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11: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关于农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于农业论文

篇1

农业是民生之本。农业发展关系经济发展全局。作为百业之本,我国农业自从改革开放后政策变化就不太明显。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政策落实,我国正式提出了新的农业发展计划,这必将带动我国经济的全局发展。工农经济性质的变化以及新的发展趋势这些都必然会倒逼我国的农业经济格局新发展新变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这样的形势下必然也要提升和发展,适应新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1]。便是本文索要讨论的问题。

一、农业转型期经济新特点

(一)工农产业性质的变化

中国建国之始,效仿的是苏联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这一模式,自开始到改革开放这种模式为中国工业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以至于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农业地位从封建王朝的百业之本沦落为工业、服务业的附庸。尽管农业在这段时间跟随工业快速发展的脚步,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农业想要真正发展还需要等待契机。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工农性质的变化,我国的农业经济模式必须改变。农业经济转型改革,是为了平衡城乡差距,也是为了更好的增强国家农业宏观调控能力。目前经济改革大趋势下,我国农业转型已经具备了条件,国家农业转型期已经到来,农业转型势在必行。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变化

我国城乡经过了四十年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形态,格局,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城乡之间的二元趋势已经逐渐缩小,目前国家城乡结构想要进一步得到优化,必须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福利状况和教育水平这些方面下手,更应该从农村发展之本农业经济着手整理。农业的发展,关系到了农村人均收入、城乡经济人均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速等方面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就必须要关注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要必然与之变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在这样的状况下深入了解城乡发展趋势、差异,将城乡之间的二元发展变成社会经济一体发展。

二、经济转型期农业转型新变化

(一)我国当前的工农性质变化为农业发展学科带来的变化

农业经济的重心应该不仅仅是简单的农业生产,而应该更加紧密的关注国家工农业政策,国家工农业发展之间的联系。目前,我国工业反哺农业趋势正在不断增强,打破了传统的农业政策,其更加注重农业经济生产全过程的研究。产品的深加工、绿色产品的发展、农产品产销销售链的发展、互联网+与农业经济一体发展、农产品的生产质量监察等方面都成为今后农业经济研究的重点。

(二)城乡二元结构变化为农业发展学科带来的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对这一问题倾注必要的、足够的关注。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传统的城乡经济正在一点点从量变向质变转化,农业经济结构在不断提升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性也随之提升。伴随城乡一体化,城乡经济生产要素的生产、流通、销售将成为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发展重点。

(三)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为农业发展学科带来的变化

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2]动包含着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多个方面,其政策为农业转型提供了保障。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将会深刻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走向生态化发展趋势,农业经济走向生态化是农业经济提质提效的关键,实现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便是实现生态化。农业发展学科必然将会向着可持续发展方面发展,与新技术贴合性更强。其次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必然会对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缓慢、发展潜力不足、农业发展前景受限等方面问题进行解决,全盘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能力,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将会更具备自己的部门独立性,提升起产业联系性,挺高农业产业国际化水平。

三、面对新特点、新变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新发展

(一)差异化学科战略

农业经济转型期,是农业发展全方面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已经将农业4.0政策提上日程,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应该将培养专业的农业化人才提上日程,早日为国家工业4.0做准备。就农业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在此之外要提升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性,通过农业学科独立性提升来提升农业发展的独立性、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培养可持续发展行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

(二)科研人才战略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想要做到转型发展,最重要的是培养科研人才。人才是劳动力,只有提升劳动力素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才能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我们的科研人才,要能具备吃的下苦,收的住心、忍受得了寂寞、愿意风险和付出的精神。目前,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新变化引导下,其理论内容、教学内容、科研内容必然随之变化,要适应得了变化,将提升自己与建设祖国的伟大理想联系起来,提升科研人才比例,提高科研人员素质。

(三)学科互补性战略

当前,我们所需要的人才不再仅仅是只懂得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人才,而是需要懂得国家经济各个部门与农业经济之间所有紧密关系农业经济的人才。只有具备行业前瞻性,才能正确管理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经济发展学科发展提供广阔前景。这就是学科互补性战略的意义之所在,命脉之所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转型期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科研发展意义重大。要深刻了解农业经济转型,了解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学科带来的变化,培养农业学科人才,这才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所应该做的。对政施措,这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提;众筹广议,这是农业经济发展学科发展的基石。要发展好农业发展学科,为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做好准备,真正为三农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马维东.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3,(22):15-15.

[2]李想,彭德远.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5,(6):145-145.

关于农业经济毕业论文范文二: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讨

摘要: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和生活,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形式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长期以来,人们过度的重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但却忽略了环境问题,付出了高额且沉重的代价,为此要在发展中调整方式。低碳经济讲究的是能耗低、污染低和排放少,因此对于我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非常重要。文章主要从我国农业入手,分析了发展中的存在的弊端,对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错略做了深入的探析,以期能够为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业经济;低碳经济;转变;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根基的稳固,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的稳定。由于长期在经济发展中没有足够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愈发恶劣,雾霾等生态问题逐渐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以更加环保、健康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核心在于技术和政策的创新,提倡的是能耗低、污染低和排放少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要将此作为农业发展的方向,调整农业经济体系,才能确保我国农业走向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

一、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

(一)环境污染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民接受教育的水平相对较低,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因而在农业生产方面,很多人创新性不强,不愿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新技术、新科技,仍然沿用传统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不仅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也导致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比较严重。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企业开始在农村建立工厂,给当地土地带来了很大的污染,一些农民由于认识不到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而继续在污染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进一步加剧了粮食污染的程度。

(二)农业科技滞后

农村地区一般都偏僻落后,农民大多都依靠种地和外出打工生活,整体生活水平比较低,再加上农村教育发展程度不高,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因此,很多农民的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对于新型农业科技认识不足,也不愿意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因此,在很多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推广与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农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

(三)农业产能偏低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都是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为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而且,国家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将支持的重点放在了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工业和服务业上,从而导致如今农业经济之后、农村地区落后的局面。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城市开始反哺农村,以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但是,因为农村地区广阔,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日,因而,如今农村很多基础设施,虽已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问题却仍然存在,尤其一些落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其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滞后,土地生产能力不高。例如,农业必须的水利设施,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是沿用20世纪中期修建的那些,不仅灌溉能力不强,而且损坏严重,也影响了农业产能的提高。

二、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渗透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相关概念是在21世纪初英国首次提出。不同的国家,对于低碳经济的要求也不同。欧美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少碳排放绝对量,而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少碳排放相对量。低碳经济实现的是世界各国的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低碳经济发展,以有效杜绝环境污染和气候改变,做到节能减排并促进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是一种强调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形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将有助于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土地、环境和大气的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还能提高农民保护土地、环境的意识,以及生产创新的意识,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采用新技术、新生产方式来进行耕作,这样,不仅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也会提高,最终,将会从整体上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污染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的,在确保人与土地、与自然、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农业高效、高质地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技术、新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产品污染。

(二)加强低碳经济宣传,提高低碳生产管理力度

目前,低碳环保理念在工业产业中,已经得到了大力的普及和宣扬,但是,在农业领域还没有进行大力宣传。农民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多,因此,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中,要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和推广。在实行低碳生产的地区,要加强对低碳生产管理的力度,当地领导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注意培养典范和标兵,让更多农民认识到低碳生产的好处,这样,将有助于低碳生产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三)提高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低碳环保成本内在化

在推进农业生产低碳化的道路上,促进低碳环保成本内在化,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我国农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目标指导下,政府应在坚持市场调控的基础上,加大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根据农业生产实践,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规范农业生产行为,以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例如,低碳环保税就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它将环境污染的成本,融入到农产品生产成本中,利用经济手段,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环境破坏及资源浪费等行为,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农业发展与保护环境和资源协调统一。

(四)强化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人是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实行农业低碳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培养出一批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头脑比较灵活、肯钻研的带头人,在此带领下,因地制宜地发展低碳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往往缺少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而,培养出一批带头人,将有助于加快农业低碳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农民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对于快速推进农业低碳生产发展进程,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农业低碳发展的问题,我国尚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了规范低碳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国家必须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只有以制度和法律作为发展的依据与参考,农业生产才会真正走上低碳发展之路。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农业实际的调查研究,使制度和法律的制定和完善,都切实符合农业发展的实际,符合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理念,这样,才会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变和农业机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农业走上健康、良性发展之路。

(六)加强新技术指导和培训,坚持走科学化发展之路

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化的目的,就是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此,在实践中,应当加强对农民的新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合理配置低碳农业发展的各项资源,以促进低碳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国家积极倡导走科学化发展之路,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科技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将能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农业、农村、农民都获得充分的发展进步。

四、结语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要改变传统粗放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和平衡,大力开发和利用自然能源和太阳能等新能源,逐步的改善农村环境,做好产业结构及社会、发展、生态三方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绿色、低碳、健康的现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2

“那”是壮族文化中最能代表稻作文化的一个词,壮族聚居地中很多以“那”命名的地名是其缩影。壮族的稻作文化,内涵丰富,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到各种独特的节日和隆重庄严的宗教祭祀活动等都与之有关,“那文化”和“那文化圈”的提出就是体现壮族稻作文化的一种极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传统。隆安也不例外,如那桐、那重、那朗、那门、那降、那料、那营、那昆、那湾、那可、那娄等地名,具有鲜明的“那文化”印迹。由“那”衍生出的节庆、祭祀仪式、传说在隆安壮民族文化中普遍流传,如四月初八农具节、六月初六芒那节等节庆和祭祀活动,《会走的谷子》和《再生稻谷》等民间传说,紧紧附会于稻作文化而产生的浓郁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农具节和稻神节这两个活动,与稻作文化紧密相连,是无可置疑和客观存在的。但是,仔细研究后我们会发现,其一,从东起我国的珠江口,西到缅甸西南部,南起泰国南部、越南中部、老挝和我国的海南省,北到我国的贵州省中部这一片壮侗语民族生活的区域内,分布着大量的“那”字地名以及与“那”紧密相关的民风民俗。但“那”字的原意,据刘志一的研究,“那”原生语义是“厚”“密”(指植物生长又厚又密的地方),以后就略微音变为“水田’,的“那”他认为“那”原先指的应该是野生稻生长的地方,后来才转化为称人工载培水稻田为“那”。从广西生长大量的野生稻来看,这个推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其次,壮语和壮族不是最原始的语言和民族,她是原始侗台语母体与原始越人(侗族)在和其他民族(淮人)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次生民族语言和次生民族。氏族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即新石器时代晚期,生活于隆安一带的壮族先民是骆越部落,该部族出现的时间为先秦至两汉时期,至宋时趋向于发展成具有共同特征的民族。因此,隆安围绕稻作农业产生的一系列活动应该是在语言出现和民族形成之后,时间比较晚。       

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南宁市坛洛和那龙一带发现5处打制石器点,这是南宁地区至今发现的最早人类活动遗存,出土打制石器94件,没有其他伴出物。这个时期的广西地区,气候温热,雨水充沛,植被繁茂,自然资源丰富,但生产力低下,以简陋的打制石器从事狩猎、捕鱼和采掘各种野生植物的根茎和果实维持生活。进人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在琶江一左江流域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早中期以分布于琶江两岸的贝丘遗址(图6)为代表,晚期发展为大石铲遗址(图7)。从发掘的顶狮山遗址、豹子头遗址、灰窑田遗址、鲤鱼坡遗址等贝丘遗址来看,第一、二、三期(10000一 7000年前)仍以各种水生动物遗骸—螺壳为主要堆积,并包含大量陆生动物遗骸,说明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仍以食用水生、陆生动物与采集食物为主,过的是渔猎、采集生活,农耕文化的痕迹则不太明显。到第四期(6000年左右),蚌器基本不见,堆积中不含螺狮壳,出现夹植物碎末的轮制陶器,而且在顶狮山遗址第四期的土壤样品中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稻属植硅石,此时可能已出现农业经济。    

有学者根据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遗址中出土的磨制石斧、锌、柞、磨棒等工具和陶器等推断此时已有原始锄耕农业出现,但这一结论与考古发现相矛盾。根据考古资料证明,新石器时代,广西一带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植被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如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出土大批野牛、野猪、象、鹿等动物的骨骸。因此,游修龄教授认为“广西的块根、块茎类植物源如薯菠、魔芋、芋等,是极其丰富的,这些植物的栽培加工要比稻作简便。这也是根茎类作物先于禾谷类驯化的普通规律。石磨和磨棒与其说是稻谷加工工具,不如说是根茎类加工工具更为合理”。这一解释更符合广西当时的生存状况。再者,在琶江两岸分布的十余处贝丘遗址,从顶狮山遗址的内涵来看,在距今100006000年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遗址面积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主要器类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技术进步有限,附近的豹子头遗址、灰窑田遗址、西津遗址也相似,这反映出南宁一带经济长期处在渔猎、采集的形态,发展极为缓慢。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采集、渔猎为主的贝丘类遗址让位给农业经济类型的台地遗址,南宁地区的贝丘遗址此时己消失,山坡类型的遗址则大量出现,琶江、左江、右江交汇地带汇合成的三角地带分布密集的大石铲遗址群即是这种变化的突出体现。这一时期的石铲,制作精致,工艺水平较高,是对之前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石斧、石锌的改良,反映农业经济有了很大的提高,说明经济生活已发展到以农业为主的阶段。   

篇3

青岛市拥有9家国家级、46家省级和7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3年上半年,其固定资产总额95.5亿元,主营业收入248.19亿元,出口额达16.12亿美元。从行业划分来看,龙头企业中种植业11家,养殖业5家,蔬菜加工43家,水果加工6家,花生加工26家,肉食品加工11家,面粉加工10家,水产加工13家,其他行业6家,企业行业覆盖农产品加工的各个领域。青岛市农业企业具有数量多、行业广、层次多和外贸强等特点。

(二)青岛市农业科技人才概况

青岛市一线农业科技人才资源丰富(附表),从人数上看农业企业科技人才数为142人,仅占总人数1696人的8.37%,拥有博士学位的企业有17名,占2.02%,硕士有6人,占1.79%,具有高级职称10人,占1.26%,可见无论从人数、学位、职称哪个角度来看,农业企业的科研型人才的比例都很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所占的比例分别是87.14%、98.21%、97.26%和94.46%,在人才的数量与比例上占绝大多数。在调研42家的龙头企业中,认为企业科技创新十分重要的比例达百分之百,在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中,选择人才缺乏的有37家,占调查企业的88.10%,可见科技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瓶颈。

(三)人才共享的意义

发达国家约80%的科研工作在企业中完成,我国由于创新体系尚未健全,农业科研还是以科研机构为主体,科技人才也集中于此,但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通过企业来完成。农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人才共享,是一种双赢的活动。一是可以提高科技人才的效率。实现人才的流动,特别是向企业流动,可拓宽农业企业选才用才的视野,弥补高端创新人才资源的不足,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理想模式;二是实现智力资源的共享。共享人才的同时对其所拥有的知识、技术、观念等智力资源也实现了共享,可大幅提升企业原有人才素质的提高;三是,建立企业与研究机构的信息桥梁。农业科技人才到企业,可在企业与原单位间建立信息交流桥梁,使企业能及时了解最新的科研信息,又能使原单位了解企业的创新需求;四是降低研发风险。科技创新特别是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是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需要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进行保驾护航,实现人才共享可提高科技创新的成功率;五是提高科技人才的素质。在企业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人才可进一步检验在原单位取得的理论成果,将大幅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其综合能力。

(四)农业科技人才共享的现状

在走访调研中,几乎所有的龙头企业都有与科研机构合作的工作,但大多数流于形式,对企业科技创新产生的实际影响很小,其中人才共享的主要问题有:政府唱独角戏。农业企业人才共享工作缺乏企业、科研机构和市场的有效参与,政府根据相关政策唱独角戏,各方对政府的倡导做形式上的回应,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导致人才共享内容上虚多实少,形式胜于实效,人才共享效果不佳;农业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脱节。农业科研机构的众多科技人才每年都会形成很多的科研成果,但由于与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不符,成果转化渠道不畅,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研与农业企业生产需求脱节严重;缺乏有效的共享模式。农业企业行业众多、规模不一,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政府在倡导人才共享时,往往忽视了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人才共享的模式需进一步改进。

二、农业科技人才共享中的问题

从调研中发现,青岛市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共享主要面临四大障碍:

(一)用人观念障碍

人的行为都受观念的支配,农业科技人才共享的观念障碍普遍存在于个人、原单位和企业中。多年来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人才,或深或浅都有“铁饭碗”的思想,通过课题、论文等“硬件”来提升职称、改善收入,到企业去挂职,需投入较大的精力,而结果却不明朗,还有人担心自己的知识产权会被侵占,致使在人才共享过程中,科技人才的主动性不强,甚至有抵触情绪;有些科研机构门户观念浓厚,担心核心技术的泄露和关键人才的流失,在人才共享的过程中口号叫的响,实际运作的主动性不高;用人企业由于担心核心技术泄密,想用人却又有防备心理,不想让共享人才担当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只让他们担当技术顾问的角色,这反过来会挫伤人才的积极性。

(二)利益分配障碍

人才共享的主要产出就是创新成果,但创新成果的分配往往会造成矛盾。一是成果的归属,研究机构提供了科技人才,企业提供了研发资金和创新条件,双方在创新成果的归属上一旦发生纠纷就会极大地阻碍人才共享的后续发展;二是创新成果的价值。从现行体制看,科研机构追求的是成果的数量和署名权,而企业注重创新成果所带来的市场利润,如果通过共享产出的成果无法转换成市场利润,企业参与人才共享的积极性会迅速降低。

(三)技术保密障碍

很多企业通过多年的生产经营,都有一定的核心技术与成果,这些技术和成果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稳定市场的重要资源,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存亡。在人才共享过程中,调研的企业有近半数担心其核心技术的泄密风险。科技人才在企业挂职的过程中,基于其自身的科学素养有可能发现企业的核心技术,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核心技术部分或全部有可能通过科技人才的流动和科研论文外泄,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信息交流障碍

信息交流是科技人才共享的基础之一,农业科技人才信息网建设滞后,缺乏对人才信息的整合与分类,阻碍了企业与科研机构人才信息交流,使人才信息缺乏统一性、连续性、长期性和权威性。使企业无法及时获取可靠的人才信息,还会出现信息滞后、信息失真和信息错误等现象。在调研企业中,约有80%的企业认为人才信息获取的途径不畅。

三、实现农业科技人才共享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规定的引导和法律保障

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是农业企业人才共享的前提,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对人才共享的鼓励和引导并给予法律保障,科研机构也应通过相应的规章鼓励人才到企业挂职,并根据挂职的实效予以考核。青岛市2011年通过的《青岛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第三十八条提出“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选派科学技术人员到基层、企业和农村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动……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的重要参考”,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也把到企业挂职锻炼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缺乏实施细则和可行的评价方法,人才待遇、用人模式、利益分配和知识产权等问题还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人才共享的实际效果因此也大打折扣。

(二)淡化“楚河汉界”的人才观念

人才是社会共同的宝贵财富,由于多年的体制原因,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门户观念浓厚,要实现农业科技人才共享首先要破除这种“楚河汉界”的人才观念。一是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各方破除门户障碍,为人才共享提供政策、法律、信息、服务等保障,促进人才的流动共享;二是农业科研机构应鼓励科技人才到企业挂职锻炼,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推进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切实利用科技推动农业企业的发展;三是科技人才自身要打破铁饭碗的思想,积极参与企业的人才共享活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四是农业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科技人才到企业挂职,为其提供配套的工作条件,使科技人才在企业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根据其贡献给予奖励。

(三)农业企业科技人才共享模式

张小明(2002)将人才共享的模式分为,人才租赁、委托共享、借用共享、跨行共享、购买共享、项目式共享、候鸟式共享等模式。农业企业行业众多,涉及种植、养殖、饲料、果蔬加工、肉食加工、奶制品加工、花生加工和农产品物流等多个行业。由于规模、行业不同,企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大不相同,根据国内外的人才共享经验,农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共享的适宜模式有三种:咨询式共享。是层次较低的人才共享模式,是指企业聘任科技人才担任培训、指导的顾问,为企业提供业务培训、学术讲座和技术指导等工作,特别是排解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项目式共享。是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将各方科技人才组成研发团队,共同开展科研工作,包括基础性研究、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等,要求企业与科研机构前期有较好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企业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联盟式共享。是人才共享的高级模式,是在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科技创新联盟的基础上的人才共享,以实现农业产业长期持续发展为目的,是在人才培养、新产品开发、科研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长期、稳定合作过程中的人才共享。科技人才在创新联盟的长期合作中,实现思想、知识和技术的交流,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创新的效率。

(四)构建农业科技人才信息交流平台

农业科技人才共享首先要实现人才信息共享,建立交流平台有助于企业、政府、科研机构间的人才信息交流,使企业能够聘用到急需的科技人才,科研机构也可通过信息交流了解企业的人才缺口,引导适合的人才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人才共享的效率,有助于人才才能的发挥。农业科技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可由政府或各涉农协会为管理机构,统一组织企业、科研机构的人事部门按统一标准建设“农业科技人才数据库”,依托于互联网络,构建人才信息的获取、整理、存储和机制,实现人才信息网络的专业化、行业化、系统化,并对单位免费开放,实现人才信息共享。青岛市已经建立的“青岛市科技创新科综合服务平台”(www.sipc.cc)包含了科技计划、科技成果、高新企业、技术合同、仪器共享、科技文献和科技融资等多个平台,如将人才信息交流平台纳入,将大大促进人才共享的效率和效果。

篇4

“普通野生稻是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普通野生稻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江西、湖南、福建和台湾等省(区),其中广西和广东两省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分布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而广西是野生稻分布面积最大的省区。自从1926年丁颖在广西的钦州、合浦及西江流域发现普通野生稻以来,随后进行了多次的野生稻调查。19781979年调查发现在14个市59个县240个乡镇有1100多个分布点,并发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生稻原生地,连片繁密覆盖28h/m2o 19941995年据高立志等人的调查发现,野生稻覆盖面积最大的是贵县,其次为来宾、武宣、桂平,此外,尚有许多生境特殊,与稻田隔离好的小居群如桂林雁山、临桂会仙九头山和崇左江洲青龙塘等。在上述三次的早期普查中,均未提到在隆安县发现有野生稻的分布。广西农科院于20世纪90年代末重对北回归线穿越的16个县市的野生稻进行调查时,在其他12个县市中均发现有野生稻的分布,但与隆安相邻的平果、德保、靖西、那坡并没发现有野生稻的分布直到1996年陈成斌等人对南昆铁路广西段野生稻的考察,首次在隆安县那桐镇陆屯和隆安县畜牧所后的岂横桐发现了普通野生稻,才将隆安县增加到广西野生稻分布的版图上。    

普通野生稻的传播主要有水传播、生物传播、花粉传播三种途径,“从普通野生稻在广西的广泛分布与遍及的江川河流来看,水传播是它散布的重要方式”。隆安县目前发现的野生稻分布于那桐镇上邓村一带和岂横洞,上邓村处于罗兴江河岸,而罗兴河是右江的支流。右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龙山,属珠江流域水系之一,在珠江流域中,西江水系是野生稻分布广、群居多、多样性丰富的地段,从隆安县目前野生稻分布的范围小且比较零散,又多分布于河流两岸的情况看,属于原生境的可能性不大,应该是通过流水的冲刷到隆安,碰到适宜的生存环境而繁殖起来。笔者曾考察过上邓的野生稻保护区,周边基本上是农田,在约200平方米的壕塘内生长着零星的数丛野生稻,分布面积和覆盖率都比较低。    

黄娟通过对广西14个区域27个居群690份普通野生稻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博白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其次为福绵、铁山港和象州,并将广西普通野生稻分为红水河一柳江一郁江一得江野生稻区、南流江野生稻区、百色独立区、北部山区四个区域带,其中红水河一柳江一郁江一得江野生稻区是广西野生稻分布最密集、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段,而百色独立区野生稻只分布于右江沿岸的狭小地区。百色地区是隆安的上游,隆安零星分布的野生稻极有可能是随着水流由百色传播而来。同样,薛艳霞等人利用24对微卫星标记分析来自郁江流域、红水河流域、南流江流域和桂北山区的普通野生稻623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得出的结论是郁江流域是广西普通野生稻多样性中心,琶宁居群的普通野生稻地理分布广、种类丰富,而扶绥居群遗传多样性异常丰富,这其中并没有隆安。    

综上所述,从现有研究的资料来看,无论从分布情况,还是现存保有量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看,隆安的普通野生稻在广西的资源并不占优势,更不突出,只是一般的普通野生稻。  

篇5

二、农业企业盈余管理动机

(一)内部动机

1、农业行业弱质性的特点。

农业对自然高度依赖,容易受到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加之基础薄弱,使得农业具有弱质性。尽管政府极其重视与支持农业的发展,投资周期长以及投资利润低下、多元经营决策失误、主营业务衰退等问题,使得农业企业整体业绩欠佳,因此农业企业的管理层为了提升业绩或者面对监管的压力有充足的理由进行盈余管理。因而,可以认为农业行业自身的弱质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盈余管理的发生。

2、农业企业筹资困难。

农业企业筹资主要有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两种方式。内部筹资主要是利用自有资金。自有资金的持有数量主要取决于经营业绩,我国农业企业投资利润低,整体业绩表现欠佳,自由资金的利用程度是有限的。外部筹资主要是债务筹资,包括发行债券、股票或者银行借款等方式。不论是发行债券还是发行股票,我国相关法律都有相关规定,尤其是对净资产收益率有严格的限制。对于投资利润低、总体经营业绩欠佳的农业企业来说,外部筹资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筹资困难是农业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

(二)外部动机

1、政府优惠政策的诱导。

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不仅关乎老百姓的生存问题,还决定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因而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的发展都给予高度支持,如:税收减免、出口贴息、财政补贴等。然而获得政府的支持是有条件的,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对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动设施项目实行财政补贴政策,扶持对象为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获得政府补贴,农业企业必然会利用盈余管理来弥补企业自身不足之处。

2、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在我国,公司进行上市必须遵循相关的规定,只有满足了各项规定的公司才能挂牌上市。具体要求包括:上市公司必须保持连续三年盈利,三年累计净利润超过3,000万,三年累计净经营性现金流量超过5,000万或累计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且无形资产与净资产比例不超过20%,过去3年的财务报告中无虚假记录。因此,上市公司有理由通过盈余管理操纵业绩以满足上市要求。农业企业也不可避免的为了能够上市而进行盈余管理。

篇6

【作 者】谢崇安,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K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3-0168-005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Yue People’s Bronze Vessel with Human Facial Stripe Decorating and the Agricultural Worship

――Analyzing concurrently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Pan Gu Incarnation Myth

Xie Chongan

Abstract: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at the yue people’s bronze vessel with human facial stripe decorating in the ancient times was concerned to the tradition of the ancestor and grain god worship,this tradition could be traced down the epoch before the Qin Dynasty and the Han period . Actually it is the style reflection of the decorating art,which was concerned to the blood sacrifice in the primitive agriculture. The yue people’s bronze vessel with human facial stripe decorating and the Pan Gu incarnation myth are also the different forms of the agricultural sacrifice culture.

Key words:bronze culture of the yue people;human facial stripe decorating ;agricultural sacrifice

上古越族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中习见人面纹装饰主题,它究竟起源于何时,能反映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与含义,笔者就此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学人。

一、越族青铜器人面纹饰的源流

越族青铜器中首见人面纹饰,可追溯到晚商青铜礼器,即著名的《大禾人面方鼎》,出土于湖南宁乡寨子山,器壁内有“大、禾”二字铭文①。

过去,学者们多认为它与所谓的“宁乡铜器群”都是由中原内地输入湘江流域的商代典型青铜礼器,但据铜器的合金成份分析,表明这些铜器为当地所产②。近年湖南宁乡“炭河里文化”的发现证明:商末周初,中原的华夏族已融合到湘江流域的越人之中。

“炭河里文化”的青铜礼兵器既有商周文化的特点,又具有地方的独特风格,其输入可能性的排除就意味着,远在商代中晚期,长江以南地区的古越族,就已能熟练地掌握青铜冶炼技术了。

宁乡“炭河里文化”的内涵较为丰富,属商末周初――西周晚期的城址,规模较大,内外都有壕沟,城内有几个时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有铸铜作坊,其产生于本地的青铜器与过去发现的著名“宁乡铜器群”属同一类型,可定为殷周式青铜器的地方类型。

耐人寻味的是,宁乡“炭河里文化”的陶器群与越系陶器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共性。例如,为数不少的几何印纹陶就属于南方系统,其中的釜形器,如敞口束颈、鼓腹圜底绳纹陶釜;敞口束颈、折腹圜底釜;敞口束颈、圆鼓腹圜底釜等器类③,都可以在广西的大化北景崖洞葬④、那坡感驮岩⑤、武鸣马头元龙坡⑥等地遗存中见到。这表明分布于湖南湘江流域的炭河里文化,是殷周式文化与百越系土著文化的融合类型。

长期以来,华南地区先后出土过大量的殷周式青铜礼器。最著名的就有湖南“宁乡铜器群”,其中有虎食人卣、兽面纹卣、《戈卣》、兽面纹瓿及铜斧、兽面纹大铜铙等等。再如,还有安徽嘉山、阜南等地出土的龙虎尊、觚、爵、等殷商器。此皆表明,远在商代中期,商文化已渗透到五岭以北的许多地区。

《吕氏春秋・恃君篇》载:“扬汉之南,百越之际”,这指的是长江中下游以南的许多地区为古代百越族群故地,这些地区自夏商周以来就不断接触华夏文明,因此,至迟在商代中期以后,越人的许多地区先后进入了青铜时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江西清江吴城文化及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文化遗存。多数学者认为:“吴城文化”是先秦时代百越支系――“干越”的青铜文化遗迹。

用人面纹主题作装饰,一直都习见于岭南等地的越族文化遗存。对此,罗坤馨诸先生都先后作过专题论述⑦。其代表性的器物有以下例子。

1.湖南资兴旧市金井干圹坳出土,春秋越式扁茎一字格人面纹短剑⑧。

2.广西贺州市马东村周墓出土,越式人面纹短剑⑨。

3.广西灵山石塘乡出土,越式人面纹弓形格短剑⑩。

4.广西柳江木罗乡出土,越式人面纹短剑[11]。

5.越南清化东山出土,人面纹铜短剑[12]。

6.广东四会鸟旦山战国一号墓出土,人首柱形铜器[13]。

7.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早期墓出土,人面纹羊角钮铜钟[14]。

8.越南中部茶邱遗址出土的汉代人面纹瓦当[15]。

从上述例子可见,它们与晚商的《大禾人面方鼎》,都一并构成了上古越族人面纹饰的文化源流关系。就此,蒋廷瑜[16]、覃彩銮[17]、李龙章[18]诸先生都曾先后指出过,岭南越族上古青铜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来自于岭北内地中原的殷周式青铜器。例如,宁乡“炭河里文化”的兽面纹铜卣,就与广西武鸣马头勉岭所出的兽面纹卣如出一辙。

二、越族人面纹饰考释

1.《大禾人面方鼎》是为祈祝农业丰饶而祀的礼器

2.原型:与农业血祭有关的头颅崇拜和猎头风俗

属“宁乡铜器群”的晚商《大禾人面方鼎》,它的造型纹饰是殷商式的,但人面纹主题及铜器铭文所反映的礼俗却是古越族文化的特点。因此,该器实为华夏族与越族文化融合的象征物。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大”字本义为大人之象,也有广大、尊大之意。“禾”字为禾苗之象形字,也有嘉谷之意。商代见有“壬申贞禾于河”的卜辞,是祈求之意,音近拜,禾是为谷物获得好收成而作的祈求之祭[19],这是商代有“禾”祭礼的确证。

此外,甲骨文和金文中,还有一个用来表示谷物成熟和时间概念的名词叫“年”,作从“禾”从“人”之象。它是用具有季节变换特征的栽培谷物来指事、象征流逝轮回的时间周期。“年”字作从“禾”从“人”之象,也意味深长地表达了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关系。《大禾人面方鼎》的“大禾”徽铭,“大”即为人形的正立之象,所以“大禾”铭文合体实为“年”字[20]。因为在甲骨文、金文中,出于书写的随意性,其构字的偏旁部首是不固定的,如著名的“司母戊方鼎”,唐兰先生认为其当改称为“后母戊方鼎”就是一例。在商代卜辞中,屡见有“求年”、“受年”的祈、报祭祀的记载,《大禾人面方鼎》也应与其相类似。

上述表明,宁乡《大禾人面方鼎》应当是为祈祝农业丰饶而祀的礼器。

事实上,“禾”在古汉语中是水稻的专称,据水稻专家丁颖、语言学家游汝杰等人的考证,古汉语的“禾”是来自原始壮侗语的借词,也就是说,中国最早的种稻民族是侗台语族先民,“禾”一词是随稻作农业的向北传播才植入古汉语当中的[21]。同时,“禾”在古汉语中也泛指人工栽培的各种谷物,所以汉语中许多栽培谷物的名词都从“禾”(如黍、稷等)。由此一来,农业民族文化中也派生出各种相关的农业祭礼。所不同的是,北方民族的农业主祭对象是“稷”(小米)神,其多见于《礼记・祭法》等记载,故《说文》称“稷”为“五谷之长”。与此相对,南方则不宜栽培耐旱的小米,所以古往今来之南方民族,其农业主祭对象都是“禾”神。宁乡《大禾人面方鼎》的发现,表明南方越族主祭“禾”神的农业礼俗真可谓源远流长。

那么,《大禾人面方鼎》的装饰主题“人面纹”与“禾”祭礼有何关系呢?笔者认为它应当是南方侗台语族先民――越族“禾”神与始祖神的象征,这就如同姬周民族将其始祖神――“弃”,视为农业“稷”神一样。《礼记・祭法》云:“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孔颖达疏:“故祀以为‘稷’者,谓‘农’及‘弃’皆祀之以配‘稷’之神。”就此,徐旭生先生曾指出,直到现代,陕西渭水附近地方还供奉有农神后稷的偶像,它是在一小屋里面塑一高约四五尺的大人头像,无身躯,俗称“大头爷”或“后稷头”[22]。其例子就如爱德华・泰勒所说,偶像崇拜源于万物有灵观,其本质是象征的,是人们用来作为某种精灵或神物的造像。而且,在地方性的祭祀、神喻等记述中,神和偶像是彼此的混合物,崇拜者大部分想像神生活在偶像之中[23]。

徐中舒诸先生认为,甲骨文的“年”字,是“会年谷丰熟之意”。又据刘源诸先生考证,在甲骨文中,祈求丰年之祭的主要对象也往往是同高祖先公、先王联系在一起的[24],如商代卜辞载:“贞于王亥年”,“王亥”即是商人高祖。这表明,考古与民族志资料与《礼记・祭法》的记载是相可印证的,也足证《大禾人面方鼎》的装饰主题“人面纹”当与“禾”祭有关。

为何人面、人首纹主题能作为祖神的象征?这与汉民族和许多少数民族一度盛行的头颅崇拜――万物有灵信仰有关。

在甲骨文中,“页”字为人之头颅的象形字,故古汉语的“颁”、“颂”等字皆从“页”。《说文》云:“颁,大头也”;“颂,(同貌)也。从页,公声”。段玉裁注:“下曰:‘颂,仪也。’古作颂,今作容(貌),古今字之异也。”故古文中“颂”也作“仪容”解[25]。

由于祭祖神之时需用人头偶像,故《诗经》之祭祖的庙堂乐歌又称为“颂”。《礼记・檀弓下》云:“君子谓之善颂善祷”;孔颖达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祷者,求福以自辅也。”

百越系民族中一直有盛行祖先头颅崇拜的习俗,其艺术表现就是常见有人首偶像。对此,陈国强诸先生早有论述[26]。中国史前时代的仰韶文化宝鸡北首岭、红山文化的石祭坛等遗址也曾出土过神人的面具偶像。事实上,南方民族志中所见众多的诸神面具就是上古偶像崇拜习俗的孓遗。

人牲祭祀、头颅崇拜的习俗首先是源自原始民族万物有灵的观念。许多古民族都认为人之躯体、头颅皆具有神力。例如,在阿斯马特文化中,人们通过割下敌人的头颅寻求力量,认为这样做能把储藏在敌人头颅中的性能量传递给胜利者和他们的孩子[27]。

东亚南部多民族源远流长的“人祀”、“猎头”风俗也是因此观念演变而来。如《楚辞・招魂》载:“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注:倏、忽,是庄子寓言的两个神名,《庄子・应帝王》曰:“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

“猎头”民族皆认为,猎获人头后所举行的祭头典礼都是以促进谷物生产为直接目的(如华南之佤族、高山族人),故《南州异物志》说:“交广之界,民曰乌浒……春月方田,尤好出索人。贪得之以祭田神也。”(转引自《粤西丛载》卷24)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农业祭礼的人牺牲也同样包括部族的首领。而且,古今民族志中屡见不鲜的为了部族共同福利而自为牺牲的神灵、圣王或祭司王典故,都与农业的祭礼有关。

例如,在古代埃及,农神奥西里斯的崇拜仪式便是以该神被阉的阳物为中心而展开的。神话说奥西里斯死后,其尸体被分解为碎块遍埋于全国各地,农业的好收成即取决于奥西里斯生殖力的传播。孟加拉的达罗毗荼人的农业祭礼,则是将人牺牲被肢解或焚化的每一部分散分到田地、谷仓等处,形成为一种共同分享的社群活动[28],与云南近代佤族的“猎头农业祭礼”颇为相似。

中国古代商王成汤祷雨于桑林的故事,就是象征性的献身祈雨。如《尸子》(辑本)卷上载:“汤之救旱也……以身为牲,祷于桑林之野。”《帝王世纪集校》第四载:“汤自伐桀后,大旱七年,殷史卜曰:‘当以人祷。’汤曰:‘吾所请雨者民也,若必以人祷,吾请自当。’”《文选・思玄赋》注引《淮南子》云:“汤之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乃使人积薪,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

叶舒宪先生指出,圣王、神尸、人牺三者本为一体,这是原始农耕祭典的一个世界性原型,其信仰根源是:圣王作为植物神或谷物神的替身,象征性地演出农作物生命的年周期的循环运动,藉此确保和促进大自然生殖力的更新与旺盛,求得生产的丰收与社会的繁荣。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等人认为,这种仪式性的杀死圣王的礼俗在西亚地区形成了农业宗教的基本节庆,从中又派生出基督教思想核心的“死而复活”(耶稣复活)的主题。同样,在中国农业文明中,也留下了以“死而复生”为中心的农神稷的神话及相关祭典[29]。

三、越族人面纹饰与化身神话的关系

根据上述人类学家的论述,它自然就使我们联想到南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化身的神话。郑超雄诸先生认为,在南方壮侗语诸民族中有关的神话之一,就有所谓的“碎胎化生创世”传说,它与徐整的“垂死化生创世”说可谓相似乃尔,说明两者之间必有密切关系,或者说,“垂死化生创世”型就是从“碎胎化生创世”类型演变而来;而“碎胎化生创世”神话类型很可能是从古代越人吃人肉而葬人骨习俗中演变而来[30]。

笔者认为郑氏诸说有较大的合理性,但论证还没有涉及到我们前述有关原始农耕祭典的这一世界性神话原型,以及产生这一创世化生神话的认识论根源。

据前人考证,“”当是南方民族的始祖神,也是开天辟地的创世神人。从“”的得名也可以与之相印证。

蓝鸿恩、农学冠诸先生认为,“”是讲古老故事的音变。今据布依族型神话的神名“戛”考,“”的“古”从“戛”音转变过来是可能的。布依族语音的“戛”有“独个”、“老祖宗”的意思。傣族的“盘”有首领之意,壮族的“盘”有“辈分”之意。

据古文献和民族志可知,“”有神通广大的神人、先祖、先知之意,其社会生活的原型是氏族部落的祭司首领。

关于“”的化身神话,最早见载于(三国・吴)徐整《五运年记》,南朝任《述异记》采录的“”神话内容更为丰富驳杂。清・马马肃《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云:

“元气鸿蒙,萌芽滋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

这便是“垂死化身创世”类型的神话。事实上,化身的神话,更多的是与农业耕作联系在一起。例如,常任侠先生《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象研究》引《盘王歌》云:

“起记盘王先起记,盘王起记造犁耙;造得犁耙也未使,屋背大塘谷晒芽。

“起记盘王先起记,盘王起记种苎麻;种得苎麻儿孙织,儿孙世代织罗花……”[31]。

总之,华南与东南亚民族的化身神话很多,大多与农业耕作相联系。

例如,彝族崇拜虎图腾,其神话《梅葛》有“虎化身”的内容。神话说天地形成之后,以虎头做天头,虎尾做地尾,虎……左眼为日,右眼为月……血为水,大肠为江,小肠为河……皮为地皮,硬毛为树,软毛为草,细毛为秧……”。此相类于化身的神话。再如,布依族开天辟地的始祖神――力戛,其化身的神话,也实为化身神话的翻版[32]。

日本学者大林太良等人曾指出,栽培植物的起源神话中,栽培物是由人的尸体化生或生物的呕吐、出血、分泌等变成,这类起源神话在中国南部及东南亚民族间都有着密集的分布,而这些地区恰好就是古代铜鼓的分布区[33]。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还不能把古越族的人面纹饰及其偶像崇拜与化身神话相等同,但前者与农业祭礼有关应当是无疑的。而且,化身神话的内容之一,也明示它与古代的农业祭礼――血祭是密不可分的,前后者都存在着一种原始思维的互渗律[34]关系。

参考文献:

①高至喜《论中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岳麓书社。

②李学勤《试论虎食人卣》,《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6期。

④广西文物工作队《广西先秦崖洞葬综述》,《广西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

⑤广西文物工作队等《广西那坡县感驮岩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10期。

⑥广西文物工作队等《广西武鸣马头元龙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2期。

⑦罗坤馨《人面纹羊角钮钟考》,《广西博物馆文集》(三),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⑧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P1099,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⑨贺州市博物馆《广西贺州市马东村周代墓葬》,《考古》2001年11期。

⑩黄启善《广西灵山出土青铜短剑》,《考古》1993年9期。

[11]刘文等《广西柳江县出土春秋战国青铜器》,《文物》1990年1期。

[12](越)黎文兰等《越南青铜时代的第一批遗迹》,河内科学出版社,P103,梁志明译。

[13]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四会鸟旦山战国墓》,《考古》1975年2期。

[14]广西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

[15]Ian C.Glover & Mariko Yamagata《占族文化的起源:从1990与1993年茶邱遗址的发掘探究中、印及本土文化对越南中部的影响》,《东南亚考古论文集》,香港大学美术馆1995年。

[16]蒋廷瑜、彭书琳《历史的足迹――广西历史时期考古手记》,P6-7,广西人民出版社。

[17]覃彩銮《骆越青铜文化初探》,《广西民族研究》1986年2期。

[18]李龙章《湖南两广青铜时代越墓研究》,《考古学报》1995年3期。

[19]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

[20]谢崇安《商周艺术》,P8,巴蜀书社1997年。

[21]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P100-108,上海人民出版社。

[22]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P44,文物出版社1985年。

[23](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P538-54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P120,商务印书馆2004年。

[25]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

[26]陈国强等《百越民族史》,P65-6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27]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P439-539,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8][29]同[27]

[30]郑超雄《神话与历史国》,《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1期。

[31]《说文月刊》第10-11期。

篇7

二、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保障措施

1.农业企业必须做好业务流程的再造和完善。(1)流程重组的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及实施阶段。首先是项目的初始阶段。这时应明确项目的内涵及意义,并由项目团队将需要改进的流程与企业的经营结果如提高利润率、降低成本等直接联系起来,使企业认识到改进流程的意义。然后,正式进入流程的分析及设计阶段。先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找出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在其中架设桥梁。然后据此设计出流程的各个步骤及衡量的标准。最后,提出从现状转化到理想状态的实施计划。最后,是流程的实施阶段。设计完流程并非万事大吉,实施阶段是关键。在这一阶段,要先定义实施的组织结构,与相关部门及员工沟通,并提供培训。(2)在流程改造的过程中,有几点关键因素必须注意:一是必须有高级管理层的支持,二是最好是由相关部门的代表设计,而不是完全依靠外力,这样才能保证新流程容易被接受、可实施性强。

2.组织结构上的问题及其解决。(1)在企业内部必须明确信息化建设项目负责人与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责,确保项目负责人与职能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权利平衡。在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中,项目组成员一般接受两方面的领导:项目组负责人和原所属部门负责人,一般情况下,成员对所属部门负责人的忠诚度更高,因此,必须明确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组内部的汇报关系,这样有助于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责任心的建立。(2)有效沟通和调节双方矛盾。为了确保项目在时间、资源、效能上的合理平衡,项目组负责人必须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沟通,除了让职能部门负责人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上理解和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重要性,项目组更必须帮助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了解项目各阶段所处的环境、工作任务、对资源的需求、项目进展等等,从而使职能部门对项目组和项目有充分的认识,了解项目的资源需求,从而帮助项目组的工作顺利进行。(3)确立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机制。在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随时都会遇到项目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要注意到,不是所有的矛盾都是容易解决的,或者说不是所有矛盾都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当两者的矛盾难以解决时,必须有一个机制来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这就从机制上确保了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从而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8

微型金融有助于降低农户的旱灾脆弱性程度,提高其抵抗力。微型金融可以帮助贫困农户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保障基本生活稳定;并且通过平滑消费,增强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可以增强贫困农民的信用水平,增强其获得资金帮助的机会。小额信贷有助于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水利、水电、农村电网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是旱灾脆弱性的主要原因。小微信贷的投入为水利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保障。小额保险公司提供的旱灾保险品种,改变了单一靠政府财政救灾的被动方式,通过实施市场化运作,更主动、更有效地减灾救灾,减轻旱灾给农户造成的损失。

(二)灾中:减轻和适应,增强抗灾能力

微型金融在抗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通过直接捐款和提供优惠贷款等形式,给受灾群众提供救灾资金等。保证灾中抗旱救灾贷款需求和农业物资的供应。通过开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特色农业贷款等绿色通道,提升对农业企业和受灾农户的贷款服务水平。加大贷款力度,满足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企业的贷款需求,保证灾中农业物资的供应;优先满足农户抗旱救灾的贷款需求,支持农户兴修水利、打井抗旱、购买农机具等抗旱救灾工作。积极做好旱灾保险理赔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后损失。小额保险提供的保险赔偿降低了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了受灾群众的自救能力,极大地避免了受灾群众因灾返贫,因灾致贫。

(三)灾后:恢复和重建,提高恢复力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抗风险能力差,许多农民因旱致贫返贫。金融保障机制对灾后的恢复和重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灾后生活保障。如粮食因灾减产甚至绝收,农户收入减少,生活受到影响,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可能不愿意贷款给农户。在此困境下,微型金融机构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合理配置资金,加大对灾区困难人群的融资支持,提供配套金融服务,保障灾区生活可持续发展。灾后生产恢复。通过微型金融的各种渠道筹集资金,用于灾后基础设施和卫生教育设施重建。优先安排资金支持农作物种植的灾后维护以及其他农作物的耕种;信贷支持农用机具的维修、灌溉设备的重新铺设和修理等。

二、创新农村微型金融,实现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微型金融机构的组织与管理创新,提高自身的抗灾能力在灾害发生时,微型金融机构只有自身抗灾能力强,才能更好地为脆弱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因此,提高农村微型金融机构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增强其抗灾能力至关重要。一是加强微型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组建专业的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团队,建立旱灾灾情数据库和旱灾预案体系,提高旱灾风险分析能力;二是建立利益相关者旱灾风险管理体系,密切联系外界防灾、救援等部门,及时跟踪旱灾预警信息,做好防灾抗灾工作。通过内部的完善与外部的协调沟通,促进微型金融机构获得可持续发展。

2.微型金融信息技术创新,提高防旱抗旱能力金融业对信息技术要求高,特别是灾害中的应急处理能力需要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和完善的金融信息数据系统作为支撑。然而,微型金融机构往往面临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和信息技术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运营效率,从而影响防旱抗旱的能力。因此,要运用信息和互联网技术推动微型金融快速发展。一是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传统运营流程,全面实现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降低操作成本,提高机构的运营效率。二是加大对微型金融机构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电子化信息化操作能力,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微型金融产品创新,帮助脆弱性群体灾后的恢复重建在帮助贫困群体减轻旱灾影响和脱贫方面,微型金融机构开发的紧急贷款、重建贷款、小额租赁等新产品,能有效帮助受灾家庭迅速重置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旱灾频发地区,微型金融机构还应该不断开发各种新的金融产品,实现微型金融产品的多元化,为脆弱性群体提供最方便、最适合的产品,保证灾后重建的顺利实施。如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创新保险险种,提高农民抗风险的能力。

篇9

一是财务人员与科技人员各自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并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缺乏主动沟通。二是科研人员不了解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要求,财务人员不了解项目经费的实际需求二者难以沟通。三是缺乏两者沟通的平台和制度,导致二者难以对经费预算、使用进行及时沟通。

二、对策与措施

1.改变立项办法

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主要是为农民提供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解决当地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共性问题,所提供的科研产品都为公共产品。也正因为如此,各级财政都给予很大的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所需的经常性经费都由财政供给,唯有其从事研究的经费必须通过竞争性科研项目获得。而现行的立项办法通常是由各科研院所、企业自行选题各自申报,立项单位组织专家评审,然后从中选择部分项目予以立项,而不是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要求由立项单位进行主动设计,连续支持。从而导致项目多、小、散,为项目而项目的现象比比皆是状况。这样的立项方法既不符合农业科研的特点,也给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带来难度,更不利于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提升。因此,应改变现有农业科研项目立项办法,实行主动设计,滚动支持的立项方法。采用这样的立项方法能有效改变目前项目多、小、散所带来的经费预算不准确、监督管理难的问题,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2.实行动态预算管理

如前面所分析,农业科研项目由于受其周期长、内容多、变化大等因素影响,立项时一次预算难以做到准确。应改变现有的预算方法,将一次性预算改为动态预算。其具体做法是,项目总经费确定后,以年度预算为主,年度预算允许根据上年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当年的实际需要,对不同科目经费使用安排进行一定的调整。如,上年因自然灾害导致田间试验失利,则允许下年度预算时增加相应的试验费和下乡差旅费、交通费等。实行年度预算为主的动态预算管理,不仅符合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和财政部门的年度预算管理要求,而且能够提高项目经费预算的准确,便于项目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3.建立项目经费管理信息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建立项目经费管理平台,将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全过程及时在平台上公布。这样做,一则能使科研人员随时掌握经费的使用情况,使之对经费使用进度与预算的相符性做到心中有数;二则能使项目领导、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人员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进行动态监管;三则能有效解决项目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人员与课题组成员之间沟通脱节的问题。四则能有效避免项目经费用不完或不够用以及项目结束后再进行经费调账等问题。真正实现项目经费使用的过程管理。

篇10

目前灌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水利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流失较为严重。长丰县水务系统现有编制人员582名,县水务局基层下设23个水管单位,大多数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养家糊口,致使电灌站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一旦遇到洪灾或大旱之年农业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基层水利管理人员生活得不到保障。2002年全县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安徽省水利灌溉基本水费的取消,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工资主要依靠灌溉水费收入,水管单位职工工资不能及时足额发放,致使基层水管单位职工的管理工作和正常生活处境较为艰难。

1.2灌溉供水与用水之间矛盾较为突出

长丰县2002年试行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过早地将农业灌溉用水用电推向市场。一是灌溉用水前,灌区农户往往抱着侥幸心里等天下雨不愿筹钱买水,而等到了连续干旱用水高峰期,又无法及时能够用到水,导致群众灌溉用水纠纷不断,供水单位与农户用水之间矛盾较为突出。二是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和农业生产“两工”(积累工、义务工)取消以后,组织农民工兴修农田水利的力度弱化,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也无法组织起由农民工参加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三是农民用水协会的水、电费收缴力度不够。拖欠水费较多影响水管单位的正常运转,拖欠费中的部分有政府买单,造成花钱买水者心理不平衡。

1.3灌区重建轻管现象依然存在

过去的农田水利主要靠集体来进行管理,但随着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形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农田水利管理机制名存实亡。农田小型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目前管护组织不落实,管护责任人不落实,管护经费不落实。许多水利设施建设时投入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建成后交付水管单位管护,由于严重缺乏管理经费和专业人才,致使机电设备闲置浪费,难以发挥灌溉作用。

2有关县区的做法、经验

2.1肥东县的做法、经验

一方面是为确保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灌溉引用水源,县财政预算安排1030万元作为引用水源费,农业灌溉引用水源费30万元。县财政根据当年实际从安徽省淠史杭灌区引水量直接支付,2013年实际支付水源费360万元。其它灌区引用水源费全部由财政预算300万元承担,2013年水利基层水管单位实际支出水电费480万元,不足部分从安徽省淠史杭灌区水源费结余资金中安排支付。2013年起肥东县不再向灌区农业灌溉用水农户收取水电费,农业生产灌溉、排涝电费由县供电公司凭电费单据直接与县财政结算。另一方面是县财政安排2013年水利系统人员及公务经费1200万元。县财政全部承担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用,2013年支付在职职工“两险”经费468万元,其人员经费实行财政定额补助。

2.2六安市裕安区的做法、经验

一是水电费收入统一纳入区财政统一管理。全区农业生产灌溉水电费由区水务部门测算后,分解到乡镇人民政府,由各个乡镇负责组织收取后上缴至区财政非税局,电费全部由区财政支付给供电公司,水费部分由区非税局按照30%比例返还给各个乡镇政府,用于乡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乡村水电费由排灌站凭供电部门单据及水利部门证明直接由区财政承担。二是水管单位按照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列入区财政全额拨款。裕安区水务系统原有在职工作人员405人,通过水管体制改革后,现有在职人员148人,全部列入区财政全额事业编制财政供给。裕安区的水管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得到了安徽省水利厅等上级有关的肯定,2013年六安市裕安区被列为全国水利设施管护试点县区。

3对策建议

3.1均衡全县水电费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根据长丰县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的意见,参照肥东县和裕安区的做法经验,结合长丰县农业生产用水用电实际,建议长丰县自流灌区和一、二级提水灌区均实行每100t水费5.6元(水田33.33m3/hm2、旱地13.33m3/hm2);建议国有一、二级电灌站的电费每年200万元纳入县财政预算,由县财政给予支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2切实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确保供用水电工程管护资金

根据201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革提升的指导意见》(皖政〔2013〕66号)要求,建议县级财政应设立水利建设管理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足额计提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县级财政设立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专项经费,可从上级下达的农水项目和有关支农涉水项目工程经费中提取1%,用作水利工程管护。

3.3规范水电费收支行为,保障灌区用水用电管理正常工作

水费由县水务局或乡镇代收后足额上缴县财政,其中30%部分用于灌区水利工程设施的养护维修,灌溉水源费由县财政承担,灌溉和排涝电费由县财政直接支付给供电部门。建议县财政预算在原来每年600万元管护经费的基础上,逐年按照一定的比例继续增加管护经费;对于水务系统非财政供给人员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费用,县财政全部给以解决。

篇11

一、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培训管理势在必行

据统计,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85%以上,他们主要从事第一线的施工作业。因此他们安全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由于以下特点,决定了加强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势在必行。

(一)文化素质较低,建筑市场的农民工主要来自偏远的农村,大部分只是初小文化水平。据调查,有90%以上的农民工未参加过技能岗位培训或未取得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放下镰刀就拿起灰刀,不具备应有的岗位知识,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培训教育。

(二)农民工是工伤事故的最大受害群体。当前,很多工程项目要求二级以上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参加招标,“投标时说普通话,中标后则讲本地腔”,用工基本上是在本地劳务市场招聘。招聘的民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就连入场的三级教育也往往是走形式(少数工地甚至连口头教育也没做),特别是对那些刚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工,他们不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不了解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不能辨别危害和危险,有的农民工第一天来上班,第二天甚至是当天就发生了伤亡事故。还有些工程项目对分包单位实行“以包代管”,使得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有关的法规、标准只停留在项目管理班子这一层,落实不到施工队伍手上,操作人员不了解或者不熟悉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又缺乏管理,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所以,他们既是事故的受害者,又是事故的肇事者。从近十年来的伤亡事故统计情况反映,农民工的伤亡人数占建筑业伤亡人数的85%以上,是建筑业伤亡事故的最大受害群体。

(三)农民工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农民工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同时在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劳务市场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用工企业与“包工头”签订劳务合同,一些“包头工”随意用工、管理混乱,违法转嫁经营风险,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带来行业管理的困难。农民工是以劳务形式进入建筑工地,大多数是属于自愿、松散的临时性组合团体,每天站在十字街口的劳务市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用人单位则重使用、轻培训,安全教育很难落实,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

二、农民工队伍培训的现状

(一)培训的方式。目前,对农民工的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式。

1.社会力量办学。各地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他们一般开设建筑中专班,同时也根据建筑业的需要,开设职业技能技术人员的短期培训班。由于这些学校的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好,教学较为规范,故参训人员获得相应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较好。但近年来由于经费、编制、师资和生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学校濒临倒闭,有的甚至已经解散。

2.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主要是根据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的要求而进行的,每年一般是1~2次,而且针对性强,培训对象主要是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而较少涉及到普工这类人员:培训内容主要是新法律、新规范出台的宣传贯彻。在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下,这类培训带有强制性,是建筑安全教育的主要力量。

3.企业自身组织的培训。企业的培训是以三级安全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主,核心内容是企业及项目部的规章制度和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文件,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

(二)培训存在的问题。以上三种培训模式为安全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维持下去,但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管理部门培训力量有限,上岗作业人员无法普遍得到培训。特别是在施工高峰期,造成无证上岗、混证上岗的现象比较突出。二是部分技能培训考试走过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比如培训只发一些资料,没有进行理论讲解和实践,考试也不是很严格,有作弊的现象。三是培训体制没有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纵观这么多年来的培训模式,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水平,相对落后,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缺少专门进行技术服务培训的中介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也缺乏对这方面工作的引导和管理。

三、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与管理

加强对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首先我们要了解农民工的特点: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工程建设的认识少,实践经验更少,但他们勤劳、朴实、好学、肯干、能吃苦耐劳。我们应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以技能实践教育为主,以理论知识教育为辅,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2003]1号)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具体抓好落实。

篇12

1.机械型――拘泥于答案,不求创新。由于受中、高考阅卷设参考答案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讲评作业时都拘泥于参考答案,尤其是对一些主观题的讲评,只是照本宣科地对答案,不敢进行发挥,更谈不上创新了。如果学生的解答与答案稍有出入,就会毫不犹豫地判学生错,告诉学生该怎么答才符合规范与标准,考试时阅卷老师才不会扣分。

2.跳跃式――强调客观题,忽略主观题。由于缺少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没有做到分层布置或个性化布置作业。讲评时更多地强调容易把握标准的客观题,忽略一些难度较大且没有参考答案的主观发挥题和想象表达题。教师往往告诉学生,这种题目根本不会考,就直接跳过去讲下一道题,殊不知,该类主观题型的训练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此时教师若能和学生一起交流自己的见解自然能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3.功利型――与考试有关的详讲,无关的不讲。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作业讲评追求急功近利,与考试有关的讲,无关的不讲;重点考的详讲,非重点考的略讲;能抓分数的详讲,不能抓的不讲;课内阅读详讲,课外阅读不讲;新题型详讲,老题目略讲。在应试背景下,学生只会一味地记答案,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对语文的学习只有“文”的训练而没有“语”的表达。有些教师为抓住课外阅读考题,大搞题海战术,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分门别类,进行考前突击训练(初三尤为突出),把本来活生生的、充满人情美的课外阅读文本演变成机械化操作的“范本”,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二、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讲评的改进策略

农村学生质朴单纯,懂事听话,对老师绝对服从和尊重,这是导致以上语文作业讲评误区在农村初中普遍存在的原因,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业讲评的功能重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帮助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从而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即是说,要充分发挥作业讲评的教学反馈功能,要更好地把握作业讲评的人文方向。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

1.做好作业批改记录。作业批改记录,就是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把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登记、分析、归纳、小结和研究。教学实践证实,作业批改记录,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好帮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做好作业批改记录,首先就是要记录每次作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作业内容、难度系数、优生差生名单、迟交缺交情况等。其次,要记录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包括出错率高的题目及出错的学生姓名。再次,记录语文作业反馈的教学缺漏及失误,作业批改后记,小结等。

2.做到作业有效讲评

(1)面向全体,照顾个别。作业讲评要立足于全体学生,还要兼顾学困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语文教学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争取课课有所得,日日有进步。因此,每次作业讲评务必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不留疑难,争取堂堂清,人人会。

(2)内容严谨,讲求实效。作业讲评与课文教学一样,都要求严谨科学,切忌信口开河。具体表现为:教师用语要得体规范,正确到位;教师要机智处置各种课堂新生成的问题;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潜移默化中把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需求。

(3)情感投入,评出层次。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所以语文教师要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在语文作业中,仿写句子这种题型很常见,但学生往往缺乏真情,仿写出来的句子干巴巴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明的个体,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情感,就看教师怎么去激发。笔者认为,教师的深情范读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有这样一道仿写题“爱心犹如一缕阳光,温暖人们孤苦的心灵;爱心__,__。”教师若能声情并茂地诵读几句范例:“爱心犹如一阵清风,吹散妈妈脸上的愁云;爱心犹如一支魔笛,驱走人间的鬼魅;爱心犹如一场甘霖,滋润干涸的细苗;爱心犹如一道彩虹,架起人们沟通的桥梁……”学生自然会萌发创作的冲动,一旦感情的闸门打开,学生定能有更精彩的作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