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5: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教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校中成人教育的教师大都是全日制聘请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但是随着近几年各大高校扩招,这些普通高校的教师就因为大量的教学及其科研任务,已经没有精力再分散在成人教育的课程上。所以,成人教育的师资严重匮乏。有些高校只能聘请经验不足,或者专业相近的教师来授课,这使得成人教育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不能够保证参加成人教育的学生们学到丰富的知识。
(二)函授站点分散且远程监控不足
从当前函授成人教育的发展来看,函授教育方式在成人教育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通常,函授教学主要包含了面授、答疑辅导、作业、自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考核以及答辩等环节。其中,自学是主要环节。然而,由于函授等远程教育离母校较远,学生又不能自主完成学业,因此,这给教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这也是当前成人教育规范化的一个瓶颈。
(三)考核形式僵化
成人教育的考核一直沿用传统的考核方法,主要通过试卷、书面问答等形式来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使得学生为了完成考试而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也考核不了学生的真实成绩。
(四)硬件资源不足
硬件建设是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基础,与全日制学生的课程相比,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相对比较独立,但是在教学安排上,如教室、场地、实验室等一些设备的使用上往往跟普通全日制的学生发生冲突,而学校面对这种情况也会首先考虑全日制教学的正常运行。这使得参加成人教育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针对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的对策
(一)巩固师资队伍,丰富教师资源
由于成教学生数量较多,特点也各有不同,所以,学校对于教师的选拔及聘用也应该设定相应的规范要求,除了聘请经验丰富、授课良好的教师之外,也可以招收在社会上有责任心、能力强并且受学生欢迎的从业人员来担任教授工作。不同的专业聘请不同的教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满足成教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重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建设
教学管理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所占据的地位不容忽视,而且需要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要注重人本思想的建设,以促进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们的意见。现代教学管理不仅需要现代管理人员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还要求他们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方法、技巧等。因此,面对当前的教学管理形势,学校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不断增强信息化管理
为保证教学的信息化、规范化,学校需要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工作,使成教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获取他们想要的教学资源以及相关的学习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地关注学校的动态。而且,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来设立属于自己的独立教务系统,不断开展综合教务系统一体化管理,努力实现教务管理管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且,建立教务管理系统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
(四)推进教学管理创新
由于成教学生的学历、年龄、籍贯等各有不同,个人的记忆力、创新力、理解力以及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各大高校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推进教学体制的改革,建立不同的学制、学分制等模式。参加成人高考的学生特点比较鲜明,他们往往都已经参加工作,既要面对学习,同时还要不断应对工作琐事。而学生分散、工作地点不固定等原因导致了他们出勤不理想现象的出现,所以学校的管理制度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可以设置点名制度、考试制度、评比制度等。
(五)考试考核方式改革
考试考核的侧重点不能放在书本的那些死记硬背的概念上,而更应该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打破单一的考试形式,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考试方式,可采用闭卷、开卷、口试、笔试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于论文、作业也要灵活考核,让学生不惧怕考试,实现自主学习、实用性学习。
(六)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要有效地为各函授站点教学管理提供信息保障、数据支持,以促使学生们能够很快掌握数据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鉴于数学问题提出在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数学问题提出的相关研究.例如,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水平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中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还有待于提高[6~7].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关系的调查研究,揭示了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8~10].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评价的研究认为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可以从提出数学问题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新性3个方面进行评价[11~21].但是,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评价,从数学问题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新性3个方面是不全面的,既然数学问题的复杂程度也代表了一个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高低,因此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的复杂性也应是其数学问题提出能力高低的一个评价方面.同时,对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问题提出观念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学者Philippou和Nicolaou对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观念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启示[22].他们调查了塞浦路斯五年级和六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自我效能观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塞浦路斯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自我效能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该研究仅仅调查了学生的自我效能观念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学生其他的问题提出观念.例如,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的重要性的认识,对数学问题提出的兴趣,以及对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形式的认识.同时,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是否能够被有效测量,将直接影响研究者深入探索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该研究将首先界定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问题提出观念的概念,并构建了一套数学问题提出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调查了沈阳市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观念的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数学问题提出是指,新数学问题的提出和已有数学问题的重新阐释,它可以发生于数学问题解决之前、之中和之后[2].学生在数学问题提出的过程中经历信息的理解,信息的转换,信息的编辑,信息的选择4种心理过程[23].信息的理解发生在学生根据一些数学表达式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之中;信息的转换发生在学生根据一些数学图片和表格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信息的编辑发生在没有限制条件下,学生根据一些数学信息、数学故事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学生根据某一个答案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观念是个体所持有的主观认识和理论,它包含所有个体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却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的认识[24].在观念概念的基础上,研究者认为数学问题提出的观念是指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提出的重要性、兴趣,以及数学问题提出学习过程中的信心等的主观认识与态度.
三、研究方法
1.样本
调查了沈阳新民市69个五年级小学生和朝阳北票市48个五年级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问题提出观念的情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测试前已经学习了因数与倍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梯形的面积、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法等相关知识.另外,由于参与调查的学生所使用的数学教材存在少数的数学问题提出的情境,所以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有一定的了解.
2.测试过程
为了避免部分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仍然不清楚,测试前,研究者先讲解一个数学问题提出的例题:“服装店中,一件上衣的价格是60元,一双鞋的价格是82元,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存在困难,调查者可以给出一个例子:一件上衣和一双鞋一共多少元?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该情境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例题讲解之后,研究者强调这次测试不是一次真正的考试,其目的是了解他们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水平,因此考试的时候不要紧张.在测试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题意等不是很理解,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提示.数学问题提出测试结束后实施数学问题提出观念的测试,两个测试一共用时约50分钟.
3.测试工具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测试包括6个算术领域的问题提出测试题(测试题2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的运算类型加以限制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在数学问题提出过程中对信息理解的能力).从问题提出情境的表征方式来看,有图片、答案、算式、语言描述和表格等.例如,编写两个应用题,使其计算方法(列式)都为1.6×8.数学问题提出观念问卷包括20个五点李克特观念问题,涉及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提出的重要性,数学问题提出学习过程中的信心,以及对于数学问题提出的兴趣等.这20个观念问题从设计方式上分为10个正向问题和10个反向问题.例如,“尽管我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我在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还是总遇到困难”为反向问题;“我认为能够从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到很多”为正向问题.
4.评价标准
数学问题提出测试从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和复杂性4个维度评价.流畅性指提出正确数学问题的个数【评价一个数学问题是否为正确的数学问题,首先,评价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否满足题意的要求.其次,评价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否为一个可解的数学问题(一个数学问题不可解是指这个数学问题的数学信息不充分或者和已知条件相矛盾).最后,评价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对于某一个测试题,学生提出一个正确的数学问题,则得1分,否则得0分.变通性指学生根据某一个问题提出情境提出的两个数学问题的类型的变化程度,如果两个数学问题都错误,或者其中一个错误,或者两个数学问题都正确且属于同一个类型,都得0分,如果两个数学问题都正确且不属于同一个类型,则得1分.数学问题的类型根据该数学问题的总的语义类型来确定.加减法的语义类型分为变化、合并和比较3种类型,乘除法的语义类型分为等量组的聚集、倍数、矩形和组合[25].例如,“小明带了100元,买了2条围巾和1双手套,剩多少元?”和“买2副手套和1条围巾共多少元?”,前一个数学问题的语义类型为变化,后一个数学问题的语义类型为合并,所以该生测试题1的变通性维度得1分.新颖性是指学生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比较有新意,具体的评价方法是如果提出的某一类正确的数学问题的个数占所有提出的正确数学问题的个数的百分比小于10%,那么这类数学问题就被评价为新颖性的数学问题.该维度中,数学问题类型的划分方法与变通性维度中数学问题类型的划分方法相同.学生提出一个新颖性的数学问题,则得1分,非新颖性的数学问题或者不正确的数学问题为0分.复杂性是指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数学问题所包含的语义类型的个数.某一个测试题中,学生提出的两个数学问题中至少有一个数学问题包含两种语义类型,则得1分,至少有一个包含3种及以上语义类型的数学问题,则得2分,其余为0分(两个问题中至少一个问题错误或者两个数学问题都正确,但是每个问题仅仅包含一个语义结构).例如,一个学生提出两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动物?”和“草地上有5只母鸡和8头牛,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条腿?”,第二个数学问题包括合并和等量组的聚集两种语义结构,该生复杂性维度得1分.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测试4个维度的分数重复累计,流畅性和创新性维度的总分各是12分,变通性维度总分是6分,复杂性维度总分是10分(测试题2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算式编写数学问题,因此,评价学生根据该问题情境提出的数学问题的复杂性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测试的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40分.
数学问题提出观念问卷中,反向问题反向记分.例如,对于问题“尽管我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我在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还是总遇到困难”,选项“非常不同意”记5分,选项“不同意”记4分,选项“不知道”记3分,选项“同意”记2分,选项“非常同意”记1分.正向问题正向计分,例如,对于问题“我能够正确地评价提出的某一个数学问题是否正确”,选项“非常不同意”记1分,选项“不同意”记2分,选项“不知道”记3分,选项“同意”记4分,选项“非常同意”记5分.数学问题提出观念问卷的最低分为20分,最高分为100分.
四、研究结果
1.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结果
从测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提出正确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测试的4个维度得分率情况分别为,流畅性:87.5%,变通性:45.7%,创新性:12.3%,复杂性:20.3%.可见,在问题提出的流畅性维度上,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的分数还是较高的.但是,也不乏一些学生提出不符合要求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测试题2中,根据问题的要求,学生需要提出应用题,而有的学生却提出文字表述题,如:“8个1.6的和是多少?”在测试题4中,根据问题的要求,学生需要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可以包含加法或减法)的应用题,而有的学生却提出:“小明存250元,小丽存300元,小明比小丽少多少?”在测试题5中,学生需要根据情境中隐含的规律提出问题,但有的学生却提出:“第四天,他用23根火柴搭了几个正方形?”显然这个数学问题不符合题中隐含的规律;在测试题6中,有的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只母鸡一天下10个蛋,那么5只母鸡一个月30天下多少个蛋?”可见提出的数学问题不符合生活实际.与数学问题提出的流畅性维度相比,学生在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创新性和复杂性维度上的表现不容乐观.学生倾向于提出和课本类似的、练习中常见的、简单的数学问题.例如,对于测试题1,类似于“买2双鞋和1副手套共需多少钱?”的合并问题为36%;类似于“2副手套花多少钱?”的等量组聚集问题为26%.
2.数学问题提出观念的结果
从数学问题提出观念问卷来看,部分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的观念不容乐观.例如,对于观念问题4“尽管我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我在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还是总遇到困难”中,有38%的学生选择同意或者非常同意,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好数学问题提出缺乏一定的信心.对于问题19“我愿意提出和课本上类似的数学问题”,高达62%的学生选择了同意或非常同意,这可能是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的创新性较差的一个原因.但是,学生很喜欢数学问题提出的活动.例如,对于观念问题15“如果数学课堂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问题提出活动,那么数学课堂就会变得更加有趣”,90%的学生选择了同意或者非常同意.
3.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观念之间的关系
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首先,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观念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上正相关(=0.21,P=0.02);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创新性与数学问题提出观念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上正相关(=0.27,P=0.00).其次,对于数学问题提出的4个评价维度,创新性分别和变通性(=0.29,P=0.00)和复杂性(=0.40,P=0.00)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上正相关(研究中只计算了数学问题提出的变通性,复杂性和创新性之间的相关性,而没有把正确性包含在内,因为变通性、复杂性和创新性3个维度是以正确性为基础的,即,只有正确的数学问题才能评价其变通性、复杂性和创新性).最后,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观念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预测他们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R=0.21,F=5.47,p=0.02).
五、讨论
通过该研究,可以得出,学生倾向于提出一些常规性的、熟悉的数学问题,而不擅长提出创新性、复杂性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教师把培养问题提出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落实在各学段的课堂教学之中.
首先,教师不仅要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欲望,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同时也要教给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一些方法,在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给予一些帮助.例如,在学生提不出数学问题的时候给学生提供一些例子,在学生总是提出类似的数学问题的时候,提供学生从另外的角度提问的例子,鼓励学生对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评价与反思.此外,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促进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提高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于各类考试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作用,即在考试中增加一些数学问题提出的测试题.当然,在考试中,增加什么形式的数学问题提出的测试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收稿日期:2006―09―15
作者简介:杨孟著(1963―),男,汉族,山东省梁山县人,长沙广播电视大学,湖南省国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硕士,主要从事:财政税收和企业理论研究。
刘文彬(1975―),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长沙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公司财务理论研究。
一、构建“教学平台”的必要性
(一)构建“教学平台”是企业集团战略发展的客观需要。组建企业集团的初衷就是要发挥集团内部资源聚集整合效应与管理协同效应,从而形成集团整体的综合竞争优势。由此,在发展战略规划上,跨区域、多元化也就成了当前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主要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经营环境、经营方式、产权关系与财务关系等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将更趋复杂和多变,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加强知识管理,优化知识结构,形成知识创新、运用与积累机制,是企业集团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快速提升企业价值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集团战略发展的客观需要。构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平台(以下简称‘教学平台’),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
(二)构建“教学平台”是适应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必然要求。企业集团总部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通过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等的制定,为企业集团整体及其各子公司的协调有序运行确立行为规范与准则,是现代企业集团管理的主要模式。与此相适应,会计人员应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能够准确地感悟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未来财务结构的影响,并能积极采取果断的应对措施规避市场风险。构建“教学平台”,无疑为满足这些新的更高的要求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与智力支持。
(三)构建“教学平台”是提高企业集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传统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集中大课面授学习”的教学模式已暴露出诸多弊端,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根据企业集团性质、特点和实际需要构建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作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平台”,既可以做到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又可节省成本支出、解决工学矛盾,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会计人员“干中学”的长效机制,为会计人员终身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四)构建“教学平台”是适应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需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国家公民终身教育的一种类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国民教育的方式将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对于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是我国会计教育改革和时展的需要。构建“教学平台”,是落实国家公民终身教育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现形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构建“教学平台”必将成为未来在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构建“教学平台”的目的和意义
构建“教学平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教学模式’)提供微观实施机制,为“教学模式”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提供基本保障。因此,“教学平台”的构建对于丰富和完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有利于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丰富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平台”的构建及其实施,对于探索研究基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微观层面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推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符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交互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远程开放教育“交互式”教学模式改革目标。以教学网站为依托,web页、bbs论坛和电子留言板系统为主要技术支撑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平台”,本身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教育技术的“聚合物”,在这种意义上说,“教学平台”就是实现学习者(会计人员)个性化、自主式、合作化学习的教学平台,“教学平台”就是“交互式”教学平台。
(三)为提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奠定基础。“教学平台”通过web页对网络资源信息进行甄别、加工、整合和利用,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和使用效率;通过bbs论坛、电子留言板系统等技术工具和手段,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实时或非实时学习交流和问题答疑通道,提高了学习资源的共享度和教学活动的交互性。从远程教育系统的角度考察,健全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远程开放教育成功的基础。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一般包括资源支持、技术支持、教学环境支持、学习支持、教师支持和管理支持等方面。要做好这几方面的支持服务,需要有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成熟、过硬的教学教务管理平台。这就是说,就系统的功能作用方面而言,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几乎被“教学平台”所涵盖,“教学平台”是构成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更加符合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教师和学习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的塑造和培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情景创设、问题探究、交流协作和意义建构。建构主义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个人决定的。学习是个人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知识的获取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或学习伙伴)的互动、交流、合作和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
三、构建“教学平台”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教学平台”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指导下有目的建构的。因此,“教学平台”的构建及其功能作用的发挥要受到“教学模式”的制约和影响。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模式”与“教学平台”间应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和适应性等特征。
(二)适应性原则。“教学平台”应能够在既要遵循“教学模式”框架理论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实施主体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面对企业集团教学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使其保持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习者、教师等“教学平台”使用者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合理需要;满足企业集团发展对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需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社会背景的学习者的需要;满足个人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型企业与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三)“白金原则”。将管理学中的“白金原则”借用到现代远程教育领域,则意指用学习者愿意的方式来对待学习者,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个性特征和个人风格的需要。在“白金原则”下,整个教学活动要在自由平等、充满人文关怀和良好信任关系的氛围中进行,教师要尊重学习者,相信他们的学习能力,主动给他们提供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意识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四)适用性原则。构建“教学平台”要结合本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着眼于“教学平台”实施层面的要素架构,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能动性与规范性、兼容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四、“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
“教学平台”的功能作用是由“教学模式”赋予的,但功能作用的发挥则需要在构建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教学平台”功能模块的“规划设计”,才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功能模块是构成“教学平台”的主体。“教学平台”的通用模块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
(一)信息交流模块。“教学平台”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信息。主要通过电子公告系统和新闻系统等工具,实现教学信息和重要通知、重大新闻等各种动态消息的及时快捷。除此之外,常设栏目(相关功能)还包括:“平台指南”、“平台导航”、“实用工具”、“平台记事(或日志)”、“教学信息”、“在线调查”和“信息反馈”等。
(二)互动社区模块。这是“教学平台”的核心功能。主要通过bbs论坛、聊天室、电子留言系统、视频会议系统、E-mail和表单管理系统等工具,实现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对话与协作。常设栏目(或功能子系统)主要包括:“教学探讨”、“学习交流”、“在线讨论”、“问题提交”、“在线咨询”等。此外,还可通过设置“教师风采”、“学员之家”等栏目,以增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信任、友谊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三)教学指导模块。该模块是构成“教学平台”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主体。包括“课程信息”、“课程辅导”、“作业辅导”和“考试指导”等子系统。
(四)资源整合模块。“教学平台”强调教师与学习者合作共建资源库,做到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以满足不同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常设栏目(相关功能)包括:“资源链接”、“资源下载”、“推荐资源”等。
(五)监控评价模块。要以学习者的个体行为和学习过程为监控重点,对其参与程度和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评价。监控评价系统工具主要包括:试卷生成、测试过程控制、测试结果分析和自主学习与交互过程跟踪系统。
(六)文集管理系统模块。主要通过设置相应专栏和编辑出版网刊等形式,用于教师教研成果和学习者小论文、调研报告等学习成果展示。
五、“教学平台”的一个范例――国立集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平台
国立集团总部构建了以经济学茶坊网(省略)为依托,web页、bbs论坛和电子留言板为支撑的交互性教学环境系统――国立集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平台(省略/glck)。该平台已在国立集团系统试用一年多时间,发挥了平台在信息、教学探讨、学习交流和部分培训课程的教学辅导、问题答疑、在线交流和在线测试等功能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增强了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教师与教师之间交互式合作学习与情感交流。教学平台给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了“准时空分离”的教学与学习交流机会和条件,铺设了便捷高效的多向实时或非实时提问与解答的交互环境和通道,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习者参与“教与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现了不同地域的学习者(甚至不同学校、不同教学手段和不同专业间同类课程)之间的教学与交流,扩大了学习者与社会的联系与协作空间,有利于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能够充分照顾学习者的个别化差异,实现了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个别化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张新科(1966-),男,河南上蔡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欧比较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王斌(1967-),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职业教育理论。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项目(苏教高〔2010〕17号)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80-03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许多高职院校一样,我院一直致力于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在电子系选择了“旨在以生为本,注重个性发展,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成人、成功、成才”的“1+1+1专业导师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试验点。
一、制度设计的主要思路
对于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着重分析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特点和实施要点的基础上,应用系统论分析方法,依托学院已有的组织体制与制度体系,从学院、系、专业三个层面,采取完善、新增、整合等措施,重点围绕实施专业导师制的组织机构、体制建设、工作运行机制、质量监控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整体制度设计,并通过试点实践检验实施效果,不断完善制度设计,设计思路与实施规划如图所示。
二、制度设计的主要目标
构建完善的校企全程参与、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新体制,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有效与顺利开展;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十个“一”实践任务,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培养期内实现角色转换;制订校企专兼职导师的聘用标准、聘用程序,明确专兼职导师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专兼职导师的导学、导能与导业功能,保障“1+1+1专业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建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提升专业导师制的自适应、自完善功能。通过制度设计,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体现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三、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2007年学院确定将“1+1+1专业导师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现路径之一,并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试点实施后,就立即着手开始有关制度设计。项目组成员就制度设计开展了大量调研和学习工作,其中重点学习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制度设计,深受启发。
德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机构层次和类型清晰简明。德国联邦政府在创办应用科技大学时,通过周密的制度设计,使应用科技大学经过短短二十年时间的发展在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内自成体系,真正做到与学术型大学互补相生,有力地保证了应用科技大学的快速发展。德国联邦政府在应用科技大学的创办与发展过程中,其制度设计主要包括应用科技大学的管理体制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和保障机制建设。
借鉴制度设计的先进经验,根据“1+1+1专业导师制”的实施要求,结合学院体制机制的现状,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项目组就体制建设、工作运行机制、条件保障机制与质量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制度设计。
(一)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完善体制建设
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协调和不断创新完善体制建设。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学院于2007年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试点专业所在系部、教务处、人事处、高教研究室等部门负责人以及专业带头人为成员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领导小组,负责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总体方案设计、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与工作协调等。
在体制建设方面,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依托董事会,调整和充实了其下设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共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紧密合作的更加完善的新体制。特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章程》、《企业主导型二级学院管理办法》等规定。同时制定并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开发项目的实施办法》等20多项系列配套制度,为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1.建立由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工业园区、企业和学院各方代表组成的董事会充分利用董事会成员单位在经济社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质资源,构建“区园企校共发展”办学新模式。
政府主导开展“区园企校共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协调董事会各方关系,整合优质资源向学院倾斜,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学院大力支持。工业园区和行业协会协调所属企业为学院提供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和信息,指导校企合作项目建设,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咨询和便利条件。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服务与培训、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吸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专家以及校友、在校学生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系领导、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校友代表、学生代表等多方协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参谋、咨询、协调和监督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建设规划、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研究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订单式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生就业、企业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相关问题。
3.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校友联盟会”。以网络为载体构建校友联盟会,充分发挥广大校友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有效作用,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信息和决策咨询。
(二)推行“四化运作”,优化运行机制
建立系统化、任务化、普及化、学分化的“四化”运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提供科学有效的机制保障。制定和完善了《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工作室开放制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等15项系列配套制度。
1.着力整体构建,系统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方案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对本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教学安排等进行的总体设计,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石。因此,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夯实模式创新实施的基础。通过顶层设计,从目标定位、实施路径、实现载体、运行机制、评价反馈等方面系统化构建和实施人才培养体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在遵循共性要求的基础上,以生为本,关注个性发展,围绕学生角色转换的三个阶段,将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十个“一”实践任务有效嵌入方案之中,充分体现模式创新的内涵。
第一阶段:导学(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学”为主要工作,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第二阶段:导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能”为主要工作,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
第三阶段:导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业”为主,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全面提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并跟踪解决学生就业后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引导其最终成长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在学生就业一年内,专业导师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并进行相应指导,力争一到两年内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进行科学设计,任务化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制定中,将素质拓展教学内容分为十个实践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在专业导师的“导学”引导下,学生完成一个“一”任务。即专业导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学院资源状况提出合理的学习方案,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营造互动互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个人学业发展计划。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易于发现和拓展学生潜能,形成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五个“一”任务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即专业导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使其热爱自己的专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逐渐掌握现代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等专业项目的科研,完成一件专业作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强化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明确职业在人生中的地位以及职业与专业、就业的关系,指导学生做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阶段: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四个“一”任务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专业导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就业准备的过程中,按照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能力,获取一份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并撰写毕业论文,使学生具备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确保全面参与,普及化落实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建立学生素质拓展机制。通过制度形式规定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创新实践学分,明确学生必须达到要求的学时,并将创新实践学分列入毕业资格审核的范畴;创设有效载体,通过组建项目工作室、专业社团及组织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专业技能竞赛、科研课题等,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加强对所有学生参与这些活动过程的考勤、管理与评价,确保学生全员参与;通过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激发学生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强化过程管理,学分化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制定了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规定所有全日制学生,在校期间除课内完成必修、选修和实践环节学分外,还必须完成“十个”1实践活动学分,通过考核认证获取学分后方能毕业。开发学院导师管理学分网络管理系统,与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连通,共享学生基本信息资料,真正实现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网络化。
(三)健全保障机制,确保模式顺利实施
建立专兼职导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导师的导学、导能、导业的“三导”功能。
深化校企合作,专职导师由符合条件的院内教师担任,兼职导师由与我院有深度合作关系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或技师、高级技师、中高级管理人员等担任,组成学院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校企专业导师团队。通过制订专业导师的选聘标准、选聘程序、工作职责等,规范专业导师的教学指导,充分发挥专业导师的导学、导能与导业功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个性特长,得到充分指导,得以全面发展。特制定了《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导师认定管理办法》、《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职专业导师聘任与管理办法》等等九项系列配套制度,
1.健全“专业导师”培养制度,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专业导师队伍。加强专业导师队伍建设,为专业导师制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1+1+1专业导师制”的实施对专业导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导师队伍的质量已成为影响模式创新实现的最重要要素之一。为此,学院大力推行“访问工程师”制度。通过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人事政策调整,突出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鼓励专业教师赴企业顶岗兼职,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革新,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2.建立“专业导师”考核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和有效激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导师”工作考核办法》,保障和鼓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导师”考核工作在考核对象上分为对导师的考核和对被指导学生的考核;在考核内容上着重体现在被指导学生在专业素质、技能水平、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能力素质等方面;在考核方法上,考核体系坚持科学、全面、奖惩结合的原则,由教务部门、学团部门配合人事部门实施。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导师的岗位职责,对专业导师在师德、课程教学、实践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主要包括专业导师述职,学生测评、专业考评、系部考核、企业考核、学校审定的方式进行,每年集中考评一次,考核结果记入导师业绩档案。
3.加大实训基地和“校内创新工作室”建设力度,为制度实施提供条件保障。专业导师制的实施同样对实训条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学院在原有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导师制试点专业的特殊要求,广泛吸引社会资源,自建与共建相结合,按照“设备生产性、过程真实性、管理开放性”的建设思路,建成一批集人才培养、生产加工、技术研发和社会培训于一体的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一批能满足学生校外生产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教师实践锻炼需要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完善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工作等相关机制。依托学院建立的对外科技服务技术平台,充分发挥由专兼职专业导师为负责人的工作室对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作用。
4.设立“企业教师工作站”,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全面合作、提高人才培养建设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在企业或产业园区设立教师工作站的形式,成为有效落实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的载体。
(四)建立反馈机制,有效促进质量提升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问题提出、路径选择、制度设计到方案制订与实施及成果响应,涉及到许多环节,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将会影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的有效性、实现路径选择的正确性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达到预期目标,防止从制度设计到成果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应用反馈控制原理,针对重要环节和核心指标建立了反馈机制,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机制。以学生为对象,以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参考,形成了人才培养质量(知识、能力、素质)的反馈控制系统。通过学生信息员、学生座谈会、实践考核、大赛训练及成绩分析、毕业生跟踪调查等途径,广泛、及时收集信息,获取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状况,并与设定的培养目标适时比较、分析,明确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具体措施,形成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评价与反馈机制。
2.建立专业导师教学评价反馈机制。以专业导师为对象,对其整个教学指导过程实施监控,形成由学校、学生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专业导师在教学评价中反映出的不足之处,通过反馈完善机制,在专业导师队伍建设体系中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