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5: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数字化转型论文

篇1

基于数字化的推动。中国报业正经历着第二次转型,当我们以“媒介融合”、“媒介的数字化转型”来定义目前报业为延伸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展开的产业形态和发展模式的变革,究其实质就是着力构建同一内容的多介质平台。截止到2007年,已经有大约300家以上的报社和关联产业单位加盟“报业数字化实验室”。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验计划的组织实施。吸纳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报媒,进行分门别类的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行业共同朝着数字内容产业的方向发展。

报业要实现数字化的宏伟蓝图,策略的制订是成功的第一步。经过近两年的市场孵化。全行业启动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并且也有了成功运作的模版,而关键的第二步是战略的如何实现?报业启动数字化工程首先必须依赖最先进的传播技术。投人大量的设备、建设通畅的网络渠道等,这些项目的实施都必须依靠大量的资金支撑。而资金紧缺是传媒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中国传媒大学创研市场研究所(IMI)主持的调研表明,目前中国传媒资金紧缺的机构高达82%。而且。现行的媒介产业运作,由于绝大部分都没有上市流通,缺乏适当的融资渠道,所以,要实现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寻找得当的融资平台是首先要突破的瓶颈。以4E战略开启中国报业数字化时代的解放日报传媒集团,凭借其独特的营运模式获得了两千万的风险投资基金,使得风险投资这种致力于中长期、以股权投资为特征的融资模式,开始走进报业市场,它本身具有的价值优越性与传媒市场需要的高度契合,使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融资模式牵引中国传媒市场数字化改革的进程。

一、报业数字化战略引入风险投资的优越性分析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指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但暂时缺乏资金,不具备上市资格的新兴产业做长期股权投资,目的不是通过其所投资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赢利中取得回报,而是通过资本增殖来实现回报的投资行为。

而全美风险投资协会将风险投资定义为;“风险投资是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投资对象包括两类:一类是高新技术:一类是新媒介。风险投资的过程包括融资、投资、风险管理和退出四个阶段,而退出阶段是风险资本实现和撤除渠道,其顺畅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险投资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风险投资出现在中国市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从大多数人不知道风投的概念到外资频频出手中国市场,投资聚众传媒。引领新浪、网易、分众在境外成功上市,在获得高额的回报时,也让国人充分领略了风投的神奇魅力与资本的张力。风险投资越来越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是文化产业。特别是资金缺口较大的传媒产业融资的主渠道。相对于新媒介和电影产业,报业传媒亦拥有自己的价值优越性,完全可以把这种融资方式导入自己的扩张战略中,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实现两者的双赢。

1传媒产业的高效益

近年来,风险投资频频闪现在中国的传媒市场,究其原因缘于传媒产业的高收益。据1998年摩根斯坦《全球竞争》报告中对八种产业中的企业成长为世界级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所需要的年限统计分析。发现传媒产业所需年限为八年,是仅次于金融业和黄金产业的高回报产业。如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在1999年投入120万美元拥有百度49%的股份,2005年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价迅速攀至每股150美元,按此计算,IDG单此投资即可获得1亿美元的收益。

风险投资是催生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其基本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而依赖高新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报业传媒本身就具有了高新科技的某些性质。报业传媒产业的未来不是新媒体,而是支撑在新媒体后面的新技术。传统报业与新媒体的合作,其实质是“新技术为报业所用”。通过新技术,可以建立报纸与受众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这样稳固了老受众,开发了新受众,同时又可以利用新技术实现对广告客户的增值服务;更有前景的是通过利用新技术形成新的赢利模式,拓宽报业传媒的产业链。所以,报业数字化的发展前景必定是吸引风险投资的共赢基础。

2政策的倾斜性

在我国,作为数字化转型先锋的报业集团大都是以党报、党刊为龙头成立的。这种行政手段为主的整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报业的市场化竞争,但是它带来的相对利好就是报业组织能充分享有政策的倾斜,也就是公共性和公益化的性质能够让报业传媒在税收、财政补贴与政策优惠上享有独有资源,与充分市场化竞争的企业不同,传媒的市场虽然亦要接受市场的考验,但是,这种竞争是在政府的统领下进行,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竞争模型。政策的倾向性能够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性。

3传媒资本的结构要求股权投资优先

中国报业传媒的发展资本主要在两大版块:内在资本的积累与业外资本的融资。而在业外资本的融资中又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即通过上市。在金融市场获得企业可持续发展资金;另一种为债权投资,即通过银行融资与发行债券融资。而在中国报业组织的外部融资中,债务融资在资本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这样的资本结构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危机,因为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有两种控制选择,一是清算,二是重组。一般而言,股票投资者愿意选择重组的方式,而债权人喜欢清算,因为股票是清算的最后索取者。所以,如果发生危机,中国传媒企业破产的概率是很高的,而且由于债权人占投资者的绝大部分,往往会对传媒组织采取清算的方式,从而导致中国传媒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非常低。

而风险投资一般都为股权投资,虽然可以获得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与收益权。却无法获得实际控制权及国家认可的媒介产权。所以,这种投资模式非常切合报业传媒的资本扩张路径选择。两者的结合是一种资源的互相补充。

4版权工业的无风险性

中国报业正经历的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的是从内容的供应商跃升为信息提供商,促成升级的核心就是版权,也称版权工业。是否拥有版权是传媒投资的核心。与一般的传统产业不同。后者需要大规模的人员、设备投资等硬件投资,而版权工业是一种高智力、高产出的投资,是典型的以精神产品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贩卖的是创造者的创新智慧。所以,相对之下,投资的经营风险比较小。同时报业传媒数字化战略的实现目的是希望通过资本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最终成功上市。而风险投资的终极目的也是借助股权投资与管理,培育投资企业快速成长,促其成功上市,通过股权转让实现投资套现并获得高额的增殖收益,因此,在实现利润增殖的选择路径上,两者殊途同归。

二、国家主导下风险投资模式的建构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曾经说过2008年是报业传媒转型的攻坚年,而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是“破题”的关键。报业传媒的数字化转型是否应该引入风险投资模式,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已经有了成功的运作经验。在现行的风险投资资本结构中,国有融资方式占了主流,这种资本原则必定将逐步减弱其核心地位。因此,我们倡导在国家主导下,以外资疏导和民问资本的积聚为两个取向的风险投资模式的建构,其要旨在于大力发展业外资本进入报业传媒的改革市场。

1何谓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

提倡国家主导的模式建构首先必须清晰国家的性质,关于国家的属性存在两种理论:契约论和掠夺理论。契约论认为:国家是被公众创造出来的保护公众利益、调解社会纠纷的制度安排。他们主张由国家来组织、实施各种契约或规则,可以节省各种签约成本、实施成本和保护成本。

而掠夺理论或剥削理论认为“国家是某一阶级或集团的者,它的作用是代表该阶级或集团进行压迫和剥削,榨取他们的收人。按照掠夺论的观点,国家界定了一套产权或制度安排,目的在于使权利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可能无视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也无视它对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因而,这种理论只能解释不利的产权结构或制度安排为何能够存在。

在我们看来国家是一个大概念,在某种程度而言,代表了一种公共意志表达的产物。只是代表国家行使权利。所以,国家和公民通过宪法来规制权利和义务,而国家和政府之间又因为宪法确立了政府和国家问的关系,公民也确认权利由政府行使。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国家、政府与公民之间是两个委托的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能等同于政府,它的内涵中应该包括普通的民众。

因此,我们提出的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与现行的政府主导模式是有差异的,后者是市场中实际的“操盘手”。“执行者”,不仅通过行政指令介入与管理市场,而且还是行为主体;而前者不再是实施者,它的作用与功能体现在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也就是国家主导是一种管理方式,不是具体的执行策略。

所以,我们认为所谓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就是在国家的控制、指导、调节或准许下,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传媒领域得到逐步发挥和全面贯彻。

2国家主导下风投模式的两种取向:外资的疏导与民间资本的积聚

我们倡导的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是为了弱化政府的行政职能。旨在通过规划、引领、调控实现角色的转换,因而在新的框架内,通过制度供给疏导外资,盘活市场存量;再开通渠道,实现民间资本的积聚,放大增量,发挥业外资本的主流作用。

(1)外资的疏导

自1995年以来,先后有50多家国外风险投资基金进入我国,2004年。旗下管理高达183亿美元投资基金的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的美国凯雷集团投资聚众传媒,标志着真正的国际资本进入新兴传媒。外资风投进入中国采取的是大量合作经营与部分独资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的特点是:其一,规模不大。2006年只有10个亿的金额出现在传媒市场上,这个量不仅相对风投机构没有完全展开,而且对传媒的市场需求容量也是微小的;其二,投资的领域狭窄,更多在影视制作与新兴媒介,染指传统报业的微乎其微。所以,我们现在要争取的是外资投入的扩量与增容,将庞大的业外资本引入报业市场,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政策的开放与市场的疏导。

对于外资的利用与疏导,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风险投资形式,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它们都是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基础,同属于证券市场中心型模式。但是具体而言,他们介入传媒产业的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同,美国主要采用“赤字模式”,即在新产品的开发中,风险投资者和制作者分担投资风险,投资者可以获得该产品的使用权,而制作者因承担部分市场风险而享有传媒的二级和三级销售权。英国则是“成本附加模式”,即投资者不仅可以委托制作者制作产品并支付全部费用,还要预付利润作为回报,投资者可以获得大部分二级权利。而作为风险投资后起国的韩国采用的是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以动员社会资本为主,官民共同融、投资的方式进行资本经营。中国传媒产业现实特点与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多相似点,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之处,营造以国家主导。外资与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官、民共融的投资模式。

(2)民间资本的积聚

所谓民间资本包括社会机构资本和私人资本两类,在现行的风险投资市场,民间资本很难涉足传媒市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实,中国市场拥有相当量的社会闲散资本在股票市场,2006年11月,国民存款总额已突破16万亿元。也就是我们并不缺少资金流量,而是缺乏将这种巨量的社会资金积聚成流,渗透于风险投资市场,使其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那么造成这种“有量无市”的原因在于:

第一,国人的风险投资意识淡薄。国人传统的理财观点根深蒂固。买国债、购保险、闲荡于股票市场是大部分人投资于银行获取固定收益后的主要资金流向,对于参与高风险、高收益的风投市场,赢取长线的增殖回报,尚没有形成强烈的投资意识。

第二,缺乏资金汇流的渠道。要将大量闲散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等业外资本引入风险投资市场,积聚财富的渠道是关键。一个成熟的风投市场应该有风险资本家、风险投资家、中介机构组成,他们各司其职。而综观目前的风险投资市场,成熟度不够,社会风投机构数量少、作用低下,缺乏大量直接面对市场的投资者和专业机构。这意味着巨量的社会资本没有直接的释放途径参与到风险投资的市场营运中。

第三,政策对资金募集的限制。报业集团是事业性质的单位。所以政策规定了其社会属性,一是社会公益目的,不是盈利目的,二是国有资产,不是其他资本,因而,总体上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的报业集团或者报社是不能吸纳业外资本的。虽然《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简称“44号令”),已于2004年11月28日正式实施,为外资与社会资本进人传媒市场开启了缝隙,在政策框架内,允许业外资本的进入。但是,目前的开放对资本需求庞大的报业市场而言。其力度明显不够。

所以,开掘大量闲散的业外资本,将其引入风险投资市场是解决目前风险投资市场融资主体单一、风险性强。增加放量的必然路径。

三、风险投资进入报业传媒的战略基点

风险投资要进入报业市场,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做贡献,它必定要经历从政策突破到市场孵化到投资意识的培植等多重壁垒,因此,只有选择恰当的战略立足点才能突破障碍,实现风险投资与报业传媒的真正联姻。

1制度的供给

报业传媒的双重属性使然,其产业融资行为必定受制于政府管理,制度供给是风险投资登陆报业传媒市场的必要条件。按照道格拉斯·诺斯的界定:“制度是由一系列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构成的,正式制度的制定、变动或修改,往往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执行时具有很大程度的强制性,非制度则是在特定历史阶段自发形成并为社会认可。两者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在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史,政府作为供给主体提供了一系列的正式制度,每一项新的重大安排通常会被作为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动力支撑。

对于报业传媒而言,最大的制度供给来源于产权归属,而产权的清晰度是制约风险投资入场的必要因素。中国报业市场正在推进的渐进式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就是传媒的改制与转型,即我们可以按照媒介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取向,将传媒市场分解为社会服务的“国家传媒”、充当社会瞭望哨的“公共传媒”以及实现传媒产业功能的“商业传媒”等几种形式,只有建立多层级、多元结构的传媒市场,才能消解在意识形态化与传媒产业化的两难抉择,产权归属才有最终落实的可能,风险投资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

2发展报业投资基金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了《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研报告》,指出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总额近400亿元,投资项目数也高达741个项目。虽然我们明确感受到风险投资市场的增量与放大,但是遗憾的是这种增量并没有惠及对资本融资需求程度高的中国传统媒介。

因此,我们建议大力发展报业产业的投资基金,专门致力于报业传媒的融资建设,借鉴美国传媒产业风险投资的基金模式,在专业领域里缔造由传媒融资家、传媒投资家与传媒项目的管理者构成的投资体系。

3报业传媒风投意识的培植

篇2

1.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

数字化期刊具有的最大优势是极快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传播容量,它能比传统期刊更早地报道消息、传播信息,并且在传播形式和内容创新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更能满足数字时代受众的需求。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淀,目前,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调查发现,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的很多传统期刊或采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的方式,或以创建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

2.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期刊业的市场规模在探索转型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提升。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74.4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6.66%”。可以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数字化期刊的功劳,这也证明了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是在不断发力的。

3.数字技术人才稀缺,亟须培养

笔者认为,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迅猛,这与期刊业是长线运作的产业,约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交流服务等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士的保驾护航有相当大的关系,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期刊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期刊转型和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管理人才的稀缺,传统期刊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有效建议,不符合实际情况、盲目转型的期刊不在少数,费时费力、得不偿失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数字技术人才短缺是目前期刊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内容缺乏创新、数字版权纠纷频发、盈利模式尚未确立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模式

传统期刊在摸索和试错中前行,有那么几家脱颖而出,找到颇富个性、属于自己的转型模式。下面笔者将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传统期刊转型模式,以期为业界同人提供些许参考。

1.传统期刊的“互联网+期刊平台”转型

“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期刊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或借力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渠道向数字化目标进军。但部分传统期刊仅仅是将文章原封不动地搬到各个平台上,这样的方式表面上看比较省力便捷,但却缺乏创新性,因此对提高传统期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帮助不大。那么,值得借鉴的“互联网+期刊平台”的转型模式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读者》的转型之路可称为典范。

(1)“互联网+期刊平台” 的形式

《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读者出版集团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杂志。多年以来,《读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大众喜爱。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读者》与时俱进,逐步实现全媒体布局,打造“内容平台+智能终端”的新型数字出版生态圈。2009年,读者出版集团初尝转型滋味,将集团的纸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梳理,同时,将旗下的读者网、飞碟探索网等网站整合为新的集团门户网站。该网站除了具备门户网站的功能,如日常内容的更新,还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收入了包括《读者》杂志在内的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和图书的内容,让读者能够在线阅读、下载。这个集团门户网站实质上成为读者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业务的一个窗口。2010年,《读者》进军新浪微博,截至目前,其新浪微博企业号粉丝数量已达143万多人;2012年,《读者》进军微信平台,其微信公众号分为“微刊”“书房”“读者+”3个板块,包括各类精选文摘、趣味杂谈等内容。《读者》微信公众号的作用除了吸纳读者、提升影响力,还能创造经济效益,比如其推出了“优选商城”。总体来说,《读者》将长期积累的人气分流至互联网,再通过互联网扩大期刊影响力,线上线下业务相辅相成,才实现了顺利转型。除了《读者》,很多传统期刊也采取这种转型模式,但为什么《读者》发展得更快?笔者认为,其内容上的转型可圈可点。

(2)精简内容,重视互动

传统期刊如果不注重内容的创新,只是转变形式,是无法顺利实现转型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习惯于接收碎片化信息,针对这种现状,《读者》在栏目及内容设置上不断精简。从2014年第16期开始,《读者》的栏目从20多个调整为8个,而后针对读者意见反馈,在2015年增加了《互动》栏目,这个调整的过程可谓以读者为中心。同时,《读者》还大量采用手绘图,增加记叙文和小说的比重,以吸引读者眼球。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的《读者》,审时度势,做出符合时展潮流和读者需求的改变,因此在期刊界畅销不衰,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传统期刊借鉴。

2.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期刊模式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学术界大规模兴起,后来被引入国内,2004年得到我国政府的公开支持。虽然开放存取目前在我国学术界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它却使我国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简单来说,开放存取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方式,使用户可以免费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受时间、空间影响,也不用考虑版权和经费等问题。开放存取模式的推广不仅使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促进了学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因此,许多传统期刊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其中,可作为典范的当属开放存取模式运作得比较成熟的学术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1)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针对科研人员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问题而创建的科技站,于2003年10月15日正式开通运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精简传统出版物的发表程序,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大容量、及时、便捷的交流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我国开放存取的发展史上具有领航者的重要作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同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公益OA平台,科研人员在该平台上在线发表、评审论文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而其他独立经营的OA平台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则采用“作者付费,读者免费获取”的运营模式。目前来看,无偿支持作者和期刊进行网络,并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优势之一,这也是众多传统科技期刊愿意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

(2)资源丰富,功能强大

浏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以发现,目前网站上主要包括首发论文、优秀学者、科技期刊、专题论文、高校认可等栏目。截至笔者统计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刊载首发论文共92730篇、优秀学者论文共92595篇、自荐学者论文共31310篇、科技期刊论文共1277866篇,可谓规模庞大、学术资源丰富。网站为用户提供对所收录文章统一检索的服务,是科技期刊、高校学报以及优秀论文便捷展示内容的集成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社会公众的开放。以科技期刊栏目为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按类别将收录的期刊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人文社科五大类,囊括了各大院校学报以及地理、大气、医学等各学科的专业期刊,分类详细,检索便捷,为用户检索所需科技内容提供极大的帮助。目前,开放存取模式处于快速发展期,面对学术成果愈加丰富多样、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的大好形势,我国传统期刊采取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的策略非常切合实际,发展前景也日趋明朗。

3.传统期刊的二维码模式

二维码“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打开我们的手机中具有相关功能的软件,对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实现其指向的功能。谈及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二维码模式,就不能忽略《玩手机》杂志。《玩手机》是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月刊。在期刊数字化转型浪潮冲击下,《玩手机》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实现转型,其具体方式是将二维码印制于平面杂志上,几乎每页杂志都有3—10个二维码供读者扫描,读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进入服装、化妆品、箱包皮具、手机配件等网上商城。对《玩手机》杂志来说,二维码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纸质期刊内容和形式的数字化,而且延伸了纸质媒介和广告内容的影响范围,帮助杂志实现内容的传播并获取经济效益。就目前情况而言,《玩手机》杂志的二维码数字化转型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平均每本杂志被每个读者扫描二维码的次数为10次。但笔者认为,期刊数字化转型仅靠在平面杂志上印制二维码是远远不够的,读者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失去新鲜感,传统期刊应将二维码作为一种转型的辅助模式,与其他模式相结合,开展进一步的转型探索。

三、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模式的探索实践

我国期刊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相比国外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国外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我们不难发现,经过多年的摸索,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已经初具规模。比如美国赫斯特集团、康泰纳仕集团、阿歇特集团等世界传媒巨头及其下属的《好管家》《纽约客》《名利场》等杂志,已经“冒险一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什么我国传统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笔者认为,我国期刊社可以通过研究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经典案例,获得一些启示,找到适合自身的新的发展模式。

1.从内容为王到产品为王

篇3

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升级给传统出版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术出版作为出版业的重要分支,也正在经历数字化升级与转型。就学术期刊而言,单一的纸质出版形式和对纸质内容进行简单搬运的数字平台出版形式,已经与当下用户多样化、碎片化的阅读需求以及快速获取知识的要求渐行渐远。增强出版在此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笔者梳理国外业界增强出版的实践发现,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最早推出了富媒体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形式的增强型论文,借助超链接实现了科学论文的知识扩充[1]。国外期刊出版社,如SpringerNature、PLoS、Elsevier等增强出版的应用相对成熟,期刊集群及单刊平台均已实现“传统论文+增补内容”模式的增强出版[2]。而国内,不管是学界还是业界,增强出版均处于探索时期。占莉娟、胡小洋和朱琳峰、李楠从我国增强出版的发展现状、现实瓶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策略[3,4]。崔玉洁、包颖、廖坤等探讨了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3种模式:纸刊增强出版、网页增强出版、微信增强出版[5]。这些研究成果从理论的高度为国内学术期刊转型与发展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性的建议。但关于增强出版的版权清算问题,尚无学者进行详细分析与讨论。近年来,增强出版的实践在我国逐渐出现,比如在期刊论文末尾通过附加二维码进行了相关资料的增补。2017年,中国知网开始探索一种全新的数字增强出版模式。在出版业面临全媒体数字化转型与升级的今天,厘清增强出版发展优势、探析推进过程的困境,以探寻合理的实施策略来推进增强出版战略、创新知识服务能力,是具有学术价值且符合现实需求的。

1增强出版的优势特征

增强出版是语义出版研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类型[3],是出版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兴的出版形式。简单来说,增强出版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传统出版物上添加超链接实现学术期刊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有效整合。当读者在选定某一期刊内容进行阅读时,为其提供获取实验介绍、原始实验数据、科研团队背景、调研记录等资料的便捷性通道。增强出版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优势。1.1呈现形式多元化。增强出版这一新兴形式的出现,有利于打破纸质载体或单一网页的出版物形式。一方面它能够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像、音频、视频等,实现文本内容的可视化,有效拓展文本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它能够实现对论文的结构性分解,抽取关键章节、重难点部分、实验数据等进行附加内容的链接和注释,然后以标签云、标签树等形式进行呈现。这样一来,就为论文本身增添了很多附加信息,实现了平面出版形式向立体出版形式的转换。增强出版利用DataCite、EPIC、CrossRef等交叉链接和引用[6],汇集与原始出版物有关的其他科学数据与信息,扩大读者的知识获取量。1.2学术成果充分共享。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因受限于篇幅,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一方面要对文本内容进行精简和凝练,另一方面需对实验细节描述和原始数据呈现进行取舍,文章中一般只保留初始数据和最终结果[5],这不利于实验过程以及相关背景资料和信息的完整化呈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的理解难度。而增强出版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富数据、交叉连接等形式,突破纸质载体的限制,为读者创设一个广阔的数据空间。与此同时,学术成果相关信息的增补,实验数据和过程的全公开,有利于降低阅读难度,减少读者为充分理解结论而进行的推导演算,从而实现论文作者学术成果的充分共享与传播。1.3学术资源关联整合。增强出版除了能丰富学术论文内容本身的表现形式,还能实现论文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关联。一方面,利用文本挖掘、语义标注等先进的语义出版技术识别和挖掘出与论文相关的术语和关键词,通过链接进行相应的内容补充,实现论文文本之外内容的增补以及文章的深度标引[6],使学术资源关联整合。另一方面,读者在阅读某一论文时,可以通过点击层层链接,检索到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这大大减小了读者查阅和检索相关

篇4

一、学术期刊第一要务是内容经营

要办好学术期刊,不论是从单本还是集群来说,都必须从编辑、出版、市场等期刊产业链的三个环节全面提升工作质量。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副社长肖宏认为,中国的期刊长期看重编辑工作,但对出版和期刊的市场工作往往不够重视,造成国内许多学术期刊出版质量上不去,经营能力薄弱。内容是刊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本刊物内容的好坏,主要依赖于论文原始质量的好坏:缜密、原创的思想,创新、合理的设计与方法,令人激动的突破性结果,以及基于科学结果的大胆推测等。肖宏指出,学术期刊的第一要务是内容经营。

一流刊物要有一流的主编。首先,必须在国际专业领域享有盛名,精通某一专业,了解该领域学科的进展状况和前沿的研究,认识领域里最优秀的人,以保证能获得他们的稿件而发表出最优秀的论文;其次,正直、热情,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热爱期刊事业,乐意为科学界提供服务;第三,有相当强的组织、策划和管理能力,具有宏观战略管理和经营意识,具有一流的团队沟通和领导能力;第四,团结协作,目标明确。

除此之外,肖宏还认为须完善审稿人建设,其中包含三个要点:入选标准、审阅水平、动态管理机制。并且,需要防范审稿人不端行为。在这方面,他表示,国际期刊比国内期刊要做得好,指出国外很多学术期刊已经实现跨国际的高质量的组稿、审稿,但国内有些期刊约请的编委,虽然知名度高,但多是“挂名”,未必真正参与到期刊的发展中。

肖宏还提到,明确定位,才能明确刊物的发展出路,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醒刊物思考定位:

1.内容定位

必须明确回答刊物报道内容集中在哪些学科方向和研究前沿上,内容特色是什么?栏目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栏目设计是否有特色?报道类型是否被清晰、合理地表述?必须明确地回答刊物的内容定位和适宜作者对象。

2.层次定位

中国的期刊按照办刊层次可分成四个层次定位:立足国内,面向国内;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立足国际,面向国内;立足国际,面向国际。层次定位不同,瞄准的发展目标(例如进入什么样的核心期刊数据库,在什么范围内有影响)就不同。

要了解刊物的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包括近期、中期、长期目标),才能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

因此,刊物的办刊宗旨必须简明扼要地予以表述。

3.市场定位

从刊物刊期、发表周期、年载文量、发行量、定价等来了解刊物的市场定位。主营方向是什么?盈利点是靠发行、广告还是版面费、在线阅读?

刊物要明确回答出读者对象、发行对象、广告对象具体是什么情况。

二、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人们一直在问:期刊是不是不行了?实际上,印刷业并没有死,只是需要进化和革新。对学术期刊而言,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压力之下求生存,学术期刊领域变革的聚焦点是什么?计算机世界媒体集团总编辑黄翔认为,在新媒体崛起的大背景下,信息和网络技术正在颠覆期刊业,读者和广告客户都在发生变化,这些意味着:期刊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将逐渐失效。在他看来,在读者指定的时间,用读者喜欢的方式(平台,内容呈现)提供新闻和信息服务,并提供互动,是目前学术期刊正在发生的改变。

以IDG为例,黄翔介绍了数家主要杂志品牌媒体全媒体转型的经验教训,帮助期刊编辑了解转型的思考方法、成功模式、常用工具和要避免的陷阱。IDG在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媒体公司,计算机世界媒体集团是IDG来中国后最早的一份媒体,曾经是大陆市场当中最赚钱的一份杂志。差不多近十年来,整个行业传统媒体不管从国外开始还是在国内,受到新媒体冲击很大。中国学术期刊现在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刊物本身的读者并没有减少,但新媒体冲击来了之后,部分读者转去在平板电脑、手机上阅读这些期刊,这便直接影响到期刊的发行量,从而造成凡是依赖于广告的期刊就比较惨了。

说到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例子虽然比较少,但不能说完全没有,黄翔以国外的B2B刊物为例,比如说计算机类的刊物,在国外转型有的还不错。从IDG角度来讲,甚至可以说是转型基本成功,因为IDG在国外是一个纯粹技术类的媒体,经过这几年来的努力,收入结构已经彻底打翻身仗,现在在线收入是第一大收入来源,目前IDG已经不是一个传统媒体,而是完全以网络为基础的媒体,传统的会展只占百分之十几二十。

如何看待未来期刊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黄翔表示,将来的期刊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给消费者阅读,新媒体确实就是往这个方向在走。他提到,实际上在数字化领域,图书、期刊、报纸的边界正逐步模糊,很多其他领域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比如英国的《卫报》,在2011年,该报的广告收入有20%来自数字出版。

三、学术期刊从经营载体到经营品牌

篇5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24904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开始在网上搭建自己的电子平台,因此,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也进入到互联网世界当中,利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业务,并逐渐进入到数字化发展阶段。《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着重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鼓励自主研发数字内容、数字传播、数字服务终端的产品和装备\[1\]。作为科技文献的重要承载机构,科技期刊在当前的互联网络时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在当前信息数字化的时代,更好地实现自身体系的转型,并获得新的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国科技期刊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现状分析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变革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将文字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存储在服务器设备,以网页或电子期刊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通过网络化的方式实现共享读取。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突破了传统期刊的形式,完全脱离了纸质媒体的约束,使得信息的获得随时化、个性化。

随着媒体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国家科技部门将科技期刊上网列入到了国家的“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数字化图书馆示范系统”中加以启动,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知识基础工程(CNKI)的重视,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维普网、龙源期刊、万方数据等机构学术期刊数据库为先行代表,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推动,初步实现了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推动了知识资源的有效传播,通过推动信息资源的共享化,促进了我国科技期刊向数字化方向的转型。

公共数字化平台建设工程取得巨大成果。一是由我国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单位联合建设的国家知识基础工程即CNKI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这项工程所建设的数据库收录了1994年至今的国内各项科技期刊的数据,包括期刊8000多种以及科技文献3690余万篇,内容涵盖十分之广,包括理工、文史哲学、经济、教育、医学等126个专题和9个专辑\[2\],作为一个大型的网络文献数据资料库,与实际出版物是相对应的,利用互联网络平台,使得世界任何一个计算机终端都可以获得数据库里面的信息,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二是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万方数据库是由万方数据库公司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推出的数据库系统,在1999年,就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推出了强大的系统记账功能,同时万方数据库是一个集科研机构能力分析、科研成果查新、论文引文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库资源,目前共有7000多种科技期刊被收录到数据库当中。三是维普期刊网。维普期刊网是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和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共同研发的较为权威的中文期刊咨询网站,共收录了1998年至今的12000余种各类型的科技期刊,以及科技文献资料3000余万篇\[3\]。

虽然在当前的形势下,许多的科技期刊杂志顺应潮流与互联网络接轨,推出了数字化期刊,同时各个大型数据库也与各个期刊展开合作,为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期刊数字化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特别是期刊出版单位在线出版方面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很多期刊还在传统纸质运作模式中运行,一些期刊虽有行动,但实际操作与内容质量上仍需进一步完善。同时由于体制因素,国内仍没有商业性质的电子期刊出版单位,这从侧面反映出,期刊数字化的发展仍需要业界和社会各界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加倍努力。

3科技期刊数字化所面临的挑战

(1)科技期刊数字化是纸质期刊的必然选择。数字化技术将使科技期刊进行全方位立体传播,是科技期刊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传统纸质期刊出版单位向数字化出版转型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业界应该未雨绸缪,形成共识,及早探索转型,开展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实践,占领科技期刊未来发展制高点。

(2)期刊数字化对期刊的学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期刊改变了传统期刊的传播形式,更加快捷,其产生的影响力也更加深远。传播的形式改变,对其内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过去一些内容质量较差的文章,在纸质时代,由于传播影响力有限,容易被人忽视,在网络时代,人们可以共享网络上的资源包括科技期刊资源并进行质疑,这也对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3)期刊的数字化对编辑工作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是由于网络的共享性与低门槛,使得公众对编辑工作的监督作用增大,从编辑规范,到行文加工,任何细微的细节都会接受公众的监督。

(4)期刊数字化对编辑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学术质量,还是从数字化编辑质量来说,都与编辑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5)对科技期刊出版流程提出了新要求。科技期刊数字化后,对出版周期要求更短,内容要求更新,版式要求更活,信息反应要求更快。

4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标准问题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实际上是利用计算机将信息数字化,结合互联网络技术达到知识资源的全球化共享的目的。因此,首先要做到的即是建立统一的期刊数字化标准,通过使用统一的网络信息语言与技术,使得科技期刊所上传的数字化资源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无障碍共享。例如当前国际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通常是将期刊资源统一制作成PDF格式,受众通过运用统一的软件进行阅读。但目前在我国,CNKI、万方和维普等大型数据库都有各自运行的数字化处理方式,如CNKI在资源的数字化上会将信息采用自己开发的CAJ软件\[4\],而万方是利用国际网页浏览器来实现用户的文献阅读功能。因此,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目前各个大型的数据库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增加了受众接受期刊资源的难度,同时也造成了资源共享与交换的障碍。

4.2数字化出版优势问题

科技期刊数字化最重要的优势在于资源的网络共享性,获取便捷性。虽然我国网络建设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仍是近几年才开始,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这些优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时效上,由于数据库的滞后性,通常是纸质印刷出版物出刊一两个月之后,网络数据库才开始录入工作;在内容方面,则完全与纸质出版物内容相同;在回溯性方面,则由于覆盖面不够等因素,对于过去的一些有价值的文献难以查阅。如CNKI期刊数据库收集的期刊是从1994年开始,而之前的期刊都没有进行收录,其次,每天上传更新的文章为3000篇左右,与国外一些大型的数据库相比仍处于劣势。如美国Web of science收录的科技学术期刊文章可以追溯到1945年,同时,Uncover原文服务系统每天能够上传更新文章5000篇以供用户免费检索\[5\]。

4.3数字化出版物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事物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并没有针对数字化出版物相应的产权保护条文,尤其是文献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是薄弱环节。由于网络的便捷性,科技期刊文章传播范围广,时间久,文章的价值难以估计,因此,文章作者的收益大大低于网络出版的收益。同时在网络中,文章的复制与传播难以管理,因此,容易出现重复发表,或者擅自转载与引用的问题,而对于这些情况,文章的作者无从知晓,实际上没有得到回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即使作者的著作权益受到了侵害,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4.4人才的培养与转型问题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期,在复合型人才方面出现短缺现象,同时忽略了对现有人才资源的培训与转型。跨媒介人才的缺乏不只是中国传媒产业独有的问题,因此,在当前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由于人才短缺,部分期刊社过于追求人才引进的同时,忽视了自身人才的培养,而国外的期刊社在这方面早已做出了人才转型培养的规划。

5对策与建议

5.1建立国际科技期刊技术标准

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是依托于网络的,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目前是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因此,在信息处理时如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知名数据库在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标准上如能达成一致,则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的集成化。在制定相应的准则与数字化处理标准时,应该考虑周详,灵活变通,同时应体现标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得标准在能够符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与国际平台接轨,进一步推动科技期刊信息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与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5.2创新数字期刊出版平台

随着网站的搭建逐渐变得大众化与便利化,几乎国内所有的科技期刊都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但从网站的设计与功能上来分析,这些网站实际上多数并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一些科技期刊网站的设计流于表面,功能设计不全,内容单调陈旧,基本上没有和用户的互动功能,更提不上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因此,针对这一现象,科技期刊社应重新审视门户网站在期刊数字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加大投入,搭建符合当前形势的智能化网络平台,通过编辑管理,实现网站的信息化建设。搭建网络编审平台,将传统的稿件编辑工作转移到网络中来,通过互联网实现作者与编辑之间的实时沟通,提升稿件的编辑审读效率,从而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开通网络支付功能,使得读者能够通过网络直接购买电子期刊或者在线阅读,通过利用网络开通编辑与读者的互动频道,使得编辑能够及时收到读者对期刊的评价与反馈信息。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组织各项活动,建立读者群和作者群,实现网络客户信息管理与服务,利用网络平台,将最新的科技信息传播给读者\[6\]。

5.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妥善解决版权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科技期刊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十分快,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对当前的问题难以适用,显现出滞后性,这使得政策的出台落后于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因此,为了给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促进其良性健康发展,就必须结合实际,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评估标准及行业规范的建设,通过建立版权有偿使用机制和版权登记制度,以有效保护数字化期刊出版单位和作者的权益。

5.4探索数字化期刊运行体制

国内中文科技期刊分布面广点多,除了部分期刊具有一定实力外大部分期刊还依靠事业拨款,勉强维持生存。这些科技期刊如果独立转型数字化出版模式,必将面临生存困难。即使初期能较快转型,但缺乏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和后劲。建议这些期刊结合全国期刊管理改制契机,积极探索新的运行体制。探索建立数字化期刊联合运营机构或实体,鼓励相同学科群体的科技期刊以市场机制进行联合,成立松散联合体或法人实体;探索建立数字化科技期刊托管机制,即将期刊委托期刊联盟管理,科技期刊产权由原单位保留,业务、人员、财务由期刊联盟管理;探索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业务集约化运作机制,即以市场规则下建立数字化期刊联合体,联合体所属期刊进行集约化组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上线、纸质印刷,以及编务管理,集约化经营可以节约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7\]。其他的有益于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模式和方法都应鼓励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积极探索和尝试。

5.5创新数字化期刊定位

创新读者定位。在数字网络化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与传统的期刊不同,数字化期刊是多对多的“窄播”模式,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网络的信息海洋中,有针对性地搜寻和筛选。因此数字化科技期刊读者定位与传统期刊有着很大的不同。科技期刊数字化后,应针对网络读者的特点,重新对读者人群进行分类和定位,并作出适应性调整。

创新出版方式定位。必须认识到,数字网络化时代,受众与媒体的关系发生了根本上的变革,因此,数字化期刊的内容不应该是传统期刊媒体内容的简单的复制,而是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重新构建受众的阅读体验,从而扩大数字化期刊的影响。应进行广泛探索,比如在内容的制作上,可采用受众参与的形式。类似百度百科,可以让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的编辑与修订,从而完善内容,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内容同样也可以吸收类似经验,让广大作者或受众积极参与,由于受众群体的广泛性,所提供的信息必然超出编辑内容的范畴,从而大大提高期刊内容的质量,也增加了受众与期刊的相关性。

创新阅读终端定位。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支持的便捷的移动终端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由于屏幕面积有限,在数据接受方面由于网络限制仍不能很快捷,因此,应针对这些特点,在期刊内容与界面上进行相应的设计,以满足智能手机使用者的需求,如调整字体大小,将界面简单化,将重要内容以大标题的形式置顶,减少图片的使用量。对于ipad用户,则针对性地进行排版,兼具创意性与设计性,提供触屏使用者的下拉式体验,同时,也可以尝试利用微博来传输阅读内容,起到扩大期刊影响力的作用\[8\]。

创新内容定位。无论是微博的使用还是对移动终端的支持,虽然的平台不同,但内容的有效性与吸引力,才是期刊转型存活的基础,因此,传统期刊要在数字化转型中持续发展,就必须借助新型媒体平台,根据受众新的特点,调整内容及内容版块定位,从而做到更有针对性和可持续发展\[9\]。

5.6转变思维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首先要转换思维模式,根据数字期刊的要求培养出相应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期刊编辑人员由于操作的技术手段与数字化技术完全不同,因此,对于新技术的运用难以得心应手。数字化模式对编辑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对传统编辑业务熟练,同时精通数字化运作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一方面应注意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期刊出版单位要对现有人才资源进行培养,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使得现有人才能够熟练掌握文字、视频、图片的处理,能够熟练掌握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流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为期刊向数字化转型提供必要条件。

6结语

纸质印刷出版物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与文化,但传统的印刷出版方式由于其固有的技术限制,抑制了科技成果的首创性。而数字化的出版方式是一种彻底的革新,打破了刊物出版中的时间与空间的格局,提高了时效性,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编辑与读者之间的实时交流,提高了市场的针对性。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传统科技期刊和现代数字化科技期刊都是当代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环境中,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者要理清头绪,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应用的价值。面对当前社会数字化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出版行业应与时俱进地推动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化产业的发展,实现良性互动,推动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使知识资源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共同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吴业进.印刷业现状与数字化出版的前景[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4(12).

[2]武夷山.科技期刊在数字化时代的两难处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

[3]苏柱华,骆浩文,侯建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办刊发展现状及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08(3).

[4]杨爱萍.网络化出版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2(3).

[5]王桂珍.科技期刊应重视版权符号的标注[J].编辑学报,2009(3).

[6]陈颖,陈玉霞.传统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路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39(5).

篇6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 从西方到东方,从硅谷到北京,大数据的概念正被不断地传播与推广,大数据无疑已成为新技术与和产业聚焦的热点。因此,顺应时代形式、力求创新发展无疑是科技期刊的必行之路,以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契机,加快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乃是大势所趋。

1 大数据与数字化出版

1.1 大数据

1.1.1 大数据的发展历程

“大数据”一词首次被提出是在2011年有关机构的研究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驭》之中。这份报告研究了数据和文档的状态,同时分析了处理这些数据能够释放出的潜在价值。此后,IBM、甲骨文、EMC、SAP等全球IT巨头纷纷把长期部署的海量数据设备、数据分析、商务智能等硬件、软件与服务以“大数据”这一概念推向战略前沿。大数据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1.1.2 大数据的涵义

大数据(Big 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或海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对企业经营决策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咨询。大数据具有4V特点,分别是海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和价值化(Value)。这些特点预示着大数据将改变目前“IT”架构,将信息界变革的重点由“T(技术)”转向“I(信息)”,以形态多样且富有价值的数据为主体,借助一定的技术,分析得出大量额外的有价值信息和数据关系,帮助指导人们优化自身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1.2 数字化出版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数字化出版定义为:“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用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数字出版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和文化形式,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各个环节都应在网上完成,是融语义信息、听觉信息、视觉信息、行为信息、符号信息于一体,突破时空、学科、语言的限制,将期刊带入一个超立体空间和多维的环境。数字出版包括了三层递进的含义,基本上反映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从低到高的演进过程,见图1。

2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

2.1.1 有助于期刊出版模式多元

当前,虽然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已开发打造,但所提供的资源形态一般仅为文字或者图片,相对较为单一,同时也尚未建立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大数据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搜寻与分析,聚合优质资源,并利用数字出版技术、信息技术、知识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了解学术前沿情况,发现研究机构及相关作者的研究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选题策划和组稿,并“协助”各类编辑软件对日常稿件进行筛选、选择审稿专家、、规范基本格式、校对等,快速完成资源的优化,为用户提供多维的资源服务。科技期刊将改变以往以书、文献等为单位的粗放型生产模式,转而强调科研全过程的发表,为作者提供深入的知识服务,实现科技期刊跨学科、跨行业、多角度应用以及多媒体展现。

2.1.2 有助于期刊品牌价值提升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分析能够成为科技期刊质量管理、规划和决策等提供对维度的支持,有助于科技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要善于利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科技期刊编辑根据对用户行为大数据的全面挖掘和分析,了解用户的关注点和知识需求,预测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展示学术前沿、热电等,为编辑筛选、评判稿件提供学术依据和技术职称,从而进行针对性约稿,开发学术前沿与热点的专栏等,解决科技期刊内容创新度不高的问题。同时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科技期刊编辑可以了解作者近期的研究方向,推测遇到的问题,实现数字期刊的精准推送,一方面提高期刊论文的引用率,一方面培养作者群,扩大期刊的流通范围,均有助于科技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

科技论文出版周期长、流通环节不畅、时效性差等问题不仅广被诟病,更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的认定、传播和利用价值,以及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流程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论文的出版周期。大数据时代,作者、编辑、专家等的信息传输和决策行为均纳入了数字化管理轨道,并与中外公共文献数据库实现了链接与共享,这使期刊编辑中的数据互通共享、数据计算分析及数字化作业成为可能,将对优化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流程提供帮助。科技期刊编辑智能型办公系统将以多维度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计算工具,以达到减少重复劳动和简单劳动,提升编辑质量与效率,缩短审稿周期,从而最终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2.2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

2.2.1 保密工作更加复杂

当前,科技期刊发展进入数字出版时期,期刊编辑出版的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投稿、审稿均已实现网络化,开放存取平台(如万方、维普及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日益完善,覆盖的期刊种类日益增多,国际检索系统收纳的中国科技期刊类别也越来越多,同时,媒体融合态势明显,网络平台种类增加,普及到数据库、期刊网站、手机平台等,特别是数字优先出版模式的出现,更是加快了科技期刊的出版速度。在学术指标评价方面,论文作者的学术指标往往以文章公开发表数量、原创性以及是否被EI、SCI等检索为职称评定的关键指标,科技期刊则以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反应速率、期刊他引率、期刊被引半衰期等为指标,这些都是以科技期刊能够网络出版、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为前提的。这就直接导致期刊发稿时效加强,科学研究原创性成果上网周期缩短。如果存在科研机构作者保密意识不强,科研成果定密标准认知不一,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保密审查不严,即使单篇发表作品看似没有泄密,但在大数据分析技术下,泄密可能性将大幅增加。

2.2.2 期刊数字化建设水平较低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虽然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产业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对落后的数字化建设水平阻碍了大数据在科技期刊业的应用。目前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网络传播,加快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将有效促进国内外用户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通过积极向国外同行、国际重要检索机构进行推送,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然而目前,国内很多科技期刊编辑尚对数字技术认识不足,局限于现有的出版模式。同时,科技期刊编辑的数字技术水平也普遍较低,缺乏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主观愿望。

在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论文的发稿时效和稿件审稿编辑周期都将大大加快,对期刊编辑和身高专家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各个科技期刊编辑部不仅需要建立一支能适应新环境的具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还需要一批乐于奉献的高水平审稿专家队伍,在新的大数据环境下,需要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协同努力,以适应新的编辑环境。

3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对策

3.1 以发表优质稿件为宗旨,坚持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

中国传统的科技期刊还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想在内容、管理等方面实现数据化运作,首先必须彻底推进期刊数字化。科技期刊编辑应主动顺应这一潮流,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推进期刊的数字化改革进程。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应该站在战略高度,认识到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科技期刊编辑要不断加强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自觉意识,主动寻找适应数字化出版需求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出版业做出贡献。但主动迎接大数据给予的发展契机的同时,科技期刊的定位应该是做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应认清并巩固自身的核心价值所在,坚持优质稿件的办刊理念。已经起步的数字型编辑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内容质量的问题。对于大数据的分析使用始终无法代替文化产业属于人的精神创造活动,编辑只有对文字内容资源,包括稿件的收集、编辑加工、知识体系的分类等进行整合和管理,坚守角色定位,专注内容质量和价值提升,大数据才能在科技期刊业得到科学利用和持久发展。

3.2 以保密管理为抓手,坚持贯彻期刊保密审查制度

一是,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依据《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的原则和要求,加强期刊保密审查和监督工作,促使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落实保密制度和保密责任。二是,期刊出版单位要高度重视。要在日常管理中健全保密管理、严把保密审查、加强保密教育,通过物理隔离和定期检查等做好稿件各环节的管理,加强对编辑人员的保密警示教育,针对保密审查中发现问题的稿件,要禁止编辑或其他人员通过任何渠道获得或传播稿件。三是,期刊编辑人员要高度重视。编辑要从思想上树立会保密、善保密的坚实防线,应在日常业务中学习保密法律法规知识,牢固掌握保密的相关规定和业务技能,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保密审查制度。

3.3 以传统编辑为基础,坚持提升编辑人员信息素养

首先,科技期刊编辑要搞好选题策划,除了通过参加会议与专家交流获得选题外,还要善于挖掘和借助行业创新库,实现信息的获取、存取、交换、传递和应用,运用技术手段挖掘优质作者、寻找创新点及热点等。其次,科技期刊编辑要搞好稿件审读。编辑虽然不能对工作中涉及的专业领域做深入研究,但应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科技期刊的编辑可以借助各类信息平台为专家提供辅助审读依据。如编辑可以根据期刊自身要求,将是否具有创新点作为投稿必要条件,并借助平台提取稿件的创新点。第三,科技期刊编辑要借助大数据平台搞好期刊营销。编辑要运用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网络、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新技术)将出版物中的文字视为信息符号,将文章进行碎片化处理,得到文章的标题、摘要、创新点、关键词、主要内容、潜在用户等信息。期刊编辑按照不同终端用户需求对碎片进行打包和再加工,通过计算机技术完全能够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完成对这些信息符号的不同处理,最后推送给各类终端用户群。

篇7

中图分类号:G232;G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221-02

0引言

传媒产业的兴旺发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兴旺发达的标志,是一项能够极大造福于人类社会、提升人们生活素质的公共事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媒产业正面临着一场新闻革命,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一员,已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1新媒体带给传媒产业的冲击

新媒体以其传播快捷、资源丰富、参与性强、互动性强、个性化强的优势,快速渗透到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分食着科技期刊的广告市场和读者群体,科技期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这场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是传统媒体人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更是科技期刊急需解决的问题。

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就目前来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具优势,是不可替代的。

2.1 传统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长期形成的权威性、品牌性和公信力带来的深远影响,有着忠实的目标读者群、编辑队伍和原创作品的天然优势、精美图文并茂所产生的阅读乐趣,以及大幅面精美广告带来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但是,科技期刊限于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周期长,印刷成本高、出版时间固定、版面受限、互动性差等等。

2.2 新媒体的优势是其实效性极强,内容随时上传、更新,检索方便快捷,易复制,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互动性强,编读之间可随时交流,相关内容报道全面,便于查询,广告更有针对性,出版发行简洁快速,成本低,受众面广;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iPhone的出现,新媒体已不再那么受终端设备、电源和线路的限制,也能随时随地阅读了。但是仍不能像传统媒体(报刊、杂志)一目十行,不如传统媒体的视觉冲击力强,导致深度文章阅读率低,广告视觉强迫性差,效果不以保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媒业向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会彻底改变。

3科技期刊发展的新机遇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中国正由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科学技术发展进入重要的跃升期,科技期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方面。报纸、书刊的责任是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人类进步。科学技术乃是强势文化及第一生产力,相应地,科技期刊科技期刊作为科学技术成果的传播者,拥有引领科研方向、凝聚科技力量、汇集创新成果的科技制空权[1],它是反映一个时代及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

3.1 与互联网相融合 完成科技期刊向数字化的转型互联网日益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更快捷和更普遍的信息源,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和新媒体,充分发挥期刊在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实现刊网互动,这也是期刊业转型的重点方向[2]。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2011年5月19日北京举行的“教育出版数字化交流讲座开班仪式”上强调,对中国出版界而言,现在已经到了不是研究数字化重要与否的时候,而是要迅速行动抓紧完成数字化转型。

对于科技期刊,应借助互联网带来的发展契机,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利互补,掌握在数字化时代的主动权,跟上世界的数字化潮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实现传统媒体向现代传媒产业的转型。

科技期刊承担着确认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传播科学知识、积累科学文化、促进成果转化、引导科技创新的重任,还承载着学术评价、学科建设、学风净化、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重要功能[3]。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受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影响,面临的形势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新兴的多媒体和网络传输的发展,科技期刊除了应该充分发挥文字、印刷品传统的传播方式以外,更应该积极地采用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更方便、迅速地为受众服务。②对内容需求的变化,也是重要的方面。内容一直被认为是传统媒体保有话语权的资源优势,但网络媒体正分流着内容资源和功能的异化。③受众角色和阅读方式的变化。网络媒体模糊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界限,使传播者和受众者在互动的基础上发生了角色的变化,而且地位平等。受众者也由沉默的、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选择者、参与者;阅读方式呈现出多元化、数字化、个性化、移动化的趋势。

3.2 转变经营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科技期刊的核心是内容,质量是提升科技期刊的生命力的关键。科技期刊的文章内容应反映当前科技发展的最新方向、该领域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所报道的技术成果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把网络技术运用到编辑工作中,改变传统的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模式,对来稿进行信息检索,核对数据、引文,方便快捷,提高组稿、审稿的时效性;利用学术不端行为检索平台,可以更好更准地搜索、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净化学术环境,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坚持自己的办刊特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业务范围,充分利用期刊网站平台,增加电子期刊、与读者的互动、下期内容预告提前上传期刊网站等,将原来文章发表滞后2个月上传改变为内容提要当期上网。将一条腿走路变为两条腿走路,以此来吸引读者,增加发行量。

3.3 努力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素质科技期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科技期刊的质量取决于编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取决于编辑加工时对相关资料有针对性地检索的情况。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要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①不断地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地跟踪世界最新科技发展趋势,了解和关注本行业本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提高对论文的审读能力,从中发掘和采用那些技术先进、见解深邃、对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推广价值的文章。②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网络环境下对编辑提出的必备要求,这也是确保期刊质量的前提。③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熟悉出版业务知识。④具有创新精神,多元化经营杂志。要有组织专题的能力,组织学术会议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学术会议议题的选择上。⑤要有版权意识,对于来稿要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检索,杜绝侵权行为。⑥认真学习贯彻相关的编辑规范和标准,为确保质量和出版周期,严把质量关,使编辑和出版质量不断提高。

4结束语

科技期刊要紧紧抓住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提高自身竞争力,谋求快速发展,充分展现科技期刊的核心价值、重要功能和社会责任,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科技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办刊理念是期刊工作者在实践中通过理性思考所形成的思想和观念,它决定着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先进的办刊理念是对期刊出版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对办好期刊、提高期刊影响力具有总体性和根本性的指导作用。理念创新处于一切创新的顶层,办刊理念创新就是对整个办刊工作的顶层设计。“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发展遭遇“寒冬”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学术期刊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对科技期刊来说,尽管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纸质期刊不可能完全消失,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纸质期刊发行量将会大幅度减少。媒体融合将是期刊发展的大势,期刊工作者的重心将不再只是传统的三审、编辑、校对,传播特别是新技术传播将成为期刊工作者的一个新的工作重心。关注、学习和应用新媒体技术传播产品是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做的日常工作之一,也应当成为现代办刊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创新不是完全推倒重来,办刊理念创新既要尊重期刊实际,也要认清期刊发展大势。对高校科技期刊(学报)来说,既要有坚守学术定位的阵地意识,又要有“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理念,认清大势,抓住机遇,才能做到因势而谋,在传统学术期刊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中找准新时期办刊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找准新的定位,形成新的办刊理念。在先进办刊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期刊编辑部才能在办刊实践中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在媒体融合中更好地抓住关键,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数字化、工具化、网络化等新媒体技术融入今后的编辑出版工作全流程,使高校科技期刊(学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期刊(学报)的影响力,为向国内外展示我国高校先进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学术价值决定传播力,内容仍是根本

期刊影响力受制于传播力。对包括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而言,主要读者对象局限于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有着小众性特征。尽管所刊载论文的影响力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但从根本上讲,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论文影响力决定期刊影响力。学术价值越高的论文越能得到相关学科专家及研究生的认可,即刊载论文的学术价值决定期刊传播力。刊载论文的传播力大,对应期刊的影响力才会大。因此,刊载论文的整体学术质量,即内容的生产仍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1.稿源拓展,着眼学术热点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已近6000种,其中高校科技期刊(学报)有1000多种,完全称得上是科技期刊的量产大国。但若以学术质量和学界认可度评判,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的国内外影响力则不容乐观。狠抓稿源建设,多渠道组约优质稿件依然是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根本途径[3]。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可利用网络优势和文献资源大数据库,使用科学的文献检索和分析方法去发现学科热词,动态定位学术研究热点及相关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以此作为潜在目标作者群,着眼学术热点,定向约稿,持续拓展优质稿源并迅速处理刊发,抢到学术热点并及时传播,自然有益于提高论文质量和期刊影响力。此外,积极参与相关学科的重要学术会议,关注国家立项的各类基金项目等也是定位学术热点的有效途径[4]。在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建设一批与我国科研能力大幅提高相匹配的科技期刊已日益成为我国科研管理部门领导、科研工作者、期刊出版领域等专家学者的共识[5]。2015年底,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推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方案,为高校科技期刊(学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科技期刊(学报)要依托高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具体导向和任务,着眼学术热点,组约优质稿源,构筑内容特色,提升特色栏目学术品质,通过优质内容吸引和集聚国内外读者群,培育潜在作者群,实现科技期刊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提高编辑加工质量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本质上取决于选题的创新及研究成果的层次和水平,但很多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发现,有些作者的研究选题非常新,也处于学科研究前沿,却由于水平有限,未能很好地将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通过编辑加工工作来提高论文的撰写水平和表达层次是编辑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途径。需要强调的是,在网络大数据普及的环境下,论文能够在海量信息中被读者检索到,并能依靠内容质量“粘”住读者,无疑将极大提高论文直接被引的可能性。从检索角度来说,关键词是论文的首要检索标志,它在提高论文的被检索和引用概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选用不当,他引自然不会高,同样也很难被第三方文摘库收录。因此,关键词的选用不宜片面追求新颖,应选用规范化的并收入正式主题词表中的叙词及其上位词、下位词或替代词,在此基础上可结合文章主题选用必要的或能彰显新颖性的自由词作为关键词,但总数应控制在3—8个。此外,提高科技期刊标准化水平也是提高编辑加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如计量单位的标准化、专业术语的规范化、英文摘要的国际化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论文被国际同行检索或被国际主流数据库收录的可能性,也关乎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水平。

三、媒体融合中要有所作为

1.主动参与,注重大读者思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加速步入以“数与网”为典型特征的互联网时代。作为传统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期刊,在出版发行模式、传播渠道、读者范围以及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都面临媒体融合大势的冲击和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的形势,高校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克服观望心理,不断转变传统办刊理念,积极适应国内外办刊环境变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不断开创媒体融合发展的办刊新局面。媒体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用户价值,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垂直化服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读者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数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潜在读者范围将会更加广泛,这对提高期刊影响力来说显然是个很好的机会。由于现实原因,我国不少高校科技期刊虽号称面向国内外,但很大程度上是为教师评职称或研究生获取学位服务的,读者范围更是局限于以作者本人为主体的少数人。新媒体时代,高校科技期刊(学报)要有大读者思维,要通过思维互换来夯实读者基础,想读者之所想;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现实途径分析所有潜在读者的信息获取习惯和喜好,在确保内容品质的基础上,传播力求简单,服务注重精准定位和方便互动,让读者参与期刊媒体的生产流程,让更多的读者成为高校期刊的“粉丝”。

2.树立技术先导理念,融合发展新媒体时代,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期刊融合的有力支撑,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要树立技术先导理念。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是当今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期刊融合发展所要依赖的新技术。树立技术先导理念,就是要结合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实际,勇于学习新技术,不断开发期刊出版传播的软件和技术,引领和驱动传统科技期刊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要在获取优质内容和条件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软硬件投入,搭建采编、出版发行网络平台,架构多媒体传播渠道,实现高校科技期刊和各种媒介资源、技术要素的有效整合,逐渐形成一体化的组织架构和人性化的传播体系。拥有相对稳定的网络平台和高质量的技术架构为科技期刊的弹性发展提供支持,将是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得以持久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数字化产品开发方面,力求兼顾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同时有利于第三方检索。一方面,专业读者既是读者又是潜在作者,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期刊的科技含量和文章的学术价值,吸引专业读者,也是培养潜在作者,是保持科技期刊生命力的源泉,是期刊之本。另一方面,方便快捷获取阅读内容是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对科技期刊的共同期待,数字化产品既要让专业读者及时获取和感受到其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和新颖性,又要让包括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在内的读者及时感受到其便捷性。此外,高校科技期刊在自身人力、财力、技术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与知网、超星集团等高端数字化平台合作的方式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如超星集团开发推出的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移动客户端,得到越来越多期刊的认可和使用,特别是在高校师生中颇受欢迎,可谓媒体融合中技术开发的成功案例。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应用好新媒体工具,积极探索开发适合作者、编者、读者全流程互动参与的出版传播形式,找到真正符合高校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道路,更好地与新媒体融合,不断增强期刊的品牌建设力和传播能力,不断应用新技术拓展期刊的影响力。

3.优化编辑出版流程目前,国际主流科技期刊大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立体化网络平台,以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和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科技出版集团为代表的出版巨头仍在持续投入巨资建设先进的数字平台,出版流程和管理模式也正朝着与期刊数字化、网络化相适应的方向逐步完善,媒体融合程度日益加深。而国内科技期刊仍然停留在“观望者众、行动者寡”的阶段,甚至有些人仍认为“把论文电子版挂在网上就是数字化”了,媒体融合意识欠缺,改革积极性不够,期刊数字化水平明显滞后。媒体融合发展不仅是大众传媒领域,也是涉及学术期刊领域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但目前国内还缺乏有关数字出版等网络信息产品的管理或指导规范,科技期刊基本上还在沿用传统的编辑出版流程和管理模式。要想在数字化大潮中持续绽放生机和活力,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必须行动起来,优化、升级采编流程和出版流程,积极推动学报编辑部改革创新,敢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再造适应期刊融合发展的编辑出版体系。在经费使用上,改变以往大量资金单纯投入具体编辑业务的片面做法,大幅度向技术投入倾斜,增强开展数字化出版业务的自主研发能力。在流程分工上,不仅要打破编辑部内部不同角色、不同板块之间的分工模式,还要主动出击,打破科技期刊(学报)编辑部与现代媒体行业的业务边界,让传统科技期刊与现代媒体产业充分融合,以积极的心态解决媒体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创新传统编辑部工作机制,构建适合高校科技期刊(学报)的现代出版传播体系。

篇9

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趋势,也是学界和业界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一个课题。“媒介融合”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①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多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本文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到关于“媒介融合”的文章180篇,并以这180篇为样本,从不同视角对我国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媒介融合的主导力量

媒介融合的驱动力量很多,其中最主导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周志平认为“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媒体及媒体生态环境,数字技术已成为支撑所有传媒存在的基础并决定着其未来发展方向。”②杨娟认为“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我们想要寻找其根本原因时,答案是:需求。”③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的驱动力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比如蒋晓丽和石磊认为“媒介融合是数字技术、社会需求和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④王亮也认为“驱动媒介融合的力量更多来自媒体对商业利润的追求,而数字化技术恰好为此提供了实现手段。”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数字技术是前提,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是动力, 产业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

媒介融合冲击了原有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正形成一种互为补充、相互融合的关系。

蒋晓丽和石磊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传媒的生态环境,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发行量、广告收入、读者结构、阅读习惯等方面发生了不利影响。”⑥他们还认为“新技术的出现并不必然意味着旧技术的消亡,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在对传统报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那就是在媒介融合中的数字化转型。”⑦笔者认为,报业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壮大,不可能单打独斗。当前纸媒和新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是报网融合和手机报,这是报业发展新媒体的一种运用,媒介融合拓展了报纸的生存空间,并为它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电视媒体来说,“以制播分离作为电视媒体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以新技术作为电视媒体产业化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借助资本市场完善电视媒体管理结构和壮大产业规模。”⑧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视是电视业媒介融合的新形式,这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所以有研究者从产业视角分析认为“手机电视既然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都要依靠手机所属的电信产业和电视所属的广电产业的通力合作,打破产业之间的壁垒,加强合作,消除成见,以竞争为辅,以融合为主,共同达到互惠互利。”⑨此外,手机电视还必须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合理的内容设计,只有加强自身的内容建设才能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出版业来说,“全媒体出版模式被业界所看好,被认为会是图书出版业变革的一种趋势。未来的每一本书都将是全媒体出版。”⑩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改革

媒介融合,不仅造成了媒体间的重组,同时给媒体人才教育提供了新的课题。

李莉认为“根据美国的经验,符合媒介融合发展要求的新闻人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⑾她还认为“传统报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经营管理人才、资本运作人才和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匮乏,但培养与引进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的力度与速度还远远达不到发展的要求。”⑿杨娟认为“我们缺少的是具有战略意识的媒介管理人才。”⒀

对人才的需要最终要落实到教育上来,蒋忠波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的培养需从三个方面入手:“紧跟媒介融合趋势,更新新闻人才培养理念;调整课程设置,打破专业壁垒;优化师资队伍,整合教学实验平台。”⒁同时还有研究者认为“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 具有整合传播策划能力的新闻人才, 不是高校单方面力量能够培养的,只能与媒介合作, 共同培养。”⒂培养新一代的“媒体融合”人才成为新闻教育阶段性目标的重中之重。媒介融合发展催生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全媒体型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新闻教育储备高层次人才、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

在媒介融合的加速推动下,传媒产业自身不断融合也加速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其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都有了新的变化。

从自身来看,“媒介融合对于媒介产业最突出的影响,表现在媒介产业结构的转变上。在媒介融合的推动下,媒介集团可以不断做大做强,整个媒介产业结构逐渐向知识集约型、多元化、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⒃

陶喜红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给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带来的联动反应,“媒介融合加强了传媒产业内部不同媒介之间的整合与联系,同时也增加了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⒄肖叶飞认为,“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传统媒介产业之间的边界从清晰变为模糊, 这些变化将推动传媒、电信、出版、娱乐、信息、文化等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⒅

邓青、牛静指出了当前我国传媒业在盈利模式上的现状:“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传媒业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虽然传统媒体也尝试过短信新闻、手机电视、网络杂志、网络电视等融合形式,但大多数形式由于各种原因而未收到理想的效果。媒介融合形成的新产业链以及衍生出的新的盈利产品和服务还比较少。”⒆同时也提出“针对已有的媒介产品,建议实行收取订阅包用费、数据库查询费、广告征订等多元的盈利模式。”⒇邹琳就期刊的盈利模式指出,“融合媒介将使传统期刊业更加注重拓展新的盈利模式。我国传统期刊业主要靠发行和广告盈利,模式单一。而DAB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手机博客等拥有巨大消费群体的融合媒介使盈利渠道越来越开阔。”(21)可见,在融媒时代,任何媒体都不能仅仅靠广告来盈利,而是要实行媒体互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冲击了传统媒体原有的格局,媒体间的融合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下成为必然。2010年我国学者从媒体发展、产业、盈利、教育等不同视角对媒介融合进行了研究,在梳理现状的同时,也给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①陶喜红,《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广告》,2007(6)

②周志平,《媒介融合:媒体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闻爱好者》,2010(8)

③⒀杨娟,《对我国媒介融合现状的人文思考》,《新闻界》,2010(5),2010(10)

④⑥⑦蒋晓丽、石磊,《从媒介融合看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新闻大学》,2010(3)

⑤王亮,《反思媒介融合》,《传媒观察》,2010(9)

⑧王伯群,《论媒介融合下电视媒体的产业化之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⑨罗茜,《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手机电视发展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⑩周山丹,《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编辑之友》,2010(2)

⑾⑿李莉,《媒介融合环境下中国报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今传媒》,2010(1)

⒁蒋忠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新闻窗》,2010(4)

⒂吴闻莺,《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

⒃⒄陶喜红,《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结构转型分析》,《当代传播》,2010(4)

⒅肖叶飞,《媒介融合引领传媒产业变革》,《中州学刊》,2010(6)

⒆⒇邓青、牛静:《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的变革和发展》,《新闻爱好者》,2010(1)

篇10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4-0094-03

[Abstract] Expounds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Sci-Tech periodicals’digitalization, namely having rare scale effects, suffering a low integration, lacking creative publishing modes and having not adapted to the online publishing environment yet.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following steps must be taken to optimize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to form strategic alliances among different Sci-Tech periodicals to achieve clustering development, to facilitate resource integration, to strengthen the service function of periodical websites and to employ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iority of online publishing and its promotion function to enlarge its readership.

[Key words] Sci-Tech periodicals Operation of digitalization Dilemma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运营已经是大势所趋。科技期刊数字化运营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依托。然而,目前的运营生态并不尽如人意,困扰期刊数字化运营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本文拟就科技期刊数字化运营中面临的困境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1 科技期刊数字化运营方式

综观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两种数字化运营方式。

一是依托技术提供商的数据库进行数字化。目前我国大部分科技期刊都以加入技术提供商的数据库作为最主要的数字化模式。这种运营方式又可分为两种情况:①建立以技术提供商为主导的数字出版产业链,由于内容提供者距离价值实现端最远,因此完全处于弱势地位,它们在与下游的技术提供商在数字出版收益分配的谈判中没有话语权[1]。②内容提供者(科技期刊出版者)组成产业联盟。在这一类型的产业链中,内容提供者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形成集聚关系,其在与技术服务商的谈判中就会拥有更多话语权,占有更多的利益分配,但由于自身缺乏技术支持,归根到底仍容易受制于技术服务商。这种运营方式在出版产业链中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是期刊自建网站。据统计,自建网站比例较高的为北京、重庆、广东、辽宁、陕西等8个地区[2]。自建网站又分为很多种情况:有些是一刊单独建立网站;有些是数刊或某一类期刊联合起来建立网站,如广东医学类期刊就联合起来建立医学期刊网;还有些依托主办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上网,如很多高校主办的期刊依赖高校网站上网。自建网站进行科技期刊的数字化摆脱了对技术提供商的依赖,但是其竞争力取决于刊物自身资源建设和技术研发能力的高低,需要投入的资金和周期比较长,因而能否利用原有的内容优势成功进行数字化转型具有不确定性。相比之下,国外的大型出版集团由于财力雄厚,往往能够通过并购技术提供商实现技术升级和转换,比较容易形成顺畅的产业链,并可在短期内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商业运作也能在较短时间内进入良性循环[3]。

2 科技期刊数字化运营面临的生态困境

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是对期刊整个编辑业务流程、编排格式体例、出版传播方式的一种革命性整合和再造。它改变了期刊的信息采集、内容编排、形式表达、媒体组合、信息链接等方式[4]。但是,有些科技期刊只是把自己作为单纯的内容提供商,缺乏积极参与数字出版的主体意识,没有针对期刊的信息采集、形式表达、内容整合、媒体组合作出改变。总的看来,科技期刊在数字时代的发展中面临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意识不够,期刊网站功能的满足度差。面对日益延伸的数字期刊产业链,很多科技期刊还固守着传统的出版模式,只提供单一的阅读服务,主动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延伸服务的意识薄弱。抱着这种意识经营数字期刊必然导致读者满意度较差。因此,科技期刊的办刊理念应由卖“内容”向卖“信息服务”转变,延伸期刊产业链,推动期刊的相关经营,充分发挥期刊的品牌价值,开发相关衍生产品[5]。

第二,未能发挥规模效应。如前文所述,很大一部分期刊通过自建网站实现期刊的数字化,但由于一些纸质刊物的影响力非常有限,期刊网站的点击率和下载率也不会太高,由此带来的收益也将十分有限。多家期刊联合起来形成期刊集群建立网站则有可能带来较大的规模效应。目前,很多行业的科技期刊建立了集群式数字出版平台,但是仍有不少期刊依托的是影响力不大的自建网站或主管单位网站。规模效应不够将极大地影响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并阻碍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第三,期刊网站品牌宣传不够。总体来看,无论期刊自建网站还是集群网站都存在缺乏宣传和网络品牌影响力不够的问题。大量期刊网站设计呆板,缺乏宣传与互动,基本无法吸引读者群,也不能针对个体用户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样一来,期刊社得不到应有的宣传,吸引不到相关产品的广告商,网站点击率低,盈利空间大大缩小。因此,期刊网站必须树立品牌意识,争取成为科技期刊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和窗口,成为编辑与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沟通的主要桥梁[6]。

第四,缺乏原创内容的深度加工,内容集成度低。原创内容是期刊的生命力。不管是纸质图书还是数字图书,其核心价值仍然是内容[7]。但有些科技期刊拥有较好的原创内容却缺乏深度加工,没有根据数字出版的特点和规律开发适合多种网络媒体发行的新产品。其数字化运营止于出售纸质期刊的电子文本,及时性和交互性无从体现,只简单罗列和组合信息,原创内容传播受阻,价值没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原创内容质量不佳或把关不严的数字期刊无法拥有稳定的高质量读者群。除了内容创新,还需要有强大的内容集成,这样才能将科技期刊产业做大做强。一般而言,要提高内容集成度,必须打造良好的内容集成服务技术支撑平台,由其完成内容经营管理、汇聚加工和分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期刊的原创内容价值发挥到最大。

第五,数字出版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一是没有很好地利用数字平台提供增值服务,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很多期刊没有认识到利用数字平台提供增值服务的意义,满足于依靠自己简单地将传统内容进行数字化或者被动地依赖上游技术服务商将纸质刊物进行数字化。而期刊的数字增值服务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期刊及其网站的竞争力。二是没有优化数字出版流程。大部分期刊简单地按照纸质出版模式来运营其数字出版。不过也有少数期刊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如《中国机械工程学报》就其研发的电子刊展开了很好的宣传工作,并进行与用户的互动,刊物的浏览量和下载量得到明显提升,刊物知名度也随之上升。还有些期刊积极发展在线出版平台,为加快周期将某些论文进行在线优先发表。可见,根据数字出版的特点优化工作流程,一方面可以加强作者、读者、期刊社编辑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也大大加快了论文的传播速度。反之,如没有很好地利用数字出版的优势,固守传统纸质出版模式或者只是将已经出版的纸质刊物放到网上,就会无法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因而必将在数字化大潮中落败。

第六,编辑不能很好地适应数字化出版要求。编辑人员对办刊的作用和意义、期刊地位、办刊思路的认识都需要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8]。目前,我国真正从事数字出版的大部分是传统出版相关人员,期刊社及相关主管部门也不注重对其进行数字化出版培训。编辑没有得到相应的技巧和能力的提高,一味固守以前的业务模式和办刊思维,将使刊物丧失诸多数字化发展机会。科技期刊数字化要求编辑具有网上栏目和选题策划能力,在线和用户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网上筛选、挖掘、过滤信息的能力,此外,还要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开放办刊意识。

第七,出版新媒体的潜力挖掘不够。科技期刊主体在利用数字出版的优势,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将刊物内容及信息展现给用户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难以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科技期刊在数字出版中可以尝试提供各种期刊版本。例如,除了纸质版、网络版以外,还可以借助手机媒体提供动态下载等终端服务。此外,博客、播客、微博、户外新媒体等都能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平台和机遇。这就需要科技期刊在利用这种数字新媒体上转变观念,充分挖掘新媒体的潜力。目前只有少量期刊网开始关注这点,如龙源期刊网可向用户提供文本版、原貌版、语音版、手机版、网络版5种版本[9]。

3 走出科技期刊数字化运营困境的对策

那么,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运营如何走出困境呢?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对策。

3.1 科技期刊之间组成战略联盟以实现期刊集群化发展

我国分散化、小型化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没有实力与技术服务商合作,也就无法形成顺畅的产业链[10]。实现期刊战略联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打破期刊的区域分割和行业分割,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期刊企业联合、重组、兼并,实现不同期刊主体或不同行业间的优势互补。②发挥学会优势,组建科技社团,培育科技期刊集群。如中国医学会期刊网、中国力学期刊网都是探索期刊集群化发展比较成功的例子。③相关主管部门要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期刊集群化发展。没有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仅靠各期刊主体进行协商,很难真正整合各种出版资源,促进期刊集群化发展。④注重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的效益研究。组成期刊战略联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期刊在更高的平台上提升竞争力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新平台获得效益非常必要。⑤注重关联性或支撑性出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集群化平台真正实现集团化“经营”,否则,只有“集团化”而没有有效“经营”,促进科技期刊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将流于空谈。

3.2 促进资源整合

促进资源整合是改变期刊与技术服务商谈判中的劣势地位、增强科技期刊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整合。一是传统内容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整合。实现原创内容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整合,就必须充分发挥原有纸质期刊的内容资源优势,通过结构化加工为将来更加充分地挖掘、分析、组合和应用内容资源打好基础。办得较好的传统期刊社拥有独特的内容资源优势,将这种优势与电子、传媒、网络、电信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是优化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有效途径。二是传统出版力量和技术服务商的资源整合,通过加强与技术服务商的合作化解技术弱势,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规避出版风险。

3.3 增强期刊网站的服务功能

随着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更应该顺应发展潮流,发挥自身优势,从单纯的内容提供商向信息服务商转型[11],具体做法有:①按照终端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品和服务,扩大盈利空间,开发各类新的在线产品,提供用户信息定制、个体咨询服务等。②凸显期刊网站的信息服务功能,如提供行业信息、培训消息、读者在线留言、专家风采、相关学科科普知识、读者分布统计等。

3.4 利用网站优先和宣传期刊的优势,扩大刊物读者群

具体措施如下。

(1)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对于定稿并计划刊出的文章,实现先于期刊印刷版的网络预出版,提高文章的时效性,缩短出版周期[12]。为优秀论文的快速优先发表设立绿色通道,是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最重要的手段,82.4%的期刊采用这种方式吸引优秀稿件。《植物学报》(英文版)特别为我国科学家提供快速发表通道,为我国学者抢占学术研究优先权发挥作用,同时也提升了期刊影响力[13]。

(2)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发挥在线发表优势,必须完善期刊网站的后台功能。期刊网各项功能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功能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以实现数据统计、数据安全、数据备份等功能,降低内容资源被掠夺、版权纠纷频繁出现的风险。

(3)及时公布论文下载、点击频次及提供相关检索功能。公布论文点击、下载频次,期刊所载论文的网上学术影响力便可以一目了然,并随之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刊物和论文作者的影响力也将随之得到提高。提供关联检索可以为作者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查询功能。

综上,在国内外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交流、传承、评价的平台,必须主动寻求发展机遇,挖掘新型出版模式,积极推进网络建设,共同营造良好的数字化运营环境。要实现良好的期刊出版生态环境就必须从编辑理念、出版方式、经营模式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寻求最优发展路径,通过优质的数字化运营增强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

注 释

[1][2][8][9][12][1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88,117,112,143,179,19

[3]秦绪军.国外出版商发展数字出版的特点给我们的启示[J].科技与出版,2007(12):11-12

[4][5][6][11]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加,等.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67-474

篇11

对比一下中西学术期刊的差异,不难发现,我国学术期刊的综合性、分散性、内向性等特征与现代学术的发展已经格格不入。

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

如果说,学术期刊的综合性、分散性、内向性是缘于体制的结构性矛盾,那么,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学术期刊还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种种挑战。

来自学术国际化的挑战。近年来,全球化浪潮席卷全世界,学术界也不例外,学术无国界的时代真正到来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术国际化除了表现在方法和规则方面继续与国际接轨外,还表达了强烈的输出愿望,即要使我国的知识产品走向世界,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要实现这一愿望,有两个办法:一是我国的学术期刊走向世界;二是直接在国际学术期刊。然而,与国际学术期刊从形式到内容都存在巨大差异的我国学术期刊,一时还难以担当这一重任,于是,第二个办法遂成为唯一选择。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的发文量成倍增长,“1980年前后,中国科研人员每年发表的论文中被SCI收录的大约只有500篇。30年过去,2009年中国的SCI论文数量已经突飞猛进到11.2万篇,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黄永明:《中国学术期刊的尴尬与梦想》,《南方周末》2010年9月10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我国学者在SSCI和AH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带着国际化的迫切愿望,各名校及著名科研院所,几乎无一不将在SCI、SSCI和AHCI等国际学术榜期刊作为科研人员考核的最重要指标,这在客观上加速了优秀稿源的外流。

当我国学术期刊还在纠结于是否应该对外稿(非本单位作者稿件)开放的时候,国际学术期刊早已对全世界学者敞开了大门(当然有质量门槛)。上述国际学术期刊中,虽然也有少量中国期刊,但其主体是西方国家期刊。尽管许多有紧迫感的期刊试图加入这一行列,但却遭遇了自身无法克服的重重困难,首先就是这些期刊榜将综合性和内向性期刊一概拒之门外。

来自期刊评价的挑战。实际上,有心进入国际学术期刊榜的只是学术期刊中实力相对较强的少部分期刊,大多数期刊眼下还没有如此雄心壮志,对它们来说,更现实的挑战来自期刊评价。现行评价机制由两方面构成:其一是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几年一次的质量检查和期刊评级,这是一种行政管理行为,对期刊学术质量评判所占比重不大;其二是已为各学术单位普遍接受的期刊影响力评估,由专业评价机构,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各种“核心期刊”和“来源(数据源)期刊”排行榜。让期刊界纠结的主要是后者,因为这类排行榜直接导致了学术管理的简单化,是否榜上有名,对学术期刊来说已成为天差地别的事,马太效应十分明显。因此,本应为学术研究和学者服务的学术期刊,却把更多的心思用在了如何迎合评价机构的偏好上。但无论如何,上榜的期刊只能占期刊总数的20%左右,不能上榜则意味着好稿源基本枯竭,难逃沦为许多学者眼中“学术垃圾场”的命运。

排行榜给期刊带来的灾难还不仅于此。排行榜所导致对量的追逐必然冲淡对质的要求,就此引发了种种学术不端行为,而不端行为多在环节暴露,期刊也因此被卷入了舆论的漩涡。

来自数字化潮流的挑战。期刊数字化浪潮使学术期刊正经历着一场革命。这场肇始于传播,继而扩展至整个编辑出版流程的革命,使学术期刊抛掉了纸本载体而实现了更为迅捷的网上编辑和传播,至少在传播流程中,数字化传播已成为学术期刊的主流渠道。完成这一革命性转变的并不是学术期刊自身,而是像“中国知网”这样的大型期刊数据库网站。学术期刊以综合性为主的结构和分散的布局导致以原期刊为单位的数字化传播意义不大,而经过汇集和重新编排后更能适应读者的需求,大型期刊数据库网站做的正是这样的工作。

但是,期刊数据库的建库模式、标准,特别是作者著作权和期刊版权保护以及利益分配等与学术期刊密切相关规则的制定,均由数据库网站一手操作,学术期刊基本没有参与,这导致学术期刊在数字化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当由期刊数据库网站基本垄断期刊数字化传播、“读库”成为读者阅读期刊论文习以为常模式后的今天,学术期刊幡然醒悟,再想收回自己的权利,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字化传播渠道时才发现,那将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

当以综合性、分散性和内向性为特征的学术期刊遭遇来自学术国际化、评价数量化和传播数字化的挑战时,处境更是日益艰难,而自然科学期刊尤甚,每年以10万篇计的优秀稿源的流失,使得像《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这样的国内顶尖学术期刊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稿源荒,更遑论一般期刊了。优稿的外流必然带来学术前沿的失守和读者的流失,这从近年来著名院校和科研机构订阅外刊和国外期刊数据库的费用成倍增长可以看得十分清楚。这对学术期刊而言是致命问题。因语言和意识形态等原因起步稍晚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已出现了明显的路径依赖,社科类学术期刊也有着重蹈自然科学期刊覆辙的危险。如果说,学术期刊内部结构性的矛盾造成了学者与期刊的疏离,那么,来自学术国际化的挑战则使优秀学者与中国学术期刊不仅仅是疏离,而且是渐行渐远了;而不合理的学术评价和数字化主动权的失去,则使学术期刊面临在数字化时代既无自又无发行收入的窘境。

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

以上分析,都是基于与国际学术期刊的比较,如果抛开这一比较,我国的学术期刊尽管可能丢失学术前沿,但并不因此而出现生存危机。原因在于,在单纯追求数量的学术评价机制下,数以百万计的专业人员为了职称和绩效,以及众多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了学位而的“刚性”需求,使学术期刊的版面仍是稀缺资源。

因此,从发展趋势来看,大致可有两种前景:其一,如果一切不予改变,我国学术期刊在相当时期内生存虽不成问题,但处境尴尬,不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中难觅踪影,无法争取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而且随着外刊的大举“入侵”,在国内学术界的话语权也岌岌可危,纵然有一些锐意进取的期刊人也难以摆脱体制的羁绊。其二,通过改革,解决困扰学术期刊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以切实可行的措施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使学术期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第一种前景,管理部门不会答应,学术界不会答应,而学术期刊中的许多同仁也不会甘心。“一个国家有没有好的科学体系、这种科学体系是否健全,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有没有高水平的科学期刊。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大国,会有世界级的科学期刊”(《改革中的〈中国科学〉与〈科学通报〉愿与中国科学一起成长》,《科学时报》2008年9月9日)。因此,第二种前景将是必然选择。

今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勾画出了“十二五”时期学术期刊的发展蓝图:将推出“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培育20种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学术期刊”,“建设专业学科领域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期刊群”,以此“推动我国学术期刊整体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显然,《规划》的着眼点在于高端学术期刊,而绝大多数学术期刊今后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报刊体制改革的结果。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明确的,那就是“进一步推动报刊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应该说,这对引导学术期刊走出困境是极有意义的,它所针对的是学术期刊综合性、分散性和内向性的问题;据此推论,改革的目标当是建立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和需要的合理的学术期刊体系。

但是,必须看到,改革的动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在业界有些人看来,学术期刊的危机都是虚构的;而即使不否认存在某种危机的人,对改革的可行性也深表怀疑,毕竟,在目标与现实之间横亘着的巨大鸿沟是谁都可以看得到的。此外,业界中也不乏对改革的目标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人,诸如通过论证综合性期刊的作用和我国学术期刊的传统来否定专业化转型的必要;通过论证每个学术单位都有权主办内向性学术期刊来否定规模化、集约化的必要,等等,不一而足。要驳倒这些观点并不困难,难的是改变持有如此观点的人的立场。

不管最终会采取怎样的办法来实现学术期刊体制的改革,有一点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必须将改革前体制中的人纳入改革后的新体制中去。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他们也就有不同的定位。如果新的学术期刊体系以另起炉灶的方式来建构,他们就是新体系必须甩掉的包袱;如果通过整合现有的学术期刊来构建,那他们就是新体系可以倚重的对象。显然,完全采用前一种方式,改革会十分简单,但却是不现实的;而采取后一种方式,改革会非常复杂,最根本的难题是:在不抛弃现有学术期刊的前提下,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学术期刊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以达到构建合理期刊体系的目标?

从新闻出版总署报刊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有关领导关于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讲话中,可以看到对大型出版集团可能发挥作用的重视,这无疑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径,但走通这条路也殊为不易。与出版畅销书不同,品牌学术期刊的打造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而短期内难有经济回报的事,即使有大型出版集团愿意投入,它们能容纳多少期刊加盟?分散于各地的期刊又以什么方式加盟?这些都还是值得追问的问题。因此,期刊改革可能需要多个路径。

今年2月,17家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综合性学报作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尝试,联合在中国知网以对纸本学报进行同步重组的方式推出了数字化“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包括《文学学报》、《历史学报》、《哲学学报》、《经济学报》等一级学科专业期刊共10种。该系列期刊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方兴未艾的“云出版”。“云出版”的诞生,意味着“聚合”――内容的聚合、平台的聚合、渠道的聚合――必将成为今后出版业最显著的特征。该专业期刊系列体现出“云出版”的诸多优势。首先,对综合性学报进行按专业同步重组是对分散资源的有序聚合;其次,体现了“云出版”共享的精髓;再次,充分利用了“云出版”通畅的传播渠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实现了期刊编辑与出版发行的分离,形成了全系列整体传播的全新模式,为打造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品牌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12

当今的中国出版界正上演着一部市场导演的改革大戏,出版资源整合起一个个规模可观的出版集团。中小出版社本来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面对出版业的大改革,如何寻求突破,创造新的增长点,在夹缝中生存、发展,一直困扰着中小出版社的决策者。数字出版的兴起与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为中小出版社走特色发展之路提供了方向。

1 数字出版发展迅速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渐渐接受并习惯利用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阅读图书、报纸甚至办公文件。当前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一旦目前基于电子墨水技术等阅读器产品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一旦这类“电子阅读器”能够“替代”传统的纸张阅读,毫无疑问,传统出版必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许多国际著名出版集团都不惜重金,积极地拓展数字出版业务。爱思唯尔开发的ScienceDi-rect全文数据库,可提供爱思唯尔出版的1800多种期刊的在线检索和全文下载服务,提供超过800万条有效在线数据,并计划每年增加约700种新出版的刊物。2000年,爱思唯尔还投资4000多万美元,启动了Scopus期刊数字化项目,把近200年内出版的400多万篇文章全部电子化。施普林格也以数字化的形式在全球领先的在线出版平台SpringerLink上出版和发行数字出版物。约翰。

2 数字出版可为中小出版社发展助力

数字出版具有小、快、灵的特点。所谓“小”是指数字出版投入少、风险小;“快”是指通过网络发行销售速度快、反馈速度快;“灵”是指数字出版形式灵活多样,渠道灵活多样。这种小、快、灵的特点最符合中小出版社的特色发展战略。数字出版对于中小出版社有如下意义:

2.1 降低成本。

从长远来说,纸张价格、印价、能源价格以及人力成本的上涨对于夹缝中生存的中小出版社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数字出版因为无纸化运作,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同时也缓解了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

2.2 突破资金链条的束缚。

中小出版社一般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而数字出版前期的低投入无疑降低了图书出版的风险,使得中小出版社能够大刀阔斧地将资金投入到后期的市场营销中去。这是一种良性的市场运作,对中小出版社树立品牌、扩大影响、提高效益十分有益。

2.3 稳定销售渠道。

中小型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专业性强、读者面窄,市场需求量小,印数问题和销售渠道一直都是困扰着这一类型出版社编辑和发行的大问题。数字出版不用考虑印数,相同的销售渠道可以使中小出版社与大型出版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4 突出专业图书的特色。

数字图书易于检索、分类的特点,结合良好的网络宣传,可以使专业程度很高的图书也能被需要的人找到,实现专业图书应有的学术价值,扩大专业图书的销售量。这大大拓展了中小型专业出版社的生存空间,而且能够发挥出他们的比较优势,使专业出版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 产品线形成的关键路径

数字化出版产品线的形成,是和已有资源基础、经济实力、出版特色、发展方向紧密联系的。中小出版社在向数字化出版转型、形成产品线的过程中,以下路径似乎有一些共性,难以绕开。

3.1 现有图书资源数字化,建立特色数据库。

出版社在多年发展中积累一些宝贵的图书内容资源,目前大部分出版社的图书资源都没有合理有序地保存,大部分以光盘的形式存储,存储格式多样,不利于资源查找和再利用。出版社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者数据库存储管理软件,把图书排版文件转换成国际通用的文本格式,有效地存储起来。同时针对特色资源,构建特色资源库,为个性化和多媒体的出版做好初步的准备工作,从而实现深度挖掘资源的出版价值。

3.2 构建资源和收集的通道。

出版社原先的网站主要用来展示图书产品和对外宣传,并没有加入运营的成份。出版社可以利用特色资源,例如教育类出版社可以提供配套的网上服务功能,提供在线测试、家庭作业管理、课件、视频下载等。同时可以倡导一些主题活动,收集网友们的资源,利用网络组织线下的活动。通过网络可以建立成资源和收集的通道,实现资源的大量积累。

3.3 打造数字产品的多种展示形式和手段。

电子书是大部分出版社与技术公司合作的一种成熟的形式。但国内主要还集中在原版原貌的电子形式的展示,对于出版社来说收益几乎微乎其微。深度开发增强型电子书是未来电子书的发展方向。出版社可以突破传统局限,对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辅以多媒体表现手段,对纸质图书进行多媒体增效拓展,以视、音、图、文实现图书的数字化、交互功能的智能化,从而使得读书变得更有趣、更轻松。

当然数字出版的形式很多样,电子杂志、电子书包、资源包等形式都可以拓展,同时能实现电子资源向纸质资源的转化,被用户认可的电子资源,转而再用纸质来实现,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媒体出版。

4 中小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中国政府的高层主管部门,对数字出版的趋势、影响、前景,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新闻出版总署已经着手制订数字出版的规划,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发数字出版基础性的大工程。但国家只是对基础性的项目投入资金开发,其并不能代替出版社自身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参与。对于中小型出版社而言,我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4.1 出版社在推进数字出版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态度积极,制订规划,分步实施。

首先,要做好数字出版的基础工作。出版社要明确机构,制订制度,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数字出版工作。其次,要对现有的已经出版的拥有专有出版权的纸介质图书,进行数字化处理,保管好电子文档,积累数字出版的资源。与此同时,在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时,要注意签署网络出版、电子出版等方面的合同。如果出版社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抓紧引进和培养,为数字出版奠定人才基础。出版社要防止在缺少必要准备的前提下盲目上马,但也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一些目前已经取得一些成就的出版社和运营商,都是精心运作多年才取得眼下的成绩。如龙源期刊网,是1997年就开始筹备,十年努力,才具有现在这种规模。

4.2 占有内容资源的制高点。

数字出版的载体与形式尽管很多,如电子阅读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但内容却是其根本。出版是以内容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无论技术运营商如何介入内容资源,但与在这个领域努力多年的出版社而言,无论是作者资源还是编辑经验,都会相形见绌。但是,出版社拥有的内容资源,也必须是在某一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具有特色的内容资源,而不是同质化的,缺少专业水准的“大路货”。这方面,需要出版社在特色定位、掌握核心资源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知识产权出版社通过自己掌握的专利信息,从销售图书、光盘转而为客户建立数据库,推广在线服务。目前,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的数字出版收入,已经占到全社收入的50%,利润的60%。实践证明,出版社的图书不在于内容广泛,而在于内容要精,要专,要新。在数字出版的时代,谁拥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容,谁就有了话语权。各出版社在结合特色定位的同时,要进行立体开发,掌握内容资源的主导权,加强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控制地位。

4.3 要从传统出版的产业链逐步过渡到数字出版的产业流程中。

过去出版社出版图书,从选题的策划到图书上市,编、印、发、营销,要经过很多程序。但在互联网时代,出版的流程、销售的模式都与传统出版截然不同。出版社要从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入手,实行管理数字化,进而实行内容数字化。如高教社通过建立内部的ERP系统,实现了出版各个流程的数字化管理,进而建立了内容的管理平台CMS。这样,无论是向读者或客户销售条目式数据,或是为手机终端服务,都会减少额外的工作。与此同时,数字化时代的销售主要是个性化的读者服务。《长尾理论》的作者提出的新的“二八理论”,其先决条件就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的基础上的。对于中小出版社而言,必须重视内部信息化建设,才能为出版的全面数字化做准备。

当然,数字出版的形态与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进程,将是一场漫长而曲折的破冰之旅。中小型出版社能否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需要大家不懈的努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