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5: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博士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续梅称,关于博士生论文的抽检这项工作大概从2000年开始,已经成为一项日常性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校、学位授予单位,包括导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能够确保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二、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社区教育的优势
我国现有学校体系中,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大专院校等都可能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主体,但电大的办学特点,决定了它是开展社区教育的最好平台和渠道,其优势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广播电视大学有着丰厚的成人教育的经验积淀。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其主流教育对象是步入社会生活的成年公民,电大自成立开始,数十年间都以成人教育为绝对重点,在组织管理、设施设备、与地方政企机构的沟通联系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相对于以升学教育为中心的中学和以在校生学历教育为主的大专院校,电大在承接社区教育的经验上有着不可比拟的历史优势。
(二)、广播电视大学远程网络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社区教育特点最为匹配。社区教育对象是各行各业、各年龄层次、具有多样化需求的社会成员,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不宜像全日制学校那样整齐划一。而电大的主流教学手段是远程网络教育,充满了灵活性和多样性,通过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教育差异化的学习需要。
(三)、广播电视大学在网络地方教育资源上有着独特优势。作为地方性成人学校,电大同当地教育行政、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驻地高校及社会团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丰富的人际资源,有利于在推进社区教育中获得地方政府支持,有利于协调组织社区教育中供需双方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是相对封闭办学的全日制学校不可比拟的开展社区教育的优势。
三、广播电视大学主导社区教育存在的短板及对策
综上所述,利用电大作为推进社区教育的平台,较其它教育机构优势明显,但建立以电大为主平台的社区教育体系,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完善。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化。目前,电大的成人学历教育还有着很大的市场,多数学校还没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没有意识到成人学历生源逐渐枯竭的生存威胁,所以对介入社区教育主动性不足,这是制约电视大学作为社区教育主平台最大的障碍。这就要求电大系统的领导高瞻远瞩,自上而下推进观念转变,把介入社区教育提到电大生存发展的战略转型来对待,通过层层贯彻,加之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行,形成开展社区教育的浓厚氛围。
2博弈论视角的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分析
2.1诚信与失信的简单博弈分析
博弈论主要是用来解决主体之间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之间的均衡问题。为研究方便,本文选取了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与银行放款这二者之间在诚信与失信方面的博弈分析,并在分析中做出了以下的假定:①本文只研究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诚信与失信的博弈,假定一方为大学生,另一方为银行,假定大学生和银行这两者都是“经济人”,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并且不能控制对方的决策;②博弈的双方均为“理性人”,具有机会主义的倾向,即在双方博弈过程中,一方发现欺骗可以获利时,就会采取或选择欺骗策略;③博弈双方可以选择的策略为诚信或失信;④博弈双方的获益。采取诚信,大学生和银行双方都可以获益5;如果银行放款,大学生失信不还款,则大学生获益10;如果大学生诚信贷款,而银行失信不放款,则银行获益10;如果大学生选择不贷款,银行选择不放款,即双方均选择失信策略,这样助学贷款制度就失去意义,则双方的获益均为0。在上面的博弈矩阵表可以看出,表中策略组D为纳什均衡解,即大学生、银行双方都以自身利益为选择目标,其最终的选择结果有很大可能是“失信”,因为“失信”是能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最优策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双方博弈的结果,如果大学生选择贷款但是不还款,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最大,即得到了免费完成学习的机会成本,而银行损失最大,失去了放贷本金和利益以及可以投资在其他领域的沉没成本;而银行如果存在比给学生放款更有收益的项目,那么银行会选择不放款而转向其他,这样银行可以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学生损失最大,不能贷款助学,失去了完成学业的机会。但以上两种策略的选择都不是博弈的均衡点,必然无法达到稳定。实际上只有在学生不贷款,银行不放款的时候,即达到失信的纳什均衡,这样一来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将毫无意义可言,如果这项制度取消了,最后损失最大的还是大学生。然而,经济博弈理论告诉我们,在非价格因素和博弈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体理选择的结果,往往是非理性的。上述例子说明,由于双方的理,导致了诚信的缺失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2.2诚信与失信的重复博弈分析
重复博弈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在博弈中,相同结构的博弈可以重复多次,甚至无限次。当博弈只进行一次时,每个参与人都只关心一次性的获益;如果博弈是重复多次的,参与人可能会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从而选择不同的均衡策略。因此,重复博弈的次数会影响博弈均衡的结果。在上述的分析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失信的“囚徒困境”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双方所进行的是一次性的简单博弈,即大家所说的“一锤子买卖”。学生和银行双方都无法根据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再组织一次博弈、再做一次选择,基于此,博弈双方都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益。但从动态博弈的过程来看,如果这种博弈是重复的、持续进行的,那么博弈的结果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诚信策略的纳什均衡就会成为双方博弈的必然结果。因为在动态博弈中,参与博弈的主体过去的行为都是可以看到或者查询到的,因此博弈中的一方可以通过这阶段博弈的选择,来回应博弈中另一方在上一阶段博弈中的失信行为。在诚信的动态博弈中,如果银行在上一次助学贷款的博弈选择中因采取放款的诚信策略,而大学生选择拖欠还款甚至不还款使银行利益收到损失,那么在本次的博弈过程中,银行必然会选择失信的策略来“报复”失信的大学生,比如将他(她)列为银行系统征信的黑名单,那么他(她)将面临银行以后所有的“报复”。在这里,银行所采取的策略被称为“以牙还牙”策略。基于此,为了更加长期、稳定获取各自的效用,博弈双方都会理性选择自己的行为,双方都会选择诚信,于是必然会出现诚信纳什均衡的博弈结果,由此可见,要想使诚信成为博弈双方的主动选择,其关键是要把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从而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3以重复博弈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
3.1增加博弈双方信息的对称性,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有效转化为重复博弈。
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理性人的机会主义、利己主义等行为,因此博弈双方在博弈过程中出现失信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在一次性的简单博弈中,由于博弈双方都无法根据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再进行一次博弈或再做一次选择,因此,博弈双方都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用,那么选择失信策略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要想克服这种困境,必须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而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的主要思路是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认知,深刻认识重复博弈与诚信之间的关系。诚信是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素养,但现实是接受过多年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对诚信内涵的认知还是很模糊,很多人认为诚信已过时,加之受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冲击,直接导致其诚信缺失行为的出现。其实主体间诚信关系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长期的选择、磨合、认同的过程,诚信是双方博弈的试金石,诚信关系的确立是双边的、动态的,任何一方的失信都可能导致诚信关系的中断。所以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必定要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不能只顾眼前失信利益而忽视长期诚信利益。
3.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畅通大学生诚信信息获取的渠道。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的记录,主要用于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情况进行真实描述,同时这种诚信的描述会起到一种客观评定的作用;同时大学生诚信档案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这种教育会及时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纠正问题,对失信行为有一定的鞭策作用。学校应该将大学生的诚信档案纳入常态化管理,及时公布诚信档案,特别是面向社会公开,畅通社会获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档案信息,如果诚信档案不公开,大学生诚信档案信息不能及时获知,这对于失信之人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诚信之人不能起到标杆作用,“囚徒困境”的一次性简单博弈失信策略必然再抬头,那么制定大学生诚信档案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大学生诚信信息应当及时公开,特别是要面向就业部门公开,并将考试作弊、学术不端、拖欠贷款等诚信缺失行为直接与就业联系起来,对有失信行为的学生暂缓或不予推荐就业,增加失信的一次性博弈成本,让失信之人无处遁形。3.3加大对诚信缺失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对失信行为处罚的可信性。在多元价值取向下,诚信如果被仅仅当成一种道德规范,很难要求所有人都遵守。在诚信的动态博弈中,若诚信收益与处罚机制不对称时,双方在博弈时基于个人利益必定会选择失信。在经济社会发达的当下,一个可信的处罚威胁是减少诚信缺失最有力的武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诚信缺失的行为,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高校对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还不够,因此,高校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方面应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比如针对考试作弊,给予取消考试成绩、记过、甚至取消学位等处分,让大学生意识到失信行为所付出的的巨大代价,并且这种代价要大于通过不诚信行为所获得的一次性博弈的收益。当成本大于收益时,博弈双方基于理性的角度,必定会选择诚信。
二、实施“三创”工程,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一是安全创优工程。技术中心作为广播电视的后端保障,主要职能就是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保障能力,更好地为播出前端和受众服务。因此,我们按照《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河北省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技术保障体系规划》安排,对陈旧设备、安全隐患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地升级改造,有效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创新巡检、奖惩、事故报告等一系列制度建设,大力创新安全播出管理机制,变过去只注重传输和发射的结果管理为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安全优质播出管理水平;建成集技术监测、节目监管和安全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监管系统,实现了对广播影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统一、科学、有效监管,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新的发展时代。在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将越来越快,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信息社会将是一个学习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只有学习才能使人们获得在信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人们只有通过贯穿一生的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不断适应从事某项工作岗位和转岗再就业的要求。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很难搭上信息时代的航船。高等学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摇篮.是未来世纪发展竞争的焦点。高等院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在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浪潮的推动下图书馆有了许多新的称谓:“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虚拟图书馆(Virtuallibrary)、无墙图书馆(Librarywithoutwalls)、多元媒体图书馆(Medialibrary)、全球图书馆(Globallibrary)、电脑化空间(InterspaceorCyberspace)等等。不管我们怎样称呼未来的图书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信息革命的浪潮把高等院校图书馆推向一个崭新的变革时期。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地位、职能、馆员的角色、服务和管理模式都将面临新时期的挑战。
1新时期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变化
全球信息革命的进程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教育改革的先驱是教育信息化。知识经济理论改变了我们对高等院校图书馆地位、作用、价值的传统认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世纪图书馆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化社会赋予高等院校图书馆新的使命,高等院校图书馆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
1.1高等院校图书馆将成为高校的信息来源和信息中心
古代藏书楼最典型的管理方式就是禁锢藏书近代图书馆的出现是伴随近代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成为大众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了传播知识的作用和广泛的教育性.近代图书馆“已不再是藏书的地方,而是教育机关”。而现代图书馆既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将现代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概括为:①保存人类文化遗产;②开展社会教育;③传递科学情报;④开发智力资源。1981年和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了《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试行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这两个文件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概括为:教育服务职能和情报职能。高等院校图书馆是办好高等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良好的学习环境、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服务,使得高校图书馆在教育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1999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大会主题是:图书馆世界文明通道(LibrariesasGatewaystoEnlighte—neWorld),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将超越当今知识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的作用.而成为获取广泛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通道。新世纪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将从“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成为“高校的信息来源和信息中心”。图书馆要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多元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是学术信息中心和提供辅助教学资源的枢纽与知识信息传播媒介。每个高等院校图书馆都将成为全球学术研究信息网络的一个交换站和节点。学生可通过网络远程教学服务系统有效地利用在线图书馆信息资源,教师可在网上获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图书馆的工作要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将文献加工成情报信息,再将情报信息加工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财富。只有这样高等院校图书馆才能在未来的新世纪中存在和发展。
1.2未来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业务方法和研究方法
收集、整理、组织、存储和利用信息是图书馆的业务方法,也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未来世纪中,传统的图书馆方法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带动下有了新的发展。INTERNET把图书馆的文献服务迅速地推向全球化。传统的文献采访工作将延伸到对信息资源的探索,去发现可利用的信息资源。藏书建设的目标是建立馆藏信息资源和全球网络信息资源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成为一体的信息资源。馆藏分布将不局限于自身的空间,而是将全球网络信息资源组织起来,实现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虚拟化馆藏模式。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则以数据仓库形式长期存储.最大限度地实现共享和开发利用。文献分类工作不再是仅仅将文献按照科学体系归类,而更加注重对知识成分进行提炼、加工整理,进行知识信息的创新。用户教育是图书馆事业不变的工作主题,但用户教育再也不是仅局限于辅导读者如何查阅目录,或是提供一般的事项咨询,而是要对用户加强信息意识的教育、培养用户捕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要帮助用户把知识化为智慧和财富。概言之,面向新世纪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将从收藏借阅文献的服务模式朝着以组织、传递、开发信息资源为核心,实现业务管理高度自动化,信息资源数字化、馆藏特色专业化、信息服务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图书馆的职能不再仅仅是靠提供馆藏的信息服务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要组织、传递网络信息资源,要通过馆员的智力劳动.创造出新的知识信息,提供增殖的知识服务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2新时期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信息传播职能和教育服务职能
2.1我国教育现代化需要图书馆强化信息传播职能
教育服务职能近代图书馆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教育机关”,教育服务职能是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迫切需求。大学人才密集,是知识、信息的主要产地之一,也是知识、信息需求量最大的地方之一。未来世纪,大学的教学科研人员、大学生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将表现为需求量大、多元化、专业化的特点:对知识、信息获取方式要求更快捷、准确、方便。他们不仅仅需要在图书馆能获得信息,还需要图书馆为他们提供经过筛选和加工的特需的知识信息。高等院校图书馆要真正成为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要“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生的素质如何,其中一项重要技能就是利用高技术手段直接获取知识、信息并进行继续学习的能力。今后的大学生面临的是知识和信息的竞争,谁在知识、信息领域领先,谁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高等院校图书馆要在素质教育工程中发挥作用。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教育信息化包括: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学会利用网上资源;开办现代远程教育,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终身教育的需求。现代远程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发展远程教育是把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是构筑21世纪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远程教育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实现网上招生录取、计算机学籍管理和毕业生就业服务。健全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不断扩大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机会。高等院校图书馆既是远程教育网络上重要的教育科研信息资源,也将成为网络上信息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的课堂和就业、文化、娱乐、生活的信息网站。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高等院校图书馆率先成为“无墙图书馆”。
2.2新世纪的高等院校图书馆教育模式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综合方法。高等院校图书馆同样也通过“三育人”来体现自身的教育服务职能。
(1)信息技能课程教育。从事某一专业的人,必须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有些科学知识,却是各种专业的人都必须具备的知识。“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目录学是指引治学途径的入门之学,这话在今天依然十分有道理。文献信息组织、分类、检索、课题调研等是每一个科研教学人员的基本功。可以说,信息处理能力是现代人才的基本素质,体现了人才竞争能力。而过去的高等教育忽略了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离校后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较差。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教育部在1981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明确了“开展查阅文献方法的师资水平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提高。通过备课、观摩教学等教学研究活动和师资轮训,不断学习、研究信息查询的新技术,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和效果。在未来的世纪,《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对于在校学生、网上的学员以及社会上的信息用户都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方法课程。人们需要学习信息搜索的技能,需要通过课堂、网上自学等方式掌握这个基本技能。高等院校图书馆应肩负起这一任务。
(2)网络信息搜索技能培训教育。信息社会的信息增长速度快、数量大、更新快、载体形式多样、分散存储,出现了信息超载的现象网络查询便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方法。到2000年,我国将有1000所高校建成校园网并与CERNET连通.高校图书馆通过CERNET与1NTERNET实现互连,高校图书馆开辟了电子阅览室,提供了上网查询服务,为网上信息交流创建了良好的网络环境。但目前高校个人上网普及率还不够高,网络和网上信息资源利用较低。究其原因之一,是人们对于上网技术较为陌生或不熟练。随着图书馆的高度现代化,一些读者面对高度自动化的图书馆望而生畏。为了今后吸收和处理信息的需要,人人需要上网。因此,图书馆应当为读者提供网络信息搜索技能的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应当包括:掌握上网的基础知识;学会WWW,FTP,E2MAIL,GOPHER等网上漫游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常用的站点和运用搜索引擎查找站点:熟悉重要的专业数据库及在线图书馆的检索方法等等。近年来,图书馆开办的用户上网技能培训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图书馆馆员对网络资源的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熟练的检索技巧至关重要,一般的上网技术培训无法替代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搜索技能培训。这种培训以主题讲座方式.学员可选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专题选修。方式灵活效果显著。可见,现代信息技术为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服务职能提供了新的手段。
1.思路
在实施起搏术后“健康人”教育中,首先制订一份理想的护理教育计划,这不仅为护理的具体行为提供科学的、详细的、明确的指导,同时还必须包括起搏术后“健康人”教育内容。起搏术后“健康人”的教育目前仍以医院为基地,以安置一年以内的“健康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消除了他们对自己所患疾病知之甚少,把疾病康复的全部希望和权力统统交给医生的错误观念,使他们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通过对他们的知识传授及医护患一起的交流等一系列教育工作,使他们充分了解有关起搏器的各类常识及有关自己疾病为什么安置、起搏器安置后的各类并发症预防和发生故障时的急救处理等保健知识,为了能让起搏术后的“健康人”真正掌握有关起搏知识。为此,我们进行了摸底书面考试,然后进行起搏知识的系列上课;最后再进行书面的考试,不能通过者进行个别辅导,直到通过为止。不仅如此,我们还请起搏术后生活质量高的“健康人”进行现身交流;其次学员们还互相谈体会,学习班就在这样的紧张、愉快、轻松的气氛中结束。学习班结束后,我们对于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有心内科主任、起搏器专家签发的结业证书,以增加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并集体留影、建立良好的通信网络等。
2.资料与方法
2.1资料
2000年4月6日~5月11日在浦东仁济医院演讲厅举办的“起搏挚友”学习班,参加第一期起搏器知识学习班的20位学员,年龄在37~80岁,文化程度在大学、中专、高中以上,以教本人为主。起搏器植入时间在1周~1年以内。
2.2方法
2.2.1考核评估起搏术后“健康人”的知识度——书面考试
携带起搏器的“健康人”在术后需要加强有关专业护理知识的指导,尤其需要掌握自己如何检查自己的起搏器、起搏器的养护知识及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等,同时也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特异性的知识指导。光凭住院期间的宣教是有限的,为使健康教育从住院延续到出院、到社区,故进行有关知识度调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起搏术后的“健康人”了解所需的知识。为此,我们先进行书面摸底考试,内容主要是测试安置起搏器的型号、起搏器的工作方式、能不能在体外程控、起搏频率每分钟多少次、如何使起搏器能省电、检查起搏功能的方法、哪些家用电器、医用电器会对起搏器有影响及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更换起搏器等方面知识的选择题,共计20题,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形式。而这些都是他们平时最担心、最关心、最需要医护人员指导了解的实际问题。考试结果显示合格率为0%,见附表1:
授课教育是安置起搏器术后“健康人”渴望的一种学习方式。为此,我们拟定课程计划:时间为期一个月,分四次授课(其中包括考试),教师有大专以上学历、临床工作5年以上、有一定护理经验的护师担任主讲。讲授的内容包括:起搏器的科学养护和监测方法、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起搏器与生命关系对生活的影响、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及正确选择医疗用具等;其次还请为其安置起搏器的医生讲课、答疑;最后还请心导管室的技术员讲解起搏器参数的调节、起搏器的结构、安置时的全过程,让起搏术后的“健康人”更多地掌握有关起搏器知识,从而解除他们对安置起搏器后的不良认识。
2.2.3授课教育后的考核评估——书面考试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理论课学习,使起搏术后“健康人"增进了健康知识,改变“健康人”的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和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为此,我们又进行了一次书面考试,考卷内容与上一次相同,考试结果显示合格率为100%,见附表2:
3.效果
3.1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使起搏术后“健康人”掌握了自我保护及应急措施,预防并发症等知识得以增长,预防保健能力得以增强。考核的合格率从0%上升到100%。学员们一致认为:“短暂的一个月学习,好似胜读了几年书”。充分体现了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使起搏术后“健康人”懂得植入起搏器使原发病和基础病因得以控制,而不是彻底痊愈。其次必须定期随访,进一步观察术后疗效,适当调整起搏参数,延长起搏器的寿命;还能预测、发现、处理起搏器故障;发现、处理副作用或并发症,指导起搏术后“健康人”掌握自我护理的重要性。起搏术后“健康人”感慨地说:“要想如常人一样生活,就必须定期参加起搏知识学习班、咨询、答疑及联谊等活动”。
3.3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加强了心理支持,因起搏器并发症重则危急生命,轻则影响生活质量。对防病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已不再仅限于住院范畴之内,开始面向家属,面向健康人的教育。他们希望:“全社会不要把他们当作病人像健康人一样对待”。为此,我们组织学员建立了通信网络,选出小班长,增加了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方法。
3.4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使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也得以体现。同时也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用真诚、同情的态度解除起搏术后“健康人”的痛苦和烦恼。利用各种场合呼吁全社会的人们称他们为起搏术后的“健康人”。
4.设想与讨论
4.1常设“起搏挚友”健康教育点
根据起搏术后“健康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一年以内的术后“健康人”对起搏知识的渴求非常的迫切。因此加强有关专业护理知识的指导,同时根据其特点制定教育计划,开展特异性的专业护理指导是非常有必要。从书面的摸底考试可见,在院病人由于疾病的困扰、住院时间的短暂,对于护理人员传授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接受是有限的。所以,常设健康教育点就是为起搏术后的“健康人”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时间每周一个下午作为接待日,为住院及出院后的“健康人”服务;有主管护师负责接待,为术后“健康人”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及播放相关的录音、录像,为其指定特异性的教育计划;耐心倾听术后“健康人”及家属的建议,为起搏术后的“健康人”正真解除回归社会后的后果之忧。
4.2开办不同层次起搏术后“健康人”及家属的学习班
由于起搏术后的老年人及文化层次较低的“健康人”需求,特开设面向“健康人”及家属的学习班,其目的是为了对起搏知识缺乏的老年人及文化层次低的“健康人”在家属陪伴下进行系列的起搏知识上课;授课方法和形式则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化的图案教具,使他们掌握起搏器的护理及保养常规。因为,安置起搏器后的老年人时常会产生恐惧情绪,对于今后将终生依赖起搏器生存有顾虑和自卑感;同时结合起搏术后“健康人”存在的恐惧自卑及自我封闭的心理、行为特点,在病房为其提供场所,选择性格开朗、来院更换起搏器的病人介绍自己安置起搏器的经历和感受进行现身交流,以积极的心态去影响鼓励其它病人和术后的“健康人”。使他们从自怜自悯的心结中释放出来,对生命和未来重建信心。同时鼓励“健康人”及家属积极参与,让“健康人”及家属明白不良的心理和情绪会直接影响康复,并导致病情恶化。因此,较好的社会支持会使“健康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4.3为起搏术后的中青年开设《科学性生活指导》健康教育讲座
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我国的民族文化,一般是指中华民族经过历史的洗礼而继承下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特征的,被人民大众普遍接受的,以儒、道、释文化为主的文化。高师院校的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多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继承及油画的民族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师美术专业油画教学过程中传播民族文化非常有必要。
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1.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奠定基石。当前,国内正大力宣传中国油画的民族性,并有“中国油画”之提法。油画来源于西方,中国的油画家们要想超越西方,须以民族性为宗旨,在油画创作中融入民族文化精神及元素,才有可能把理想变为现实。正如潘公凯先生所说:“当前中国艺术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波及全球的后现代文化所带来的表现形式的危机,更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精神自觉问题。在全球化的文化整合过程中,如何发现和重新建构中国文化的根本特性,使中国艺术在主流风格和总体倾向上坚持自我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的发扬光大,在后殖民主义跨国际的语境中自主地发掘出文化的新精神、新生命、新形态。这是着眼于中国油画发展的未来,将中国油画放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去考察思索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
油画始创于西方,西方早期古典油画多以基督教及希腊神话宗教故事为题材,正是这种对宗教题材的表现,显示了西方绘画的民族性。西方现代油画虽强调个性,但仍能反映西方人的民族意识,反映西方画家在自身成长环境中所拥有的民族情感。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促使其民族化一直是中国艺术家们的奋斗目标,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赵无极等大家在此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用西方绘画材料来表现中国绘画的意境,或将中国绘画精神引入油画创作,令人耳目一新,使中西文化在小小的画布上得到了融合,油画的民族性得到了体现。西方有达·芬奇、凡·高、塞尚、毕加索等世界级的油画大师,而就目前中国油画现状来说,要产生大师,必须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挖掘出文化的新精神、新生命和新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未来灵魂塑造者的高师美术专业学生,将会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对于高师美术教育工作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增加民族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民族文化对油画创作的重要性,才能使这些未来美术教师们有着中国文化的自觉精神,并将之传播开来,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道路奠定基石。
2.改变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加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总体来看,国内高师美术专业学生,对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笔者曾就此问题做过问卷调查,发现81%的学生不知道道家的创始人为老子;89%的学生认为京剧至少在明朝就已诞生;100%的学生不知道“玄武”为何物,多数学生听说过“青龙”与“白虎”,但不知道二者在古代曾代表过方位,属于“四灵”,而知道二者的原因,还是因为港台影视剧中常出现这一说法。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固然跟西方文化的渗入有极大关系,但跟学生对民族文化漠不关心的态度也是分不开的。另外,学生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文化,而不少年轻教师对此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其本身民族文化知识也不够丰富,无法给学生以很好的指导。民族文化的缺失,从侧面反映了现代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减弱及民族生命意识的衰退。一些学生的写生水平很高,但自己作品中出现民族文化元素时,却难以说明,或者一知半解,与其绘画水平差距较大。高师美术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随着高师美术专业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学生的绘画基本功及文化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再加上民族文化的缺失,这些未来的教师,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播者,是当前高师美术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
虽然学习油画必须立足于西方油画传统,必须进行严格刻苦的古典技法及基本功的训练,但是文化知识的欠缺,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很大障碍。美术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将民族文化授之于课堂,将民族文化同油画写生、创作等进行结合,改变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加学生民族文化知识,为未来中国油画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对于美术专业学生来说,缺少创造力预示着在未来的专业发展道路上不会有太多收获。中国民族文化,历经几千年的考验发展至今,充分说明其有着非凡的创造性。因此,民族文化渗透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儒、道、释三教的影响下,中国人有着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强调“格物致知”和“中庸”之道,主张“以和为贵”,在此类思想的影响下,派生出一些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如剪纸、皮影等。将中国民族文化所包含的这些表象事物及内在的精神实体,渗透到油画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知道“格物致知”“实事求是”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又可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其创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油画大师米罗、康定斯基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并从中汲取营养;凡·高则对与中国文化同源的日本文化十分着迷,进而使自己的绘画风格受到相应影响;塔皮埃斯在其文章中提及中国智慧和佛教,以及佛教所兼容的所有印度思想相交融而诞生的艺术对自身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非形式主义绘画大师,其部分作品所具有的水墨意蕴,足以说明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总之,在油画教学中渗入民族文化元素,对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将民族文化渗透到油画教学过程中,除了能够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道路奠定牢固的基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外,还能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方面具有以下作用:一是使学生区分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的个性区别,自主选择艺术方向,进行艺术探索,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寻找创作素材,为其毕业创作积累经验;三是使学生知道艺术创作同写生的本质区别,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四是让学生知道艺术创作是一个艰苦的艺术实践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成果,必须要加倍努力;五是使教师与学生有着更多的交流话题,促使学生大胆尝试,教学更具互动性。
二、高师油画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的尝试
1.高师油画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及指导思想。油画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渗透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形式上直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艺术方面的各种图形、文字、构图方法、节奏、动作;二是通过形式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来体现民族艺术精神及生活,将传统文化有目的、创造性地转化成艺术力量。
艺术实践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活动,它是一种开放的、多元的行为。在高师油画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指导思想:一是要注意将被使用的民族文化元素,包括材料、图形、符号、价值、思想、行为等,在保持本源的基础上,加以重组或改造,使其成为具有创新意义的事物,这要求学生对民族文化要有本质上的了解;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总结民族艺术的创作规律,突出各种民族文化元素所具有的精神实质及其适合表现的题材;三是中西方文化,特别是绘画方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中国传统绘画强调以“意”写“形”及以“形”表“意”,以“意”来追求“忘我”和“无我”的境界;现代西方绘画虽然极为追求“个性”,但就本质而言,其所表现的“形神”“气韵”等方面同中国传统绘画仍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要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必须要有扎实的民族文化理论基础。
二、电大参与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具有很多优势,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看,由于社区教育在我国本就是个新生事物,其自身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与社区教育在从属关系、合作模式、相关政策等方面还没有统一与明确的说明,这就阻碍了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针对社区教育的立法不够。我国社区教育开展较晚,各地对社区教育的理解还不统一,各地方政府对于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也不一致,急需从立法上加以规范和保障,使开展社区教育有法可依。电大参与社区教育,主要以在电大成立的社区学院为主体,虽具有法人资格,但不能解决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问题。学员持社区大学颁发的证书,在社会上及相关部门内部还得不到承认,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反观国外,社区教育开展较为普及、成效较为显著的国家,其相关立法都是较为完善的,正是这些法律为当地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支持。2.缺乏理论引导。由于缺乏理论引导,各级政府、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甚至一些电大的教职工对社区教育的积极意义还不能完全理解;各地对社区教育的开展缺乏统一部署与考虑,对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各地开展社区教育的模式各不相同,效率不高。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基础差异较大,短时间内很难制定出一套适应各地条件的发展社区教育的理论,因此,需要各地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摸索,找到适应本地发展社区教育的模式,从中总结出经验并加以推广,进而形成一定的理论,最终汇集成符合较普遍条件的理论。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冲突。很多基层电大没有足够的财政拨款,需要自行创收解决生存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层电大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而社区教育的根本在于受教育的人得到收益,是一个公益性事业,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因此,电大作为一个创收单位过多顾及经济利益与社区教育作为公益事业保障社会效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影响了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积极性。4.管理体制亟待完善。我国电大参与社区教育的工作刚开始不久,各方面的经验还很少,相关人员的素质还不够高,各种制度还不齐全,相应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模式还不明确,电大参与社区教育还需要政府相关单位提供协助,效率往往不高。社区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完善的管理体制加以引导,完善的体制能够解决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所需的资金、资源与政策困难。5.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经费不足、师资有限。据了解,全国虽已有不少市级、县级电大正在逐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但有政府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支持的只有少部分。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社区教育的经费多由政府拨付,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政府财政经费的审批及到位往往不及时,这就造成需要电大预先垫付资金来开展工作,而基层电大自身的运行经费通常本就紧张,很难拿出大笔资金,这势必影响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以及最终的成效。另一方面,各基层电大的师资力量原本就受到编制的限制而人数较少,且还要承担日常教学任务,因此实际能参与开展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是不能满足社区教育需要的。6.现有的社区教育工作模式较为简单。常见的有组织的社区教育工作包括两种方式:(1)以项目为核心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详细的对策。这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也便于推广,但前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组织编写教材,对教师进行培训。推广过程中不能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调整。(2)通过社区居民常见的活动方式,将社区教育需要的内容融入活动中去,便于参加,也容易吸引大多数居民自发前来,活动本身的针对性较强,但考虑到在都市生活的居民工作节奏快,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参与活动,其最终适宜的人群也在逐渐缩减。
一、导论
2008年,三鹿奶粉因为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1年,双汇火腿肠又涉嫌瘦肉精。到2013年,社会上又出现了老鼠肉假冒羊肉的食品安全事件。在社会层面加大食品安全的关注力度的努力下,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事件,所反映的社会诚信的缺失背后,又有与消费者与政府部门等相关的诸多原因。深入并全面地探究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整个社会安定和人民健康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该出发点,运用博弈论的有关模型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探究。
二、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博弈论分析
本文从博弈论视角,所分析的有关食品对象都设定为食品生产中存在的优质商品和劣质商品,其中优质商品中既包括高质量生产、不需要进行伪造的商品,又包括原本不属于优质产品,但通过生产过程中添加超标有害物质、对食品表面进行虚假美化等手段进行伪造而成的“优质商品”。劣质商品在本文中是相对概念,不是指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而仅仅指品质以及价值不及高品质食品,可以通过伪造进行改良的食品,且伪造成本较低,伪造的食品才存在安全问题(如三鹿奶粉伪造前只是蛋白质含量较低,不存在安全问题,但伪造成高品质奶粉后能获取更高的价值,但因此出现安全问题)。
(一)食品生产厂商之间的博弈问题分析
在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时,食品生产厂商属于主要参与者,因此,我们需要首先分析在不考虑其他外部因素的情况下,食品生产厂商生产非安全食品的动机。本文将首先运用博弈论构建相关模型分析食品生产厂商之间的博弈问题。
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2.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该博弈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过较低的伪装成本能达到较高价值的食品促使生产厂商进行伪造达到高品质的概率较高。结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的结论,从生产厂商来看,通过对劣质商品进行伪装赋予其较高的价值,并因此获得较高的收益,于是食品安全问题由此产生。在分析了食品生产厂商的博弈问题之后,本文将进一步引进消费者,探讨消费者与食品生产厂商的博弈。
(二)食品生产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基于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三)食品生产厂商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分析
在与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群体中,除了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政府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问题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继续运用博弈论的有关模型对引入政府监管部门后的食品生产厂商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首先做基本假设如下:
该结果表明,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政府监管部门的不力和对非安全食品生产厂商的惩罚力度不够。而政府部门需要降低监管成本、加大惩罚力度,从而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三、政策建议
通过运用博弈论知识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得出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的原因,分别从食品生产厂商之间的博弈结果、从消费者与食品厂商的博弈结果、从政府监管部门与食品厂商的博弈结果来看,食品安全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厂商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造成诚信的缺失,消费者对非合格食品的辨别能力较差,购买非安全食品的概率较高,政府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且对非安全食品生产厂商的惩罚力度不够。针对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我们相应地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针对食品生产厂商的建议
1.增强诚信意识
食品生产厂商的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问题,因此,食品生产厂商应增强诚信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提供安全无害的食品。
2.提高生产技艺和生产率
食品生产厂商应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技艺来提高食品价值,降低生产成本,而杜绝采用非法手段对劣质商品进行伪造,通过切实提升自身生产能力来实现较高的利润。
(二)针对消费者的建议
1.增强对伪造商品的判断辨别能力
消费者在实际购买食品的过程中虽然有时难以辨别食品的质量,但对有些过分光鲜的水果或者诸如地沟油、硫磺熏制银耳、化学原料浸泡的食品等通过感觉器官就可以辨识的非安全食品,则要加强对辨别技巧的了解,增强辨别能力,降低购买非安全食品的概率。
2.提高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
当消费者购买了非安全食品时,应及时向政府监管进行检举,增强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减少非安全食品的社会危害。
(三)针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建议
1.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政府监管部门应认真执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同时完善相关规制,减少人浮于事的现象,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2.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增强对非安全食品的惩罚力度。
1 语言、文化、旅游之间的关系
语言即文化、文化即语言,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不仅生涩,呆板,更重要的是不符合旅游英语教学的要求。
文化是旅游的魂,它关系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更是一切旅游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若失去了文化的特色,那么旅游的魅力和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育有责任承担起弘扬和传承新疆本土文化尤其是旅游文化的使命,为新疆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2 旅游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及其原因
岳福曹的《模因论视角下审视新疆旅游文化的对外推介——以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材料为例》(2010)一文论述了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新疆本土旅游文化导入的现状,然而新疆国际旅游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以及旅游英语教学如何应对国际旅游发展的研究和探讨并不多。为此,本文对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学现状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
2.1 旅游英语“教” 之现状
本文以塔里木大学旅游英语教学为例,针对其教学过程中教材使用和教师授课情况进行了调查:目前主要以唐飞和陈丽主编的《旅游英语》教材为主,同时以杨忠桥和李欣等编著的《新疆旅游导游辞》为辅助教材,但是这两本教材对新疆旅游文化涉及很少。
其次,就授课情况讲,大多老师的英语水平毋庸置疑,但是在讲授的过程中始终摆脱不了以词汇,句型和翻译为主的语言授课模式,对英语文化和新疆旅游文化的讲解并不系统,造成学生对英语文化和新疆本土文化的学习仍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
同时,岳福曹的《模因论视角下审视新疆旅游文化的对外推介—以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材料为例》一文对新疆高校包括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旅游学院、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等七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各大高校普遍使用的《英语导游教程(第二版)》和《导游英语情景口语》中有关新疆景点,文化和旅游的文字介绍甚为廖廖,试想这样的教材如何能满足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育的要求,新疆旅游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又将何去何从?
2.2 旅游英语“学”之现状
本文以塔里木大学旅游英语教育为例, 对现有56名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及其学习效果等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总数为56份,收回50份,回收率达98以上。
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首先就学生在学习旅游英语过程中涉及新疆旅游景点内容的多少来讲,持“少”与“极少” 观点的人数总计34,占总人数比重的68%,这表明现有的旅游英语教材中涉及新疆旅游景点内容并不多,与岳福曹的《模因论视角下审视新疆旅游文化的对外推介—以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材料为例》的调查结果一致,从而证明了目前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新疆旅游文化不足。
其次,就平时阅读旅游书籍和资料时,是否注重新疆旅游资料内容的学习,持“多”的人数总计32,占总人数比重的64%;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新疆旅游文化的学习引起了普遍的重视。
同时,就是否增加新疆旅游景点和文化以及是否增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问题进行统计,持“应该”态度的占多数,这表明学生对英语文化,特别是新疆文化导入的期待超过了对内地景点的支持,也表明了学生对新疆文化和英语文化的重视。
就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调查结果看,持“满意”态度的学生比重为100%,但这并不能表明旅游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方面作用显著。
除此之外,就学生在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来看,持“一般”观点的学生占多数,这说明学生虽对旅游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持肯定的态度,但是旅游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人们对于旅游文化的渴望也愈来愈强烈。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大众传播特别是电视,占据了人们休闲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人们从电视上大量接触异国他乡文化,同时也不满足于此,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在导游的带领下身临其境地感受旅游文化的魅力。电视和导游,作为旅游文化传播的两种媒介,代表着典型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本文旨在探讨电视和导游在旅游文化传播中作为不同的媒介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存在哪些异同,能否有机结合以及结合模式问题。
一、旅游文化传播与媒介
1、旅游文化传播
旅游文化是由于旅游活动的介入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是旅游者为了休闲和娱乐而进行的短暂迁移。旅游者把自己原来居住地的文化带到旅游地,在旅游地又领略了当地的文化,在此过程中,各种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旅游文化传播。但是,在人们被大众传媒密不透风地包围住的今天,以上关于旅游文化传播的概念只能算作狭义的概念。今天的人们如果有一台电视机就可以足不出户地领略异国他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而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也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接受外界文化影响。因此,要探讨当今的旅游文化传播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真实世界”,还要着眼于以大众传播为基础的“传媒世界”(参见图一)。基于“两个世界”的旅游文化传播都带动了人员、信息、物质和资本的流动,促进了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增进了不同地区之间文化的大传播和大融汇。
2、旅游文化传播的媒介
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也是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如前所述,当今的旅游文化传播具有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属性,因此旅游文化传播媒介包括人际传播媒介和大众传播媒介。本文主要选取其中的导游和电视进行分析。
在“真实世界”的旅游活动中,帮助旅游主体完成旅游活动的中介组织称为旅游媒体。它是旅游文化传播的渠道,包括各旅游组织和企业的活动。导游人员的活动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类。一般而言,游客首先接触且接触时间较长的目的地居民就是导游人员。他们通过语言、手势和神态等非语言符号进行传播活动,连接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属于较为典型的人际传播。导游人员对旅游目的地的介绍和讲解,不仅使游客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也扩展了游客对自然风光的审美欣赏能力,促进了不同国度、地域、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通过旅游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传播着各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是一种广泛的文化传播。
从大众媒介来讲,电视是最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媒介形式。电视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形声并茂、声画同步,可以传递更多、更直接的信息。在“传媒世界”的旅游活动中,电视能够把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生动、形象、逼真、立体地展示给受众,让受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对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产品栩栩如生的可视化展示,会对受众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是电视传媒的优势。旅游目的地宜人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人文景观通过电视媒介广泛的传播,可以让受众直接地、感性地领悟到旅游地的魅力。通过电视媒介传播的旅游文化,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受众的旅游动机。
电视同时也是受众接受旅游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卿志军和郑岩在《电视对旅游文化的传播作用》中对海南海口、三亚部分旅游者的调查,受访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39.9%),也最关注电视上的旅游信息(48%)。那么看电视是否能够代替实地的旅游活动?电视旅游信息是否能够代替导游的讲解呢?答案是否定的,个中原因则要从两种传播媒介的比较分析中去寻找。
二、两种旅游文化传播媒介的比较
1、电视与导游的差异: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
大众传播是传播手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电波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声音、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从构成大众传播的要素来看电视对旅游文化的传播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大众传播中表述的“特定的社会集团”是指专门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就意味着,经过电视台采编后形成的电视旅游节目中的旅游信息具有很强的公开性、权威性和全面性。相比较而言,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导游人际传播中,导游人员带团的讲解则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每个旅游者所接受的信息也是不平衡的,有时还因为导游个人素质和职业责任感的参差不齐导致错误旅游信息的传播。
第二,大众传播以社会上不特定的大范围受众为传播对象,且受众具有匿名性和不确定性。电视旅游节目具有大众性,这就意味着它是点到即止的,对旅游目的地的介绍通常是广泛而肤浅的,因而难以满足观众个性化的文化需要。导游员通过与游客面对面个性化交流,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要。比如对同一古建筑的介绍,面对知识界游客,导游员主要讲解该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等;如果面对的是一般游客,他们感兴趣的可能是关于此建筑的奇闻轶事和神话传说,导游员可根据情况调整导游词的内容和形式。
第三,大众传播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电视凭着它独特的魅力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体。电视声画合一的传播方式,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现实体验。经过编辑和修饰的“媒介世界”有很大的吸引力,甚至让人感到“媒介世界”比“真实世界”还要“精彩”,不少游客去过旅游景点后感叹“没有电视上看着那么好”!
第四,电视在节目形态上具有多样性。电视的旅游文化传播形式主要有电视旅游新闻、电视旅游广告、电视旅游节目、影视剧等几种。丰富的节目形态不论从对旅游文化传播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具有很强的传播优势。相比而言,导游员的带团讲解似乎单薄了很多。也许在大众传媒让这个世界变的绚丽夺目时,人际传播很容易被忽视,但它依然是最基本的传播方式,依然有它独特的传播特点。
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形式。在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人际传播有许多种样式,如交谈、争论、讲演、会议、教学,甚至包括电话、电子邮件形式的交谈等。“当人们最大限度地以表现个性的方式,在一起谈话和倾听时,这种传播的样式就发生了”。旅游文化传播中的导游和游客之间就是典型的人际传播。
首先,人际传播具有双向性,具有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的特点。反馈是旅游人际传播的重要环节,它是游客对导游员讲解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旅游人际传播的进程。旅游过程中,游客可以随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导游员反馈得到解答,对导游传递的信息有接收不到位的,也可以及时补充信息。因此,游客在实地游览中对旅游文化信息的了解是深人的、透彻的。同样的信息,如果通过电视媒介来传播,情况会截然不同。虽然网络的兴起弱化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但是受众对电视媒介的传播反馈依然是延迟的、低效的。电视的特性决定由它传播的信息也是易消逝的。
其次,人际传播的内容更丰富和复杂。人际传播最具有魅力的就是它的符号传播,比如表情、手势、姿态等,由这些符号传达出来的意义往往更加丰富和复杂。人际传播的意图就是要产生理解,而理解就在于要领会传播者的意义。通过这样的理解,概念中的人际传播范围刁讯深度却加大孔导游的人际传播相对于大众传播,更易于沟通旅游地和旅游者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每个导游员都有自己的讲解风格,或风趣幽默,或引经据典,在讲解过程中不仅仅是机械的旅游信息交流,还是情感的交流,进而对目的地产生综合的印象。
2、电视和导游的契合——“把关人”角色
传播的过程牵涉到对某些信息的选择与传递,以及对另一些信息的剔除与摒弃。美国社会学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尸库尔特·卢因1947年首次提出了“渠道与把关人理论”,传播学者怀特1950年又进一步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从而形成了传播学中的“把关大,理论体系: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人传播渠道。由于传播渠道的有限性,以及一些社会集团对传播过程不可避免的制约,信息不可能无限制地传播,选择与剔除的活动自然成为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
旅游活动中导游为游客讲解时,对内容也有一个类似“把关”的取舍选择过程。一般来说,无论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抑或人类的开发演绎中,大都已经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讲解体系。导游词的内容包罗万象,包括一般性的景观介绍、背景材料、典故、相关的文字作品和文化事迹以及传闻轶事等等。如前所述,在浏览的动态的有限时间内,导游基本上无法对上述内容一一进行讲解,同时由于游客的个体差异性,可能层次悬殊、审美情趣不尽相同,导游一般会有选择地针对不同游客选择不同的讲解内容,导游词的深度、广度及结构都会有所不同。在这一过程中,导游是传者,游客是受者,导游对大量讲解素材进行甄选,确定传播内容,可以说,导游是旅游文化传播的“把关人”。
电视旅游节目同样延续着传媒内部的普遍规则,介绍什么样的旅游文化,安排在什么时间段播出,节目时间长短等等这些无一不是在对传播进行“把关”。而在旅游活动中,导游每一次带团都是一个旅游文化传播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把关”过程,导游作为旅游文化传播中的“把关大,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尽管有行业条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相对于电视旅游节目的“把关”程度来讲,导游的“把关”有更强的主观性。
三、旅游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