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4: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当代建筑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直以来,很多当代商业建筑都将注意力放在规模上,虽然功能上很好的满足了消费市场的需求,但是购物空间往往没有自身特色,舒适性能不佳,难以展现出比较理想的主题特色。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其一,商业业态结构混乱,百货商场过剩,商业业态处于没有秩序的状态;其二,布局业态比较单一,缺乏差异化战略思想,比较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其三,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消费需求升级的过程中,项目规划意识落后,难以针对性的进行改善和调整。
1.2空间设计不合理
商业业态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建筑设计经验不足,商业空间设计就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的地方。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其一,公共空间模式单一,空间变化性不足,很容易使得人们出现审美疲劳的情况;其二,商业空间内部流线混乱,缺乏导向设计思维;其三,商业外部环境和配套设施不全,难以满足人们消费过程中的需求,周围空气质量保护意识不强,难以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1.3视觉系统不美观
随着人们对于消费建筑需求越来越高,审美性成为大势所趋。但是现阶段商业建筑设计在视觉标示设计方面还不是很重视,出现了视觉系统审美情趣丧失的问题。具体来讲:其一,美学视觉标示缺乏,感官意识不强,不具备人性化建筑的特点;其二,商业建筑模式老化,对于外观不是很重视,很容易形成千街一面的情况,难以有效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其三,在信息媒体广告发展的过程中,传播信息缺乏新意,没能将其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很容易使得整个商业环境广告充斥。
2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当代商业建筑设计
消费文化涉及面比较广泛,牵涉内容众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消费文化视角对于商业建筑设计会提出很多不同的需求。具体来讲,在消费文化影响下,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去做好商业建筑设计。具体来讲,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内容:
2.1大众文化视角
城市生活的融入和人文关怀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多元叙事手段和商业空间联姻上。具体来讲:其一,积极从城市文化生活多元入手,去促进商业建筑生活味道的提升。如主题特色建筑群的构建,生活方式的链接,城市更新的推动等;其二,积极从人文关怀的全方位入手,体现区域商业建筑对于消费者提供的人文关怀,比如健全社交场景体系,生态概念的植入,娱乐设施的共享等。
2.2地缘文化视角
不同地域,其消费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由此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地缘文化差异。在此情况下,商业建筑设计可以从地缘文化的视角出发,积极尝试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传承地域历史文脉,挖掘地域历史,处理好商业建筑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使得商业建筑表现出更多的文化元素;其二,从保留建筑改造的角度出发,处理好古建筑和商业建筑之间的关系,保证空间关系上的相互融合,以便更好的发挥商业建筑的效能;其三,从地域风情的角度出发,立足本地地域风情资源,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商业建筑设计,使得商业建筑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
2.3精英文化视角
当代商业建筑的文化语境是社会等级区分的物质载体,能够对于不同的场所,行为,品牌进行区分,从而使得文化资本处于优越的地位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消费文化下的精英文化视角。在此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从风格化的角度出发,形成精英文化符号,使得其从感官上,心理上,象征上符合此群体的特点,构建起来精英层次的文化资本;其二,效仿上流社会,从尊贵服务享受,奢华创意营造,科技含量提升的角度出发去促进精英文化氛围的营造,做好商业建筑设计工作。
2建筑设计原则
对于建筑师来讲,怎样用科学的、先进的方法进行图书馆的设计,以及设计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是建筑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在设计时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
1)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原则。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是由政府颁布的对新建图书馆建筑物最低限度技术要求的规定,也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遵守相关标准规范是建筑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2)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场地规划阶段,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总平面设计考虑地形特点,建筑布局与湖岸、道路有机结合。紧密融合了具体的地形地貌,灵活布局,并使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组织自由开放的环境空间,从而使读者能够在安静、优美的环境中读书和思考;在建筑室内设计方面,在家居的材质选择、布置方式以及建筑色彩运用上都充分考虑人的舒适性因素,以提高实体空间品质;另外在各楼层休息区设立了一些交往空间和讨论室,同时为这些空间预留了网线接口等。
3)尊重自然,环境优先原则。建筑所处的良好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可以通过感官在感知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在这种良好的环境里学习,能使人产生一种愉悦感。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总平面设计能结合地形条件合理确定主要出入口,建筑主入口处景观小品尺度感把握准确。建筑与东侧小湖群结合紧密,东侧的室外空间伸向湖水中央构成亲水平台来暗示与“水”的内在联系,使得建筑的亲水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建筑前面的喷泉更增添了环境的趣味性。
4)考虑发展的原则。在近几年,随着高校生源的增加,高校规模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新区建设潮流的涌现,而图书馆建筑作为新区建设的核心建筑,其规模也要考虑发展的需要。江苏大学也不例外,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贯彻了这项设计原则,江苏大学新图书馆于2010年初建成,建筑面积达43969m2,阅览座位为4000个,学习环境优美、舒适,设施完备先进,是集“藏、借、阅、查、咨、育”六种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图书馆。如此规模的高校图书馆刚好能满足在校6万师生的读书需求。但随着该校新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学科数量的增加,图书馆建筑势必要扩建,而在目前新建的图书馆北面和南面都留有大面积草坪和小游园等景观,这些外部集中景观就可以作为后扩建用地之需。
3建筑造型设计
3.1高校图书馆造型设计手法高校图书馆建筑作为展示一座高校风采,联系读者与图书的“桥梁”,其造型设计的优劣对在校师生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是不同的。赋予时代感的、突出校园历史特色的造型能使读者愿意到图书馆接受知识的洗礼。高校图书馆的建筑造型手法有以下几种:
1)虚实结合,凹凸有序。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师沙里文曾经讲过“形式追随功能”一句话。意思是什么样的建筑功能决定什么样的建筑形式。同样,由于图书馆建筑功能包括大量大开间的需要采光的阅览室,这就决定了其建筑形式一定是在建筑立面连续开窗以满足采光需要,而大面积的玻璃窗就构成立面“虚”的部分;建筑中的“墙、垛、柱”反映在立面上就构成“实”的部分。这样的虚实结合、相互陪衬,使得建筑外观既轻巧通透又坚实有力。由于图书馆建筑对光线要求特殊,立面处理时,常用凹凸的处理手法。凹凸的处理手法能够避免阳光直射对眼睛的刺激,又能丰富立面效果。
2)比例适中。体量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反映,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长、宽、高三者的比例关系,和谐的比例关系对形成良好的建筑造型起着重要的作用。
3)色彩与质感处理。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色彩一般与校园文化的主色调相关联。所谓校园文化主色调是指尊重学校历史与地域特色,重视色彩协调统一和色彩分区,突出校园特色的原则,根据校园的具体功能与历史特征,选择一种或一个系列的主色调取得协调。
4)象征与隐喻。图书馆是颇具精神性的场所,所以建筑造型多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使其富有某种含义。
3.2江苏大学新图书馆造型设计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是一所现代化综合型图书馆,是整个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大楼呈长方形,地上共7层,主入口设在2层,门厅为5层高的贯通空间,门厅的拔高体量处理,给该建筑增添了一份知识殿堂的庄严感。两侧为展览空间,整个大厅空间通透。建筑立面虚实结合:南立面东侧为灰色干挂花岗岩实体墙,凸显高校图书馆的内敛、沉稳;西侧为灰色玻璃幕墙,凸显图书馆明亮通透;而东侧的实体墙面内部的书库部分与西侧玻璃幕墙内部的阅览部分能让读者在步入图书馆之前,便能初步了解馆内图书的大致分布;东、西立面上根据内部功能开竖向连窗,从而使读者可以在阅读之余眺望馆外的优美景色。整座建筑以新颖的玻璃、金属材料作表皮,又表现出建筑的时代感。各种类型的建筑都有适应它的建筑色彩。灰色系建筑能够体现文化积淀和学术氛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江苏大学新校区的规划主色调是偏重素雅的灰色系,因此作为核心建筑的图书馆主立面的色彩也采用浅灰色,图书馆大楼主立面的灰色调配合金属玻璃条框使建筑看上去很雅致。而为了使整个建筑不枯燥,在建筑的北立面采用的是偏暗的山红色彩来装饰混凝土墙面,以显示该建筑的朴素、大气。
如今,国内建筑学院里的国际学术活动越来越频繁,网络建筑资源也是汗牛充栋,不少青年建筑师和学生面对众说纷纭、五花八门的外来理论——建筑哲学、符号学、现象学、类型学、文化人类学……谈完了“后现代”、“解构”,又谈“建构”和“身体与建筑”。确实有些人是真正专心在研究,可还有许多人是人云亦云、见异思迁,把建筑理论当成时尚的东西,不断地与时新的理论“俱进”。许多人把最旺盛时期的经历不断消耗在无谓的对理论的激动中。须知,国外的这些理论和观点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破,涉及到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心理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及数学、信息技术等自然科学领域。
然而,在浮躁的理论界,有许多人动不动用一知半解的西方理论术语来解释我国的建筑现象,牵强附会。如“建构”一词,许多学者在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的情况下就试图用它来证明我国建筑中早就有了“建构”思想。“建构”(Tectonic)一词起源于希腊语,原指木匠和建筑匠的手艺。经由19世纪欧洲建筑理论家的工作,“建构”逐渐发展为特指建筑在物质层面上如何建造的艺术,成为西方建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对后现代主义日益商业化和表面化的批判,“建构”观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的年轻建筑学生。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谈论“建构”迅速成为建筑理论时尚的今天,“建构”和其他许多引进的西方理论话语一样,面临被肤浅化和庸俗化的危险。对西方的理论不加咀嚼就随意引用,必定会消化不良,更不要指望能对我国建筑现状起什么积极作用了。
理论最忌僵化和教条。有许多学者故弄玄虚,把西方语境里很平常的话语翻译成拗口的中文,以显示自己的高深,实际上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恋罢了。如某介绍西方先锋建筑理论的论文,笔者读下来竟如同嚼蜡。文章通篇充斥了奇异的译名和晦涩的话语,还有很多电影、文学方面的未经解释的术语,其中很多翻译的语句前后关系含混,不知道作者想要说什么,可见他只是把别人的话逐句生硬地翻译过来,想必作者也根本没有理解原作的精神,否则不会讲不清楚,只是照猫画虎的描摹了一遍罢了。真不知这类文章和所谓理论能对学建筑的人有何裨益?
学院派的建筑理论教育历来是与建筑实践有距离的,强调“宏大叙事”,即是以群体、抽象和形而上基础的历史叙事方式,含有未经批判的形而上的成分。它制造叙事霸权,并因而成为学院派建筑理论所依赖的基本模式。学院派理论家企图绕过私人感受,用宏大叙事取代对作品的细读分析,导致当代建筑批评以及文化批评越来越远离艺术经验。看看今天的一些重要的建筑期刊,都快成了为官方或学术权威霸权的田地了,在那里听不到自由的声音,看不到独立的见解。而如《时代建筑》这样的杂志,就能看到各种不同的个人论点在激烈碰撞,读者能感受到清新的新面孔,呼吸到新鲜的学术空气。难怪许多实验和先锋的建筑师选择在这里说出自己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读过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的人都知道,他极少运用成语和某某名人说过的话,他用最朴实的语句说出了最真实的感受,给读者的感受是最亲切、最有震撼力的。他试图用“私人叙事”的真实体验来抵抗学院派“宏大叙事”的臃冗陈腐的叙事霸权。 转贴于
Abstract: Watchtowers, decorative constructions to palaces, temples and tombs in the Han Dynasty, usually stood on both sides of the passage in front of the gate as symbols of grandeur. As a style of ancient art of architecture, the watchtower was clearly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o it represented a fo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of architec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watchtowers in the Han Dynasty embodied the conception of “Man being in harmony with the Heaven” in architectonic designs and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 and the view of harmonybetween men and nature in 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onic environment. All this provides some useful considera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Key Words: watchtower in the Han Dynasty; civilization of architecture; Man being in harmony with the Heaven
人生离不开建筑。在历史的研究中,建筑是很重要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借此了解古人的特质与精神文化。建筑物忠实地记录了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建筑是人类艺术、技术与文化发展的见证。本文拟针对现存汉阙实物(不包括现存的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中汉阙以及出土的陪葬陶阙),通过研究其源流、探究其建筑特点,以发掘形式后所蕴涵的文化上的特性,希望藉此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文化特性的缺失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一、 汉阙源流与保存现状
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宫殿、城垣、陵墓、祠庙大门两侧标示地位尊崇的装饰性建筑物,因此也称阙门或门阙。阙门起源于周代,历经汉唐,延续至明清,从未中断。随着各个时期社会历史情况的不同,阙门的形制亦代有演变。
1. 汉阙源流。阙,最初称“观”,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文献记载,周代时阙门这种建筑形式已经存在,主要为宫阙和城阙。《三辅黄图》曰:“阙,观也,周置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1]卷6《阙》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城阙见于《诗经》,《诗·郑风·子衿》曰:“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可知周代已有了“宫阙”和“城阙”。最初的阙大约是宫外或城外的一种防御建筑,高高的台基上有楼屋,守卫者可以站在其上望四方,故又称之为“观”。 因为是树立于宫门旁的建筑,由于其建筑的高大醒目,所以阙也因此成为天子颁布政令的地方,称之为“象魏”[2]《门部》。《三辅黄图》对此也有记载:“门阙,天子号令、赏罚所由出也。”[1]卷2《未央宫》这里阙又成了天子公布法令的地方,这样阙便成了国家和天子的象征。
汉代之时,阙作为装饰性建筑的功用在历史的发展中变得很广泛,被长时期广泛地修建在宫、庙、祠、墓以及学校、井泉之前,以衬托和美化主体建筑,加强建筑组群的庄重感。于是阙除了宫阙、城阙外又有了门阙、墓阙之分。汉代的城门、宫室和显宦的宅第,往往都要立阙,以象征王权的尊严或门第的高贵。东汉时开始出现全用石料建在宗庙祠堂、墓家神道前的石阙,石阙不易毁坏,历数千年沧桑,部分得以留存。可以成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研究的对象。
魏晋南北朝以后至明清时代,阙门作为一种礼制性建筑仍然存在,又有所发展和变化,阙门的种类明显减少,虽然有些新的阙门形制短暂出现,但不是阙门的主流形制。短期流行的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壁阙,北齐时期的石棺阙等。隋唐时期阙的主要形制为宫阙和陵阙。宫阙如大明宫含元殿前的栖凤阁、翔鸾阁,就是典型的宫殿三出阙建筑。从隋唐时期开始,宫阙仅置于南向的正门处,改变了汉阙在建筑物旁放置的习惯。其形制表现为左右双阙突出,用于宫城正门,呈“凹”形平面布局。这种阙门形制,由隋至清,历代因袭大致未变。现存最典型的建筑就是北京清代紫禁城午门双阙。陵阙最典型的实物资料即为陕西唐乾陵经过考古发掘的乳峰三出阙遗址和南神门外三出阙遗址。还有河南巩县北宋皇陵的阙台现在仍清晰可见。隋唐以后,诸如城阙、坞壁阙、宅第阙、墓阙、庙阙等都渐次退出了历史舞台。[3]
2.汉阙建筑特点。阙作为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通常立于门前甬道两旁。汉阙作为石质建筑,却具有仿木结构的特点。汉代石阙模仿木建筑结构和风格,阙上雕有柱、仿、檐、盖等各种木结构建筑的部件,显得分外古朴而典雅,为人们研究其他汉代建筑结构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石阙的外形就像一座古典式的楼房,从上到下可以分为阙顶、阙身、台基三部分。“阙顶”即屋顶,用石材雕刻出仿木的脊饰、瓦当、柱子、檐屋等形状,就像木建筑的屋檐,既有遮雨的功能,又具装饰性。阙身相当于房屋,由多层石材堆砌,在石材上雕刻出斗拱、栏杆及人物、图象,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刻出模仿木结构的栏额、立柱等,衬托着上面的楼阁显得高大、雄奇。“台基”代表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夯土台基。整圈的造型上大下小,虽然按一定比例比木阙有所缩小,却同样表现出雄奇威严的气象,可称为最早的缩微景观了。此外由于石阙立于神道两旁,故分为东、西阙。多数阙又有主、耳阙之分,耳阙紧靠主阙而稍矮,显得错落有致。左、右阙隔神道遥相呼应、珠联璧合。[4]
3.汉阙的保存现状。据考古工作者统计,目前全国尚存汉代石阙且保存较完好者仅29处,大多是东汉时所建。这些阙均是当时祠堂或坟墓前的神道阙,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登封、山东平邑、四川绵阳、梓潼、德阳、雅安、芦山、西昌与重庆渠县、忠县等地,其中以川渝两地最为集中,达20余处,占目前留在我国地面上总石阙的90%以上。著名历史学家先生认为,汉阙多在四川(原包括重庆)并非偶然。他指出:“至于四川,在两汉时代,工业发展,屠(奢)侈之风由来已久。”[5]这就是四川多汉阙原因之所在。在四川汉阙中,著名的如雅安高颐阙、绵阳平阳府君阙、渠县冯焕阙和沈府君阙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 汉阙建筑的文化特性
建筑体现了特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信念,是文化的具体反映。汉阙作为中国古典建筑深刻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个传统哲学观念把天地万物生命化,在世道人心与宇宙之间建立某种感应关系,“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这种宇宙观就是天与人合而为一,物质与精神同流,万物生命运行其中,人生与自然互为感通,人们通过敬畏上天,顺服自然,从而与自然协调并存,这种人生伦理表达了人类挣脱宗教束缚的一种努力,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对文学、艺术乃至中国人的为人处事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对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一向以取得与自然的协调而著称于世,建筑界的专家学者也常用“天人合一”这一哲学观念来概论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纵观中国历史,这一观念为历代的思想家们所重视,也为众多的建筑巨匠所恪守。
通过对汉阙这一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天人合一”文化特性的了解,可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传统建筑,更生动地欣赏中国建筑空间中包容的精神生活。
1. 汉阙造型中的文化特性。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建立了中国文明的伦理秩序,其目的是和谐。这种秩序反映在建筑的空间上,形成中国所特有的空间观。而这种空间观在汉阙造型上的体现就是均衡、对称。在中国人理念里,对称这个观念,反映了对人体形态的看法。生为房屋、院落,死为墓阙。这一文化特性对汉阙造型上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汉阙的东西对称、三段式结构两方面。
对于传统的中国建筑来说,大多是以坐北朝南为原则的。这种院落加上中轴对称的原则,就体现出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了。一座简单的三合院,实际上等于一个张臂向前的人形,主房就是人身,两厢就是两臂,拥围着一个自己的天地(天井)。[6]229-249而汉阙作为主人死后的阴宅,深受其“视死如生”观念的影响,于是在它的空间配置上也采取了坟墓面南,双阙分置东西的格局。双阙采取中轴对称分置左右,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由于人体躯干是对称的,所以只有依着坟茔为中轴,对称排列两阙。这样的排列格局,加上两阙的三段式结构所体现出的“三才”思想、石阙的石制仿木结构体现出的“生生不息的生命观”以及阙身图案上体现出的升仙思想内涵,才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下文中详细论述)。
中国文化的胚芽——《周易》是阴阳学说的圣经,中国文化的所有形式均可寻根于《周易》。《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明确提出了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思想,这样人们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在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与它相适应,从而做到天随人愿,人不违天。在《周易》中,则把天、地、人“三才之道”视为一个整体。[7]这种整体观念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前文提到,汉阙如同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是天,台基是地,房屋是人)一样,拥有阙顶、阙身、台基这样的三段式造型。可用天、地、人三才的观念去理解。阙顶即天、阙身为人、台基是地,体现了三才合一的理念。在佛教东来以前,中国的宗教是以崇天为主,辅以神话,甚至相信长生不老,肉体升天,所以古代的帝王,喜欢筑高台以祀天神。所谓“灵台”、“瑶台”是介乎崇祀与游乐之间的建筑。台基就是这一类能够达到人神相通的高台的变体。
转贴于
2. 汉阙材质所反映出的生命建筑观。周代开始,中国人建立了“天命”的观念。天命代替神秘而又恐怖的神礻氏,是一大进步;因天命是人的道德、行为的投射。作为“天人合一”哲学观重要的文化宣示——“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一方面使我们注意要爱惜万物的生命,以仁慈对待生命,同时也提示对于自身要注意生命的延长与延续,这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
阙按照建筑材料可分为木结构、石结构和石仿木结构等。在汉阙身上体现出石木两种材质并非偶然,这实际上是生命的建筑观的体现。中国的建筑文化是一个土木的文化,所以古代称建筑为“土木”,因此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发展出石质的建筑。事实上我国在汉代已可建造相当精美的拱顶,秦汉两代的建筑用砖,为空心砖且有印花,是当时世界最高水准的制品,主要用在墓葬上而已。[6]28由于砖石墓的发展,商周以来长期使用的木椁墓逐步减少,到汉末三国间几乎绝迹。[8]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人认为石材其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暗示着死亡,砖石属土,是应该被踩在脚下的,只是地面下或脚下的建材。因此砖石被广泛应用于修坟造墓中,也就是为何汉代墓阙均为石制之故。
对于日常所居,国人虽很早就发明了瓦,汉代就可以制砖,到隋代,赵州桥的石拱技术炉火纯青,然而中国人却有意地选择了木材,因为木材的寿命几乎与人的寿命相当,因此建筑的生命似乎应合于人生的悲欢离合,古老建筑的倾圯是天经地义的。在中国文化中,木材是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命。在汉代的五行说中,木象征生气,以青龙为标志,方位为东,土也是吉象,居中央,主方正。它与木相配合,是相辅相成的。[6]28这也就是为何汉阙虽为石制,却都要做成仿木结构的原由。
3. 汉阙所蕴涵的升仙思想。阙在周代是天子宫殿里的专用建筑,是天子的居所。天子是受命于天的神人,因而只有上帝及其子孙才能居住在这样神界的建筑中,所以阙具有一种崇高感和神秘感。在古代文献里,阙往往和“宫”、“天”,等连在一起,如“宫阙”、“天阙”。 另外在一些汉晋时期的文献及道教的典籍中,阙也常被说成是神仙界的建筑。阙的精神内核是大门,是人神两界的交通门户,是人成仙时通向大国的门径。 汉代神仙家认为,神仙好居观、楼。于是“观”和“阙”成为人所向往的仙境的象征。在思想内涵上,汉代的“阙”和“观”也因此而具有通过建筑艺术的审美形式来表达向往神仙世界之理想的这样的文化特性。由是“阙”和“观”的思想价值超出了建筑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而成为汉人神仙信仰中仙界天门的象征符号和人仙交通的媒介。[9]神仙思想是汉阙石刻与画像石艺术的母题,阙则是这一母题的象征性符号与媒介。
由于秦汉时期最高统治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追逐,于是在其奢华的现实生活中他们对理想中的神仙境界,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竭力模仿。这一点在秦陵发现的三处阙遗址以及汉宫之内广建宫阙可以证明,这就引导了当时的神学家、艺术家和建筑家们掸思竭虑而为之,并对这一时代及以后君臣将相和民众的神仙观念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从汉阙上所刻画的内容来看,汉阙多刻画有各种神话传说、仙人以及生前的庄园、宴饮、舞乐、市井、劳作等活动,借以表现希望墓主人能升入天门,继续宴饮舞乐的生活。或刻画汉人心目中的神圣、祥瑞之物,如神兽“天禄”、“辟邪”以及四方之神,其中尤以南方之神“朱雀”出现较多,盖取其象征阳神飞升之意(如乘鹤西升而成仙),以期死者早日飞升仙宫;此外亦见有“青龙衔璧”、“白虎衔璧”之类等等。这些都是汉代人价值观的反映,表明汉人认为这些内容可望产生通神通天之功能。因为按照中国上古神话,自从“绝地天通”以后,地上的人们和天界的联系便被阻断,只有那些大德之人才可能终致与天感通,因而若欲进入天上神仙境界,不仅要广修其德,而且要有藉以交通上天的“天梯”。[9]甚至有的就直接雕有“天门”[10],这种仙界有阙门的宗教观念同《楚辞》中帝阍,“广开兮天门”的描述是一脉相承的,是通向天庭的必经之路[11],都充分说明时人有以阙代仙界的观念。且石阙的建筑风格主要取仿楼阁式,颇有仙境重天之意蕴。[9]
以上所述可见,汉阙建筑在汉代的兴盛,便成为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汉代是黄老思想、神仙思想流行的时期,宫中建阙,既隐含了宫殿是神界建筑的思想,又折射出汉武帝之流对长生不死的渴求。这种宫阙建筑往往高耸入云,正好折射了脱离凡界、进入仙界,天子居天上的思想。而墓阙则是墓主死后登入仙界的天梯,是交通人神两界的门户。汉代“阙”和“观”的思想价值已经超出了建筑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而成为汉人神仙信仰中仙界大门的“象征符号,人仙交通的媒介”。[9]这里汉阙已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礼制符号,更是一种宗教符号,成为当时社会的巫术工具之一。[12]
三、 汉阙建筑的当代意义
汉阙作为汉代建构的文化习俗,西汉兴起,风行400余年,直至东汉末年方渐趋式微。虽然这种风习消亡了,但汉阙所存储的社会文化信息却历久弥显,并不断激发后人的想象力。原本作为墓葬构成的汉阙,现在已被视为珍贵的艺术作品。只有探询这些艺术作品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文化特性之间的联系,才能对今天中国的当代建筑文化提供应有借鉴。在几年前的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竞赛中,中国建筑师的方案均“铩羽而归”,除了我们的积累和经验不够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自身文化特性与精神的缺失。纵观当时国内外所有的方案,其中体现出的并不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是西方文化和仿西方文化的差异。[13]
1.汉阙与时代精神的重塑。汉阙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为一体的民族艺术,它通过其造型、结构、材质及其上所刻画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出汉代人的思想和审美观,并形成了汉代艺术的特殊气势和古拙风格,表现了一种整体灵动、浪漫进取的时代精神——汉代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宏阔开放的文化精神。[14]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在西方文化的扩张下,中国城市里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正被“欧陆风”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城市的风貌“千城一面”,传统的中华民族美德在金钱至上观念冲击下日益凋零。因此在当代的中国,在建筑文化方面应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建筑风貌与文化内涵,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上应中西建筑文化并重、取长补短,最终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文化与城市格局。
2.汉阙与当代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史,积累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丰厚底蕴。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物质载体,中国传统建筑在民族文化的濡染和影响下,从自然演变和经验积累中,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而这一体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对自然的审美观——“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之上的。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看,天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同构同源的特征,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极具有美学神韵的文化因素。也就是这一因素使中国建筑呈现出一种既亲切理智,又空静淡远;既恢宏大度,又意韵深长的艺术风格。
“天人合一”文化特性在建筑文化中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就是为中国建筑所体现出的和谐的有机自然观。换句话说,和谐就是将建筑、人与自然环境有机统一。在当代的建筑规划设计中,应当突出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建筑本身与环境的协调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有机自然观,从而把人与自然、人和宇宙、建筑与自然予以统一,融为一体。
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转型,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在文化整合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中国建筑应完成现代转型的历史使命,真正走出一条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有机融合的发展之路。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观就是“天人合一”的建筑发展观。汉阙建筑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特殊的外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由此而表达的丰富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上。同样对待当代中国的仿古建筑,不宜只停留在其外在形式上,做一些盲目的模仿或随心所欲的组合。当代中国的建筑文化应当是民族的时代建筑文化的体现,是在时间纵轴上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在空间坐标上对世界文明的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 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韩钊,等.古代阙门及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4(5):58-64.
[4] 陈国生.汉阙的文化意味[J].华夏文化,1996(1):40-41.
[5] .秦汉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582.
[6] 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7] 郑晨寅.《周易》三才之道的神话意蕴[J].周易研究,2006(5):76-82.
[8]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58.
[9] 姜生.汉阙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60-65.
[10] 赵殿增,等.“天门”考—兼论四川汉画石组合与主题[J].四川文物,1990(6):3-12.
[11] 黄剑华.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关系探讨[J]. 贵州社会科学,2004(4):97-100.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1]佘睿,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06).
[2]吴萱,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3).
[3]王清标,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研究,2012,(04).
[4]郭旭红.浅谈“启发式教学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
[5]林龙镔,等.《土木工程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及其对教学启示[J].福建建筑,2012,(02).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1]丁大钧.土木工程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贡力.土木工程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4]佘睿.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
[5]裴星洙.土木工程专业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6]王浩钰.设计类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
[7]张亦静.基于团队协作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
[8]周新刚.土木工程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11.
[9]崔京浩.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教材:新编土木工程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0]钟汉华.土木工程施工概论[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7.
[11]王作文.土木建筑工程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1.
[12]张志国.土木工程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3.
[13]成虎.建设工程法规概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0.
[14]巩天真.土木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8.
[15]邓友生.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
[16]叶献国.建筑结构选型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
[17]巩天真.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18]韩峰.铁道线路工程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7.
[19]周国恩.土木工程施工[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7.
[20]肖本林.土木工程与建筑教育改革理论及实践[M].绘测出版社,2014.4.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1]董菲,徐春媛.试论现代土木工程教学的创新方法[J].建筑工程,2012,(10):90-92.
[2]何忠明,刘建华.浅议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1,(7):169-171.
[3]王琰,周戒.对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12-14.
[4]王清标,初明祥.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4):75-77.
[5]叶志明,宋少沪.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J].中国大学教学,2006,(8):8-9.
[6]刘云平,相琳.《土木工程概论》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2):84-85.
[7]刘胜兵.《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及考试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1):70-71.
Abstract Based on the plastic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rete building, propos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esthetic value of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 cases, combined with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aesthetic trends. Analyzing the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s from genius loci, brutalism and literati aspects. Making an explicit explanation on the influence that the changes of concrete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under the concre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crete building, plasticity,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genius loci
1.相关理论解读
1.1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混凝土建筑在形体上能被模板规定成任意形状,建筑形体的规定性不强,自由度很大,可塑性是使混凝土的表现力完全不同于其它建筑材料的最主要性质。混凝土的成型过程是一个由动态变为静态的过程,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它可以依据模板而塑成任何形式。也就是说混凝土没有固定的形式,它的最终形态有模板决定,这就为建筑中的美学考虑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与砖石、木材等传统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具有许多不同的材料特点。首先,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结构的各个部分是以一个整体状态结合在一起的;其次,混凝土是在一种半流质状态中制作的,因此它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状。
以上两个特点,都可以基于混凝土的可塑性所延展出的,而正是由于建筑师和结构师们利用了混凝土的这一特点,使之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用于表现建筑师意匠和营造特定建筑美学的“神器”。从设计上来讲,混凝土的流体状态及力学性能使得它广泛应用于专注形态塑造的建筑,也流露出技术上的美学意义,这充分展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1.2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1.3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历史
从材料的工程学和结构角度来看,罗马人将混凝土从天然的填充料发展成主要的结构材料。万神庙穹顶的建造过程没有使用模板,而是采用卧砖分层圈砌。随着罗马帝国的消亡,大多数重要的结构和工程发现及研究并没有延续下来,18世纪以前,混凝土并没用被当成建设的主流材料。
到19世纪,法国首先开始使用混凝土作为建筑立面的表现材料。水泥的发明直接推动了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此后混凝土的运用也日益广泛。意大利建筑师皮埃尔・奈尔维在推动混凝土使用的路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对于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奈尔维既是建筑师,又是一位诗人,他努力将建筑与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运用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喜欢称他为“钢筋混凝土诗人”。
2.混凝土建筑之美学解读
在建筑理论流派多元化的今天,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多元的。由于混凝土自身所具有的可塑性特点,使之不仅成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也在体现建筑的美学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并结合相关案例来解读基于可塑性特点而建造的混凝土建筑的美学价值。
2.1场所精神之美
建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也是空间的营造,或者更为主要的,是作为空间基础的“场所”的营造。混凝土建筑营造空间氛围的时候,其意境含蓄、韵味隽永。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葡萄牙馆就表现了对混凝土柔性特征的探索。
他用一片薄薄的混凝土幕用金属线悬挂在两边的建筑上,形成一个3900平方米的有顶广场。这块巨板长65米、宽58米、高10米,两端对称。用纤薄的混凝土板展示了混凝土结构的柔性,打消了人们心中对混凝土厚重庞大的印象。屋面像雨篷一样轻巧地覆盖在中央广场上方。丝毫体会不到混凝土屋面的沉重坚实感。这个结构就是模仿传统的葡萄牙集市:在厚重的房子前面支起一片帐篷。通过轻薄的混凝土构件,营造了一种传统集市的场所感,让人们在置身其中时,忘掉了繁华都市的喧嚣,去体味古朴和谐的市井之风。
2.2粗野主义之美
“粗野主义”是50年代到60年代喧噪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粗野主义经常将混凝土毛糙的方面暴露出来,极其夸张那些沉重的构件,并把他们冷酷地碰撞在一起。混凝土的可塑性特点和视觉效果符合了粗野主义所倡导的审美观念。作为粗野主义的倡导者,柯布西耶设计建造了许多迎合粗野主义审美观念的建筑,最有代表的应是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可以说是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建造的混凝土建筑典范之一,这个建筑也是柯布西埃新的探索的结果。郎香教堂是他绝无仅有的非几何形式的有机形态建筑。它粗壮敦实的体块,混沌的形象,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山间的一个小山包上。顶部呈自由曲线形,用两层钢筋混凝土薄板构成,在边缘上两层汇合并向上翻起。从内部往室外看去,窗户成为一个个透光的方孔,造成一种不稳定感,迫使人们面向祭坛方向,造成很特殊的宗教氛围。
2.3文人意匠之美
随着混凝土浇筑技术及轻骨料的不断更新,混凝土建筑的外表形式有了新的种类,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选用清水混凝土作为建筑外表皮饰面或内部构件。这些建筑师往往具有文人的气质。他们将思想通过混凝土来表达出来,比较出名的有安藤忠雄、路易斯・康、刘家琨等。在他们的作品中,混凝土是最常见的材料。他们倾向于一种淡雅的文人墨客的情愫。在严格的技术控制管理之下,混凝土表面质感变得极为细腻柔和,这种混凝土与表现结构力度的混凝土略有不同,它显示出混凝土的另一面,在空间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以下以刘家琨设计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为例。
设计者最初的设想是希望用清水混凝土表现一部“人造石”的建筑故事。但由于施工技术原因,难以在浇筑过程中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只好采用一种叫做“框架结构、清水混凝土与页岩砖组合墙”的组合墙特殊工艺。整个主体部分清水混凝土外壁采用凹凸窄条模板,形成明确的肌理,增加外墙的质感和可读性。为使建筑整体像一块“冷峻的巨石”建筑外部整体拟采用清水混凝土。在他眼中,在流行给建筑涂脂抹粉的年代,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已不仅仅是建筑方法问题,而且是美学取向和精神品质的问题。
4.结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艺及混凝土材料添加剂的更新,会给未来混凝土建筑的外观表现及内在功能带来新的冲击和变革。同时,对于混凝土建筑的美学思考也会慢慢的改变。但是,最为混凝土最重要的区别于其他建材的特点――可塑性特点永远不会消失,也正是利用这一特点,混凝土建筑较其他的建筑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价值永远不会消失。围绕可塑性原理,混凝土建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每一个人期待,也值得每一个建筑师大胆的去尝试这种充满挑战性建筑实验。
参考文献:
1. 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 汪丽君、汤桂元,“诗意”的建造――混凝土的表现之美,新建筑,2003(6) 74-77
3. 李有芳,当代中国建筑美学思潮,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6
4. 杜清华,混凝土的现代建筑艺术表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6
5. 李宇,建筑的材料表现力,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7.3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着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对清洁,节能,生态,环保的建筑有着更多的青睐,而新有机建筑就是一种可以满足人们这种需要的建筑结构,通过遵循自然建筑与周边相关事物的内在自然规律,使得建筑设计更加生态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低碳节能环保的社会经济需要,在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加强对新有机建筑设计的分析探讨,具有深远意义。
二、有机建筑设计概述
1.有机建筑的概念
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代表人是美国建筑师F•L•赖特。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赖特十分欣赏中国的老子哲学),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2.手法主义与结构突破
波浪的曲线、不规则扇形、阶梯状平面,作为其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有机形式语言,在他的设计中重复出现。阿尔托在纽约世界博览会芬兰馆通过内部空间的塑造,给使用者带来真实的空间感受,空间体验变成一系列的发现,从而达到了空间的连续性、整体性。芦原信义认为阿尔托是“用加法创造空间”,即先确定内部,再向外建立次序,虽然对外部空间会有一些损失,但是内部功能及空间理想状态能得到充分研究,所以每个局部都十分人性化、充满关怀。赖特则借助于建筑结构的可塑性和连续性去实现空间的整体性。用面或边界代替承重墙是赖特“捣毁方盒子”理念的全部内容,他引出了悬臂粱的概念,这使角柱丧失支撑功能,角落被打开,盒子随之消失,楼板和屋顶在空中伸展开来。而他的有机一开始便意味着把混凝土悬臂设计成自然、树状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构思从装饰引申到整个结构。
三、新有机建筑的特征及其手法运作
随着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化,有机建筑试图重新诠释“建筑—环境—人”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宏观高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入考虑建筑问题。在建筑界,新有机建筑受到不同学派的启迪,以现代建筑偏情一支的理念为基础,发展中的有机建筑作为一种“活着”的传统,秉承继承与发展并行的思想与方法以及共生与互动的原则,随着意识与技术的变革不断的修正、拓展和深化,并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实践中,表现为一种多元综合、交叉与互补的趋势。
1. 混沌有机的同一整体:“人—建筑—环境”系统的建构
新有机建筑将“人—建筑—环境”视为有机系统的同一整体,并有意识地促成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同构。
(一) 共生与重构
在与环境关系的处理上,有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适应性的有机融合转向更为主动的共生,甚至对环境进行重构。建筑与环境在自然与社会层面上的有机结合,作为所在环境内在自然结构秩序以及历史文脉的再现与延续,反映自然与人文形态的秩序性与复杂性;建筑生成后进一步与所在环境相互作用,与环境形成多重的动态有机关联与提升。
(二)建筑介入环境的方式
有机建筑以动态、谦逊的方式介入自然,嵌入、隐埋、隆起、融合、扭曲、翻转、皱折、切割多元化的手法随机应用或交揉构成,形成丰富的大地景观系统。其中与基地构架的契合是一项重要内容。
2.建筑形态与空间的多层次建构
(一)分形几何的转换应用:基于整体的尺度层级体系建构
从生态系统的观念来看,建筑自身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并存在一系列的子系统,如结构构架系统、表皮系统、空间系统、设备系统等,每一个系统都有不同的尺度层级。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分形几何,将分维、尺度层级与自相似性等特性引入到设计领域,为表现复杂的结构、动态与韵律提供了灵感和尺度。比如,土层的隔热保温、保湿性能营造了展馆内的稳定气候布兰塞尔住宅“V”字形的体态两端与草地相连,中部缓缓凸起,使用空间被巧妙地埋于地下,屋面铺上植被融入环境横滨国际客运码头通过扭曲、褶皱和升降形成连续的表皮与空间,并隐喻“山谷、丘陵、缓坡、洞穴”。
(二)连续空间的建构
当代新兴的拓扑学为有机建筑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拓扑界面的流动性和粘连性消解了传统建筑学中墙体、地面和屋面之间的界限,使建筑空间融为一体。
乌什达一梵德雷建筑,以连续、丰富、整体且形态自由的空间隐喻灵活柔软的内脏,建筑将传统意义上模块化的地板、墙壁和天棚等建筑语汇以一种粘性的流动感表现出来,住宅内部与外部空间形成流动与互动,空间与活动的安排仿佛一个戏剧性的事件
(三)人性化的场所建构
除了建筑形态与空间,当代有机建筑还特别注重场所的建构,关注人造空间与自然空间的交互,注重多重事件的发生与体验,并尽量避讳传统建筑语言的片断性,追求深层次开放的有机空间体系。有机建筑追求自然意趣、奇异空间以及戏剧性故事情节的营造,从注重视觉的空间构成到注重感觉(听、触、嗅)的场所营造,还有对历史记忆的关注等,当代有机建筑完成了从空间到场所的革命性飞跃。
3.建筑“机能”的生态模拟:能动、动态与主动
进化中的生命有机体,在资源消耗上往往最为节约,而且具有自我调整能力。有机建筑旨在像有机体一样适应环境、优化自身机能,实现高效、低能耗与有机更新。新有机建筑关注建筑与气候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互动过程。劳伦·亨德尔森(Lawrence Henderson)发展了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的适应观,认为有机体与环境存在双向互动和协调的整体关系,强调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并产生关联与影响,各个有机体为适应这些影响而产生变化。
有机建筑把万物变化的生动过程与静态形式结合起来,形式追随“能量”的过程,服从(而非抵触)自然界中各种活跃的力量并由此而生成特定的形态。这种“能量”,包含着自然结构的力量、风力、热流和水流、地能、电场与磁场,以及人体具有的微妙能量,如精神、意识等。这些能量的有机整合与互动,可以形成适宜的人居环境。
四、结束语 自然万物是进行新有机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这是有机建筑崇尚自然,遵循自然内在规律的特性所赋予的。在有机建筑设计过程中,任何有生命的机体,他们的内在结构和外部形态都会对有机建筑设计有着深远的启迪和影响,因此,在进行新有机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本着尊重自然规律,遵守一切事物的内在联系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得建筑整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得建筑整体能够和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都能够有机的和谐共生,这种设计思想,不仅仅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对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总之,这是新时期一种值得推广的建筑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世芬 冯路 新有机建筑设计观念与方法研究 [期刊论文] 《建筑学报》 ISTIC PKU -2008年9期
[2]君钧,室内设计中的生态主义——未来的室内设计[会议论文] 2003 -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学会2003"欧神诺"南京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亚洲室内设计联合会
[3]杨瑞,莫金汉,张寅平,蜂窝光催化反应器实用设计方法及其应用[会议论文] 2004 - 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适应性研究不断涌现,风景园林领域也不例外。
在理念认识层面,最早有美国麦克哈格1992年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详细的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并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1] 近几年,有张卓予(2009)[2]、包满珠(2009)[3]、赵彩君(2009)[4]、胡承江(2011)[5]、杨锐(2011)[6]等讨论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强调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
在设计方法研究层面,有冯潇(2009)的博士论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总结了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原则与方法。 [7]赵彩君(2010)在其博士论文《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中通过对理论的总结,以及技术手段、设计手法的阐述,将科研成果、设计实践和应对策略相结合。[8](美)奇普·沙利文(2005)的《庭园与气候》按照传统上用以解释现实世界本质的四元素“土”、“火”、“空气”、“水”划分为四个部分,展示了过去伟大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是如何利用这些元素来创造微气候的。[9]柏春(2009)在《城市气候设计 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实现的途径》书中提出“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的概念,并从这一概念出发,建立一个关于城市气候学与城市设计学交叉研究的体系、框架以及实现途径。[10]冷红(2009)在《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研究》一书中提出寒地城市环境宜居性建设的科学理念和设计方法。[11]荆其敏、张丽安(2012)《设计顺从自然》本书主要介绍了设计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提出设计顺从自然、设计顺从气候、设计顺从地形地貌、设计从土从石、设计从风从声。[12]
在应用理论研究层面,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类型来看,有谭刚毅(2003)[13]、赵彩君(2011)[14]、王建华(2008)[15]等对传统园林气候适应性及各气候应变措施进行了研究; 何海霞(2008)[16]、郭虓(2012)[17]等对民居院落气候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中,有张亭(2005)[18]、郑洁(2005)[19]、朱俊华(2011)[20]、刘姝宇(2010)[21]等总结了居住外环境气候设计的方法及策略;在校园规划设计的研究中,有冒亚龙(2010)[22]、李帅(2010)[23]、宣怡(2012)[24]等探究适宜地域气候的生态校园规划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校园规划布局结合地方气候等规划与设计策略;对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研究有冷红(2011)[25]、阎晶(2010)[26]等探讨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的策略与具体方法;谭晓红(2004)[27]、肖锐(2012)[28]、梅洪元、代阳(2012)[29]等从气候角度出发对街道的绿色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广场规划设计的研究有毕晓莉(2011)[30]、刘伟毅(2006)[31]等提出了广场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周瑞祖1996)[32]、程静静(2010)[33]、陈玉玲(2010)[34]、唐芳、张秋钤(2011)[35]等对于风景区进行了气候资源评价的研究,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发现,近年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界深刻地认识到了气候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对于不同类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中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应用理论都有所研究,但是针对气候适应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相对欠缺。
参考文献:
[1](美)麦克哈格(Mcharg,Ian L.)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张卓予.微气候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9,v.35(32):15-16.
[3]包满珠.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园林建设[J].建设科技,2009,No.156(19):30-33.
[4]赵彩君,傅凡.气候变化——当代风景园林面临的挑战与变革机遇[J].中国园林,2009,v.25;No.158(2):1-3.
[5]胡承江,李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发展[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杨锐.风景园林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园林,2011,v.27;No.185(5):18-19.
[7]冯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8]赵彩君.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9](美)奇普·沙利文(Chip Sullivan)著;沈浮,王志姗译.庭园与气候[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柏春著.城市气候设计 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实现的途径[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1]冷红著.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研究[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2]荆其敏,张丽安著.设计顺从自然[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13]谭刚毅,陆琦.广东传统住宅庭园的气候适应性与实用性[J].中国园林,2003(4):23-26+83.
[14]赵彩君.与气候为友—中国传统园林适应气候的特色研究[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5]王建华.基于气候条件的江南传统民居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8.
[16]何海霞,张三明. 中国传统民居院落与气候浅析[J]. 华中建
筑,2008,v.26;No.13912:210-214.
[17]郭虓.气候对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12.
[18]张亭.京津石地区居住外环境气候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
[19]郑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小区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20]朱俊华.基于微气候模拟的居住区低碳规划方法初探——以香港牛头角
上邨规划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2011:8.
[21]刘姝宇,徐雷. 德国居住区规划针对城市气候问题的应对策略[J].建筑学报,2010,No.50408:20-23.
[22]冒亚龙,何镜堂.映射气候的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10,v.17;No.10304:39-47.
[23]李帅,敬鑫,于海漪.北方工业大学校园微气候测试与分析[J].华中建筑,2010,v.28;No.16312:58-63.
[24]宣怡.湿热地区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2.
[25]冷红,甄玮.基于微气候优化的寒地城市小型公园绿地规划研究——以哈尔滨太平公园为例[A].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6.
[26]阎晶.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27]谭晓红. 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4.
[28]肖锐.不同气候地区街道布局研究[J]. 中华建设,2012,No.8405:84-85.
[29]梅洪元,代阳.回应气候的寒地城市街道绿色设计[J].建筑学报,2012,No.53212:104-107.
[30]毕晓莉,刘起.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西北地区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以白银金鱼公园全民健身广场设计为例[J]. 华中建筑,2011,v.29;No.17310:47-49.
[31]刘伟毅.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广场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2]周瑞祖,周永忠.五洩风景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浙江气象科技,1996,01:3-8.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类型学的相关理论
所谓“类型”,是指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识别。 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中强调,“类型是建筑的原则”。建筑类型学,即通过对现存建筑的场所和形式进行抽象分析,根据其内在的结构,找出具有相同“原型”的部分进行分类,从而观察其变化的路径和方法。这种概念承认相同类型建筑所具有的不同属性和特质。“类型”不是一种表层结构的形式,也不同于按照原样不断重复的模型[1]。
类型学所要创造和重构的内容,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上共同呈现。从时间向度研究建筑的类型,是对某一时间段内,在一种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具有的建筑场所和建筑形式结合后产生结果的研究;从空间向度研究建筑的类型,是在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对反映该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具有的建筑场所和建筑形式结合后产生结果的研究。这两个向度共同呈现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1]。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应用,使佛教寺院建筑的发展,无论是新的物化场所或精神场所的产生,还是新建筑形式的出现,都呈现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繁衍过程。
二.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发展脉络和类型分析
大乘佛教为利益众生,强调广授博学,制定五明为修习佛学学人所必学的内容。“五明”是古印度的五门学科,概括当时所有的知识体系。建筑即属于工巧明的范畴。因此,古印度很多建筑都体现出佛学的智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在古印度地域上的寺院建筑,受佛学教育和学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出在寺院建筑场所和建筑形式上的特点。尤其,佛学教育对寺院建筑的影响深远。佛寺建筑是信众修行和受教育的场所,是传授佛法的物质载体和物化的空间场所。因此,佛寺建筑的发展随佛教教育的演进,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体现出佛学文化及智慧的延续。
在中国,佛教教育传至今天,有三种方式,即师徒教育、精英教育和现代教育。师徒教育是汉传佛教从古至今一直传承的教育方式。精英教育,也称贵族教育。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教育方式,如活佛转世制度下的活佛培养教育。现代教育是一种提倡教育规模、教育方法、教学目标及教育效率的教育方式[ 明玉.内修外弘 续佛慧命――传明法师谈佛教教育与弘法事业,佛缘网站,2009 ]。
在过去的佛寺建筑研究中,尚未有类型学角度开展研究的报道。在下面文章中,以时间和地域为线索,以汉传佛教学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受教育方式为基础,对汉化佛教寺院建筑在建筑场所和建筑形式上的特点进行类型分析研究。
2.1缘起――印度“竹林精舍”
最早的佛教建筑要追述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的年代,名曰“竹林精舍”。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沿袭印度沙门托钵制风俗。以三衣一钵,日中一食的生活方式,以严持净戒,如法修道的初始教育方式,四处奔波宣扬教理。跟随弘法的弟子常有数百人,他们白天行走乞食,晚上就地在森林里休息。佛陀和僧团途经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恭敬迎接,虔诚皈依。在王舍城以北两里的地方,建筑了竹林精舍献给佛陀和他的僧团,用以结夏安居。竹林精舍为比丘们在风雨中修习提供必要的场所。竹林精舍里的主要建筑只有供比丘避雨修习的房舍,和供比丘们雨天进食或听法用的讲堂。讲堂可以容纳一千比丘和一千在家信众,是精舍最有用的设施之一[2]。这就是结夏安居的起源,也是最早的佛教寺院建筑的雏形。是为佛学教育的“内修”与“外弘”,建造的生活和受教育的建筑场所。
2.2本土化的中唐以前汉化佛寺建筑
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年传入中国,经历六百年的输入和学习,至隋唐时期恢弘壮大。受到中国皇权、以及与中国儒、道文化融合的影响,佛寺建筑也循序渐进地演进转化。
在中国,“寺”本是汉代官署的名称,中国最初的佛寺布局多是参照汉朝官署而建造的。东汉永平十年所建的白马寺,就是根据接待外宾的官署改建的。另外,自北魏开始,许多人把自己的住宅府第布施给他们所信仰的宗教,即“舍宅为寺”。因此很多佛寺的前身是由许多院落组成的住宅。佛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作为生活和教育场所的佛寺在接下来两千年的发展中,一般都具有院落布局和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前低后高建筑场所和建筑形式的特点[3]。
汉魏时期的佛寺规模通常较大,用地较为方整。以网格状交通为主,内部功能完善、建置完备。按照大的场所功能分类,从佛寺原型中的讲堂和僧舍,延伸分为对外学修区和对内学修区以及后勤服务区[4]。
隋唐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兴盛的历史时期。佛教事业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发展。这一时期农、工、商业的空前繁荣,更是为佛寺学修弘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也为僧俗众生提供了较高水平的受教育环境。唐代和宋代还出现对伽蓝七堂的规定,即佛寺中根据功能的要求,七类必不可少的建筑场所。至此,汉化佛教寺院建筑完成佛寺建筑的本土化过程,形成比较完备的建筑功能场所和鲜明地域特点的寺院建筑。
2.3归于本源的两宋禅宗佛寺建筑
隋唐时期寺院经济高度发达,僧团规模空前膨胀。在这种背景下,由于中印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诸多差异,佛陀原始教团的学修和管理方式,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产生与佛教本源异化的现象。一些地方出现戒律松弛、管理失序和部分僧团成员腐败异化,并在某些方面也影响到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导致唐末时期的灭法运动。在“会昌法难”[ 武宗灭佛,佛教历史上称为“会昌法难”,当时因为道士赵归真等得到信任,宣扬佛道不能并存。]之后佛教各宗破坏严重、元气大伤。
为了适应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保障佛教圆满的传承,唐代百丈怀海禅师自立禅院,制订清规,率众修持。他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佛教寺院多奉行“农禅并重”的生活方式。由于经济上自养自足,许多佛寺进入到乡村山林的广阔天地中。由此,汉化佛教归于本源,佛寺建筑规模明显变小[4]。
这一时期,佛教寺院建立以方丈传法的法堂为中心的布局模式。发展出“教务”和“后勤”两条场所功能轴线,僧堂、经藏等教育建筑及配属功能居于法堂西侧;厨房、钟楼等后勤类建筑居于法堂东侧。
与汉唐时期的佛寺相比,《禅门规式》中提出“不立佛殿,唯树法堂”的观念,表达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理性的信仰[4]。 禅宗主张清静无为,寺院建筑也在回归中表现出朴实无华的建筑特点。这一时期,寺院建筑不以追求宏伟壮丽和取悦信众为目标,而强化寺院建筑教育属性的特点更为明显。
2.4世俗化的明清以后佛寺建筑
佛寺建筑世俗化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渐趋衰颓的元明时代。这一时期,虽然对佛教积极推崇,但由于佛学教育上的失误,使佛教信仰逐渐世俗化、鬼神化。
与唐宋时期的佛寺相比,元明之后的佛寺教育内涵日趋淡薄,而崇拜和宗教服务功能则得到强化。在原唐宋时期寺院的中轴线上,增加了许多崇拜和礼仪性殿堂,而原本具有学修功能的建筑则一再被压缩。大雄宝殿里,佛像居中且占的空间较大,为人服务的空间所剩无几。念佛堂和禅堂的规模也明显改小。法堂虽设而常关,藏经阁本意为图书藏阅的教育建筑场所,但明清之后则只剩下象征意义了。这无疑是教育与信仰的分化。“五百罗汉堂”是这一时期佛教建筑艺术的产物,规模堪比唐宋时期集参禅、起居、用斋、议事等内容于一体的多功能僧堂。罗汉堂内塑像千姿百态,塑造五百罗汉解脱自在的状态;但内部空间狭窄,除了观赏、供祭等崇拜功能,无法进行真正的学修活动。
在大文化渐趋衰颓的时代,自然也带来支流文化的衰微。这一时期佛寺建筑的场所功能带有比较多的崇拜和宗教服务的特点。
2.5现代化的近代佛寺建筑
当代社会是一个民主、科学的社会,理性的弘扬佛理,才能契合当代人的根机。自民初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理念,受到印顺及赵朴初等后继者们的推崇,发展成为“人间佛教”的思想。人间佛教的人本精神和社会关怀,为佛教在当今社会的推广开拓了道路,使佛教更为积极主动的融入社会。本着“内修”与“外弘”场所功能和精神的需求,当代佛寺布局普遍具有三大功能区――学修区、事业区、公共区[4]。
学修区,多借鉴世尊宗喀巴大师所开创的格鲁派寺院模式。以教育为中心,重视学修体系的建构。要求较为安静和完整的学修环境,包括教学空间、研讨空间、行政空间、居住空间等。各僧俗学院、研究所、文化中心等建筑的规划设计,都采用“书院”化的布局方式,分区而治。
北京龙泉寺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汉传佛教寺院。新寺毗邻明清时期的老龙泉寺,位于凤凰岭山麓延伸部的缓坡地上,一条自西向东的轴线贯穿整个寺院。该寺最前端是佛殿区,之后利用大雄宝殿与学修区之间的高差,自然分流游客与学人的交通流线,以保证宁静的教育氛围。该寺的学修区按照次第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学院。根据学人根基的不同,各学院的学修活动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所围绕的核心建筑也不尽相同。建筑体量多以二至三层为主。各学院通过水系和庭院联系在一起,为学院师生静思、交流、举办各种活动提供场所。
事业区包括各种事业部门、事业团体及弘法终端等机构。作为弘扬佛法的互动平台,也是当代佛寺对外服务的主要部分,人员流动较频繁,有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和对外出入口。事业区的中心位置一般用来承载参观接待、礼仪崇拜、法会佛事等活动。将接待中心、文化传媒、社会教化、慈善公益等场所功能“簇式”组织在其周围。
苏州西园寺,建于明嘉靖年间。近年来,在对公众的教育和弘法方面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其极具新意和特色的事业区,这是一个由废旧仓库区改造而成的“弘法大市场”。规划有讲堂、画廊、书店、禅茶馆、素食馆等面向社会大众的佛教文化街,临河面向城市完全开放。下一阶段,该寺还将继续改造部分工厂作为具有园林特色的“禅”文化教育园。
公共区包括多功能殿堂、图书馆、斋堂等大型使用空间,与学修区和事业区密切联系。此外,还有行政后勤区、景观园林区等配套功能。
信仰的回归以及现代生活和文化的影响,使这一时期佛寺建筑场所和形式向着多元价值取向发展的时代特点。
三.当代佛寺建筑设计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和设计思路
对于中国佛寺建筑的发展按照时间脉络和类型进行分析,是为了在当代佛寺建筑设计及建造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警惕同样问题的出现,更好地实现古为今用的目的。
3.1“内修”与“外弘”并重
佛教之所以能够存于世间,正是因为它有不共世间的内证法门。内证即是通过实修获得与真理相契合的境界。佛陀通过长时间的修行,证悟宇宙人生真理,广宣教法的。因此,当代佛寺建筑设计需要重视这两种思想的共同指导。
3.1.1建筑场所功能和形式的多样化
1)佛殿和法堂
顾名思义,佛殿用于供佛,法堂用于讲法,二者均是佛寺里的大型殿堂空间。既为“内修”也为“外弘”。随着当代佛教的发展,佛殿除了供养佛像,也是较为重要的法事活动和僧团上早晚课的场所。不仅建筑形式要庄严稳重,内部场所空间也需要考虑视线和听觉要求。无柱或少柱的多功能大空间是很好的选择,既结合现代建筑技术,又符合具体的场所功能[5]。
2)藏经阁
僧人的研修空间是当代佛寺的核心,是内修的重要场所。随着佛教逐步走向知识化,僧人需要大量阅读和研究佛经以及相关经典。类似于当代社会中的图书馆,藏经阁不但需要大量藏书空间,还需要提供个人阅读、研修的空间。
3)禅定空间
禅定空间更是内修之所在,需要宁静、自然、避免外界干扰。因此需要考虑私密和一些神秘的色彩。当代禅定空间根据具体场地条件,可以呈现出多样的特点。集体禅堂、个人禅室、禅居合一,以及优美静谧的园林庭院皆可成为禅修的场所。
3.1.2场所精神的多元化
1)人文关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接触佛法的场合出现多元化倾向,有的佛寺已经拟建养老院和医院等慈善机构,加强人文关怀也是佛法外弘的一个重要体现。
2)和谐社会
近年来,许多公众性的大型节日庆典和公益性的祈福经忏活动在佛寺中举行,成为佛教外弘、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这种大型活动场地,可以结合广场和庭院来设计。加强其开放性和亲和力的营造,会使佛寺建筑日益成为一种服务社会、和谐社会的教育性公共建筑而引起社会的关注。
佛寺建筑既是佛教道场的物化场所,也是一种公共教育场所。设计当代佛寺建筑,要“内修”与“外弘”并重。不能一味追求寺院规模宏大、装修奢华,浪费土地和金钱,背离佛教本源;也不能使佛寺建筑走向鬼神化、迷信化,而让有善根的大众望而却步。从中,既遵从建筑本源――遮风避雨的庇护所,又从场所和形式上体现出佛教利益众生的清净发心。
3.2现代化和生态化的配套设施
当代中国佛寺建筑的规划和设计需要重视现代化和生态化的配套设施。因此,要打破以往的定式思维,敢于放弃固有却不合理的部分,向台湾、日本、新加坡等已经逐步实现佛寺建筑现代化的地区学习。
3.2.1室内通风采光环境的改善
中国传统佛寺建筑普遍存在室内空间幽暗,采光通风、卫生条件欠佳的问题。这种幽暗的环境虽然营造出一种神秘的宗教氛围,但是在当代却成为大众走近佛教的隔阂。
佛陀悟道后曾说道“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说明佛与众生平等的不二思想,结合现代人的科学观,佛寺建筑应该更加开敞和明朗,为人们塑造一种亲切、祥和的心理感受。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南岳山光明寺大殿,用新的结构形式营造理性、光明的室内空间(图3-1)。
3.2.2环保、生态的理念
对环境的保护和珍惜,与佛法的缘起论非常相应。因此,应设计建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并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新型佛寺建筑。例如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生态循环放生池、屋顶及建筑立面绿化以及被动式节能设计手段等。
台湾新妙法寺设计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其内部所有照明设备都采用节能设计,屋顶设置有太阳能装置,以提供额外的能源补充;外墙大面积微晶玻璃幕墙应用,以利自然采光与通风,经过准确计算的外墙斜面角度,使下雨天雨水下滑时可以清洗玻璃幕墙的表面[6](图3-2)。
3.2.3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当代佛寺建筑已不是封闭型的内敛空间。在僧俗分区管理,不打扰僧人自身修行的基础上,应有更多场所供大众自由出入活动。比如停车场、用于举办大型佛事活动的广场、对大众开放的图书馆等。
3.3隐性关联
隐性关联即通过佛教文化中的某些特定的符号或传统,通过错位或抽象变形,使其表达传统含义的同时又具有新的场所功能和精神载体。这样既可以摆脱传统形式、风格、建筑材料的羁绊,又可以在深层领域看到佛寺建筑的场所精神[7]。所以,需要重视这种设计思路。
陕西省法门寺新舍利塔,由台湾建筑师李祖原策划设计。外形呈双手合十状,塔高一百四十八米。舍利塔前是一条长达一千两百三十米的“佛光大道”,道路两旁是诸佛菩萨的石刻雕像。象征通过菩萨的接引,经过佛光大道,到达彼岸,以合十的舍利塔为象征的佛国,成就佛子修炼成佛的轮回(图3-3)。
3.4空间意境
佛陀和僧团最初在山林间行走思考,在树下或者果园讲法开示。这种亲近自然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避免被打扰,潜心修行。另一方面来讲,大自然本身也充满了禅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修行者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因此,在保证佛寺“形式追随功能”的同时,要注重室外空间意境的营造。增强自然空间的渗透、连续和流动,寓禅于景于物。使大众和游客行走于其中,既能保持良好舒适的心情,又能在无形中接受禅意的熏陶。
四.结语
各时代的佛寺建筑都是在最初的佛教建筑原型基础上,以时代为背景而演进,以当地文化为给养而融合,使建筑场所和形式不断组合变化,产生当时当地的佛寺建筑。
在当代中国佛寺建筑设计中,需要重视“内修”与“外弘”并重、现代和生态化配套设施、隐性关联以及空间意境的问题和由此演进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6-17,38-47
[2]一行禅师.故道白云[M].线装书局,2007:111-113
[3]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1-24
[4]漆山.学修体系思想下的我国现代佛寺空间格局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11
[5]袁枚.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8
旅游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邓伟根.产业经济学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07
[2]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88(3):1-7
[3]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64
[4][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5]林荣日.教育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76
[6]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18
[7][日]天野郁夫.日本高等教育结构[M].东京:日本玉川大学出版社,1986:12
[8]高素英.人力资本与经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94
[9]潘愁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65-70
[10][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48-50
[11][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52-153
[1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92
[13]李锋亮,袁本涛.研究生教育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3):78-84
[14]吕连菊,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城市面板数据为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14
旅游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朱跃龙.情境设计与问题解决[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4).
[2]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M].自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3:
[3]荆其敏,张丽安.情感建筑[M].北京:白花文艺出版社,2004.
[4]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M].黄兰谷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3.
[5]朱跃龙.情境设计与问题解决[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4).
[6]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M].自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3:
[7]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M].黄兰谷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3.
[8]李大夏.路易.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25.
[9]王进.大学校园人性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08-14.
[10]王美娅,曾慧芳.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J]-学理论2010,(13).
[11]荆其敏,张丽安.情感建筑[M].北京:白花文艺出版社,2004.
[12][苏]霍姆林斯基.论校园环境建设[M].黄炜,陈芳其译.外国教育研究.2003(002):35-37.
[13]王美娅,曾慧芳.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J]-学理论2010,(13).
[14][挪威]诺伯格.舒尔兹.尹培桐译.场所精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版社,1984:12-16,35,78.
[15][苏]霍姆林斯基.论校园环境建设[M].黄炜,陈芳其译.外国教育研究.2003(002):35-37.
[16]到克莱尔.库帕.马库斯,卡罗林.弗朗两斯.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M].北京:中国建筑第二业出版社,2001:15-19.
旅游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高存,张允.旅游文本的英译--问卷调查与策略探讨[J].上海翻译,2005(3):23-25.
[6]高存.旅游文本翻译“改写论”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2):29-34.
[7]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4(2):35.
[8]黄忠廉.变译理论--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J].国外外语教学,2002(1):19.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作为美学分支的艺术与技术美学是指导室内设计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研究设计领域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今天,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家具的布置;设备的安装;通信等网络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一、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在所有的与视觉有关的艺术设计中,形态学提供了基本的部件构成形式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准则,当然其中也包括设计中依附于形式的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不仅如此,形态学理论还被应用在甄别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设计的个性从那种“压迫性的总体性”中解救出来,如何充分发展差异性和异质性。其实,这种把大叙述和小叙述对立起来,把总体性和差异性对立起来,把同一性和异质性对立起来,以非总体性、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规范自我的创造的思维特征,不仅是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实践来说,它也确实已经对当代室内设计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
二、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与理想精神,所有这一切经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而形成具有个性差异、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和地貌、物种、气候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
当代室内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设计的科学性在带来空间环境功能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的同时,其结构、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中,现代美学要求室内设计不但高度重视艺术性,而且还高度重视科学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当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另外,在设计表现方面,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广泛普及应用,可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技术去探测第四维效果。例如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讲学时所展示的华盛顿艺术馆东馆室内透视的比较方案,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绘制的,这些精确绘制的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了室内空间的视觉形象,并把新技术产生的视觉美感展现在我们面前。
针对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情感问题,室内设计在采用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当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量,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当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和满足。
综上所述,处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离不开美学理论的参与和指导。理论必须是明白清楚的,它是学术和应用的重要工具。没有理论的指导,室内设计便缺乏组织基础且是脆弱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代室内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并紧跟时代和尊重历史,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功能需要、且具文化内涵意义与审美价值的当代室内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