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4: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电力设备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目前电力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采购流程不规范
现在在有些电力物资管理中,由于采购流程没有统一的规范,因此出现了采购权限交叉混乱的情况。在有些电力企业中,出现采购物资权力随意使用的情况,也就是说一些非管理人也享有采购物资的权力,这样就违背了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采购人员对其所采购的物资并没有进行分类工作和及时记录,这使得电力物资管理的数据造成缺失,因而其准确性可靠性也非常有限。如果电力企业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很容易造成所需物资没有得到,而不需要的物资却又出现积压的的状况。这样浪费的不仅是资金,更是人力资源。造成工程建设超出了预算成本,重要的是这种不良的风气使得许多工作人员都受其影响,这样一来,电力企业的发展是必然会受到制约。
2.2采购价格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电力物资管理中,物资采购价格的管理制度没有经过严格的执行和落实。在许多电力企业中,缺乏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物资采购价格的标准体系,因此在采购过程中,就容易发生“乱”的现象,而这些“乱”的现象重要归咎于外部监督与制约的缺失。除此之外,在一些电力企业内部的物资采购中,工作的分工还不是很明确的,经常出现一个采购部门多种职能的情况,采购部门在负责供应商管理的同时,还要负责进行采购,这样就会导致在采购过程中出现漏洞情况,造成物质采购工作受到影响。其次是电力企业在物资管理工作中对供应商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不仅缺乏相关供应商的信息,也没有为与供应商进行合作而建立一个稳定的平台,这样的信息不全面就导致供应商所提供的物资的质量相对较差。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物资采购价格的管理制度需要不断获得完善的必要性。
2.3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电力物资管理中,不仅存在着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而且其现有的管理体制的中也时常有着自相矛盾的地方。尽管许多电力企业都在反复强调,要提高库存的利用率从而减少闲置物资,但是这一措施在实施中却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其首要原因是仓库的容量是有限,这就使得电力物资的仓库管理工作难上加难。也正因为仓库的闲置物资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这样就使企业的物资堆积积少成多。由于一些物资有着硬性的规定,使得物资使用单位宁肯开销再去买新的物资从而达到硬性的规定,也不去用那些闲置物资。相对许多电力企业来说,减少和限制物资与达到资金完成率是相矛盾的,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把限制物资合理应用与资金完成率的提高,这两项要同时完成的难度是很大的,必须舍弃一种才能达到另一种,这样的情况就加大了电力企业的闲置物资管理难度,要想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就要求我们在电力资源的实效性上严格把关。
3电力物资管理的实效性的措施
3.1有效管理资产全寿命周期
在电力物资管理中,有效管理资产全寿命周期能够提高其实效性。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立足点就是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它需要做到的是全局兼顾,因此资产的规划、建设、采购和技术改进等都要进行综合考虑。这些问题都是作为全局的基础存在的,应该运用优质的管理理念把资产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到最低范围。电力物资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的进行成本的分析和决策工作,最后确立适当的技术标准,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也需要进行计划,唯有此种方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电力运行设备急需一个完整的判别制度,一个完善的制度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多益处,它能准确判别其电力设备的回收价值和再利用价值,为电力物资管理实效性提供依据,
3.2强化物资仓储管理能力
应制定详细的物资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岗位责任责、物资仓储管理流程等。将企业项目所涉及的物资材料详细的列明其中,按照分类录入物资管理软件,进行软件化出入库管理,建立物资软件信息共享平台,在系统中工程管理人员能随时了解物资存放地点、仓储状态、出入库数量、责任人等情况。在进出环节上,保管员应该及时做好相关记录,每天对物资进出、耗用情况与存量进行详细的核对,了解各种物资的实际耗用量与存量。定期组织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强化物资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现代的库存管理关注的重点是存货地点、存货内容、货物种类和储存方式以及仓库如何搭配等内容,其根本目标是谋求-通过适量的库存达到合理的供应,使得总成本最低。现代企业运作对库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必须保证企业物料的供应和产品的分配像流水线一样顺畅,使库存周转迅速。在电力建设中,由于工程工期紧,为了确保工程进度,保证供应,通常增加库存量,库存量的增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是对企业资金的极大浪费和不能有效节约成本的主要原因,而且还极易造成物资积压,增加了资金占用,使资金周转不畅。逐步推行零库存管理方法。生产企业请供应商在自己方便的位置库存物料,既可确保原材料、零部件等物料的及时供应,又可以大大减少物料库存资金占用。利用这种寄售库存,企业力求把维护库存的费用转移给上游供应商,而仍将保持同样的安全库存,即实际上供应商“拥有”库存。
3.3实施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从资产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资产的规划、设计、建设、采购、运行、维护、技术改进、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益、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对资产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分析并进行决策,通过确立适度的技术标准,统筹规划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达到最优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电力设备的运行、检修、故障等台账资料,为鉴定退出运行的电力设备是否具有回收再利用价值以及评级定价提供依据。
2线路监控仪---监控功能的实现机理
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具有遥控和遥测的功能,完成了对电力设备的监测控制任务,可以将电力设备的关于地理分布、运行控制和性能状态等内容的数据集合到一处,然后经过远程网络传输到电力系统的控制中心,并建立起相应的实时数据库,还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任意一台计算机,实时地监控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电力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由一个上位机和若干个下位机组成,且他们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GPRS进行。
各构件的安置位置:上位机在监控系统的管理中心,下位机则在电力设备的现场,且各个下位机构成一个独立的远程控制终端。下位机内有与电表进行RS-485数据传输通信的网络接口,以及各种传感器和输入-输出开关的接口等,以便配合电力设备自身带有的二次仪表。
下位机与上位机组成了两级的分布式电力设备控制系统,上位机具有工程师操作站的功能,完成遥控、遥测、故障分析、以及数据检索等任务。下位机是实时控制和在线控制的,它实现了远程数据的通信和电力设备的开关控制等功能,还对电力设备的电流等参数进行实时的检测。
3电力设备的远程图像采集终端
电力设备的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包括:远程图像采集终端、CDMA数据网络、Internet互联网通信和网络中心四部份,它们为实时传输控制命令和图像等数据提供了必需的传输通道。首先,网络中心发出相应的控制命令,然后,远程控制采用某些方式进行电力设备图像的获取,也就是在终端拍摄到的关于电力设备的相应图片和视频等信息,借来来,再经由CDMA数据网络传输给Internet互联网,最后,原本IP地址已经固定好的网络终端接收到相应的数据信息,从而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系统。
远程图像采集终端的组成包括:图像获取设备、电路、单片机和CDMA通信网络模块四部分,硬件连接如图1所示。它的功能主要包括下面几点:实现了自动报警和定时控制方式下的照片拍摄功能;利用USB数据接口进行硬件连接,再获取有用的图像信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信息分解,依次按,首先UDP,其次IP,再次PPP网络协议的顺序对已经切分好的信息打包;CDMA通信模块与CDMA网络无线连接,完成了图像数据等的接收和发送,然后存取数据中的IP物理地址。
4结语
这里介绍的电力设备远程监测控制系统是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避免了繁杂的人工巡检,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很高,且具有造价低、传输信道比较可靠,安装和使用比较方便等优点,可以对现场电力设备进行遥测和遥控,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可以快速、及时的找出电力设备潜在的、不易发现的严重故障,从而提高了电力设备故障的抢修率。
参考文献:
[1]宋宇澄.电力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J].电子技术,1996,(11):10-12.
[2]孟昭勇.一种高性能电力监控仪[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1):65-66.
[3]杨建华.分布式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J].华北电力技术,1998,(11):53-56.
[4]伍爱莲.电力监控系统绘图软件包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8(12):61-62.
2.控制配电箱安装质量
首先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实际定植配电箱,确定好是用明箱还是暗箱。如果是暗箱需要认真研究预留洞大小,找平、竖直、确定标高,并将箱体的周边用砂浆填实。如果是明箱,在确定好尺寸的前提下选用合适的膨胀螺栓来固定牢固,确保箱体不能倾斜,箱体的油漆不能蹭破。订货之前认真研究图纸中三相负荷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则要及时调整。最后根据调整的具体情况来区分导向的色别,并把具体的参数以书面形式提交供货商家。其次,在安装箱体过程中,第一步要检查箱体的尺寸规格,根据电气施工预埋管的管径和数量开启敲落孔。如果商家已经根据常规需要设计了预留孔,直接打开就行;如果商家没有预设,则要选用专业开孔器根据配管数量和口径来开孔,电气焊开启很容易对箱体造成破坏,同时需要做好开孔处的防腐蚀处理。再根据箱体的形状、大小和图纸及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牢固以后用水泥灌注,等箱体足够牢固以后再进行箱内走线和设备安装,用专用PE保护线汇流排引连接接地螺栓,不仅能够解决箱体的接地问题,而且能够有效解决钢管进箱焊接灼伤箱体的问题,防止箱体受热变形。安装固定好配电箱以后,需要实施穿线,仔细研究图纸设计,根据要求选好导线规格型号,并且保障导线都要整齐顺直穿入,折弯也应整齐划一,不能高低起伏,更不能出现交叉交合问题。同时,考虑以后维修和优化等后续工作,需要预留一定的导线,根据箱体半周长截取预留导线长度。每一个接线柱上只能接入一根导线,不得已也最多只能接入两根导线。依照图纸对应回路做好编号,并标注控制回路名称。
大功率,高电压的电力电子设备都是有数量较多的单个性能参数一致的功率器件经过并联、串联、串联后再并联等方式组合而成。
1.1多个功率器件并联时自愈工作原理多个功率器件并联时如图1所示,并联于功率器件匀流电阻两端的光电隔离开关输出信号会同步于功率器件的开断工作状态,该信号与同步触发脉冲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比较。这两个信号如果同步则比较器不输出,如果不同步则比较器输出控制命令,令与该功率器件串联的断路开关断开,自动断开故障的功率器件,同时通过显示控制总线向显示控制屏发出显示该功率器件故障的指示信息。
1.2多个功率器件串联时自愈工作原理多个功率器件串联时如图2所示,并联于功率器件的光电隔离开关的输出信号会同步于功率器件的开断工作状态,该信号与同步触发脉冲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比较。这两个信号如果同步,则比较器不输出,如果不同步则输出控制命令,令与该功率器件并联的旁路开关闭合,自动短路掉故障的功率器件,同时通过显示控制总线向显示控制屏发出显示该功率器件故障的指示信息。
2应用实例
以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设备的变频电源为例进行试验测试,变频电源的输出采用大功率高耐压多只IGBT器件并联后组成桥式输出电路。变频电源的技术参数为:额定输出功率:100kW;额定输入电压:三相380V±12%50Hz;输出电压:0~350V连续可调,输出电压不稳定度≤1%;额定输出电流:286A。图3为桥式输出四分之一桥臂的部分电路,QA11和QA21为输出功率器件IGBT;KA11和KA21分别为QA11和QA21功率器件的自动剔除的高速继电器;RA11和RA21为功率器件的匀流电阻;AI1为功率器件的驱动输入信号端;AO11和AO21为对应功率器件异常后输出指示信号端,高电平为异常;UA11和UA21为比较器;OUTA为桥臂输出端。电路工作原理为,比较器UA11和UA21始终比较输入端1和2的信号,若这两个电平信号始终同步则,它的输出端3处于低电平,继电器KA11和KA21不动作,功率器件QA11和QA21全部正常工作;若某个功率器件击穿或开路,该路对应的比较器1和2路的输入端将会不同步,此时比较器输出端3将输出高电平,驱动该路继电器闭合,切断了该功率器件电源回路,同时使继电器自保持,且输出一个高电平报警信号,其余的功率器件由于电路设计时都具有比较大的冗余,能够继续工作,能够确保试验过程继续进行下去,直到试验工作全面完成。实现了预知故障,提高了电力电子设备工作可靠性。对于串联的功率器件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单个功率器件损坏后自动剔除。
由于煤矿开采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中小型煤矿不断被大型煤矿整合,这就造成了机电设备流转现象严重,一些机电设备在运转中缺乏稳定性,往往被转运于多个企业之间,导致设备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设备运转时间稳定性不足,因此,也就忽视了对机电设备的养护和维修,使得设备运行环境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设备使用人员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缺乏责任感,对于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不及时,或者发现问题后将责任互相推脱,这就极可能错过了设备的最佳维修时机。
1.2设备安装和使用环节不符合操作标准
一些企业在设备安装和使用初期的操作不符合标准是造成设备后续使用问题的根源所在,设备的使用要从选择,安装,调试,使用和养护等各项环节中严格把关,才能保证设备在运转中的故障发生率。然而,企业往往对于设备的先用和调试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设备的运行基础存在缺陷,影响了日后使用的安全性。
1.3技术人员对于机电设备的操作水平不高
企业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配备也是造成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原因之一。由于技术操作水平跟不上设备操作需要,或者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导致技术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难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同时也造成机械由于操作不当引发过度磨损现象,直接降低其使用寿命。
1.4设备数量短缺,超负荷运转情况严重
机电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超负荷运转情况,这是由于企业为了尽量压缩生产成本,降低设备的购进数量或者使用老旧设备而引起的。一些设备经常被用于多项生产环节,缺乏必要的养护,造成磨损和老化现象严重,导致在生产环节中频频出现故障现象。
1.5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检修知识
管理人员在设备检修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得专业知识,以便及时发现故障现象并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故障原因判断。然而,在现实生产中,管理人员大多都不具备专业性检修知识,对于易发生故障的部件做不到有效管理,使得安全患不能达到及时排除。此外,管理人员的操作标准性还不甚规范,有待统一。
1.6机电设备运转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防护性措施
煤矿开采作业环境是极其恶劣的,所以机电设备不仅会长期受到地下水汽的严重侵蚀,还伴随严重的粉尘污染。因此,在设备使用之前,就应该做好设备的防腐蚀以及防尘处理,创造一个有利于设备保存和使用的环境。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难以做到这一点,管理人员对设备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者防护措施不到位,长此以往,会造成设备的过度锈蚀和老化,影响设备运转的灵活性,大大降低设备的使用效能。
1.7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安全培训不到位
新型煤矿机电设备大多需要高技术和高水平的人员来操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由于企业在管理部门中大多会任用关系人员,而不管其是否具备管理操作的能力,这就使得管理层和技术层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无法适应现代化技术操作和管理需求,使设备效能使用和维护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1.8设备养护资金存在较大缺口
受到企业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各个中小型企业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严重短缺现象,设备的购进数量远不能达到其生产需要,因此,设备的超负荷运转在所难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立足于增加对于设备的资金投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在机电设备管理中应该注意避免的危险性因素
由于煤炭开采行业自身环境的局限性,导致由于设备管理不善的原因所造成的开采安全事故屡屡发生。设备的日常操控都由人员来完成,所以,设备管理问题发生的源头多数是由于人员违规操作或管理不当所引发的。要想加强设备管理效果,降低事故发生率,企业就必须从多方面环节入手,避免一切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性危险因素。
2.1重视机电设备中存在的漏电隐患
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由于漏电措施设置不当所引发的漏电现象。一旦发生漏电现象,轻则造成电路短路和设备停转,重则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爆炸事故,因此对于设备的漏电现象管理要予以高度重视。其一,要在设备安装使用时注意接地防护措施的设置;其二,注意日常电线和设备端口的检测,防止漏电现象的发生;其三,电线和设备连接作业要符合安全性标准,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状况。最后,要对设备安装漏电防护措施。
2.2注意防止电流超过设备最大负荷量
在设备使用时,要注意电流的合理与均匀的分配,避免电流过度集中到一台设备或同时进行多台设备的运转,以防止电流负荷较大引起的安全事故。2.3防止发生由机电设备引起的瓦斯爆炸现象煤炭开采作业环境中粉尘含量非常高,经常会出现由于粉尘聚积量过多所引发的瓦斯爆炸事故,因此,在设备开采时,要尽量避免粉尘过于集中,及时清理和排放多余的粉尘污染无,并注意人员的安全性操作,防止发生因电火花在粉尘集中处引发的爆炸事故。2.4保证安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安全监控系统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设备,也是机电安全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矿井监控系统是煤矿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保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及管理2.5防止人员触电现象的发生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要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充分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等技术法规。防止触电的主要措施有:(1)使人体不能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如采取栅栏门隔离、设置闭锁机构等;(2)设置保护接地;(3)在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装置;(4)采用较低的电压等级;(5)维修时使用保护工具。
3如何提高煤炭机电设备管理水平
3.1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各项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加强机电设备的专项巡检力度,严格落实管理、维护责任,提高维护质量。突出抓好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对全部设备实行“包机制”,实行编码管理,坚持“三定”原则,应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切实提升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
3.2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可靠运行能力
煤矿机电设备由于运行时间过长和忽视维护保养而造成较多不必要的事故。因此,日常维护要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开展。首先,要在设备的正确使用上下功夫,加大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求所有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正确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规律,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时间。其次,日常维护保养要把好三关,包括对及时更换已经损坏的部件要做好防爆处理,对外壳要及时进行整形恢复,要对防爆间隙等参数进行测定,严格按相关检修标准执行;对进行检修过的设备进行验收,要由检修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共同负责,要对相关技术参数做出详细的记录,填写验收日期、人员、故障原因、配件更换情况后,方可入库待用;在下井使用前,还要进行试运行,要凭设备检修验收合格单进行下井使用证的签发工作,设备无证不得下井使用,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3.3强化安全管理,提高机电设备的管控能力
目前,各地方煤矿的机电管理基本处于设备维修管理阶段,设备出现问题后即开始进行维修,未能有效利用检修时间,给正常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一定制约。因此,煤矿机电管理部门应该把设备的寿命周期作为一个管控体系,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要从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检修周期、配件使用时间等内容入手,建立设备运行和配件消耗数据库,完善设备跟踪管理,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方向的转变。
3.4建立质量和安全验收体系,提高设备检修效率
要建立检修质量和安全评价体系,对设备检修的质量与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修效率。检修后的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后,要实行“四员联合验收制”,由检修人员、安装人员、操作人员、现场质量验收员在设备检修记录表上联合签字。要坚持阶段性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要把好质量关。
3.5强化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消耗
技术改造是企业走向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要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尽可能的依靠科学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则加大更新改造的力度,充分发挥机电专业技术人员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要大力采用先进的新工艺、新装备。
3.6构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
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的正常运行。对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使用维护保养上要做好全程的信息管理和维护好设备的综合信息管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为各型设备提供了及时、准确和详细的数据资料,可有效的规范机电设备的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3.7健全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煤矿机电设备在安全运行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准则,这就被称为是制度规范。制度规范也可以说是用来约束管理人员的,使得机电设备在运行时可以有规可依,因此,完善制度规范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现在进入了现代化,但是制度规范还没有得到完善,并且管理人员的执行和落实制度规范没有到位,这就严重影响了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操作不当、现场管理不严、维修不全面等等。
3.8建立分片责任管理机制
整个企业管理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很容易管理不到位,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可以实行分片责任管理。机电设备按照工作面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因此可以对其按照各个工作面为一单位对其进行管理,这样既方便又简单。而且这样可以使各个单位之间进行比赛,有了单位之间的相互比较,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促进煤矿企业更好的发展。
3.9加强设备安全运行的档案管理
规章制度是规定设备在安全运行时所遵守的制度,然而只有规章制度是不完善的,还需要了解设备使用的具体情况,建立设备安全运行档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随时了解到设备的使用情况,还可以对设备进行维护。
3.10构建安全运行控制体系
3.10.1质量监控质量是一切产品的保障。在对机电设备安全运行进行管理时,必须要把好质量这一关,不能错过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所有有关机电设备的制度、配件等等都要有质量的保证。3.10.2检修控制机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检修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时要遵循有关的制度。在对机电设备检修前,要有详细的检修计划,在检修的过程中要有详细的记录,检修结束后还需负责人签字并建立档案。3.10.3维修养护为了使机电设备在安全运行过程中减缓设备零件的磨损,并且减少维修的工作量,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3.11提升员工职业素质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和员工,同样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也离不开员工的职业素质。煤矿企业应当在员工上岗之前对其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员工能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安全生产理念,增强制度规范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2电力企业变电设备缺陷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1检修的目的性不明确
目前电力企业在设备缺陷管理工作中,还是利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变电设备进行既定的计划检修管理,这样在变电设备检修管理工作中,就没有有效的结合设备具体的使用情况来进行,这样将简单的定期检修这样的既定的模式当成了变电设备缺陷管理的任务,这与当前变电设备的先进性、复杂性都不具有适应性,往往计划检修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有效的作用,在常规的例行检查过程中并没有及时发现设备的隐患,不能有效的确保设备管理的有效性,设备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这不仅不利于设备检修目标的实现,而且更不得于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
2.2设备状况分析不明确
长期以来在传统管理模式制约下,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在执行上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由于数据不能及时得到保存,这样就导致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缺乏经正确的数据支撑,影响运行的安全性。特别是相关管理部门不能合理对检修需求进行决策,这样就导致检修模式有效性很难实现,从而对检修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带来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变电设备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整个检修流程与设备实际管理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需要电力企业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组织结构流程进行完善,进一步对设备管理进行优化,确保设备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2.3检修缺乏后评估
对于电力企业来讲,能否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关系到整体精细化管理的落实程度,其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可以有效调动相关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而如果检修工作难以充分落实,不仅会造成企业运作的尖端,还会进一步提高管理费用,给电力企业的生产发展和造成不必要的设备损失。由于缺少有效的检修评估,往往会造成电力企业人员难以了解实际情况,从而无法提升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在年度报告和工程总结中,由于缺少了对相关工作评估报告的深入解读,往往导致检修工作难以与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绩效紧密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管理过程当中无法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仅仅是依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检修计划进行,从而难以将自身的设备检修责任充分落实。
2.4设备检修成本高
在电力企业变电设备管理过程中,检修费用和成本相对高昂,进而使得其成本分析就难以量化,进而使得进修模式单一,导致无法优化资源配置以降低维修成本,特别是在检修费用的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最终无法将相关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出来。
3变电设备缺陷精细化管理策略
3.1变电设备缺陷发现及处理策略
3.1.1缺陷汇报接收
工区巡视主管人员负责接收缺陷的处理情况汇报。工区缺陷主管要对公司的缺陷MIS系统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新缺陷是否出现,各专业主管也必须每天对缺陷MIS系统进行检查,根据各专业的缺陷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遇到重大紧急缺陷是要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安排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以避免缺陷产生更大的危害。
3.1.2缺陷每预先分析
工区每天下午要召开一次缺陷分析的常规例会。缺陷主管人员要将当天出现的新缺陷向各级主管人员进行通报,分管主任、班长和专工要根据缺陷的情况和产生原因对是否停电进行讨论并最终确定处理时间和方案。工区主任又对初步方案进行评价以保证和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需要紧急处理的重大缺陷,在分析会上可以当场安排进行处理。通过与分析会议要在工区内部对缺陷处理流程达成共识,这是缺陷处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制度保障。
3.2变电设备缺陷分析策略
电力公司设备缺陷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按照一般的精细化管理理论基本原则制定分析测量,即以系统化、可操作性原则以及程序化原则确定其缺陷分析基本策略。设备缺陷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任何一个单一环节所能够实现的,而应当是一个科学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操作性原则指的是电力设备缺陷的精细化管理应当以可操作性为指导制定管理策略,对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预测,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对操作过程产生干扰。程序化原则指的是对面设备实现精细化管理应当在垂直方向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工作单元和任务,将缺陷管理工作细化为每个一流程,按照流程进行分析改进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3.3变电设备缺陷评估策略
在进行变电设备缺陷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需要以具体的流程作为基础,从而在明确缺乏控制计划、处理和总结分析等问题后,确保变电设备缺陷管理的顺利开展。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可以有效的提升参与者的责任意识。在变电设备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还需要针对实际所取得管理效果进行定期的评估,及时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失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弥补,从而更好的提升变电设备精细化管理的水平,确保实现对变电设备缺陷精细化管理全部环节的有效控制。
2提高水电设备管理能力的策略
2.1健全水电设备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水电站水电设备管理机制,强化设备管理意识,将设备管理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促进设备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针对不同的岗位配备相应的技术人才,比如,核心设备维护岗位要配备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而辅助设备以及日常检修岗位配备一般的技术员工即可。水电设备管理机制的建立,要将重点放在事前预防、检修以及事中应急、控制方面,其次才是事后的处置、维修,将检修、维护的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责权分明,这对于降低水电设备事故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提高核心设备技术管理水平
核心水电设备绝对不能采取“一竿子捅到底”的管理方式,而是要提高专业化的管理水平、能力,比如,水轮发电机管理就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来进行日常巡查、保养以及维护。设备运行检修规程是设备操作人员正确掌握设备操作技能与维护的技术性规范,有条件的水电站可以组织技术人员,针对本站设备实际,制定运行与检修规程,根据设备的特点、结构及安全要求,明确设备维修与运行人员对设备使用、维护的责任和工作内容,以确保设备使用维护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防止事故发生。
2.3建立完善的水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
针对水电站水电设备故障后无据可查、查找原因费时费力以及耽误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以及采取的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水平。比如,建立“专家会诊检修系统”,实施“技术管理与检修作业层”、“文件包作业法”等等,从而实现对水电设备的日常管理、检修的全过程管理、流程化管理,将各种潜在的设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加大对水电设备的事前管理和闭环控制的工作力度,对重点危险源、危险点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对水电生产枢纽的风险管理能力、水平。
一、传统的教师课堂演示实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占有重要位置,它具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出自然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其二,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实验操作方法,还具有示范作用,演示实验的这一功能是其他形式的实验所无法体现的。可见,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生动、最有效的直观手段,现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电教设备在化学教学中的逐渐运用,化学演示实验也呈现出更加色彩纷呈的形式。
二、投影实验:
投影实验是在投影仪(或幻灯机)上进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经过投影可以得到形象放大、清晰、真实的实验现象,因此可以大大通过化学实验的演示效果。
投影实验作为现代化电教设备在化学教学是的一个重要应用,有其传统实验不可比拟的特点:
(1)、放大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经过投影可以放大几倍,使教室中远离演示台的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有些实验只有细微的变化或变化现象可见度不高,如果通过投影放大,可以清晰地反映在银幕上。
(2)、观察实验现象可以从侧视到俯视。教师一般进行演示实验,学生都是从仪器的侧面观察实验现象,而有些实验,则需从上往下俯视仪器内部才能较全面地看到化学变化中的各种现象。竖直投影时,银幕上的影象是侧视仪器所观察到的现象,而水平投影,则是俯视仪器时所观察到的现象。
(3)、可缩短实验时间。有些实验变化速度很慢,但由于投影可放大实验中的细微变化,因此可以使普通实验方法需几时分钟才能看清的现象缩短到几分钟就可在银幕上明显地看出。
(4)、节省药品。由于投影能将实物和现象放大,因此,可以在较小容器中用少量药品来进行演示实验。
例:钠与水的反应:
投影方式:水平方向
装置:=10cm的培养皿
操作:培育皿中注入1/2容积的水,2滴酚酞试液。取一小块金属钠,滤纸擦去表面上的煤油,立即投入水中。
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水面上做不规则运动,钠球表面不断有气泡放出,钠球所到之处溶液立即变红。
胶体电泳:
投影方式:竖直方向
装置:U形管浸入方形槽中
操作:往U形管中加10ml左右Fe(OH)溶胶,在两臂插入铁电极(可用拉直的回形针),电极的下端距胶体溶液约1cm。然后往U形管内滴加0.01mol/L溶液。为了使溶胶与KNO3之间有清晰的界面,应往U形管两臂轮流小量滴加KNO3溶液,加入的量以电极浸入1~1、5cm为宜。
实验用电压为30V以上。
现象:通电5分钟左右,可在银幕上看出阴极红色液面上升,阳极红色液面下降,两臂出现明显的液面差。证明Fe(OH)胶体带正电。
三、摄录象实验:
(1)、运用摄录象教学培养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运用暂停镜头引导学生观察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利用录象演示不易做成功的实验;
(4)、利用录象指导学生做有危险性的实验;
(5)、利用录象将同类型实验进行对比;
(6)、联播录象片段全面完整地再现实验过程:
观察实验时,一定要观察实验的主要现象。但限于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他们往往易疏忽而放过那些不易发现或容易消失的实验现象。
如,观察FE(OH)沉淀的颜色,由于FE(OH)白色沉淀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学生难以观察到稍纵即逝的FE(OH)白色沉淀现象。教学时,如用录象机的暂停镜头,把一瞬即逝的生成FE(OH)白色沉淀的现象定格在屏幕上,学生就能清晰地观察到白色的FE(OH)。如用慢镜头放映,学生还能观察到Fe(OH)被氧化的白色灰绿色红褐色的颜色变化过程,且记忆牢固。
再如,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无色NO气体;白色AgOH常温下迅速分解生成暗棕色AgO沉淀等,也可用录象机的暂停镜头进行教学,以突出这类实验的主要现象。
四、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1、模拟实验: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钟崭新的电教手段在进行模拟实验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1)、可以重复观看
(2)、可以改变观看时间
(3)、有些规模较大的实验,可利用CAI进行模拟实验
(4)、反证实验:
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不能为了加深学生印象,用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错误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下列错误操纵都可用动画来模拟: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飞溅;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水倒吸试管炸裂;加热装有液体超过容积1/3的试管时,液体冲出管外等。学生看到错误操纵的无限性,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印象深刻。
2、微观展示;
3、实验复习;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很多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由于电气设备本身的质量并不符合相关规范。在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型企业在采购电气设备时,出于降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通常选择购买一些价格低廉的电气设备,这就使得其本身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使用这些不达标的电气设备进行生产活动,无异于是为生产安全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2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
针对电气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维修,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违章操作普遍存在。有很多工作人员明知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安全规范,但是为了图方便等原因,往往抱有“我一直是这么做,从没出过什么事故”的侥幸心理进行施工,这也就使得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和违章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屡见报端。其次,在前文中已经提到,电气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更新换代,但是很多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并未接受全面系统的培训,而且在工作过程中对于电气设备的发展不甚了解,其在原有电气设备上的规范操作也可能并不适用于革新后的设备,这些诸多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3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前文中已经提到,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缺乏系统的、完善的电气设备管理制度,很多公司为了控制生产成本、减少支出,为违规购买价格低廉但质量不达标的电气设备。这种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确实减少了企业支出,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旦这些不合格的电气设备自身出现故障,会引起各类安全事故,让企业承担更大的损失。企业管理制度的缺陷同样体现在对从事与电气设备有关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到位。很多企业的领导层忽视了对这类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制定的针对电气设备维护人员的操作规范时也很不完备,制度的不完善就会导致责任的不明确。同样,有些企业虽制定了相关规范,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监管力度,这也是导致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够的原因之一。
2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水平的措施
2.1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
从事电气设备维护、检修等工作的人员是与电气设备接触最多的人,也是电气设备管理的直接负责人。提高这类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电气设备故障所引发的一系列安全事故,避免给企业造成大的损失。首先,电气设备管理从业人员应该及时关注电气设备的发展动向,对电气设备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应当注意从多种渠道了解和学习新型电气设备的操作方法,在不断地学习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此外,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在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检修等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现有的操作规范,杜绝违章操作,对同事的违章操作行为要立即制止,讲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扼杀在源头。
2.2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即使是质量达标的电气设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不可避免的因素而出现各种问题和故障,如果不即使加以处理,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和损失。为了保障电气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正常运行,企业要制定相关制度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针对各类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其相对应的检修周期,对各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分析设备出现故障的规律和周期性。还要加强对设备的不定期检查和维护,要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或更换。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无论是企业的领导层还是电气设备管理人员都应该充分重视对设备的检修工作,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3企业应建立健全电气设备管理制度
前文中已经指出,电气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很多问题的源头都在于企业的管理层对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安全生产是一个企业能实现长久发展的基础,而完善的规章制度则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为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水平,首先要求企业相关负责人在采购电气设备时,要杜绝只注重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考虑企业长远发展现象的发生。对电气设备的投入应以保证其质量合乎标准为前提,拒绝让质劣价廉的不合格电气设备进入企业。其次,要注重对从事电气设备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让员工对电气设备管理领域的相关动态有全面而充分的了解。同时要制定严格的电气设备管理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要给予严肃的批评和处理。要从制度层面引起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对这一工作的充分重视。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1.设备承包制度能满足责任落实到个人
建立并且完善设备的管理制度,包括从运行、维护到检查和检修的整个过程,按照台为单位,把全站的机电设备细分到人。该台设备的的主人就是责任人,负责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在相关管理制度的要求下,责任人应该定期对于所管设备进行检查、维护、运行、消缺等处理工作,通过设备档案的建立,责任人对所管设备进行帐台录入工作,并在设备档案中详细记录相应的运行记录、检查记录、消缺记录以及检修记录等,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掌握更新、更换部件以及设备检修的相关的第一手基础资料。设备的技术状况应该在责任人的不断努力下而不断改善,责任人应该严格执行各种规程制度,具有认真负责的设备的运行管理态度,使得经济效益提高成为可能,满足文明、稳定、经济、安全生产的需要。老水电站进行设备承包制度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能仅仅遵从片面的运行、维修,而要进行全过程管理,全面监督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等环节,并且对于相关环节的监督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二是,应该有机结合设备的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不仅要重视设备的技术责任,还应该落实好经济责任问题,同时,还应该从管理制度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保证;三是,培训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要加强技术业务方面的培训,另外一方面,则应该对于安全思想、纪律作风方面的教育进行重视。要求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应该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在相关的岗位规范标准要求下,各级岗位人员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只有能够在取得岗位培训合格之后才可上岗工作。
2.状态检修管理应该积极推行
“该修必修,修必修好”则是对于状态检修的通俗说法,在传统的计划检修上则是“到期必修,修必修好”,仅仅两个字的差别,就能把工作中的状态检修工作的针对性进行很好的反应,重点强调的则是该修必修,这也样也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设备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在老水电站进行设备维修过程中,各种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手段则是进行局部维修还是整体大修的判断,进行大修还是小修的决策的重要手段,在了解设备实际运行工况的情况下,进行正常的诊断、检测和综合科学分析运行设备,经过科学性的反复论证,再加上相应的长期的设备运行管理中的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上,能够把“预防为主”的原则思想很好地在企业的技术管理层和决策层进行相关的检修工作中体现出来。为了能够使得检修目标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得以有效实现,这里使得检修管理的科学性得以更好体现,则是通过上述程序所决定的检修内容、项目和周期所得。“该修必修,修必修好”则应该在设备的预防性检修中落实好,做好全面分析设备的状态的基础工作,使得整机维修目标管理得到切实加强。在设备检修过程中,积极分析设备和部件的技术寿命、经济寿命和物质寿命等,这样更有利于局部技术的改造和创新,为了更好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应该充分利用好每项改造的前、后的对比试验。
3.设备管理的长效激励机制能够保证考核到位
在建立设备管理的长效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该要有机结合相应的年终考评和员工的岗位业绩,奖惩分明的考评机制应该针对绩效考评工作有效确立:一是,在定性指标标准化情况下,通过指标管理,用业绩考核工作则就需要进行定量指标数据,做到用指标评价业绩;二是,激励措施应该实施引导,通过目标管理的强化,对于评价、执行、计划等关键环境进行探讨,使得全体员工能够促进效益和进行有效管理;三是,对于对设备管理方面有突出贡献人员来说,应该通过一定制度进行重奖,组织课题研究和公关设备技术方面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得创新意识得以加强,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有所加强;四是,指标执行过程的监控过程需要进一步加强,确保三级指标体系的完整性,不能缺少任何一部分;五是,评价工作还应进一步重视,制度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则需要通过评价工作的好坏来决定,这就要进行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工作,为了更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做到能够奖惩分明。
4.有机结合设备可靠性指标与设备管理
设备可靠性指标管理作用应该进一步充分发挥,为了更好建立有效的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使得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得以有效实现,就应该在了解并熟悉设备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机组的故障分析、故障诊断和工况监测等工作,进行相应的方案的维护和制定,做好设备的可靠性管理相关工作。先进故障诊断技术一定要积极应用在故障模式诊断、后果分析及评价等多个方面。生产管理人员通过现金的技术手段,能够更好了解设备的健康情况,能够有效通过现代化的油液、振动、红外等检测设备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相关的自动化分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有利于检修策略的制定。所以,应该适时对于状态检修的设备范围进行一定的扩大,通过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使得状态检修工作更好深入推行,状态检修技术支持和设备数据库相应地就能够有效建立,这对于形成故障检修、计划检修、状态检修相互结合的优化检修方式具有一定帮助。
2煤矿电气设备管理的要点
要管理好煤矿电器设备,主要是得抓住煤矿电气设备管理的关键点,现结合笔者经历分析煤矿电气设备管理的要点。
2.1加强人的管理
设备是开采任务的直接执行者,而人是控制设备完成开采任务的主观执行者,不论设备多么先进,都是需要人规范操作、勤检查、多保养才能保证正常运行的,因此加强人的管理,是提高煤矿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的要点之一。人的管理首先是要成立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做到每台设备、每个时段、每个环节都有管理责任人,然后是制订相应的设备管理措施供操作者和维修者作为作业指导,通过培训来提高人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2.2采用先进的检验和控制设备
电气设备故障时事故的发生多半是有先兆的,很少因为突发故障而直接造成事故。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操作和维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解决问题。然而,很多电气设备的问题和故障不是仅仅通过望、闻、摸、听就能够发觉的,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设备作为支撑,先进的设备能让煤矿电气设备的管理上一个台阶。例如,当代的许多大型煤矿都使用的输配电软件系统,它能够进行井下过流保护整定计算,这些类似设备能够对各个节点中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汇报,减小设备故障的反应时间,它们对全线的掌控都可以通过人机界面上形象的画面来提示操作者和管理者,便于他们在第一时间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做出合适的处理办法;又如红外测量仪,可通过电气设备表面的红外辐射功率测量获取温度信息,它是根据电气设备表面红外辐射的大小来计算检测结果,具有非接触、远距离、准确、简便、安全等一系列的优点,这就使一些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像一些不适合人接触的设备,或是一些微小温度变化能够造成设备故障的设备,就能够通过这类设备来进行检测,并取得精确地结果,这是人的感官做不到的。
2.3合理安排计划检修
在设备采购的时候,就应当对机组寿命进行预测,这对计划检修的安排,设备利用率的提高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大型设备或关键设备的计划检修更是举足轻重,如采煤机、变压器、大型电机、锅炉等。当然,计划检修的频率也应当根据现场的工作环境和已使用年限做适当的修改,过多会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过少会引起设备故障造成事故。
2.4关键设备管理
关键设备就是指当这台设备出现故障时,将造成全线停产或重大事故的设备。这样的设备需要进行特殊管理。特殊管理包含配备固定的管理人员,完善的设备运行台账,严密的点巡检制度和合理的计划检修等。
2.5善于统计和分析
煤矿电气设备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且每一个煤矿都有着它的特殊性,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因此,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当即时统计设备运行的一些参数,对设备经常出现过的故障进行分析和记录,对发生该类故障的频率和原因整理成书面报告便于查看和参考。这些资料能够让操作者清楚的知道,设备运行时应该是怎么样一个状态,最有可能发生什么样的故障等。
2.6强化安全管理和增加防患措施
最后一个要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强化安全管理,做好防患工作是重中之重。第一,在带电体周围做好醒目标识,禁止人员接触;对金属外壳电器设备要接地良好,能够使用安全电压的必须使用;操作工和维修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好专业劳保用品和使用正确的电工工具,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第二,瓦斯和煤粉突出的巷道,加强电器过温、打火监控,增加日常安全巡查和故障隐患排除工作,制定好火灾应急预案。充分落实国家制定的煤矿电气设备防爆标准,对于大型电机或高压开关可采取隔爆外壳进行防爆,即使发生打火和壳内爆炸也不会造成外部瓦斯、煤粉的燃烧。第三,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使用,对煤矿内气体浓度、风速、负压、湿度、温度等数据要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故障,各报警系统应立即反应。第四,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做到防患于未然。
煤矿井下作业具有开采环境复杂、工作强度大、专业性要求较高等特点,这个给监察工作增加了强度和难度。有些监察员来源于基层,安全意识淡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不能胜任监察工作的重任。部分监察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对各个机电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查,不能及时发现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监察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于机电设备的小故障不加重视。
2.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
煤矿行业属于高危、艰苦行业,学习矿用机电设备的人较少,导致矿用机电专业人才欠缺,人才流失问题严重。现阶段很多煤矿企业从事煤矿机电管理的人员队伍文化程度低、专业素质水平低,也不注重学习,导致业务能力不足,遇到机电设备故障时不知道如何处理,无法满足现代化矿井的机电管理要求。
二、矿用机电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1.完善矿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根据矿用机电设备管理需要,解决传统管理体制的问题,完善矿用机电设备管理体制。煤矿应制定矿用机电设备管理专用规章制度,对井下机电设备日常管理、定期检修、状态记录等方面进行约束,引导矿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机电设备管理,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实行机电设备管理责任制,切实将机电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关闭落后矿井,淘汰落后设备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加快推进落后煤矿关闭退出工作,深入基层,监督指导落后矿井的关闭工作。加大机电设备的科技和资金投入,按照国家现行煤矿行业标准要求,淘汰一批老化、不符合要求的矿用机电设备,增强煤矿行业的科技含量。
3.加大监察工作力度
对矿用机电设备监察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变监察人员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国家规章制度对矿用机电设备进行监察,对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治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矿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合理的开展。
4.提高人员素质和稳定性
人员素质是制约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根本因素,开展一系列针对矿用机电设备管理的专业培训,提高矿用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和技能。实性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奖罚机制,提高矿用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保证矿用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稳定性,避免人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