,其中实验报告占10%,操作考试占10%,操作考试由教研室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安排;平时考评占10%,包括上课考勤、课程作业(平时作业和写小论文)、课堂测验、抽查提问等。
PBL等教学模式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在创新教育视角下,在PBL、CBL、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医学模拟教学及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中,采用有效评估标准进行。在以上模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演讲报告会以PPT课件,或者通过小型展览会以书面报告形式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收获与体会;评价主体上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学活动之前、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活动结束后分别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内容上尽可能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纳入评价体系中,形成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及评价内容等多元化评价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 实施多元化评价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体系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结论
创新教育视角下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用物理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课后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效果良好。学生感到医用物理学不再枯燥无味,而是非常有趣,与身边的生活和医学现象都密切相关[1];医用物理学课程不仅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而且对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潍坊医学院医用物理学课程已成为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在全院有较高知名度的校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婷,陈涛,王光昶,等.《医用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29(5):3512-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