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3: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组织建设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组织建设论文

篇1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渗透日益增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成才观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共青团能否对广大学生产生凝聚力、辐射力和导向力,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能否在大学生群体中坚持和弘扬的关键。

一抓队伍,在自身建设上创新是凝聚力、辐射力和引导力的基础

新时期,要做好共青团的自身建设,就必须不断创新,按照“学习型、服务型和育人型”的目标来建设团组织。

首先,要加强团的专职干部队伍建设。团的专职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团组织工作的成败,因此,团的专职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认清形势,紧跟时代步伐,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敏锐的眼光审时度势,积极团结广大团员青年。

其次,要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学生组织是共青团开展工作可以依靠的一支有生力量,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上,要重视选拔培训。学生干部的选拔上要做到标准明确、程序规范。在学生干部的培训上要体系化、多样化和常规化,努力建立一支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最后,要加强团组织思想建设,转变观念,服务育人。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不仅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共青团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第二课堂,而第二课堂恰恰是共青团活动的大舞台。面对素质教育的挑战,共青团组织就必须在观念上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努力构建面向青年学生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抓特色,在工作内容上创新是凝聚力、辐射力和引导力的保证

团的活动内容是增强团组织吸引力的核心。高校团的工作既要围绕党和政府对团员青年总的要求去开展,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又要针对工作主体—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和在一定时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进行。这一特点要求高校团的活动内容要不断丰富,要有创新。真正给大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发挥特长的机会,从而达到培养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一是团的活动内容要丰富。团组织的活动主题,体现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代表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意愿,能够振奋精神,唤起斗志,激发热情和参与意识。因此,团的活动主题应主题鲜明,能把握党所期望,社会所要求,广大青年学生所期盼。

二是团的活动形式要多样化、生动化和民主化。团组织在设计活动形式时,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做到有的放矢,设计出的学生活动形式,尽可能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和不同品味的学生的要求。从而通过团的活动增强团组织的群众基础,来提高团组织在在广大学生中的凝聚力、辐射力和引导力。

三是活动形式尽量社会化。团的活动也可以根据特定主题的需要,和社会建立联系,共同举办,拓宽活动领域,创新活动形式,使团员有新奇感,主动参与。通过与社会的联系,广大学生干部和团员可以尽早的接触社会、适应社会,为以后走向社会培养实践经验。

四是团的活动内容科技含量要高。团的活动内容要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政治坚定,品德高尚和诸多能力这一宗旨,提高活动品位,增加活动内容科技含量。要通过活动使大学生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三抓载体,在工作手段上创新是凝聚力、辐射力和引导力的关键

面对网络时代纷繁复杂扑面而来的信息世界,我们不应束手无策,要在认识和利用网络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团组织应精心打造一个或多个点击率极高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网站,提供及时更新的校内新闻、教学生活、课外活动等信息,尽可能提供各类免费网络资源,把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有机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实效性。

团组织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创办为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帮助学生的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服务于经济,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运用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活动载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快学生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进程。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素养。

四抓观念,在工作思路上创新,是凝聚力、辐射力和引导力的源泉

团组织要想不断增强对大学生凝聚力、辐射力和引导力,必须不断更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现代社会与现代青年学生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工作新思路。围绕学校育人为本这一中心工作,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为根本任务。高校共青团工作要以青提高年学生的素质为己任,确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真正形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坚持把培育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作为团组织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资源意识,培养国际化视野,大胆借鉴国内外青年工作的先进经验。要重视对现代青年学生身心特点的研究,注意从现代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开展共青团工作。要重视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与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引导青年学生适应现代职业发展的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参考文献:

[1]肖秀珠,强化青年“三感”增强团组织凝聚力[J].建筑,2006,(14)

[2]陈卓武,张育广.创新: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主题[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02)

[3]卢爱华.谈新时期共青团工作[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4]高杨文.加强高校团组织对大学生的辐射力和引导力[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02)

[5]张玉杰.关于增强高校团组织活动吸引力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2(02)

篇2

1.小微企业户数和从业人数及占比。截至2015年2月底,扬州市共有在业企业(不含外资和个体工商户)81243户,从业总人数1293420人,具体分布情况是:个体工商户207195户,从业总人数389438人。这里,20人以下的企业有7.15万户,占企业总数的87.99%;人数40.85万人,占企业从业总人数的31.58%。10人以下的企业有20.56万户,占个体工商户总数的99.28%;人数36.69万人,占个体工商户从业总人数的94.26%。

2.目前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基本状况。经过各级专职工会组织的长期努力,结合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数据估计,如果从业人员20人以上的企业、10人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已基本建立了工会组织,扬州市仍然有7.15户企业、20.56万户个体工商户基本没有建立或参加基层工会联合会,有77.54万从业人员没有“工会之家”可归,在这部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从业人员中,基本没有工会组织的概念,所涉及的面还是相当大的。

二、制约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因素

据调查,制约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主体规模太小、从业人数太少。有相当比例的小微企业是“夫妻档”、“父子档”,基本上是“校长兼校工,上课带打钟”,由于从人员太少,基本不具备单独建立工会组织的条件,也就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可能性。

2.抓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力度不够。部分专职基层工会工作人员尚未从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中走出来,抓小微企业工会组织的组建仍然是“等上门”多、“走进门”少,基本没有宣传发动,没有主动出击,长期基本处于放任状态。

3.小微企业本身积极性不高。因为没有建立和参加工会组织,大部分小微企业没有感受到工会组织对生产、经营、发展带来的利好,有的业主甚至将工会组织视为对立面,认为工会组织是来“看管”业主的,造成外部没有压力、内部缺乏动力的状况。

4.设立或加入工会组织程序繁琐、渠道不畅。实事求是讲,党的十以来,简政放权、减少审批在大部分行政机关都做到了,在企业“立等”就能拿到营业执照的情况下,而这个企业如果要申请成立或加合工会组织,肯定不是“立等”的事,甚至连到哪里申请、怎么申请都搞不清。这说明工会机关的服务还做得不够。

三、加强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路径

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既是法律的刚性要求,也是小微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抓好小微企业工会组织的建设,对各级工会组织来讲意义十分重大。针对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现状,工会组织既要有长期的规划,又要有短期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按照“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的要求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终会取得成果。

1.建起来,就是要想方设法扩大工会组织在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前面我们分析过小微企业设立工会组织的关键难点是小微,对“袖珍型”小微企业如何设立自己的工会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给予了足够的法律支撑,其中第十条规定:不足25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企业职工较多的乡镇、城市街道,可以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同一行业或者性质相近的几个行业,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产业工会。第十一条规定:基层工会的建立,必须报上一级工会批准。上级工会可以派员帮助和指导企业职工组建工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笔者以为,抓好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最直接的应是贴近基层的专职工会工作者,因为他们长期工作在第一线,能及时掌握新的市场主体增加情况,一旦有新的市场主体诞生,能主动跟进,零距离对接,作出最合理的安排。最有效的手段是“联合”,除了人数相对较多的企业能够自己设立工会组织以外,大部分小微型企业还是要依靠联合来建立自己的工会组织。几年来,扬州市依托基层工商所和个协分会建立“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的做法,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及员工“无家可归”的问题。在试点中,对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和联合工会组织的设立,除了坚持“必须报上一级工会批准”的底线之外,免去一切繁文缛节,把申请、批复、选举、批准、登记等所有反映工会组织设立的信息登记在一张表上,企业完成选举后任意时间报市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立等可取,“一章审批、一纸搞定”。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试点和探索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截至2013年底,市直直属的4000余家公司自主设立和参加联合工会组织的达95%,基本实现了工会组织的全覆盖。

篇3

2建筑工程组织设计的改进策略

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只有提高和改善自身的施工管理机制,适应建筑市场的需求,创新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手段和工艺,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法,提高企业建筑施工的质量。

2.1提高对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的重视

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提高对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的认识,选择合适的工程质量技术,提高管理建筑水平和施工的组织设计,要根据本企业工程项目的特点,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编制适合本企业的建筑工程组织计划。

2.2提高建筑工程组织设计的创新工作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组织计划是建筑企业在投招标时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建筑管理项目的规划参考,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注意编制工程组织计划的时效性,创新性。要将创新理念充分融入到建筑工程组织设计的编制中来,具体要做到:

1)要创新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的内容。编制组织设计的技术方案时,不仅要注意建筑施工的技术创新,还要考虑到建筑合同内容的创新性,要增加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注意应用创新手段和创新技术,注意计算网络计划技术中的必要费用,合理计划工期,有效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对编制好的计划,在执行时,根据执行计划的条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调整,以期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目标。

篇4

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义务劳动,帮助五保户、军烈属、孤寡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促进学生良好礼仪的养成;开展象征性“走遍祖国大地”游览活动,每天坚持十分钟长跑,象征性奔赴祖国各地,每月到达一座大城市,月末写出沿途各地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特产等。实践告诉我们,使学生掌握一种本领,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品质,养成一个习惯,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达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过程中,要把握一定的“量”和“度”,切忌隔靴搔痒,影响积极心理体验的产生。所以我们必须指导学生经过多次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经过学生自身不懈的努力,逐步积累,才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二、贴近教学,让学生交流体会,展示本领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