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5: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二年级语文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并且其教学师资力量在近年来得到很大的提升。然而,由于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学校的高中英语教学质量较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对当前实施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做出改进。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已经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本文对其在高二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加以分析,以期分层教学能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合理、有效。
1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以尊重学生为基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及学习潜力等来实施教学,从而最终达成每个学生都获得提高的教学目的。这是一项科学的教学法,它具有多项理论依据作支撑。首先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在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着一个距离,此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要想实现由当前水平向理想水平的转变,学生就需要有针对性的锻炼及学习[1]。分层教学即以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差异性为立足点,强调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和差异性,所以它与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趋向一致的。其次为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公正的学习机会,获得教师的帮助,那么即使学生最初的学习水平较低,但是最终都能够学好。分层教学吸收了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即通过某种途径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可行的,而这个途径就是分层次实施教学。最后是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九种智能,这些智能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存在于人类身上,从而构成各有特点的人。在此理论的支撑下,分层教学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其智能优势和劣势,不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因此,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是可行的。
2分层教学在高二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学生分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因此教学的分层首先应从学生分层着手。具体而言,其划分方法如下:将英语学习兴趣浓厚、基本功比较扎实并且语言掌握能力较强的学生划归为第一层次;将学习兴趣较高、英语学习方法存在缺陷、语言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划归为第二层次;将对英语缺乏兴趣、基础较差、语言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划归为第三层次[2]。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学生的分层也应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使学生得到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同时,这种分层乃是隐性的分层,不能将分层结果公布出来。第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即教学目的的达成,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分层教学中,教学目标也应该层次化,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其能力范围内达成学习目标。具体而言,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基本目标。基本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而设定的目标,它要求所有学生均掌握新单词、短语、语法。第三,课后练习分层。课后练习是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在高二英语的分层教学中,课后练习也应实现分层:将基础练习、知识巩固型的题目设置为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必做的题目,将一些比较难的综合题、发散思维类的题目设置为选做题,要求第一层次的学生必做,鼓励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学生选做。
3结语
分层教学在高二年级英语教学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为广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继续加强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努力发扬分层教学的优点,从而普遍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作者:任会明 单位:河北涿州中学
参考文献:
我是博兴二中的语文老师,2010年,被评为县骨干教师。但我知道荣誉只代表了过去,对于将来,它应是更大的动力和压力。能不能对得起这一称号,只能用自己的工作和成绩来证明。
2010年,根据学校安排,我继续担任语文教研组长,负责语文教研的工作,并担任高一语文备课组长,负责高一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年来,我积极参加科组、备课组活动,带出了一个团结、实干、创新的团队。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从以下六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教学工作
(一)学案教学
实行学案教学是我校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和老师们加强集体备课,做到每节必备,研究学案的内容、规范学案模式,特别是帮助年轻老师修改学案,通过听课指导老师们充分利用学案。带年轻老师不是容易的事情,高一的年轻老师最多,没上过高三的也最多,因此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系统,灵活运用教学教法,责无旁贷。我以学案为主要阵地,展开了工作。每个学案我都认真审核,和老师们精心研讨,有时一个学案我们几易其稿,不厌其烦。我们边教学、边讨论、边规范,学案越来越趋于完善、合理、实用。在年级会上,语文备课组的学案模式,得到领导的好评,成为年级的样板。
(二)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活动是一种基于教师合作与促进提高的更高层次的听评课的形式。新课改形势下,为了尽快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学校没有安排的情况下,我自发组织高一语文组老师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得到老师们的积极响应。通过交换不同的观察点观课,积极议课,在评议别人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每位老师都感到课堂教学的水平确实提高了。我们组的观课议课案例,选在了《教科研导报》,我们这一行动,得到学校和年级领导的赞扬。
(三)教学比武
每个学期,我校举行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我负责语文学科的组织和评价工作,并担任郝娟娟的指导教师。组织听课、评课,活动结束,及时作出活动总结。
二、教学创新实验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的团队,其实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相对高二高三备课组,力量比较薄弱。
十二名教师男女比例为4:8,女老师中还有两名休产假,男老师中有两名主任,一位身体不太好,一位负责学生管理工作,事务繁多。春节过后,又有一名老师因妻子重伤而不能上班,盘算一下,我们人员齐的时候,仅在两个学期的两头。其间,我们有四位老师长时间每人承担三个班的教学工作,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但就是这样一个团队,却历经艰辛,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本年度,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带领高一语文备课组,走在教改的前沿,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创新实验。
(一)选课走班实验
《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指出:“规范课程教学行为,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努力形成具有山东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教学体系。”
响应省课程改革的号召,高一语文本学期率先进行选课走班实验,这在全市是唯一的。我们敢为天下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一项新的改革,我带领的团队又走在了最前列。
走一条从来没走过的路,困难可想而知。从校长、教科研处主任、年级的领导到各位语文老师,都花费了很多的心血。从动员老师学习,到制定选课指导手册、分发选课单,再到指导学生选课,给学生分班,制定课程表,重新分配教学班老师,经历了非常繁琐的过程。到上课后,繁琐的事情就更多,仅发作业、收作业一项,就很容易出错。每个教学班均有来自2-3个班的学生,每个班的作业都要单独分发,单独收交,每天我们办公桌上都堆着至少4-6层作业,加上当天要分发的作业,有8-12层,如果有晚交的作业,更容易混乱。下课后,学生就回到原班级,如果有事情,信息的上传下达就相当麻烦。还存在学生不适应老师的问题,不同班级的学生组合后不适应班级的问题,等等。
但语文组的老师们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群策群力,加班加点,担当起班主任的重任,克服重重困难,顺利的完成了选课走班工作,无论班级秩序还是教学效果,都超出了预期。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提出当前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学期几个科目的选课走班趟出了路子,提供了借鉴。
其间,我负责编订了《博兴二中高一语文选课走班指导手册》,做了总结《关于走班制的实践与思考》,设计了教师与学生调查问卷,并将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
我们的选课走班工作,得到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的关注和赞扬。市教育局高局长高度评价了我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称赞“博兴二中从办学理念到办学业绩确实在全市乃至全省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为全市高中学校提供了可供学习借鉴的样板” (博兴教育信息网)。省级领导也多次对我们的选课走班工作进行调研和指导,我们的经验将在全省交流和推广。
(二)研究性学习教学实验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新角色,而且是必修课程。本来应该有专门的老师来上,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把这一任务安排给了语文老师。高一语文组在教授语文课的同时,又承担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任务。这是我们从来没接触过的课程,为了上好这一课程,我们从零开始,集体研究,查阅资料,根据学生需求,学校资源等情况,综合分析,确立了“走进名著”这一研究课题。于是在两个学期,分别引导学生开展了对《三国演义》《红楼梦》的阅读及研究。学生分组,撰写研究论文,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其间,编辑了以下材料:《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走进三国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红楼梦研究课题一览表》等。
(三)五步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验
五步三段式教学模式是我校高二年级开始实验,其他年级学习之后推广。我听取了高二的观摩课后,指导本组老师们按照五步三段模式编写学案,并推举郝娟娟老师在全校执教观摩课,这一教学模式正在被老师们接受和实践。
三、课题研究
一年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主要进行两个课题的研究:一、继续XX年年以来的省高中语文活动化教材研究课题研究,收录老师的教研作品近百篇,编订教学设计、教育案例成果集,受到省教研室的高度评价;二、继续“十一五”国家级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研究,6月征集参赛作品近30篇。
今年的高中语文论文评选,由市推荐到省的六篇论文中就有我校的两篇。
这些都体现了老师们高度的教研热情。
四、业务指导
2010年,在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中,我担任指导教师,我指导的班级,总评价在全省名列前茅,个人成绩位列全市第一名,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学校的师徒“结对子”活动中,指导郝娟娟老师,她的课荣获学校优质课一等奖,并被推荐执教学校观摩课,被学校评为“教坛新秀”。
每个学期,按照学术委员会的安排,我都执教校级观摩课。我选择的课题,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作文讲评课、文言文特殊句式,这样的课,我尽可能从教法的角度展示,以期真正以身示范,起到榜样的作用。
五、学生活动
在高一年级成立春芽文学社,举行社长竞选活动,编辑《春芽》社刊,组织辩论、诗朗诵等活动,深受学生欢迎。这些信息都在博兴教育信息网上。
六、学习和总结
新课改形势下,需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更新知识结构,明确教育目标,以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本学年度,我拜读了《爱心与教育》《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听袁卫星老师讲课》《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新教育之梦》《怎样观课议课》《一份特别教案》等专家著作,重读《做有品味的教师》,学习《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不断丰富理论素养,提高个人修养,了解教育前沿问题。
我认为,做班主任不可不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做语文老师,不可不读程翔的《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走近大师,受益匪浅。
学习的同时,我努力积累经验,撰写教学论文、设计、心得等文章,取得丰硕的成果。一年来,撰写文章三万余字,具体目录如下:
《高一语文备课组观课议课活动案例》
《确立合适的观察点——观课议课的关键一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教学大比武活动总结》
《示之以范,导之以蹊——我这样教写作》
《作文热点题型解析与佳作欣赏》
《点亮信心的火把》
《让阅读提升品味——读<做有品味的教师>有感》
《<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走进三国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
《<红楼梦>研究课题一览表》
《博兴二中高一语文选课走班指导手册》
《关于走班制的实践与思考》
《博兴二中高一语文选课走班调查问卷(学生卷)》
《博兴二中高一语文选课走班调查问卷(教师卷)》
1 电子电路实践课程改革的内容
1.1 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
为了体现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的自主学习、知识综合、创新设计、工程实现、研究探索、项目规划、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的宗旨,拟把电子电路实践课程体系划分为5个模块20多个实验项目构成,如图1所示,每个实验明确局部目标,每个模块完成阶段目标,可配合理论教学,在二年级分阶段性实施教学。实现课程内多知识点融合、跨课程知识体系融合、已学与拓展知识融合与课外研学融合的实践。使学生尽早综合运用知识,尽早接触工程实际,尽早开展探索研究,向前覆盖已学知识,向后拓展未学知识。
1.2 进行实验项目内容的改革
项目内容要突出工程背景、方法多样、综合应用及研究探索。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引导其尝试运用电子新技术。
选择具有生活和工程背景的内容,让学生在体验“学有所用”的乐趣中,激发兴趣这一原始动力。着重选择实现方法具有多样性,实验结果具有变化和不确定性,展示科学研究的研究和探索性,尽量设计少有现成方案借鉴的项目。
课程内开展设计性实验项目的研究,尽量做到从点到面,分层次地扩大知识面覆盖率。课程之间开展综合性实验项目的研究,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课程都学完后进行综合电路设计,可以融合模拟电路、数字电路、FPGA、多门课程的知识与技术方法,实现跨课程知识融合,最后完成从单元到系统的综合。
研究项目既然融合了已学的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等知识,则更需要自学FPGA、PSOC、单片机等拓展技术,实现已有知识与拓展知识融合。电子电路可在咫尺之间产生千变万化,鼓励学生学习电子的新器件、新技术与新方法,借助于日臻完善的电子电路及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软硬件结合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保持课程内容体系的先进性。
课程团队可以组织指导创新大赛、飞思卡尔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课外研学活动,完成理论到工程认知的转变和创新。
1.3 实验项目考核要求的竌母?通过综合设计性、工程实践性、研究探索性实验项目的实践过程,考察学生在观察分析、设计构思、项目计划、组织管理、工程实现、总结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激励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思维、应变、研究探索、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
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进行项目需求分析的能力,如电路方案的合理性;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是否合理;实验表格是否完整等。
督促学生建立实践的观念,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不能纸上谈兵,解决好原理—仿真—硬件实现的关系,即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如硬件电路布局是否清晰,连线是否整齐,是否预留测试接口;仪器使用是否熟练、操作是否规范,功能与性能指标的完成程度、完成时长等。
考核学生对项目各功能构思的技巧性、自主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语文论文
考核参数测试方案的合理性(包括各关键点的波形及实测数据)。完成设计的基本要求或提高要求程度如何,实验原始数据必须当堂找老师进行现场验收并登记,以保证考核的公正和严谨性。
通过验收作品,演讲答辩、交流总结等,考核学生实验总结表达、应变、研究探索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1.4 实践模式的改革
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层次化任务驱动、过程化考核激励,引导学生关注实践过程,做精做透每一个实验。如专题讲座、技术展示、案例分析、主题讨论、方案论证、质疑讲评等方法教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任务要求、自主设计方案进程、自主构建实验平台、自主展示实践成果,实现学生自主研学、创新实践过程。
1.5 综合优化实践环境的建设
统筹布局,集成打造建成多学科交融、软硬件一体、资源丰富、配置合理、充分开放的先进实验教学环境,满足学生学习、研究、设计、分析、仿真、实验、制作、焊接、测试等不同环节的软硬件需求。
2 课题研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题研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精心设计一整套实验内容、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最重要的是,它应渗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理念,相对做到科学性、基础性与先进性的有机融合,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对综合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有较显著效果,有示范性。其中设计的案例应具备的教学思想如下。
2.1 科学性
(1)案例要体现实验的科学研究目的与实际应用背景。(2)案例是精心设计的。(3)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定位切合学生实际,服务于培养目标。(4)案例经过教学检验证明可行。
2.2 基础性
(1)突出经典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电路。(2)应始于基础,循序渐进地提升要求。不能讲创新就忽视经典基础内容,创新始于基础。(3)要掌握好涉及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单元电路实验,应有指标性要求,训练测量操作与结果分析的规范方法。(4)能激励学生对经典实验对象进行适度的探究。
2.3 先进性
(1)反映新技术和教学改革的可行成果。这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成果。(2)合理地运用了新技术手段。实验内容反映并运用新技术,实验手段与时俱进,实验教学以多种方式辅助开展。(3)强调实验方法。强化实验过程中的方案比较、定性与定量分析。(4)采用多元考核。注重实验过程与效果,有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客观量化的多元考核方式。
2.4 实用性
(1)应该配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2)在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具有可操作性,能体现学科专业培养特色。(3)实验系统与装置应实用、完整、正确,是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具体展现。
2.5 互动性
(1)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交流的生动性,以拓展知识、引发思考。(2)促使学生之间开展探讨、合作,在智力与非智力素质培养上能取得一定育人效果。
2.6 适用性
(1)具备分等级的评价系统,能够提供不同定位的需求。(2)采用模块分层结构,适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要求的实验教学需求。(3)具有相应的分级评价标准,考核适用性较强。
2.7 强调特色
(1)案例是精心设计的,培养目标是明确的,能够实现具体教学目的之达成。(2)案例设计应服务于该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照搬未必适合该校实际,要有所创新。(3)案例应反映专业培养侧重,有自身特色。
3 结语
对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内容进行改革和探索,是针对新世纪能力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了解电路系统在生活和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体验电路功能实现方法的多样性及根据工程需求进行技术方案选择的过程。使学生尽早综合运用知识、尽早接触工程实际,熟悉工程实践中应用必要的技术和现代化工具的方法。鼓励学生站在基础、面向未来,关注电子新技术发展,尽早开展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1.农村学生特殊性现状分析。从参加美术新课程教学的十年课堂实践的过程来看,理想状态的水墨画教学犹如“乌托邦”一样,在农村学校的具体实施开展还是存在许多现实的问题,比如一些父母的艺术教育投资意识不强,父母很少关注或从不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孩子书包里唯一的美术工具是六年如一日的蜡笔等普通绘画工具,有极个别的孩子蜡笔还是幼儿园时候带来的;美术学习只能是一种奢谈;现在的学生多数对水墨画接触的比较少,不会欣赏,更不会画。美术课本中,每学期水墨画的内容也只有一两课。因而,很多学校,水墨画的学习只在兴趣小组教学中开展。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农村学生水墨画素养的发展?农村学生水墨画的教学策略是什么?这些问题急需我们进行实践和探索,为农村小学的水墨画教学提供参考。我提出:在完成好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地方特色,加大农村学生对水墨的欣赏和绘画教学的实践,从而提高农村学生水墨画的素养。
2.农村学校学习水墨画可以相结合的可能性,优越性,有效性分析。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天马行空;而水墨画简单、概括性的表现形式非常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特别适合淳朴的农村学生,有利于农村学生大胆挥洒、毫o顾忌地作画,这对农村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农村学校经过水墨画教育之后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艺术特色。学校通过水墨画教学,使学生认识水墨画,喜欢水墨画,会画水墨画,从而产生美的悟性和感染力;水墨画成为学校特色品牌。
一、以赏入门,以评检测,提升审美
(一)选择经典图例,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欣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美术教师在日常水墨画课的教学过程中,选择经典图例,引导学生欣赏,了解画家不同的用笔用墨的技能,认识毛笔、水墨和宣纸这些特殊工具材料的独特性能,产生不同的笔情墨韵,从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如二年级水墨画《鱼儿的自由》一课,欣赏古代名画家朱耷(山人)画鱼的作品。欣赏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和领悟水墨画创作的表现手法,师从用笔用墨、用情、画面的整体方面引导学生欣赏,如师问:“山人是怎样用笔用墨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生1:“鱼身上的墨色有浓、有淡;”生2:“身上是淡墨,花纹是浓墨;”生3:“鱼背用侧缝,鱼的头、鱼肚用了中锋。”学生在欣赏中学习了山人画鱼的技法,山人运用毛笔、水、墨在宣纸上通过运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干湿浓淡等不同的处理,去追求酣畅淋漓、婉转、清秀、遒劲的艺术效果,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到山人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作为塑造艺术形象,以墨色浓淡为层次,是水墨画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
通过水墨画欣赏教学,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到这种水墨趣味,用赏识的眼光感受美的作品,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多元展示、评价结合,检测深化教学效果。
《标准》美术评价的多维性和多级性要求,建立课堂教学的“全程式”评价。所谓“全程式”评价,即是把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教学中教师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点滴进步,在集体中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让学生在看到别人成功时,也看到自己的成长;学生每次完成作品后,我都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事情,他们用自己童真的语言表达对美的渴望,对生活的理解。在气氛热烈的交流中,学生按教师对构图、色彩、情趣所定的标准要求进行评价,一方面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形象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如:《美丽的荷塘》水墨画一课展示与评课时,师:“你能说说,画得好的地方吗?”生1:“构图饱满。”师:“你觉得那张画得好?”生2:“这张的花画得很漂亮,线条画的好!”生3:“我喜欢这张画,盐散开来了,很美!”学生在展示与评价中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我校还常开展 “水墨童年”书画展,让学生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也通过欣赏同学们优秀的作品,从中取长补短。我也常与家长取得沟通,让家长给予孩子亲情的支持与鼓励,将孩子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装裱,挂在家中作装饰;家校合作,为孩子创造浓厚的的艺术氛围,促进积极学习态度。
多元展示、评价结合,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中,学生能用美术术语,结合水墨画特点欣赏作品、评价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二、游戏水墨,自主体验,感知笔墨情韵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人的自身潜力。学生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的感受力和无穷的想象力。只有让学生对活动感兴趣,他们才乐于参与。在水墨画教学过程中我用游戏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游戏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与发现技能、技巧。让学生通过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干湿浓淡将毛笔蘸上浓墨在宣纸上自由挥运,上下、左右、来来回回地“乱涂乱画”,直到笔干墨渴,然后蘸水、蘸墨继续运动,可以在已有的墨色上重复运行……将游戏贯穿于活动的始终。
如二年级《蜗牛》水墨画一课,我“不小心”在宣纸上撒了一滴墨,同学们窃窃私语,老师问:“怎么办呢?”有些热心的同学拿着自己的宣纸马上递给我:“老师,用我的吧。”老师微笑着说:“非常感谢这位热心的同学,但我不想浪费这张宣纸啊,大家帮我想想办法好吗?”同学你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眼睛一转说:“我有办法了。”老师拿起笔用淡墨在点外顺势加了一个圈和身体,等半干后,用浓墨画触角、眼睛、嘴巴,一只可爱的蜗牛呈现出来了,顿时哇声、掌声响起一片,在课室里久久地回荡着!同学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借此,鼓励他们自己试一试,调一调,边涂抹边体会,边练习边掌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水和墨的调和方法。学生通过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产生奇妙的水墨效果;激起了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一些笔墨基本训练的热情,培养了兴趣,提高了表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基于临摹,尊重个性,突破原作
临摹是水墨画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掌握水墨画本体规律的重要学习方法,通过临摹又会将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清代董启运说:“初学欲知笔墨,须临古人,古人笔墨,规矩方圆之至也。”要传承水墨画的民族文化精神,就得要通过临摹这个途径,掌握传统的绘画语言和技巧及造型规律,领悟文化精神特质。但教师不能用固有的知识结构简单应对学生,更不能完全用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代替学生具有丰富想象的思考。那么如何对学生的临摹学习作正确的引导?
(一)联系学生生活体验,选择好的范本
学生一般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学生临摹所选择的绘画内容是与农村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事物,我参考儿童水墨画,于是在农村学生身边寻找熟悉而有趣的事物,制定了学习内容,如我设计的课程内容从荔枝、枫叶、蜗牛、瓢虫、鱼、、柿子、江南风景等这些身边熟悉而简单的内容;因为农村学生对这些事物比较熟悉、感兴趣。让学生临摹画家的这些内容,画起来比较容易上手。
(二)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水墨画创作的起点,而求变、求异是儿童的天性。为了能更好地学习水墨画,我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积累资料,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从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如《柿子》一课,北方的柿子与我们南方的柿子外形不一样,在临摹画家作品时,我们联系实际,画我们南方的柿子。我从家乡带来柿子,让学生欣赏、观察、品尝;学生感知柿子,知道柿子为木本植物,果实在深秋成熟。秋风之下,叶将落净,艳红的早实挂在枝头,更为金秋增添色彩。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柿子的外形、叶、茎的特点,当孩子们通过触摸、观察、品尝家乡柿子,欣赏和学习画家作品等一系列活动,在画柿子时,他们作画大胆下笔,无拘无束,任意驰骋,作品单纯而简练,稚气十足,栩栩如生。这样既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又为农村学生水墨画的创作提供了源泉。
(三)鼓励创新,突破原作
水墨画是随机而成的,随机体现出创新。学生性格天真活泼,有着独特的感受能力,形象思维和空间概念、想象力都十分奇特,他们绘画作品从内容、构图到用色往往不拘一格,大胆夸张变形、丰富多彩、作品单纯而简练,稚气十足。如《自由的鱼儿》一课,在山人的作品中,感受到山人是一个孤寂的老人;我们学习他的水墨表现技法,我将传统的水墨画技法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引导学生从生活环境中感受幸福、和谐的社会,我们爱家、爱小伙伴们!孩子们在作画中,借助水墨画抒发自己的感觉,画出的鱼儿有大有小、快乐自在的!孩子们的作品有感而发、有意而为的自主性创造。
四、示范аВ催化教学,提升技能
“示范导学”是传统美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示范是美术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也是美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巧妙的示范教学是美术课堂的催化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观察美、塑造美、表现美的习惯。同时,示范教学也是美术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展示了教师独具智慧的专业学识,受到学生的喜爱,也让美术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鱼儿的自由》一课,老师边示范边讲解:用侧锋蘸淡墨画鱼背,用中锋蘸浓墨画鱼肚子,用侧缝蘸重墨画鱼鳍和鱼尾,用中锋、侧缝蘸浓墨画线和点画花纹装饰鱼身;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举一反山,用浓墨的点装饰鱼鳍和鱼尾,用面和线装饰鱼身;作品上的鱼儿栩栩如生,充满童趣。总之,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法,在宣纸上自由挥洒,表现出水墨的干湿浓淡、线条的粗细变化,在水墨的交融中抒发笔墨情韵。
结语
多年的水墨画教学实践使农村学生不再是单一的蜡笔画或彩色笔画,更热爱用水墨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运用国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用水墨画抒发自己的感觉;水墨画有感而发、有意而为的自主性创造。他们作画大胆下笔,无拘无束,任意驰骋,作品表现得单纯而简练,稚气十足,栩栩如生,变化无穷、淋漓尽致、乐在其中。农村学生的造型能力与概括能力、艺术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水墨画教学陶冶了农村学生的情操,提高农村学生水墨画素养,促进了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资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提高农村学生水墨画素养的研究》课题编号:2014YQJK044
参考文献:
〔1〕才志舜.美术教室――中国画[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
〔2〕陈玉萍.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美术[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
〔3〕杨力.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庞丽鹃.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刘萍.儿童彩墨花鸟画技法[M]. 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6〕艺术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2012(4);
〔7〕刘争鸣.构建儿童水墨画世界.画刊学校艺术教育.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2;
〔8〕美术(小学义务美术教科书).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