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5: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跳舞专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学生对具备高素质综合能力的要求认知在能力提升方面,学生希望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思维及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校企联合教学方面有所侧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给学生提供上岗实践锻炼以及与企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及课外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校内实习实训设施应满足“2+1”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知识学习方面,2+1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物业管理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都比较扎实,特别是将企业的需求以及考证课都纳入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觉得专业实践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这就对校企合作中的具体人才培养和顶岗实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今后工作帮助比较大的除了所学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之外,学生更为看重实景的现场教学以及实践性教学,所以当前建立校内物业管理实训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先进的教学管理设施设备的支持,也无法进行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校内实训室的建立将会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起到极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四)搭建考证平台,提供就业保障在毕业生证书要求方面,学生都希望多证在手,这样就多一份就业的竞争力。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拿到物业管理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应当拿到物业企业部门经理从业资格证书。我校已在此方面与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培训中心共建了“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报名点”,搭建考证平台,为学生提供报名考试以及考前培训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证书获取率。物业管理专业在校学习时间安排符合2+1模式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需求。两年的时间在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核心知识,一年的时间到企业顶岗、轮岗实习,这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专业认知规律。在物业管理员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时间安排方面,学生的三门考证课已经学完,安排在第三学期也比较适宜。这样在顶岗实习前学生就能拿到物业管理从业资格证书,在第四学期或者顶岗实习期间,可以考取物业部门经理从业资格证书。
二、结语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基本上掌握了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了解到当前学生的求职就业心态。为推动和改善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校企双方精诚合作、互利共赢基于相互信任的基础至上,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多参加实践性活动,通过到物业公司进行参观、调研、现场教学、交流,边学习边进行实训,适当地在教学中让学生去企业实地操作以加强其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实训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不断提升自己,从而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协调发展。
(二)搭建平台,信息共享高职院校要积极与物业管理企业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及时了解物业管理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加强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做好就业人才信息平台工作。坚持以学生的从业工作能力为主线,通过顶岗实习或者轮岗制度提供合理的岗位,了解各部门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好桥梁和中介的纽带作用。
我放假在家想练练毛笔字,于是我们一起出去逛街时,她说,你那个2B的毛笔要不要买一支;
我给她听王力宏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她问,歌词“有了你什么都不差”里面那个“你”是不是指钱?
我教她打字,她给我发信息说能不能拍个照片就能把字放进word里,打字太麻烦了。
她因为工作需要,读完大专又读本科,跟我炫耀,她是带薪读本科,然后等我放假回家帮她写毕业论文;
我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放假回家要给幼教专业的某人写论文,还被逼着看幼教专业的课本;
威逼利诱我给她写论文,如果我不写论文她就不买肉给我吃。
小时候,她规定我每天都要练字,大年三十儿也不例外,但是周末从来没有补习班,总是带着我去郊外;
她去挑荠菜,几次蹲下站起就累得不行嚷嚷着要回去,却还四处寻找,嘴里喊:我累啦,要回家啦,回家吧……哎呦,你看看,这边好大一棵啊……
晚上我跟着视频学跳舞,她就贱贱地在我面前飘来飘去,还说是在饭后散步;
突发奇想要跟我学复古爵士舞,然后就变成了机械舞,被她说成是擦玻璃和爬绳子;
自己发明机械舞动作然后教我5岁的妹妹爬绳子,妹妹对虚无的动作和想象中的绳子表示不能接受和理解,我个人觉得妹妹会得妄想症和精神分裂;
跟我一起跳健美操时自己创新偷懒动作,让我无力吐槽;
我学跳sorry sorry时,她在旁边看了半天,说,这个舞蹈编得不错;
她让我教她跳骑马舞,每天都教,一个寒假,还是不会。
有天她突然抱着几张卷起的凉席嚷嚷着要洗要洗,然后就又过了N天,之后某天终于打算实施行动,还一脸无辜地跟我说,这几张席子去年夏天也没有洗;
她进厨房,总是忘记掉要干什么,还总是会顺路进来我房间陈述一下这个事实;
她把盒装牛奶直接放在煤气灶上加热,牛奶盒膨胀到爆破,她还忘了这事,问我:什么东西活过来了;
晚上煮粥时把不锈钢饭架子一起放进高压锅蒸了,其实什么东西也没有放,但是这样她就可以不用洗架子了,第二天晚上我问她你还蒸架子么,不蒸我就把它洗了,她说你不洗我就继续蒸它;
她煮的白木耳都被吃光了,然后在洗碗的时候自言自语:都吃完了,这么好吃,我是怎么煮出来的?
我读大学,她就等我放假回家教她大学生流行词汇和新潮事物,比如龚琳娜和鸟叔的新歌;
回家的时候发现5岁的妹妹被她教得开始说脚脚、猪猪等各种卖萌叠词,小孩子本来就口齿不清,害得我把猪猪听成了蜘蛛;
她觉得龚琳娜的《金箍棒》好听,一边听一边笑抽抽,想跟着唱,结果发现自己连歌词都读不清楚,于是放弃;
她听了《High歌》后第一天晚上让我放了N遍,然后第二天早晨起来跟我说昨晚睡觉时脑子里一直都是“mountain top”;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拉丁舞蹈;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日趋丰富,在以前单一的田径类、球类教学基础上增加了拉丁舞、健身操等项目,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起来。拉丁舞包括伦巴(Rumba)、恰恰恰(ChaChaCha)、牛仔(Jive)、桑巴(Samba)、斗牛PasoDoble)五个种舞,属于体育舞蹈的组成部分之一(体育舞蹈由拉丁舞和摩登舞两部分组成)。是从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引进到我国,并在我国迅速发展。首先是一些专业院校开设了此类专业,然后是一些普通高校也陆续开设了体育舞蹈课。1997年,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把体育舞蹈列入体育必修课程之一,在全国普通高校试行”。
一、以拉丁舞为主的教学内容定位
笔者调查了部分开设体育舞蹈公共课的高校,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他们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各有侧重。比如,北京大学的体育舞蹈公共课,第一个学期在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体育舞蹈概况、基本知识、技法、社交舞会与礼仪、学习的价值与意义等。
在实践部分学习摩登舞的华尔兹舞、拉丁舞的伦巴舞等的基础动作、基础步型、初级套路组合;学习发展身体素质(腿部力量、平衡、柔韧、协调)的内容。第二个学期讲授舞蹈风格、特点与舞蹈技术;讲解体育舞蹈的基本规则和裁判知识。在实践部分学习摩登舞的探戈舞、拉丁舞的恰恰恰舞、牛仔舞,以及进行形体与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圆。西安科技大学开设体育舞蹈公共课也是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为初级班,第二学期为提高班,各32个学时,但是具体教学内容与前者有很多不同。他们在拉丁舞方面是以牛仔舞为主,在交谊舞方面是以维也纳华尔兹和布鲁斯为主,主要讲授基本舞步型和单人组合套路,配合芭蕾舞手位和脚位。嘲从其他高校的课程大纲也都看出各校的教学内容并未统一。
笔者所在学校的体育舞蹈公共课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以拉丁舞为主的定位。拉丁舞的风格特点是:活泼、欢快、诙谐、幽默等。摩登舞的风格特点是:稳重、高雅、抒情等。从风格特点看,拉丁舞比较适合2O岁左右的年轻人,大学生们更喜欢拉丁舞。其次,摩登舞对舞程线要求极其严格,需要较大的教室和较少的人数;拉丁舞每人有一米见方场地就能跳舞。所以拉丁舞更适合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再次,摩登舞必须是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的双人舞,而拉丁舞既可以男生和女生跳,也可以女生和女生跳,还可以单人跳,灵活多变。而选择体育舞蹈课的女生普遍多于男生,男女比例失调,正好符合拉丁舞灵活多变的特点。第四,大一的新生如果一上来就安排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共舞,教学实践中体会是,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僵硬,两人都低着头看自己的脚,有些不好意思,有些尴尬。而拉丁舞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自己练习,一遍遍地重复。从生理的角度男生模仿动作的能力往往比女生慢,他们可以对着镜子一遍一遍地重复属于自己的那一两个八拍的动作。
在舞种的选择与安排上,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采取把拉丁舞中的恰恰恰作为第一个舞蹈训练,这是因为恰恰恰欢快活泼,音乐旋律快,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愿望。若按常规的教学顺序是把伦巴舞放在第一个,目的是学舞先练基本功,因为伦巴舞是拉丁舞五种舞蹈的基础。以前也曾尝试过,结果学生们长时间进入不了舞蹈状态,有些学生尤其是男生会中途而退。因为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们在迈进校门之前,没有接触或很少接触过拉丁舞,对于他们来说拉丁舞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基本上是一切从零开始。2O岁以后的身体一开始就训练基本功会让他们感受不到拉丁舞的乐趣,学生们的真正兴趣是“要跳舞”,要享受跳舞的乐趣。普通高校的拉丁舞课首先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把他们引上喜爱之路。因此,前期拉丁舞课的重点应放在“跳舞”上,不管胳膊腿儿是否伸直了,也不管姿势摆的是否标准到位了,先跳起来,在以后的课程中再逐渐加入基本功。圈在内容上,除了教授各种舞蹈基本技术、讲解基本知识外,笔者还注重以下几方面知识的传授:第一、乐理知识的传授。舞蹈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听不懂音乐根本无法跳好舞蹈。第二、提高舞蹈艺术欣赏水平。拉丁舞不能简单看成是一项肢体运动,而是一种文化,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第三、了解拉丁舞竞赛知识和规则。拉丁舞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了解竞赛知识有两个作用:一是看比赛时能更好地欣赏比赛,看得明白;二是有比赛机会时能用上。第四、教会学生舞会礼仪、礼节、礼貌和服装化妆的基本知识。第五、从拉丁舞蹈角度教给学生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气质品德知识。旧在时间的选择上,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每个学期约有32学时左右,有的学校安排一个学年,有的学校只安排—个学期。笔者认为安排两个学期是最理想的,第一学期是初级班,第二学期相应巩固提高,更有利于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如果只安排一个学期,多数学生刚刚入门课程就结束了,根本形成不了肌肉记忆。
二、拉丁舞课教学方法的运用
1.教拉丁舞意在传授一种文化。拉丁舞不只是技术、技巧,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文化,从文化的高度来诠释拉丁舞,这样一开始就会把拉丁舞放在较高的大学课堂的平台上,有区别于社会上一些商业教舞者,避免只教技术不教文化、只带领学生跳舞不传授理论知识的现象发生。让学生了解不同舞蹈的风格特点,同一舞蹈在不同音乐伴奏下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思想。比如说,恰恰恰表现的是两个年轻人在一起戏耍,活泼而欢快;伦巴则表达了人浪漫而抒情的一面;牛仔舞表现的是人诙谐幽默的一面,等等。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而改变单一的模仿。让学生懂得虽然我们只是业余的,虽然我们没有专业的跳得好,但我们是有文化、有素质的大学生,有能力把拉丁舞蹈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把舞蹈课堂从一定程上转变成了解拉美文化的一种途径,让学生在文化氛围中感受舞蹈的本身,从而使单一的舞蹈教育变成即健体又开拓知识的多元化教学。
2.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在教授个新的动作时,先把这个动作完整的演示一遍,让学生对这个动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放慢速度分解示范,从正面、背面、两个侧面进行示范,示范、边讲解、边让学生跟着跳,一般重复20遍~30遍后,大部分学生即可基本掌握该动作。然后,教师重点观察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统一进行纠正,并示范正确动作,再让学生练习直至正确动作稳定为止。最后才是双人合作练习。
3.适应舞蹈需要的准备活动。拉丁舞课准备活动可以选择节奏感强的、容易使学生兴奋的音乐,教师带领大家踏着节拍跳基本舞步。实践说明,这样的准备活动更容易让学生的身体和神经系统快速兴奋起来,可以有效地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加快收缩速度,起到良好的作用。
4.基本技术和铜牌套路相结合。基本功是拉丁舞的根基,练舞不练功,终生一场空。我国已经获得赛冠军的选手去英国拜大师学习,大师还是教基本技术,可见基本技术的重要性。教学中要结合套路教学和练习,重点落在基本技术学习上。我们认为铜牌套路是全世界顶级专家们集大成的结果之一,初学者学习应从铜牌套路起始,符合人们学习体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对高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当年凡是追求花样的学生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忘记,而踏实练基本技术的学生现在还能跳得很好。
5.充分利用有效手段和工具。多媒体是一种“认知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它欣赏到高水平的体育舞蹈表演和比赛,激发他们要求学习和进步的欲望、感受到比赛或表演的现场气氛、直观地看到选手和演员穿的舞蹈服装,从服装上区分拉丁舞、摩登舞、交谊舞。不仅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信息量,而且可以反复观看学习。有条件时,可采取摄像技术,把教师或学生的舞蹈动作摄下来,反复播放或慢速播放,重点观看动作细节。镜子是学习舞蹈的传统工具,充分利用这个传统工具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
6注重音乐的讲解,用好音乐。拉丁舞在教学中音乐和舞步始终同时进行。一般情况下舞步教会以后就要带领学生辨析音乐节奏,舞蹈动作必须和音乐节奏相吻合。训练学生听音乐的节奏和内涵,是课堂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初学时还会有一个现象:慢动作技术能跳出来,一旦要跟音乐一起跳时就跳不出来了。这是因为只有重复达到一定次数,才会产生肌肉记忆。慢动作跳舞时是边想边跳,跟音乐时没有大脑思考的时间,技术要领就做不出来了。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先慢速做1O遍,再中速做10遍,最后跟音乐l0遍。如果3次跳得都一样说明已经产生了肌肉记忆。
7.两支舞交叉教学的方法。所谓交叉教法就是,当学生第一支舞掌握了最简单的组合后,便交叉教授第二支舞。这样做可使学生每次课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兴趣。比如从欢快活泼的恰恰恰转到缓慢抒情的伦巴让人感觉很舒服,再从伦巴转到恰恰恰让人感觉很痛快。
8.创建学习合作小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以8人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学得快的带领学得慢的,跳得好帮助跳得差的,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合作过程中,帮人者和学习者都能积极主动发挥创造性思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日趋丰富,在以前单一的田径类、球类教学基础上增加了拉丁舞、健身操等项目,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起来。拉丁舞包括伦巴(Rumba)、恰恰恰(ChaChaCha)、牛仔(Jive)、桑巴(Samba)、斗牛PasoDoble)五个种舞,属于体育舞蹈的组成部分之一(体育舞蹈由拉丁舞和摩登舞两部分组成)。是从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引进到我国,并在我国迅速发展。首先是一些专业院校开设了此类专业,然后是一些普通高校也陆续开设了体育舞蹈课。1997年,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把体育舞蹈列入体育必修课程之一,在全国普通高校试行”。
一、以拉丁舞为主的教学内容定位
笔者调查了部分开设体育舞蹈公共课的高校,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他们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各有侧重。比如,北京大学的体育舞蹈公共课,第一个学期在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体育舞蹈概况、基本知识、技法、社交舞会与礼仪、学习的价值与意义等。
在实践部分学习摩登舞的华尔兹舞、拉丁舞的伦巴舞等的基础动作、基础步型、初级套路组合;学习发展身体素质(腿部力量、平衡、柔韧、协调)的内容。第二个学期讲授舞蹈风格、特点与舞蹈技术;讲解体育舞蹈的基本规则和裁判知识。在实践部分学习摩登舞的探戈舞、拉丁舞的恰恰恰舞、牛仔舞,以及进行形体与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圆。西安科技大学开设体育舞蹈公共课也是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为初级班,第二学期为提高班,各32个学时,但是具体教学内容与前者有很多不同。他们在拉丁舞方面是以牛仔舞为主,在交谊舞方面是以维也纳华尔兹和布鲁斯为主,主要讲授基本舞步型和单人组合套路,配合芭蕾舞手位和脚位。嘲从其他高校的课程大纲也都看出各校的教学内容并未统一。
笔者所在学校的体育舞蹈公共课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以拉丁舞为主的定位。拉丁舞的风格特点是:活泼、欢快、诙谐、幽默等。摩登舞的风格特点是:稳重、高雅、抒情等。从风格特点看,拉丁舞比较适合2O岁左右的年轻人,大学生们更喜欢拉丁舞。其次,摩登舞对舞程线要求极其严格,需要较大的教室和较少的人数;拉丁舞每人有一米见方场地就能跳舞。所以拉丁舞更适合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再次,摩登舞必须是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的双人舞,而拉丁舞既可以男生和女生跳,也可以女生和女生跳,还可以单人跳,灵活多变。而选择体育舞蹈课的女生普遍多于男生,男女比例失调,正好符合拉丁舞灵活多变的特点。第四,大一的新生如果一上来就安排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共舞,教学实践中体会是,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僵硬,两人都低着头看自己的脚,有些不好意思,有些尴尬。而拉丁舞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自己练习,一遍遍地重复。从生理的角度男生模仿动作的能力往往比女生慢,他们可以对着镜子一遍一遍地重复属于自己的那一两个八拍的动作。
在舞种的选择与安排上,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采取把拉丁舞中的恰恰恰作为第一个舞蹈训练,这是因为恰恰恰欢快活泼,音乐旋律快,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愿望。若按常规的教学顺序是把伦巴舞放在第一个,目的是学舞先练基本功,因为伦巴舞是拉丁舞五种舞蹈的基础。以前也曾尝试过,结果学生们长时间进入不了舞蹈状态,有些学生尤其是男生会中途而退。因为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们在迈进校门之前,没有接触或很少接触过拉丁舞,对于他们来说拉丁舞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基本上是一切从零开始。2O岁以后的身体一开始就训练基本功会让他们感受不到拉丁舞的乐趣,学生们的真正兴趣是“要跳舞”,要享受跳舞的乐趣。普通高校的拉丁舞课首先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把他们引上喜爱之路。因此,前期拉丁舞课的重点应放在“跳舞”上,不管胳膊腿儿是否伸直了,也不管姿势摆的是否标准到位了,先跳起来,在以后的课程中再逐渐加入基本功。圈在内容上,除了教授各种舞蹈基本技术、讲解基本知识外,笔者还注重以下几方面知识的传授:第一、乐理知识的传授。舞蹈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听不懂音乐根本无法跳好舞蹈。第二、提高舞蹈艺术欣赏水平。拉丁舞不能简单看成是一项肢体运动,而是一种文化,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第三、了解拉丁舞竞赛知识和规则。拉丁舞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了解竞赛知识有两个作用:一是看比赛时能更好地欣赏比赛,看得明白;二是有比赛机会时能用上。第四、教会学生舞会礼仪、礼节、礼貌和服装化妆的基本知识。第五、从拉丁舞蹈角度教给学生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气质品德知识。旧在时间的选择上,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每个学期约有32学时左右,有的学校安排一个学年,有的学校只安排—个学期。笔者认为安排两个学期是最理想的,第一学期是初级班,第二学期相应巩固提高,更有利于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如果只安排一个学期,多数学生刚刚入门课程就结束了,根本形成不了肌肉记忆。
二、拉丁舞课教学方法的运用
1.教拉丁舞意在传授一种文化。拉丁舞不只是技术、技巧,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文化,从文化的高度来诠释拉丁舞,这样一开始就会把拉丁舞放在较高的大学课堂的平台上,有区别于社会上一些商业教舞者,避免只教技术不教文化、只带领学生跳舞不传授理论知识的现象发生。让学生了解不同舞蹈的风格特点,同一舞蹈在不同音乐伴奏下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思想。比如说,恰恰恰表现的是两个年轻人在一起戏耍,活泼而欢快;伦巴则表达了人浪漫而抒情的一面;牛仔舞表现的是人诙谐幽默的一面,等等。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而改变单一的模仿。让学生懂得虽然我们只是业余的,虽然我们没有专业的跳得好,但我们是有文化、有素质的大学生,有能力把拉丁舞蹈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把舞蹈课堂从一定程上转变成了解拉美文化的一种途径,让学生在文化氛围中感受舞蹈的本身,从而使单一的舞蹈教育变成即健体又开拓知识的多元化教学。
2.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在教授个新的动作时,先把这个动作完整的演示一遍,让学生对这个动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放慢速度分解示范,从正面、背面、两个侧面进行示范,示范、边讲解、边让学生跟着跳,一般重复20遍~30遍后,大部分学生即可基本掌握该动作。然后,教师重点观察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统一进行纠正,并示范正确动作,再让学生练习直至正确动作稳定为止。最后才是双人合作练习。
3.适应舞蹈需要的准备活动。拉丁舞课准备活动可以选择节奏感强的、容易使学生兴奋的音乐,教师带领大家踏着节拍跳基本舞步。实践说明,这样的准备活动更容易让学生的身体和神经系统快速兴奋起来,可以有效地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加快收缩速度,起到良好的作用。
4.基本技术和铜牌套路相结合。基本功是拉丁舞的根基,练舞不练功,终生一场空。我国已经获得赛冠军的选手去英国拜大师学习,大师还是教基本技术,可见基本技术的重要性。教学中要结合套路教学和练习,重点落在基本技术学习上。我们认为铜牌套路是全世界顶级专家们集大成的结果之一,初学者学习应从铜牌套路起始,符合人们学习体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对高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当年凡是追求花样的学生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忘记,而踏实练基本技术的学生现在还能跳得很好。
5.充分利用有效手段和工具。多媒体是一种“认知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它欣赏到高水平的体育舞蹈表演和比赛,激发他们要求学习和进步的欲望、感受到比赛或表演的现场气氛、直观地看到选手和演员穿的舞蹈服装,从服装上区分拉丁舞、摩登舞、交谊舞。不仅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信息量,而且可以反复观看学习。有条件时,可采取摄像技术,把教师或学生的舞蹈动作摄下来,反复播放或慢速播放,重点观看动作细节。镜子是学习舞蹈的传统工具,充分利用这个传统工具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
6注重音乐的讲解,用好音乐。拉丁舞在教学中音乐和舞步始终同时进行。一般情况下舞步教会以后就要带领学生辨析音乐节奏,舞蹈动作必须和音乐节奏相吻合。训练学生听音乐的节奏和内涵,是课堂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初学时还会有一个现象:慢动作技术能跳出来,一旦要跟音乐一起跳时就跳不出来了。这是因为只有重复达到一定次数,才会产生肌肉记忆。慢动作跳舞时是边想边跳,跟音乐时没有大脑思考的时间,技术要领就做不出来了。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先慢速做1O遍,再中速做10遍,最后跟音乐l0遍。如果3次跳得都一样说明已经产生了肌肉记忆。
7.两支舞交叉教学的方法。所谓交叉教法就是,当学生第一支舞掌握了最简单的组合后,便交叉教授第二支舞。这样做可使学生每次课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兴趣。比如从欢快活泼的恰恰恰转到缓慢抒情的伦巴让人感觉很舒服,再从伦巴转到恰恰恰让人感觉很痛快。
8.创建学习合作小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以8人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学得快的带领学得慢的,跳得好帮助跳得差的,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合作过程中,帮人者和学习者都能积极主动发挥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