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绩效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4: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内部绩效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内部绩效管理论文

篇1

二、职业培训机构加强内部绩效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职业培训机构应该加强对内部绩效管理的科学认识

首先,职业培训机构尤其是民营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应该提高自身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知识的学习,从根本上消除内部绩效管理“无用论”的思想,并在职业培训机构内部积极推动内部绩效管理的建设。其次,职业培训机构内部应该重视对绩效管理的推广工作,转变机构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对绩效管理的片面认识,使他们意识到内部绩效管理建设需要机构内部各个部门和员工一同努力,机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绩效考核与员工发展相结合,提高普通员工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再次,职业培训机构应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对内部绩效管理目标和方式进行调整,使内部绩效管理能够紧跟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新东方烹饪教育创办于1988年,从创办之初开始,企业领导就十分重视内部绩效管理工作,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符合企业发展的绩效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十分重视对绩效管理的宣传,使得每位员工都对绩效管理有了较为科学全面的认识,企业绩效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新东方烹饪教育已成长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烹饪教育集团。

(二)职业培训机构应该建设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首先,职业培训机构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根据职业培训机构的招生周期合理设置绩效评价指标,废除按月进行绩效考核的不合理机制,提高内部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其次,职业培训机构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课程的教学进度合理安排预算费用,增加对课程集中时间段的预算投入,并根据预算方案进行成本绩效考核。再次,职业培训机构在设计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协调好不同部门的关系,将各个部门的绩效管理纳入到企业整体绩效管理系统之中,并寻找一个兼顾各部门利益的、合理公正的绩效管理平衡点,从而消除各部门因为绩效管理的缺陷进行恶意竞争的情况。仁和会计教育是一家专注于会计实战教学的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行业的特殊性,根据招生周期以及教学安排,综合考虑了企业各个部门的实际和企业整体绩效管理状况,建设了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机构目前在全国拥有200所直营校区,并得到了广大学员的好评。

(三)职业培训机构内部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渠道

首先,职业培训机构应该优化组织结构,保障内部绩效管理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有条件的培训机构可以利用计算机局域网络,引进先进的电子信息管理平台,解决绩效管理过程中信息传播滞后的情况。其次,在实施绩效管理之前,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者需要与员工代表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共同确定员工绩效管理的手段、指标等,将绩效管理内容准确告知企业员工,同时要对绩效管理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员工,让企业员工能够正确对待考核结果,客观地面对工作中的不足,并找出解决措施,从而提高职业培训机构的整体工作效率。再次,职业培训机构要注重对绩效管理结果的应用,将绩效管理的结果与普通员工薪酬和职位升迁相结合,增强内部绩效管理的效果。

篇2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应该对医院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经济活动重点关注,代替医院领导行使各项监督的职能,谋求医院生存和发展之路。内部审计就是要揭示医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济效益的真实情况和面临的风险,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定期对医院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财务报表、账簿、会计凭证及本单位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审计

监督、评价医院是否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合法经营,监控医院财产安全,促进医院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正确和合法,并按季度写出审计报告,上报医院主要领导者,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内部审计师发挥运用国家政策法律能力强以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丰富的优势,督促医院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促进医院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2发挥内部审计促进医院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设性作用,监控医院财产安全有效,促进医院物资的保值增值

(1)加强对医院物资采购资金的审计监督。

医院的物资采购支出占医院资金支出的绝大部分,据统计,大部分医院的药品、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办公用品等物资的年采购支出总额占医院年业务支出的50%以上,因此,应加强对医院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帮助医院领导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的采购制度和采购管理流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医院的物资采购过程进行审核、监督,使医院的物资采购活动遵循公开、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并综合考虑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情况,做到择优选购,实行“阳光采购”,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医院业务繁杂,业务流程多,有设备物资采购流程、药品卫生材料采购流程、患者诊疗流程和业务收入流程,业务流程执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医院的正常经营。如出现药品、卫生材料短缺,就会影响到医生为患者开出的治疗方案及其效果,这时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向医院采购中心提出建议,增加采购次数,缩短医院药品、卫生等材料的周转时间,减少库存量,提高医院采购资金的周转率,减少不常用物资的库存数量和采购次数,对常用库存物资使用设立预警报告制度,使医院药品卫生材料采购既符合经济批量,又保证数量和质量,达到药品卫生材料采购营运性内部控制目标,提高医院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和使用率,同时也减少了资金的损失和浪费现象,使医院资金保持良性循环。

(2)增加对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的审核,建立和完善医院的价格公示制度,实行明码标价制度和一日清单制度。

向医院管理物价的科室建议实行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利用大电子显示屏,将医院常用药品、一次性卫生材料、医疗服务的项目价格、标准等信息在医院门诊大厅滚动播放,便于患者查询医疗服务收费和专家出诊等情况;并在住院处等地方增设电子触摸屏,方便住院患者查询费用明细;实行一日清单制,将住院患者的当日医疗费用明细单打印出来,并交给患者与医院提供的医疗治疗活动核对,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维权意识;开展价格服务进医院活动,医院设立价格服务监督员,由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和聘请社会人员兼任,监督医院的物价收费执行情况;杜绝医生按处方和大型设备检查单搞提成的行为,审计科和相关科室每月抽调专人对药品处方进行检查和点评,将超过一定金额的单张处方视为“大处方”,要求进行统计并在全院通报,使医院内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控制在国家要求的45%以内,这样才能降低和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3)加强对医院资产管理,监督职能科室定期对医院的财产物资进行盘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协助职能科室按季度和年度进行资产盘点,查清各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使用和领用的医疗设备实际使用数与账面记载数是否一致,有无人为损坏而无人管理的情况,科室之间调拨走不走调拨手续,或是医疗设备出现人为损坏却无人追究的情形,内部审计人员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通过盘点使医院领导层摸清家底,并向医院领导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医院职工增强管理意识和效益意识,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揭示医院管理中薄弱环节,促进医院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医院各个部门和科室的职能都了如指掌,也可以相对独立地对医院的内控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并通过自我约束性的检查,促进医院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检查本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有关法令,还可以确定医院内部的各项制度、计划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并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根据医院的每月财务报表、账簿、记账凭证、计算机数据库数据等资料,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对医院经营活动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审计,通过审计查清医院每季度和年度的各项收入是否真实、合法,每项支出是否符合财务规定,使医院做到合法经营。

4开展基本建设投资资金、修缮工程项目审计,为医院节约建设资金

积极开展基本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所有基本建设投资、修缮工程项目、供热管道改造等工程项目竣工后由医院内部审计科室先进行初步审核,再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工程造价审计后支付工程款,并且审计费用按审计核减额的一定百分比(如10%~20%)支付结算。开展固定资产购置和使用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对医院的新建病房楼工程决算、室内装修、旧楼维修、庭院绿化、氧气站等所有工程造价超过1万元的工程进行工程造价审计,审计核减率可达到20%,核减额巨大,可为医院节约大量建设资金,促进医院加强基建管理。

篇3

在当代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是两个核心部门。从系统论的相关方面来看,企业内部的不同管理职能及要素都具备了相关的联系。可是,就目前我国企业来讲,由于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是两个平行的存在,所以对于财务管理功能的强化方面比较不利,对于提高绩效管理效率也比较不利。文章针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

一、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联

财务管理属于组织企业财务活动、解决财务关系的一种经济管理方式,是企业为达成优秀经济效益所采取的科学预测、决定、规划、掌控、协调、核算、研究及考核的一系列内容的统称,部门工作的重心是组织财务。绩效管理是针对组织财务及员工的行为和结果采取管理的一种方式,可以将每个员工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并且将其绩效加以提升,通过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组织绩效。可是,不论是组织财务还是组织绩效,都是围绕组织战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行展开的。从宏观来讲,二者的统一在于组织的战略目标;从微观来讲,二者在各自具体的职能活动中具有各自的分工,但由于共同的组织目标,二者在相应的活动中具有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需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联从本质上来讲,绩效管理属于一种具有战略性的管理工具,它的所有活动都以组织战略目标为中心进行展开;财务管理则通过组织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从战略目标的制订到战略的进行都需要财务管理融入其中。

二、财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功能性

企业的绩效管理是由绩效规划、管理、审核及绩效反馈等工作内容组成的。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绩效管理注重以企业的组织目标为主,以员工目标为辅,以二者相互统一的方式进行管理,不管哪个环节出现差错,都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及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改进。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由于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直接表现出企业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能力,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在企业绩效管理的同时,加强功能性的提升,这样才可以将企业的管理提升上去,将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上去。

1.在绩效规划阶段的功能

在进行企业绩效管理规划时,体现出了绩效目标的认定和绩效标准的制定。在进行目标认定时,一切部门和员工的目标都要以企业的组织目标为主线,而企业的目标核心点应当放在财务目标方面。在进行企业绩效标准和管理目标的设定时,管理人员要针对企业所有人员的具体需求进行目标分析,分析出部门目标及个人目标。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时应通过相应的绩效给予评判,对于是否达成了企业的绩效目标采取相应的奖惩,针对没有达到企业组织目标的,必须进行适当的惩罚。只有通过这样赏罚分明的做法,才能真正将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出来,才会让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才可以让员工和企业获得真正的进步。

2.在绩效进行阶段的功能

绩效进行阶段恰恰体现出绩效管理的成功,重点应根据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绩效进展状况,给予适当的指引和辅导,使绩效的成效通过企业财务的资料及支出情况展现出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这样才可以真正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上去。企业在进行绩效审核过程中,要以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审核的核心,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审核可以通过量化的标准体现出部门员工的财务工作状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以员工实际的绩效作为审核的成绩并给予奖励或处罚。

3.在绩效改进中的功能

当前的企业绩效管理以绩效改进作为最终环节。所有部门和员工的绩效改进通常是通过绩效来完成的,这使得改进具有可靠的可操作性。企业绩效在审核过程中体现了绩效在管理方面的改进,对于难执行、模糊不清、同企业经济效益的规章制度不相符的均需要改进,这样才可以让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获得更好的成效,也可以将企业的经济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企业的财务管理在进行绩效审核改进时,不但要运用成本收益进行分析,还要通过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绩效管理的执行,针对完成企业规定目标的企业员工给予适当的鼓励。在绩效管理体系当中,一切功能性活动都要将财务管理活动融入其中,要将企业的目标及战略作为中心,将企业的绩效管理举措提升到更高的阶段,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效益。

三、绩效管理中财务管理程序设计的研究

怎样以更好的状态在企业组织战略中的绩效管理上使用财务管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设计。

要明确企业组织及部门的绩效目标,通过组织会议等方式对目标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绩效的目标中。通过合理的方式运用财务预算的作用来实现绩效目标认定的科学化。进入绩效的监控阶段以后,就要通过成本支出将财务部门在控制和监督上的作用发挥出来。当绩效管理进入第三个阶段时,即绩效审核阶段,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数据进行审核并对质量提供证明。通过分析考察,需要针对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和检验,而且要为下一步的绩效反馈准备需要的材料。在最终阶段,即绩效改进阶段,财务部门要对改进计划在财务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检验方面起到监督作用。

企业绩效管理是许多企业都会运用的管理形式,为了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资源进行绩效管理,以此来提升企业经济的效益。可是,由于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企业与资源连接的纽带,所以怎样将财务管理当中的绩效管理功能发挥出来显得尤为重要。并且,由于绩效管理以及企业的组织战略管理都具备了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企业的战略目标基础上应当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将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进行结合。

参考文献:

[1]贺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管理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06).

[2]文京艳.浅析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第三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2)[C].2002.

[3]高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问题及其对策[A].河南省金属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4]朱永玲.战略绩效管理工具的比较与整合[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篇4

 

360 度绩效评价 (360-degreefeedback) 又称多评价者评估(multi- later assessment)多源反馈系统(multi- source feedback MSF)或全方位评价(full circle appraisal),它是由被考评者的上级、同事、下级和(或) 客户(包括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 以及被考评者本人分别担任考评者,从多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360 度的全方位考评,再通过一定的反馈程序,促进被考评者完善自己的工作行为并提高工作绩效。在国内,360 度绩效评价也被称为360 度绩效反馈评价、全方位反馈评价或者多源反馈评价等。

近十几年来,以360 度绩效评价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开始风靡全球。在《财富》杂志评选出的排名在前1000 位的企业中,有近90 %已将360 度绩效考评方法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如IBM、摩托罗拉、诺基亚、福特、迪斯尼、美国联邦银行等。我国许多著名企业也引入了这种绩效评价工具,如联想、金蝶软件等。

360度绩效评价之所以得到如此深受国内外企业青睐,主要归功于其是通过对一个个体可从多个角度评价,有效的规避单一主体评价结果受制于评价的偏见和武断的影响,能够得出更有效和更可靠的结果管理论文,即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效率。360度绩效考评从多角度评价的理念,决定了在应用需要中对多维度的变量进行数据处理,由此,对多个变量进行综合处理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多种多样。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判别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典型相关分析法、主坐标分析法等都先后被人们应用于各类的综合评价活动中。这些方法的种种优点不再赘述,,但总体给使用者的感觉是技术性太强而形象化不够,,本文拟从可视化的角度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雷达图法概述

1.多变量的可视化

图形是直观了解、认识数据的一种可视化手段,如果能将评价中的数据直接显示在一个平面上,便可一目了然地看出所分析变量间的数量关系。由于在综合评价中涉及的指标往往很多,多变量数据的维数通常都大于三,而观测三维以上数据又存在一定困难, 若有一种方法可以把高维数据投影到二维空间去,并且在投影过程中不会过多地损失原有数据的信息,就可以使用通常的方法在平面上画出这些高维数据图形来。

多变量的可视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从研究成果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使高维空间的点与平面上某种图形对应,这种图形能反应高维数据的某些特点或数据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对多变量数据降维处理,在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信息的原则下,将数据的维数降为二维或一维,然后再在平面上表示,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就属于此类方法。

雷达图就是一种多变量可视图形,也称星形图,它属于第一类可视化方法。

2. 雷达图

雷达图早期多应用于经济财务领域,如财务报表的分析,后因其简洁、精确、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而倍受关注, 是一种能够用定量指标较好地反映出定性问题的模型工具。

雷达图中,每个数据都有一个独立的单一数值轴,坐标轴呈辐射状分布在中心点周围, 把同一数据序列的值在不同坐标轴上的点用折线连接起来所形成的多边形就是雷达图管理论文,用来比较若干个数据序列指标的总体情况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 评价的基本思想

利用雷达图进行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是:

首先,确定需要分析的对象和分析的目的,选择分析的各个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与分析的对象密切相关,必要而且充分地支持分析目的。

然后,以评价值的最大值为半径画圆, 并以评价指标数N 等分圆周, 从圆心出发画N 条坐标轴,每条坐标轴表示一个评价指标;

最后,在每根放射线上标注出等距离的刻度,研究每一个指标可能的水平等级,以明确的数字区分水平等级。将每个测评指标的评分结果标注在相应的坐标轴上,并把各轴上的点连接构成最终的雷达图。

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具综合性和客观性,在绘制雷达图时,首先将各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定量评价结果在各评价指标间的数量差异。运用雷达图解释分析结果,重点关注那些差距最大的领域。

二、360度绩效评价中雷达图的应用

一般常见的360度绩效评价的应用是对于不同的评价者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加权求和得出最终综合评价分值。这样的评价虽然能综合反应一个员工的绩效但无法反应导致员工总体评分波动的原因,不利于进行绩效诊断。

基于工作绩效的多维性,不同评价主体观察到的是绩效的不同维度,对于同一个员工的绩效评价的结果必然会因评价主体不同而不同。绩效评价的结果不是评判员工的优劣,而是为了提高绩效。评价结果中全面反映员工绩效结果必然有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利用可视化效果好的多元统计方法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选择。

在360度评价中,以不同评价主体为不同维度绘制出雷达图,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不同评价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评价结果,形成不同类别的“脸谱化”的评价结果。具体绘制过程包括一下步骤:

1.确定三个同心圆。中圆的圆周表示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中值;外圆的圆周表示评价结果的最大值;内圆的圆周表示评价结果的最小值。

2.划分评价指标轴。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圆周(360 度) 作N 等分,N等与选择的评价主体的类型,得到N 个坐标轴,每个坐标轴代表该体系的第N 个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

3.将不同评价主体的评分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公式:

Xi=(xi-xmin)/(xmax- xmin)

来计算每一个指标的标准化数据。

其中: Xi 为第i 个评价主体标准化后的数据; xi表示第i 个评价主体的实际评价结果, xmin表示同一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最小值管理论文, xmax 表示同一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最大值。

经过上式处理后,统计数据被规范到[0, 1]之间。

4.将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标在图中适当位置,并连接各点成为一个多边形或曲边多边形。

具体如下图:

从以上四个雷达图可以看出: 员工A的评价结果几乎在各评价主体的评价值都是最大值,评价结果所构成的多边形向外明显扩张,说明该员工工作绩效突出;员工B的自我评价绩效结果突出,但其他主体评价均低于平均水平;员工C的多个主体评价均高于平均水平,但下级评价结果低于平均水平;员工D 各评价主体评价均低于中值,评分结果构成的多边形向圆心明显收缩,说明该员工各方面的绩效水平较低。

雷达图不仅综合反映评价对象的好坏,更直接表现了其在单个指标上的优劣。如图1 中的员工C,雷达图属于扩张型, 但它在下级的绩效评价值靠近圆心,说明它在这方面具有很明显的劣势,可能在工作方式、下属培养等方面存在问题。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雷达图直观地看出员工那些方面较好, 那些方面较差, 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利用各绩效指标评价值所连接成的多边形,雷达图实现了各员工间的横向比较,通过对多个维度的评价结果描述和比较, 直观地表征了被评价者的绩效水平。雷达图还可以利用多边形的相似性对评价对象进行主观聚类。本例选取的4 名员工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可以不同类型的雷达图对不同员工进行“脸谱化”。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脸谱”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有针对性的改善组织绩效。

对于雷达图在360度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还可以进一步细化的不同主体的评价指标,每个坐标轴代表一个指标,多边形的每个顶点代表不同指标的评价值。如下图,使评价结果更加清晰明了。

三、雷达图在360度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1.描述直观、形象。

雷达图为多因素评价方法,适合于在二维平面上直观、形象地反映多个指标的变动规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通过叠加不同形状的雷达图,可以直接判断出绩效评价结果的整体分布情况及优劣态势。

2.便于绩效反馈。

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必然具有通过持续不断的绩效反馈不断的提高绩效的功能。而此项功能的实现依赖绩效反馈的有效性。在绩效反馈中利用可视化的雷达图,一方面可以改善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绩效反馈面谈更有针对性,均可有利于提高绩效反馈的有效性。

3.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功能模块,其评价结果可作为其他功能模块开展工作的依据。在360度绩效评价中管理论文,不同的评价主体观察到的是同一评价客体的不同方面绩效,通过雷达图可以直观的看出员工那些方面的绩效低下,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开发。

4.提高了管理措施的针对性。

利用雷达图对360度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将员工的评价结果“脸谱化”。不同“脸谱”代表了不同绩效类型的员工,通过对雷达图“脸谱”的聚类,可将员工分成不同类型,便于针对性的管理。

5.易于推广。

将雷达图应用到360度绩效评价中,使绩效评价走向简明、直观、快速。具有重大的价值。雷达图为找出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关键因素提供了简明直观的依据,便于绩效管理工作的进行,其推广应用必然受到专业人士的欢迎。

四、结论

本文在多元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可视化角度出发,将雷达图法引入到360度全方位绩效评价之中, 建立评价模型,并给出了不同评价主体评价数据的标准化方法。通过把图形引入绩效评价其中,使得评价更具说服力。雷达图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评价对象在各个不同绩效维度上的相对优劣势,是360度全方位绩效评价中分析问题的非常好的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石金涛、魏晋才.绩效管理[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38~140.

[2]付赟、方德英.雷达图法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7(24):176-177

[3]李明、易匠翘.雷达图在发展性评价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4(12):162-163

篇5

0引言

智力资本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智力资本的各个成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于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提供非常重要[1]。这些知识资产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企业既需要通过探索式创新获取新知识、开发新产品和开辟新的细分市场;也需要通过利用式创新整合既有知识、拓展既有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为既有细分市场中的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2]。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凡的角色,然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何与企业的创新相结合并未得到充分的解释[3]。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利用式创新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综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智力资本和利用式创新的理论框架。然后,本文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的利用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的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特征。最后,我们指出在同一个行业内,存在多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支持企业的利用式创新战略。本文主要贡献是建立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利用式创新之间的联系。

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智力资本与利用式创新的理论框架

1.1利用式创新

创新的本质是发现和利用机会来创造新产品、服务和工作方法。[4]知识帮助企业发现机会和利用机会,从而实现这些目标。创新的过程就是追求和利用新的、独特知识的过程。

本文定义利用式创新为一种小幅度的、渐进式的创新行为,其目的是对现状进行改进。[5]企业通过利用式创新改良现有的产品设计、拓宽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扩张和丰富现有的产品线、提高现有分销渠道的效率、为现有的顾客群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6]。利用式创新以企业既有的知识基础为依托,依靠有限的、局部和深度的知识搜寻或重复的知识联合机制,强调对既有知识进行提炼、整合、强化和改进,以获取与企业现有知识领域有关的解决方案。

1.2智力资本与利用式创新

智力资本是企业用于实现竞争优势的知识存量的总和。[7]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分别代表通过个人、个人之间关系以及组织本身积累和分布的独特知识存量。智力资本各个成分在新知识获取、共享和整合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研究的是一类特殊的智力资本,包括专才型人力资本、合作型社会资本、机械型组织资本[8]。

专才通常拥有较深奥的、局部的、内嵌的和投资于特殊领域的知识。专才型人力资本体现了某一职能范围内特有的知识或思想世界(如信息处理、解释体系和预测事件的发生),所以它在获取和吸收新的、深奥的和小范围的知识更有效率,因此,它与利用式创新联系更紧密。Dougherty注意到专才型人力资本往往导致职能偏见,降低员工交换和联合新知识的动机和能力。[9]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专才型人力资本较少关注探索式创新,而强调利用式创新。

Kang提出了两类重要的社会资本:创业型和合作型,分别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相关[10]。合作型社会资本用新方法提炼和联合既有知识存量,这些知识分布在不同的员工群体。基本上,合作型社会资本联合和调动不同来源的知识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促使新知识的产生。知识流量活动得到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之辅助。结构维度的社会资本使员工常常与其它员工交互作用,有利于交换知识从而产生新知识和观念。情感维度的结构资本在即使没有直接的个人关系情况下,员工群体之间具有普遍的信任(基于互惠的信任),也可能共享个人知识。这样有利于联合和提炼企业内外既有的员工知识。就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而言,一旦员工群体掌握事物契合的原理,他们更能利用现有知识。总而言之,合作型社会资本有助于员工提炼和重组既有知识,推动企业的利用式创新。

机械式组织资本包括标准化的流程、结构、详细的程序和注重遵守规则的文化,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模式提高协调效率为核心。从组织学习的角度分析,标准化的流程获取和制度化组织程序内的知识,为组织员工提供一个相互借鉴的统一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看问题的态度逐渐一致,降低解释和理解企业问题发生讨论的数量。Katila and Ahuja指出,当积累的知识嵌入在机械式结构中时,一般被认为更可靠、精确和合法,组织在确定问题解决方案时优先考虑之前的行之有效的办法[11]。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创新局限于提炼和改进现有知识(如利用式创新)。

1.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利用式创新的智力资本开发

企业使用“工作或职能为基础”的措施开发专才型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机械型工作设计、人与职位匹配的招聘和选拔、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培训。(1)机械型工作设计方法强调找到一种能够使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的最简单方式来构建工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通常包括降低工作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人专业知识利用的效率。也就是说,让工作变得尽量简单,从而使任何人只要通过简单培训就能够很容易地完成它。这种方法强调按照任何专门化,技能简单化以及重复性的基本思路来进行工作设计。(2)人与职位匹配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某个人的能力完全胜任该岗位的要求,即所谓人得其职;二是指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这个人完全具备,即所谓职得其人。人与职位匹配是指招聘和配置尽可能地使员工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的能力达成匹配。(3)培训是指给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技能的过程,它需要使用各种方法。培训是良好管理的特征,也是管理人员常常忽视的一项任务。具备良好素质的员工并不能保证他们成功完成工作任务。他们必须了解管理者想要他们做什么以及希望他们如何做。如果他们不了解,他们就会以为他们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管理者希望的方式去做论文提纲怎么写。或者他们会随意行事,最糟糕的情况是完全没有生产力。

合作型社会资本包括强、密集的联系,基于组织成员关系和准则的制度化信任,共同元件知识。而在主要部门的劳动者,包括拥有技能的蓝领工人、管理和技术人员等,其雇佣和工资并不直接受外部劳动市场的影响,而是由企业按照内部的规定和惯例来决定,从而形成一个与外部劳动市场相对隔离的内部劳动市场(internal labor market) 。它由一个雇主和一群雇员组成,雇主主要依靠隐含契约来解决员工的雇佣和报酬,既不固定雇佣期限,也不按员工在既定时点的产出或业绩支付报酬,而是让员工明确知道,如果他们为企业增加了价值,将会得到长期雇佣、提升工资和职位以及得到奖金和福利等。基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员工关系系统有助于开发合作型社会资本,有如下特征: (1)长期雇佣;(2)内部晋升;(3)社会化。

机械型组织资本的基本假设是企业已经积累了组织活动因果关系的较完整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消除不确定性,必须确保员工遵守工作标准,提高行为的可预测性。相应地,绩效控制系统的目标是避免错误,要求按照工作要求行事,从而有效地推动和实施机械式组织资本。这样的人力资源措施有基于行为的评价和报酬系统,具体的行为评价系统(行为观察量表)和从上到下绩效评价。基于行为的绩效控制系统是一种试图对员工为有效完成工作必须显示出来的行为进行界定的绩效管理方式。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利用各种技术来对这些行为加以界定,然后要求管理者对于员工在多大程度上显示出来了这些行为作出评价。

2案例研究方法

2.1 案例选择

本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多案例研究就像做了多个实验,这种设计能对相同的逻辑过程进行重复,每个案例都可以验证从其他案例得出的结论[12]。根据Eisenhardt(1989)等案例研究的建议,本研究在选择案例时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本研究把案例限定在制造企业,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部变异(extraneous varia-tion)(Eisenhardt,1989),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服务行业企业与制造行业企业的差异;其次,所选取的企业所在行业包括水泥制造、化工等(见表1),分别是制造业中的不同产业,案例企业有一定的行业分散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案例企业的代表性;第三,选取的案例企业成立并投入生产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其表征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企业创新与绩效的数据能够得到;第四,选择3个企业作为案例企业,兼顾了信息的可获得性以及企业的代表性,而不是随机的选择案例。根据Eisenhardt(1989)的建议,随机选择案例,不是必要的,也不是可取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而且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极端案例。

表1 案例研究企业的主要特征

企业

企业JD水泥

企业HY钛白粉

企业TX电解锰

行业

化工

化工

化工

主要产品

水泥

钛白粉

电解锰

成立时间

1981

1989

1999

员工人数

7414

700

700

总资产

66.3亿

2.1亿

1.3亿

所在地区

河南

湖南

重庆

所有制形式

国有控股

国有控股

民营

2.2 数据收集

根据研究问题的要求,本研究采取了以二手资料收集为主,辅助以一手资料收集的方法。

由于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聚焦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利用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二手资料的收集主要是针对3家公司的下述信息,包括:(1)直接从企业获得的材料,如企业宣传册和企业介绍;(2)各公司的官方网站中发表的有关企业战略的陈述;(3)官方网站上发表的含有企业摘要求访谈人员及时记下所有当时有印象的东西,并在24小时内对访谈的记录进行整理。被访谈的高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任职时间都在3年以上,这保证被访谈人员能了解企业全面情况。每个访谈平均持续2小时,与有的被访谈人员访谈超过一次,访谈后,研究人员还用电话和QQ聊天等方式与被访谈人员进行沟通,对有些所需信息进行补充。所有的访谈在2009年中的4个月中完成,对每个企业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归档整理,包括访谈记录、公司介绍、产品宣传手册、年度报告、网上公开资料信息等。

表2 案例研究企业的资料来源

访谈

文档资料

现场观察

企业JD水泥

网站资料、考察报告

企业HY钛白粉

高管、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企业战略规划等

会议、车间

企业TX电解锰

董事长、人力资源部长、分公司经理

股东大会报告,承包责任书等

会议、车间

2.3 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是案例研究的核心(Eisenhardt,1989)。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方法(Strauss,1987)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编码。首先,按Yin(2003)的建议,按理论模型把数据编码成几个类别。这些类别包括企业的创新战略、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企业绩效;然后,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对上述范畴的子类别进行编码,例如创新战略的子类别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改进、供应效率、扩大规模和增加服务。如果从不同的数据源得来的数据不一致,本研究采用与被访谈人电话联系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确认与修改。总体来说,不同数据来源的数据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

3 数据分析

在此,本文将陈述案例研究的最后结果,结合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用定性的数据度量变量,并展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3.1 利用式创新

表3 案例企业的利用式创新战略

利用式创新

企业JD水泥

企业HY钛白粉

企业TX电解锰

目标

差异化

规模和成本

规模和成本

改进产品设计

1999-2001年间,完成了两条生产线的篦冷机改造,产量由4200吨到4800吨,降低能耗5%。2004年以来,调整工艺,增加可用煤数量,利用低温余热发电及组发电,降低生产成本。

促镐铝包膜钛白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率先在全国同行业中采取大化合桶、大压滤机、大电解槽生产工艺和组装式隔膜架技术,单位产量、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而且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丰富产品线

通过水泥磨混合材计量系统改造、矿渣烘干系统改造等一系列技术改造,改变了十几年只能生产单一品种的局面。

TYR272钛白粉、TYR231钛白粉拓宽钛白粉应用领域,增加产品附加值。

从1999—2009,公司的产品种类扩展到锰锭、碳酸锰矿石、极板包装厂产阳极板,阴极板等多个产品。

提高分销渠道效率

优化销售布局、大力开拓市场、建立环渤海销售网络。实施销地产、产地销战略。增大产品的销售半径和储运能力。

在华东、华南、华北地区建立办事处。

重点向优质大客户和长期客户倾斜,国内市场巩固了如宝钢,海外客户如日本新日铁、JFE、英国米塔尔钢铁、韩国浦项、北欧钢铁、美国工商五金等知名跨国企业。

为顾客提供服务

服务理念——为你做的多一点,细一点.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服务承诺: 及时高效,以诚取信,对用户反映的问题,承诺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严格遵守合同要求,及时供货。

按时交货,增加了锰锭、锰粉销售量,也满足了客户对锰替代产品的不同需求。

3.2 智力资本

本研究从专才型人力资本、合作型社会资本、机械型组织资本等三个维度对案例企业支持利用式创新的智力资本进行归纳和描述。如表4所示,根据上文对专才型人力资本的定义,本文依据案例企业的员工教育程度和技术职称/登记构成来衡量专才型人力资本。对于合作型社会资本,本研究采用Nahapiet 和Ghoshal (1998) 的观点,用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三个方面来测量社会资本。对于机械型组织资本,本研究依据案例企业的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和制度化来衡量。

表4 案例企业的智力资本水平

智力资本

企业JD水泥

企业HY钛白粉

企业TY电解锰

专才型人力资本

拥有大量的技能熟练的员工,1011人有技术职称,占员工总数的18%。

拥有一定数量的熟练工人。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3人,占在册员工人数的7%。

拥有熟练的技术工人,但是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少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仅5人。

合作型社会资本

直线职能制与控制公司制。员工之间互动多,员工之间经常开展技术竞赛和劳动竞赛。共创、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团结、创新、诚信、敬业的企业精神。

直线职能制结构。部门内员工互动一般,主要是通过班组会议来进行员工活动。只有年度目标,没有长远的目标,共同口号有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直线职能制结构。员工的交流多。公司每年开展生产劳动竞赛、召开股东大会、举办职工运动会。

“人争奉献、事创一流”为中心的劳模文化。

机械型组织资本

引进了制造资源计划系统。公司制订了通用类管理制度和专业类管理制度。采用当代最先进的窑外分解烧制成新工艺。生产工艺达到世界水准。制定了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及质量控制体系文件。

技术、管理、财务部门实行信息化管理,生产部门靠手工记录生产数据。公司有完善的规章制度。钛白粉生产技术与同行业企业差异不大,工艺类似。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办公自动化程度得到加强。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无假底等大量先进技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IS09001和环境保护管理体系ISO14001.。

3.3 案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类型

表5是以Baron和Burton(1999)[13]的类型学为基础,以案例企业在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表现所展示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进行初步分类。透过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官僚型的系统,无论是企业JD水泥还是企业HY钛白粉的人力资源管理哲学都强调制度和规则的重要性,而企业TX电解锰更重视直接命令,一些人事和技改方面的决策没有高层的同意,二、三级公司无法实施。此外,在招聘、绩效管理和薪酬方面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国有企业的员工绩效和薪酬和晋升相关,而民营企业的员工绩效只与薪酬有关和晋升无关;国有企业的薪酬包括更多福利,而民营企业的薪酬包含较少的福利。

表5 三个案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HRM系统

企业

企业JD水泥

企业HY钛白粉

企业TX电解锰

人力资源管理哲学

通过制度和规则管理

通过制度和规则管理

直接命令

工作说明

每项工作均有明确的职责与工作程序

工作界定明确,且有绩效标准

工作界定明确,且有工作准则

员工招聘和配置

候选人来自大学、网络、社会;竞聘上岗,临时工很少;长期导向

候选人主要关联企业,少数来自大学和技校;雇佣大量临时工,短期导向

熟人推荐候选人;核心员工自己培养;雇佣大量临时工;短期导向

培训与开发

有正式安排且密集的培训.管理技能和技术技能

有基本的培训,但并不密集,且不重视发展性和多样性的培训。

有正式的培训,但较不密集.强调工作技能的培养

绩效评估

有客观量化的绩效衡量标准,包括结果导向和行为导向的衡量

强调量化的绩效衡量指标,绩效评估用来决定升迁和薪酬.

强调量化的绩效衡量指标,一线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与晋升无关

薪酬

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资历工资和津贴

岗位工资、技能工资、补贴、效益工资

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

员工参与

有员工建议制度

极少员工参与

极少员工参与

工作保障

高度工作保障

高度工作保障

适度工作保障

内部职业机会

职位有明显的升迁路径;内部晋升和外部招聘同样受重视.

重要职位除特殊情况外,大部分都是靠内部升迁;虽有晋升路径,但是并不完整。

管理职位实行内部晋升制度;为了配合组织的重点发展,有些职位会运用外部招聘方式。

HRM特征

高度投资于人力资源

较不强调人力资源投资

适度投资人力资源

3.4企业绩效

企业绩效即是企业的经营结果,企业的绩效有多个维度,不同维度反映了企业多个方面的经营结果。相应地,企业绩效的测度也应该多指标进行测度,学者们在实证研究中,在表征企业一般意义上的经营结果的时候,通常用市场绩效与财务绩效,这两种绩效通常能反映企业经营的全貌,并且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Park和Luo(2001)[14]的研究,本文采用企业销售额增长情况、产品市场竞争力等定性数据度量市场绩效,采用企业财务状况定性数据度量财务绩效(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案例企业绩效

企业绩效

企业JD水泥

企业HY钛白粉

企业TX电解锰

市场绩效

企业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国内该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七。

企业产品市场单一,销售量易受到需求、出口政策的影响,所以市场绩效总体较差。

企业产品需求稳定,并略有上升,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

财务绩效

财务状况良好

财务状况较差。

财务状况良好。

3.5案例企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利用式创新战略契合分析

从3个案例得到的数据证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利用式创新有正的影响(如表7所示)。

表7 利用式创新、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绩效

变量

企业JD水泥

企业HY钛白粉

企业TX电解锰

利用式创新

改进产品设计

一般

较高

丰富产品线

较高

提高分销渠道效率

一般

较高

为顾客提供服务

一般

较高

智力资本

人力资本

很低

社会资本

一般

较高

组织资本

较高

HRM系统

人力资本管理

一般

一般

社会资本管理

一般

组织资本管理

一般

较高

企业绩效

较好

3.5.1高投入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差异化利用式创新

如表3、表4及表6所示,企业JD水泥利用式创新战略实施程度很高,具体表现在采用比竞争对手更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水泥产量在2006年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5倍,总资产在2001-2006年增加了1.3倍,销售收入增加了1.8倍,利润总额增加了几乎1倍。企业的智力资本水平在三个案例企业中最高,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利用式创新战略。

企业JD水泥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的利用式创新战略高度契合。首先,通过岗位配置和人员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得到了改进。与2000年相比,企业2006生产人员的比例从71%下降到了62%,行政人员的比例从15%下降到了8%,下降幅度分别为12.7%和7.3%,而技术人员的比例从11%增加到了23%,销售人员的比例则从2%增加到了4%,财务人员的比例从1%增加到3%,增加幅度分别是10.2%、1.9%、1.2%。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比重的增加,反映了快速扩张战略的需要。企业规模扩大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需要大量的设备安装、维修的技术人员。产品数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推销和销售款清欠人员。同时,日益扩大的规模需要更多的财务人员来加强对资金六成的管理论文提纲怎么写。而直接操作的生产人员的减少,则是生产自动化程度增大和管理效率提高的表现。

其次,企业JD水泥的内部晋升机制满足了利用式创新对合作型社会资本的需要。这种晋升机制表现为“竞聘上岗”、“竞争选拔”,通过公开竞聘、选拔的方式,对所有岗位的人员重新进行配置。在2004年9月的一次竞聘中,有51名中层干部被降职,占中层干部总数的39%。目前,公司按照5%的淘汰率,实施岗位竞聘。合理的竞争机制来促进员工的素质提升。适当的员工之间的竞争是创造一种适才适所、齐心协力的企业氛围,避免恶性竞争导致人人自危、明哲保身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

再次,企业的培训、绩效管理和工资设计有助于管理组织资本。企业JD水泥的组织资本包括大量的制度,这些制度为员工描述了发展的可能性。企业通过培训和补助学习使员工了解制度的内容。组织资本发挥作用,要求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排出权利的过分集中,要兼顾各方面的影响力,这样才能造成融洽的氛围,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公司在选才、绩效考核和晋升考核中的措施,设计了能代表各方面意见的决策机制,为制度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3.5.2低投入的官僚型系统与低成本的利用式创新

企业HY钛白粉采取行业通用技术生产同质的产品,其目的是降低产品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公司的年生产能力由投产时的5000吨增加到35000吨,而产品只有锐钛和少量的金红石钛白粉。由表7可以看出,利用式创新程度和智力资本水平都不高。

与低成本的利用式创新相契合,企业招聘不采用复杂甄选技术,大多数情况下在当地招聘地点。招聘的主要来源是原母公司的下岗工人,这些工人大多具有良好技术,不需要培训就可以上岗。这种招聘的方式既满足了企业生产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又节省了招聘费用和培训费用。同时,公司针对一些低技术含量、临时性的岗位聘用了大量的临时员工,并支付临时工极低的工资。

公司提供极少的员工培训,一般只有在停车维修期间才组织工人培训。为了激励员工提高技能,公司针对专业技术和操作类岗位设置了技能工资。例如,技术类岗位员级职称每月可获得60元职称津贴,正高级职称则可以获得310元职称津贴;操作类岗位初级工每月职称津贴20元,特级技师职称津贴280元。同时,为了留住技术人才,员工职称津贴随着员工任职年限增加将逐年递增。

公司实行严格的内部晋升制,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从公司内部产生。现任公司总经理、负责生产的负总都曾任过公司一车间的主任。一车间技术复杂、设备种类繁多、人员占公司总数的一半,车间主任这个职位责人重大,因而成了培养高管人才的摇篮。内部晋升机制促使公司的中层干部与职工同甘共苦发挥了表率作用。多数中层干部为了生产、技改一年到头没有休息过双休日,带领员工加班加点创修设备。

3.5.3控制型系统与低成本的利用式创新

企业TX电解锰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和工艺,不过随着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个行业,许多竞争对手都掌握了电解锰生产的关键技术,竞争开始转向低成本取胜。由表7可以看出,企业TX电解锰的人力资本水平低于另外两个案例企业,然而较高的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弥补了人力资本不足的缺陷。企业靠熟人推荐来进行招聘,大多数员工来自公司总裁的家乡。这种招聘方式既节省招聘费用,同时又方便员工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在一些工作时间短,工作定义狭隘、技术含量低的岗位,企业还大量录用本地的农民工,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解决了当地的农民工就业问题。

为了使大量的低水平员工转化为合格的人力资本,各个二级公司提供了上岗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管理监控和指导。2006年秀山公司参加培训1987人次,培训课时5546个,重庆公司参加培训人数1401人次,培训课时252个,企业价值观、精神理念、经营宗旨等得到深化。公司还加强对员工的辅导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在一线员工上面,有组长、班长、车间主任、厂长和督察对他进行指导和监控。

此外,企业TX电解锰的绩效评价和薪酬管理特别适合低成本的利用式创新。公司每个年度都会与下属各个部门签订责任制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机构编制、产量目标、质量标准、安全责任,责任成本、工资总额、费用指标、奖罚措施等八个方面的内容,使其在一定权限范围内,既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相对独立地实施自主经营管理,又通过对其责任指标奖罚的确定,以正反激励的方式调动其积极性。

企业TX电解锰一线员工的绩效只与工资相关,一般不与晋升挂钩。公司设计绩效工资在员工工资的不同比重,各级普通员工、中管人员、高管人员的绩效工资占工资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40%、50%。与电解锰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就总体平均薪酬而言,目前公司平均薪酬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就具体岗位而言,车间副主任以下岗位薪酬水平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

4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本文选取了3家制造企业,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利用式创新的古研究。通过多案例的比较研究表明:

(1)智力资本结构:专才型人力资本、合作型社会资本和机械型组织资本可以促进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工艺,改进产品设计、丰富产品线、提高供应效率和服务质量。

(2)机械性的工作设计、人与岗位匹配式的招聘可以管理组织的专才型人力资本,提高现有知识的利用效率;内部劳动力市场,长期雇佣、内部晋升和社会化管理组织的合作型社会资本,使不同员工的知识交换和共享成为可能;严格的绩效评价手段和绩效薪酬有助于管理组织资本。

(3)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企业的利用式创新战略可以分为差异化的利用式创新和低成本的利用式创新,企业的官僚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助于企业追求差异化的利用式创新,而命令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助于企业追求低成本的利用式创新。

本文主要是通过一二手资料的收集,取得了大量而丰富的资料,但由于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处在变革之中,而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案例企业只有3家,其历史都比较短。且我们只对两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另一家企业只收集了第二手资料,同时我们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制造类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研究结论的范围。这个还需要扩大对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Starbuck, W.Learning byknowledge-intensive firm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229:713–740.

[2]Raisch S, Birkinshaw J, Probst G, TushmanM L.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Balancing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forSustained Performance[J].OrganizationScience,2009,20(4):685-695.

[3]Boxall, P. and Gilbert, J. Themanagement of managers: a re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International[J] Journal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7,9: 95–115.

[4]Vande Ven, A. H. Central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J]. ManagementScience, 1986,32:590–607.

[5]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 71-87.

[6]Abernathy W, and Clark K. Innovation: Mapping the winds ofcreative destruction[J]. Research Policy, 1985, (14): 3-22.

篇6

[DOI]10.13939/ki.zgsc.2015.07.082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进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重要的科研基地。近年来,随着政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及获得的科研经费均呈大幅上涨趋势,经费来源也趋于多元化,除有国家财政拨款外,还有高校自筹、校企合作开发。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超额度超范围支出、使用与预算脱离等现象屡见不鲜。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必须积极探索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手段,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1 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

1.1 纵向科研经费

(1)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社科规划办、信息产业部、卫生部等各部、委(局)批准立项的各类科研经费。

(2)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省社科规划办、信息产业厅、省发改委等各厅、局批准立项的科研经费。

(3)各市、地等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批准立项的科研经费。

(4)学校与外国政府、学术机构间的国际科技合作经费。

(5)由政府部门立项,由项目主持单位转拨到高校的项目合作经费;由政府部门批准立项但经费由科研项目负责人自筹的项目经费。

1.2 横向科研经费

是指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以学院名义承担的企(事)业单位根据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委托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科技项目或与之合作的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经费。

1.3 其他科研经费

是指高校立项资助的科研经费及按有关文件规定给予的配套资助经费。

2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

2.1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随意性大

科研经费是科研项目顺利完成的物资保障,科研经费预算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可见经费预算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科研人员都不是财会专业出身,对经费预算的严肃性、关键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且目前在支出项目、预算定额等方面还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所以在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时,往往无据可依,只能凭经验估计,尤其是当项目主管部门下拨的经费较多时,没有将项目经费预算与项目研究目标、相关的政策和经济合理性结合起来,编制的随意性较大,使得经费预算缺乏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

2.2 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大部分高校科研项目由科研部门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内容以及经费的预算不了解,缺乏对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管理的依据,也未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经费开支中存在的问题;科研管理部门注重争取项目,忽视了经费使用情况,也不向财务部门提供完整的项目资料与信息,这两者缺乏信息的沟通与传递,使得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各成一体,经费的使用失去监管,个别项目负责人甚至本着“项目是我申请的,科研经费是我争取到的,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只要能够完成课题就行”的思想,随意支出,用虚假发票套取科研经费。

2.3 科研项目购置的固定资产权属不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科研经费开支审批实行项目组负责制,使得课题经费的管理、使用各自为政。比如各项目组设备的添置,大多由课题项目经费支付,使用权也归项目组,其他项目组不得使用。一些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往往同时参与多个课题的研究,通过不同的项目经费重复购置设备,特别是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归个人使用的物品。项目结题后,项目负责人也未将设备移交高校,仍长期滞留在项目组(或负责人),导致部分科研人员视其为私人财产而长期占用,进而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2.4 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我国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虽有考核,但其机制不够完善。现有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注重定量评价,评价一项科研成果往往看发表了多少论文、专著,刊登在核心期刊的又有多少。其实一些科研项目,尤其是应用型的项目,其成绩和效果并不是靠论文就可以产生的,要看成果的转化以及实际的运用情况。论文、专著、专利等以无形资产形态存在的,其经济和社会价值往往难以确定,因此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反映项目的实际效益情况。再者,虽然对项目的考核建立了一定的制度、办法和措施,但评价对象选择机制缺失。在实际工作中,对哪些项目进行评价,如何进行评价,高校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相关部门要求进行项目检查时,高校才被动迎检。所以无论科研项目做得如何,很少有主动进行绩效评价的,最后科研项目变成了自我总结,请来的专家也是项目负责人自己请来的专家,一般都能通过验收。

3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3.1 强化预算意识,确保预算落到实处

对于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最关键的就是预算部分,而经费的预算和决算由项目负责人编制,所以项目负责人应该主动或被动地接受预算编制知识的培训,强化预算意识,严格按规定编制项目经费的支出明细,不得擅自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进行调整,也不能编制虚假预算以套取经费。同时,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工作中,要从高校全面建设和长远发展全局出发,充分发挥经费预算管理的监督制约职能,要站在全局谋划经费预算管理工作,做好高校领导的经济高参。

3.2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

(1)科研管理部门将已经立项或签订合同的情况:含项目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课题性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期限、经费金额、项目状态(已立项、项目进行中、已结题)等登记到信息平台。

(2)财务部门根据银行进账单,到信息平台查找该款项分属为哪个项目的经费,并实际到账金额、到账日期登记到相关的项目。

(3)科研管理部门根据财务部门登记的经费到账情况打印经费到账确认单,通知项目负责人并制作经费使用卡。

(4)项目负责人凭经费使用卡进行日常业务支出的报销。

(5)财务部门设立科研项目专用账户,并定期将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上传到信息平台;项目负责人将项目进度及取得的成果及时更新。

(6)结题时,科研管理部门将项目状态更改为结题,并将项目结题通知单交与财务部门,以便财务部门对已经结题的项目经费进行统一管理。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有效保证科研经费支出的计划性和合理性,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可以随时监督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也有利于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3.3 逐步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评制度

科研经费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是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其成效。包括:绩效目标和预算的合理性、组织实施和管理效能、项目的社会效益、项目的持续性影响、资金的使用效果以及财务管理状况等。根据以上内容可建立相应的考评指标,对项目取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和评价,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减少资金浪费。并将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对项目负责人科研考评的重要依据。

虽然,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但通过相关制度和建立和完善,积极运用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办法,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保障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胜华.新形势下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12).

[2]杨杰.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篇7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贯彻执行中油集团公司和油田公司工作会议关于管理创新的工作部署,以我厂“281”发展目标和实现今年天然气3.5亿方和原油10.3万吨的生产任务为中心,紧密结合我厂2008年各项经营业绩目标,针对管理难点和薄弱环节,围绕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以“降本增效”为主线,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为目标,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进全员创新实践活动,加强创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创新,有力推动我厂科学、安全、清洁、节约、和谐发展。

二、开展管理创新活动的目的

通过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厂机关各部室、基层各站队在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转变管理思想,更新管理形式,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方法,促进我厂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管理创新的范围及内容

2008年,管理创新工作要紧密围绕我厂在2008年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坚定“一个目标”、做好“两篇文章”、采取“三项措施”、开展“四项工作”、实施“五个推进”的总体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在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管理论文及发展研究课题三个方面加强创新工作。

(一)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要紧紧抓住事关我厂发展的重大性、疑难性、紧迫性问题,创新管理方法、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必须兼具创新性、实践性和效益性。成果选题可参照以下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机构设置、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内容;在创新或改进安全环保、降本增效、开发管理、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相关产业、投资项目、资金管理、装备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质量管理、法律事务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全面绩效管理等方面内容;借鉴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创新成果,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其它企业管理方面内容。

(二)管理论文。要密切结合公司和我厂管理或改革的实际,有鲜明的石油行业特色,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和独到的见解,对企业的改革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管理论文要求论点鲜明正确、论据充分真实、结论明确,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理论研究性和实效性。论文选题可参照以下内容:企业经营决策、战略管理、安全管理、hse体系、资金管理、装备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劳动用工、法律事务、清洁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信息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及全面建设科技安全和谐大油田方面的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

(三)发展研究课题。从企业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对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发展战略及实施途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发展焦点问题等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可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国家、中油集团公司及中油股份公司政策、法规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主要是研究国家和上级有关财政税收、产业发展、劳动工资、环境保护以及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及其变化情况,客观分析由此产生的现实和潜在影响,以利于企业正确解读、合理运用相关政策,完善内部配套措施;二是对我厂发展战略实施途径的研究。根据公司和我厂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对我厂各项业务的发展方式,以及财务、投资、人力资源管理等各项职能战略进行研究。三是对我厂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根据公司重组整合后的管理需要,对我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重点问题开展研究,大力推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四是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焦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以构建和谐企业为核心,围绕“三项制度”改革、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瓶颈、企业稳定形势维护等展开研究,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针对我厂的经营现状和开发前景,主要围绕安全环保、节能降耗、开发管理、投资项目、资产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基础工作信息化、企业文化等方面,开展以管理机制、体制、制度、理念、方法、手段等为内容,通过建议、论文、论著、经验总结、成果报告等形式体现的创新活动。

厂机关各部门、基层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能、主要业务及重点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突出本专业特点的管理创新活动。各部门主要侧重于专业管理机制、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各基层站队主要侧重于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基层班组和岗位员工主要侧重于小改小革和管理建议等方面的创新。为此,全厂上下要全面动员,积极组织,扎实开展全员全过程的创新实践活动。

1、安全环保管理重点在如何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推进安全环保管理运行体系建设,风险排查与隐患识别,提高安全环保意识、能力、实效性等方面进行创新。

2、节能降耗管理重点围绕打造资源节约型企业,在建立节能责任体系,开展节约挖潜创效活动,提高集油、注水、机采、供热等系统运行效率,建立各种耗能设备消耗定额,降低能耗指标等方面进行创新。

3、投资项目管理重点在完善投资体系建设,优化投资结构和运行管理流程,加强项目的前期论证和实施过程跟踪管理,强化项目后期评估评价,严格项目考核等方面开展创新。

4、成本控制管理重点在成本的全面预算管理、单元核算、成本结构的优化组合、成本控制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5、人力资源管理重点围绕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防范劳动用工法律风险;改进培训方法,严格培训考核,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实施创新。

6、资产装备管理重点在资产的信息管理、资产的盘活利用和使用效率、资产分析评价、设备技术管理、设备现场管理尤其抽油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7、物资管理重点在物资消耗定额的完善、物资计划、集中采购、仓储及使用跟踪管理、物耗分析评价等方面寻求创新。

8、开发管理重点在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建设标准化油水井等方面进行创新。

9、基础管理重点在各类信息的采集与应用,提升基础工作信息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等方面开展创新。

10、法律风险防控管理重点围绕法律风险识别,完善风险防范预案,健全法律防控体系,积极探索法律工作与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相结合的运行办法,依法维护企业权益等方面开展创新。

11、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在探索文化与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途径,增强企业凝聚力,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等方面进行创新。

四、厂管理创新活动组织机构

为了卓有成效的开展好我厂2008年管理创新活动,让管理创新活动站在高处、落到实处,使其更加贴近经营管理工作实际,厂成立管理创新项目领导组:

组长:

组员:

厂管理创新领导组下设管理创新办公室,设在企管法规科。

主任:

组员:

五、厂管理创新项目管理小组责任

针对管理创新工作的范围及内容,厂各部门及基层站队要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分层级、分专业,综合协调,抓住重点,明确任务,严格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1、实行层级管理。按照管理创新项目的内容涉及的范围、难易程度、可预期效益的大小和可推广应用的领域等因素,按厂管理创新办公室、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三级管理体制进行管理并使每个项目都要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

对于涉及层面广,跨部门或专业,制约我厂又好又快发展的薄弱环节等项目将列为重要项目,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统一管理。

重要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要按项目实施的要求成立课题组,确定项目长及相关人员,落实责任和工作任务,排出运行进度,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及要求,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一般项目由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结合管理工作实际确定创新课题,并实施项目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各基层站队要发挥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技师、技术能手、班组长等技术业务骨干人员作用,围绕岗位生产管理实际开展小管理、小改小革和管理创新建议等活动,落实责任,大力推进全员管理创新实践活动。

2、专业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按照管理创新项目的专业属性和特点,各专业科室要承担起相应项目的实施管理主体责任,针对本专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开展管理创新立项审查、过程跟踪、验收评价等活动,认真组织项目实施。

厂企管部门是管理创新的综合协调部门和牵头组织部门,负责健全管理创新组织,建立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及专家数据库,制定和督促落实管理创新方案,组织立项审查,监督检查实施过程,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六、管理创新项目组的工作内容和步骤

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要本着注重创新性、实效性、可推广性的原则,抓好立项审查、实施控制、验收评价、申报评审等关键环节,对管理创新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创新。

1、立项审查

采取逐级申报审查的办法确定立项课题。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组织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确定管理创新课题,要求每个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向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至少申报2项课题;每个班组申报不少于1项课题或建议。

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对申报课题进行立项审查,确定向公司申报的管理创新项目和厂自行负责的管理创新项目,并将确定的公司级管理创新项目(2项以上)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申报立项。

2、项目监控

(1)组织实施。各部门、各基层单位要按立项审批确定的课题,结合具体管理工作运行,精心组织实施,每个项目的项目长或责任人要认真负责,半年对该课题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总结要有工作写实与分析评价。

(2)检查指导。为督促各基层单位、各部门更好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提高创新工作的质量,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对创新计划项目采取不定期过程监督和检查指导;同时,调研各项创新课题的实施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调整创新方向和工作运行节奏,并总结阶段性的创新成果。厂管理创新办公室定期下发检查考核通报,及时公布每个管理创新项目的开展情况及运行状况。

3、项目验收

对实施完成的项目,厂各项目组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形成管理建议、论文、论著、经验总结、成果报告等。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要组织对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创新项目关键节点的过程控制,创新项目在生产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必要的实施现场和相关的基础资料等,验收要形成完整的评价报告;要通过现场考核、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验收,还要在验收的基础上,组织召开管理创新成果会,对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并交流优秀创新成果。

对未完成的项目,相关项目组要写出阶段性的总结上报;失败的项目要全面深入分析原因,并上报。

4、成果评审。

(1)成果申报:

①凡属公司统一管理的计划创新项目,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

②凡属厂管理的一般创新项目,由各创新项目组负责向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经验收合格并后评出的优秀项目成果,再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

(2)成果评审: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组织并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评审。评审程序:

①管理创新办公室对申报成果统一分专业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初评;

②对初评结果提交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

③对评审出的优秀成果,提交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审批。

(3)成果:厂组织召开管理创新成果会,对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的优秀成果统一进行和评价,对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进行会议交流、学习、应用于生产管理实践。通过评审,对效益突出的成果给予表彰奖励。

七、建立管理创新奖励机制。

设立管理创新专项奖励基金,对于管理创新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专项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让在创新上有贡献的员工得到荣誉,得到实惠,受到激励,进一步调动全员参与创新工程的积极性。获得部级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10000元、二等奖的奖励8000元、三等奖的奖励6000元;获得公司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8000元、二等奖的奖励6000元、三等奖的奖励4000元;获得厂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6000元、二等奖的奖励4000元、三等奖的奖励2000元;获得部级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9000元、二等奖的奖励7000元、三等奖的奖励5000元;获得公司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7000元、二等奖的奖励5000元、三等奖的奖励3000元;获得厂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5000元、二等奖的奖励3000元、三等奖的奖励2000元。

八、几点要求:

(一)加强对管理创新的宣传和培训。各科室和基层单位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管理创新工作决不是喊口号,搞形式,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开展管理创新活动不是一项额外负担,而是研究解决本单位、本专业管理工作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为此,厂各基层单位、相关科室主管领导要亲自抓,积极组织宣传和动员,使每名员工清楚管理创新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知道创新的内容和方法、途径。通过宣传,使厂每个岗位、每名员工都肩负起创新的责任,使创新工作真正融入到各项管理工作实践中,形成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创新实施过程的管理,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控制是目前管理创新工作最薄弱之处,必须要加以改进。在创新立项后要对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组织进行必要的检查指导,对创新项目不能放任自流,坚决克服年初立项,年底总结,不管中间过程的现象。同时,要善于总结提炼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创新成果,真正使创新成果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通过创新实践,真正使管理创新工作既规范有序又扎扎实实的开展。

(三)各基层单位、各部门要成立组织,开展好管理创新工作。要求于3月26日前研究确定立项课题,完成申报工作,并排出运行时间,组建项目组。要及时制定创新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全过程实施管理,真正使管理创新工作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过程、有结果。12月22日前申报创新成果,要求创新成果、论文材料要求用a4纸打印、3号字体、楷体,创新成果控制在5000字以内,管理论文不超过3500字。

附录:1、《管理创新课题立项申请表》

2、《管理创新优秀成果推荐报告书》

3、《申报管理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附1

立项申报表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含协作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主要参加者

本单位曾获奖级别、等级、授奖单位及时间

预计效益

创新内容摘要(200字以内)

项目实施

起止时间

推荐单位

签署意见

(盖章)年月日

附2

管理创新优秀成果推荐报告书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

推荐单位:

报送时间:年月日

管理创新领导小组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

主要领导

成果主要

完成人

成果创造于何年何月,在本企业已实际应用多长时间、多长范围

成果已经取得的经济效益

(财务部门核实印章)

本项成果是否已在本单位推广应用,推荐单位对推广应用有何建议、打算

成果简介

申报单位印章:厂长(经理)签字:

注:本表只对成果的来源、性质、理论依据、结构内容、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作1000字以内的简要说明,另附专门材料(最多不超过5000字)

附3

申报管理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全称

成果实施时间

年月至年月

成果实施范围

成果计算方法及公式

成果效益指标测算结果

序号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1

申报前一年效益额

万元

2

实施各年累计效益额

万元

3

平均年度效益额

万元

4

申报前一年效益贡献率

%

5

申报前一年投入产出率

%

本单位财务部门审核印章

年月日

篇8

一、信息化概念

人力资源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HR信息软件的管理,很多公司在未统一软件系统前,内部人员信息资料缺乏共享途径,局域网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实行信息共享,但局限于资料上传的及时性以及资料保管的问题,实施效果及日常工作开展的及时性都将大打折扣。HR软件开发工作的目标是通过VPN建立了公司各分支机构的链接,拥有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硬件基础,从而搭建一个整体的数据库,构建符合公司管理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现有应用系统业务功能,驱动公司HR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消除信息孤岛;并且通过集成系统应用,实现公司HR业务需求,以及HR业务流程的持续优化,适应未来公司发展对HR系统的扩展应用需求,为公司战略目标与远景达成提供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支撑。

二、工作步骤与目标

1.人力资源信息整理完善。HR系统开发工作的一个重点项目就是整合各单位人力资源信息,并通过一定方式载入软件模块,在汇总各项资料的基础上,按照软件开发工作要求,添加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人员岗位与职位编码等,整合人员身份及基本信息、工作简历、任职历史、薪酬资料、劳动合同信息、绩效考核历史记录、培训项目等,意求最大限度完善人力资源数据,并规范人力资源数据统计及记录格式。

2.规范数据出入及报表功能。HR软件模块附载的相关信息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财务、OA及办公管理等其他模块有着很大联系,考虑到其他模块及整个系统的稳定,HR相关资料的进入输入及调整修改与以往做法会有很大区别。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按照一般理论,可以分为六大块:人力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劳动关系,这六大块都有相对独立的数据信息。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规范人力资源数据统计,公司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报表体系,但是,这绝大多数的报表都需要人事工作人员手工填入或汇总。HR模块开发工作需要归类整理各类人力资源信息资料,借助软件系统的实时更新及信息共享平台,需要重新设定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报表内容,通过规范各项数据汇总格式,整合并重新设置相关报表,达到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各项数据了然于心。

3.实时分析与决策。一方面,报表功能需要倚照人力资源原始资料的完善,另一方面,生成的报表静态存在也毫无疑义,这就引申到数据及报表功能应用的第三步:分析决策。以上三个步骤可谓环环相扣,如果第一步还没有实施好,就去做第二步、第三步,打个比喻就象“没有打地基就直接盖三层楼”一样。事实上,如果一个单位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还没有网络化,还处在单机操作阶段,那么距第二个步骤“规范人力资源的业务流程与报表功能”就比较远了,公司人力资源信息使用人员必须熟悉系统平台的应用,并有责任、有义务保证各项数据的准确与实时更新。分析与决策的工作内容,可以按管理层级进行区分。公司领导班子、公司人力资源部及其他职能部门、各单位决策层及人事工作部门、各单位用人部门都有对人力资源信息分析决策的必要。

4.人力资源信息智能监控。智能监控在这里指的是人为设置相关标准后,人力资源系统平台在进行日常统计运作时,在相关数据触发到人为设置指标的警戒线或是其他标准线,可以按相关格式要求出具智能分析报告,报告的格式一般采取图标或其他可以让数据监控者一目了然的形式。具体的内容可以结合报表内容,不局限于劳动合同、人员结构、人才储备、人工费与收入统计、培训积分、绩效管理、岗位任职资格、人员优才计划等等。

三、管理思路

1.日常工作观念转变。思想观念上的认识不足必然导致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消极甚至是错误的行为,表现的就是“重信息使用,轻信息管理”的日常做法;或者把HR软件系统理解为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个考核体系、建立一个薪酬系统、搭构一块培训信息录入平台等;还有些存在着追求一步到位的思想,把HR系统理解为一套大而全的“完美”软件;甚至,还有些人员认为所有人力资源信息都需要保密,而不可见光的。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需要充分认识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赋予行动上的执行动力,而有些基础数据库都还没有建立起来或是不完善的单位,想要靠上HR软件来实现一步到位,显然是不现实的。

2.基础信息的完备。人力资源基础资料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档案材料、根据国家相关法规需留存备查的资料、员工管理总结、日常工作资料等,我们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可按如下原则整理完备:

①核心业务。信息化是为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水平,所以对核心业务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六大模块进行业务纳入就非常必要。

②先进性。工作流程与数据处理信息化是为了体现计算机管理与日常人工管理相比较的先进性,如果更耗时耗人工,就无所谓先进性了。

③经验。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方面,人力资源工作者很多有着相当丰富经验,这些员工是一笔财富,他们的工作方式对日常管理工作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如何将起日常经验化的工作方式与计算机结合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指的是可以借鉴移植已经已经信息化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范例。

④可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工作不是水中月、雾中花,而是我们工作的重要部分,如果我们思考的一些理念、工作方法或是创新都无法在计算机软件中实现,这样只有两个选择--舍弃这个软件;不然就是迁就这个软件而暂时舍弃我们的需求(也可以在软件之外通过其他方式实现)。

3.配套保障。任何一项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有一个过程,需要很多方方面面对之进行护航保驾,以求尽善尽美。HR软件也是一个新生物,除开各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外,还需要有文件制度、人员安排、计算机配置等方面配套保障。

①制度保障,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日常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方式,约束各项数据提交及保管的格式,规范信息管理端口,并按组织架构层级分解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责任,分级设置各项管理指标,并通过目标考核盘点各阶段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任务。

②人员保障。各单位应设定专职的信息管理岗位,实时监控责任单位内的人力资源信息情况,针对各种问题提供解决措施,并定期提交相关数据及分析报告。

③计算机配置保障。主要是指计算机硬件与网络维护方面,需要各单位对信息化工作的载体进行确认,并按需进行相关资源的配置。

4.管理规范化。

①组织架构规范化。根据公司经营战略目标需要,规范各单位组织架构的设置及人员配置,切实做到定岗定员,因岗设人,同时考虑到外界影响因素,做到组织架构可弹性化,避免日常运作的经常调整变动。

②日常业务规范化。根据政府及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将人力资源工作业务分模块归类整理,明确各岗位职责与任务,使人力规划、招聘配置、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等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化、套路化,降低人为因素影响。

③信息数据规范化。HR系统平台是公司人力资源信息的集成,是供各单位共享使用的载体,各自为政、依工作喜好及个人习惯建立的数据信息将逐步退出数据库系统,所有人事工作人员应该将个人日常工作保留的各项数据信息规范化,避免一人一个数据库、一人一套工作方式的现象,从而发挥HR系统集成管理的便捷与先进性,建立人力资源各大业务模块的信息管理网络,通过一定途径实现程序互通及资料关联,提高工作协助效率。

④统计报表规范化。统计报表是数据信息化的产物,是指对数据的简单统计。规范各类报表,需要梳理人力资源管理日常工作,按一定标准对各项工作进行分类整理,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设置一定的显性与隐形指标,指标按需整合公司各单位各项报表数据。

篇9

摘 要:高校应打破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理念,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更新教师的教学思维和知识结构,从而推动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文章主要从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原则为出发点,来探究当今我国各大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管理;创新;原则;建议

1.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大高校普遍存在扩招的现象,使得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逐渐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这在一定程度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挑战。“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1],而其关键则在于创新,要想培育创新性人才,我们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坚持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教育的根本动力,完善各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教育管理创新理论研究

创新教育的管理原则是要求我们在完成传统的教育管理的继承和发扬之后,再进一步地更新和发展教育领域,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以培养能够顺应时展潮流的社会创新性人才为根本目的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我国目前现有的创新教育管理除了给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讲解之外,还要根据现实条件给学生安排一些相关的社会实践性活动,建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体系。努力将其朝一体化、层次化和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发展,从而使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阅历的双丰收。在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方面,则强调的是针对各高校专业教材的选择,秉承的是科学性、先进性、经济适用性等原则,以此来选择能够适应新世纪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课程教材,并且选择的教材要尽量符合现代化和多元化,以便更好地适应现实要求的需要。而在对学生的其他能力培养上,主要注重的是对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3.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应遵循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也可以称作是伦理原则,即在伦理学上被认为是绝对“善”的东西,它是调整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应该遵循相关的道德原则。

3.1领导与教师关系中的道德原则

(1) 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就是突出人的主体地位,针对高校的管理者而言就是要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一切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做到解教师之所难,体教师之所苦,能够让教师深刻体会到身处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面的温暖和帮助。

(2) 民主管理原则

针对高校教育的民主是指作为管理者应该尊重被管理者(即教师)所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给其提供参与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际教学问题上,管理者要放下领导的权威,虚心向教师请教,并对确实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3) 激励性原则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和斯坦尼尔曾经说过:“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因此,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肯定和褒奖,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而且也让他们体会到了自己存在的重要价值。

3.2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道德原则

(1)关爱原则

关爱原则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包括管理者)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方面的鼓励,而且也体现在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帮助。教师的关爱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指出的当人在生理需求以及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继而产生一种社交需要(即希望自己真正成为某群体的一员,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关心和体贴)。因此,这就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关爱对学生而言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己学习、工作的一种肯定和激励,只有关爱才能真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2)诚信原则

诚信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管理过程中,由于个别学生存在诚信意识薄弱等缺点,因此就容易出现借阅书籍过期却迟迟不给予归还,考试作弊等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恪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以身作则,为构建文明校园的建设而努力。

4.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使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无法得到充分理解和全面改革,这与现代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各高校应转换办学思想机制,深挖内潜,加强内部组织管理和外部学习交流,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由传统向创新的转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深刻认识目前高等教育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4.1 管理系统的封闭性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强调的是管理者的权威性。比如,在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编排的过程中,没有遵从民主管理原则和人本原则,一切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行事,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呈现一种与外部隔绝的内部封闭状态。这样不但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难免与众多教师的讲课风格和教学计划背道而驰,不利于学校的管理。

4.2 教学工作监控系统的形式化

    在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学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是以学生和教师提出的参考性意见为转移,而是完全凭借决策者自身认识和感知来进行考核和评定,殊不知这种禁锢式的管理不利于学校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这样不但会造成学校的校园文化与现实情况严重脱节,而且也会使得学校师生产生一种厌倦和不被重视的心理。此外,各高校缺乏一个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反馈机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重视这种信息的反馈,而往往只是形式大于内涵,使得师生评价结果根本落实不到位,同时也使得学校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也因为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而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和改进。

4.3 课程安排和考核标准的不合理性

现行的教育体制是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在课程选择上并没有以此为根本出发点来进行合理的安排。尤其是针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只是单纯的靠书本知识的讲解和灌输,没有考虑到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或者是过渡的让学生参加各类 实践,但又常常流于形式。针对学生的学习考核,书面理论知识考核的居多,对实际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核偏少。此外,教师往往存在过多的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少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4.4 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性

由于受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学生的管理制度方面,虽然学校在学生守则里面明确规定了学生应该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其存在的制约因素比较多,再加上没有给予适当的疏导,因此导致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觉意识;其次,在教师方面,没有形成一个以生为本的教学与管理机制,教师单方面主导课堂教学的桎梏依旧存在;此外,在对教师的教学考评制度上,也没有建立一个真正合理的评估体系。

5对教育管理创新的相关建议

5.1 坚持创新教育教学的管理理念

首先,高校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当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不仅要肩负着育人、传递教育知识、培养社会性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且也要强调教育和学术的结合以及真理和文明的统一。因此,学校不仅仅只是一味单纯的去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教育人才,而是应该主动的去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让整个学校的师生跟随时展的步伐前进,去学习新知识,去运用新技术,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发展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顺应时展的潮流,去造就顶尖的社会性人才。

其次,用教育管理的改革来统筹和引导。教育观念的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等学校教育不能只是一成不变的秉承一种教育理念。因为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广大师生的思想也难免会跟随社会的节拍而改变。因此,学校的教育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而教育理念转变的前提则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教育管理的改革来作为统筹和引导。

5.2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关于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多年来一直是全社会始终贯彻的基本教育方针之一,但实际效果却不可恭维。那么如何更好的贯彻方针,潜移默化的从整体上加强教育师资的质量,实现我国教育百年大计呢?

首先,要选人、留人、培养人,这要先做到建立健全相关的教育管理制度,采取措施严格管好教师的文化素养及育人品格,利用感情和适当待遇等留人的方式来留住比较优秀的教师,进而达到稳住资源,培养人才的目的。或者采用先进的绩效管理方法来奖罚考核师资队伍,使之优胜劣汰,保持教师的纯洁度、可靠度和为人师表的公众形象,最终打造出一支充满活力,使学生、社会公众信任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其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用反聘、直聘的方式聘请政府官员、知名人士、优秀企业家等德高望重的人士,让他们的社会影响力、社会经验以及成熟过硬的实用知识技术发挥最大作用。这些人一旦走上教师讲台,带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课本上单纯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经历和实用性技能,让高校学生更加真切的了解社会,缩短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为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尽快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铺垫,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

5.3增强高校网络交流平台的实用性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投入使用,为高校教育带来了一次信息化管理革命,高教管理网络交流平台作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它的实现可以进一步确保高校准确、及时有关文件条例和管理规定,让教育管理更趋高效、民主,真正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及时沟通,被管理者可以发表对管理者的建议和意见,让管理者及时查看,并尽快改进,提高管理的服务化和人性化。

5.4 提高教育观点与评价创新

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目标,运用科学的手段,通过系统的信息收集、分析、解释,对教育相关现象进行价值评判,从而不断为优化教育及教育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支持。教育评价是高校对自身教育成果的一种评价,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身的一种鞭策,提高教育评价的创新,有利于管理、教学和学术的创新发展,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整体创新。

6.结束语

篇10

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企业的劳动者——人力资源,他们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因而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更关心的可能是它的资金和市场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常常为其所忽视。然而恰恰可能是人力资源的瓶颈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当中,我们是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始终强调个人服从组织需要,服从事业的需要,而很少考虑个人的专长、兴趣及需要,而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主要要素。

而且人是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第一的、决定性的资源。我们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围绕人这一要素,为他们创造各种能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尽其所能。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就是树立为人服务的观念。当组织内的员工受到尊重时,他们就能体会到自己是组织的主人。人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有积极性,或积极性多高,对于其能力的发挥程序至关重要。我们知道,人的能力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发挥出来。

所以我们在用人方面:一是能力性质、特点的差异。二是能力水平的差异。我们要“用人之长,避人这短”这是我们学人力资源管理要懂得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要承认人与人之间能力水平上的差异,目的是使我们要懂得人力资源在利用上坚持能级层次原则。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差异原理指的是:具有能力层次的人,应安排在要求相应能力层次的职位上,并赋予该职位应有的权力和责任,使我们个人的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人力资源问题往往牵涉文化、制度与人三个层面。

人力资源观强调职业管理者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其各项职责如招聘、绩效管理、员工保留、培训规划等都需要各主管的贯彻配合和直接参与。同时,各层管理者直接承担着下属辅导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等职责。员工也越来越多地负起自我管理的责任。

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把精力放在员工的考勤、档案、合同管理等事务性的工作上,被定位为后勤服务部门。到了90年代,随着企业基础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在管理中,人作为一项资源,而且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人们所强调的“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在这一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以人才测评、绩效评估和薪资激励制度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得以确立。

所以我们为了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把人力资源战略同企业竞争战略做到一致:

企业在确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时,首先必须清楚企业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然后再确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2.把员工培训作为解决人才需求不足的方法

由于缺乏知名度和吸引力,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都面临严重的人才缺乏问题。良好的培训机制离不开科学的培训规划以及合理的控制制度。也就是说,员工培训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社会辅助教育等形式来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既要注重培训的内容,又要注重培训的层次。同时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制定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内培训,以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

3.创造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从而增加了企业收益;二是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在企业内外提供有偿服务,逐步演化为利润中心。

4、给予员工的福利与待遇、为员工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表现机会

在管理的过程中,福利,始终是现阶段最主要的留人机制。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员工管理来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一个适宜、安全、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也是促使员工积极工作的条件之一。不论薪金还是职位都有封顶的时候,一位总经理如果干的不错,企业没有合适的更高的职务再晋升他的时候,企业应该为他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展示其才能的机会,比如鼓励其下海,为他提供资金、技术及其他扶持,或是实行股份制,用股份的诱惑吸引员

工,留住员工。5.制定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框架的建立以及机制的完善。公司必须从整体战略眼光来构筑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厦,并让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如培训开发、管理沟通、岗位轮换、考核等等)相互联结、相互促进。当然激励机制的最重要部分则体现在对员工的奖惩制度上。

同时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由此也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激励雇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挑战性,满足其成就感,营造雇员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旨在使雇员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帮助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目标。

6、热爱、理解、关心员工

热爱自己的员工是经营者之本。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只有做到了>:请记住我站域名/

我们要谨记:尊重和欣赏你的员工,可以从最简单的方法开始做起。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如果你的真诚地赞美第一个员工,那么人就足以促使员们更加友好交往和努力工作。

我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宝贵财富,但是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尤其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以下是我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几点建议:

1、首先我们企业应该要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

2、在激烈竞争的现代企业中,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就很难发展,即使生存也会面临危机。在管理上也是如此,企业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断地扬弃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3、人力资源管理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建立多种形式的系统化的激励机制,重视精神激励。

1)目标设定方面不仅要体现企业目标的要求,还必须要满足职工个人发展的需求

2)物质鼓励是基础,但不是万能的,精神鼓励是根本,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企业真正留住人才

4、我们要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服务。

在我国企业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溶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背景下,加之入世后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机遇与挑战,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应及早做好准备,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管理层次,采取积极行动,减少人才流失的损失。

建立企业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建立适合员工发展的内部环境,通过提升人力资源总体能力以最终提升企业核心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全球性企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竞争日趋激烈.但最终必然是人力资源能力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才选用机制的竞争。而且我们现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面对二十一世纪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企业应该要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力加以重视。因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优势,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后序话:

不知不觉与老师一起上课也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真的很高兴,多了一个好老师,站在朋友的角度上多了一位好朋友。在你身上学了好多有关人力资源的知识,课外的知识。是你让我接触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让我接触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例如:美的空调的案例。让我接触现今高校继续就读的情况。这一个过程是很值得我回忆的。

令我收获最深的是分析美的空调的案例的时候,我作为我们组的组长,就要对这个案例负责,我尽量让每一位组员都参与其中,并不是为了应付。我也不喜欢这样的做法。我采取的办法是让每一位组员去看一看美的空调的案例,然后将她们的想法告诉我,我再将她们想法好的采取,不好一起商量讨论。我还记得我们班的有关组员,下课时还在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好感动,我觉得真的每一位人都参与其中。我还深深记得我为了做powerpoint整整一个下午座在电脑旁边,为了就是做好这次的案例分析。

接下来,就是我代表我们这组上去发言,虽然平时我有做过主持,在公众面前发言,参加演讲比赛。但今次的感觉与前面几次是完全不同,尽管以前我们在上公选课时也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也是代表我们组员出去,但今次我更懂得为我们组员着想,因为我们今次不仅有我们班的组员,还有其它系的组员。我现在代表是我们整组的成员,代表我们这组组员的想法。而且尽管我在这次案例分析中,可以未必是最好的一组,但最后得到组员的支持,我觉得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因为不是她们对我的信赖与支持,也不会派我上去,也不会后来对我的肯定,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团体合作的精神,因为有时候你做一件事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全部人一起合作做出来远远要比人一个人做要好。这是我在今次案例分析中得好最宝贵的一点。

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会因为人力资源管理选修课结束,就结束有关方面的学习,我会一如既往的去学习有关方面的知识,继续去对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案例进行分析,在此,我也希望在以后,如果我有相关方面的疑难,请老师多多帮助,我也会继续与我们这组的人讨论,看一看她们的观点是怎样的。

因为如果将来有机会,我想继续深造,而人力资源是我其中的一个选择,所以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把它学好,学精。也希望老师出给一些宝贵的意见。

最后,很感谢老师在这段日子里给予我们的。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