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1: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职音乐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结合经典的音乐案例让学生了解音乐节奏
为了让中职学生系统的了解音乐节奏,教师可播放经典的音乐给学生欣赏,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将能系统的理解音乐节奏的使用方法,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音乐系统知识。比如教师在音乐中播放非常流行的音乐舞曲《兔子舞》,教师可让学生分析这首音乐是怎样的节奏?学生听完以后,表示这是一首快四的音乐。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它是快四的音乐呢?学生表示这是由于这支舞曲是四个拍子一变奏,兔子舞的拍子速度非常快,人们通常还没来得急做出反应,它的节奏已经变了。学生认为这是一支非常典型的快四舞曲,它的快节奏、多变奏非常容易让人兴奋。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谈自己的理解,学生仔细的思考以后,谈到慢四舞曲虽然同样是四个节拍一变奏,可是它的节奏就非常舒缓,人们可以慢慢的跟着这个节奏走。比如非常著名的广场舞曲《红尘》就是慢四,它的音乐节奏舒缓,四拍一变,即使是老年人也能跟上这个节奏,可见慢四就能舒缓人们的心情。
生源较差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通过努力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往更为全面的方向发展。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歌唱技巧等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愿意投身于音乐学习中,从而为学生往后的幼儿音乐教学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因为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地划分音乐知识的重要性,将教学重心着重讲解,而对于其他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一下,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就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教师的教学时间,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实践教学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该适当地增加实践教学的实践,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亲自进行体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及时更新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是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它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加强相关的维修和更新工作。要及时解决教师在设备上反映的问题,对破旧的乐器应该及时更换,确保教师能够顺利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接触不同的乐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学方式
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时,不仅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情况,而且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促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所塑造的情景进行表演;也可以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演唱,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而且,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在进行幼儿园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幼儿的发音方式,以确保能够保护幼儿的嗓音。而在声乐教材的选取上,应该选择各式各样风格、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的歌曲,从而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欲望,彻底打开学生的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43
On Culture Education in Music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U Yu
(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Longnan, Gansu 742500)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music teaching is the essential par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and has a great impact on student artistic abilities. Music teaching is one of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moralities and enrich their life experience. So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ay high attention to the music teaching. However, the quickly development of network breaks traditional music teaching to sown ext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brings relevant challenges to its music teaching. Therefore, connecting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music teach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educating people with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music teaching,and then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and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music teaching.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ic teaching; educating people with culture
0 前言
高职音乐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由于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外来文化渗透等众多因素,高中音乐教学面临着各种挑战,加之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根本不重视道德品质、价值观等的学习与培养,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发展,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以及积极分析与探索文化育人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路径,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大学生成为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的主要职责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且高素质与高技能二者缺一不可,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高职院校需要综合考虑文化传承改革的任务,需要主动承担文化育人的职责。教育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不仅需要继承与发扬优秀文化,而且需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文化育人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界对高职院校职责的认识更加深刻与全面。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精神、物质财富的总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优秀文化有利于人的知识、技能与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至关重要。
一方面,文化育人理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需要主动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以及强化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树立,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主要依靠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可以在充分了解与掌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促进文化育人的实现,但文化育人的实现需要学生强烈民族归属感的支持,可见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理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另一方面,文化育人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高职院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校园文化时时刻刻感染着大学生,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而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文化育人的支持。可见,文化育人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关键。
2 当前高职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音乐美育教学体系不完善
音乐教学是高职公共课程的一个类别,但其没有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课程门类较为单一,通常主要包括流行、影视音乐欣赏及音乐、舞蹈欣赏,且其缺乏固定性。开设的课程也仅是围绕高职教师音乐教育背景而设置的,在规划科目时也没有严格依据相应的教学规律等。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只能被动接受教学门类和内容的束缚,实际上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教学过程也是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即倾听音频、观赏视频等,缺乏新意。除此之外,教材的选择更是随意,教师在没有充分了解与掌握音乐教学的情况下,随意选取教材,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2.2 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当前高职音乐教学内容大多都是欧美与现代流行乐,很少有民族传统音乐。部分教师在设计音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兴趣,即选用近现代欧美与中外的流行音乐作品开展音乐教学,虽然这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却忘却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部分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他们偏执地认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早已过时,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可见,高职音乐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3 高职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育人路径探索
3.1 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育人路径
其一,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主题或者旋律,要求学生依据此主题或者旋律创作出各种类型的织体;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问句,要求学生演奏出答句;或者教师可以向学生提示主题,要求学生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演奏,从而使学生无论面对什么主题都能以各种形式进行创作或者演奏。
其二,提升创造力的训练。首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与掌握诗文的特征,并依据这些特征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合理转换诗文与音乐间的创作,以及文字信息与音乐信息的合理转换;其次教师可以依据画家名作,要求学生围绕此画面进行即兴创作与演奏,促进视觉信息与音乐信息、舞蹈织体语言的合理转换;最后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即兴配乐,以在音乐互相转换中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
其三,加强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特征与学习能力,所以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建和谐的环境,以及发展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会创新。
高职音乐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摒弃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身份,而是应以引导者的身份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有效融合表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促进其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
3.2 在音乐教学实训中的育人路径
其一,创建音乐实训教学平台,音乐实训教学平台的有效创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升。高职音乐教学实训,首先需要高度重视教学内容、舞台艺术、社会运用实践这三者的关系,以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从而产生新的教学模式;其次需要有效结合产、学、研和教师培训,丰富实训教学内容,形成丰富的音乐教学实训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训、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环节。这些实训活动的有效开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二,创建模拟实训模式,模拟实训模式的创建有利于促进音乐教学实践方式的创新。依据高职音乐教学的实际状况及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选取仿真模拟实践法,基于情境互动实训模式的创建,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三,促进音乐专业和演艺院团的良好合作,音乐专业与演艺院团的良好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教学联合体的创建、促进了校外实习阵地,拓展了音乐教学领域,即音乐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已经拓展至社会,从而促进音乐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3.3 在音乐教学二维空间的育人路径
其一,健全音乐实训制度体系。音乐实训制度体系作为音乐实训的基本工作,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虽然其存在方式是独立的,但从文化育人方式角度而言,音乐实训制度体系的健全和音乐育人成效及教学质量有着因果关系,且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因此,音乐实训制度体系的健全为音乐教学二维空间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在此环境中美化品质、陶冶情操等。
其二,改善音乐教学环境,音乐教学环境的改善对高职文化育人工作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在音乐实训室中张贴音乐实训的相关制度及音乐家名言等,让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时时刻刻地享受道德文化的熏陶等,以及吸取一定的灵感。
其三,创建音乐课堂人文空间氛围。音乐作为情感艺术的精神营养,其教学氛围尤为重要,在具体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需要共同创建与情境相适宜的空间氛围,营造和谐愉悦的音乐学维空间氛围及课堂环境。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文化品位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文化育人成效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生音乐语言的表述。
基于高职音乐课堂、实训、二维空间环境教学方式的探索及创新,我们不难发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性,以及音乐教学对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音乐教学既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又可以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育人平台。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育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高尚情操,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文化育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音乐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及高职文化育人的重要性,音乐教学对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音乐教学中制定合理的文化育人策略,从而真正为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提高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了匹配社会需求,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培养学生的一个重点。音乐教育能够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也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音乐教育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先机。谁也不能否认,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已经发挥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然而音乐教育仍然是高中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高中音乐教育至今难以匹配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音乐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美育落实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点,能够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的审美观念,因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美育是一个熏陶、感发的过程,是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的一种精神激励。在现代素质教育过程中,美育作为一项非智力因素重要性不言而喻。美育能够帮助人更新自身的情感,使人能够合理的沟通理性、感性,促使自身协调发展,进而拥有健全人格。现阶段,市场竞争激烈,现代人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大,音乐作为美育落实的重要途径,能够在感染人的同时丰富人的想象力,提高人的文化水准,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二)音乐资源具备潜在素质功能
音乐具备强的感染力,当人通过听觉进行审美时,音乐会传递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会作用于人的身心,参与人各项素质的构建。因而,音乐可以全方位地影响人的素质:在生理素质方面,音乐可以促使人身心健康;在心理素质方面,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感,使人拥有高尚情操;在文化素质方面,音乐可以提高人的文化水准,开阔人的视野,使人拥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在民族意识素质方面,音乐可以帮助人了解热爱自己的民族;在思想素质方面,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品质朝着高道德情操方向发展,使人朝着真、善、美的方向不断发展……因此音乐可以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三)音乐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迫切需求
21世纪是知识生产力时代,社会已经发展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尊重人创造、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号召能够构建人与人友爱团结、沟通合作的良性氛围。音乐教育无疑为实现上述目标创造了条件,利用音乐教育的感知力,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关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得以强化,融洽的社会关系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各方素质,对于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四)音乐教育是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要求
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党十五大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该计划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造能力被列为重点。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因而音乐是美育、更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我国高中学校培养优质人才提供了指导和借鉴的材料。
二、现阶段我国高中音乐教育状况分析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高中音乐教育获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看来,音乐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甚至已经制约了我国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点:第一,师资力量缺乏。音乐教育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然而大部分高中学校的音乐教师引进力度不够,现有的音乐教师数量根本无法满足音乐教育的实际需求。第二,教育设备简陋落后。音乐设备的投入力度不够,师生对音乐设备的重视度也普遍不高,使用中的音乐设备经常被损毁,短缺的音乐设备难以及时补充。第三,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因为音乐教育于高中学生而言是“副课”,很多学校为了迎合高考,不断压缩副课课时,有限的教育时间难以为教育者设计完整的课程体系创造条件,教育者的教学内容也因此支离破碎,没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教学工作难以提升教学效果。第四,学生未能正确认识音乐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制约,我国人民普遍未能正确认识音乐教育,在不良的社会氛围之下,学生的思想被误导,很多人因而不重视音乐教育,敷衍对待教育问题严重。第五,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较差。由于高中学生的主要精力被放在应付高考方面,音乐教育因此只沦为口头上的空洞套语,由于音乐教育被忽视,很多学生都缺乏音乐基础,还有一些甚至不懂得如何欣赏音乐。
三、提高音乐教育实效的策略分析
音乐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现阶段我国高中音乐教育状况不容人乐观。社会各界应该积极配合,及时解决问题,提高音乐教育的实效。在具体落实的时候,可以从如下几点出发:第一,正确社会各界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将音乐教育做榻逃的一项系统工程;第二,打造一支具备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为落实优质的高中音乐教育夯实基础;第三,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改革现有的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信心。
四、结语
音乐作为一门表达人类思想和反应现实生活的艺术,有着陶冶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作用,将音乐作为一门学习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养成良好的素质,但是音乐教育不等于素质教育,因而无法涵盖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环节,社会各界应予以重视,只有科学、合理的运用音乐教育才能够有效提高教育实效、提高我国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音乐;培智语文;教学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 学好语文可以有效地弥补智力落后的学生在智力和适应性行为上的缺陷,使智力落后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快乐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由于智力落后的学生识记速度慢,遗忘快,这使得他们学起语文来格外吃力。 为了提高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学习效率,我们在上课之前都要设法去想怎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引入音乐元素,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最大限度地调动弱智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一、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与音乐元素整合的作用
(一)语文、音乐的结合能有效地矫正智障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身心缺失行为。智障学生学习行为特征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识记慢,局限于直观形象,易疲劳,并伴有语言障碍等。相关科学研究和笔者的实践证明,音乐元素对他们的这些不足能够起到有效地弥补作用。
(二)语文、音乐的联姻能积极有效地促成培智语文学习终极目标的实现。培智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由两方面组成的:1、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2、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这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行为品质能积极有效地帮助智残学生通过语文的技能,而技能的训练又能帮助学生完成品质的塑造。将音乐有机融合在技能教学和情感教育中,会起到促进和催化作用。
(三)语文、音乐的牵手符合新时期培智语文教学的改革精神,实现了学科间的融合,体现了大语文学习观。新时期的培智语文教学倡导学科穿插,互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整合。立足于智残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和特殊需要,以开放的态度有选择的引进多种元素,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与音乐元素整合的策略及依据
(一)渗透目标,赋予课堂生命
很多智障学生往往存在散慢,好动,懈怠行为。这些行为若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其语文课堂的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我们应注重对这些行为缺陷儿童实施心理、生理矫正。在诸多矫正手段中,音乐干预有着它独特的作用。
(二)情感到位,严密设计课堂环节
智残学生感知、识记速度慢,思维直观形象,抽象概括水平低,接受容量小,再现困难,并伴有语言障碍。所有的这些成为他们语文学习路上的绊脚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文课需要寻求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对智障学生语文技能的传授任务,音乐元素能很好地充当这个角色。
1.让音乐陪伴学生进行听的技能训练,将有力地提高学生听的行为能力。如何帮助智残学生很好的听,上个世纪60年代,坐落于保加利亚索菲亚的暗示学院作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听古典音乐识记单词。实验结果大家都知道,在纾缓的乐曲声中,人们学单词的效率极大地提高了。那么,将这项试验成果应用于智障孩子的语言听记过程中,结果如何呢?教学实践证明,影响是较为积极的。笔者就智障孩子在音乐中识记课文生词,复述课文片段,复述老师相关生活片段的语句做了小实验:播放理查德克莱得曼的钢琴曲《爱情故事》、《秋日的思语》。从学生听的表现看,他们都很投入,从记取结果看,生词能记取近半数左右,能简单的,比较全面的复述课文片段及老师的话语。同样,在相关课文的文本情感阅读上,我配以恰当的曲子,其效果也是不错的。这样的整合,训练,逐渐让学生的听的行为实现由生成向养成的转变。
2.让音乐陪伴在智残学生说写的左右。说和写可以说是智障学生作文的不同表现形式。说和写的教学,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们知道。智障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普遍比较低,对外界事物静态的观察,动态的连续反应能力不强,缺乏想象力。无意注意的行为特征更导致他们难以捕捉外界向他们传递的信息。因此,培智语文教材将说话训练设置到每个教学单元,旨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如何持续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述能力和书面表述能力,我想,以下几个因素是必要的:(1)激趣——让他们有说话的热情,欲望。(2)取材——对智障孩子语言的训练涵盖了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交际,感恩,奉献,学习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立足文本的同时,积极引入语训资源。老师可以先让他们唱歌,温习歌词,然后读词。再结合相关图片,创设相关情景让他们将画面,将动作行为和歌词有效结合起来,反复对照练说,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会有大的提高。(3)想象——作文的创作,众所周知,智障学生通常是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简单的思维活动,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但缺少想象的延伸。持续不断的让他们在具体形象事物的刺激下活跃思维,展开想象,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所要做到的,也是音乐介入作文训练的目的。教学中,教师选择一些摹声色彩较为浓郁,形象感强的乐曲,乐器,诸如《赛马》、《动物狂欢节》、《杜鹃圆舞曲》等。
(三)紧扣时代要求,走进生活世界
语文教学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时,更应讲究其人文性。我们知道,智商和情商共同决定一个人生活、事业的成功,而有关研究表明智商的高低在一个人将来是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只占20%的比例,而情商系统中的情感、需要、注意、兴趣、习惯、意志、信念、理想、人生观等却占80%,其中情感因素又是其核心,占该系统的25%。情感是所有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指导。人行为的基本因素,智障学生的智商低下,所以情商对他们更显得尤为重要。
三、小结
正确适当的音乐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补偿智障儿童的智力和行为的缺陷,从“让你学”变成“我要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情感世界,提高和改善他们的表达能力,建立和巩固健康的人格和情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适时、适情、适量地选用音乐元素,运用于教学的不同环境,将会促进培智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运行,能有效地通过智残学生的语文技能水平,完成智障孩子的品质塑造。
参考文献
[1]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95年6月第一版。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99年6月第一版。
二、早期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孩子自我人格的完善,建立崇高的道德品质。
优美的音乐可以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是最直接、最明显的方式。音乐用美丽的声音,美妙的旋律,生动的节奏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通过潜移默化的环境接受音乐对其性格的感染和教育。正确的音乐教育,能使孩子体会到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音乐的美,享受美,使孩子的性格更加活泼开朗,并且培养孩子的胆量和才能。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一些刚生过孩子的母亲给婴儿听一些古典音乐。例如,莫扎特的奏鸣曲,循环反复,不断放给婴儿听,不断给他们讲解。直到婴儿5个月的时候,又进一步实验,把一些他们从没听过的曲子夹在已经听熟的曲子中放给他们听,当听到那些从没听过的乐曲时,婴儿脸上带着惊讶和不安的神情,而听到那些熟悉的曲子时,他们则露出会心的微笑。这个结果说明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记住乐曲了,所以音乐,是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最好途径。
三、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接触音乐,让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练习唱歌、表演,大胆的、天真地表达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评价和欣赏。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审美和道德往往在同一进程中实现。当我们教孩子学会唱或让孩子们享受到丰富的音乐和艺术歌曲,能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学会唱歌的孩子不仅喜欢,而且善于通过行为表达他们对这首歌的内容的感受。在集体歌唱、演奏乐器或小节目时,为了确保演出效果,孩子会控制自己的行动,提高集体的责任感和约束力。所以让孩子们学习音乐、舞蹈、乐器、可以培养孩子团结、诚实、勇敢和优良的品质。美妙动听音乐的韵律和节奏,符合了人们生理的韵律和节奏,被不同年龄和知识阶段的人们所接受。这里,不需要前期教育积累,不需要循序渐进的铺垫,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能够一定程度地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根据音乐这样的特点,如果让学龄前儿童经常性接触音乐,或者带他们参与各种适宜的音乐活动,儿童大脑就会时时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像我国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说的那样“: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我们应该通过音乐教育,让孩子们体验到快乐,喜欢音乐,并使自己的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记得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六岁开始学习拉小提琴,音乐世界赋予我的直觉,对我的新发现(运动物体的光学)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因为直觉产生了新的科学发明。那种直觉实际上与音乐世界的所谓灵感是相通的。”因此,早期音乐教育,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中职多媒体音乐教学概述
本文所讲的中职多媒体音乐教学指的是将多种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也是通过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全新中职音乐教学呈现形式。尤其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集合应用于中职音乐教学实践中,中职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其集成性、多元性和控制性等诸多优点,将中职音乐教育的重点、难点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中职生呈现出跨越时空限制的多元化音乐知识体系。中职多媒体音乐教学可以将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局限性充分消除,并且可以将音乐和文字、视频和色彩诸元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相对静态的审美对象演变发展成为较为活跃的动态审美对象,并且加快音乐信息传播速度,增加音乐信息容量,帮助学生接受来自优秀音乐的美的熏陶,从而获得最优的中职音乐教育效果。
3多媒体技术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1丰富中职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作为一门范围非常广泛的艺术学科,使得我们的中职音乐课程需要对多种音乐元素进行学习和理解,这就需要中职音乐教师必须尽自己的努力去收集各种音乐素材以及相关教学资料以供课堂使用,无形之中增加了中职音乐教师的教学难度。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改变这一不利问题,帮助中职音乐教师将不同音乐元素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中职学生接触到多种音乐知识,帮助他们开阔音乐视野,同时可以节约中职音乐教师的备课时间,不断丰富中职音乐教学内容。
3.2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大都具备较为敏锐的音乐感受力,对当代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各有自己喜爱的音乐领域。然而,传统中职音乐教学方式却使他们难以学习最为喜爱的音乐知识,使得他们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而多媒体技术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所不能传递的现代音乐素材全面方便地向学生进行展示,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感观,使其全身心融入欢乐的音乐课堂学习中。另外,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满足中职学生的多样化音乐需求,而且可以有效激发他们亲自参加音乐实践的愿望,使音乐学习不再成为他们的负担,而成为一个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
3.3丰富中职音乐教学手段
在中职音乐课堂上应用先进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将中职音乐教学内容与各种相关音乐资源通过图文声像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让这些不同音乐教学元素产生一定的内在联系,进而降低中职音乐教学内容的难度,将音乐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从而提高中职音乐教育效果,提高中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传统中职音乐教学方式的限制,使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的落后形式,使中职音乐教学形式日益多样化,进而有效激发中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当前中职音乐教育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误区
4.1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
虽然,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具有许多天然优势,但并不能够完全替代中职音乐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部分中职音乐教师对多媒体课件过于依赖,使得他们在中职音乐课堂上只能按照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机械式教学,完全抛弃了自身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屏幕的变化而变化,难以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相应的教学情境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过分追求表面的热闹
在制作多媒体音乐课件时,中职音乐教师为了充分发挥其形象化的教学优势千方百计地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想以视觉完全代听觉,让教学课件“好看一点”,使得立体的文字、彩色的背景以及漂亮影视录像在中职多媒体音乐课件中应有尽有。这样的音乐课堂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然而一堂课下来,学生只留下“课件真漂亮”的感觉,对音乐内容却知之甚少。
4.3掩盖中职音乐教学目标
在一些中职音乐课中音乐教学内容绝大多数都使用多媒体课件,导致许多中职音乐教师将重点放在使用多媒体课件上,反而忽略了中职音乐真正的教学意义,其目的在于发挥其优势从而吸引中职学生。但是,如果在多媒体利用上过于追求新颖、新鲜和动感的外在效果,从而忘记中职音乐教学内在规律,最后只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适得其反,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中职音乐教学目标。
5新形势下中职音乐教育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化策略
5.1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中职音乐教学有着其内在规律性和鲜明的特点,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职音乐教师应该在理解把握这些内在规律特点的基础之上,创设出一个别具雅趣的音乐教学情境,从而增添中职音乐课堂的艺术魅力。一方面,中职音乐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内容设计时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以增加中职学生审美体验为核心,从而形成师生良性互动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中职音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音乐教学情境,在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5.2精心设计多媒体音乐课件,提高音乐课件质量
中职音乐教师在进行多媒体音乐课件制作时,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题性质,将各种音乐表现元素和多媒体课件完美地结合起来,在合理的教学时间以恰当的多媒体形成加以表现。而且应该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科学辩证关系,坚持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要表现的音乐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最合理的多媒体形式,以中职学生最易于接受的多媒体方式来表现。但要防止形成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导致形式掩盖内容的喧宾夺主的误区,唯有正确认识各种多媒体的特点,发挥其优势,结合音乐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高品质的中职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才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5.3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加师生情感互动
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过程实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情感互动过程”。而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学科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互动。中职音乐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为优化中职音乐教育过程而使用的一种辅教学手段,其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代替音乐教师生动的即兴表演、充满激情的范唱、渗透情感的弹奏以及随机应变的驾驭的基本技能。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发挥中职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音乐教师启发和引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增加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双向互动,推动中职音乐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5.4加强音乐教师的培训教育,提高教师信息素质
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高中音乐考核时,教师要改革现有考核评价制度,打破音乐课程考核内容与标准的绝对化,尊重个性差异,由“知识能力考核”转向“全面评价”,避免考核变成一种形式与任务,远离音乐教育本质与素质教育要求。如根据音乐课程特点,既对学生在音乐常识、音乐欣赏、器乐与歌唱等方面的评定,考核音乐基本技能。同时,也还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个性发展等方面的考核,将单一的考核内容转变成综合音乐素质测定。如设计“我与音乐”等话题,让学生书面表达自己对音乐的认识与感受,关注他们体验与评价音乐的情感。另外,考虑学生的音乐基础,制定分层性的考核目标、选择性的考核内容,让学生结合自身条件,扬长避短。而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幅度,调整评分标准,以便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使其保持学习动力与热情。
二、创新考核方法,“单一考试”变为“综合评价”
由传统音乐课程考核形式看,通常是笔试(理论性试题)与口试(学生唱歌与表演)。这样的评价方式单一而枯燥,标准较为统一与绝对,偏重结果,以考试分数为评量尺度。这样,虽然可看出学生某方面的学习效果与素质,但很难反映出不同智能优势与综合艺术素质,容易抹杀他们的个性特点,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动力与热情,与素质教育倡导的“育人为本”,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高中音乐课程考核时,教师要丰富音乐考试手段与方法,探究更具综合性、深受学生欢迎的考核形式,由“单一考试”变为“综合评价”,让音乐考试变得更灵活有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展示自我,张扬个性。
如①整合指定、自选与抽签的考试方式。比如者规定若干测试主题,同学抽签选取测试题目,再结合自身特长与智能特点来自选表现方式,譬如自弹自唱、以曲填词、自编自蹈等;②组合表演或编演短剧的考核方式。如期末考试,可组织戏剧表演: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自选主题,自由组合,融入多样音乐形式与项目,比如舞蹈、小品相声、器乐等,进行戏剧竞赛表演,并将竞赛情况按存入学习成长档案袋,纳入期中与期末考核成绩之中。由考核现场来看,同学们热情高涨,准备充分,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多元新颖的音乐组织形式,突显了他们的智慧才能、协作表演能力。此外,还有音乐分析短文、观察记录等形式,多视角考核学生,使其在音乐考核中感受音乐之美与乐趣。
三、拓宽评价主体,“单边武断”转向“多元评价”
在传统高中音乐教学中,考核主体趋向单一化,通常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侧重技能考核,带有较多的片面性、独断性、随意性,而少了些许民主性与互动性。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考核与评价并非单边武断,而是多边互动与对话协商,要打破“老师说了算”的考核弊端,将学生家长、社会以及学生等主体引入评价体系,让考核变得更民主化,更具互动性与多样性,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生主体意识与个性发展。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拓宽考核与评价主体,尤其是增加学生自我评价,从过去评价主体的“单一化”逐步向“多元化”转变,更公平、更公正、更全面的评价学生,以考核促进师生交流互动,以评价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有许多人喜欢大声朗读,认为这样能帮助自己理解,其实不然,大声朗读会降低你的阅读速度和专注度,有时会影响阅读效果。所以,在中学生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提倡默读。
默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项规定,在默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出声,还要保持精神上的专注度,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定时、定量、定内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预习是前提和基础在课堂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由于对课文不熟悉或者是生僻字而导致卡壳,影响阅读的流畅性,从而影响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所以,我们要求在阅读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说预习。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将生僻字查出来,并提前熟悉阅读内容,对文章的内在思想有一个提前的把握,从而在阅读中能够更加准确、生动地完成阅读。
(二)多思考,多提问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学生的思想容易僵化,容易进入思维定式。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就是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式,通过阅读,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敢于独立思考。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结构脉络以及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都是我们思考的范围,多思考,不懂就问,这才是正确的阅读习惯。
一、中职音乐课乐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音乐理论课程是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的课程。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运用音乐学习的各项必须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借助外部方法不断提高自己,从而达到心中的目标,同时为学习其它音乐理论课程打好牢固的基础,所以在中职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为未来的教育而蓄积能力
中职音乐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老师和音乐人,而基础音乐理论是一科必须的指导性课程,它将有益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或者是音乐从业者,不仅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要过硬,还要学会怎样把自己的所学能系统、科学的传授给学生,因此,中职音乐专业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基本乐理知识不但能促进自身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此后能否胜任音乐教学工作的重大问题。
2.加强中职生的逻辑能力培养,发掘学生音乐天赋
音乐理论的教学不仅可以锻炼个人学习素质,还能为更好吸收相关知识提供动力。它是一门初级必须课。基本乐理课的最终教学目标是提高中职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音乐才能,培养音乐审美。对于中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一方面需要掌握乐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其具备良好地音乐素质养,为以后的和声、趋势分析等课程打下坚实的理础。
二、中职音乐乐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大部分中职的专业器材都配备齐全,但音乐教育很大程度上由乐理知识传授组成,传统的乐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其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对音乐专业学生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创新,以此改善中职音乐乐理教学的现状。
1.从外而内地使知识内化于学生
如今,中职音乐教育发展不太理想,这里面有学生的问题,但是这个现象还主要是教师水平有限和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引起的,只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只对乐理方面有所研究,而不了解其他音乐方面的知识,能力单一,这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不会采取渗透式的方式,进行学科的转移的教学,过于死板,这对现代音乐专业的中职生来说,显然满足不了其发展要求,因此中职在音乐乐理教学方面,应该投入大量的资金,培养复合型教师人才采取渗透式教学的方式。所谓渗透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音乐乐理教学过程中,可以渗入视唱练耳的技巧,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更好,还能够提高学生听觉审美能力;第二,在音乐乐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钢琴演奏,以此来提高学生钢筋演奏以及和声的水平配;最后,在乐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留出一部分课堂时间,来让学生演唱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以此来提高学生立体音乐的感知。
2.调动各感官,默契配合训练
目前我国各大中职在音乐乐理教学中,并没有将其与视唱练耳向结合,这是乐理教学效果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如果能够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并且采取交叉教学的方式,教师在讲解乐理时会更有针对性,学生通过教师形象化的讲解,对学习的乐理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比如教师在讲解某种唱法时,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书面讲解,学生无法对其进行感知,而如果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采取边讲解边试唱的方式,学生们借此会更深入的了解该唱法。以视唱为例,教师理论知识讲解结束之后,可以对其旋律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让学生们了解音乐中塑造的形象,并且让学生们掌握其表现手段,进而使得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入的感知,这样既能够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感知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多维度教学的尝试
音乐立体化教学方法是指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以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习兴趣。比如说可以多尝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既能听又能看,音乐形象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当然,每个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但是不管是什么方法,都应该对症下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将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和运用乐理知识。
4.增强优秀教师群体力量
1。用音乐体验情感音乐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学生自身融入其中,去品味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将民间音乐引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多元文化的有效手段,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逐步去走进民间音乐的创作思想,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去鼓励学生进行无边无际的想象,去摸索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其在作品中的流露。
2。营造融洽学习探究氛围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探索创新和自主质疑。教师只有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自由,才可能真正让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用自身的乐理知识以及亲身实践,去体会不同音乐本身的美,而非传统的根据教师自身的理解去限制学生自我意识与探究精神。在传授本地区民歌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民间生活,将歌曲与情景剧、表演相结合,利用唱演合一的方式展现民间音乐的魅力。如在教学生演唱与欣赏本地区《畲家谣》、《请到绿谷畲家来》等独具特色的畲族歌曲时,可将乐理知识以及创作方式共同融入其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这些新奇而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使二者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民间艺术的多样性,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可谓一举多得。
二、民间音乐在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中的意义
进入新的世纪后,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当代社会对各类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将音乐教育列入各类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少不了音乐教育。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更不同于其它学科,其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途径诸方面独具特性。认识和把握这些特性,是圆满完成教育任务的前提。
笔者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师,在数年的工作实践中,坚持对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特性进行探索,形成了以下初步认识:
一、教育主体的差异性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体的差异性决定教育教学的起点和目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体存在四个方面的差异。一是区域差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广泛,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和乡镇。农村和乡镇中小学教学设施落后,音乐师资力量薄弱,音乐教学水平低下,这部分生源的音乐基础与城市生源有明显差别。二是兴趣差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文化成绩较差,行为习惯懒散,学习动力缺失,对音乐没有兴趣。唱歌五音不全,跳舞羞于登台,器乐多未尝试,乐理一窍不通;而极少数学生却对音乐情有独钟,对其它文化课不感兴趣。他们能唱会跳,擅长乐器,甚至形成了音乐特长。三是阶段差异。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小学初中打基础阶段,也不同于高等教育研修深造阶段,而处于补偿和衔接的中间阶段,要求承上启下,夯实基础,系统学习,形成素质。四是专业差异。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普遍开设音乐学科,开展音乐教学,但不同专业在音乐课程设置,音乐教材使用,音乐教学目标设定,音乐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都有巨大差异。音乐专业及其相近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师专业,艺术专业等,与其它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学要求有天壤之别。如果对教学主体的差异性视而不见,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就会劳而无功。
二、教育内容的选择性
中等职业学校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教育内容没有统一规定,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教学内容等都由学校自定、学科自主、教师自选。较规范的学校开设声乐、指挥、欣赏、乐理、视唱练耳等课程。一般的学校参照普通高中音乐教学大纲开设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课程。一部分学校在第一、二学年上下学期设置每周1-2学时的音乐欣赏或唱歌课。极少数学校甚至不设音乐课程,不上音乐课。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教育内容缺乏统一规定,部分学校完全自主,甚至不开设该课程,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三、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中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人才的专业技能各不相同,但综合素质尤其是音乐艺术素养有共同要求,只是程度不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专业性质与音乐学科的关联程度,区分音乐艺术专业,教育或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其它专业等三个不同类别,可按三个层次分别设定音乐教育目标:
第一,普及性目标。以学习唱歌为核心展开教学。在初步了解和基本把握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歌曲学习和演唱,使学生能够做到歌唱姿势端正,呼吸方法正确,气息流畅,感情充沛,在唱歌中接受音乐感染和教育,从而陶冶高尚情操。
第二,提高性目标。以音乐赏析为核心展开教学。声乐课要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共鸣调节,掌握吐字技巧,学习演唱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齐唱、独唱和不同演唱形式的二声部合唱歌曲,并能做到音乐节奏准确,声音统一和谐,歌唱具有表现力。欣赏课要求学生学习欣赏声乐曲和器乐曲的有关常识,重点欣赏中外民歌和优秀创作歌曲,以及中外小型乐器乐曲,并了解中外着名作曲家和表演艺术家。通过欣赏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扩大音乐视野,逐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
第三,专业性目标。这一层次的学生对音乐艺术有较浓的兴趣爱好,较好的音乐素质,较强的表演能力,较明确的专业化倾向。因此,要以音乐理论为核心展开教学。进一步夯实音乐理论基础,辅之以音乐指挥和视唱练耳等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视唱练耳技巧,初步具备音乐指挥才能,并能独立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教学。音乐理论教育要求学生掌握五线谱和简谱记谱法,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乐谱力度记号、速度术语、表情术语、装饰音和其他常用记号,音程和和弦等有关知识,并在演唱和欣赏音乐以及尝试创作或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调式、音阶、音程、和弦表现功能的理解和运用。视唱练耳教学要求学生能按指挥图式画拍演唱,音高和节奏准确,调式感强,逐步掌握视唱声部,视唱弦律及其自然音程、变化音程,能准确听辨节奏短句和有变化音的音乐短句。音乐指挥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各种节拍的指挥图式,能指挥齐唱歌曲,做到姿势正确,拍点清楚,起拍收拍准确无误。并能较好地指挥不同情绪、不同演唱形式的齐唱、轮唱、合唱歌曲。此外,专业性层次的音乐教育还要增加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和音乐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为学生逐步走向专业化奠定全面而坚实的基础。当然,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目标的各个层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循序渐进的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依据实际,立足基础,突出重点,因材施教。
四、教育途径的整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