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45: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政经济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一、政府财政:科技、教育的主要“经济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是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解决科技、教育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换言之,是否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所需资源的供给责任,这决定于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社会经济属性。从公共财政原理上讲,由于科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因而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所需投人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有效提供,即无法通过市场来完全有效解决发展科技和教育所需的物质基础问题。因此,政府从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是科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据有关专家估计,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少有2/3是由于广泛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的结果。这一数字清楚地表明,一方面,在宏观上,科技对于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在微观领域,科技能够给投资于科技的各微观主体带来巨额的利益。这似乎已经表明,市场能够有效地解决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然而进一步地分析却不难发现,虽然私人部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政府仍然是推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虽然科学技术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巨额的物质财富,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群体活动,在科技发展中的许多领域,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参与或缺乏足够的投资积极性,从而需要政府财政扮演主要“角色”。这突出表现在:其一,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科学作为前提,应用科学研究就难以为继。因而基础科学研究是一国科技发展的“基石”。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商品,可以说是一项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工作。因而其发展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能由政府财政来提供。其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应用科研项目,其往往是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之上,需要很多人的合作。不但其开发周期长,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投资风险较大。私人部门往往因考虑投资回报率和投资风险而不愿意涉足于此,因此,对于这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缺乏政府在财政与政策上的有力支持,私人部门虽有一定的积极性,也难于保证能有足够的投人。
第二,科学技术是一项智力活动成果,不仅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性,而且科技进步对公共物品和半公共物品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如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就成为了当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收益与其成本往往难于直接对称起来;而且,从产权角度上讲,科学技术成果的产权很容易受到侵犯。如果某个人通过学习或其它途径获得了同样的知识,他也同样会得到一样的技术和生产出同样的产品。发展科技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显然,优化这一外部环境的所需资金,只能由政府财政来解决。因此,无论是从提高科学研究工作效率,还是从保护科技成果的产权方面来看,政府财政也是一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财政更是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这是因为,现有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一方面,虽然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但却具有极大的溢出效应,从而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资;另一方面,政府对教育这种“人力资本”的支出进行资助有利于改善社会公平。
不仅如此,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政府财政作为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除了改善公平和解决其外部效应外,还主要表现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共需要。因为,第一,现代社会已经开始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而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为重要。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教育所提供的利益虽然可以内生化和私人化,但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教育已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一种个人需要,已经成为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需的一种基本公共需要。从而使得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成为了政府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第二,更进一步讲,从科技进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的;而科学研究是一种智力活动,它是以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为前提条件的,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这就是说,科技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辅相存的。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必将带来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毫无疑问,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备条件和其是否进人知识经济社会的基本衡量标志。因此,政府财政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科技、教育:现代社会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政府财政发展史已经证明,政府财政总是根植于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乃至财政制度安排和财政收支结构都是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已经先后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目前正向知识经济时展。与此相适应,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而变化。
1、科技、教育将成为现代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变成现实。今天的世界,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人类社会正经历着自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来的第三次巨大转型。
世界的竞争已经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调整政府财政经济发展思路,将振兴政府财政的思路建立在发展科技与教育的基础之上,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因为,这种从后工业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是一种明显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这种区别突出表现在产业支柱的变化方面。与以农业或工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的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其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其生产是以将高科技作为其资源依托的高技术产业为支柱;其消费是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现代经济的这一发展趋势的财政意义在于:从财政收人方面来看,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必将催生高新技术与高新产品,这些高新技术和高新产品又会构筑“新型行业”和“支柱产业”,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供充足的财源。因而,建立起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保持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现代政府财政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由于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的获得,是以加大对人的知识化投资,加快对人的知识化和以管理制度为主的科学研究环境建设为前提的。因此,发展多结构、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多阶段和多功能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出一大批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和管理有方的管理者,营造出一个科技发展所需的良好环境,就是现代政府财政以科技、教育为主要依托的重要表现。这就如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的政府财政是建立在农业和工业经济基础之上一样,现代政府财政也必然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其主要依托。
2、将科技、教育作为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已为我国正反两方面的发展经验所证明
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科学技术和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和健全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虽然我国的科技、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走的仍然是一种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甚至滥用的基础之上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不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为基础来实现财政经济发展目标的。在时期,还出现了轻视知识、排斥科技的严重破坏科技教育的现象。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建设既没有考虑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没有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加大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资为中心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和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结果是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经济运行中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很大,从而使我国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十分重视发展科技、教育,而且通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也为财政收人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工业总产值的巧%,新产品税利已占工业税利的10%。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每年新增财政收人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新兴产业和新产品开发所提供的税收占较大比重。
上述分析已经表明,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对于政府财政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在世纪交替时期要完成由尚未完全工业化的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任务,使政府财政摆脱目前的困境局面,其基本途径就只能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总之,我国财政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政府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振兴政府财政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科技、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据原电子工业部估计,在代表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之一的电子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我国的集成电路的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差15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技术出口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很低;在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及受教育水平上,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该年龄组的比重,现阶段约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高出我国10—20倍,美国达到80%,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30%,目前我国每万人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巧0余人,而美国1988年就有200多人,日本1987年为700多人,联邦德国1987年为400多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我国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然较低。
这些差距一方面说明我国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来促进财政经济的振兴尚有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完成振兴政府财政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项目审批完后,在资金下发之后,企业就轻视了对资金的管理。更是对资金的流向和数量都无法掌握清楚,更不要提有相应的资金上的管理或者监督人员的监督了,这使企业对项目启动中资金的用途出现了盲区,在这片他们不能掌握的部分中,不仅容易被人下手扣留资金,乱用资金,而且管理的松懈也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资金的支出与回报和预算不成正比
在资金的实际使用中,完成任务的指标被曲解成了使用完项目资金,在这种目的的驱使下,不能保障项目的高质量完成的同时,由于对资金管理存在的缺陷,无法将资金高效的转换成生产力、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也会降低,前期的经济投资根本无法保障后期的利益回报,企业这样根本就是做了一场亏本的买卖,造成支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情况。撇去利润不提,实际应用款项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预算超支的情况。改变资金的用途,私自挪用资金,一部分资金被用在“公款开销”上,多种因素最后造成了资金最后与预算不相符的情况。
3.国家对企业的帮助存在局限性
国家对企业发展给予了很大帮助,但是需要帮助的企业有很多,而国家在资金财力和人力精力上能给予的却是有限的。资源有限,自身能力不足,造成了企业资金管理和资金审批难的窘境。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
1.企划案的审批验证
企划案中会有明确的支出款项、预算,在策划过程中,留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意外开销很正常,所以预算一般是要比计划案和实际中使用的金额多的,同管理资金方面一样,企业同样很轻视对企划案内容的验证,而很多策划会钻这个空子,为了多要出一部分资金,企划案会夸大一部分事实,为了争取更多的资金,其实这也不为过,但是因为管理机制本身就不完善,在一开始就对资金的发放这样松懈的话不正是造成现在经济管理的问题所在么,所以加强企划案的审批是关键所以。
2.加强资金管理、完善绩效评价机制
正如上文所说,绩效评价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了企业对资金流动方向和资金数目不明的现象,所以,创新的重点不仅有需要验证企划案的真假,还要在解决验证企划案项目预算问题的同时完善资金管理模式也同样重要,也就是对绩效评价机制的完善,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资金安全,稳固企业的经济发展。
3.分批发放资金
在上述两项问题解决后,考虑到即使加强了资金管理也未必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我认为,还可以通过分批发放企业项目资金来避免问题。在资金通过审批之后,不要将全部资金拨放给项目,可以在项目确认施工之前,按照企划案中预算的比例发放一部分,确保这部分资金不会影响工程开工的前提下,尽量少比例的发放,这样就不会担心资金被挪用,也不会担心耽误工程进程。详细的工作流程应该有条理,我认为应该先对企划案进行评价,然后考虑预算合理性、资金项目的合理性、资金使用合理性,在项目进程中,及时对项目完成的情况进行了解,合计预算,防止超支对企划案造成影响,这样才能做到合理、全面、客观的评价,最后才能根据情况对项目进行资金的发放,保证了资金充足,也能在项目不理想或者发现无法完成时资金可以及时收回减少损失。
三、对创新后企业财政经济的变化预测
我认为,在解决了策划书的审批不严谨、资金管理松懈等问题之后,首先,工作团队会对项目资金申请和预算统计更加用心,并且真实可信,因为预算合理,所以从根源上解决了资金会被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其次,因为有监督人员的存在,企业也更加关心工程并加以了解,解决了企业因为资金审批之后对工程不了解而资金被乱用的情况,最后,在工程实施时,考虑工程要求,预算合理性等方面问题,将资金分为几部分发放,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可以避免资金不够用的情况,更能在项目不理想或失败时及时收回未发放的资金,减少损失。企业整体变得更有效率,做事风格更加严谨,形成是一种良好的工作风气,令企业能够越做越好。
二、本次实施积极财政的特点
(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巨大超出意料
2008年中国第一至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这是中国GDP增幅近十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其中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速跌至9.O%,GDP呈现回落趋势[3]。由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急剧变化,使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这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2008年1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3792.4亿元,比去年同月下降3.1%。其中,中央本级财政收人2040.94亿元,同比下降8.4%。这是数年来从未有过的下滑数字。事实上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下降是从2008年7月份就开始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显现,甚至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对此中央政府果断决策,由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
(二)2008年始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特点
1.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
中央决定从2008年11月末启动1000个亿资金,提出在2010年末投人40000资金,拉动经济增长。1000亿元投资主要投放到六个领域:一是用于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安排了100亿元;二是用于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了340亿元,占到了1000亿元的1/3;三是用于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了250亿元;四是用于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安排了130亿元;五是用于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安排了120亿元;六是用于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安排了60亿元,这些投资都在2008年年底全部下达。本次中央政府增加的投资,首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灾区恢复重建。支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安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相信我国有能力渡过这次危机,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因为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比如,外汇储备现在是19000亿,支付能力应该说是世界最强,2007年中国GDP到了25万亿;中国完全有能力做这些事情。政府在扩大需求方面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基础设施投人,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支持地震灾区尽快恢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加快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搞好生态恢复和环境整治等。
2.扩大内需的组合拳
本次加大投入是一个组合拳。这次中央提出十大措施,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扩大国内需求,通过扩大需求来保持整个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既有基础设施投资,又有民生投资,比如保障性的安居工程、廉租房。要完善加快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体系的建设,要完善我们基层的医疗卫生体系,可以使农民小病不出乡,使我们城市的每一个人都能有方便就医的机会,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又能解决现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有将会加大教育上的投资,比如说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初中学校校舍的投资,对乡村文化设施也会加大投人。所以大家的生活质量将会得到一个较大的提高,同时又能解决大家未来一个支出预期。
3.减税让利给企业与个人
本次积极财政政策提出,加快推进税制改革,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①国家决定从2009年1月1日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②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对小规模纳税人上缴的增值税,由现行的6%降到3%。③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继续执行好2008年下半年先后出台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降低住房交易税费等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消费需求。④研究取消和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⑤完善并落实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在下半年两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2008年l2月113起,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取消了部分钢材、化工品和粮食的出口关税,降低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并调整征税方式,对个别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大力支持出口增长。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补助规模
促进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人群体收人,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标准,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支持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实施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逐步提高并落实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促进企业全面落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制度。
5.增收节支以及加大投入资金的监管
①增收节支。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背景下,以减税和增支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势必加大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对此,要抓好增收节支工作,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偷骗税等违法活动。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对各项税收和非税收入,努力做到依法征管、应收尽收。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严格控制“人、车、会和网络、招待”等支出增长,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②对投入的资金加大监管。2008年11月已经投出1000亿资金,加强监管增加检查力量势在必行。加大检查力度,切实搞好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工作。对中央新增投资稽察的重点,包括工作落实,审批投向,项目进度,资金使用,建设程序,工程质量等,以确保财政资金取得良好效果。
三、对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预测
(二)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完善现代产业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十分重要。首先,积极提高中高端产业整体实力,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其次,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控制工业生产能耗及环境污染,优化资源配置,重视环境保护。引导企业逐渐从低层次转向高层次实现长线投资,将技术与品牌作为发展核心,增加差异性竞争产品,利用产品独特优势抢占更多市场,提升企业整体实力,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基础产业,形成完善的资金链条,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基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三)完善投融资体系,提供金融支持完善投融资体系,要从政府入手,促使其有效发挥职能,重视对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并积极拓展投资渠道,丰富投资主体,促使市场在投资结构中发挥引导作用,增强企业风险和自我约束能力,实现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另外,财政政策还需要在各项税收制度上加以调整,通过调整税收,激活企业内动力,促进企业将科学技术作为发展核心,并制定全面、系统的规划,为经济结构调整指明方向,进而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支持。
(四)协调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发展城乡经济之间的差距作为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积极协调城乡经济,实现共同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提条件。因此,财政政策要明确城乡协调的重要性,适当向农村倾斜,逐步完善农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加强区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沿海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立足于农民需求,逐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目标,避免由于城乡差距过大,引发矛盾,从而为经济结构调整注入新动力。
财政政策按其构成体系可以分为国家预算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国债政策、投资政策、补贴政策和出口政策等七大政策。由于研究数据和技术方法的限制,本文主要是研究前三种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二三种主要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的分析(一)国家预算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国家预算政策包括财政赤字政策、财政盈余政策和预算收支平衡政策三种形式,笔者主要讨论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它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即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收进的货币满足不了必需的开支,其中有一种弥补办法就是向银行借款。可见,财政向银行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
但财政借款是否会引起货币供给过度,则不能肯定。很多人用“财政有赤字,银行发票子”这句话来形容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而事实上,赤字与货币发行并不一定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虽可能与赤字规模的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形式。
2、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凯恩斯主义所奉行的财政政策是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因此,赤字就成为财政政策中扩大需求的一项手段。财政有赤字,必然扩大总需求,但其扩大总需求的效应有两种,如前分析,一是财政赤字可以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二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它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直接增加总需求规模。完全以国债收入弥补的“软赤字”,只要不超出适度债务规模,其扩张效应一般可被控制为良性的,即可以有意用作反经济周期的安排,在经济萧条阶段刺激需求,“熨平”周期波动,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我国的经济是有现实意义的;第三,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发行国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但是,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排挤影响。当政府因支出庞大产生预算赤字时,一般需发行公债向公众借款。发行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形式。在货币市场上,如果私人储蓄量不变,则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等有价证券将共同竞争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当公众出于对国家债券的高度信任而争购公债,政府在总储蓄的占有上便处于优势。政府发债占总储蓄的比重越大,就会有越多的非政府借款者因筹不到资金被挤出货币市场,加上赤字支出促使利率上升,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
必然会排挤出一部分非政府投资,从而抵消政府赤字支出的部分扩张性作用。但这种结果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政府赤字的排挤效应会被政府扩大投资支出所产生的“乘数作用”所抵消;另一方面,“排挤效应”如果与政府有意进行的经济结构合理化调整结合起来,则可以改善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
(二)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为解决有效需求的不足,我国主要采取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的结构和支出规模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笔者也将主要从政府支出结构来看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采用以财政支出项目为自变量的柯其分别表示财政支出结构中某一项目支出增加1%时所引起的产出增加百分数,这样我们就用产出弹性来描述财政支出的结构效应以及其对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调节作用。我们以《中国统计年鉴》(2006)我国1989—2005年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分类统计数据为样本区间。相比较高,而在1996年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最为不利的,税收负担相应较轻,实际该年税收负担为10.3479%,与其他年份相比较低。经过去除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出更加紧密的关系,并且高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低,低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高,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现在我们转入,采用排除非税因素影响后修正的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所得到的回归效果比较好,调整的R2为0.317,F检验值为6.115,各回归变量的T检验值均能通过95%的检验,从系数项来看,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3.866,即表明税收负担上涨1%,经济增长率下降3.866%,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0.6,即税制结构变化1%,经济增长率变化0.6%,影响系数较小。这样的结果与理论上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本相符,我国现行税制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和趋势,对世界经济产生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财政问题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展,传统的国家财政理论分析框架已经无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作出合理的诠释,这需要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和分析框架———国际财政的角度去展开研究。因此,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财政问题,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财政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深入和拓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兴起,其背后隐含着多种因素,有着众多的目标,既有促进贸易、收入和投资的需要,又有实现增长和发展的要求;既有获取市场准入适应区域与全球化的意图,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虑。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所讨论的财政问题。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而生并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决定的。
遗憾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中却很少直接关注财政问题。以被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核心的关税同盟理论及其发展为例,维纳(Viner1Jacob)及其后继者们从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投资效应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体、非成员体乃至整个世界的生产、消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利益或损害。虽然该理论是从关税及其效应分析这一财政问题出发,而且后来约翰逊、库珀和马塞尔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将“公共产品”引入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分析,并得出了关税同盟更能满足成员体政府对各种保护主义倾向的商业政策以及对工业化目标的偏好的结论(田青,2005),但总体看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基本上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阐述,很少直接关注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没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政府主导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机制作出全面的阐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性这一特征决定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被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所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效应这一基本问题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系统阐述,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财税制度协调及发展的研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直接影响着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本身,而且还关系着区域经济体各成员国之间乃至非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利益和财政关系的协调;同时,将财政问题作为重要的变量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还可以更好地从政府经济活动的角度阐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主导性及其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而且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国际财政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扩展和国家间经济依赖的日益加强而在财政关系领域形成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是财政和国际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关于国际财政的定义(董勤发,1997),理论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世界或全球角度来看的财政,即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为后盾的;另一种观点是把国际财政看成是国际经济中的财政,是国家财政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或变种,是国际经济中的国家财政活动,是不同国家的财政通过国际经济交往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财政关系。与国家财政相比,国际财政具有一般财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国际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林品章,1995)。虽然在欧盟的财源筹集方式、国际税收合作组织研究以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9年提出的对电子邮件开征“比特税”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的影子,但在现代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超国家的全球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国际财政就只能是国际环境下财政的作用问题。它主要表现为对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国家财税制度协调和财政利益分配,是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本质是国家间的财政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财政存在的客观前提在于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失灵。同样,国际财政的产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首先,国际财政作为国际经济活动中财政问题的国际化,其基础是市场经济;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决定的国际市场失灵,就直接成为了国际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董勤发,1997)。其次,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利益目标追求,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直接构成为各国政府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严重阻碍,因此,寻求和实现各国政府间的财政协调和合作,是国际财政存在的现实基础。
从国际财政产生和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的角度出发,国际财政存在的意义就是矫正国际市场的失灵和实现各国财政的协调和合作。同时,又由于当前并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世界权力机构,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制定、颁布和执行国际课税和支出方案的“国际财政当局”,更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世界范围内的全球财政制度。因此,国际财政只能采取多国财政合作的存在形式。根据合作的程度,国际上多国财政的合作方式大致分为财政协调(FiscalCoordina2tion)、财政同盟(FiscalUnion)和财政一体化(FiscalIntegration)。这三种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财政协调是以既有国家为基础的国际财政合作形式,是国际财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强调财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协商性,如现有的各种国际税收协定等;财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国家的让渡为前提,它强调财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强制性,往往是区域经济共同体中较高级的合作形式,如欧盟内部废除关税、统一增值税等;财政一体化则以国家财政的完全让渡或消失为条件,实行超国家财政干预,它是最高级的财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现实性,所以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财政合作形式。而根据不同的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国际财政研究在存在形式上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而言,国际财政协调是当前国际财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国际财政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主要是围绕着国际财政协调来展开。①
三、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产生的财政问题,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研究的范畴。而通过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分析,我们找到了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实质上就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问题。因此,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相结合的角度,我们可以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本质上就是要诠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性的运行机制及意义,通过推进和实现区域内外各经济体的财政协调和财政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循着从国家财政到国际财政的思路,借鉴马斯格雷夫等人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的阐述,通过在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中引入政府及其经济活动———财政这一变量,一种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的新视角和分析方法———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部分构成。
国际区域财政导论主要阐述国际区域财政的含义、产生、研究范围及方法等内容。借鉴国际财政的定义,我们可以给国际区域财政做出这样的界定:它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财政问题,是国家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延伸和发展。换言之,国际区域财政就是国际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和国家间的财政关系,是我们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层面的一种视角和分析框架。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也有着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即国际区域市场失灵,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产生的理论基础。由于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经济体不断寻求财政协调与合作的努力,现实地演绎了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总体看来,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性质依然是财政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有机结合,研究范围也包含着财政协调、财政同盟和财政一体化三种形式,且它们不同程度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国际区域财政也应遵循国际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董勤发,1997),即国家主义分析方法与世界主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
国际区域财政支出主要探讨国际区域财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应。具体而言,国际投资和国际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现,前者类似于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后者则更多地具有政府转移支出的性质或类似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意义。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效应分析,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综合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分析区域财政支出中国际投资的框架。从现实来看,国际投资制度主要由各国家的投资制度、双边层次投资制度、区域层次的和多边层次的投资制度构成,且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并成为国际投资的阻碍,因此,要从制定更权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资制度和高标准的国际投资保护制度及公正高效的争端解决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柳剑平等,2005)。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国际援助在传统的国家财政和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基本作用(郧文聚,2000),主要是缓和国际政治经济矛盾和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短期性、政治性和经济战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目前,除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外,国际援助特有的规律和运行规则总体上与作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形式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经济体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能有效协调区域财政关系的经常化、制度化的国际援助制度。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主要研究国际税收、国际债务和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等问题及其经济影响。国际税收是国际财政大厦相对独立的体系和重要支撑,同样也是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内容。国际税收的研究,不仅表现在早期对国际税收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反映在当前对国际税收竞争、国际税收协调、国际税收合作与国际税收组织、贸易与税收摩擦、反吸收调查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扩展。由于受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发展水平和存在形式的制约,国际区域财政中的国际税收除国际税收协调这个核心以外,还涉及到国际税收同盟和一体化等表现形式,这在欧盟的统一关税、统一增值税和“自有财源”中可以得到初步的例证。也就是说,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国际税收,必须密切关注和分析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税收的各种具体形式和效应。关于国际债务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在国际金融研究和国家财政的债务分析中找到较为完整的内容和体系。如何从现有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出发,立足于促进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探讨区域国际债务的规模及效应和债务监控体系,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国际债务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框架中的国际债务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为了避免如联合国财政危机中的会费问题的尴尬,还应该积极研究关于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方式,使区域国际组织能够高效正常运转,确保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作用的发挥。
国际区域财政政策主要研究区域内外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及其实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各国独立分散决策的低效率,在不同程度上减低各国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稳定各国和区域经济的稳定运行,获得经济开放带来的多方面利益,只是这种协调要求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国政策的自主性。区域财政协调的理论分析指出,协调政策会减小针对繁荣或萧条的财政扩张或收缩的溢出效应;在协调计划中,任何国家的财政扩张或收缩都应该考虑伙伴国的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它要求伙伴国的财政政策取向相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的协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既包括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又包括区域内外财税政策之间的协调;而狭义主要是指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即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机制和方式来实现财政政策的协调。从政策协调的程度来看,又可以分为信息交换、危机管理、政策目标和行动的一致性协调、全面协调及联合行动等层次;从协调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相机性协调和规则性协调两种。还需指出的是,国际区域财政政策协调还涉及到区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的协调,它们共同构成区域宏观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
总之,国际区域财政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性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国际区域财政研究基本框架的构建,不仅是这种区域性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和表现,而且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经济行为及其效应分析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注释:
①马斯格雷夫教授从财政的国际协调和发展财政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国际财政的基本内容;而董勤发则是结合财政的经济职能从国际财政合作形式的角度来构建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
②区域有不同的层次划分,区域财政也多以行政区划确立的社会、政治、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但本文所论之区域指的是国际区域,国际区域财政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
参考文献:
[1]BelaBalassa1TheTheoryofEconomicIntegration,Allen&UnwinLondon,1962121
[2]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71
[3]MaurriceSchiff,L1AlanWinters.区域一体化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41
[4]邓力平,陈涛.国际税收竞争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
[5]田青.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421
在本级财政预算审计工作中,需要从以下方面来提高工作质量:
1)要确保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要将政府的各项收入以及支出都要归纳到预算编制中。
2)要重点对税收执法、征收入库统筹、每种非税收入征缴工作、预算部门国有资产处置以及有偿应用收入解缴等状况加以管理,将现有约束型的收入预算执行管理革新为预期型。
3)对日常支出、重点优先保障区域加以特别重视,尤其在民生投入、提升以及约束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资金支出竞争性范围等方面,财政审计部门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国务院的相关章程,对“三公”经费、会议费以及相关政府建设费用严格把控,执行部门编制管理、政府采购、招投标等,要确保资金投入和资产管理间的有效联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审计的核心从平衡状态转移到投资预算与政策延伸上。
1.2加强对下级财政审计的管理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对重大的政府政策决定的执行情况以及效应加以关注,主要围绕经济增长、政策革新、结构调整、促进民生以及风险防范等工作上。
2)对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以及下属市县债务的预算加强管理,还包括下属的财政制度实行状况。
3)对下属审计部门在财政“同级审”环节出现的要点与疑点进行重点管理。
4)出于对政府综合财务状况的全面审计的考量,需要开展整体的财务报告审计工作,增对下属部门的整体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计,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3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上加强规范
在遵循审计要紧随财政资金运行状况来开展的原则上,需要从以下途径来审计财政专项资金:
1)重点审计民生专项资金。主要涉及的方面有:农业、农村以及农民、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体系等。在专项资金审计上,要进行跟踪审计,对整个过程(制定执行预算实行划拨资金)加以规范,杜绝违法违纪现象的出现,切实保障专项资金的安全运行,维护相关方的利益。
2)重点审计节能减排项目、环境整治项目、生态维护项目等的专项资金运用。在倡导新常态的形势下,合理开发资源,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和高效化应用,促进社会的生态化、文明化发展。
3)重点审计朝阳产业投资项目、技术创新项目、促进区域平衡的经济发展项目,对这些项目的专项资金应用管理加以规范,这样能够在经济新常态下,有效地转变政府职能,同时对财政作用的范围加以明确,促进省级政府财政管理工作的革新,与市场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促进后者主导作用的顺利实现。
1.4加强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审计
【关键词】人才市场;新形热;如何更好发挥;服务职能
今年1月份,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我们防城港市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市“坚持以港兴市、以工兴市、以区位优势兴市,大力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大商贸、大旅游,努力把防城港市建设成为面向东盟乃至更大区域的钢铁能源基地、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国际滨海旅游胜地,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友好、开放度高、活力迸发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重要门户城市”的总体发展思路目标的逐渐实现,为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而就我市现有人才状况,可以说是总量不足,素质偏低,高、精、尖人才奇缺。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我市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为加快我市经济的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1新形势下明确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
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人才中介服务组织,它与行政机关相比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都是不同的。人才市场不止是人事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更是人事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才服务的一块阵地;人才市场的业务不止是某一单项的业务,而是人事部门各项人才业务的延伸和扩展。但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明确政府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推进政府所属人才市场的体制改革,在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前提下,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市场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分类发展的有效形式。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应以社会效益、人才效益为主。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方面,应从少收费向不收费过渡,逐步降低人才招聘会、人事档案管理、人事的收费标准,只适当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
2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我市人才市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市场功能不够完善,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尚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业务工作也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要。一是设备陈旧,服务信息化水平较低,与各区县之间联系不紧,协作不多,许多资源不能共享,形成相对封闭,互不开放,各自为政的格局,难以开展高效、快捷的管理服务。二是人才市场中的人才概念过于狭小,对人才的划分也不尽合理,往往拘束于大中专毕业生,由此形成两大块不同的人力资源市场。即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大市场属于不同部门的管理,严重阻碍了人才市场的整体发展。三是硬件设施落后。有的区、县人才市场没有专人负责,没有专用的办公设备,更谈不上专门的办公的场所。鉴于这种现状,我们要认真研究现阶段改革和发展对人才市场的客观要求,科学地规划人才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模式,合理地设计人才市场的功能结构,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3拓展和创新市场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人才市场是人才人事工作贴近经济建设的窗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阵地,为了能更好地发挥阵地作用,积极为各用人单位或各类人才提供服务,我们应该尽力拓展业务,完善功能,争取将人才引进、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配置、人才测评、毕业生就业指导、人事,网络建设等事务性、技术性、服务性社会职能充实到人才市场。
3.1完善人才信息服务。人才市场信息是我们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特别注重这项业务,要扩大信息来源,增加供给渠道,完善采集手段,丰富市场信息量。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传播我们人才市场的信息,为广大的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服务。在完善现有信息服务手段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网上人才市场,这是人才市场发展的方向。在建立全市信息网络的过程中,市人才中心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统一软件的要求,由区到市,实现全市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资源共享。然后逐步与市外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人才信息计算机网络,加快我市企业经营管理者数据库、高新技术人才数据库和农村乡土人才数据库的建设步伐,为我市企业提供便捷的人才人事服务。
3.2扩大人才中介服务。目前我市人才市场基本上还是只为进入人才市场的求职招聘者提供中介服务。这些服务还是低层次的、有限的,尚不能满足用单位和人才的要求。新形势下,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人才层次,不同的招聘要求采取不同的中介服务方式。要将定期的人才交流会与日常的求职招聘中介结合起来。多形式、多领域、多途径地开展我们的人才中介业务。
3.3大力推进和发展人事服务。人事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原则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体现,是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发展人事有利于丰富人才市场的内涵。我们要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开展单位人事。在继续为非国有企业单位办理人事的同时,努力开展国有单位的人事。要提高人事的水平和档次,积极为用人单位人才规划、人事管理方案设计等内容。要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程序,在社会化,专业化和法制化方面开拓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完善。
3.4发展人才职业指导服务。职业指导,是一项新的人才服务业务。长期以来,我们的人才资源是计划配置,就业也都是国家分配安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自主择业,既缺乏理论研究,也缺乏基本经验。因此许多的下岗分流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不知道怎样去求职择业,他们很多不是缺乏知识和工作能力,而是不懂得求职择业的技巧,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我们人才市场要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下求职择业的理论和方式,广泛收集、分析、职业供求信息,积极开展人才择业咨询、求职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业务,开展毕业生和下岗分流等待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工作。
目前,我市每年有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回来报到,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的深化,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生机的用人机制。人才市场对于优化人才配置,开发人才资源,解决就业和现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二、核心竞争力思维下企业并购与财务风险再认识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得以生存、稳定发展、长期存续的基础。一般所说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指企业中最基本、最核心、最稳定、最能使企业获得高收益的企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将科学合理的经营理念以及先进的管理知识运用于日常经营中的结果。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
(1)企业并购。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兼并是指具备优势的企业吸收其他独立公司,使两家或以上的独立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收购是指一家企业获得另一家企业的所有权或经营控制权。因此,并购即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获取其他企业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来控制该企业的行为。图1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估值与评价财务风险价值评估风险价值与评估的财务风险融资与支付风险财务整合失败风险(2)财务风险。其是指由于某些不可预估的原因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生变化,甚至遭受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在企业并购中的资产减值、人才流失、跨文化环境等风险最终都会反映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上来,从而致使企业发生财务风险。(3)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的体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最终都反映到企业财务状况上来,故而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也可通过分析财务风险的定义得出。基于此,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进行有关并购估价、融资、支付以及财务整合等方面的并购活动所引致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不确定性。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属于一种价值风险,它是企业预计的财务状况和并购后的价值发生偏差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危机,对企业并购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4)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特征。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具有如下两个特征:一是由与并购相关的各项财务活动所导致。企业并购活动会发生诸如估价、融资、支付以及财务整合等企业活动,这些都有可能使企业发生财务风险。企业并购从企业选择意向企业开始,到最终财务整合截止,这是一个完整的企业投资活动。这项投资活动有时并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企业来完成,这时外部融资等原因也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并购财务风险。二是强调财务风险的结果。企业进行并购是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之能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也能增加企业收益和股东财富。但是,一旦发生财务风险,进行并购的企业就可能面临亏损、资金断链、收益下降等情况。这就使企业无法实现其既定的并购投资目标,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股东收益减少,最终导致企业亏损甚至破产。
三、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估值与评价财务风险识别
(一)企业并购估价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1)企业并购中的估价风险。进行并购时,企业会对并购后的现金流量和企业收益进行预估,这就形成了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估值。而企业预估的未来现金流量和收益则是通过企业并购时的评价产生的,估值和评价一起就构成了企业并购中的估价行为。估价风险的产生就可能发生在并购时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估值或评价当中,一旦估价不当,就有可能产生企业并购中的估价风险。(2)产生估价风险的成因。一般而言,信息不对称是产生估价风险的主要原因。如企业信息披露不全面,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不完善等都可能使企业获得不对称的交易信息,从而不能准确评判目标企业的收购价值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等,这就可能产生估价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如果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估价过高,则会使其需要更多资金才能达成并购交易,并有可能在将来不能获得所期望的回报;如果估价过低,则又有可能错失良机,无法达成并购交易。
(二)目标企业估价主要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要想实现成功并购,就必须提出一个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的并购价格,这就需要企业对目标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估价。如果估价不当,就有可能产生以下三种财务风险(见图1):(1)价值评估风险。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一是估值不当导致收购成本提高的风险。企业对并购的目标企业进行估值是为了提出一个合理的并购价格使并购交易能够达成。但是,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并购信息的不足,可能导致企业估价不当,使其提出的收购价格过高,这样就会提高并购成本,降低预期收益,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二是估值不当导致收购价格过低的风险。除了上面提到的估价过高带来的风险之外,与之对应的还有估值过低带来的风险。低于合理收购价格的报价会使交易双方难以达成一致,企业并购能以成功,甚至还可能使第三方企业坐享渔利。(2)融资与支付风险。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并购意向达成后,企业能否根据双方协商好的交易价格来及时筹措并交付收购价款,以及筹集这些资金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等。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融资与支付是并购活动的重要过程,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对并购价款进行支付时,企业应就与并购相关的双方企业的财务结构、资产形式等进行研究,并充分考虑并购后企业的现金流量及其稳定性,然后再从中选出合适的支付方式以支付并购价款。融资不当会使企业无法及时筹措到并购资金,使并购交易无法达成;而不当的支付方式则会影响并购企业的资本结构、债务结构等,提高并购企业的并购成本,对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产生严重影响,最终导致企业发生严重的财务风险。(3)财务整合失败风险。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企业发起了并购行为。这个并购行为选择是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增加股东收益为最终目标的。因此,在企业进行并购估价的过程中,如果并购信息不对称,就会使企业的预估与并购后的企业收益出现较大的偏差,产生并购后的整合失败的风险。一般而言,在并购交易达成后,完成了相关价款的支付,那么并购企业就拥有了目标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与日常图2影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因素图运营控制权,这就完成了并购后的初始阶段。然后,企业还要对并购后的企业进行多方面的整合,财务整合即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如果无法实现财务整合,那么就会出现财务风险,甚至最终导致并购失败。
四、基于核心竞争力思维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影响企业并购成功的财务风险因素很多,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言,主要表现在:并购信息的不对称和交易环境的不确定(见图2)。
(一)并购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企业的并购交易之中。一方面,如果目标企业不是上市公司,那么并购企业就无法获取目标企业的完整信息,如资产、负债状况,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等,这样就不利于企业准确进行估价,从而阻碍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即使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如果其财务报表所呈现的信息不充分,审计结果不准确,那么同样也会使并购企业无法准确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盈利能力,从而产生并购的估价风险。另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并购企业不能全面了解其资产状况、人力状况以及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时,会使企业并购的整合风险急剧增加,严重时还会影响并购的结果,导致并购交易的失败。要想达成并购交易,科学合理地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然后确定出一个交易双方都能接受的并购价款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只有充分、全面而又准确的信息才能进行准确的估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信息不对称却是常见的,很多并购企业并不能掌握目标企业的全部信息;如果并购企业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又不对目标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进而盲目进行并购,那么势必会产生严重的估值风险。
(二)交易环境不确定
与信息不对称类似,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并购活动的成功与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经济周期的出现、汇率的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会对并购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并购企业的经营情况、资产状况、融资能力、收购后的管理能力、财务整合能力等微观因素也有可能影响并购交易的实现。上述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交易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并购活动,使并购结果与预期发生偏差。另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本身也涉及多个领域,如法律、财务、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形成并购财务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导致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发生,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并购交易的失败。
五、基于核心竞争力思维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对于企业并购这样一种产权交易活动,风险更是相伴而生,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企业并购财务分析发生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信息不对称和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文就上述因素来探讨防控并购财务风险的措施,以降低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一)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理论分析
(1)估价风险防范分析。企业要进行合并,必须先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预估,以确定一个并购价格。所以,企业应对价值评估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一是必须重新明确价值评估的目的。目前,国内企业进行并购时,并不了解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目的。因此,在讨论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时,必须重新明确价值评估的目的;只有明确了企业进行估值的目的何在之后,并购企业才能据此评价出目标企业的价值,从而更合理地进行估价以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二是努力提高估价信息质量。提高并购企业进行估价时所采用的目标企业的信息的质量,有助于估价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信息的不对称是信息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企业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产品营销状况;区分资产评估与价值评估,合理使用财务报表;注重表外资源,高度重视针对企业高管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所产生的财务影响。三是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进行估价时,应根据并购企业的并购目的以及目标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来合理选择估价方法,这样可以减少由于估价方法选择不当而产生的估价风险。(2)融资风险防范分析。进行企业并购,需要企业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了完成并购活动,并购企业通常不仅要支付并购价款,需要考虑并购的债务成本、并购费用、税收成本以及并购完成后企业的整合成本等等。所以,并购企业不可能仅仅依靠自身来完成并购活动,通常都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来实现并购。而融资风险的控制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般而言,融资风险是通过企业并购的融资成本来体现的,而这个融资成本的高低又与企业所处的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资本市场的运行体制越完善,那么企业进行并购融资时可以选择的融资工具和融资手段也就越多,资金来源越丰富,融资结构越灵活,那么企业进行融资时产生的融资成本相对而言就会越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就越不容易发生。(3)支付风险防范分析。并购企业在完成对目标企业的估值和融资之后,选择何种支付方式就成为其控制财务风险发生的又一重要方面了。支付方式选择得当,可以为并购企业降低财务风险。虽然每一种支付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风险,但是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经营模式和财务状况、以及目标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对支付方式进行选择,以降低支付成本、减少支付的不确定性,从而减轻由支付方式的选择所带来的财务风险。所以说,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可以将即期风险分散并将潜在风险化解,从而起到风险控制的作用。
(二)整合前风险防范分析
在企业并购前,可以针对企业并购中可能产生的估值风险、融资风险以及支付风险等财务风险进行控制,以防止相应的财务风险的产生。(1)改变信息不对称性以合理估值。如果没有充分的信息,无法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的估值,那么就会影响并购企业制定收购价款,这样就不利于并购企业降低交易成本,防范财务风险。所以,要对目标企业进行正确的估值,就应该建立起对目标企业竞争能力、获利能力以及财务状况基础上的企业总体评价体系,从而从整体上评估目标企业的综合实力,完成对目标企业的估值。(2)合理选择资金筹措方式和支付方式,以降低融资风险。确定了并购价款之后,并购企业就要开始筹措并购资金了。要在了解了并购企业的资金结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的基础上,再谨慎选择资金筹措方式和并购价款的支付方式,从而在保证并购企业自身经营的资金需求上,完成并购交易。(3)努力降低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由资产负债的结构失调所带来的风险,要想降低流动性风险,可以通过调整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改善流动资产的运营与管理等途径来实现。但在实际操作中,流动性风险的降低会使企业资产的收益率也随之降低,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等方式来平衡流动性风险和资产的收益率之间的矛盾,从而既能满足企业并购的流动资金需求,又能降低流动性风险。(4)增强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稳定性。企业进行杠杆收购的特征决定了企业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整合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为了降低这一风险,选择好的目标企业是十分重要的。经营风险小,产品市场需求大,有发展前景的目标企业就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收购双方的债务方面不能有较多的长期负债,这样才能保证预估的现金流量能支付经常性的利息支出。
(三)整合后风险控制分析
企业完成并购后,就要开始进行整合,如果整合后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财务整合良好等状况,那么企业就面临较大的财务整合失败风险。(1)并购后的整合是并购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合理的整合,才能使并购双方真正实现并购的目的,使并购后的企业顺利开始正常运营;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营成果,实现预期收益,真正做到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最终增加股东收益。(2)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策略。按是否需要整合可以将并购分为两类:财务型并购和战略型并购。企业在对并购厚度整合进行了合理定位后,就需要确定其整合策略了,一般而言有如下几种整合策略:一是制定清晰的企业规划和战略。规划企业的长期发展路径是开启企业全面整合的基础,并购企业应该明确其并购目的,重视企业规划和企业战略的制定。在并购交易达成后,进行合理的企业发展规划,并制定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使企业能具备一个积极进取的财务和营运目标,为企业并购实现后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二是确定并购双方的管理责任。很多并购失败的案例表明,并购完成后,如果管理层不能迅速建立,并购企业双方的管理人员无法及时确定各自的管理职责,那么企业就会混乱不堪。只有快速建立一个职责分明的管理层,才能避免出现管理真空,才能使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最终使并购企业的整合活动能有效推进。三是消除并购双方的文化障碍。任何新组织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障碍所带来的影响,如果并购企业的职员来自不同的企业文化,那么企业的管理层就必须将这种文化的冲突降低至最低,这就需要双方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相互理解。四是加强并购双方间的沟通。大多数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会因为一些沟通上的障碍而受阻,不论这些障碍是文化差异、工作不够投入还是领导权利分配不清,解决这些障碍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有效地沟通可以促进企业间的整合,从而避免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冲突和摩擦。
我国虽地域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明显偏低,其中石油、天然气的人均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5。而伴随着我国当前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也在快速增加。2001-2013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由15亿吨标准煤增长到37.5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达到7.3%。长期以来,受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局限,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往往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大规模破坏为代价,加之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环境质量和气候变化。因此,转变过去“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缓解我国能源消费快速增长与能源短缺的矛盾,需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紧开发清洁能源应用,优化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环境恶化、完成减排目标的现实选择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资源的过度开采、工业废水、废气、废物的大量排放,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气候变化明显。近几年来,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大,全国各地的雾霾天气更是时有发生,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世界第一的国家,中国政府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公开承诺的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及经济技术水平测算,到2020年我国需要约151亿吨CO2排放空间,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我国将会面临47亿吨的CO2排放缺口。因此,为保护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按期完成CO2减排目标,必然需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实现。
二、我国当前财税政策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缺陷
(一)现行财税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由于财政制度存在“收入相对集权,支出分灶吃饭”的特征,使得各级地方政府以发展经济作为首要职责,进而导致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忽视了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在税制方面,大多数划归地方政府所属的小税种由于税源不稳定、征收难度高等原因,导致地方政府收入不足,进而出现了大量“土地财政“现象。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严重扭曲矿产、土地等资源价格,以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换取地方经济增长的方式,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离不开调整财税管理制度。
(二)财政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且效率低下
近年来,我国中央财政在节能减排的财政支出方面已经加大了力度,2011-2013年,各年全国公共财政节能环保投资的支出分别为2641亿元、2963亿元和3383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4%。2011年,全社会环保投入602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4%,2012年为825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9%。根据国际经验,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1-1.5%时,才能基本控制环境污染;而达到2-3%时,才能改善环境质量。美国在1977年的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已达到1.5%,2000年增长至2.6%,相比而言,我国在2012年以前该比例从未超过1.5%,“十五”之前更未达到过1%,这样的投资比重明显偏小,而目前的财政投入增长比例相对于我国大中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和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而言,依旧相距甚远。此外,当前的财政环保投入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我国的环保投资长期以来一直以工业企业的污染源治理作为投资重点,但对于跨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污染防治以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投资却严重不足。而对于已经得到环保投资的项目,其资金的使用效率却不理想。以工业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及运营管理为例,2010年,环保部对我国5556套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使用效率极其低下,其中因停运、闲置、报废而未运行的设施占总数的32%,运行良好的设施仅占总数的35.7%,总体有效投资率仅为31.3%。
(三)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存在问题
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提倡实施节能环保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我国自2002年颁布《政府采购法》以来,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优先采购环保产品,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截至2014年,我国已公布了十四期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但我国现行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行的政府绿色采购法律制度仍不够完善,规范政府绿色采购行为的法律手段明显缺位。二是绿色清单的列举方式不科学,目前“采购清单”中的列举方式为指定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企业名称,而不是以指定产品的性能、特征和各项指标的方式进行列示。这样既不利于对非绿色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正面激励,也容易造成腐败行为的发生。三是政府采购规模不足、绿色产品比重较低,2010年,我国政府采购金额达到8422.2亿元,占GDP比重为2.1%,远低于发达国家10-20%的比重。四是对政府绿色采购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权力寻租现象时有发生,使得采购成本过高进而浪费严重。上述缺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对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
(四)尚未设立专门的环境税种
目前,我国尚未设立专门针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主体税种。现行税制中主要是依靠一些分散在资源税、消费税、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与环保有关的税种中的相关政策来进行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这些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税种分散、各税种间缺乏协调配合和统一规划,难以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专门且稳定的税收政策体系。专门环境税种的缺位,导致绿色税收政策的系统性不足,难以发挥税收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行为所应起到的调节作用,也无法通过专门的环境税收收入来源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
(五)现行税收政策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存在不足
1.课税范围狭窄,计税依据和征收方式不合理。现行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仅限于矿产品和盐,征税范围过于狭窄,尚未将森林、土地、海洋等稀缺资源纳入征税范围,极易造成稀缺资源的过度使用;而以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的销售量或自用数量作为计税依据,忽视了对企业已开采但未销售或未使用资源的监控,相当于变相鼓励企业对资源的无序开采和浪费滥用;此外,现行资源税从量计征的方式,难以体现资源税的级差调节功能,导致资源税对应税产品价格变化丧失“弹性”,而单位税额过低,不仅难以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还扭曲了市场价格,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效率低下,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现行消费税征税对象中与环境有关的涉及到烟、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等八种应税消费品,但仍存在征收范围过窄的问题,对于一些高能耗产品和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消费品如一次性电池、白色垃圾、煤炭、化肥、含磷类洗涤用品等尚未列入征收范围,未能充分发挥通过税收限制污染行为的约束作用。
2.税收优惠政策尚不完善。我国现行税制中虽然包含着一些与环保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主要局限于税收上的直接减免,形式较为单一,对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税收间接优惠方式利用不够;从税收优惠覆盖范围看,主要关注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的应用等经济行为的优惠不足;此外,现行税收优惠涉及税种较少,优惠项目数量不足且分布零散,难以形成体系进而发挥协调配合的作用。
三、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构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体系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从国情出发,构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体系,利用各种财税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广泛采用直接鼓励、间接引导、限制惩罚等多种手段与方法,来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在财政政策方面,通过增加政府财政预算投入、加大财政政策补贴力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等措施构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二是在税收政策方面,通过完善已有税种改革、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探索税收约束政策、加快开征独立低碳税种等措施构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三是通过该财税政策框架体系的协调配合,实现我国走“低碳能源广泛使用、低碳产业健康发展、低碳消费自觉践行”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二)完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1.增加政府财政预算投入。政府预算资金的支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保障,我国政府应合理确定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投入与GDP之间恰当的比例关系,在国家预算和地方预算中把低碳经济发展作为专门科目进行列示,并将低碳经济发展预算项目进一步细分为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建设、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具体项目。一方面通过立法规定财政预算支出的额度和增长幅度,以确保环境保护的资金来源和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加大低碳经济发展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数量和规模、建立低碳经济发展基金等方式来稳定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同时,加大对环保投入资金的监管力度,以保证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2.加大财政政策补贴力度。政府应通过灵活运用财政补贴政策引导和激发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动性,加快研发低碳技术、推广低碳生产与消费。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补贴力度,如通过加大贷款额度、给予贷款贴息等方式对低碳技术投资企业给予优惠和补贴,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管理人员给予补贴,对创新成果给予奖励等,以促进低碳经济技术的提高和进步。二是对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给予财政补贴,如对消费者购买太阳能、节能空调等节能环保产品给予补贴或补助,引导普通居民进行低碳消费,采用财政贴息、以旧换新等方式帮助新投入市场的低碳产品进行推广,对节能环保的公共建设工程、低排放低污染的新能源汽车等给予大力的财政补贴支持,鼓励低碳行为的发展。
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作为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旨在解决国家各级政府之间、不同地区之间财政收支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化解当前各地方政府财力差距悬殊、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矛盾,引导地方政府和经济落后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具体做法包括:一是要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范围,为转移支付数额的确定提供客观依据。二是要建立起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纵横交错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以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解决经济落后地区的财力不足,在发挥中央财政主导作用的同时,调动地方政府直接参与,兼顾激发财力转出和转入地区双方的积极性,促进各地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视以及各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三是要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提高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引导地方政府加快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主动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产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4.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政府实施绿色采购制度,在采购过程中优先选购绿色低碳产品,一方面体现了国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通过政府的表率行为来引导普通消费者的消费取向,提升全社会的低碳环保意识;另一方面,促使生产和销售企业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和推广绿色产品,以赢得政府这个国内市场最大的客户,这种影响既有利于扩大绿色低碳产品的市场规模,也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低碳技术的进步。针对当前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完善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政府绿色采购的主体、采购机构的职权与责任,供应商的资格审查与权力义务,完善绿色采购标准和绿色采购清单的制定与,规范政府绿色采购的有效实施。二是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清单制度,将绿色清单的列举方式调整为指定产品的性能、特征和相关项目指标,同时扩大采购清单范围,并更加关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将政府采购对最终产品的绿色要求扩展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三是建立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将监督管理贯穿于绿色采购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通过绩效考评机制对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进行跟踪反馈和绩效评价,并逐步建立政府绿色采购信息化平台,向社会公众公开政府绿色采购的执行情况,接受社会各界广泛监督。
(三)完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体系
1.完善现有相关税种。
(1)资源税。资源税改革应以保持自然资源存量的可持续性作为基本原则,逐步完善现有资源税在征收范围、计税依据和征收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建立真正能够节约能源、体现资源实际价值的资源税,具体改革措施如下:一是扩大征收范围,将森林、海洋、土地、草场、滩涂、地热等资源纳入资源税征税范围。二是调整计税依据和计征方法,将计税依据由现在的按资源的销售量或使用量征收调整为按实际开采量或使用量征收,以防止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促进企业提高资源回采率,将计征方法由单纯的从量计征调整为根据不同应税品特点分别采用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的办法。三是提高征收标准,针对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稀缺性强和污染严重的资源要课以重税,以此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限制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2)消费税。我国消费税经过多轮调整,已逐步加强了环境保护的税收理念,但仍有一定完善空间:一是要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品征收消费税,进一步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例如应将煤炭、化肥、农药、塑料包装袋、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电池、含磷类洗涤用品以及氟利昂产品等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二是调整消费税税率,在提高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税率的同时,对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消费品降低税率。三是调整征税环节,例如考虑在成品油的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进一步提高大众的节能环保意识。
2.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低碳产业的发展、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都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就需要建立科学的税收优惠机制,进一步加大对低碳行业的税收优惠力度。例如在执行现有所得税优惠的基础上,对从事环保设备制造、环保工程设计、环保新技术研发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所得税减免优惠;对企业用于节能环保专用设备的投资,允许在一定额度内实行投资抵免优惠;对用于生产节能产品的专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采用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对低碳产业进行投资;对低碳清洁产品免征消费税;对购置和使用新型或可再生能源的低耗交通工具实行低税或免税。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入,现行的财政监督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公共财政资金管理改革的要求,尤其是在“现代财政制度”理念影响下,财政部门必须要深化改革,仅仅围绕公共事业改革发展要求,拓展监督覆盖领域,完善监督机制,实现财政监督模式的新常态发展,造成监督工作的新常态。
一、经济新常态对财政监督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财政监督是强化财政管理,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定职责和重要手段,基于经济新常态发展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财政监督管理模式也要随着进行改革:首先经济新常态要求财政监督管理手段要创新。随着经济新常态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行动战略的实施,财政监督管理手段也要加大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借助大数据等平台实现对财政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其次要求财政监督的全过程化。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进入关键时期,公共财政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者,必须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督,避免财政资金投资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将过去的事后监管转化为日常监管和过程控制监督的管理;最后经济新常态下要求财政监管强化风险意识与法制意识。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因此需要做好风险控制,尤其是2015年财政部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章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通过内部控制约束财政部门的权利,并且强化对财政资金分配以及使用的合规合法。当然经济新常态对财政监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财政监管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能力,转变作风,服务基层。
二、经济新常态环境提高财政监督管理的对策
基于经济新常态下财政监督管理工作新变化,做好财政监督管理工作是当前形势的必然要求,因此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经济新常态财政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制度,做到依法监督
党的十明确提出我国要建成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财政是公共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财政监督工作也必须要严格依法办事:首先我国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制度,通过制度加强对权利的监督与约束。政府部门要及时根据经济新常态变化,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结合地方特色制定出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财政监管制度。例如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扶持资金方向的监督,出台关于鼓励财政资金扶持使用办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不符合财政资金使用性质的,例如将财政资金用于耗能高产业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并且要收回扶持的资金;其次要依法监督。在财政监督管理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提高社会对财政监督的正确认识。例如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提高社会的认识度,同时还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
(二)转变监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
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财政监管要改变以往落后的财务监管理念,树立主动服务的监督管理理念:首先政府部门要更新监管理念,树立“大监管”的理念。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财政资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于此同时财政资金舞弊的隐形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要强化对预算的监管。财政经济活动围绕预算而开展,预算是财政工作的核心,例如新修改的《预算法》对预算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财政部门要仅仅围绕预算开展监管工作,通过预算监管发现问题;其次改变以往的被动监管模式,主动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财政监管人员要改变以往的被动监管的理念,树立主动积极监管的理念。长期以来我国财政监管是以被动监管为主,往往是事情发展之后进行监管,经济新常态下要求财政监管人员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提前介入,以此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日常监管,实施全过程监管
通过建立日常与全过程监管模式对于提高监管质量,规避财政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实施动态分析制度就是通过对财政收入分类、分项目的纵横向对比,为监管提供线索,以此提高资金安全:首先要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管。尤其是对涉及民生重大工程的财政资金进行监管,及时发现财政资金的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确保专项资金不走样。例如对于社会中反映突出的问题要成立专项调查组,并且及时将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其次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检查。基于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变化,财政部门要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尤其是对于国有固定资产要严格保护,避免国有资产被流失;最后要加强对收费票据的监督检查。票据是收入的源头,加强收费票据监管可以提高κ杖肭榭龅恼莆眨对于票据的使用要严格规范,保障票据合法性与合规性。当然也要融入全过程监管模式,拓展监管工作范畴,将侧重外部监督转化为内外并重的模式,关注财务资金分配的监督,实现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管新模式。
(四)创新工作方式,推进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
基于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平台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财政监管方式也必须要不断创新,积极构建财政监督信息化管理平台:首先财政部门要积极推进网络化办公模式,借助大数据平台,提高电子政务的建设,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例如通过将财政资金使用等情况公布于电子政务平台中,让社会公众参与到监督体系中,可以降低资金舞弊的现象,提高资金的透明度;其次加强互联网技术与工作成效的融合。实践中为迎合“互联网+”战略,财政部门建立了互联网监管平台,但是该平台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例如监管人员对于财政监管仍然是采取传统的人工监管,或者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数据统计等工作,而没有发挥计算机的分析功能;最后逐步建立“大监督”体系,形成纵向多环节、横向多渠道的财政收入日常监督机制,并深入推进发展。对于收入征管部门,要将其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与其收入征管质量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同步监管。对于预算单位,坚持以银行账户日常监管为抓手,以部门预算初审为着力点,对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进行实质性审查,重点关注其有无设置收入过渡户、纳税预储专户、违规开立账户等,确保综合监管成效。
(五)着力于结果运用,促进财政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通过“以外促内”和财政业务部门间交叉轮动检查对口管理单位的方式,查找相关业务科室在财政日常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梳理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完善财政政策,通过下达检查结论、反馈检查结果、落实问题建议等,促使各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和规范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对预算单位的服务与指导,全面提升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另外做好沟通协调,做到监管互动,在监督工作中,注重与被监管对象沟通协调,保持良好监管互动关系。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外聘注册会计师、企业财会人员参加专项检查,补充监督检查力量。同时,会计师事务所、重点企业亦将专员办作为行业业务交流、财税政策反馈、人才培养的新平台和新途径,收到了良性互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提高政策业务水平的积极成效。
三、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监管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总体目标,在财政监督职能、机制建设、监督方式、管理模式上不断进行有效的探索,主动适应新常态对财政监督工作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常国华.把握形势 开拓创新 做好经济新常态下的财政监督工作[J].山西财税,2016(06).
[2]赵长宝新常态下创新财政收入监管新机制[J].当代农村财经,2015(10).
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式中,把不同经济变量因素排除之后,则以更为针对性的方式对投资总额、经济增长以及财政税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这能够对这几大指标所具有的影响机制进行更为精确、全面的判定。而分析之前研究所获数据后可知,经济增长指标同财政税收指标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的几率较小。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要想单纯通过当地财政税收调节来对当地经济增长指标进行控制很难实施,而通过投资总额才能够更好地帮助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
在VAR模型中,本文对经济增长同投资总额、经济增长同财政税收之间的脉冲函数曲线进行描绘,并对相关的规律进行细致的寻找:第一,当当地的财政税收标准差为一个正值时,当地的经济情况则可能在一到三年内具有一种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在三年之后出现下滑,并在五年之后又会再次出现这种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并使得整个范围的财政税收都会将对于当地经济增长所具有的推动型保持在0.00至0.02的范围;第二,在投资总额产生作用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所具有的指标也会从上升逐渐呈现出下滑的规律,且这个变化的过程会具有较为平稳的特征。而正是这种情况的存在,说明了在标准差取值为正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同投资总额之间所具有的关系要远远大于经济增长同税收指标之间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假设的是在其它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因财政税收冲击引起经济增长的响应曲线,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方差分解的方式对三大指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首先,对于财政税收指标来说,在一到三年内,当地的经济增长指标就会在财政税收的影响下以非常迅速的方式得到提升,并且在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趋于平稳,而在滞后期出现之后,财政税收则会对当地的经济增长情况产生更大的影响,最高可以达到40%左右;其次,对于投资总额指标来说,当其滞后期为3时,投资总额则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最大的贡献率,并在之后的七年内以较为平缓的方式下滑,且在此过程中其所具有的贡献率也始终会保持在80%之上,而正是这种经济规律的存在说明了在当地其它经济环境因素同等的情况下,投资总额指标对经济增长指标所具有的贡献度要远远大于财政税收对经济增长指标所具有的贡献程度。
四、三者关系的判断
通过上述对于三大指标关系的协整关系研究,本文将三者间所具有的协调关系归结如下:(一)财政税收同经济增长之间通常成负相关关系从经济增长滞后期对当地产生影响的方面来看,财政税收将会在较短的时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一个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如果滞后期以10年为一个周期,那么通过调整财政税收指标,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能够对整体经济产生40%的贡献率。(二)投资总额对经济增长通常能够产生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在经济滞后周期中,投资总额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大于财政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说明,要想对经济增长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控制或者推动,可以尝试从投资总额方面入手,相对于调整财政税收来说,这种方式具有着更为有效、迅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