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4: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互联网创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互联网创业论文

篇1

“在2014年1~11月发生的434起文化创意产业股权投融资案例中,涉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多达304起,占比70.05%。而且其资金吸引力也是最强的,从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情况看,移动互联网投资规模最高,达到25.1亿美元。”倪正东介绍。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执行董事唐肖明表示,文化创意产业与互联网衍生融合的互联网媒体、互联网内容、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资源整合四个领域在未来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除专业投资机构之外,不少互联网巨头更是直接出手,进军文化创意领域。2014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以62.44亿港元认购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文化中国传播集团增发后约60%的股本,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文化中国也于8月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集团。百度金融也在其“消费金融”平台积极推进影视作品项目,并于9月21日推出“百发有戏”首期影视项目《黄金时代》。毫无疑问,互联网的介入改造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盈利模式,使其对资本的吸引力大增。与此同时,互联网也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更为“合体”的融资模式,使文创企业融资更加便利。

二、仍需警惕投资风险

尽管文创产业投融资状况有所改善,但文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投资文创产业的风险也依旧不容忽视。首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产能过剩的状况本身就是一大风险来源。“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引致估值泡沫不断涌出。”唐肖明表示,当前国内文创产业的配套金融产品单一,整体实力相当薄弱。

篇2

(一)观念上的滞后

思想决定我们的行动,而观念决定我们的命运,在江苏、上海、湖南等多个广电媒体纷纷及时地调整思路,各自利用自身的平台资源优势与内容生产优势,在迅速地进行着产业拓展的时节,我国大部分地方的广播电视文化产业仍然受传统思维上的制约,没有将财力、物力、人力等有效地应用在产业的发展上。对于产业重视上的不足,以及缺乏发展思路与切实可行的方法,导致了文化产业的落后。

(二)缺乏人才

文化产业有着其独特的发展与经营的规律,这需要有能与之相匹配的经营管理型人才、产业技术型人才与文化创意型人才。在当今互联网的语境下,发展广电文化产业对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的新兴技术上的要求非常之高,只有详细地了解了这些技术,并且能够较为娴熟地应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统领整个文化产品的生产、策划、营销和研发,才能够在社会激烈的角逐中取得胜利。

(三)机制上的障碍

完全发挥人才的作用,是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生态。在当今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广电媒体的发展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用户都在迅速地增长,这使得广电媒体整体上的受众的规模在逐渐减少,广告增速也在持续地减慢,媒体支撑也是后继乏力。另外一方面,乐视、优酷、百度、腾讯等正在发展成为“一体共生”。他们从内容生产、传播渠道等多个方面对整个广电媒体进行蚕食。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机制与体制的障碍就显得尤为突出。在近些年来,像马东、王利芬等一大批业界内的精英都选择辞职并且转投到新的媒体,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传统的媒体在机制与体制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

二、亟需思维模式的创新和变革

文化也是一个国家在软实力上的重点组成部分,一种文化的力量,是熔铸在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与生命力之中。大力发展整个文化产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早已成为了我国一项基本的国策。为了推进文化产业的进步发展,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了多种措施、政策,也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但这相对于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的速度、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还显得远远不够。

在当今互联网的语境之下,文化消费的基本内容与形式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都希望能享受到更多丰富多彩的多样化、高品质、个性化、高品位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作为现今最为重要的文化产业与传播媒体的主体,广电媒体应当在思维模式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以达到人们的需要、社会的需要相互呼应,而这种变革的内容涉及到生产方式、终端产品以及产业的主体三个层面。在这里我们将它概括为三个关系:商品与作品的关系,生产与创作的关系,企业与事业的关系。

(一)商品与作品的关系

互联网的思维主要原则是“用户至上”。在创作者的心中,能否以用户为中心,将用户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这关乎到产品的属性问题,也是商品与作品的分水岭。对于作品来说,是否有人会购买,可不可以传播都不重要,而商品则是相反,商品具有能够应用的功能,是文化产品的外在应用形态。例如:电视节目的播出首先是作品,是许多电视人努力创作的、适合在电视上播放的作品,并不是所有作品都可以转化为商品,只有那些能够满足大众的需要,且能够完成产业链的延伸开发的一些作品才能够变成商品。作品要强调思想和感情上的表达,但商品却必须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作品只有在具备了商品的属性时,才能够发生买卖,进而形成利润。

(二)生产与创作的关系

创作是整个产业发展进步的基础,但是只有能够批量化的一些创作才能形成足够的生产规模,不能形成生产规模的一些创作,也就不能产业化。创作的发生往往追求个性,而生产却更重视其共性。综艺节目在创作中的一些“模式”,或者说“流程”,就是这些节目能够完成批量生产的主要元素。

(三)企业与事业的关系

电视台、电台等作为非常重要的思想文化和新闻媒体的阵地,必须坚持住事业体制,坚持以新闻的宣传为主体,坚持其公益性。其次,电视台或电台中经营的部分,又必须要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完善产业化经营。广电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需要进行内容创新、平台拓展、技术升级,也需要对其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传播体系做出较为深刻的完善和调整。

三、在新时代互联网语境下的创新模式

(一)在传播渠道上的创新

一云多屏,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却是2014年在广电行业中的一个热门词汇。伴随着智能终端的愈发普及,我们看电视的方法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由于受到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个人电脑的冲击,电视机开机率已经大为降低。而客厅作为传统的电视媒体核心的区域,正在受到PC、PAD、手机等多种智能终端疯狂的蚕食。即使电视节目再怎么好看,也难以扭转当代年轻人放下手中的遥控器转身按下鼠标或者捧起触摸屏的趋势。坐观自己的影响力在逐渐收缩,传统的广电媒体除了反击没有其他的选择,其服务范围必须由电视机逐步延伸到手机、PAD、电脑等终端,从而实现一云多屏。

(二)在经营板块上的创新

在互联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跨界竞争与融合的立体多元化已是必然之势,不同行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经营互相渗透,而终端客户的争夺之战成为了当下竞争的焦点。2014年,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3家国内的互联网络巨头都不约而同地在整个文化产业方面发起了一系列投资和并购,触角涉及到了视频、手游、数字音乐、网络文学、电影电视领域等相关文化产业衍生的方方面面。而面对各大互联网巨头强力的“跨界打劫”行为,广电文化产业自然也要借势而动,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武装自己,并重新去思考整个文化产品的业务形态、服务模式和生产流程。

(三)在运营机制上的创新

篇3

[3][5]张硕:《中国城市老年人电脑/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调查》,《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7期

[4]张硕:《让老年人从互联网使用中获益》,《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25日

[6]Cutler,N.E.(1997)TheFalseAlarm andBlaringSirensofFinancialLiteracy:Mid

dleAgersKnowledgeofRetirement.Generations21(2):34一41

[7]王兵兵,宫军:《老年人对互联网的需求及应用研究》,《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第12期

[8]《老年人市场将成移动互联网创业的金矿》,《中国老年报》2015年1月19日

篇4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127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235- 02

1 引 言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愈演愈烈,政府、学校和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大学生创业,随之迎来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潮。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两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透露,今年国家仍将从多个层面出台政策,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扫清障碍。而除此之外,总理也指出,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创业的开始是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项目是指创业者进行创业所从事的某一具体方向或具体行业,具有吸引力的、较为持久的和适时的一种商务活动内容,并最终表现在可以为客户和最终用户创造或增加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中。

项目选择是创业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大学生创业热情高、学习能力强,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创业难免理想化,好的开始就尤为重要。不少大学生选择的创业项目华而不实,往往是盲目地选择了目前最流行最赚钱的项目,却没有考虑是否合适,结果可想而知。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创业项目,创业才有目标,才能激发创业的热情,创业成功率也更高。

2 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基本原则

2.1 要有市场前景

创业项目一般而言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有的创业者认为,什么行当热门,什么行当赚钱,就进入什么行当,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创业者必须树立这样一个观点,即“企业是为解决客户的问题而存在的”。没有满意的客户就没有企业的存在,客户的需求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因而,选择创业项目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大学生创业之初就应该了解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由此去检验创业项目的合理与否。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应遵循有市场前景这条原则,这样,创业才有了成功的基础。

2.2 项目合法化

创业项目要选择国家允许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国家对于有些领域是明令禁止的,如制毒贩毒、非法传销等等;有些领域是有限制条件准入的,如制药、烟草等;对于普通的民用商品基本没有什么限制。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创业中,网上操作相对虚拟,更要求操作的严谨与合法。另外,创业项目要避免一些国家政策没有规定的灰色地带,保证项目的明确性。大学生在创业准备时期应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确保所选择的创业项目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创业注定是要失败的。

2.3 项目特色化

创业项目要坚持创新,特色化是项目的一大亮点。特色是创业项目生命的内在根基,是企业生存下去的条件、站住脚的基石。没有特色,任何创业都会是无根之浮萍。对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创新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因为市场上从来都不缺大路货的商品、一般的劳动服务,缺的是特殊的商品、特殊的服务。大学生创业者只有提供新的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在生存之后取得发展。项目特色是存在于项目之中的优秀基因,它最终会表达为争夺市场的关键。

3 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具体方式

3.1 进行市场调查,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

市场调查就是通过收集有关材料和数据,加以研究和分析,为市场的预测提供可靠的数据。通过市场调查,不仅能够明确市场需求,更能较为清晰地了解顾客的具体需要。大学生创业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市场调查,通过查阅资料、传媒信息、访问顾客等方法,来确定人们还未满足的市场需求。最后通过分析各个项目的市场供求状况,来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

真正伟大的创业者是在满足大众的需求。郭敬明在大学时便成立“岛”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针对自己小说受众的杂志与期刊。那时起他就为读者提供“立体服务”,例如推出音乐小说、写真集,拍摄偶像剧……,在青春读物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条文化消费产业链。而后成立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敬明正是清楚了他小说受众的需求,才一步步创业成功。

3.2 选择政府鼓励、有政策优惠的项目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其中不乏专门针对具体行业的。如大学生创业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创业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新办从事公共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要开创自己的事业,就要知道哪些行业是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的,从这些行业中,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出合适的优惠项目。

3.3 选择正处于成长期的项目

大学生创业者年轻,一般而言喜欢新鲜事物,在创业时往往也会选择一些刚开发出来的项目,这样做会有很大的风险。只有当一个项目处于市场已经开发、但是现有的供应能力不足的时候,才应该选择该项目,这样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刚开发的新项目市场根基不足,不能保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这样的项目会给大学生创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完全成熟的老项目,虽然稳当,但市场份额一般已满,缺乏诱人的利润。避免这些而去选择处于成长期的项目,不仅能有效降低风险,而且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利润空间。

3.4 选择技术性较低的项目

大学生创业者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就要尽量避免一开始创业就进入高科技行业。因为高科技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对于大学生这样资本金较少的创业者是很重的负担,而且高科技人才也同样不容易聘用。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可以选择从技术性较低的行业做起,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再转入高科技行业。

3.5 利用自身资源,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比如,有的人专业优势强悍,对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某一产品比较熟悉;有的人有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有的人拥有某一方面的资源,如经营管理能力、个人社会关系等。大学生创业者如果能积极发掘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掌握的资源,进而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那么创业就会更加有保障,创业也更加有热情。

大二学生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通过做论文《制造和评价一个可变频振荡器》发现了新技术,随后申请专利,最终成立惠普公司。休利特和帕卡德利用他们的专业之长成功创业。

3.6 选择互联网创业项目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我国已经进入全民皆网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孕育着比传统行业更大的商机。互联网创业包括经营网站与网店,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创业形式。大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更具有创新、创业潜力,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电脑基础扎实,有更快速的学习能力,是互联网创业的最佳人选。而互联网创业项目具有投资少、风险低、效益高的优点,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者。

目前国内最大的校园社交APP超级课程表创始人余佳文,就是从身边的学生对课程表的需求出发,选择了移动互联网这一方式解决用户需求。2011年10月,余佳文和他的团队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将第一版做了出来。虽然初版功能方面还很不完善,却还是吸引了几千名在校学生使用。后不断改进,已覆盖全国所有高校。2014年8月,超级课程表团队再次获得数千万美元的B轮投资。此轮投资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红杉资本以及策源创投继续参投。

4 结 语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符号,而大学生独有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对项目特点认识得越透彻,创业的成功率就越大。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候要遵循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创业。考虑到大学生自身的资源和基础仍很薄弱,轻资产、贴近市场需求、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是较好的选择,也可增加成功的概率。创业项目的选择仅仅是大学生创业道路上的第一步,之后的创业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其面对并选择的难题,大学生若能够慎重对待,才能最终创业成功!

主要参考文献

[1]陆晓峰.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的主要策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6):21-23.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