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4: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闻传媒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闻传媒论文

篇1

二、拓宽职业教育内容的视域

新闻传媒的教育功能是指对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以及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教学活动,关注学生以及教师的思想动态,努力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学术氛围以及校园人文环境。作为新闻传媒报道的另一个相对重要的板块就是有关师生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例如兴建重点实验室,采购实验教学器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在职业教育中传播与学术研发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学术动态,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关注度以及学习的动力。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大都是在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在与同学的沟通交流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职业教育中的新闻传播一个较为重要的功能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沟通。新闻传媒在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起着较为突出的纽带作用。

三、政治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作用

在教育功能上,新闻传媒较为显著的是引导作用,媒体通过对党政方针、专业知识以及科学技术的宣传来武装学生的头脑,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对职业教育学校的先进事迹以及优秀人物的宣传,激发大学生像模范看齐,争做先进的动力,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还可以通过建立并完善各种专栏,包括班级活动、教学活动以及社团活动来提升学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新闻传媒在职业教育活动中所具有的新闻传媒功能与职业教育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内容以及各种课堂活动有着显著区别。新闻传媒在对各种新闻进行传播时,坚持客观性、真实性的要求,在新闻报道中,不会随意添加感彩,通过对新闻事件进行有选择的报道,来保证新闻传媒所具有的舆论导向功能得到正确的发挥。新闻传媒所具有的客观性能够帮助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教学内容,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现实生活,并学会利用正确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职业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在校报或者网站上开设生活专栏,报道学生身边的大事小情,普及生活小知识,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让他们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家庭中健康成长,进而帮助他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以及道德情操。新闻传媒在职业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新闻技能,通过校园报纸、记者团、校园电台、校园广播以及校园新闻网等不同渠道开展的新闻实践活动,并进行新闻播音、新闻写作、文版编辑、任务采访以及各种活动主持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新闻实践活动中能够对现实生活以及学习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培养学生养成敏锐的洞察力,将在校园生活学到新闻写作以及新闻采访技巧进行实际运用。职业教育中所开设的新闻专业还可以与校外新闻事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并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新闻实践以及教学的活动基地和项目。热烈欢迎新闻记者走进实际的职业教育活动中,让新闻专业学生更好地体会以及感受职业教育的魅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到报社、网站以及其他新闻单位进行学习和工作,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篇2

凸显传媒专业特色

思维敏捷、活跃是新闻传媒专业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一个特点,然而普通话作为实践比例较大的课程并不利于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去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掘出符合该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1、增加课前说新闻实践环节开展课前说新闻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普通话表达能力的重要一步,每堂课开始之前请五六个学生上讲台上播报一条新闻,教师针对学生的语音、语气、语法进行评价和打分,这可以作为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加深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在教师的点评下明白自身普通话的不足之处,极大的提升了口语表达水平。2、充分利用广播、影视资料的相关素材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声有色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各方面的规范,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的代表作《普通话与方言》就是很好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区别;《新闻联播》作为我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其对普通话的要求是极高的,给学生分析主持人的语气和语态,为其提供极佳的例证。CCTV每年的新年新诗会也可以作为教学素材播放给学生,为学生讲解朗读的技巧。3、邀请传媒从业人员为学生进行普通话实践教学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有实践经验的主持人、播音员等传媒从业人员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实践功能,同时看到传媒从业人员极高的普通话表达水平,在这个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明白自身的不足,增加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这是针对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有效举措之一。

理论教学紧贴普通话测试,强化说话训练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言不需要以十分飘渺的形式存在,它作为人们日常交流沟通所用的形式出现。”普通话教学对于高校新闻传媒专业学生来说不是一门单纯的课程,更应该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强化说话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语气、语态等方面的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等新闻传媒专业都要求学生在报考大学前进行普通话考试,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处于中上层,流畅朗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大问题,但是口语表达能力还远远不够,这和缺乏一定量的说话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结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原因,首先是缺乏思路,无话可说,再次是说话形式在但是感情缺乏。说话难关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克服,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学生在说话过程中思维和情感都会引起一定的活跃度,这种活跃度要保持高昂的话就必须充分把握住技巧,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这和学生的事物认知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是指在实际交流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通常情况下,给说话者一些词语或关键字就能激发其语言表达的思路。一般人们喜欢讨论购物和消费的话题,但是毫无目的的谈论只会让整个对话繁琐,有些时候还会无话可说。但是一旦将话题分类清楚,谈论话题就显得清晰多了,将消费分为网上购物、商店购物、电视购物等形式,帮助学生培养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对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定一个话题或新闻热点,让其用正确的语态来发表对这个话题的看法,让普通话水平在日常表达中提高。教师在新闻传媒教学中要紧贴普通话教学的标准,通过多方面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学生在日常交流沟通中要注意说话方式和语气,不断扩展自身口语表达的思路,这对于一个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具备的。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更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普通话教学方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传媒人才。

本文作者:张鲁萍工作单位: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篇3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检索关键词“媒介化社会”,可以搜集到的相关论文达两百多篇。其中,发表于2006年的《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一文已经被引用两百多次,在学界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这也间接地说明了“媒介化社会”在学界的研究热度。但是这篇论文重点介绍的是互联网所带来的媒介融合浪潮,媒介社会化只是作为媒介融合的一个结果被简单提及,并未对其特征进行详细描述。不过其中关于“媒介人”和“拟态环境”的理论阐释,开拓了媒介化社会研究的理论视野,成为许多后续研究的起点。不过,学界早在2004年举行的“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上已经把“媒介化社会:现状与趋势”作为论坛主题,积聚了一批颇具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在李双龙、王婷婷对论坛所做的综述中可以看到,在“媒介社会化”这一主题之下,大会研讨的内容涉及到了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等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12]这也显示了“媒介化社会”这一概念对新闻传播学研究问题的包容性和概括力。国内对于媒介化社会的研究文章从2006年开始大量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互联网的发展程度、媒介融合的推进切实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体验。有学者提出社会的媒介化是与大众传媒的发展同步的,只不过“其突破性进展却是在电视普及之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使这一过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一些研究者仍然习惯将媒介视为媒介化社会研究的中心,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当前我国社会的媒介化程度,即受众的媒介依赖程度、受众对媒体的角色认知等。有的则将研究的中心转移到社会中的特定群体(如少数民族、“农民工”等)身上,从媒体的“赋权”功能分析社会媒介化所带来的权力格局变化。[51有学者从舆论学的角度关注媒介化社会中的舆论表达特点,实际上是阐述网络自媒体的出现所带来舆论生成过程的变化。这些研究大多以媒介建构社会的功能为出发点,遵循行政研究的路径,旨在通过研究媒介建构社会的特点,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以媒介为中心和出发点研究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已经不足以理解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正如有学者提出的,传统想象空间已经不能解释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想更好地理解媒介、理解社会并进而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个必要的前提就是重新思考媒介的定位。[71应该看到,在社会媒介化的过程当中,媒介自身也在经历着社会化的过程。从传统媒体的中心辐射式大众传播到社会化媒体的病毒裂变式传播,媒体已经不是天然地站在社会信息流通的中心。位置结构的改变也必然要求学术研究范式的转换。同时,也有一些不多的研究在关注社会的媒介化有可能带来诸多弊端。这种研究批判的路径其实也是“媒介化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技术的过度发展和对人类的技术控制一直是潜伏于现代社会的深层忧虑。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就描绘了一个统治者依靠大众媒介重写历史、改造语言、清理思想、重构社会的恐怖场景。因此有学者认为,“媒介化社会”的概念“越过了和比较中性的信息化与国家发展的关联,而进入到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李普曼的‘伪环境’(即拟态环境)、甚至所谓媒介‘妖魔化’的关联之中”。正是在这样的警醒和反思基础上,有研究者指出在媒介化社会中语境进行媒介素养的研究有了更加显著的意义,即使人们对现代传媒拥有一种批判的能力(即素养),帮助人们解构媒介的“编码”,避免沦为媒介的奴隶。对媒介化社会的批判、对“媒介经验”的不信任,在逻辑上也必然走向对人类“直接经验”的强调。有学者就认为,“人类只能靠自己与生俱来的沟通本能,去诉说,去倾听,去建立并实施新的关系或交往规则,帮助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找回人生在世的立足之地”。[101总的来看,媒介化社会的行政研究路径较为细致地分析了媒介化社会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从社会建构、话语抗争、舆论生成等方面揭示了社会媒介化所带来的具体变化,其缺点则在于对媒介社会化的意识形态色彩缺乏必要的警觉,对媒介技术带给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过于乐观,容易陷入媒介控制社会的倾向之中。媒介化社会的批评研究路径对上述问题有着高度的警觉,但如何从此路径进一步增加人们对于媒介化社会的认识和洞见,当前的研究似乎还缺乏有力的回应。实际上,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媒介化社会研究路径,它既应该是有经验的支撑、实证的力度,也应该拥有批判的视野、思辨的深度。

二、诸多新闻传播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不过,让我们暂时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媒介化社会”本身来,因为它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条理解诸多新闻传播学命题和理论的路径。19世纪30年代,大众媒体的出现标志着社会媒介化进程的开始。随着电视这种更加直观化、娱乐化、大众化的媒介的普及,人们对于大众媒介的依赖程度大大地提高了,大众媒介对于社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发展,在提供方便快捷的资讯服务的同时,也大大地加重了人们的媒介依赖症。社会的媒介化过程实质上是媒介不断获得建构现实的能力和权力的过程,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始终是与社会的媒介化过程同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的媒介化是开展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客观对象,而媒介化社会可以看作是众多新闻传播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厦门大学陈贼如教授在其专著《心传——传播学理论的新探索》中曾对许多传播学理论作过类似的总结。她认为,如学术前沿“框架”、“议程设置”、“把关人”等美国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很多红火的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预设,即“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有选择地反映。”而“那么多的框架分析、把关研究、议程设置,其目的都是为了推断这些隐藏在传媒内容背后的(选择的)‘标准’。”而在陈教授所未论及的许多新闻学理论的背后,也同样是以社会的媒介化为逻辑起点的。对新闻所作的定义“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已经将新闻的事实属性和建构属藏其中。社会媒介化所带来的现实与镜像之间的紧张关系是一切新闻学研究的学术起点,所有的新闻理论无不指向于如何让媒体更好地反映现实。现代媒体以向读者提供信息,帮助读者观察外部世界为基本职能,这也是公众对于大众媒体的最低期待。这种功能和期待也是随着现代新闻业职业伦理的发展而形成的。包括新闻专业主义、精确新闻学、新新闻主义等在内的西方众多关注新闻实践活动的新闻学理论,从根本上都是希望从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角度出发,探索如何拉近“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的距离。网络媒体的巨大繁荣对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表现在新的媒体环境极大地改变了作为逻辑起点的媒介化社会的内涵:大众媒体的传播中心地位被极大地削弱。一方面,媒介化社会作为新闻传播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仍然有着顽强的学术生命力。例如,以大众媒体为中心的传统研究需要应对网络媒体对媒体建构新闻事实的挑战,研究如何利用网络媒体采写、传播新闻。另一方面,更多的研究不得不放弃原来的中心,跟随着媒介化社会的新内涵,转向更加广阔的传播领域。而这种转向将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社会实践、大量的研究课题、广阔的学术空间,还有来自理论刨新和研究方法的挑战。现在,我们可以把上一节结束时所希望探寻的全新的研究路径拿来一起思考了。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曾经说过,“学术上的事往往起点决定终点”。因此,我们探寻新的研究路径,也必须要对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媒介化社会)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改造。而凯瑞所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上面引用的这个判断。他提出的仪式传播理论,对我们完成研究起点的重建有很多启发。

三、凯瑞的传播仪式观

詹姆斯•w•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传播观,即传播的传递观(atransmissionviewofcommunication)和传播的仪式观(aritualviewofcommu—nication),开拓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视野,推动了美国传播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凯瑞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或仪式传播理论,来源于杜威对传播的洞见。他提出传播“是人类共处的基础所在”,“由于分享信息的凝聚力在一个有机的系统内循环,社会便成为可能”。他以充满宗教色彩的“仪式”一词来指称人们分享意义、传播共识的行为,并将它所涵盖的范围扩大到了大众媒体的传播活动。人们被邀约进入新闻的阅读仪式或收看仪式,目的就在于通过某种戏剧性的行为改变读者作为旁观者的身份,进而卷入到权力纷争的媒介世界之中,而非仅仅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司詹姆斯•W.凯瑞的仪式传播理论是对人类所有传播活动的整体性反思,远远超越了新闻传播学的传统范畴。但是他对于社会的媒介化过程所引发的深刻变化,却有着非常卓越的洞见和描述。他曾以电报为例阐释了技术的出现对日常观念的影响,包括新闻客观性观念的产生和简约文风的形成、全球时区的划分和标准时间的确定、空间套利模式的衰落和期货交易的出现等。;或许,类似这样的对媒介化社会的研究才符合我们的学术期待,而这就要求我们把整个媒介化社会纳入到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之中,而不再仅仅盯着新闻报道做文章。这种研究范式的转换,或许也可以借用文化转向来称呼。

四、对文化转向的思考

文化研究学派是西方新闻传播学界中的重要组成。但因为西方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巨大影响,国内文化研究学派理论的引介不多,在国内的影响力也比较有限。实证的定量研究把论得非常精致,但也使我们的学术“匠气”十足,缺少思想的灵动;研究的问题具体而微,得出的结论也经得起科学的证实和证伪,但是许多问题的解决既不能拓展我们的认识,也缺乏理论的纵深。倡导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正是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焕发学科发展的新活力。这种倡导,还源自于网络媒体的发展所带来的传播革命。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出现导致了媒体环境的重新洗牌,大众媒介的中心地位正在日渐丧失,以大众媒体的新闻生产为主要对象的传统研究尽管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但它的中心位置也正在逐渐削弱。另一方面,社会在媒介化的同时,媒介也在朝着社会化方向大步迈进。社会化媒体的出现重新结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途径、思维习惯,重新定义了什么是交往、什么是传播,而新闻传播学目前却一直没能从理论上系统地解答这些问题,只是在某些细节上有所突破。

篇4

1新媒体的界定

段鹏博士在其著作《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提出:“所谓传播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新闻传播学中的媒介一般指狭义的媒介.“新”,一般用来描述与传统的、旧的、落后的不同的、更先进的、新近出现的事物.童兵先生也曾在他的著作《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提出:“传播媒介有时也称媒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新媒体”,就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传统媒体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化而产生出的一批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体的统称.新媒体出现于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其获得发展的科技基础和最主要的标志.

2新媒体的类型

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近40年前.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VideoRecording)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NewMedia)一词.新媒体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是专指某一种特定的媒介,而是对为适应信息传播的新需求而出现的一批媒介的统称.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其一,光纤电缆通信网、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互联网等网络技术下的网络媒体;其二,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系统、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电视等电视技术下的新电视媒体(为了和传统的电视媒体相区别,我们在这里把这些新型的电视媒体称为“新电视媒体”);其三,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WAP手机、手机电视等手机技术下的手机媒体.

2.1网络媒体

计算机网络在传播新闻和信息方面具有媒体的性质,因而将其称为“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的发展是以目前全球最大最普及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为基础和载体的,有时,国内也将其称为“互联网媒体”.

互联网又译为“因特网”或“英特网”,其全名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是目前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就是每一个节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是人类传播领域里的实质性变革.

因特网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避免核战时通信瘫痪而开发的计算机“ARPANET",这个网络的使用者最初被严格控制为有关从事国防科研的科学家.1991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WideWeb),还开发了极其简单的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学生马克·安德里森(MarkAndreesen)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该软件后来被作为NetNavigator推向市场.此后,互联网才开始爆炸性普及.90年代中期,互联网在全球迅猛发展起来.到1998年,互联网已经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着超过947万台的计算机主机,用户超过1亿.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和互联网发生联系.1987年9月,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同月22日22点55分在北京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OvertheGreatWall,WecanreacheachcornerontheWorld),而当时我国还没有加人互联网.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提出把中国纳人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1994年4月,我国实现了和互联网的TCP/IP连接,开通了互联网的全功能服务,并在同年5月完成了我国最高域名CN的主服务器设置,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加人互联网工程.1995年,张树新创立了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壕海威公司,中国的普通百姓才开始使用互联网.至今,互联网进人普通家庭仅12年时间,但互联网工程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普及.2000年末,我国颁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在国家政策的规范下,相信中国的互联网媒体产业能够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2.2新电视媒体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夫(P"Nipkow)发明了一种机械式的圆盘扫描盘,并申报了专利.这项发明为现代电视的诞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世纪初,电子电视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1926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克·贝尔德(J"L"Baird)利用尼普科夫发明的机械扫描盘成功地完成了画面传送和接收的完整组合试验.1962年7月,电视图像首次越过大西洋.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首创了“地球村”(TheGlobalVillage)一词.他认为,传播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感官尺度,电子媒介的高速传播压缩了广漠的空间,消除了人类视觉和听觉上的珍域,使世界逐步变小,最终成为一个村庄.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把遥远的世界拉近了,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这个村庄的一部分.

电视在中国出现于1958年.那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改为现名)开始试验播送节目,同年9月20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电视”,在今天应该是属于传统媒体的,但是随着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数字信号处理的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视”这一传统媒体衍生出了属于新媒体的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新型的传播形式.

数字电视是21世纪广电领域中引领人们享受现代数字化生活的一项新的技术革命.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传输和接受中,使用模拟方式的叫模拟电视;而在电视信号的获取、产生、处理、传输、接受和存贮的过程中均使用数字方式的电视叫数字电视.一般而言,数字电视系统是将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压缩、编码、传输、存储、实时发送或者经过纪录媒体传播的视听系统.有线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传输线路,将电视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受机的一种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1999年,中国国务院作出决定,组织我国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的研究和发展,并把数字电视产业化项目列人国家“十五”计划的十二项重点项目中.电视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更是提出了发展数字电视的“三步走”战略,到2015年全面实现数字电视的播出.

数字电视的发展在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会改变人们的日常收视习惯,也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和激烈的竞争.今后几年,数字电视在中国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移动电视”作为新电视媒体的一种,其发展之迅速,依然让人始料不及.移动电视具有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移动性强等特点.移动电视首先在新加坡得到应用.我国内地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多个大城市开始在公交车上播放移动电视.上海文广集团在我国率先开展了移动电视业务.一个中型城市公交车达2000至5000辆,2003年我国私人轿车数量突破1000万辆,2003年全国列车年运载量达13亿、2007年将达17.6亿、2020年更有望达40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移动受众群,广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将2003年定为“中国广播发展年”并大举酝酿中国广播业的第二次复兴.然而,移动电视的出现,注定了我国广播业的繁荣只是昙花一现,也注定了广播业将很难再有如此巨大的辉煌,这份辉煌将属于移动电视.

篇5

二、数字新闻传播环节媒介伦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1)数字媒体的特征更易引发媒介伦理问题

数字媒体传播过程中道德问题的大量发生与数字媒体技术的独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字媒体传播主体的匿名性导致其信息传播活动具有随意性,这样既使得数字新闻多而杂,又导致追责困难,一定程度上诱使人们采取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再加上数字媒体本身的开放性更使得很多充斥自由言论的网上社区诸如论坛、电子公告板等,成了数字新闻伦理问题的重灾区。

(2)把关人作用的削弱导致伦理问题

“把关人”作用指的是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相关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不同于具有严格编程序的传统新闻,数字媒介的把关人功能十分薄弱,这也是导致数字新闻传播环节媒介伦理问题高发的原因。数字媒介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再加上现在的数字新闻往往采用采编播同步的方式,及时性的需求导致数字媒介的信息,有时候来不及把关就被上传到网络上和手机平台上,严重削弱了把关人的力量。而传受合一的特性,让传播者和接受者合二为一,直接削弱了把关的力度。

(3)道德法律体系不完善导致伦理问题

数字新闻在传播环节的媒介伦理问题与数字媒介的道德法律体系并不完善有直接关系。如今,数字媒体的传播网络虽然已经遍布全球,但是迄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全球性的数字媒体网络道德规范,数字新闻传播环节急需与之配套的全新道德规范。对于不断出现的媒介伦理问题,法律法规方面的规定也十分不足。2014年10月29日,国家规定将在全国新闻网站正式推行新闻记者证制度,将全国范围内的新闻网站采编人员纳入统一管理。这一举措虽然有利于规范数字新闻媒介从业者行为,但是为了彻底解决媒介伦理问题,需要的是一部统一系统的数字媒介法,在这个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数字新闻传播环节媒介伦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随着数字新闻传播环节伦理问题的层出不穷和数字媒体时代媒介伦理的新发展,加强数字新闻传播环节媒介伦理建设已经是当前媒介社会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从业者、行业和社会等多方面入手。

(1)加强数字新闻从业人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指的是运用媒体和技术信息的熟练媒体技能。现今社会的媒介伦理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媒介从业人缺乏应有的媒介素养所致。作为数字新闻的从业者,不但要具备传统新闻从业者需要拥有的素养,还有掌握更多。不但要加强增强信息的选择、甄别和加工能力,还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掌握最先进的数字新闻技术,不断地自我提升,满足数字新闻的媒介要求。

(2)完善数字新闻行业自律

数字新闻传播环节的伦理问题多发与数字媒体的行业自律缺失有很大关系。数字新闻相比较传统新闻而言,是新产物,相应的媒体自律信条、媒体自律组织等都不健全。传统新闻的媒介组织例如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侧重于传统新闻,对于数字新闻领域的监管和约束十分有限,所以,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组建数字新闻自己的媒介组织,制定适应数字媒体的行业自律条例,对于完善行业自律,解决数字新闻的媒介伦理问题是非常紧急和重要的。

篇6

2.全流程网络化生产网络化制作、网络化存储、网络化播出也是新闻传播“全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数字化的网络平台中,一条新闻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出去,即可以提高效率,也有利于节省制作成本。

3.全时空多维互动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只能单向传播的方式,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不再只是“说”和“听”的关系。一条新闻线索可能只是普通用户终端的一个点发出,经过新闻单位发散之后得到大众传播。但在传播的同时,普通的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媒体之间还会形成交叉式的多维互动。通过互动,传播的信息更加丰富,传播的效果也得到有效提升。

二、“全媒体”传播对从业者的新要求

首先,完成战略观念转型,适应全新传播生态环境的挑战新闻从业人员要深刻认识这种发展趋势,有效构建用于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编码方式、解释框架以及传播模式,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下,强化引导力。在此过程中,新闻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澎湃如昨的热血,还需要勇于创新的意志,热情拥抱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其次,学习互联网环境下生存模式的挑战在新闻传播的全媒体时代,新闻从业人员除了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新闻业务素养,还要积极补充最新的互联网技术知识。传统的新闻规律、新闻实践和新闻经验一旦跟因特网有机融合,传统媒体的采编经验、采编方法、采编手段等,再结合网络的特性,创造性地运用到网络上,必然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篇7

广东是我国新闻传媒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新闻传媒市场化早,市场化程度高,新闻传媒产业发展也较为成熟。由于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媒体的现实基础等因素,广东新闻传媒在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质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寻根情结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积淀,是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从外在形态方面看,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统一性,即中华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发挥了强有力的同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过。即使在内优外患的危急关头,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它仍能够保持完整和统一。这一特征是在世界任何民族的文化中都难于找到的。二是连续性,即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和希腊文化那样,在发展中产生过断档和空白,发生过间隔或跳跃。三是包容性,即中华文化能够兼收并蓄。四是多样性,即中华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因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如岭南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异彩纷呈,各有特色。

就内在精神来说,中华文化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学界的概括有多种,但突出的一点是,中华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由安土乐天的心理而产生了一种浓厚的乡土情谊,凡是那些离乡背并的人,一个个都要思乡、怀旧、寻根、问祖,这同西方文化确实大不相同。

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渗透在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们的骨髓里。不论身在何处,他们的根仍在中国,寻根、问祖、思乡、爱国是他们常有的情怀。一方面,他们保持着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而且一些华侨还不远万里赶回家乡扫墓祭祖;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掘起,不但海外华侨社会学习汉语,还吸引大批外国人兴起学汉语热潮。现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2300所大学设置汉语课程,1仪刃万人正在将中文视作第二语言。这都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华文新闻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二、广东新闻传媒产业开拓华侨华人文化市场的优势

由于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媒体的现实基础等因素,广东新闻传媒在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1.开放兼容的岭南文化传统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传承地,古代百越先民本土文化基础深厚,中原文化不断南移,海外文化影响广泛,孕育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培育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文化精神,广东人的务实精神、包容精神、创新精神和重商精神已为世人普遍认同。广东人思想比较开放,敢于冒险和求新思变。在对待异质异地文化的问题上,岭南文化表现出开阔的胸襟,兼容并蓄,择善而从,甚至直接进行文化嫁接,拿来为我所用,创新出适合自己的文化元素。

2.历史悠久的侨乡文化

广东省自古就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最多的省份,近代以后逐渐发展成重点侨乡。广东有2000多万海外侨胞,占全国的三分之二,遍及世界l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越南、柬埔寨,欧美的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南美洲的秘鲁、墨西哥、巴拿马、古巴、委内瑞拉,大洋州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毛里求斯等国家和地区。另外,广东省内有2仪刃多万归侨侨眷。华侨文化与侨乡本土文化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亦发生了深刻变化:海外侨胞人数增多,分布更广;华裔新生代和新华侨华人愈益成为华侨华人社会的主体;华侨华人融人当地主流社会的程度不断提高,积极参与当地政治与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海外华侨、华人认同中华文化、眷恋祖国的民族情感进一步增强,爱国友好力量不断壮大。几千万海外侨胞是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资源宝库,也是广大新闻传媒产业向海外开拓的重要基础。

3.发达的新闻传媒产业

广东是我国新闻传媒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组建报业集团的地区,新闻传媒市场化早,市场化程度高,新闻传媒产业发展也较为成熟,虽然竞争较为激烈,但并未出现恶性竞争。目前广东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等五家新闻传媒集团。这些传媒集团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这为广东组建和完善省级文化产业集团,推动实行多种形式的产业联合,逐步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另外,还有一些地市准备组建新闻传媒集团。

可以说,不论是新闻传媒产业规模,还是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广东新闻传媒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为广东新闻传媒开拓海外华侨文化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广东新闻传媒开拓华侨华人文化市场的运作模式

根据已有经验及现实可能性,笔者认为,广东新闻传媒向华侨华人文化市场开拓可采取以下几种运作模式:

1.在华侨华人集中的国家或地区创办新闻媒介

广东新闻传媒在海外华侨华人市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澳洲新快报》于2004年6月3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正式出版发行,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下属报纸《新快报》的姊妹报,由侨鑫集团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共同创办,侨鑫集团提供资金,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提供品牌和内容支持。该报以反映华人心声,服务华人社区,促进澳中交流,增进澳中友谊为办报宗旨。嵘澳洲新快报》为对开36版综合性日报,每周出版6天,内容包括澳洲新闻、国际新闻、中国新闻、珠兰角新闻等。报纸在编排手法以及文风等方面与《新快报》相近,部分版面由《新快报》采编人员负责完成。《澳洲新快报》与以往的海外华人报纸读者来源普遍单一的传统不同,《澳洲新快报》的读者群明显显示出来源更为广泛的特征。从各大区域的报纸零售点统计反馈显示,《澳洲新快报》的购买读者群来源为:中国大陆的60%,香港:18%,台湾:12%,越南:8%,东南亚:2%。

《澳洲新快报》的创办是中国报业跨国经营迈出的重要一步,创下了国内报纸品牌登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河,也为广东新闻传媒开拓海外华侨华人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范例。

2.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多元化合作

从1815年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创办开始,海外华文媒体至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190多年来,在海外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华文报刊,累计总数4仪犯多种。目前仍在出版的印刷媒体有500多种,其中每天出版的日报180多家,以报纸形式、定期出版的期报180多家,各类刊物230多种。面对如此众多的华文媒体,广东新闻传媒除在当地创办新闻媒介外,也可以开展与华文媒体的合作。海外华文媒体最为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和澳洲,因此,基于地缘优势,广东新闻传媒与海外华文媒体的合作可以从东南亚和澳洲开始。

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多元化的合作,首先是开展新闻内容的合作,由广东新闻媒体提供相关广东新闻或国内新闻,以扩大华文媒体的信息源,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其次是合作创办报刊,由双方出资,或以其它形式合作,在海外华人集中地创办报刊,以提高华文媒体的影响力。在这方面,上海的《新民晚报》已走在了前面。2002年,《星岛日报》与《新民晚报》合作办了《新民晚报·澳大利亚版》,在当地产生了一定影响。广东新闻传媒在与海外华文媒体合作创办报刊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第三,进行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海外华人媒体大都人才匾乏,一些媒体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因此,广东新闻传媒叮以利用雄厚人才优势与海外华文媒体合作,派出相关人才协作华文媒体办报,促进华文媒体发展。

3.与海外非华文媒体建立合作关系

广东新闻传媒在华侨文化市场的开拓,除了加强和华文媒体的合作外,与当地非华文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是一种重要的运作模式。这方面广东电视台已走出了重要一步。在2005年6月,广东电视台和马来西亚的一家电视制作机构cosmos Discovery合作开办了卫星中文电视频道“家娱频道”,它总部设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全天候24小时滚动的方式提供第一手新鲜热辣、见解独到的电视资讯,从新闻热点到时事资讯,从黄金戏剧档到时尚生活,各式各样的内容题材,为观众带来源源不绝的家庭娱乐新体验。“家娱频道”主要面向东南亚的华人,现在已进人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家的一些有线电视网,并且还进入了马来西亚的手机电视网,现在,马来西亚观众已经叮以通过3G通讯服务,使用手机收看该频道的节目。

篇8

二、在新媒体艺术推动下,如何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效果

通常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观众传递信息,但是,要想传输信息,就必须依靠媒体来进行。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和媒体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媒体可以体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同时又限制设计的过度发展,同时,设计也受媒体的影响,成为新媒体继续前进的动力因素。所以,在进行新媒体设计时,在遵循传统的审美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媒体接受者的感受,让设计出来的新媒体,符合人们对信息需求已经信息采集的追求。新媒体艺术下的视觉传统的交互性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兴的文化凝聚力,不同的使用者在设计时,都借助新媒体将其实现凝聚,表现出更加的个性化和有责任感。在新媒体设计过程中,因为视觉传达有其交互性,这十分有利于满足社会民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满足,比如,设计一些漂亮的界面,正是用户所期待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而满足了用户的参与性,或者实现了用户的某种需求。

在新媒体界面上的视觉传达方面,需要构建一种机器和人交流的模式,优秀的界面会让人以一种更加良好的心态融入其中,有利于不同的世界协调相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同世界的联系类型。或许计算机从本质上是无法完成的,但是,新的视觉设计的出现,或许会是对计算机交流障碍的一种良性补充,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趣味性更强。

篇9

综合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传媒新技术对受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传媒新技术改变了媒介环境,影响了媒介消费习惯。在广播、电视和报纸三足鼎立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一般都是被动的,即接收的信息都是传者预先设定好的。而现在,数字电视、数据广播、网络等新技术能够让受众实现信息的主动选择。如数字电视所提供的编辑节目列表、预订节目等服务,让观众的电视收视少了随意性,多了计划性,收视行为日渐主动。网络更是可以使受众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浏览网页时,网民可以从海量信息中选择自己需要的而剔除不需要的,并可以传播信息。比尔・盖茨曾说:“我年轻的时候只是被动地看电视,他们给我什么我看什么,没有选择。”但是今天,网络等传媒新技术打破了这一媒介消费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分众化日益明显。

传媒新技术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和学习的方式。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这一理论指出:大众传播的各种技术形式正在改变着日常生活的经验内容。传播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影响了人们理解与思考的方式,而这种影响对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最大。多媒体声像并举的媒介使人在轻松的媒介消费中获得感官的满足,而无须像书本阅读那样强调严谨思维、仔细推敲,因此,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与之相应的是网络大行其道对认知和学习习惯的改变。多数大学生表示,偏爱网络中轻松、明了、易得的快餐文化,反感那些需要费心思索、深刻的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虚拟世界的影像扩大了人类的感知能力,使人形成了另一种思维方式,与互联网的海量性、快捷性相对应,直接知识的快餐模式替代了早先需要消化的知识的反复推敲模式。千龙新闻网在兰州曾对9所高校进行了“网络时代大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结果有近3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近1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然而,有10%的大学生每天课外的读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读书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不到13%。调查表明,大学校园中蔓延着轻读书、重上网的习惯,“浅阅读”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①

传媒新技术对受众的影响可以看出,不可阻挡的技术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和每个个体,因此今天的受众,尤其是年轻的受众也不同以往:他们获取信息更主动,并注重视觉感观的满足,希望获取更多、更深的信息而不用过多思考。所以,在新技术传播环境下,新闻传播者必须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以适应新的要求。

具体来说,传媒新技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应有以下素养:

树立“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念。传媒新技术让受众有了主动获取信息甚至传播信息的自由,过去直线单向的传播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受众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职业传播者的权力、地位在削弱。这种相对自由还带来了“分众化”的加剧。优秀的新闻传播者要有吸引受众的能力,就要树立“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传播思路,变高高在上的单向传播为平等的双向甚至多向传播,将传播重心由传者向受众转移。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适应新媒介消费习惯,在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实现传播价值。

能文能武的“多面手”。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新技术下的专业素养和专长,会技术(能武)、精业务(能文),并在中文、经济、体育等某一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多面手)。传媒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新闻传播人才也要与时俱进,会用网络整合资源,会用数字视音频广播技术和节目制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以及相关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传播信息,满足受众自主和视觉感观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掌握技术是为了更好地为传播内容服务,现在的媒体竞争讲究内容为王,精通新闻传播业务是新闻传播者的立足之本。信息社会,深度信息已经成为广大受众索取新闻的普遍要求,他们已不满足仅仅了解主体新闻本身,而是渴望了解相关的各种背景,主体新闻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的影响、各方反应,以及主体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向等更多的内容。这就需要新闻传播者精通采编业务,有思想深度,同时还要在中文、经济、体育等某一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把信息做深。

有新闻道德。传媒新技术在带来传播自由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网络强大的搜索引擎为新闻的制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如果记者为了图省事照搬人家的资料就有可能侵权。再如,虚拟技术以及相关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可能被用来进行图像处理,制作假新闻。所以,新闻传播者在面对新技术时,应具有新闻道德和社会责任。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些都是面对变化时非常重要的支撑,否则就有可能滑向商业化、庸俗化,最终导致诸如扭曲、杜撰、造假、侵权等一系列丑恶现象的发生。今天的受众希望获取更多、更深的信息而不用过多思考,新闻传播者更应从自身出发,把好关。

注释:

篇10

爱美之心是人之本性,但也促使形成与美相对立的丑的思维。“美”与“丑”观念的形成是人们在世界观形成时期同步建立起来的,是通过对客观事实信息传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最终得出美与丑的思维意识。信息传播的美丑表象也随着人类认识思维、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变化,亦与现今的信息传播形式相附和。

塔夫脱,美国的第27任总统,体重300磅,满脸赘肉。我们难以想象,任何一个有着这种外形的人在信息传播如此精准迅速的电影电视时代会被推上总统候选人的位置,并在罗斯福的支持下竞选成功。如果是在广播上向公众发表演讲,演讲者的体型同他的思想是毫不相干的,但是在电影电视时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300磅的笨拙形象,即使如何花言巧语,也难免修饰演讲中信息传播的审美表象。在电视上,语言信息是通过视觉形象传播的,简而言之,电视上信息的传播是审美的表象而不是单纯的言语。在投票选举的思维过程中,如果只通过广播的信息传播媒介做信息的审美分析,人们会按照逻辑思维来判断这位总统候选人所演所讲,从而单一的凭借广播中接收的语言信息来进行审美判断;反之,如果通过电影电视的传播媒介,所表象的信息不仅包括言语还包括演讲者的体态形象、行为举止,公众显然可以多样的处理所传达的信息,并通过对候选者所表象的综合信息进行综合的审美判断。从信息传播的审美角度阐释,不同的信息传播载体对信息的传达及表象可以导向性的影响信息审美主体的思维方向。

这个故事显然可以说明在一系列综合信息做传播运动的同时,思维主体会将所接收的信息作“审美分析”,得出该信息所表象的客观事实是美的事情或是丑的物象。人们从小到大所经历的事物不一样,对社会、对世界、对各类信息的认识或者说社会阅历就会有差异,每个人心中对信息的审美表象亦会或美或丑。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信息表象才会作用出赏心悦目的的“美”,或者说什么样的信息表象才会让人得出排斥之“丑”?现今社会人们对美丑的定义都有显而易见的不同的观点,或是乐观的或是悲观的或是正反相斥的。

篇11

对于新媒体的出现,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变化,与传统的电视新闻相比,电视新闻由于对人们的舆论和社会生活能够带来更多的信息。因此,受政策、传播理念以及各种体制的束缚,给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空间带来了巨大的限制,尤其是不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下像网络一样与观众实施互动,只能通过电视直播和网络形式进行播放,并不能够对于某一新闻某一话题针对观众的反应做出及时的反馈,而是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才能够得到信息的反馈,这种传播形式的单一性限制了电视新闻的传播。

(二)国内外新闻报道内容不平衡

新闻报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时代日益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对于网络和手机电视都带来了更多的信息传播。而对于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变。电视新闻主要侧重于国内的新闻报道,对于海外新闻、国际新闻缺少评论和各种报道,尤其是在互联网速度发生之快的状态下,电视新闻对于国际新闻报道的欠缺造成了观众缺乏对国际新闻的了解,从而使得国际化之间的交流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还应该加强海外新闻的针对性和包容性。从新闻报道上更多地了解国际新闻,国际新闻也成为电视媒体传播的内容,从而使中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世界,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三)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新闻最重要的特点

之一是对于新闻内容的“快”。但是电视新闻由于具有固定的播放时间,并不能够将刚发生的事件通过电视及时地传达给观众,尤其是对于突发事件的爆发,使得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播出时间产生了时间差,这有可能对于观众的预防措施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能力不如新媒体的更新快,直接失去了新闻媒体所具有的基本特点。

二、加强新媒体环境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措施

(一)加强电视新闻的互动电视新闻

在为观众提供重要的新闻内容外,还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元的话语空间。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发达和普遍的情况下,能够使数字化时代下实现多元化的舆论形式,在于观众的互动和舆论的发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新闻变革的理念实现社会的创新,从而加强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发展,使得电视新闻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事实上,互动理念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是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革新,是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理念变革的必然结果,只有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才能使电视新闻节目更真实、更体现民众的思想。从而将大众的声音反映到新闻节目中,能够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在社会舆论压力大的情况下,民众的声音最能反映新闻的真实程度。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提高,中文在国际上也得到了普遍,有更多的人去学习中文,我们在关注世界母语的同时,国际上也在关注中国的声音。在互联网日益迅猛发展的今天,这需要电视新闻改变传统的媒介环境和新闻的生产模式,才能呈现给观众以新颖的传播方式。在当下,社会大众在新媒体的情况下,会从报纸、电视台和网络进行多方面的接触新闻,但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互联网更多的是以手机的形式进行传播,这对于传统媒体的应用造成了严重的挑战。因此,这就需要电视新闻针对社会的发展在新闻的节目安排上能够给予国际新闻更多的空间和播放,只有共同发展,才能使得更多的人继续关注电视新闻节目。

(二)及时更新内容新闻的及时性

能够使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动态,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新媒体不断冲击着新闻传播格局,新闻信息过载和传播渠道过剩使电视新闻频道的生存空间受到了空前的挤压。因此,在对于电视新闻进行安排的情况下,要将电视新闻的播放时间尽可能缩短,或者设置专属的新闻电视节目,才能将新闻及时地反映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同等重要,而不是等待播音员进行时间上的整理后才能播出,这样的效果远远落后于网络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篇12

    (一)新闻“暴力”

    2007年,“死亡博客”的主角姜岩用跳楼自杀对待背叛她的丈夫和第三者,关于此事的新闻一经,群众通过人肉搜索和媒体的打死跟踪报道,使得痛失爱妻和家人的姜岩丈夫王菲及其亲属被曝光,生活受到严重的干扰,有媒体就此事写过“姜岩走了、群众疯了、媒体也疯了”,这些报道看起来公正理性,实际上缺少了最起码的道义和同情心。从“死亡博客”的曝光到主角的死亡,对于一个处在生活绝望的人,我们面对这一切不是想办给予积极的帮助,而是不管不顾任由她自生自灭,最后在其死亡后,对其事情大肆批评曝光,扰乱其亲属的生活、漠视其亲属的情感。媒体再次表现出的正义,是为了新闻而救助还是为了救助而新闻,媒体的一些记者,在类似的邪炒起哄过程中,可谓已经没有任何底线可守了,这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新闻伦理的本质要求。

    (二)新闻“虚假”

    从“纸馅包子”到“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等等事件,虚假新闻频频出现,并且屡禁不止。有的是捕风捉影、故弄玄虚,或把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通过某渠道传播出的未经核实的消息用作事实来报道,把自己的想法涉及成发生的事实来披露,有的是借助口述实录制造热点、夺人耳目,或者把事实“加工”添油加醋成新的“事实”。很多新闻也经常是夸大其词、违背事实、甚至有的是公然造假、凭空捏造所谓的新闻。这不仅扰乱了媒体本应对受众的正确导向,也使得新闻传播过程中公信度受到公众的质疑,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伦理问题对策

    新时期,同样也是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矛盾有所凸显,新闻传播媒介在转型期失范现象的频频发生,如果不能加以约束和治理,新闻传播过程中伦理的失范现象不仅体现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而且,新闻媒介自身的特殊功能性,把这些矛盾散播并扩大,在面对自身种种失范现象频发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矛盾的衍生。

    (一)新闻传播媒介的自律性

    1.行业自律

    新闻传播媒介的自律,是新闻传播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和新闻从业人员自身信念的建立。如果新闻传播工作者对新闻传播精神不了解甚至不屑一顾,不断挑战伦理道德的底线,又能怎样做好传话筒工作,又怎么能向公众传达出正确的精神,新闻界有句话是:先做人,再做记者。

    2.从业人员自律

    并且要严格新闻传播工作者准入的资格审查制度,这是从新闻队伍的源头上遏制不良人员进入新闻传播行业的关键,并在聘用其从业人员之前要对受聘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思想品德的考核、专业知识的考核、业务潜能力的考核,只有业务素质精,思想修养好的人进入了新闻传播工作者的队伍中,才可以真正的对我国的新闻传播道德发展有着美好的发展和正确的指向。

    (二)新闻传播媒介的他律性

    1.法制的健全化

    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法律监督制定主要应从公众的生命、自由、名誉、人格、产权的维护、反低俗暴力等进行监督,我国针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专门立法及其机构尚未出台和完善,新闻立法较于西方国家相对滞后,而对于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约束力的法律法规较为模糊,并且没有作为单独列出来的一项独立的违法行为,其界定范围也较为困难,新闻传播媒介过程中的约束力和监管部分主要是依靠伦理道德以及一些作为行业职业规范的规章制度,这些没有明确标准的伦理道德以及行业职业规范的规章制度或其行为规范并不能起到严格意义上的监管作用,其惩罚教育力度较小。因此,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法律、监督机制与伦理的相互支持变得极为重要。没有惩罚力度的制度规范是没有强制力作用的,同时也就没有保障力度,要保障新闻传播媒介活动的伦理道德、有序、合理、有效的进行,就必须设立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

    2.监督机制的增强化

    新闻传播媒介对政府的监督方式主要是舆论监督,对于其自身而言,大众的舆论也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一种监督,体现的是社会意志的统一,对于新闻传播媒介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力,新闻传播媒介行为引发舆论,而舆论又反作用新闻传播媒介的行为,二者是相互影响作用的关系。新闻传播媒介积极吸收大众舆论的方式,例如最早的读者来信、和现在最常见的热线电话等等,这些可以都说是新闻传播媒介向大众积极纳言的有效方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