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4: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规章制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寝室文化现状及寝室规章实施情况分析
为全面了解高校寝室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进一步分析寝室规章对于寝室文化建设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台州数个高校学生进行访谈调研。调研以寝室为单位,对寝室成员进行抽样访谈,其中与24个寝室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男女寝室各12个)。访谈中大三、大四寝室各6个,大二寝室8个,大一寝室4个。问卷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寝室文化建设现状,包括对寝室卫生及文明寝室建设情况、寝室内的学习情况、寝室间的人际关系;第二,对寝室现有两个管理制度(《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和《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及教师联系寝室制度的考察,包括制度的熟知度,满意度,执行情况。
三、寝室文化建设现状
(一)寝室卫生及文明寝室情况数据对比分析
通过对调研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现有的制度下,学生寝室卫生状况基本良好,能够定期或不定期打扫寝室卫生,保持寝室整洁干净。但学生打扫的主动性不足,参加文明寝室的目的多是为了综合考评加分。而更确实的情况是,寝室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因此,在寝室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中融入对学生清理寝室的主观能动性倡导,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对象。
(二)寝室学习氛围现状
寝室作为高校学生生活、学习的综合体,越来越多的学生有大部分学习时间选择在寝室进行,寝室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之地,良好的寝室学习气氛更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根据调研数据表明,经常在寝室学习、复习的学生有52人,占总人数的56.5%;偶尔在寝室学习、复习的学生有32人,占总人数的34.8%;从不在寝室学习、复习的学生有8人,仅占总人数8.7%。由此可以看出寝室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起到重要作用。调研同时针对现有寝室制度对寝室学习氛围形成的影响,有82.7%的学生认为现有寝室制度对于寝室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未起到实际作用或甚至有消极影响。在寝室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中更有效地体现对寝室学习气氛的促进,是我们亟需考虑的问题。
(三)寝室的人际关系情况
调查中发现,寝室的人际关系是相当复杂微妙的,几乎每个寝室都存在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人际关系矛盾,小部分的寝室紧张关系甚至上升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在被调查者中,表示寝室人际关系融洽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21.7%;寝室关系偶尔有矛盾的有62,占总人数的67.4%;寝室关系紧张、非常不合的有10人,亦占总人数比例的10.9%。大多数高校在寝室管理上都存在着着重硬件条件改善,而轻视忽略了软件方面的提高。寝室管理上,虽然有了辅导员进公寓、教师联系寝室、公寓自理管理等机制的出现,但在制度落实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可见,通过寝室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倡导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亦是研究考察的重中之重。
四、寝室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
(一)制度的推广范围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普及度
为了对寝室文化建设起到有效干预及积极促进作用,高校一般已出台涉及多方面相关的寝室/公寓管理制度。调研中,学生对于《学生公寓管理制度》还是相对熟悉的,对于《教师联系寝室制度》也比较了解,但对于《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很多同学表示并不知晓。对于学生已知晓的寝室管理制度,学生均表示会积极配合教师、公寓及学校的相关工作,也能够切实起到促进寝室文化建设的作用。
(二)制度合理性对比
被调查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普遍比较熟悉,认可度也比较高,有65.2%的学生认为该制度制定合理,21.7%的学生认为部分制度需要改善或加强,仅少部分学生认为《学生公寓管理制度》还需更多完善才能适应学生公寓生活要求。《教师联系寝室制度》亦是近年来各高校为完善寝室文化建设管理,积极关注学生生活状态及思想活动普遍推行的管理制度之一。对于该制度有些被调查学生表示并不熟悉,只是知道有这样的制度,相对而言《教师联系寝室制度》的推广尚未普遍。而对于其内容的合理性,有78.2%表示支持该制度,也期待制度更加完善,促进寝室文化积极、融洽的发展。最不被知晓的寝室规章制度中,《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位列榜首,有超过半数69.6%的被调查者完全不知道有该项制度的存在,该制度对于寝室文化建设的相关性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可说是微乎及微。在部分对此制度些许知晓的学生中,有54.5%的学生认为该制度制定不合理或者仍需要改善。
(三)制度的执行情况
在寝室管理制度的调研中,学生对于管理制度的知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遵守或配合情况。对于《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有82.6%的学生表示能完全遵守该项规章制度。而《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表示能完全遵守的人数仅有6.5%。在《教师联系寝室制度》的调研中可以看出:辅导员走访寝室的频率最高,其次是班主任,各级领导和一般教师基本上很少或者不走访学生寝室。
五、优化寝室规章制度,促进优秀寝室文化的形成
(一)健全和完善现存的两个寝室管理制度和教师联系寝室制度
1.完善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提倡创建良好的寝室文化
《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是维系学生公寓正常秩序的保障,是公寓各方面工作开展和落实的基本保证。具体建议:一、就近几年学校的基础建设改善结合学生实际,出台清晰条款,通过数据直接量化《学生公寓管理制度》。二、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制度文化,使出台的制度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尽量减少频繁修改,从而推进优良寝室文化的形成。
2.改进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创学生主导的寝室文化建设
对于《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管理制度》,首先要在学校层面,建立起对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的培养体系,对其成员进行尽量全面地培训,如公寓管理、寝室安全知识、传染病的防治与早发现、大学生情绪管理艺术、特色寝室文化建设等,使得公寓自律管理会成员具备应有的管理自我与他人的能力。其次,可出台相关激励机制,分层次、多方面地激发各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对于委员会的优秀成员,如:发现公寓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及时向老师、领导汇报,关心帮助同学、成果突出,均予以公开表扬,并结合综合考评予以加分。同时,对学生自律委员会的工作细则做出安排和统筹,如将他们对学生寝室的卫生评分情况纳入到文明寝室评选中,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再次,让各成员积极展开学生寝室的各项活动,认真负责做好寝室的各项检查,在学生自己的督导下,促进文明寝室的建成和发展。
3.加强教师联系学生制度,促进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教师在课堂教育之外,更应走进学生寝室,多与学生沟通、聆听学生心声。《教师联系寝室制度》应明确教师联系学生寝室的目标、内容和形式。校方通过定性定量的具体工作安排,结合考评,对教师联系学生寝室的具体工作进行奖罚制度,同时将教师联系寝室的实际情况与教师的评奖评优、晋升、职称聘任等挂钩,通过制度规范使教师与学生寝室的密切联系,促进教师引导,以形成良好的寝室文化。
(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价中的PDCA循环
依据PDCA循环理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分为4个环节:(1)计划环节: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教学大纲、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要求、写作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答辩程序、成绩评定办法、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保存等一整套规章制度以及与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关的评估标准,即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评价阶段性成果的标准和要求,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标准、写作规范标准、评分标准等一系列质量评估标准文件;(2)实施环节:指按照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以及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具体的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学生选题、进行任务书的下达、学生撰写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课题的设计及论文的撰写、论文的评阅、论文答辩、成绩的评定等工作;(3)检查环节:主要是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进行检查,以发现其不足之处,该过程贯穿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如对任务书下达情况的检查、学生开题报告情况的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检查、教师指导情况的检查、成绩评定合理性的检查等;(4)处理环节:主要是针对本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总结,发现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意见或建议,并以此作为下一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改进的依据。图2描述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管理过程。根据图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管理过程模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价的PDCA循环包括:毕业设计(论文)计划的评价、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的评价、毕业设计(论文)检查的评价以及毕业设计(论文)改进处理的评价,这样的循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了对毕业设计(论文)前期、中期、后期不同阶段的有效评价,从而使得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的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完整性。
高校教学秘书是连接学校教务工作与院(系)教学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下,高校院(系)教学秘书成为基层教学单位最直接的教学管理者。
在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普遍实行学分制的新形式下,各院系的专业设置门类增加,而学校教务部门也不断地将教学管理任务下放。面对新形式、新问题,如何提高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简化办事程序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我校于2005年编印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内容包括:国家政策法规、教学管理规章、学籍管理、专业和课程建设管理、教材建设与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以及工作流程等内容,其中的工作流程部分给教师和学生办理相关事宜提供了清晰的步骤。相应的,二级学院也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制定出学院的各项工作流程。如我院根据学校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要求制定出本院的毕业论文工作流程如图1:
随着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深入,部分管理规章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办事程序将更加简化。
2提高教学秘书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程度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日益明确,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对教学秘书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是教学秘书要熟悉学校、院系管理和教育学的专业知识。
由于教学秘书从事实际的教学事务管理工作,是一名管理者,所以要充分的了解学校、院系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同时,教学秘书还要熟悉本院各学科、各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结构体系,了解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学分分配、毕业要求,熟悉教学各学期、各时段的常规性事务,做到事前有计划、计划有余地,相应的处理措施和解决方案要合乎情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充分考虑院系与学校的整体关系,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妥善安排。
二是教学秘书要具备一定秘书专业知识,其中包括应用文写作知识、文书处理知识、档案管理知识,以及会议组织知识等。
三是教学秘书要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管理工作已逐渐向网络化管理过渡。这就要求教学秘书紧跟时代潮流,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将自己从“繁、重、紧、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学校开发了新的教务管理软件,目前正处于试用阶段。新的教务管理系统弥补了原有教务管理系统的一些不足,同时新增了一些功能,基本上90%的教学管理任务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我们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
在学院层面上,为了提高上传下达的效率,我们利用网络开通了飞信,邀请学院教师和学生加入,将教师和学生的联系方式进行群组管理,利用飞信的短信群发功能,我们可以将学校教务处的相关通知快速地传达到各位老师和学生。网上发送短信,不仅操作简单、速度快,而且又不干扰教师和学生。但飞信用户只限于移动号码,对于非移动用户(如联通、小灵通),我们开通了电信网信服务,可以用固定电话群发短信。目前,我们将教师按系别、职称分组,学生按年级班级分组,还可以发动各系主任建成各系的短信群组,建议各班学生建成班级群组,这样我们可以将通知迅速地传达到每位教师和学生,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还申请了学院的公共邮箱,采集了学院各位老师的电子信箱信息,分别按系别和职称归类,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和学院、学院与教师之间文件的传送,不仅提高了速度,节约了纸张,而且还避免了使用U盘造成的病毒传染。
由于电脑的普及以及学校网络资源的不断发展,我们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还采用了QQ聊天的方式。
目前我们的信息传达流程如图2:
另外,我们还利用学院的网络服务器,开辟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上传专区,实现了毕业论文电子化。目前正在试点上传试验(实习)报告,同时将引进电子印章系统,老师网上批阅试验(实习)报告,并使用专用密码启用电子签章系统,其使用效果我们将拭目以待。
3强化制度的执行
二、顶岗实习的任务与目标
1、了解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概况。
2、知道用人单位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
3、熟悉具体部门和岗位的业务流程、工作规范、处理方法。
4、熟练掌握相应岗位的操作技能。
5、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去做,形成职业能力和初步养成职业素养。
6、具备初步的管理能力。
7、结合实习企业完成毕业论文(包括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分析报告等)。
三、顶岗实习的内容
1、在企业实习将在行政事务、文秘、营销管理、前台接待等岗位实习。
在岗位工作中要做到:
企业要求,熟悉企业规章制度,自觉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有哪些因素对安全构成威胁,应如何避免;
工作要求,知道某岗位的具体任务,要完成该岗位任务有哪些输入源(该岗位的前置岗位是哪几个,他们传过来什么资料或信息);对这些输入应该进行如何处理,应达到什么要求才完成处理;将处理结果传递给谁等;
2、在事业单位实习将在办公室、人才服务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的行政事务、文秘和综合服务岗实习。
在岗位工作中要做到:
用人单位要求,熟悉单位的规章制度,自觉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防火设备的使用,正确使用办公设备和网络系统,避免工作中出现安全问题;
工作要求,知道实习岗位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流程,要知道完成实习岗位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完成工作需要沟通的环节和方法,正确处理不同环境下的工作问题,在实习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注:学生可以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和安排,在上述1个岗位或几个岗位顶岗实习。
四、措施与要求
1、企业对学生要按照企业员工的要求来进行管理,学生亦要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来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
2、企业指派兼职教师(师傅)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和进行管理;符合条件的还可以指派兼职教师协助指导毕业论文。
3、学生要虚心认真接受企业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的指点,积极、主动的完成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经常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保持联系。每周要写不少于300字的实习周记,实习结束要写不少于2000字的实习报告(总结)。
4、实习结束后,企业或事业单位可以给学生出具实习鉴定成绩表和实习工作证明书(可能的话)。
5、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对符合企业要求,企业与学生双方同意,可正式签定就业协议,学生作为企业正式员工在企业就业。
6、学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是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就业的直接责任人,要经常与企业的兼职指导教师和学生保持联系及时进行协调、检查和指导,保证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就业的顺利完成。
五、成绩评定
1、企业由兼职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评定成绩。
1、根据医院的计划认真制定适合本病区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并督促护士实施,监测实施效果。
2、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坚持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疾病护理常规。每季度组织护士练习技术操作,考试合格率达100%。平时严格要求护士按规程和常规执行。
3、加强了质量管理
定期检查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技术操作、急救物品等,不定时检查、指导危重病人的护理。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5% ,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二、重视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优化护理队伍
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及文明用语,组织护士学习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
提高护士的理论与技术操作水平:每月组织护理查房一次,业务学习四次,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临床知识、疑难病例的护理。
组织护理人员加强第四版三基理论学习,参加护理部及科内每季度组织的理论考核,考核合格率达100%。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操作技能的提高,根据护理部计划安排,操作考核始终贯穿于日常工作中。
每月召开工休会一次,对每位出院病人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征求病人的意见及建议,并及时改正 。
三、加强业务学习及教学科研
鼓励护士参加夜大、自学考试。
组织护士学习书写论文方面的知识。
认真做好实习带教工作,按要求制定带教计划,带教老师以身作则,严格管理,保证带教质量,实习同学反馈较好。
全年护理人员共 篇,省级论文 篇,市级论文 篇。
四、积极参与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评比,制定一系列服务规范。对护理人员实行全员竞聘上岗。
五、存在的不足:
收稿日期:2006―04―28
作者简介:王同顺 (1961-),男,汉族,天津市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工程师, 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管理。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院系两级管理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和规范工作,制定《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评分标准》和《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制定》等管理文件,对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思想、过程管理、格式要求、评分要求、组织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统一设计封面格式、题目审批表、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语表和答辩记录表等,明确规定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责和管理人员职责。
建立院系两级管理制度。学院进行宏观管理的同时,鼓励各系所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尝试各种新的管理方法。“生物技术”专业的择优选导师制度颇有特色。它要求指导教师对成人教育本科生所做的科研有全面的了解,能提出适合作为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学生按学分积排序的先后,选择自己理想的题目及导师,指导教师如对学生不满意也可以适当调配。这种择优选导师的方法,调动了教师、学生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一批高水平、有价值的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产生。
二、重视管理环节,提高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是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在毕业论文的管理过程中,学院采取了系统化手段,即明确选题原则、规范审题程序、深入中期检查、严格论文答辩、合理评定成绩、全面总结归档。毕业论文的选题直接影响论文的水平,学院确定论文选题体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原则,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结合科学研究、生产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要适合成人教育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在审题程序上,各专业虽不尽相同,但均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或由本专业具有指导论文的教师拟定题目,或由系所为本专业学生提供选题指南,学生自主拟题目但需经指导教师批准。
中期检查是导师把握学生参考文献的查阅和实验环节中的实际工作量,防止抄袭、偷工减料和实验数据不准确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我院规定,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字数要在8000―10 000字左右,毕业论文中必须要有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图表等,一律用A4打印纸并统一格式和封面,装订成册顺序是:(一)封面;(二)内容摘要;(三)目录;(四)正文;(五)参考文献;(六)审批表;(七)指导教师评语;(八)答辩记录。每个学生都必须进行论文答辩,论文成绩以答辩委员会评定的分数为准,各系所组成的答辩委员会,按照规定程序对学生论文逐个答辩,并且有详细的答辩记录。确保论文质量和成绩的公证性。
三、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锻造优秀毕业论文
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是提高学院整体毕业论文水平的关键。答辩时,学生先将毕业论文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时间10分钟),然后回答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每个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不超过20分钟。评分标准为: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有了一系列科学、规范、具体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从总体上看,我院成人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有较好的学术水平和较高的质量,题目鲜明、论点明确、论证翔实、结合实际。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多能结合重要课题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出独立见解,有的还能有所突破。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评审办法和标准,开展系所级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组织公开论文答辩,并邀请低年级的学生参加,学院设立最优答辩奖,对优秀的毕业论文当场予以表彰和奖励,表彰与答辩同时进行,形成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好多毕业论文达到正式发表的水平。
要继续加大对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专项经费投入,努力拓展学生学习基地,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保障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优秀毕业论文创作的积极性,出现更多的精品论文。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护理、教学、科研、防保于一体的三级优秀综合性医院,仅我市就有三家三级优秀综合性医院,医疗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省级重点专科评审每三年一次,为了在下一轮省重点专科评审中取得优异成绩,我科于2009年1月正式实施(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酝酿、2008年1月试运行)将绩效工资与工作量、医德医风、规章制度、职称、职务、科内考评、夜班补助、科研、教学、论文、双新等十余项挂钩,以充分调动全科人员(四个部门:普放、CT室、MRI室、介入导管室,共40人左右)的积极 性。
1 方法与步骤
科室管理包括人、财、物的管理,绩效工资分配是科室财务管理的重要部门,为了充分调动全科人员(四个部门:普放、CT室、MRI室、介入导管室,共40人左右)的积极性,我科于2009年1月正式实施(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酝酿、2008年1月试运行)将绩效工资与工作量、医德医风、规章制度、职称、职务、科内考评、夜班补助、科研、教学、论文、双新等十余项挂钩(表1)。 住院总医师将各部门工作量内容汇总在一张表格中,每人每月一张表格,每日如实填写各自的工作量,月底各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住院总医师汇总,住院总医师确认工作量无误后交护士长核算、科主任审核。每人每月拿出1.0的系数参与工作量考核。
1.1 工作量方面分数与系数的确定 设定职工个人工作量统计表及每项工作记分标准(见表1),考虑到时间、劳动强度、技术难度、风险程度等因素,劳动强度在时间的基础上加20%分值,技术难度又在劳动强度的基础上加20%分值、风险程度又在技术难度的基础上加20%分值。用每月总人数除以总分数得一分相当于多少系数,再用一分相当于的系数乘以各自的分数得每个人工作量相当的系数。
1.2 其他方面系数的确定 见表2。表1 影像中心职工绩效工资系数
备注: (1)职务:主任2.0,副主任、护士长1.0,各部门负责人及科委会其他成员0.5。 (2)职称:正高0.8、副高0.6、中级、初级0.2。 (3)科研:在省级获奖后前5名依次为0.5、0.4、0.3、0.2、0.1,在市级获奖后前3名依次为0.3、0.2、0.1。 (4)论文(第一作者):核心期刊0.5、统计源期刊0.4、一般期刊0.3、短篇0.2、市级以上学术交流0.1。 (5)院级双新(主持者):一等奖0.3、二等奖0.2、三等奖0.1。 (6)科内考评:95分以上0.3、90-94分0.2、85-89分0.1。表2 职工个人工作量统计表及每项工作记分标准
1.3 奖惩兑现 夜班补助:除按医院规定发给夜班费外,科室每月给参加倒夜班者加0.3个系数;工作质量达不到标准,违犯医德医风、规章制度等视情节轻重按考核标准给予处罚。科研、论文、双新、学术交流均享受12个月[1]。
2 结果
一年多来,科内工作抢着干、夜班争着上;服务态度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科研在省教育厅立项2项;院级双新获奖3项;在正规双刊号杂志13篇;市级以上学术交流5篇。圆满完成了郧阳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影像学教研室的教学任务。与多数医院多数科室仅按职务、职称核算职工们的绩效工资相比要先进、科学、实用、有效。
3 结论
通过多方位考核调动了职工们的工作、学习、主动服务意识及创新积极性,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2],克服了多年来养成的出工不出力、主动服务意识淡薄、不愿动脑去想、动手去写的坏习惯。且不同职称人员的工作侧重点不同,高级职称人员侧重于科研、教学,中级职称人员侧重于双新、论文,初级职称人员侧重于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也避免了各部门之间因工作量不同而绩效工资相同的矛盾。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09-02
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设)作为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学习、了解、掌握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措施,并且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及执行力度的集中体现。各高校对毕设环节都非常重视,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规范论文环节的选题、指导和答辩,以保障毕业论文的质量。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自建院以来已完成三届毕设工作,参与毕设学生累计为5151人次,选聘指导教师累计510人次。学院及各系部领导对毕设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学院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在这三年毕设的管理中,学院在学习北科大校本部以及兄弟院校的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探索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明确定位、树立新观念、合理安排教学
学院实施“应用型”理论教学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办学理念,我们明确了毕业论文教学的准确定位,它是面向学生整个大学受教育期间进行的全程性教学,是从根本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以增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保证毕设的整体质量,学院的毕设工作要求各系抓好毕设工作与专业课教学、课程实践、毕业实习等环节的内在联系,将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放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课程论文、实习报告、设计(论文)进行一体化指导,通过一点一滴地渗透使学生逐渐掌握毕设的基本常识和研究方法,而不是在全部专业课学习和社会实践完成后,到毕业前最后几个月才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课程安排方面,学院专门开设了《文献检索》、《学术论文写作》作为毕设准备课,旨在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毕设能力训练。
二、领导重视、全院参与、职责明确
我院的毕设工作在主管院长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全面负责组织、管理和运作。各系、专业(教研室)、指导教师分级负责并落实完成。学院领导历来对毕设工作都非常重视,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教务处负责制订学院毕设工作进程及管理办法,汇总各系毕设题目和指导教师情况、审核各系的毕设成绩,组织毕设工作的检查、评估和总结,协调解决各系在毕设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工作总结,表彰先进,组织经验交流,以及组织开展毕设工作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等等。各系是毕设工作的管理主体单位。各系成立由系主任、专业教研室主任和教师组成的毕设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对毕设工作的运行以及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全面负责。由工作小组向各专业(教研室)布置毕设工作任务,审定学生毕设资格,组织审定全系毕设题目及指导教师名单,检查毕设任务书的填写情况,并定期组织检查各专业(教研室)毕设工作进展、质量保障情况。专业教研室负责毕设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负责选派、确定指导教师,分配毕设任务,组织拟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检查毕设的进度和质量,进行毕设工作的总结。我院毕设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对毕设工作的各阶段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三、注重指导教师选聘,充分利用学院资源
根据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指导教师是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系列或研究系列人员。学院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为了保证毕设的质量,各系充分利用科大资源,聘请了校本部经验丰富的教授参与我院毕设指导工作。我院采取了外聘教师与专职教师协作辅导的团队指导模式。毕设中学生的书写格式等细节问题由专职教师辅导解决,而毕设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则主要由外聘教师来辅导。在这种模式的毕设指导过程中,我院专职教师的毕设指导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保证学生毕设质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院在硬件设施方面拥有大量的基础性保证,为毕设创造了必要而有力的条件。学院一直重视对实验室建设和机房设备的投入;注重图书馆的专业书籍更新,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电子资源。学生和教师对学院的实验室、图书馆、机房等硬件设施水平较为满意。目前,学院有实习基地28个,校外合作单位4个,通过实习基地充分运用以及与校外单位的合作,加强了毕设过程中的实践训练,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效结合,有利于学生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
四、深入研讨、整章建制、完善管理
为使毕设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教务处开展了一项名曰“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与探索”校内教研项目。项目通过调研目前我院和其他独立学院毕设质量管理工作现状,总结分析了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为如何完善毕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出了思考和建议。结合教研项目研究内容,教务处对2009年以来学院、教务处制订的毕设教学管理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制(修)订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内容从毕设学生的资格认定到指导教师的遴选培训;从选题到论文的写作与答辩,对毕设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都制订了细则,使毕设管理“事事有法可依、面面有章可循”,力图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切实保障设计(论文)的质量。
五、建设管理队伍、搭建交流平台、增强服务意识
毕设工作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院的毕设教学管理水平,因为这支团队是毕设工作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者,是保证毕设工作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的核心管理人员。学院的毕设管理队伍由教务处教学科主管实践教学的教师和各系教学秘书组成。为更好的服务老师和学生,学院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毕设管理队伍人员建设:
1.加强岗位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毕设工作管理队伍肩负着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职能,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管理工作的成效。学院非常重视他们的培养,不断为其创造培训机会,以增强业务学习和教学管理能力。
2.定期组织学习毕设管理文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教务处定期组织毕设工作管理人员学习毕设管理办法、规章制度,使其了解掌握工作要点,熟悉学院毕设工作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审时度势,发挥枢纽和协调作用,保证毕设各环节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
3.促进教学秘书之间的交流,总结经验与不足。学院各阶段的毕设工作由教务处组织,通过教学秘书传达到各系,再由系主任安排专业教研室落实。教学秘书作为毕设各项教学活动的实施者、组织者,是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系和教务处、学院之间教学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容忽视。考虑到其独特的地位,教务处通过经常召开工作会议的方式,积极为各系教学秘书搭建交流平台,一方面,教务处可了解各系毕设工作进展状况,获得毕设工作意见反馈;另一方面,充分的交流,有助于秘书们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4.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服务意识培养。我院通过组织对毕设工作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学习,帮助管理人员树立强烈责任感,认识到毕设教学管理在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观点、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处理问题,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教师服务,保证了毕设工作各个环节良性运转。
通过三年努力,学院拥有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建立了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且在不断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下,毕设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毕设工作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院系两级管理制度。学院进行宏观管理的同时,鼓励各系所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尝试各种新的管理方法。“生物技术”专业的择优选导师制度颇有特色。它要求指导教师对成人教育本科生所做的科研有全面的了解能提出适合作为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学生按学分积排序的先后,选择自己理想的题目及导师,指导教师如对学生不满意也可以适当调配。这种择优选导师的方法,调动了教师、学生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一批高水平、有价值的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产生。
二、重视管理环节,提高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是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在毕业论文的管理过程中,学院采取了系统化手段,即明确选题原则、规范审题程序、深入中期检查、严格论文答辩、合理评定成绩、全面总结归档。毕业论文的选题直接影响论文的水平,学院确定论文选题体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原则,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结合科学研究、生产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要适合成人教育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在审题程序上,各专业虽不尽相同,但均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或由本专业具有指导论文的教师拟定题目或由系所为本专业学生提供选题指南,学生自主拟题目但需经指导教师批准。
中期检查是导师把握学生参考文献的查阅和实验环节中的实际工作量,防止抄袭、偷工减料和实验数据不准确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我院规定,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字数要在8000—10000字左右,毕业论文中必须要有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图表等,一律用A4打印纸并统一格式和封面,装订成册顺序是:(一)封面;(二)内容摘要;(三)目录;(四)正文;(五)参考文献;(六)审批表;(七)指导教师评语;(八)答辩记录。每个学生都必须进行论文答辩,论文成绩以答辩委员会评定的分数为准,各系所组成的答辩委员会,按照规定程序对学生论文逐个答辩,并且有详细的答辩记录。确保论文质量和成绩的公证性。
三、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锻造优秀毕业论文
一、本人在离校期间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不做任何违纪违法的事情。
二、在离校期间,保管好自己的钱、财、物等,并对自身的安全负全部责任。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自身的安全,如出现意外,一切后果自己承担。
三、以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作出任何有违校规校纪的言行,在外树立我校的良好形象。
四、经常与学院保持联系,若需更换实习或工作单位必须及时向原实习或工作单位和学院报告,并告知学院新的实习或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五、严格按照学院的时间安排自己的毕业论文进度,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试验及撰写工作,并如期回学校进行答辩。
六、本人自愿遵守以上各条保证,如有违反由本人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和责任,学院对此概不负责。
七、本保证书一式两份,院、学生本人各执一份。
主人管理是魏书生同志最常用,也是他最见长的一种管理策略。他采用民主的方法,制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每当出台一项新的规章制度,或修改一项原来的规定,都要通过全校教职员工反复讨论,最后才能决定。一旦走下来,就不轻易改变,要通过一个阶段的运作后再来验证其是否合适。魏 书生常说的一句话是:“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 在这一管理策略中,大略要分如下三个方面。
(一)明确主人身份。魏书生同志经常提醒自己,校长是全校师生的服务员,应该全心全意地为师生服务。于是他也经常强调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全校师生才是学校真正的主人、让全校教师们都知道只有教师真正明确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事情才会好办,教师的事情才会办好。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教师们自己反复讨论后,定下来的;学校的一切重大事情都由教师们参与,教师策划,教师们亲身去做而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们怎能不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真正主人呢?
一、当前高校管理涉及的法律问题
各式教育诉讼层出不穷,但主要与高校发放毕业证、学位证行为,招生行为,纪律处分行为这三个高校管理中最主要的部分有关。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是多样的,但就其共性分析包括以下几种:
1.相关法律、法规的混乱及缺位。虽然《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都授予了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权利,但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且低位法缺乏可操作性。如《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执行国家教学标准,保证教学质量;《学位条例》规定,国务院已批准授予学位的单位,在确认不能保证所授学位的学术水平时,可以停止或撤销其授予学位的资格。但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却没有规定保证教学质量的方法和不授予学位的情形,也没有授权高等学校不授予学位的权利。高等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所授予的学位而制定的校内规章制度,又多次在司法审查中被认定为没有法律依据。由此出现了对有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而言,其对所有层次的毕业生,不授予学位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现象。因为法律、法规没有不授予学位的具体规定。由于法律、法规的缺陷,学生毕业时获得学位的权利与高等学校履行管理义务不授予不符合学校规定条件的学生学位的权利之间出现法律冲突,产生纠纷也就是必然的了。
2.规章制度的陈旧和不规范。在高等学校自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中,我们不仅看到有立法技巧上的不足,而且其本身在制定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主要表现有:(1)规章、制度设定的内容不规范。如对受教育者的知情权、申辩权、申诉权规定不明确;有些规定过于模糊,没有具体规定,不便于操作;而有些规定又因太过于具体,不能包括现实生活中新出现的具体现象,使自己在进行管理时缺乏依据。(2)规章、制度设定的形式不规范。如有部分规章、制度是以《……规定》、《……制度》的形式出现的,有一部分却并不是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通知》、《……意见》等形式出现的,即不规范也不严肃,却仍在发挥着规范性文件的效用。(3)缺乏程序性的规范。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对某一项管理活动需要的程序缺乏规定。如对学生的处分如何申辩、申诉;在什么时间内进行;向哪一级组织申辩、申诉等缺乏程序,性规定。从法院判决学校败诉所采用的法律依据上看,这一部分的内容往往是高校容易忽视或不容易做好的地方。
3.高校与学生之间模糊的法律关系。首先,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是一种内部的管理行为,还是一种外部的管理行为的法律关系模糊。从理论上看,学校与学生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关系,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从司法实践来看也不明确。如:在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中法院认定高等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是外部行政行为;而在六名学生诉湖南外语外贸学院案中,法院认定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适用的又是属于内部行政管理行为的法律、法规。由于不能准确判断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到底适用内部行政管理行为还是外部管理行政行为,又导致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者的法律关系模糊。这从另一方面来看,也表现了司法界内部亦对高校管理行为可诉范围存在争议。
其次,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模糊。高等学校根据《教育法》、《学位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承担保证教学质量和学位授予水平的义务,实现这一义务的对象是高校的学生,即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水平来体现的,但是,对学校通过什么途径来履行这一义务,法律、法规规定模糊。其表现形式是学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没有法律、法规确认。由此,高等学校是否需要制订自己的学位授予条件,有没有权利规定,高等学校规定什么样的条件是合法的等问题仍然模糊不清。从学生方面讲,学生的合法权利应当予以保护,但他们需要履行哪些义务并不清晰。由此引出学校合法的规定他们是不是应该遵守,遵守学校的合法规定是不是他们的义务等与此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也是模糊的。
二、当前高校管理涉及的管理问题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硬性的管理规则,高校的管理活动引起诸多的法律纠纷也显示出,高校在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漏洞:
1.高校管理理念滞后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由于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处于受动的地位,因此,在教育法律关系中,受教育者的权利一直得不到充分重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都是国家举办的,学校作为国家授权举办教育的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内部管理一直沿用行政管理体制,校内的各种主体关系,如学校与老师、学校与学生之间一般是“我命令,你服从”的行政隶属关系。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关系得到了逐渐的调整,但是高校的管理理念仍跟不上这种调整的需要。
2.高校管理行为脱节于依法治校。在依法治校方面,高校从主观上来讲仍存在一些误区,如认为依法治校就是用法规治理学校,再由学校用法规治老师和学生,却忽视了依法治校的主体应是所有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管理者依法得到授权也要受制于法,因此出现了有的高校自行制订的一些内部规定与现行法律法规明显相违背的现象。这种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相对滞后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矛盾,使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产生法律纠纷成为必然。
3.高校管理职能设置存在越位和不合理。由案例可见,职能设置上最明显的已产生冲突的是答辩委员会和学位(术)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是一个学术性的专家组织,其决议不应为其他组织推翻,除非其组织成员不合格,答辩中有弄虚作假或违反程序的情形。学位(术)委员会是一个具有行政权能的机构,它代表学校作出是否授予学生学位的决定。它虽然也是由专家组成,但其在审查非本专业的论文时则是外行。因此,学位委员会一般不应审查学生论文的学术质量,而应只审查学生的学习成绩表、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资格、答辩程序等。但是高校在学位管理中两者往往职能混淆,以致学位委员会多数委员不得不去评价、审查非本人专业领域,从而自己完全不懂或仅懂得某些皮毛的天书式的论文,并还要盲目地去就其论文学术质量是否合格投上一票。
4.高校管理中责任机制的缺失容易使民主流于形式。一个学校如何创造一个责任机制的问题,也就是责任要明确的问题,高校现行的委员会制度、无记名投票制度,使得最终决策责任的相关承担者不易分辩,极易出现争功诿过的现象,没人负责亦成为此类集体主义制度最大的缺陷之一。责任没有人负,荣誉也不能够得到特定化,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产生很好的稳定和激励效用,对高校的长远发展而言存在负面影响。
三、解决高校管理问题的对策
高校的管理,既是法律行为,亦是管理行为。在这一层面上,教育法律体系与高校管理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如何针对上述高校管理中诸多问题来提出对策,需要法律界人士与教育学、管理学专家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在以下方面来综合构建一个高校的法律管理体系:
1.要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管理法律体系。首先,要通过修改《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对大学生管理的具体要求,特别是要明确哪些相应的规章制度可授权给高等学校制定等问题,并进一步明确国家立法与学校制定校纪校规的法律关系,从而使高等学校的规章制度真正具有法律赋予的权威,性;其次,要清理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章制度。在长期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各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对于稳定学校的各项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存在着不足或逐渐的不合时宜也是可以确定的。对高等学校现行的规章制度中的那些不符合或者违背法律法规的部分要取消,对那些规章制度中不完善的部分要根据现实情况予以完善,使之适应法律规定和公民道德准则的要求;第三,要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明确高等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高等学校与大学生之间既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又有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高等学校与大学生之间作为民事法律主体的权利保护,我国《民法通则》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已经有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而他们作为行政法律主体的权利保护,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明确,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法律体系。
2.要加强法制教育,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加强法制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提高高等学校的管理者的法律意识。要在高等学校的管理者中树立对学生进行管理要立法有据,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的法律意识。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规范管理。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决定了维护学生正当合法权益也是法律赋予高等学校的义务。因此,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既要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又要维护学生的正当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法制教育,要使其明确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要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明确既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任何权利和义务都是相适应的。只有认真履行义务的权利才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高等学校的校纪校规,作为校内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是高等学校实施内部行政管理的必要和有效方式,在校纪校规合法的前提下,是可视为法律规范的延伸。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高等学校依法管理的必不可少的制度规范。对高等学校制定的这些符合法律规范的各项规章制度,大学生也必须要遵守。
3.以人为本。不断探索适应大学生的管理新模式。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与其他类型的学校的学生管理具有特殊性,需要在管理模式上不断探索。首先,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模式要适应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大学生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群体,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不能继续适用以往长期实行的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而应该建立一套充分尊重受教育者权利,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权利义务关系相一致的管理模式。其次,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要注重以人为本。这也是现代法律精神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要求管理者尊重被管理者的基本权利,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建立起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使个体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管理模式。第三,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模式要鼓励大学生个性发展。这是由高等学校的特殊性决定的。高等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如果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也就无法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