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4: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机电安全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1机电设备陈旧
矿山资源的消耗必然会推动矿山开采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矿山开采企业纷纷建立,在这个竞争激励的市场环境下,矿山开采企业为了赢得经济效益,占据市场地位,不得不购买一些机电设备来提高开采效率。从我国当前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现状可以看出,这些机电设备不是自身出现质量问题,就是机电设备使用时间太久,再加上日常不加以维护和管理,使得电气设备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从而不利于矿山资源的安全开采。
2.2对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
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对我国当前矿山开采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对安全问题已经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级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矿山开采企业,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力度不够,许多矿山开采企业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是在出现事故之后才手忙脚乱地采取补救措施。
2.3机电管理人员素质差
在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了电气设备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在我国当前矿山电气设备管理工作当中,管理人员大多都是一些农民老百姓,这些人员的素质差、知识、技术水平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再加上日常工作中对需严格执行的规章、措施,执行力度不够,不能在机电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真正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从而不能确保矿山开采的安全。
3提高矿山机电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引进先进的设备,加强设备维护
科学技术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对矿山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保障矿山资源的开采效率,保障开采过程的安全,就必须引进先进的机电设备,同时还要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机电设备在生命周期内的正常运行。另外企业还要合理配置必要的检测仪器、仪表,检修、维修工具和备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重大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建立统一的设备管理监督网络,利用网络技术来提高机电设备管理自动化效率,从而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3.2落实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
制度是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我国当前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工作中,作为政府,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为矿山机电安全管理提供制度依靠和法律依据,从而确保矿山开采的安全性;作为矿山开采企业,更要认识到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将机电安全管理工作当作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在机电安全管理工作中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建立健全适合企业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类设备台账、卡片、采购标准、出入库管理、安装调试、维修、检修以及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矿山安全规程》等规章制度,从制度抓起,从基础管理抓起,从而确保安全。
3.3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管理人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保障电气设备运行安全,提高矿山开采的效率,就必须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骨干队伍。首先,矿山开采企业要加强管理人员对电气设备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机械设备故障的处理能力,确保机电设备处在一个健康环境下工作。其次,企业要加强管理队伍的素质培养,只有高素质、专业技能过硬的队伍才能在机电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发挥管理人员应有的作用,从而确保开采的安全性。
生产设施老化、简陋缺乏,技术性能下降,再加上一些旧的生产设施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2运输设备管理
2.1井下防排水装置矿井必须配备3台水泵,水仓、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主要排水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泵必须配备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必须保证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水管必须配备工作和备用水管,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备用的水管能力应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以及检修水泵相适应。对存在隐患的矿井,可另行增建抗灾强排能力泵房,应每年进行1次性能测定。
2.2提升运输机电设施
2.2.1立井、斜井提升机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保险装置,保险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是防止过卷装置。二是防止过速装置。三是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四是限速装置。五是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六是闸间隙保护装置。当闸间隙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报警、自动断电。七是松绳保护装置。八是满仓保护装置。箕斗提升的井口煤仓满时,能及时报警,自动断电。
2.2.2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要求:一是滚筒边缘要高出最外1层钢丝绳的高度,至少为钢丝绳直径的2.5倍。二是滚筒上必须设有带绳槽的衬垫。三是钢丝绳由下层转到上层的临界段外(相当于绳圈1/4长的部分),必须定期检查。对现有不带绳槽衬垫的在用绞车,只要在滚筒板上用1层钢丝绳作底绳,可继续使用。
2.2.3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提升装置使用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对磨损、锈蚀断丝超限的钢丝绳和不合格的连接装置必须及时更换,不得违章使用,严禁超载提升,箕斗提升必须采用定重装载。
2.2.4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输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规定:一是必须装设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二是在倾斜井巷中,必须装设弹簧式或重锤式制动闸,制动闸的性能应符合要求。
2.2.5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遵守下列规定:一是在上、下人员的20.0m区段内输送带至巷道顶部的垂距不得小于1.4m,行驶区段内的垂距不得小于1.0m。二是输送带的宽度不得小于0.8m,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8m/s。三是乘坐人员的间距不得小于4.0m。四是上、下人员的地点应设有平台和照明。上、下人的区段内不得有支架或悬挂装置。五是运送人员前,必须卸除输送带上的物料。六是应装有在输送机全长任何地点可由搭乘人员或其他人员操作的紧急停车装置。七是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应设断带护装置。
2.2.6使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巷道内应设照明装置;必须装设驱动滚筒防滑保护、堆煤保护和防跑偏装置;应装设温度保护、烟雾保护和自动洒水装置,并在主要运输巷道内安设带式输送。
2.3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矿井至少应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意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他任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条回路。主通风机、提人立井提升机、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应设置双回路供电。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严禁继续使用。井下电缆必须选用带有MA(煤矿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的联结和铺设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是电缆必须悬挂。二是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中悬挂的电缆应有适当的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三是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0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0m。四是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必须加装套管。电煤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必须采取具有短路、过载荷漏电保护的综合保护措施。
2.4矿井主通风机装置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1台备用,备用的风机必须能保证10min内开动。对通风机必须3a进行1次性能测定。矿井的主要通风处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及时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改变后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通风机的机房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中,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3结束语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安全“三同时”源头管理问题
(1)建设单位认识问题部分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工作缺乏足够重视,未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36号令)的有关规定。如工可阶段未委托或未及时委托安评机构进行工程安全预评价,有的工程初设文件甚至施工图已完成后才“补课”,导致预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未能在后续设计与施工中得到采纳与落实,也增加了日后为此进行安全整改的难度和费用。(2)设计环节相关设计单位由于对垃圾电厂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场所(部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设计规范标准。如对垃圾渗沥液收集区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缺乏足够重视,主厂房功能区域布局设计不尽合理,防爆设计方面要求的排风管道材质选取及管道防静电措施、区域易燃易爆气体浓度的检测、信号输送和安全联锁措施不完善,是引发本次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3)建设过程由于工程施工过程或因施工人员责任心等原因,导致工程施工质量未能达到技术标准、设计文件的要求;而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又未能履行职责,做好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如在验收评价中发现,个别电厂全厂配电箱控制柜电缆进口处大部分未实施防火封堵;部分防火分区或出入口擅自变更,留下消防安全隐患。
2.2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素质问题
工作中发现,该行业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人动较频,新上岗的主要负责人未及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有的电厂未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仅指定生产一线的某位值长兼职。况且有的电厂生产人员实行三班两倒制,值长在完成自身繁重的工作同时,难有精力顾及所兼职的安全管理工作。还有的电厂虽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但由于其之前并无安全管理工作经历且未经相关安全培训,工作起来力不从心。
2.3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1)火灾爆炸危险区域管理垃圾电厂的最大风险在于原料垃圾易燃有毒气体的散发,如何对其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是垃圾电厂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如垃圾渗沥液的处理就不容忽视。生产过程如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将收集的渗沥液未及时抽送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可能导致渗沥液收集区域易燃易爆气体浓度升高,形成重大安全隐患。此外,在柴油库管理上,如卸油管未行防静电接地;油罐通气管高度不符合规范要求,通气管未配阻火器是常见问题。(2)消防器材、设施管理常见问题有:将设置于室外场所(如升压站、露天油库等)、粉尘场所(如锅炉房等)的移动式灭火器,直接置于地上,未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有的场所(部位)未配置灭火器,如电缆桥架层室、汽机房行车操作室等;移动式灭火器未实行定置管理,不少场所的灭火器已失压失效,室内消火栓箱未划“禁止阻塞线”;存在油品火灾危险的场所虽配置了消防沙箱,但未配消防铲、消防沙桶;消防器材巡回检查流于形式等。
2.4电气安全管理
常见问题有:电缆孔洞防火封堵存在疏漏;施工临时用电接线随意,缺少必要的电缆保护措施,未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防雷接地装置未经气象防雷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电气安全工器具(如绝缘棒、绝缘靴和验电笔等)超期使用等。
2.5特种设备管理
在特种设备管理方面亦存在薄弱环节,个别电厂未能做到所有特种设备及时注册登记、委托检验,如锅炉等主要设备注册取证,而空压机室的空气储罐未取证;垃圾吊车、汽机房起重机按时检验,而水泵房检修用电动葫芦未及时委托检验。安全阀、压力表等强制性检定的安全附件超检定周期使用。
2.6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范
(1)垃圾防臭措施垃圾储存过程因发酵可散发出恶臭气体(主要为硫化氢、氨等)。垃圾卸料大厅内的卸料门,因传动装置故障、未及时清理洒落在门口的垃圾等原因,卸料后未及时关闭,多扇门敞开,导致垃圾仓无法维持负压状态,臭味溢出,大厅内恶臭严重。(2)应急措施垃圾电厂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较多,大部分还存在有毒气体或有毒粉尘,但部分电厂缺乏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如正压式呼吸器、有毒气体检测装置等);有的呼吸器仅配置单套,无法展开协同救援。(3)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率不高,作业人员在卸料大厅、污水处理站、飞灰固化车间、灰渣卸料及转运场所未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3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以为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1)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工作,加强源头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安监总局第36号令的规定,及时委托开展安全评价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新建、改扩建垃圾电厂工程的监管,督促企业在工程各阶段,贯彻落实安监总局第36号令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监督做好垃圾电厂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查工作,保证工程设计质量。(2)工程建设过程,监理单位应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委托监理合同》和有关标准规范,对承建商进行管理,做好包括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在内的工程项目管理“三控三管一协调”工作,保证工程施工质量。(3)鉴于前述存在问题,建议适当增加现有我省行业标准《福建省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检测监管及考核评价标准》(DBJ/T13-93-2010)中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考评内容和权重;此外,考评组成员应有行业安全生产专家或注册安全工程师参与。(4)强调垃圾电厂的安全管理除符合行业标准《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安全技术规程》(CJJ128-2009)外,企业还应执行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电力、消防、特种设备、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接受安全培训,具备垃圾电厂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企业应重视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与提升,亦可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管理工作。(6)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保证得到有效执行。(7)企业必须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并向从业人员通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8)企业应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及自身实情,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成立应急组织机构,定期进行学习、培训及演练。
2认真落实电力生产各级岗位安全责任制
各级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监察机关或部门,应在充分正确理解《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企业安全作业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特性,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按岗位安全责任制要求,将电力安全生产目标真正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确保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增加员工的安全忧患意思。组织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与企业相匹配的实际的、可行性高的、落实度高的班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通过奖惩、表彰等经济措施激励,增强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安全生产观念意识转变。“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做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全面管理,从而减少或避免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不安全事故发生。
3规范安全生产全程管理,加强现场动态管理,杜绝违章行为
要切实履行好电力生产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做到安全生产认识到位、监督职责管理到位、事故应急预防工作全面的基础上,强化电力生产全过程的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电力生产一线班组的动态管理,组织编制简明详尽、操作性强的标准化操作指导书和管理规章制度,有效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责任心、责任感和严谨公正态度。在新市场环境电力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中,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速度、安全与稳定持续发展”等3者间的辩证关系,不断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素质水平,使各操控人员和管理人员自觉服从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手段,主动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将“安全第一”方针真正扎入每一位员工较高的思想高度。充分贯彻落实“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记录)和“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未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未受到处分不放过、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安全管理原则,并实现全方位考核,认真做好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违章行为是电力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具体表现在作业性违章、装置性违章、指挥性违章、管理性违章4个方面。违章是电力安全生产全过程中的杀手,不仅要强化作业人员的违章危害意思,还要建立集“事前、事中、事后”等为一体的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有效防止电力生产设备和人身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力生产作业和管理人员的反违章意识和“四不伤害”能力。全体人员应将反违章作为日常安全生产作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电力生产安全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认识到违章现象、违章行为和违章事件的沿袭性、潜伏性和顽固性,认识到反违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牢固树立“违章就是事故”和“反违章是员工基本技能素质”的操控理念,铲除违章作业的思想根源。坚决消除偶然性和习惯性违章,坚持安全作业规范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电力安全生产全过程各环节的“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4加强安全技术装备的管理
严格安全技术装备和工器具的报废管理制度。要做到新上设备要合格、设备检修要精细、安全用具要齐全。要提高员工安全技术装备的安全管理意识,强化安全机具报废制度管理力度,避免存在侥幸心理,为安全事故埋下隐患。要认真检查、检测和强制报废到期的、己损坏的、检查结果不准确、技术落后的安全技术装备,并避免外流,为新市场环境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对安全技术装备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要加强安全技术装备的使用动态管理,对使用的工器具、设备材料、使用记录、修理记录和验收记录等均应做好相应的登记,做到数据资料登记完善,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5加强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
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应该充分结合企业已辨识的风险管理基准数据库、电能生产历史数据库、电力负荷预测数据库等,切实将其和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有机结合,不仅要规范电力生产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同时还要提前预控电力生产中存在的固有风险,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预测等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或降低风险。对固有风险和事故案例进行学习和预处理,确保大家熟悉电力生产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逐步在生产全过程让全员积极参与,形成一种常态的风险管理状态,使全员时常有一种风险预控、风险辨识、风险处理的意识,并不断深入研究和改革创新,杜绝不规范的工作,将高危的电力生产工作逐步科学化、常态化、系统化和标准化。杜绝风险分析和实际工作相脱离,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和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对风险和安全事故进行综合处置,以实现电力生产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
2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2.1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重视不足,安全管理流于表面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电力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但是当前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流于表面,某些单位更是仅仅“喊喊口号”,对于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特别是在安全管理和经济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安全管理往往处在一个不被重视的地位。此外,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足,某些单位遇到安全问题往往采取消极的逃避和拖拉方式,将安全问题抛之脑后,无形之中埋下了安全隐患。
2.2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基础不牢,安全意识不足
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基础不牢,缺乏必要的有效保证措施。某些单位对于安全管理认识不足,管理措施不到位,人员责任混乱,造成了施工现场混乱的情况,比如高空作业和大型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足,安全保护不到位,安全设备进场不及时。安全意识不足不仅仅指施工单位安全意识不足,而且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对于自我安全保护不足,只要施工单位分配了任务,施工人员直接进入现场施工。
2.3电力工程安全教育不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电力工程安全教育不足,管理员和操作员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教育停留在表面,只是简单的讲述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缺乏实践环节,严重影响了安全教育效果,无法将安全教育落实到实处,导致施工人员存在应付心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一方面指工作人员专业人员素质很难满足实际要求,一方面指工作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没有主人公意识,工作过程中“忽略”与“疏乎大意”现象经常出现,很难确实将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的工作过程中。
3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几条措施
3.1打造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认识
打造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企业文化灵魂。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决策、目标、管理的集合体,安全文化理念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在总体布置上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安全管理理念,杜绝出现过度追逐经济利益的现象发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工程开工之前,做好安全策划,编制安全作业措施,标出危险点,并且制定预控措施,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某些大型施工机具进场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检验力度,前移安全管理关口,全面落实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措施。
3.2落实安全责任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搞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落实安全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确定项目经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核心地位,经由项目经理确定建设队伍、技术和相关设备的选取,坚持依法开展工程招投标,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杜绝“一流单位中标,二流单位进场,三流单位施工”的现象发生,监督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部门,分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的职责规范化、明晰化,确保施工安全。定期召开生产会,讲评工程完成情况,安排下步生产计划,解决、调度、平衡生产各环节存在的各项问题,提高计划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工程技术人员对进场的材料、构件进行收集、验收、送检、拿取复试结果。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土坡防护、脚手架、机械设备、电气线路、仓储防火等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和标准,对存在“三违”行为人员进行教育、处罚。
3.3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杜绝安全管理漏洞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树立“安全第一”和“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建立思想教育、技术教育、岗位专业为一体的安全培训体制,保证作业现场交底清楚,安全措施落实。定期派遣巡视人员进行现场勘测,并且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监督,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严格落实作业许可管理制度。要加强对现场作业的许可管理,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办理作业票证,切实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坚决杜绝无证作业。
3.4对危险点进行分析和预控,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
对于危险点进行分析控制,控制态度不端正、操作技能低下的行为,不断加强施工管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营建安全氛围。作业交底不仅要进行作业任务交底,还要进行作业条件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务必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和《消防法》等法律规定,落实责任、加强考核、从严问责,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考核、从严问责,切实加大对“三违”现象的处罚力度。
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地区调度实时监控、变电站自动化和负荷控制等三个方面,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完善,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1)设计不合理。设计不合理是目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首先,我国面积广大、幅员辽阔,这就导致了我国的电网建设的覆盖面相较于大部分国家来说都比较大,如此庞大的电网建设中难免存在着一些设计不合理的现象,这就导致不同地区的电网建设没有得到统一,而且用于电网建设的设备的型号和功能也各不相同,这就给国家电网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其次,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这样就会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达不到相应的安全、稳定的标准,这样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过程中,很容易会发生一些安全问题。(2)技术水平低。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就会发现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首先,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而且我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导致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没有西方国家那样发展迅速,这就使得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越来越落后,逐渐造成了现在技术水平的状况。其次,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虽然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我国电力系统的运作负荷较高,为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正常运行增添了不安全的因素。然后,由于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有些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也相对比较恶劣,使得这些地区的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这就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建设和发展,有时还会影响电力资源的正常输送,甚至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3)设备问题。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过程中,相关的电力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做用,但从我国的目前情况来看,相关的电力设备的问题也是影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的运行状态下,相关的电力设备的老化、损坏等问题时常发生,不仅影响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正常运行,而且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此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的维护和修理不及时,还会导致事件问题的加重。而且在我国还存在着相应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对于一些故障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也会影响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和安全管理。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1)合理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针对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面对我国当前设计不合理、设计水平低的状况,我们首先要做到就是要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设计。首先,要在当前我国现有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和管理进行合理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尽最大可能的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安全、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不同部分拆分开来进行单独的设计,这样就减少了设计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的干扰。其次,可以加强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开发。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电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对相应的技术进行改进、创新,以此来改变我国技术落后的局面,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有技术的改革、创新来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设计。从而加强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和安全管理。(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要想强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相应的电力单位就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出每一个人都职能作用,来保障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运行。首先,可以健全管理制度。各个电力单位可以任用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或指导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电力单位也可以采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依托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更加科学、高效,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保障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运行。其次,可以强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将自动化的信息技术融入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当中去,这样就可以利用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来完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保障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正常、平稳、安全的运行。(3)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各个电力单位要加强对相关的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对这些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这就使他们在日常的检查维护工作中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消除不安全因素,能在很大程度上够保证大部分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在设备维护、修理过程中的一些不安全操作,从而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运行。
3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过程中,加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针对我国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现状,各个单位要积极寻找相应的措施,来加强自身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为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社会的人民提供更稳定、更安全的电力资源,为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彭东涛 单位:寻乌县天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2)降低杆塔的接地地阻,使跳闸遇到打雷时跳闸率降低,另外,通过此种方法,还可以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击水平,从而起到很好的避雷效果。
(3)在有些地区,还可以采用氧化锌避雷器。这种避雷击措施对电压很敏感,当雷击使电压超过一定幅度后,就会自动为雷击电流提供一个通路,从而避免高压线路被雷击,目前已被多数地区采用。
(4)最后一种是避雷针的安装采用防阻绕形式,起到避免输电线路被雷击的效果。
1.2做好杆塔组立施工技术
杆塔施工一般分为:全体组立施工和分解组立施工。在全体组立施工时,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求特别严格,应达到描绘强度的100%。分解组立施工时,抗压强度应达到描绘强度的70%。这样才能保证杆塔的稳定。
1.3施工前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员工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深刻领会技术环节在整个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只有将输电线路建设中的每个技术环节做好,才能保证在输电运行时不出现故障。另外,在进行技术培训时,让他们及时和技术人员沟通,真正明白输电线路的运行原理,使他们将这种技术重点贯穿到整个施工阶段。技术培训展开方式有举办培训班、进行现场指导及举行专家讲座等。
1.4引进新的施工技术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横担吊装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前要观察塔形的形状。当塔形为酒杯型时,对抱杆承载能力、横担重量及塔杆具置进行考察,考察合格后,选取比较适合的酒杯型塔形,实施分片式吊装方式的吊装。当塔形为猫头型时,首先对抱杆承载能力进行衡量,然后对铁塔周围的场地条件进行考察,最后从前后分片吊装和横担整体吊装两种方式中选取一种。
(2)抱杆提升技术。此技术优点是铁塔的组装和提升可同时进行。提升抱杆前,要将铁塔的组装材料预备好,铁塔组立被提升到一定高度时,将螺丝拧紧。在安装铁塔时,由于抱杆较重,所以在提升时必须选择普通滑车组和平衡滑车组,将这两套滑车
组合在一起进行抱杆的提升。此外,还需要腰环和顶部落地拉线两种工具的配合,它们是抱杆提升过程中重要的控制工具。
(3)塔腿吊装技术。该技术有单根吊装和分片扳立两种方式,安装时根据塔腿实际重量选取合适的方法。
2高压电力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2.1施工过程中安全制度的建立
在工程建设中,安全工作落实是否到位,对施工进度及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应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将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此外,在项目工程安全管理中,应将安全预防和重点预防结合在一起,向施工人员讲述企业安全制度及国家安全文件,让他们深入学习,确保施工中工程质量合格,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
2.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过程中,关注员工的安全,此外,还要对机器设备进行保护和维护,以免机器由于运行中出现故障而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安全。
(2)施工前,管理人员及技术员工应详细调查施工设计、计算文件及工程设计图纸,认真考察工程所在地的地理特征、基础类型及工程数量,对工程实施中的不利因素及时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安全方案。
(3)施工前,对施工材料、机器设备及人员合理规划。施工进后,管理人员召集技术员工进行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以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中的安全事项有全面了解,提高他们施工的规范性,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3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电力工程构建时,通常会遇到气候因素变化,对工程进度影响较大,也使工程充满安全隐患。遇到这种情况,施工人员应落实应对气候因素的安全措施。此外,在工程建设中,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保护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另外,针对一些安全事故进行预演习,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应变能力。还有,将施工人员安全保证工作纳入施工管理范畴内,并与工资挂钩,使他们主动注意安全工作。
二、强化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井下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煤矿生产中井下生产是重要环节,井下生产中的机电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对生产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此强化对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不但关乎煤矿生产安全,更关乎生产效率。机电设备在井下长期运转,工作负荷大,为了确保安全,必须根据机电设备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计划进行严格的使用管理,管理的前提是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只有有据可循,才能真正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在建立健全井下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后,井下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管理,才能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设立专门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或者岗位对于制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除了依靠井下工作人员的执行,更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保障执行,在很多的煤矿中早就设立了这样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或者岗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管理功能落实的不到位。笔者认为应当强化机电设备管理机构的职责和功能,促进各个部门之间能够与管理部门进行密切的协调和配合。作为设备管理部门,要对井下机电设备建立起一套专门的管理,就井下机电设备的使用、维修等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并建立起标准化,保证接触井下机电设备的人员能够按照标准行事。与此同时,对于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采购,也要进行必要的管理,必要时可以安排专人进行负责;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运行也要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据此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和故障情况,以便能够尽早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降低安全隐患。
3.加强井下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在环节负责人以及制度等方面的监管基础之上,还必须要对设备的监管力度进行强化,促使煤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将企业自身的利益当作是工作的基础。煤矿生产中要求按照进度要求安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实践中有效的做法就是将不同的技术指标作为考核内容下发至各个单位,对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运行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考察,促使煤矿生产工作人员时刻保持安全警惕,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在贯彻落实机电设备管理的制度规范过程中,煤矿企业,在各级下属部门也要设置专门的负责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将机电设备的相关情况上报给部门,在发现问题时按照有关的维修管理制度上报请修,时刻保证煤矿井下的生产安全。除了以上措施,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措施可以实施,总之,为了降低井下机电设备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不利影响,一定要做好措施防范。
4.自动填料装置的工作过程为自动填料装置。物料车将物料送到填料工位,将物料卸入填料装置的后料斗,此时,拉动挂在后料斗起吊钩上的手拉葫芦,料慢慢滑入填料装置前料斗。继续操纵手拉葫芦,此时,在物料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缓缓流向出料口,料慢慢进入料腔内,即完成填料过程。由于混合料含石灰和沙子,流动性较差,易堆积,还应定时疏散。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网络平台,都不能够达到绝对安全,也不是必要存在的。在处理上,需要对需求、代价以及风险的关系做好正确处理,并进行适当的防护,将安全性与可用性做到能够相兼容,既能够在技术上实现,也能够在经济上可以执行。
(二)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
采用先进的技术与形成具体的规范,保持电子政务平台的线路上与国际上的主流发展的趋势一致,保证形成电子政务网络安全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适合其可持续的发展。让其具有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全方面的安全保护措施。让各种各样的安全技术相互融合、补充,显示出自己的长处。假如一种或者一层的安全保护失去效果,其他的保护措施也能够不受到干扰而正常使用。
(三)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
作为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设计到了人、技术以及操作等方面的因素,单一的依靠管理或者技术是行不通的。只有在考虑电子政务平台安全的同时,确保各种安全相关技术与技术的培训、人员的教育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相结合。
(四)动态发展以及可扩展性原则
随着网络攻防技术的新的发展,网络的安全需要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随着外在的环境、条件等条件的限制,想要做到安全保护的一步到位,一次性的解决安全方面的问题是不可能实现的。信息安全的建设能够首先保证基本的、必要的网络安全性以及良好的可扩展性,随着日后的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对安全策略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加强,以求满足新的信息安全的真实需要。
二、物理与网络安全的防护设计
(一)物理方面的防护设计
根据电子政务网络的安全风险分析的报告可以了解,在物理方面的安全防护主要是网络机房的安全保护,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防止未授权的闯入机房,对机房做到全方位的监控,确保在出现安全方面问题后,能够进行事故跟踪;二是,保证支撑设施的设备运行环境在安全、稳定的情况下运行。
(二)网络方面的防护设计
对于较为集中的病毒可以让管理人员较为轻松的设计出一套对于整个网络都有效的防护策略进行防御。通过及时的更新防御病毒的服务器,能够快速的、有效的做到全部网络的病毒防御代码,让终端计算机能与全部网络的防护水平达到一致。通过网络平台的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对网络上流通的数据进行选择性过滤,将无用的、有害的数据信息进行隔离、禁止。入侵防御是一种能够进行主动防护的一项网络安全技术,在使用入侵防御技术的时候,通常需要与网络链路串接在一起。当数据包到达的时候,经过深度的分析后,对其具有入侵和攻击性的流量进行有效的拦截,避免网络病毒性的流量对其造成损失。
三、安全支撑平台网络技术研究的实现
对于电子政务网络的安全支撑平台网络来讲,计算的病毒是最为常见的、最容易出现的安全方面问题。在安全支撑平台网络技术研究的实现中,笔者主要对服务器以及用户终端PC防病毒做了阐述:
(一)服务器防毒
目前,针对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的应用,服务器已经成为各个业务系统的主要核心,网络用户每一天都需要进行一定数量的存取操作,假如服务器感染了病毒,就会对来访问的所用用户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在所有网络的服务器上,必须安装、部署具有防御病毒的网络体系。
(二)用户终端PC防病毒
在网络设备中,终端PC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是最大的,由于技术水平、安全防范意识等各种条件,因素的影响,导致终端PC极容易感染病毒,而病毒也容易向其他的机器扩散。更为严重的时候,大量的网络宽带被占用亦或是被植入了黑客程序,使得网络上一些重要的文件被向外传送。所以,对网络服务器上的终端进行防毒控制也是必须的措施。
四、电子政务中,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对策
(一)网络安全的技术应用
1、利用密码技术
针对信息,需要选择适当的加密方法用于信息传递过程。基于Ipsec的优点,其加密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Ipsec在系统应用的透明度上有较大作用,并且安全性较强,这一特点对于庞大的电子政务的应用开发,具有极大的好处。Ipsec的应用,减轻开发商因为数据传输中的加密而做过多的考虑。由于Ipsec网关容易部署和维护,选择其是较为理想的。
2、利用防火墙技术
网络系统是一个具有广域性的:作为专用网络,一般都是用于为下属部门提供数据库、日常办公以及管理方面的服务。通过与Internet等相关网络的互连,可以促进工作人员的访问、有效的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且对国内外合作,加强上级主管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针对这些特点,此方案主要是考虑到网络层次上的问题,将网络系统设计成为一个能够让各个级别用户群一起使用的安全性较强的网络。该网在保证了内部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了与Internet等相关网络的互连。具体措施如下:
1)网络系统中,各个局域网络的边界安全完全可以用访问的控制功能来完成防火墙的访问。在使用能够支持多网段划分的防火墙的时候,也能够实现其各网段的隔离以及相互之间的访问控制。
2)防火墙的入侵检测主要是为了对网络上出现的违规现象进行自动识别与相应的系统。将入侵系统与防火墙的使用相结合,也能形成一套具有主动性的防护网络违规体系。
3)网络的安全检测主要是包括设备、防火墙、服务器等安全检测。
(二)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辅助措施
1、加强物理层的安全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比之商业上的信息更具敏感性,对物理层的安全设计问题以及信息传输中的安全要求也比商业信息更高。整个网络系统安全得以保障的前提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在物理的安全防范设计上尅参考《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来进行;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防止信息出现被盗、被窃的现象出现。
2、强化信息安全意识
1)运用强大的大众传媒。增强、普及安全信息意识。
2)组织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的专题讲座和培训,确保安全防范和技术方面的先进、主动。
3)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策略研究,明确安全意识责任,强调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3、严格执法
火力发电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形式,但是由于煤炭的逐渐减小,人们开始逐渐开发各种新能源发电,如小水电、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核能发电、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沼气发电等,这些技术所用的能源都属于清洁能源,并且是可再生的,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它们虽然在技术上比较复杂,并且也需要投入较大的费用,但是它的资源量大、对环境污染少、分布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会得到更大的利用。
1.2高可靠性、高性能的输变电系统
电力系统中的输变电系统,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输送给用户的媒介,为了保证输变电的质量、运输的可靠性,需要对其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目前常用的输变电技术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柔流输电技术。高压直流输电采用晶闸管换流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这样可以较小线路的损耗,同时还能使线路的稳定性增强、传输的能量增大、系统控制更加灵活,大大较少了经济成本,它一般用于传输线路较长,电压等级较高的输电线路。柔流输电技术是用电力电子技术灵活的调节输电系统的阻抗和相位,它能使系统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输出的无功较小,便于控制,这样也能降低线路损耗和输电成本,保证输电系统稳定可靠。
1.3优质可靠的电能供应
由于对用户提供电能时,负荷的密度大,供电网络比较复杂,因此需要保证电能的优质可靠。目前,电能用户除了用于照明之外,多数都为电动机,它对电能的质量有很大的冲击,会影响到电压,频率、谐波以及电能的波动,因此提出了用户电力技术,它运用柔流输电技术的原理,对用户潜在的电能需求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并且生产成本也比较低,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当然,对于特别重要的电力用户,还需要为他们提供不间断电源,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
2.电力生产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2.1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电力部门都制定有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制度,但是由于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使这些安全制度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只是简单的说一些原则性的东西,遇到不安全问题,不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不能提出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这些都是电力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
2.2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电力企业没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也没有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章程,安全管理部门对出现的安全问题不能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也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防护措施,致使制定的安全管理体制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同时对安全管理体制不能及时的完善。
2.3电力生产现场管理混乱
电力生产现场比较混乱,如习惯性违章、现场记录不明确、安全工具质量较差等。电力人员在现场工作时,态度不认真,作风不严谨,经常出现习惯性违章,如误操作、断电放电不充分、误送电、带电操作、不进行定期检查、不适用安全防护用品等,存在各种不安全隐患,严重时会引起不可挽回的事故。安全工具质量比较差,并且还缺乏定期检查,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工具还一直存在。在生产人员交接班时不能做好交接记录,多设备进行检修时,记录工作不认真、不规范、甚至出现错误。这些都会引起各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电力安全生产的对策
3.1制定完善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机制
首先,要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章程,使安全生产按照一定的依据进行,对章程中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改,使安全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其次,建立完善的安全问责制度,一方面提高了安全生产实施的效率,另一方面还能使生产人员更加重视安全生产。最后,要制定生产作业规范制度,并有效的实施,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现场作业更加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全面实施各种安全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2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
生产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由于电力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造成各种重大事故。因此,企业要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详细的调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对生产安全比较薄弱的地方,要强加管理,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定期对生产现场的安全工具进行检修,发现不合格的工具,要及时处理。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定期检查这些记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并解决。
3.4增强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
电力工作人员能够从思想上重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保证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原因。电力部门应该定期对电力生产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并进行定期考核,对那些安全生产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对安全生产表现较差的员工要进行再教育,并予以惩罚。保证电力人员能够及时应对各种安全事故,杜绝出现不安全隐患。
二、方案准备中的安全管理
中核运行三厂在技术改造工作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守决策”的安全工作原则。在管理实践中,逐步培育安全文化,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在技术管理中注重落实这些安全工作原则。
1.培育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核心
中核运行三厂,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安全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安全管理核心。只有人人认识到安全重要性并在行动中落实安全,安全才能得到真正保障。为了培育和发展核安全文化,中核运行三厂制定了明确的核安全政策,倡导“安全无借口,赢在执行,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安全理念;具体到人因事故预防,提出了“质疑的工作态度、审慎的工作方法、清晰的沟通表达、严格的遵守程序、细致的自我检查、认真的工前会议”6个期望;为了防止机组状况良好时,可能产生对安全要求上的松懈,提出了“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是最好的,永远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工作信念。公司领导定期召开安全生产月度例会,关注安全质量问题。定期编制安全简报,报道厂内安全状况和国内外其它重大安全事故并介绍宣传安全知识。在员工刚入厂时就安排工业安全与核安全文化的培训,并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复训。经过几年的培育和积淀“,安全无借口,赢在执行,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安全理念已根植于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在公司安全文化的培育过程中,技术改造人员逐步掌握了木桶理论、冰山法则等新的安全理论知识,养成了质疑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正确的安全意识,强化了“保守决策”的思想。
2.遵循标准规范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遵循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行业规范是进行技术改造安全管理的基础。中核运行三厂技术改造中需要遵循的标准规范主要包括我国的核安全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国际上通用的ASME标准,加拿大CANDU电站设计要求的地震、消防、环境鉴定等相关的安全设计导则。中核运行三厂重视标准规范的培训,分别邀请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中心的专家,多次进行电站设计标准体系、核安全法规等知识培训。此外,先后派出大量技术改造工程师,直接到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进行实践锻炼,尽快熟悉技术改造相关的法规、标准。经过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全方位培训,技术改造工程师在技术改造方案制定、设备选型、安全等级的确定中,能够严格遵循标准要求。在遵循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多利用国际上成熟的经验与技术,借鉴同行实践,采取保守决策,确保技术方案的安全。技术改造工程师经过培训及设计经验的积累,逐渐树立了自己的设计权威,就连国内的资深设计专家,在看到中核运行三厂自己制定的技术改造方案时都连连称赞,认为改造方案考虑符合法规标准、详细周到。
3.充分的安全分析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
技术改造是在原有系统或设备基础上进行的永久性改变,必须慎重对待。由于原设计都是经过了安全分析和验证的,因此在进行新的技术改造时也必须重视安全分析工作。在核电领域,因安全分析不到位而造成技术改造失败的事例并不少见。同时核电站不同的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关联,任何一个系统或设备的改变,可能会对其他相关系统或设备的运行产生影响。因此任何技术改造方案确定过程中,必须对预期给电站系统和设备安全运行带来的风险,对施工中人员和设备的工业安全、辐射防护安全等进行安全分析。只有通过了这些安全分析,提出并落实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才能使技术改造的安全得到保证。例如,慢化剂覆盖系统排气变更中,最初的设计方案为,覆盖气体扫气时直接排到反应堆厂房通风系统。随后经过全面的安全分析,认为该方案可能会产生慢化剂系统氚排放少量增加,并从辐射防护安全最优化的角度,对该方案进行了改进优化,增加了干燥床的吸附装置,经过吸附处理后再排到反应堆厂房通风系统。
4.进行独立审查是安全管理的有力武器
在中核运行三厂,对于重要技术改造方案,都需要进行独立的第三方审查。一般技术改造方案制定完成后,由中核运行三厂内部的运行、维修等责任部门进行审查,从不同角度完善详细方案。对于重要的技术改造,还需要由专业的设计院进行审查,或者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举行安全评审会,对方案进行详细的审查和鉴定,以确保改造方案安全可靠。例如,在汽轮机功率提升的技术改造项目中,先通过广泛咨询国内汽轮机专家、热力系统设计单位,并对热力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了总体改造方案,然后邀请10余名国内汽轮机领域专家,举行安全评审会对方案进行审核。在2006年度进行的二号机组第二次大修中,依照方案对相关系统实施了技术改造工作,最后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技术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
5.核安全评审是核电技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根据核安全法规要求,对于影响到颁发运行许可证依据的安全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等的修改为安全重要修改。对于安全重要修改,营运单位必须向国家核安全局提交修改申请,并且在修改申请批准后,才允许现场实施。中核运行三厂,对于安全重要修改,除了进行独立的第三方审查,还按照核安全法规要求报批国家核安全局进行安全评审。通过这些有着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审,可以发现技术方案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消除方案中的不安全因素。
三、技术改造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技术改造方案经过充分安全分析,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才可以开始进行现场施工。大部分技术改造项目需要在机组大修期间进行,并且同其他检修工作交叉作业,因此在具体施工阶段,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
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在技术改造项目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每项技术改造特点,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与检查和试验计划。检查和试验计划中选取停工待检点(H点),见证点(W点),审查点(R点),并经过技术人员批准后,方可允许现场实施。这样在技术改造现场施工的每个重要节点,都需要技术改造工程师现场见证签字并确认完全满足安全、技术等设计要求后,才可进行下一阶段工作,使得整个施工的安全工作都处于受控状态。
2.施工现场安全采用星级6S管理
在技术改造现场施工过程中,成立有专门的施工管理组进行现场安全监督,并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星级6S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在技术改造施工现场,除了遵守穿戴安全帽、安全鞋、防护镜等基本的工业安全管理规定外,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按"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的6S要求进行。6S具体要求包括:工作现场保持所有物品整齐,场地干净,维持工作场所的秩序,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质量,根据物品的具体特性进行存放,减少易燃物的存量,工作完成后做到工完料尽。例如,在中低压开关室实体隔离技术改造中,现场的施工涉及到基建、消防、给排水等多个专业,并且现场施工的空间狭小。在施工管理组人员的监督下,现场施工严格执行星级6S管理要求,各单位密切配合,技术改造工作按计划顺利完成。
3.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
在技术改造现场项目开工多、施工工作量大时,除施工管理组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督外,还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检查成员包括现场施工管理工程师、工业安全科人员、技术改造工程师、质量控制QC工程师、施工单位相关人员等,检点为现场的消防及工业安全、施工场地管理、工作人员行为等内容。施工人员及时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了技术改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四、完善的经验反馈体制,开放透明的安全文化
在技术改造过程中,“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重要的指导思想。通过行之有效的经验反馈制度,可以获得技术改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良好实践。中核运行三厂倡导“融合、坦诚、开放”的工作氛围,在技术改造过程中,鼓励员工及时暴露一些未遂事件,以便对这些未遂事件加以分析,并有效利用分析结论中获得的有益经验或教训,从而防止更为严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中核运行三厂安全管理方面经验反馈工作的具体流程为:首先以状态报告的形式及时准确记录技术改造过程中产生的人因失误或设备异常,一些未遂事件中暴露出的安全问题,并收集类似的外部事件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然后对重要的或有经验反馈价值的未遂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找出安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经过深入分析对确定导致未遂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行动,消除事件隐患,防止类似事件重发;最后通过对纠正行动的跟踪和检查并进行总体趋势分析,确保所有安全隐患都得到有效的关注和处理。通过经验反馈,使技术改造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很大提高了技术改造的安全管理水平。
Abstract: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enterpris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very difficult to pipe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personnel,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wide, the whole process, all-round good grasp of power production safety.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some problems on the safety of power production, and put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 power enterprise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31 F27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是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
一、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电力安全生产总体来讲是比较好的,比较规范,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方法。但是,不可否认,目前存在习惯性违章、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法律、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习惯性违章是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的大敌,几乎每起事故都有习惯性违章的因素,究其原因是职工素质较差,不是不知道,就是做不到,一旦发生事故,后悔莫及。等事故处理好以后,另外事故中又会重演上述情形,可谓习惯性违章相当顽固,必须认真分析,长期对策,方可见效。
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缺乏法律也同样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大敌。国家电力法几经周折至今百唤不出,给电力部门带来诸多不便,有些外来破坏事故,处理中缺乏法律依据,都是以罚代法,威慑力不够,屡处屡犯已是家常便饭,对电力安全生产极为不利,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个超高压、大容量的电网,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怎能没有法律保障呢!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一)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全系统管理。首先,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是企业外部和内部相结合;党政工相结合;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等手段相结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对电力安全生产大开绿灯,使电力安全生产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实行“规划、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等环节,均要严格规范,以电力安全为主线,明确安全职责,做到未雨绸缪,安全生产就会有坚强可靠的基础,收到安全无事故的效果。再次,全系统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电力部门尤为重要。发供用当中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