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2: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职业准备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33-02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这对提高全民素质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1]但大规模扩招带来的师资不足和教学条件与设施匮乏也导致教育质量下滑,这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如何提高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教育质量、加快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步伐、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确保教学方法和质量适应快速增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的问题。[2] [3]指导学生怎样学习,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4]培育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构建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组织机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5]目前我国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一些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现阶段大学生的实习实训模式和毕业论文质量总体欠缺,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佳,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急需进行深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实习实训收效甚微
在目前的普通本科教学中,理论教学被广泛重视,理论教学课程占据了本科教学的大量教学资源,无论是学时安排还是师资配置,但学生在校外实习企业的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却十分薄弱,且课时不多、形式单一。例如,在低年级的认识实习中,学生往往是把时间花在了去实习的路途上,去实习的来回时间很长,尤其是在大城市或实习单位很远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到单位具体实习的时间也很短,好的情况下还有企业的教师比较详细地讲解一下,不好的时候只能大批的学生一起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学生获取的实践知识甚少。另外,企业教师指导模式也相对简单。一般只是以简单介绍为主,很少有和学生互动讨论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学生一圈看下来实习也就结束了。更有甚者,出于企业单位的安全管理等规定,实习的带队教师和实习学生只能坐在车上在工业园区穿行一会,实习就结束了,连下车的机会都没有,更谈不上学习讨论了。而高年级的学生生产实习或专业实习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由于目前有的实习企业因为工作场所有限,出于安全考虑,实习企业只是将学生安排在某个房间内自由活动,没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的指导教师学习和讨论,学生的积极性也受到很大影响。可见,各种不同类型的校外实习实训中都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合理地选择和确定实践教学基地,采用校企互惠的合作机制,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二、毕业论文抄袭严重
每到学生毕业论文撰写阶段,大学应届毕业生上网下载论文和设计甚至就成了高校里的热门话题。据某大学网上调查公布的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承认自己在完成论文时有抄袭的行为。虽然目前有的工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比例要求达到55%以上,但学生大都倾向于做毕业设计的主要原因是感觉其相对比较省事和方便,少数喜欢做实验论文,而设计不要做实验且网上下载更为方便,抄抄改改就完成了。加上少数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把关不严,这更加助长了抄袭造假的不正之风。目前,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抄袭问题十分严重,且没有得到相关学校和教师的足够重视。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总体水平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优秀率连年下降。其中,抄袭现象的日益严重是导致学生毕业论文优秀率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有就是在毕业生的最后一个学期,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忙于找工作或在实习单位上班,没有时间和精力认真去做毕业论文。[6]
可见,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应考虑学生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应与社会和企业实际相结合,严格规范毕业环节的指导内容和模式,杜绝毕业论文的抄袭和造假行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诚信意识,以达到切实提高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目的。
三、毕业答辩走形式
高校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的松懈是直接导致毕业设计和论文质量下降的根源。虽然学校制定了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选材、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等硬性指标,也有论文撰写格式、答辩过程和评分标准等系列文字规定,但这些都流于形式。有的学校论文评阅评语简单、答辩不规范、答辩委员提问简单、没有针对性,学生回答随意而错误很多;有的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答非所问,专业素质很差,所学的一点专业知识还没离开学校就已经还给教师了。另外,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不客观,标准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上,成绩评定比较随意,出现毕业答辩走过场、答辩流于形式等现象。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进而产生只求通过不求优秀的思想,给下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长此以往会产生恶性循环。这一点在每年四月的研究生面试过程中也会体现出来。在面试中,教师会经常问参加面试的学生其毕业论文内容如何以及论文的完成情况,很多参加面试的研究生回答的都是论文还没开始准备。一般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大都在每年的六月份,可想而知这部分还没开始准备毕业论文的学生有多少时间和精力用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而这部分考研的学生相对还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可见,需要进行严格规范的答辩和评分,杜绝毕业论文答辩走过场的现象。
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近来,教育部提出要将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的600多所学校转向职业教育,实施技能型和学习型两种高考模式,强调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2000年后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可见,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而中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技术技能人才学制短,不能继续攻读更高学位。今后中国将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让学生可以从中等职业一直学到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
应用型本科生的实习实训效果和毕业论文质量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成果,是在企业和学校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尝试,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极为重要的教学过程。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就业与发展都有着显著的作用。大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训能力、毕业论文质量等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合理地组织好应用型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提高综合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的普通高校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的重要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将会得到更大地发展和壮大。大学生的实践实训能力的提高将是一个硬性指标,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水平,对建立应用型大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也是未来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育学生技能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教学中必须重点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满足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蔷馨,屈伯俊.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观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5):9-10.
[2] 杨春生,孙琴,吴伟.创新型工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2010(1):82-84.
[3] 陈永金,张保华,刘加珍,周长辉.基于环境科学学科特点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科教论丛,2009(1):216-217.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学员在写好毕业论文后,对还要举行毕业论文答辩不很理解,对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态度也不那么积极。因此,有必要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先作一讨论。
一、什么是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以下简称答辩老师)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学员面对面的,由答辩老师就论文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当面回答。它有“问”有“答”,还可以有“辩”。答辩是辩论的一种形式,辩论按进行形式不同,分为竞赛式辩论,对话式辩论和问答式辩论。答辩就是问答式辩论的简称。与竞赛式辩论相比,论文答辩有以下几个特点:1.答辩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首先,人数不对等。毕业论文答辩组成的双方人数是不平等,参加答辩会的一方是撰写论文的作者,只有一个人。另一方是由教师或有关专家组成的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人数有3人或3人以上。一般地说,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始终是处在主动的、审查的地位上,而论文作者则始终处在被动的、被审查的地位上,并且双方的知识、阅历、资历、经验都方面都相差悬殊。2.答辩委员会具有双重身份。竞赛式辩论除了参加辩论的双方外,还设有专门的裁判,即有个“第三者”对辩论双方的高下是非作出评判。而论文答辩虽然也要作出评判,但它不是由特设的裁判员来评判,而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对另一方即论文作者的论文和答辩情况作出评价。可见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既是辩论员,又是裁判员。3.毕业论文作者的答辩准备,范围广泛。为了顺利通过答辩,毕业论文作者在答辩前先需要作好充分准备。然而,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的题目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老师根据另一方提供的论文拟就的,所要答辩的题目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一般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并且答辩小组拟就的题目对另一方——论文的作者事先是保密的,到答辩会上才亮出来。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让学员即论文作者独立准备一段时间(一般是半小时以内)后再当场回答;另一种情况是不给学员准备时间,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就要当即作出回答。因此,虽然在举行论文答辩会以前,学员.也要为参加答辩会作准备,但难以针对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因为事先不知道)作准备,只能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有关的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这个问题将在本章第二节详细讨论)4.表达方式以问答为主,以辩论为辅。论文答辩一般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由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问题,论文作者作出回答。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作者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观点相左的情况,这时也会而且也应该辩论。但从总体上说,论文答辩是以问答的形式为主,以不同观点的辩论为辅。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
三、毕业论文答辩的意义通过答辩固然是大学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追求的目的。但如果大学毕业生们对答辩的认识只是局限在这一点上,其态度就会是消极、应付性的。只有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答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才会以积极的姿态,满腔热忱地投入列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中去,满怀信心地出现在答辩会上,以最佳的心境和状态参与答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水平。第一,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参加答辩,学员在答辩前就要积极准备,对自己所写文章的所有部分,尤其是本论部分和结论部分作进一步的推敲,仔细审查文章对基本观点的论证是否充分、有无疑点、谬误、片面或模韧不清的地方。如果发现一些问题,就要继续收集与此有关的各种资料,作好弥补和解说的准备。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再说,在答辩中,答辩小组成员也会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员又可以从答辩教师中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如果学员的论文有独创性见解或在答辩中提供最新的新鲜材料,也会使答辩老师得到启迪。这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的:“如果我们彼此交换想法,本来各自只有一个想法,而现在大家都有几个想法,因此一加一就等于四了。”第二,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勇气、雄心、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之一。毕业论文答辩会是众多大学生——包括已走上工作岗位的电大、函大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其实毕业论文答辩将是大学生们在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全面展示自己的素质和才能的良好时机。而且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的好坏,对于国民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影响的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的成绩,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工作分配的去向。人生能有几回搏?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生们的一次重要拼搏。大学生们应该用自己的拼搏,为今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组织上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提供依据。对于在职学习的函大、电大毕业生来说,虽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来改变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少,但它也是人生中二次难得的经历,一次最宝贵的体验。所以,大学毕业生们对毕业论文答辩不能敷衍塞责、马虎从事,更不可轻易放弃。第三,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们向答辩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习、请求指导的好机会。毕业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是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和专家组成,它们在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本论文中涉及的本学科学术问题范围内带有基本性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论文作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却又是论文中没有阐述周全、论述清楚、分析详尽的问题,也就是文章中的薄弱环节和作者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通过提问和指点,就可以了解自己撰写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其他问题时的参考。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还可以直接请求指点。总之,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论作者是否能当场作出正确、系统的回答,都是对作者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第四,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毕业生们学习、锻炼辩论艺术的一次良机。在当今社会,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能言善辩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超的辩论技巧,具有雄辩的口才,他在事业上,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逢凶化吉、遇难呈样。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那些胸怀大志的人,都非常重视辩论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把拥有精湛的辩论艺术视为其事业成功的得力臂膀。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能言善辩更是竞争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擅长交际、善言能辩的学生要比一个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被聘用的机会多,在社会上成就事业的可能性更大。既然善于辩论,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里这么重要,我们的大学生就应抓住每一个学习辩论的机会。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毕业生学习、提高辩论技巧和辩论艺术的重要机会。毕业论文答辩虽然以回答问题为主,但答辩,除了“答”以外,也会有“辩”。因此,论文答辩并不等于宣读论文,而是要抓住自己论文的要点予以概括性的、简明扼要的、生动的说明,对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作出全面正确地回答,当自己的观点与主答辩老师观点相左时,既要尊重答辩老师,又要让答辩老师接受自己的观点,就得学会运用各类辩论的技巧。如果在论文答辩中学习运用论辩技巧获得成功,就会提高自己参与各类辩论的自信心,就会把它运用到寻找职业或工作的实践中去,并取得成功。
摘 要:近年来,我国已有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展有一个全面了解,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依据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果,特别是综合分析了2001年至2010年发表的有关该论题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势和趋向。研究分析表明:该命题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尚需深入,研究的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5-0068-05
当前,高校已日益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突破障碍,开发潜能,自我实现,更是大学生将个人发展同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结合起来的重要纽带。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单薄,目标模糊,职业准备不够,职业规划能力差,职业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同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本文拟在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综合分析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情况,并提出这一研究的走势和趋向。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事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及理论工作者们一直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简介
目前专门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尚属空白。不少学者对这一课题作过零星的探索,如学校部等编著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涉及到就业与职业理想等[1];曲振国等编著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中谈到大学生与社会适应等问题,对职业观念、现代职业精神进行了专章论述[2];刘建新、费毓芳主编的《大学生生涯辅导》中也提道:“高校就业指导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培养学生创业和敬业精神,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3]这些论述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从已公开的学位论文来看,相关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只有3篇,分别是:北京交通大学杨德才副教授指导的赵敏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2007),武汉科技大学张继才教授指导的万杭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2009),河南大学施昌海教授指导的李士营的硕士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2009)。
期刊论文方面,笔者以“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在CNKI上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全部文献进行精确搜索,共得到相关文献47篇。从时间上看,相关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之前,相关论文几乎没有,2003-2008年共有十余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此阶段已逐渐得到重视,但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足够关注;而在2009、2010年,相关文献突增,超过之前期刊论文数量总和,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重视并参与这个课题的研究。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的探讨状况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两者关系的探讨是一大主题。综合文献来看,主要有两类观点。
1.两者之间相互融合,存在内在契合之处
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有:李士营在硕士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提出,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育人目标同向、育人功效同效、育人内容同质”[4]13-14;任凤彩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中提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契合之处表现在“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和教育内容的互通性”[5]。陈春一、高培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中认为,两者关联性表现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教育内容上的交错性和教育作用上的互补性”[6]。屈善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认为,两者在“对象的一致性、过程的实践性、内容的互通性和作用的互补性”四个方面具有契合点[7]。闫礼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认为,两者的关联性表现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一体化和教育导向的社会性”[8]。这些文献实质上都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的基础。
还有学者论述到了两者之间结合的必要性和意义。如万杭硕士学位论文《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提到,两者之间结合之所以必要,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有效实施”[9]8-9。关于两者结合的意义,万杭认为,“有助于大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有助于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9]11-12。任凤彩认为,两者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是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需要,是实现大学生职业理想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5]。屈善孝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内容、目标、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
关于两者结合的原则,万杭认为,要“遵循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教育的系统化和个性化三个原则”[9]19-20;关于两者结合的对策或途径,万杭提出,要“更新教育主体观念,调动教育客体积极性,更新教育介体,挖掘社会资源,扩展教育环体”[9]20-25。任凤彩提出,“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依托,发挥好理想、信念教育的统领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5]。
2.两者之间互为载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万杭《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内容上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两者都是研究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服务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践中可以互为载体”[9]15。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有促进作用。如赵敏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10]13。陈春一、高培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可以“使得学生较好认识自我、较好导向正确的目标、较好开发潜力、较好改善师生关系”[6]。闫礼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到,在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的同时,开展思想教育、诚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8]。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促进作用。黄炳辉在《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中认为,“职业生涯设计使高校思想教育的目标明晰化,要求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具体化,需要高校思想教育的方法多元化”[11]。无独有偶,张志萍等在《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文中也主要“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改进方式等方面阐述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2]。
综上所述,通过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当前学术界已经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凸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这已经超越了过去单纯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技术性的工具范畴;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途径和手段,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实效,更具有时代性,更能被广大青年学生接受。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探讨状况
从既有的文献中看,不少学者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有所研究和论述。如赵敏在《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道:“大学生自身在选择职业、规划人生的过程中,存在价值取向偏颇、自我认识不清、生涯目标模糊、职业素质欠佳的问题”[10]13。李士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提到,大学生自身在选择职业、规划人生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淡薄、目标模糊;职业准备不充分,实践能力缺乏;高校缺乏完整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体系;缺乏专业和针对性的测评工具;缺乏专业化、职业化、长期稳定的工作队伍[4]20-22。屈善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到,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需求日趋多样,价值观念更加多样化,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同时,大学生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够,职业能力不强,目标定位模糊等问题[7]。任凤彩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中提到,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艰苦奋斗意志淡薄、敬业奉献精神缺乏、诚信缺乏以及社会责任感淡薄等不良现象,这种现象表明,目前我国部分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职业精神、职业理念亟待完善和提高[5]。田必琴在《浅议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提道:“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辅导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在理想的云端漂浮,教育效果备受质疑。”[13]
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主要文献有三篇:闫礼芝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和《生涯规划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研究》中,通过实证调查、SPSS统计分析与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对部分学生自入校即开始实施生涯教育、生涯规划制定、指导督促实施的过程进行跟踪,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吴惠、王雷华在《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实证探析》中,也经过数据分析,论述了“新社会阶层的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整体认识、职业规划、职业选择期望和职业选择地域”[14]。
从上面论述所见,历经十年萌芽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已经有一定进展,学者们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当前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研究既缺乏专门论述,也缺乏个案研究,实证研究也较少;同时,因为研究者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大学生就业等情况不甚了解,对大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策探讨状况
当前,理论界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所提出的对策思考也有一些研究。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赵敏学位论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到的系统对策主要包括:“一是认为应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毕业阶段前移,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针对新生阶段、专业学习阶段和毕业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拓宽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体系,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深度思想问题,努力构建新的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教学体系和服务体系;三是系统整合,动员全校教职员工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10]iii宁曼荣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功能及其运用初探》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一是认识层面上加大宣传形成共识,二是制度层面上要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三是方法层面要加强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四是实践层面要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15]吴惠、王雷华认为,要正确引导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要做到:“深化对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的认识;关注易受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的学生群体;重视媒体对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的宣传作用;发挥新社会阶层校友的示范作用。”[14]
也有学者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全员化角度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李士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总目标及实施方案进行了阐释;将大学生四年划分为新生阶段、专业学习阶段、毕业阶段,详细论述了每个阶段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案。对于全员化研究,李士营提出:“要加强学校党委、行政部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要建立新型的职业生涯服务机构;要充分挖掘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作用;要强化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用。”[4]39-45
以上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研究,不少学者都能各抒己见,既有宏观上的总体研究,也有微观视角的具体展开,较好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但这些研究仍然不够,在对策探讨的创新及深入方面,势头不足,还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多元需求;同时,不少学者提出的对策较为宏观笼统,实际可操作的研究相对缺乏。
二、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学术界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展开的这些研究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研究领域有了进一步拓展,也深化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及规律把握。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然较为薄弱。
(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所出理论成果参差不齐,有些基本问题还需进一步理清。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实施主体、教育策略、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育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不够系统。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别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独立性,但其内涵和外延至今尚无明确界定,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的混用,对它们各自的特点、功能论述等也较为笼统。
(二)研究视野较为狭窄
当前,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论述,主要是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围绕教育要素而展开,存在视角单一、人云亦云等问题。实际上,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需要借鉴人才学、伦理学等学科理论来充实。比如,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素质的大学毕业生,高校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运用文献分析法,更多地停留在一般的描述性、定性的分析研究,定量的实证研究较少。从检索文献来看,仅有闫礼芝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生涯规划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研究》以及吴惠、王雷华的《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实证探析》等三篇期刊论文运用了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
(一)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尚需深入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领域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还十分有限。我们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在人才资源开发理论体系中去思考,开发个体潜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基于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系统研究,学术界应进一步加强在历史考察、过程及规律探讨、环境优化、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二)拓宽该论题的研究领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然存在大量未经触及和深入的领域,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例如,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如医学类、师范类、公安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可以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等进行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学校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114.
[2] 曲振国,杨文婷,陈子文,等.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4-191.
[3] 刘建新,费毓芳.大学生生涯辅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15.
[4] 李士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5] 任凤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68-70.
[6] 陈春一,高培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77-78.
[7] 屈善孝.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97-99.
[8] 闫礼芝.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62-63.
[9] 万杭.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9.
[10] 赵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11] 黄炳辉.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教育评论,2005(2):33-36.
[12] 张志萍,吕建秋,刘智强.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0(8):54-55.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狭义地讲是指在作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的实施能力。广义地讲是指个人顺利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具体地说是个人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教育、培训计划和行动方案,并赋予确定时间期限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兴趣、职业倦怠、职业价值观、职业成熟度、职业自我效能、职业决策等方面,它们主要是对理论方面的探讨或者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研究还非常少见。而已有研究证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就业力甚至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如Gould研究发现最成功的职业生涯个体报告了更广泛的职业生涯规划。Orpen研究也发现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成功的职业生涯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因此,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研究便呼之欲出。本研究旨在探讨年级、是否学生干部、专业等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期望能够补充有关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研究资料,并对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工具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卷》包括5个因子,其中确定目标的能力、认识自我的能力各6个项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制定计划的能力各有5个项目,反馈修正的能力4个项目,共26个项目。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2,效标效度为0.81,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对数据的拟合较好,因此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统计方法
因要探讨不同年级、是否学生干部、不同专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上的差异,故运用SPSS11.5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研究结果
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差异显著(P
而通过方差分析LSD法和S-N-K法的多重比较结果,可以更具体地看到: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上,大一、大二与大三、大四之间差异显著,大三、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要好于大一、大二的,而其它年级相互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具体能力因子中,在确定目标的能力因子和认识环境的能力因子上,大三、大四学生与大一、大二学生之间差异显著,大三、大四学生确定目标的能力和认识环境的能力要好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而其它年级相互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在校大学生是否学生干部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各能力因子中,认识环境的能力差异显著(P
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差异显著(P
3 分析与讨论
3.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年级差异
Crites曾研究10到12岁的学童,指出职业语言行为与年龄、年级间呈现直线关系,且与年级的相关高于年龄。苏萍研究中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李文仰研究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均认为职业生涯成熟度随年级增加而增加。Achebe以尼日利亚学生为对象探讨其职业生涯发展、Lokan研究加拿大中学生的职业生涯成熟度,均认为随年级增加而增加。苏钰婷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青少年在生涯感受、生涯探索、生涯计划与生涯行动上有显著差异。但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认为不同年级的青少年职业生涯发展无显著差异。Bakar和McCracken研究职业类学生、Hartung研究高一与高二生均指出不同年级的青少年生涯发展无显著差异。综观以上研究,年级与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并无一致结果,但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而言,似乎职业生涯发展有随年级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那具体到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趋势呢?
本研究发现,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在总体上差异显著,具体看来,大三、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要好于大一、大二的。具体各能力因子中,确定目标的能力差异十分显著、认识环境的能力差异显著,大三、大四学生确定目标的能力和认识环境的能力要好于其他年级的学生。
这或许是因为大一、大二阶段各种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还未开始或刚展开,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到了高年级大三、大四阶段,伴随各种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入和实践活动的锻炼,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大学培养的效果逐步展现出来。而随着毕业的临近,“何去何从”成了大三、特别是大四学生必须考虑的问题,将来上研究生还是工作,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的研究生,去哪个地区哪个部门工作,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等现实问题提上了日程,各种问题和选择迫使其要不断地进行职业探索、职业定位和抉择。这个过程中,相应的认识环境的能力和确定目标的能力便不断地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要到四年级才正式开始找工作,但对于广大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为了考研或工作他们也已经开始考虑、探索、谋划、准备了。因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也是可以理解的。
3.2大学生是否学生干部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上的差异
当学生干部,可以有机会参与、组织许多校园的集体活动等,从而能够锻炼各种能力,如领导、组织、协调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等,如有学者调查发现,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能力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按照这个逻辑推论起来,学生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也应该更高一些。但是我们的研究并不支持这种推论。本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是否学生干部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具体各能力因子中,除了认识环境的能力差异显著之外,其余能力均没有显著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所调查的学生干部不仅仅是班长、团支部书记等重要职位,相对来说,范围比较广。这种范围的扩大湮没了一些重要的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方面的差异。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大学中,大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不仅限于校内,校外也有很多,学生不担任学生干部并不等于校外锻炼相应能力的实践机会就少,因此才出现以上结果。但学生干部作为连接学校、老师和普通学生的桥梁,有着更多了解学校、了解社会的机会,或许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其认识环境的能力。
3.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专业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上差异是显著的,理工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要好于文科类大学生。具体各能力因子中,制定计划的能力差异非常显著,理工类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文科类大学生;认识环境的能力差异显著,文科类大学生得分要高于理工类大学生。
理工科与文科专业的差异性,使得理工科学生普遍讲求思维的严谨性、系统性和计划性;而文科类学生普遍更重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一贯接受系统计划思维训练的理工类大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就明显高于文科类大学生。而在应对环境信息方面,相较于理工科学生,文科学生对社会人文知识更为关注,对环境的认知更显灵活性,掌握环境信息更加广泛,从而对环境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就更强。当然这种差异性是更多源于性格本身还是更多出于不同的专业训练,值得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和专业差异,而在是否学生干部上没有显著差异。
(2)其中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各因子中,确定目标的能力和认识环境的能力年级差异显著;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认识环境的能力专业差异显著;认识环境的能力在是否学生干部上差异显著。
参考文献:
[1]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0,23(5):596.
[2]袭开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结构及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8.
[3] Gould, S. Characteristics of career planners in upwardly mobile occup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79,(22):539-550.
[4]Orpen C. Th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d individual career management on career suc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1994,15(1):27-38.
[5]袭开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结构及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8.
[6]Crites, J. O.Measurement of vocational maturity in adolescence:Attitude test of the vocational development inventory[J].Psychological Monographs,1965,79.
[7]苏萍.台北市中学生职业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论文,1984.
[8]李文仰.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高雄: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工教所硕士论文,1996.
[9]Achebe, C.. Assessing the vocational maturity of students in the east central state of Nigeria [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2,20(2):153-161.
[10]Lokan, J. J., Boss, M. W. Patsula, P J.. A study of vocational maturity during adolescence and locus of control[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2,(20):331-342.
[11]苏钰婷.在学青少年生涯发展之相关因素研究[D].台南:国立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12]Bakar, A. R. McCracken, J. D.. Youth organization and supervised agricultural experience participation as predictors of the career maturity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students [DB/OL].2006-4-3.
1909年,美国青年律师佛兰克.帕森斯著作《选择职业》的出版,标志着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职业指导经历了重大的转变,职业指导由指导向职业生涯发展辅导观念的转变,即将教导式的职业指导方式变成更加人性化的、强调发挥被指导者作用的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生涯发展理论提出使生涯规划理论逐步由是由静态的、一次完成的职业辅导向发展的、多次完成的职业生涯发展辅导转变[1-3]。随着生涯辅导理论的不断发展,生涯教育活动逐渐兴起职业生涯发展,生涯规划理论在指导学生就业、职业生涯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和视野对职业生涯规划、生涯规划的研究和实践的研究进入到新的阶段怎么写论文。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在社会经济技术日益革新的大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和实施职业生涯的过程中也面临多种选择,需要考虑自我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它们的综合。大学生如何有效的整合对自己有利的资源和信息,找准自己的坐标和方向,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还缺乏合理模式,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拦路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中遭遇“整合”难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整合模式
简单地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确定发展目标和途径,根据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现状调整发展策略实现自我职业发展的一种策略和安排,是个体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动态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已经是当前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职业生涯发展,发展自我,更好的适应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和实现自己人生目标和理想的重要理念、技术和途径。这要求大学生对自己全面了解,对社会的发展趋势,环境的变化,自我目标的调整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确定自己生涯和职业发展方向,掌握生涯规划的技术和方法,系统、科学合理的、针对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整合是建立在以往的生涯发展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自我发展现状,社会发展情况,教育资源现状,综合确定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策略,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规划途径并积极实施的系统的整合模式。(如图1)
图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整合模式
历史经验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整合的基础职业生涯发展,大学生对职业、职位、社会、社会角色、家庭、自我认知、决策方式等都受到历史经验的影响和制约,已有的生涯发展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具有基础性和经验性影响。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现状是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核心资源:一是现在自我的性格、兴趣、技能、特质、发展动机等大学生自我资源现状;二是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过程中受到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高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资源现状;三是当前的政府政策、企业发展、家庭发展、社会发展现状,这三方面的资源的互动结合共同构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现状怎么写论文。
合理地整合历史经验和发展现状,采取有效策略,是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途径。大学生通过客观科学分析面临的社会形势与资源,合理使用自己的教育资源,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把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大学的学业目标结合起来,结合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科学规划大学学业,有助于降低失落感和挫折感,产生积极的上进心,从而增强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和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式,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实施过程中不断重复这样的一个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与自我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整合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整合模式的主要内容包含历史资源的整合职业生涯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整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策略的整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途径的整合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职业生涯规划历史资源的整合
舒伯(E.super)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形态”的研究结果,认为生涯发展是一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并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决定、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大学生已有的生涯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和成绩,对于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将产生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于社会、职业的认知和了解,大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技能和训练,大学生已经取得职业成绩,大学生的职业兴趣的开发,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职业性格的发展等内容,包含了社会文化的背景、遗传、个人的教育经验、家庭关系与社会资源的综合作用和影响。
(二)职业生涯规划现在资源的整合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现状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经历、特质、技能、性格、兴趣、发展动机等组成的个人品性技能等特征职业生涯发展,二是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政府政策及行为、企业或者行业发展现状、家庭环境及发展、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等社会资源,三是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学习和教育资源,包括家庭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内容怎么写论文。这三个方面内容以大学生个性特征为主体进行有机整合和整理,以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生涯发展整合能力为主线进行有机整合,为更好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有机互动,共同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准备。三方面资源的互动和整合过程就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如何选择和实践最优策略。
(三)职业生涯发展策略的整合
职业生涯发展策略是大学生为实现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而要选择和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的总和,具有引导性、方向性、独特性、可操性等特点,大学生们应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自身方面的特点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策略及方案,分析达成职业目标所需的条件,尔后确定具体的行动策略和措施,从而选择出最佳的行动路线[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的选择和整合是一个不断对社会观察、体验、思考,对自己内省、体验和追求的过程。职业生涯发展策略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己为本的整合策略职业生涯发展,大学生在整合资源规划自我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以个人历史资源、特征、兴趣、技能、自己拥有的社会资源、教育资源为主确定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整合自我、社会、教育资源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第二类是以家为主,以家庭发展为主确定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再整合自我、社会、教育资源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第三类是以社会发展为主的整合策略,以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为主,确定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再整合自我、社会、教育资源规划职业生涯发展。
(四)职业生涯发展途径的整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包含目标、途径、内容、行为等诸多内容的有效整合怎么写论文。发展方向和目标资源的整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是一系列主动性的规划和努力,具有方向性。人的发展包括多个方面的发展,从需要层次理论来说,有多个方面的需要,那么那些需要是最重要的需要,必须要实现的职业生涯发展,那些是次要的,可以不一定实现,不同的理想、目标在那些职位上能够实现,需要系统地整合理想和目标,分析具体的实施途径和方式。实施途径的整合,围绕生涯规划目标有多种实施途径,选择哪种实施途径对于自我是最有利和最容易实现的途径是需要在充分进行多种途径比较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机整合。内容的整合,职业生涯发展内容具有多元性、多层次性等特征,将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内容有效和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途径、时间、环境等进行有机整合和协调安排,做出最优的内容安排。行为的整合,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中需要进行多种职业生涯行为来实现,哪些行为时必要的,在生涯发展的时间段上实施何种行为时最有效需要整合分析。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整合管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整合内容的管理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从职业生涯发展现状管理、过程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等四个方面入手。
(一)职业生涯发展现状的管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整合涉及到个人发展途径的选择和实施,包括自我资源的发展和整合,教育与发展资源的发展和整合,历史经验和资源的整合等内容。包括历史的我,找到自己成长经历的历史背景、历史文化、家庭环境才能更好的理解现在的我,引导未来的我;个性的我,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质,具体表现为不同的兴趣、性格、理想信念、发展动机等等;社会的我,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社会中我的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对自我发展的影响如何;理想的我,我自己希望自己发展为什么方向;家庭的我,我的家庭环境如何,我所在家庭如何发展对于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教育的我职业生涯发展,我拥有哪些教育资源,现在取得成绩如何等等怎么写论文。只有全面和客观地分析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与实施的现状和历史才能更好理解现在的我,引导未来的我,实践理想的我。
(二)过程管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调整的发展过程,受外部环境变化和自我实践成果的综合影响,整合管理应该以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和实施途径和轴心,对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过程进行细化,并设定分阶段实施方案,并及时进行评价和调整,有效进行过程管理。
(三)目标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的过程,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阶段的目标和内容,这些目标和内容是相互衔接和配合的,对职业生涯规划分阶段目标进行分解,规划和设定分阶段目标职业生涯发展,并实施目标管理,有效的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施[5]。
(四)时间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体生涯发展过程的规划,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生涯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生涯发展任务和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要进行分阶段生涯发展管理,有效细分分阶段生涯发展目标和内容,实施时间管理,有效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整合历史经验、发展现状、策略选择等因素,而这些因素本身也是动态的,加强对它们的研究,争取从中找到一个科学的模式,这将对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产生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曹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整合[J]. 教育前沿,2007(1):
[3]李迎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经典文章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4]王声平,傅小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及策略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自麦克兰德(Mcclelland)提出胜任力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应用于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外,其他学科也对此进行研究,深化了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和外延。麦克兰德的胜任力是指在工作和有关情境中,帮助个体取得成功的决定性的、基本的个体特征。一般认为,胜任力是指绩效优异者所具备的一种特质,包含能力、技能以及知识。进一步的研究深化了对胜任力的理解,是指在特定工作场景下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关键特征,比如价值观、动机、知识、技能甚至个性,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其职场竞争力。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职业胜任力包含了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各种胜任要素的总和,既有专业素养,又具备工作能力;既有潜在能力,又能付诸实际。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现为进人职场的一种素养,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对职业的基本态度、所表现出来的职场行为;二是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既包含从事各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又包括从事特定工作和岗位所拥有的专业技能;三是既包含寻求工作的能力,又包含工作中能体现优良业绩的技能。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利力开发的前提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人中国后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教育体制的特殊原因,高校引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相对较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了个人目标、组织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量,通过对个体主观因素的测定和分析,考虑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求,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选择合适的职业目标,以此制定分阶段的执行方案。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个体正确认知自我和社会,提前做好职场准备。特别是对于面临就业难的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等到即将就业才开始,应该从进入高校的第一天就开始进行。不仅仅只是规划大学期间的,也要对未来职业生涯有个初步愿景,关键是把二者很好地进行接轨。整个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三个过程:一是打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主要是认真学习公共文化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二是树立职业发展目标,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熟知公共部门对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知识的要求;三是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能够使每个专业学生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了解政府部门的岗位分析,了解公共部门的用人之道。
三、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随着社会的日趋复杂化,公共管理的不可治理性大大增加,这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素质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明确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必要明确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键指标,通过对这些关键特征进行识别,才能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指南。
如何识别胜任力,关键是建立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实际上是为了实现绩效目标而所需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如何建立模型,一般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EventInterview,BEI)。该方法通过对被访谈者在职业生涯中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三件事的回顾,探察访谈内容中所表现出来的该访谈者的胜任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该工作角色中优异者和表现一般者所体现出来的差异,以此确定工作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
为了建立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我们对已就业的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部分党政机关以及专业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的访谈。通过半年多的持续性访谈,结合已有文献的检索总结,根据互斥性、相关性和完备性要求,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初步形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七个基本指标?.业务知识、管理技能、社会交往、业务能力、精神风貌、身心特征、成长导向。内容分析最终得出一个七维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概念模型。每个胜任力指标又包含若干个胜任力二级指标。
四、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开发方案
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公共部门的实际情况,从公共管理类专业胜任力模型的要152素出发,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运用公共部门场景模拟和现场实践,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具备未来公共管理者的胜任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人整个培养体系。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要素。国外一些高校的实践表明,只有将所有的模型指标整合到培养体系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人培养体系,首先是根据模型指标,结合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以及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拓展课、实习实践课等课程和实习体系,课程改革是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方法的系统变革[2]。保证所有培养方案都与职业胜任力密切相关,最终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其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封闭在学校,而应该由学校和公共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从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出发,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方案有必要邀请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参与。同时,通过举办各种论坛聘请公共部门领导开展专题讲座,甚至直接聘用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为学生授课,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评价也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构建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实习实践体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必须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地方治理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实习实践学时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可以把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分解到相对应的实习实践中去,设计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两大模块。
校内实验模块主要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购置公共部门管理的实验教学软件,通过软件平台的仿真实验模拟公共部门系统的运作,比如电子政务系统、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系统、社会保障模拟系统等,利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把公共部门搬到高校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模拟熟悉公共部门的运作流程,运用虚实结合、以实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全面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业务知识能力和管理技能,从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校外实验模块主要通过参与公共部门实际工作,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习实践,可以把学到的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南和写作方向。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结合既强化了对公共问题的深刻认识,又拓展了实际动手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
第三,发挥公共部门在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未来职场在公共管理部门,因此提前邀请公共部门介入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他们职业胜任力的重要一环。
首先,培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入学之后,组织他们参观和认识公共部门,特别是通过认知实习,选择参观诸如政务服务中心等有代表性的公共部门,初步了解公共部门的职能、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行为。选聘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加以介绍,边参观边了解边学习,可以通过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为加强对整个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已从“统包统分”转向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模式,自主择业已然成为大学生的重要择业方式之一。但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只重视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自身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准备,比如说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即完成职业决策过程中各项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1],这是影响大学生职业探索与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归因方式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归因认知方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特有的归因倾向,且已有研究证明,归因方式能不同程度的影响自我效能感,二者存在密切的关系[2]。因此,笔者试图在此基础上,尝试在大学生择业领域里探讨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以期为解决当代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归因方式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绍兴市某高校大学生320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问卷有效率93.13%。其中男生116人,女生182人;文科109人,理科189人;大一37人,大二46人,大三178人,大四37人。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3]
采用彭永新等人(2001)基于Taylor和Betz编制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修订而成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量表包括获取信息、自我评价、职业规划、目标筛选及问题解决五个维度,共39道题,采用Liker五点计分,分数越高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越高。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O.93和0.66,并具有较高的辨别效度,是诊断职业决策困难状况的一个有效工具。
2.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4]
采用Lefcourt等人(1979)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包括人际关系和学业成就两部分,每一部分分别测量了四种不同的归因倾向: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其中能力和努力属于内控归因,而情境和运气属于外控归因。量表共48题,采用Likert五点计分,量表总分为外控得分减去内控得分,分数越{,代表外控归因越明显,反之则反。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聚敛信度分别是O.88、0.70和O.62。
四、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归因方式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1.大学生归因方式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学科差异
表1显示,理科生的归因方式总分显著低于文科生(P
2.大学生归因方式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
表2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归因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发现大二、大四得分显著高于大三(P
(二)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归因方式总分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四维度都呈负相关,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归因方式的各维度(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归因)都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
(三)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以归因方式四维度得分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努力归因进入回归方程,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解释总变异的18.5%。
五、讨论
首先,结果显示,理科生相比文科生更倾向于内部归因方式,且更重视能力归因,原因可能是学科特点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模式,理科生长期的逻辑推理训练使他们更加专注自身,因此在解释成败结果时,更强调内部因素,而文科生思维活跃,对外界活动敏感,因此在解释成败结果时会考虑外部因素。另外,文科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理科生,原因可能是文科生清楚自身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不如理科生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因此提前做好技能和心理准备,在真正面临择业时,他们拥有更多的信心;另一方面,文科生情感丰富、爱社交,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职业信息和政策动态,因此能更好的进行择业活动。
其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三相比其它年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上分数都更低,原因可能是大一新生在刚步入大学时,对就业问题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对自己的择业能力也是信心十足,因而容易产生较高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然而,随着毕业的逼近,高年级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体会到择业的困难性,同时大三学生已经开始实习,也切身感受到了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择业信心,因此,相比大一大二来说,大三学生的职业决策效能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大四学生在经历过择业困难后,逐渐清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也逐渐完善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准备,因此开始重拾信心,分数有所回升。
最后,大学生归因方式总分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四维度都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大学生越倾向于内归因方式,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越高,原因可能是个体越是将成败原因归于自身因素,比如努力、能力,就越能在职业选择和解决职业决策问题中表现得更积极,更自信。另外,回归分析发现,努力归因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为努力归因属于内控归因,越趋于内控归因的学生,越能体会到高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朱韩兵,丁颢.大学生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红河学院学报,2011(5):94-97.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28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Headteachers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LIU Ya
(The Food College of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Abstract In universities personnel training process in the new period, how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ism of the students are real problems as a professional teacher and teacher must be considered, by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the expertise of academic lectures, writing a series of activiti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graduate students, undergraduate graduate academic exchanges and other forms of class activities,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has improved, instructors and mentors say good for the student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teachers; headteacher;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才素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学生专业素养的建构与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高校教育中,能对大学生专业素养产生较大影响的普通教师群体包括班主任(多为兼职)、专职学生工作的教师(如辅导员)、全职专业教师、专业导师等。在复杂多样的普通教师群体中,由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优、学历层次高、奉献精神强的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对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具有显著的影响。
近年来,我院一改以往专职学生工作者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惯例,安排一线专业课教学、获得博士学位、职称在副教授或教授的老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笔者在2012年9月的新学期有幸成为2012级食工4班22名学生的班主任。作为一名长期承担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指导研究生的硕士生导师,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历,使得笔者深知专业素养提升对学生今后考研和就业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因地制宜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为期四年的大学生涯有效提升专业素养,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专业需求,则是作为高校专业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为此,笔者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 鼓励学生参加SRP、教师科研和专业方向俱乐部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始性创新研究、科研开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也正因为如此,高校科研在国家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大学生参与科研,是教学活动的延续和深入,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助于高效推进教学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人才的培养。通过具体科研活动,让学生亲历资料查阅、方案设计、实验、实验数据整理、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实验总结等科研的整个过程,是有效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方式。这些科研活动形式多样,包括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挑战杯等。为此在学生大二期间,就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SRP和教师科研。截止目前,班里有4名同学主持了SRP,占全院主持项目总数的20%,主持、参加SRP的学生达17人。另外5名同学也根据个人对专业的兴趣,积极参加了学院老师主持的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国家级课题。为期一年的科研训练结果表明,学生不仅拓展了学术视野,培养了学术思维,树立科学严谨的求知精神和态度、提升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启迪了学生的科研思路,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加强。指导教师对学生在SRP和科研期间的表现都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2 举办专业知识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信心、基本能力、综合素质与创新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要求每位同学就自己感兴趣的某种食品或某些专业知识点查阅近年书籍、期刊等文献,做成PPT,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学术讲座,然后回答在座同学的相关提问,对于没有回答出来的问题,允许下去准备后再回答。而作为专业教师兼班主任的我,则在适当时候给予专业解释、指导和点评,确保同学在每次讲座中都有实际收获。如学生在讲述“酸奶”这一专业知识的时候,笔者从多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首先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等角度给学生补充专业基础知识,如,为何酸奶会呈现凝胶状态?为什么有些人喝牛奶会腹胀、腹泻,但喝酸奶则没有问题?为什么酸奶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其次,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学科发展动态,给学生介绍了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益生菌等。最后,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常识问题,如何区别发酵型酸奶和酸奶饮料、如何保存酸奶、酸奶为何会出现粘壁现象?等等。经过学生精心准备、老师适时补充、科学引导下进行的学术讲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生专业信息储备量,提高了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专业综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这种学术讲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搜集整理文献、制作PPT、讲解PPT等专业方面的能力,还提升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答辩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言的胆量也随之变大。
3 开展科技论文写作系列活动
科技写作是人类从事科学技术信息书面存贮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是科技交流的工具,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决策科学化的依据,是创新性人才必备素质之一。我国著名化学家卢嘉锡曾指出:“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算一个真正的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工作者,应当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了解相关部门对文稿质量和规格的要求,熟悉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并通过写作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而使自己能够得心应手地写出符合要求的文件或论文。与此同时,科技论文写作是一门文理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还涉及到写作学、情报学、心理学、逻辑学、自然辩证法和方法论等多个学科,是一项既具有高度专业性,又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专业面,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及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由于教学培养方案设置问题,我院对本科生并未开展科技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但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要面临课程论文写作,第二课堂等科研活动中撰写文章,大四期间完成系列毕业材料(包括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毕业论文等)等方面的写作。正是由于科技论文写作教育的极度欠缺,使得绝大多数学生撰写的学术材料可读性差、逻辑顺序混乱、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剽窃现象严重,而修改、规范毕业生相关材料也成为指导老师耗费时间最长、老师抱怨最多的一项工作,
为了应对学生在今后科技论文写作方面出现问题,提早了解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方法和技巧,利用所带的研究生资源,在给指导的本科毕业生开展任务书、选题指南、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毕业论文、科技论文等系列知识讲座的同时,组织本班学生参与听讲。从实战角度出发,通过针对性讲解,让学生明白科技论文写作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写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意义,知道如何根据要求写出符合专业规范的文件材料,掌握写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学生SRP结题材料准备及结题答辩环节便充分应用到了此项技能,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均反映良好。
4 与研究生、本科毕业生进行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学术环境构成要素,是促进和推动学术繁荣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重要内容。学术交流包含着传递信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过程,是科学研究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机制。只有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才能将科学推向前进和发展,并开拓出新的学术领域,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大学生专业素养具有重要促进和推动作用。为此,在所带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答辩前夕,组织我班学生参加他们的预答辩,并进行提问,让学生了解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差别,明确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拓宽学生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让学生提早接触毕业答辩环节,明确其中的关键所在。
此外,利用客座研究生返校答辩的机会,向我班学生介绍其科研经历和客座高校的学校和师资、科研等情况,为学生开启获取校外信息的窗口。研究生所展示的实验笔记、阅读的英文文献及每月汇报的实验总结和PPT,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研的严谨和神圣,也让有志于考研和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能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打有准备之仗”。
5 结束语
作为大学班主任,如果仅单纯完成学校常规要求的学生管理工作,虽然学生也能顺利渡过大学四年,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都不能得到有效激发,青葱岁月中的重要时光也将平淡而过,考研、找工作或刚就业时也将会面临许多的不适和后悔,这都需要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以解决。只有专业教师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适时开展符合学生发展方向的专业活动,学生才能不迷失求学的方向,才能有效提升其专业素养,满足高校培养高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课题来源:石河子大学《食品化学》精品课程,《食品物流安全管理与技术》二类课程;石河子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
参考文献
[1] 赵伟,张雯,吴慧中.专业教师承担班主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效性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5):124-128.
[2] 王胡英,周国平.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对大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45-46,87.
[3] 胡志华.高校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5):42-43.
[4] 许杰,杨基和.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之实践导向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2):93-95.
[5] 任萍.《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科学咨询,2011(13):106-107.
一、引言
当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都非常注重入口(招生和生源)与出口(毕业生就业),对于过程却没有足够的了解,导致人才培养没有做到充分或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基于在校生全程跟踪加强高校专业建设就是要找到打开培养过程“黑匣子”的钥匙,通过系统科学地测量记录来弄清过程,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改善结果。
二、概念内涵
所谓在校生全程跟踪是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高校一、二、三、四年级在校生进行的能动态观察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特点和趋势的学业成长性跟踪调查,根据跟踪数据能够分析高校的教学活动、学生工作等如何影响学生发展,以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持续改进。通过跟踪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学生学情进行问题诊断,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下面以T学院财会专业为例,对在校生全程跟踪的学情调查情况加以分析。
三、T学院财会专业在校生全程跟踪调查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针对不同年级在校生设计问卷,调查对象是T学院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大一至大四在校生,共发放问卷1200份,有效回收1147份,回收率95.58%。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具体过程略,主要结论概括如下:
(一)大一学生学情分析
1.专业选择的就业目的性强,参与度不高
对于所学专业的选择,有47%是根据以后找工作相对容易而选择的,38%是由家长、询问老师等其他因素选择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该专业的占11%,只有4%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来选择的。数据看出:大部分大一新生对财会专业有一定的认识,认为自己选择的专业好就业。一些学生对所选专业存在认知度不够的问题,具有盲目性,家长的参与度高。
2.学习表现为自觉性不高,适应性不强
调查对象中跟不上课程进度的占70%,缺乏老师的监督和指导的占68%,缺乏自学方法的占63%,对所学内容缺乏学习动力的占55%,贪玩旷课较多的占47%,认为竞争强,学习压力大所占比例36%。数据看出:对于大一学生,相较高中的学习,对大学多少有些不适应,主要是因为大学学习的自觉性要求较高,大学老师不像高中的那样严苛,而且不坐班,不能随时随地咨询问题;大学课程设置比较紧,课堂教学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丰富,需要紧跟教学进度;进入大学以后,课余时间多,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在学习上比较放松,自我管理意识差,逃课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反映出大一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不适应。
(二)大二学生学情分析
1.社团活动挤占课堂学习,兼职和学习主次不清
调查对象中,偶尔逃课58%,经常逃课24%,从不逃课16%,其他情况2%。从不逃课的学生占比较低,大多数的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逃课,其中偶尔逃课占比最大。逃课的话去向哪里?42%去参加各种社团活动,19%去兼职,10%参加各种资格考试,8%觉得课不重要,没有必要上,8%甚至在宿舍睡懒觉,6%是因病,5%自学其他知识,2%其他情况。数据看出:大多数学生逃课是去参加社团活动,大学生应当合理安排时间全面综合发展,但是要做到既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又搞好专业课程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去兼职,勤工俭学值得提倡,但不能主次不清,本末倒置。
2.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对理论实践结合有期许
38%的学生希望教学内容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28%希望能够充实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内容,25%希望教学内容能够重视实践理论的结合。课堂教学中38%能够做到专心上课(如认真听讲、做笔记),37%课下和老师讨论课程或作业上的问题,13%课下收集、阅读课程相关的参考资料,9%作业缺交、应付了事。数据得知:财会专业大二学生比较注重学习,学校应在本学年多开设一些专业核心课程。大多数学生希望教学内容能够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同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大三学生学情分析
1.就业压力大,考证学生多
对于证书越多就业机会越大的看法中持赞同意见的占52%,一般意见37%,不赞同和无所谓态度分别是8%和3%。对于驱使学生考证的原因调查中,就业压力大是主因,占比48%,其次是国家政策导向,占比31%,同学的影响和实力的证明以及个人兴趣分别占比13%,6%和2%。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年年递增,考会计从业资格、助理会计师、证券从业资格等证书似乎成了财会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中谋求位置的必要途径,他们选择考证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好就业。
2.理性看待考研,目的仍是就业前景
43%认为考研需要看个人意愿,39%认为没必要考研,可直接就业,18%认为可以继续考研进行深造。从考研的目的来看,排在前三位的是为了就业前景、就业难暂时读研和想去更好的大学,比例分别是34%,21%和14%,其余的分别是想改变专业,想做学术研究,职业发展需要,随大流和其他,比例分别是11%、2%、6%、4%和6%。数据看出:就财会专业而言,它是一门对于经验积累比较注重的专业,大部分学生认为早就业相对会更有优势,其余部分学生则认为考研是继续深化理论知识,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途径。无论考研与否,都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理性地看待考研,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今后发展。
(四)大四学生学情分析
1.毕业论文选题有困惑,精力投入不足
数据显示毕业论文准备及初稿完成所需时间在两个月之内的学生占大部分,有8%准备论文的时间仅是在两周之内;在毕业论文完成期间遇到的问题中有选题问题的占36%,文献资料搜集困难的占13%,论文质量不高的占9%,老师指导不够的占7%,论文答辩准备不足的学生占31%。不难看出:在毕业论文完成期间,有一些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态度过于草率,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初稿完成用时太短,导致论文质量不高,需要反复修改;在毕业论文完成期间,很多学生对论文的选题有很大的困扰,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下手去选择,一些同学在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方面并不充分,直接影响毕业论文成绩。
2.沟通协调能力有待提升,职业规划有待加强
在能力需要提升调查中:有效的沟通占35%,谈判技能占27%,协调安排占21%;职业素养需要提升方面:信息获取分析能力34%,洞察力26%,策略谋划能力17%,协作解决问题能力15%,压力承受能力5%,环境适应能力3%;职业能力需要提升方面:职业规划能力36%,自我行销能力25%,资源掌控能力15%,工作寻求能力14%,持续学习能力7%,自我定位能力3%。分析得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谈判技能、口头沟通和协调安排的能力在大学期间需要得到提升,这些能力在学校没有较多的训练;信息获取分析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是毕业生最为欠缺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学校应该注重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
3.专业领域就业率较高,自主创业比例低
数据显示大四学生已有工作的比例为76%,其中会计学专业74%,财务管理专业77%;在已有工作的学生中,工作性质与专业有关42%,工作与专业性质无关31%,公务员相关职位8%,自主创业所占比例比较小。没有工作的学生中,继续找工作的64%,打算考研32%,留学或其他4%。分析得出:T学院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就业率大致相同;毕业前有工作的学生占大部分,所从事的工作与财会专业相关的比例接近半数,说明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倾向于本专业,所学专业对工作的影响比较大。
4.实习与专业相关度不高,招聘会和就业辅导很重要
数据显示,毕业前有实习背景但与专业无关41%,有实习背景并与专业相关32%,无实习背景17%;接受过学院就业辅导87%,其中参加学院组织的招聘会的占大部分;对就业结果有影响的因素中,工作能力30%,相关实习和经历28%,学习成绩17%,专业背景16%,应聘技巧4%,党员身份或学生干部经历5%;找工作的来源中通过专业求职网站40%,本校招聘活动或招聘信息30%,其他途径所占比例较小。分析得出:毕业前大部分学生都有实习,但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占比不大;在学校就业辅导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参加大学组织的招聘会,对于其他的辅导活动参与不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找工作的途径多元化,通过专业求职网站的比例最多,学校的招聘会和招聘信息对学生起很大作用。
四、T学院财会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学生的发展是学院一切工作中心的”以生为本理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发展阶段,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T学院这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不断完善自身的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当前,T学院教学改革主要是“教”的改革,很少“学”的改革。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就要在观念上实现从“重教轻学”到“为学而教”的转变,在理论上实现从“财会经验传递”到“职业发展能力”的转变,在实践中真正把学生放在中心和根本的地位,将指导学生学习和促进其发展作为学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实现T学院内涵式跨越提升与发展。
(二)全程全方位开展学生学习指导
1.全程跟踪
按学年和年级设计调查问卷,全程跟踪分析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学习问题,如大一学生对于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的认识不明晰,对于可能从事的财会工作与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缺乏了解和全面准确的认识,表现出对大学专业学习的不适应;大二学生看不清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学习的未来前景,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欠缺心生迷茫;大三学生没有专业学习发展规划,纠结于财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不足,恐惧未来陷入焦虑;大四学生对社会现实认识不清,财会职业成熟度不高,职业去向不定等。只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才能更好地解决各年级学生的学习问题。
2.全方位指导
全方位指导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内容全方位,对学生不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还要把影响学生专业学习的诸多因素包含在内加以分析;二是人员全方位,学习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包括任课老师、辅导员、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摆在工作的中心位置;三是途径全方位,指导的途径包括开设学习指导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成立学生学习和发展咨询服务机构等,还可以利用“校园网+财会学习园地”等形式开展指导工作。
(三)结合“师情”分析开展“学情”研究
1.“师情”分析
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能给予的学习指导期望很高,但教师为什么没有满足呢?这就要分析学院的“师情”。在现象上教师大致有三种情况:“不想做,不做;不知做,没做;想做,不会做。第一种是价值观问题,这类教师虽少,但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影响却很坏,学院应引起足够重视,可以通过人事制度和考评体系改革,引导鼓励这类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第二种是教育观问题,这类教师要理解认识到只有解决好学生“学”的问题,“教”的效果才能好。第三种是教育教学方法问题,需要教师了解90后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学情”研究
要从根本上改变T学院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情”研究,具体可以是:财会专业学生的专业情感与改进学习、教学策略研究;T学院这类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学生抱负水平提升、学习动机强化、学习习惯养成研究;针对财会专业女生比例奇高的女大学生财会专业学习状态和自身角色定位研究;财会专业教师如何开展“学”的教育,在财会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学习指导研究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时代的前进,信息的飞速发展,更新,日新月异,图书馆是现代信息集散中心,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职能,为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各种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据调查,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主要困难是找不到合适的参考资料。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信服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的文献信息需求。
一、跟进学生,了解学生的信息需要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及时了解当前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信息需求特点及文献信息素质现状,这样在平时的工作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实际是一个学术研究的过程,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选题广泛,学科门类庞杂。其次知识深化,信息细化。再次信息需求的时效性和紧迫性。在校大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相对滞后。由于大学生平时利用图书馆进行文献检索的意识不强,他们的实际文献检索能力与他们在毕业论文中的资料需求差距很大。不断的跟进学生的写作,有新的文献的到馆及时的通知学生,了解他们的困难的帮助解决,有新的需要帮助查找,把与学生相对需要的文献推]给学生,并做好统计工作。
二、做好为大学生提供信息服务的措施
为保证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任务顺利完成,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做好文献需求的服务工作。为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图书馆不断加强实体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建设,纸质中外文图书达144.7万册,中外文期刊有1756多种,电子图书25.8万册,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总量达到170.5万册,生均达到103.3册。各类数据库26个,涵盖5万多种期刊。建立了总馆、分馆、资料室分级文献保障体系。
1.为了了解毕业生文献需求的规律和特点,了解馆藏的利用情况,需要对以往毕业生利用文献资料的情况予以分析统计,对那些利用率较高的文献,要及时清查、增补,并通过积极引进电子资源,自建特色数据库等方式充实馆藏资源,例如:鄂西圈文化旅游资源特色数据库(CALIS)、《特教天地》杂志专辑特色数据库、期刊查询系统、光盘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
2.高校图书馆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毕业生的信息需求,通过对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分析、鉴别、撰写专题综述、述评及各种索引、文献等深层次文献信息服务,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全方位的服务。
3.建立网络资源导航。网上能查到不少重要的学术资源。有的数据库网站提供了免费题录或摘要服务,有的可以免费下载全文。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对毕业生论文资料查找无疑是有帮助的。
4.及时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由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紧,加之有些毕业生对本学科的各种载体信息资源的馆藏不了解,一时难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图书馆可针对用户查询问题,给出明确的解答,直接解决学生的问题。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能主动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咨询内容包括:课题分析、资料查找方法与途径、论文写作方法与格式等,解答咨询有关书刊的收藏情况及获取书刊原文的途径。或者通过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期间专设“毕业论文写作资料咨询”专题,为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1、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个人素质。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还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中国图书分类法及分类规则,熟悉本馆馆藏及各个书库的藏书范围,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毕业生提供论文文献资料的查询、筛选和收集服务工作。
2、积极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效率。大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时间紧、任务重,且很容易扎堆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针对这种实情,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提前做好相关工作,力求最大限度地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真正让每一位学生从中受益。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很多,比如:(1)与教学第一线的院系建立信息互通渠道,及时掌握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动向和资料需求信息,做好资料的前期准备工作。(2)开设形式多样的讲座,提高毕业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信息利用素质。(3)调整优化有工作经验和业务过硬的人员到咨询服务第一线,将文献咨询服务作为这一时期的工作重心。(4)充分利用信息宣传阵地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主页的作用,宣传文献资源,引领资料检索。这样做会大大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林晓英。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时的文献信息需求与图书馆
服务[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1):151―153
[2]董宁昭。社会信息化进程中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图
书馆学刊。2006(4):42―43
[3]吴玲。图书馆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辅教作用[J]。南
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2006(3):70―7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教育者角色定位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教育者担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责。教育者主要包括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两者的角色既相异又互补。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并非单纯行政人员,从岗位职责看,辅导员更加偏重管理服务角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肩负重要职责;任课教师主要包含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均属于教身份,专业课教师的岗位职责更加偏重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加偏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工作,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分别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2教育者协同作用发挥现状研究
本论文将研究范围聚焦在职业道德教育领域,查阅了相关研究资料,开展了调研和访谈,围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作用发挥问题展开分析,并得出一系列研究结论。
2.1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认知度不高
通过查阅国内相关研究资料可见,当前关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如何发挥教育者的作用的问题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参考价值较高的研究资料不多。一是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点在于强调教育者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不论是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协同作用,还是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多泛泛而谈育人理念,强调教师有育人的职责,专门针对职业道德教育展开教育者协作体系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成果少,主要表现在操作方案过于理论化,可操作性不够强,归根结底在于教育研究没有找到有效的教育载体,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工作机制。
2.2教育者作用发挥未形成合力
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可见,当前教育者之间尚未形成教育合力,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教育者打单独斗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都不高,教育研究缺乏与职业特点的紧密结合,较少涉及职业道德认知、道德理论方面的教育研究。任课教师仅在专业课教学中偶尔涉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普遍性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较少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开展较为深入的职业道德教育分析;辅导员则更多从职场礼仪、职场文化等角度泛泛而谈职业规范。总体而言,当前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既缺乏与专业特点的紧密结合,又无法满足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层次需求,系统性尚有待完善。
2.3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采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在关于教育形式、教学手段的调研中得出相关结论可见,绝大多数师生都更加青睐实践体验为主、课堂讲授为辅的教学形式,更加认可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演讲讨论法、模拟教学法等教学形式,但这些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被调研师生一致认为当前的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3教育者协同机制研究
3.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培养
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不论是辅导员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成为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成员,明确育人角色,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天职,教书和育人两者不可偏废,要正确处理教学、研究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教学和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育人服务,不能将三者割裂而行。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内在德性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育人过程中。
3.2协调发挥教育者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作用
构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同配合机制。显性课程,诸如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都包含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元素,不论是辅导员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结合自身所承担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显性课程的教育活动中也包含着隐性教育的元素,教师在课程教学准备、研究、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隐性课程,诸如校园文化、职业道德典型案例等都渗透着职业道德的元素,同样需要教育者们形成合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以校园文化为例,不论是辅导员还是任课教师,在文化育人环节肩负了重要使命。校园文化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反映,辅导员和任课教师都应当熟悉和认同本校的校园文化,通过个人的行为表现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达到育人效果。为师者应当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品格、科学的管理水平、健康的人格修养等等。
职业价值观又名工作价值观。国外一般称为workvalues或occupationalvalues.是当今心理学与职业技术教育交叉领域中最有研究价值的论题。西方国家开始有关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已经有70多年,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陆续有学者对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从90年代开始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日益成为热门,研究者们用问卷法,一般常采用修订了的Holland的职业兴趣量表、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和自编职业价值观量表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也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上。根据CNKI收录的中文期刊.从I995—2005年以职业价值观为题目的论文有85篇。其中有63篇是以各种类型的大学生(高师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军校生、研究生、医学院学生等)为研究对象。另外,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为题目的有28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维度的构建;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不同年代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区别。
1 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研究者们对职业价值观作了不同的界定。楼静波认为,职业价值观是关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活的意义、职业等级等问题的价值的评判,主要表现为: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原则、职业活动报酬的期望等问题上.其定义强调了职业价值观对职业选择的倾向性和指导性。
宁维卫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衡量社会上的各种职业优点、意义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他强调了职业价值观的社会性。
黄希庭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了人的内部需要以及职业价值观来源.属于一般价值观。
凌文辁、方俐洛等认为,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价值观”.也可称之为择业观。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
余华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余华看到了职业价值的社会性和职业要素的理想化目标状态。
于海波、张进辅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是个体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概念。
金盛华、李雪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其定义简单明了。
2 职业价值观结构
国内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时普遍运用的是修订的Holland的职业兴趣量表和Super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研究者们使用自编的量表来进行研究。国外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因而使用广泛;国内自编的量表成熟度不够.使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
方俐洛、白利刚等在90年代中期对Holland职业兴趣量表根据国情进行了修订。Holland认为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可以划分为六种。分别是:现实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社会型(Socia1)、企业型(Enterprising)和常规型(Conventiona1)。方俐洛、白利刚等在测试项目上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增删。
Super将工作价值观的内容分为15个维度:利他主义、美的追求、创造力、智性的刺激、成就感、独立性、威望、管理权力、经济报酬、安全感、工作环境、与上司关系、与同事关系、生活方式、变异性。Super的量表在国内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和测试中也应用得较为普遍。
凌文辁、方俐洛等人将职业价值观结构分为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其中声望地位因素有易成名成家、单位知名度高、较高社会地位、单位级别高、较高经济地位、晋升机会多、有出国机会、单位规模大、单位在大城市九个题项;保健因素有劳保医疗退休金、职业稳定、福利好、有住房能解决两地分居、职业环境优雅和收人高六个项目:发展因素符合兴趣爱好、学以致用、能发挥自己才能、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交通便利快捷、自主性大不受约束和能提供受教育机会。
论文关键词:《喜福会》 母女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论文摘要:本文以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为分析文本,探讨了作品中母女关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作者作为少数族裔女作家面临着美国的强势文化,如何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小说中提到中国的宿命论、风水理论、星相占卜、阴阳五行、集体主义、中国式谦虚、饮食习惯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华裔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华裔们重建自我,寻找心灵归宿的有效手段。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由十六个小故事组成,表现了四位移民美国的中国母亲和她们出生成长在美国的女儿之间的冲突和融解。作者在小说中以个人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自己幼年的生活,以及中国文化、女性劣势等问题。谭恩美的父母于20世纪40年代各自从中国移民到美国,他们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为后来谭恩美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谭恩美于1952年出生在美国加州,是移民第二代的典型表,基于自己独特的华裔经验,将中国母亲与美国女JL的生活经历,以及心路历程描写得淋漓尽致,不仅在母女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颠覆父权制的女性世界,而且把母女关系提升到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层面上来。这也为现今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交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谭恩美在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描写也十分引人人胜,如儒家思想、五行说、宿命论、JxV水理论、星相占卜、阴阳五行、集体主义、中国式谦虚、饮食习惯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华裔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华裔们重建自我,寻找心灵归宿的有效手段。
一、母女关系体现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中美两国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与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母女冲突实质是以母亲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女儿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也是《喜福会》所展示的东西文化冲突的重点所在。谭恩美在母女关系的主题中表现了性别的不平等,以及文化的冲突,积极寻求自身的文化身份。女儿们已经接受美国式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母女两代人在沟通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后来,在女儿们遭遇到情感婚姻方面的挫折时,母亲们以“讲故事”的方式重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以此找到了与女儿们沟通的方法,也完成了文化融解。
母亲仍旧是中国式的母亲,而女儿已是美国化了的女儿。母亲说着整脚的英语,用儒家思想教育女儿;女儿们受美国教育熏陶,崇尚自由平等,倡导个人主义,能够说流利的美式英语。
女儿们不理解中国文化,产生排斥情绪,源于母亲的沟通不利。吴素云准备煮一锅黑芝麻羹和琳达的赤豆汤相比较,尽管她想比琳达略胜一筹,但她说:“这两种汤差不多是一样的。”由此昊精美认为:“这是中国式的咬文嚼字,一种措辞的技巧—这其实是在混淆某种基本概念,在中国,十分注意措辞和用词,尽量使之婉转,这一套我是永远也学不会的。”丽娜因圣克莱尔对中国成语不了解,对“唇亡齿寒”作出另外的解释:“假如嘴唇不复存在.牙齿当然就会觉得冷了。我想,那意思就是:一件事物的发生,常常会导致另一件事的到来,世上万物,彼此依附,互相牵连。”母亲“万事要不露声色”的策略对薇弗莱毫无用,她更倾向于美国的直爽。母亲们身在异国,即使取得了美国国籍,也还是有陌生人在异乡之感,于是借助于打麻将这种形式,倾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点点滴滴。女儿却不理解麻将背后的深层含义,把喜福会比作三K党的集会,以及电视片中印第安人出征前的典礼。因此,从文化的角度看,这对母女之间的冲突实质上就是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正如帕特里卡,林在谈到母女差别时所说:“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女性深深地感到传统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反差。尽管她们熟悉中国生活中文化的细微差别,但还是常在自己的‘中国性’与‘美国性’之间摇摆。与之相比,她们的中国母亲却不怎么被自己的中国性、美国性、女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复杂性所困扰。”
于海波、张进辅编制了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其维度结构为自我发展、人际关系、贡献、物质生活、威望和家族,较为适合中国高师生,并且在实际中得到了运用。
王垒、马洪波研究了北京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结构,将其分为工作报酬与环境、个人成长与发展、组织文化与管理方式、社会地位与企业发展四个维度。
金盛华、李雪借鉴台湾的吴铁雄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维度分成目的性和工具性职业价值观。目的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内隐的动机性标准: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外显的条件性标准。前者包括家庭维护、追求地位、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后者分为轻松稳定、兴趣性格、规范道德、薪酬声望、职业前景和福利待遇六个方面。由于其使用的数据较新,比较适合中国当代大学生。
3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
高晶等在90年代中期调查发现,当时选择职业时注重经济收入、工作条件以及是否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党政干部和律师是大学生择业时的首选,而不愿意选择教师为职业,这和当时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有关。
郑伦仁用宁维卫修订的Super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最重要的因素是进取心、自主性、经济价值、声望和工作安全性,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评价观由强至弱的次序是:成就、生活方式、独立性、同事关系、创造性、利他主义、美感、声望、智力激发、经济报酬、管理、监督关系、工作环境、变动性和安:垒性。
80年代。选择职业的标准是满足自我实现的发展需要。凌文铨、方俐洛等用自编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90年代的大学生更注重实利,在看重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将“保健”因素列为择业的最重要的因素。另一突出变化,就是80年代人们对工作单位的选择往往看重:作单位级别、地位、知名度、规模大小以及是否容易成名成家等,而到90年代末期这些都被列人“晟不重要”的位置。
余华用修订的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对国内大学生和企业员:[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比较,发现:大学生与企业员工在各价值程度上的重要程度相同.他们在管理、变动性和声誉的重视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大学生比中学文化的员工更重视智力激发、独立性、成就、创造性、利他主义、美感等6个内在价值尺度.中学文化的员工比大学生更重视监督关系、工作环境、经济报酬和安全性等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尺度,而大学生比大学文化的员工更重视利他主义、美感、同事关系和生活方式.而在智力激发和监督关系上大学文化的员工比大学生更重视。
张库存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总结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四个特点:职业价值观念自我化,趋向现实和具体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复杂化和矛盾性;职业目标的短期化和功利化以及实现价值的途径、手段的多样化。张库存的分析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变革年代中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适用。
4 评价与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统计,发现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