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5: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儿科护理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儿科护理管理论文

篇1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76例患儿及在儿科工作的23名护理人员。这23名护理人员的年龄在19~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岁。其学历为研究生及以上的护理人员有1名,为本科的护理人员有9名,为大专及以下的护理人员有13名。其中,有护士长2名,护师11名,护士10名。其工龄为6年以下的护理人员有13名,为6~10年的护理人员有7名,为10年以上的护理人员有3名。我们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88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8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中,有男性患儿47例,女性患儿41例,他们的年龄在2个月~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5.7)岁。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儿53例,女性患儿35例,他们的年龄在3个月~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6.1)岁。这23名护理人员及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

为两组患儿均进行护理。自2013年3月起,我院对这23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管理。具体的方法是:①定期为其举办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班和护理技能培训班,使护理人员能充分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②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细化对各工作环节的要求,进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③为了体现护理管理的人性化,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严格交接班制度,避免护理人员超负荷值班。④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完善护理工作测评制度,做到校绩与护理挂钩。使护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1.3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观察这些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率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通过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此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出现的护理差错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2

2结果

采用SWOT分析法对,儿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见表1);对两年的护理质量考核项目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两年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3

选择儿科门诊与住院患儿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3例,女177例,年龄3个月~11岁,平均(5.4±1.3)岁。纳入标准:(1)非危重症,高致死性疾病,如急性脑膜炎;(2)非特异性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发育不良;(3)患儿家属正常,无特殊人格;(4)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按照入院顺序,按照挂号数字奇、偶性将患儿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各20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家属陪护情况、病种、门诊或住院收治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按照医院儿科门诊与住院护理管理办法,按照病种执行相关护理路径,主要内容包括接待、辅助诊断、门诊用药、对症护理、体征监护等。

1.2.2观察组

强调人文关怀,在门诊观察室、输液区、病区等区域划定人文关怀区。事前组织护士进行培训,组关怀护理小组,学习掌握基本的人文关怀方法,对象为患儿及其家属,针对护理路径制定相应的人文关怀策略,主要内容如下。(1)转变观念,以患儿为中心开展护理:入院时,热情接待,做好舒适护理,关注细节,如伴有发热,预见性采取抗发热措施,而不是先办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如候诊区患儿已入睡,可安排至角落休息,待排号后由护士专门提醒;做好区域管理,如安排护士做好候诊区管理,逐一记录患儿症状表现,询问病史,提供热水、保温袋;培养护士高度责任感,护士应感同身受,以对待晚辈而非对待患者的态度开展护理工作。(2)做好技术性操作人文关怀:许多患儿害怕扎针、输液、吃药、住院,开展临床技术性护理时,应注重手法,尽量减轻患儿痛苦,同时给予言语关怀、抚触,采用言语激励促患儿配合;鼓励家属陪护,传授家属基本的护理技巧,如伴有消化道不适患儿,应做好护理、温度护理,减轻肠道刺激。(3)做好家属人文关怀:陪护家属多为父母、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关心则乱,护士应换位思考,给予多方面支持,包括:具有预见性及早发现、处理急重症;客观真实的阐述患儿情况,不拖沓;热情接待患者,以自信的言语、真诚的态度促家属镇定、镇静,以达到有效沟通,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及时处理诊治期间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患儿突然哭闹、自述疼痛刺激等,不推卸责任,及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满足患儿及其家属合理需求,如部分家属觉得候诊室较冷,可给予适当保暖措施,部分家属觉得等候时间过长,可安排医师给予预处理;纠正家属错误行为、认知,护士应从职业角度出发,纠正家属错误行为、认知,如部分患儿病情相对较轻,并无输液需要,但家属仍要求输液,不应敷衍了事,随意答应,应有理有据的阐述药物治疗可行性、输液可能带来的风险等,若家属仍执意要求输液,再通知医师进行宣教,若仍要求需要,才考虑输液。

1.3观察指标

患儿不依从率(如皮下注射时哭闹、拒绝服药等),门诊患儿病情加重、恶化转住院率,输液率。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儿不依从率15.5%(31/200)、门诊转住院率10.56%(15/142)、输液率41.0%(82/200)高于观察组6.5%(13/200)、门诊转住院率3.5%(5/140)、输液率35.0%(70/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4

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480例患儿。男280例,女200例;月龄(75.9±12.3)个月;疾病分类:呼吸系统疾病202例(42.1%,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消化系统疾病121例(25.2%,包括腹泻,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耳鼻喉疾病84例(17.5%,包括中耳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皮肤疾病73例(15.2%,包括荨麻疹,疱疹,皮炎等)。入选标准:非手术患儿,具有活动能力;无精神疾患;发育正常,无先天性畸形或疾病;亲属陪同住院。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大体相似。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如指标监测、症状观察、用药督导、饮食护理、卫生护理、安全管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1.2.2观察组

1.2.2.1护理标识

在对照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加用护理标识,采用腕带卡片,选用专门的防水软质塑料制成,表面光滑,对皮肤摩擦小,采用防脱落式设计,扣上后患儿不能轻易自己打开。腕带卡片上记录有患儿基本信息,包括住院号、病房号、床号、姓名、年龄、疾病类型、陪同者联系方式(主要为患儿父母)。由护士和患儿家属确认无误后,在家属的帮助下给患儿佩戴。

1.2.2.2建立患儿档案

为每位患儿建档,具体包括:①基本信息:除腕带上的信息外,还包括患儿性格、体质状态、病史(护士通过直接观察,与患儿交流,与患儿家属沟通等方式获得)。护理信息包括基本护理项目和重点护理项目;②基本护理:根据患儿病情,在何时实施何项护理,每落实一项,则记录一项;③重点护理:包括卫生护理、病菌感染和过敏患儿的护理,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荨麻疹等,这些患儿要避免交叉和继发感染,重点做好患儿个人卫生和病房环境卫生;④用药管理:用药种类较多或用药频繁的患儿,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特殊药物的使用方法和药物不良反应;⑤其他护理:对性格活跃的患儿以及睡眠不安稳的患儿,输液治疗期间需特别注意防止输液管道受压或脱落、坠床、跌倒等意外。

1.2.2.3准确施护

①将基本护理信息制成表格,同时发放给患儿家属,以便在要对患儿实施护理时,家长能将患儿召唤至施护地点(主要为病房),护士能及时施护,减少护士寻找患儿的时间;②护士根据患儿档案和腕带,核对患儿姓名和病床号,以迅速确定施护对象;③根据档案上患儿的病情信息、当前状态、服用药物和相关检查,准确完成对症施护,提高护理效率;④护士向患儿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及其住院期间注意事项,如开水房、药房、食堂、相关的检查科室等,告知患儿在其年龄段可能具有的潜在住院风险,如跌倒、坠床、误食、误吸、乱跑等,让家属加强对患儿的防范。

1.3效果评价

统计两组护理意外发生率,每例患儿每天平均护理时间,家属满意度等。家属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4分为满意,3分为比较满意,2分为部分满意,1分为不满意,0分为非常不满意。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意外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意外拔管1例(0.4%),及时发现后得到妥善处理;对照组发生护理意外8例(3.3%),其中3例意外拔管,2例采血错误,3例遗漏服药,均在当日核查中发现,并及时得到纠正。两组护理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

2.2每例患儿每日护理时间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每例患儿每日平均护理时间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了更好的护理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