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1: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国酒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化的培育需要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来统筹和引导。新时代背景下,群众广泛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将给社会公民群体的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在此背景下,社会公民群体将接受各种各样现实生活中可能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到的社会转型期的不良影响和反映,容易迷失方向,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通过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来引导社会公民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这也是中国化实现转变的核心和关键。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对于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问题,要运用正确的手段,树立素质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先进的中国化研究培养目标,积极应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保持中国化教育沿着健康可持续进步的方向发展。
二、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实现路径
(一)要在科学、合理、健康的路径下实现中国化健康发展。当前社会出现很多怪现象,如果这些不健康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继续在社会公民群体中传播,将十分不利于中国化的形成和发展。这种世俗化的价值体系一旦在社会公民中形成固定的关系观念,在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社会公民群体的个体发展将寄托在一种错误的方向引导上,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十分不利。同时,这个问题将会引起许多连锁反应,导致社会公民群体向着错误方向迈进。在此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中国化的培育需要跟现实生活相衔接,需要更有驾驭性和实效性,使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朝着正确的、健康的、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要在具有时代感、特色感和自由平等的空间中提升对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意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公民的各种中国化和潜在的意识容易被虚拟的环境所误导,导致一些公民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明显减弱,丧失对中国化的正确判断。这不仅对社会公民群体的思想教育产生了影响,也对中国化发展的进一步确立带来巨大影响。因此,要在客观条件下对中国化进行改造和再认识,要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使中国化建立在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成熟的氛围之中。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化的特点和内容应十分鲜明和丰富,建立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也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
关键词:巫文化;巫师;巫术仪式;巫术工具
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巫文化都曾盛极一时,甚至“在技术发达的现代文化形态中,仍有人相信巫术”[1]。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就西方而言,古希腊时期的荷马著作中就提到了巫术;古典时期最著名的女巫是传说中的美狄亚;贺拉斯《讽刺诗集》描述了女巫施术过程;《圣经》中包含了巫术的资料;从中世纪至18世纪晚期,西方强烈地反对巫术,根据《圣经》相关教条进行消除巫术的公审和处决,因此遇难者至少达数十万之众,英国移民将巫术带到美洲殖民地;直到20世纪,在西方仍有关于巫术之指控。在19世纪以来的学术实践中,对于巫术的研究,成为人类学的重要课题。其中较有理论价值的著作至少有《金枝》、《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巫术奇观》;国外学者对中国巫文化的代表性成果则有英国韦利、美国孔飞力、韩国文鏞盛的重要著作。就中国学术文献而言,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皆由卜筮而产生,故可视为巫文化之第一批材料,其后之《易经》、《山海经》等传世典籍保存大量巫文化的资料。秦人焚书,犹存巫书,汉代承平,除协书之律,自斯时始,有刘歆《七略》中的《术数略》以迄清代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数术类”所含等7大类巫术文献[2],这大致反映了当时官方意识形态中巫文化的学术地位与知识谱系。西学东渐以来,现代学术渐次建立,华人学者贡献出巫文化研究力作者代不乏人。检阅巫文化研究史,这些优秀著作至少有江绍原《发须爪:关于他们的迷信》、李安宅《巫术问题的解析》、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林履信《“巫”与“史”之社会学的研究》、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罗香林《流行于赣闽粤及马来亚之真空教》、许地山《扶箕迷信底研究》、饶宗颐《历史家对萨满主义应重新作反思与检讨》、王贵元《女巫与巫术》、赵仲明《巫师、巫术、秘境》、宋兆麟《巫与巫术》、高国藩《中国巫术史》、詹郸鑫《心智的误区》、胡新生的《中国占代巫术》、张光直、晁福林的同名著作《商代的巫与巫术》、罗义群《中国苗族巫术透视》、陆群《民间思想的村落——苗族巫文化的宗教透视》、王玉德《长江流域的巫文化》、陆群的《湘西巫蛊》、高国藩《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等。近些年来,颇多青年学子在博士、硕士毕业论文中对巫文化有所研讨,其中已出版或已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较高学术声誉者至少有:刘永华《The world of rituals: Masters of ceremonies (lisheng,礼生), ancestral cults, community compacts, and local temples in late imperial Sibao(四保), Fujian (China)》、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王章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范纯武《双忠崇祀与中国民间信仰》、晏昌贵《巫鬼与祀》;目前尚未出版的有这样一批:方燕《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四川女性》、张海燕《巴地巫文化与的关系研究》、李永远《中的巫文化考证》、林贤东《商代巫觋研究》、吴婷《文学人类学视野下的巫文化》、严玉《巫文化艺术的美学内涵》、杜鹃《中古时期西南地区的巫鬼文化》、赵丽彦《汉族民间信仰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康文籍《宋代四川地区民间信仰研究》、彭维斌《中国东南民间信仰的土著性》、储晓军《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文忠祥《土族民间信仰研究》。另有其它著作如日本藤野岩友著《巫系文学论》,其中第一章“关于巫”的论述,“通过引用丰富的史料,从巫的起源,巫与政治及祝、宗、史官的关系,全面论述了中国古代巫的兴衰历史,给人以系统的感受”[3],李星星《曲折的回归》有“土老师、苗老师、客老师”“巫文化与宗教并存”等节重点考察了四川酉阳今重庆酉阳的巫文化,白九江《巴人寻根》之第三章《巫风烈烈》,此类著作,虽非直接以巫文化为主题,仍值得予以关注。
绪论
当前的世界电影局势,美国独霸天下,国际化的电影产业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润,还向全世界传播了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民主自由强大的完美形象,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国的本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而中国落后的电影产业使得中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都危机四伏,本文所作的研究正在试图挽救这场危机。
一、中国电影必须走国际化路线
(一)电影的爆发力有多强
1.国际化的电影产业对经济贡献巨大
二十一世纪各国的成败最终决定权在于文化产业。当农业和工业这两个传统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日趋稳定,退居二线的时候,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核心产业,而纷繁庞杂的文化产业中,电影无疑是其中的最强动力。这是因为,从影响力,传播范围,巨大的经济收益以及对经济的推动等方面讲,电影因其强大的综合性,无以伦比的精神感染力以及精良的制作,集小说、音乐(包括MTV)、动漫、电视剧、电视节目众长于一身,并取而代之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推动力。
电影作为产业进行国际化的运作使得电影的商业属性被无限放大,一部时长120分钟的电影背后是一个超级庞大的电影产业群,从一开始的策划、筹资、招商,专业的剧本创作、论证,演员、导演、场地、的选择;到精良的拍摄、制作、特效、后期,贴片广告、赞助的运作,网络、电台、节目、杂志铺天盖地覆盖全球的宣传炒作,全球电影市场首映上映,再到DVD、蓝光、商标广告授权,付费电视、网络版权、图书产品漫画游戏开发等后续产品开发甚至多次上映。其产生的影响就更大了,像蝴蝶效应一样,一个小小的电影却引起了整个产业群的波动。
2.电影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广告走向世界
国际化的电影产业经营的是电影文化,它的核心仍然是电影的文化属性,软实力才是电影产业真正的蝴蝶效应。电影产业在创造巨大财富以及众多就业机会的同时,更帮助电影创作国家在世界上树立正面强大甚至完美的形象。因此,众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发展民族电影事业,壮大民族电影产业作为强化本国软实力,进而增强本国综合实力的不二途径。
小约瑟夫•奈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软实力的西方学者,而自从上世纪末开启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以后,冷战后的国际政治正经历着“世界权力的变革”和“权力性质的变化”,国家之间的竞争重心开始由军事、经济领域转向文化领域。由此,软实力开始超越硬实力在世纪之初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相对于“军事和经济实力这类有形力量”,而呈现出来的一种“重要的力量来源”,它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全球普及性和它为主宰国际行为规范而建立的有利于自己的准则与制度的能力”。软实力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获得国家所需要的能力。它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的基础之上,通过软性同化性权力而非硬性命令性权力去吸引并最终塑造他人行为,以达成全面影响的效果。只有当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广为流行并得到普遍认同的时候,软实力才算是真正提升了。
其中最典型是美国。从一战开始,美国就借助政治手段和经济力量强势推广美国电影,将电影作为大国崛起的利器之一。二战期间,好莱坞电影则成为美国推销其国家形象、民主模式,进行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美国正是通过电影这个美国最国际化的产业,从一开始就向全世界推销着美国形象和美国文化。如今,好莱钨电影已成为美国进行全球征服、文化殖民的强大工具,它在为美国攫取巨额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成功地将一个自由、平等、博爱、崇尚英雄、开拓进取、勇敢理智的世界救主形象推向了全球,美国精神传遍世界。我们大多数人已经觉得自由女神是美国的代言了,不是吗?
(二)除了国际化中国电影你还有别选择吗
1.电影首先带来的是经济财富
电影产业是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合体,在我们精神享受的同时,还拿出了我们的钞票。正如前面所说,二十一世纪各国的成败最终决定权在于文化产业。小小的电影,大大的产业,电影产业群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推动力,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重,更重要的的是它对其他相关产业推动作用巨大,甚至第一第二产业在它的带动下,也开始爆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影产业已经成为未来经济竞争的重点。而就目前来看,美国无疑已经先发制人,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是世界的霸主,而且目前还不可撼动,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中,美国牢牢地控制了主动权,而中国却相当被动,差距巨大。国富民才强,中国经济上的被动落后,直接导致了人民生活水平将会和发达国家拉开差距。事实就是,在我们高高兴兴的欣赏美国电影的时候,我们却越来越穷。很可笑却是现实。
2.不面向国际市场中国电影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近几年中国的大片,投资接近甚至超过一亿人民币已经稀松平常,而且往后的投资只会逐渐增长。按照百分之四十的票房回收,中国的国产片票房目前最高才四点一五亿人民币而已,如果这样算大部分影片是赔钱的,因为中国的电影到目前为止,还基本上是靠国内票房收回成本。而中国电影票房虽然连年增长,但这主要是整体产业的增长,分到单片的收益仍然相对有限,而且跟世界相比中国对电影的消费仍然是小国,再加上中国电影后产品盈利开发相当差,所以瞄准全球票房市场这块大蛋糕已经成为必然,所以从《英雄》开始,《十面埋伏》《夜宴》等都把收益瞄准了海外市场。市场越大收益越高,边际成本的效应促使中国电影必须走国际化之路。
3.中国人需要中国的电影世界也需要听听中国的声音
虽然美国电影已经称霸全球,还意欲统治世界,而且我们也并不排斥美国文化,但想想未来,如果美国电影真的统治全球,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很无聊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只剩一种颜色怎么会美丽呢,我们想看日本动漫、韩剧、冯小刚的贺岁片、周星驰的喜剧片、中国的功夫片怎么办?世界的多样才美丽,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文化孕育了多少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如果这些都被埋没,那将是多么可惜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独特和吸引人的东西,每个国家也是,中国人需要中国的电影,世界也需要听听中国的声音。
4.文化侵蚀危机四伏
东西方的价值体系是完全相背的,中国价值体系正如《礼记》所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以“致中和”为核心,也就是说,压抑人的个性,欲望,而实现一种和谐和秩序。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价值体系皆是如此,影响很深,当今中国虽提倡以人为本,但人们内在的价值体系以及整个社会的行为方式并没有改变,而且想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而西方的价值体系是以自由平等为核心。以人为本,提倡个性的文化氛围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是一种内在的积淀了。而这种文化正好与中国的文化相背,而且不得不承认,这种文化对年轻人来说更符合人性,更容易被接受。而如果现在的年青一代接受了这种自由的思想,必然会反对中国的价值体系,年轻人才是未来,未来的中国文化将如何被继承呢?如果中国文化的精髓不能被宣扬出来,与西方的价值体系相抗衡,那么中国文化的未来,危机四伏。因此,中国电影还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
二、其他国家对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启示
(一)称霸世界的美国电影是中国学习的最佳榜样
早在“1998年,美国的第一大出口行业既不是飞机制造,也不是农业,而是影视和影像出版业,出口总收入达600亿美元;美国视听产业(影视和音像)在国民经济中的排位,已由1985年的11位跃居到第6位”。同时,“在90年代初,在世界生产的4000部故事片中,好莱钨影片只占其中数量的不到一成,但是却占有全球票房的7成”,“到1995年,美国电影已占有欧洲票房收入的75%,由于卫星传播和有线频道的发展,美国电影在欧洲电视播放的电影也占到70%以上”,“到2000年,据美国电影协会资料,美国电影每年在国内的票房己经达到76.6亿美元的同时,还从海外电影市场得到了超过60亿美元,是美国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美国好莱钨电影已经在在全世界无处不在,好莱钨电影不但成了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也成为了美国的象征,同时也成为了世界电影的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说,“好莱钨已经征服了世界”,“我们正在变成一个好莱钨星球”。
美国电影产业的强大自然有他的原因,而且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一全球化的策略。据2010年3月12日美国电影协会(MPAA)的《2009年电影市场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美国电影全球票房收入再创纪录,达到299亿美元。其中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票房首次冲破百亿大关,达到106亿美元,占全球票房的36%。除有7亿多美元来自加拿大市场,其余98.7亿美元均来自美国本土市场,占33%。海外票房收入193亿美元,占全球票房的64%。一方面,美国电影产业成熟发达,是世界上电影最大的消费国。另一方面,美国电影的国际化策略使得美国电影产业收益颇丰。
二全球化必然要做立足做世界的电影。美国电影高票房,称霸世界也反映了美国电影制作精良,口碑良好,这正是因为,美国立足在做世界的电影。做世界的电影,从内容上上看,就是从人类共有的美好愿望和主流的价值观出发去做电影,自由平等博爱,人性解放,邪不压正,追求美好,个人英雄主义这都是人类所共有的。而且近年来我们也看到美国电影会去各个国家拍摄外景,选外国的演员,用外国的故事,这些都是立足做世界电影的表现。从运作上看,做着世界电影的内容,就是要将盈利扩展到整个世界的表现。同时,世界上最成熟的运作团队使得美国利用这些优势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去实现个人价值。
三收益多样化。从历年的营销统计看,美国电影的盈利模式按顺序一般包括“影院———电视计次点播———付费电视———音像租售———开路电视———衍生产品”等多级市场,此外还包括在海外发行的每一个国家和区域同样的多级市场。而在这些市场中,本国影院是电影的第一市场,一般来说,可能只占总收入的30%左右。可见,成功的营销模式已经让美国电影有效地规避了风险,同时最大限度的获取了丰厚的效益。
四专业化的分工。美国电影从大制片厂时代一脉相传的制片人中心制,使得美国不仅打造了分工明确的专业团队,而且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电影的品质在众多的监控下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叫好叫座,有效地避免了作者电影的市场风险。同时,专业化的分工也让美国成为最有效率的电影生产国,他们优质电影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二)日本电影用特色征服世界
美国电影在世界市场上的霸主地位令其他各国只能望其项背,力保本国电影市场不失,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美国文化相抗衡,日本电影绝对是其中代表。日本用一个特色征服世界,那就是动漫。立足动漫全球第一的基础,日本还成功地开发出了相当丰富又很受欢迎的类型片。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电影消费国。一战后电影开始蓬勃发展,二战中电影在军国的统治下,进入谷底,二战后日本电影达到顶峰,不管是高品质的电影数量还是观影人次都创造了历史记录,日本的电影观众数量于1958年达到顶点,这一年的电影观众为十一亿二千七百万人次。
电影发行量的最高峰是1960年,当年日本共制作了547部故事片,显示了日本在这一时间点上与美国、中国香港地区和印度一样,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生产国之一。面对好莱坞大量影片的竞争,日本电影仍然牢牢占据本国市场。七八十年代,受到彩色电视机普及的影响,观影人数锐减,日本电影再次跌入谷底,纵然日本电影的新浪潮影响巨大,也没能扭转日本电影的颓势,而美国电影趁机大举占领市场1976年,外国影片的票房收入有史以来首次超过日本本土出品的影片。但是低谷却是日本电影的蛰伏期,新浪潮也为日本电影积蓄了力量,从九十年代后期日本电影逐渐回暖,稳步发展。2006年,日本国产电影全年票房收入达1077.52亿日元,占总票房的53.2%(全年总票房为2025.54亿日元),比2005年的817.8亿日元提高了31.8%。这是长达21年来,日本国产电影首次在本土市场实现逆转,即日本国产电影票房超过外国影片,显示出日本观众对本国影片的回归热情。
日本电影繁荣的原因在于:
一日本经济发达,可提供充足资金。在80年代末,美国的各主要工业纷纷败在日本公司手上,而文化产业也是不甘示弱,索尼在1989年以近50亿美元并购了好莱坞电影公司之一的哥伦比亚,2005年4月8日,由索尼(美国)公司牵头的财团出资48亿美元收购美国好莱坞老牌电影公司米高梅的行动正式宣告完成。收购后,索尼将掌握7600部电影资产,从而在电影资料库方面,超越时代华纳跃居第一,这些电影资源可以大量地发行DVD,给公司赚来源源不断的钞票。这些都显示了日本资金投资电影产业的巨大雄心,更重要的是,电影的贴片广告帮助日本产品打入美国走向世界。
二日本电影类型成熟,而且是适合本国观众的类型。日本影片里比较成熟的类型有纯爱片、成长片、武士片、恐怖片、生活片、动画片。这些成熟的类型片是日本电影在长期探索中结合本民族的历史积淀,民俗风情所总结出来的适合市场运作满足观众需求的成熟片种,每年固定类型的影片有效地规避了票房的风险。
三动画,日本电影的名片。素有“动漫王国”之称的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在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占据六成以上。2008年,日本动漫产业的产值为3518.4亿日元,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二大产业。而动画电影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日本《电影旬报》1991年以来公布的各年度日产影片票房统计数据显示,动画电影票房基本占据各年度日产影片总票房60%以上的份额。一个特色已经足以让日本电影傲立世界。
(三)加拿大式的悲剧足以警醒世界
在欧洲之外的国家中,加拿大是“文化例外”说的最坚定支持者。加拿大之所以持这种立场与其国家面对的日益加剧的“美国化”趋势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加拿大第一位女性总理金•坎贝尔(KimCampbell)是一个“文化保护主义者”。她对美国大众文化在加拿大的普遍存在感到忧心忡忡。按照她公布的数字,加拿大95%的电影、80%的非新闻电视、80%的杂志和60%的图书是从美国进口。
电影产业极度不发达导致加拿大市场丢失,完全被动。在电影制作方面,由于拍故事片耗资大,周期长,发行没有保障,经常连成本也收不回来,加拿大制片商自然不愿自讨苦吃。电影导演、演员也稍有名气便跑到美国拍片,赚大钱。因此,加拿大故事片生产十分薄弱,每年产量在20部左右。三个主要电影生产基地: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安太略省的多伦多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是靠为美国电影提供服务而营生的。随着制片成本世界性的上涨,加电视台也感到自己制作节目不如向美国购买节目合算。这是因为美国全球化的策略使得他们边际成本无限降低,在价位上具有绝对的优势,但这首先得建立在加拿大人民接受美国文化的基础上。而且事实上美国电影的发行商们一直把加拿大视为自己的国内市场。
在加电影及文化艺术界的强烈呼吁下,加政府近年来开始重视加电影业面临的问题。政府任命了九人电影小组,其中包括加著名电影制片人斯蒂文、罗斯和加国家电影委员会主席玛瑟罗拉,要求它全面了解加电影状况,向政府提出报告。两个月后,该小组提交了一份长达75页的报告,其中指出:加电影正遭受来自美国的严重损害,其文化丧失的严重程度“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并强烈呼吁“应当结束这种不正常的状况了”。加总理马尔罗尼在一次讲话中也指出:加政府将“坚定地维护加拿大的文化,它同政治一样,对我们整个国家的生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加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美国电影的影响,如规定在每天黄金时间,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必须70%以上是加拿大自己的节目等等。还有一立法方面,但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以保护其民族电影业,鼓励发展本国电影生产,主要是故事片生产。近年来,加政府积极寻求与除美国、日本以外的电影国家签订政府间合作制片协议就是一例。协议规定:合拍片均视为国产片,在加拿大发行、税收等方面享有一切国产片应有的权益。这样做既可以扩大加电影的影响,又可解决拍片资金不足问题。目前,加拿大已与英、法、意等七个国家签订了这种协议。
这个世界上被美国文化同化最厉害的加拿大,已经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甚至失去了表达自己声音的机会,而根本原因在于本国电影产业的极端落后以及对美国电影全盘接收不加限制。加拿大的文化保卫战注定是一场艰苦而长远的战斗。这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警醒!
三、中国电影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的盗版该收拾了
1.盗版泛滥
中国的盗版,主要集中在网络的免费共享,这个比买盗版碟还省钱。盗版也有成本,而且盗版的风险性和行业的欺骗性让这个产业在大城市濒临灭亡,只有在中小城市还有残余迹象,但中小城市并非目前电影票房的重头,影响不大,所以真正能影响整个产业的盗版是网络的免费共享。我作为一个电影狂热粉丝,看过电影超过一千部,而我的电影都是从哪里来的呢?网络。中国的网络上可以免费下载到世界各国的大部分影片(不危害国家安全的)。网速好的话,可以通过视频分享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2.盗版盗掉了产业
在我们占得外国影片便宜的时候,沾沾自喜,但碰上我们自己的电影呢?中国的电影盈利模式除了广告赞助,大头都来自国内的票房,而中国还是世界小国,2009中国的票房总额仅占世界的千分之五,市场并不能满足产业的急剧膨胀。前面提过,光靠国内票房的四六分账,电影成本收不回来,而现在绝大多数电影都还出不去,都指望着国内其他的收益,但盗版使得这一切都化为泡影,网络上随意下载,影片上映一两天网络上就盛传枪版,因此,当票价对中国的普通观众来说还是一笔比较大的开支的时候,有一部分人群选择了免费的质量不高的枪版,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选择了默默等待一个月,到时清晰度很好的DVD版就会流传网上,这绝对是很大一部分人群,哪怕这些人都不去电影院,一百人消费一张DVD,或者网络上收费观看下载,那也是很大一笔收入。而这对中国电影来讲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至少可以让这个产业更好的走下去。或许这么多年的盗版,至少有一个好处,培养了一大批观众,而这些观众迟早会是利润的增长点。
3.盗版盗走了观众
盗版使得电影盈利单一,依赖票房,对电影产业打击巨大。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盗版盗走了观众。中国对网络的不加限制,使得中国的观众可以免费欣赏世界各国的众多优秀电影,接受与中国传统完全相背的价值体系。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电影产业目前还相当差,与美国电影差距巨大,这样做的结果是,中国的观众看完美国的电影后,更多的是对中国价值体系和中国电影的批判,喊着再也不看中国的电影了。这样中国电影就步履维艰了。当然,提高电影质量,降低票价,才是正途,但是,这个产业不是讨论盗版还是电影质量差把电影市场搞坏了,而是两手都要抓,既要提高电影质量,还要打击盗版保证电影的盈利,这个产业才能健康长远发展。
4.中国的盗版真的不可收拾吗
2009年12月,张艺谋导演沉寂很久的《三枪拍案惊奇》上映,本片购买了美国剧本《血迷宫》的改编权。意指北美及海外市场,据新画面公司透露,索尼经典影业取得了该片在北美、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发行权,双方将采取保底分账的发行合作模式。这将是中国本土电影首次在海外以分账模式发行。这次新画面又动真格了,雄心壮志。同时,新画面反盗版也是行家,手段也很高明,曾经就有过门检进影院的壮烈举措。本次DVD发行就很靠后,为的是把观众逼进电影院,而DVD国内的版权本来就卖不了几个钱。而本次打击盗版的举措也是直接盯紧网络下载分享,在四月之前,网上根本找不到DVD版,只有少数质量很差的枪版流传。影响甚小。与此同时,我们也悲哀的看到,打击盗版的重任都落到了企业头上。拯救中国电影,打击盗版刻不容缓。
(二)电影审查局你们想太多了
1.电影只是造梦而已
正如大多数人一样,我没有去过美国,但却向往美国,相信自由女神是美国的象征,而美国正是梦中那个自由平等民主美丽无限的国度,想去西部当回牛仔,想去那个自由的国度生活。这不正是美国的广告么,只是一个梦境而已,谁知道美国是什么样,而且很多海归回来的也说美国的社会并没有电影里说的那么好那么开放。电影只是在造梦,限制太多,这个梦就造的不美了。中国电影审查局,你们想太多了。
2.保守永远走不在世界的前列
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是唐朝,而那时最核心的思想是兼容并包。可是如今的中国却学不会,而美国文化能够走向世界,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放下包袱,大步向前。女性权力运动,同性恋权力斗争,黑人权力运动,性解放运动,让美国毁灭了吗?美国电影里你能想象的和不能想象的社会问题都有,美国因此跨到了吗,美国仍是那个人人向往的自由国度。很有趣的是,国家广电总局禁掉了《蜗居》,而温总理却在答记者问时候也时髦了一句“我也深知所谓蜗居的滋味”,有必要这么保守吗?每个社会都有问题,问题被提出来解决掉,这个社会才能轻装前进,压抑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问题越积累越多,最后大到不可调和。而这却正是典型的东方文化,压抑个性以求整体的和谐,你想不通为什么一个小事情能让两个人大打出手,但其实只是因为两个人平时都忍耐到极限了,曹操就是这么干杨修的。但是电影说白了是卖文化的东西,如果文化价值观不能吸引观众,怎么会有市场。中国电影不能表现不和谐的声音,殊不知,电影二元对立的核心就是需要塑造出坏人,或者艰难的环境,而中国电影一旦不能表现反面的东西,那电影就是一条腿走路,本来就跟人家差距很大,现在还少一条腿,等等,或许正是因为少一条腿,才导致差距很大,谁知到呢?
3.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你能给中国文化贴一个标签去吸引别人吗?人美国是自由,日本是环保,温情怀旧。韩国是家庭情感。中国呢?我找不到,卖文化的,却不知道自己的文化是什么,是不是很可笑。本指望《孔子》能肩负使命,找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但看来还是不要浪费感情了,导演从第一个镜头就悲观了。中国电影,是没有精彩的文化去表现吗,五千年文明,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却找不到一个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去表现。原因在哪?中国的导演笨吗?绝对不是,艺术源于生活,导演的生活经验都表现不出来,只是普通的平民视角一表现出来,就成地下作品、地下导演了,有没有觉得现在中国的导演已经断代了,从第六代开始,很多导演都转战地下了,第六代领军的贾樟柯,就是从地下导演奋斗出来的,在国外干出成绩了,近年来才走进中国观众视线。中国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使得导演纠缠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如果他跟这个制度有矛盾,又如何能要求他站在宏观的角度表现中国文化的核心。
(三)让温州人都去做电影吧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电影,学术艺术气息浓,受作者导演影响太深,过分拘泥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同时商业意识差,国际化意识差,试想,把这个事情交给商业意识和全球化意识都很强的温州商人,说不定中国电影已经遍及世界每个角落了。
1.中国——作者导演的天然良土
作者导演从法国电影新浪潮提出,为的是对抗美国电影的大制片厂制度,强调电影的艺术属性。作者导演强调导演对电影的全面掌控,具备强烈的个人风格,这样的电影才能算是作者电影。或许每个导演都想要这样的环境,让自己自由表达思想。但当电影的商业性决定其产业发展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还是美国大制片厂制度一脉相传的的制片人中心制更能保证电影的品质,一个专业的团队从头到尾监视着电影的题材选定,剧本写作,导演演员选定,特效等等工作,这样一个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能够保证电影尽可能做到精彩,满足观众口味和市场需求。说中国是作者导演的天然土壤是因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所留下的中央集权制度现在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中国人向往大一统,而作者导演正是这样,强调导演对剧组的绝对掌控,而导演也会得到完全的尊重,因此作者导演在中国如鱼得水。我们承认作者导演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导演以及作品,比如希区柯克,特吕弗,李安,贾樟柯,甚至宫崎骏,但是这首先得建立在这个导演的价值观能够被接受,而这个导演也有能力做出精彩的电影。但现实中往往只有少数导演能够最终成功,获得认可,而作者电影更适合在艺术片领域运用,商业电影并不适合,虽然还是有很多作者导演在商业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比如宫崎骏目前保持着日本电影历史票房的前三甲,但这毕竟只是例外,个人感情有时候会符合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而中国对作者电影不加辨别的使用,导致了中国电影除了少数真正是看准市场做的商业电影,大部分成了导演的滥情,这样就导致了中国电影脱离了群众,真正能符合观众期望的影片少之又少。而那些地下导演也是在学术氛围中长期陶冶出来的,很执着于自己的艺术表达,这也是他们不能走出地下的重要原因。
2.谁尊重中国的观众
艺术电影是做给小众欣赏研究的,商业电影才是做给大众看的,电影产业要壮大就一定要获得最大范围的观众的支持。而中国电影市场却并非这样,太小众,相比之下,反倒是美国的电影才真正是做给大众娱乐的。尊重观众,电影才有饭吃。这几年比较欣慰的是,香港电影市场的不景气,加上内地的政策优势,香港电影人很多转战内地,而香港电影在五六十年代曾经辉煌过,他们的电影人有做商业电影的意识。希望这群精明的香港电影人能带动中国的电影产业,做真正面向市场的电影。
3.温州人肯定不会把电影票做的很贵
13亿的中国人,所占世界电影市场份额才千分之五而已,电影目前还是贵族娱乐。中国的电影观众所占比例最高的人群是25——35这样一群人,因为这群人有钱时尚,有文化追求。而普通的群众虽然能买的起一张电影票,但买不起一年的电影票。电影只有真正的走入大众人群,才能实现电影产业真正的繁荣。而中国的电影院显然不懂得边际成本效应,而且只有培养观影人群,让看电影成为一种消费习惯,从长远来看才能实现最大收益。
四、中国电影的国际化战略
(一)天下功夫出中国
中国电影的真正名片应该是——功夫片
1.世界的共鸣
前面说过我们要给中国文化贴一个标签,我更愿意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两肋插刀,忠肝义胆,生死与共。虽然这不能作为中华文明的概括,但却是带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的共鸣。这其中包含了正义,情义,勇敢、英雄传说。而这正是世界人民所共有的美好愿望,放眼现今世界所流行的商业片,也无非就是这些要素反复的运用。
2.世界人民要看功夫片
中国功夫源远流长,李小龙的出现,加速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后来香港的功夫片成熟的运作,打造了一个成熟的团队,也打造了中国功夫片的神话,功夫片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最大片种,中国历史上渊源很深的侠文化在电影这个新传媒的包装下迅速的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培养了众多的海外观众,中国的众多功夫巨星,武术指导也被邀请到好莱坞合作。但是,随着香港电影工业的没落,而内地的电影质量和数量又赶不上,功夫电影、功夫巨星也出现断代,中国功夫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中国内地似乎也并不知道功夫片是中国电影真正源源不断的财富。直到最近几年国外以及国内的市场需求才使功夫片略有起色,美国人看不到功夫电影,只好自己来中国拍了,拍了个《功夫之王》《功夫熊猫》虽然水土不服,被中国人骂的体无完肤,却也让中国人看到,原来我们才是武林正宗,这不是一两年就学的来的。
3.文化折扣的例外
英语作为世界语言推广,为美国电影进入世界各国准备了先天的优良条件。文化折扣被降到了最低,英语当做主动地学习行为被接受,心理上不会有任何排斥,甚至这些年在中国的电影院很多观众直接选择看原版的英语发音,把这当成一种高端的欣赏行为。而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就没有这样的先天优势,冯小刚电影在语言上的特色就成为出口最大障碍,曾经《大腕》雄心勃勃进军美国市场,做了相当大的宣传,最后铩羽而归,只能说是文化折扣的又一例证。而在文化折扣上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帮助了美国电影的全球传播。而功夫片的出现却将文化折扣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因为功夫电影的看点在于精彩的动作,对白相对较少也不是很重要。而且从目前功夫电影的成功传播来看也是这样,中国电影能够在世界上最广泛传播的正是功夫片,输出到国外完全没有水土不服,而李小龙经典的功夫形象也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电影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内地电影想走向世界,《英雄》《夜宴》《十面埋伏》等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功夫武侠片这一种类,都是有意识的规避文化折扣的风险。
4.天下功夫出中国
中国侠文化源远流长,而功夫片曾经的辉煌也证明了只有中国才是功夫片的正宗。就像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这个世界上最强的篮球联盟,他们联盟的最强球员我们都会夸他是星球上最强的球员,而我们华人的第一武指袁和平也被我们封为“天下第一武指”,中国的功夫片就是独步武林!
5.那就让世界看看我们的功夫片
香港电影的传奇已成历史,香港本土票房已经完全失守,在内地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大部分从业人员转战内地。但这并不是说另一个传奇就要开始,内地想要超越当年的香港电影神话还只是个梦想。但我相信,拥有香港电影的精神再加上合理的产业化运作,梦想总会实现,而且,从目前来看,香港电影的精神已经在改造中国的整个电影产业,这几年中国电影的快速成长,与香港电影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期待中国功夫片的传奇。
(二)中华的文明世界的史诗
功夫片作为中国电影的基石,它的壮大是最目前急切的任务。而史诗片却是未来中国电影震撼世界的重磅炸弹。
1.新片种的开发是必然
功夫片还需要创新呢。功夫片独步天下,但一个片种难免单调,美国日本这种电影强国,也都开发出了非常适合市场且相对稳定的类型片。市场化就是要对一个成功的个例进行简单创新,反复利用,实现稳定的盈利,占有市场。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和民间广为流传的、文学里记载的英雄传奇搬上银幕,做成一部部震撼人心的史诗片,绝对是是中国可以尝试的一个类型。
2.史诗片必将震惊世界
当美国做出了面向世界的电影,霸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世界各国只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去跟他抗衡。当世界各国都做出自己的特色与美国相抗衡的时候,世界电影的力量就渐趋平衡。而我们在选择题材时,必须考虑三个要素,即自己喜欢、世界喜欢、自己擅长。无疑史诗片对这三个条件都满足,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有数不清的传奇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而这些传奇故事能够在民间流传至今,本身就说明了它有吸引人和打动人的特质,而电影只是把它搬上银幕,通过电影的手法融合更多能够感染人的因素,讲述一段荡气回肠精彩绝伦的传奇。三国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前几年,易中天的重新解读,又一时间成为舆论的焦点,足足火了几年。这足以证明,史诗在中国可以引起的共鸣是不敢想象的。史诗片同样能满足世界的需求,中国这个神秘古国孕育的灿烂文化一直吸引着世界,只是文字的文化折扣比影像的要大很多,而面向大众的电影无疑能从视听效果上更完美更广泛的向世界展示中华的文明。这个世界需要特色,尤其在美国商业大片泛滥的年代。我们需要看看日本的动漫,看看韩国的小家庭,也需要看看中国史诗片,看看那段热血沸腾的英雄传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第三个条件不必多讲,难道中国的史诗外国人能表现的出来。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让我们的血液里都流淌着三国水浒、秦皇汉武,自己的精彩自己知道。中国的史诗片必将震惊世界。
3.史诗片也是中国的广告
中国需要一个完美的形象立足世界,中国电影也需要一个能够震撼世界的核心文化,这就需要把中华文明的精髓展现在世界面前,而这个精髓已经在岁月的长河中积淀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并流传下来,史诗片就成了中国形象的完美代言。大一统的秦皇汉武、太宗康熙、成吉思汗;精忠报国的岳飞木兰、李广杨家将;清官包拯海瑞;逸士李白陶潜;百家争鸣的孔子老子;书写爱情传奇的梁山伯祝英台、西厢记牡丹亭;还有《史记》《三国》《水浒》《七侠五义》等等所描写记载的数也数不清的侠客英雄,可做史诗的题材似海水不可斗量。中国的电影人坐拥金库,而这些财富如果不能传播出去,成就中国电影的辉煌,真是暴殄天物。史诗片,让世界看看真正的中国。
参考文献
[1]黄会林.电影艺术导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20-25.
[2]尹鸿.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的国家化策略[J].文学理论和批评,2005,(5):9-17.
[3]戴锦华.百年之际的中国电影现象透视[J].学术月刊,2006,(11):113-121.
[4]倪祥保.论民族电影的国际化[J].电影艺术,2005,(2):40-41.
[5]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1-10.
[6]李怀亮.国际电影贸易格局与中国电影产业对策[J].文艺研究,2002,(5).101-105.
[7]尹鸿.世纪之交:90年代中国电影备忘[J].当代电影,2001,(1):23-32.
[8]尹鸿.1999中国电影备忘[J].当代电影,2000,(1):10-15.
[9]尹鸿.2002~2003中国电影产业备忘(上)[J].当代电影,2004,(2):4-8.
[10]尹鸿.2002~2003中国电影产业备忘(下)[J].当代电影,2004,(3):28-32.
[11]尹鸿.2004中国电影产业备忘[EB/OL]
[12]尹鸿.2005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当代电影,2006,(2):8-16.
[13]尹鸿.2006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当代电影,2007,(2):5-14.
[14]尹鸿.2007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当代电影,2008,(2):13-21.
[15]尹鸿.2008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当代电影,2009,(2):5-13.
[16]尹鸿.2009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当代电影,2010,(2):5-14.
[17]StanleyRosen.刘宇清译.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参照美国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前景[J].当代电影,2006,(1):17-29.
文化现代化研究已然成为中国目前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如果以文化观和方法论这些根本性问题为切点,从中国大陆目前学术界看,文化现代化研究大致可以归划为以下几种路径:
一、从学科定位出发
此观点论者认为,文化现代化就是“文化学”的建设。代表人物是中山大学的李宗桂教授。他论述到,“文化现代化有其特定的价值指向和精神追求,这是包蕴并体现着现代科学民主精神、公平正义精神、效率意识、契约精神、公民意识、法制精神,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学建设和文化现代化,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他指出,文化研究在中国经历了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个阶段,中国目前正处在文化产业化、经济文化、网络文化、社区文化等文化研究的应用性阶段。虽然以文化命名的研究机构几乎在所有大学成立,但文化学作为一级学科的正式出场还是任重道远的事业。对建立文化学一级学科的孜孜以求和殷殷关切,正是文化现代化课题中的应有之义。
无可厚非,建立文化学(或文化学科)一级学科正像建设人文学(人文学科)、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一样,是人类追求作为“证明了的真的信念”的知识的确定性的逻辑使然。但如果把文化现代化仅仅限制在一门学科建设上来,把文化等同于知识,无异于瞎人摸象。而事实上,文化现代化无论从逻辑架构还是本真内涵上,要远远大于文化学学科的定位。
二、围绕“文化自觉”展开
自从北京大学的先生在1997年率先提出“文化自觉”概念以来,国内学界围绕“文化自觉”对文化现代化作了大量深人地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费氏认为:“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所谓“自知之明”,“也就是既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又要认识其他的文化”,从而真正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奔教授追随“文化自觉”思想,指出要达到“文化自觉”,应以中国像闻一多、冯契等学者为榜样,坚持唯物史观的实践动态观。很显然,刘奔教授是从人文知识分子的现代化层面上立言的。黑龙江大学的衣俊卿教授则站在时代精神高度,以生存论人学眼光扑捉到文化自觉与文化焦虑的内在矛盾:“当人类自觉地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生存时,意味着人对自我的认识开始从外在的、人之外的眼界向人内在的、自我生成的眼界回归。而这是历史精神的了不起的飞跃。这样一来,文化的自觉就成为我们理解20世纪人类精神状况和历史的深层内涵的核心问题。”“当然,文化的自觉不仅仅是一个平和的理论推演的问题,而首先是20世纪现实的、焦点性的生存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文化的自觉和文化的焦虑是同一个历史进程和思想历程。”
“文化自觉”的深人展开和研究,对于文化现代化在“准意识”形态层面的推进从而达致人们的“心灵觉知”很有建树,然而,其对属于当代文化“软实力”(包括游戏技术、动漫产业等这些软技术)的文化竞争力与文化影响力思考不够,或者说,文化自觉没有真正与市场经济发生互动(因为文化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其结果必然是“启蒙的自我循环”与“防御性现代化”。这也可以说是文化自觉的真正盲点。
三、从价值或伦理视角契入
此一派学者主要围绕“普世价值”或“普世伦理”与“核心价值”展开对话的。根据论者对普世价值或普世伦理是否存在的回应,又派生出两种不同的声音:以刘奔教授和沈湘平博士(北师大)等为代表的反方与以赵敦华教授(北大)、万俊人教授(清华)和尹树广教授(黑大)等为代表的正方。反方基于“全球化兴西方化”信念和对“政治陷阱”的强调,认为普世价值是一种在国际范围流行的很有政治欺骗性的资产阶级思潮,其哲学基础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被这种思潮搞昏了头脑,就会把实际上有鲜明阶级性和特定政治内容的虚假的“普世价值”,误信为是各不同国家、民族、阶级阶层都理应接受和遵循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而正方虽在达致普世价值的路径上似有差异,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对于普世价值与全球伦理的坚守。譬如赵敦华教授〕提出“六项可能性条件”来达致普遍伦理(普世伦理);尹树广教授困则坚持“生活世界”是普遍共识的来源,从“生活世界”中寻求共识的价值维度。至于“核心价值”则主要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讨论中。
从文化现代化着眼,可以断言,坚守普世价值或全球伦理,是大视野下以认可人们平等的道德价值、能动的主体及其自主发展的可能空间为标尺,是“文化整体性”意义上的生态本位、生存木位、公共本位和实践人类学本位基础上的“需要”表达和“选择”表征;质疑普世价值或全球伦理,则是以“意识形态”为标尺对古今中西文化的权衡、取舍与定夺。而“核心价值”的言说逻辑则基于认可地服从,内在地指向民族文化认同。“这样一来,作为哲学研究者的我们就会在现实层次和学术层次上,分别面对着两个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方面—处在现实层次之上是分别代表‘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国家和民族(它们分别主张‘全球化’和‘地方化’);而处在学术层次之上的,则是分别主张‘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普遍伦理’和‘特殊伦理,’)的学术思想派别”。
如果说争论与分歧可以暂且“悬搁”,那么,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的关系却必须得以澄明,而旁涉这一关系的篇什却是寥寥无几。进一步,社群文化对普世文化的挑战、取代,大有东风压倒西风的征兆,从而使这一问题更加扑朔迷离。事实上,以上所有对话都是文化现代化层面上的“同构对应”关系,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真正的学术自觉、话语杂乱、实际可操作性不及。
四、取“文化认同”视角
在肯定本质上属于“斯芬克斯之谜”的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与“身份”“同一律”逻辑一致的基础上,崔新建教授[‘J(北师大)指出,文化认同作为一个问题受到人们关注,是伴随现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他的结论是:现代性昭示了文化认同的真正根源。而韩震教授 (北师大)则认为:文化认同是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的新形式;现代性和全球化一方面使不同文化相遇从而使文化认同成了个问题,另一方面,各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促使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不断滋生和衍化出新的对抗因子。他预言到,全球化和现代性越是深人,民族问题、文化问题越是彰显。至于周宪教授(南京大学)对文化认同的反思,则完全从美学和文艺学角度着眼的。
以文化认同视角切人文化现代化之言说,确实触及到文化机理的要害和文化现代化的最大现实症结,给人们以惊醒。但是,文化认同自身的局限可能导致人们特别是普通民众的“文化中心主义”心态孽生。文化认同向心力过度增强之际,文化的生态平衡势必遭到破坏。
五、寻求新的文化研究方法论
赵汀阳教授 (社科院)把目前为止,人类对文化研究的模式划分为三类:人类学模式、跨文化模式、文化批判。人类学模式主要是对“其它”(非“他者”)文化的描述,是其它生活“样法”的出场。但是,“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文化会完全脱离开政治吗?文化现代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嫁接”等等,成了人类学模式无能为力的事情。
入世后的中国,涉及国际贸易的谈判与日俱增,如何进行有效的跨国谈判的命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文化差异对跨国谈判而言,是极其重要而又繁琐的变量。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和任何企业一样,跨过公司要在东道国从事商务活动均需要计算下列成本:进入市场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履约成本和仲裁成本。然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谈判可以大大节约国际交易的费用。对此,美国一位资深企业家甚至断言:“如果能有效地克服文化障碍,美国对华投资、贸易量可以比现在增加两倍。”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谈判主体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谈判者代表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利益。同时,它还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谈判者各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模式、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不相同,这些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商务谈判正确的名称应为跨文化商务谈判,这种谈判极少因技术或专业原因而失败。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东西方民族常常会因为文化积淀、认知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遭遇文化冲突。所以大多失败是由于对外国文化缺乏了解和没有顺应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规则。既然跨文化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是社会群体的都有特征。文化既包括心理要素,即群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和规范,也包括社会结构要素:作为社会交往背景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体制。文化价值观把注意力导向较重要或较不重要的问题,影响着谈判者的策略。文化体制保持并提升价值观和规范。文化价值观、规范和意识形态是诠释所处处境(这是谈判,所以我应该……)和他人行为(她威胁我,所以我应该……)的共同标准。
国际间的经济交流首先意味着来自不同文化的成员为了某一共同的商务目的相汇于一个对其中一方来说是陌生的、具有文化特性的交际环境。来自不同文化和经历过不同社会化过程的交际双方为了某一经济事务进行磋商、洽谈时,他们各自的行为准则通常会出现交叠现象。在这种文化交叠情境中的交流与沟通,双方的言行不仅受到各种文化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制约,而且交际双方也是相互影响、较量、协同和构建的互动过程。
谈判的实质既可以是所取价值,也可以是创造价值。这样,就存在两种谈判结果:分配性与整合性协议。最成功的跨文化谈判产生的结果,其所达成的协议一般既是一份整合性又是分配性的协议,这份协议把增加了的资源总量分配给谈判双方。所以,跨文化谈判不仅是价值索取型谈判,还可以是价值创造型谈判。这取决于跨文化谈判者对文化的关切、处理以及对跨文化谈判策略的运用。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范畴探析
每一位谈判者都有利益和优先事项,而且每一位谈判者都有策略。利益是构成谈判者立场基础的需要或原因。优先事项反映各种利益或立场的相对重要性。谈判策略是为达到谈判目标而选定的一组综合的行为手段。谈判者的利益、优先事项以及策略的使用都受到文化的影响。
1.利益
首先,利益文化范畴涉及利益与优先事项。利益是要求被提处理和被拒绝的原因它使双方在争端问题的立场下潜在的需要和利害关系。
文化影响自身利益与其它利益冲突时的相关重要性。世界上的人们所关心的是实现他们的目标,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实现他们所在的社会群体的目标,以及在那些群体中反映为正面的行为方式。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自身利益通常优先于集体利益。在集体主义文化中,集体利益通常优先于自身利益。当然,来自于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有自身利益,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人也有集体利益;只是说在他们自己的文化里,价值、规范和制度在文化上暗示着一致的行为。当争端的一方来自集体主义文化,而另一方来自个人主义文化时,自身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机会被互相替代。但也有可能遭受挫折和误解,因为自身利益相对于集体利益的主要侧重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当与来自集体主义文化争端方谈判时不要低估了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当与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争端方谈判时不要低估个人利益的重要性。
利益解释了为什么一个问题相对比另一个问题重要,或者为什么采取这种立场。但是谈判对手的利益往往很难猜测。解决争端的谈判者必须准备好两种策略来发现利益所在,直接信息策略——提出问题,以相应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间接信息策略——提出问题的解决提议,来自高语境文化的谈判者可能会对直接问题感觉不适,因而提出建议来发现利益所在会比较好些。当了解了利益,除了放弃低优先级利益来得到高优先级利益外,可以达成许多类型的一致,直到利益所在能够导向无先例的解决方法、限定期限的实验,或者发现双方同意进行更有效处理的基本问题。
2.权利
权利是公正、合约、法律或先例的标准。争端方用各种权利的标准来证明所提出和拒绝要求的正当性。
有些权利等标准是外在的,比如法律和经双方就具体条款进行谈判达成的合约。其他权利的标准是隐含的,比如在规范情况下对地位或年龄的尊重,以及公平的标准,比如公正和平等。外在的标准是成文的,由警察、法庭等社会机构执行的。隐含的标准融入在社会团体的文化中,由社会认同或社会排斥来加强。
以公平标准为例,作为提出要求、拒绝要求和解决争端的正当理由,公平的基本原则扩展到跨文化领域,因为价值和规范只能扩展到社会团体的边界。不同的文化特征似乎适应了不同的公平标准,使人们很难知道何种权利标准在哪种文化里最为接受。
所以,使用权利标准解决争端的成功关键是,要么提出争端另一方同意认为公平的标准,要么提供新的可靠的信息使提出的标准看上去公平,没有新的可靠的信息,论据不太可能有效。
3.权力
权力是一种能力,借此你可以从争端中得到你想要的——你的要求被承认或者你的拒绝得到支持。判断在跨文化谈判中谁更有权力是复杂的,因为权力是一种通过文化进行的认知。
权力是对受控新的估计或判断。来自平等主义文化的争端者与来自等级主义文化的争端者相比,较少注重地位和权威观念。他们可能更愿意打破地位的界限来提出要求,而这种界限让来自等级文化的争端者会因为失败、报复或者让当事人丢面子而产生恐惧;当来自等级主义文化的人在失去地位的情况下提出要求时,他们可能求助于同情心,提醒地位比较高的对方来负责关心地位比较低的提出要求者。当来自平等注意文化的西方人或其他争端者在失去权力的情况下提出要求时,他们经常避免谈及权力而更多地侧重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谈判路径的选择,不同谈判者运用权力影响谈判的结果有重要且微妙的文化差别。三、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的策略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处理跨文化问题,需要在是否调整你的策略以利于对方或坚持己见中做出决定。有时候没有选择的机会,而有时维持你所偏好的策略会使你在谈判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本文提供三种文化相连的谈判策略类型:
1.“独断的个人主义者”
“独断的个人主义者”树立高目标,一直被促使寻求信息,他们乐意权衡利弊,而不会为哪一方更具影响力而分心。以色列人主要使用这种策略,而不去管谈判桌上另一方的文化。以色利人特别依赖寻求信息的提议,这些提议能促使他们达成一致,同时能分配价值。以色列人的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另一个标志是他们运用权变协议,这样可以使买卖方在他们未来不同的观点上达成协议。
这种策略有一个潜在下降趋势。虽然来自其他文化的谈判者意识到与以色列人共事很有收获,但他们还是会有压抑的感觉,即便这种压抑是值得的。使用这个策略的谈判者目光短浅,不打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于是限制了他们未来的选择范围。
2.“合作的实用主义者”
“合作的实用主义者”关心他自己和对方的目标,通过提问题和回答问题来建立相互信任,并间接处理影响力问题。德国谈判者是这个方法的忠实拥护者。他们运用这个策略去谈判整合性协议,实现分配性谈判结果。
这个策略的潜在的缺点是一个合作的实用主义者也许会被独断的个人主义者所利用。然而,合作的实用主义策略的核心——信任,难以赢得却很容易失去。只要合作的实用主义者掌握得住双方关系中的信任度,没有得到对方回应的信息,他就不应该泄露自己信息,他也不会被利用,但如果他不能使用感觉顺手的直接信息共享策略,他也许在谈判中不能达成整合性协议。
3.“间接策略使用者”
间接策略使用者也许依赖对权力的不确定性来激发间接信息搜寻。日本谈判者就使用这个谈判艺术,他们把直接使用影响力与间接信息搜寻结合起来。在他们的文化中,这个模式很奏效,但跨文化则会出现问题。间接信息共享对于认可直接策略文化的谈判者来说,也许太微不足道。如果谈判者来自于不认可直接影响力的国家,那么使用直接影响力也许会导致螺旋冲突,不能达成最佳协议。
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目的明确、对信息的渴望、使用一个策略便利地寻求信息,以及知道如何驾驭影响力,三种不同的是谈判者如何使用每一个不同的模式来树立目标,寻求信息和使用影响力。
四、结语
由于国际商务谈判的谈判者代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利益,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政治背景,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语言及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从而使影响谈判的因素更加复杂,谈判的难度更加大。在实际谈判过程中,对手的情况千变万化,作风各异,有热情洋溢者,也有沉默寡言者;有果敢决断者,也有多疑多虚者;有善意合作者,也有故意寻衅者;有谦谦君子,也有傲慢自大盛气凌人的自命不凡者。凡此种种表现,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有关。不同表现反映了不同谈判者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谈判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谈判技巧,不仅能在谈判桌上因人而异,运用自如,而且要在谈判前注意资料的准备、信息的收集,使谈判按预定的方案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哈佛商业评论》,1988年第4期
[2]A.L.Lytle,J.M.Brett,Z.I.Barsness,C.H.Tinsley,andM.Janssens,“AParadigmforConfirmatoryCross-CulturalResearchinOrganizationalBehavior,”inL.L.CummingsandB.M.Staw(eds.),ResearchinOrganizationalBehavior(Greenwich,Conn.:JAIPress,1995)
[3]S.T.FiskeandS.E.Taylor,SocialCognition(NewYork:McGrawHill,1991)
[4]Triandis,IndividualismandCollectivism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一、邮政企业文化功能
1.导向功能
这种导向体现在邮政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目标的指导上。经营理念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凝聚功能
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邮政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功能,在邮政企业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3.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生死存亡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激发创造力。使员工发扬团队精神,拼搏进取,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1.文化意识不到位
中国邮政长期以来在人心目中,是政府部门,是个“为人民服务”的部门,因此一直认为邮政的文化是“为人民服务”。具体表现在:(1)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仅满足于开展文体活动,做思想政治工作。(2)将企业文化“表象化”,简单地等同于企业形象塑造,单一注重外在环境、形象建设。(3)将企业文化“口号化”,只注重在理念层面提出一些口号,缺少员工参与的过程,没有真正起到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但随着邮政企业化改革,邮政企业的文化不在是简单的是“为人民服务”,而是“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为人民服务”,同时邮政企业还得进行企业化运作。
2.缺乏文化价值观体系
作为一个邮政企业的文化系统,必须有一个核心价值观体系,用以塑造、规范员工行为。但我国邮政长期以来没有建立一套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三、中国邮政文化建设对策
1.加强邮政价值观建设
我国邮政企业独立运营以来,已逐步走出分业时的低迷,但艰辛后的疲态、驱动力不足的矛盾有所显现,这已成为邮政企业进入更高层次竞争的思想障碍。加强邮政企业价值观建设迫在眉睫。
2.加强邮政精神建设
邮政独立运营以来,各级邮政企业都倡导、提炼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如江苏邮政的“爱岗敬业争奉献,开拓进取创一流”企业精神;上海邮政的“创一流邮政,建都市窗口”企业精神。进入转轨时期的邮政企业,必须从时代要求出发,从中国邮政大局出发,从邮政行业目标出发,不断调整、丰富、完善,提炼、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宗旨、经营理念、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坚持普遍服务。邮政企业虽然进行了现代化企业改革,但仍属于社会基础设施,是社会公用性行业,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普遍服务应是邮政企业文化着重强调的理念。(2)确保邮政服务质量。“质量是第一生命线”。邮政企业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和业务操作技能。德国邮政全国不论远近,信报都达到了“次日递”的指标。由于德国邮政安全可靠,信用卓著,用户对许多重要文件也基本上都按平信交寄,他们以“迅速、安全”取得全国人民的高度信任。(3)提高经营效益。邮政企业应以专业营销为突破口,以社会营销和中间业务为着眼点实施虚拟经营手段。如澳大利亚邮政改革后,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按照商业运作模式,引进了私营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设立年度盈利计划,实现邮政的扭亏为盈局面。
3.加强邮政形象建设
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与评价,是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在社会上树立起来的知名度,是企业开拓市场的无形资产。邮政企业塑造的企业形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塑造服务形象。优质服务既是用户的需求,也是邮政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树创”活动和行风建设,坚决杜绝“冷、硬、顶”现象,本着“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原则尽量为用户提供方便,真诚而高效地为用户服务,树立优良的行业风气。德国邮政营业员是坐在高凳上办公的,好象站着一样。给用户办理业务时,脸带微笑,动作神速,口中还不时与用户交谈,交代已办的手续后并道声“谢谢”告别。(2)改善员工队伍。如加拿大邮政公司为改变公司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从其它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招聘高级管理人员,并实行了全面的管理培训计划。同时,为了向员工传播新的经营目标,加拿大邮政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定期散发内部出版物;录像带寄到每个员工的家里,解释重要的变化;规定对重要的建议和模范的工作表现给予奖励;为员工子女教育制定计划等。(3)塑造企业标识。如德国邮政营业厅里,不论州局、市局或的小邮局,在大门上标有“POST”(邮政)字样,德国邮政徽志牛号角下有两个反向的箭头,表示向各地发送邮件。为此,要突出“中国邮政”(CHINAPOST)企业标识宣传,使“中国邮政”这个品牌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不过,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
二、研宄方法
中国绘画与中国建筑同可在视觉感知上为人所认识理解,只要掌握相关的研宄方法,研宄者可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提取较大信息量,再结合其他研宄方法,例如实务研宂以及研宄方式主要侧重研究阶段对资料的整理及罗列以及建立绘画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其可通过分类研宄以及比较研宄再将建筑活动场景模拟重现,为其研宄的对象进行手法性基础。再通过对研宄对象分析,得以在不同方面,中国绘画体现出的中国古代建筑研宄中的资料性意义。
1.1相关其他文献研究,深入了解中国建筑的文化及历史及区别等
通过中国绘画研宄中国建筑,在具备基本的建筑素养与中国绘画艺术研究素养的同时,我们需要把握一般的研宄方式,再确定研宄对象,在图纸与空间的转化过程中,逐个深入,全面研宄了解需要研究的客体。
1.研宄方式
1.1分类研宄
分类研宄是中国古代建筑研宄重要的方法。在通过中国绘画研究建筑时,可以对绘画作品进行相应时间或者类型的分类,也可对研宄建筑进行时间或者类型的分类。之后通过对其进行下文探讨的研宄方向的共性总结或差异性总结,而整体服务于中国古建研宄。品,对建筑比较。而横向比较则是通过罗列整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绘画作品展等方面的知识资料。最后配合其他文献以及实物调查深入探讨。又比如探讨宋朝建筑形式。以清明上河图为例,研究者可片段性整理图中不同建筑,进行分类,分类可按功能分或形式分类。按功能分类即分为:城镇,城防,宫殿,衙署,宗教,祭祀,文教,会馆,园林,村落,塔,桥,枋等。而按形式则可以分为:殿堂,楼阁,亭,台,轩,榭,塔,坊等。分类后整理,根据下文谈及的研宄方向,整理其相关内容,深入了解其共性及差异性,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对宋朝建筑形式做综合性了解深入。
1.2比较研究
与分类研宄不同,比较研究主要注重通过研究建筑与其余建筑的差异性,来综合分析其建筑形式,建筑文化的特点,以及建筑转变缘由。比较分析的条理性主要有建筑纵向比体现的同种建筑类型,来比较分析,以得出研宄到碉楼,毡包等建筑类型。这些信息皆为简单对比分析得出的初步信息,如果进行深入探讨,其绘画作品为古建筑研宄提供的资料性肯定更为充实。
1.3建筑活动场景模拟重现
同时,对于写实性较强的建筑绘画作品,比如界画,其记载的史料是相当充实的。对于这类绘画,在研究时我们因此描绘连续的城市建筑也成为可能。画家把想描绘的地区沿着主要街路,不同地区视点有所变化,但各个地区的景观都能正确描绘,以此来正确地描绘连续的城市景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彩虹方向的特点差异等信息。以横向比较分析为例,分析建筑形式特点。先将所收集的绘画作品进行整理分类,从绘画作品的色彩,主题,及其中涉及的建筑类型等进行比较。从上图简单分析则可以看出,相较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藏族更带神秘宗教色彩,其对多,防卫性较强。这类从写实性绘画中得出的信息,可以为建筑提供资料性较强。包括虽然《清明上河图》的绘画不能全面的全方位的表达建筑,但是其轴侧的表达方式,可以清晰的展现建筑的两面,再通过中国古代建筑一般所具有的对称性,以及一般所具备的建筑学常识,及尺度感受。我们可以模拟出当时建筑的基本形态。再通过绘画作品中所展现的细节花样图腾等,则可以近乎完美地复制出当时的建筑,以服务于建筑研宄。2研宄方向通过上文所提供的研宄方式,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绘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相联系。之后将研究方向确定,分析可以从怎样的角度来研宄建筑,即为研宄方向。从中国绘画的二元视角到中国建筑的三元体验,我们可以从绘画作品中展现的建筑本身的形式与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宄,以完整并补充人们对古代建筑的知识。
2.1建筑本身的形式
从绘画中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本身的形式,即是注重建筑部分。其主要包括从古代绘画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研究建筑符号象征等。而再进一步探宄,则会发现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人们同样在空间形式上追求美好的个人世界,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兴起。如左图对文人私家园林的图解,外面纷纷扰扰,主人以园林的形式将自己的世界与外面的世界隔开。同样这类从绘画艺术到历史及地方文化背景,再到建筑类型研究可以与“为何宋朝楼阁建筑会兴起”“商周时期建筑的简陋古朴原因”等等研究相联系。研究需引用前文的研宄方式通过绘画主题的不同,来对绘画进行分类或比较等,再通过绘画主题与建筑类型的联系进行研宄分析。研究不同绘画主题对应的建筑类型(如下表),过程为建立绘画作品题材与建筑类型之间的联系,即因果关系探究。绘画作品作为一种二元的物质体,其在史料中最大的作用可能在于其对于符号及图腾等文化的记载。绘画作为文化的传播方式,从古到今一直与人们的思想生活相关。而其对于不同时期对于不同地域,其信仰与崇拜不同则形成的图腾文化不同。这些也会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得到剖析,无论是人物绘画,风景绘画,图腾绘画,还是建筑绘画,其中均会有体现。而该图腾文化转化为建筑语汇,则在建筑细部上体现,例如,鸱吻,脊兽,雀替,辅首,抱鼓石大样,悬鱼,各种雕刻彩绘等。所以在研宄复原中国古代建筑时,参考中国古代绘画会对建筑研宄的细节完整性产生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做研宄,其图腾绘画文化研宄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近期进行的老司城遗址复原图设计中,除参考考古报告,文献资料,实物测绘以外,对当地花瑶族居民的信仰及图腾绘画或刺绣作品的研宄也是必不可少。而这些图腾也可能会在其鸱吻等部分细节构建得以体现。按此理由复原遗址建筑也能使这类建筑文化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及资料客观性。
2.2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从“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的角度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是指,通过前文提及的
2.2.1从绘画研究建筑城市规划政策
通3D成及较及节点放大模拟现场的方《宋史?舆服志》也记载了宋代一般宅第制度”私居执政亲王日府,余官日宅.庶民日家.诸道府公门得施赣,若私门则爵位穷显经赐思者许用之.口口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用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由此可见.宋代宅第建设同其他朝代一样要遵守封建社会的整体秩序的原因了,因其非”官舍”。从《清明上河图》上反映的市井繁华可以看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并不强烈抑制工商的时代。《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东京的奢侈消费行为做了极其细致的描绘。其中对街巷的介绍一笔带过,详细描绘了酒店、饮食店和瓦子勾栏.即餐饮和娱乐场所。《清明上河图》中也有类似的反映,在所有店铺中酒店和餐饮占有绝对优势,以彩楼欢门装饰门面者除城内十字路口处刘家香铺外,其余皆为酒店。证明北宋东京的消费观念中,虽然“器物服玩”皆为奢侈消费的对象,但餐饮娱乐却是引领奢侈消费的最重要载体,超出其他消费。
2.2.2从绘画研宄城市界面
从绘画研宄城市界面以宋朝绘画作品为例。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会计人员由于对税收筹划的方法与途径方面知识欠缺,导致在办理纳税申报的过程中,企业多缴或少缴税款,最终加大企业税收成本或被税务机关处罚,因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大力提倡纳税筹划对搞活我国企业经济,扶持其多种经营具有促进作用。筹资活动作为现代企业财务活动的一部分,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由于税法对不同的筹资方式获取资金成本的列支方法的规定不同,是在税前列支还是在税后列支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负担,进而影响企业资本成本和最佳资本结构。因此,在筹资决策中,预测资金需要量和选择筹资方式,确定资本成本和最佳筹资结构时,必须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筹资活动税收筹划有利于企业选择最佳的筹资方案和做出财务决策。
对一个企业来讲,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企业的筹资方式一般分为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两种,但无论是哪种筹资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资金成本。筹资决策的目标不仅要求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而且要使资金成本达到最低。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筹资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不同的税前、税后资金成本。现代企业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向银行借款、向非金融机构或企业借款、企业内部集资、企业自我积累、向社会发行债券和股票等。企业的筹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如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向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由于我国税法对不同筹资方式取得的资金成本的列支方式不同,这便为企业筹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
1企业筹资过程中税收筹划的主要方式
(1)资本结构是由筹资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不同的税前,税后资金成本.企业的筹资活动,总是以提高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筹集资金是企业运动的起点,是决定资金运动规模和生产经营发展程度的重要环节。经营管理者趋于回避风险,初始投入的资金多由自我积累的方式提供的。这样,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融资成本会降低。但从纳税筹划的角度来看,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间拆借资金方式效果最佳,向金融机构借款次之,自我积累最差。从税收筹划角度来看可以选择内部集资和企业间拆借资金筹集。这是因为采用企业之间的相互融资及结算中形成这种筹资方式的企业,一般相互间是有一定关联的,因而各方必然要从各自利益的角度出发,来分摊投资而带来的利润,使税收负担达到最少。从而为企业寻求降低融资成本和实现纳税筹划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动作空间。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效果虽不及前两种方式,但企业仍可利用良好的银企关系寻求一定规模的税负减轻。我国税法规定:企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支出,不高于按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以内的部分,准予先扣除。因此企业偿还利息后,应纳税所得将有所降低,而且在企业的投资生产后,出资机构实际上也需要承担一定税收,从而使企业实际税负降低。(2)借款费用的纳税筹划。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借款费用如果是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应当根据其发生额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然后在开始生产经营当月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如果该借款费用属于在生产经营期间、为生产经营而发生的,应当根据其发生额全部费用化,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在资产尚未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之前,应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价值。众所周知,财务费用可以直接冲抵当期损益,而长期待摊费用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价值则需分期摊销,逐步冲减当期损益。因此,为了实现纳税筹划,企业应尽可能加大借款费用支出计入财务费用的份额,缩短筹建期和资产的购建周期。
(3)发行债券,可选择折价,溢价的摊销方法进行纳税筹划。发行债券也是企业常用的筹资方式。在债券各期的摊销的计算中,常用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与直线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直线法下,每期利息费用固定不变,债券的账面价值,在折价摊销时逐期增加,在溢价摊销时逐渐减少;而在实际利率法下,每期利息费用和债券账面价值都在不断变化,在折价时会逐期增加,在溢价时会逐期减少。正是这种差异,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性。在折价发行的前提下采用实际利率法,在溢价发行的前提下,采用直线法进行核算。虽然说最后的摊销总额一定,但筹划之后却可达到延期纳税的目的。“延期纳税有利于资金周转,节省利息支出,以及由于通货膨胀影响,延期以后缴纳的税款市值减少,从而降低实际纳税额。”
案例:发行票面利率为10%,5年期的总面额为800,000万元的公司公司债券,债券利息在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发行时市场利率为8%。
①债券的发行价格:
800000×DF0.04,10+(800000/5)×ADF0.01,10=540448+324436=864884元;
②采用直线法摊销债券溢价:
每半年溢价摊销额=(864884-800000)/10=6488元;
③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价;
④在溢价发行时,采用实际利率摊销法可以递延税款几千万元,如果把它折算成现值,则这两者间有更大的差异。
2企业筹资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
(1)财务风险。企业为了更好地发展,会扩大筹资规模,而且从税收筹划收益角度来看。企业筹集的债务资本额越大,则税收筹划的空间越大,可能获取的筹划收益也就越多,但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也相应增大。
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使利率由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上下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1]。利率市场化作为利率决定机制的变迁,会伴随有一定的成本及由此而获得的收益,而要成功实现利率市场化,使其收益大于成本是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的。
一、利率市场化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从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特殊性的角度出发,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他们的“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2]。众多发展中国家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纷纷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但以失败者居多,不但没有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反而引发了不同形式的金融危机,给宏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3]。根据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发展中国家是有必要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来实现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利率市场化的整个过程既要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又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和监管措施,决不可以将其简单地交给市场,让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来替我们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若想引入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仔细分析其国内经济基础和监管水平。根据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的初始条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利率市场化所应具备的初始条件进行清楚的认识。
二、宏观经济条件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发展中国家实施利率市场化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也是利率市场化顺利运作的最根本的载体。当某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时,市场机制将逐渐取代原有的计划机制而在经济生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健康稳定的宏观环境有助于利率杠杆和价格体系有效发挥作用。而当宏观经济不稳定时,无论是过热时期还是萧条时期,实施利率市场化都可能造成经济更大的波动,这又会反作用于利率市场化,使改革受挫[4],并且可能导致发生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市场市场化的宏观经济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
1.宏观经济条件的定性要求
首先,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增长通常是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这是金融发展的基石,作为金融部门基础的实际经济部门只有在维持一个较长时期的增长后,才能积聚起相当的经济实力来支撑金融改革。
其次,国际经济波动不大。经济全球化已经使每个国家很难脱离别国的影响而独善其身。所以只有交往中的各国经济都比较平稳发展,尤其是汇率比较稳定,国外游资没有大进大出,国内的利率市场化才能顺利进行。
第三,财政纪律严格有序。这主要指政府向央行的借款问题,即“政府借款需求必须是可接受的,以此避免中央银行储备货币产生通货膨胀性的扩张。”[5]而引起这一扩张的情况有两种:一是政府国内借债的直接影响,即可能出现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另一种是政府借债的间接影响,即面对巨大的资本流入,中央银行为了避免本币汇率上升,必须大量购入外币,从而导致货币的扩张结果。
第四,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宏观经济稳定的最突出表现和基本标志。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践表明,在存在高度通胀的国家,利率放开后往往导致过高的名义利率,会出现金融机构和企业无法适应而经营困难。并且在这种物价不稳的状态下的利率市场化往往又会带来物价的进一步上扬,增大宏观经济的震荡性,形成恶性循环。
第五,资本项目控制有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对资本项目的适当管制有助于经济的健康运行。从当今世界形势来看,国际游资规模之大已达惊人程度。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展示的国际游资对于一国金融体系甚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巨大冲击力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如果实现利率市场化后迅速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任由规模巨大的国际游资对国内金融体系肆意冲击,将很难控制其中所隐藏的金融风险,这会扭曲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正效应。
2.宏观经济条件的定量判断标准
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没有科学的量化指标作为指导,各种经济决策成功实行的可能性就不大。通过经济学家对泰国、阿根廷、智利等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前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金融深化率等指标的实证分析,可得出一国在选择进行利率市场化时宏观经济条件的三个定量判断标准。
首先,经济运行稳定性定量标准。根据中国学者史宝平的实证研究可得,一国利率市场化的时点应选择在宏观经济最近三年稳定增长,GDP增长率的变异系数在0.6以下、平均通货膨胀率在5%以下[6]。
其次,资金市场规模与金融深化定量标准。较高的金融深化程度不仅反映一国现代金融机构和资金市场的发展,而且反映相对较低的通货膨胀及缓和的金融抑制。较大的资金市场规模和较高的金融深化率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时,更能加速金融深化发展。一国实行利率市场化一般应选择在最近五年的真实金融深化率达到60%以上、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达到80%以上的时点上。
第三,财政赤字规模的定量标准。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前应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财政赤字应控制在GDP的3%~5%,并且财政赤字要通过发行国债等非通胀的方式来弥补,中央银行不应为财政透支。如果财政赤字主要通过中央银行贷款弥补,会形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压力。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阿根廷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佐证。
三、微观经济基础条件
1.对银行体系的要求
银行作为货币经营的最重要主体,它们的经营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合理,自身是否具备充足的资本实力,能否保证所经营资产的质量,是利率市场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第一,实行银行体制改革。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银行体系中一般都是国有银行占绝对地位。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之前对银行制度加以调整,来为改革顺利进行作好准备。这种调整可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有银行民营化,使之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对金融市场利率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二是国有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政府给予其极大的经营自,并且在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方面实行有效机制,增强银行的市场行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二,积累较充裕的资本。这主要体现在货币资本上。为了经营上的安全,按《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的自有资本不能少于8%。另外信息资本和人力资本不可或缺。在信息资本方面,银行在进行正常的业务活动中,需要尽可能详细地获取有关人的信息,减轻信息约束。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在已积聚的信息资源基础上能够顺利地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在人力资本方面,人是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信息是通过人来收集和处理的,系统行为决策是由人来制定与执行的,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及内部激励制度对银行的长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人力资本数量与质量是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加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第三,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实行利率市场化,利率的决定机制、利率结构发生变化,会对银行原有的资产结构带来冲击,并且利率市场化后的激烈竞争会暴露出银行资产负债原来所被掩盖的缺陷。如果银行资产质量较差,那么在新的市场机制下,银行的这种资产体系的脆弱性会加大,进而可能导致资产质量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难以保持金融资源的供应。所以银行资产质量是有效推行利率市场化、维护金融体系稳健性所需具备的一个基本要素。
2.对企业组织的要求
企业组织作为使用价值的最重要创造者,它是否具备了相关的条件,也是利率市场化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
首先,建立良好的产权制度。关于这个方面,需要考虑企业存在的所有权形势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结构设计与执行。其总的原则是从产权方面形成对企业的有效约束与激励机制,提高市场主体的行为能力,是指对资金产生合理需求,避免由所有权约束不力而产生扭曲的信贷需求,从而使利率决定机制更为有效。
其次,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对企业资产负债比例起决定性作用的一项因素是企业的融资成本,主要由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来确定。利率的变化会对成本的构成比例造成影响,所以企业需要根据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融资成本达到最小化的原则来构造一个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普遍的情况是资本市场不发达,个人财富拥有水平不高,企业自源融资较少,更多地依赖外援融资,负债比重较大。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为利率市场化作准备的过程中,逐渐降低企业负债率是一项重要任务[7]。
总之,以上对发展中国家实现有效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不是相互割裂的。它们渗透于整个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方面所表现的突出程度有所不同。这些条件与利率市场化本身之间也是一种互动关系,实行利率市场化需要这些条件,而有效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又会反过来促进这些条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周荣芳.关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1,(8):20-23.
[2]黄萍.利率自由化和金融危机[J].现代经济探讨,2004,(2):49-51.
[3]周梅.外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3,(2):49-50.
[4]佘传奇,祝清.国外当代利率市场化理论探讨与实践的借鉴[J].经济问题,2003,(3):40-42.
[5]MaxwellJ.Fry.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andMonetaryControlinChina.ExperienceswithFinancialLiberalization.KanhayaI
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发挥着信念、心理、道德等的引导和约束力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伴随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培育而形成。企业制度及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物化体现,企业文化只有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制度规范的约束作用。企业不论规模大小、自身条件如何,都可以进行文化建设,因此,中小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长期经营发展实际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基本理念、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进而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氛围。
一、中小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通过文化建设而逐步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必然极大地推动企业的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经理,中小企业要走出困境获得发展首当其冲必须提高企业效益,必然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在管理者的正确带领下做出努力。而为企业大多数员工所认同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将对企业员工信念及思想发挥极大的统领和带动作用,通过提升企业的忠诚度和工作热情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让员工获得发展,从根本上使企业发展获得突破,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良好的责任意识是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助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要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通过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带头和引导作用,形成示范效应,引导其他企业积极效仿并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且对于员工和消费者的权益能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通过对市场经济及商品经济发展的规范来减轻国家的监管压力,从而缓解社会矛盾,有效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创新
1、中小企业企业文化模式的选择要结合各地区各行业的特色
就国际整体发展情况而言,在国外中小企业文化构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以欧美为主的美国模式和以日本为主的日本模式,这种分类是以中小企业的进步水平和发展状况为依据和标准的。对于老牌的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国家经济起飞较早,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适用美国模式。中小企业在这种模式下的自然发育过程较长,逐步在高度社会化和发达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美国模式下的中小企业文化通常具有时代性、进步性、独立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对于经济起飞较晚国家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适用于日本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与大企业相比,无论在效率上、 管理上还是技术上都无法相比。所以,在这种模式下,依靠政府的政策干预和指导,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大量落后、分散的中小企业通过有效组合获得独特的优势,从而对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并存所产生的“二元结构”矛盾进行有效缓解。在这种模式下,中小企业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从属性和依赖性较大,存在着现代化与原始性的矛盾和冲突。结合我国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日本模式较美国模式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具有指导和借鉴性。同时,由于我国国情及经济发展状况较日本更为复杂,所以我国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单纯地照搬照抄日本模式。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在北方地区,国有大型企业实力较强,日本模式这种大中小企业“垂直型”分工协作的模式尚且较为适用,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茁壮成长的中小企业己占据重要的社会地位,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已逐步形成,日本模式这种从属性、依赖性的企业文化已不再适用,而美国模式或许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2、中小企业家提高人格魅力
各类物质资源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能够把各种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配置。通过各种实际的物质手段可以获得相关的有形资源,而要获得特定的无形资源则离不开企业家的人格魅力。例如,由于中小企业各方面的优惠条件较大企业比较欠缺,如何吸引足够的优秀才俊加入到企业中来,企业家独特的人格魅力往往能发挥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具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员工可以与其分享快乐与忧愁,充分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也就能充分理解并认同其所推行的企业文化,并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企业家往往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人生抱负,能够激励员工为着相同的梦想而共同努力;有魅力的企业家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热衷于各种活动,注重对自己体魄和意志力的磨练,能使自己时刻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此外,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具有各种素质和精神,对企业和员工的命运负责,因此说,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以企业管理者为切入点,树立企业家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从而不断推行企业文化的构建。
3、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道德体系
在企业文化构建的过程中,务必逐步建立起诚实守信的道德体系。受企业发展水平及发展模式的影响,中小企业的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尽管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越来越少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限制,具有更多的平等性、竞争性、趋利性和自主性,这不得不说是我国中小企业所拥有的一大优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竞争性并没有真正引起中小企业重视提升自身竞争力,而是通过采取欺行霸市、以邻为壑、尔虞我诈等旁门左道的方式通过破坏竞争对手来赢得竞争;过分的自主化引发了中小企业的本位主义和“自我利益”,许多企业不顾社会利益与责任,仅站在本企业的利益角度出发进行生产经营,直接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而趋利性则激化了企业的拜金主义倾向,一些企业一切从利益出发,不顾法律与社会道德的限制以身试法、铤而走险,采取一切手段追逐利益。现实市场上,这些例子不胜枚举:一些中小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投机倒把,专找我国法律制度及市场机制的漏洞,道德败坏、知法犯法,采取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行为谋取利益,对国家、社会以及消费者的利益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这种状况要求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务必构建诚实守信的道德体系,对企业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企业间开展战略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跨文化的企业经营。为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必不可少,未来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便是对中小企业的文化战略管理。当前,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方面,已有不少关于中小企业文化战略的研究和探索。文章正是以此为切入点,旨在通过研究寻求如何将文化战略纳入中小企业发展的范畴。(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分院)
参考文献:
[1] 宁瑞琪. 浅析企业文化创新的几个问题[J]. 电力技术经济. 2002(05)
一、保险国际化与保险企业国际化的界定
保险国际化是指各国保险活动日益跨越国界,相互联系不断加强的过程,即保险分配关系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保险分配关系在国际范围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第一层次的保险分配关系,它包括本国保险人与国外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和国外保险人与本国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为本国保险人走出国境到国外开设分公司或子公司,国外保险公司到本国开设分公司或子公司;其二,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第二层次的保险分配关系,反映着保险资本的社会化、国际化。保险分配关系的两个层次反映着保险分配关系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随着保险活动的扩展,保险国际化的内容日益丰富,主要有保险企业国际化、保险市场国际化、保险监管国际化等方面。
保险企业国际化指一国的保险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保险业务,形成信息灵敏、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保险企业网络。同时在对等的条件下,允许外国保险机构进入本国,开放本国的保险市场。
二、我国保险企业国际化的现实考虑
笔者认为,中国保险企业国际化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我国保险业国际化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现实考虑。
第一,不一定要在本国市场出现饱和时才向海外扩展。通常大型保险公司只有在本国的业务和市场出现饱和的情况下才会向海外扩展。在本国拓展业务的同时,适当向海外扩张,通过实战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等也可以促进本国业务的成熟。
第二,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仍应重视。在全球保险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过去很多曾是封闭型市场,现在向国外保险业开放,明显的例子就是欧盟、印度以及中国。但实际上包括法国和德国向海外保险公司开放市场也是在十多年里才开始的;二是许多曾对保险产品费率和条款格式进行严格控制的国家,已开始放松管制。现在如果一个企业要进入海外市场,门槛来自于纯粹市场经营能力,而不再是法律法规方面的限制。如果人们对新的市场不熟悉,仍然要面临严峻的考验。
中国保险企业走出去之后,就要面临所在国的法律约束和监管,必然需要对所在国法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很好的把握。除此之外,保险企业应重视文化的认同,这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最不容易被看到,但又是最容易造成损伤的风险。
可以说,保险国际化后对保险经营的影响主要是经营风险的增加。保险经营风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承保风险,一类是投资风险。在承保方面,保险国际化使得保险经营国际化和惯例化。另外,国际化使保险市场竞争加剧,那些片面追求份额、不计经营效益的非理性竞争行为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市场,以至于对整个行业造成损害。在国际化条件下,再保险分出业务和转分保分出业务在更多的国家分散。任何一个国家金融形势的变化和保险市场的波动都会对再保险业务分出国的保险市场产生影响,都会导致业务分出国保险市场的波动,甚至导致业务分出国保险市场的不稳定,这对保险监管部门也有一定的风险。在投资方面,国际化会增加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在这种体制下,不但本国利率的变化会影响本国保险业的发展,而且关联国利率的波动也会对本国保险市场产生互动。同时,不同国家的交易方的信用水准也会影响本国保险业的稳定。总之,在保险国际化条件下,保险公司风险将出现多元化、国际化和复杂化,保险市场波动将呈现出连动化的新局面。因此,对于国际化中出现的风险仍应予以重视。
第三,大力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再保险的国际性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保险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速我国保险国际化的进程,就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再保险市场。近年来,随着直接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再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国有控股(集团)公司、股份制公司和外资公司多种形式并存、专兼业经营相结合、公平竞争、多元化发展的市场格局。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专业再保险公司共9家,其中,中资专业再保险公司3家(1家集团公司、2家股份公司)、外资分公司6家。随着再保险供给主体的增加,以及各主体资产总额的上升,我国再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的途径
3.1优化市场主体结构,扩大国内再保险供给能力
其一,做大做强中再集团的同时,加强市场行为监管,反对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改造中再集团,使其成为符合现代经济要求的市场主体不失为一条捷径。但是在改造中再集团的时候,必须将其推向市场,让其感受到市场的压力,促使其自身的变革,实现在自由竞争环境下的凤凰涅槃。
其二,建立共保集团,鼓励各直接保险公司建立互惠共保体系。巨灾风险损失的巨额性和竞争的激烈性,都促使国内保险公司选择了联合以应对大型的单个保险项目。国内已形成了共保机制,实行首席共保人制度,这样的合作无疑增强了国内保险公司整体的承保能力,缓解了国内保险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但是对于常规保险业务,国内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较少。对保险公司来说,即使承保的是非巨灾风险等,也会由于某一风险的发生,导致赔付额瞬间大幅上升,导致公司经营的不稳定。所以,各保险公司应继续考虑针对一些特殊风险,建立行业互助保险组织或组建某风险同保集团,这样既可形成国内各公司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我国再保险市场尽快走向成熟,也可防止出现市场开放造成的保费严重外流现象。
其三,鼓励、促进中外资再保险公司合作。国际再保险业开展得较早,早期的经验积累和数据较完善,我国专业再保险公司可以引进短期外资战略投资者,或中资再保险公司与外资公司建立短期战略合作关系等方式获得国外先进承保与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3.2鼓励再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
由于再保险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一般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国际上大部分再保险人的业务都是通过再保险经纪人等中介机构办理的。而目前我国再保险经纪人寥寥无几,再保险中介机构的缓慢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以再保险经纪人为代表的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高要求性则是再保险中介机构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再保险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应以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专项培养,加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尤其是国际型、开放型、复合型的再保险管理人才和业务专业人才。
此外,应进一步建立完善再保险监管制度。我国应建立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相结合,并以间接监管制度为主体,符合国际惯例并体现自身特色的再保险监管体系。具体来说,我国应建立包括市场准入机制、市场日常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在内的再保险全过程监管框架。
四、加强我国保险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对于跨境保险机构,母国监管当局和东道国监管当局应该进行合理的监管分工和合作。通常,母国监管当局负责对其资本充足性、最终清偿能力等实施监管,东道国监管当局负责对其所在地分支机构的资产质量、内部管理和流动性等实施监管。同时,两国监管当局要就监管的目标、原则、标准、内容、方法以及实际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协商和定期交流。因此,在逐渐开放我国保险市场的同时,应尽快对在我国境内设有保险机构或我国在对方国家设有保险机构的监管当局建立稳定的监管协作机制。具体来说应参照东道国与母国监管责任划分的国际惯例,加强监管信息交流,协调实施对跨国保险机构的有效监管,在保险业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确保任何国家、任何形式的保险公司都不能逃避监督。
另外,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的各项活动,加大对国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引进,从而提高我国的保险监管水平。作为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会员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保险监管当局,中国保监会要切实利用好这个国际保险监管交流与合作的场所,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世界各国同行们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同时,有针对性地研究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近年来制定的对各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保险监管原则和建议,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研究出一套既符合中国保险业实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保险监管机制,提高我国的保险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小梅,李小燕.培育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几点思考[J].中国金融,2002(5):16-19.
[2]孟龙.关于新兴市场国家保险监管制度的国际接轨问题[J].2005(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