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制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4: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学管理制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学管理制度论文

篇1

2.忽视学生作用,违背素质教育。虽然我国素质教育一直倡导各级院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并针对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内容,但是在大学教育中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仍处于被动状态。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大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对教育教学的安排有着严格的规定,并且遵循着长期形成的教学套路,如果没有特殊教学要求,一般不会对教育教学的安排进行改动,因此教育教学的设定与学生的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严重与素质教育相背离。

3.忽视评价作用,评价内容简单。就目前大学教育来看,其虽然具有着一套较为成熟的评价制度,但是该种评价制度主要以考试为主,通过学生的卷面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明显过于片面简单。同时,部分大学教师也并不重视评价的作用,没有利用评价指出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失去了一个增强自我认识,强化自我完善的有利时机。

二、从人性化角度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中的不足进行完善

1.立足教学实际,活化制度规定。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专业并不真正的适合学生,严重局限了学生作用的发挥,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也会造成影响。鉴于此,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可以在这方面进行一下柔性处理,改变传统僵硬刻板的规定,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转换专业的机会。首先,为了保障学生可以将有效的时间都应用在专业的学习上,转换专业应提早进行,一般应放在学生入学之初的一到两个月内,学校相关部门可以接受学生调换专业的申请。其次,专业的调换不能任意进行,学校应确定学生是否真正适合其所申请的专业。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进行考核,如果各项标准均达到专业转换的要求,即可批转。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学生更换专业的盲目性,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到其申请专业进行试听,与申请专业的教师进行交流,让学生更好的做出决定。

篇2

二完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措施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

职业学校的领导、教师都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维,要正确看待职业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制、社会中的作用,并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第一,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出台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计划安排的过程中,以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加强对职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思维,即使面对没有操作过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其思维分析能力顺利解决问题。第二,对于教学管理制度需要进行及时的考核与更新。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调整,防止其内容滞后于社会,使得在这种制度下培育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在毕业后被社会所淘汰。

2.革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陈旧的教学方法不仅会影响教师教学的质量,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抹杀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因此,职业学校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从中国的具体国情来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差,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文化水平,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课题展示等方式进行,摒弃传统的教师单一陈述的教学方式,加强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应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而应结合实际生活,进一步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职业学生不同于初、高中生,其社会经验相对丰富,且毕业后直接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更应结合实际工作,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资讯。

3.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与检查制度

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采用听课制度,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与学生互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教师会议,教师之间就其各自的课程安排进行讨论,通过交流提出更好的教学安排;此外,还可以安排相关的教务管理人员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和考察,充分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其次,对学生来说,需要建立新型的考核制度。改变传统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的过程进行关注,综合性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并对学生进行更客观与全面的评价。

篇3

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中的“系部”一级,其主体主要包括:系领导、各专业负责人、各教研室负责人、系办负责人、教学秘书、教务员、教学干事、教师、实验员、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等。

系部按照学院的教学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实施系级教学管理工作。系级管理者对系部的发展承担主要责任,享有相对独立的人事管理权、经费管理权、教学管理权、学生管理权等。系部的主要教学管理职责是制定本系学科建设规划,制定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组织实施专业建设及示范(重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精品课程建设、共享性教学资源建设,组织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制定师资队伍培养计划,组织实施“双师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改革,组织教师开展业务、技能竞赛;具体实施校企合作教育,开展订单培养、学生顶岗实习,积极推进并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好学生的实训、实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加强日常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及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系级的管理工作是围绕教学开展的,教学管理涉及系部的各个层次,是个全员参与的管理工作。由于目前系部专职的教学管理人员的编制有限,为了保障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需要对系部各岗位人员特别是系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只有明确岗位职责,才能各司其职,保证整个系的教学管理工作有序、高效运作。

2.健全并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系部教学管理任务繁杂,而管理人员岗位编制较少,因此,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岗位职责,是做好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系级教学管理又不是完全独立的,是全院教学管理体系中的基础性环节,许多教学管理工作必须与学院、特别是教务处的管理工作相互衔接。因此,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制度和规范应由学院统一制定,以便使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工作能够顺畅衔接。除此之外,系部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实施项目或管理项目如:订单培训、顶岗实习、技能竞赛、档案管理等,建立系部的教学管理实施细则或工作规范,使系部各项管理工作有依据,增强工作的操作性和执行力。

通过整章建制,建立工作规范,使系部日常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改变过去系部管理中存在的“以言代法”“工作推着干”的粗放经验型管理,实现系部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二、过程管理规范化建设

工作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或流程,必须有记录作为证明。工作有证据是工作完整、善始善终的体现,也为经验的固化和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

教学管理文件记录着学校和系部的日常工作过程,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实践中,通过对文件进行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实现了工作过程管理的规范化。例如:把文件分成管理文件(管理制度体系中的依据性文本,包括:学院文件、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运行文件(工作过程记录文件,包括:批复、通知、计划、方案、总结等),监察文件(调研报告、处理意见书等)三类文件,在运行过程中实施科学管理,最后分类存档、妥善保存,用这种方法使工作有记录,并得以顺利进行。通过实施工作过程按程序、按计划、按标准•521•执行,工作过程文件详细的记录了每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工作过程程序化,使得工作过程变的简单,工作过程有证据,使得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化;工作管理文件按规定存档,使得系部教学档案管理常态化,极大地提高了系部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数据统计常态化建设

学校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数据。学生人数统计、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订单培养情况统计、顶岗实习情况统计、教师业务量统计、科研工作统计等,都要以数据来体现,具体数据就构成了系部教学管理质量量化考核的参考。总之,数据对系部科学规范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够正确的反映系部教学管理现状,从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助于推动系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几年来,为了减少出现数据记载的不全面、不准确、不及时等情况,对系部数据统计工作建立工作规范,把数据统计工作上升到系部科学管理和规范管理高度。把与数据有关的相关工作都用统计表格的形式加以固化,做到及时记录、按时统计、定期更新,按期留存,实现日常工作“结果有数据”,为系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奠定基础。

篇4

一、坚持并创新校本教研制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坚持开展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在教研制度的建设中,首先必须建立成教师之间学习研讨制度,可将教师按所授课程组成不同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定期的集体备课、相互探讨切磋,做到见贤思齐、相互提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校际间的联片教研制度,邀请外校的专业教师一同参加教研活动,通过观看优质示范课堂、相互对话、座谈、研究等形式,使教师充分交流,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其次,注意开展教学反思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均开展反思活动,发现问题,共同分析探讨,及时加以解决,在反思是不断前行、不断进步。这些都是加快教师主动成长与专业发展的有益方法与途径。

二、加强教师学习制度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教师自身学习与进修方面的制度建设,如建立教师自学制度、互助交流制度、师徒结对一对一制度,引导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充实教育新理念。为此,学校也积极为教师的学习与提升创建良好的平台,如学校组织开展计算机网络知识培养工作,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这个巨大的知识载体,开展网络资源利用、相互学习与交流活动。在学习与教学手段的辅助上,可切实加强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制度建设,尽力引进远程教育资源,既能帮助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也可以帮助其较快地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好地运用在教学活动当中去。对于青年的教师或教学经验尚不丰富的老师,可由教学经验相对丰富、专业能力强的老师,与其结成一帮一的对子,相互听课交流帮助,这样既能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又促进了老教师的知识和观念能够不断的更新。

当然,如何通过学校制度建设来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还要许多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的地方,如从建立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制度,建立教学评比制度等来督促老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专业能力,起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效果。

篇5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一种以水平测试性质为主的地区性考试,这种考试制度由于面向全体、从全面发展的关阔视野分析师生的一系列情况。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是现在教学的基本目的。可是新课改以后的教学质量却是低迷不镇。进行学业水平考试是不是,先阶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创新手法之一呢?

一、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由于水平测试,试题深度、广度是按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在智育方面必须达到的标准确定的,相对于高考来说,会考起点低难度小,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是可以通过的。学业水平考试给大多考生提供了竞争机会和升学机会。而现行高考,在校际间教学条件、学生来源不一的情况下,以起点较高,难度较大的升学考试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和竞争目标,使教师盲目紧盯高考水平,只抓几个少数“尖子”;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没打好,就业基本技能没学会,在学校处于陪读地位,从而使普通教育陷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

2、有利于明确和严格普通高中的毕业标准,促进普通高中学校按照学分认定的规则客观、公正地认定学生学分,保证普通高中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客观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同时高考对普通高中在智育方面的实际办学水平没有一个较高分辨率的衡量标准,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使中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的智育质量得到如实反映。

3、有利于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这一要求决定了中学教学改革必须按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实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则是目标参照性的考试,着眼点是考生的水平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着重把达到水平的未达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而对合格考生之间的差异只给了一般的注意,这样就使教师能够按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学习和训练,为进入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这对中学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从指导思想上给予了引导,而且为教师开展教改提供了宽松的氛围和足够的条件。

4、有利于调控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行为,使高中学校按照国家的课程标准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纠正应试教育倾向,进而促进相关科目的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办学条件的改善和优化,促进高中内部和高中之间的均衡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学出现了放松德育、体育,停止美育和劳动教育,智育也因分科片面畸形发展等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奇怪现象,中学教学脱离实际,脱离社会,学生知识残缺不全违背了基础教育乃“通识”教育的原则。而实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定所设课程都要考,试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覆盖而大,且是在较大范围内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记分,考试成绩还作为升学与就业的重要依据,这就迫使学校与学生都不敢“偏科”,从而保证了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和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如何进行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

进行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首先,笔者认为管理应该面向国际化,实施信息科学引入考试;其次管理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状态下进行的,必须在监督机构下进行学生的考评工作。

1、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在省教育厅领导下,由省考试评价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和管理。

2、要与纪检监察部门沟通,将学业水平考试各项工作置于纪检监察部门和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3、要统筹协调考试评价办公室、招生考试办公室和高中教研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明确职责,形成统一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招生考试部门的组织经验和设备优势,加强考试管理;充分发挥高中教研部门专业研究优势,指导实验操作考查工作和学校考试命题。

4、健全规章制度。依照高考管理模式,明确工作任务、实施程序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诚信、公示、监督、举报、抽测等制度,确立考试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到考试结果可信可用。

5、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18号令),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

6、实行省、市、县(区)、校四级培训制度,对考试政策、考试管理、考务工作各项制度进行系统培训,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

7、实行省、市、县(区)、校四级培训制度,对考试政策、考试管理、考务工作各项制度进行系统培训,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

8、不得强制学生订用各种复习资料和套题,减轻学生学业和经济负担,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业水平考试效度和信度。

二、学业水平考试怎样为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服务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也是家长对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1、建立目标引领学生主动的发展

从生源入手,对新生的入校开始,根据学生的学校、班级、学生等三个层面构建统一的学生的考试目标档案。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班主任、老师指导下确定三年发展的目标,这些目标制定在取得学生认同后,成为自身渴望达到的目标,并转化为自己发展的动力,使目标体系起到引领学生发展的作用。利用学业水平考试系统整体的对新生建立一个整套的评估体系,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对学生的安排与教学引导。

2、细化管理,使过程管理扎实有效

篇6

一、引言

语言和文化紧密联系,因此,英语学习离不开英语文化学习。(Carl James,2003;Lyons,1968;张德禄,2005;常宗林,2004;乐眉云,2006)如果我们只重视句子的完美形式而忽视其文化背景,就会变成Hymes(1967)所说的“文化怪物”(转引自张德禄,2005)。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普遍受到重视。西方学者Haviland(1975)认为文化是可以学习的;本族语者的文化知识是通过文化移入的方式由一代人传给另一代人的。而对于非本族语者来说,一种有效的文化学习手段就是通过英文电影感触西方文化的。Raggett(1975)(转引自桂诗春,2001)试验说明视觉图像比言语记忆保存的时间要长得多。近年来,英文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包括文化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傅琳,2006;姚静,2005;刘悦,2005;刘丽丽,2004)。电影作为一种集音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能提供给观赏者四种文化形态——物质文化、关系文化、行为文化和心理文化(Lustig & Koester,1999)。它具有形象的直观性,能让观赏者直接地感受,使记忆更为深刻。英文电影在文化学习上的优势可以从长时记忆、心理语境和心理图式三个方面探讨。

二、记忆结构与英文电影

1.长时记忆与英文电影

记忆的目的是把信息储存起来供以后使用。当我们记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总是不停地重复才能记住但不久遗忘掉。但当我们看完一部感人的电影或文学作品后,若干年后其中的情节还历历在目。心理语言学认为,记忆结构有三个层次——感觉记录器(sensory register)、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和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长时记忆是记忆的最高层次,是保存知识的仓库,用来理解推断新的信息。桂诗春(2001)认为影响语篇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读者对语篇内容有无背景知识。这里的背景知识包括文化背景知识,它能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本族者,促进双方的交流,因此文化知识应被长久记忆。长时记忆包括一般知识文化知识和个人经验,如欣赏电影,前者叫做语义记忆,后者叫做情节性记忆。语义记忆相对稳定,而情节性记忆则是动态的,语义信息可以通过情节性信息的轨迹提取。例如,英法百年战争及法国女英雄的名字这些历史文化常识可以从《圣女贞德》(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Arc)这部英文电影情节中获取。十八世纪的建筑样式这一西方文化常识可以从英文电影《爱国者》(The Patriot)的情节中直观地感受到。十七世纪英国皇家的官级服装样式可以从英文电影《加勒比海盗》(Pirates of Caribbean)的情节中形象地获取。陈旭光(2002)认为,电影都是以活生生的人为表现对象的,通过活生生的处于和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中的人,折射出广阔繁复的社会。文化不能孤立存在,它蕴含在地理环境、社会行为,以及支配这些行为的思维观念中。英文电影可以提供英语国家独特的生活形态、价值观念和民俗风情,这些方面的文化与电影情节相糅合,从而使观赏者在欣赏电影情节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知识的长久记忆。

2.心理语境和英文电影

在阅读理解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如果读不懂概念存在的具体语境,就不能对概念之间的关系做出准确的判断,即使有时理解概念所处的语境,文化的不同也会造成错误的判断。心理语境论认为,由目标或文化所规定的某些语境可以提供一个概念里的特征之间的连接和一个范畴里的概念之间的连接。能够成为概念关系的知识基础的不仅是语境目标,还可以是文化目标。例如,教堂、牧师和婚礼在中国是互无关联的,但是在西方国家却归为有紧密联系的范畴。如果没有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任何非本族语者就会对这种归类方式感到难以捉摸。因此,一个范畴里的概念由特定的文化相联结,不同文化里的人们进行交流必须了解双方的文化才能促进交流的成功。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能够让观赏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概念之间的联系,深刻地理解以英语文化为基础的心理语境。例如,在西方国家,狮子是百兽之首,在西方文化中与国王这一概念紧密相连,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可以从英文电影《狮子王》中直观地感受到。因此,通过英文电影,观赏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由西方文化所连接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建立本族语者的心理语境,从而深刻地理解英语语篇,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3.心理图式与英文电影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尽管作了不少努力,但有些学生仍然不能理解一些建构得不错的英语语篇。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对所学习的材料没有现存的图式,这种情况对理解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使他们无法摆脱那些起干扰作用的细节,因此在语篇理解中导致错误。Barlett(1932)的研究说明,图式在语篇处理中具有指引作用。由于中西的心理图式不同,学生在语篇理解中往往感到困难,从而造成错误的判断,因此,建立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心理图式,是准确理解英语语篇和促进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前提。英文电影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起类似英语本族语者的心理图式,而且这种心理图式会随着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完善。英文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可以使我们建立这样一个心理图式。

图式中的某一点或几点被激活就可能会激活整个图式,也就是说,教堂、黑色礼服和胸前的白花就很有可能说明这是一个西方教徒的葬礼,葬礼始终保持庄严肃穆的气氛,到场亲友一般不能像在中国葬礼上一样号啕大哭。有了这样的心理图式,我们才不会因英语本族语者在葬礼上穿黑色而不是白色丧服而感到诧异。因此,通过英文电影,观赏者更容易建立起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心理图式,从而准确地理解英语语篇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具有“可接受性”(Carl James,2003)。

三、英文电影在文化学习上的可利用性

英语电影应是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途径之一,然而,英语电影欣赏在实践中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效(李月林,2003)。针对英语电影对西方文化学习的影响,笔者在其所在的学校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对象是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六个班183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工具,其娱乐功能在学生中仍占有绝对优势。76%的学生看英文电影的主要目的是娱乐,英语技能学习和文化知识学习只是娱乐的附带品。尽管24%的学生以增加文化知识为目的观看英文电影,但其中认为在英文电影中所学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和跨文化交际偶尔有所帮助的占到76%,而认为从来没有帮助的也占到了11%,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英文电影在英语语言文化学习中的作用,而意识到英文电影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的部分同学对电影中的文化信息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导致英文电影在改善学生文化学习方面的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具体原因,可以从心理语言学的三个方面阐释。

首先,我们所记忆的是自认为重要的信息。在欣赏英文电影的过程中,如果只注意视觉和听觉的感官享受,而不注意里面可能隐藏的文化内涵,看完电影后就只能记住其音乐的动听、画面的优美和故事情节的感人,而不会发现其中的文化内涵。根据调查,55%的学生偶尔注意电影情节中的文化内涵并进行中西比较;3%的学生未曾注意过情节中的文化内涵也未曾进行中西比较,这说明多数学生在观赏电影时,没有把其中的文化信息作为重点,因而这些信息没有得到记忆。

其次,记忆编码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联系原则,该原则认为在一起发生的感知、思想和其他的心理活动会在记忆里联系在一起,所以只要其中的一些环节在以后出现,它就会触动其他相连的事情。例如,在英文电影《龙凤配》(Sabrina)中,由奥黛丽·赫本主演的沙布里娜谈论了一个平民姑娘与王子相爱拒绝皇室用钱收买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当时的等级制度极其森严。如果观赏者被故事本身的内容或由故事所引发的思想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触动,就会触动其他所有相连的情感。例如西方森严的等级制度被触动就会带动平民姑娘与王子的爱情故事、拒绝收买的故事、沙布丽娜、当时用的关键词语“buy off”、电影的名称和演员的名字。相反,如果欣赏电影过程中没有思考西方的等级制度,即使看到这一词语也想不起前面的其他环节。根据调查,76%的学生偶尔联系课堂上所学的文化知识,3%的学生未曾联系过。这说明了大多数学生在观赏电影过程中没有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课堂所学的知识,这也是利用英文电影改进文化学习没有显著成效的重要原因。

最后,信息遗忘是记忆的一个普遍规律。心理学认为,回述和再认会提高记忆强度,降低遗忘率。根据调查,71%的学生看完电影后偶尔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回述和再认,而从来没有此习惯的学生占到了11%,回述和再认的频率非常低,所以即使在看电影过程中学到某些知识,也会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复习而很快遗忘掉。

懂得了记忆运作的原理,在观赏电影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培养多思考的习惯,多注意电影情节中所隐含的文化信息,多联系课本上所学的文化知识,多重复回述有意义的文化信息。尽管英文电影蕴含的文化信息丰富多样,但由于其比较琐碎,缺乏系统性,有些甚至没有现实性,因此不能同文化课本中的知识等同起来,一概而论。因此,笔者认为,文化学习的最好方式是课本与英文电影相结合,课本为本,电影作为辅助手段,使文化学习更为有趣,理解更为深刻。

四、结语

英文电影作为英语国家社会生活和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成为非本族语者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本文从心理认知角度介绍了英文电影作为现代媒介促进文化学习方面的优势,并解释了学生利用英文电影改善其文化学习但效果不太理想的原因。了解了记忆原理,学习者应该培养合理利用英文电影的习惯,通过英文电影的帮助,开阔文化视野,在轻松愉快的情节中结合课本文化知识实现对西方文化学习的长时记忆目标。

参考文献:

[1]Barlett,F.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Carroll, D. 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46-62.

[3]Haviland, W. A. Cultural Anthropology (3rd ed)[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75.

[4]James,C.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 Exploring Error Analysi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3:102-143.

[5]Lustig and Koester.Intercultural Competence: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M].New York:Longman,1999.

[6]Lyons.An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Press,1968.

[7]常宗林.英汉语言文化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1-34.

[8]陈旭光.电影艺术讲稿[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2.

[9]傅琳.英语影视教学应用研究[J].文教资料,2006,(3):144-145.

[10]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1]乐眉云.应用语言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6-112.

[12]李月林.英语电影欣赏教学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2):148-150.

[13]刘丽丽.英文原版电影走进综合英语课堂的尝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3):105-106.

[14]刘悦.英文电影欣赏课的学习策略和基本教学方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118-120.

[15]刘晔原.戏剧影视文艺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96-140.

篇7

制药工程专业是以培养能够从事化学、化工、医药、冶金、能源、轻工、环保和军工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是一门综合了化学、药学、生命科学、工程学等交叉领域的新兴学科。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在应用型办学定位下,实践教学在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制药工程专业起步较晚,实践教学改革发展也较晚,实践教学管理在制度建设、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方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设和深化改革。因此对实践教学管理进行创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高校一直对实践教学非常重视, 也进行了一些相关实践教学管理研究,目前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相对松散。

2.缺少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实践教学过程性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价缺乏有效的体系。

3.对于制药工程专业来说,目前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缺少企业和行业经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水平不够。

4.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是在校内外实习基地中完成的,目前对于实习基地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重视不够,缺乏长期有效的规范化管理。[2]

二、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

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在学校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制药工程专业特点,针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各个实践环节制定更为细化的管理制度,使得每个实践教学环节有章可循。在制定每个具体环节的管理制度时应注意做到分类管理。比如,制药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环节的管理应包括三个层次的教学管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创新性研究实验。对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要分类进行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综合性、设计实验项目认定和开放实验的管理规定。此外,还应制定相关管理人员工作制度,以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3]

2.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按照实践教学流程可以分为教学准备监控、教学过程监控、教学效果监控。监控的对象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教学单位、指导教师、学生。除了结合日常的期初、期中、期末检查环节外,监控的形式还可以是听课检查、中期检查、专项检查等。对各个流程的监控实行专家考评、同行评价、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的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的进行反馈,并注重对反馈结果的整改情况的检查,避免监控过程流于形式。

3.优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综合性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成长为能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应用性能力的考核。通过考核模式的多样化,加大过程性考核比重,规范考核质量标准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性创新性能力进行考核。通过优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提高学生对实践能力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实践教学达到最佳效果。[4]

4.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性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要求具制药行业和企业背景。目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亟待加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通过企业研修、企业挂职等方式鼓励教师深入制药企业一线进行学习。为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将企业挂职与职称评审、工作量奖励等挂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企业课程、聘请外聘教师和开展专业讲座的形式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制药行业专家进行实践教学。[5]

5.整合利用实践教学资源

制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实践教学资源较少。在以往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方面,往往没有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 、实践活动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看成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筹安排,没有将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 不仅不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通过将不同环节进行整合来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比如,可以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同时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的过程中由企业指导老师和校内指导老师共同进行指导。

6.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管理

制药工程专业的很多实践环节需要在实习基地中完成,因此要注重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应根据实习基地建设的要求制定合理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在实习过程中明确学院、实习基地、学生和指导老师的职责。注重对实习过程的教学管理和实习材料的归档整理。在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中还应注重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长效机制。

结语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实践教学。为达到实践教学的最佳效果,需要改革目前的实践教学管理现状,强化实践教学管理,从而更好地提高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培育出应用型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虹.新时期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2014 (272):33-35

[2]林贤进.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15(1):164-166

篇8

一、引言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课程,也是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以及办学特色的重要指标,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珠江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应用、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按照保证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强化实践教学,把毕业论文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环节,努力保障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本文基于广东17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调查数据,以珠江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研究。

二、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

1 指导教师因素。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主导因素。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师资队伍数量不断上升,质量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但是,据调查,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即主要由从公办高校退休的年龄偏大的教师和刚从大学毕业参加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组成,而中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较少;教师职称结构总体呈现“高职称教师少、低职称教师多”的现状,教师的职称层次有待提高。独立学院是教学型学院,教师需承担大量教学工作,而承担的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却很少,使得其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难以提高。另外,由于诸多原因,致使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相对不稳定,教师流动性大,阻碍了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从总体上看,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基本能够满足毕业论文教学的需要,但不少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不足,指导方法有待改进,指导质量有待提高,指导责任心也有待增强,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

2 学生因素。学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主体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方式的独立性和自由度,使得学生必须更加主动学习,切实强化主体意识,方可保证学习质量。从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学生除高考成绩与母体高校学生存在差距外,其能力、素质与母体高校学生相比却各有特点和优势,甚至有不少学生在个性和特长等方面还比母体高校学生表现突出,优于母体高校学生。独立学院的绝大多数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是端正的,认为这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学习环节,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毕业论文课程教学与学生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在时间上存在冲突,也有极个别学生受急功近利、虚假浮躁风气影响,对毕业论文课程学习认识不足,疲于应付,甚至直接从网上抄袭或请“”代劳,违反学术道德,对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影响了毕业论文教学质量及育人效果。

3 教学条件因素。教学条件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基础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以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基础。然而,大多数独立学院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尤其是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等还不能完全满足毕业论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许多独立学院对毕业论文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许多独立学院正处于发展战略转型期,在不断增加教学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改善实习、实验条件,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这必将推动独立学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也为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教学管理因素。教学管理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核心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只有强化其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方可得到有效保障。从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充分发挥毕业论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把规范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作为打造办学特色和创建品牌的重要内容,同时制定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制度,促进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形成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指导、评阅、成绩评定、答辩、质量监控、诚信质量管理、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标准等教学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加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经验还不足。这些问题成为了制约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核心因素。

三、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管理模式

1 坚持分类管理。坚持分类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前提。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管理应当严格标准,统筹管理模式,以维护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秩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管理应当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坚持分类管理,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珠江学院实行以分类管理为前提的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分类管理模式。一是同绕系、专业、指导教师、教学条件等因素,在学院统筹管理模式下。规范职能部门、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各系、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实施专业差别化管理模式。珠江学院鼓励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引导和鼓励各专业师生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自行制定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标准,自行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管理,自行规范质量评价的约束机制,以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保障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三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各专业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以及就业方向开展毕业论文实践,以增强毕业论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加强规范管理。加强规范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抓手。珠江学院按照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逐步构建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章立制。制定了《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细则(试行)》《本科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与奖励工作细则》和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计划以及中期检查等教学管理制度,明确了各学科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和质量标准,为系、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提供制度平台。二是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技能和水平。三是加强指导教师管理。珠江学院明确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标准与工作职责,并坚持选拔有一定学术水平、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同时,建立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培训制度。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开始之前,由各系分别对指导教师进行统一培训,以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质量。四是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各系针对各年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及教学管理实际,围绕学风和安全等主题,以专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强化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确保毕业论文教学的正常秩序。

3 强化过程管理。强化过程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关键。珠江学院针对毕业论文教学时间长的特点,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并围绕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强化全过程管理。在前期阶段,主要是做好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计划、指导教师选拔与培训、选题与开题等工作。在中期阶段,主要是做好中期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指导教师指导情况、毕业论文教学进度完成情况、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数量与质量情况以及毕业论文教学及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等。在后期阶段,主要是做好评阅、答辩、成绩评定、优秀论文评选、诚信评估、总结、归档等工作。珠江学院通过强化毕业论文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使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得到有效执行,教学各环节工作均得到有效落实,确保了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保证了毕业论文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篇9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沟通企业可以通过合作获得更多的收益。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校企合一”培养的人才,熟悉本企业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流程,他们的实际技能较强,到企业后便可立即上岗工作,节省了企业培训的时间,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而且这部分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成长较快,很快便可成为企业的骨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

学校可以争取到企业的多方面支持。通过合作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实验、实训的场所和师资,这也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结合的主要模式。因为实验实训设施和场所需大量的投资,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实力还不雄厚,社会集资的难度也较大,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借助有关企业的条件完成或部分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就成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最佳选择。高职院校应制定政策,组织和鼓励教师为企业服务,采取有力措施,调动教师承担企业研究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一项内容,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生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独立、系统地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它是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步骤;是培养良好的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并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写作为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毕业论文同时也是衡量、评估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部专家组于2007年对我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专家们通过调阅毕业论文文件和检查、阅读学生的毕业论文,一致认为我系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管理规范、过程细致、要求严格、格式统一。专家们对一部分学生在论文中的创新观点表示了肯定。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决定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它是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带来了大量的相关教育问题和严峻的社会压力。加强对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学和管理的现实需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把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列为重点课题。在我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校已经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现代质量管理学的“产品质量”观认为人才的教育培养与传统的生产制造过程非常相似,其基本环节包括招生(采购原料)在校教育(加工生产)毕业考核(产品检验)毕业就业(投放市场)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质量跟踪)。要提高学生的质量,就要严格控制每一阶段的培养质量。我校教务处为了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专门成立了教学质量控制科,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我系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中以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为指导,积极配合学校教务处的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一、系级毕业论文管理组织体系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组人,他们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们负责制定目标,指挥、组织、协调整个质量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起127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7月着质量管理工作的保证作用。我系成立了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小组。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和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工作的目标、计划,确定组织结构和操作模式,传达和督促执行教务处的有关文件,负责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审定指导教师的资格等,审批上报的各类文件,确认每一环节的有效性,督促检查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流程的进展情况和导师指导情况。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负责把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计划、过程具体化并将任务和要求分配和传达给导师和学生,如负责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指导和审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规定进度安排、制定论文的规范和标准格式以及组织毕业论文评阅和答辩工作。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指导小组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写出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我系毕业论文管理组织体系从组织上保障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为了质量方针的最终实现,质量方针的制定者必须要将它传达到学校内部各层次的有关人员,使它们相互沟通和充分理解质量方针的内涵。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根据学校教务处下发的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性文件、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管理指标体系,以及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计划等,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它是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手册。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指导书来了解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意义、目标、计划、工作流程、规范化文件格式,明确自己在该项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自己承担的工作在整个流程中的质量要求。毕业论文指导书是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保障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以及最后形成的毕业论文文件(任务书、开题报告、论文评阅意见书、毕业论文等)的规范性。

三、基于“戴明环”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流程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专家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戴明环)的概念,它是全面质量管理采用的一套科学的、合乎认识论的办事程序。PDCA由英文的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它反映了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的四个阶段。该循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个基本的质量工具。我系运用“戴明环”概念设计出了“外语系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流程图”。该流程图清晰地标明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从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到师生见面下达任务书的过程标志着计划阶段;学生调研、撰写开题报告、整改、指导和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完善、定稿、评阅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过程属于执行阶段;中期检查属于检查阶段;验收自评以及总结属于处理阶段,在该阶段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来,对原有的制度、标准进行修正,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整个流程按照每一环节的发生先后设计,规定如果某一环节不合格,必须退回到上一环节重新循环直至合格再进入下一环节。一个循环周期是一届毕业论文的写作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下一轮循环是下一届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每一轮循环都建立在总结上一轮循环的经验和教训、解决了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质量在不断循环过程中逐步提高。

四、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措施质量控制即高校为达到质量目标而在教学、辅助过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监控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消除教学和其他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为保障毕业论文质量,我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要求,建立了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该措施对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中参与的从上至下的所有成员能否各尽其责,对指导教师的资格、培训、指导人数、次数,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学术道德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的约束规定;把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工作表现作为该年度群众评价领导班子成员成绩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把导师、论文指导小组、答辩小组成员的工作表现与本人年度考核挂钩,并作为来年是否具备该项资格的参考依据;把毕业生的整体表现作为取得答辩资格以及毕业论文成绩的重要参考。具体做法是发放教务处设计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动态管理指标体系》系列表格,由参与的各方对有直接联系的各方客观打分,平均成绩作为评价有关各方的重要依据。在质量控制措施中还规定了质量审核环节,它是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已经制定的质量方针、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达到预定目标的、系统性的、独立的检查活动。质量审核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检查环节。检查队伍的成员由具备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素质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等与教学有关的各方面组成。检查工作能及时鉴定和评价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进展情况和阶段完成质量,便于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五、毕业论文工作的验收和总结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按照学校教务处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的要求,根据论文验收指标体系,从毕业论文文件、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验收自评,并将自评结果和依据等材料上报教务处以备全校性的验收。为客观地反映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情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之后,论文指导小组要根据验收自评结果写出工作总结。所谓总结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提出新的问题以利再干。这是戴明循环之所以能上升、前进的关键。如果没有将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纳入有关制度和规定中,就不能巩固成绩,吸取教训,也就不能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度发生。

以上从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管理组织体系、指导性文件(质量手册)、管理流程、质量控制措施、验收和总结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我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过程和流程。我系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只进行了短暂的四届循环,仍具有较大的提高潜力。随着我们对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以及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经验,我系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会更加科学、规范,从而更好地实现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也逐渐趋于完善,从而导致研究生的数量和培养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探索出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为提高我国高校研究生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有待规范

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地区经济环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市场以及各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研究生的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但是从当前各大高校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来看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对研究生课程的划分过细,从而导致课程失去了可操作性;二是不同模块课程的比例失衡,影响了专业培养的目标,在相对固定的研究生学习年限内,公共课程占有的课时数量过多,在很大程度上占取了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三是课程体系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科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系统思想,不能有将出发点落实到人才智能结构,因人设科或者因课设人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导师队伍有待加强

当前虽然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导师的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导生招生人数过多,因此容易造成导师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导师因为精力有限,不可能花费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导致部分研究生因为没有得到导师及时有效的教导,没有形成学术规范,为了能够顺利毕业,甚至出现抄袭论文的现象,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业。

(三)培养体制有待健全

在高校中,对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制定培养计划、组织课程学习、开展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术论文课题研究以及学位论文答辩。在实际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中,还缺乏一套相对完善的体制对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从而导致对研究生培养环节上把关不严,首先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没有将学位论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然后是缺乏对研究生管理人员相应的奖惩制度,从而导致个别管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最后是高校缺乏全面的网络化研究生管理系统,导致高校的各个院系之间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极大降低了研究生的教学质量[1]。

2 新形势加强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途径

(一)加强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在课程建设这个环节,高校应该充分结合当前研究生培养现状,根据研究生的专业发展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制定出一个具有科学化、合理化、操作性强的研究生课程结构。一般文科课程的设置是在一年内就完成所有课程,接下来两年则是论文写作和答辩,但是第一年大量的课程设置无疑会减少学生参与主动探究的时间,然后在接下来两年又会因为课程太少变得懒惰,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以一年级学科下设置为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研究生的需要,对课时进行及时调整,对课程设置中的各类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和精简,调整后具体如下:需修公共基础课2门,专业基础课2门,专业课2门,选修课7门。此外,还应该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分层管理以及分类指导,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从而确保研究生能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作为高校研究生的导师,他们最了解带教研究生的思想素质以及学习水平,他们不管是在学术上、教育上还是在阅历上都具有权威性,作为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定性,让导师参与研究生的教学管理过程,相信这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导师队伍的建设,要重点加强导师的道德素质、学术素养的建设,除此之外,还应该针对高校新增导师缺乏培养经验的问题,定期组织导师参加相关培训活动和教育,并为导师之间相互交流提供平台,齐心协力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2]。

(三)完善培养体制,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完善高校研究生培养体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进一步深化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实施选课制度,加强研究生网上教务选课系统基本建设工作;二是严格制定出"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对执行标准进行统一和规范,从而保证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三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和激励制度,从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由于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本身是一项弹性较大的工作,这不仅跟管理人员的水平有关,还跟他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关,因此通过建立教学管理工作考核和评估体制,可以实现对教学管理效果的客观评价,并方便学校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从而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提高研究生教学管理的质量。

3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事业总是朝着不断前进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也应该在不断探索中前进。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必然对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我们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确保教学管理工作与时俱进。

篇11

2.教学管理制度采用至上而下的模式,缺少服务观念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教学是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应处于服务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它应该保证应用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为一线教师和本科生做好服务工作,及时解决或转达师生要求和意见。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学校主管部门的纽带,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具有主辅层次的关系。但目前的教学管理制度却执行着上传下达的管理模式,追求管理的稳定性、执行力,忽略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及感受。表面上看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但脱离了一切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形成了重管理形式轻教学实践的工作风格。这使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实践虽扛着威武的改革大旗,却不知所措地惟命是从,而忘记了真正的方向,谈不上教师和学生的发言权和自主性。

3.没有真正把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心任务目前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大多侧重事务性的工作环节,如开学的教学工作是否如期顺利、各项教学资料教师是否按时完成上交、期中检查教师的听课记录(教案、点名册、课件等)是否齐全、期末考场是否秩序井然、考后各类归档工作是否符合规格等。工作的标杆便是整体局面的平稳有序,不出乱子,满足于教师在教,学生在学,却忽视教与学的实际效果。再加上多数应用型本科都是民办高校,管理不得不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所以教师的工作量加到极致,重点关注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否满负荷或超负荷,而对教学质量的实际效果重视不够。对教学质量的评估采用机械化、程序化操作,忽略了办学定位和目标,这样的教学管理只限于让一个教育机构规律运转,与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相距甚远,没有实现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二、促进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工作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实践工作的统一是指二者的目标和初衷一致,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当二者的工作目标一致时,才没有谁服从谁的矛盾,只有服从共同的目标。一个协调运作的管理机制将极大地减少内耗,使各项教育工作更富效率。管理制度是为实践活动服务的,背离了教学工作的教学管理制度,也将失去对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支持的意义。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需要相应的应用型教学管理制度支撑,如果教学管理制度自成体系、独自运作、主次颠倒,那么应社会需要开展的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便是隔靴搔痒,不达目的;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能为之提供辅助支持服务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意识、执行灵活有度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没有一个与应用型本科教学目标一致的教学管理制度,诸多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的研究、课题开发、实践研讨都将是功亏一篑的。我们应用型本科教育需要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实践的统一。

三、建立服务于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的教学管理制度

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决定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决定着教育特色,建立一个服务型、务实型的管理制度体系,关乎教育质量和教育规律。以下建议基于本人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层教学工作经验,从环境、制度、方式等方面提出几点教学制度改革的愿望。

1.建立三位一体的制度保障环境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共同打造互动的保障环境,确保应用型本科的创新性、应用性教学没有硬指标的制度约束,同样也确保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制度在为教学服务的同时有柔韧度和科学性。目前标准化、僵化、局部单项管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其形成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如政府对应用型本科的评估标准是统一的、规范的、严格的,教学制度要保证各项教学活动形成的资料和数据符合评估要求;企业对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没有参与的动力和热情,他们可以在人才拥挤的市场上方便地找到所需人才。但我们不能认为改变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现状只是高校的职责和任务,政府和企业的推动力也是根本性的要素。政府减少对教育的行政干预,留更多的自主空间给高校开展教学改革、管理创新,才能形成自由民主开放的大学氛围,才能谈得上实现教育的初衷,回归教育的自然规律。企业与高校的互动同样需要政府的促进,只有大环境宽松后,实践层面的改革才富有实效。因此三位一体的制度保障,才能促使应用型本科的管理制度改革放下包袱,轻车简从,直达目标。

2.建立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为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的,而上述这些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什么样的课程设置符合社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课程特点和学生技能的培养、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更适合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评估等等,只有教师和学生最有发言权。建立民主参与的动态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增强学生应用技能为原则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再设计,有利于开创应用型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局面,有利于教学改革朝着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向努力,也会更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教师学生为本,实行灵活、自由、宽松、严谨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体现大学精神,才能让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工作符合其自身特点并造福社会。

3.建立适合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教学监控模式教学监控包括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对学生考核方式的管理。专业课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主体,对于这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不适于采用规格化、程序化、形式化的管理模式。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应该从企业认同和学生认同感入手,企业认同、学生接受的教学质量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不被市场接受的教学效果,即使完美符合学校各项制度,又有多少社会意义?建立适合专业课改革的教学管理模式才能服务于应用型本科的教育目标,只有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工作的目标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预期;对于教学效果的监控管理应该建立弹性灵活实效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和企业说话;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不应由管理部门限定,约束对学生的评估考核方式就是对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限制。何种方式能评估学生的应用技能并适合专业课特点,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适当放权给专业课教师,知人善任,给教师信任和尊重,而不是对教师期中、期末的考试题型规范否、题库建设完成否、平时教学资料齐全否进行监控。

篇12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各种物质因素和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复合系统。教学环境研究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体育教学环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的学生的学习情趣、主动性及学习效果。体育教学环境可分为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物化环境包括各种体育教学设施、班级规模、社会信息等,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校风、教风、学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教学管理制度。

一、高职院校物化教学环境现状及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体育馆和各种体育场地数量欠缺

近几年来,虽然国家非常重视高职院校体育场地与设施的建设,曾多次颁布和规定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配备的标准,并且各省都组织专家对高职院校进行评估,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的场地仍很尴尬,特别是近几年学校规模增大,而体育设施建设缓慢,体育教学受到一定影响。只有部分院校设施比较完善,基本能够满足体育教学要求。但大多数高职院的设施简陋,如网球、游泳这些课程根本无法开展;室内体育场地的欠缺,尤其是阴雨、风、雪天无法进行教学,无形中造成课时减少,致使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的学校室外场地也少,无法满足学生的课外活动锻炼的要求。

2.缺乏信息交流

一部分的普通高职学校,经济条件比较差,地理环境也偏僻,在信息交流方面很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的高职院校几乎没有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虽然全国各省高校每年都组织大学生体育系列竞赛,给各高校的学生提供一个很好交流的平台,但是,部分高职由于经济条件或者不重视交流只重视名次等其他因素,只参加部分项目,有的干脆不参加,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人文教学环境现状及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校风、教风、学风现状及影响

(1)校风疏于规范

目前,个别普通的高职院校存在着一些陋习。例如:一些层领导不是以学校的发展为己任,而是;公共场合说一些不利于学校发展和团结的语言;个别教师不能做到一身作则,为人师表,上课懒散;开会期间接打电话窃窃私语不断;公共场所卫生差;学生没有以校为家的意识,果皮纸屑随手即扔;在校园内学生见了老师没有礼节;夏季在校内穿拖鞋的学生随处可见;校园内的没有统一的学院标志和道路指示牌等等。校风疏于规范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和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相违背。

(2)教风不够严谨,课堂气氛缺乏激情

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进修机会少致使知识更新慢、教学方式陈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同于体育专业院校的教师,他们在授课过程难免会出现在专业能力受限制,导致体育教学对付着进行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在体育舞蹈方面较突出,有些学生酷爱街舞、国标交谊舞等,但是没有专业的授课老师,无法进行深入辅导,只能上课对付,致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满意,心理产生厌学的情绪,导致教风严谨、课堂教学气氛缺乏激情。

(3)学风松懈

随着近几年的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明显下降,由于高考分数低,学生到了高职自卑心理严重,学习情绪低落,加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加之学生意识不到全民健身重要性,缺乏学习兴趣上课迟到、早退、逃课的现象普遍。开学选项第一节课学生就到不齐,个别有的到了选完就走了,期末考试还要班长电话通知,这种现象不难看出高职学生的学风松懈。

2.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通过调查得知,有些高职是通过中专和升上来的,有些是学校合并在一起的,所以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但是通过最近几年国家对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评估,迫使学校制订了符合国家要求的规章制度,如:教学管理的基本文件和基本规范;教学的计划;教师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考勤和考试考核制度,但是大都是文字形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执行力度不够。如大学生每年的体育成绩及格与否无所谓,不列入期末考试成绩单;每年国家要求的体质测,待学生毕业时必须装入学生档案袋,通过调查,几乎没有一个学校能做到。因此,造成体育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这也是影响体育教学任务完成质量的主要因素。

三、建议

1.克服困难改善体育场馆、器材等硬件设施的建设

建议各高职院校领导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克服困难努力完善场馆、器材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使体育教学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并确保《全民健身计划》在高职院校顺利开展。

2.多提供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

建议学校多给体育老师提供出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的、能广泛推广的体育项目。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体育系列竞赛,即给更多的老师和学生一个与外界信息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也打开一扇展现、宣传学校的窗口。

3.树学院新风,提升学校品味

针对校风、教风和学风不正的种种现象,建议引起各个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学风,从而提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品味。

4.结合企业,制定并执行与企业相通的管理制度

针对高职高职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人员为目的,就必须强调管理、强调纪律性。建议高职与企业紧密结合,制定并执行与企业想通的管理制度,这既有和企业管理相通的因素,又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不仅是对学生,对教师的管理也是如此,这样才能教好、管好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军.论体育教学环境[J].南京王程学院学报,2001,(2).

[2]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