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5: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体育社会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社会学论文

篇1

一门学科的建立、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理论体系的探讨与争辩,体育社会学自70年代在我国发端以来,一直有部分专家专注于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探讨,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们就体育社会学理论基础问题长期、深入的探讨对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与成熟起到非常重要的铺垫与推动作用。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早期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尔后部分社会学领域和体育学领域学者认为它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近年来,有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即它既具有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属性,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有学者提出了体育社会学只有一个学科属性,即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观点。孰是孰非,还需学界的进一步讨论与争辩。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界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就什么是体育社会现象、构成体育社会现象的前提条件、什么样的体育社会现象才有研究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para-digm)”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概念、定律、理论、观点、应用等在内的范例,范式可以用来揭示科学发展和科学革命的结构,为某一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模型。[1]有人认为“范式”这一学术词语已逐渐替代社会科学中的“方法论”。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学界大致持这一观点,即实证与思辨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如仇军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注重解释主义(思辨)研究范式,发展阶段具有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色彩,现阶段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解释主义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融合几个阶段。[2]吴贻刚等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较单一,主要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主,虽然也有一些使用了冲突理论的范式,还有一些运用了后现代主义范式,但总招来结构功能主义者的激烈批判。[3]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框架主要援引自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结构功能理论、角色规范理论、符号互动论、女性主义论、社会越轨理论、社会转型理论、非政府组织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等。比如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不同时代体育应完成的历史任务和承担的历史责任,运用符号互动论分析体育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以及组织与组织间的互动,运用角色规范理论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运用社会越轨理论解释竞技体育异化问题,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探讨体育中弱势群体体育、体育权利与公平问题等等。其中,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来解释体育现象的研究居多,其他理论应用较少。

研究方法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问卷调查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应用越来越普遍,有学者就体育社会学中与问卷调查方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陈海燕对6种体育期刊1999-2003年间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进行分析后认为,多数研究者忽视了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在抽样调查中,抽样方式介绍不明的占20.6%,在调查资料的处理、分析和表达方面,多数研究停留在以百分比的直观解释和说明上。[4]杨威的研究也表明,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的使用,在问卷统计处理和分析上,多采用百分比分类统计分析,注重对现状的描述;但从整体发展来看,呈现出由常规统计、单变量统计分析向多元统计分析发展,由描述研究向解释研究发展的趋势。[5]斯迪虎认为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任何具体的量都有质的规定性,如果不了解量背后的质的规定性以及数量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情况,就可能做出肤浅、错误的解释。因此,体育社会学的数理统计中,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且具有统计意义,也不能因此作出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而应遵循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的原则。[6]杨威的研究也赞成上述观点,建议应注重信度与效度问题、抽样方法问题(随机不等于随意)、统计分析问题(过于相信两个变量间的统计结果分析,忽略体育社会现象间的复杂性)、结果的理论解释问题(厚于资料收集与现状描述,薄于理论分析与解释),并介绍了目前体育统计教材中鲜有论及的定类、定序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有利于充实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并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从而提高研究成果质量。[7]除传统的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外,一些学者逐步开始采用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典型调查、个案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来研究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使体育社会学中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运用向前迈出一步。

总体而言,关于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停留在借鉴与援引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阶段。尽管近年来有学者介绍了西方国家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理论、视角、范式和研究方法,如“从一元走向多元: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流变”、“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西方体育社会学新流派述评”等,但具体应用还不多见,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还需对援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本土化的考量。

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时间与政策变化而有所侧重。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体育改革、体育娱乐理论、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等主题上。9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群体及其互动、体育与生活方式、体育人口、假球与黑哨等社会问题、社区体育、竞技体育异化、体育产业、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全民健身理论和实践、体育体制改革等主题上。近10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与农村体育、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北京奥运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主题上。

农民与农村体育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的提出,农民与农村问题逐渐进入学者们视野,农民与农村体育问题也一跃成为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此相关的课题立项、成果发表数量剧升。以体育学人最为看重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为例,2001年至2004年该基金没有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立项,但从2005年开始,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的立项呈现出波浪式上升趋势。这一研究热点在整个社科基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最近两年,学者们对农村体育和农民体育倾注了更多热情,社科立项也向“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的相关研究作了较大倾斜(如图3)。2001年至2011年10月,收录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以“农民、农村体育”为命题的文章共262篇,其中2001年至2005年47篇,2006年至2011年215篇。一些学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就以下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不同地域农民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和谐社会建设为语境的农民、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探讨;农民、农村体育需求问题的探讨;不同地域农村体育项目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出路、困境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农村体育发展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总体来说,这些问题的探讨丰富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也颇有指导意义,但从理论上来看,采用问卷调查对现状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偏多,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结合量的分析阐释现象背后的质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不全面,研究方法较单一;宏观研究偏多微观研究较少;从实践上来看,对指导农村体育发展又缺乏可操作性。

体育公共服务问题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公共服务问题受到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体育公共服务问题也随之受到体育界的关注而成为近年来继“农村体育”以后的又一研究热点。2001年至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立项颇多,2001年0项、2002年1项、2003年5项、2004年2项、2005年0项、2007至2008年各一项、2009年2项、2010年6项、2011年7项。2001-2011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论文共计74篇,其中2007-2011年6月70篇,占10年间总数的94.6%。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就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现状、困境、影响因素,体育公共政策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模式、供给制度与制度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与评价等内容进行研究。不少研究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或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应该肯定这些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但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理论上尚未完全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在实践上尚未使得这一“体系”规范、有序的运行。[8]甚至可以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因此,还需要体育社会学者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作进一步的研究。

北京奥运会研究2001年北京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权,引起国人的振奋,举国上下为之欢庆,体育界更是如此。此后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不绝于耳,同时,学界对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从内容上看,涉及奥运理念,奥运会场馆、设备,运动队的备战,奥运会对城市与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从时间上看,奥运会前的研究成功主要涉及技术、条件等的准备性研究,奥运会后主要注重对奥运会各方面的分析总结和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向的思考等问题。其中不乏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与这一主题相关的问题,如“影响我国女性2008年奥运会成绩的社会学因素分析”、“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的流动人口问题”等等,这些研究对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这一研究热点逐渐淡出多数学者们的视线。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退役运动员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从90年代初讨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到“体教结合”,再到以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化培养的讨论不曾停止过。由于退役运动员不再安排就业,没有退役后的保障,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选择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后,公众的金牌意识逐渐淡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面临更大困境,体育界不得不再思考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题总结、对策分析、模式探讨上,也有关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介绍与比较研究。其中也有部分采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或者视角来分析问题,如“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学归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不同层次利益整合的机制”等。通过对相关文章的梳理不难发现,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对微观层面的研究极少,比如通过个案研究,深层次追踪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对从事运动训练的看法,随着社会变迁与政策变化,家长对子女从事运动训练的态度变化,从微观层面探寻因果关系。

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介绍与比较研究除了上述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外,值得一提的是,近10年来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成果介绍与比较研究颇多,这可能与早期的学者们呼吁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社会学译著与成果介绍相关。在著作方面,国内有关学者翻译了部分国外著作,如卢元镇主持了《美国体育社会学》的译介、清华大学组织翻译了美国学者JayJ•Coakley的《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金季春主持翻译了《体育科学指南》等等;[9]在论文方面,有的探讨了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理论、视角等理论问题,[10][11][12][13][14][15][16]有的分析了近年来国际或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17][18][19]有的对中西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与热点进行了比较研究,[20][21]还有的专门探讨了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进程中的对外联系。[22]这些成果使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们了解了国外同行们的研究现状、研究取向、研究方式、研究成果,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在借鉴与参考的过程中应考虑本土化的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通过对近10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阅览和梳理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往往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不管是课题、毕业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都热衷于选择大而难的课题,也倾向于选择思辨性的课题而非实证性课题,似乎有功利性之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体制改革需要更多宏观视野的研究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我国现行体育学各级课题规划和评审导向中,微观研究课题得不到重视,难于立项。此外,体育学各级课题资助金额小,难以完成以长期田野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为手段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论证的微观研究也是原因之一。

篇2

学校要树立加强体育锻炼健康第一的良好的思想基础。把提高当代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一项基本考核目标内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运动。学校教育要要求学生学好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首先应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为目标内容之一。充分落实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好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要求大学院校以及高中、初中和小学各类学校都要依法办学,认真执行国家下发的体育教材实施,按照学校体育的授课计划搞好体育教学,可以结合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开好体育公共选修课,每堂课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上好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大学各类院校和中小学都要充分落实教育部实施的《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标准》,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第一的理念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核主要内容之一。《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标准》要很好的实施,要在这几个方面修改和推进,首先选定学生标准的及格、良好和优秀时把握好尺度,不能使学生很容易的就及格,这样对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动力明显不足。其次各地区实施的标准要有所差异,制定好各项指标的合理性,有些是对大学生可以很好实施,课不宜在青少年中实施,最后要实施好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走出课堂,迈进体育场所,来到阳光下,加强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把身体健康第一的理念推向。做到人人都锻炼,人人想锻炼,身体健康为先的思想,这样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标准是大好的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努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在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同时,确保学生每天能够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锻炼不是锻炼一下就可以的,要贵在坚持,对没有体育课的学生也要引导他们天天锻炼一小时,尤其是中小学做好引导工作,把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列入体育教学的计划之中,加强体育教学的管理和实施,多开体育项目,是学生可以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参加锻炼,提高锻炼的积极性,发挥体育场馆和场所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运动会,可以举行个人对个人的比赛、班级对班级的比赛、专业对其他专业对抗赛,形式多种多样,开展体育锻炼比赛,发展好适合本学校的体育特色,做到每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锻炼特长,使竞技性的体育活动和群众行的体育活动能够积极开展。

(二)从家庭层面看

家庭教育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影响,首先使家长要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健康第一的理念,对引导孩子锻炼起关键性的作用。要实施好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家长是有顾虑的,因为中国的教育观还是要看学生的成绩,基本与体育不大,所以要改变家长的这种教育观以及人生观,身体健康,终生受益的思想理念,要懂得锻炼身体不是一时的事情,家长锻炼身体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改变了,孩子参加锻炼的氛围就不一样了,多鼓励家长和孩子都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充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尤其对独生子女的家庭要充分树立体育锻炼健康第一的理念,不能娇惯孩子,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对孩子人生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二、总结

1.从社会关注层面来看,建立健全学生身体素质的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篇3

将比赛视为一种逃脱的过程,远离日常生活、前往球赛现场、受球赛过程感动,以及逃离俗世与社会认同、意义与活动之间的关系,还停留在初期发展的阶段,尚未完全整合进入沟通、传播、经济与社会文化网络里。就某种程度上来说。组织化体育已经踏出第一步,逐渐迈向一种大众的、以观众为向导的消费文化模式。体育的概念是促进国家健康与道德素质的宝贵财富,观赏性体育赛事并不具备同样的功能。

我们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将许多允许非上层阶级从参与团队体育中得利的论点与逻辑,继续延伸到中产阶级与下层阶级的观赏行为里。前往球赛现场,或是独自站在开阔的空地,都是一种健康的活动,特别是当其他的选项只剩下酗酒与消费。体育活动的爱好者如果发现他们目前的休闲娱乐活动遭到废止。公学校的教师以及大学导师,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社会责任,认为这样的发展前途堪忧。

二、体育与媒介、奇观与社群

篇4

2近代女子体育的演变

中国近代社会的女子何以与体育有不解之缘?这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动力来自于中国社会内部,并且建立在互需的基础上。首先由于受到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西方新式体育思想一经传入,就吸引了女子好奇与探寻的目光。女性最早与体育接近是从观看体育活动开始的,新奇的西式娱乐让其兴奋不已,在最初的思想上进行碰撞;其次随着西方思想的逐渐深入,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着沉重变革的局面,破除原有的封建传统就需要摒弃女子身上的封建陋习,进而建立正确、符合社会发展的生活方式,近代女子体育则在男性的关注下产生,以促进女子身体解放为目的,这些也就与体育的本质特征产生了最基本的结合点;再次是由于体育实用性的扩大,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国强种是时代的呼喊,女子需要改变,它的兴盛亦代表一个国家的兴盛,而体育又是强兵、强民、强种的主要手段,所以女子和体育这两个酵素在近代社会的大背景下,都具备了促进社会变革、保卫国家的现实作用。因此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工具性的视角、以西方为标准,认为解救中国社会女子应该以体育为窗口。“女子”与“体育”这两个拥有诸多共同目标的现象结合在一起,而它自产生时就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对整个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2.1近代女子体育的兴起

维新派对女子解放的呼吁显然是有巨大影响力的,在各界人士的一系列努力下,女子体育产生了一些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女子学校体育教育

由于受近代社会浪潮的影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近代女学中,学校体育活动无疑是走在最前面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中西女塾”和“经正女塾”,“中西女塾”亦中亦西,女子常常在外籍教师的带领下,在绿树成荫的操场上欢快的练习跑步和打排球,她们自由的成长、快乐的生活,她们是时代的娇宠,是近代社会新式女性的代表。在中国人建立的经正女塾中,维新派在一开始的筹办中就确立了“以发展女子身心健康为宗旨”,在课程中设置体操科目,以锻炼女子身体,增强其体质。可见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希望,而近代女子体育教育,则不仅仅是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更是具有了改变传统风俗、塑造国家形象的意义。

2.1.2女子体育救国

体育的发展总是与时代的主流思潮相适应,近代女子体育的产生因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思想而上升到更高的国家层面。在20世纪后中国妇女开始自我觉悟,一个追求自我解放的女子群体,高呼“女子是强国元素”,她们认为体育是中国女子的当务之急,体育不仅可以活动筋骨、陶冶性情,还可以强种族。秋瑾推崇尚武精神,并成立了“共爱会”爱国组织,主张“女子从军”,1907年创办了《中国女报》,以“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这一群女性,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拥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在早期创办的女性杂志中宣传女子体育,对近代女子体育在中国的萌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此时女子体育也已经上升到维护国家尊严,保卫国家的高度。

2.1.3女子体育运动会

在近代社会早期创办的女子学校中,一些学校已经有举办运动会的传统了,例如务本女塾及幼稚舍就有在秋季举行运动会的先例,运动会内容包括缘绳、射的和跳绳等等。虽然此时学校运动会的影响力并不算大,形式也是不完整的,但是却为今后女子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女子运动人才的培养以及女子竞技运动的发展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2.2近代女子体育的形成

1907到1923年期间,女子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体现出其先进性,女子体育逐渐变得正式和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女子体育教育制度

在1906年之前,近代女子体育虽然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内容,但是并没有被当时清政府纳入正规的教育中,因此早期的女子体育是不规范、松散的,这种现象至1907年有了较大的改变,女子体育产生的影响力日渐变大,在晚清政府颁布的两个法规文件《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中呼吁:女子要身心健康,体育课要促进女子身体各部位的发展,摒弃缠足的行为,鼓励练习体操,每周两个课时,教授普通体操和游戏等。这就真正确立了女学的正当地位,同时也为女子体育的真正实现提供了法律基础。

2.2.2女子体育专业教育

女子体育在学校中由零星的开展到成为一门正式教学科目,范围逐渐扩大,这就带来了更多的问题,比如女子体育教师的问题,在1906年7月,上海务本女塾率先举办“暑期女子体操传习所”,这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女子体育师资培训。之后1908年,以汤剑娥等人为代表的女子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子体育学校”,在这所学校中女子每日学习各式体操,还进行伦理、教育、体育学等课程培训,培养了一批文理兼通、身强体健的女子体育人才。

2.2.3女子体育表演

近代中国女子体育运动员的出现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女子开始走进表演场,像男子一样进行身体对抗,将自己顽强拼搏的一面展现给全国人民。1916年,上海爱国女校的运动员在江苏省运动会上进行篮球表演赛,轰动了全城。1921年,在广东省第八届省运会上有五个队伍参加女子排球比赛,特别是在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上,正式设置了表演性质的女子体育比赛项目,中国也第一次派出了自己的女选手。女子体育虽然以表演的性质走进人们的视野,但女子首次突破小范围的学校体育、参加大型运动会比赛的行为,加快了其步入国际、进入竞技体育领域的步伐,通过体育运动向世人展现了女子的信仰和女子的能力。

2.3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

在民主科学思潮的影响下,女子体育表现出更科学、更先进的内容,女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使女子体育开展的越来越繁荣。

2.3.1女子体育观念变化

社会思潮总能如实反应当时人们对社会的期望和需求,1919年爆发,民主与科学思想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和认识,强国强种的军事性质体育在新兴思想下似乎显得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在、等人的带领下,体育就是要“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女子的体育观念也随着时生改变,由体操变为体育,学习的内容也由兵操转变为西方的运动项目。这种体育认知上的变化,使女子由早期体育强国强种的认识,转移为对自身、对生活和对整个社会的热爱。

2.3.2女子竞技体育运动

1924年以后,妇女解放的大潮已势不可挡,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女子参加各项比赛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参与项目上也不仅仅局限于团体操表演等,比赛项目逐渐增加,选择也更加大胆,尤其是在第3届全运会上,女子选手正式参加篮球、排球、棒球的比赛。女子在竞技体育领域不断奋斗,在各个地区乃至全国的运动会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第三届华中运动会中湖南省女子队球、女子篮球和女子网球都取得了冠军,在这个过程中,女子竞技体育活动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产生的社会效应也不断扩大。

3近代女子体育的社会学意义

纵观近代我国女子体育的演变轨迹,由一个裹着脚的唯唯诺诺的小女人到一个挣脱束缚的自强不息的理想女性,中国女性终于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成功的奠定了自己在社会的地位。近代女子体育成长的每一步都给社会带来了或多或少的效益,使近代女子体育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3.1近代女子体育改善女子的生活质量

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民主革命的兴起,使女子和体育快速的融合在一起,女子体育的兴起显然对女子群体解放产生了一系列积极作用。首先体现在女子身体建设上面,近代女子体育使广大女子接受体育教育并参与体育活动,这不仅提高了女子的身体素质,而且体现了女子对身体自由平等的追求,可以说近代女子体育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女性对自我身体支配的实现。然而倡导女子体育带来的结果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和自由,这还体现在女子精神生活质量上。封建社会的女子没有任何独立性和存在意识,她们没有对自身的追求,更不知何谓生活质量,辗转近代女子通过解放身体,打破几千年来女子所承受身体摧残的痛苦传统,这使女子不再是足不出户,促使她们迈出家门开始参与体育活动、开始社会交往。近代女子体育不仅实现了女子群体对身体健康的追求,而且迈向了改善女子生活质量的第一步。

3.2近代女子体育有利于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形成

体育的不断更新和变化与社会的价值观念相符合,那么体育显然对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诚然不同的社会思潮、社会背景下对体育所寄予的希望不同,于是体育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就大不相同。近代社会女子体育的兴起是建立在对封建传统观念抨击的前提下,这就显示了它对破除封建旧习、改变封建观念的作用,女子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接受到了平等、独立等价值观念的教育,通过加深对这种观念的学习和认识,冲破封建牢笼,去操场跑步、去练习体操动作、去参加运动会等,这种体育行为冲击了传统价值观念,并有利于新的社会价值观念形成,随着这种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对整个社会的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进而改变社会对女子的传统观念,建立起社会对女子的新态度;后,科学、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女子体育观念也从军事救国转变为以健康快乐为主,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而且改变了人们在其它社会生活中的目的,使人们对体育、对社会生活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由此可见在接受和学习体育的这个过程中,女子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而这种观念也将随着体育的不断深化而更加深刻。无论是体育教育还是竞技体育,对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而且这种示范作用可以引起社会共鸣,引导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近代社会女子竞技体育就恰好具有了这种示范作用,将这种示范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女子”和“竞技体育”这两个酵素在近代社会被赋予了更加复杂的功能,女子竞技体育从无到有、从表演赛到正式比赛,女子在竞技场上的表演,在近代社会无疑是一个非常时髦、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这不仅成为广大妇女新生活的标杆和典范,而且加强她们对自身和社会的关注,进一步影响社会性别秩序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女子竞技体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使女子对自身价值以及社会对女子的认识都不断变化。

3.3近代女子体育可以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在体育运动的推动下,国家意志、民族精神、社会情感、集团意识、人际关系所发生的积极变化,以及他们对政治安定、社会发展、群体内聚、个人心情舒畅所起的作用,人们的幸福感、对社会的满意度的影响等。近代女子体育显然具有这种促进社会稳定的效果,首先近代初期以秋瑾为代表的女子群体提倡尚武体育,认为体育锻炼要强种族、强国家,还创建了女子爱国组织“共爱会”,她们认识的体育已不仅仅局限于如何解放身体,而是已经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层面。在女子体育的推动下,近代女子将爱国热情融入体育,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女子的凝聚力,树立女子的爱国精神。尽管当时女子体育的政治作用较大,但不能否认在动荡的时代,它曾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其次,体育可以促进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的社会化,近代女子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就是不断实现和加速她们社会化的过程。因为封建思想在女子头脑中根深蒂固,女子一直对自己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没有正确的认识,使其幸福感和对社会的满意度都极低。随着近代女子体育的兴起,女子在体育运动中不断的进步和挑战,从身体到精神,女子可以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快乐和认可,与传统社会相比,其在社会关系、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比如近代女子体育出现了女教师和女运动员,这使她们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角色,自身价值也得到自我和社会的肯定。女子通过自由的参与体育活动而更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作用和社会行为,这些都可以说明一点,近代女子体育的兴起和发展大大提高了女性的个人幸福感和对社会的满意度,这种积极变化不仅可以抑制社会不良现象,还使女子更加乐于投身到社会建设中,促进社会稳定的发展。

3.4近代女子体育有助于社会文化建设

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卫生体育属于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内容,体育对促进文化建设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体育竞技运动、社会体育审美、体育方法手段、新闻出版、教育等各项文化事业活动,这些活动在不同领域对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和道德水平有积极作用。比如:近代女子体育竞技活动的历程,从范围上看由校运动会发展到省运动会再到全国运动会的扩大,从项目上看由女子跳绳到排球再到足球和篮球的大胆突破,从参与性质来看由自发松散的到表演性质的再到正式比赛的转变,近代女子在竞技体育活动领域不断前进,表现出更多的能力和创新力,尽管竞技体育发起前,女子体育已经在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但是女子在竞技体育领域的活动则使体育在更大范围上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女子体育所积聚的人人平等、民主、自由、奋斗、团结、友谊等优秀的民族精神财富,近代女子体育事业促进国家文化繁荣,女子体育精神文化得到空前发展。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具有生命力的关键,具有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是塑造整个国家形象的关键。近代女子的教育权首先受到社会的关注,女子学校体育教育由早期建立个别学校发展到成为一项教育制度,再到培养专门体育人才的这个过程,女子学校体育逐渐完善,其产生的社会效应也逐渐变大。那么近代女子学校体育教育的凸显,不仅具有促进女子身心健康的根本作用,更是具备了冲破传统文化、传递社会主流文化的作用;体育教育使女子成为社会的良好榜样,改变中国女子的封建形象。体育的这种身体教育,对文化传递、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直至现当代对女性的发展都显得尤为关键。

3.5近代女子体育推动社会制度建设

体育与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发展,随着时间的积累,最终以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体育运动的制度、法令、条例、章程等的健全和完善,以及人们遵守法律、道德的自觉程度是衡量和反应体育社会效益的标准,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体育对社会的贡献。1906年左右,随着女子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女子体育运动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在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这两个法规文件中,女子体育纳入了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中,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受到政府制度的保障,这使更多的人以合法的权利参与体育,更多人自愿接受体育教育。或许正是由于“社会中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使近代女子体育具有不同于男子体育的特殊性,促使女子体育上升到制度层面,推动社会制度的建立。

4研究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社会学意义的价值

无论是在近代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女子体育这个看似简单的体育现象却蕴含着巨大能量,然而对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历史回顾,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了解近代社会女子体育的本质和社会意义,而且对现当代女性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价值。第一,体育与女性的身体自由。由于女性与男性的生理差异,直至现代社会女性仍然摆脱不掉身体文化的束缚,从近代女子体育的实践来看,女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挣脱小脚束缚、自愿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体育对实现女性身体自由和赋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体育对自我身体的消费或支配,不仅可以提高现代女性的身体质量,是保障生活健康重要方式,而且是现代女性追求身体平等、改变柔弱消极的身体形象以及实现自我身体权益的主要方式。第二,体育与女性的自我关注。在历史的长流中,伴随社会时代变迁的体育,它的作用更能被人们认识和挖掘。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女性长期缺乏“自我关注”,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表现出“照顾家庭”的特征,研究中发现,女性在参与运动锻炼中最容易摆脱日常生活和社会角色的束缚。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增加女性对自身健康、形象和社会交往的关注。因此,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就是对自己身体、形象等各方面关注的过程。第三,体育与社会性别空间。男女性别自古以来的差异,使男女在社会上的分工逐渐分化,这种分工导致了男女社会性别空间关系的出现,在这个空间中,女性则被束缚在家庭等比较狭小的地带,处于孤立的地位;那么近代女子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不仅帮助自己成功摆脱封建束缚迈入社会公共领域中,而且通过参与体育比赛运动,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承担更多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务。可见参与体育活动则可以缓和这种孤立的境地,帮助女性争取更多的“社会空间”。因此女性参与体育活动是从“私域”向“公域”的迈进,也是拓展女性社会空间,构建和谐性别秩序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第四,女性体育与社会发展。通过对近代女子体育社会意义的研究,认识到女性体育对妇女自由、社会价值观念、社会稳定、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影响,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女性参与体育,在政治决策或体育决策的过程中,女性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因素,进而充分发挥女性体育的潜能,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篇5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依托社会体育理论,通过广泛的实践与社会体育接轨。在我国的高校里社会体育课程一般是公选课,从课程开设以来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好评,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现今的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发展的构想,并且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小康社会生活方式的渗入,使大学生的健康观念不断转变,越来越能认识到终身健身的重要性和伟大意义。因此,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进一步强化全民健身意识,不断提高全民的健身水平,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更多的公共体育设施,引导全民健身,对科学健身进行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水平。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应该在掌握社会体育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实践,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在社会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也不再单单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准,而是加入平时成绩的考核,其中包括实践成绩评定。为大学生制订的课外实践成绩评定可以包括许多方面,例如,为自己制订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安排,参加体育俱乐部等。要缓慢地提高实践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使学生逐渐提高对社会体育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消除后顾之忧,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使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健康水平。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可见实践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理论教学。社会体育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对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因此进一步加强了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健身的自觉性普遍得到提高,并且能够对健身效果正确科学地进行评价。学校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体育健身的积极性,使体育健身成为一种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健身的良好习惯。

1.2社会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体育课程的设立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为高校体育教学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高校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高校体育课程的任务和教学任务的目标,还要依据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本着终身健身的教学理念,将社会体育教学演化成长期的、系统性的教学。大学的社会体育教学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相接轨,使社会体育教学走向社会化、人性化的道路,结合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的优缺点,加快推进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的结合进程。只有通过社会体育实践教学才能科学地掌握健身的基本技能,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实践活动,从而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反过来也能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

1.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管理人员,能够在人们进行健身的过程中给予科学的指导和正确的动作示范的高素质体育人员。社会指导员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不仅是健身活动的参与者,更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的成功与否。但是,我国的现实状况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人们对科学健身、计划健身有着强烈的迫切需要,因此,壮大和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迫在眉睫。而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为社会输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因此,大学毕业生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来源。在校大学生要在加强社会体育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带动周围的人群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助力。大学生通过对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还能熟练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所具备的素质能够很好地承担起组织社会体育和健身活动的组织任务。只有对全民健身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建立了对运动健身的兴趣,逐渐养成了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才能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素质。

2实践环节的优化

2.1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2.1.1基础业务能力的培养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因此,在校大学生要有扎实的社会体育理论功底,以及基本的社会体育工作技能,掌握社会体育最基本的相关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团结能力,了解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

2.1.2知识面要宽广

现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使素质教育由单一的社会体育理论教学转向多学科联系教学,尤其是相邻的体育教育、传统体育教学等学科,做到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拓宽体育知识的教育范围,提高社会体育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2.1.3能力要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教育模式也应从单纯的理论教学转向侧重创造性和能力提高的轨道上来,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的社会工作。

2.1.4素质的提高

素质的提高不仅要体现在专业素质的提高,还要提升综合素质。21世纪的社会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作为大学生必须要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和高校教育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以培养社会体育专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上,拓展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市场配置资源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性要求学生要有极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因此,不断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是当前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性的必然要求。另外,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

2.2加强基础建设

实践的基础设施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必须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允许的范围内,加大资金投入,包括实践基地、实践经费等都要进行预算。社会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设立一个好的计划,然后依据计划进行。

篇6

大学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代社会的需求,随着校园体育文化进步,校貌精神,学术严谨、环境优雅以及建筑的布局、体育的设施。同时也表现出体育品德、体育能力和体育团队的精神,学生在特殊群体中肯定起到非常的重要意义。学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起到重要性作用。

1.2社会体育学生融入校园体育文化重要意义

大学生在校园整个教学实践中,通过传统的体育文化传承下来的,使体育文化精神的历史积淀。学生在校园里造就和培养人才,同时传承与创新能力、品德锻炼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有着作用。同时也对遵守法纪、争强体质、强身健体。特别是社会体育对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愉悦与乐观。育人与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开阔知识面、能力创新人才。

2社会体育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实施途径

2.1科研方面途径

教学科研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在科研发展观,才能使学生在精神上,物质上反映出校园的风貌和校园体育文化传承。只有在体育教学科研发展,国家才能在各个领域生存,那么体育成绩在能提高,才有国家的影响力,这一切都要通过体育场馆先进的条件,优越的环境条件。学生才能科学的训练出好的成绩,同时还与临边共享体育资源,开发共建享受体育设施。最后来服务与人们。通过体育运动训练与培训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校园体育文化才发挥出它的场地、器材优势和人才优势而怎样服务于社会用于到市场后,再促进校园体育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吸纳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各种科学知识讲座。

2.2物质精神方面途径

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面貌的一种具体体现。它不但在外貌表现上给人们全体教职工精神状态的反映出的,也是校园风貌一种约定的规范,比如:校园的每年的必定举办的田径运动会,各个社团、协会每学期的举办的各种的球类比赛,用体育竞技比赛来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拼搏的精神,促使学生精神面貌的体现。这也是历年来体育活动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给学生精神面貌和竞争意识形成和培养是分不开的,这样的竞争意识和精神面貌的一旦形成后,必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集体凝聚力,这也是凝聚力的力量都是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承而得到的,因此,体育文化更加显示校园体育文化的巨大的辐射作用的,也是心理和生理上推动力,这种能量将对校园教职工在各自的岗位的工作中能积极进取保持坚强的意志能力的。

2.3多视角发展途径

校园体育文化要通过多元化体育活动形式,数字化多媒介网络通信将为校园体育文化营造和更加广泛的体育文化信息,对学生点击鼠标就能看到和马上了解到世界的体育发展信息,互联网把世界的体育信息传播到校园体育文化里面,使学生了解世界,从而改变着学生自己的行为,来熏陶着学生自己的行为和情操,和大学生自己的健身目标。校园学生除了在学校上体育课外,还会在课外进行体育锻炼,都是一种有约束行为,要培养人才素质和教学的故障制度约束着,这也不能对每个学生管用。重要的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在学生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定势,构建出一种相应机制。只要外部诱导信息已产生,就能得到相应并快速转化为行为,这种有效的约束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当下承担着对学生已经是信息网络时代,要不断更新的知识和信息,使知识的编码、储存、传输、扩散的速度极大的提高,但方式也极大的简捷。通过体育文化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

2.4校园体育人文发展路径

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它独有的创造和可创造性因素,比如:体育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独立思考活动的机会和氛围,留给学生有较大的创造空间和环境。改造场地和更换器材,改变运动场所的方式,更新竞技比赛的规则,创造新的活动方法,不断刷新新的纪录等等都与校园体育活动密不可少的关联的。未来国家栋梁人才将是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文化内涵深的新兴群体,而通过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校园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的培养,在校园中营造出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氛围的和精神面貌氛围和环境。锻炼身体振兴中华,锻炼身体保卫祖国,这些都是校园体育文化精神的内涵所在,对校园体育文化产生着巨大的正能量。

3社会体育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目标

3.1鉴赏能力熏陶

鉴赏能力的熏陶,学生要会欣赏与分析能力,那么体育鉴赏与艺术是分不开的,理解成欣赏,它主要还是在分析,只有分析透切,才能达到鉴赏欣赏的目的,培养学生提高自我的文化熏陶,艺术本来就是人类情感和想象力为重要特征之一,把握好并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学生还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所以说体育也是情感、人文和动作来表达的出来的,两则有着和谐的共同之处,它们是人类实现活动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应,它即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也给人们的精神领域起着潜移默化,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深化发展中,培养学生艺术熏陶,也是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艺术熏陶,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的品位是非常重要的。

3.2社会体育学生人文熏陶

学生人文熏陶,首先情感上想象力上发展,学生要用全新的发展思维去看待社会及国家。那么就要通过活动形式的参与,从中感到周边的人文素熏陶,以师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在校园怎么样熏陶的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在校园中参与的各种讲座,参与社团活动,来加大对体育课作用的广度和深度了解认识,不断参与人文精神,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营造一种生动健康、文明的体育文化氛围。同时给学生提供体育发展才能的空间和天地培养学生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增加学生自己的知识的储备和深度的了解。人文熏陶来影响和带动围边师生朋友。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大学阶段这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校学生教育者承担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3.3社会体育学生对校体育文化的传播

要在校园体育与体育文化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将成为培养社会体育学生人才的重要基地,这也是国家、民族的兴衰和国家存亡的重要基地,校园体育文化必将是一个核心长久培养基地,它将和师生健康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整合过程中,为实现新的目标所以在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意意识的培养基地。

篇7

在重视升学率与就业率的今天,学校对于体育课程则采取“排而不上”的方式,许多学校都在学期课程编排时,把教学大纲要求的体育课时“合理”的安排到每个年级的课程当中,然而实际课程进行状况却令人担忧.同时,体育教师素质相对偏低,无法在课程以及综合卫生保健方面授予学生正确、恰当的体育知识与体育健身方法,有些学校未配置专业的体育教师,由其他教师代教体育课程,这对于正确发展学校体育都是不利的.另外,相关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许多大纲上要求的体育课程项目却没有办法正常开展,教学资源分配不公平,地区差异明显.

1.2社会体育的现状

“社会体育”又被称为“群众体育”或“大众体育”,指的是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改善人际交往,提高健身技能”为目标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随意性、自主性、社会性”.

1.2.1体育锻炼的观念和意识相对淡薄

此次调查问卷问题设置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根据图中样本显示,我国0-75岁人口各个年龄段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都相对薄弱,其中以15岁以下的少年,以及30到60岁的中年及老年人,最为薄弱.目前我国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0.85%,其中女性体育人口占比为13.49%,男性体育人口占比为16.51%.导致我国体育人口较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群众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比较薄弱,不少人因为工作繁忙或是其他原因,体育锻炼严重缺乏.

1.2.2缺乏相关配套体育设施

社会体育是一种区别于学校体育的健身方式,它需要进行基础健身设施的投入建设,提供专门的体育场所,才能够为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1.2.3专业指导人员短缺

社会体育的正常进行以及其宣传推广都同学校体育一样,需要专业的体育指导员对群众的体育活动进行一些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使其能够在体育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正确开展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1.2.4缺乏宣传力度

从“全民健身”概念的提出开始,我国就进行了大规模的群众体育健身知识的宣传与推广,然而对于面积广袤、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全民宣传具有一定的难度.

2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相互关系

2.1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双效互动关系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存在双效互动关系,建立“双效互动模式”主要表现在:在学校资源充分的情况下,学校体育资源的整体性开放,为社会体育提供相应的体育场所、设施以及体育指导员,使学校体育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社会体育为学校体育提供外在发展平台,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延续,社会体育肩负着“全民健身”这一重要任务,走出学校的人们要想持续性的得到体育锻炼,就必须要参与“社会体育”运动,从而延续了学校体育.在二者的互动方式中,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多内容”的互动形式的联合.学校体育通过体育场所以及体育器材设施的开放,与社会体育建立相应的俱乐部、活动中心等,利用学校专业体育人才组织一些大中型民众健身娱乐活动,建立健全学校与社会相辅相成的体育健身平台与机制,增强学校体育的服务意识,加强“全民健身”思想的宣传,为大众体育的顺利与有效开展提供一个专业开放的平台,为增强全民体质,提高人民素养,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发展氛围与环境.

2.2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内在联系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作为体育系统的两大主要体育形式,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

2.2.1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这种学习伴随一个人的儿童、少年、青少年、青年时期,学校体育也在整个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作为基础体育知识技能教授的场所,从儿童时期学生就开始进行相关体育课程的培训与学习,由此奠定了相应的体育活动基础.学校通过科学化、理论化、合理化的体育系统的构建,实现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体育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学校通过持续性的体育课程的培训,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而在校期间学习的一系列的体育技能又为走进社会之后的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学校体育是学生对自身体育能力与技能构建的基础环节,是学生进入社会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

2.2.2社会体育是对学校体育成果的检验

其实质是学校体育为社会体育提供基础技能与知识,在日后的社会体育实践中,学生是否能正常运用学校体育中学习到的体育技能,以及是否能够融合到社会体育中,都是检验学校体育成果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体育要适应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与社会体育进行有机结合,保证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能够为社会体育的有效进行提供一定的人力资源保障。

3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互动发展措施

3.1加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在体育内容上的相互渗透

学校体育的教学核心就是结合大纲要求,制定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体育教学课程和内容.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健康第一、全面发展学生体育素质能力”为核心的基本出发点,充分参考社会体育的要求,以社会体育为导向,培养具体性的人才,要具有民族特色,体育教学的进行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够使学生树立终身健身的基本思想,使其进入社会后,仍然有意识的去进行社会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的发展.加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在内容上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指的是从学校体育教学出发,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社会体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另一方面从社会体育方面出发,社会体育的发展又能够为学校体育提供导向作用.学校体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社会体育的目标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社会体育目标与学校体育目标之间存在根本一致性,学校精心选择课程项目,体现科学化、服务化、人性化的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全面身心健康的培养,重视与社会体育的有效衔接,为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社会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促进学校体育人才与社会体育的相互融合

体育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各大院校来进行,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动融合的一大表现就是学校为社会提供相应的体育人才,为社会体育的有效顺利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而学校体育人才与社会体育的有效结合必然能够推动社会体育向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等发展.目前就我国来说,许多高校都在专业上增设了社会体育专业,培养了大批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为社会体育事业的开展提供了一批专业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新颖以及教学特点鲜明、团队协作能力强的社会体育教师人才队伍.社会体育还为学校体育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如:“健身教练”、“私人教练”等职业,这些体育人才日后就业方向大部分是社会体育中关于健身的一些方向,这就为学校体育人才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为社会体育提供了专业的人才队伍.两者之间互动发展,互相融合,为各自的发展提供了相对适应的广阔发展平台.

3.3加强与拉动外界力量的参与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并不仅仅是两方面的问题,更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加强外界力量的参与.政府要重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相互作用关系,做好外部协调,对两者之间发展的相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研究,一些重点内容要制定相应的法制法规来进行制约和平衡,从国家与法制层面落实“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相互融合”这一重大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的具体实施是个巨大而又复杂的工程,需要借助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系统,在借助政府力量的基础上,全民参与,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全社会、全民族参与的体育活动,树立全民终身体育的思想.

3.4转变教学理念,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求

学校体育要以社会体育需求为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理念,以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突破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创立新型开放式教学模式,将社会体育积极、科学、健康、合理的内容引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较早地对社会体育内容进行接触和更好地理解.其次,学校体育在进行社会体育教学系统构建时,一定要以社会体育为向导,充分发挥其指挥棒的作用,要以社会体育的实际需求为核心,建立起有效性、普适性与实用性相互结合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与新模式.

3.5设施设备资源共享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学校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为各院校配置了相应的体育器材与设施,给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相应的体育器材设施保障.同时,学校体育教学为社会体育提供了人力资源与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学校体育设施充分利用的情况下,适时、适量的向公众开放,为社会体育活动提供场所与器材,在人才与设施上实现资源共享.

4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4.1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故社会体育也有了较为迅猛的发展.然而社会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与学校体育的有机融合,只有借助学校体育的广阔发展平台,深入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传播体育知识与技能,掌握基础体育技能的必要性,才能为群众开展体育活动作出适当的引导,满足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4.2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机融合,促进体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目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将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进行有机优化与融合.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因此,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发展,资源共享成为目前我国体育事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学校体育由于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在资金与教师队伍方面资源相对充裕,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如能进行资源共享、有机融合,在软硬件设施上综合优化与整合,既能使学校体育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发挥其最大价值,又能使社会体育最大限度的“继承”学校体育的优良传统,从而促进双方各方面的融合与互补性发展.

4.3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完美结合,是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保障

在当今社会发展与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终身体育的思想必然成为全民健身的主流思想,而学校与社会这两个最大的体育承载平台,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学校体育是基础,社会体育是延续,二者之间在新世纪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进行优化整合与有机结合,首先,能够使学校体育得以延续和发展,其次,能够使社会体育得到相应的资源与师资等技术保障,二者的完美结合为终身体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与支撑.因此,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进行完美结合,是终身体育形成的必要前提条件.

篇8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南昌航空大学社会体育专业2007、2008、2009届毕业生,研究对象总数为126人,其中男102人,女24人,男女比例为17∶4。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和互联网等查阅历年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相关文献。

2.2.2访谈法

走访相关领导,就业工作指导老师及本地就业工作的毕业生,电话访谈或QQ联系外地毕业生了解就业情况。

2.2.3数据分析法

对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类研究。

2.2.4逻辑分析法

对资料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比较。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南昌航空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分析

3.1.1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毕业生就业率是评价一个专业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定程度反映着专业办学质量的好坏,同时毕业生就业率还直接决定招生和办学规模。表1显示(来自体育学院学生就业资料),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上升,进一步访问得知,面对社会的各种压力,毕业生不得不改变之前传统的就业观念,现在本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大多数形成“先就业再择业然后创业”的就业理念。说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更新很快,贴近社会进程的发展现状。

3.1.2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区域

由表2可以看出,南昌航空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大多数选择留在本省及生源地,离家比较近,不愿独自走出去闯。还有很多选择了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大中城市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逐渐改变,他们更愿意“走出来”,远离父母的庇护,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3.1.3社会体育专业女生就业情况

南昌航空大学社会体育专业2007、2008、2009届毕业生共126人,其中男102人,女生24人,男女比例17∶4。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由于天生的自身缺陷,许多用人单位考虑女生未来工作几年会结婚、生育哺乳等一系列假期,而选择不招聘,性别歧视一直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社会原因。据调查统计得知,南昌航空大学社会体育专业2007~2009届女毕业生共24人,升学率为16.7%,一次性就业率为83.3%。可见社体专业女毕业生就业积极性高,就业概率大。

3.2影响南昌航空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分析

3.2.1外部因素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载体,要依据社会体育专业自身的条件和优越,要结合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大学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社会市场需求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所以培养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和一专多能的人才既有共性,又具个性,具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的课程设置要考虑学科相应的课程比例,专业课和综合素质课程设置比例,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例等,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3.2.2自身因素

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方式也随之改变。拓展就业领域,一专多能,强化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择业理念,加强学生的就业规划和指导。同时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要不断拓宽知识面,用知识武装自己,全方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时了解社会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自我定位,确定正确的择业目标,树立良好的心态,在求职中抓住机遇。

4对策建议

4.1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

目前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总体形势看,存在着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之间的供需错位问题。特别是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忽视课程设置,对社会体育领域工作不积极,改行易业现象普遍。高校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使专业设置、招生、培养、投入等与就业挂钩。

4.2高校的就业工作指导与就业教育

由于编制原因大多数高校没有专职就业干事,就业工作人员均不是相关专业出身,欠缺就业理论知识。科学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工作思路创新不够对就业工作的投入有欠缺,无论是在人力、设备、经费上的投入都明显不足,所以高校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努力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是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国情省情教育和就业政策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确立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

4.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就业渠道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缺少社会经验,缺乏职业素质,不了解就业环境,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所以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要充分利用大学时光,用知识武装自己,拓宽知识面,全方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毕业生要及时转变就业观念,适应社会市场需求,找到自己立足点和发展点,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篇9

2.教育社会学的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 

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4.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及理论建构

5.论学科体系中的教育社会学  

6.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本土方法论 

7.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探索中需要澄清的三个问题

8.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交织——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一个内在焦虑

9.从二元对立到多元综合——教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

10.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新论

11.“社会理论”的兴起对教育社会学意味着什么

12.当代教育社会学方法论特征探析

13.从“纯粹主义”到“实用主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动向

14.从教育社会学视角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负面社会影响

15.当前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

16.20世纪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探索

17.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

18.国外教育社会学的新发展

19.整合学术与职业的分离 构建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20.我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与演变(1979-2005)——基于对教育社会学重建以来概论性著作的文本分析

21.忧伤与愤怒:教育社会学的情感动力——以涂尔干、麦克拉伦为例

22.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其生存困境

23.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二十年:回顾与反思

24.教育社会学就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吗——从“教学要点”到“教学难点”

25.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论”百年概要  

26.走入日常生活的教育社会学

27.马克斯·韦伯与教育社会学研究 

28.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29.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30.近十二年美国教育社会学的前沿主题与热点领域——基于《教育社会学》杂志刊载文献可视化分析

31.“谁的?”与“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种知识学设问

32.我国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困境及突破

33.陶孟和与中国大学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端 

34.涂尔干的实证主义与教育社会学

35.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反思

36.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与模型建构 

37.雷通群与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学术史的视角

38.论当代教育社会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39.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可能路径:基于米尔斯的启示

40.理解课堂教学权力——美国教育社会学和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综述 

41.教育社会学何为——教育社会学学科特质的再反思

42.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冲突理论述评

43.论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

44.雷通群与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传统

45.有效教学:目标、要素及理想模型——一种教育社会学的审视

46.教育社会学的流变与智慧:由A.H.Halsey等人所编三本教育社会学文集谈起

47.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及评述

48.试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地位

49.近20年来美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论题与前沿演进

50.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学生文化  

51.论雷通群对教育社会学中国化问题的探讨

52.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困境及应重视的问题

53.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叙事的特征分析

54.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困境 

55.21世纪初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原创性探索 

56.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图绘布迪厄教育社会学 

57.教育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基于问题史的研究  

58.教育社会学的功能论和冲突论——兼论两种理论对我国教育现状的解释

59.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初探

60.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

61.教育社会学拓展的可能空间 

62.Bernstein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 

63.科尔曼、教育社会学及经验研究——《教育社会学手册》及其中译本评述

64.成为“教育知识”: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视野下的教育知识变革

65.教育社会学“结构与行动”关系嬗变及启示

66.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视野 

67.困境与挑战:教育社会学中的实证研究

68.信息化教育社会学

69.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

70.我国“择校”现象的教育社会学阐释

71.再生产·抵制·拓殖——新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进展

72.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之味”——关于教育社会学的一个学科自觉

73.理论建构、学术共同体与社会基础——当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进展反思

74.论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及理论框架

75.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文化与精神遗产:以陶孟和为例

76.简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77.对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再思考——基于教育促进社会进步的向度

78.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反思

79.20世纪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回顾

80.台湾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策略:一份个人笔记

81.“艺术教育社会学”成为学的思考

82.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困境及应重视的问题

83.教育社会学断想——教师角色理论探析 

84.素质教育三论——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反思 

85.对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86.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

87.试谈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88.教育社会学百年进程

89.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反思

90.从“学科建构”到“问题解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思路转向

91.从对立走向融合——从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反思教育社会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92.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三重立场 

93.青少年行为偏差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94.教育社会学的措辞学批判与反思性转向——以常识问题为例

95.站在教育的边缘思考——试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精神

96.谁的背后? 何谓背后?——教育社会学学科立场之反思

97.卢绍稷与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基于学术史的视角

98.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建构的起点

99.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者群体及其特征

100.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01.关于社会转型期教育社会学使命的思考

102.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基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

103.网络教育的教育社会学批判 

104.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趋向透视

105.论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 

106.论教育社会学的性质

107.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108.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思想除魅——作为符号权力的文化 

109.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发微 

110.我国高校教育社会学课程及教材状况分析

111.教育社会学中的知识与课程

112.近代国外教育社会学在中国的译介与导入

113.远程教育社会学:从分支研究领域到分支学科

114.课堂师生互动的教育社会学探析——Leary课堂互动模型的引入与发展

115.教育社会学在苏联的形成与发展 

116.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及影响

117.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要素之探讨

118.略论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的转变

119.学科视域下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120.叙事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从教育现场到研究文本的转换

121.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探析

122.刍议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 

123.“新”教育社会学产生的归因分析

124.教育的新制度主义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理论和实践

125.教育改革社会学研究的兴起及发展路向

篇10

1.1排球教学目标过于强调排球知识、技术以及技能的掌握

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在课程前期很喜欢打排球,并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刻苦练习排球技术,所以,在课程前期教授的知识、技术学生掌握的较快较好;然而随着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逐渐衰退,而以强调掌握排球知识、技术为主的学习目标,不再有足够的内驱力驱使学生去完成剩余的教学内容,所以,出现了排球教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学生练球先爱后烦,渐渐不玩。因此,目前的排球教学目标任务必须进行改革。

1.2排球教学技战术内容繁多

目前在课程数逐渐压缩的情况下,一学期30多个课时要完成传、垫、扣、发、拦等部分技战术教学内容,而一节课只有100min,讲的多,练的就少;讲的少,出错就多,练习效果就不好了。结果是,排球技战术样样都教,项项都练,个个都拿不出手,社会体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不是社会需求的排球项目的指导者,仅仅是排球运动的参与者和体验者而已。因此,排球教学内容要改革。

1.3排球教师的个人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气排球运动在社区、企事业单位普及起来,同时也渐渐曝露出一些问题,排球教师了解气排球与传统排球的区别与联系,教出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能够给予气排球爱好者正确的指导,教师了解新时期排球要教什么,社会需求哪些排球人才,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哪些指导,新时期对排球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2休闲视域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排球教学改革的启示

2.1对教学目标的启示

不可否认,竞技体育技术教育观、身体素质教育观在特定时期促进了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然而,时代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有必要重新确定高校排球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以满足时展和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曾经“高中拼3年,大学玩4年,毕业5年有房有妻(夫)有孩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良好的校园环境更便于生活学习,而他们打排球不再仅仅是为了学技术、修学分,也不只是为了增强体质,更深层次的需要其实也许仅仅是为了休闲娱乐,缓解各方面的压力。试想,为了完成学技术、修学分的目标去练习排球,一种结果是压力有可能得到减缓,另一种结果可能截然相反,恰恰又增加了学习排球的压力。再试想,为了休闲娱乐、缓解压力的目标去练习排球,结果会是怎样呢?“太极精通才逍遥”意思就是掌握精通了技术、内涵才能体会到真正的乐趣。那么,排球练习者要想在这项运动中逍遥自得,内心就会产生学习排球技战术的内驱力,一旦掌握了些许技战术,就会在排球运动中体味到一些乐趣,玩得越得开心、越自在,说明掌握的排球技战术越多,他掌握的排球技战术越全面,就越能体会到逍遥自在,体味到内心的快乐。

2.2对教学内容的启示

目前的排球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练习效果不佳,更谈不上将打排球作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怎样改革排球教学内容,才能更适应时展的趋势,怎样改革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满足社会需求和实现个人价值双赢的绝佳契合。研究表明,情感体验是教学的核心,人们参与排球运动时获得的兴奋、满足、成功、自由、愉悦等感受,这些情感体验应作为排球教学内容取舍的标准;教学内容要与现代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紧密联系,注重通过排球运动反映现代生活的休闲价值观;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展现人的个性魅力,以适应学生的休闲价值观和社会的休闲需求;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个人发展需求,以保证学生持久参与,最终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例如: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可将传统排球项目衍生出的软式排球、气排球作为部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发挥这些项目场地小、球体轻、更安全、更简单、易掌握等特点,将大众健身与休闲、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2.3对教学方法的启示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式教学,贯穿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同时,注重情感体验的运用,使学生既能学到排球技战术,又能体验到排球项目休闲娱心的一面。

2.4对教师培养的启示

教师的休闲意识与改革意愿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排球教学改革的成败。所以,要先了解高校排球教师对休闲的认知程度,继而慢慢提高其创新教学的意识,最终满足社会和学生对排球休闲功能的需求。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参加排球运动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关注排球运动给人带来的健康和休闲娱乐。所以,以休闲娱乐为指导的排球教学,其教学实施的各个方面都将发生变化,即休闲化的教学目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人性化的教学方法等,教师站在学生个性需求的角度,以休闲为目标、引导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作者:李爱增 任艳红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梅峰,王守峰.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110-112.

[2]黄明举.从休闲体育的视角谈广西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D].广西师范大学,2008.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4]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6.

[5]陈克宗.大学体育课程的休闲性[J].国民体育季刊,1987,27(3):26.

[6]郑光庆.休闲运功与体育教学的结合[J].国民体育季刊,1987,27(3):9.

[7]彭.休闲运动与体育教学[J].体育学刊,2001,8(5):121-122,125.

篇11

1.人文社会学和体育的相互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也越来越重要,也正是由于要满足社会和人类的需求而使得体育产生,随着人类和社会的不断变化体育也随之变化。而人们是组成社会中的一员,他离不开社会生活,与社会中的衣食住行都紧密相连。人类自身具备的社会属性、在社会发展中体育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了体育科学这个对社会人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科学,它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性质。人是体育的承受对象,人和大自然是体育发展延伸的基础,而人与社会才是体育人文与运动发展的直接性与决定性因素。根据人的社会性这样方面来对体育进行研究,换句话说通过利用体育作为社会过程的研究对象,要具备与人的社会相适应的活动特点,也就是说从体育方面的实践上而言,是社会关系和体育活动的各种形式两者之间的统一;以体育近年来的发展角度而言,是自觉性和自发性两者之间、能动性和目的性两者之间的统一;通过以体育发展是社会机制方面研究,是主观性和客观性两者之间的统一。通过在这些方面结合成一个统一体,组成了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对体育进行研究的依据。社会发展是体育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对体育人文社会可续的研究过程中不但会涉及到体育实践的问题,还会与研究成果的增加以及社会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利用对体育科学社会功能了解,不仅能够认识到体育科学在科学体制中的重要性,还能够促进体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不断健全体育科学机制,了解体育科学哪些方面能够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效果和意义。体育正是因为社会的需要而出现的,也决定了他在人文科学中的独特意义。

2.社会学过程论视角下的体育人文

在社会过程理论中主要所要强调的是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赖、依靠的关系,它与微观经济学中所讲述了社会行为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与洪湖氨经济学中涉及的社会结构理论也是千差万别。通过仔细分析会得知,它已经打破了在过去人们对于社会学的理解,以一种新的方式去理解社会学中的二元对立,并且它还试着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社会观点和理论,从而消除这种新旧矛盾的现象。它的主要观点是在社会中,人们不要过于重视在集体中的重要性和个体性,也不要过于侧重于社会性,而是要把握好尺度,通过分析研究人在社会中生活的各种形态特点,这样不但能够通过社会来限制人类的活动或者是受到社会的影响,还能够使人们在于其他人相互接触和相互依赖的行为状态中找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将这个新的理论提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诺伯特・埃利亚斯。在社会学过程论的观点之下,对体育就会得到这样的启发。

3.社会学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体育人文

在微观社会学内容中包括了符号互动理论,它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是有关相对较小的比较具体实际的一些社会问题。在符号互动论中的主要看法是在社会这个整体中,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与需要与人沟通,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都是需要通过一些符号来实现的。事实上每一个符号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它代表着很多的信息,它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在工作中,人们可以利用符号使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使得人们相互适应,达成一致并为之共同努力。这种社会学符号互动论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出生于美国的布鲁默。事实上,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心理暗示是影响体育的现场发挥、体育成绩的取得的重要因素,对于那些工作年数不较多,工作经验丰富的体育教练来说,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是特点,在体育训练过程中除了要训练出一个体育技能精湛的运动员之外,在训练过程中还要为运动员灌输一些积极的思想,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是他们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取得良好的成绩。事实上,教练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体育培训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这样能够让参赛运动员具有一颗必胜的心理,在赛场上始终胸有成竹,大脑中只有必胜的信念,不去考虑失败和后果。这样,在比赛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胜利的几率才会更大。正因为这种没有顾虑的比赛,才能够使得动作、技能和战术都做到位。同时,在面对对手时,正因为运动员的自信心在气势上已经打败了对手,使得对手不断对自己产生怀疑的矛盾思想,从而在心理战术上取得胜利。正因为这种胸有成竹比赛态度和信念,才能够将教练与运动员以及运动员和运动员之间产生微妙的情绪变化,从而达到互动交流的目的。换句话说,追根究底这就是源于社会中人们的社会交流。

4.社会学结构功能论视角下的体育人文

第一,社会学在结构功能方面来看,通过相互联系的很多部分结合而成来一个有机的社会体,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具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是=在社会中占有其重要的地位,组成社会的这各个部分、社会整个与组成各部分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为了有效维护社会的生活秩序,保持社会整体的稳定性,首先就要保证社会要意见保持一致并具有统一的价值观。通过社会结构功能理论的观点得知体育也是组成社会的一个部分,在社会整个上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很多社会学结构功能理论学家曾经说过体育运动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具有较高的价值性和社会性的一种运动,它不但对社会人员具有积极的作用,还能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正面力量。除此之外,体育在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二,从社会学结构功能论的方面来说,体育在社会整合力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体育能够将社会成员的潜在并且不叫分散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社会体制。由于在整个社会中,人们的性别、种族、年龄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且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社会环境都很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往往会因为对某一个颇负盛名的运动学家、体育明星产生兴趣或者如痴如狂,使得这些看似没有任何交集的人们相互联系起来,产生了浓厚的亲切感、认同感以及团队之间的集体荣誉感,这种情感想要利用其他的方式去实现也是难以实现的。同一个道理,如果运动员也会对本国的运动明星、社会以及国家具有深厚的热爱之情,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的归属感、认同感不仅仅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小情感,还能够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促进我国社会的安全、稳定的发展。

第三,以社会学的结构理论视角来看,体育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发展方面趋于体育事业,像体育为主的产业化国家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体育事业的日渐壮大,体育事业得到的重点突破,体育事业的经济增长点日益更新,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资金,取得了巨大的财富。在1987年,美国在体育方面的产业年产生总值已经超过了587亿美元,在1988年的时候,体育事业方面取得了631亿美元的成绩,截止到1993年,这一年里取得的产生总值已经超过了700亿美元这个巨额数字。由此看来。体育事业在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猛,速度惊人。也正因为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使得很多的美国社会学家口称在美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体育事业已经独占鳌头。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已经不再担心人们的温包问题,并向着体育领域进军。在几年的时间里,经过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虽然与美国这样的体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实力差距,但是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5.结语

体育不单单是能够增强人们的体魄,还能够反映社会问题,是现实社会的一种缩影,它涵盖了各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体育,利用社会学所具备的特点以及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来欣赏体育,对体育进行阐述,并将体育分为多个方面进行剖析,这样能够使人们全方面、多角度的去看待体育,认识体育以及学习体育。而社会学的视角指的就是以社会学的科学视角着手,对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且了解问题的结构。本文所说的体育人文讲述的就是体育在多年来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对社会以及人类造成的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

篇12

社会课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认知社会。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最佳境界是从鲜活的生活实践中得到。但许多知识学生是不可能实践的。因此,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提供感性材料弥补学生感知的不足。

例如,教师在教《工业革命》一课,为了认识瓦特对工业革命作出的贡献时,可出示三幅图,即手工纺纱图、手摇纺织机图、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图,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从而激活了学生对工业革命意义的探讨。

二、对于情感目标,提供形象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社会课教学,包括生活常识、历史、地理三大板块。如果教师未考虑学生的情感,很容易从头到尾“满堂灌”,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那学生根本谈不上有兴趣。而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思维的火花”,学习兴趣决定着学习效果。因此,社会课教学的情感目标是不能忽视的。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要选择好媒体,通过媒体来提供形象生动的材料。例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师照本宣科的讲授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不如节选一段《珍珠港》,让学生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震撼人心的影视效果中去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结果。

三、对于思维目标,设置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思索。

社会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并不需要教师的“灌”,而是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得到的。教师应该本着尊重学生的观点,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来设置教学中的思维目标。要在社会教学中很好地实现思维目标,教师就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设计学生喜欢且愿意探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教《农业生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农业生产的地区性这一特点,教师可用计算机设计一段苹果和柑橘的对话,(苹果对柑橘说——欢迎你来做客。柑橘回答——你那儿太冷,我受不了。)学生看后,教师提问:1、你听了它们的对话,知道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长习性?3、这个小故事说明什么?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得到自己的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