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4: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近年来,我国高校持续对本专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大学生表观就业愈来愈困难。这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艰巨而迫切的任务。学生就业状况是检验大学教学质量、衡量大学综合实力、评估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而需要学校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社会需求与人才竞争。

社会需求与人才竞争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因素。社会需求包括“理想职业”需求、“一般职业”需求和“苛苦职业”需求。学生期望的“理想”职业是轻松安逸、工资高、待遇好、“铁饭碗”的职业。而“苛苦”职业则指工作条件苛刻、工资待遇低差的职业。“一般”职业是介于“理想”职业和“苛苦”职业之间的职业。现实表明,“理想”职业不但数量少。用人少,而且要求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苛苦”职业种类也较少,对人的能力要求相对不高。“一般”职业则是占绝大数的职业。

在人才竞争方面,“理想”职业倾爱于硕士、博士等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对大学本专科生需求低,竞争也最激烈。“一般”职业是本专科生、硕士、博士等学历层次的人才都能适应的职业。因而竞争也非常激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苛苦”职业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对高学历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人们的偏见,选择的人少。竞争也少。

(二)学生素质。

学生自身素质是影响学生就业的最根本因素。学生素质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应变能力、文体能力、社交能力、中英文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道德品质等。社会越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越高。因此,学生素质的概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需要人们永无止境地不断完善。

(三)学校综合实力。

学校综合实力是学生身上的“商标”,是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各方面实力的综合.需要学校所有部门的参与。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等。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国家和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不同,自身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也不同。因此,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比较不能一概而论。社会职业对学校“产品”的需求也并不依赖学校综合实力的名次,而是学校在某一或某些方面的水平。例如,医院对医药学校的医药人才需求较大,而对师范类、艺术类学校的人才需求较少。因此,学校发展不能求大求全。而应确立特色,在该特色重点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综合实力的提高。

二、学生在就业中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主观能动性,尽早地将课堂学习、业余学习与职业定向结合起来。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职业选择中有备无患、轻松自如。

(一)端正学习态度,强化“学为已用”。

“读书无用论”是流行在各类校园的一种学生观念,产生该观念的本质原因是社会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学生大多没有社会经历,容易把社会职业极端化,认为社会职业或者不需要任何学校技能(如销售员、厨师、建筑工人、清洁员等),或者需要高端技能(如医生、航天员等)。他们没有认识到任何职业都需要基本技能和理论指导,如销售员要了解心理学和推销技能.建筑工人要了解建筑力学和工程学:他们也没有认识到社会职业不断加速的推陈出新和内在发展的特点。因此,要解除“读书无用论”的观念,首先要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职业的特点,细化专业知识点,将课堂所学基本技能纳为已用,如此才能更好地选择职业,更好地实现大学期间积累的社会价值。

(二)明确就业形势,克服思想惰性,积极武装自己。

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之一是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的模糊认识。首先,他们不了解自己适合怎样的职业,不知道大学期间要重点积累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就业难”的社会形势使他们对就业产生了恐惧感;还有,大学自主学习为主的特点使少数主观能动性弱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影视中,而对学习则产生惰性。针对这些因素,需要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职业观念,从社会需求和自身前途出发。克服惰性,从细微之处积极准备就业,如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英语四六级、托福、GRE等考试、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参加学校团队组织、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

(三)就业途径的多种选择和准备。

以医药院校的大学生为例,其就业途径主要有:(1)到医药公司企业任职;(2)结合专业自主创业,如药用植物栽培、医药营销等;(3)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非专业领域就业。如英语翻译、电脑组装、导游、销售员等;(4)考研或出国深造;(5)考取公务员。学生可能对某些就、Ip途径不了解。因此。除了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外.教师也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向学生介绍各类职业特点。使学生对就业途径产生积极认识,为提高自身价值产生自信和积极准备。

三、学校要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除学生素质、社会需求等因素外,学校办学实力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先决因素。从学校整体角度出发,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做好以下方面:

(一)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改进办学条件,提高综合实力,增强学生自豪感和荣誉感。

学校办学条件制约着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学校的健康发展需要民主科学的规章制度来监督和约束。当前.我国许多高校正处于起步或发展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完善,但高校可以借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保持自身快速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社会对自身的认同感,激励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使自己的校名这枚“商标”成为炙手可热的名牌。

(二)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素质。

学风建设是党团部门、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学校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程.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共同重视。其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除了教师需提高自身素质外,学校也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灵活组织课堂讲学,全力贯彻素质教育,真正将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协同提高。

(三)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当前,就业难的现象并非人才供大于求造成的,而是“理想”职业供不应求造成的,因此是表观就业难,而非真实的就业难。实际上,大量的“一般”职业和“苛苦”职业也是供不应求的。因此,学校应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勇于到“老少边穷”的地区工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自己的才能应用到真正迫切需要的地方去。

(四)多途径介绍就业知识。

“就业”作为学生生涯的一项重要工程,是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实践的。就业知识可通过专门的课程讲授,也可通过多种途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融会贯通。

1.通过校企合作.吸引企业开展校园活动

加强学生与企业的交流.有助于促进就业双方的了解和适应。学校有关部门应主动联系这些企业,将企业的产品介绍会、技术培训会、管理经验交流会、人才招聘会等吸引到学校进行.既给企业作了广告宣传和人才引进。也为本校学生提供了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和择业的机会。

2.开展就业知识讲座

专门的知识讲座可以使学生快速、系统地了解就业的相关知识。学校可聘请有关专家、已毕业参加工作或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为在校学生开展就业知识、经验介绍方面的讲座。使学生尽早、及时了解就业知识,提前为就业做好准备。

篇2

一、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择业的失信行为表现

用人单位的失信行为主要表现在: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刻意地对自己单位进行全方位的失实包装,乃至“提高”工作待遇,做出无法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兑现的承诺。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的时间与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甚至有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骗取毕业生的信息和研究成果,提供虚假的招聘信息。纵观如今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无疑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因此,一些用人单位的不诚信行为在就业市场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某些毕业生在择业中的不诚信行为。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个别毕业生为了获得面试机会,找到一份满意工作,不同程度地在自己的简历、自荐信上“添油加醋”;还有的为了增强竞争力,涂改成绩单,隐瞒不及格记录,冒用导师的名义写推荐信;更有甚者,为了达到用人单位的聘用条件,不惜制造假英语四、六级证和计算机考级证等证件。另外,有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而不履约。

就业市场存在的这些不诚信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已经扰乱了就业市场,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情况真假难分,选不到合适的人才,也使毕业生对择业无所适从;对社会公共道德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污损了大学生的心灵,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意志消沉,不努力学习,一心想着弄虚作假、投机钻营;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诚信行为的原因分析

第一,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目前就业市场主要表现为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形势使很多学生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为求职成功,一些毕业生想方设法弄虚作假。

第二,一些用人单位选拔的方式不利于毕业生,导致诚信缺失现象。一方面,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了解,往往仅限于个人提供的带有主观色彩的材料和自我介绍,并以此作为评价依据。另一方面,随着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用人单位的门槛也水涨船高,不考虑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不切实际地对毕业生提出了过高要求。如要求有丰富的实践活动或者社会工作经验,甚至不需要较高英语水平的岗位也规定一定要过六级等等。有的毕业生为了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不得不按用人单位的口味投其所好。再者,有的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的程序复杂,战线拉得过长,增加了毕业生签约的风险,使得一些毕业生不得不先与别的单位签约保底,造成了之后的违约行为。还有的单位一旦给学生提供职位后,就催促学生尽快签约,不给学生充分的考虑时间,也会导致学生仓促决策而埋下违约的隐患。

第三,从制度层面说,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个人信用体系,从而不能用制度来保证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完全负责。有专家从经济学角度对诚信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诚信的缺失,一是因为不讲诚信的成本过低,二是因为追求诚信的利润过低。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诚信是需要高成本的,也应该有高利润,失信行为须付出较高代价作为补偿。但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中,遵循诚信法则行事的人并不一定能得到较多的实惠,相反某些处处行事与诚信相悖的人并不会付出较高代价,甚至能得到一时或眼前的好处。当然这种经济学的分析是偏重于短期的、经济的后果考察的。从长期效应来说,诚实守信的人终究是不吃亏的,我们应当有这种基本信念。

第四,学校对诚信教育不够,学生的诚信观念树得不牢,行事过程中诚信意识不强。虽然各高校都要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但多是教一些技巧性和心理方面的问题,没有或很少把诚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在平时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对诚实守信观念的养成也重视不够,只是作为德育课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讲而已,至于理解得怎样,做得如何,基本上很少过问,使得不少毕业生不以虚伪失信为耻,不以诚实守信为荣。

三、提高大学生择业诚信度采取的措施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诚信素养。讲究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最根本的道德原则之一。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就业诚信教育,着眼点不能仅限于就业环节,而是要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天起,就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结合贯彻落实大学生行为规范和建设文明校园等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经常对大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展针对性教育,使大学生切实提高诚信素养。

第二,引导广大教职工注重做好管理育人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教育好管理好学生,首先要教育好广大教师、职工。要明确要求教职工树立诚信观念,并在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以身作则,处处讲求诚信,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此基础上,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严格管理中育人。一方面,认真按照教育管理程序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及时制止和批评学生中发生的不诚实、不守信行为,帮助他们认识并改正错误。在严格管理中使大学生增强诚实守信的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

学校要进一步严格就业管理流程,在给所有毕业生提供公开、公平、公正就业环境的同时,要建立相对科学的、严格的就业管理体系。比如,要进一步规范就业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的管理,确保学生人手一份。对于毕业生就业协议书遗失或违约的情况,给予备案登记,并在学校就业网上公示,必要的时候,记录到新的协议书中去,供用人单位参考。此外,要充分发挥院、系、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作用,对于学生基本信息、推荐信息,班主任或辅导员有义务配合用人单位进行核实。

篇3

对于就业指导课,传统的幻灯片讲授已无法满足正常课堂教学的需求,情景化模拟、人员角色扮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情景化的教学模拟中体验现实就业过程,并在全真的角色扮演中找寻扮演角色所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再通过教师的适当讲解加深印象,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景”。

(二)情趣

王渐苏对上海某大学的研究表明,该校每天旷课率为27%,迟到率为18%,听课率只有50%,这其中有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学风不佳等问题,但也与教师授课乏味密切相关。如何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拥有较高的情趣,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除了要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模拟外,还需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情趣互动,如在某个情景化教学场景中,教师的角色是应聘者,而学生的角色是面试者,这种师生之间的情趣性互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商

情商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选择合适人才的标准之一。随着高校金字塔的成型,高校生源扁平化逐渐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智商相差不大,情商却参差不齐。目前,情商的培养与建设不尽如人意,除了部分高校开设的选修课外,关于情商培养和锻炼的课程不多。就业指导课程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情趣性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职业意识和沟通意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情商。

二、基于“三情”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操作要点

(一)前期准备

对近年来就业单位分布、就业岗位分布、就业单位需求、就业学生需求等开展调研。

(二)课程设计

综合前期调研信息,提炼课程设计重点,依据课程设置制定课程教案,每讲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全真模拟,进入情景,体会情趣;模拟结束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点评,教师结合模拟适当讲解分析,并以全真模拟为例,将该知识点精华部分进行展示。

(三)后期评估

基于“三情”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评估体系既不是简单的论文或简历的提交,也不是教师主观的印象打分,而是教师有效评价与学生互评的有效结合,科学评估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降低了“混学分”的可能。学生课程成绩(100分)=教师评价成绩(40分)+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情况(30分)+学生互评成绩(20分)+学生参与互评打分积极性(10分)其中教师评价成绩(40分)为教师根据学生情景模拟情况、情景模拟再现的提高程度等情况综合打分。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情况(30分)=(学生参加情景模拟次数/知识点总数)×30学生互评成绩(20分)=∑n1(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其他学生的打分和/打分人数-2)n(n为打分次数)学生参与互评打分积极性(10分)=(学生打分次数/知识点数量)×10

三、基于“三情”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实例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为例。

(一)前期准备

该专业对口就业单位为进出口贸易相关单位,包括对外贸易类外资、国有及私营企业,也包括有一定需求的海关、商务局、银行等企事业单位。该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有进出口实务和国际投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就业单位需要能熟练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沟通意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学生希望找到薪酬理想、实力雄厚、有归属感和发展空间较大的就业单位。

(二)课程设计

综合前期调研信息,设计八讲课程:第一讲,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评价。通过课程和案例“小明的高管梦”唤醒学生的自主规划意识和科学认知,侧重体现情趣、情商。第二讲,专业认知。通过课程和案例“国贸达人秀”,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科学认知,侧重体现情景、情趣。第三讲,职业价值观澄清。通过课程和案例“你爱国贸有多深”,培养学生合理、健康的职业价值观,侧重体现情趣、情商。第四讲,职业世界探索。通过课程和案例“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它”,体会职业世界探索对于个人职业选择的意义,侧重体现情景、情趣。第五讲,成功人物访谈。通过课程和案例“励志国贸秀”,对成功就业的典型校友进行访谈,侧重体现情景、情趣。第六讲,目标与时间管理。通过课程和案例“当科学遇到不科学后发生的故事”,启发学生科学地制定目标,侧重体现情景、情商。第七讲,就业心理调适。通过课程和案例“小明的困难”,指导学生科学地面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心理状态,侧重体现情景、情商。第八讲,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课程和案例“贸景无限”,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全面体现情景、情趣、情商。

篇4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波动的因素

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从以往的供小于求到现在直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供大于求,其始终难以处于一个理想的均衡状态,究其原因,除经济大气候、就业市场机制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外,更多地是受种种微观因素的影响。

1.成本因素。学校培养成本。在供小于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学校的成本收回能得到保障。但在扩招后,由于持续的供大于求的市场只给予大学毕业生们比较低廉的平均价格,与看涨的学费相比,家长们开始抱怨和质疑学校收费过高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密切影响着学校培养成本的收回,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刺激市场需求,扩充市场容量,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培养成本和学生接受教育成本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主要为受教育的)成本。调查显示,2007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对月薪的平均预期在1200元左右,百分之二十在1000元左右。我们以一年为期限考察损益平衡下单个毕业生在校所费的全部成本,其中:单位固定成本用在校本科生一年学费的大致区间3500-6500元表示,目标利润期望值区间1000-1500元,单位变动成本用估计的生活费、书本费、其他杂费之和的区间5000-1000()元来表示,那么计算出来的单位“商品”价格区间在9800-18300元。在这个基础上乘以四,得到一个大学毕业生就读四年后就业的成本区间为39200-73200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衡损益的最低成本也难以在毕业生找到工作之后的两至三年或更长的时间里通过他们的薪酬得以回偿。

用人单位的取才成本。用人单位的取才成本指的是用人单位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获得所需人才所支出的一系列费用,其中包括获取相关人才信息的成本、招聘筛选成本、培训成本、机会成本、人才短缺成本及对方违约风险成本。理想的市场状态下,各用人单位都能从市场中各取所需,不存在人才短缺成本和违约风险成本,其他成本的支付也相对较少。在供大于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似乎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其人才短缺成本和对方违约风险成本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仔细估量,用人单位要在参差不齐的大学毕业生中寻找到对口的人才,其获取人才信息的成本和招聘筛选的成本其实也并不低廉。

2.价格因素。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整体平均价格是随着供求关系的波动而变动的,虽然其价格受到市场因素的作用,但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市场最终还是会给毕业生一个量身而估的价格的,这不仅是优胜劣汰的结果,更是市场选择的显著体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类似于商品价格的毕业生的身价(薪酬)并不能完全通过政府的干预和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还受到专业(行业)、具体单位、个人不同预期的影响,毕业生的市场平均薪酬不能灵敏地波动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状态,价格作为商品服务市场一个最明显的因素在该市场中受到约束。就目前而言,一方面,市场的供给大于需求状态决定了毕业生一跌再跌的身价。这是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的一个极端体现。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种“活的”具有永久增值潜力的商品,也不肯完全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

3.价值因素。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作为商品的大学生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二是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三是再发展的潜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直接为用人单位所用,是其用人的首要标准,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大学生的成绩、证书、学历与相关测试等对此加以衡量,而单个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以及再发展的潜力一时无法用面试或其他简单形式度量。排除造假的可能性之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难以全面测定每一个应聘对象的真实价值,或者说做这种测定不具有经济性。然而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整体价值却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的平均价格得以反映。理想的市场状态中,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能找到一份工作体现其人生价值,用人单位也可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商品价值属性,市场给出的是一个与其整体价值相称的平均价格水平;在供小于求的态势下,市场会提供一个较高的平均价格,这个价格超过了大学毕业生的整体价值。就目前而言,大学就业市场的平均价格是远低于其整体价值的。

二、适应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主要策略

我们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供需均衡问题时要从市场的国家和市场各相关主体两个层面来加以思考。

1.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必要的制度安排。鉴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当前态势,政府应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来促进市场按其规律有效运转,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和服务者,应制定相关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提供相应的保障与服务,确保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创建平等的交易机会与就业平台。交易机会与就业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各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自由流通,使大学生这种商品能够按照自身的价值和价格顺利交易,形成一个良性的全国范围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就要求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取;适度扩大国家公务员的录用比例;给予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更多的用人自,使企业敢于用人、公平用人;改革户籍、社会保障制度,为大学生毕业生解除跨区跨省就业的后顾之忧。

篇5

(二)自我否定的心理问题当前社会难免存在一些“拜金”现象,时常“拼爹”、“靠山走后门”等行为正慢慢“侵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犹如倾盆大雨,极易浇灭贫困大学生找工作的积极性,造成他们盲从看待自己,认为自己输了背景,意味着输掉前程,以至于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产生较多的负面想法,也不能自信坚强的去面对、克服一些问题。例如,有的贫困大学生接到面试通知时会产生顾虑,认为自己怎么能如此简单的就获得了面试机会,是不是有陷阱,于是就放弃面试机会;有的在即将与公司签约时,临阵弃枪,放弃就业机会;还有的在处于岗前培训期时,滋生很多不正确的想法,无法踏实开展工作。上述均是贫困大学生内心不自信的表现,即自我否定的心理问题。

(三)焦躁不安的心理问题从幼儿班到大学差不多十六七年,这么多年的努力拼搏就是为了在大学毕业时找份有前途的工作,因为这里面不仅有自己寒窗苦读的心血,更有亲朋好友所寄托的希望。贫困大学生通过奋斗坚持到现在,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大部分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付出的回报,想要快点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常言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迫于现实所需,穷人家的孩子是不得不早当家。富人子弟有父母可以依靠,而穷人家的孩子所能得到的资源却少之又少。在处于人生择业的十字口时,贫困大学生往往认定要靠自己撑起整个家族的未来,容易想得太多,急于获得成功,最终产生焦躁不安的心理问题,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不正确的求职思想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一个人,找工作其实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陷入了一些羡慕他人、盲目跟从等误区,这在贫困大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他们寒窗苦读到城市,总觉得要在城市闯出一番天地而不想回到家乡,然而城市生活水平是很高的,没有一定的工资保障是无法生存的。因此,对薪水表现出较高的期望,却无法正确考虑自身的能力。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措施

(一)“三位一体”宏观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三位一体”是指国家、社会、高校都积极需要采取相关措施,真正有效的落实到每一处,帮助贫困大学生好就业、就好业。首先,政府应继续加大对贫困大学就业津贴的补偿力度,制订切合实际的就业援助方案,在宣导大学生创业时,应切实考虑到贫困大学生“资金缺乏”的实际困难,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其次,社会集合各方资源,不定期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更人性化的就业环境。最后,各大高校首先应做好“双困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通过打好“制定合理职业生涯规划”、“点对点帮扶”等组合拳,从而尽最大可能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适当延长关注期,从入学伊始,主动提供多样的学习平台,为贫困大学生长远考虑;建立一些专门服务于贫困大学生的教育体系,多元化地辅导贫困大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改善贫困大学生狭隘的学习圈,开拓他们学习的思路,培养他们自信自强的性格;开设更多相关课程,提升其自我求职素养和正确求职思想,鼓励他们早日接触社会,正确看待、认知社会,磨平他们急于求成、焦躁不安的心理。

(二)自身发展,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社会的援助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本身也需要努力改善不足。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盲目攀比、羡慕他人。认真列举出个人的能力优势与缺点,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懂得自信、乐观的面对生活和面对困难。通过适时调整心态,坦然面对未来,克服当下的焦躁,勿犯急于求成的错误。应意识到想就业并且就好业,能力与机遇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机遇是可以自己创造的。掌握应聘技巧,任何时候都不要妄自菲薄、骄傲自大,时刻记得言谈举止得体。贫困大学生就业取得好成绩的基本就是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身能力的优势。所以说,贫困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努力学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与成功人士交谈不仅可以学到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还能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充分利用学校援助开展的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积极主动找指导教师,以边训练边模拟的形式使自己早早融入社会竞争压力中,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学生自己也要明白,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自己,如若在大城市不能见到效果,尝试到中小城发展也是不错的选择。也不要过高期望工资,刚踏入社会要有先就业学习经验本领再找自己理想工作的理念。在生活中慢慢去发现自己,客观认识自己,然后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切记眼高手低,有时候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完美效果的。时机的不成熟也会是一个阻碍,要学会抓住机遇,学习成功技巧,时刻培养自己的心里素质。面对考官或者上司还是其他任何人都要礼貌大方,不要遮遮掩掩,自己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实事求是也会为自己加分。

篇6

(二)高校培养的客观因素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指导,进行就业指导的讲座,开设相关课程,为学生讲解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开展竞赛或模拟职场模式,让学生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情况有所了解。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接触社会活动,在实习中积累经验获得成长。优化学校的教学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改革,注重人才输出和社会需求接轨,科学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就业观,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价值目标。同时脚踏实地,具有实践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教育体系改革的同时,建立合理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将重点从扩大招生数量转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

(三)政府和企业对改善就业难问题的主动关注

首先,政府可以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来更多的职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职能,适时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机构,对大学生创业情况进行跟踪式服务和了解,及时掌握社会需求状况,继而引导高校的创业教学和大学生的创业方向。其次,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针对侵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的现象予以整顿和处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人才短视,未能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用人不规范等侵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管,确保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篇7

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进程中主要存在希望一步到位、专业对口、创业太难、想干大事和寻找稳定工作等传统的就业观念。体育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正是由于它的庞大性,大学生很难一步到位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体育产业是新兴的行业,它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探索。体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创造巨大的财富,也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岗位,但是那些只想干大事、不能脚踏实地,只想有稳定工作、不能置身市场调节之中的大学生,只能止步于体育产业的洪流之外了。

(二)体育产业发展对就业市场规范化的影响

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市场活动的运行状况来看,还存在许多不规范情况。比如,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存在各类乱收费现象和非法职业介绍机构等,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范性,扰乱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行,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向法制化迈进的步伐。同时,体育产业发展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和法规对其进行制约,它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的调控,这种状况不能为大学生在体育产业就业中提供法律保护,并且影响了大学生在体育产业就业的积极性。

(三)体育产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影响

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需要摄取文化知识,更应该通过参与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等提高个体在沟通、组织、协调和配合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体育产业应能够洞悉市场变化,引领产业发展,具有满足行业需求的和较强专业背景的全方位人才,这是体育产业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出的要求。面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不仅迎来了机遇,更是面对着挑战,如何为自身赢得机遇,是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体育产业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政府要建立良好舆论导向,保障就业公平原则

落实到位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形式,其起步晚、发展快,民众对体育产业不甚了解,目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民众正确认识体育产业的概念,积极转变观念,为大学生就业排除观念障碍。就业公平原则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最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体育产业市场尚处在发展阶段,各领域的行业规范尚未明确,面对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为了使本单位的利益最大化,通常会制定远远高于求职岗位要求的求职意向,令部分大学生望而却步,这种做法既不利于用人单位选聘合适的岗位人选,也不利于人才的发展,最终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和流失。面对这种现象,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进行合理监管,切实保障就业公平原则落实到位。

(二)高校要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效,发挥体育产业市场的调控作用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高校担任的角色呈现出从无需负责大学生就业、到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再到主动服务于大学生就业的变化过程,显示出高校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虽然高校和大学生的关系主要是在教育范围之内,大学生的就业并不是高校办学的主要目标,但是随着高校就业率对高校招生的直接影响的增大,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已经开始足够重视。体育产业对于增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直接效果显而易见,高校应该抓住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契机,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因循守旧,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经济的发展进行适时的调整。高校应面对社会的需求和大学生的渴望,提供具有实效性的就业指导,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明方向。同时,针对体育产业市场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混杂性,进行甄别和筛选,为大学生提供属实、合法的就业信息。

(三)大学生要树立就业危机意识,培养就业的科学观念

当前,随着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式日趋严峻。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养较为欠缺,大学生对于就业危机的认识不足。作为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该正确认识当前就业的现实情况,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就业方向。面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就业机会,大学生必须树立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就业观念。首先要解决大学生的基本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和生存地位等问题。面对高校大众化教育时代来临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要发掘自身在体育产业就业的潜力,为自身就业谋求出路。职业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每种职业的存在都是源于社会的需要。大学生在择业时,应该把能够提高人生经验和工作经验作为考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对所从事的体育产业行业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进而热爱体育产业工作。

篇8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迅猛推进.大学生就业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就业制度的改革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途径和机遇:同时.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也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新形势.各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以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准确了解自身的前提下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辅导员作为大学教师的特殊群体.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任务,他们熟悉学生的情况,与学生易于沟通且关系密切,在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有诸多有利条件.理应在当前的就业指导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一)对就业指导的认识不足。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大多数辅导员都能够认识到就业的重要性,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辅导员认为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班的事,一些低年级辅导员对就业工作甚至不关心。即使有的辅导员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缺乏对就业指导目标的深层思考,把提高就业率看作唯一目标,强调就业指导的实用性.满足于一般的就业信息服务、求职技巧等,而忽略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如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如何转变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就业期望值;如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等。

(二)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但目前高校辅导员由于其自身工作的局限性.大部分都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不能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指导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辅导员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较为简单。

当前,大多数辅导员都会开展就业指导,但随意性大,缺乏系统的指导。形式和内容比较分散、单一、针对性差;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传授择业技巧.协助校、院两级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等方面;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接近学生.广泛收集第一手学生就业动态的优势,不能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培养就业能力,进行生涯规划和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四)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全程化意识薄弱。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纷繁复杂,很难有大量时间花在就业指导工作上面,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集中在对毕业班学生的指导.所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只能“临阵磨枪”.没有形成从入学到就业全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诚然,出现以上现象与辅导员事务繁杂的工作性质和辅导员队伍年轻、缺乏经验等自身特性不无关系,然而,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不明晰、认识不到位。如果说整个高等学校就业工作是一个有机系统网络的话.那么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就是这个系统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结点。找准结点、准确定位是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一)就业观念、就业技能、就业道德的引导者。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亟待转变,职业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有了新要求,就业所引发的道德问题日益凸现这些都需要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明确目标,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在择业过程中求“满意解”而非“最优解”,避免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这样一旦机会来临,学生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并能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其次,指导学生了解未来想要从事的工作对个人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并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及专业能力。另外,辅导员应强调就业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教育学生在就业中避免违约、毁约、伪造材料等不诚信现象。

(二)就业形势、政策的宣传者。

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每年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服务办法和程序,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信息等也需要毕业生们及时地了解和遵循,如有疏忽,将会给学生造成难以弥补的差错。辅导员是学校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一线直接责任人,应该做好有关学生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办法、措施,以及其他信息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

学生一进入大学,辅导员就应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制定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生涯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辅导员可从日常教育服务管理的工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启发学生职业梦想,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并因人而异地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意见。

(四)就业心理问题的疏导者

近年来,由于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涉世不深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从而引发焦虑、自卑、抑郁、嫉妒等心理问题。辅导员应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惑的疏导者,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完善自我。

(五)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者。

辅导员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服务工作,包括: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以便用人单位了解情况时及时调阅: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其他相关渠道为学生采集有用的就业信息:加强与用人单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学生本人的有效沟通:为毕业生做好个人自荐和集体推荐的材料:帮助学生策划面试:开展模拟招聘会、就业指导讲座活动。等等。做好这些服务工作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辅导员如何发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作用

(一)增强主动学习意识,丰富就业指导知识

辅导员要开展好就业指导工作.首先必须丰富自身的就业指导知识.包括就业形势和国家相关方针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学生所在专业的特点和就业方向、求职择业技巧及相关心理知识等。要做到这些,就应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建立健全学习机制,努力做到以下“三多”:一是多培训,即多听取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学者开设的辅导报告和专题讲座,有计划、有步骤地参加就业指导相关培训,特别是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的相关培训并争取取得资格证书:二是多实践,即把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的同时检验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是多思考,要把思考贯穿在实践和学习过程中。通过认真地思考找出在就业指导的实践工作和理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再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树立全程化意识,突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辅导员要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大一应侧重于指导学生适应和规划大学生活。教育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概念,培养职业意识。大二应侧重于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塑造和完善自己,激发专业兴趣,建立合理知识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大三应侧重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状况,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特点来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挥特长,进一步挖掘潜力,增强就业的主动性。大四应侧重择业技巧指导,调整就业心理,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教育学生把个人成才同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篇9

从1998年起.我国开始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人了一个新阶段。连续几年的大扩招引起在这条独木桥上苦苦追求的学子一片喝彩。在欢呼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之一。从大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2002年的133.7万人到2007年的495万人….2008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相协调。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由就业的动机、择向、途径及方式等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调查目的

通过对西南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毕业去向和原因、就业倾向、就业途径、对学校就业指导的要求及评价等问题有所了解和把握,从中找出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2.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重庆市西南大学全日制本科2008届毕业生。

样本:随机抽取西南大学3所文理院系的200名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为90.3%。参与调查的学生具体情况为:①专业:理工102人,文科84人;②生源地:重庆市内l16人,重庆市外70人;③性别:男97人,女89人。

3.调查结果与分析

(1)毕业后去向及原因

调查显示,面临毕业时,大多数学生(98人倾向于立即就业。其中有家庭经济的原因,现在供养一个大学生消耗了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绝大部分收入。毕业后,很多学生都想立即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另外,很多在校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认为早人社会可以积累更多在学校学不到的实践经验这样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由于就业的压力和提高自身学历、能力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学生(54人)选择考研。另外,有l0名学生打算自主创业,7名学生认为出国经历可以增加自己的含金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有出国留学的打算,还有17名学生选择边考研边找工作。

(2)就业倾向

调查显示,学生大部分(59人,31.9%)愿意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就业,认为这些地方机会多,经济效益好,工作、生活条件好,更有利于个人发展。由于重庆市直辖后发展迅速,所以也有一部分学生(52人,28.1%)愿意在重庆工作。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大,因此,有23.8%(44人)的学生愿意回原籍,认为那里父母亲人都在身边,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更有利于个人发展。此外,有12.6%(24人)的学生没有特别要求,但只有3.6%(7人)的学生愿意去西部等贫困地区工作。调查的结果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毕业生仍然对工作地点要求高,多数毕业生不愿意到“老、少、边、穷”地方就业。其实在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施展抱负的平台.但却由于条件的恶劣,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愿意去那里工作。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政府机关占24.1%(45人),三资企业占15.8%(29人),高校、科研单位占15.5%(29人),国营企业占14.6%(27人).中小学教师占12.2%(23人),民营企业占10.6%(20人),自主创业占7.2%(13人)。政府机关、三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备受大学生青睐.这与其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和经济地位高,学术水平较高等特点有很大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大学主要培养的是师范类和农学类人才,而调查中愿意去中、小学工作的学生却只有12.2%.这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师范类人才的流失现象提出了一定的思考。

“影响你就业的重要因素”是多项选择问题。回答占前四位的是:个人发展前景、经济收人、兴趣爱好、自己是否适合。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趋于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更加务实和注重实际价值。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88人,47.1%)对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值是1500—2000元,2000—3000元的占23.5%(44人),1000—15O0元的占11.8%(22人),800—1000元的和3000元以上的各占8.8%(16人)。由此看出,大多数学生的月薪期望值在1500—3000元之间,占到70.6%,而绝大部分学生的月薪期望值都在1500元左右。可见目前大学生正主动或被动接受大众化就业的现实,就业期望值明显降低。

(3)就业途径

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就业途径是亲友和老师介绍(61人,32.8%),反映了社会关系在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从而也对我国的就业机制提出质疑。现场招聘会和上网也占到一定比例.分别达到27.8%(52人)和20.5%(38人)。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们愿意花在找工作上的费用也越来越高,从服装费到车旅费、住宿费。有的学生可以说得上是“大投资”。调查中,有23.6%的学生认为只要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费用可以不计较。有29.4%的学生愿意支付的求职费用是100—499元,西南大学以师范和农学为主。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35.3%)只愿意花费100元以下来找工作。

(4)求职影响因素

在回答“用人单位关心的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的多项选择题中,认为社会实践经验和自身的能力与特长是最重要的因素。它表明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重视内部归因。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和专业、学历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此外,毕业学校、个人品德以及性别在大学生就业中也起着一定作用。

(5)大学生对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态度调查显示。对于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政策,有44.1%(83人)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20.6%(38人)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但仍有26.5%(49人)和5.9%(11人)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很了解的学生只有2.9%(5人)。

可见,高校对于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仍有不足的地方,需进一步加强。

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因素中.个人发展是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这表明当前大学生自我意识增长.希望通过这种经历来锻炼自己,提高能力。但环境待遇差、信息接受慢以及个人家庭婚姻等原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重要因素。这要求国家要给予政策倾斜.对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大学生给予优惠政策。

(6)对学校就业指导的要求和评价

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94.1%,175人)希望在大四以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20.6%(38人)和38.2%(71人)的学生希望在大一和大二进行就业指导。说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要求是普遍的。调查中有47.1%(87人)和29-3%(55人)的学生表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持满意和一般态度.这与学校近几年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是密切相关的,也表明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仍有11.8%(22人)和5.9%(11人)的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只有5.9%(11人)的学生非常满意,这也说明就业指导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的照顾一般,各有17.7%(33人)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不太或者没有照顾学生需要。只有14.5%(11人,16人)的学生认为非常照顾和比较照顾学生的需要。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以下问题。

1.就业期望值与个人评价度降低。导致就业信心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国企改革、机构改革等一系列因素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大学生对自己的求职期望值明显降低,他们中很多人已在主动或被动接受大众化就业的现实。就业期望值下降的同时出现了大学生求职信心不足。调查中,3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求职过程很难和较难.只有20%的大学生认为求职过程较容易和很容易。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一直是就业指导部门努力的目标,然而,降低期望值的同时必须注意克服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的问题。2.就业动机趋利性较强。“求稳”“求高”心理仍存在在就业倾向方面,选择去政府机关、三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大学毕业生超过了50%。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却只有10.6%,这反映了大学生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方面,“求稳”“求高”的心理,这也是传统大学生“准干部”身份思想在当代大学毕业生身上的体现,而敢冒风险、艰苦创业的思想比较缺乏。

3.就业途径的“非市场化”现象,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调查显示,公认度最高的就业途径是“亲友和老师介绍”,我国传统的文化和国民性格造就了“讲人情”“讲面子”的风气。但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就必须实现用人上的市场化、公平化和透明化。

4.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调查中.各有17.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和不太照顾学生需要。可见,学校就业指导在个性化服务、专业性指导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应该更好的照顾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5.不断高涨的求职消费。易产生奢华心理

大学生的求职消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类型等因素,消费存在一定差异。在本研究中,调查对象为师范类和农学类学生,但仍有23.6%的学生认为,只要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可以不计较求职费用。在求职过程中。学生的消费水平大幅度增加,社会上有人戏称之为“求职经济”,这反映了就业竞争加剧,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但是,不断上升的求职消费是否带来相应的求职优势?大学生在求职消费上的奢华之风应该引起就业指导者的关注,而贫困大学生在求职上的经济压力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因素的影响

(1)高校扩招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加重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发达国家出现的背景是经济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且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但在中国是另外的原因,即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拉动内需的消费。从社会、经济和发展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但从长远发展看,高等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同时跨越式的高校扩招将带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重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用人单位的选材标准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由于用人单位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了解不多,事实上也不可能对每一个招聘的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于是名校、英语、计算机、党员、学生干部、实践经历这些约定俗成的“硬指标”就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但这些标准能完全反映毕业生的能力吗?答案是值得深思的。片面强调专业对口以及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也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2.高校因素的影响

(1)教育目标的错位。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从满足培养少数英才的国家需求转向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要和公民的个人要求。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必要的特点,各个层次的高等教育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在整体上,我们的高等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在人才培养层次与水平上往往并不能达到一致。以至出现某些层次比较高.但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现象。

(2)学科专业设置盲目、错位、死板,不能适应社会需要。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仍然存在问题。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一些名牌学校专业不适应市场,学生就业不理想。高校争相上“热专业”,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3)学校就业教育有弊端,就业指导没有跟上。高校的就业指导大多以开设一门课程的方式进行,对象往往是高年级的学生,就业教育以某种教材为本。过分形式化和理论化,与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学生大多对此不感兴趣,不大理会。正因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狭窄,功能有限,在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上着力较少,所以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篇10

1职业决策的理论与模型

首先是职业决策精神观。RichardS.Sharf在其著作《应用职业发展理论到咨询》中,把Miller-Tiedeman的毕生职业理论(LifecareerTheory)和Bloch和Richmond的相关概念结合起来,认为他们的理论代表了职业决策的精神观。持有精神观的研究者把工作看成一个能滋养一个人的精神和发展自己的场所。Miller-Tiedeman认为,个体应该重视来自选择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而不是关注对与错的答案。其次是职业决策的认知信息加工观。Peterson及其同事将信息加工理论应用到职业决策中并提出了四种假设。他们用信息加工金字塔来说明个体职业决策中的信息加工过程,认为个体的信息加工包括三个成分:知识领域、决策技巧领域和执行加工领域。最后是职业决策的PIC模型。PIC模型中涉及7个基本概念,即职业的有关方面、可选职业的核心方面、方面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方面内水平、方面内偏好、有结构和无结构信息、敏感性分析。

Gati等人认为,职业决策过程的本质是找到与个体的偏好和能力最兼容的可选职业。在多数情况下,广泛尝试所有的可选职业是不实用的。所以,他们把职业分成具有不同目标、过程和结果的三个主要阶段:(1)预先筛选可选职业;(2)深度探索有希望的可选职业,该阶段目标是确定一些既有希望又适合个体的职业;(3)选择最适合的职业(ChoosingtheMostSuitableAlternative)。

2.影响职业决策困难的因素

2.1职业决策专业影响

职业决策受毕业生自身专业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已经接受了大学为其规划安排好了的课程教育,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为大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利于大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并在其相关领域有所发展乃至促进相关专业的发展。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大学专业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在走_L岗位前的实际拥有的能力。毫无疑问,拥有较高能力的大学生有更强的职业竞争能力,在职业决策上也有更广的选择余地,而能力较低的大学生则会因缺乏竞争力难以让自己获得专业对口的职业甚至要被迫选择专业不对口的职业,继而影响其对职业的决策。不同个体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喜好不同,并且客观的社会需要也更是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是就业冷门,不易就业,或者同期毕业生太多,竞争压力过大,等等。

2.2择业心理影响

大学毕业生择业受其择业心理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在一般情况下,有些大学毕业生会希望寻求一个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待遇优握且有发展前途,让其“有面子”的工作职业;有些大学生则是希望可以回到家乡.或者是到西部地区.利用所学促使一方发展。总而言之,这和大学毕业生自身的职业价值观不同有重要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到其职业价值观,影响到自身的职业决策。并且,不同的人择业要求不同。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职业认识及态度不同,进而择业要求不同;同时,即使面对同一个职业,不同的人也会因为自身的种种因素而有不同的认识或态度,继而择业要求不同。另外,不同的人对其自身的认识评价不同,即每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不同。自我效能感最初被定义为,人对自己为获得预期结果所需施行的行为能力的信念,之后又扩展为:“人们所具有的,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施加控制所需能力的信念。”因此,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并不是指大学生实际拥有的能力,而是指其自身的情绪调控、学习潜力、自我调节及自律能力等。Taylor和Betz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包括对一些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即个体的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的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效能者无法作出有效的职业决策。一些研究还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还调节着职业决策中的焦虑水平,应付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决策水平就越高,焦虑水平越低。

2.3社会环境影响

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大学生还要考虑一些外在的环境问题,比如歧视问题中的性别歧视。职业类型按性别分类,反映了社会对两性应该从事相应工作的传统观点。虽然现代的性别歧视不像几十年前那么严重,但不少职业本身带有一定的性别选择,比如多数要求重体力劳动的职业多偏向选择男性;另外,某些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也会有性别选择,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又如乙肝歧视,一些用人单位或者职业拒绝患有肝病的大学生就业,甚至为大学生职业决策造成一定困难。并且,不同职业其本身的工作环境有所不同,某些职业本身的工作环境较为严苛,比如喷漆车间等,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而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大学生难免遇到向往职业和工作环境喜好相悖的矛盾,这也会成为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困难。另外,家庭或重要他人的意见、社会重大事件的影响,以及当下社会总体经济的景气程度,等等,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根据EliGinzberg的观点,早期个体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或职业培训,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也就是说,人们根据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了解,慢慢熟悉相关职业直至具体化,并缩小自己的实际选择范围,最终确定自己的职业。但是,如何整合已有的知识元素并帮助自己确定职业,也就是理想的实际化过程,也会给多数大学生带来相当的困难,影响职业决策。

2.4择业动机

人们找工作不仅仅只是为了谋生。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很显然,工作可以换取各种具体的奖赏,如薪水、职称、名誉等,这些组成了影响职业决策的外在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比较认可清教徒式的工作伦理,即“工作本身就很重要”的观点。鉴于这些看法,工作被认为是一种有意义的东西,它本身就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等等,这些组成了影响职业决策的内部动机。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产生一定的交互作用,同时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决策,甚至使其在其职业决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矛盾,继而成为职业决策的阻碍。

2.5焦虑对职业决策的影响

近二十年来,焦虑对于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成为了职业决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Goodstein(1965)提出,作出职业选择需要特定的信息和技能,面对所需信息和可以培养特定技能的机会时,焦虑可能会妨碍个体获取信息以及利用这些机会来培养所需的技能,从而影响个体作出有效的职业决策。

3.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方式

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有几种方式,概括地说,学校职业指导的主体干预方式有三种:一是职业指导课程,二是职业发展团体辅导,三是个别咨询。叫职业指导课程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常用的职业决策干预手段,由就业辅导老师介绍当前的职业现状与前景,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总体的认知,但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个体的差异性无法兼顾。职业发展团体辅导则是由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与职业规划的指导,对师资要求较高,只有少数高校才能做到。个别咨询是最具个体性、独立性的职业决策干预方式,它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职业指导老师要对学生个体的兴趣、职业倾向、性格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能够提出一些实际且有效的职业指导意见。这种干预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与财力,高校无法普及。且个别咨询的干预方式已经市场化,如职业决策分析师、职业规划师等职业的出现。

篇11

一、入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就业机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入世后,我国的产品将在世贸组织的100多个成员国中享受多边、稳定、永久的最惠国待遇及国民待遇,这些都有利于我国产品公平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利于实施外向型带动战略,有利于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和出口商品的多样化,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研究表明,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增加80~100万个就业机会。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以下三个方面将会是就业机会增加的亮点:

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水陆交通发达、物质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且拥有一个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使得我国现阶段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产品和服装,它们目前出口所受限制也最大。入世后,将取消出口配额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是最大的受惠行业,出口困难的状况将大为改善,这些产业将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据专家分析,在今后的七年中,纺织、服装、家电、旅游等入世受惠行业可望增加1200万个就业岗位。

二是第三产业。就全世界而言,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第三产业职业数量和就业人口将显著增加。我国的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占GDP的比重还不到36%,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这一比重已达70K0~80%,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平均也达45。可见我国的这个比重不仅比发达国家低得多,就连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都未达到。入世后,给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将使劳动就业的空间更加开阔。

三是“三资企业”。入世后,我国将会逐步实现更大程度的贸易自由化,国内市场将更加开放,广大外商将会在我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加大资本投入力度,“三资企业”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增加,这就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入世后,我国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由于起步较晚、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及国家取消行业保护政策等原因将受到很大冲击,规模小、成本高、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将难以生存,甚至会出现兼并、关闭、破产等现象。这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就业岗位减少和结构性失业增加。

2、大学毕业生流向发生变化

入世后,随着我国的市场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越来越规范,人才市场将会更加遵循资源优化配置规律——人才总是从配置效率低的地区和部门向资源配置效率高的地区和部门转移。以前由于国家对东部及沿海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扶持,使他们各方面发展较快,尤其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才也出现了严重的“东流”现象,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吸引力非常大。与此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人才流失问题却非常严重。今后虽然沿海及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对大学生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随着入世,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投入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受入世冲击较大的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对大学生吸引力减小,相反能够抵御入世风浪、受入世冲击小、各方面待遇比较优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科研机构、部队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大大增加。

3、对人才的要求发生变化

入世后,我国对服务贸易的承诺将大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及相应的从业人员的增加,市场对高新技术人才和懂得世界贸易规则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入世后,市场对大学生的质量要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既需要大量熟悉WTO规则的涉外人才,又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也需要能够面向市场、企业基层第一线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二、应对入世采取的措施

1、大学生要正确处理就业与择业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

首先,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在对自身综合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就业市场的供求情况,正确认识自己愿意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要确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观念;其次,要有竞争意识。入世后各方面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大学生要有自信心、竞争意识与风险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最后,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锻炼意志和毅力,以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险阻,提高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

2、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入世后,社会既注重大学生的文凭,更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大学生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要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其次,要加强哲学的学习,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最后,要从各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自我的语言文字表达、动手、适应社会、社交、管理、创造、决策等能力。

3、高校应努力培养适应入世的高质量人才

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是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选择和认同。高校应把大学生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使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增加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快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帮助大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使大学生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4、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在加强就业教育时,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政策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而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人生指导,并由分散的、零碎的指导,上升为完整的、系统的指导。要努力建立既有利于调动用人单位的用人积极性,又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高校办学积极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要通过就业指导使大学业生认清新的就业形势,及时广泛了解就业信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辅导他们正确运用择业技巧和方法,保持健康、良好的择业心理。

篇12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