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04 14:29: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元素化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元素化学论文

篇1

 

一.“m/n定性”规律:

若主族元素族数为m,周期数为n,则:①m/n<1时为金属,m/n值越小,元素失电子能力越强;②m/n>1时是非金属。m/n越大,元素得电子能力越强;③m/n=1时多为两性元素。例如:Na是第一主族元素,m/n=1/3<1为金属,Cl是第三周期第七主族元素,m/n=7/3>1为非金属。

二.“阴前阳下,径小序大”规律: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与之同周期元素的阴离子及下一周期元素阳离子”三者之间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同时原子序数大的,其粒子半径反而小。例如:

r (Ca2+)<r(K+)<r(Ar)<r(Cl-)<r(S2-)。

三.序差“左上右下”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上下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取决于其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果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ⅢB元素之左(或右),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差就是上(或下)面的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个数。

四.主族中非金属元素个数规律:

除ⅠA族外,任何一主族中,非金属个数=族序数—2。

五.“对角”规律:

1.沿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方向(↖ ),对角相邻的两主族元素(都是金属或非金化学论文,性质(得、失电子能力)相近。

2.元素周期表中左上右下(↖ )相邻的两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相近。

六.“奇偶数”规律:

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奇(或偶)数的元素,元素所在的主序数及主要化学价也为奇(或偶)数(第Ⅷ族元素除外),即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七.“序位互定”规律:

若n为奇数,则第n周期最多容纳的元素种数为(n+1)2/2;若n为偶数,则第n周期最多容纳的元素种数为(n+2)2/2。应用这一规律,不仅可求出任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第七周期为排满除外),进而还可以“序位互定”,即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可确定其在表中的位置;已知某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可确定出其原子序数。

八.“分界”规律:

1.表中金属与非金属间有一分界线,分界线左边元属(金属元素)的单质为金属晶体,化合物为离子晶体。分界线左边元属(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相互间的化合物为,固态时多为分子晶体。

2.分界线附近的金属多数有两性,非金属及其某些化合物多数为原子晶体(如晶体硼、晶体硅、二氧化硅晶体、碳化硅晶体等);同时在分界线附近还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篇2

要从提升艺术院校整体教育质量的高度积极培养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基于该目标,要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型文化,强化其在宿舍文化创建中的主导性地位与作用。要结合宿舍文化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特点,采用逐步渗透的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全面贯穿于宿舍文化创建当中,从而强化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

1.2落实艺术院校宿舍文化制度建设

艺术院校宿舍文化制度建设一定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可操作性原则,也就是制度应当为绝大部分学生所接受,而且还能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从而反映出大学生们的意志,并且尊重艺术院校大学生们的意见建议。二是竞争性原则,也就是要形成以真、善、美为荣和以假、丑、恶为耻之风气。三是奖惩性原则,也就是制度应当形成强大的约束力,让大学生们的表彰、奖励和违纪处理均能在制度中找到依据,从而为管理连续性提供坚实的保障。鉴于艺术类高等院校学生思政素质的持续提升,应当以征求大学生群体的意见为基础,不断改进与更新各项制度。唯有真正做到使用规章制度来规范艺术院校宿舍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出宿舍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

1.3加大艺术院校宿舍管理创新力度

对艺术院校宿舍实施人性化管理,这是保证宿舍文化得到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应当不断提升艺术院校宿舍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组建一支业务娴熟、作风过硬的宿舍管理团队。在此基础上,还应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及时为大学生们提供专业化服务,并且让各项管理举措得到艺术院校学生们的充分理解,保障各项管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

1.4落实艺术院校宿舍学风建设

应当说,学风建设始终是艺术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体系中的关键性环节。为此,要大力加强宿舍学风建设,从而让宿舍的文化建设能够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要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展现出艺术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积极强化文明自律意识,以一流学风为标准,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以宿舍为基本单位的交流会,从而显示出艺术院校宿舍的优质舍风以及奋发有为的精神。

1.5提高艺术院校宿舍文化档次与品味

在艺术院校宿舍文化建设中,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和目标上,均应围绕培育高层次艺术类专门人才加以实施。在创建学生宿舍文化的内容上,要努力做到主题明确、层次清晰,并且注重处理好两大关系。一方面是要妥善处置好消遣文化和创新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要加强创新性文化建设的步伐。对于层次较浅的消遣文化类活动,也要做到寓教于乐,指导大学生们脱离低层次的趣味,更为自觉地从娱乐当中得到艺术层面上的熏陶。另一方面是要妥善处置好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之间的关系。艺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积极指导学生们参与到高层次文化活动之中,主要是购建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当代流行文化。这是因为流行文化具有通俗易懂这一突出特点,十分符合青年学生群体的审美口味。对艺术院校青年学生而言,其宿舍的布置就应当符合流行文化品位,具有高素质、高层次、高品味等文化特色。

篇3

二、加强校园广告管理、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建议

(一)多管齐下,加强对校园广告的管理

1.设置校园广告专区。通过对济南高校走访调查发现,各种广告的张贴很不规范,在短时间里,宣传广告会相互覆盖张贴数次,这种投放方式,不仅浪费了资源,也达不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而设置广告专区,可以使广告宣传集中起来。既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接收校园广告信息,也有利于美化校园环境,为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2.设立专门部门,及时清理垃圾广告。校园广告中存在许多不良广告,这些广告往往张贴在卫生间等隐蔽场所,包括:四六级助考,考研助考,贩卖各种答案等。这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极易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产生不良影响,助长投机取巧的心理,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需要设立专门部门,加强对进入校园的广告的甄别,严禁不良广告进入校园。而对于已经进入大学校门的不良广告,需要进行及时的清理,避免不良信息在学生中蔓延,从而为大学生文化素养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3.主动吸引优质广告进入校园。校园广告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但校园广告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为使更多的校园广告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产生积极影响,学校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吸纳优质广告。如让更多优质培训机构进入校园进行宣传,并在宣传栏内张贴富有创意的广告海报,提高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审美能力。4.发展校园公益广告。公益广告具有独特的魅力,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能有效提高人们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校园公益广告更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教育性、公益服务性和艺术审美性。校园公益广告可以看作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手段,加大对校园公益广告的发展力度,可以对学生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提供新的途径。

篇4

二、分析高校素描中的“留”

1.坚持对造型基本规律的研究

我国高校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一直坚持研究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并对“结构”这一造型要素进行重点研究。结构于素描来说无异于骨骼于人的身体那么重要,它能够支配物象形状的本质特征,同时,结构还能够客观地反映出物象的组合秩序以及搭配关系。除此之外,它在分析和呈现“自然”方面也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管是东方美术或者是西方美术,美学家们都会追求表现结构这样一个真理。当然,结构绝不仅限于自然事物的结构,同时也包含了艺术作品的结构。

2.坚持严格的素描训练

当代的素描教学中往往会因为教师过于注重素描教学的风格多样以及个性化而导致其忽略掉素描教学应该严格训练这一关键点,进而陷入了一种教学上的误区。有些教师认为,在现代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素描教学应该摒弃机械化的教学方式。但是,反对机械化并不代表就可以否定掉传统的严格素描训练,只有做到严格训练,让学生有了量的积累才有可能达到质的飞跃,也就才有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可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严格培训,有助于帮学生奠定坚实的素描基础,为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打下稳固的基础。

三、探索高校素描中的“变”

高校的素描教学中有我们值得留下和学习的东西,但同时我们要看到高校素描教学中存在着的弊端。在当今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素描教学已慢慢地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开始慢慢凸显出来,这就需要在继承传统的素描教学优势的前提下对素描教学模式提出应该变革的以下若干点。

1.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很多教师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过分强调技术训练的重要性,而教学内容基本比较枯燥和机械,一般只停留在笔触、明暗以及线条等这些名词的相关概念上,这样枯燥和乏味的教学无意中就让素描在学生心里减了分,以至于学生渐渐对素描失去了兴趣和动力,这样就不利于对学生进行一种长期的素描教学培养。所以,现代的素描教学理念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素描文化素养的时候要具有针对性,首先要让学生对素描文化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比如,素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史、素描风格形成的过程以及素描风格与文化环境的关联等。其次还要对学生讲解艺术家们都是如何成才的,这个可以根据不同流派的素描大师来进行具体分析与研究。

2.对教学评价模式加以创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一般是在技术上,并且是由教师的单向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标准,这样一来,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就会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教学评价对素描教学的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出来就显得十分困难。所以,要改变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就必须让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评价的思想以及方式,不再一味地用自己的主观思想来评判学生的素描成绩,要多给学生一些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具有更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积极的保护学生在素描方面的个性化特点,同时更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描素质。

3.使教学内容多样化

传统的素描教学内容一般被划定在写生上,而且教师在写生的任何一个阶段一般都离不开形体比例、形体结构、透视、明暗调子等这几项固有的内容,使得教学的内容陷入一种无限重复的死循环之中。但其实,如果改变素描教学的反复长周期练习的传统经验,而把素描教学分阶段进行,比如,在初级阶段学习内容以写生为主;中级阶段就以临写、改写、默写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其目的在于探索形式语言和绘画风格;高级阶段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为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观念方面的表达能力。

4.加强引导学生的个性化

传统艺术是现代艺术发展的基础,从传统到现代这样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所获得的艺术宝藏都是众多艺术家付出的心血。虽然说,传统艺术是现代艺术发展的基础,但是学生仅仅局限在传统素描的学习中那是绝对不够的,对于现代所讲究的素描教学而言,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现代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的重点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有一种积极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仔细观察学生在素描学习中的“闪光点”并努力将学生引导到个性化创作的路线,实现学生在素描学习上的个性化追求。最终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同时也保护了他们的艺术个性。

篇5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大学精神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层次:一是基于大学共性层面的人文和科学精神等;二是高职院校的特殊类型所要求的大学精神,即职业精神、技术精神等;三是高职院校所处的区域精神;四是高职院校个体自身所形成的传统精神。

近几年,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提高,高职院校规模迅速扩大,国家对高职院校硬件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多,但对物化环境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各方面均关注不够,从而造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被搁置一旁甚至被根本忽略,这导致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的地位旁落与价值淡化,进而必然导致对大学精神的忽视。

大学精神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凝聚力、生命力、竞争力的源泉。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丰富和发展高校的精神文化。所以,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大学精神文化的重塑。

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有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照抄照搬一般大学培育大学精神的办法,因此,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类型要求,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坚持以技术精神为重点,以校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传统为基础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才能进一步促进其技术创新文化的提升。

一、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技术创新的理念对高职院校发展至关重要,它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谓技术创新理念就是指人类的技术创造、提升和超越的理想和信念。具有这种技术理念的人,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现实,敢于挑战未来。因此,要培育技术创新文化中的大学精神,就首先要把技术创新理念融入其中,使其在学校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

1.要重视技术创新意识的培育

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首先要重视技术创新意识的培育,比如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技术创新教育的关键和重要突破口,在西方人的眼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就是: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之中。求异意识,就是标新立异,追求个性,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这正是创新所必须的,因为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求异思维和实践。

2.要注重超前培养人才

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还要体现在超前培养人才上。即要求人才培养超前谋划,超前考虑,具有人才培养的超前眼光。目前,德国“培养为明天工作的人”的职业教育理念,已成为全世界职业教育家的共识。人才培养怎么适应经济发展,主要看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德国在专业设置方面非常重视地方经济发展的因素,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尤其强调要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有的专业甚至就是专门为某大型企业本身培训的需要而设置的,有很强的企业针对性。

为了超前设置专业,就应十分重视对产业发展的情况调研和信息的把握,尤其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旦新兴产业出现,就要组织讨论进行预测,科学确定专业设置时间,当产业经过几年发展壮大需要人才时,超前设置专业培养的人才正好可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如果发现有的专业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就应及时停办。

二、以技术精神为重点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建设除了要考虑大学共性层面的人文和科学精神等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高职院校的特殊类型所要求的大学精神。高职院校类型最大的特征是技术文化,所以,其类型特征对大学精神的要求就主要是技术精神。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技术活动或技术过程看,也内在地要求倡导技术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重塑要以技术精神为重点。

所谓技术精神就是指人们在从事技术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以追求效用为最高境界的精神。技术精神的实践性特别明显,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践精神,比较强调“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说科学过程的精神实质是“求真”,那么,技术过程的精神实质就是“求效”。高职院校是进行技术传播、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技术活动过程中应将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通过教育、感染,使之内化为一代又一代高职院校人的精神气质,最终升华为技术精神。

1.坚持“技术至上”的价值追求

因为高职院校在大学精神文化构建中的核心和关键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对“技术至上”的价值追求上,这是整个大学精神文化的灵魂。这与对人文主义的倡导并不矛盾,比如对学生的技术教育如果和相应的人文教育相结合其效果就不一样。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教育,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在校园中强化“尊重技术的导向,培养崇尚求精、求实、求新,精于设计、善于持续的技术至上的精神。”

2.要努力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正确的技术态度和科学的技术观的形成,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教育。在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有关技术发展史的教育,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技术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养成产品质量至上,对消费者利益和安全负责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符合现代技术发展的职业道德。

三、以校训建设为载体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校训是一种格言、篇言或座右铭,它代表了学校所倡导的某种道德价值及其追求,是学校对其历史文化传统、校园精神的概括和认同。比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就比较集中的体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校训能够最简明、最直接和最深刻的反映学校的文化,体现学校的精神。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的校训实际上铸就了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我国高职院校也比较重视校训的培育。据统计,在教育部、财政部立项并已经验收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有95所院校制订了校训。但是一般性的高职院校还是重视不够,并且一部分高职院校至今还没有校训,就是有校训,也缺乏特色,同质同面化、标语口号式现象严重。所以,各高职院校通过校训建设重塑其大学精神的任务还比较艰巨。

1.要重视通过校训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创新精神的培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的创新己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创新精神对高职院校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有学者说“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灵魂在于创新。”我国许多大学对创新精神的培育都非常重视,如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等等。从这些校训的字里行间,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对创新精神的重视。

2.要坚持重道崇术的原则

“道”即理性,是指观察、思维和判断能力等的综合表现;“术”是指具体操作性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由于肩负着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往往容易重“术”而轻“道”。比如许多高职院校把“技精”、“强技”、“技高”、“技必精”等作为校训词,而忽视了“道”方面的要求。这种倾向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尤其是高职教育的比较明显的功利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精神的缺失。因此,坚持重道崇术既是校训建设应注意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

四、以文化传统为基础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升华,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而文化传统都是其长期发展积淀的结果。文化传统既有其独特性,也有稳定性。从文化的发展来看,每一种文化的建构,都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文化发展包括技术创新文化的发展也不可能割裂文化传统,它的发展总是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前代文化的某些基因,与前代文化有一种血脉的渊源,有一种文化基因的内在联系。高职院校文化的发展就是在这样一种新旧交替、新陈代谢的有机成长过程中完成的。

高职院校的文化发展在继承其自身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时,还要注意学习外校的优秀文化,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使自身的文化传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在教育国际化已经到来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包括其大学精神的培育,决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打开围墙,走出校园,把自己放在世界大学文化的比较中反观、审视,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在历史、现实、未来所建构的三维大学文化背景中找到大学精神的时代基点,融会我国乃至世界大学文化的精华,重塑既具有厚重文化底蕴,又具有时代气息和技术创新理念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这种良好大学精神生态的形成,必将进一步推动其核心竞争力的生长。

【参考文献】

[1]侯长林.高职高专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篇6

“五四”运动之后,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老一代艺术教育家的欧洲素描认识与教学方法对中国素描教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随后,素描教学的风向标转向以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法为代表的苏派素描。徐悲鸿素描教学体系和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都遵循着现实主义写实原则,对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形成体系过程中的社会环境不同;(2)素描训练针对的创作目的不同;(3)审美趣味的不同。通过比较和,可从中透视近百年来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现代素描教学的要求现代视觉艺术,用多元化的形式充斥人类眼睛,让我们的视觉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无法松懈。摄影、绘画、建筑、多媒体等艺术形式使艺术世界不断扩大,伴随着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美术高校中素描教学该如何进行,越来越成为专业界讨论的话题。

篇7

关键词:体育文化;高职;职业素养;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1.017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灵魂,是民族存在属性的识别符号,[1]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校园体育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具有这样的力量存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我在思考,体育改变世界的力量是什么呢?我想或许是体育运动内涵所升华的一种体育文化,扩大了体育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子文化,体育教育是一种校园体育文化存在主要形态,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强势文化,承载着体育文化的厚重,是校园群体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着学生的集体人格。[2]

1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内涵是很难准确定义的,它作用隐蔽,有固定的形态,不能用量化的方式来定义,若伸手去抓它,除了不在手里,似乎它无处不在。

1.1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需要规范和引导来移风易俗,是一种实践和时间的累积,在动态变化中逐渐沉淀为学生的“集体人格”。[2]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塑造、传播、规范的主体。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需要依托校园文化空间,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是价值观层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向导,决定着体育文化的方向;第二层是制度规范层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保障,也是校园体育文化意识的体现;第三层是物质层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如体育建筑、环境、场地、器材等。

1.2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在任何社会群体环境里都具有归结性的意义。文化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教育的本质是一个文化塑造的过程,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延伸,最终触碰的还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推动社会发展。所以高职校园体育文化表现为群体性、趣味性和树人性特征。

第一,群体性。文化是体现集体人格,校园体育文化是学生在特定运动项目中表现出来的群体性格和行为方式,是在运动规则和教师主导意识双重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不仅仅强调体育运动的个人技巧,更注重学生之间协调与配合。在规则的引导和规范下逐渐固化成一种行为方式,久而久之成为学生个体性格的组成部分。学生间共同的行为方式和性格就构成集体人格,形成校园体育文化,当然这种校园文化是多维度的,未必都是正面的,其中也存在负面的成分。校园体育文化正面效应最大化是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协作努力的目标。

第二,趣味性。趣味性是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结构要件,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是营造一种文化依赖,趣味性是构建体育文化最富有魅力的手段,它不是目的,可以肯定的是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是体育活动被需要的诱因。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质属性,体育课带给学生的痛苦胜于其从中获得的快乐,过去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证实了这一观点。但是课外体育活动在相应规则内学生可以随性而为,不仅活动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具有消除疲劳、娱乐身心,体育运动过程带来无限刺激,是当局者的文化享受。

第三,树人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职人才的培养不是朝夕之事、要经过长期的教育、规范、引导和历练。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也需要长期的过程,校园体育文化的树人性伴生于文化形成全过程,由文化构建初期的文化约束、规范到发展成熟后的文化自觉,是深层次的文化体悟和认同。文化的树人性不同于现代科学,可以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予以衡量,校园体育文化树人性无法用具体的数据来量化它的发展进程,但是大致方向是可以把控的,其文化塑造方向在起初文化规范阶段已经定性,将为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服务。

2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价值

要弄清楚校园体育文化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价值,就必须从校园体育文化的起源说起。校园体育文化起源具有模糊性特征,是一个由模糊向清晰演化的过程,[3]这个过渡需要中介物来承载,教师、学生、物质资料、学校文化、制度规范等承担介物的角色,在基础介物固有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传统文化系统中蕴涵着零散的体育文化的元素,离开校园文化的氛围,体育文化元素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当校园体育文化意识处在潜意识阶段,学生只有经过一定阶段的系统的强化训练,才能在个体心理上附着体育活动因素,并使之产生心理倾向,使体育文化心理和体育文化行为趋于一致,逐步形成一个群体性的行为时,校园体育文化起源才真正形成。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素质教育价值是多维度,全方面的,相伴与学生认识和身心发展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素质教育的文化空间争夺、团队意识教化、终身体育文化意识。

2.1素质教育的文化空间争夺

体育文化具有其生命力,虽然校园体育文化塑造和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其本身也不断受到文化载体的影响而嬗变。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在有限的时间和空域中,多元文化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竞争,形成了对有限空间的激烈争夺。尤其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被网络信息霸占,投入到体育活动的时间快速萎缩,校园体育文化生命力受到严峻挑战。统计发现,2013年大学生每天从事网络、游戏时间平均为2.3小时,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为0.3小时,与2010年的1.8小时和0.8小时相比,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明显压缩。我国有大学生体质测试以来,大学生体质一致呈现下降趋势,未见改观。不仅影响到学生技能素质,也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品质,校园体育文化的生存受到严峻挑战。浅显且不求甚解的网络知识对学生素质教育注定是低效率和不确定的。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又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素质过硬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文化空间的争夺越发显得重要,强化校园体育文化,争夺文化空间,成为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2.2团队意识教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通过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这种社会化的内容和要求与校园体育文化对人的教化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4]校园体育文化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群体意识和行为的暗示性和渐进性上。群体性体育运动包含着错综复杂的沟通路径和情感交流,每个人在赛场上不仅展现了运动技巧,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思想品质和道德作风。不仅要发挥较高的技战术水平,还要处理好与裁判、教练、同伴、对手、及观众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团队意识教化提供了良好契机,使学生在体育文化进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随着学生对体育文化价值认同,拓宽了情感沟通的渠道,增加了参赛学生、指导老师的交往思维空间,打开了师生封闭的“意识壁垒”,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正因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客观存在,使体育文化内核的体育精神与校园价值体系一起塑造了高职教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终身体育文化意识

回溯远古历史,我们发现“文化”其实是人的活动痕迹,当这种痕迹集中起来,“文化”也就成了我们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生态共同体。校园体育文化不仅仅局限校园的空间和学生大学求学时间,体育文化一旦形成,将成为每个个体的气质和习惯,不可避免的突破这样的空间和时间,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将是终身性的。教育部提出大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可见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已经突破了校园文化的范畴。大学是每个人校园生活的最后一站,大学期间是学生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培养的最佳阶段,体育文化意识能否建立直接关系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学生从体育活动中愉悦身心,在潜意识上不断强化这种文化信息,并以个体为基点唤起他人的运动意识,逐步形成一个新的群体体育文化,扩大了校园体育文化范围,这种现象伴有终身性。高职教育是职业技能教育的高级阶段,体育锻炼自觉和习惯的养成对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3.1体育文化自觉的深度认同

校园体育文化既是推动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重要手段,又是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目标。在大学生就业激烈竞争的时代,校园体育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最佳路径。校园体育文化既是凝聚精神的纽带,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幸福。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自觉认同程度是衡量校园体育文化价值量的重要维度,校园体育文化培育的出发点要基于学生价值认同的自觉性,自觉性的提升才能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深度认同。

3.2体育文化意识诉求

校园体育文化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形成规律。从小学到大学,体育教育贯穿始终,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教鞭下,体育被边缘化,体育意识的萌发和其生存环境缺乏和谐音调,体育意识诉求始终处在萌芽阶段,体育文化的价值和理念停留在简单的嬉戏,对体育文化隐化作用缺乏正确认识,体育文化化成为一种奢望。高职教育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摆脱了应试教育压力,体育文化诉求意识得到释放,在体育文化自觉意识设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育文化诉求,适应高职素质教育要求。

3.3构建体育文化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一种文化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也是学生面向社会必备的素质要求。校园体育项目大多起源与西方,刻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烙印,突破了我国传统的“含蓄”文化,隐含着个性与自信文化元素。[5]体育文化自信是在体育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我国大学校园文化载体多为现代体育项目,在校园体育文化塑造上存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体育运动的自信文化元素正是学生所欠缺的,在校园体育文化自觉和意识诉求上注入“自信”,将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整体塑造。

[基金来源: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3069),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课题(DF2013016)]

参考文献:

[1]王永华.回族体育文化功能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1.9.

[2]余秋雨,何谓文化[M].长江艺术出版社,P6.

[3]吕利平,郭成杰.根基文化与体育文化起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篇8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128-01

一、舞蹈编创的关键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主舞台协调为辅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创作舞蹈不仅对表演者有着严格的需求,对舞蹈本身的表现形式和主题思想也有着严格的要求。舞蹈的编创既要有着灵活熟练的舞蹈语言,还要通过其它文化与艺术手段,去为舞蹈作品的主题、情节发展等方面创造发展条件,在舞蹈的舞台表现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情感表达是舞蹈艺术的关键所在,也是舞台艺术重要审美特征之一。舞蹈就是用过不同的动作去表现不一样的情感主题,最终通过动作表现情感,做到艺术中蕴含着情感,让舞蹈真正具备灵魂的动感,因此,舞蹈编创就要牢牢抓住舞蹈情感表达的的神髓,通过各种手段和动作,抒发人类的各种丰富复杂的情感。

二、文化元素在舞蹈编创中的价值

舞蹈编创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行为,决定一个舞蹈作品质量的好坏的关键就是舞蹈编创人员创作水平,而创作水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作人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作人员本身的文学文化素养。在舞蹈的编创中,创作人员的文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舞蹈的发展方向与主题表现。舞蹈编创人员应该通过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舞蹈思维能力,提高舞蹈的编创能力和作品的艺术质量。舞蹈是一门靠肢体语言表现人的情感的艺术,而舞蹈创作是一种对生活感受与文学艺术加以提炼加工进而升华的创造过程。舞蹈创作是编创者对生活与文学的认识与总结,舞蹈的素材大多来源于对生活方方面面的体验以及对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发展的感受。舞蹈是用肢体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它的创作决定了舞蹈的最终方向。

三、文化元素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

现代舞蹈的创编中,融入各中文学文化与民族元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不同类型的舞蹈的创编过程中融入中华文化元素,对于提高我国舞蹈在国际舞蹈届的地位以及促进世界舞蹈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舞蹈中展现出了文学作品独有的文话元素体现出舞蹈的内涵,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新舞蹈在设计与表演中应从内容的来源、节奏的表现、舞蹈的编排、风格的展现等方面借鉴文学作品中的故事线索与情节发展。舞蹈中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更能够用精彩的技术动作去深情地演绎出故事情景与音乐感受,使音乐舞台的表达与剧情节奏良好协调的配合,用文学与舞蹈的完美融合征服每一位观众。

四、如何加强舞蹈创造中文化元素

如何在舞蹈创作中融入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呢,如何做到在吸取文学文化元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同时,并将舞蹈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呢,如何能够将文学文化不着痕迹地融入到舞蹈创作中呢,这都是舞蹈创造这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如何将文学文化融入舞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走进文学文化,学习文学文化,了解文学文化的背景,用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文学文化的情感艺术,寻找舞蹈素材,只有有了良好好的文学素材作为舞蹈创造的主题,再经过反复深入的挖掘、推敲,才能创造出具有灵魂的舞蹈作品。其实,不管是传统的舞蹈艺术还是现代的舞蹈艺术,虽然好多没有刻意去融入文学文化元素,可是他们都有着文学文化元素的影子。文学作品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遗产,通过对这些民族舞蹈与传统文学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可以吸取其中的优秀文化,并加以继承和发展,能够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气息反应人类精神文化的舞蹈。舞蹈作品中融入文化元素,不仅对于我们继承发扬文学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增强舞蹈的艺术性与生活性,提高艺术欣赏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舞蹈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的历史大舞台上,各种完美的舞蹈作品如百花争芳,各自异彩纷呈。回顾舞蹈创作历史,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工具,通过音乐的节奏与动感表达情怀与艺术。它是一种灵活的灵魂艺术,是艺术舞台上最容易融合与发展的艺术。

五、结语

舞蹈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它有着其它艺术没有的大众性和生活性,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舞蹈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舞蹈创作由于创造思维的不断改善呈现出了多元文化格局。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如果能够感受到浓郁的文学气息,不仅为舞蹈增加了文学色彩,更是赋予了舞蹈灵魂与更多的动感。

参考文献:

篇9

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寻找经济增长落后于日本的原因,反思自己管理弊病的过程中提炼出的管理理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从属于组织管理文化的概念,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即观念(具体凝结为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感情共流和命运共担。

(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概念于1986年正式提出。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进行了讨论,主要有“课外活动说”“第二课堂说”“文化氛围说”“学校准文化说”“校园精神说”和“规范说”,还有的将校园文化分为“硬文化”(校纪、校誉、校貌)和“软文化”(目标、信念、人心)等等。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是: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高校形象,增强高校形象,增强高校内在凝聚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程,是高校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三)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的概念,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就企业文化的本质来看,它宏观上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使企业得以存在与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激发师生员工为责任感和创造性,培育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感和创造性,培育全体师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校整体效率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是围绕“管理”与“氛围”,从而形成奋斗、爱岗敬业、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相同点,就是他们的主体都是生活的人而不是机器,这就要求在二者的建设中要关心人、理解人、凝聚人、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发展,尤其是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

二、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大学程度专业知识,同时兼具高级技艺,善于将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或者说,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目前,在社会上形象地称这类人才为“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因为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企业的需要作为办学的目标,面向就业市场,面向生产第一线,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有的放矢,培养专业对口人才。

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生的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如何让这些“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毕业后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自然地融入现代化企业文化之中,并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优秀倡导者和建设者,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转变的平稳、快速,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学生素质教育中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

三、优秀的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

(一)团结

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是一个团结合作,默契配合的集体,这个企业必须具备团队精神,凝聚人气,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例如TCL集团的八字企业精神中,“协作能力”对融入企业的重要性。学校要多给学生一些内容新、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质量高的活动,可以展开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各种知识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注意各种学生团体的协作,激发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

(二)吃苦耐劳

企业的员工往往为了一个产品的研制而要长期加班进行公关,废寝忘食,这是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荣传统,是备受世人推崇的优秀品质,也是应该弘扬的优秀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也应该继承这样的美德。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企业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实干精神,吃苦耐劳,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解决。而在现实的学校里,随着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吃过苦,也没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将家中养成的习惯带到了学校,有事就去找老师,希望老师能够帮助解决,觉得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绝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阻碍了其办事能力的培养,将导致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退化”。要力争多给学生创造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在不断的交流中,这些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建立校园文化将产生巨大影响,这些成功的企业人艰苦创业史也将深深地教育着学生。通过这些,学校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实际生产,看到严峻的实际问题,使其认识到坚忍不拔的品质的重要,理解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

篇10

一、当代我国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般认为校园文化应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从狭义上讲,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学习、管理、交往中,逐步形成并获认可和遵循的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治学传统、行为方式等的高度概括。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社会子文化的校园文化在当今呈现出了诸多鲜明的特点,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特大群体性:现代大学的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大学在校师生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这一特大群体所共同营造的校园文化也就具有了相当的群体性。由于参与营建校园文化的人数多,成员之间交往的频率高,他们在不同活动中体现的精神倾向也往往容易相互感染或批判,校园内的一种思潮、一种价值观、一种时尚,往往是成千上万人心理碰撞、反应乃至相交、融合的结果。

(2)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众多,人才济济,思维活跃,活动多样,文化载体也多样,在经过彼此的融合之后这里的文化具有必然的综合性。大学校园文化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学科的多样性;因师生地域的广泛性而带来的观念、行为等的多元性;学术观点的差异性;教学行为的多样性;学生活动的丰富性等体现出来。虽然如此众多的元素彼此各异,互不相同,然而各个元素在校园这一载体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融便会形成一个有多种元素融合而成的文化综合体。而这一个文化综合体有着较好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适应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元素在这一综合体中存在,较之于社会这一大文化载体有更强的包容性。

(3)双重性: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文化,其形成受到社会和学校自身的双重影响。首先,社会环境下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在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直接、明显地影响到校园文化,使得校园文化在越来越活跃、开放的情形下泥沙俱下,部分具有腐蚀性的思想正慢慢得渗透到这种纯洁的文化系统中;其次,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自身办学理念、发展方向、历史传统、教育设施、师生行为观念等直接的影响。

(4)高雅性:大学师生群体的文化认知与道德审美的水平较高,因而,由他们创造的大学校园文化在整体上具有品位较高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理论层次较高的大学科研活动、教学活动等方面,还有一系列人文知识讲座、各种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举办各种学术沙龙、诗书画展览、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文化活动和表现形式上。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校园文化的高雅性也广泛体现在独具特色的校园景物环境上,校园建筑设计别具一格,景观设置各具特色,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

(5)定向性:校园文化较之于社会文化的另一大区别是受影响人群的定向性。校园文化因有其特定的载体---校园,因此其影响的人群就是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有着极其特定的人群,而对于校园之外的人群影响有限,所以校园文化便显示出极强的定向性。

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校园文化较其它文化有着自身的特色,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特征等的形成都发挥着直接的作用。校园文化对于人格的塑造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

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功能,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首先,大学教师是高校德育的主体之一,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体系的直接作用点。正因为如此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教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与校园中总体的价值观导向、学术文化氛围也有密切的关联,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特别是身处其中的校园环境的影响,很易接受外界的新鲜知识和事物,但是与此同时也缺乏辨别的能力,往往不考虑后果。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校园典范,通过榜样进行示范教育,引导广大多的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教育工作以榜样带动整体即以点带面的优良传统,在今后的教育过程应坚持并予以创新。

2、思维方式的塑造:

校园文化会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科由于理论构架的不同往往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方面各有差异,理工科类院校的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较突出,而文科类院校的学生以发散思维见长。

3、行为习惯、方式的塑造:

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属于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方式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制度文化反映了校园的文化准则,它在发挥规范作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导向、调控和纪律训导。大学生一方面要学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会做一个社会化的人,按照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学校的制度建设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制度文化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塑造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人际交往、课余活动等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

4、心理特征的塑造: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左右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种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校园主体的集群需要和归属需要,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地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能量的高能区,如不能及时平稳地释放能量,就会引发心理疾患,如焦虑症、孤独症、偏执症等心理疾病。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所处人际环境,在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调节其心理状况方面,校园文化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高校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品行陶冶、行为规范、人格塑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往往伴随着个体一生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在校园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忽视传统教育,校园文化良莠不齐,以及校园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文化发展大繁荣”、“文化生活方式”以及鲜明的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问题,高校作为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应当自觉地扛起文化发展的大旗,重视校园文化,发展和优化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0页.

篇11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不可替代的思想价值。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民族在任何时展文化,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传统文化,就丢掉了文化之魂。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等消极思想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在各种社会丑恶现象面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已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处世哲学。面对社会的不公又无力改变,眼看道德水平的滑坡却无可奈何,最终部分学生把自己定位为“社会看客”,对社会责任淡漠。

一、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成因的教育学探究

(一)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偏重于功利价值

教育学认为,教育价值是指教育对人和社会的意义、功效和利益。其中培养既善且美的人的价值称为教育的内在价值或理想价值,造福于社会的价值称为教育的外在价值或功利价值。对教育价值的不同看法形成了教育者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制约着他们的教育价值取向,进而现实地影响其对教育目标的理解、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方式的选择等。而当前教育价值取向偏重于功利价值,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把大学生作为一种“政治人”、“经济人”或“技术人”来培养,往往会抑制大学生全面的、充分的发展。同时这种教育价值取向使社会过分看重大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文凭证书,而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在这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下,就会很容易出现大学生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自身素质全面的提高,而重视考试分数与毕业文凭的现象。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势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先后出现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美国社会学家、高等教育专家马丁·特罗率先提出,他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按适龄青年可进入大学学习的百分比划分,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或超过15%,即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达到或超过50%即进入普及化阶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许多问题得以显现。大众化阶段,由于入学人数剧增,而国家财力有限,大学不得不面对社会越来越大的升学需求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十分有限的现实压力。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加剧,我国大学招生人满为患,许多大学不考虑自身的容量和条件,盲目追求数量,扩大规模,甚至幻想通过学费来缓解办学经费的不足。因此,学费的持续增长而校园的工作和学习条件持续退化,最终是学生要面对拥挤的教室和日趋恶化的教学条件。结果,大学质量严重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

2.教育评价体系的急功近利

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国情,我国高校一直比较关注考试成绩,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优和选拔的最重要的指标。如今学习则越来越关注毕业生的考研率、就业率等指标。内部评价体系的急功近利化取向,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外部评价体系虽设置众多指标,诸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然而众所周知,这些指标是无法完全量化的,庞大而复杂的学校是无法仅用数字来衡量的。对学校规模的注重,导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高校圈地运动,而对学校声誉等微观软性指标重视程度不够,则导致传统大学精神的缺失。重理轻文现象依然存在,对于产生经济效益快的理科院校重视有余,而体现文科院校科研和学术实力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很少体现,评价指标中人文科学相关的指标“权重”也过小,教育评价体系的这种工具化合功利性取向,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欠缺

篇12

《易经》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第一次出现“人文”字眼是作为与天文相对的概念提出来的。西方“人文”的概念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通过与宗教神学的对立,人们为了表达对人性、自由的追求而提出来的。在中国,人文经过了与科学的对立等一系列波折后,终于在20世纪又被推上了重要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与重要奋斗方向。在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存在。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杰出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提升甚至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中呈现出“五重五轻”态势,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人文、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针对这一态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特别发文提出高等院校在教育中应注重塑造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应重视做人,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国家教育部发表的文件中也多次提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实现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相结合。文化消费时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正是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体现。要提高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是重要途径之一。

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对音乐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的具体体现

(一)丰富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艺术知识是人文知识中的重要部分。对于音乐专业大学生而言,艺术知识应是相对容易掌握,且最需要掌握的的人文知识。通过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来获取艺术知识是方便直接并且效果显著的。音乐专业大学生在观摩剧院音乐专场演出时,往往会运用“望”“闻”“问”“切”的方式来赏析音乐,“批评”或者“赞许”的结果都是建立在个人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经验基础之上的。而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经验从何而来呢?也正是他们在进行大量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时无数次的“听”、“看”和“思考”而来。

通过剧院音乐文化消费,音乐专业大学生不局限于获得艺术知识。音乐的起源比语言还要早。原始时期,人们敲打石器、木头发出信号,表达情感,这就是音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劳动号子这种音乐形式来传递信息。西方音乐按时期划分最早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和中世纪时期的音乐,主要内容一宗教音乐为主。《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因此,音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音乐包罗万象。那么,在进行剧院文化消费时,音乐专业大学生获取的就不只是艺术知识那么单一了,还包括丰富的宗教知识、哲学知识、历史知识等。例如,当你在剧院欣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时,你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战斗的气息、自由的气息,在音乐不断地冲击你的听觉时,你甚至感受到贝多芬要表达的对拿破仑称帝不实行“共和”的恶劣行径的愤怒,以及众多像贝多芬一样的革命志士对自由民主的无限向往。在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中,那些人文知识就无形地在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二)培养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拥有无价的精神财富,懂得如何与他人、自然和宇宙和谐相处。他们敢于直面人生苦难,体验生存深渊,并去深渊揭底,去化解苦难。客观上看,协调与和谐运动是音乐艺术的总体(或基本的)特性。音乐的原始形态,具有天然和谐的特性。作曲家创作的音乐、旋律、乐句进行的起落、和声构置与功能的变化,乐器组合音色的调配、曲式设计、织体的变化与发展,总体都离不开由宁静、和谐到发展、变化,最终又回到新的协调、和谐与统一这一基本发展。每一个作品都源于现实、充满想象、映射多样化的生活,给观众带去感性的体验。这种体验在与现实冲撞时,往往使观众更加正能量地面对现实人生。在音乐面前,观众没有好坏之分,亦没有国界。在进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时,人们只需要真诚地享受音乐,将情感与作曲家、表演者相互交织,使内心的感受与音乐产生共鸣,并在音乐中不停探求美好和谐,寻求自我。要真正提升高校的人文教育,健全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桥梁,化有形为无形,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剧院音乐文化消费利用音乐的感化情感的功能,认识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娱乐的功能,统一思想的功能来提升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当代教育中来看,即美育。

(三)提升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行为

人文行为是人文精神在外的体现,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的来源。人文行为端正,超然物外的人懂得如何正确对待身边的人、事和物。古语道:“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也”。在剧院音乐文化消费带来的人文知识的引导下,音乐专业大学生可学会“善良”、“文明”等人文精神,可询问自己“我是谁”在生活和思考中得到哲学启示,并将所学体现在对待自身之外的人、事和物上,体现“善待”、“关爱”、“帮助”等人文行为。

三、音乐专业大学生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现状

本文对武汉中心城区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剧院音乐文化消费行为开展调查,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并总结出以下消费现状:

1.音乐专业大学生重视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武汉中心城区音乐专业大学生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支出占额外消费支出比例大,对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的欲望不断增强。同时,他们对演出场地,演出内容的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数学生通常前往武汉最优质的音乐厅――琴台音乐厅进行消费。

2.部分音乐专业大学生受到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进行跟风消费、冲动消费、时尚消费等不良消费。学校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数。一旦攀比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

3.部分音乐专业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专业、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进行正确的剧院音乐文化消费选择,但也存在轻微的两级分化的情况。少数音乐专业大学生属于贫困生,对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有愿望,但经济支付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音乐会观摩次数少,受到剧院音乐文化的熏陶较少。也有少数音乐专业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好,在进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时求贵、求好。

4.调查显示,武汉中心城区音乐专业大学生对武汉剧院音乐文化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对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的演出质量、服务态度和场地卫生情况的满意度分别高达83%、72%和70.3%,但对于消费价格、音乐会秩序的满意度较低,认为在这两个方面有待改善。

四、改善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的对策

本文通过对音乐专业大学生进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时的不合理消费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对策:

(一)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校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音乐专业大学生应该根据客观实际,认清自己的经济能力,在保证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情况下积极、合理地进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首先,大学生在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中要避免盲从,坚持从自身实际考虑,理性消费;其次,消费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音乐专业大学生容易在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中存在攀比心理或者心血来潮,作出不理智的消费选择,之后又发现这种消费选择自己并不需要。因此,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最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应弘扬这一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拒绝浪费,合理消费。“有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学校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念的引导。首先,学校可以将正确的消费观念渗入学科知识当中,在校园中通过最常见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其次,学校可以积极开展“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相关讲座、宣讲,还可开展消费的相关话题的辩论赛等学术活动;最后,学校应与家长通力合作,学校的引导“孤掌难鸣”时,家长积极配合,纠正学生的错误消费观念,教育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剧院应合理调控售票价格

剧院作为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设施”,不仅具有经济功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功能。因此,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无经济收入、但又担任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力军群体,剧院可实施优惠政策,如凭学生证买票打折、逢周末优惠等。对于贫困大学生,剧院可提供公益性演出观摩机会、志愿服务积分换取观摩机会等,俸献一份关爱与帮助,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剧院形象。

(三)建立有效的剧院文化消费文明观摩管理体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