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3: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城市建设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什么是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标准:
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三、南昌如何做足“水”文章
1.高瞻远瞩、明确思路
2002年,南昌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思路,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而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一理念又得到了强化,“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最后又升华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过梯度深化,“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理念,及时解决了南昌市面临的“为何发展”、“何为发展”的思想认识问题。有了玉带河、象湖等水路改造的成功范例,南昌市将要充分挖掘水文化内涵,体现灵活应变、玲珑剔透的内在特征,营造充满灵性的城市氛围;顺应复归自然的人性追求,重视城市设施人性化建设,构筑充满人性的宜居环境。最终建设成为具备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开放格局,独具“一江两岸、山水辉映、城在湖中、湖在城中”景观,适宜于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
2.解决排污、持续发展
南昌要建设生态性城市,那么除了其本身所具备的绿色和山水资源外,其排污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决定了这一目标的成型与否。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对此,省市领导说道,“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不能因为财力不强就不搞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面对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缺口,必须树立舍得投入的理念,建立多元化投入的机制。”思路决定出路,正是通过创新的投入机制,南昌市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建设了青山湖、象湖和红谷滩等3座污水处理厂,实现日处理污水81万吨,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由5年前的19.83%提升至现在的83.03%,大大加快了城市污水处理的进程。生态立市不仅成就了绿色南昌,同时还更新了理念、创新了机制,让南昌尽显魅力。
3.亲水城市、打造特色
现在的南昌,城内四湖点缀,城外四湖环绕,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水资源。南昌山水环绕,风光绮丽,西挽西山,北望梅岭,赣江穿城,湖泊环抱,水域面积占到了城市面积的30%。随着南昌新城框架的拉开,以往南昌周边的前湖、碟子湖、瑶湖等四湖也全部纳入了城区。湖景是一种品位,南昌也因湖景成了一座有品位的城市。对湖的整治开发,南昌按照“环湖一条路,沿路一片绿,依湖一片景,连湖活水系,靠湖聚财富”的思路,规划部门根据各湖的自然个性、文化背景,分别建成各具特色的景区。比如,青山湖定位为“都市魅力”,是主题公园、都市风情、时尚休闲为特色的景区;象湖定位为“传统内蕴”,是以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为主,展现南昌市地方文化和传统风貌、具有水上活动和休闲娱乐等特色的景区;梅湖规划以山人纪念馆为文化核心,湖区则保持原有的水乡风貌和田园野趣。南昌市打造“亲水城市”,注重山脉、水脉、人脉、文脉的有机统一,将山水都城、历史名城、现代新城三者融为一体,使城市景色更美、功能更全、层次更高、内涵更丰富。4.开发旅游、资源利用
以象湖和抚河为例,目前象湖风景区依然仅是个游客较少、偏居南昌西南一隅的独立景区;而抚河公园由于抚河故道被将军闸和新洲闸所拦截,基本是孤立的水系,休闲仅限于抚河两岸,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加之抚河活水水源减少以及两侧截污、排污等问题,水质时常不能满足景观河的要求。有笔者建议连通象湖和抚河水系,实乃激活象湖风景区和抚河公园亲水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象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郊,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旅游景区。由南江、北江、东江、西江,以及青山湖的水流汇聚而成,其象湖的平面图颇似一头大象,故得名象湖。而万寿宫域址,正是位于象湖中的一座小岛,总面积约60亩,被人们称为“祈福岛”。岛上建筑面积约4600平方米的建筑群,就是道教圣地的正一派道场——南昌万寿宫,它就象镶嵌在整个象湖风景区上的一颗明珠而引人注目,又被称为景中之圣。因为工作关系去过象湖不少次,相比于杭州的西湖、扬州的瘦西湖等全国著名景点,象湖的知名度不够响亮,当然这和历史文化底蕴的不足有一定的关系,加上象湖距离城区较远,不少市民和游客宁愿选择市内较近的旅游景区作为休闲首选,象湖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以至于就没有形成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现在的象湖每年都举办杜鹃、月季、荷花、等花卉展览活动,周边的道路改造和绿化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彰显自己的特色,利用自己的优势,充分体现南昌市“有绿、有山、有水、有花”的现代文明花园特点,做足山水文章,打造自己的特色。
【摘要】本文就南昌市“水”的优势对于创建国家生态城市的重要作用做一个浅析。
【关键词】水南昌生态
1.2改善城市气候。园林绿地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温、湿度和气流的影响。园林绿地在夏季可以降低物体表面的温度和气温,而在冬季则可以提高物体表面的温度和气温,并且能降低太阳辐射的温度;有的地面比较硬,湿度比较低,绿色植物具有蒸腾作用,可以将大量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从而增加空气的湿度,形成凉爽、舒适的环境;城市中的带状绿地是绿色的通风走廊,在夏季可降低炎热程度,在冬季,垂直于寒风方向的防风带可减弱寒风气流,改善城市的气候。
1.3降低噪声。植物特别是林带,可以降低城市的噪声,特别是树木枝叶茂盛层层错落重叠的树冠,其降噪的效果很明显。
1.4减灾防灾。如果突发灾难来临,城市的园林绿地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避难场所。比如,一般的居住公园和区域性公园能为周围的居民提供救援、堆物、搭建临时设施的场所;靠近住宅区的小型绿地可以为居民提供紧急的避难场所;市级的大公园则可以作为救援基地。
1.5美化城市。城市园林绿地的存在不仅为城市带来了生机,还给城市增添了富于色彩的美景。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使绿色植物和城市建筑有机结合起来,以植物多变的色彩和优美的起伏林冠线来衬托城市,还可以丰富建筑群的轮廓线,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达到美化市容、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形象的目的。
1.6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憩娱乐环境。城市中园林绿地能为人们提供日常休息娱乐的环境,其城市绿带、城市游憩带和环城旅游带为人们的观光和旅游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同时,园林绿地还可以作为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的场所。
2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在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设计中,不同性质的绿地设计手法是不同的,城市中的绿地类型主要包括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和街头绿地。公园绿地设计中,因其绿化面积较大,可以结合水体和地形的设计来体现公园布局的生态性,植物配置可以采用乔木、灌木、花草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风景林来打造大面积的色彩,形成林带植物与地被植物过渡的层次感,从而提高公园景观的观赏性;道路绿地可以增加道路的绿化覆盖率,结合交通干道的特性布置行道树和花草,使行人的慢行空间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和遮荫功能,增强道路绿化的可识别性和观赏性;街头绿地可采用乔灌木和模纹结合的方式,体现出整洁舒适的生活和休闲空间。下面提出一些关于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方法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园林绿地是人们活动空间的补充和延伸,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应是园林绿地设计的基本前提。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绿地设计的可参与性和亲和性,设计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同时考虑人们的年龄结构和他们的活动需要,使设计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情趣,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给人们带来的陶冶情操、慰藉心灵的作用。要科学的进行植物配置,使设计整体布局的比例和节奏相协调,营造平衡、稳定、直曲等形式的园林意境美,从而达到满足人们审美情趣、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保证园林绿地的服务功能和艺术价值、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的协调统一。
2.2注重植物配置手法的多样化。城市园林绿地的植物造景强调在设计和建成效果上来展示植物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的特点,因此要根据绿地的多样性,灵活多变的进行植物配置。比如:点、线、面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构建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草花混合的绿化模式,植物的配置多用丛植、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将道路和围墙等线范围也进行绿化;利用建筑面积将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从而提高建筑范围的空气湿度,减少直射光对建筑的污染;模拟自然造景,使绿地规划和植物的设计疏密有致,从而创造鸟语花香的意境。
2.3与生态相结合。植物是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地的设计只有与生态相结合,才能确保植物与绿地所处地域之间的共生、共享和共存。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时候,要选择能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植物品种;提高植物的多样性;做到乔木、灌木、藤木、花草的合理配置,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科学搭配,实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协调统一。
生态城市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它不仅考虑到当代人的利益,同时兼顾后代人的需要。现在的我们对资源的过度利用,若不改善,资源的增长永远赶不上我们的索取,最后,我们的后代因为资源的缺乏而走向灭亡,而生态城市的建设,能让我们的资源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发展,这样才能形成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生态城市的时代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大自然不再是一味的索取和掠夺,并精心地维护大自然,修补人类的无知而给地球造成的创伤。生态城市的时代进行了多样性的重组,不仅是生物多样性,还包括更为复杂的城市文化多样性、城市功能多样性、城市选择多样性等更广泛的内容。只有这样,不同信仰、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才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三)生态城市的国际性。
若一个地区虽然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而相邻地区却在肆无忌惮地破坏着环境,这种破坏仍然会影响已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地区。例如,2006~2007年的暖冬现象使得北极和南极的冰川不断融化,出现大面积的冰川断裂,严重影响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正常气候。暖冬现象的出现与人类向大气层大量排放CO2的行为是直接有关系的,因此欧盟、中国及其他大多数国家都参加了限制向大气层排放CO2的公约,而作为CO2的最大排出国———美国却拒绝在公约上签字。所以,实现全球化生态平衡不是一朝一夕、一城一地的事情,需要全人类的努力。
二、中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
生态城市建设是刻不容缓的,然而有三个大问题需要我们了解并注意,它们分别是中国城市的水环境问题、中国城市大气及气候问题、中国城市人口问题。其中,中国城市的水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在我国城市,水环境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水资源严重匮乏、水患十分频繁、水资源污染严重。我国水资源总量中可用水量很少,只居世界第6位,但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世界水平的1/4,在世界排序中居第121位。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加上水利工程还不完善,因此水患时有发生。然而,分析水环境存在问题的成因,虽然有植被的破坏、减少引地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自然因素,然而人为因素却不可忽略。想想植被的破坏与减少,不是人们只砍伐不种植或少种植造成的吗?加之十几年前的森林大火所造成的破坏,林业基础损失殆尽。而人为的浪费使本已紧张的城市供水更是雪上加霜。城市洗车,家庭滴漏对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让人触目惊心。有些批发市场给鱼池加氧,以保持鱼的活性。但是这些个体经营者不是用泵加氧、循环用水,而是任水哗哗地在脚下流淌。有些池子没有活鱼,自来水仍哗哗地流着,谁也不去关水龙头。日积月累,这些会造成多大的浪费呀。
三、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
(1)要在国人中建立起水的忧患意识,让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不受污染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用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3)加大政府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4)用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对于(2)(3)(4)我不想再多说什么,而对于(1)我想再作进一步的分析。政府和其他机构应该利用一切手段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在这方面,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德国的环保教育从幼儿就开始进行。德国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就领到了一册环保记事本,用于记述孩子的环保活动。德国有370多个森林幼儿园,即在森林中搭建简易住房,让孩子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从小认识大自然的奇迹,同时了解到自己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还有,老师经常带他们去附近的森林里进行观察,了解鸟类栖息的习惯及生活特点,并告诉孩子们鸟类在冬季寻找食物的困难,要求孩子们带上一些坚果和面包等食物喂鸟等。这些行为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如果国人都能这样发自内心的自护大自然,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美好。
2研究设计
2.1调研背景
创建公众参与和谐社会的氛围,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同的发展。这将有助于提高政府和公众的满意度,促进政府和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当然这种有效表达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机制。公众参与是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发挥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尊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知情权、给予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监督权,才能构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本文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效表达机制的主要载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既承载着保护“一湖清水”的环境使命,又肩负着引领江西地区社会发展的经济功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9],是研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良好范本。
2.2问卷的编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南昌市、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及周边的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全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约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2006.6万人[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涉及的城市广、居民多、公众参与的全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头绪繁杂,本研究遵循了“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预调研,界定选题,确定研究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和社区访谈,统计数据分析,政策建议”的技术路线。通过查阅文献,对省内环境政策研究专家进行结构化访谈,同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南昌、九江、景德镇、吉安和抚州等5个城市的热心市民进行开放式预调研,收集到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议与诉求67条。合并归纳后选取其中29个具有代表性的条目形成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参与表达机制的核心问题部分,该部分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10个问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9个问题)和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10个问题)等三个部分,采用五点评价法,要求被试者对问卷中的题项与自身的了解做出唯一回答。
2.3对象与方法
2.3.1对象
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南昌、景德镇、九江、抚州和吉安等5个城市通过便利抽样方法,让被调查者面对面填写问卷(自填式问卷)并当场收回,同时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通过电话进行访问,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89份,有效率达到81.5%。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知,在有效回收的489份问卷中,男女比例、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职业构成与地区构成均具有一定的覆盖面,虽然被调研人的年龄集中在18~30岁之间,这种情况造成的主要原因是该年龄的居民更加愿意配合我们的调研,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公众参与的“新一代”年轻力量。综合上述情况,作为探究性研究而言,本次调研仍不失为一份宝贵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第一手资料。
2.3.2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就被调查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了解和参与程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评价和被调查人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前说明调查目的和保密原则,采取无记名方式并现场收回(或电话记录)。
2.4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部分问卷回答的汇总
问卷的第1、2、3、4、8、9、10、11、18、19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调研问卷的基本部分:涉及被调研人的个人社会公益基本情况、被调研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了解程度、参与程度、基本态度和参与途径等五方面。因为均为常规问题,非本次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调研问卷的核心问题部分,所以仅进行分类汇总,其汇总百分比表如表2所示。通过该部分的数据,从Q1、Q2、Q3、Q4和Q10的回答情况,不难发现当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热情(“希望参与”,32.5%)和参与情况(“有参与”,3.3%)并不乐观,大多数的公众处在观望状态(“只有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项目才考虑参与”,16.6%),他们并不是十分热心(“只是关注但不会实质性地参与”,35%),但也不完全把自己视为局外人(“愿意尽量配合占”,76.1%),对于Q9,人们已不追求单纯的经济开发区建设(7.6%),而有了“生态经济开发区”(77.3%)的呼声,这与王素芳等人研究中所提出的“萌芽期”的结论是相吻合的,也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任重道远,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效地培养。在培养时,宣传途径首选的是电视(29.2%)和网络(26.4%),参与途径可选择公开政府信息(65.6%)、微博(61.3%)、媒体热线(58.9%)、调查问卷(55.2%)和项目听证(50.3%)等,在引导公众参与时要把公众的意见落到实处,改良公众参与有效表达机制,提供便利可行的工作渠道,而不挫伤公众参与的信心与热情。既然引进公众参与,就不能“务虚”,出现走形式走过场,这值得某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深思。
3.2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用来反映问卷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对于江西省公众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居民问卷调查核心问题部分进行了三个维度及一致性信度检验,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和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等三个维度的同质性系数分别为0.687、0.717、0.676,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682,一般而言,该系数在0.6~0.8之间就可以表示内部一致可信度较高[11]。效度涉及调研结果是否正确,本次调研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结构为:两两相关系数在0.213~0.519之间,各因素均显著相关。
3.3探究性因素分析
针对问卷核心部分的第一部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和第二部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这两部分的结论,本文采用探究性因素分析。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球性检验,KMO的统计量为0.833,Bartlett球性检验值为8950.52(P=0.000),两者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表明本文采用探究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是适合的。根据研究结果选择的四个因子解释项目总方差达到78.44%,将这四个因子的命名和所包含的题项如表3所示,研究结果要表明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利益表达机制,只有政府充分重视,对投资项目有效管理,提供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提高公众参与程序的透明度才能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三者协调的耦合机制;就公众而言有效利益表达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比如对公共事务的信心与责任感、参与公共事务的信心与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等。除此之外,为了使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效利益机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还必须匹配相适应的议事协调制度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大宣传,明确公众参与的范围、比例、专业要求和奖励措施等等。
3.4公众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注情况
问卷的第三部分主要回答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考查被调研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关注事项,进而回答公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时更加关心的问题。在问卷设计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可能带来的益处分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江西品牌影响力、提升江西旅游资源水平等十个方面,采用五点评价法对其重要程度进行调研,这十项评价的平均分依次为:3.26、2.99、4.10、2.61、2.81、3.44、3.25、3.82、3.25、3.31,评价分越高,代表公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时越加关注,关注程度前五项依次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江西的品牌影响力、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江西的旅游资源水平。为了研究参与的不同人群结构(是否在鄱阳湖湖区、年龄、公益热心程度和工作性质等)对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程度的差异,在SPSS17.0中对数据进行了独立t检验,其结果如表4所示。鄱阳湖经济区比非鄱阳湖经济区的公众更加关注“增加财政收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较多地投入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非鄱阳湖经济区的民众并不能享受到这部分的收益,所以在非鄱阳湖经济区公众利益表达机制中该部分差异显著。从年龄段而言,18~30岁的公众对于体现发展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的四个指标比其他年龄段更加关注,18~30岁正是人生发展的年龄,正所谓“三十而立”,而个人的进步必须与社会的进步同步,同时该年龄段的公众因为处于财富积累初期,故对收入也较为敏感。基于自身利益出发,职员与其他人员在“吸引外资”和“增加财政收入”有显著差异,外资的投入、财政收入的增加对于职员而言意味着更好的就业环境、可能的更高收入或者潜在的发展平台,这也是自身利益表达机制的一种体现。而热心的公益人士比不热心公益的人士更加关注“改善生态环境”,对外界环境的关注本就是公益人士的特点之一。通过上述分析,在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表达机制中,不同居民的参与诉求的出发点是“和而不同”的,必须予以充分的尊重和考虑,否则由于自身关注度的冲突,公众参与也有可能如“散沙”般形成不了合力,那样的话,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产生的影响将十分的有限。
(一)“两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总体来说,“两型社会”建设以低排放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绿色低碳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1]2012年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5%,占全省同期生产总值比例近40%。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优化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增长方式,彻底改变“高投资、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集中建设了大型商务、文化、会展设施,提升了岳麓山、昭山等沿江景区品质,使湘江沿岸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色轴心”,推动了长株潭地区以及周边常德、益阳、岳阳、衡阳、娄底五个市区、乃至整个湖南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以及区域之间的共生发展,为湖南探索低碳城市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生态资源丰富和绿色发展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流域面积、人口和GDP分别约占全省的40%、60%和76%,在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湖南共有湿地面积5800多万亩,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维护三湘四水生物多样性和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仅洞庭湖就能养活湖南20%的人口。湖南西北的武陵山脉和南部的南岭山脉,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两条脊梁,保有了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而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则孕育了众多水生生物。山清水秀是自然对湖南的恩赐,也是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绿色银行”。据统计,湖南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7.13%,森林蓄积量达到4.16亿立方米,湖南林业产业年产值超过千亿元。此外,绿色发展是湖南实现科学跨越的必由之路。湖南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条例》、《绿色湖南建设纲要》等绿色发展政策。
(三)节能减排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搭建了支撑平台
节能减排是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最有效手段。“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均超额完成国家减排任务,并结合省情实现了砷、镉减排30%和25%。2011年,湖南省深化各项减排措施,组织实施污水处理厂脱氮、火电企业脱硫提标改造、脱硝等重点减排工程,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均完成削减目标,湘江40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中,一至三类水质断面占87.5%,比2007年提高5个百分点;干流镉、砷浓度分别比2007年下降19%、45.2%。全省14市州所在地城市均实现空气质量达标。长株潭城市群“绿心”面积约545平方公里,包括一批森林公园和水库、9个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株洲、攸县等推行优化村庄环境、打造完美乡村,全面推进城镇、村庄道路、水系、庭院和山地绿化,加强水源保护、河渠治理与企业、矿区、生活污水处理,大力实施乡村改水、改厕、改圈工程,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低碳城市建设的成功范例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以城市为单元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子,出台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的战略和政策。2009年哥本哈根市政府在世界气候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目标,即哥本哈根要在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排放城市。在欧盟的一些村庄里,张贴着“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此类行为将记录在案”的告示,地方政府如果不能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垃圾收集的服务或不按分区规划管理新住宅的开发,也将受到农村社区居民的。日本对生活垃圾实施严格的精细化管理。加拿大规定以森林为目的地的旅游部门,必须在其门票收入内提取一定比例补偿费给育林部门。欧盟推行二氧化碳税。美国纽约市与河流上游流域就清洁供水进行交易和补偿。在我国,国务院出台了有关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导。杭州、上海、北京、保定、无锡、厦门、青岛、深圳等地都加入低碳城市建设的行列,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
二、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制约因素
低碳城市建设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节约资源能源、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湖南虽然在加快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中为实现低碳崛起奠定了基础,但仍是一个传统资源大省和农业大省。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制约日趋紧张,践行低碳消费的动力不足,是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低碳城市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衔接不够
湖南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工业化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继续加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经济外向度不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湖南产业集中度较低,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大企业、支柱产业仍显不足,缺乏带动作用强的大型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高附加值产品少,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2]湖南经济总量排位的基础不稳固,进出口增长偏慢,总量偏小,对区域发展支持力度仍显不够,工业投资增长相对较慢,工业投资相对乏力。工业化程度处于垫底位置,工业企业数量、质量处于中下游位置,企业规模小、聚集水平低下。以钢铁、有色、化工、建材为主体的传统重化产业还占据重要地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力尚不够强。2011年,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只有湖北的1/6、安徽的1/5左右。[3]全省仅有3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园区,园区工业增加值占比不足四成,发展水平远低于发达省份。湖南出售的粮食、生猪、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服务业结构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较高,信息传输、软件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受限。
(二)低碳城市建设与能源资源约束日趋紧张
湖南能源资源严重匮乏,供需矛盾比较突出,高耗能行业比重大等问题依然突出,已经严重制约着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科学发展。[4]2011年湖南能源对外依存度55%左右,2011年全省最大电力供应缺口25%左右。湖南人均土地面积不到全国水平的一半。“十二五”期间,湖南省预计需要用地8万公顷以上,但国家分配湖南省只有约4万公顷的用地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季节性缺水比较突出,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水污染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在资源约束方面,湖南节能减排的压力比较大,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在中部最高,消化增量,消减存量,年均减排2万吨左右。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导致氮氧化物和PM2.5值逐年增加,长沙、株洲、湘潭等地时常有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大幅度下降。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在增加,部分污水管网不配套、导致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铅、镉的排放在重金属污染物中所占比重达到85%左右,加之历史遗留废渣、尾矿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致使一些河流、土壤存在较严重的环境安全隐患。农业源特别是禽属养殖污染治理任务相当繁重。许多规模化禽属养殖场所全过程综合治理减排工程尚未启动。
(三)低碳城市建设与低碳技术创新依赖度较大
建设低碳城市必将对目前湖南发展模式、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节能环保以及传统发展思路等提出巨大的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现代低碳城市建设与目前湖南重化工业为主的高增长、高排放发展方式之间存有一定的冲突。目前,湖南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研制刚刚起步,低碳经济的比重还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专利数、技术转移、技术研发人员增长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制约了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核心企业规模小,低碳产业链条短,技术创新空间不大,产业集群创新支撑体系不完善,单极发展态势严重,竞争力不强。[5]低碳技术创新通常关乎一个国家相关产业甚至整体核心竞争力,投资周期一般较长,投入费用巨大,研发风险较大,一般企业都不愿承担。这无论对政府、还是企业都是重大的挑战。与传统高碳经济相比,低碳城市建设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减少高碳存量,发展低碳技术和创新低碳产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因而在发展前期的成本相对更高,回报周期相对较长。
(四)低碳城市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难度加大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不够,随意性较强。有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设置较为混乱、信息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和管理者的技能素养低下,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科学化的新要求。有的城市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执法效率低下。不少城市尚未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科学编制、管理低碳城市规划事项,致使低碳城市管理工作机制不畅、信息失灵。“数字湖南”在城市管理中的引领和推进作用日益凸显,但总体来说湖南信息化发展水平偏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宽带网络设备亟待更新,城市光网建设进展不块,无线城市建设在资源共享、优化布点、电信运营商协同等方面有待均衡发展,目前湖南竟无一家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信息化资源亟待整合,“十一五”期间湖南信息化发展指数位于全国第20位左右。[6]这无疑影响了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此外,低碳城市建设尚缺乏可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相关配套政策。
三、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攻方向。面对城市环境污染、人炸、车辆拥挤、资源能源消耗过大,城市居民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更为迫切。因而,低碳城市建设恰好契合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湖南低碳城市建设要大力加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产业升级、节能降耗的支撑能力,着重在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能源、低碳生产、低碳消费等五大方面下大力气。
(一)以制定低碳规划为龙头,强化湖南低碳管理
开展低碳城市建设首先要坚持高起点规划,立足湖南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将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细化低碳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将节能减排真正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地位,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低碳产业的发展质量。其次,尽快出台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扶持,以《湖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纲要》、《湖南省低碳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湖南省低碳城市建设纲要》为依托,加快制定湖南低碳发展规划与行动方案,指导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市州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与相关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其三,全面落实《绿色湖南建设纲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保护》、《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湖南省城乡环境同治》等专项规划,改善居民住宅和公共空间布局,美化城乡人居环境,着力发挥长沙、株洲等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县城和县级城市,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
(二)以促进产业转移为主线,加快低碳技术创新
围绕低碳产业转型升级,湖南要在第一产业发展上抓住当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低碳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农业低碳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利用,重点发展复合农林业技术、有机农业技术、生物农业技术等;在第二产业发展上,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技术、水电技术、太阳能应用技术及环保产业、光伏产业、清洁能源、绿色装备制造业等;在第三产业上,发展现代服务业、低碳物流、低碳金融、低碳科技咨询、科技信息、低碳技术服务、金融、保险、物流、会展、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业。[7]引导低消耗、高产出、无污染及对交通、环境高度敏感的高端产业进入湖南,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园艺博览、休闲度假、娱乐等城市产业。积极发展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产业,鼓励农村节能减排与生物质能利用转化,打造新能源产业完整产业链。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种养结合、低碳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以长株潭城市群为重点,加快建好汨罗、永兴、清水塘等6个国家级和24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建成15个具有特色的低碳经济工业园区。把生态产业和低碳产业作为新的技术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落后产能。对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林纸加工等高耗能行业引入低碳准入制度。加快长沙、株洲、湘潭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打造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生态城市群。湘南地区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现代农业等,加快优势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大湘西扶贫开发区要以“两型化”要求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
(三)以推进绿色发展为契机,美化城市人居环境
森林是城市之“肺”,在湖南低碳城市建设中具有吐故纳新功能。湖南低碳城市建设要充分发挥森林、湿地的固碳、吸碳、储碳等间接减排作用,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幕阜山脉为构架,以湘、资、沅、澧水系为脉络努力打造“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长(珠)江防护林、石漠化治理、迹地更新、水土保护、矿山植被修复等生态工程,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禁止对世界自然遗产、国际重要湿地、文化遗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植物园以及长株潭“绿心”进行城镇化、工业化开发。推进节能减排,突出抓好湘江流域综合治理、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抓好长株潭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治理。扩大林地种植面积,及时抚育和更新天然林和人工林。加强林业管理,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方式与采伐审批手续,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将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固沙林、道路防护林等改造成风景林,在生态配置上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实行以乔木为主,合理配置乔灌草。
(四)以弘扬低碳文化为主题,营造低碳消费环境
尽快制定湖南居民低碳消费实施标准,实施湖南低碳消费品品牌战略,构建以“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的低碳管理体系。强化政府在低碳消费中的示范作用,加强对公款消费行为的跟踪监督。制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标准,对企业实行相应的奖惩措施,产业规划目录,推行“绿色采购”制度。建立完善产业项目准入机制、落后产业有序退出机制,扎实抓好差别化电价、阶梯水价以及污染自愿使用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重要改革试点。[8]新建企业要与政府签订合同,规定每年碳排放量的最大值,已建企业要对碳排放量和减排目标进行量化。建立企业参与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行企业节能减排自愿协议制度和税收奖惩制度等。积极开展低碳家庭、低碳社区、低碳学校、低碳机关、低碳园区等各种试点工作,围绕低碳消费的健康、能耗、环境和社会标准,引导居民形成健康向上的低碳消费习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在公共交通、政务、商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低排量车辆和新能源汽车。推行环保车辆补助金制度,严格限制生产、使用大排量汽车,必要时让大排量汽车车主在经济上承担更多的节能减排义务,引导居民低碳环保出行。通过节能补贴等方式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城市建设要预留更多的休闲和出行空间,建造地下停车场或车位、车库,确保居民低碳出行安全。
三个重大课题,第一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构筑现代新兴工业化城市空间载体,实施新一轮房屋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我们计划到2013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今后10年经济总量平均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城市能否适应和保障社会发展的责任尤其重大。拓展城市新的发展空间,创造和谐环境要求日益强烈。目前中心城区177平方公里。这个区域常住人口达到210多万,人口密度过大,交通压力增大。为适应城市规划的需要,按照规划发展新区已成为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计划在5年内完成交通、管网、河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升老城功能,改善旧区任务也相当艰巨。有26发展史,是国家级历史名城,同时,历史形成的老城区面积大,人口多,居住条件差,居住环境亟待改善,历史文化风貌亟待恢复和保护。多年土地基础设施和文化等资源亟需整合与翻新。为使老城翻新,按照我市人均发展目标,近5年需要在老城区改造的房屋达到3000多万平方米。为把握新世纪头20年发展的机遇,提出了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全城的总体目标,确定了新区开发、老城提升城市环境的基本思路。力争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00亿元,实现历史性跨越;2013年国内生产总之达到3900亿元,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城市人口达到400万,把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今后5年作为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房地产将有大的发展,发展的动力源于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我市国内生产总值预期达到2700亿元,以占gdp7%的比例参考测算,房地产开发约需190亿元。第二,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按照今后5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到我市城市化率预期达到58%,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五测算,城市人口新增56万人,按照目前我市人均住房30平方米测算,至少需要增加住宅1600平方米,如果考虑机械的需要,至少翻一番。到时住宅将成为消费的热点,近5年以来,我市的收入房价比由7.3降到6.1,有利于扩大市场的市场需求。
市建设的实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需要立足当前,满足使城市更加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需要对城市现状做深度改变。按照到末人均达到30平方米的标准计算,基本实现户均一套、人均一间的标准,整个康居工程开发量相当于九五期间的4倍。必须运用市场机制,逐步推进。面对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片区改造,应积极实行多元化投资,让开发企业担当重要角色,这样既可以减少政府筹集资金的压力,又可以发挥企业的效率。一大批实力强、水平高的房地产企业,将成为市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也必将带动新一轮房地产开发,促进房地产业的持续繁荣。其次是创新机制,实现城市建设与房地产行业的和谐发展。我市新一轮建设的方针非常明确,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加宜人的住宅。要实现预期的目标必须促进城市建设与房地产行业的和谐发展。政府的责任,是搞城市的总体规划,管理好土地的一级市场,建立公开、公正、规范的市场秩序,依法行政,并引导各项服务完善高效,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房地产企业应当在公开、公正、规范的市场环境中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理念创新、机制高效、开拓市场的优势,通过创造让人们满意的精品工程,实现企业追求卓越、服务大众、壮大企业、良性发展的目标,最终为改善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做出贡献。虽然政府和企业各自担负的社会责任和追求的效益不尽相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规范,一定能够找到处理两者关系的最佳平衡点。
二、我国城市雕塑的发展计策
首先,以恰当规划与合理安排挽救随意泛滥的城市雕塑。城市雕塑建设是城市管理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在城市文化里扮演着十分显眼的角色。不同的雕塑在不同的地方,其呈现的艺术魅力是不同的,所以对城市雕塑的空间管理,必须依据作品的艺术特征。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者必须做好基本信息的调查,然后结合地区的环境特征,选取恰当数量与风格的城市雕塑作品,尽可能地发挥其美化环境的作用,如此一来,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文化特色便可轻松流露。而要想做到这些,必须先从根本问题入手,设立专门管理城市雕塑的机构。因为如果没有专门机构,一切措施只能是夸夸其谈,就如那妩媚的玫瑰,如果没有人悉心栽种,也不过是美好的空想罢了。其次,从材质、技术等方面提高城市雕塑的质量,追求精品。近年来,城市建设的“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而城市雕塑撑起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豆腐渣”雕塑绝对不能出现。当然,追求高质量,或许不会是一笔小消耗,但精品的追求,需要物质的支撑,拓宽城市雕塑等环境艺术的投资渠道已成为必然的举措。就如上海这座大城市,每年固定有几百万元用于城市雕塑建设,正是由于其投资充分,没有物质压力等后顾之忧,城市雕塑精品才为城市的环境艺术与文化精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再次,作品欣赏参与度的提高与作品创作大众化的加强,将给城市雕塑的意义阐释带来质的飞跃。城市雕塑是一门公共的艺术,离开了观赏者,其艺术价值也将永远深埋。诚然,审美能力每个人都有,但审美水平却有高低之分,所以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都必须具备艺术家的审美水平,而应在教育宣传上,带动大众整体审美水平的提升,吸引大众参与城市雕塑的规划。同时,创作者也应利用自身优质的文化素养与高雅的审美情怀,创造出具有深厚审美价值的城市雕塑作品,而不是躲在自己的情感天地里固执己见。只有在个性的追求中容纳共性的要求,才能更加完美地诠释城市雕塑的文化意义。
2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效应、环境污染等,对居民的工作、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土地占用问题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城市住房还是交通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土地。其中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机动车辆大量增加,交通建设迅速发展,道路向外蔓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农田用地的占用。同时由于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有相当一部分人从市区的高层建筑搬到底层的带有园地的宅院里居住。这必然会占去大量的土地。
2.2大气污染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工业的发展,汽车尾气、工业生产、日常发电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空气污染,超过了自然界的负荷,给人类的身体、生产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今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与其他污染相比,大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有着更直接的危害。再加上工业发展、尾气大量排放、绿色植被减少,城市大气污染进一步加剧。
2.3水污染问题
在地球上,水资源是十分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资源。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的数量增加。同时由于人们节水意识较为薄弱,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此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节水资源的工程建设并没有引起重视。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城市的淡水缺乏与水污染问题已相当严重。
3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
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对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开展策略已经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与建议。城市建设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要好这项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生态环境法律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建设,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法律作为一种国家的强制力量,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我国环境保护已经作为一种基本国策存在于法律中。然而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在打击环境破坏行为上,力度还有待加强。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已经表现出了重要性和急迫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一方面是保护环境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3.2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与各级部门要督促项目承包企业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其建设目标之中。同时,以责任的形式把环境保护的责任分配到每个施工单位,具体落实到城市建设项目的每个环节。此外,还要建立城市环境保护的考核机制,完善对各级环境工作的评价体系,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
3.3发展先进生态科学技术
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处理好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大力发展、建设一批和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科研单位,加大对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研究,从而为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在制定城市发展计划时,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发展计划中,具体落实可续发展观,并大力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3)进一步加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经费投入,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度。(4)科学培养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环保人员的各项能力。
3.4加强城市生态规划建设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建立新型社区住宅区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住宅区的智能化、信息化与节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要把建设新型住宅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新型住宅区的规划建设,加强居住环境与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不断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与生活需求,适应信息化时代社区与社区场所建设的需求。这与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要求是相一致的。
3.5加大生态保护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保障。只有具备雄厚的资金,才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政府要加大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2)政府通过多种渠道推广环境保护建设,间接引导生态环境保护建设。(3)对于一些项目采取补偿措施,如交通运输、油气开发等实行资金补偿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与约束相关项目的发展,使对环境污染降到最低。3.6提高城市居民环保意识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工作,仅仅依靠政府和项目承包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政府只有加大对城市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环境保护水平。在环境保护宣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1)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宣传功能,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方式进行城市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2)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当今社会互联网快速发展,人民对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扩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广大民众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和范围不断扩大,政府应该建立相关的环境保护网站进项环保宣传。(3)大力开展相关的城市环境保护活动,向社会普及城市环保的相关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全民环保的自觉性和参与性。
二、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宁波深化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必须从完善功能体系、优化空间格局、畅通交通网络、提升品质特色、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一体等方面全面统筹整体推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就是要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智慧产业、管理、应用、文化等因子,从而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一方面,依托主城区边缘设立智慧产业园区或在远郊打造独立智慧新城,是拉开城市框架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强化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应用系统的融合,是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重要路径。
(二)有利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无论是构建智慧产业园区,还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着力提升智慧元素,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产业园区作为智慧产业的集聚区,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园区内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提供场地、技术、资金、孵化等专业支持和服务,从而有利于智慧产业快速发展及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提升智慧化水平,为智慧产品、服务、应用系统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商机,对于加快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十分重要。
(三)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客观需要。在城镇化建设中,着力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资源的整合共享,可以让居民更方便地使用信息网络及相关资源;强化交通、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可以让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在城市管理中推进社会治安监控体系、灾难预警体系、应急体系等系统建设,可以大大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三、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模式借鉴
(一)智慧新城建设型
案例:广东省惠州市是科技部和标准委批准的首批20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潼湖新城是一个典型的智慧新城。新城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规划了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校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工业设计园、大企业研发中心和科技与金融服务中心,以及相配套的商务区、智慧生活示范区、三网融合智能化小区,突出强化“产、城、人”的深度融合,目标是打造成为智慧产城融合、智慧技术集成、智慧产业发展、智慧服务惠民的美丽城市。
(二)旧城智慧改造型
案例: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投入巨资启动了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在此过程中把智慧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融合放在突出位置。从无线网的覆盖面来看,经过改造后的南充老城智慧基础设施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大力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项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三)智慧城镇建设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是中国智慧城镇创新示范单位,将“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智慧科学”的概念引入城镇建设管理,目前已实现百兆家庭宽带接入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等高新技术在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城市安防、智能交通、医疗服务和智慧社区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基本建成了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智慧商务区和智慧产业区,以“数字惠民”大大提升了周浦居民智能生活环境的水平。
(四)智慧社区创建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的智慧社区建设始于2012年,组建了智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规划,建立了“智慧社区信息发展中心”和“智慧社区市民体验馆”,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列为市、区两级智慧社区首批试点单位。建设重点包括社区管理、公共服务、智慧商圈、人文精神等四大板块,具体可以概括为“一库(民情档案综合信息库)、一卡(智能炫卡)、两平台(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多系统(以平台为基础开发的各类具体的应用系统)”。
(五)智慧产业园区拓展型
案例:目前我国有3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正在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其中江苏省无锡市的T-Park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园区城市建设共同发展的典范。与传统工业园、开发区不同,T-Park是一个智慧产业和生活融合区域,园区规划时就不仅包括了智慧产业发展内容,还包括了园区开发建设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内容,不仅有发达、完善的智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更有便捷、优化的创业服务链,是一个不仅宜业而且宜居的大“社区”。
(六)重点开发区智慧提升型
案例:2012年,武汉开发区启动智慧产城一体化战略,委托北京泛华集团对“智慧城”、“生态城”进行总体规划并对重点核心区进行城市设计,规划面积84.7平方公里,重点打造11大功能片区,其中最核心的是“智慧城公共服务片区”,重点建设企业服务中心、智慧展示中心、综合数据中心、特色商区、川江池智慧公园、专家公寓和智慧社区等项目,着力创建国际化智慧城示范区和慢生活休闲体验区,打造智慧产业与公共服务完美融合的城市名片。
(七)都市功能区整体智慧化开发型
案例:南京将建邺区江心洲整体智慧化开发,成为智慧功能区建设的经典案例。江心洲是长江沿线各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主城范围、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江中洲岛,面积15平方公里。南京市政府与战略合作者对该岛进行整体开发,突出以生态、低碳、智慧产业为主导,着力建设科技研发、创意智慧和高端总部高度聚集的国际化智慧产业园区,以及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商务休闲、生态居住等功能相互交融的国际化低碳智慧岛。
(八)智慧城市综合体带动型
案例:绿地集团以纽约曼哈顿的全智能建筑为模板,在合肥全力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综合体示范点。该综合体将立足城市建设的最前沿,把最先进的规划理念、智能技术运用到项目中,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智能建筑,搭建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增值平台。在这个智慧综合体中,每一个建筑及信息、设施、设备都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生态链条,建成之后,智慧办公、智慧商贸、智慧物业管理等都将成为现实。
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宁波按照国家和浙江省的总体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及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并在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城市建设中智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等工程,加强基础资源数据库和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智慧因子”不断增强。二是城市管理运营中智慧应用系统效用发挥更加明显。智慧城管、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智慧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不断拓展。着力发展软件、信息、智慧制造等智慧产业,重点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宁波国家高新区的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两大试点区域建设。四是智慧功能区块开发积极探索。比如鄞州下应区块“智慧城”完成规划设计,海曙、江北等地“智慧社区”建设成效明显。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尚处于自发性的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在思想理念上认识不够。比如新近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决定》中尽管提到了要“坚持智慧管理”、“加快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深化两者融合问题。二是在规划制定上缺乏沟通衔接。城市产业规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衔接程度不够高,规划制定过程中缺乏沟通对接,规划之间“两张皮”现象突出。三是在工作推进上缺少协调融合。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分别由不同的部门主管,分管市领导也不同,这也导致在工作中难以做到深度融合、互动协调。
五、推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加强对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工作融合
一是要深化认识。通过理论宣传、政策引导,进一步加深全市上下对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把融合理念贯穿到各地各部门推进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体系的对接。目前宁波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领导机构分别是市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这两个领导机构尤其是牵头单位的对接,建立协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两者融合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问题。三是要加强工作推进对接。比如在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中,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相一致;在推动卫星城、中心镇建设时,要与智慧城镇建设相融合;在推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过程中,要与智慧社区、智慧综合体建设等相匹配,等等。
(二)加强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融合
一是要促进规划对接。积极探索“多规合一”,建立开放式的规划编制程序,由规划部门召集发改、经信、建设、国土等部门共同修订和完善相关规划,促进城镇化规划、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机对接。二是要适时制定出台专项规划。制定出台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的专项规划,建立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规划监管和协调机制。三是要制定出台行动纲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行动纲要,明确阶段性实施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实施主体和各项保障措施。
(三)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融合
一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制造业。结合宁波实际,着重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电表、数控设备、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智慧装备产业,以及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金融数据处理中心、国际物流数据处理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等网络数据产业。二是要加快发展智慧服务业。重点发展软件研发、智慧物流、智慧贸易、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文化创业、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高端智慧服务业,大力引进和发展智慧总部经济。三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依托各类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精准农业”信息系统,着力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
(四)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融合
一是要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二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近期要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水务管理、污染治理、能源管理、园林旅游等市政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感知化建设。三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智慧技术在教育、医疗、文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加快开展智慧学校、智慧医院、智慧图书馆、智慧政务等试点。
(五)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体制融合
一是要强化管理融合。进一步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监控、灾难预警、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境监测、口岸疫情预警等信息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二是要强化体制机制统筹。在开发建设方面,理顺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体制,统筹确定开发时序、重点,强化重点项目、重点区块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在投融资方面,着力于建立完善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综合平衡机制、资源资产盘活机制、投入产出与回报机制、重大项目共建共享机制等。在督查考核机制方面,统筹构建两项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协同开展目标进度监测评估等。三是要强化政策法规统筹。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制度规则、实施细则等方面的衔接,强化财政投入政策、土地保障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统筹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经贸为主体的展览活动由最简单的直接交易演进到现在的展(博)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成为生产消费领域的桥梁和纽带。
会展包括“会”与“展”两层含义,所谓“会”主要是指以会议形式的组织活动,它属于一种高级的社会群聚性活动,通过它的组织,可以交流信息、探讨问题、传道授业、解疑释惑;所谓“展”主要是指以样品陈列、参观和交易为主的展览活动。根据美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展览是“一种具有一定规模、定期在固定场所里举办的、来自不同地区组织的商人聚会”,展会上所陈列的商品种类涉及各行各业,形式亦多种多样。
会展的外延很广,包括各种类型的大型会议,如APEC会议、博鳌“亚洲论坛”;展览展销活动,如大连的服装节、沈阳的制博会;体育竞技活动,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还包括常年开设的博物馆、名人或历史事件纪念馆等。在功能上,会展是人们进行信息、洽谈商业合作和进行市场营销的场所,发挥着桥梁和媒介作用。西方大多数企业把每年的参展费用开支作为对外联系交际费列入项目下,在营销方式上则把它与直接销售和电子商务相并列,三者属同一范畴。当然这仅仅是展会的商务功能,事实上展览的功能也不仅限于经济和贸易,还涉及到社会、文化、外交、政治的发展。因此,其影响面和产业关联度也随之增强,进而推动了以展览和会议为主、涉及行业广泛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的发展,发展形成为会展产业。
所谓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也被称为会展产业或会展市场,在西方称为会展业(ConventionandExhibitionIndustry)。由于会展是集信息通讯、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等在内的综合性的、关联度高的服务贸易行业,能够创造高额的经济价值、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和对于社会综合经济指数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呈现有产业基本特征的一种经济形态,因此可以作为会展经济来对待。
二、发展会展事业、提高城市竞争力
在宏观经济部门中,会展业属于服务业。由于会展业本身是一种无污染产业,且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对那些本身地域狭小,但在交通、通讯和对外开放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发展会展业常常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首选发展战略之一。按国际博览会联盟的估计,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中,只有10%是展览会行业的,其余90%为相关行业所拥有。在欧洲有一个十分流行的说法:会展是城市的面包。现代会展业滚动着商品流、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会展业的发展完全可能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经济增长点,构成表征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同时也说明了该城市的竞争力水平。
首先,会展产业关联度高且利润大,具有较强的经济带动作用。会展业是一门系统工程综合经济,相关行业较多,除了会展业的行业协会、展览设计施工公司、展览公司、展览场馆外,还包括广告、餐饮、交通、旅游等为会展提供服务的部门。通过举办各种大型会展,吸引大量游客来洽谈贸易、观光旅游,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以此带动交通、旅游、商业、餐饮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展业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前连效应和后连效应,所创造的利润相当惊人。据国外统计该行业的利润通常在25%。
其次,会展经济能培养新兴产业群,增加大量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以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获得了145亿马克的利润及45亿马克的税收。在香港,一年的会展收入达74亿港元,还提供9000个就业机会。我国是就业压力很大的国家,在中心城市发展会展业,一定会创造出一条广阔的新就业门路。
第三,会展业可以促进科技开发和实现科技成果转让,具有技术扩散功能。传播先进的技术成果,展示和推广新产品、新工艺是会展经济的重要功能之一。从科技发展史来看,许多划时代的发明创造,如电话机、留声机、蒸汽火车、电视机等都是在展览会上首先进行推广的。会展业可以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或推广,实现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即使是信息技术和手段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议和展览的便捷性、集中性、直观性和快速性对推广新技术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会展对城市的促销功能。在以城市整体形象为依托的前提下,展会促销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整个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会展活动不仅为本地企业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已的舞台,以借机宣传自已的经营理念和产品品牌,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同时也使城市的影响具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和渠道。
三、建设会展中心城市的政策建议
综合关于会展中心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分析,目前我国正在逐步走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其中上海、北京和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城市不仅开始迈入信息化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而且会展产业的产业链培育与企业经营模式日趋成熟。全国其他大中小各类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提出要把本市办成“国际会展都市”、“国际会议中心”、“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中国会展名城”、“中国区域会展中心”的已经超过了30个,而且其中大多数城市都已把这一目标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或本地的发展规划之中,有许多城市为此专门组建了政府会展管理或协调机构。与此同时,新建或扩建的会展中心,如雨后春笋般一座座拔地而起,由政府亲自策划、组织并给予财政资助的展会一个接着一个举办。在此,以我国当前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会展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基础,从前瞻的视角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作为现阶段我国发展会展中心城市的战略思路。
第一,加强政府对展览业发展的引导和培育作用,积极促进展览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加入WTO和国外展览公司进入的开放优势,促进国内展览市场的统一,加快对现行展览管理体制的改革,改进管理展览业的方式方法,积极推进展览会行政审批的改革。同时,运用既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WTO规则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手段,扶持国内展览业的发展。例如,可以通过给予会展业优惠税率,对经营好的会展企业发放支持贷款,制订鼓励中外合资、国际合作的经济政策,以及鼓励使用风险投资和鼓励会展项目的资本运作与兼并整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来推动和引导中国会展经济和会展产业的健康发展。重新定位地方政府在发展会展业中的作用。
在城市会展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政府的作用是一把“双仞剑”。一般而言,政府在会展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包括为会展业提供基础设施和政策优惠。但是,单纯的补贴、优惠或税收减免会产生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效应,从而抵消企业进行创新和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因此,政府的职能是创造有利于会展产业发展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城市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法制的等诸多方面,最终使得城市在资源禀赋、城市产业特色的优势更加突出,成为会展产业的中心地域。
第二,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条件,在“展”、“会”与“节事活动”中选择能发挥城市资源优势的重点,加快培育一批有品牌效应的展会和一批有专业水准、有竞争实业的会展公司。我国的许多展会是从行业性的交易会或订货会发展来的,如纺织服装业、医疗器械行业、电子行业、农机行业以及百货业等等,规模大、历史长、效益显著,这些展会应该是未来中国展览业的中坚力量。因此,要让品牌展会在本城市扎根,必须充分挖掘内在的优势;同时,随着展览的专业化和市场水平的提高,展览会的主办和组织工作更多地要依赖专业展览公司,只有专业展览机构的成长和壮大,才能提高展览会的整体水平,促进展览业的健康发展。要重视会议、节事活动的同步发展,发挥城市的资源禀赋优势,在“展”、“会”与“节事活动”中有侧重地加以发展方向。以厦门为例。厦门本地经济总量较小,其周边市场与全国各主要会展城市相比没有太大优势。厦门是全国最重要的海空口岸之一,其交通运输条件和城市环境,比之大部分主要会展城市毫不逊色,外向型经济特色和开放度较高,涉外服务行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厦门还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城市,厦门市根据自身的这些特点,在其初步的规划中就曾提出:(1)“会”与“展”二者中,重点发展“会”;(2)“展”的重点是发展专业(贸易)类展览会;(3)争取多举办国际性和涉台会议及展览活动。因此,城市在发展会展经济的道路选择上,完全可以根据现有的城市资源禀赋条件,培育出一流的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会议与活动。
第三,要重视规模和品牌。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会展公司比较弱小,规模有限,经营范围较窄,档次也不高,没有自己的品牌,难以与国外强大的会展公司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会展业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努力提高展会组织、策划、服务的水准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进行展会活动的创新,争创名优品牌。在中国目前的会展经济条件下,扩大会展企业规模的战略选择,要实现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协调发展,提升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重视打造城市会展品牌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牢固的品牌观念,只有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才是中国会展业快速发展的唯一途径,树立了这样的品牌观,才会从场馆的设计、主题的立项、展会的规划、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来实施会展业品牌化发展。要制定长期的会展业发展规划,确立会展业的品牌发展战略。
(2)提升品牌质量。会展的硬件设施是影响品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上著名的品牌展会往往都是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因此,要实现会展品牌质的飞跃就必须加大投入,不失时机地更新展会的硬件设备。会展的软件主要指的是会展的专业服务水准,一方面会展企业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会展企业应积极加入国际性的会展组织,通过这些途径实现会展服务与国际接轨。
(3)拓展品牌空间。会展品牌的拓展空间具有三维性,即时间维、空间维和价值维。时间维是指品牌的影响力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不断发散和扩张。从展会的角度分析,延续的时间越长,则参展商和观展者之间的交流就越充分,展会的效果就越显著。国外的展会延续时间大约有十来天,而中国的展会往往只有三五天的时间,这对于会展品牌的拓展是远远不够的。会议与节事活动同样是如此。所谓空间维指品牌在地域上的扩张。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就通过在上海举办著名的汉诺威办公自动化展(CeBIT),成功地迈出了世界性扩张的第一步。所谓价值维则指品牌作为会展企业的无形资产,其经济价值的含量是可以增加的,品牌价值的提升实际上也是为会展业品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拓展创造了条件。因此,会展企业要灵活运用各种经营方法和手段,尽力扩大会展品牌在时间、空间上的影响力,并最终实现会展品牌价值的提升。
(4)培育网络品牌。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网络作为人们生活的第二空间,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中国会展业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优势,培育出知名的中国会展网络品牌,网络品牌的建设主要应从企业网络形象塑造、网络展会的建设以及开展网络营销等方面进行。
第四,加快筹建全国性展览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等中介组织的自律、规范和协调作用,积极促进会展的产业化。目前,展览市场的竞争无序和展览业整体水平的低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全国性的行业组织,缺乏一套展览业的游戏规则,同时也使得政府管理职能难以转变。因此,当务之急要尽快成立中国展览业协会,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展览业的行业规范和服务体系,起草展览会的等级标准及评定办法,促进国内展览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引导国内展览业的发展。
第五,有意识、有目的地推进会展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交易需求的不断增长,专业会展逐渐成为各企业进行产品推广的必不可少的商务活动之一,这一趋势即便是在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没减弱。因为,会展的魅力之处在于可以现场将产品的特色及时传递,并与目标客户直接沟通,从而在短的时间内达成商业合作的目的,这是其他任何媒体无可比拟的。随着产品服务的细分就要求会展举办更加专业化,专业会展是未来会展发展的趋势所在。所谓专业化,是指会展产业链上的分工专业化、会展活动服务专业化、会展项目运作的专业化。从会展企业角度分析,有以下几条:
(1)会展内容专业化。会展内容的专业化因其专注于某一个领域,专业性强,故可以集中吸引该领域精英企业的核心产品参展,提高展览水平和质量,让参展商更明确展览性质,这是专业会展的最核心部分。会展内容的专业不仅决定了其会展性质、主题、目的等,也决定了参展商和参观者的范围。目前,我国很多会展组织者经常强调其会展吸引多少专业参观者就是这一现象的最好体现,专业性强能够提高会展效率、增加成交额。
(2)会展组织者专业化。国际上更多的会展是由大型专业展览公司进行商业运作,使得展览服务更加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广义的展览服务,既包括发生在展览现场的租赁、广告、保安、清洁、展品运输、仓储、展位搭建等专业服务,也包括餐饮、旅游、住宿、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的配套服务。举办贸易展览会是市场行为,不是政府行为,政府不应该成为办展的主体,办展的主体应该是商业协会和专业展览公司,这也是国际惯例。
(3)会展服务人员专业化。会展服务人员工作在会展现场,直接面向参展商、参观者,他们的言行举止、服务规范、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服务水准的最终体现。这不仅是制约我国会展发展的一个瓶颈,也是会展企业目前抓内部管理的着重点。因为,很难想象没有办展经验、对行业认知度不高的人员能够办好专业会展。只有专业人员的大批培育才能够使得会展水平大步提升,才能真正办成质量一流的专业会展。
第六,加强会展专业人员的培训,建立会展业经理培训制度。会展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行规则,需要大量相关的专业人才。为此,通过专业化培训方式大规模培养会展业人才,已是中国会展业十分迫切的任务。因此,为使会展行业管理体制能更好地运转起来,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已有的行业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人才的流动性,吸纳新鲜血液,引进国内外的会展专业人才进入到会展行业承担一部分管理工作,以此来提高国内会展管理的水平与理念,保障会展业的管理体制的更好地运转。
此外,应该加强会展经济的理论研究,重点在于给出会展经济更为具体的影响因素和指标,而不是以某几类因素作为判断会展中心的标准。对城市政府而言,一方面将城市硬环境和软环境做综合的考虑;另一方面,应高度重视文化多样性和人文国际化,加大城市开放的力度。
参考文献:
[1]高燕.中国会展业发展前景和行业协调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贸易报,2003-12-30.
[2]黄菱.厦门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基本思路[Z].2003中国会展经济论坛.
[3]林宁.中国展业面临大调整[N].中国贸易报,2004-01-06.
[4]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苏泽群.广州会展经济发展趋势和思考[Z].2003年中国会展经济论坛.
[6]宋建军.发展广州会展业的思考[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1).
[7]伊宇.中国会展业的得与失[N].中国贸易报,2003-12-23.
[8]邹树梁,王铁骊.会展、会展业与会展经济的演进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3(4).
二、低冲击开发技术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低冲击开发模式最初提出的领域是城市雨洪管理,但从其基本理念出发,可以将低冲击开发技术的应用延伸到城市规划的各个领域。以下将结合实例,从城市建设、道路交通、住区建设三方面,分别介绍低冲击开发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在公共场地建设中的应用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将建筑主体周边空地、景观广场、附属停车场等的建设与低冲击开发技术相结合,能够同时满足场地雨水管理与城市景观的需求。除城市商业区外,城市工业区、城市公共中心等大型场地同样可以应用低冲击开发技术解决雨水问题。例如德国柏林Potsdamer广场,由于柏林市地下水位较浅,商业区建设一般要求禁止增长地下水的补给量。为此,开发商对雨水利用采用了如下方案:对适宜建设绿地的屋顶全部建成绿色屋顶,利用绿化用地的滞蓄作用蓄积雨水。一方面减少了地面雨水径流量,延缓洪峰峰值时间,另一方面通过绿地涵养雨水、蒸发水分,起到了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对不宜建设绿地的屋顶,将屋顶雨水过滤后引入地面蓄水池,并将其设计为水景观,再把蓄水池与建筑地下室的泵站相连,处理后的雨水用作市政用水。在土地稀缺的日本,城市公共场地建设中广泛采用地下蓄洪池及雨水就地下渗设施。一些大型建筑物,如相扑馆、会议中心、机关大楼等通过建造地下蓄水池来储存雨水。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还能把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等市政用水。1992年,日本颁布了“第二代城市地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和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并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
2.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城市停车场、道路交叉口和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是低冲击开发技术实施最方便、改造最广泛的部分。在建设停车场地、路边停车位时使用“透水植草砖”作为地面铺装,将停车场周边的景观岛、道路中央分隔带、树池等修建为“生态滞留池”“雨水花园”或“过滤树池”等;在道路圆形交叉口、隔离带等地段通过地形的微处理,使雨水沿地面坡度由道路边缘的绿化带切口流入下凹式绿化带内。在公交站点、人行步道等地段广泛利用“透水砖”与“绿色屋顶”技术。值得注意的是,道路作为市政管道铺设的载体,在道路系统中实施低冲击开发技术时,需把管道铺设沟槽边壁做防水处理。美国华盛顿西雅图的SEA街道试点项目,旨在减少城市街景对当地水域和鲑鱼栖息地的影响。项目中将植被洼地、生态滞留池、植被草沟等技术与传统的市政排水设施相结合,使用绿色、环保的手段收集、贮存和净化雨水,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透水地面,并缓解街道交通。该项目创新性的采用了植被洼地、雨水花园等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道路边缘地下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是城市道路综合利用低冲击开发技术的典型案例。深圳光明新区市政道路雨水综合利用,该项目是我国首例大规模在成片市政路网中引入低冲击开发技术的实践项目,其中包括绿化带下沉的生态型道路断面、沥青排水路面与透水人行道铺装设计。针对道路中央绿化带和车道两侧绿化带在汇集雨水方面的作用,分别作不同形式的处理,其中综合采用了植物滞留槽、过滤树池、渗透井、过滤草沟等技术手段。道路中央绿化带两侧立缘石高出路面,绿化带面层低于立缘石。在绿化带内设置由砂、石、土等透水材料填充的渗透层和溢流井来增加雨水的滞蓄和下渗,并将多余雨水排入(溢流)城市雨水管道系统。车道两侧绿化带则建成下凹式绿地,车道边缘立缘石高于车道,绿化带内表面层高度低于车道,人行道雨水则通过路面直接排入下沉式绿化带内,车行道雨水通过在道路和侧立缘石之间安装的透水石等材料汇入绿化带内。绿化带内部同样设置溢流井、透水管道和砂石渗透层,以增加雨水的滞蓄,多余的雨水溢流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系统。路面雨水通过路面透水材料排向路面边缘的雨水收集系统,再通过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将雨水直接补充地下水,或经处理后作为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在人行道铺装工程中,使用了环保透水性连锁型道板作为面层材料,调平层和基层分别采用砂层和级配碎石的路面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可以在人行道上形成一个微型“蓄水池”来减轻雨季道路排水负担,还能补给城市地下水、增加地表相对湿度,达到调节城市气候、降低热岛效应的目的。项目极大地拓展了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实施范围,为低冲击开发技术在道路工程方面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在住区建设中的应用
利用低冲击开发技术协助建设高性能、高品位的住区环境,使当代住区环境更多样、更舒适、更安全。在新建住宅区的前期场地设计中,设计者通过场地分区来考察场地整体土壤的渗透性,并根据渗透性的差异来进行功能分区。在居住区的后期建设中,要促进低冲击开发技术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充分利用,建设出具有环保特色的住宅院落、中心绿地、宅旁绿地、宅前路等住区景观。德国汉诺威Kronsberg居住小区是为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而开发的居民小区,总用地面积150公顷。该小区在建设中优先使用低冲击开发技术,采用渗透绿地、入渗沟、洼地以及大量透水人行路面等技术,优先利用收集来的雨水作为小区灌溉和环境美化用水。建成后的检测显示,整个小区的径流量增长几乎为零。美国明尼苏达州街区排水改造项目位于美国梅普尔伍德市,该项目是节约工程资金、公共参与和水文方面的典型案例。项目在改造中使用“雨水花园”取代传统路边沟渠排水系统,既减少了路面雨水径流量、净化了雨水水质、降低了建设成本,又保护了街区原有风貌。项目中通过回收废旧材料用作花园基地材料,从郡监狱温室购买的园林植物,并通过公示富有极大吸引力的规划蓝图来吸引当地居民主动参与街区改造。
摘要:随着社会的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开始面临着城市热岛效应的问题,而且在很多城市这种问题已经开始愈演愈烈.针对现在城市热岛效应的问题,各个城市都根据自身的情况考虑了很多方案解决该问题,但效果都不是很好,但园林绿化方案的出台,却可以真实解决这一问题。因为通过城市园林绿化可以改善城市下垫面热力学特性,而且合理的绿化结构和植被类型,还可以使城市园林绿化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本文对城市热岛效应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园林绿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园林绿化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园林绿化;环境保护
一、概述
城市热岛效应(urbanheatisland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城市气温持续增长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现象,所以说城市化进程是出现城市热岛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球所有城市基本都会有热岛效应的出现,尤其在地处副热带到热带的地区,它们的城市此状况尤为严重.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使城市的夏季高温的酷热程度更加严重,而且随着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还伴随着植被覆盖空洞、城市干岛(湿度小于郊区)和城市霾岛(城区废气与尾气形成的烟雾所笼罩)等现象的出现,这就导致了整个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所以加强对热岛效应的研究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尤为重要。而在众多方法中,园林绿化的方法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最为有效。
二、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
1.现代城市内拥有大量的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和各种机动车,这些机器在人类的生活活动中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传输到城市的大气空间中。
2.目前城区中大多的建筑物和道路的下垫层基本上由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材料组成,因为这些材料的热容量和导热率要比自然界的下垫层大很多,而切这些材料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低、但吸收率大,因此在白天的时候,城市的下垫层温度远高于天气的温度,其中沥青路面和屋顶温度可高出气温8℃~17℃&8226;此时下垫层的热量主要以湍流形式传导,推动周围大气上升流动,形成涌泉风,并使城区气温升高;在夜间城市下垫面层主要通过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层温度上升。
3.由于城市的下垫层保水性很差,水分蒸发散耗的热量少(地面每蒸发1g水,下垫层失去2.5kj的潜热),所以城市的潜热特别大,所以温度也高了。
(四)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构成较为粗糙的城市下垫层、因而对风的阻力增大,风速减低,热量不易散失。在风速小于6m/s时,可能产生明显的热岛效应,当风速大于11m/s时,下垫层阻力不起什么作用,此时热岛效应不太明显。
(五)城市的大气污染让城区空气质量不断下降,随着城市大气中的烟尘、s02、,n0和c02的含量的增加,这些物质对红外辐射的有着良好的吸收,这就导致城市大气吸收较多的红外辐射而使城市的气温不断攀升。
三、园林绿化对于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
(一)园林绿化促进热量平衡
园林绿化过程中,需要种植大量植物,所种植的植物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生长,在对植物进行补水时,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温值最小,所以表现出在吸收大量的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和各种机动车产生热量的同时,温度却提升的很小,再者水表面吸热蒸发,也可降低水体温度。而且随着种植植物的种植和生长也可以对建筑和道路的下垫层进行有效的遮挡,从而减少太阳对对于城市建筑和地面的辐射,在这个过程中绿化面积的不断增长可以使各种辐射不断地减少。
(二)园林绿化的增湿与降温作用
园林绿化工程可以对城市进行增湿与降温。植物生理活动中产生的生态效益具有良好的调节气温和增加空气湿度作用.植物通过蒸腾,从环境中吸收大量热量,降低空气温度。通过对植物的合理化栽植,植物可以发挥其在生态平衡过程的重要作用,发挥其对城市的增湿降温功能。再者植物不仅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也是整个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其必须利用光合作用来维持自身的生命,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可以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烟尘、s02、,n0和c02等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同时,烟尘、s02、,n0和c02也是是导致温度升高进而引生城市热岛效应的最主要因素,植物在吸收烟尘、s02、,n0和c02净化空气的同时,也从根本上降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三)园林绿化面积对城市热效应的作用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绿地内林分密度与热岛强度间具有回归关系且呈负相关。这就是说在园林植物密度增加的过程中,城市的地表温度可以得到更好好的降低,而且当植物密度在城市中某区域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城市的该区域地表温度就可以与其郊区的地表温度保持一致,该区域就可以形成以绿地为中心的低温凉岛区。通过园林绿化,城市和园林之间形成内循环,随着园林绿化的进行,其周围区域的温度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降低。通过园林的建设,可以使曾经因为人口口稠密而出现热岛效应从而导致周围区域气温上升的地区通过气压的变化,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使城市的热岛效应得到有效地缓解。
四、结语
目前,国内外对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园林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己进行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和探索,从研究中可以证明城市园林绿化是消减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和切实可行的途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进程的日益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严峻起来。而在当前的情况下,城市的热岛效应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所以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我们应该学会运用绿化植物的生态作用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即使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也应该因地制宜地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让我们的城市能够合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黎.园林绿化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