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热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5: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保障热点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会保障热点论文

篇1

[关键词]

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民生”问题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也随之突显出来。社会保障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必需掌握扎实的、与时俱进的社会保障知识。然而,在当前的社会保障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社保政策的变动、教师知识更新过慢、忽视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资源受限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学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调整教学模式、关注学科热点、以“应用”为向导促进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进行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1社会保障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而言,今后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和社会保障相关的。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大都把社会保障学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只有部分院校把社会保障学列入专业选修课程。社会保障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政策性都极强的学科。第一,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各种规章制度十分复杂,世界各国,乃至中国的各个地市的具体规定都不同。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相关的理念和制度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教师自身并没有紧跟时代和政策的发展,及时吸收这些新信息、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照搬课本,造成课堂的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第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很多时候停留在口号中,理论灌输仍是目前很多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照本宣科讲解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制度,很容易让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无味,使学生无法对社保政策产生兴趣和感性认识,教学效果不佳,从而造成毕业生在工作中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基于应用导向和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保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社会保障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第三,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资源有限的问题。比如,学生很难有机会到社保经办机构去实地体验。除了设置有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以外,很少有学校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配备社会保障的仿真模拟软件。

2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目标的确立

第一,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社会保障的实践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笔者在社会保障课程教学过程中,感到目前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是没有“民生”意识。学生因受自身阅历的限制,认为社保和自己关系不大,不关心“民生”问题和社保热点,对课程内容自然缺乏兴趣。因此,实践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第二,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民生之本,是一项综合事业。社会保障事业需要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具备的综合性人才。在培养学生“民生”意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不是背诵理论制度的人,而是要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会实际操作的应用型人才。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更新周期不断加快的当代社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才的质量。而人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才创新能力紧密相关。因此,社会保障学的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现实社会保障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过程中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保障学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基于社会保障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笔者在所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

3.1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施

3.1.1社保新闻热点的解读社会保障的教材分为理论部分和实务部分。学期的第一周是教师理论讲解周。从第二周开始,根据课程内容,采取“以社会热点为中心,读新闻评新闻”的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上,首先对学生分组,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将56名学生分为8个小组。然后把老年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就业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关内容依次分配给各个小组。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课本进行预习,并根据各自承担的专题内容分工收集相关社保新闻和热点问题。每堂课的第一项任务是各小组面向全体同学解读社保相关新闻。在解读社保新闻过程中,各组还需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进行简要讲解和案例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做启发性的指导。学生通过新闻的收集和解读、课程内容的讲解、回答教师和同学提问的环节,学会主动学习,增强基本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社保新闻解读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民生,关心民生,增强对社保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对社会保障这门课的兴趣及社会责任感。此外,各小组对专题进行新闻收集和讨论的过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交流能力。

3.1.2课程论文的写作社会保障学是一门政策性和动态性并存的学科。近年来,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都在改革和发展中。我国的社保制度发展尤为迅速,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些变革和问题在教材中是无法及时体现出来的,因为社保教材只能给学生呈现社会保障的整体框架。社会保障课程的实践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各组学生独立完成社保相关专题的课程论文写作。前一阶段的课程讲解及新闻解读,为论文的材料准备奠定了基础,各小组的论文既是对课本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入总结。在实践中,8个小组所研究的论文分别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企业职工对延迟退休的意愿研究——以马鞍山市某国有企业为例》《城镇单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马鞍山市的分析》《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体系的思考——以安徽省××村为例》《职业教育与“农二代”社会流动》《关于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马鞍山市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老龄化及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这些课程论文包含了近年两会热点及社会所关注的主要“民生”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延迟退休、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留守儿童福利、医疗保险改革等。教学改革的意义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社会现状的能力。课程论文是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通过论文的写作,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和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改最大的受益者。以第一组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为例,学生将两会热点与马鞍山市的现状相结合,从马鞍山市社保局、民政局收集了大量的信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马鞍山目前养老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马鞍山市未来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解决方案。

3.2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施除了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教师还要积极将课程内容融入各种社会团体活动之中,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社会保障知识竞赛、社会保障技能竞赛、校园志愿公益活动,等等。例如,本校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以“养老服务产业—老年送餐”项目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项目参加“挑战杯”比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另外,在课程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参观访问等,丰富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例如,第五组的课题,学生为了完成课程论文,深入留守儿童学校和家庭,以调查访问和开座谈会的形式,收集了马鞍山留守儿童福利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高质量的论文。另外,实践教学还可采用其他多种形式,比如请马鞍山社保局的相关工作的人员走进课堂,给学生们介绍最新的社保政策;联系相关社保机构,使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到社保流程当中去,使学生接触到社保制度的实际运行过程,掌握最新的社保制度和技能,培养学生处理社保现实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创新型实践型的应用人才。

4结语

以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民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课堂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调查、文献检索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吸取新信息和新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引导学生去阅读、观察、讨论和思考,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社保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篇2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拜读理论文章,这些理论文章或来自社科部门,或来自高校,或来自党政干部之手,对于这些写作者我统统表示敬佩。他们能在繁忙的教学和工作之余,拿起笔来,记录感受,谈谈体会,应该说比整天热衷于酒场、牌场要强得多。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许多理论文章远离现实泛泛而论,空话连篇,死念教条,读者不爱看,编辑也头疼,只好被“束之高阁”。

是理论文章缺理论吗?不。很有理论,理论得除了理而无论,成了政策、文件的图解。是文笔不够流畅吗?不。很流畅,几乎不必做任何文字上的修饰润色,因为都是套话。是问题抓得不准吗?不。准得很,都是当前的重大问题,只是大而无边、大而无当。是不够结合实际吗?不。结合得很细,细到他们的各项工作无一遗漏的地步。总之,常见的理论文章总是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大中有小,小中套大,空话连篇,往往洋洋洒洒数千言。最突出的问题是,这些文章缺乏探索性,少有自己的思想,做的是表面官样文章,这类理论文章即使写得跟长城那样长也索然无味,使人觉得面目可憎。

篇3

社会保障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建立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社会保障发展速度很快,原因在于社会保障属于国民再分配的范畴,关系到每位公民的切身利益,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保障机制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保障事业逐渐为国民所熟悉。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学》课程逐步进入大学的课堂,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模式,是当前授课教师的突出任务。

一、社会保障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经过二十几年发展,社会保障学教学体系逐渐成形。但是,社会保障学的学科属性比较复杂、涉及面宽广,理论框架虽已定型,但是学科体系还有待完善,在教学中产生了特殊的教学难点。

首先,社会保障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社会保障体系中,各种规章制度非常琐细,并且世界各国规定千差万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都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关理念和制度或多或少发生变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时间虽然比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不仅社会保障政策变化周期短,而且每项具体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执行上存在很多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据教材,必然使课堂知识内容滞后于现实发展。鉴于此,社会保障相较于其他课程,自身特点给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

其次,学生容易受自身阅历和课程内容影响,感到社会保障学整门课程内容都与“生老病死”有关,至少这些内容现在与自己没有关联,所以对课程内容自然提不起兴趣。

最后,学生容易对本课程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有的认为社会保障学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六大模块没有体现出重要地位,导致学生对社会保障学不太重视。

二、社会保障课程教学研究目标

教学过程中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几方面能力:第一,通过构建社会保障理论整体框架体系,使学生能从整体观出发分析中国社会保障各方面问题。第二,深入社会保障各个板块,能有效分析问题,树立学生自己的问题观。第三,深入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1.讨论教学法

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很多方面都不完善,专门依靠教师讲授远远不够,需要引导学生多读相关书籍,多关注社会保障领域相关问题,多思考社会保障制度未来应如何发展。例如:养老保险学习中,首先给出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分析:(1)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最大压力是老龄化,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在这种压力下我国养老保险实施现状如何?能否满足社会的养老需求?(3)未来的养老保险如何才能应对老龄化?其次分别就每一个问题让学生组织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教师融入社会热点共同讨论,如:养老压力环节,让学生讨论会同意父母入住养老院吗?通过这些问题的辩论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未来养老院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在这种教学思路下,学生学习一直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不同学生由于自身经历、学习经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会从各个维度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激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员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以及产生自主性和协同性学习。

2.案例教学法

社会保障学课程的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都较强,教学中如果不结合案例,课堂教学形式就会显得死板,内容枯燥乏味。此外,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无法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而案例教学法则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案例教学中,针对案例涉及的主要问题,首先进行与案例问题相关理论的回顾或者阐释,再对与案例有关的政策规定做出正确解读。因此,该课程案例教学实施和完成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对案例问题的相关理论和现实政策,提高学生自觉运用社会保障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例如:社会保险内容讲授中,对于社会保险的每一个险种而言,相关政策是实施依据,相关社会保险争议和问题往往是围绕政策实施形成的,借助相关案例认识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不但可以重新理解相关理论和政策,还可以激发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3.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运用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感受和学习课堂知识。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在活动开始之前设计角色扮演情景,进而分配角色。社会保障学课程中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就是应用了该方法具有的游戏性质的娱乐性特点,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既能让学生学习效果有所增强,又能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课程实质,更为熟练地掌握并且运用课程内容。该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社会保障知识的兴趣,促进了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4.实践教学法

由于教材偏重于介绍社会保障理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故设计了三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实践性环节:一是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进行考察和调研,带学生到北京市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事服务大厅参观学习,了解该服务机构的工作性质与服务内容。二是到社会养老服务部门进行调研。三是进行暑期社会保障专业问题调研,结合教师相关研究课题进行,并要求学生提交专业的调查报告,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四、结语

因社会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我们在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授,又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摸索高效、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有较大收获,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07-02

校企合作是世界各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并逐渐成为教育与产业经济结合、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正由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社会产生的巨大作用,我国学者对校企合作问题的理论研究成为热点。笔者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对后续研究进行思考。

近年来校企合作研究的发展

纵观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学校与企业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企业办学到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主题。为了更好地梳理学术界对校企合作专题的研究,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库”和“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库”为检索工具,以总目录为具体检索的子目录,通过输入“校企合作”作为篇名主题词进行检索。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10月4日,共查到6 238篇论文,其中期刊论文6 153篇、硕士论文82篇、博士论文3篇。

从年度上来看,1990~1997年之间论文数量保持在10篇以内,1998~2005年之间论文数量保持在100篇以内,2005以后论文数量快速增长,进入2010年后在1 000篇以上(见表1)。同时,最早的硕士论文出现在2005年,有4篇论文涉及校企合作的主题,分别是南京理工大学的《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湖南大学的《南方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运作研究》、西安理工大学的《基于博弈的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过程研究》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湖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研究》;而3篇博士论文均在2011年,分别是天津大学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武汉大学的《校企合作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对我国校企合作研究成果的梳理

(一)校企合作的基本认识研究

这主要涉及校企合作的内涵、意义、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与形式。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将校企合作定义为: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获得报酬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在这里,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一是从人才培养出发,强调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二是从科学研究出发,强调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三是从社会服务出发,强调校企合作是学校“育人”功能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有机结合。同时,从掌握的资料来看,学者对校企合作意义的认识相对统一。推动开展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理论、价值链理论、人力资源外包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等。在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提供的推进校企合作工作指导手册中《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对照表》最具有代表性,可以全面地反映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过程。合作内容有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习教学、能力评价、研究开发、招生就业和学生管理等9个重要环节,每项合作内容对应基本形式、延伸形式和拓展形式三个不同阶段的合作形式,体现出层层提高的递进关系。其中,基本形式是目前校企合作的普遍做法,是对职业院校的基本要求;延伸形式是在基本形式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合作方式具有先进性;拓展形式的合作过程是企业起主导作用,是在基本形式和延伸形式基础上的开拓创新,具有超前性、启发性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国内许多学者和专家根据校企合作的目标导向、合作主体等不同,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见下页表2),从而为校企合作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

校企合作是世界上发达国家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从实践上来看,国外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苏联的“基地企业”、日本的“产学结合”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同时,伴随着对国外经验认识的深化,学者对相关经验的挖掘更具体、更有深度。如社会伙伴关系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领域常用的一种合作关系,分为法定社会伙伴关系、社区伙伴关系、协商型伙伴关系。这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必须强化产学间的知识转移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职业院校要变革传统上以技术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社会各方建立多样化的协作关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应在合理借鉴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克服校企合作政策制定过程中认识层面的问题,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操作性的公共政策体系。

(四)校企合作的相关主体研究

校企合作主体的研究,主要是对校企合作机制构建的主体进行划分和归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都对此提出明确的要求: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健全校企合作、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院校和师生成为校企合作的主要主体,主要有校企双边互动式、校企生三方共赢式、校企官三方一体式和校企官行四方联动式等四种形式。利益部门的博弈,不仅减缓了校企合作政策的流速,还有可能转变校企合作改革政策的流向,使得改革举措偏离民众的利益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需求。因此,要明确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院校和师生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与义务,将学校主导、以感情联络为主的浅层次合作转变为校企共同主导、以依法依规办事为主的深度合作。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研究日益成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对校企合作的概念尚未达成一致,校企合作实践中企业的积极性尚未真正发挥,等等。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当高职教育走向内涵发展阶段的时候,校企合作研究必须给予充分的支持。为此,立足于职业院校层面,未来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必须在以下两点有所突破。

(一)恰当界定校企合作的内涵特征

校企合作中存在着U型曲线现象,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强度、紧密程度等有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发展趋势,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这意味着校企合作水平取决于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功能、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组织的指导作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特征和学校主体要素的积极作用与贡献。当前,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意识非常关键,必须以此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并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在这种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内涵界定就必须把这些关键要素反映出来,并注重把握好职业院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边界,形成学校与企业互动的状态,使其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注重制度设计,实现“价值认同”和“利益共享”的有机结合

制度创新是校企合作的着力点。它需要考虑两点:一是价值认同问题。当前,高职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在“就业教育”中注入“创业教育”元素,在培养模式上将平面化的“适应性”优化为多维度的“导向性”,在课程建设上从“以职业活动为中心”转向“以职业人为中心”。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企业互动合作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多赢价值目标。二是利益共享问题。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是校企双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为了深化合作,必须在系统分析校企双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双方的利益诉求,使校企双方共享合作成果。

参考文献:

[1]尹庆民,陈浩,裴一蕾,王晓红.校企合作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的模式及保障机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91-100.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推进校企合作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杨丽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社会伙伴关系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67-71.

[4]陈鹏,庞学光.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基于2005~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文章的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3):30-35.

[5]马树超.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8-31.

[6]张鸿雁.将校企合作写入院校制度[N].中国教育报,2012-06-13:(5).

[7]蔡春红.基于价值导向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7):11-13.

[8]周鸿羽.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目标调适[N].中国教育报,2012-05-12:(5).

[9]王振洪.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利益诉求的有效载体[J].中国高等教育,2011(8):83-85.

篇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积极主动地正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多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而引导社会热点,疏导民众情绪,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的社会因素。我们专门组成课题组,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菏泽市3个县区的城市居民中进行了一项社情民意问卷调查。具体实施中采用入户调查和团体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18周岁以上城市居民中抽取了350人作为调查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24份。我们对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和多位交叉统计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城市居民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物价上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腐败问题、住房问题、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问题、公共卫生与医疗问题、道德风尚缺失问题、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等等。具体调查内容如下:

一、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目前更加突出。在可多选的18个社会问题中,76.3%的被调查者认为“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目前社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就该问题的严重程度看:86.1%的认为“很严重”或“较严重”。对今后一、二年收入差距问题的变化预期,51.6%的认为“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对短期内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公平程度的期望值不高。收入问题已经给52.5%的被调查者带来了生活压力,同时座谈中还发现,在当前形势下,低收入和无收入群体的处境更加艰难。由此可见收入差距问题的严重性。

为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我们就问题的最主要体现、最主要原因和解决的措施进行了调查。对“目前收入差距问题最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6.8%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体现在“行业之间”。其他的依次是“城乡之间”,占19.5%;“地区之间”,占12.5%;“不同学历群体之间”,占9.2%;其他,占2%。看来解决“行业差距”问题是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着眼点。

对“导致目前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最主要原因”,50.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行业垄断”,其他依次是:“市场竞争机制不规范、不健全”,占38.2%;“个别部门不合理的福利、津贴”,占36.5%;“个人受教育程度不同”,占15.3%;“政府对个人税收的调节力度不够”,占15%;“地区的自然优势”,占14.6%;“个人努力和能力大小不同”,占12%。

对“目前缩小收入差距的最有效的措施”,47.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其他的措施是“打击行业不合理收入”,占45.4%;“提高劳动者技能”,占25.8%;“完善市场竞争体制”,占25.2%;“扩大就业面”,占19.2%;“强化个人税收的调节力度”,占19.2%。

总之,这种评价与我们所面临的客观情况是基本吻合的。目前市直和县区、县区和乡镇、公务员与工人、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直接影响居民的情绪、关系社会的稳定,更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物价上涨问题

物价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居民对物价的感受比较强烈,物价状况直接影响居民对当前生活的评价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期。近年来,物价上涨问题一直是城市居民广泛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在城市居民并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物价开始上涨并且幅度超出预期,确实增加了百姓的压力和不安。

调查显示,对当前的物价变化,68.1%的被调查者认为今年的物价“大幅上涨”和“有所上涨”,14.1%的认为“没变化”,17.8%的被调查者认为“稍有下降”。调查发现,对今后一、二年物价变化情况,62.3%的被调查者认为物价将“大幅上涨”和“有所上涨”,16.6%的认为“没变化”,21.2%的居民认为将“稍有下降”和“大幅下降”。

这种超出预期的上涨使得60.2%的被调查者从设计的可多选的18个社会问题中将“物价上涨问题”列入“目前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同时这种超出预期的上涨也给37.6%的被调查者带来了生活压力。之所以出现这种压力和不安是因为收入与物价上涨不能同步。这种不同步状况不仅现在如此,今后一二年也不乐观。调查显示,对今后一、二年收入增长与物价增长的关系变化情况,13%的被调查者分别认为“收入增长高于物价增长”,42.5%的认为“收入增长与物价增长大致相抵”,44.5%的认为“收入增长低于物价增长”。当前物价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民生问题,它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也是较为显著的。为此,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不能放弃平稳物价这个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三、环境污染问题

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致力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但63.2%的被调查者认为“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是目前社会中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这说明,随着全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更加注重自己的生存环境质量。但随着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进一步控制企业排污总量难度加大,而环境的自净能力又难以提高,因此,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市民的关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更加强有力的措施,对排污严重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对部分治理污染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收排污费,由政府投资进行污水处理;对于部分资源消耗型排污严重的企业,采取鼓励转移、调整、产业升级等措施,尽快改善和保护环境,留一方碧水蓝天,为子孙后代造福。

四、腐败问题

尽管我们党一直在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和强力治理腐败,但66.1%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社会中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是“腐败”,就其严重程度和好转程度看,36.8%的被调查者认为“很严重”,30.5%的认为“一般”,26.5%的认为“正在好转”,6.2%的认为“很正常”。对于腐败问题,我们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预防和惩治腐败,不能零打碎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当像中医治病一样,把它作为一个系统,通盘考虑,长远安排,实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五、住房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和工作推进,带有粗放式扩张色彩的房地产行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后再度飙升。70.4%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房价“大幅上涨,超乎百姓承受”,而且44.8%的被调查者认为今后一二年房价还会“大幅增加”和“有所增加”。这也致使住房问题在诸多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成为33.7%的被调查者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41.8%的被调查者认为“住房问题已经演变成为目前社会中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已经给37%的被调查者带来了生活的压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的房价高企中飙升,50.1%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调控不力”,29.8%的认为“土地价格太高”,7.3%的认为“通货膨胀”,4.8%的认为“开发商原因”,4.5%的认为“金融危机”,只有3.5%的认为是“经济规律,资产自然增值”。本次调查结果与理论界普遍认为在中国房地产问题上“政府是具有责任的”基本吻合。城市化粗放扩张需求不减、地方政府圈地卖钱欲望不退、百姓追求购房获利期望热度有升无降、房地产商追逐超额利润的嗜好仍然旺盛,都是影响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六、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不仅影响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还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就业与再就业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政策扶持。然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技术进步引致的劳动资本的持续下降使得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更加严峻。28%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社会中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比较严重,28.4%的被调查者认为其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就业问题。可见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仍然严重,受到了被调查者的较大关注。

导致就业难的主要原因,50.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就业机制不完善,就业机会不平等”,19.4%的认为“就业者自身素质有问题”,18.2%的认为“就业者择业观不现实”,9.5%的认为“创业环境不好”,2%的认为“社会新开工企业不足”。

目前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42.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9.7%认为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14.2%的认为是“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3.9%的认为是“女性就业”。这为我们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

七、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问题

调查发现,35.7%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不公平”。对“就您的能力和工作精神而言,您目前的收入是不是合理”的说法,只有27.4%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44%的认为“一般”,28.7%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太合理”和“不合理”。调查发现,对“您认为在工作中您的付出与得到的报酬合理程度如何”的说法,只有32.9%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26.8%的认为“一般”,40.3%的认为“不太合理”和“不合理”。在“您认为当今社会对哪种人有利”的价值判断中,有高达93.6%、91.7%、83%的被调查者分别认为对“有权的人”、“有钱的人”、“有关系门路的人”有利。相比之下,只有37.3%和29.1%的被调查者认为对“有苦干精神的人”和“有道德的人”有利。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当前,一方面要倡导树立科学的公平观,正确认识公平的历史性和相对性,从实际出发,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继续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环境,从道德、法律、制度、政策等各个方面入手,把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落到实处。

调查显示,24.3%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保障问题是其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评价目前社会保障体系时,有51.8%的被调查者表示“很完善”和“比较完善”,20.7%的认为“一般”,27.6%的认为“不太完善”和“不完善”。在进一步的考察中发现,对“与去年相比,您所获得的社会保障是否有所提高”,50.6%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很大提高”和“略有提高”,35.5%的认为基本持平,有12.2%的认为“略有下降”和“有很大下降”,另有1.6%的认为“没有享受社会保障”。

对“怎样才能保障未来的生活”,有57.6%的被调查者选择“政府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排在首位。这说明被调查者对政府和单位提供福利保障的依赖心理仍然没有改变,但是新的生活生存观念也开始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态度。因此,政府强化社会保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有利于增强城市居民的生活信心。

应对看到,近年来,我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从这次城镇居民积极的评价中可以明显看出,城市居民是首肯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居民对社会保障的预期越来越强。因此,如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政府的补贴数额,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是当前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

八、公共卫生和医疗问题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我国已经开始暴露出来,越来越成为群众普遍不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问题领域的一个社会焦点问题。这个问题给30.7%的城市居民造成了很大的生活压力,由24.3%的被调查者将其列为目前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看来,尽管国家在不断削减药价和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但只有40.2%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医疗状况有“好的变化”,59.8%的认为“没变化”和“有坏变化”,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

为了进一步确认当前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存在哪些突出问题,42.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看病贵”问题,33.5%的认为是“医疗资源配置不公问题”。看来解决公共卫生和医疗问题的重点是解决“看病贵”和“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

九、道德风尚缺失问题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大多数人最缺乏的道德品质是“诚实守信”。调查中,对“您认为哪些道德品质是目前大多数人最缺乏的”,在我们给的20个选项中,被调查者认为近年来大多数人最缺乏的道德品质列前三位的依次是诚实守信,占64.5%;责任感,占44.1%;正直坦率,占40.9%。除此之外,敬业精神、爱心、遵守法纪、宽容大度等所选比例超过了三成,分别占33.9%、31.6%、30.6%、30.6%。而善良、孝顺、乐于助人、节俭、尊重他人、自制力等所选比例均在二成左右,分别占23.1%、23.0%、22.4%、21.4%、20.7%、19.4%。说明加强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调查中,被调查者认为最不能容忍的公民行为是“交通肇事后逃跑”。对“您最不能容忍的公民行为”,在我们给出的15个选项中,被调查者认为近年来最不能容忍的公民行为列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交通肇事后逃跑,占74.0%;公款超标准消费,占55.3%;见死不救,占52.0%。除此之外,扰乱治安、在公共场所吐痰丢杂物宠物、不遵守交通秩序闯红灯、婚外恋等所占比例均在三成以上,分别占41.1%、35.5%、31.3%、30.9%。而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偷税漏税、毁坏公物、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等所占比例也在二成以上,分别占27.3%、25.0%、25.0%、21.7%。

同时,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人际关系不够和谐。在回答“您对当前社会上的人际关系状况是否满意”时,26.7%的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48.5%的表示“一般”,有24.8%的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

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之一是“不讲信用”。调查中,对“您认为目前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是不是讲信用”,有43.5%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多数人都是讲信用的”,29.2%的认为“一半人讲信用,一半人不讲信用”,更有27.3%的分别认为“只有少部分人讲信用”或“没人讲信用”。信用的缺失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极为不利。

为此,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不断拓展和深化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居民思想道德素养,规范道德行为,提高文明程度,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融洽的社会氛围,为“和谐菏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

当前,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逐步推进,该问题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对该问题被调查者不仅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而且还在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调查显示,有45.0%的被调查者对政府服务工作表示“很满意”和“基本满意”,35.8%的表示“一般”,只有16.9%的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另有2.3%的表示“不关心”。从结果可以看出,满意率高出不满意率为28.1%,说明市委、市政府服务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城市居民是认可的。

调查中,我们把政府每年为城市居民所做的实事归结为环境污染治理、绿化美化、城市管理、市政建设、道路建设、危房改造、公共交通、邮电通信、电网改造、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商业旅游服务业整顿、医疗医药、社会治安、社区服务等十四个方面,主要从受益最大、最有成效、最没成效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受益最大的实事是绿化美化,占35.6%;认为最有成效的实事仍然是绿化美化,占32.5%;认为最没成效的实事是医疗医药和环境污染治理,均占28.2%。

篇6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障 家庭养老

截至200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5亿左右,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以上,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中国已经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个人口学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的问题,对社会和政府而言都是一个挑战。老年人的照料和慰籍等保障问题,则是来自于老龄化的首要挑战,是社会和政府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美国学者哈罗德·L·维廉斯基在对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后,曾概括道:“社会保障始终作为经济增长和人口变动的天然伴侣而发展起来,并且,从来都是由于政治家的洞察力、公众压力和福利机构的交互作用而迫使它尽快出台”。社会保障制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史也表明,人口变动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保障的发展进程,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健康运行的客观条件之一。

1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提出的挑战

1.1人口老龄化迫切地要求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我国人口老龄化有着发展迅速和规模巨大的特点,家庭对老年人实施的照料程度很明显是有限的,需要依靠社会和政府机制来对此进行干预。从保障制度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是在正式养老制度相对残缺的情况下发生的。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社会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往往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在人口老龄化出现之前,就已经建立了正式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的时候,这些国家面临的问题不是建立一个新的制度体系,而是改革或对旧的制度进行修正,例如替代率、退休年龄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的问题等等。而我国原有的正式养老保障制度是相对残缺的,主要表现在它的覆盖面低,养老金收入来源单一,而且风险分散单位太小等。所以在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下,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着与发达国家根本不同的一个任务就是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1.2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养老的社会、经济压力

第一,大幅度提高了老年人口的赡养率。现行社会保障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在长期稳定的人口结构下,生产性劳动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将由下一代生产劳动者承担。显然,未来老年人口抚养率较大幅度的上升,必然导致在老龄化的高峰期其生产性劳动人口不能也不可能负担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从而威胁社会保障机制的运行。

第二,大幅度地增加了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将面临较大幅度的增加。一般趋势表明,经合组织国家养老保障费用的比重,将从1984年的10.3%上升到2040年的20.2%,即翻一番,仅养老保险费用支出就将耗费国民收入的20%以上,若加上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显然会有更多的国民收入将为老龄化所带来的强劲需求而吸收。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银色浪潮”的冲击,这笔费用还将继续不断增大。我们相信,21世纪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但是面对具有世界20%的人口,25%的老年人口的大国来说,国家经济是否能够承担大约5—6亿抚养人口足够的生活和必需的服务费用,是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做出承诺的。

无论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口抚养率产生影响,还是迅速增加社会保险费用支出,归根到底即是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何种方式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老年经济保障的压力,应该说是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急待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未来的时间内,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构建有助而不是有碍于经济增长的社会保障模式,真正建立起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保障基金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创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才是我们面对风涌而至的“白发色浪潮”所能作的唯一选择。

2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目标

人口的养老保障体系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是社会安全的需要,但深人分析,它要满足的目标是多重性的。因此,这一制度的构建也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2.1满足老年人口的社会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一个具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中,人们可以获得较高程度的社会安全感。但社会安全感的形成与经济水平并不绝对地成正比例相关关系。养老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家庭、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口的经济安全,更重要的是侧重于对老年人口的精神安全的设计,在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之下,强调家庭对老年人口的支持作用,强调老年人口自身的作为和社会养老价值观下对老年人口的尊重,满足老年人口为社会所需要,没有被社会所抛弃的精神享受。

2.2满足社会公平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它关注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保障,以求得整个社会的安全。因此,养老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覆盖了全体社会公民的网络,强调不同所有制下、不同职业以及城乡人口之间的统一性,有利于促进人口的流动和城乡劳动力之间的转移,强调对整个社会的公平。

2.3强调对个人的激励作用

社会保障的设计不仅应满足公民的安全感,还应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使其能够促使个人努力工作,为推动经济的发展带来动力。养老保障体系从本质上来讲,应该尽量排除了对政府过多的经济依靠,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储蓄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一个宽松的养老环境,体现多积累则多得的原则,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公平,既保证公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又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工作动力。

2.4减少管理成本

传统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由两条线组成,不仅在资金使用上容易混淆而且还是造成管理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充分利用非正式的制度从管理成本上来讲也是更经济的。同时,将原来的两条线变成一条线,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管理的成本。

最后,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长期的任务,而且它的实施还需要有资本市场、宏观环境等多方面的支持。

3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构想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制的构建必须要立足于中国国情这片特殊的土壤,应该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以社会和社区服务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统一的保障制度。

3.1以家庭保障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历史选择

毫无疑问,家庭一直都是我国社会的基石,自古以来,家庭一直是社会成员最坚实的避风港,无论是在社会、经济还是情感方面,家庭都是个人的支柱,而非政府或团体。家庭养老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比正式的制度更经济,还在于它所能够给家庭成员提供的一种亲密而稳定的情感归属,而这种情感上的慰藉才正是更多老年人所需要的东西。

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我国城乡生活中最大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中国传统的这种亲子与尊老敬老的孝道文化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还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强调家庭的养老功能,把家庭作为养老的基础,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为统一的正式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讲,不是要取代家庭的保障功能,而应是在加强家庭养老文化的基础上,对家庭保障功能的一种补充。

3.2在正式保障制度中

突出社会救助的作用,同时建立以个人储蓄积累为主的个人帐户制度,辅助以商业保险,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统一的保障体系。包括世界银行专家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建议,我国的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应采取供款基准制和受益基准制相结合的混合制,即,在实施个人账户制度的同时设立固定津贴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的出发点一是要保证退休者的收人,或者说是要建立最低养老金保证;二是要通过统筹,即转移支付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原则。

①建立大规模的、覆盖全国城乡的以个人帐户为中心的基本保障制度。保障范围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公民。

②建立以商业保险为中心的附加保障。该层次主要是为那些不满足于基本保障的经济收人较高的公民提供保障,属自愿性质。

篇7

截至200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5亿左右,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以上,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中国已经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个人口学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的问题,对社会和政府而言都是一个挑战。老年人的照料和慰籍等保障问题,则是来自于老龄化的首要挑战,是社会和政府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美国学者哈罗德·l·维廉斯基在对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后,曾概括道:“社会保障始终作为经济增长和人口变动的天然伴侣而发展起来,并且,从来都是由于政治家的洞察力、公众压力和福利机构的交互作用而迫使它尽快出台”。社会保障制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史也表明,人口变动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保障的发展进程,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健康运行的客观条件之一。

1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提出的挑战

1.1人口老龄化迫切地要求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我国人口老龄化有着发展迅速和规模巨大的特点,家庭对老年人实施的照料程度很明显是有限的,需要依靠社会和政府机制来对此进行干预。从保障制度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是在正式养老制度相对残缺的情况下发生的。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社会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往往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在人口老龄化出现之前,就已经建立了正式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的时候,这些国家面临的问题不是建立一个新的制度体系,而是改革或对旧的制度进行修正,例如替代率、退休年龄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的问题等等。而我国原有的正式养老保障制度是相对残缺的,主要表现在它的覆盖面低,养老金收入来源单一,而且风险分散单位太小等。所以在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下,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着与发达国家根本不同的一个任务就是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1.2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养老的社会、经济压力

第一,大幅度提高了老年人口的赡养率。现行社会保障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在长期稳定的人口结构下,生产性劳动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将由下一代生产劳动者承担。显然,未来老年人口抚养率较大幅度的上升,必然导致在老龄化的高峰期其生产性劳动人口不能也不可能负担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从而威胁社会保障机制的运行。

第二,大幅度地增加了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将面临较大幅度的增加。一般趋势表明,经合组织国家养老保障费用的比重,将从1984年的10.3%上升到2040年的20.2%,即翻一番,仅养老保险费用支出就将耗费国民收入的20%以上,若加上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显然会有更多的国民收入将为老龄化所带来的强劲需求而吸收。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银色浪潮”的冲击,这笔费用还将继续不断增大。我们相信,21世纪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但是面对具有世界20%的人口,25%的老年人口的大国来说,国家经济是否能够承担大约5—6亿抚养人口足够的生活和必需的服务费用,是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做出承诺的。

无论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口抚养率产生影响,还是迅速增加社会保险费用支出,归根到底即是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何种方式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老年经济保障的压力,应该说是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急待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未来的时间内,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构建有助而不是有碍于经济增长的社会保障模式,真正建立起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保障基金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创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才是我们面对风涌而至的“白发色浪潮”所能作的唯一选择。

2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目标

人口的养老保障体系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是社会安全的需要,但深人分析,它要满足的目标是多重性的。因此,这一制度的构建也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2.1满足老年人口的社会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一个具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中,人们可以获得较高程度的社会安全感。但社会安全感的形成与经济水平并不绝对地成正比例相关关系。养老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家庭、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口的经济安全,更重要的是侧重于对老年人口的精神安全的设计,在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之下,强调家庭对老年人口的支持作用,强调老年人口自身的作为和社会养老价值观下对老年人口的尊重,满足老年人口为社会所需要,没有被社会所抛弃的精神享受。

2.2满足社会公平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它关注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保障,以求得整个社会的安全。因此,养老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覆盖了全体社会公民的网络,强调不同所有制下、不同职业以及城乡人口之间的统一性,有利于促进人口的流动和城乡劳动力之间的转移,强调对整个社会的公平。

2.3强调对个人的激励作用

社会保障的设计不仅应满足公民的安全感,还应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使其能够促使个人努力工作,为推动经济的发展带来动力。养老保障体系从本质上来讲,应该尽量排除了对政府过多的经济依靠,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储蓄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一个宽松的养老环境,体现多积累则多得的原则,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公平,既保证公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又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工作动力。

2.4减少管理成本

传统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由两条线组成,不仅在资金使用上容易混淆而且还是造成管理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充分利用非正式的制度从管理成本上来讲也是更经济的。同时,将原来的两条线变成一条线,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管理的成本。

最后,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长期的任务,而且它的实施还需要有资本市场、宏观环境等多方面的支持。

3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构想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制的构建必须要立足于中国国情这片特殊的土壤,应该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以社会和社区服务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统一的保障制度。

3.1以家庭保障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历史选择

毫无疑问,家庭一直都是我国社会的基石,自古以来,家庭一直是社会成员最坚实的避风港,无论是在社会、经济还是情感方面,家庭都是个人的支柱,而非政府或团体。家庭养老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比正式的制度更经济,还在于它所能够给家庭成员提供的一种亲密而稳定的情感归属,而这种情感上的慰藉才正是更多老年人所需要的东西。

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我国城乡生活中最大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中国传统的这种亲子与尊老敬老的孝道文化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还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强调家庭的养老功能,把家庭作为养老的基础,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为统一的正式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讲,不是要取代家庭的保障功能,而应是在加强家庭养老文化的基础上,对家庭保障功能的一种补充。

3.2在正式保障制度中

突出社会救助的作用,同时建立以个人储蓄积累为主的个人帐户制度,辅助以商业保险,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统一的保障体系。包括世界银行专家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建议,我国的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应采取供款基准制和受益基准制相结合的混合制,即,在实施个人账户制度的同时设立固定津贴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的出发点一是要保证退休者的收人,或者说是要建立最低养老金保证;二是要通过统筹,即转移支付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原则。

①建立大规模的、覆盖全国城乡的以个人帐户为中心的基本保障制度。保障范围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公民。

②建立以商业保险为中心的附加保障。该层次主要是为那些不满足于基本保障的经济收人较高的公民提供保障,属自愿性质。

篇8

2008年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5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4万人。全年共有51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120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56.8亿元,比上年增加42%。我国养老保险金的缺口按世界银行的测算将形成债务约3万亿元。60岁以上的老人已占农村总人口的10.2%,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增加,农村养老保障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现行农村大部分地区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仍停留在试点探索阶段,尤其是贫困地区养老保障的运作处于真空区。理论界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仍未形成共识,贫困地区养老保障建立更是难中之难。因而如何在贫困地区构建有效的养老保障模式对于其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贫困地区养老保障概况

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2001年国家《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的制订实施使老少边穷地区592个“国定贫困县”面貌焕然一新,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农村贫困人口也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人。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现,贫困地区老龄化间题尤为突出,贫困地区养老保障的建立迫在眉睫。农村养老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初试至今完善创新阶段,养老保障年金来源主要强调个人缴纳为主,集体、国家为辅,实行中央、地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统账模式”,而实际则是按商业保险的运作模式,养老保障年金来源走个人单方负担,实行个人账户积累模式。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我国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上升至2008年的0.51,城乡居民收人比已从1983年的最低点1.82:1上升至2007年的3.33:1, 2008年两者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态势,相对贫困问题日益严重,养老保障金自筹已不现实。且国家社会保障费用在城乡间分配极不均衡。城市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占人均GDP的比重为15%,而农村只有0.18%,城市享受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90倍之多,农村仍有6000万左右的贫困农民得不到任何救助。

二、贫困地区现行养老保障面临的问题

1985年大别山革命老区麻城市农民年人均纯收人仅为254元,在国家重点扶贫政策的推动下,2007年麻城市农民年人均纯收人达到2756.42元,22年间同比增长约11倍,年均增长仅为5%,且仅为同期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人4140.36元的66.57%,农民年人均纯收人仍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对该市三镇共7个行政村4个自然村涉及人口近1.2万人(直接被访87户,其中“421”家庭11户,五保家庭10户,60岁以上老人116人,40岁到60岁151人,40岁以上文盲73人,小学学历162人,初中学历68人,高中及以上学历37人,人均耕地一直在0.86亩左右)以养老保障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为中心话题的调查走访,由SPASS 15.0软件统计得到贫困地区养老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对农村养老保障相关知识、政策、法规知之甚少;一代人已过投保年龄(专指五保户和两代户);两代人已过投保年龄(专指三代和三代以上户);无足够投保资金;投保容易受保难,存在欺骗嫌疑;子女养老、土地保障足以养老;感觉意义不大,听天由命;养老保障金低,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自己有足够能力养老等。其参选户数分别为:71, 27. 54, 56, 22, 39. 43. 17. 11;所占比例分别为:81.61%, 31.03%, 62.07%, 64.37%, 25.29%.44.83%, 49.43%, 19.54%, 12.64%。

三、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视闭下贫困地区养老保障有效需求不足分析

1.经济学

贫困地区经济正逐步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以打工经济为主体、新型小农经济为补充的格局转变,户均绝对收人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较之城镇经济的发展仍相对迟缓滞后,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并存。一方面这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尤其在出现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疾病等情况下,农户很可能再次陷人贫困或极度贫困。另一方面贫困地区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仍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人力资本投资缺失直接限制其收人水平的提升。

在个人和家庭可支配资金还不充裕的情况下,一方面个人和家庭低收人的“马太效应”使得现行商业养老保障彰显门槛过高,直接导致农户对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追求上升到一个新高,诸多理性农民不再死储蓄,转而加大改善生活、关注健康的投资,直接替代了对养老保障的需求。

2.社会学

“80后”啃老现象严重,养老保障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对养老保障的迫切需求,更趋向于即期消费。老一代则肩负扶持下一代和赡养上一代的责任,虽曾考虑几十年后的自身养老问题,但低且不稳定的打工、务农收人使他们常常穷于远期规划,养老保障似乎是水中月常常被搁浅。诸多证据表明:农村“空巢老人”已成为中国社会中最为弱势的群体,理应是当下养老保障的主体,但高达39.3%的老人生活贫困,45.3%的农村老人认为生活得不到保障。 转贴于

土地是农村养老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土地规模大小、土地产出状况、土地收益等都直接决定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大小。贫困地区多为老少边穷地区,城镇化程度低,土地破坏程度相对较低,且“80后”不懂农活,使得老一代和空巢老人的人均实际使用土地规模增加,土地作为老一代农民最低养老保障仍有较大前景。

3.人类学

贫困地区社会秩序主要靠老人的权威、教化以及乡民对于社区中的规矩和传统的习惯来保证,通常法律让位于礼治。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这也使得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中始终发挥桥头堡的作用。相伴而生的“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文化思想对农村的影响根深蒂固,对于养老的责任在认知上始终坚持认为是子女的义务而非国家养老保障体系。

在近30年打工经济冲击下,无数精英从农村流出,削弱了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更削弱了地方文化的根基。代沟“消失”,老人内心的孤独感、遗弃感增强,老人变更消费观念“留一手”,衍生出节制生育、崇尚自求多福、自我积极养老的文化理念,积极开拓养老的社会化空间正成为时代的潮流。

四、贫困地区养老保障模式创新

1.村民自治型养老保障模式

国内外现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按资金筹集和供给方式的不同划分大致有社会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险型、强制储蓄型四种。我国学者对这四种社会保障模式在中国农村的适用性研究上认为:社会保险型与我国现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可以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选择;强制储蓄型可作为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补充模式,不具普适性;国家保险型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可小范围、阶段性地选择该模式。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历史文 化的复杂性、教育医疗水平的差异性等国情,由阿罗不可能定理知不可能有统一的养老保障模式普适于中国农村。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从我国农村基层自治中似乎找到一种有效的养老保障方案—村民自治型养老保障制度,该制度主导思想为:以村为单位建立养老保障经办中心,村民缴费为主、国家为辅、村委会有效参与,村民民主协商最低缴费档次和受保额度。

2.村民自治型养老保障模式可行性分析

首先,覆盖面广。该方案实施灵活、简洁易行,全国农村行政村均可试行,它将中国目前农村试行的养老保险具有明显的社区性与民主政治紧密结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社会养老保障能惠及农村地区的每一个农民。

其次,养老保障管理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省去建立庞大的管理机构、雇用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导致的巨额管理费用,省去调查农户经济状况、消费水平等交易成本,间接增加养老保障金的来源。

再次,提升贫困地区社会互助水平。自治型养老保障制度将推动村委会从传统管制型向服务型角色转变,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增强村民间凝聚力,构建和谐农村。

篇9

论文摘要:《社会保险》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了《社会保险》课程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从《社会保险》课程的特点和目前《社会保险》课程的教学方法出发,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种教学方法可以在《社会保险》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以期能够改善《社会保险》课程的教学效果。

《社会保险》课程是全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整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体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该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还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理论,并能熟练地应用和操作,需要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精华的同时,继续探讨和研究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其满足市场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下列教学方法的尝试和运用。

一、采用基于PBL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基于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参与式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以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创新力和理解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主人,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和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基于PBL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在《社会保险》课程中的应用探索包括如下环节:1.设计适合学生自学研究的问题体系。PBL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并且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培养综合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材料,学生之间通过协作交流来探索和解决一个个问题,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此模式下,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其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社会保险的实践性决定了《社会保险》教学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基础,帮助学生学懂并运用知识于实际,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针对《社会保险》课程特点设计适合学生自学研究的问题体系时,可把社会保险在当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情境真实地引入课堂,突出社会保险事件的时效性,高度关注重大热点、焦点,关注社会生活,选择最贴近学生的事例,激发其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的思考和活动有较大的空间,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2.科学地进行分组。PBL学习过程均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可随机抽样确定组长,组长和组员之间自行双向选择,这样组员和组长之间可以由于共同的爱好、动机、兴趣走到一起,每个组员都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产生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小组组长进行组员的明确分工,组织组员用所学的知识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积极讨论,要求每个组员必须发言。讨论完成后,每个小组长陈述自己小组讨论结果和存在分歧的问题。这样每个小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常出现课堂讨论延续到课下的场面。3.教师组织教学和管理课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PBL 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BL 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讲授知识,而是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小组学习。在PBL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投入更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组织和策划教学过程,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通过 PBL 教学案例的编写、综合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指导手册的编写等来表达和实现;另一方面作为课堂的指导者,要运用多种管理手段控制课堂节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启发和激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鼓励组员之间互相争论、质疑,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将经典著作选读有效运用于社会保险教学全过程

《社会保险》课程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主干课,该课程的开展为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假设进程的加快,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这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仅靠《社会保险》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很难实现的,而经典著作一般立意较高而且着眼长远,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陶冶其情操是大有裨益的,这恰恰可以弥补原有专业教育的不足,起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如对现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的《贝弗里奇报告》以及《福利经济学》等,这些经典著作不仅揭示了本学科的内在逻辑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而且对专业的发展做出富有远见的规划。如果学生能够接触并系统地学习此类著作,对其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以及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

三、重视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 “要坚持能力为重的培养模式,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社会保险》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社会保险人才。因此,实践教学是《社会保险》课程中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普通高校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而言,固然需要系统地学习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但接受有效的、有特色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的训练尤为重要,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战场。所谓实验实践教学,是指在理论教学之外,通过模拟的或者真实的实验实践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在《社会保险》课程中设置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创新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实验实践能力的训练;二是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平台,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实践、创新等各种能力,进而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竞争力。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吉林大学都开设了社会保险基金信息管理系统模拟实验室。在仿真的环境中, 使学生体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操作的全过程, 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西南财经大学还设有保险精算实验室, 对于理论教学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适应了我国不断增长的对社会保障领域高级人才的需求。

在《社会保险》课程的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以上三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社会保险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总之, 社会保险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能动的过程, 它需要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及普通教师的共同努力。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迅猛发展, 对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带来了新挑战, 我们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符合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公共治理;内容分析;分类法

公共治理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一个热点问题,当时西方的政治、社会危机的产生推动了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与范式变革[1]。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回应公民的需求并提供某些公共服务;二是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治过程在多大程度上激励决策者回应公民要求[2]。基于对公共治理研究的内容分析,不仅可以总结先现今公共治理研究的现状,同时能够发现研究整体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资料。

笔者主要从中国CNKI学术总库上,搜索到了近三年有关于公共治理研究的文章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并对搜集得到的资料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由于中国CNKI学术总库是国内十分权威的论文检索数据库,选择从该学术总库上搜集到的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

一、绘制编码表

笔者在研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在分析了不同文章间研究的内容之后,发现就论文研究的内容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就公共治理理论本身进行研究,这样的论文共有39篇,我们将其记为A类。还有一类是研究在特定情况或环境中的公共治理,共59篇,我们将其记为B类。就A、B两类,笔者做了不同的编码表。

表1.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编码表

研究的时间PA:2009年PA1、2010年PA2、2011年PA3 治理的地域PB:国外PB1、中央PB2、省级PB3、地市级PB4、区县级PB5、乡镇级PB6、村社级PB7、区域PB8、城市PB9、农村 PB10

研究的角度PC: 理论缘起PC1、治理政策PC2、治理评估PC3、治理模式 PC4、表现形态PC5、治理结构PC6、功能与意义PC7、理论研究PC8、资源配置PC9、主体的作用与转变PC10、价值体系PC11 研究的方法PD:调查研究PD1、文献综述PD2、实验法PD3、实地研究PD4、纯学理研究PD5、方法不明PD6

表1.2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编码表

研究的时间PA:2009年PA1、2010年PA2、2011年PA3 公共治理的主体PB:公民PB1、政府PB2、非政府组织PB3、企业PB4、民间组织PB5、宗教组织PB6、主体不明确PB7

公共治理的领域PC:(1)政府建设PCA:职能转变与完善PCA1、绩效评估PCA2、监督体制构建PCA3 (2)产业发展PCB:传统产业PCB1、新兴产业PCB2 (3)生态问题PCC:环境保护PCC1、资源利用PCC2 (4)社会发展PCD:教育发展PCD1、民主建设PCD2、社会保障PCD3、法制健全PCD4、大众传媒PCD5(5)其他PCE 治理的地域PD:国外PD1、中央PD2、省级PD3、地市级PD4、区县级PD5、乡镇级PD6、村社级PD7、区域PD8、城市PD9、农村 PD10

研究的角度PE: 理论缘起PC1、治理政策PC2、治理评估PC3、治理模式 PC4、表现形态PC5、治理结构PC6、功能与意义PC7、理论研究PC8、资源配置PC9、主体的作用与转变PC10、价值体系PC11 研究的方法PF:调查研究PF1、文献综述PF2、实验法PF3、实地研究PF4、纯学理研究PF5、方法不明PF6

二、分析与研究

关于A类文章的研究

(一)关于研究时间:

表2.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时间

时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篇数 21 10 8 39

百分比 53.8% 25.6% 20.6% 100%

笔者从CNKI上选取了近三年的论文,并且以一年为单位进行时间上的研究。从表格中看出,2009年到2011年三年间,单纯针对公共治理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上出现了递减的趋势,这可能与选取的时间段太短、选取的标准等众多客观因素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了A类文章研究的数量在减少。

(二)治理的区域

在有关于治理区域的划分上,有些文章是在宏观上就国内或者国外进行研究,而在国内一些学者发表的论文中,受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这一标准,又可以分成中央、省级、地市级、乡镇级、村社级等,区域、城市、农村也成为关注的一点。

表2.2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治理区域

区域 国外 国内 中央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 乡镇级

篇数 0 13 0 1 0 0 0

百分比 0% 33.3% 0% 2.6% 0% 0% 0%

区域 村社级 区域 城市 农村 文章并

未说明 合计

篇数 0 1 1 2 21 39

百分比 0% 2.6% 2.6% 5.1% 53.8% 100%

就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半以上的论文并未在文章中点名其关注的区域,只是进行总体上的论述与分析。而占三分之一以上的文章是关注于我国公共治理现状的,近年来热点的区域、城市以及农村等并未在此类文章中广泛体现。

(三)研究角度

表2.3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角度

角度 理论缘起 治理政策 治理评估 主体作用与转变 治理模式

篇数 3 1 6 14 5

百分比 7.8% 2.6% 15.4% 35.9% 12.8%

角度 表现形态 作用意义 理论模型研究 资源配置 合计

篇数 2 3 4 1 39

百分比 5.1% 7.8% 10.2 2.6 100%

在A类论文中,总结开来就是以上七个角度,那么在这些切入点中,关于主体作用等的研究占到的比例最大,这类文章就主体界定、主体的作用、主体的转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而关于治理评估与的研究次之,有较少的学者选择从其他的角度进行文章的研究。

(四)关于研究的方法

笔者按照风笑天著的《社会研究方法》中对于研究方法的分类,将研究的方法归纳为下表的几种。

表2.4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方法

研究

方法 调查研究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纯学

理研究 研究方

法不明 合计

篇数 0 0 0 1 38 0 39

百分比 0% 0% 0% 2.6 0% 97.4% 100%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几乎全部的学者采用了纯学理研究的方法,而并没有学者采用调查研究等其他在研究问题时经常采用的研究方法。

三、关于B类文章的研究

(一)研究的时间

表3.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时间

时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篇数 16 19 24 59

百分比 27.1 32.2 40.7 100%

B类文章针对的是具体情况与公共治理相结合文献的研究,从上表中可以很容易就看出,在2009年至2011年这三年间,研究这一类文章的总数量在上升,表示出了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在逐年增加。

(二)研究的主体

表3.2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主体

主体 公民 政府 非政府组织 企业

篇数 10 32 8 2

百分比 16.9% 54.2% 13.6% 3.4%

主体 民间组织 宗教组织 主体不明确 合计

篇数 2 2 3 59

百分比 3.4% 3.4% 5.1% 100%

在有关于研究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了在公共治理的研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虽然政府在公共治理中占有绝大部分的比重,但是多元化的趋势也是十分明显的,随着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完善,其治理主体必定更加多元化,针对此问题的研究主体也必定随着多元化。

(三)研究的区域

表3.3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区域

区域 国外 国内 中央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 乡镇级

篇数 0 28 1 1 0 0 0

百分比 0% 33.3% 0% 2.6% 0% 0% 0%

区域 村社级 区域 城市 农村 文章并

未说明 合计

篇数 0 2 5 3 19 59

百分比 0% 2.6% 2.6% 5.1% 53.8% 100%

有关于研究角度方面,现在的学者还是偏好于从我国公共治理的总体出发进行研究,表现在数据上就是占百分之47.4%的人将这一点作为研究的区域点。

(四)研究的角度

表3.4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角度

角度 理论缘起 治理政策 治理评估 主体作用与转变 治理模式

篇数 2 18 3 8 4

百分比 3.4% 30.4% 5.1% 13.4% 6.8%

角度 表现形态 功能与意义 理论模型研究 价值体系 资源配置

篇数 3 11 5 4 2

百分比 5.1% 17.6% 8.5% 6.8& 3.4%

在有关于研究角度上,公共治理相关政策的研究仍然成为众多学者就这类论文研究的一个重点,其功能与意义等是许多学者选择的第二方面,针对于理论缘起等研究较少。

(五)研究的领域

笔者在研读了所有B类论文后,就其主体进行了如下的分类,政府建设、产业发展、生态问题、社会建设以及其他等问题。另外,根据具体问题的归纳总结,笔者又将每一领域进行了更具体的分类,在表1.2中已进行展示。具体表格如下:

表3.5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领域

领域 政府建设 产业发展 生态问题 社会建设 其他 合计

篇数 15 12 3 26 3 59

百分比 25.4% 20.3% 5.1% 44.1% 5.1% 100%

由表格统计数据不难看出,社会建设问题是专家学者更为关注的研究方向,而其中占到最大比重的是教育问题。有关于政府建设问题,其研究的比重也较大,而进行细分后发现,就政府职能转变与完善的研究最多,占到百分之五十。有关于产业发展等社会热门的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加。

(六)研究的方法

表3.6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方法

研究

方法 调查研究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纯学

理研究 研究方

法不明 合计

篇数 0 0 0 0 59 0 59

百分比 0% 0% 0% 0% 100% 0% 100%

纵观B类文章的研究方法,笔者发现尚未有学者采用出纯学理研究外的其他方式进行研究与分析的,有关于这个问题在调查研究、文献综述、实验研究以及实地研究等方法上的应用将会是十分新颖的。

三、评价与思考

总体上来看,近三年有关于公共治理方面的研究有一下几个特点:

1、研究公共治理与具体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论文多于单纯研究公共治理的文章。而这些与公共治理相结合的论文中,又以社会建设为其联系点,如教育发展、社会保障等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

2、在研究区域上,从国内整体的角度以及单纯从理论层面上进行研究是现在绝大多数论文的区域选择,而有关于农村、城市以及社区等等研究的学者还较少的存在,因而笔者认为,在大量研究整体的论文背后,学者也可以将研究的区域选择在较小的点上,从而能够得到更加具体、更加有价值的思考与理论。

3、在研究主体上,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众多文章比较偏爱于就政府的研究,此类文章占到了一半以上,虽然就其他主体研究较少。而将来,笔者认为针对于非政府组织等主体的研究是一个较为不错的选择。

4、有关于研究的切入点,大多数文章还是从治理本身的政策实施以及主体作用、主体特征以及主体多元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也存在着一些论文就已经成型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层次研究与分析,而学者根据具体实践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理论总结升华的占到的比例较少。

篇11

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在当前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急迫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探讨已经有很多。本文认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应从多元的视角加以审思和探求,需要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相互协调。

1重新定位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模式。构建发展性法律保护制度

所谓弱势群体,是指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由于身体体能以及对社会的经济、权力等资源占有方面的弱势,在享受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方面处于社会正常状态之下,与他人相比处于事实上的不平等或从属地位,不能够完全行使自己的权力或权利,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从属或不利地位,并且凭借自身的力量无法改变此种状况的社会群体。当前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失业无业人员及其他城镇贫困居民、城里的农民工和从事农业劳动的普通农民、贫困大学生群体等。生产或生活困难是弱势群体所面i临的共同处境,弱势群体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或处境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在社会与政治层面,他们的权利缺失或得不到保障,权力行使有困难。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制度上,我们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都过于依赖通过物质帮助来实现。这是很片面的,也是有害的。单纯给人以物质帮助是济贫式的保护。济贫式的保护模式虽必不可少,但它有很大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济贫式的保护模式深深地受限于财政的支付能力。我国财政支付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障碍性因素。而且,单纯的物质帮助不仅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还容易形成和助长依赖和懒惰的习风:过度的物质帮助还会扩大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张力,减损市场动力机制功能的充分发挥,最终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人以能力和机会才是再生性的保护。基于此,我国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机制应该实现着力点的转移——从济贫式转变为再生式,其目标模式应定位在以再生性保护方式为主,以济贫式保护方式为辅。根据弱势群体的社会属性及其法律保护的价值理念,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模式应当是保障性法律保护制度与发展性法律保护制度的结合。前者主要是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后者主要是指有关针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法律制度、积极的扶贫法律制度、教育法律制度等。为此,当前我国一是要完善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为弱势群体中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提供就业的制度平台。为此,应当制定《就业促进法》,对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做出规定。二是完善开发性扶弱法律制度,通过对基础性资源的配置和机会的给予,使弱者具有自我脱弱的能力,形成一种使其摆脱弱势地位的可持续发展态势。三是建立弱势群体教育法律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或参加培训的机会。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加大对农村及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从制度上真正保证法律规定得以实旅。四是建立弱势群体医疗法律制度。政府在医疗扶弱过程中,应考虑对弱势群体增加医疗支出,建立弱势群体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现在我国正在建立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就是这方面的积极举措。

2唤醒.培养,提高执法者的法律素质和人文道德素质

执法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法律威信和法律功效的真正实现。而我国在法制实践中暴露出的执法人素质不高已引起世人极大的忧虑。要完善和健全我国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必须唤醒、培养和提高执法者的法律素质和人文道德素质。

第一、要唤醒和培养执法人崇法的精神和信念。法律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和价值,法律是否体现了应有的正义和公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人是否具有崇法的精神和信念。具有这种精神和信念的人,必然对法律也充满着无限的爱心和敬意,甚至把法律看成是自己的第二生命或可以献身的事业,因而执法的效果就会更加理想。所谓崇法,从浅层意义上讲就是要有一种捍卫正义和公平的精神,具备一种为国家、为社会、为当事人尽心办事、全力负责的信念,崇尚法律、相信法律、敬重法律。而我国现今的一些执法人,崇法的精神和信念较低甚至没有,在错误的市场导向和金钱意识支配下,法律庸俗地成为他们显示身份或捞取利益的工具。在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执法人是否崇尚法律,法律是否至高无上并受到普遍尊重,是衡量中国社会是法治还是半法治、半人治的标尺。针对中国的法律传统,最为重要的是要真正培养和造就一批正直有法律精神、崇尚法律的执法人。

第二、要培养执法人知法的本领和职责。一个具有崇法信念的人,如果不懂法,最多也只是一个忠诚的“好人”。中国当今社会,法制建设方兴未艾,立法步入快车道,法律法规众多。接受消化法律信息、能量的困难加大,非过去那种人治社会和计划经济的思维方法所能承担和承受。作为执法人,一个重要的素质标准就是要知法、懂法,熟悉和精通法律原则、法条规定是执法人的“根”或“看家绝活”。知法、懂法体现了一种高素质的学习或修炼。在整个法律体系的大系统中,法律与法规、中央法与地方法、实体法与程序法、法律与政策之间都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作为执法人必须具有法律的整体观念,建立宏观的法律知识结构。仅知晓几部部门法、背得几个法律条文,对于执法人而言是无济于事的。实践中那种临时看书、对号入座、对事用法的做法是非常不利于法律的有效实施的。另外,作为执法人,还必须把自己的视角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在社会的大背景下灵活地认识法律,运用法律。在掌握法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领悟立法的目的、精神和价值。因而,作为执法人必须重视自己的法律学习,无字之书和有字之书都应掌握。而作为执法机构,也应创造各种条件,给执法人深造、进修、提高的机会,以保障他们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第三、要培养和锻炼守法人的品格和德行。我们为什么要遵守法律?说到底,法律是社会集团各种利益之间的一种平衡和妥协,法治是各个社会群体都共同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标准和秩序。所以,遵守法律实质上就是遵守我们自己的诺言,就是遵守和服从我们自己当然,在人治时代,往往是政府制定法律,司法机关执行法律,丽守法却成了老百姓的义务。而进入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凌驾于法律之上、超越于法律之外的特权,所以,守法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天经地义的要务在我们这个人治包袱沉重的国家,守法,首先必须要求掌握权力的人遵守法律。法律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执法人的自觉守法来张扬的,法律应有的尊严和威信也体现在执法人的守法中。只有代表国家和政府掌权的入对法律尊重、服从与遵守,才能导致一般公民对法律的尊重与信仰。政府守法从一定意义上关系着法律至上观念的成败。从浅层意义上说,守法要求人们的行为必须遵守和服从法律的规定,不违法、不犯罪。而从深层次来说,守法意味着人们必须把遵守法律看成是一种信念。守法精神的养成,对保证国家法律在乡土社会的实现和成功非常重要。

第四、要锻炼和培养执法人护法的胆识和使命感。任何法律的实施贯彻,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在我国,权与法、法与情的争斗是常有之事。执法人按其使命来说是要献身于法律正义的,作为正义的守护神,他随时要和各种藐视法律的不法行为抗争,甚至必要时付出生命。因此,执法人要有护法的勇气与精神,要有一种捍卫正义和公平的精神。

3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篇12

投资发展过快,通货膨胀的逾期,经济发展缺少持续发展动力。扩大内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状况,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是支持需求扩张的有效手段。

一、国内需求不足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投资与消费有市场自助安排,但是投资与消费发展不均衡。(如下图),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投资与消费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1999年以后,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停滞不前,导致我国国内需求总体有下降的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内需不足,政府采取各项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配以适当的货币政策有效扩张了投资需求,但是并没有引起消费需求的有效扩张。消费落后于生产能力的增长,伴随着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经济缺乏持续增长动力,对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产生很大的危害。

二、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

1.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率。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乏力,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而我国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基本原因。因此,只有当真正的中产阶层形成了,而且占人口多数,我国的消费和市场才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2.实现消费结构升级,改变消费结构断层现象。当前我国消费市场结构断层问题突出,老的消费热点已风光不再,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改变消费断层,顺利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困难不少,政府应积极推动以住宅、购车、旅游等为重点一系列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并从金融体制、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政策上的支持。

3.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占社会总人口的70%,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开拓农村市场,将在一个长期过程中提供一个稳定增长的消费者市场,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开拓农村市场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其次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再次要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三、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消费需求能否随投资需求的扩张而相应扩张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目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1.从现实状况看。我国居民的消费已经开始进入“住”和“行”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结构升级阶段。但由于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水平已严重落后于生产信贷的发展水平,居民消费几乎是建立在自我积累的基础上。居民在实现购买前的积蓄时间太长,就会出现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由此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因此,只有加速发展消费信贷,才能在发达的生产信用与发达的消费信用之间达到均衡,才能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从居民收入层次看。不同地区及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市场潜力及市场容量的特点来看,应通过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汽车、大件耐用消费品和教育(子女教育、个人职业终身教育)的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消费信贷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1.切实提高中下收入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主要是由居民的即期收入水平决定的,中下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切实提高中下收入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可以直接提高国内消费水平。未来两年内,实际消费可能继续受居民收入增势减缓和职工下岗待业的影响持续走低。因此,国家在收入政策上要采取有利措施提高公务员工资、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金,同时在分配政策上要进一步缩小收差距,加快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有钱敢花,从而改变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预期,以刺激消费的合理增长。

2.转变居民消费观念。首先,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从无债消费转变为适度负债消费,从滞后型消费转变为适当超前型消费,逐步提高居民的消费信用水平。其次,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要通过市场的力量引导居民逐渐适应超前消费,适应消费信贷,使之成为重要的消费形式。

3.改变银行个人消费信贷观念。国内银行对企业信贷业务一般数额较大,也便于管理,但应指出企业信贷坏帐率高,并且目前国内投资预期较差,企业慎贷,银行惜贷,“多余”的银行资金必须寻找新的投放热点,个人消费信贷就是好的投放领域,因此银行应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

通过对我国消费信贷的研究发现,四季度我国经济再度升温的风险较大,投资反弹风险也加大;同时,受全球流动性增速持续加快的影响,四季度CPI仍将维持在高位,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各类人民币资产价格很可能继续上行,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流动性宽裕的程度将进一步加剧,预计央行还会继续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调控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因此,目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