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4: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建筑卫生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2制定针对性措施质量管理小组得出影响面砖质量缺陷因素后,以严格的质量管理态度对饰面砖工程进行深化设计,针对质量缺陷因素制定措施:(1)深化设计由小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担纲并进行书面技术交底;(2)深化设计结构尺寸均以现场实测尺寸为准,且须实测水电管盒实际预留位置;(3)面砖规格确定须与卫生器具尺寸确定保持相应模数;(4)施工班组必须是参建过优质工程的施工队伍。
2卫生间饰面砖工程深化设计
根据卫生器具尺寸及样式确定面砖规格:墙砖采用600mm×300mm、地砖采用300mm×300mm;由两名组员对卫生间实际结构尺寸及水电管盒进行现场实测,并与设计图纸尺寸进行分析。若允许偏差在设计规范要求内则在原有设计图中进行面砖预排版设计。预排版时注意:(1)墙、地面砖的缝隙应贯通,不应错缝,规格不相同时不做要求;(2)面砖预排时,应尽量避免出现非整块现象,如确实无法避免时,应将非整块的面砖排在较隐蔽的阴角部位;(3)如果在一个墙、地面确实出现无法避免的小于1/2块的小条砖时,应将一块小条砖加一块整砖的尺寸平均后切成两块大于1/2的非整砖排列在两边的阴阳角部位,并且位置要对称;(4)水电管盒、卫生器具位置通过控制非整块面砖尺寸来保证居中;(5)深化细部大样图,如地漏斜水、地漏缝处理等。
3卫生间饰面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3.1材料质量控制面砖选择的指标一:质地和密度。选购瓷砖的时候,可以从侧面观察砖面是否平整,是否出现粗细不均的针孔。同时,可敲击瓷砖倾听声音是否清脆,声音越脆,表示瓷砖的质地密度高,硬度较佳。面砖选择的指标二:吸水率。品质高的瓷砖,吸水率很低,这样可以很快干燥。若瓷砖没有注明吸水率,可以用水滴在瓷砖的背面,数分钟后视察水滴的扩散程度,越不吸水,即表示吸水率低,品质较佳。面砖选择的指标三:施釉程度。可以通过判断瓷砖表面釉层薄厚来鉴别。可以用硬物刮擦砖表面,若出现刮痕,则表示施釉不足,等到瓷砖表面上较薄的釉层磨光后,砖面便容易藏污,较难清理,也缺乏安全性。面砖选择的指标四:面砖色彩。卫生间瓷砖颜色首先是根据卫生间的整体风格来选择,面砖色彩要让卫生间看起来宽敞明亮。同一房间选择同一批次出厂的面砖,以避免出现较明显的色差。
3.2墙面砖质量控制(1)弹竖线:粘饰面砖的每一个墙面均应用墨斗弹出立线,在弹线之前再次复查每面墙的平整度、室内尺寸,测准饰面砖粘结层厚度。按深化设计图竖向定位瓷砖带,然后以此作标准逐匹挂线粘瓷砖。(2)弹水平线及表面平整线:水平线,用水平仪划出水平线。表面平整线,在每面墙上两侧竖向定位饰面砖带,粘贴时分层挂线(白线),用薄钢片勾住拉紧,这条拉紧的白线就是表面平整线,它即能控制每行砖的平整度,也能控制每行砖的水平度。(3)浸砖和湿润墙面:饰面砖粘贴前应放入清水中浸2h以上,然后取出晾干至手按砖背无水迹时方可粘贴。砖墙要提前1d湿润好,混凝土墙可以提前3~4h湿润,以避免吸走粘结砂浆中水分。(4)饰面砖粘贴:粘贴砂浆采用1∶2(体积比)水泥砂浆。排砖接缝宽度为1~1.5mm,且横竖缝一致。施工温度要控制在5℃以上。在饰面砖背面满抹灰浆,四角刮成斜面,厚度10mm左右,边角满浆。饰面砖就位后,用灰匙木柄轻击砖面,使之与邻面平,粘贴5~10块,用靠尺检查表面平整,并用灰匙将缝拨直。阳角拼缝用阳角条。扫光表面,用竹签划缝,并用棉沙拭净,粘完一面墙后,要将横竖缝划出来。
3.3地面砖质量控制(1)按要求的对角定位或垂直定位,弹出相互垂直的两条定位线。(2)按深化设计图可排磁砖的奇偶数,在定位线上按磁砖尺寸进行分格、定位。(3)地面砖镶贴前要侵泡30min。(4)在刷干净的地面上,摊铺一层1∶3.5的水泥砂浆,厚度小于10mm。(5)用线绳在墙面标高点上拉出地面标高线,以及垂直交叉的定位线。(6)按深化设计图做好返水斜度,并在镶贴地面瓷砖之前做好防水层。(7)用1∶2水泥砂浆在定位线位置铺贴磁砖,并用橡皮锤或软木轻敲压实,其厚度与地面标高线吻合。在铺贴8块以上时应用水平尺检查平整度。(8)磁砖铺贴过程中,应及时擦去表面的水泥浆。(9)地面铺贴养护2d后,再进行抹缝施工。将白水泥调成干性团,在缝隙上擦抹,使磁砖的缝内填满白水泥,再将磁砖表面擦净。(10)贴好后要在24h内洒水养护。
在体育健身运动中掌握一定的运动卫生知识,既能使运动锻炼者掌握健康知识,又能提高他们对健身运动的兴趣,为更好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健身锻炼打下牢固的基础,对运动者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的运动卫生
1.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
人们能够参与的运动项目种类繁多,有篮球、乒乓球、健身跑、爬山,武术等。人们可以依据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而选择其中若干项坚持锻炼。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如:性别、年龄、体质、健康状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和方式量力而行。锻炼者在开始时大多体质较弱,宜先选择可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的运动项目,体质有了明显增强时,可增加对体质有较高要求的运动项目;可以根据个人素质、爱好以及自己的特长固定一两个专项坚持锻炼。
2.运动时间的适宜安排
体育运动最好安排在清晨,由于空气新鲜,有助于二氧化碳从体内排出,较多氧气的吸入,加强新陈代谢,提高锻炼效果;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易发生感冒等病症。但是清晨锻炼运动量不要太大,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造成机体疲劳而影响工作和学习,运动时间一般以10~20分钟左右为宜。
傍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体健身,而且可以帮助机体消化吸收。傍晚运动的主要形式为散步,傍晚体育活动的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不要超过1小时,运动强度不可过大,心率控制在120次/分。否则,强度过大的运动,不仅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而且会影响夜间的休息。锻炼应在睡前20分钟安排,可安排为时间短而缓和的运动,如:打拳、练气功、散步等。
3.运动前后的准备与整理活动
运动前安排适宜的准备活动可以加强肌肉的代谢,提高肌肉温度,降低肌肉黏滞性,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速度得到提高以及增加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而减轻开始运动时因内脏器官的不适应而造成的不舒服感。安排准备活动时要考虑准备活动的内容、时间和量。准备活动要安排些全身性身体练习,主要包括跑步、踢腿、弯腰等。准备活动的量和时间随体育锻炼的内容和量而定,一般30分钟的体育锻炼,准备活动一般安排10分钟左右。根据气温高低不同准备活动时间可适当缩短或延长。
运动锻炼后,尤其是剧烈运动后,不宜立刻停下休息,这样不利于身体机能的尽快恢复而且对机体会产生不良影响。在运动停止后,如果立刻静止休息,由于受重力作用血液会滞留在下肢静脉血管中而导致减少回心血量,使心输出量下降而导致一时性脑缺血,头晕和眼前发黑等一系列症状的出现,严重者会导致休克。整理活动可以有效避免此等症状的发生。整理活动的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新的疲劳。在作整理活动时保持心情舒畅和精神愉快。
二、体育锻炼的饮食卫生
体育锻炼后若立即进食,胃肠的血流减少与蠕动减弱以及分泌消化液减少。胃内的食物无法及时消化吸收而储留在胃中,由于牵拉胃黏膜导致胃痉挛。因此,应注意运动后的合理饮食卫生。运动锻炼后不要急于进食,心肺功能稳定下来与胃肠道机能逐渐恢复后再用餐。一般时间为半小时,如果是较剧烈运动锻炼,时间间隔应相对更长。剧烈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运动时胃肠道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吸收能力减退,运动后若立即大量饮水,会使水分积聚在胃肠道,使人感到胃部胀满和不适。在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时,不仅热能消耗量大而且水分也失去较多。所以及时补充水分是十分重要的。补充水分的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运动中每15~20分钟饮水100~150毫升,既可及时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又不增加心脏和胃的负担。
三、锻炼时的个人着装卫生
运动服装的卫生包括服装穿着宽松、质软轻柔、通风吸水性强、舒适得体和勤更换、勤洗、消毒、无污染等两个方面。运动服装的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机体的卫生。所以,穿运动服装不要选择厚实、无弹性、化纤产品、不吸水、透气和紧身妨碍运动而影响健康的服装;每次运动后要更衣、消毒清洗,存放的服装要经常在太阳下晾晒;运动者之间不要在运动时互相交换服装穿,防止交叉感染而影响健康。健身运动时运动鞋的选择,如果穿鞋不合适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关节的劳损和其他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等。为了缓冲地面的反作用力而减少受伤的发生要选择质量较好的运动鞋。
四、体育锻炼的环境卫生
体育锻炼要选择较凉爽的时间段进行,以避免从阳光、晒热的建筑或路面上辐射的热量增加机体温度;锻炼时的着装要尽量少遮盖体表,同时使用一些防晒霜防止过度日晒。在冷环境中锻炼如果不采用一定的预防措施同样会引发健康问题。离开冷环境、风力和雨水。人们避免在臭氧和其他环境物质高度密集的时段或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尽量远离那些可能产生大量CO的地方,如:吸烟区、交通高峰地带和城市环境;不要把运动安排在污染物处于高浓度的时段(交通高峰期)。随着电子工业、无线电技术和通讯系统的发展,人为地使空间电磁辐射的污染强度与日俱增,这就带来了环境电磁辐射的污染问题。环境电磁辐射可以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建议人们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要尽量避免在电磁辐射环境中进行运动。
参考文献: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以实验室为科研和工作场所时,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介措施[Ll。而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正是每位即将进入临床实验室实习的学生所要而临的首要问题。对于本科生而言,无论是进行实验室的检测操作还是将来从事检验工作,生物安全防护知识都必小可少。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实习前,首先要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08)以及国务院颁发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国家标准和管理条例,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主观上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重视程度,从而自觉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避免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发生。在授课过程中,减少枯燥的安全知识及相关安全规定讲解,尽可能采用照片、示意图、动u,视频、网络等多媒体手段,结介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小仅容易接受,还能更好地结介自身实践,融会贯通地运用理论知识[#]。同时,结介国内外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规定及最新动态,使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深刻工里角军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角军实验室感染的来源
临床实验室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转化为医学实践学习的第一场所,学生在课间实习及毕业实习过程中逐渐了解临床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并参与其中。在熟知实验室生物安全重要性及危害性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集中授课及模拟教学,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充分了解临床实验室感染的来源,提高处理生物危害等紧急情况的能力。临床实验室感染的主要来源如下。
2.1待检标本是实验室感染的主要来源
临床实验室的标本种类繁多,常见于血液、排泄物及体液等,如动静脉血、尿液、粪便、痰液、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羊水、乳汁、自带、前列腺液和等。各种疾病的临床病人标本所含有的多种致病因子可以通过感染呼吸道、消化道、皮下损伤部位、角膜等部位,以气溶胶、接触等形式给临床实验室人员带来危害[r}。依据标本中的菌毒种对人类危害性及其是否具备有效治疗与预防手段,根据卫生部《中国微生物菌毒种管理方法》,可将其分为4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临床实验室学习工作过程中,应明确标本的危害级别,而对小同程度的危害性标本,要做好防护,时刻将自身及环境的生物安全放在第一位。
2.2操作及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是实验室感染的重要来源
标本采集及标本处理较容易引起实验室感染,如针头和注射器的使用,接种,吸管、离心机、搅扑器等使用过程中均可引起微生物气溶胶的形成,从而导致实验室感染发生同]。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实验室也小断向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标本在前期手工处理、检测及仪器自动化检测过程中,需用到多种仪器设备,对其使用小当,亦可造成气溶胶、飞溅物和溢出物等,这些污染物可引起严重的实验室感染,如样本分拣扫L、混匀器、恒温水浴箱、振荡器等使用中。所有实验室人员应遵守实验室标准化操作规程。因此,学生在进行操作之前,首先要学习实验室标准化操作规程,山带教教师先进行规范化操作演示,而后以小组形式在设置的模拟场景中使用无生物危害的模拟标本轮流进行接收、分拣、离心等处理,并山带教教师和同学进行评比,完成后,再次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及操作进行考核。通过该过程学习,学生基本上对操作及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3加强实验室安全防护教育
为了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验室安全防护教育,在学生接触实验室之前,先让学生对生物安全有清晰的认识,明确其重要性及危害。通过设置模拟场景,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实验室进行正确的自我防护,确保自身安全。在标本处理及仪器使用过程中,如何正确操作,以避免生物因子对操作人员及实验室造成危害。
3.1设置进出实验室场景,学习掌握个体防护措施
做好个体防护可有效减少有害生物因子的致病,有效减少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在进入实验室前,根据带教教师指导,学生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自大褂、帽子和日罩等。离开实验室时,要脱下防护用品,并根据六步洗手法清洁双手;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应置于指定的医疗垃圾桶内;自大褂需定期消毒。此外,严格要求学生小可将实验室内的物品带入生活清洁区,也小可将饮品、食物带到实验室。
3.2模拟紧急情况场景,学习相应处理方法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日后实习及从事检验工作,会遇到针刺损伤,感染性样品溅及体表或日、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而,化学药品或试剂污染皮肤等突发事件。模拟上述紧急情况场景,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了解实验室内冲洗装置、消毒灭菌物品的位置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做到遇到紧急情况小慌张,在第一时f}J能够有条小紊地防比自身或他人感染。与此同时,向学生强调一旦发生可能的实验室污染,需立即向带教教师报告,以免发生严重的生物安全事件。
3.3模拟工作场景,学习使用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与仪器
首先,学生应对所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结构布局及设备设施有所了解。使用无生物危害性标本模拟实验室实际工作场景,使学生熟练掌握生物安全设备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应用范围,以保证操作过程中的生物安全。如:对于可能产生气溶胶样品的处理以及所有细菌样本的接种、涂片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从使用生物安全柜前的准备工作到使用中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使用后的清洁处理,先山部分学生轮流演示,再山教师及同学找出其在操作中的正确与错误点。这一过程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完美地转换成实践能力,尤其是找错环节,能让学生对常见的易错操作印象深刻,为进入检验科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3.4模拟医疗垃圾处理场景,熟悉垃圾分类处理办法
根据国家卫生部和环境总局制定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应明确医疗垃圾的分类,实验室各类医疗废物应分开放置。用无潜在生物危险性的道具模拟医疗垃圾,使学生能够独立对各类医疗垃圾进行正确分类和处理。如模拟使用锐器(针头、穿刺针、吸头架时,进行规范化操作,使用后需单独放置于防渗漏、耐刺的专用利器盒内,小得与其他医疗废物混放,对包装纸盒、试剂盒、液体废物等进行分类处理。学生小用死记硬背,在场景模拟中很容易熟记实验室小同废物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进行小同的处理,以避免医疗垃圾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
近年来,初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仍然限定在“传授―接受”的模式内,“满堂灌”仍然充斥课堂,高投入低产出仍然是中学语文教学屡见不鲜的现象。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努力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将有利于促进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以目标为依据,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究,自我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基础的,是与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相区别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语文教学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演,学生是配角,甚至是观众,教师与学生“我讲你听”,“我呼你应”,“我考你答”,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投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主实践,主动探索,创造性的学习。
(三)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二、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模式
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从实践中提炼了“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过程看作动态发展的、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
(一)明确目标。在这个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师在制订目标时,要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和技能水平,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出与学生的实际要求和谐一致的教学目标,并且要具体明确,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二)自学讨论。出示教学目标后,要围绕目标,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或设置一些自学思考题,创设自学的情境,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个人所得。自学讨论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启发诱导。在自学讨论后或自学讨论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艺术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四)应用评价。在经过明确目标、自学讨论、启发诱导三个阶段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激发、指导下,对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此时,教师要把预先设置好的练习交给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如做游戏、抽签问答、接力做题、表演课本小品、抢答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练习结束后,接着便是达标测试,教师通过投影、小黑板或预先打印好的测试题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测试题。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做到准确、科学、合理,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矫正,做到当堂达标。
三、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是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如果学生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其学习活动的效益就会成倍增长,所以,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怎样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呢?
(一)创设“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学说,对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有积极的意义。所谓“最近发展区”,即学生有可能达到的较高的发展水平,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情境,最有利于学生生成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是因为,处于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教学,学生具有能够掌握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要想转化为现实性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心智活动必然高速运转,各种能力也因得到最有效地磨练而逐步形成与发展。同时,成功的喜悦又必增强自信心与学习热情。这就为学习奠定了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如果学习材料难度大,学生将其视若天书,不知教师所云为何物,或者教学速度过快,快得使学生没法跟上,学生就进不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反之,如果学习材料的难度过低,或者教学的速度过慢,学生也不能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还要使学生明晰地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当学习某一知识点时,不应该仅仅单纯地学习这一知识点,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点的作用,意义,它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娴熟地掌握了它会有什么好处,如果不能娴熟地掌握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影响,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当利害关系非常明确地摆在学生面前的时候,相信学生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通过有效地预习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有效地预习是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最佳策略之一,预习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预热”,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地预习,教师要在预习题上下功夫,预习题可以搞得多一些,但题目不要大,并且不涉及深层次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所提问题是学生能够解决或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以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