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5: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将互联网应用在小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开创了我国小学教育的新篇章。但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小学教育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互联网;问题

互联网的兴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其产生的影响同样巨大。其通过建立一个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为人们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帮助社会更好的进行变革。互联网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对小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等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但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推广时间较短,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1互联网在小学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小学教育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无计算机设备的教学模式,但是不同地域由于当地的经济条件限制,导致其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当前小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应用率,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下面对当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1.1浪费现象严重

对于我国的小学教育,其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因此,其教师在招聘时的条件相对较低,这导致很多的小学教师在计算机使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在进行小学教学时无法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设备,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另外,互联网设备还能够对当前的纸张和教具等进行取代,节约小学教育中的成本支出。但由于教师无法合理使用互联网技术,导致大量的教材用具和粉笔等被浪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1.2教师素质较低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逐渐趋向于年轻化,这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内容往往缺乏必要的信心。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这些年轻教师的教学效果,需要提高其信息化教学技术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但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学中,由于年轻教师眼高手低,导致其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能力不足,这对小学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1.3无法满足学生对新兴资源的需求

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进行小学学习时对互联网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其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小学教学知识。而新媒体等新兴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注意力的集中,特别是对于一些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资源,其兴趣更大,且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希望教师能够让其自身参与到操作中。但由于我国小学教师的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实际的操作,影响小学教育的效果。

1.4学校、家长和教师对于互联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通过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教师和家长的良好沟通是实现小学教育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对新资源的兴趣,从而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法。但由于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严重缺乏,导致学校建立的互联网平台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影响我国小学教育中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

2提高小学教育中互联网资源应用的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小学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当前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由于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导致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对其反映非常大,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小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应用,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2.1多加展示互联网教学资源

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多多采用网络中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但由于小学教育主要是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其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还是依靠教材,而互联网教学资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另外,定期将一些优秀的网络课堂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帮助其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学习。而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资源,小学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师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能。

2.2课后积极利用网络课堂进行知识学习

小学教育中学生具有非常多的课后时间,这些时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需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对学生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像浏览名家微博等,通过这种方式增长学生的见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公共的教学平台,将自身筛选的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放在平台上,方便学生进行浏览和学习。通过这种网络资源的利用,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2.3通过聊天软件加强和学生的沟通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其对网络上的聊天软件基本都有一定的涉猎,但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往往对这些东西不太了解。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聊天软件同学生的家长或者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其更好的进行学习生活。另外,这样还能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从各个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帮助,提高其学习效果。

3总结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经过学校的引导帮助其更好的同他人沟通和交流。而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其包含着小学生的美好憧憬,且其中包含的大量有利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和自身,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互联网改变了一切,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微课、百度传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不断推出,作为技工院校的电子专业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学习、实践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的效果。下面,笔者以现在热门的翻转课堂为例,探讨这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和教学效果。

一、翻转课堂的现实意义和具体实施

1.翻转课堂的现实意义

翻转课堂源自美国两个老师,一个叫伯尔曼,一个叫萨姆斯,他们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做好的PPT演示文稿(也可以是微视频),并配上实时的讲解声音,放到网上供学生在家里观看。第二天,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和同伴面对面展开讨论和完成作业,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从学生角度来讲,相当于自主学习,他可以在课外轻松地掌握进度,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懂的就快进,不懂的可以反复看,也可以带着问题第二天在课堂上讨论、问老师。

从老师的角度来讲,身份从教授变成了教练,同时也促进了课堂上的互动,搞活了教学氛围。颠覆了我们满堂灌的教学理念,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这种教学形式不火不流行,真的是不可能的。

2.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家都知道,技工院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所以实际设计中,教学内容必须时间短(15分钟以内)而精炼,必须有趣(否则学生不会看),而且必须目标明确,留有余念(便于学生学习和下一步的讨论)。

(1)以音响延时控制电路为例。作为一个课题项目,要有趣,先给学生看看做好的产品通电是什么现象(花时2分钟)。然后简单讲一下电路工作过程,什么声音放大、整型、触发,单稳态电路翻转,继电器得电吸合等等(花时6分钟)。

因为是实训课,这次的目的是学习怎么装配,针对电路的难点,视频中示范一下三极管的安装(花时2分钟),再讲一讲继电器的构造(花时3分钟)。最后提示一下,明天上课大家进一步讨论,各组选代表上讲台示范关键元件的安装方法。那么第二天,大家上课讨论时,作为教师的角色是教练,就要鼓励和观察学生,先让一些不活跃的组、不太懂的学生发言示范,鼓励并营造学习气氛,告诉他们答错没关系,但一定要思考后再说,有根据地说,反对糊弄老师、乱讲(主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纠正少数学生消极、不良的学习习惯)。

这些学生发言一般错误的概率比较大,下面就有活跃的学生七嘴八舌地纠正。这时笔者还是以鼓励为主,维持热烈的学习氛围,一步步依次引导中等掌握程度的学生到熟练掌握的学生各抒己见,积极讨论。笔者还可以适当地根据他们已经掌握的程度,添加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来个“火上浇油”,以提高层次。最后,等讨论成熟了,笔者再进行一个点评总结,圆满地上好了一堂课。

在这堂课中,会发现由于将一些概念、原理等叙述性的问题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看,其实相当于提前预习,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下工夫备好课,根据教学项目的知识点和学生经常犯错的地方,设计一些精彩的“问号”,放在给学生提前看的教学视频的结尾,留有余念,为第二天课上的讨论打下良好的基础。精彩的“问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课上热烈地讨论也就体现了他们是课堂的主人。

(2)以直流调速电路的安装为例。作为一个课题项目,第一次笔者先仿照上面音响延时控制电路的方法制作一次教学视频(具体内容不一样),进行一次课堂讨论。然后实际安装一遍。笔者在思考中,不由得想起了一名印象深刻的往届学生。这位学生平时桀骜不驯,老师也很头疼,对其唯恐避之不及。但恰恰就是他,在这次电路的安装中,他把原理图上是上下两层的电路做成了一层,而且线路相当的简洁,排版科学,焊接美观,用时还少。给笔者带来很大的震撼,为此,笔者还大大地表扬了他,并且认真地根据他的思路研究了一下电路安装方法,确实有些挑战。要将主电路中间扒开来,把下面的控制电路上下180°翻上去,融入主电路中去。这样一来,马上就有了一些可以探究、讨论的问题。这些宝贵的问题是无价的,笔者把它总结了一下,作为了一个教学经验。在这次视频中,笔者先点评了一下这次的电路安装,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示范,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强化。

接着,笔者以蛋糕为例,要求他们把双层做成单层蛋糕,思考怎么样做成单层电路,第二天讨论。就这样,一个大大的“问号”产生了,明天课堂上激烈的讨论是可以期待的。有趣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这个例子只是抛砖引玉,在我们电工电子组里,有很多思维的火花和教学的范例。比如,一位前辈提出电路按钮不按照原理图安装,而像实际产品一样,放一边或者环型安装等等。组里老师们的群策群力,也是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

说到这里,感觉到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因为不管教育方法怎么推陈出新,甚至眼花缭乱,归根结底是要放到教学课堂上进行实际运用,最后检验的标准是看学生到底愿不愿意学你的课,有没有收获,是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有效教学。

二、借题发挥

1.利用好网络教育资源

曾几何时,笔者参加一些教研活动,听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示范课。感觉没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学生的互动也很勉强,感觉也就是摆摆花架子,我们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有效教学。于是有一天,笔者心血来潮地上网对脑子里冒出来的这么一个名词进行了百度搜索,结果大吃一惊,自己还只是有一个想法,网上竟然连书带教材、论文一应俱全,感觉互联网就像海洋里无尽的潮水淹没了你。它既给你带来了便利,也颠覆了你的观念。所以,作为一名专业老师一定不能做井底之蛙,一定要利用好网络资源,学习好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充足“电”才能上好课。

2.知行合一,关注细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论中倡导“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寥寥几个字,朴素的语言,至今仍然具有丰富的教学价值。尤其是笔者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期间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点。

学院的李老师在给上课时告诉我们,很多教材(尤其是电子EDA软件类)他们是不用的,都是自己编的讲义给学生。因为这类软件教材一开始大多是“英译中”(电子专业软件基本上由欧美大公司开发,国内的翻译有时仅仅相当于一本说明书而已),后来的教材又有很多是相互“借鉴的”,它们缺少丰富的实践支撑。

所以你会发现,有些教材干巴巴的,总是感觉缺少一些细节,让你无法实际操作。而李老师本人既上课教学,还在企业从事实际的设计工作,承担一些生产任务。所以在教学中,不管是项目教学还是任务驱动、一体化课程,他都可以用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细节来丰满他的教学。他在教我们Protel画图软件时,无论是软件参数一项项的设置,还是具体地画图示范,都显得很专业,使我们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电子专业的实习老师,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工学交替,知行合一,把现在工作中的经验和专业细节融入教学内容,才是有效的教学,学生一定会体会到知识是有用的。

3.教无定法,不拘一格教人才

微课好不好?好,但谁规定微课一定要在网上的。我们电工电子组的前辈就摸索了一下,利用网络摄像头加电脑,通过软件捕获直接投到大屏幕上来教学。焊接动作、电子仪器仪表地使用等等,课堂上的示范,随时即兴地来个“现场直播”。教学效果也相当不错。笔者认为形式不重要,关键是取其精华。

据了解,第一代翻转课堂尝试过上海杨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模式。其实,笔者在课堂上也做过类似的尝试。因为有一个班的学生大多比较调皮,不好好听讲,笔者一发火,就让他们先装配电路自己不讲,等他们遇到了麻烦,回过头来需要老师的时候,笔者再讲解、指导,结果发现学生反而认真听课了。

课后的个人体会总结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多用心、多探索、多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经验积累多了,自然能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这里所说的教无定法,不是随心所欲,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而是指在总体把握教学目标的情况下,通过了解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后采取合适的方法来组织教学,课前是要花心思备好课的。

篇3

[作者简介]曾秋霞(1983―),女,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谢丽萍(1980―),女,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江西南昌 330004)

[基金项目]江西省2014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高校外国语言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基于MOOC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的应用研究”(14WX206)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冲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所有行业都有可能被颠覆、变革的时代,教育领域在这股变革的浪潮中,也不能独善其身。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一刀切”的做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改革进程,为僵硬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无限可能。早在互联网兴起之时,对教育和技术相互融合的探索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网上各种在线教育,精品课程使人们看到了教育领域做出改变的希望。随着技术进步,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电子课本等新兴教育技术开始走进传统课堂。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使教育变得唾手可得,学生学习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顺应时展要求,传统课堂模式也应有相应变革,使课堂教学更便捷、灵活、个性化。而“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近几年受到广泛关注的比较有代表的新兴教学模式之一。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1.翻转课堂的定义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是课前预习,课上讲解,课后完成作业。知识传递主要是由老师在课堂上集中传授。而翻转课堂中的“翻转”二字就表明这种新出现的教学模式将对传统课堂的顺序或形式进行改变。具体来说就是,课前老师根据课本内容,自己录制或从网上下载相关微视频及其它相关学习资料给学生,而学生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和学习资料,掌握课本内容。课堂老师再针对性解答学生问题、辅导学生作业、加强讨论交流等形式来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度构建。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是一种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先自学后传授的模式。它的“翻转”是一种手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个别指导来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

2.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翻转课堂的出现是顺应时展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出现同时也具有偶然性。2007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小镇学校“林地公园高中”里,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sse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为了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录制了应用PPT进行的教学课堂视频,传到网上供学生下载观看。后来他们发现学生观看视频无法完全消化吸收知识,于是就将课堂“翻转”过来。课前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堂老师帮学生答疑解惑。这一教学模式被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来,但局限是学生可利用的视频资源太少了。而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他的可汗学院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视频,而且还开发了配套的课堂练习系统、奖励学生进步的徽章以及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的工具。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翻转课堂”不断深入,2012年,一场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教育变革席卷了整个教育领域,这一年被被称为“慕课(MOOCs)元年”。尽管慕课与翻转课堂是教育领域的新名词,但这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

3.翻转课堂的特点

翻转课堂的最大的特点是先学后教。传统的教学流程是先教后学,而翻转课堂颠覆这一流程,它把传统的知识内化阶段由课堂转移到课前,而课堂则由老师答疑解惑来实现知识的深化。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是基于微视频和网络学习的前提下开展的。视频讲解比传统的课堂预习更生动有趣,而且网上老师可以及时反馈学生。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性的,个性化的。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主动观看教学视频,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的,是一种主动地知识构建。而教学视频是一个个短小精悍、紧密相连的信息单元,这些信息单元就像一块块碎片。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展开学习,并控制学习的速度和进度,真正做到了“按学生自己的水平来学习”。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老师的教授是灵活的,实现了因材施教。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老师是讲台上的“圣人”,必须在有限课堂时间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给学生。而翻转课堂让老师在课堂走下讲台,坐在学生旁边,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没有弱化老师的作用,相反,它给予老师更大的空间去指导关心每个孩子的学习。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外发展情况

1.翻转课堂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翻转课堂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实施起源于美国,可汗学院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翻转课堂的实践。在美国,涌现出很多翻转课堂的成功案例。除林地公园高中外,密西根市的克林顿戴尔高中和明尼苏达州的拜伦高中,都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典型案例。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都有惊人的相似点:采用微视频和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后,学生兴趣得到提高,学习动机进一步增强,学习成绩得到改善,师生互动更加密切。正是这些优点使得翻转课堂在其它国家也受到广泛关注。毗邻美国的加拿大,在翻转课堂的实施中有较多早期的探索实践,奥卡那根中学是该领域的佼佼者。而新加坡从国家层面制定蓝图来推动教育和技术的结合,政府和教育部大力支持翻转课堂在中小学的实施与应用。

翻转课堂在各国的实践开展的如火如荼,而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也在2013年呈现出一个爆发式增长。从2013年开始,翻转课堂频繁出现于各大主要学术理论期刊和杂志上。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外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对翻转课堂的认识;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3.翻转课堂的实施与应用;4.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从总体来说,国外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比较全面,实践案例也很丰富。由于对翻转课堂的探索开展得比较早,国外不论理论还是实践研究都比较深入透彻,但国外的研究也存在不足。比如,翻转课堂的研究更多是关注理论,缺乏学科针对性;教学设计不够深入,很少结合学科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教学评价缺乏系统性;很少关注课堂活动等等。

2.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借助于数字化技术,一场以“翻转课堂”为手段的变革在我国教育领域展开。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中指出:“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谁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在政府支持下,我国不论是高等教育领域还是基础教育领域都出现了对翻转课堂进行积极探索的先行者,重庆聚奎中学校是国内较认可的成功案例。但我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慕课在我国的实施都必须采取尊重差异,稳步发展的策略。

相比国外,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热情高涨。在中国知网输入“翻转课堂”搜索相关文献,2012年22篇,2013年206篇,2014年1320篇。不难发现2013年,我国学者开始大力关注翻转课堂,2014年研究文献则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些文献多集中在:1翻转课堂历史发展;2翻转课堂意义(价值);3翻转课堂翻转模式;4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等四个主要领域。但还存在不足。比如,对其他领域,如翻转课堂背景下的家校合作研究、教学管理、角色转变、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教育公平等研究较少;其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开发缺乏系统普遍的模式;第三,翻转课堂多集中在信息技术课、数学和英语等基础学科,专业学科涉及较少;最后,缺乏对学生评价体系的探索。

四、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实施的模式设计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所实施的翻转课堂会呈现不同的形式,因为每所学校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翻转课堂的一般模式是学生在上课前,根据个人情况通过视频或者其他学习课件直接教学,而在课堂上,老师将时间用于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或者提供学生所需要的个性化教学。简单来说,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外完成直接教学,课堂时间策略性地用于集体或个性化活动。不同的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公共课,它的特点是,受众广,实践性强。考虑我国大学教育实际情况,再结合大学英语的特点,本文拟设计大学英语课堂上的翻转课堂模式。

课前:老师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每一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创建教学视频,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英语资源,结合学生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课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本着对自己学习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学习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深度学习视频内容,老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只有当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课堂:重点讲解,释疑拓展,合作讨论,老师总结,学生展示。具体而言就是,课前老师利用几分钟时间先快速讲解课本重点,然后再针对同学们在课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老师进行答疑解惑;随后,老师根据课前布置的有深度问题,组织同学进行讨论后,老师进行总结;最后,学生展示环节。这一环节应该本着“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方向,以基于问题或任务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的探究式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一些适合大学英语课堂展示环节的具体活动,比如:1.角色表演: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进行角色表演;2.英语演讲:针对课本内容,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通过实物或者多媒体介绍某些人物、事物或社会现象等;3.成果展示: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录制相关内容的视频或制作相关内容的画报等进行展示。

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这篇课文是关于成长的,课本标题是――Writing for Myself。老师课前创建好这个单元的教学视频后,安排学生课前观看视频并完成课本后面的练习。课堂上老师先花五分钟时间对课本的知识进行梳理,然后再针对同学们观看视频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答疑。随后,老师和同学一起提出有关知识理解和知识应用的深度问题,提出问题后,先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找出问题答案。接着,老师对该问题进行总结。最后,展示环节。这个部分本文拟设计如下:

(1)分组:课前安排同学们观看纪录片――7up。然后让全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兴趣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每一小组按照任务要求选取纪录片中的一个孩子。四个人中,一个当组长,负责统筹规划,一人负责PPT的制作。

(2)分工准备:根据所提供的网站进行探究式学习,寻找所需要的视频和文字。

(3)内容讨论:各小组的四位同学一起对所获得的视频进行讨论,选取自己需要的内容。

(4)修改润色:将所编写的人物经历进行修改润色,制作成PPT,使之文字优美、图片丰富、布局合理。

(5)课堂汇报:各小组选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所准备的内容。在汇报课上,学生不但要介绍有关文字内容,还要演示相关的图片等材料。

(6)课堂讨论:当同学们表演完了,老师要求同学们讨论一下下面几个问题:

Who played a major role in your development from a child into a well-educated young person? Your parents, your grandparents, your teachers, or other people.

Tell about some of the things they did or said that had a good influence on the shaping of your character, behavior or attitude.

Suppose you are Baker’s classmates, Brainstorm how to write him a letter of congratulations on his success in essay writing.

六、启示和建议:

“翻转课堂”的实践目前在中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这一全新模式,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同时在硬件上需要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但就英语教师而言,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翻转课堂并不是简单的用视频代替讲课,它不仅没减轻老师的地位,相反,它需要英语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录制视频和组织课堂活动。在数字化时代,我们要不断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的同时,我们还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设计出符合自己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5]邵淑芬.网络环境下物理主题探究性教学实验的研究[D].华南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2004.

篇4

一、引言

高中英语审美教学,是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深入体验来开掘美、入境入情来传输美、自由扩展来延伸美的一个过程。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课堂,信息技术逐渐从次要的辅助地位成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充分挖掘高中英语教材中的美育因素的艺术魅力,系统强化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高中英语教学过程融于审美化、使教师“寓教于乐”、高中学生“寓学于乐”,那么,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英语能力均可能显著发展,从而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益。在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教师[2002]25号)中,强调“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各个专业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引导和支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等先进手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中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的资料收集再现能力和师生交互能力,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中,达到以美促教、以美促学、以美育人的目的,进而形成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方法。

二、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方法的基本思想

包括三个基本点:首先,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其次,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最后,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利用信息技术完成高中英语课程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其本质是对课堂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丰富和发展,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即综合运用网络所提供的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以超文本的信息组织形式,甚至网上虚拟现实技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全新的教学情境,也给学生学习带来一种全新体验。

课堂整合方法沿袭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这一方法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信息技术的应用基于“辅助”层面。

三、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方法的教学激励三部曲

即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教材、讲授和学生参与组成“想学的兴趣、要学的乐趣和必学的志趣”教学激励三部曲的模式,惯穿着不同的审美层次,即: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求知欲,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是教学的重要任务。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系统优化,既可以增大课堂容量和密度,又可以生动地揭示教材教学内容与学生思维规律的特点,达到培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具体如下:

①想学的兴趣。教师钻研教材,找准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使学生去感受美。

②要学的乐趣。教师认真搞好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视听交叉、交互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去理解美、欣赏美。

③必学的志趣。教师通过多方位信息的调整以及运用灵活多样、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联想更为广阔,当堂消化、理解和巩固知识,再加上教师肯定的评价,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慰,促使学生去创造美。

四、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方法的主要操作步骤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审美能力,大致分为4个主要操作步骤。

①巧设情节,通过资料呈现和观察,突破单词关,感受美。首先,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呈现、表达、演示工具给学生提供、呈现大量的资料,而这些资料可以是老师自己创设的也可以是从互联网上获得的,它具备一种事物明确的特征或者是对一种现象的描述。在资料呈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或者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此类现象,并用英语单词和标准的发音来描述这些特征或者现象。然后,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思考从该资料中能够获取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与哪些概念、知识有关。

②资料的分析讨论与再呈现,突破句型关,理解美。首先,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记录、分析、讨论的工具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资料呈现的特征或现象并尝试用英语句型来描述它们。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引导和组织,在与同学、老师的讨论中产生思想交锋,初步明确该特征或现象与哪些知识相关、可以用哪些语言句型来表达,并形成知识可能存在的某种关系的心理趋向。

③相似特征或现象的搜集、讨论与分析,巩固教学效果,欣赏美。首先,教师或者组织学生搜集与前面呈现的相关、相似的特征或现象。然后,学生在老师的任务安排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记录、分析、讨论的工具,将讨论、思考深入,对这些特征或现象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并用恰当的英语表达出来。

④特征或现象反映的语言规律的归纳、验证及拓展,提高教学质量,创造美。首先,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记录的工具引导学生表达、归纳、总结相关的语言规律,激励学生深入思考。然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该语言规律能合理解释所有的特征或现象,通过习题、阅读来巩固语言规律。

下面是以现行高中英语教材(2003年人教版)《Unit 6 Good Manners》为例,通过对话、模仿、句型操练达到掌握并熟练运用本课句型的目的,具体阐述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中的初级整合模式。

1、收集有关礼貌与不礼貌的行为,整理后借助信息技术制成多媒体课件,突破单词关,通过大屏幕展示,让学生去感受“美”与“不美”。收集的材料可以是街头的,也可以是学校的,但必须以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主。画面要处理得生动有趣,可以是漫画的,也可以是实地拍摄的。在这个过程中,要配以相应生动的语言—地道准确的英语发音,建构良好的英语学习芬围。

2、让学生来判断礼貌与不礼貌的行为,理解“美”与“不美”,突破句型关。看完大屏幕后,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使用下面的英语句式:It’s bad manners…,it’s good manners…,it’s polite/mipolite, I don’t think …。如果在某一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时,老师要从正面引导,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3、结合现实生活,谈论自己的不礼貌形为。老师首先检讨自己在生活、教学中的不够礼貌的言行。然后让学生自己对照一下,发现自己不文明的地方。请学生归纳出文明礼貌的语言,如:Excuse me,I’m sorry ,Forgive me, Sorry about that,Thank you,Please…。从而达到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净化心灵的过程。

4、请学生用英语创作有关文明礼貌的短剧,把文明礼貌的语言应用于实践中。自编自导自演,让学生创作文明礼貌用语,既让学生练习了英语口语,又达到欣赏美、创造美、爱美的目的。有些学生就写出了很有价值的语言,如,Please don’t litter(请别乱扔) 。Rubbish, please don’t move to me(垃圾,不要向我扔)。

五、总结

在英语常规课和活动课的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从强化教学审美因素的角度,系统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感悟美、创造美,努力开启学生的心智,张扬个性,不仅大面积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审美能力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078―04

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有着悠久的利用技术变革教育的传统:1983年至1991年与IBM和数字设备公司合作启动实施了“雅典娜项目”,其主题为“计算机真的可以帮助本科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吗?”该项目从技术和教育两方面对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计算机技术和交互图形技术)可能引发的高等教育变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使1983年教育信息化预算只占MIT总预算3%的现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999年至2006年MIT又和微软(由微软研究院具体实施)合作启动了“信息化校园”(iCampus)项目;其间又于2001年4月启动了“网络课件开放工程”(OCW),在全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信息化校园”项目进行评介和分析。

一 项目简介

1999年启动的“信息化校园”项目是MIT“教育技术发展战略”(该战略旨在转变学生的课堂学习经验,使之成为一种更加主动的学习;促进智力共享;鼓励机构间合作的新模式和创建广泛的大学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项目总投入为2500万美元,旨在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大学教育,探索技术变革大学课程与教学的潜力与可能,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的工具推动高等教育实践的革命性变革。具体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对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结构――远程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可能;新型写作评价工具软件探索;辅助学习的新型工具(远程辅导与远程导师系统等);基于网络的虚拟博物馆。

2 整个大学教育范围内整合信息技术的理念与方法――比如基于大规模协作的工程设计尝试,复杂系统的研究,超越传统学科课程的界线创建以信息为基础的课程模式。

3致力于大学教育环境的变革――例如为大型社区提供远程和终身学习,数字信息技术对学术出版的影响等等。

MIT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深刻认识到:多年来教育技术为学生和教育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正在取代传统的幻灯投影片、电影胶片、打字机等,师生不用再跑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然而较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使教育变得更加有效。MIT的领导者坚信教育技术可以以有限的资源和投入创造无限的可能,而“信息化校园”项目的实施能够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重要的、可持续的积极影响,能够为MIT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信息化校园”项目主要包含两大主题:一类是“为高等教育提供Web服务”,另一类是“转变(transform)课堂”。第一类主题主要致力于解决信息技术及相关资源在大学和学院中应用的“信息孤岛”问题,如何使全世界的大学能够共享优质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包括“信息化校园框架”、“数字实验室”、“数字学习--基于网络的开放资源教育平台”、“MIT在线评估工具(iMOAT)”、“新一代移动教室”等子项目;第二类主要关注于课堂教学的变革,尝试借助信息技术改变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中被动传输、接受知识的现状,探索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个性化的、同时强调协作共享的课堂文化,主要项目包括“借助信息技术的主动学习:航空航天工程系的改革与探索”,“借助信息技术的主动学习:机械工程系的改革与探索”,“课堂交流者项目”,“探险:从图片中学习”,“为了教学的游戏”,“做中学:哈佛-MIT健康科学与技术部的改革”、“在线学习:技术支持的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育”,“机器人世界―基于项目学习的技术结构”,“新加坡:创造全球教室”,“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TEAL)项目”等等。

MIT认为通过“信息化校园”项目的实施,已大大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全校一百多门课程的数字化改造,明显地丰富和扩展了五千多名学生的学习经验,现举例如下:

1项目实施中对全校注册人数最多的《电磁学》课程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基于“主动学习环境”的小组学习、协作学习,并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各类模拟工具和操作实验资源;

2将《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由传统的面对面讲授形式改变为在线讲座和自动作业评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模式;

3将以往基于教师讲授的《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改造为小组参与式研讨、虚拟实验和网上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4由教师参与创设了网上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模式,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实体实验室空间,大大方便和扩展了学生的实验活动;

5尝试将电子游戏和虚拟环境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探索新型的学习方式;6借助先进的视频技术使学生在创建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和研究莎士比亚戏剧;

7 借助信息技术将“设计”思想贯穿于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课程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变革;

8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新探索―将强大的网上学习社区与面对面学术研讨环境有机整合;

9探索教学资源在学院层次、甚至是全校范围内的协作与共享;

10除此之外,本项目还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提供了超过一百万美元的研究性项目。

“信息化校园”项目在大学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500多位研究人员(包括近三成的工程学专业教师)参与了该研究项目;有近150门课程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影响到了75%的学生群体;该项目涉及到近150个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学生注册人数超过7500人;大约400名教职员工、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了此项目,占MIT教师总数的10%(占工程学院教师总数的20%);大约40篇博、硕士论文都是基于此项目的研究而公开发表的。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还涉及到了与美国三十多所大学和十几家公司企业的合作,特别是与微软产品开发团队的交流。到2006年3月止,基于此项目已公开发表70篇学术论文,300多场学术演讲,90多篇报纸杂志的报道,25篇网上出版社物的报道,在多个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专题报告,引发了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

二 “TLT小组”对此项目的总结与评价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信息化校园”项目实施的情况,及时总结项目的经验和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对信息技术在MIT应用的未来提出建设性的有益指导,MIT委托TLT(Teaching Learning and Technology)小组(一个非营利性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了评价工作[1]。TLT小组对MIT全校师生及相关部门进行了150多次访谈,对项目的系列文档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主要针对以下五个子项目进行了重点评价:1数字实验室项目(iLabs)--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设计实验,并且能够远程操纵实验室设备并收集数据;2在线评估工具项目(iMOAT)―借助网络能够对大规模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评价与管理;3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项目(TEAL)―基于探索、讨论、实践和可视化的教学原则对大一新生两个学期的《大学物理导论》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4 XMAS(Cross Media Annotation System)项目--该项目是MIT“莎士比亚计划”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借助XMAS系统(特别是视频)通过在线讨论、展示等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莎士比亚戏剧;5xTutor项目―xTutor是一种基于XML的、可扩展的、可定制化创建网络课程的工具。

对以上五个项目评价的总体结论如下:

1 以上五个项目的实施促使MIT学生的学习更加真实(authentic)、主动,更具协作性,具有了更多的反馈。

2 TLT小组认为任何一个创新项目如果不能够扩散推广到其他部门那么它的生命力就不会长久(亦即:只有多个部门和更多用户互相支持协作才能确保创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信息化校园”项目的推广和普及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与障碍,大多数的部门和机构并没有建立支持引入和采纳技术创新项目的激励机制,繁重的推广任务全部落到了已承担、参与“信息化校园”项目的组织管理者及各项目组成员身上,没有任何激励与支持措施,同时又缺少相应的推广传播渠道。

3 虽然项目的大范围推广和扩散举步维艰,但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应与影响―比如网络上的部分软件资源已可以公开免费共享。

4 TLT小组认为如果MIT的领导层面能够重视“信息化校园”项目的推广工作,那么实施起来就会容易许多。TLT小组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物理空间的距离反而会增大其他大学与MIT合作的机会―那些积极关注该项目并主动寻求合作的大学往往是美国之外(国立新加坡大学、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中国台湾中正大学等)的学校。

TLT小组在项目总结中得出的主要经验和建议如下:

1为了能够使教育更加真实、主动,更加具有协作性,具备更多的反馈,大学或学院的信息化部门(Academic computing)、教/学中心、远程学习部门、图书馆等与专业教育和课程改进相关的部门必须协同合作有组织地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及各类基金组织应当提供适当的方法以评估各学科教/学活动的结果与效果;MIT“信息化校园”项目的组织及参与人员应该系统回顾总结所有的创新项目以便为项目的进一步推广扩散提供支持。

2为了确保教育技术创新项目的有效推广,应该奖励那些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持续坚持教学创新改革的教员。大学或学院需要制定政策支持和奖励所有学习、吸纳、共享并致力于自身教学创新改革实践的教员;图书馆、信息技术部门或教学中心的专业人员应该共同合作为各学科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所需的理论、方法和资源;政府部门及各类基金组织应该为教师提供多种专业发展的机会、与国内外同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公司企业在赞助教师进行技术变革教育的各类探索创新项目时,应坚持与其他院校、同行共同改进、协作发展的原则。

3应有意识地促进、培育大学内各学院之间及各大学之间教学改进的联合、沟通和共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学或学院应寻求鼓励师生与本专业校内外同行经常讨论的方法与途径;政府部门及各类基金组织应该对那些长期以来在某一特定学科课程教学领域坚持全国范围内协同教学的教师给予资金支持;公司企业应该探索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为(全国范围内)同类课程教师教学的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教学及评价等方面提供支持服务;MIT需要进一步研究跨系的联合教学问题和各类教学实践的影响与教学资源、经验的共享问题。

4 为了更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高等教育-企业之间的联合模式。

5为那些至力于教学创新的、教授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教员们(同一所学校甚至是不同学校的教员)提供共同设计教学、开发软件、评估教学、合作共享的机会。

三 “信息化校园”项目对教育技术推动高等教育变革与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TLT小组基于对以往大量研究文献的追踪、调研并结合自身的经验,确信“技术的适当应用可以改进教育的结果”:计算机和互联网可以使教师和学生转变他们做事的方式,改变教与学的活动进而改进教育结果。勿庸质疑,计算机能够使教的内容更加丰富、形象,计算机可以扩展教育的时空,使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远程学习、混合学习等,同时更便于传统教育系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但同时TLT小组也深刻认识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创新推广活动将是十分困难的,改变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相对容易,然而在一个专业范围(甚至是大学范围内、全国范围内)对所有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持续改进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否有技术角色的参与),他们借用前普林斯顿大学校长Thomas Woodrow Wilson的感叹:对一门课程进行改造甚至比墓地的迁移还要困难(It is easier to move a graveyard than revise the curriculum)[2]。

MIT教/学实验室(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Lab,TLL)的Lori Breslow认为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尚处于婴幼儿阶段(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still in its infancy),正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变化着,教育技术将对高等教育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与变革目前尚未明朗[3]。美国学者E.G.博格同样认为“新技术对大学的影响是关于高等教育使命的一个尚在开展的主题。计算机、信息与通讯技术对大学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从目前非常初浅的早期发展来看,我们已经注意到,高等教育正在经历重大的结构性的转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进展中肯定会有一些令人沮丧的副作用需要考虑……”[4]。

Lori Breslow及其所在的部门TLL同样也对“信息化校园”的主要项目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关于教育技术的影响与作用得出了以下三个重要结论[5]:

1 成功的教育技术应用在于满足了某类特定的教学需求,而这类需求是传统媒体无法满足的―MIT的“信息化校园”项目再次印证了五十年前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理论:媒体不是一种中性的传播工具,它们具有各自的偏好、特性及局限。某类技术在一些方面可以做得很好,而另一类技术却只适用于其他特定的任务和需求。Lori Breslow等的研究证明教育技术在实现以下教学目标方面是具有优势的:(1)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可视化(比如主要针对大一物理教学的TEAL项目);(2)加强非文本媒体的素养(比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XMAS项目);(3)扩展学生的学习经验(比如iLabs项目);(4)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比如TEAL项目)。

2 教学中引入太多的技术或技术的不适当应用都将是有害的。研究者认为学生对于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如果学生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必然会影响到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时技术实际上成为了专业学习的障碍而不是有效的促进工具!(XMAS项目的实施使研究者明显认识到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开始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熟悉技术,并且努力适应这种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TEAL项目中由于采用了复杂的课堂教学技术,开始时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应,特别是给教师增添了许多额外的工作)。

3 在教育技术和它们所应用的学习环境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这里的环境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教师的办公室、学生公寓、甚至是当地的咖啡馆等。研究者们得出了以下三条结论:(1)当技术的使用与学习目标、教学方法之间存在强联系时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有效的(比如TEAL项目中动画、可视化技术、桌面实验技术及个别化反馈系统等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电磁场概念的理解),但现实中如何将技术、教学法及目标有机整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即使是同一技术,针对不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效果,而同一应用情境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其效果也有所差异;(3)教育技术通过改变学习环境中信息的特性而对教学产生影响,以此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但TEAL项目中发现很多学生似乎不愿意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愿意主动去建构知识。

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并论文认为MIT的“信息化校园”项目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变革可以提供如下启示:

启示一: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的萌芽初级阶段,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还只是刚刚开始,目前尚不明朗,因此很难在短时期内达成共识,形成定论。正如前康奈尔大学校长罗德斯(Frank H.T.Rhodes)所言,我们仅仅处在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机遇的开始阶段[6]。因此,无论是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应该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信息技术,从政策、管理体制上鼓励教师进行一些先行的探索性试验,并及时总结经验。

启示二: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虽然只处于尚不明朗的初级阶段,但他们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正逐步从边缘向中心趋近(虽然其步伐缓慢而艰难,甚至有时还会受到不友好的怀疑与抵制),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变化多样性将使高等教育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与不稳定。

启示三:信息技术的不断扩展及迅速渗透将使传统大学校园中被动接受由教师选择和传授的课程内容的“学生”,逐步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的、更倾向于分布式、灵活学习的、同时更愿意为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效果负责的“学习者”。

启示四:目前大多数的高校管理者、教师、及各类专业人士还没有为这种信息技术将带来的变革做好准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转变将是一种苛求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

四 结语

虽然Lori Breslow曾告诫说由于MIT自身的独特性(特别是充足的资金支持,所拥有的世界上最优秀、最具创新精神的教师和学生群体等),其信息化校园经验是很难复制与模仿的。但MIT作为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变革高等教育的先行者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性的创新与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推广与普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其实任何一所大学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中只能根据自己的目标、战略规划及资源现状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只有那些具有世界眼光同时又立足于本国、本地区、本校实际的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变革浪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2] Ehrmann S C, Gilbert S W, and McMartin F.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faculty-Developed Academic Software:A Study of Five iCampus Projects[EB/OL].

篇6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6-0101-03

A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n Improv ing College Students’ Fitness

――A case study of the students in th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AO Pinghua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Shanxi Chin a)

Abstract: The most urgent and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reform of school sport education i 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fitness of the students,explore the major affecting f actors and explore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asure to enhance the fitness o f students. The subjects are 268 students (106 male,162 female) enrolled in th e year of 2008 in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setting up correct health ideas and ad opting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education are good countermeasures to rais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physique fitness standard.

Key words: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physiq ue fitness; experimental study

独立院校是由普通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中,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 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学生是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个性较强 但自信心不足;兴趣广泛但文化基础较差;家庭条件优越但自律性不强等特点[1]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改进教学方 法和手段,构建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力争寻求改善独立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08级268名(其中男106人,女162人)在校大学 生(学生来源于全国十多个省市),在10月份正常的教学情况下,将106名男生分成4个 体育自然教学班,162名女生分成6个体育自然教学班。进行为期1学年的实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查阅全国近10年的学术期刊、全国优秀硕博士论文以及有关大学生体质健康 方面的研究文献,阅读了大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及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并且阅读 现代教育论著和体育教育等相关的书籍。

1.2.2 测试法

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选取的测试内容有身高、体重、肺活量、50 m、 立定跳远、800 m(女)、1 000 m(男)、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等9个测试项 目。

1.2.3 实验法

在教学常态下进行对照实验,通过对实验组采取与对照组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 学实验研究,两组学生的人数、来源、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以及教学条件基本相同,经 检验均无差异性。

1.2.4 数理统计法

应用SPSS13.0 for windows和Microsoft Excel 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对有 关内容进行检验和分析。

2 实验设计方案

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在检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无差异的情况下,将4个男生班(共106 人)分成2个实验班和2个对照班,将6个女生班(共162人)分成3个实验班和3个对照班,对 实验班采取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进行为期1学年(34 周)的实验研究。

投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赵平花,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2.1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电子档案 新生入学都要进行体检。与校 医院合作建立每个学生的健康电子档案,了解学生身体的初始健康状况,这是保证实验成功 的前期条件。

2.2 采取激励机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在体育教 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激励机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分 层次教学,即以入学初测试的原始成绩为依据,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如根据学 生入学的体质测试初始成绩,把每个实验班的学生都分为优、良、差三个层次,让每个层次 的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差距(如:是力量不足还是速度差等),定出努力的方向,并根 据 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经过8周时间锻炼后进行一次测试,如果 学生的成绩提高10%就可以进入上一个层次,若下降了10%就退到下一个层次,依此类推。在 学期末考试中根据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给予5~10分的鼓励。

2.3 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用科学的健身原理武装头脑

健康是人们奉献社会和享有生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和潜在动力。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验组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结合教学内容讲授每类运动的健身原理,让学生自己懂得“该练什么”运动项目,以及“ 该怎么练”才能达到健身效果,并针对学生体质的个体差异,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健身运动 处方”。掌握对疲劳的正确判断,并能调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学会如何自我诊断、自我 修订运动处方等方法,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同时通过举办健 康讲座,让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与保健知识。通过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终身 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体育素养,并且能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达到终身受益。

2.4 坚持“课课练”,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目前,多数高校在体育教学中采用选 项课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最突显的弊端就是所选项目的专项素质有所提高,达不到全面提高 学生的身体素质。如足球教学中,学生的奔跑能力提高而上肢力量较弱;武术教学中,学生 的柔韧协调性大大提高而速度素质欠佳等等。在体育课教学中只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增加 运动负荷是不可取的。因此,在每次课教学中,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基础上 ,我们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目标,坚持“课课练”,即每节课都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发展 学生的身体素质,用脉搏来控制学生的运动强度,并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所测 试的内容,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练习,达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5 采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法,养成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我们知道仅靠每周2节体育教学 课,是远远不能达到改善学生体质的。何况体育课程只是传授运动的技能,掌握正确锻炼的 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而学生体质的增强是需要经常性坚持锻炼才能获 得的。课余体育锻炼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主要由体育教学部门来组织实施。针对不同层 次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学院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 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实验班学生要求每周下午课余时间最少锻 炼3次,每次1 h,内容自选,在辅导员的配合下考核出勤,以保证锻炼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

2.6 对大学生体质健康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在实验过程中,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由院学工部、院团委和辅导员共同配 合,对实验班学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如 严格控制学生的早操出勤率,旷操的学生要适当扣学分;对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不 得少于3次,每次不得少于30 min)的学生,在学期综合成绩评定时要适当给予加分(由学 生会体育部同学负责对出勤率进行考核,并加3~5分),这样让学生由被动的锻炼逐渐过渡 到主动的锻炼身体,以达到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的变化情况(表1)

经过为期1学年(34周)的教学实验研究,对实验对象进行第 二次体质测试,数据经过整理后,与第一次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实验前后的差异 。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变化

指标 性别(N)实验组 N=53+81实验前/s

实验后/s对照组 N=53+81实验前/s

实验后/s 身高男生(106)170.75±5.48170.87±4.47170.47±4.32170.60±3 .56/cm女生(162)159.83±4.84159.97±4.75159.17±5.03159 .40±4.197体重男生(106)65.32±8.7663.14±8.32*65.03±10.364.86±7.84/kg女生(162)53.22±5.2252.10±5.71* 53.78±5.9753.56±5.48肺活量男生(106)3 395.36±579.213 685.63±653.7**3 328.76±607.63 407.52±574.41/mL女生(162)2 366.53±429.362 950.33±423.6 **2 353.45±436.922 718.32±473.65*

注: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表示差异呈显著性(P

从表1可知,反映人体形态的身高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男女生虽有增长但不具有差异 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男女生的体重指标在实验后,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情况(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

指标 性别(N)实验组 N=53+81实验前/s

实验后/s对照组 N=53+81实验前/s

实验后/s 50 m/s男生(106)7.29±0.356.85±0.26** 7.24±0.387.09±0.33女生(162)9.14±0.418.64±0.21* 9.22±0.448.89±0.34800 m/男生(106)236.8±12.59218.42±11.96 **232.42±5.99226.78±12.591 000 m/s女生(162)245.32±14.32222.11±11.32 **243.72±2.05235.72±12.05立定跳远男生(106)2.31±0.192.55±0.17** 2.38±0.162.44±0.15/m女生(162)1.66±0.111.85±0.12*1.68±0.141.76±0.32引起/仰卧男生(106)4.98±3.046.27±1.54** 4.18±3.124.87±1.54(次/min)女生(162)30.92±9.2638.38±8.12 ** 30.46±11.1833.98±5.57

从表2可知,实验组男生4项素质成绩,实验后测试的结果表明:50 m、1 000 m、立定跳 远和引体向上4项运动能力具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

3.3 讨论

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验研究,发现分层次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最不同的表现在教学程序 、运动负荷强度控制和教学目标等方面。

1) 分层次教学法的教学程序是“人体――运动――人体”,强调的是从“人体”出发,以 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以运动为手段达到健康目的,提高锻炼效果。而 传统教学法的教学程序是“技术――人体――技术”,它追求的是运动技术的掌握、规范和 标准,使学生易产生畏难心理,导致厌学情绪。

2) 在运动负荷控制方面,分层次教学法强调健身运动的“最佳负荷价值阈”,用脉搏来控 制健身效果,并不刻意地追求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而是要求学生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身 心健康。

3) 分层次教学法的目标是应用健身知识原理锻炼身体,掌握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对运动的 兴趣、习惯和能力,从而达到终生体育,增进健康,而传统教学法是通过传授运动知识和技 能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身体形态。实验组男、女生身高在实验前、 后以及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虽有增长,但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 验组男生体重在实验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实验组女生体重在实验前、后以及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

2) 身体机能。实验组男、女生在实验前、后以及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肺活量增加 ,心肺功能提高。

3) 身体素质。实验组男、女生身体素质在实验前、后都有较大提高,经检验差异具有高 度显著性(P

4) 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提高自学自练能力、增 进健康知识都对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2 建议

1)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讲授一些健身理论知识和方法,对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自学自练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布置课后作业,并定期检查, 教会学生制定并应用运动处方,使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为终身体育奠定 扎实的基础。

3) 采用分层次教学,坚持“课课练”,增加体能练习时间,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每次课结束时,给学生介绍一则健康小常识,让学生顺利登上“人生健康快车”。

参考文献:

[1] 冯艳琳.独立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J].甘肃科技,2008(1):171- 173.

[2] 凌月红,钟振新.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J].武汉 体育学院学报,2004(5).

[3] 朱玉芳.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体育学刊,2006(1).

篇7

一、当代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与传统的知识观

我国当代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源起,学术界公认的时间是80年代初期。在社会整体大环境呈现出对人的主体性的褒扬的背景之下,教育领域中对传统学生的被动地位进行了反思。1981年所提出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说法和此后的论述是有关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最早提法。但是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命题提出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理论界对“主体性教育”的理解基本上停驻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主导与主体关系的讨论。到80年代末,主体性教育理论走出了师生谁是主导与主体的狭隘区域,开始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层次上思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问题。提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的说法,并对学生主体作出了定义:“指能动地参与教育活动的个人,主要是发展中的青少年儿童个体。”显然,在这种议论框架中,主体性教育理论是作为反对传统观念中教师为惟一中心的弊端而获得理论的合法性基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由师生关系的主体地位之争到学生主体之辨在内涵上是一致的,是从普遍的哲学概念到对教学中师生位置的形而上的抽象演绎。仍然未能从知识观的角度对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的性质及其对人的认识论的影响进行合理的解释。

同时,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研究开始进入到教育整体的主体性问题,将整个教育独立出来,作为理论的阐述对象。论述的焦点集中于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教育是否具有主体性,能否对社会的发展作出回应。有研究者提出:“教育的主体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教育的特殊功能与本质力量,是微观教育与宏观教育运行的核心与动力。”并且提到“主体教育理论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更有学者认为教育主体性问题明确地说是教育主体哲学,也即是主张教育是主体的教育哲学。并认为教育主体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对教育实践深层的反映,是能指导教育实践变革的哲学。”

在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学者对主体性的弘扬与主体性的反省的关系进行了反思,指出“人的主体性的过分张扬带来文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生态失衡、资源枯竭,带来了财富的分配不均及相应产生的心态失衡,这就使得人的主体性的能动发挥反过来成为一种异己力量,反而失落了人的主体性。”也有研究者跳出理论层面的概念探讨的领域,对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的生成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应根据人的主体的生成机制来设计和规范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的构建与完善”,并说“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机制”,应根据“活动性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去行动,去实行操作,给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情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这说明人们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的认识更为全面。

总之,学术界对主体性教育内涵的解释日趋全面,并且努力尝试在实验研究中更好地培养人的主体性,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定位也更为清晰。“主体性教育解决的是人的构成的哲学层面的分析,研究的是人的良好素质的全面构建。它的各种思想使素质教育有了一个高的目标定位”。

但是,从整体上看,当代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出发对人与教育的思考,是不够全面的。从学生的主动性到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主体性到教育主体,从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到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素质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对主体性的强调始终把学生、教师甚至教育作为一种掌握知识、教授知识、传承知识的工具,其对主体性的强调程度与理论解释的深入程度只是说明了对这种教学理论工具性的强调程度。有学者提出“不清除主体性教育思想中的工具论教育观,不深入剖析和批判现实教育制度对教育中的自主权的压制,教育中的主体性研究就会误入歧途。”而这种歧途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知识观的陈旧──默认教学过程中知识性质的不可怀疑性和一致性,认为所有知识有其绝对的客观标准。“在人们的观念中,好像自古以来人类知识的发展就是数量上的增加,就是新知叠旧知,就是不断剔除错误观念,获得正确知识的过程。”然而,这是一种有待于质疑的观念,是现代科学理性过度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反映。这种静止的唯理性的知识观决定了有关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背景,限制了对教学过程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削弱了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在知识成为时代主题的语境中,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知识观,必须从知识与教育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主体性教育理论。

二、新知识观与崭新的知识与教育关系

从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看,知识的性质及其对知识负有解释责任的教师是所有教育活动的最基本要素,知识的性质、教师的知识观往往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性质。人们对人的主体性(包括教育的主体性)的认识是同人们所拥有的知识观相联系的。“一个社会的教育不可能传递那个社会中所有的经验,只能传递对那个社会发展来说最具有价值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获得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看,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始终未能对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性质作出科学的解释,默认知识性质的不可变更性,实际上就是承认了知识标准的惟一性。当代的知识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已经对这种知识观提出了怀疑。这种对知识的绝对标准的质疑必然影响教育理论,影响主体性教育理论对教学问题的解释。

事实上,对于什么是知识及知识的标准问题并不是一个无须怀疑的问题。“知识是一个人能够在话语实践中所能够谈论的东西,是主体采取一定的立场谈论其话语实践中所要研究的客体的一种空间,存在着科学之外的知识……”知识已经不再是一种静止的东西,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东西,从个体意义上讲,是与人们的主观意识相联系;从社会主体的意义上看是权力与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权力/知识,贯穿权力/知识和构成权力/知识的发展变化和矛盾斗争,决定了知识的形式及其可能的领域。”。而主体性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就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代表的理性力量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教育过程中的知识观自然呈现出纯科学主义的取向。

这种取向,在现代教育的各个领域通过书写、考试、评分等规范要求使得受教育者完成接受一定权力知识的过程,使受教育者接受工具理性的知识和知识观。虽然我们在各个阶段都强调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性,“但事实再一次表明,在对知识的单纯热诚的投入底下,是权力/知识的机器,也就是那些首先令实验室的世界能够存在并继续发生作用的教育实践方式。”这种强调自然科学、理性主义的知识观不仅影响着西方的教育,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来说,更是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这种权力知识的逻辑。显然,在我国改革开放与赶超西方的现代化大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它强调的主体性体现出来的工具理性的强盛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也对知识的理性主义解释提出了怀疑。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只是一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认识世界的惟一方式。教育与教育理论中的知识观显然不能延续这种认识,而应是解放学生对知识的这种片面认识。“以前,学校仅仅是教学过程的场所,即吸收知识的地方。现在,它应该进一步成为保证个性全面发展的机构。”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应该是僵化的、工具主义的,而应该既关注学生的眼前,又关注学生的未来。在教育内容的恰当性,上不仅要有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反映的要求,也应该有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和身心能力发展的要求。教育过程中的知识对学生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这些知识有利于某个方面能力的发展;掌握知识并不是一种为了某种外在目的的工具,而是生命中一个阶段的真实感受过程。这种感受过程就是完成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与知识的关系不再是知识为教育立法,决定教育过程的性质,而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在这种过程与关系中,教育过程实际是在解释知识的多面性价值,解放社会对知识价值认识的不科学一面对学生的束缚。学校课程应随时考虑到决定知识解释的因素的存在和影响,在一种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应“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全面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读”。

这种对知识的新认识实际上促成了一种新的教育与知识的关系。在传统的知识观背景下的教育不必考虑知识真理性意义,两者只是单向的输入与输出的线性关系,而在知识的客观标准呈现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新知识观条件下,教育与知识的关系就是一种较复杂的生产与阐释关系了。“世界的知识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被发现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反思性行为才能得以不断的扩展和生成。”这样,教育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再生产并形成一种新的知识价值观的过程。

这种新的知识与教育关系的形成,使得强调工具性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必须抛弃其不合理的概念与解释问题的方法。同时,主体性概念的内涵也更为丰富,主体性教育理论拥有了全新的解释能力与应用领域。

三、新知识观背景下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新视野

一定的教育理论或思想总是蕴藏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并体现该文化的特色与时展的要求的。从这个角度看,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当代表述应该是一种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含义与信息时代特色的表述。而从上述主体性理论发展与知识观的变更情况来看,这种表述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新视野。

(一)主体性教育理论中的人的主体含义的新阐述

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条件下人的主体性完全不同于传统工业、农业条件下的人的主体。数字化生存条件下的人之主体性的定义及形成与基于“比特”的世界紧密相联,而不再是物质化生存条件下与“原子”紧密相关的主体性,主体性素质的构成也将发生重心的转移。如果说传统知识观下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原子”的人的活动的话,那么,新知识观下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基于“比特”的人的活动。这新逻辑起点将重新解释主体性教育理论中人的主体含义。以教师为例,在知识变迁速度缓慢的年代,教师可以掌握某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前沿,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跟不上知识更新的脚步。而且,在对知识的价值观比较一致的情况下,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角色也是相当稳固的,充当着社会的良知、社会文化价值的立法者的角色。但是,在一个知识的载体完全数字化、更新速度极为快速的年代,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很有可能已远远落后于学科知识发展的速度,成为陈旧知识的仓库。同时,由于信息渠道与来源的多样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中心来源,因而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角色也被消解。“作为知识分子的主要成份,教师有可能有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立法者,而是阐释者,他的任务也不再是传递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种由知识性质变化所引起的教师社会地位与角色的变化对人的主体性含义的阐释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命题。

(二)以新知识观为导向的新课程观

新知识观背景下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得以实现有效解释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确立以新知识观为指导的新的课程观。传统知识观意义上的课程基本上是以工具理性为导向,以知识启蒙为信念,设想所有可能的知识都能统一于以理性原则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之中。但事实上,知识的爆炸与知识标准的多元化倾向已经打破了这种设想。“电脑驱动的信息崇拜已导致了知识爆炸,该爆炸其实是知识的解体,原因在于人们无理性地将所显示的全部信息包容进一个框架里去──即使有互联网的存在。”这种设想的破灭使得教材的意义需要重新解释。过去,教材代表了一个时代关于某门学科的最权威与最先进解释。但是,现在教材所传递的信息只是一个有待学习者解释才可能接受的教材而已,不再提供一种结果,教材在更多的意义上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开放性的允许个体解释的材料。

(三)对教学过程的新理解

在没有考虑知识的变化之前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它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是机械的、技术性的。即无非是从施加影响过程,或者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再则是一种双边活动的过程。但是在知识与人的主体含义改变之后,这种教学过程理解方式的前提也就不存在了,教学过程更是一种开放的交流过程,是个体与个体的全方位接触、本真的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为了未来的某个不确定目的的工具。“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交往不是教学手段,不是平行的过程,而是教学存在本身。”同时,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的情意部分就不再是认知与技能掌握的附属部分,而成为一个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整体。这为新的教学过程观的产生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四)对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信息化的新理解

在以知识的工具价值作为认识的主要目的时,主体性教育理论中有关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的解释的目的集中在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获取知识与发展能力方面。甚至在这种解释逻辑下,将所谓的信息等同于知识,将知识的获得等同于人的发展。而事实上,在信息时代,信息并不直接意味着知识,更不直接意味着智慧。现时存在这样一个既危险又混乱的症候,许多人随便地谈论什么“知识社会”,实际上他们所指的不过是“信息社会”。从信息到知识,再到个人独特的智慧,要求个体具有相当好的信息搜索能力、判断能力、信息的提取比较能力、以及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那么,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与教育信息化程度就不是必然的实现学生的知识创新与人格形成的必然前提,与教学中的其他手段一样,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与他人交流、获取知识的途径,并成为学习生活的一个元素。

四、结语

知识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对象,知识的性质与人们对知识性质的判断往往决定了教育的本质。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而言,从知识观变化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清晰地揭示其理论价值的工具理性缺陷和概念框架的不全面性,从新知识观的角度审视主体性教育理论,实际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大的文化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注:

[1]顾明远.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J].江苏教育,1981,(10).

[2]郭文安.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J].教育研究,1989,(9).

[3]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4]郭文安、王道俊.论教育的主体性思想及教育的规律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学版),1991,(4).

[5]杨小微.现代化与主体性—基础教育实验选题的一个基本取向[J].教育研究,1996,(7).

[6]和学新.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1997,(11).

[7]裴娣娜.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验[J].教育研究,2000,(5).

[8]康永久、吴航.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冲突与走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4).

[9]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1.97.

[10]Foucault,M:ArchaeologyofKnowledge[M].LondonandNewYork:TavistockPublictions,1972.183.

[11]福柯.规训与处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出版社,1995.30.

[12]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等编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68.

[13]S.拉塞克、G.维迪维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高毅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6.

[14][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51.226.

[15][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