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1: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道路桥梁冬季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技术分析
在进行混凝土的运输时,充分考虑到运输的环境和运输的条件,通过拌合升温的技术和手段,对运输途中也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方法,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适宜。对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的电加热技术较为常见,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是将变压器和拌合站通过电缆进行相应的连接,同时还要配备漏电保护装置。随后可放置1kw的电热管在拌合站水池池底,主要依照拌合站的水池和尺寸进行电热管的数量安排,一般情况下要添加30根左右的电热管。然后在上水口设置一个温度计进行水温的监测,在冬季较低气温的情况下,要避免拌合站的水温和热量散失较快,在拌合站的顶口要配备相应的棚盖,在保温作用下还可以与水温箱进行配合使用,如果温度较低,可利用水温箱进行加水。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还会应用到蒸汽的加热技术,在进行相应的蒸汽锅炉加热时,要添加蒸汽锅炉进行混凝土的热交换,主要通过拌合站的水池与蒸汽管道进行连通,利用高温蒸汽管道的蒸汽高温热量传送到相应的地方,为混凝土的拌合提供恒温,使其在冬季低温情况下对混凝土拌合施工的影响相应减低到最小。
对现场混凝土的浇筑时,先在承台的顶端砌筑高约20m,然后撤除其覆盖上面的土布,在堰内倒入一定的冷却水保温设置。在承台的侧方采用钢桩进行围堰间隙方式,主要是在其承台和顶口进行密封,利用这种棚状的构造,使温度较慢的地散失。若遇到冬季零度以下的气温天气时,还需要在钢桩围堰间隙进行碘钨灯的设置,然后对承台进行加温维护,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中,还要对顶面的混凝土采取用土布和电热毯覆盖的方式进行保温设置。在进行相关施工时,还要对侧面的承台进行相应的彩布条的密封,保护温度不被过快散失。对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对浇筑墩进行保温设置,对模板采取预热的办法,随后用土布包裹加强保温。因为墩柱的浇筑较为复杂和困难,使保温的工作有了难度,因此对混凝土浇筑时防止温度过快散失,对浇筑盖梁施工结束后可利用覆盖土布的方式和塑料薄膜等方式进行混凝土的保温措施,针对温度过低的情况,还可以使用电热毯。用彩布条进行侧面和底部的封闭,加强保温措施。对箱梁的浇筑工作一般在低温状态下,可在冬季白天进行施工,避免夜间施工时对大功率的加热而耗费过多的电能和资源。在混凝土的施工缝进行保温防护时,主要采用碘钨灯的方式,也可用热水进行浇淋,但要控制好温度在5°上下。通过完成墩柱的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应马上对混凝土进行保温设置,对混凝土的凝结提供适宜的温度。
4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保证和养护措施
在冬季进行道路桥梁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对模板和相关钢筋上的杂质和附属物质进行清理,充分保证其内部各向同性,还要对混凝土的温度保证应力均衡。如果冬季温度十分低,要使用暖棚方式把所有的钢筋在25mm以上的全部加温。对混凝土的灌注温度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基本上都要保持在5°以上,还应注意连续灌注不能停断。对于施工缝要处理干净并清洗工作。在道路桥梁的混凝土养护工作,主要在施工浇筑完毕之后,根据低温的硬化缓慢和容易受冻的情况下,应在最初的配比混凝土中选好适当的水灰配比。浇筑完毕后应在8小时以内进行加盖和保养,第一层铺设塑料膜,再次铺设麻袋覆盖,在零下温度下不得浇水养护,禁止在上面走动等,还要安装相应的模板支架。最后要在正常的温度下进行拆模。
关键词:
挂篮法;悬臂;浇筑;施工;控制
1挂篮施工主要流程
1.10号桥梁段施工流程
0#桥梁结构相对复杂,预埋件、钢筋、预应力束交错密集,因此我们的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仔细,主要流程如下:(1)在墩顶安装托架平台;(2)浇筑支座垫石和临时支座;(3)托架平台试压;(4)绑扎底板及腹板;(5)安装腹板纵向、横膈梁横向钢筋、管道;(6)安装0#段的模板;(7)对顶板底层钢筋网进行绑扎、定位管道钢筋;(8)拆除顶板、底板模板;(9)混凝土强度达到85%以上才可进行张拉和管道压浆。
1.2悬臂浇筑节段施工
(1)1#梁段。拼装挂篮主纵、横桁梁→拼装挂篮底梁及模板→安装主纵横梁→安装前后吊杆→主纵梁中部加锚并调整主纵梁和主横梁位置→吊挂两侧底蓝→试拉后调整底蓝高程→安装外侧顶部模板→调整模板尺寸及标高→绑扎梁段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端部模板→对称浇筑箱梁节段混凝土。(2)2#梁段。1#梁段施工完毕后才能进行2#梁段施工。施工流程如下:加长主桁梁的长度→将吊杆和底蓝进行放松→把主横梁沿主纵梁移动→中部锚固点松开、铺好推移滑道钢板→将联体挂篮向未长边移动→主纵横梁采用千斤顶顶进→再把开始接长的主横梁连同底蓝推移到位→拉紧中间联体主桁梁锚杆→调节底盘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安装预应力束和钢筋→浇筑箱梁混凝土→张拉。
1.3合拢段施工
为减小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吊架可采用挂篮的底篮系统,底篮结构悬吊是将吊杆孔洞预埋在两悬臂箱梁端底板上,合拢段进行施工时,将悬臂梁的挂篮底向前移动,前横梁锚固在悬臂端上。合拢的次序为先边跨后中跨,并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施工。
2质量控制要点
2.1拼装
在0#块处的1#斜拉索张拉拆模后,可在1#块和0#块施工的门式支架进行改造,组拼用于标准节段浇筑的挂篮。挂篮拼装过程中应注意如下细节:底模架要试拼,检查横梁连接纵梁情况,检查吊点的变形情况;检查吊杆横梁;杆件相互连接情况;挂篮加工完成后,对几何尺寸、焊接质量,主桁架、前后吊杆、锚具进行力学试验。
2.2钢筋安装
箱梁钢筋分为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钢筋进场后,试验单位取样做材料试验。钢筋施工,首先要根据设计图在钢筋场地分类制作,并采用标示牌对钢筋进行分类;纵向钢筋用电弧焊接长,长度必须大于10倍钢筋直径。箱梁的U型钩筋,在施工中必须钩住对应位置钢筋的最外层;当预应力管道同钢筋有抵触时,应以预应力管道为主。
2.3浇筑混凝土
在混凝土浇筑前,现场施工人员要对各项工作认真检查,主要包括:挂篮轴线、挂篮底篮轴线、标高、模板固定情况、钢筋数量和位置、挂篮的锚固情况、受力传力体系以及督促材料和设备部门检查混凝土施工备料、机械性能等工作,检查完后,要认真填写相关的表格。所有悬浇箱梁节段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采用对称、均匀浇筑方式,避免因为不均匀产生偏心受力;混凝土浇注时的顺序应该按照从悬臂端逐渐向尾端浇注,应及时调整荷重增加导致挂篮下沉。砼性能需满足泵送要求,且缓凝时间要按照设计要求执行。
2.4线性控制
(1)梁轴线控制。线性控制是实现桥梁整体安全与质量可靠的保证,且也是保证桥梁的线性符合设计要求。线性控制的关键在于预拱度的确定桥梁施工中,对施工预拱度进行计算有重要意义,且精确的数值可为整体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保证。实际中,预拱度的控制要结合现场实际进行。(2)梁高程控制。在连续梁施工过程中对线型影响的因素包括混凝土温度、混凝土自重、收缩徐变及施工等影响。为控制桥梁标高,设计时要预测混凝土浇注的温度,现场施工必须进行相应的控制,如温度控制。
2.5合拢施工
(1)边跨合拢。边跨现浇段在逐步向合拢段浇筑靠拢的过程中,现浇梁段轴线位置要及时检查,将合拢段的纵向、横向误差控制设计范围内。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及时检查梁底与支架之间的距离大小,确保边跨合拢时自由伸缩,避免因混凝土拉力过大而影响质量。保证支架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弹性及非弹性变形等满足设计要求;进行验算地基承载和基础设计时,控制其承受荷载后的沉降变形满足设计要求。(2)中跨合拢。由于张拉、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合拢梁段悬臂产生偏差,因此,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如下相关措施进行:合拢段纵向制孔波纹管是中间连通管,其与两悬臂伸出波纹管连接参照0#梁块段波纹管外套接,为防止波纹管上浮,现场施工要进行压重程序,但浇筑混凝土会导致穿束工作困难,为确保孔道位置准确,必须要做更多的定位钢筋,波纹管接头处采用严密性材料封胶,确保孔道施工质量。晚上温度低,混凝土浇筑,水分蒸发少,水灰比适当降低。浇筑时要严格控制箱内外温度。为避免裂纹出现,夜间施工因采用一次收浆压平的施工工艺,在确保管道口不渗漏水的情况下,尽可能在顶板上用麻袋覆盖,及时洒水降温。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按纵、竖、横向的施工工艺进行预应力张拉。先对预应力束进行分级张拉,张拉完成后才能进行体外支撑拆除。纵向预应束张拉的顺序应采用先张拉长束后才能张拉短束;先张拉底板束,后才能进行顶板束施工。同一断面先进行边束-后中束的施工工艺,且要采用对称施工工艺,碰到临时合拢束时,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结论
论文主要介绍了挂篮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包括0号桥梁段施工流程、悬臂浇筑节段施工流程、合拢段施工流程,在此基础上,对挂篮施工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拼装、钢筋安装、浇筑、预应力施工等,对于线性控制,主要包括布设控制点、梁轴线控制、梁高程控制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对合拢段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包括边跨合拢质量控制和中跨合拢质量控制。因此,在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了控制措施,同时,论文仅仅进行了相关的表层研究,下一步工作可从挂篮法施工的工艺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达到投资最少,效益最高,促进挂篮施工工艺的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王思意 单位:贵州群益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宋军.北江特大桥菱形挂篮设计与施工[J].施工技术,2007(S1).
[2]李勇军.浅析悬臂灌浇筑法在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12).
[3]李斌.大桥悬臂施工中挂篮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11).
1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原理
1.1混凝土质量的模拟方程
混凝土的施工,取决于两大因素,首先是原材料品质,再则是施以两次加工的施工质量,可用一个直观的模拟方程来表示:混凝土施工质量=(水泥、砂、石、水等合格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工艺技术=(混凝土配比质量+搅拌质量+运送质量)+(浇铺质量+振捣质量+养护质量)=混凝土拌和物材料质量+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基理,关键在于控制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性,施工中,只要控制好灰浆成分、灰浆含量、灰浆分布的均匀性,基本可控制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
2.1模板质量的控制
结构混凝土的施工,能否达到工程整体美观的要求,首先取决于模板质量的控制。混凝土的平整度、光洁度、色差度都于模板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在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时,首先应满足模板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模板拼缝严密、不变形、拆卸方便;其次,要选择好板面材质,并使其同混凝土脱模剂相匹配。
2.2浇筑工艺质量的控制
2.2.1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必须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开始。论文格式。总的原则是:较通常情况下的混凝土配合比作细微调整,即维持一定数量的水泥用量,略增加砂率,稍减用水量。
2.2.2水泥用量
根据经验,延长混凝土的模内养护期或加大水泥用量,是有利于混凝土表面的自然光洁度的。但施工现场模板的周转一般是根据进度确定的,延长混凝土模内养护期较难做到,因此,掺加减水剂,相对增加水泥用量是较为普遍的做法。
2.2.3砂率
砂率除与级配、空隙率有关外,还与砂子的粗细程度(细度模数)有关。最佳含砂率是指在砂石骨料颗粒级配的规定条件下,选择能同时满足混凝土质量和工作和易性要求的砂子最佳含量。为了促使混凝土达到均匀密实度质量和充分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使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较通常稍微增大一点。
2.2.4塌落度
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最重要的环节是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所以,恰当控制塌落度很有必要。
2.3混凝土浇铺和振捣
强调浇铺与振捣,必须克服重视振捣、轻视浇铺的习惯。浇铺无序或振捣无方,都是混凝土产生各种不均匀性的根源。唯一的克服板缝是注意把握浇铺与振捣的“火候”。混凝土的浇振方法:⑴分段分层、限时接茬。混凝土的浇筑,无论是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或是从中间开始向两端对称,呈斜面层次、全断面推进的浇筑,还是从下向上一层层的、呈水平层次的浇筑方法,都必须分段、分层地进行浇筑作业。一般确定分段长度的原则:a.在混凝土拌和物未初凝的可塑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接茬和分段接茬,同时混凝土的搅拌、运输能力供料及时。 b.根据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条件,防止混凝土浇筑面上水分挥发过多造成接茬不良。⑵浇前振后、切莫早振。混凝土振捣基理,一是液化,二是捣实,为达到混凝土均匀密实性,浇与振需协调配合,切忌早振。论文格式。对于混凝土浇与振,前后应相差一定的距离,前沿一段至少相当于振捣棒作用半径二倍的范围内的混凝土,不要急于振捣,待下一接段混凝土浇铺接茬后再振。⑶过振时混凝土易产生离析、泌水,离析较重的,骨料分离,显露砂石或出现水波纹状的云斑或鳞状色斑。轻的出现泌水、砂斑、砂线。⑷混凝土振捣应遵循快插慢拔、振点等距离布置的原则,混凝土振实的表现为:混凝土已无显著沉落、表面呈现平坦,混凝土已不冒气泡、混凝土开始泛浆。
3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防治
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按其产生的原因,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于混凝土浇铺振捣工艺不妥产生的外观质量问题;另一种是由于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等综合因素引起的外观质量问题。
3.1克服混凝土浇筑振捣通病
混凝土振捣不当产生的质量通病类型为:⑴漏振(局部未振捣到位)――蜂窝、空洞;⑵欠振(振捣时间不够)――麻面;⑶过振(振捣时间过长)――砂斑、砂线;⑷早振(浇铺未到位、未摊平)――色差(水泥浆不匀);⑸快振(振捣棒上提过快)――气泡;⑹早振+过振――轻度――云斑、水波纹;重度――鳞斑;⑺迟振――冷缝;
3.2桥梁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防治
3.2.1墩柱混凝土外表气泡多且密集
外观现象:除个别大气泡外,细小气泡多,呈片状密集;防治措施:混凝土拌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塌落度不宜过大,如塌落度为5-7cm,下部宜按高限控制,上部按低限控制;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每一振点累计振捣时间不少于25秒,柱子愈往上浇筑要放慢浇筑速度,并使塌落度适当减小、振捣时间适当延长;混凝土振捣顺序,先从外圈开始,螺旋型振到内心,然后再从内到外,反螺旋振捣。
3.2.2墩柱混凝土表面有钢筋显隐
外观现象:当立柱混凝土拆模后,混凝土保护层里显出钢筋隐形,主要是显出一道道箍筋形影。显隐出混凝土颜色浅淡,柱子下部比上部明显;高柱比低柱明显;净保护层薄的比厚的明显。防治措施:箍筋缠绕主筋必须绕紧,不留空隙;钢筋笼骨架力求竖直提拔,为增强刚性,加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主筋直径,当立柱高度≥15米时,加强箍筋内的临时支撑筋宜采用三角形或正方形。加密保护层垫块(最好采用塑料垫块),并使钢筋骨架顶端与模板之间有撑有拉,固定坚牢。
3.2.3墩柱混凝土表面显见模板缝痕或缝口处不规则色斑、砂线
外观现象:模板节段拼装处上下(横向)合缝不平整、错台,呈抱箍状缝痕或深浅色差;模板竖向合缝处不平整、错台,有砂线砂斑或深浅色差。防治措施;提高模板加工质量,尤其缝口加工精良;柱高≤15米时,模板不分节,采用两半个模板竖向合缝拼装;当柱高≤10米时,采用预先拼合成整体,整体吊装。拼装合缝严密、平顺、不漏水、漏浆。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离开模板缝口20厘米。立柱混凝土浇到顶端时,须将浮浆(含粗集料少的稀浆混凝土)清除干净,用海绵体吸附并清除到模板外侧。
3.2.4预制箱梁、盖梁混凝土外侧,出现色差、色斑
外观现象:混凝土外侧呈横向色差带,深浅颜色明显或不规则的水波纹状、云斑或鳞斑。防治措施:严禁早振,每层混凝土前沿必须剩留约1米范围暂时不振,待下一段混凝土接茬后一并振捣,当混凝土布料厚度不一或全断面铺满时,也不要急于早振;箱梁底板混凝土,可采用芯膜顶面开窗洞,底面留空档的办法完成大部分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连续级配粗集料,粗集料最大粒径为25毫米为宜,或在钢筋较密或断面狭窄部位,可用同强度、弹模的细石混凝土;水泥品种宜采用颗粒细、泌水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宜采用中砂,不宜采用细度模数大于2.7的中偏粗砂;混凝土搅拌时间达到120-150秒,塌落度维持稳定。论文格式。概况以上所述,控制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工艺要领,是想方设法维护混凝土的匀密性,坚持做到:⑴模板制作安装(含脱模剂)的严控标准不变;⑵混凝土原材料规格品种质地不变;⑶混凝土成份比例稳定不变;⑷混凝土搅拌时间限制不变;⑸混凝土塌落度指标维持不变;⑹混凝土拌和物运送方法不变;⑺混凝土分层的虚铺厚度不变;⑻混凝土浇铺不到位不早振捣的法则不变;⑼振捣顺序、次数和快插慢拔的振捣方法不变;⑽混凝土分层、分段接茬的间歇时间不变;⑾混凝土养护时间、方法不变;⑿混凝土拆模时间基本不变。
4结束语
一、概况:
裕达国贸多功能会议中心工程,地上9层,平面35m*64m,共39根箱型钢柱,截面尺寸为760*760、700*700、800*800三种,箱型柱钢板厚度为36mm。GKZ1~GKZ8、GKZ12、GKZ16、GKZ21、GKZ25、GKZ29~GKZ31柱内全部浇注混凝土,高度为53.47米,其他钢柱内浇注混凝土高度12.57~22.17米不等。柱内最大灌注混凝土量为35m3。
二、施工方法
钢柱在1米标高位置位置开孔直径为Φ150圆孔,并焊接带单向阀的混凝土输送管,利用混凝土泵的压力将混凝土自下而上挤压顶升灌入箱型柱内,直至注满整根箱型柱混凝土柱。每根钢柱都一次顶升至顶。
工艺流程图如下:
三、施工操作要点
1、现场加工制作单向阀。科技论文,裕达国贸酒店多功能会议中心。单向阀由DN125mm,5mm厚的混凝土输送弯管(R=500mm)及8mm厚的Q345钢板共同加工而成。科技论文,裕达国贸酒店多功能会议中心。
2、在标高为1米位置,箱型柱开一Φ150mm圆孔,以清除柱内积水、杂物及焊接单向阀。科技论文,裕达国贸酒店多功能会议中心。
3、 焊接单向阀,单向阀伸进箱型柱内的位置见图中所示。单向阀的盖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宜为600~700,可通过伸出铰链背后的钢板调节固定。
4、用套箍连接截止阀,在截止阀与混凝土泵间布置混凝土输送管。
5、浇筑前,要计算好单根柱混凝土量,待所需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后方可进行顶升,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耽搁造成顶升中断。同时,及时做好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
6、混凝土输送管与截止阀连接前,泵送砂浆用以输送管道,并把该部分砂浆清除干净后再进行柱芯混凝土的浇筑。
7、混凝土顶升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停泵,并进行数次回抽,若柱顶混凝土面无明显回落,方可拆除混凝土输送管。
8、完毕30min后,观察柱顶混凝土有无回落下沉,若有下沉,则用人工补浇柱顶混凝土。
9、混凝土养护7天后,将柱底单向阀外露部分割去,并焊接封口钢板。
四、材料机具设备
1、单向阀的钢材均为8mm厚及20mm厚的Q345钢板。
2、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DBJ13-55-2004)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技术规程》(DBJ13-42-2002)的规定。
对混凝土要求:混凝土要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即坍落度大,和易性好、不泌水、不离析、自密性好;初凝时间必须满足每根钢柱混凝土顶升后,混凝土仍具有足够的和易性,本次配合比设计要求初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终凝时间不小于8小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200mm~220mm之间。
3、机具设备选择:
泵车选择:柱内砼压力:λH=24*53.47=1283KN/m2=1.28Mpa。科技论文,裕达国贸酒店多功能会议中心。水平管60米,损失压力0.3Mpa。科技论文,裕达国贸酒店多功能会议中心。垂直高度53.47米,由于水平加劲板的阻隔作用,混凝土在柱内并不是整体上移,而是从柱中心不断上翻,预计其阻力要比在泵管内要大,因此考虑其损失压力0.8 Mpa。科技论文,裕达国贸酒店多功能会议中心。每个90°弯头降压0.1 Mpa,共计2个弯头,共损失0.2 Mpa。管路截止阀一个,降压0.8 Mpa。附属于泵车的压力损失约3 Mpa。每个水平加劲肋考虑降压0.1 Mpa,共10个,损失1 Mpa。
以上合计:7.38 Mpa,选用HBT80C-1818D地泵,理论最大输出压力为18Mpa,满足需要。
其他施工机具有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输送管、单向阀、截止阀、铁锹、试件制作器具、电焊机、对讲机等。
五、劳动组织
各工种人员配备如下:
混凝土输送车司机 ,4人;泵机操作工,2人;接管工,4人;电焊工,2人;混凝土工,4人;试验员,1人;指挥人员,2人;
六、安全措施
1、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本工艺的技术操作要领,特殊工种(如输送泵操作人员、电焊工等)应持证上岗。
2、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单向阀、截止阀、输送管的布管及接头等进行检查,混凝土输送泵进行试运转正常后方可开机工作。
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截止阀旁严禁站人。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20153-01
0 前言
大体积基础底板温度场的模拟对浇筑施工工艺影响考虑很少,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的模拟,以及水化热生热率如何在程序中实现是仿真分析的关键技术。ANSYS中“单元生死”技术通过激活先浇筑层并施加相应的边界条件,杀死后浇筑层,对浇筑工艺起到了很好的模拟。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桩基箱型基础,基底坐落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上;主体结构采用筒壁与内柱共同支撑型式,筒壁与仓底结构系统整体联结;基础底板厚1300mm,筒壁处为2100mm。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测点1为基础中心,测点2为筒壁处。表1为本工程实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表2为混凝土和土壤的热力学参数。
表1 混凝土配合比
2 大体积混凝土热分析理论基础
2.1 热传导方程
假定混凝土为均匀各向同性的固体,则混凝土的热传导方程为:
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为在初始瞬时物体内部的温度的分布规律,边界条件为基础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温度相互作用规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合称边值条件(或定解条件)。
1)初始条件
在初始瞬时,即当 =0时,温度场是坐标(x,y,z)的已知函数
公式如下:
2)边界条件
基础与空气接触(包括有养护条件)的边界可按照第三类边界条件处理,第三类边界条件假定经过基础表面的热流量与基础表面温度T和气温Ta之差成正比,即
式中: 为温度; 为绝热温升; 为表面放热系数; 为导热数; 为导温系数为气温; 为气温。
3 考虑施工工艺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3.1 基于APDL语言的水化生热率函数
本研究对水泥水化放热规律经验公式采用文献[1]中简便的指数式经验公式进行有限元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为混凝土水化热; 为最终水化热;m为水泥水化速度系数( )。
在ANSYS中,的绝热温升通过生热率HGEN来实现,HGEN作为体荷载施加在有限元模型上。
由文献[5]可知生热率计算公式为: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伴随着现代大型设备和高层建筑的与日俱增,大体积混凝土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如果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工作处理不好,就常常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贯穿性裂缝和表面裂缝,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整体性以及防水抗渗性。所以,加强研究和认识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材料配合比
1.水泥
在配制大体积混凝土中所使用的水泥质量必须要达到国家标准,优先选择使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可以是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尽量的降低使用水泥的数量,可以采取增大粉煤灰等掺合料掺加量的方法。当混凝土要求有抗渗性时,则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得超标。掺加一定的掺和材料到混凝土中,延缓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此外也考虑到了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内部发热不会产生温度应力,因此要适当的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确保初凝时间维持在10个小时以上。
2.骨料
要选择的合理混凝土骨料的级配。优先选用一些结构致密、热膨胀系数小、含泥量低、强度适中的骨料,尽可能多的使用粗骨料,选用10mm~40mm天然连续级配碎石。混凝土骨料要不含杂质,保持表面洁净,采用填充大粒径的碎石、中砂和毛石等,有机物含量和含泥量达到要求的石子、砂子等,减小使用水泥石的总量,从而降低水化热。为了提高骨料在砼中所占的体积,要尽可能的使用连续级配的骨料,从而能大大降低水泥浆的使用量,有效的减少收缩。
3. 掺合料以及外加剂
合理、正确的使用外加剂是减少混凝土的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方法。减水防裂剂能够降低混凝土用水量达到20%以上,而掺加减水防裂剂则能有效的改善水泥浆的稠度,相同比例的水灰比能够减少相应比例的水泥用量,降低塑性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采用的外加剂的质量和技术要达到国家现行关于外加剂的相关规定和标准,选定外加剂的品种以及确定掺加量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水泥的实际的效果和适应性实验来决定。在高寒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也可采用引气剂。
三.混凝土的拌制
认真控制混凝土骨料、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投料顺序和计量,还有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和搅拌时间;同强度等级、不同品种的水泥能够混合使用; 当遇到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或者是雨天时,应该增加检测含水率的次数,并及时的调整骨料和水的使用量。
首先,要加强检验材料从而保证粉煤灰的质量,此外还应进行混凝土试配,根据试配的结果来确定掺用量。外加剂的掺用量一定要准确,掺用量误差要控制在总掺用量的4%~5%以下。其次,应该要注意均匀搅拌,外加剂在新拌的混凝土中分布均匀能够避免因局部过量而导致产生不良后果。粉煤灰能够保证其在混凝土中的匀质性,并有助于二次水化能够充分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最好延长1分钟左右。
四. 输送混凝土
在建筑施工现场可以设一台移动泵和一台托泵,由现场和商品混凝土站同时供应混凝土,由泵直入浇筑地点。事先要了解所使用混凝土泵的各种技术和功能。配备好足够的泵机易损零件, 以便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进行及时抢修。在安装泵管时,检查弯管是否有混凝土残留物,如果有则应该立即清除,管道接口处要注意密封,以避免漏浆。此外,还应该保证管道固定牢靠,尤其是垂直管和斜管这两个器件,从而减少泵送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损失。泵送前还要用清水润湿一下管道,再用水泥砂浆一下泵机和管道。值得注意的是:泵机料斗前应该要派专人来值班,避免拌合物中的杂物和大块石头在泵送的过程中被泵机吸入造成堵塞。当需要暂时中断泵的时候,要及时的采取倒泵措施,使管中混凝土形成一种前后往复的运动状态,保持可泵性的良好。假如出现了泵机故障,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边续施工,可以采用塔吊的方法来进行短时间的垂直运输操作
五.混凝土浇筑
1.全面分层。在完成第一层全面浇筑之后,再回过头浇筑第二层,此时第一层的混凝土还没有初凝,这样逐层的连续进行浇筑,直至完工为止。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平面的尺寸不大,施工时应该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会比较合适。必要时还可以将其分成两段,从两端向中间或者是从中间向两端同时来进行浇筑。
2.分段分层。浇筑混凝土时,要先从底层浇筑开始,浇筑到一定的距离之后再浇筑第二层,这样依次的向前浇筑其他各层。由于总层数比较多,因此在浇筑到顶层后,由于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没有初凝,又可从第二段开始依次分层进行浇筑。这种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较少的混凝土,长度或者面积较大但结构物厚度不太大的工程。
3.斜面分层。要求斜面坡度应该要小于1/3,适用于结构长度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往上移。振捣混凝土也需要适应斜面分层浇筑工艺,通常在每个斜面层的上、下各布置一道振动器。上面的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处,保证捣实上部的混凝土。下面一道振动器布置在近坡脚处,保障下部混凝土的密实。随着浇筑混凝土向前推进,震动器也相应的跟上。
六.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混凝土从搅拌站出机后,经过混凝土搅拌车卸料、运输、浇筑、振捣、平仓过程后的位于混凝土表面以下50~100mm的温度被称作为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如果越低,则对控制混凝上的温度应力以及内外温差越有利。通常当混凝土从塑性状态转变为弹性状态时,浇筑温度越低出现开裂现象就越少。在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在平均气温水平以下,浇筑温度每降低6℃ ,混凝土的最大温升值则会相应降低3℃。浇筑温度越高则越容易加快水泥的水化,通常浇筑温度每提高10℃,混凝土内部温度则相应的多上升35℃ 。降低混凝土浇注温度一般通过加冰拌和、冷却拌和水、预冷骨料等办法来降低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通常来说预冷石子的效果最好,其次为预冷水和沙,相对而言预冷水泥的效果最差。
七.混凝土的拆模
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内部较表面散热快,会导致形成内外温差,表面收缩受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这种拉应力通常很小,不至于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但假如此时受到冷空气的袭击或者过分的通风散热,就会使表面温度降温过火导致产生裂缝。因此在混凝土拆模之后,尤其是在低温季节,应立即采取表面保护措施来避免表面降温过大,从而引起裂缝。
八.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关键是要有一套科学的养护工艺,一套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避免产生有害裂缝。
【参考文献】:
1. 尹立宪.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浅析[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12)
2. 赵晖.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探讨[期刊论文]-硅谷2011(9)
3. 沈卫国.马威.郝魏星.孙吉平.3种混凝土浇筑工艺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6)
4. 张文.叶华杰试论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期刊论文]-科技与生活2010(18)
中图分类号:TV544+.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混凝土的施工裂缝是整个建筑中出现施工裂缝的最重要环节,对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现阶段施工工艺尚未完全成熟,加上一些人为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混凝土容易发生形态各异的裂缝,不仅严重影响到建筑墙体的整体美观,也会造成建筑物渗水、漏水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建筑物的整体承载力和负荷性能,使得建筑物的刚度逐渐下降,稳定性和耐久性能迅速下滑,进而容易诱发墙体坍塌,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既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又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裂缝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裂缝成因分析
六安蓝翔玻璃主厂房内2台玻璃窑炉大型设备基础,东西向长80 m,南北向长50 m,底板厚1.8 m,双层双向钢筋,采用C30、S8抗渗混凝土,混凝土总量8600 m³,必须一次性浇筑成型。在这个工程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的配比和材料质量难以符合标准
(一)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水泥是整个建筑行业中最为基础的材料,其质量和性能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在进行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由于受到施工人员素质以及不规范操作的影响,或是来自气温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水泥的凝结或是膨胀不正常,水泥的凝结难以符合施工标准。容易诱发裂缝。
(二)原料中含泥量过多。混凝土的质量将会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含泥量超过工程施工的标准,不仅很大程度的使得混凝土的质量降低,也难以保证整个墙体的粘合性和稳定性。
(三)骨料和水泥发生化学反应容易引起裂缝
由于骨料和水泥中都含有很多的化学元素,骨料多呈碱性而水泥也具有很强的碱性。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当二者与水进行混合时,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一种新的物质―硅凝胶。这是一种碱性物质,具有很强的膨胀能力;由于硅凝胶的膨胀,很容易对墙体造成破坏,进而容易产生各种裂缝。
(四)在进行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如果水灰比例超过工程标准的要求,塌落度也不符合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在进行原料制作过程中,大量的使用粉砂;这些因素都使得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容易发生裂缝。
2.施工操作不规范,质量管理不严格
(一)混凝士施工不规范
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和垫层应适量撒水浸泡,以免混凝土与模板和垫层接触处混凝土失水过多,造成干缩裂缝。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振捣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过分的进行振捣,使得一些骨料粒发生沉落,混凝土中的水分和空气被过量挤出。混凝土的表面因水分的泌出而发生竖向的缩小沉落,以及混凝土表面过厚的砂浆层,在水分蒸发之后,很容易构成凝缩裂缝。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之后,由于过分的抹平压光超过了相关的操作标准,让混凝土中的一些细小的细骨料不断的漂浮到表层,造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使得混凝土的表面体积发生碳化,并不断收缩,造成混凝土板面龟裂。
(二)施工工艺不科学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的选择不科学,缺乏合理性,很容易造成支座负筋发生下陷。在进行楼板的施工操作过程中,由于楼板的弹性变形和相关支座负弯矩处的混凝土施工强度难以满足工程的施工标准。在混凝土还未达到拆模强度要求时便提前拆模,以及混凝土终凝前便施加过大荷载。这些不规范的操作,都使得楼板容易发生弹性变形。当混凝土强度尚处于早期,其强度较小的情况下,如果承受弯矩、压力、拉力、应力等各个方面的力过大时,很容易造成楼板发生断裂;位于大梁两边的楼板会发生一些不均匀的沉降,也使得支座产生过大的负弯矩。如此,便容易形成很大的横向裂缝。
(三)建筑施工荷载超过了设计荷载
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在楼板的局部堆放大量的工程物资,其重量太大楼板不能承受,或者因其堆放太过集中,楼板受力不均导致楼板局部下沉破裂,出现缝隙。因此,在施工时一定要考虑到楼板的受力程度,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堆放。同时要注意堆放的技巧不要过于集中堆放,不要堆放在楼板跨度最大的中央,尽量堆放在墙角处,以减轻楼板受力。
3.浇筑后的养护不合理
现在建筑楼板浇筑后的养护方法已经比较落后,这种老式的养护方法已经不符合现代建筑的需要,所以探索改进新的养护方法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混凝土的失水情况会影响到水泥的水化作用,如果在水泥的水化作用完成之前,失水太严重就会造成混凝土的结构疏松形成干缩裂缝等导致楼板的渗水性过大。
三.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分析
1.做好科学的设计
(一)对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可通过调整基础的选型进行控制,如采取改用深基础及桩基础等方式以减少这类裂缝的发生。
(二)在板角增加辐射筋。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弯矩筋,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设辐射筋,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
2.冷却管降温的措施
这个措施的实施是为了避免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缝的产生。我们发现在混凝土硬化的阶段,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比较大,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我们可以在混凝土的结构内部先铺埋冷却管路,等到混凝土浇注完成,就进行通水循环的冷却,管内的水流量一般会控制在1.5m3/h。若进水的温度偏高,应加快水流速度;同时需要观察冷却管的出水温度,用来推测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当然,若是大体积的混凝土养护工作完成以后,还需要通过注浆、压浆的工序。通常,我们采取真空压桨的技术措施。
3.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和配比质量
选材及混凝土配比设计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不同。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等级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尽量避免使用高强度的水泥。要注意工程所采用的必须是质量合格的砂、石等原材料,并需要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地掺合以及添加工程需要的外加剂。需要正确的运用混凝土补偿收缩的技术。当建筑采用膨胀剂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到不同的膨胀效果和不同的品种和掺料。要通过具体的试验来确定材料的最佳配置。
4.认真做好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建筑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之前,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建筑物的管理和保养,避免温差过大或者楼板过于干燥导致裂缝,所以在间隔一定的时间要采取室内喷水的方法解决。
5.实施温控防裂措施
比如,改善骨料的级配,采用一些干硬性的混凝土掺混合料,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加人引气剂或是塑化剂等,减少混凝土当中水泥的用量。夏季温度较高时,混凝土在搅拌的时候,可以适量添加冰水降低混凝土温度;冬季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适量添加温水提高混凝土温度。在炎热的天气下要是浇筑混凝土,尤其是浇注大体积混凝土要尽量的降低浇筑厚度,尽量将厚度控制在500毫米内,便于表面的散热。进行第二层浇筑的时候,需要在第一段的混凝土未发生初凝之前完成。根据混凝土浇注面积进行上、下、中各个部位的测温,定时测定内外温度,通过调整和养护的方式降低内外温差。合理的安排拆模时间,要避免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发生急剧的递减。必须加强保温和养护措施,混凝土在浇注后要及时铺盖一层塑料的薄膜或喷射养护液;另外,应尽量避免在大雨中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四.结束语
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裂缝防治,是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因而,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加强施工监督,控制施工标准,防止裂缝的出现,保障建筑质量,维护居民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维斌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施工技术研究[学位论文]2004 - 天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2]胡硕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学位论文]200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3]宣善宏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施工技术措施[期刊论文] 《工程与建设》 -2010年5期
[4]韦昊志 浅谈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温度裂缝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7期
[5]孙维勇 细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施工工艺 [期刊论文] 《建材发展导向》 -2011年8期
1.地下室墙板干燥收缩裂缝特点及产生原因
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扩张和发展,相配套的人防地下设施也进一步完善,大型的人防设施也列入了建筑规划的行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日渐稠密,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相应地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箱形基础(即地下室),地下室墙板的施工技术也日臻完善,现就其施工要点做如下探讨。
2.地下室墙板施工工艺
2.1混凝土工程
在浇筑地下室混凝土外墙时,加强工地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做好模板工、涂刷工的交底,严格控制进场混凝土的质量,按规范规定对墙板钢筋进行充分的保护;模板支设阶段,模板接缝应吻合紧密、平整、保证整体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得漏浆。外墙模板采用蝶型螺母和M14高强螺栓作对拉螺杆,其间距为45cm,它能有效地控制墙体厚度和模板定位。混凝土浇筑时其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0,使其加快混凝土热量散发,并使热量分布均匀;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在14±2cm内,待混凝土浇筑完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全部模板,并立即涂刷两遍养护液。
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墙板干燥收缩裂缝时有发生,这种通病逐渐成为施工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年以来,施工中通过改良混凝土配合比、级配,以及外加剂的良好应用,地下室混凝土墙板的干缩裂缝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不能最终解决问题的出现[1]。
地下室墙板的干燥收缩裂缝特点是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干缩和凝缩,其中以干缩为主,多发生在砼面层上,裂缝浅而细,形式多为不规则。
施工中在采用了良好的混凝土配合比、级配和符合施工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若地下室混凝土墙板产生收缩裂缝,其产生原因一般为:
a、砼局部或小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得不到充分的养护。
b、根据泵送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大的特点,对模板没采取加固措施[2。
c、模板拆模时间掌握不恰当,不及时。
要使裂缝能得到有效解决,就需要加强砼的早期养护,这样既不用大幅增加施工成本,又能保证工程质量。
以上混凝土施工方法的优点是:
a、对砼表面形成养护防护膜,可以有效防止砼内的水分过早地挥发散失,使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同时得到养护,阻隔了外界气体的侵入,又减少了砼的早期收缩。
b、混凝土到达拆模强度后,立即拆除全部模板,防止模板与砼之间由于空气流动而出现干缩[3]。
c、此方法操作方便,易掌握、施工快捷,施工成本没有大幅增加,同时保证了工程质量。
2.2地下室钢筋
钢筋进场要按规定进行原材料验收。科技论文。验收合格的钢筋严格按照同批号、同等级、同规格、品牌分类堆放并标识。堆放钢筋的场地要平整且底部要码放垫木,场地要有必要的排水措施,不得有积水现象,避免钢筋锈蚀或油污。钢筋在储存过程中不得损坏标识,以免误用。钢筋集中在施工现场的钢筋加工场地统一下料加工制作,成品分类挂牌标识堆放。
底板钢筋绑扎前首先将基础梁、承台钢筋绑好,经检查验收,符合设计及验评标准后,方可进行底板钢筋绑扎[4]。钢筋绑扎时,首先按图纸设计要求的间距在垫层上画钢筋位置线,然后按钢筋的位置线铺底板下排钢筋,底板下排钢筋绑扎完毕,垫好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的垫块,进行底板上层钢筋绑扎,底板上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将上下层网片之间用Ф12钢筋撑铁支起,每平方米设置一个,确保上层钢筋稳固,最后绑扎柱与基础搭接筋和墙板钢筋。科技论文。柱搭接筋及墙板钢筋位置除符合垫层上的尺寸线外,还应注意控制保护层的位置,在柱搭接筋及墙板钢筋绑扎后,要根据纵横轴线逐个、逐排进行校正,校正完毕,将柱搭接筋用箍筋点焊固定,墙板钢筋用钢管架子进行固定。
墙板钢筋在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后采用一次绑扎到位。墙板钢筋绑扎前先搭设好双排钢管架体,在基础梁上用粉笔画出竖筋位置,布设好竖筋,并与基础梁钢筋临时绑扎固定,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的分档线,然后在竖筋下部、中部及距顶端1.2m处绑好定位横筋,最后绑扎其余横筋,横筋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地下室墙板钢筋全部绑扎就位后,根据墙板轴线进行校正,并与钢管架进行固定。
2.3地下室墙板的养护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0Mpa时(一般是24小时左右),即可拆模,拆模时模板工须有熟练操作技术,有连续作业的心理准备,一次拆除全部模板,不得停歇[5]。科技论文。如过晚拆模,则模板拼缝处砼易水分蒸发,形成风缝,引起裂缝。拆模同时,应在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液,必须随拆随涂,紧跟其后,连续均匀涂刷两遍,并不得漏刷及停歇。拆下的模板及时运出,防止碰撞,做好涂刷后的成品保护。
2.4地下防水施工
常用的地下防水方案有结构自防水和设置防水层两种。
结构自防水是通过调整和控制配合比、加外加剂、使用膨胀水泥等方法来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抗渗性和密实性来进行防水。
设防水层是在结构物外侧增加防水层,以达到防水目的。常用的防水层有水泥砂浆、卷材、沥青胶结料和金属防水层。
2.5施工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安全措施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服从安全员的监督。安全员要对整个施工作业面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操作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严格按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前要认真进行交底,使施工一次成型。
3.结束语
地下室墙板施工是地下室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工艺相对复杂,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工程建设人员在施工方面需要不断改善施工工艺,从而提高地下室墙板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焦亚明.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浅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0.2.23-40.
[2] 林建宁.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和防治[J].混凝土,2000.5,40-67.
[3] 谭维祖.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即其评价与防治[J].混凝土,2001.7,55-88.
[4] 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混凝土具备收缩的性能,这也是出现裂缝的诱因之一。在浇筑工作完成之后,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会迅速的蒸发,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的变形收缩。特别是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来讲,变形的幅度就会相对更大,内部应力左右就会相应更大,那么裂缝就更容易出现与产生。
1.2混凝土内部约束条件影响
混凝土的变形收缩同时与混凝土的内部约束力有明显且直接的关系。如果混凝土的内部稳固性与约束力够强的话,那么就不会产生过大的应力,这样就很难出现裂缝的问题,内部约束条件不足的时候才会导致应力过大,出现裂缝。
1.3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混凝土的开裂有重大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混凝土的散热温度三者的叠加。外界温度越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越高。外界温度下降,尤其是骤降,大大增加外层混凝土与其内部的温度梯度,产生温差应力,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温差,也是防止裂缝的重要一环。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
2.1.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要做好质量把关工作,选用最合理的水泥材料。大体积的混凝土会产生更多的热量,水化影响比较明显,因此最好是使用水化热相对低的水泥材料。
2.1.2要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依据设计标准与相关要求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具体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保证降低水热化的前提下,保证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以及标准等级要求,符合工程要求标准;第二,以确保混凝土施工和易性为前提,尽最大可能采取科学的办法,保证混凝土施工的和易性,比如我们可以将砂量用量控制在较少的量,可以防止混凝土的变形过于严重;第三,要将混凝土的凝固性控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科学的合理的降低混凝土用水量。
2.1.3大体积混凝土生产与运输。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规范施工,要依据图纸以及设计要求进行试验以及检验,保证混凝土的性能以及其他相关指标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在运输的时候,要使用专业的运输车辆,搅拌运输车必须具备防水防风的基本功能。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必须要一直处于搅拌运动状态之下,防止混凝土离析现象。如果大体积混凝土运输到施工所在地之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不能盲目投入施工,防止对工程造成不利影响,避免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稳固性受到破坏。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
2.2.1施工技术准备
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前,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验算,例如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温度应力、收缩应力等验算,通过计算得出混凝土升温峰值、内外温差、降温速率等控制指标,而后根据这些控制指标制定合理有效的温控措施。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浇筑的混凝土入模温度的升温峰值宜为45℃,内外温差为25℃,降温速率为每小时2℃/d。
2.2.2模板施工
在大体积混凝土模板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国家规定要求进行,对于模板的强度以及稳定性都要进行比较严格的核算,同时要相应的做好浇筑后期的养护工作方案与安排。在拆除模板的时候,首先要确保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同时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有效合理的把握,保证内外部的温差在正常的范围内,上述两个方面都工作到位才能够开始开展模板拆除工序。
2.2.3混凝土浇筑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一般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分层进行浇筑,再就是进行推移式的连续浇筑。分层浇筑又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向分层等。在整个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浇筑的时间间隔,不能将间隔时间设置的太长,尽量缩短,在混凝土初步凝固之前最好是完成整个浇筑工作。通常情况下,这种大体积的混凝土要自下而上,从低到高进行浇筑,首先,浇筑方法为先浇筑混凝土结构长的一侧,而后浇筑短的一侧,要保证浇筑的持续性。如果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要在浇筑之后进行充分的振捣工作,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振捣期间要把握好振捣时间以及强度等,防止出现漏捣情况或者振捣过度的现象,保证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及质量。
2.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要结合考虑到其特有的性能与特点,对这种混凝土的养护要兼顾保湿与保温工作并举的养护措施。一般的混凝土养护保温途径就是采用麻袋或者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将上述物质覆盖在浇筑完毕的混凝土之上,也可以使用搭建挡风、遮阳保温棚的方式,不过就经济性来讲,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还是前者更加是具有经济性。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建筑的综合性需要,底部采用大开间框架结构、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等形式被大量采用,而这一转换一般在4~6层高空进行,故在转换层施工过程中,不仅要设计坚固可靠的模板支撑体系,还要对厚板浇筑时混凝土可能产生的温度裂缝进行控制,而采用叠合法施工技术,不但能避免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还能大大减少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的投入量。
1.工程概况
某工程由地下停车库、1~3层商场、屋顶别墅、小高层公寓组成,地下一层、地上为十二层,总建筑面积l18846m2,其中1~3层商场,4~12层小高层,4~5层部分为别墅。结构类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本工程由于四层以上建筑功能改变,在四层楼面处设有1.35m厚的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转换层设有暗梁,共分布成18个区块,面积共约9489 m3,C40砼用量约13018m3:转换层钢筋总用量约4280t。
2.施工特点分析
2.1厚板转换层厚度大,含钢量大(达5KN/m2),其总施工荷载达50KN/m2以上,若采用常规模板支撑体系,厚板以下各楼层模板及支撑脚手架均不能拆除,并需加强处理。
2.2若厚板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内外温差将达280C,混凝土表面须采用有效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厚板温度裂缝的产生。
2.3采用叠合法施工,可大大减少钢管、扣件的一次投入量。免费论文参考网。
3.工艺原理
3.1分层浇筑厚度的确定
根据混凝土厚板内水平剪应力中部大两端小的分布曲线;先浇筑1/3厚度,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再进行浇筑上部混凝土。这样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同时下层混凝土可作为上层混凝土的支承模板。
3.2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厚板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按两步考虑,第一,先按1/3厚混凝土板、钢筋自重及施工荷载进行计算设计,第二,浇筑第二次混凝土时,验算第一次浇筑的1/3厚板的承载能力情况。
3.3承重架支撑体系设计
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时,厚板中的暗梁钢筋已经全部绑扎完毕,只剩厚板面筋没绑扎,故在计算支撑时,需考虑整体钢筋的重量。
4.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转换层支撑体系及模板安装→暗梁、板底钢筋绑扎→浇筑第一次砼(局部设置剪力筋) →处理施工缝→养护(约10天) →绑扎板面钢筋→第二次砼浇筑→养护。免费论文参考网。
5.操作要点
5.1模板及支撑体系施工
根据计算,立杆间距选为600×600mm,转换层支模架立杆原则上采用整根钢管,立管顶部扣件卡住水平钢管作为大搁栅,大搁栅上设间距300mm的80mm×100mm木方小搁栅上面铺18厚九夹板。立管底部垫100×100×10基座钢板,以增大传荷面积。所有立杆均弹线分格支撑,同时每根立杆均要放到楼面上,不准搭接,所有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竖直度不应大于1/200。
(I)支撑体系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必须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支撑体系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从顶层开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3)剪刀撑的构造:剪刀撑斜杆倾角,可由400~600多道剪刀撑连续设置,不留距离。(4)大搁栅选用:大搁栅采用φ48壁厚3.5mm钢管,与立杆用双扣件连接,大搁栅要求水平。(5)小搁栅选用:小搁栅选用80mm×100mm木方,竖放在大搁栅上,问距300mm.(6)建筑面板:选用18厚九夹板,九夹板与小搁栅连接是用铁钉固定。(7)侧模用亦用同规格九夹板,用φ12螺杆对接拉紧,间距@600mm,侧小楞用80×100mm木方,间距200mm,大楞用2根φ48钢管,间距@450mm,螺栓与厚板中的暗梁钢筋焊接在一起,外面用螺帽拧紧固定,并设斜撑钢管。
5.2钢筋工程施工
本厚板转换层钢筋混凝土中用钢量大,会造成施工非常困难,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具体采取如下措施:
(1)根据结构图确定的钢筋用量,由于用量较大,叫技术员利用电脑,按照钢筋实际规格、间距大小按比例排放。(2)确定钢筋绑扎先后步骤:分层铺设暗粱下部纵向钢筋→铺放板底双层双向钢筋→搭钢管支架→分层挂吊、暗粱上部纵向钢筋→套箍筋→穿腰筋→绑扎、固定→暗梁就位→铺放板面双层双向钢簸(第一次砼浇后进行)。(3)根据设计要求,直径大于φ20的钢筋均采用等强直螺纹连接。(4)钢筋绑扎时,安装预埋应及时跟上,不然拖后,钢筋太密安装无法施工,同时,要求安装提前与钢筋工联系有关事项。(5)钢筋施工的其他技术均采用常规做法。
5.3混凝土施工
对厚板混凝士浇筑需从以下各方面来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免费论文参考网。
5.3.1混凝土原材选择
(1)罐装水泥要存放一周以上,既保证质量又降低入机搅拌时的温度。(2)骨料:选用粒径5~25mm的碎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砂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中、粗砂,含泥量小于2%。(3)粉煤灰:采用Ⅱ级灰。(4)外加剂:采用TA-202型高效泵送剂,该产品缓凝效果好,常温下初凝时间可延长2~6小时,适宜生产C30以上泵送混凝土。
5.3.2混凝土的布料与浇筑
(1)混凝土浇筑采用二台固定泵,混凝土泵送管按照混凝土浇筑方向先远后近布置,输送混凝土的水平管、转向接头、布料口支座通道应架空设置。(2)转换层厚板混凝土浇捣前先将柱、墙等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浇筑至板底,转换层厚板混凝土施工以水平施工缝分二个流水施工段组织浇筑,每个流水施工段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厚度为450mm,第二次浇筑厚度为900mm,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预留同条件试块送检试压,混凝土强度达到90%时,能承担第二次混凝土的荷载时,再进行第二次混凝土的浇筑。
5.3.3混凝土的养护
每次混凝土浇捣完毕后,在12小时内,需进行24小时不间断湿养护。表面覆盖2层麻袋同时浇水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5.3.4水平施工缝顶留及处理
厚板转换层第一次施工厚度为1/3板厚,祷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钢刷拉毛混凝土,表面达成粗糙毛面,对于暗梁处不易拉毛的部位可用φ14钢筋划出粗糙毛面。
6.结束语
6.1厚板转换层采用叠合法施工,不会产生温度裂缝,对混凝土抗裂性能要求较低。
6.2高空转换层厚板叠合法施工技术,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而且能大大减少周转材料的投入量,本工程若按常规方法,模板支撑体系立杆间距需为450×450mm,而采用本法,仅支撑体系立杆可省近80%:况且若采用常规方法,转换层以下楼面加固层数达4层,而采用本法仅需加固2层即可。
6.3结合工程实际混凝土按区块浇筑,可减少对总体工期的影响。
6.4若第一次混凝土浇厚度需要较大,超过总厚度的1/3时,宜设置剪力筋,即在浇筑砼过程中按一定间距插入长约60cm的螺纹钢筋,呈梅花状布置。
6.5减少投入近2500t钢管及相应扣件等周转材料,直接经济效益约48万元,技术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李文红.对高层混凝土结构1.6m厚板式转换层叠合法施工的研究.四川建材,2009,35(3).
移动模架施工法又名支撑先进工法(Advancing shoring method―ASM),由于其造桥的高性价比、高效率机械化作业等特点,是我国大跨径桥梁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特别是我国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工程刺激经济方案的出台,大量铁路高架桥梁的建设,移动模架施工高墩大跨薄壁箱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桥梁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高强泵送抗裂移动模架施工高墩大跨薄壁箱梁混凝土制备的技术性突破,能够促进ASM在桥梁建设中的广泛应用。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大量采用24m及以上箱梁,移动模架法施工薄壁箱梁混凝土数方量较大,浇注时间过长,为了不影响浇筑质量,必须一次浇筑成型。拌和站将混凝土集中拌合,通过罐车运抵现场,由混凝土泵车将泵送至模内振捣,并在插入式振捣过程中辅以腹板侧振。随着气温的季节性变化,通过相应的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1 移动模架高墩大跨薄壁箱梁混凝土的生产和运输
1.1 混凝土生产
梁体混凝土的生产主要通过大型搅拌站完成,理论上这种搅拌站达到了至少100m3/h的生产能力。在交通方便、较为平坦的地方设置搅拌站。硬化处理整个场地,且实行封闭化管理。分仓存放各类碎石料和配砂,其储量至少为单片梁体混凝土用料量的2-3倍。
采用大容量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如果搅拌机是1000L的,则根据每台至少50m3/h的生产能力来算,设置2~3台为宜。通过全自动计量装置来称量用于搅拌混凝土的配料,其中,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水泥和水的称量达到了1%精确度,粗骨料和细骨料称量达到了2%的精确度(均以质量计)水泥及矿物掺合料最好使用散装罐。
混凝土开盘前,首先对粗骨料和细骨料中的含水量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值对用水量及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做出适当调整;拌和物出机后不允许再掺水。
混凝土的生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精确计量,尤其是对混凝土性能敏感的用水量、高效减水剂等,必须准确计量。一定要定期检查计量设备,各个生产班开始生产前,必须进行计量设备的零点效核。
②将进场后的水泥入后存放一段时间,以防过热的水泥使混凝土出机温度过高,破坏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能,影响凝结过程。
③掺加外加剂时要多次搅拌,以确保其搅拌均匀。
④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施工,用冷水对砂石进行降温,测定含水率,并堆放在阴凉处以免阳光暴晒。
⑤堆放粉煤灰的地点应该具备一定的防潮条件,以免破坏混凝土质量。
1.2 混凝土的运输
最好通过大方量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且途中可以自转。按照浇筑速度及输送距离的远近来安排运输车辆,确保混凝土运输能力在100m3/h以上,还要有富余,以免运输途中由于运输车出现故障而影响进度。
2 高强泵送抗裂混凝土浇筑工艺与振捣工艺
由梁高端向低端逐步推进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根据翼板、顶板、腹板和底板形成的梯度,全断面分层错开间距。分四批浇筑移动模架箱梁混凝土,且每批要前后平行作业,第一批完成两侧底板混凝土的浇筑,进行腹板的浇筑后,开始第二批中间底板的浇筑。从混凝土两端的梁开始浇筑到跨中,浇筑断面之间出现4-5m的距离后,进行第三批腹板的浇筑,逐步依次浇筑到跨中,最后进行顶板、翼板的浇筑。浇筑时,注意每批浇筑施工的间隔时间不宜超过60分钟,以防产生混凝土施工冷缝。
浇筑底板混凝土时,从内模顶的天窗孔将混凝土向下输送,在内模顶每隔5m设置一个30×30cm的天窗孔。从天窗孔将底板混凝土输送到下面振捣,振捣时仍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棒要垂直点振,不能平拉,不能用振动棒推赶混凝土。点振移动间距保持在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的范围内。振捣过程中把握规律,尽量快插慢拔,注意不要让振动棒与波纹管、钢筋、模板接触等;确保所有部位振捣密实。底板混凝土经过振捣后,参照地板厚度用木尺刮平。结束这个阶段底板混凝土的浇筑后,用原模将内模顶板的天窗孔封住,再用塑料膜或油毛毡将模板的接缝盖住,以免接缝漏浆。通过输送泵将底板两侧的混凝土经腹板完成输送,浇筑高度应该超过腹板倒角,底板两侧混凝土最好能自然流出,无法一次到位的,要将振捣棒插入腹板,以使混凝土从腹板自然流出,同时和底板中部的混凝土连为一体。通过插入式振动棒对底板两侧的混凝土进行振捣。确保其密实后,底板多余的混凝土用木尺刮掉。
通过泵车直接将腹板混凝土送入开始振捣,仍使用插入式振动棒,从两端对称浇筑腹板混凝土,以免内模发生偏移。通过混凝土泵车将翼板、顶板的混凝土送入振捣器,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确保其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顶板的横坡通过木尺将其赶压抹平。结束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木尺重新赶压抹平,通过木模对表面进行搓平和搓毛。
混凝土浇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由混凝土箱梁高端向低端浇注纵向浇筑混凝土,使两侧均衡受力,确保模板、支架的稳定性。
②因为箱梁底板钢筋分布过于密集,同时存在预应力束管道,空隙不够,因此为避免出现麻面和蜂窝现象,浇注时必须加强振捣。
③为避免底板中部太多的砂浆破坏局部的混凝土强度,振捣时由中间向两边进行。
④振捣前,施工人员可在箱梁底模上操作,结束振捣后为防止踩踏底板混凝土,施工人员必须蹲在芯模支撑上收面;振捣过程箱中,箱内和箱外的操作人员要始终保持联系,确保顺利完成腹板底角的振捣,以免漏振或过振。
⑤通过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必须快插慢拔,均匀排列插点,逐点、有序的移动,以确保振捣均匀、密实,不会遗漏。对上一层进行振捣时,为防止上、下层之间出现接缝,上层振捣必须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必须确保振动器完全能够将已振实部位边缘覆盖。
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指派专人对钢筋、预埋件、支架及模板的稳定性进行检查,及时解决施工中产生的位移、变形和松动等问题。
3 移动模架高墩大跨薄壁箱梁混凝土的养护工艺
①结束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塑料薄膜或麻袋覆盖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尽量避免成型后的砼不受风吹、冰冻或暴晒。
②当外部气温或在混凝土温度急剧下降时不要过早拆模。
③混凝土终凝后可将塑料薄膜掀开,但必须撒水保湿,以免箱梁由于气候干燥而产生裂缝。
④外部气温偏高,会导致混凝土表面脱水,产生较大的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在表面出现应力而开裂。因此完成浇筑后还要及时养护。
4 小结
通过上述对移动模架高墩大跨薄壁箱型结构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工艺、振捣工艺和养护工艺等方面质量控制技术的总结,可确保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兴华.32m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9(07):153
-154.
[2]高纪宏.适于移动模架工法大跨径连续箱梁高性能混凝土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9).
一、概述
某特大型桥梁,全长2352m,主桥上部结构为双幅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组合为65+100+65m。设计荷载:汽超-20级,挂车-120级。主桥变截面箱梁高度介于220~560cm之间,箱梁顶板厚25cm,腹板厚42cm,底板厚度介于18~80cm之间变化。
桥梁经过若干年运营后,出现了箱梁截面开裂、跨中下挠等病害,且病害日趋严重。
二、主要病害及成因分析
该桥主要病害如下:
(1)该桥在前期检查中发现边跨及中跨腹板出现近45°斜裂缝,中跨跨中合拢段出现U形裂缝,裂缝贯通左右腹板,历次检查结果对比显示该桥原有裂缝继续发展且不断有新的裂缝产生。
(2)原线形测量结果显示,以设计标高为参照并考虑基础沉降后,左幅主桥跨中下挠较多,预应力损失较为明显,主跨跨中截面预应力度不满足全预应力结构的要求。
(3)实际桥面铺装厚度过大,且沥青铺装厚度分布离散严重,实际铺装厚度非常不均匀,并且分布在主跨跨中附近。
经分析,施工误差引起箱梁恒荷载过大及汽车超载等因素导致箱梁预应力度不足,是箱梁下挠的主要原因。
三、连续箱梁体外索加固施工
3.1 箱梁体外索布置
箱梁加固采用的体外预应力钢束为两股沿底板的曲线束和两股箱内的直线束。
底板束锚固构造特点:在箱梁底板两侧四分之一跨的位置浇筑新齿板,通过在箱梁底板凿出剪力槽,新旧混凝土接触面种植钢筋,使结构共同受力。底板束均通过齿板锚固于底板上并靠近底板布置。直线长束则锚固于主墩墩顶对应的横隔梁上。
3.2 体外索加固施工总体工艺
(1)根据设计要求,在设置齿板处植入直径16mm的钢筋,植入深度为20cm,并与齿板钢筋焊接,设置可更换索式的TSK15-12型锚具,外径为102×5mm的钢管。预应力钢束轴线应与锚垫板垂直。
(2)齿板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齿板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7天强度大于80%的设计强度,28天强度大于50MPa。每立方米齿板混凝土内掺入钢纤维78.5kg,掺入纤维素纤维0.9kg。为尽量减少车辆震动影响混凝土初凝以及新老混凝土的结合效果,浇筑前进行充分准备,确保一次浇筑成形,不允许产生施工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封闭桥面交通。混凝土浇筑采用地泵接管泵送工艺。
(3)体外索的张拉顺序为先张拉主梁底板曲线短束A1号束,后张拉主梁底板直线长束A2号束。
3.3 体外索安装工艺
(1)按照设计图纸计算无粘结钢绞线下料长度,在厂内进行无粘结钢绞线的切断下料工作。下料长度的计算应考虑钢束曲线长、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及外露工作长度等因素。
(2)布索完成后,按图纸要求在相应位置设置减震器或减震支座。
(3)穿束前首先要准确计算张拉端的PE护套剥除的长度,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段范围内PE层先行去掉,将内部油脂全部清除干净,以确保夹片与钢绞线的咬合。穿束过程中必须小心,防止碰坏刮伤体外索的索体PE护套。穿束完成后方能安装锚头。千斤顶及其辅助设备(如工作锚、限位板、悬浮式张拉支撑撑脚)要求配套安装与使用,相关的加工尺寸及参数须准确一致。
3.4 体外索张拉工艺
(1)体外索张拉原则
混凝土养护龄期达7天及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
张拉过程实行分级张拉工艺,最后锚下控制应力为1209MPa。根据体外索设计张拉力,选择YCW250B型千斤顶进行张拉。
张拉荷载采用“双控”法进行控制,预应力钢束的张拉顺序,应使结构基本上保持受力均匀、同步,所以在张拉过程中应遵循同步、对称、两端同时张拉的原则。
(2)第一对索的张拉
将第一对索作为试验索进行张拉。选择2根编号为A1的短体外索做为试验索。为了保证第一对索张拉施工的安全,张拉过程需分级进行。
考虑到桥梁通车过程中有一个动菏载的作用,使得齿板张拉完成后的混凝土开裂有一个过程,第一对索张拉完成后需根据具体情况再观察1天,以观察裂缝是否产生与已出现的裂缝的开展情况。张拉前后观察过程确保连续进行,并记录观察结果。
(3)另一对体外索的张拉
根据第一对索的张拉情况与观测结果,来安排另一对索的张拉施工。为了保证张拉施工作业安全,另一对索的张拉时参照第一对索张拉工艺也分级进行。
3.5 体外索防护工艺
体外索张拉完成后,为了保证体外索的锚固安全可靠,在锚具连接筒内灌注环氧砂浆进行锚固,安装锚具防护罩并涂刷防腐油脂封锚作业。
用砂轮切割机切除多余的钢绞线,然后安装锚具保护罩,并将与锚垫板接触面四周进行密封。锚具保护罩表面需要进行防腐涂装处理。
四、体外索加固过程的施工监控
4.1 监控内容
(1)裂缝监控
该桥运营阶段在中跨跨中附近腹板出现了斜裂缝,加固过程中随着不同施工阶段的进行,裂缝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为掌握结构加固过程中过程中梁体裂缝的闭合情况,选取主要截面的典型裂缝进行监测。根据前期检查结果,在跨中两侧各选取2条裂缝进行监测。裂缝测点随预应力张拉分级测试。
(2)桥面线形监测
桥面线形测量点取用原防撞墙上布设的长期观测点,在边跨的L/4及中跨的L/8断面布设线形测点。
(3)预应力筋永存应力监测
为获得体外预应力束张拉后产生的有效预应力值,为后期运营阶段预应力筋的二次张拉提供依据,在体外预应力束上安装磁通量传感器以测试预应力筋的实际预应力值。每根体外预应力束安装两个传感器,全桥合计共安装8个磁通量传感器。
4.2 监测工况安排
(1)重做桥面铺装前后,完成以下测试:桥面线形测试与A截面内埋应力测点测试。
(2)张拉A1体外预应力束过程中完成以下测试:桥面线形测量;A、B、C截面外贴测点安装测试及内埋测点测试;D、E截面裂缝监测测点安装测试;锚下应力监测磁通量传感器测试。
(3)张拉A2体外预应力束过程中完成以下测试:桥面线形测量;A、B、C截面外贴测点安装测试及内埋测点测试;D、E截面裂缝监测测点安装测试;锚下应力监测磁通量传感器测试。
结束语
该变截面连续梁桥梁体采用增设体外索等维护加固措施,各截面中性轴高度明显上升,桥面铺装参与了结构受力,结构整体刚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维持桥梁的运营桥面线形,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截面测试指标均正常。加固后满足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的正常使用要求,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确保了运营期间桥梁结构的安全,该工艺对旧危桥加固维修领域应用推广价值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