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4: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质量控制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1一测多评中药的整体作用以及多成分
多靶点的特点决定了任何一个单体成分均不能准确反映中药的质量。一测多评法是针对目前中药多指标控制和多成分定量中存在的对照品缺乏问题而提出的,已经在多种药材中得到了应用。一测多评法在黄连质量控制的应用已被《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已有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苷内酯的量作为白芍质量控制的文献报道,但因芍药苷内酯对照品供应的缺乏,限制了同时测定这两个成分量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黄山君等采用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检测波长为230nm,以供应量大、价格较低的芍药苷对照品为内标物,建立其与芍药苷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经16批白芍中芍药苷、芍药苷内酯量的测定,考察了5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色谱柱,该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一测多评方法准确,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为白芍的一测多评法提供了依据。
1.2指纹图谱
指纹图谱是一种定性或半定量的质量控制方法,不要求弄清楚全部化学成分,而是在现有的已知的化学成分基础上,用代表中药药效学物质基础的化合物群所表征的图谱来综合评价中药质量。这种评价方法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中药质量原貌,且符合中医药理论和中药化学成分特点,并被国际认可。该方法的缺点是增加了质检的难度和成本。白芍的指纹图谱研究已有较多报道。杨柳等对白芍的HPLC-DAD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采用WaterssymmetryC18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230n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结果28批白芍药材的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包括儿茶素、芍药苷、芍药苷内酯苷、没食子酸甲酯、四没食子酰葡萄糖、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和牡丹皮苷在内的9个峰,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张琦等也建立了白芍药材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采用ACQUITYUPLCHSST3色谱柱(100mm×2.1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30nm,标定出了15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儿茶素、没食子酸、芍药苷、白芍苷、苯甲酰芍药苷5个共有峰。王文燕等建立了白芍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47批次白芍相似度分析表明白芍药材与饮片的质量差异巨大,而白芍药材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也有一定的相关性。高明等采用HPLC法对11批白芍样品和11批赤芍样品进行了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nm,参比波长为290nm,建立了标准对照指纹图谱,较好地区别白芍与赤芍,为区分同来源于芍药的白芍与赤芍提供了依据。
1.3快速鉴别分析
目前对于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主要还是按照《中国药典》采用HPLC法,此法前处理耗时、样品无法回收、分析结果滞后。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的绿色分析技术,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无需试剂消耗等特点,已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提取过程分析等。李家春等采用HPLC法测定白芍样品中芍药苷的量,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芍药苷的量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含量进行预测,结果校正模型中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96,且该法快速、无损、简便,可用于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快速检测。硫磺熏制是市售白芍饮片芍药苷含量低于中国药典标准的一个重要原因。刘静静等对硫磺熏制的白芍药材和产地白芍药材的水提物和醇提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硫熏白芍和非硫熏白芍样品在4000~1873cm-1区域红外光谱特征相似,在1873~400cm-1区域硫熏白芍和非硫熏白芍样品差异明显;其中,硫磺熏蒸样品的水提物在约1527、1077、648cm-1处有固定吸收,在1713、1630、614cm-1处吸收峰较非硫熏样品明显左移;硫磺熏蒸样品的醇提物在647、614cm-1处有固定吸收,在1717cm-1处吸收峰较非硫熏样品明显左移。该方法可快速、简便、直观、有效地鉴别和区分硫磺熏制的白芍药材,为硫磺熏制白芍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2结语
2.1白芍药材及饮片
市场需加强监管沈婷婷等测定了5批白芍饮片,仅有2批芍药苷的量符合药典规定,其他3批芍药苷未检出。杨荣平等对川渝两地市售白芍饮片质量进行调研,发现28批样品中仅有1批芍药苷含量符合药典规定,其中炮制不当、非法提取、硫磺熏制等均可导致芍药苷含量降低。市售白芍饮片现状不得不发人深思,还需相关部门加强白芍饮片的生产、流通、销售渠道的监管力度,规范中药饮片市场,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
2.2硫磺熏制白芍有待进一步商榷
二氧化硫熏蒸是一种中药材产地粗加工的习用方法,适量且规范的加工可达到防霉、防腐的目的,目前尚无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方法代替。但值得注意的是,硫熏后产生的芍药苷亚硫酸酯不具备芍药苷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硫熏白芍导致芍药苷等有效成分降低,将影响白芍的临床疗效;硫熏白芍导致其化学成分种类变化,最终将影响白芍饮片的质量可控性;二氧化硫残留将影响白芍饮片的临床使用安全性。
由于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更难以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影响质量的因素多
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2.容易产生质量变异
因项目施工不像工业产品生产,有固定的自动性和流水线,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有相同系列规格和相同功能的产品;同时,由于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很容易产生质量变异。如材料性能微小的差异、机械设备正常的磨损、操作微小的变化、环境微小的波动等,均会引起偶然性因素的质量变异;当使用材料的规格、品种有误,施工方法不妥,操作不按规程,机械故障,仪表失灵,设计计算错误等,则荟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为此,在施工中要严防出现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要把质量变异控制在偶然性因素范围内。
3.容易产生第一、二判断错误
施工项目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若不及时检查实质,事后再看表面,就容易产生第二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不合格的产品,认为是合格的产品;反之,若检查不认真,测量仪表不准,读数有误,则就会产生第一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合格产品,认为是不合格的产品。这点,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时,应特别注意。
4.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的质量,或重新更换零件;即使发现质量有问,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实行"包换"或"退款"。
5.质量要受投资、进度的制约
施工项目的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较大,如一般情况下,投资大、进度慢,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则差。因此,项目在施工中,还必须正确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对立的统一。
二、缺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则
对施工项目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社会主义商品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隈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以人为核心"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
3."以预防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耷,这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
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
三、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则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所以,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四、施工项目质且因素的控制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4MlE,指: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hment),如图3-3所示。事前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1.人的控制
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是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以外,还需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人的生理缺陷、人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使用。如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应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来完成;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的人,不能操作快速运行、动作复杂的机械设备;对某些要求万无一失的工序和操作,一定要分析人的心理行为,控制人的思想活动,稳定人的情绪;对具有危险源的现场作业,应控制人的错误行为,严禁吸烟、打赌、嬉戏、误判断、误动作等。
此外,应严格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对不懂装懂、图省事、碰运气、有意违章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总之,在使用人的问题上,应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
2.材料的控制
材料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科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3.机械控制
机械控制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等控制。要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为此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4.方法控制
这里所指的方法控制,包含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主要应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5.环境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确保质量、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五、施工项目质量控制阶段
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一)事前质量控制
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1.施工准备的范围
(1)全场性施工准备,是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
(2)单位工程施工准备,是以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3)分项(部)工程施工准备,是以单位工程中的一个分项(部)工程或冬、雨期施工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4)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
(5)项目开工后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开工后,每个施工阶段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施工准备,如混合结构住宅施工,通常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装饰工程等施工阶段,每个阶段的施工内容不同,其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组织要求和现场布置也不同,因此,必须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
2.施工准备的内容
(1)技术准备,包括:项目扩大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查;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项目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编制项目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
(2)物质准备,包括建筑材料准备、构配件和制品加工准备、施工机具准备、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等。
(3)组织准备,包括:建立项目组织机构;集结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进行入场教育等。
(4)施工现场准备,包括:控制网、水准点、标桩的测量;"五通一平",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等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场;拟定有关试验、试制和技术进步项目计划;编制季节性施工措施;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等。
(二)事中质量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未经验收、质量问题未处理、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无证上岗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等,均应对质量予以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凡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水准、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调试、试压运行记录,试车运转记录,竣工图等都要编目建档)。
(三)事后质量控制
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
(1)组织联动试车。
(2)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
(3)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4)组织竣工验收,其标准是:
1)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和合同规定的内容完成施工,质量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能满足生产和使用的要求。
2)主要生产工艺设备已安装配套,联动负荷试车合格,形成设计生产能力。
3)交工验收的建筑物要窗明、地净、水通、灯亮、气来、采暖通风设备运转正常。
4)交工验收的工程内净外洁,施工中的残余物料运离现场,灰坑填平,临时建(构)筑物拆除,2m以内地坪整洁。
5)技术档案资料齐全。
六、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或必要的试验等。
(一)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审核,是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其具体内容有:
(1)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审核开工报告,并经现场核实;
(3)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4)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5)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6)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
(7)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8)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9)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10)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二)现场质量检查
1.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1)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2)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3)隐蔽工程检查。凡是隐蔽工程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
(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愿因停工后需复工时,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
(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6)成品保护检查。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此外,还应经常深入现场,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跟班或追踪检查。
2.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
现场进行质量检查的方法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三种。
(1)目测法。其手段可归纳为看、摸、敲、照四个字。
看,就是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外观目测。如墙纸裱糊质量应是:纸面无班痕、空鼓、气泡、折皱;每一墙面纸的颜色、花纹一致;斜视无胶痕,纹理无压平、起光现象;对缝无离缝、搭缝、张嘴;对缝处图案、花纹完整;裁纸的一边不能对缝,只能搭接;墙纸只能在阴角处搭接,阳角应采用包角等。又如,清水墙面是否洁净,喷涂是否密实和颜色是否均匀,内墙抹灰大面及口角是否平直,地面是否光洁平整,油漆浆活表面观感,施工顺序是否合理,工人操作是否正确等,均是通过目测检查、评价。
摸,就是手感检查,主要用于装饰工程的某些检查项目,如水刷石、干粘石粘结牢固程度,油漆的光滑度,浆活是否掉粉,地面有无起砂等,均可通过手摸加以鉴别。
敲,是运用工具进行音感检查。对地面工程、装饰工程申的水磨石、面砖、锦砖和大理石贴面等,均应进行敲击检查,通过声音的虚实确定有无空鼓,还可根据声音的清脆和沉闷,判定属于面层空鼓或底层空鼓。此外,用手敲玻璃,如发出颤动音响,一般是底灰不满或压条不实。
照,对于难以看到或光线较暗的部位,则可采用镜子反射或灯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检查。
(2)实测法。就是通过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对照,来判别质量是否合格。实测检查法的手段,也可归纳为靠、吊、量、套四个字。
靠,是用直尺、塞尺检查墙面、地面、屋面的平整度。
吊,是用托线板以线锤吊线检查垂直度。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快速,各种新型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各个领域对电力的需求,必须不断提高配网工程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高度重视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消除配电系统质量隐患,提高配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配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配网工程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系统扩建改造的关键。配网工程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人为、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线损过大、电气设备故障、线路断路、短路等质量问题,直接影响配网工程的连续、可靠供电。配网工程施工时,一些管理人员不重视很多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在不了解施工工艺技术、电气设备、施工材料等内容的基础上,盲目地进行施工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水平较低,使得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为了提高供电质量,有效发挥配网工程的使用功能,必须高度重视配网工程的质量控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和组织管理。这就需要管理人员从配网工程项目自身特点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全方位、全过程地对配网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效率。对于配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不能仅集中在施工建设阶段,还需要贯彻在配网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从而提升配网工程质量,实现最大化的工程效益。
2配网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2.1明确质量控制职责
在建设配网工程时,为了实现良好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效果,首先应明确配网工程施工单位各部门的职责,特别是管理机构,应结合配网工程的特点,明确质量管理责任。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配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质量管理和责任意识,明确各个工作人员和各个岗位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责任。配网工程施工单位管理部门需要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由专业管理人员加强施工现场的日常巡检,定期维护和检修施工设备,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配网工程项目经理应提高工作积极性,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承担配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职责;对于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落实奖惩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另外,施工单位应注重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深入学习配网工程的应用特性,充分了解配网系统结构组成,全面掌握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而在实际的配网工程施工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控制,保障配网工程的顺利施工。
2.2施工准备
为了确保配网工程的顺利、正常、安全施工,必须重视施工准备工作。一方面,严格把关配网工程质量控制点,结合配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可靠性和针对性的质量控制点,特别是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和质量问题部位,要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便于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从而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保障配网工程施工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完善配网工程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规范具体的施工操作,特别是配网工程施工中引入各种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时,更应该加强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学习各种新工艺,增强施工单位的团队精神,创新配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另外,还要做好配网工程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并且在重点环节和关键工序施工时,应使施工人员明确质量控制目标,熟练掌握各项施工技术,及时消除配网工程的质量隐患。
2.3设计阶段
在配网工程设计阶段,应广泛搜集各种经济文件、技术文件和设计说明,详细标记配网工程的各个设计环节,根据配网工程的应用特点、规模和性质,提高配网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一方面,基于公开招标形式,选择最佳设计单位,提高配网工程设计水平;另一方面,跟踪配网工程设计质量,及时完善和修整配网工程设计中不合理的内容,科学论证配网工程施工设计的可行性。
2.4施工阶段
2.4.1事前控制
配网工程施工之前,应全面梳理各种质量影响因素,预估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根据配网工程的施工设计要求,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经验丰富和良好资质的施工单位,运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保障配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优化配置人员、设备和材料,提高各种资源利用率,仔细检查各种安全防护设施,保障配网工程的安全施工。
2.4.2事中控制
在配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做好配网工程施工的实时控制,跟踪各个施工环节,严格审核已经完工的工序,对于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及时处理,从而保障配网工程施工质量。
2.4.3事后控制
结合配网工程的应用特点和施工流程,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结合配网工程的建设规模,仔细分析各种质量问题,积极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配网工程施工质量。
3结束语
配网工程的运行状态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供电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结合配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明确施工单位质量控制责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障配网工程质量。
作者:詹上宙 单位:阳江城区供电局
参考文献:
选取从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需要输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要输入大量的血液,其中有13例患者为高处坠落、37例为交通事故、6例被重物砸伤、4例其他原因致伤害。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范围是19~75岁,平均44.5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范围是18~73岁,平均46.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的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输血检验流程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具体措施如下。在输血前加强对血液质量的控制,由于输血中患者会出现输血反应,因此需要重视输血前的血液质量把关。首先是对供血者进行密切检查,确保供血者没有传染疾病,以保证血液的质量;其次是对受血者的检查,需要确认其能否输血,对于有传染疾病的患者,要做好预防措施;最后是对所用的器械进行检查,严格按照标准对所有采血和输血的器械进行消毒灭菌,避免产生交叉感染。在输血检验的流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加强血液标本质量的控制,确保输入的血液和患者所需相符,输血前对血液标本和患者的血液进行配血试验;在鉴定血型时,要确保检验的血管无污染、血液标本无混淆,明确血液标本的有效期、生产批号等信息。在输血流程中,需要实行交叉配血的实验,及时发现血液鉴定时出现的错误,对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进行抗体筛选,观察其是否有不规则的抗体。交叉配血完成后,还要对整个流程再次进行仔细核对,如果在检查中出现血液质量问题,要及时通知采血站,处理问题后重新运输血液。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常常会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现象,导致鉴定出现差错。一些年龄过大或过小的患者血液标本储存的时间超出标准时,血液中红细胞的凝聚功能会下降,血清抗体的效价降低、因此在鉴定时,不能显示完全的凝聚现象,呈现出假阴性;部分有病毒性免疫贫血的患者,在血型鉴定时,血清出现冷凝聚,还有患者在鉴定近期注射过青霉素,血浆会发生凝聚,这些特殊情况都会引起假阳性现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输血反应,以及出现的医患纠纷情况,并做好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输血反应和医患纠纷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输血反应,对照组有2例(6.7%),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岗松油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HP-INNOWAX(30m×0.32mm×0.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80℃,保持18min,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40℃,保持20min,以30℃/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15min。分流进样(分流比100∶1);载气为N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进样量2μL。气相色谱图见图1。
2.2对照品溶液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桉油精、芳樟醇、α-松油醇对照品适量,用无水乙醇制成浓度分别为16.895、8.076、1.556、7.120、6.465、1.125mg/mL混合对照品贮备液。
2.3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岗松油供试品1.0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
2.4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贮备液0.5、1.0、2.5、5.0、7.0mL于1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分别得线性1~5号混合对照品溶液,混合对照品贮备液作为线性6号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分别重复进样2次,以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出线性方程。结果表明6种成分的进样量分别在相应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见表1。
2.5精密度试验
取“2.4”项下4号混合对照品溶液,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连续进样6次,分别测定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桉油精、芳樟醇、α-松油醇的峰面积,RSD分别为0.27%、0.23%、0.19%、0.18%、0.26%、0.42%。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6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3、5、8、12、24h进样,测定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桉油精、芳樟醇、α-松油醇的峰面积,RSD分别为0.69%、0.43%、0.33%、0.30%、0.45%、0.74%,结果表明供试液在24h内稳定。
2.7重复性试验
分别精密称取同一批岗松油样品6份,照“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桉油精、芳樟醇、α-松油醇的峰面积,RSD分别为0.99%、0.63%、0.44%、0.32%、0.44%、0.58%。结果表明本法的重现性较好。
2.8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岗松油样品6份,分别精密加入混合对照品溶液6.25mL,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分别计算各成分的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2。
2.9样品测定
分别取20批岗松油样品,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计算各成分含量,结果见表3。各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α-蒎烯15.58%、β-蒎烯4.97%、柠檬烯1.93%、桉油精12.15%、芳樟醇7.76%、α-松油醇2.19%。为更好地控制岗松油的质量,各成分以平均含量下浮20%计,并适当放宽,故暂定限度分别为,α-蒎烯12%、β-蒎烯3.9%、柠檬烯1.5%、桉油精9.7%、芳樟醇6.2%、α-松油醇1.7%。
3讨论
2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做好施工安全控制对于施工安全控制方面工作,首先需做好基坑的防护工作,在正式施工之前,严格排查施工周边的环境与土质特点,进而针对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支护方案;其次,需做好脚手架的安全防护工作,通过精密计算来确定脚手架的位置与高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最后,各方面的施工均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引导各方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施工意识,并充分认识到高层建筑实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以从整体上降低施工安全隐患。
2.2加强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的控制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方面,材料和设备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既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又可以提高建筑产品质量。要想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就必须加强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在挑选相关的采购人员时,要注重其责任心和专业知识,以胜任这项工作。由于房屋建筑工程属于一项盈利性很强的工程,因此在采购材料和设备时要有独到的眼光,在掌握各种信息的同时,还应进行综合比较,选择购买符合相关建筑要求和质量好的材料,并要做好进场的检查验收。对于特殊材料要附有相关的说明书和检验报告,对于材料和设备质量有质疑的,要进行加倍的抽样检查和全部检验。
2.3做好施工验收环节的质量控制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需要在施工验收环节进行最终的控制。而对于一直存在的问题,则需专业的施工单位和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作出具体的问题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操作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才能够保证工期按时完成,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梁板、承重墙等的浇筑,若按照施工工序逐步的验收,则有助于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而对于出现问题,在追究责任和返工时,要采取可行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才能够做好施工验收环节的质量控制。
公路的建设单位多是地方政府部门或是村委会组建,由于资金有限,常以牺牲建设的规模、加快工期等为前提,要求施工单位使用某些指定的材料,或者要求施工单位缩短工期等等。另一些原因是建设单位的组织机构不够合理,不能建立临时性的组织机构,只注重表面现象,甚至一些公路的建设单位就是村民自己组成的队伍,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
1.2设计的原因
设计图纸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由于公路的等级较低,设计经费较少,一些设计人员对于图纸设计不是很重视。在一些公路中,出现了图纸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因为设计人员没有对现场进行详细的踏勘,没有了解到现场的实际情况,造成了与实际的脱轨。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较多,设计人员的水平层次不齐,设计任务量大以及较差的设计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的质量。
1.3施工的原因
施工的原因很多,材料的采购和质量,施工的技术水平,施工人员的管理,各项试验等等,都将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只有提早预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1.4检查监督的原因
监理和监督单位对质量不够重视,没有严格按照质量的要求进行检测和监督,很容易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甚至有个别的监理或者监督单位,,至工程质量与事故于不顾,这最容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2全面的公路建设质量控制与管理
2.1建设单位方面
为了避免公路的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建设单位一般是地方的建设部门或者村委会,他们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从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水平、风险预测等方面加强对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单位应该建立健全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公路的施工质量,明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自的职责,加强整个项目的管理,只有加强了管理,才能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保证整个公路的质量。
2)加强路面和桥梁的连接管理。各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路面和桥梁的连接管理。施工人员在桥梁台背填土过程中应该挑选压实性和排水性较好的施工材料,有效地减少台背填土的沉降,并且加强回填的管理,认真检测密实度,以达到施工的要求。
3)建立完善的风险预测机制。建设单位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预测机制,加强公路施工过程的管理,才能保证公路的质量,降低工程的风险。
2.2设计方面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是工程质量的龙头,工程质量首选取决于设计的质量。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很复杂,周期较长,只有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严格把握图纸的质量,明确校核、审核制度,对方案进行多方论证,如现场的地物、地貌是否与结构的功能相匹配,确定最优的方案;对于公路沿途需要拆迁的房屋,占用的耕地、林地等都要多方讨论,降低对耕地的占用,减少房屋的拆迁,从而减少工程的造价。对于设计人员,要求有很强的责任心,并且对于校核、审核人员,要求具有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使整个设计过程符合实际,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
2.3施工方面
1)施工单位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对于原材料,特别是混凝土、砂、石子的管理,要确保材料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施工单位在采购材料时,必须严格把握质量关,通过加强材料的管理,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开裂,提高公路的质量。
2)施工单位加强对现场的施工管理。在施工现场,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要求带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特殊的技术人员应该带证上岗。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现场的安全防护,配备安全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对于设备,应该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加强对设备的管理。
3)施工单位加强对资料的管理。对于各种验收的报告、材料的质量报告、进出材料的量等等各种资料,都应该加强管理,定期整理,不应该推到一定的时候再去补,这样既容易导致数据的不准确而且不科学。资料员应该坚守岗位,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资料的各方面的工作都很熟悉,才能加强对资料的管理和质量的控制。
4)监理和监督管理方面。公路虽然等级较低,但是也应该有监理单位对其进行监工,并且应该有地方政府或者村委会的监督,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各项隐蔽工程应该检查,确定没问题签字后方可让施工单位进行下一道工序。监理单位应该加强人员的管理,配备技术水平较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社会和政府监督部门应该定期对工程的情况进行检查,加强检测设备、检测手段、技术力量,对工程的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不可以说三大目标之间那个最重要,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在不同的时期地点,目标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而在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是进度和质量,施工进度按最佳工期施工,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使施工企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建设工程投资按计划工期交付使用,在预定的期限内尽早的收回投资。质量好可以减少工程施工返工;减少施工单位成本投入;减少建设单位的经常性维修;延长建设工程的使用年限,保证建设工程的稳定长效运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维护成本。因此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产生经济效益,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投资是工程建设的一个资金保证,投资的增减可以通过价值工程原理,从进度、质量控制要回投资效益。因此对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做以下浅议。
二、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在施工中的作用与关系
进度控制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阶段的工作程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调查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是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的重要部分。它有利于尽快发挥投资效益、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质量控制也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控制三个目标的中心目标。施工是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施工阶段要合理完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工程建设必须依据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以及工程建设的有关合同文件,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个阶段,如可行研究、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五个阶段中的各环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导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预防、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才能满足使用单位对整个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才能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在监理协调下可以克服由建设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片面性和放任弊端;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做好质量控制活动;有利于健全不断的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匀衡、协调是保证建设工程能如期,保质的最有效的手段。在施工中无序的追求施工工期,不做科学的工期计算,就会在规划工期内以非正常施工速度赶工期,使工人劳动强度加大,质量目标难以操控,产生各类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严重的还会造成返工和不能返工的问题(原因工程施工一次性特点)。在施工中没有一个合理的施工工期规划,就无法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合格的建筑工程产品。边施工、边估算,边采取措施虽然采用的是事中控制方法,但是在没有前期工期规划的情况下就是一种盲目的工作方法,是达不到工期控制目标的。不做具体的工期规划,是某些施工队中存在的一种现象,这样会因为对工期估计不足,不能合理的组织施工,造成工期延长,对完成施工任务,完成企业经济效益带来损失,对如期完成建设单位投资任务产生影响。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单方面的追求工期会产生质量问题,会造成返工,会降低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到建设单位投资效益的尽快发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偏面的精做细干又会使工期延后,成本增加。只有认真的做出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好的施工方案,把工程进度控制和工程质量控制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在一个合理的工期内完成一个合格的建筑产品。
合格的建筑产品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与规划,才能在工程施工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所以,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合理规划,对施工工期,对施工质量,对施工经济效益,对建设工程投资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规划设计,在施工中的关系是紧密的,只有认真的完成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规划设计的工作任务,才可以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优良的建筑产品。
三、落实进度控制任务和质量控制任务对施工所产生的作用
进度控制的任务是针对建设项目的进度目标进行工期计算,是施工单位工程师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工程量与工程复杂程度,建设单位对工期和项目投产时间的要求,资金到位计划和实现的可能性,主要进场计划,国家颁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设地区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后,设计出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最佳工期。合同工期确定后,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任务,就是根据进度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和调整,以实现进度控制的目标,具体的讲,进度控制的任务是进行进度规划、进度控制和进度协调。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应做到以下三点工作;
1、要做出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和总计划的制定。而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而细致的工作,进度计划的编制,涉及建设工程投资,设备材料供应、施工场地布置、主要施工机械、劳动组合、各附属设施的施工、各施工安装单位的配合及建设项目投产的时间要求。对这些综合因素要全面考虑、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才能有一个很好的进度规划。
2、要对进度进行控制,必须对建设项目进展的全过程,对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在施工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偏离,无论是进度加快、进度滞后都会对施工组织设计产生影响,都会对施工工序带来问题,都要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对偏离控制目标的要找出原因,坚决纠正。
3、进度协调的任务是对整个建设项目中各安装、土建等施工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之间的进度搭接,在时间、空间交叉上进行协调。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素,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进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对这些单项工程之间的施工关系不加以必要的协调,将会造成工程施工秩序混乱,不能按期完成建设工程。
而施工质量控制的任务同样也要完成好三项任务:
1、周密计划,做到事前控制,在施工前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做好技术资料准备工作,做好对原材料、设备、零配件等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工作、做好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质量监定和施工工艺的组织论证工作、建立建全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认真对待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努力做到对施工中的人员组织、材料供应、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有一个预见性的措施,使每一项施工过程都掌握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规划之中,才可以发挥出在事前就把施工中的质理问题解决好,避免因没有做好事前控制造成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返工问题。
2、努力工作,积极的对待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对发生无法预测的施工质量问题,做到不能在事前控制,一定要在事中控制,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化,造成无法返工或因返工产生很大的经济损失。工程质量是在工序中产生的,工序控制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到管理状态中,建立质量管理点,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
要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程部位或专业工程,工程师应亲自进行试验或技术复核,并实行实时监控。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应极时的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查、验收。
认真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后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并对此向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提出建议和意见。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现场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问题,通报批评工程质量状况,做好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并对处理效果进行检查,才可以把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在每一个施工工序过程中,及时的做到事中控制。
3、事后控制是指对完成施工、形成产品后的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应按国家有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自检,只有内部通过验收才能交给有关单位验收,才能保证一次验收通过,才能使整体的建设工程质量让建设单位满意。
整理好有关的质量检验报告、评定报告及有关技术文件。向建设单位提供施工竣工图,使施工竣工图成为今后建设单位在维修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资料。
落实进度控制任务和质量控制任务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满足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的必要条件。进度规划、进度控制、进度协调、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是落实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任务的具体施实。
进度规划和事前质量控制是施工单位在建设施工中对工程施工做到心中有数,在进度规划和事前质量控制阶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要有事前预测,对预测到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具体的调整方案,这样才可以减少施工进度和质量问题的发生量。
进度控制和事中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施工在施实阶段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跟踪与监控,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中互相协调的运行,对施工中出现偏离施工进度规划与施工质量控制方案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进度协调是建设工程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中各施工单位之间,人员、材料、机械进场相互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搭接,而事后控制主要是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自检,对施工资料的整理交验,为建设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做好工作准备。
进度协调和事后控制虽然在施工管理中没有紧密的联系,但是进度协调是保证施工进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施工单位之间的人、材、机在空间和时间上没有一个合理的搭接,将会造成窝工,严重的还会拖延工期,而事后控制是为了建设工程交验而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他对施工单位进行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顺利通过,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为,建设工程的体形大、工期长、工艺复杂等特点,必须撑握好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工作的要点,才能使工作做的有效、准确。
四、抓好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的要点对建设工程的作用
二、常见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及分析
(一)、数据虚假
这是最常见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数据质量问题。这类统计数据完全是虚构的杜撰的,毫无事实根据。造成统计数据虚假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有意虚报,瞒报统计数据资料,指标制定不严密,统计制度不完善,不配套等。
(二)、拼凑的数据
这种数据是把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不同性质的数据在收集、加工、传递过程中,人为地拼凑成同一时间、地点、条件和性质下的同一数据。这种东拼西凑的数据,虽然分别有事实根据,但是从整体上看数据是不符合事实的,其性质与数据虚构相同。
(三)、指标数值背离指标原意
这是由于对指标的理解不准确,或者是因为指标含义模糊,指标计算的随意性大等原因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表现为收集整理的统计数据不是所要求的统计内容,数据与指标原意出现走样,面目全非。
(四)、数据的逻辑性错误
这是指统计资料的排列不合逻辑,各个数据、项目之间相互矛盾。例如,企业卷烟库存商品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省产烟、省外烟、国外烟,如果企业报送的统计资料中,卷烟库存商品总金额显著下降,而省产烟库存金额大幅度上升,省外烟和国外烟库存金额只是持平或只有小幅度的下降,这就存在矛盾,表明数据有逻辑性错误。
(五)、数据的非同一性
它是指同一个指标在不同时期的统计范围、口径、内容、方法、单位和价格上有差别而造成的数据的不可比性。例如,2003年的统计资料中不含税价在30元以上的卷烟为一类卷烟,而在2004年的统计资料中,不含税价50元以上的卷烟为一类卷烟,如果在此基础上来比较两年的一类卷烟的销售量,而得出一类卷烟销售量大幅度下降的结论显然是不合理的。
(六)、数据不完整
这里指调查单位出现遗漏,所列项目的资料没有搜集齐全,不符合统计资料完整性的要求。数据不完整,就不可能反映研究对象的全貌和正确认识现象总体特征,最终也就难以对现象变化的规律性做出明确的判断,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七)、统计手段和统计分析落后
目前许多企业统计工作仍处于手工状态,很原始!即使采用计算机也仅仅是减少工作量去做一些汇总、指标计算,并没真正引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做的统计分析也局限于事后分析,即对统计数据进行单纯的讲解说明;不能利用网络技术实行信息共享等方式进行事前分析和预测。换句话说,“统计预测”这一职能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缺乏对信息的收集、综合和系统化。
此外,常见的统计数据问题还有计算错误、笔误等。
可见,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既可能是来自于设计阶段,也可能是来自于统计资料的整理阶段。
三、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一)、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原则应当是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以预防为主的数据质量控制。
首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每进行一步,都要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检查、对已发生的差错及时进行纠正,做到层层把关,防止差错流入下一个工作环节,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其次,参加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人员应当是全面的。全体统计工作者都要树立数据质量意识,各个主要的工作环节都要落实专人负责。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是许多工作和许多统计工作环节质量的综合反映,牵涉到统计工作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因此,提高数据质量需要依靠所有统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决不是单纯靠某一个部门或少数人所能搞得好、抓得了的。只有人人关心数据质量,大家都对数据质量高度负责,产生优质的统计数据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因而,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求把差错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在质量控制中具有超前意识,抛弃那种出现了统计数据问题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被动的局面。
实行全员性的质量控制,就要把统计数据质量目标及其关键交给广大统计工作者,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使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质量标准,做到合理分工、职责明确,职责越明确,数据质量控制就越有保证。
(二)、统计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首要环节,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这个过程,它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如果设计过程的工作质量不好,就会给统计数据质量留下许多后遗症。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正确规定统计数据质量标准。数据质量标准是指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对统计数据精度所提出的要求。满足统计目的精度的统计数据就是准确的,高质量的统计数据。首先要作充分的调查,系统地收集市场和用户对统计数据的反映和实际使用效果的情况;其次要分析研究过去统计数据的主要质量问题,找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主攻方向;最后要进行反复论证,考虑到统计工作中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
2、合理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
统计指标设计得是否合理,也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之一。采用统计报表搜集资料,首先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的指标要符合统计制度的规定,范围要全,分组要准,指标涵义的解释和计算方法要精确;其次要对统计报表的设计、颁发、填制、汇总的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三)、资料整理鉴别阶段的质量控制
统计资料整理鉴别阶段出现的差错是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重要方面。如果资料不准确,就会影响结论的正确。因此,要特别注意审查资料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要弄清楚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和时期时点。对于口径不一致或不完整的资料,需要进行调整、补充;对于相互比较的资料,必须要注意有无可比性;一旦发现数据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应进行核实,避免有质量问题的资料进入汇总处理阶段。总之,对搜集到的资料,经过鉴别推敲、核实审定、使之准确无误,才能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得到保证。
(四)、人为错误的质量控制
1、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同时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计算机作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高科技产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运用计算机整理、汇总统计资料,速度快、效果好,其优越性是手工整理无可比拟的。现在国内大部分著名企业基本上实行网络化、全球化,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世界先进行业信息,采用科学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横向、纵向对比,找差距挖潜力,努力赶超世界先进企业。要能够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统计分析预测报告,系统、全面、科学地去挖掘利用网络资源和从市场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完善整个分析、预测手段方法和过程。但是,也应重视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质量问题,提高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录入数据的可靠性。
2、统计工作者本身应提高自身素质。
统计人员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没有跟上时代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不善于统计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写不出有一定深度关于本企业某一方面对决策层有参考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因此,对统计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工作,企业内部应建立配套的培训机制,对每一层次统计岗位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必要时到企业外请有关专家学者授课,或到相关先进单位进行考察学习,做到取长补短。统计工作者本身也应该努力学习统计知识,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统计业务素质和水平,杜绝因业务不熟悉而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
3、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
目前,上级部门下达计划和各类政绩考核对统计数据干扰不可低估。有些地方,以是否完成计划和各类数据的高低作为考核地方政绩的依据,导致很多下级部门所报的统计数据高于计划数或持平,这并不是计划部门的计划多么精确合理,而是说明某些统计对象或统计部门受某种利益的驱动而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当然,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统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对统计数据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每一个统计工作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每一个统计数据,如实地反映情况。
4、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
由于收治患者的特殊性,精神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度不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教育、学习流于形式。
1.2患者自身原因和药物因素
精神异常症状导致患者生活无规律,营养状况较差,封闭式住院治疗的限制,其活动空间较小;合并躯体疾病的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医院感染;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可抑制白细胞生成,使免疫力下降。
1.3临床医疗组对院感管理参与较少
多数医院科室院感管理的具体工作常由护士长主抓,护士执行情况较好,临床医疗组只关注抗菌药物使用、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等,对医院感染管理其他工作参与相对较少。
1.4手卫生依从性欠缺
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较欠缺,手卫生依从性不足,执行较差,部分科室院感监测不到位。
1.5消毒隔离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
医务人员对《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制度和规范,执行情况较差,落实不到位。
1.6消毒记录欠完善
医务人员执行消毒工作情况较差或执行后无记录,存在消毒记录遗漏、消毒时间不准确、时间累计错误等现象。
1.7医院感染病例上报不及时
发生医院感染后没有按要求及时上报,有漏报情况。
1.8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
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时间控制不理想,使用时间较长。
1.9科室院感质量管理小组工作不到位,职责不明确
对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进行检查、整改不深入,如护理操作不规范、医疗废物分类缺乏管理等。
2管理方法
2.1健全管理组织
建立院感管理的长效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相关标准和医院实际情况,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小组,形成医院感染管理的三级管理网络,进一步明确以科主任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以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监控医师及监控护士组成的科室院感质量管理小组。监控医师及监控护士由高年资、责任心强、经验丰富、院感管理意识强的人员担任,在院感科和科主任、护士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科室的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2.2明确工作职责
明确科室院感质量管理小组、监控医师、监控护士的工作职责,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高危环节进行监测,督查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督促科室人员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等监督管理,定期培训科室人员院感知识等。
2.3结合专科特点
精神病专科医院中住院患者多且呈群聚性活动,环境较封闭、活动空间较小,患者住院时间长,因精神症状、缺乏自知力等合作程度较差,老年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多且长期卧床,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容易在科室内扩散。我院各病区均设立专门的隔离病室,病区中发现传染患者立即隔离进行治疗。注意改善病区环境,保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加强病室清洁、消毒工作,对长期卧床及生活不能自理者加强生活护理,发现呼吸道感染及肠道感染等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患者及家属陪护的健康教育,餐前、便后、服药前督促其洗手,统一消毒其使用的水杯、餐具等,观察病情变化及躯体情况。
2.4完善工作程序
院感科根据医院情况制定科室院感质量管理小组工作手册,明确科室管理小组的活动内容,要求对科室的院感质量做好日常管理与监控,按照工作手册要求组织、开展科室院感质量管理活动,如手卫生规范管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监测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消毒与隔离管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等,记录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隐患和薄弱环节,做好持续改进工作,相关材料于次月10日前上交院感科。由院感科审核每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按分数比例计入考核方案,对存在的问题予反馈,持续改进工作。
2.5加强检查督导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加强对科室院感质量管理小组工作的培训和指导,使科室管理小组成员充分认识院感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相关院感管理知识,做好科室院感管理,是提高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关键。院感科加强督导,每月进行检查,对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与上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科室院感监测及微生物采样监测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提高院感管理质量。
2.6落实考核管理
院感科制定科室院感质量管理考核方案,利用考核机制调动科室人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科室院感质量管理小组在科室中的监督、指导、协调、落实等作用,对院感监测指标、院感管理质量、科室院感质量管理手册进行综合考核评分,得分情况上报,与医院质量考核奖挂钩,使各科室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重视。
3结果
结合专科特点,通过完善制度、强化培训、加强科室管理,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全体员工参与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增强,大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重视手卫生工作,手卫生依从性由2011年的38.5%提升为2013年的93.1%,临床医疗组积极参与院感管理,消毒隔离等相关制度执行较好,消毒隔离工作落实规范,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大部分医生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医院感染发生率维持在2%~5%。由于多方面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手卫生依从性不稳定,部分医生对院感病例上报不及时,检查中发现部分医护人员工作落实不到位、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对存在的问题仍需持续改进。
2.焊接进行中的质量控制在焊接工作即将开始的时候,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包括清理、成对、除锈等基础性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即将开始的焊接工作能够有效的进行。焊接的过程中除了检验环节需要分批次焊接外,整个过程都应该连续的完成,因为焊接过程中如果中断的话,会产生裂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不得不中断的时候,在下次焊接的时候必须仔细检查,确保没有出现裂纹后再继续焊接。图中显示的便是焊接处出现裂纹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对锅炉的制作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为如今的锅炉焊接工作还是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焊,因此一定要确保焊工的手艺质量。因此在焊工进行焊接前要针对技术性的东西对焊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在培训后还应该让其进行同类型的焊接工作的模拟练习,另外,在焊工工作之后需要对焊工的工作建立奖惩制度,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样才能保证焊工的积极正确的态度。焊接工作结束后的质量控制在焊接工作结束之后,要在焊口还有余热的时候对焊口进行相应的热处理,并做好处理记录,将接头进行处理之后,才能将工作移交到下面。在焊接工作结束之后还要进行焊接工作的验收,要使焊接的锅炉达到相应的国家检验标准,这样制作出来的锅炉才能交付使用。
(2)非人为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物质的因素,这里的物质指的是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材料。对一个建筑项目来说,好的建筑材料是高质量的保障,如果材料的质量难以达标,那么即使施工人员再认真负责也难以保障质量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使用大量材料的过程中,如何全面建成材料的质量,是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一大难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采购人员下手,采购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够有效鉴别建筑材料的优劣,坚决不用不合格的产品,以免给建筑施工留下质量隐患。
2提高工程建筑质量控制的策略
(1)树立质量至上的观念,加强施工人员整体的素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人的素养与建筑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筑企业若要想对所承接的建筑项目质量负责,就必须对其企业所在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对于一线的施工人员,对他们的施工技能、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要有更高的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避免因为人为的因素而导致质量问题,坚持打造高素质的施工团队。
(2)选择合格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在采购人员购买建筑材料之前,应该对材料的合格证书、使用说明进行严格的检查与审核,对市场中同样的材料进行综合对比,择优选购。现场施工的材料人员与工地负责人对材料进行现场的验收与检查,保障每一项材料都是合格的产品。
(3)建立完善的工程建筑质量管理机制。在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对其施工的项目做一个全面的质量的分析和要求,最好以手册的形式发放在每一位施工人员手中,使其明确施工的要求与责任,把好每一个细节的关。针对项目中的重点施工部位,应该由专业的施工组织进行,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4)提升对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要求。在建筑项目施工前,每一项的工种都有一套相应的施工方案,与此同时,各个方案在施工前已经都保持好了现行状态,针对不同的方案要进行分级的审批,并对有问题的方案要进行整改或者反复的检查。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会根据需要不断地对存在的情况进行及时反映和修改,提高施工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