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11: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交通运输专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

篇1

一、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选题工作

作为毕业论文最重要的方向性工作一选题,我系论文选题系统设计不太科学系统,通常是学生自选题目,而学生缺乏对整个学科系统的全面认识,在选题意义、知识覆盖率等方面难以控制,导致个别学生选题过难不容易完成,或者过易导致工作量略显不够等情况'选题作为直接影响论文质量的—个主要因素,加强其管理,严格开题制度,确保其选题质量十分必要。我院立足于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实用性现场工程师,那么在选题时确保题目应紧密联系生产实际,难易适当,工作量适当。

(二)论文调研工作

实地调研与文献调研二者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坚实基础,其调研结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质量。在我系虽然教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对实地调研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选题时由于老师的要求多选择与生产实际相关的题目,但是由于经费不足与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对实地调研工作开展并不重视,从而影响了其毕业设计(论文)中相关生产实际部分的质量。而文献调研工作的开展也不尽如人意,个别对于毕业设计(论文)采取敷衍的态度,不愿意认真的阅读与研究论文的背景与现状与前景,导致论文逻辑与框架都存在较大问题。

(三)论文指导工作

作为一所新立的独立院校,我系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生师比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一个老师需要带较多的学生,那么投入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精力就十分有限了。其次,作为一个新的院校学校的教师多为青年教师,很多老师从学校一毕业就进入一线的教学岗位,缺乏相应的生产工作实践经验,也缺乏相应的论文指导与教学的经验。在面对学生报上来的选题结果,不能充分评估学生能力是否能胜任其选的题目,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能直接有效的给与学生最直接的指导。这些方面也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四)学生自身情况

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在完成初稿以后,对论文的修改工作没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指导老师只提出问题而不给具体的修改意见,那么学生会觉得无法下手,如果老师给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吗,那学生也只会修改明显的错误,对于指导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不会仔细思考为什么这样写比原来更合理,此外个别学生由于工作、实习、考研、出国等事由更是花短短一周的时间敷衍论文,这些都是造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佳的原因。

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措施

(一)将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前移,渗透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在专业课程的讲解过程就向学生简要介绍毕业设计(论文)的流程,让学生在课堂中就了解一个合格的、良好的、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应该是怎样的,并就学科中涉及可以具体细化做毕业设计(论文)的知识点做出足够的提示,同时通过相应的课程设计来做好前行的准备与辅导工作。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鼓励学生今早与指导老师联系,这样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去了解与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同时有足够多的时间去累积与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方法,同时还能利用闲时去调研喜欢的课题的实际情况。

(二)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工作,并切实落实指导制度

综合专业的实际情况,对于低年级主动尝试与努力的学生通过期末、评奖等环节进行鼓励,对那些能在毕业设计中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与一定的奖励并在优秀论文的评选上进行怡当倾斜。与此同时,切实落实指导老师指导制度,以每1周为一个周期,至少切实答疑8次,少于5次答疑的学生延迟答辩。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投入足够多的精力与实践。

(三)提高指导老师的学科素养与责任心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既是毕业学生的学术指导老师,还是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者与组织者。因此指导老师投入的精力与重视程度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指导老师而言,一方面应该增强自身的理论与实际知识,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来说,加强“双师”型教育,加强其对现场生产实际的认识,十分重要,其次多向老教师取经,特别是怎样就一个问题给与学生最简洁有效的指导做好学习。最后指导教师自身应该树立一种对学生负责的责任心,而系里相应的设立一定的奖励措施以确保每个老师至少是尽职尽责的辅导学生毕业论文。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09-04

一、本科教育概述

1.高等工科类专业教育特征。高等工科教育是培养工程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按国际通行规则,工程师按职责范围可分为研究、开发、设计(包括规划)、制造(包括施工)、试验、生产运行、营销、工业管理和教育咨询等多个类别的工程师(如表1)。

交通运输专业属于工科类,主要培养运输工程师。相对专科而言,交通运输本科生要求在校期间更多地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工作技能,毕业后能从事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研究、管理或教学工作。所以,交通运输本科教育最主要目标是培养运输工程师。而专科则以一线生产技能性训练为主,培养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主要从事制造、施工、运行、维修、测试等工作。

2.中国高校应用型转型需求。当前,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也发生着深刻变化。高等教育面临着结构性矛盾,同质化倾向,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等较为严重问题,生产服务第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缺乏培养机制。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就指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1]。短期来看,突出的矛盾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2013年高校本科生毕业了699万,但就业率只达到了77.4%。而企业中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相对短缺,短缺比例大致是市场有两个岗位需求,高校中只能提供一个合适的毕业生。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着力推进有条件高校转型发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激发改革动力,破除体制束缚。转型高校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地增强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

二、交通运输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规格

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的交通运输专业,需要突出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打造出独有的“一本二强”的专业特色,即以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为专业建设之“本”,重视行业一线岗位的基本技能和贴近市场需求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强”化训练,人才规格为“一个水平五种能力”,如图1。

1.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水平。对于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须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良好的系统运行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更为重要。

2.具有足够的知识获取能力。通过大学四年的培养,毕业生能掌握各类资料、信息的获取手段;为保持和增强职业能力,会自我检查发展的需求,自觉跟踪本行业最新技术发展趋势,以适应自我发展的要求,不断拓展知识、继续学习。

3.具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交通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需求、规划到建设与运营管理,涉及运输问题的建模、工程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力资源的优化调配问题。建模、运输市场调查、线路及场站设计、初步的行车组织能力和行车安全管理能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及软件解决交通运输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4.具有必要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这类能力包括:较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团队合作、团队管理能力等。无论是轨道交通项目规划与设计,还是运营生产组织,都具有团队工作特征。

5.初步具备从事工程与社会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是同浙学院教学改革的方向。在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共建中,要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操培训,在广阔的社会“大学堂”里锻炼自己,增强独立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交通运输正从传统运输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运输方向发展。在校期间,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创意探索,培养其创新意识。

三、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以下简称同浙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创办于2010年。依托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优势,根据学校转型发展的要求,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和素质拓展“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个性、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2]。

1.培养目标。我国各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往往带有交通行业的属性。同浙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是面向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根据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熟悉交通运输设备性能,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轨道交通系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现代化运输生产与物流管理理论,具备从事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运营指挥与管理及关联物流行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从事线路和车站规划设计、列车运行组织、企业运营及安全管理、企业客货运营销及物流管理等方面工作。

对照表1,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交通运输专业主要培养的是第1、3类的应用型人才,且第1类(技术实施型)占更大比重。

2.课程体系。根据2012年修订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中深化改革、强化特色、增强服务的改革要求,以及同浙学院培养(图1)“一个水平五种能力”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规格设想,特将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按课程性质分为政治思想、数理知识、外语、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拓展知识和文体社科板块。

该课程体系主要特c是:(1)注重本科生基本素养的教育。按照工程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和培养高素质社会人的要求而设置。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发展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基础。通识教育包括政治思想、数理知识、外语、计算机、文体社科等五个板块。其中:政治思想板块。主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合格人才的基石;计算机、外语板块。属于工具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良好的中外文沟通、表达与写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从而拥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数理知识板块。培养交通运输领域工程人才必备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工程制图类、应用数学类等基础性课程,使学生拥有基本的分析与解决的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文体社科板块。主要注重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活动能力等各个方面素质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满通运输工程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法规知识的要求,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理解工程专业及其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2)夯实交通运输专业教育。根据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培养的要求而设置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基本素养与专项技能,为其工作、深造打下坚实基础。鉴于同浙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和学生的求职需求,特将交通运输专业教育分为三个板块: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知识。专业基础板块。同浙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利用拥有交通工程与交通运输两个本科专业的优势,在专业基础知识的构建上,除了交通运输(本科)规定的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土木工程基础(力学)、测量学、线路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外,还增列了交通工程基础、交通调查与分析等选修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陆上道路与铁路/轨道交通的学科基础理论,建立科学思维方式。专业核心模块。本板块以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货运组织与技术和站场规划设计课程为基本,以运输规划与运输经济学为引领,配置运输项目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旅客运输、运输市场营销、高速铁路运输、国际货物运输等选修课以及与核心专业课程配套的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掌握专业领域的工程理论和应用知识,培养交通运输专业方向所必需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专业拓展板块。根据当前同浙学院分层化教学改革要求和扩展学生就业面以及个性化发展需求,在专业拓展板块上设计了三个层面:鼓励创业。配合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了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等选修课程,为学生创业奠定必要的基础;延展物流。

3.实践教学。交通运输专业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交通社会调查、课外研学、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毕业设计(论文)等。(1)课程设计。为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共开设6门课程的8个课程设计,如表2所示。其中15级新增课程设计已在13级学生的课程教学中开展试行,初具成效。所有新增课程设计将继续在14、15级学生的培养中试行。

(2)课外研学。课外研学属于自主选择型实践教学课程,共2学分。实践内容形式不限,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专业讲座、自主实验、撰写专业论文、自主创业、专业证书认证、学科竞赛、专业兴趣小组活动、专业自主社会实践、优秀社团活动等。在校四年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与爱好,自主选择实践时间和实践方式,在完成约定的实践内容并通过规定的考核后,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通过课外研学的学习和锻炼,考查学生自入学以来,在思想道德水准、专业素养的深度和广度、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效果,从而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思辨能力、社会活动能力。通过课外研学,要求学生达到如下一项或多项能力的锻炼:专业讲座。通过聆听专业讲座,撰写体会小论文,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专业学习的激情;自主实验。利用校内外实验平台,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完成实验项目,锻炼实验研究能力;科技论文写作。针对某一具体交通问题,自主拟定研究大纲、收集相关资料与数据,选择研究方法,进行理论建模或计算机程序开发,并且撰写专题论文;创业训练。参与创业学院的实践项目、实习实训,依托创业项目,初步得到创业能力上的历练;专业证书。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证书培训与考核,得到专项职业训练;学科竞赛。参加学校(系)组织的专业学科竞赛,拓宽专业视野,得到团队合作完成项目的训练;专业兴趣小组活动。坚持参与专业兴趣小组活动,按期完成指导老师布置的研究任务,了解从事科研项目的基本程序与要求;专业自主实习。由学校安排或自主联系,利用暑假参加专业相关企业的业务岗位实习或见习,提前积累社会实践的经验;社团活动。参与学校(系)组织的社团活动(包括志愿者活动),陶冶个人情操,提升道德水平。累计达到一定的时数或取得优良评比成绩。(3)交通社会调研。交通社会调研是在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经专业教师的指导,由学生自选择调研主题的实践教学环节,共3学分。调研的内容可包括:铁路客运站(枢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枢纽)、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静态(停车)交通、城市慢行(非机动车)交通、地方交通规划与实践等。学生可通过个人或组队的形式参与调研、分析数据、完成报告,最终通过成绩评定获得该项实践学分。

四、培养方案实施设想

同浙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是以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面向道路、物流的工科专业。因此,分层化培养方案应在不丢失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四年的培养时间,既培养大学本科生应具备的素养,又为毕业生的就业或考研深造竞争创造条件。设想如下:

1.所有理论教学必修课程安排在前3个学年内完成。鉴于当前我国校园招聘大多提前0.5―1年内开始。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应聘、“双向选择”的机会,提前结束理论课堂教学,剩余时间为实践类机动时间。

2.培养方案柔性化。遵循就业导向原则,根据用人市场的需求变化,留出专业教学计划调整的空间。大四(上)学期仅安排专业选修课程,并且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方式,一边完成校内必要课程教学任务,一边间歇式到专业相近的企业接受培训或实习。在不违反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学分认定办法,学生可用在企业培训、实习后取得合格的课程或项目,冲抵在校同类(相近)课程或实践环节的学分。可调整的校内教学任务有:专业选修课(8学分);课外研学(2学分);交通社会调研(3学分)。

3.引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大学是专业人才的孵化园。该模式是重视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技术人才的源头培养。利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特色专业教材,适当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在校企战略合作的基础上,实行“3+1”的定向培养模式,校企之间结成战略合作联盟,企业对在校三年级大学生进行甄选,签订三方协议。人数较多时,可单独编班,开展“定专业、定去向”培养。对于这类学生可另外制定一套大四学生的培养方案,与企业共拟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包括毕业设计)、培养方式等,将企业培训的教育h节与定岗实习技能训练纳入学校正规的学分考核。

参考文献:

[1]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

[2]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66-70.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ZHOU Li-xin,YAO Meng-jia,JIANG Li,CHAI Xiao-shu

篇3

伴随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因此社会对交通运输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对人才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是2012年新成立的专业,在交通运输人才培养中,学院继承兰州交通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博采众长,十分注重吸收国内交通运输专业相关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取得了可喜成绩。本文就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做了以下探索。

1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国外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在西方国家高校中,对于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培养分散于相关学科中,一般不单独设置交通运输专业。比较明显的有两类,一类是土木工程学科,注重运输工程;另一类是工商管理,注重运输政策和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如美国的“通识教育”,要求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还要具备应有的团队精神。欧洲一些国家则注重“专才教育”,注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东欧的俄罗斯及前苏联国家则设有相当数量的交通运输类大学和学院,如俄罗斯远东国立交通大学、新西伯利亚国立水上交通学院、伊尔库斯克国立交通大学、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乌克兰国立交通大学等均设有交通运输专业,强调的是专门化教育培养。

1.2国内交通运输专业的开办情况

在教育部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交通运输类是涵盖了公路、铁路、海运、空运的宽口径大专业,包含了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和飞行技术五个专业。其中,航海技术、轮机工程和飞行技术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截止2015年,全国开办“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高校有230多所,各院校由于历史的沿革,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侧重于不同的交通运输领域。如,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侧重铁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点培养飞机制造;中国飞行学院重点培养飞行人员;天津民航学院重点培养航空运输管理方面的人才;长安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偏重公路人才培养等。

2我院在交通运输专业培养中取得的成绩

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满足社会需求,我院在2012年开设了交通运输专业。我院交通运输专业侧重轨道运输,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铁路行车组织、货运组织、旅客运输及运筹学等主干课程。我院交通运输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有自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原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考虑我院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特殊情况,我们增设了一些实践性及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如:运载工具检测与诊断技术、运输经济学,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就业岗位中更能发挥其技能特色。我们重新修改教学计划,调整课时,重点、难点课程增加课时,摒弃一些与交通运输前沿学科基本不接轨的老旧课程,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交通运输设备及性能试验、机车仿真驾驶实训、行车调度指挥模拟实训等。(2)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兰州交通大学合作,带领学生去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实验室做实训;我们与兰州铁路局合作,组织安排学生去兰州枢纽内的河口南站、颖川堡站、兰州东站等基层生产单位进行行车调度、客运及货运方面的生产实习;兰州地铁建成后,我们也会积极与其合作,带领学生参观实习。

3我院在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我院在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了自己的特色,增加了很多创新实践,然而,我院作为交通运输高素质人才培养重要基地,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实现与社会高效接轨,为其输送更多满通运输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现将我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3.1课堂教学方面

长期以来,尽管交通运输专业课堂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教学侧重于对理论教学的解释、验证和简单延伸,主要为理论教学服务,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模式简单,照本宣科的现象普遍存在,启发式教学方式较欠缺。

3.2实践教学方面

实践教学对于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成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几年的运行,证明是可行的,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实践环节口径较窄,实践内容受设备条件、实践基地等因素限制,在先进性方面存在一定欠缺,这样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做实验时,难以做到人手一机,大多数实验停留在教师演示、学生观摩的状态。

3.3课程体系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企业对于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现有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基本能满足这种人才培养需求,但也有一定的欠缺。比如由于我院交通运输专业课老师较少,专业选修课的设置过少,尤其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课程设置较少。

4我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我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变化,在交通运输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我院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4.1教学实践改革方面

4.1.1明确专业课程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按照不同专业方向成立课程组,由水平高的主讲教师或专业负责人组织课程组所有教师研讨专业课教学内容,明确该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及实践环节设置。在教学日历中规定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名称、内容及要求,按教学日历进行教学检查和考核,从根本上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及完善。4.1.2改革专业课实习模式与内容。为更好地使我院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能很好的上岗工作,我院应尽可能使学生的校内校外实习相结合。在校外实习之前,先进行专业综合型实验训练。对编组站工作组织、货运站工作组织、行车调度指挥等核心专业知识通过综合实验进一步加以巩固,并通过现场实习进行强化。4.1.3强化科研训练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强化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多参加诸如交通科技大赛之类的竞技比赛。

4.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师资力量薄弱、断层、不稳定的问题,是全国所有民办高校都面临的最普遍、最突出、对教育质量制约影响力最大的问题,我院也不例外。并且从师资队伍组成来看,普遍是老、青两极化,极少数是由公办高校退休下来的高级教学科研人才担当学科带头人的角色,但主干力量基本上都是由青年教师组成。这就急需我院通过自主培养、聘用和引进等方法,获得各种交通运输应用、技术型的双师型教师,并对于青年教师进行如下几方面的重点培养:(1)选拔青年教师到名校去学习,除了选修重要课程外,参加名校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2)安排青年教师带学生到铁路现场参加各项生产实习活动,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3)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科技论文大赛,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

4.3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方面课程体系的构建

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非常重要。我院在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中作出了如下探索改革:(1)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增设相关课程,选用最优教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对于铁路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应尽可能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服务礼仪方面的培训,增加高速铁路运营管理方面的课程和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课程,将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结合,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相结合。(2)加强理论基础教育,扩宽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的专业知识,是对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必然的要求。(3)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课程体系中。对于应用型民办本科人才来说,就业是其主要出路,就业与创业能力都是其核心能力。因此,激发学生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与创造创业机会也应贯穿于整个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此,我院应开设系列创业课程,将一些创业理论、创业心理、创业知识、创业风险、创业技巧、创业法制常识及一些创业案例等系统性地介绍给学生。

5结语

在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上,我院应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我院自身的发展特点,对于我院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方案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调整,充分利用学院教学资源,发挥我院办学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马驷,等.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刘建勋.“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

[3]马驷,王琳.国内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的比较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9~43.

篇4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根据《2006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交通运输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门中,铁路运输的发展呈现滞后状态。这种状况与“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的地位不相适应,有些地区的线路甚至无法支撑运输需求的巨大压力,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存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时,铁路对于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先导性的带动作用。德国和美国是发达国家的后来者,它们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来居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当时对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铁路进行高投入,从而带动和支持了其它产业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分析当前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铁路行业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本论文所探讨的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即是基于此而做出的一份努力。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就我国而言,国家铁路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否则就会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由于铁路运输是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改革实施之前必须要有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才会使改革向预定目标顺利推进。因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围绕“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和战略方案如何拟定和设计”而展开,也就是说要从理论和方法上论证为铁路运输行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在吸取国外铁路变革经验的基础上,适合中国铁路自己的国情和路情的。

论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是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结其原因,提出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加快铁路运输现代化进程的观点;然后指出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最后在借鉴国外铁路运输改革实践和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对国家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的设计。

二、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与计算机、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世界发达国家铁路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

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运能短缺一方面是铁路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的基本情况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对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铁路运能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能短缺的严重后果一览无余。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货运需求压向铁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棉花、粮食、煤炭、磷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影响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加大,迫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因铁路发展不足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使铁路素有“瓶颈”之称,国家因此而损失巨大。

同时,对局部区域铁路客运列车而言,一方面有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如湖北恩施州;另一方面普遍超员严重,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客运的全面紧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铁路运输行业存在运能短缺问题的原因分析

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能短缺问题除运力基础与运输需求矛盾的原因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主要是:

1、就认识根源而言,关键在于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普遍薄弱。人们并未真正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先行这种根本道理,为保障宏观经济高效率、高效益运行所必需的交通富裕度的观念薄弱,甚至视超常紧张为正常。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缺乏,根植于我国长期的小农经济及计划经济环境之中。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与运输需求被抑制的长期存在,使人们很难超越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去观察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生产、大流通必然面对的诸多问题。

2、就经济根源而言,关键在于不发达经济的长期存在。百事待举而资金严重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之一。人们在拮据的经济条件下,很自然地会选择将资金投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加工工业及其他产业,而对虽然社会收益广泛,影响久远,但周期长、收益慢、直接效益低的铁路等基础产业,则往往被置于忽视地位,从而忽视“社会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间的协调均衡。而这一协调均衡,又恰恰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整体财力有限,所以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改变铁路的现状。

三、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经过近十几年市场经济导向改革,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所依存的经济环境和基础,已发生了深刻变革,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前提。

(一)将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位置

行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发展模式。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开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铁路是夕阳产业,已处于行业发展的衰退期,其实无论从我国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察、还是从西方铁路复苏的国际比较考察、抑或是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铁路都是需要大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它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从我国铁路运能短缺这一基本事实判断,铁路运输行业处在行业的成长期,应加大发展力度,以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从节约资源兼顾环境保护的角度考察,公路和航空运输耗费石油巨大,土地资源日益锐减。相反,我国可转化为电能的煤炭和水利资源丰富,因此,占地较少、对环境影响甚微的铁路运输,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输,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战略重点。世界铁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崛起,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而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现处于行业的成长上升期,由此决定了制定的行业发展战略应保证其优先得到发展。

(二)依行业市场化趋势制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化的表现在于: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铁路货物运输需求主体单一的格局己不复存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决定了多元化的运输需求主体,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产生了灵活多样的运输需求,使铁路运输的经营环境向市场化转变;②同一时期,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运行所必备的各种生产要素,如钢材、水泥、木材和柴油等,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总格局中,也日益市场化,使铁路运输生产的供给主要求助于市场,推动其经营成本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升降;③铁路运输市场化的另一个推动因素是交通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铁路运输行业开始留意研究公路、水路、管道和航空运输的动态和规律,从以前的市场垄断走向市场竞争。

以上情况说明,铁路运输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两大领域,均已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和支配: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市场上已不再处于以前的绝对垄断地位。随着时间的延续,铁路运输向深度市场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己不可避免。对铁路行业而言,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其适合公众需求的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其行业发展战略。

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分析基本前提和借鉴国外铁路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路情出发,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方案可作如下描绘和勾勒。

(一)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步骤选择

1、实现运输主业和辅业的分离

根据2005年底铁道部的统计数据,中国铁路现在职工人数有228.41万,其中运输主业职工152.68万人,非运输主业职工队伍较庞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铁路行业所没有的现象。铁路办社会,大而全,势必制约铁路运输主业的发展。铁路系统中的社会公共部门,如公检法、医院和学校等社会性、事业性单位应剥离出铁路系统,这些单位可以说都与铁路运输没有直接关系,长期“捆绑”在一起将导致运输主业专业优势不突出,竞争能力低下。

另外还应剥离铁路系统中的辅助产业,即工业、建筑、工程、通信和物资五大公司和若干勘测设计院,还与国家邮电网并存的铁路通信网等。机务段、车辆段、车务段和工务段等运输主业中的“多种经营”也应被剔除。这些部门或多经产业虽说与铁路运输相关,但由于没有实行分账独立核算,产业属性不同,容易导致职责不清,扯皮推委。

2、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是一百多年来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资产组织形式,既可以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又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铁路行业在完成主辅业分离的前提下,选择业内的优质资产,即盈利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的资产,结合主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寻求境内外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3、通过上市融资

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铁路建设基金的收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借贷而成的长期性的极度短缺问题。其它渠道资金的进入为铁路加快建设速度和更大程度扩展规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帮助铁路部门引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新机制。而其他渠道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公司上市来解决的。

相比客运而言,货运业务彼此独立性较强,更容易把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资产单独剥离出去进行公司化改制;而且,货运的国际市场开放程度高,可以更好地吸收地方政府、社会和国际投资。因此,应按照先货运后客运的次序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

(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选择

1、积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基金

在我国,制约铁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资金问题。美国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在1887年一年中铺轨2万多公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吸收国内外的投资资金。我国的资本市场虽不发达,但却具备了吸收投资的有利条件。首先,我国大陆性地理特征条件,决定了铁路还远未达到发展的极限且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集装箱、冷冻冷藏、行包快运等具有高附加值的货运业务正在成为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商业性开发、建设和经营之后必将达到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除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股本融资这一方式外,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直接债务融资、利用国际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

2、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现代企业规范制改革

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有效激励、严格约束、责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治理机构。对于具备一定市场生存能力的改制企业,可以直接改制为国有股占49%以下,民营资本持股51%以上的非国有法人控股的法人实体;那些暂时生存能力还比较弱的改制企业,可保持国有股占51%至75%的国有法人的控股地位,但仍应强调产权明晰、独立核算、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实在无力经营的可以选择破产清算或者出售。铁路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因而转向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不再干预铁路运输企业具体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当前的主要任务应是:落实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增效,组建客运公司及专业货运公司,为实现运输专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积极推进铁路行业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产业进步的最终驱动力是科学技术,包括与之相适宜的管理技术,员工和资金都因科学技术的光明前景而重新优化组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生产力。这种技术效应是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的时代潮流,可谓顺之者盛,逆之者衰。我国铁路系统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出加速追赶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重型优质钢轨及新型轨枕制造;编组站自动化、装卸作业机械化及货场设备制造;铁路客货运信息系统开发等。

为顺利实现铁路运输行业的战略目标,铁路运输系统干部和职工必须转变工作是完成国家运输任务的思想,树立铁路运输行业具有服务性特别强、同时竞争性也特别强的观念,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演练来更新自己的服务知识和技能。为此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对现有的铁路系统干部和职工进行全新的思想动员和教育培训,使之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各司其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注重和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创建交通运输大领域的“共赢”格局

在我国五大运输行业之间不仅存在着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而且还存在着因各自优劣势相异而需要协调配合的实际可能。因此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恶性竞争是不突出和强化自己的运输专业优势,不讲究服务的质量和方式,而是拼命压低运输价格,大打价格战,最后落得个共败共伤的结局,既浪费了经济资源,又造成了社会效益的损失;良性竞争与此刚好相反,五大运输行业坚守各自的目标市场,运输价格不下降或略微上扬,在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上下足功夫,靠服务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合理配置了经济资源,而且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

预计随着市场发育得越来越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交通运输领域的行业结构将趋向发达完善,通过且只能通过良性竞争而必然形成“共赢”格局。届时,处于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铁路运输行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结论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既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因为通过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和中外铁路行业的对比分析,很容易得出铁路运输行业物质基础薄弱的结论,发现存在着运能短缺的问题.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问题的关键是:铁路运输行业如何在技术飞速进步、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条件下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是个内涵丰富、政策性和实践都很强的课题。囿于篇幅和资料的限制和作者的学识水平,论文只是粗线条地对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作了整体上的勾画和描述,还远远没有深入、细致和全面地揭示事物本身所蕴含的特征和规律,因此论文的不足和缺陷在所难免,在此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厉国权.铁路运输经营与管理所面临的体制创新和课题[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

[2]李红.加快铁路多元经营发展的思考[J].铁道技术监督,2003.

[3]宋强太,杨月芳.中国铁路客运体制改革探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

[4]张江宇.铁路改革:哪种模式能突围[J].综合运输,2002.

[5]王金祥.铁路多元经营新格局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6]郑明理.对铁路跨越式发展中改革问题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7]高婕,高卉.加入WTO后我国铁路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铁路,2003.

篇5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根据《2006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交通运输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门中,铁路运输的发展呈现滞后状态。这种状况与“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的地位不相适应,有些地区的线路甚至无法支撑运输需求的巨大压力,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存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时,铁路对于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先导性的带动作用。德国和美国是发达国家的后来者,它们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来居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当时对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铁路进行高投入,从而带动和支持了其它产业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分析当前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铁路行业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本论文所探讨的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即是基于此而做出的一份努力。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就我国而言,国家铁路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否则就会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由于铁路运输是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改革实施之前必须要有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才会使改革向预定目标顺利推进。因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围绕“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和战略方案如何拟定和设计”而展开,也就是说要从理论和方法上论证为铁路运输行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在吸取国外铁路变革经验的基础上,适合中国铁路自己的国情和路情的。

论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是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结其原因,提出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加快铁路运输现代化进程的观点;然后指出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最后在借鉴国外铁路运输改革实践和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对国家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的设计。

二、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与计算机、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世界发达国家铁路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

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运能短缺一方面是铁路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的基本情况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对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铁路运能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能短缺的严重后果一览无余。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货运需求压向铁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棉花、粮食、煤炭、磷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影响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加大,迫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因铁路发展不足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使铁路素有“瓶颈”之称,国家因此而损失巨大。

同时,对局部区域铁路客运列车而言,一方面有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如湖北恩施州;另一方面普遍超员严重,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客运的全面紧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铁路运输行业存在运能短缺问题的原因分析

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能短缺问题除运力基础与运输需求矛盾的原因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主要是:

1、就认识根源而言,关键在于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普遍薄弱。人们并未真正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先行这种根本道理,为保障宏观经济高效率、高效益运行所必需的交通富裕度的观念薄弱,甚至视超常紧张为正常。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缺乏,根植于我国长期的小农经济及计划经济环境之中。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与运输需求被抑制的长期存在,使人们很难超越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去观察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生产、大流通必然面对的诸多问题。

2、就经济根源而言,关键在于不发达经济的长期存在。百事待举而资金严重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之一。人们在拮据的经济条件下,很自然地会选择将资金投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加工工业及其他产业,而对虽然社会收益广泛,影响久远,但周期长、收益慢、直接效益低的铁路等基础产业,则往往被置于忽视地位,从而忽视“社会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间的协调均衡。而这一协调均衡,又恰恰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整体财力有限,所以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改变铁路的现状。

三、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经过近十几年市场经济导向改革,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所依存的经济环境和基础,已发生了深刻变革,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前提。

(一)将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位置

行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发展模式。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开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铁路是夕阳产业,已处于行业发展的衰退期,其实无论从我国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察、还是从西方铁路复苏的国际比较考察、抑或是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铁路都是需要大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它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从我国铁路运能短缺这一基本事实判断,铁路运输行业处在行业的成长期,应加大发展力度,以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从节约资源兼顾环境保护的角度考察,公路和航空运输耗费石油巨大,土地资源日益锐减。相反,我国可转化为电能的煤炭和水利资源丰富,因此,占地较少、对环境影响甚微的铁路运输,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输,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战略重点。世界铁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崛起,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而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现处于行业的成长上升期,由此决定了制定的行业发展战略应保证其优先得到发展。

(二)依行业市场化趋势制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化的表现在于: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铁路货物运输需求主体单一的格局己不复存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决定了多元化的运输需求主体,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产生了灵活多样的运输需求,使铁路运输的经营环境向市场化转变;②同一时期,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运行所必备的各种生产要素,如钢材、水泥、木材和柴油等,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总格局中,也日益市场化,使铁路运输生产的供给主要求助于市场,推动其经营成本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升降;③铁路运输市场化的另一个推动因素是交通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铁路运输行业开始留意研究公路、水路、管道和航空运输的动态和规律,从以前的市场垄断走向市场竞争。

以上情况说明,铁路运输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两大领域,均已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和支配: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市场上已不再处于以前的绝对垄断地位。随着时间的延续,铁路运输向深度市场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己不可避免。对铁路行业而言,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其适合公众需求的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其行业发展战略。

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分析基本前提和借鉴国外铁路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路情出发,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方案可作如下描绘和勾勒。

(一)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步骤选择

1、实现运输主业和辅业的分离

根据2005年底铁道部的统计数据,中国铁路现在职工人数有228.41万,其中运输主业职工152.68万人,非运输主业职工队伍较庞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铁路行业所没有的现象。铁路办社会,大而全,势必制约铁路运输主业的发展。铁路系统中的社会公共部门,如公检法、医院和学校等社会性、事业性单位应剥离出铁路系统,这些单位可以说都与铁路运输没有直接关系,长期“捆绑”在一起将导致运输主业专业优势不突出,竞争能力低下。

另外还应剥离铁路系统中的辅助产业,即工业、建筑、工程、通信和物资五大公司和若干勘测设计院,还与国家邮电网并存的铁路通信网等。机务段、车辆段、车务段和工务段等运输主业中的“多种经营”也应被剔除。这些部门或多经产业虽说与铁路运输相关,但由于没有实行分账独立核算,产业属性不同,容易导致职责不清,扯皮推委。

2、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是一百多年来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资产组织形式,既可以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又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铁路行业在完成主辅业分离的前提下,选择业内的优质资产,即盈利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的资产,结合主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寻求境内外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3、通过上市融资

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铁路建设基金的收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借贷而成的长期性的极度短缺问题。其它渠道资金的进入为铁路加快建设速度和更大程度扩展规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帮助铁路部门引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新机制。而其他渠道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公司上市来解决的。

相比客运而言,货运业务彼此独立性较强,更容易把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资产单独剥离出去进行公司化改制;而且,货运的国际市场开放程度高,可以更好地吸收地方政府、社会和国际投资。因此,应按照先货运后客运的次序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

(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选择

1、积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基金

在我国,制约铁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资金问题。美国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在1887年一年中铺轨2万多公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吸收国内外的投资资金。我国的资本市场虽不发达,但却具备了吸收投资的有利条件。首先,我国大陆性地理特征条件,决定了铁路还远未达到发展的极限且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集装箱、冷冻冷藏、行包快运等具有高附加值的货运业务正在成为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商业性开发、建设和经营之后必将达到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除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股本融资这一方式外,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直接债务融资、利用国际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

2、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现代企业规范制改革

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有效激励、严格约束、责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治理机构。对于具备一定市场生存能力的改制企业,可以直接改制为国有股占49%以下,民营资本持股51%以上的非国有法人控股的法人实体;那些暂时生存能力还比较弱的改制企业,可保持国有股占51%至75%的国有法人的控股地位,但仍应强调产权明晰、独立核算、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实在无力经营的可以选择破产清算或者出售。铁路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因而转向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不再干预铁路运输企业具体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当前的主要任务应是:落实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增效,组建客运公司及专业货运公司,为实现运输专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积极推进铁路行业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产业进步的最终驱动力是科学技术,包括与之相适宜的管理技术,员工和资金都因科学技术的光明前景而重新优化组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生产力。这种技术效应是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的时代潮流,可谓顺之者盛,逆之者衰。我国铁路系统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出加速追赶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重型优质钢轨及新型轨枕制造;编组站自动化、装卸作业机械化及货场设备制造;铁路客货运信息系统开发等。

为顺利实现铁路运输行业的战略目标,铁路运输系统干部和职工必须转变工作是完成国家运输任务的思想,树立铁路运输行业具有服务性特别强、同时竞争性也特别强的观念,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演练来更新自己的服务知识和技能。为此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对现有的铁路系统干部和职工进行全新的思想动员和教育培训,使之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各司其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注重和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创建交通运输大领域的“共赢”格局

在我国五大运输行业之间不仅存在着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而且还存在着因各自优劣势相异而需要协调配合的实际可能。因此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恶性竞争是不突出和强化自己的运输专业优势,不讲究服务的质量和方式,而是拼命压低运输价格,大打价格战,最后落得个共败共伤的结局,既浪费了经济资源,又造成了社会效益的损失;良性竞争与此刚好相反,五大运输行业坚守各自的目标市场,运输价格不下降或略微上扬,在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上下足功夫,靠服务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合理配置了经济资源,而且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

预计随着市场发育得越来越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交通运输领域的行业结构将趋向发达完善,通过且只能通过良性竞争而必然形成“共赢”格局。届时,处于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铁路运输行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结论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既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因为通过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和中外铁路行业的对比分析,很容易得出铁路运输行业物质基础薄弱的结论,发现存在着运能短缺的问题.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问题的关键是:铁路运输行业如何在技术飞速进步、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条件下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是个内涵丰富、政策性和实践都很强的课题。囿于篇幅和资料的限制和作者的学识水平,论文只是粗线条地对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作了整体上的勾画和描述,还远远没有深入、细致和全面地揭示事物本身所蕴含的特征和规律,因此论文的不足和缺陷在所难免,在此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厉国权.铁路运输经营与管理所面临的体制创新和课题[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

[2]李红.加快铁路多元经营发展的思考[J].铁道技术监督,2003.

[3]宋强太,杨月芳.中国铁路客运体制改革探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

[4]张江宇.铁路改革:哪种模式能突围[J].综合运输,2002.

[5]王金祥.铁路多元经营新格局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6]郑明理.对铁路跨越式发展中改革问题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7]高婕,高卉.加入WTO后我国铁路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铁路,2003.

篇6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门中,铁路运输的发展呈现滞后状态。这种状况与“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的地位不相适应,有些地区的线路甚至无法支撑运输需求的巨大压力,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存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时,铁路对于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先导性的带动作用。德国和美国是发达国家的后来者,它们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来居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当时对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铁路进行高投入,从而带动和支持了其它产业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分析当前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铁路行业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本论文所探讨的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即是基于此而做出的一份努力。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就我国而言,国家铁路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否则就会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由于铁路运输是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改革实施之前必须要有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才会使改革向预定目标顺利推进。因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围绕“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和战略方案如何拟定和设计”而展开,也就是说要从理论和方法上论证为铁路运输行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在吸取国外铁路变革经验的基础上,适合中国铁路自己的国情和路情的。

论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是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结其原因,提出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加快铁路运输现代化进程的观点;然后指出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最后在借鉴国外铁路运输改革实践和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对国家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的设计。

二、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与计算机、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世界发达国家铁路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

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运能短缺一方面是铁路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的基本情况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对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铁路运能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能短缺的严重后果一览无余。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货运需求压向铁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棉花、粮食、煤炭、磷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影响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加大,迫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因铁路发展不足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使铁路素有“瓶颈”之称,国家因此而损失巨大。

同时,对局部区域铁路客运列车而言,一方面有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如湖北恩施州;另一方面普遍超员严重,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客运的全面紧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铁路运输行业存在运能短缺问题的原因分析

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能短缺问题除运力基础与运输需求矛盾的原因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主要是:

1、就认识根源而言,关键在于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普遍薄弱。人们并未真正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先行这种根本道理,为保障宏观经济高效率、高效益运行所必需的交通富裕度的观念薄弱,甚至视超常紧张为正常。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缺乏,根植于我国长期的小农经济及计划经济环境之中。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与运输需求被抑制的长期存在,使人们很难超越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去观察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生产、大流通必然面对的诸多问题。

2、就经济根源而言,关键在于不发达经济的长期存在。百事待举而资金严重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之一。人们在拮据的经济条件下,很自然地会选择将资金投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加工工业及其他产业,而对虽然社会收益广泛,影响久远,但周期长、收益慢、直接效益低的铁路等基础产业,则往往被置于忽视地位,从而忽视“社会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间的协调均衡。而这一协调均衡,又恰恰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整体财力有限,所以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改变铁路的现状。

三、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经过近十几年市场经济导向改革,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所依存的经济环境和基础,已发生了深刻变革,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前提。

(一)将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位置

行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发展模式。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开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铁路是夕阳产业,已处于行业发展的衰退期,其实无论从我国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察、还是从西方铁路复苏的国际比较考察、抑或是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铁路都是需要大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它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从我国铁路运能短缺这一基本事实判断,铁路运输行业处在行业的成长期,应加大发展力度,以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从节约资源兼顾环境保护的角度考察,公路和航空运输耗费石油巨大,土地资源日益锐减。相反,我国可转化为电能的煤炭和水利资源丰富,因此,占地较少、对环境影响甚微的铁路运输,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输,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战略重点。世界铁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崛起,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而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现处于行业的成长上升期,由此决定了制定的行业发展战略应保证其优先得到发展。

(二)依行业市场化趋势制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化的表现在于: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铁路货物运输需求主体单一的格局己不复存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决定了多元化的运输需求主体,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产生了灵活多样的运输需求,使铁路运输的经营环境向市场化转变;②同一时期,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运行所必备的各种生产要素,如钢材、水泥、木材和柴油等,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总格局中,也日益市场化,使铁路运输生产的供给主要求助于市场,推动其经营成本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升降;③铁路运输市场化的另一个推动因素是交通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铁路运输行业开始留意研究公路、水路、管道和航空运输的动态和规律,从以前的市场垄断走向市场竞争。

以上情况说明,铁路运输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两大领域,均已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和支配: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市场上已不再处于以前的绝对垄断地位。随着时间的延续,铁路运输向深度市场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己不可避免。对铁路行业而言,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其适合公众需求的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其行业发展战略。

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分析基本前提和借鉴国外铁路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路情出发,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方案可作如下描绘和勾勒。

(一)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步骤选择

1、实现运输主业和辅业的分离

根据2005年底铁道部的统计数据,中国铁路现在职工人数有228.41万,其中运输主业职工152.68万人,非运输主业职工队伍较庞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铁路行业所没有的现象。铁路办社会,大而全,势必制约铁路运输主业的发展。铁路系统中的社会公共部门,如公检法、医院和学校等社会性、事业性单位应剥离出铁路系统,这些单位可以说都与铁路运输没有直接关系,长期“捆绑”在一起将导致运输主业专业优势不突出,竞争能力低下。

另外还应剥离铁路系统中的辅助产业,即工业、建筑、工程、通信和物资五大公司和若干勘测设计院,还与国家邮电网并存的铁路通信网等。机务段、车辆段、车务段和工务段等运输主业中的“多种经营”也应被剔除。这些部门或多经产业虽说与铁路运输相关,但由于没有实行分账独立核算,产业属性不同,容易导致职责不清,扯皮推委。

2、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是一百多年来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资产组织形式,既可以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又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铁路行业在完成主辅业分离的前提下,选择业内的优质资产,即盈利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的资产,结合主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寻求境内外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3、通过上市融资

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铁路建设基金的收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借贷而成的长期性的极度短缺问题。其它渠道资金的进入为铁路加快建设速度和更大程度扩展规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帮助铁路部门引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新机制。而其他渠道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公司上市来解决的。

相比客运而言,货运业务彼此独立性较强,更容易把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资产单独剥离出去进行公司化改制;而且,货运的国际市场开放程度高,可以更好地吸收地方政府、社会和国际投资。因此,应按照先货运后客运的次序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

(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选择

1、积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基金

在我国,制约铁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资金问题。美国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在1887年一年中铺轨2万多公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吸收国内外的投资资金。我国的资本市场虽不发达,但却具备了吸收投资的有利条件。首先,我国大陆性地理特征条件,决定了铁路还远未达到发展的极限且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集装箱、冷冻冷藏、行包快运等具有高附加值的货运业务正在成为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商业性开发、建设和经营之后必将达到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除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股本融资这一方式外,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直接债务融资、利用国际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

2、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现代企业规范制改革

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有效激励、严格约束、责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治理机构。对于具备一定市场生存能力的改制企业,可以直接改制为国有股占49%以下,民营资本持股51%以上的非国有法人控股的法人实体;那些暂时生存能力还比较弱的改制企业,可保持国有股占51%至75%的国有法人的控股地位,但仍应强调产权明晰、独立核算、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实在无力经营的可以选择破产清算或者出售。铁路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因而转向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不再干预铁路运输企业具体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当前的主要任务应是:落实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增效,组建客运公司及专业货运公司,为实现运输专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积极推进铁路行业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产业进步的最终驱动力是科学技术,包括与之相适宜的管理技术,员工和资金都因科学技术的光明前景而重新优化组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生产力。这种技术效应是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的时代潮流,可谓顺之者盛,逆之者衰。我国铁路系统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出加速追赶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重型优质钢轨及新型轨枕制造;编组站自动化、装卸作业机械化及货场设备制造;铁路客货运信息系统开发等。

为顺利实现铁路运输行业的战略目标,铁路运输系统干部和职工必须转变工作是完成国家运输任务的思想,树立铁路运输行业具有服务性特别强、同时竞争性也特别强的观念,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演练来更新自己的服务知识和技能。为此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对现有的铁路系统干部和职工进行全新的思想动员和教育培训,使之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各司其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注重和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创建交通运输大领域的“共赢”格局

在我国五大运输行业之间不仅存在着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而且还存在着因各自优劣势相异而需要协调配合的实际可能。因此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恶性竞争是不突出和强化自己的运输专业优势,不讲究服务的质量和方式,而是拼命压低运输价格,大打价格战,最后落得个共败共伤的结局,既浪费了经济资源,又造成了社会效益的损失;良性竞争与此刚好相反,五大运输行业坚守各自的目标市场,运输价格不下降或略微上扬,在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上下足功夫,靠服务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合理配置了经济资源,而且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

预计随着市场发育得越来越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交通运输领域的行业结构将趋向发达完善,通过且只能通过良性竞争而必然形成“共赢”格局。届时,处于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铁路运输行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篇7

0 引言

工学专业基础课是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向专业教育过渡的关键环节,也是夯实工程基础、培养专业技能和锻炼创新能力的起点。在专业基础课授课阶段开展创新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其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体系,更符合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性,提高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起点。

1 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定位

从能力的层次体系上来看,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应注重其基础层次,即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因此,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应定位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逐步建构创新能力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对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主动获取和初步运用的目的。

2 分层教育理念下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设计

分层教学是按专业所需、学生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施教的一种教学模式,应用分层教学理念,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工程学科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模式设计,需要准确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分析专业教学环境,结合专业基础课特点进行。下面以交通运输国家级特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为例,探讨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按照交通运输专业“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上手快、后劲足的交通运输行业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交通运输系统分析承担了大交通系统思维训练和系统分析方法技能训练的基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专业创新思维,使学生基本具备以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处理交通运输问题的能力。该课程为2学分/32学时的必修课,开设在第五学期。此时学生已经修过4学期的大学基础英语课程、数理类及文哲类通识基础课程,并具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技能。

3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重点

3.1 隐形分层

考虑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积极性的发挥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难度,贯彻“隐形分层”的原则,即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不同诠释和有序的教学组织,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在实施过程中树立全过程的隐形分层教学理念,即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辅导、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

如,在教学资源的准备环节,首先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针对每一个模块/子模块,搜集、整理和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源,按隐形分层原则,分别给出其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种类,标注综合应用、一般应用、理解级和识记级等级别,同时,也给出其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训练方式,如概念拓展、观点提炼、方法改进、全新应用等。如,系统分析模块中的综合应用类中,可设计一个选题:选择一个人工系统,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出改进建议。学生通过自主选题,可实现对系统分析程序和方法的整合运用和拓展。同时,按30%:50%:20%的一般分层比例划分出3个学习能力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创新级别上应达到的要求做出详细说明,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教学评价进行的基本依据。

3.2 适当集中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基本概念较多,加之双语教学所使用的专业词汇和用法,对于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几乎同样陌生,若仅依靠其自学,可能会造成学习效率较低。更重要的是,学生刚刚进入专业基础课阶段的学习,其思维习惯才开始从被动接受期向主动学习期转化,此时,教师要予以适当引导,通过集中讲授基本概念和集中指导学生创新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向自觉进行创新训练的转化。

3.3 强化团队

考虑到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隐性分层理念应用于教学过程时,应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型团队合作的模式,即全班学生自愿或随机组成若干小组,在课堂或课外分工合作,完成真实的专业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团队合作的形式,不仅有利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各展所长,更能使其在分工与合作中达到创新训练的目标。仍以上例选题说明,当确定了选题小组后,组成该团队的学生会自然分化并体现出不同的能力层级,进行课下准备时,学生自行根据自己的英语及专业基础和能力情况选择相应的分工,如有些同学负责检索网络资源,有些负责资料的翻译、整理,有些负责写作和讲演。每位同学在该项任务中都需记录分工和完成情况、个人和团队收获。团队中分层的形式不是通过教师指定,而是在形成任务型团队及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隐性分层、团队合作”的形式,辅以教师对于该团队具体工作的单独辅导,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也更容易实现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定位和层级的提升。

3.4 动态评价

对于创新能力来说,传统评价方法不易给出客观结果。因此,应当避免采用期末考试作为主要指标、评价主体仅为教师的情况,而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客观评价,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采用全过程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调整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清楚地定位自身的能力层次,明确能力提升的方向。

在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概念拓展、方法改进、问题提炼等多种创新能力培养形式和环节贯穿始终,学生和教师均可以通过每个环节的创新能力层次和难度来判定学习效果,不仅评价次数多,评价的内容也随着教学内容和要求而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因此,评价的结果呈现动态变化,更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效果。

4 结论与展望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面对创新环节的训练,学习能力强,视野开阔,视角独特,对问题的提炼和分析过程参与程度高,分析思路和方法选用上拓展性强。突出创新教育的工程学科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的更新、完善和配合,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延伸化和常态化。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89—02

[作者简介]刘晓惠,孙庆峰,北华大学交通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吉林吉林 132013)

立足地方,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是构建交通运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一、以“应用”为宗旨设定培养目标

交通运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秉承“应用型”的人才定位,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培养具备交通运输学科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能在运输与物流、汽车运用与改装及汽车营销与服务等领域,从事交通运输与物流的组织、规划、管理、生产经营、汽车营销和售后服务、汽车运用与改装、汽车备件设计制造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交通运输专业应用型人才应达到如下要求:(1)融会贯通交通运输专业必需的机械、力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基本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掌握交通运输与物流工程、汽车运用与改装、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基本技术操作和必要的实验、设计、分析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3)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法规,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及相关的国际规则和惯例。第四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消化、应用新知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4)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文献。

二、构建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

培养应用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应以夯实基础、突出创新、强化能力为宗旨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依据交通运输专业实际,推行与行业相衔接、凸显专业特色、重在与就业需求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要密切关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体系做出动态调整,体现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和机动灵活性。

1.彰显“应用”特色,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按照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就业需求,应将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模块”、“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模块”、“专业方向教育模块”、“创新与素质拓展模块”、“实践能力模块”五个模块进行培养。其中,通识教育课、学科专业基础课的目标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专业方向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方向,增强就业竞争力;创新性课程、新技术前沿选修课的设置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应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体现“四增四减”,即增加专业特征、减少专业方向特征,增加选修课比例、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减少理论教学时间,增加新技术前沿课程比例、减少传统课程比例,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

2.强化专业基础,增强设计能力。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运筹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控系统、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市场营销、交通运输工程、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检测与诊断和汽车改装。通过专业基础课程教育,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交通运输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将习题作业、专题研讨、实验、实习等多种教学形式作为理论学习的补充。

为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要通过整合设计类课程和分散在其他专业课程中的设计类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交通运输设计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从事设计、管理和研究的能力。同时,强化课程设计、专题设计和毕业设计,推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和结构设计竞赛,为造就交通运输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实践环境。

3.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基础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习、汽车电器与汽车检测实训、汽车驾驶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其体系与科学技术发展同步,与社会、企业紧密联系,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三、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篇9

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要素分为知识、思维、能力、个性四个维度。知识要素族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发展前沿、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论等;思维要素族主要包括发散思维、福合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思维、直觉思维、联想思维;能力要素族主要包括问题发现、洞察力、分析力、推理力、信息搜寻、持续学习、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个性动机族主要包括探索精神、自信心、质疑性、坚韧执着、严谨求实、变革性等。[1]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

所谓创新教育,即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教育是根据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健全人格等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形式,其根本宗旨在于培养适合时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1]。

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1)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是创新性素质的起点,使学生想创新,产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强烈动机。(2)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驱动力,使学生敢于创新,为他们提供创新的精神支持。(3)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创新性素质的内核,使学生有能力创新,具有创新的思维、知识和技能。(4)创新人格的培养。这是创新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使学生善于创新,具有创新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的个性特征。[2]

学者周英将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划分为四个方面:启发性、激励性、开放性、差异性。因而,创新教育主张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化教育。[3]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要素的解析,在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积极构建“交通运输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多种创新创业建设和支持机制。

1.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研究“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为提升“交通运输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系统地梳理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大纲,包括: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规格设计优化、培养方案的科学化制定与规范化评审、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优化,并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旨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研究时段。重点探索“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方案,打通本科到研究生的人才衔接与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的学生研究设置分段出口的可行性,卓越工程师人才主要对应本科出口,拔尖创新人才主要对应研究生出口。针对“本研贯通”培养的学生,研究提升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大纲、毕业要求等试点方案。开展了“本研贯通”培养的前期工作,系统地梳理了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的知识点,知识点梳理细化到四级。通过知识点梳理对比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之间的承继关系,为“本研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开放了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互选通道。

2.构建学生培养全过程创教育体系。为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需要探索大学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在培养模式优化的基础上,建立培养全过程创新教育体系。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推进,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大纲中设置了创新学分。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和成才需求,以学院大学生交通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构建“基础―训练―交流―竞技”四级大学生创新平台,着重加强创新教育。通过“同路人”讲坛等系列讲座、软件培训等,全面营造创新氛围,奠定创新基础;依托“国创”、“上创”、“SITP”等创新训练项目,在实践中训练提升;加强师生交流、硕本学术交流、学生国际交流,拓展大学生创新思维;组织“同路人”交通科技大赛,发起“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使学生在各级竞赛中综合拔高创新能力,展现学术才能。在既有课程体系中研究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重点培养学生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并结合大量的科研练习,专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基础。探索开设创新理论和技法、专门的科研课程等选修课程的可行性和开设方法,世界上已有三百多种创新技法,其中主要有创新意识培养法、综合集中技法、扩散发现技法等。大学生通过创新技法的训练,可以提高创新思维速度,拓宽创新思维广度,扩大创新思维深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948年就开设了“创新力开发”课程。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县就都创办了“星期天发明学校”,1974年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开展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经过学习培训以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10倍[2]。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实施创新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3.强化产学研结合的实习实践能力培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下设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三个专业,均为卓越工程师建设专业,对应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已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了本科实习实践培养环节。在原有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基础上,在本科第七学期设置了6周的企业专业实习,学生直接在企业开展实习,企业配设专门的指导教师。专业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工作日记、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该表密封,学生无法看到)等成果,并进行实习成果汇报和答辩,答辩过程中邀请企业指导教师参加。该环节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需求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013年起实施综合毕业设计改革,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增加了设计类内容。毕业设计类题目包括校内指导教师给出的真题、校外企业指导教师给出的真题,两类题目均同时设置校内和校外两位指导教师。通过综合毕业设计改革,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有效提高。对应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申请设置了上海城建集团、上海铁路局、天津市政院、中铁五勘院等4个校企联合的国家工程教育中心,作为本科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上海城建集团构建了组织架构和建设方案,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开设联合课程、开展联合毕业设计,并共同组织了城建杯交科竞赛;上海铁路局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开展联合毕业设计;天津市政院构建了组织架构,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联合课程、联合教材、联合毕业设计等工作;中铁五勘院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2014年进行了交通工程专业国家认证,进一步梳理了交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等内容,并进行了学生和教师对培养大纲和培养水平的问卷调查,形成了完整的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标准。从已有研究基础可以发现,交通运输类学生培养对接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着重强化了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中也更注重实习实践能力训练。

4.研究制定“创新特区”建设机制及制度文件。(1)“创新特区”建设机制。“创新特区”是创新空间联盟,用于支持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特区”内创新。为保证特区顺利运行,研究制定“创新特区”建设机制,包括大学生创新活动交流机制、大学生创新导师队伍建设机制、大学生创新新闻宣传办法等。(2)产学研协同机制。为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现已设置了若干校企联合的工程实践中心,重点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继续探索产学研协同的机制,包括:构建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建立学校、企业、社会融合的人才流动机制;大学生在读期间参与多样性的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的办法;大学生参与企业进行产品与技术研发的办法等。(3)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创新性教师队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师资保障、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包括:基于产学研协同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教师队伍国际化培训办法;促进教师队伍创新能力整体提升的教师团队建设办法;青年教师个人的创新教学能力培训措施;创新型教师队伍制度环境建设办法等。(4)创新教学制度体系研究。为鼓励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并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保障,开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制度体系研究,包括:鼓励创新创业的学生学制及学籍管理机制;探索和建立导师制[4];建立科学的教师激励和考核制度;学生科研项目的指导指南和经费支持办法等。

5.探索建立学生创新性评价体系。基于目前的学生评价体系,通过量化创新素质指标,探索建立学生创新性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课程评价、创新效果评价和实践活动评价等构成。课程评价的重点在于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创新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科研成果的评价和创作作品的评价。实践活动评价以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及学生在活动中的素质提升为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考查其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况,还包括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

四、结语

面向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要点。我们通过“交通运输类”学生培养的实践,有效提升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工程产学研融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大幅提高。今后将继续推进交通运输类“本研贯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形成一个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性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周英.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4]周光礼,黄荣霞.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的兴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144-03

引言:

工学硕士学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分为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其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区别于侧重理论研究的学术学位,专业学位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其主要目的在于“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律师、会计师等。《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指出[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增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因此,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培养的重要目标[2]。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工程实现能力。如何在校园环境下增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并激发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是目前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提出通过建立校企共建的高校重点实验室与工科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以校内导师与实践基地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为主的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一、交通运输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2009年起,我国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3][4]。由于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执行时间不长,其培养方向往往有所偏离:一方面,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等同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统一的培养模式,单方面强调纯理论学习,强调发表学术论文档次与水平,而忽略了实践环节,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另一方面却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视为“升级本科”,是本科生即将融入社会的“岗前培训”,因此,很多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导师“干活”,甚至有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为“放羊式”管理,导致研究生失去创新能力与创新激情。实际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将基础理论以灵活、创新的方式应用于实际中,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观念、体制、培养模式正处于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另外,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不明确等问题,也有必要结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采用“双导师制”,其思想是对研究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实施“引导+激励+管控”的管理措施,以校企共建实验室为创新基地,以校外实践基地为创新平台,实现创新思想在实验与实践中的有效转换,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能力再到实践创新的良好过渡[5]。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图1):

第一阶段,加强研究生利用实验室(或实习基地)创新研发能力,与企业共建“产、学、研”一体的互动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一年为理论学习阶段。在此期间,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开放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发挥研究生实验室创新研发能力。校内导师充分发挥科研带头作用,建立以研究生为基础、2个及以上教师在内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借助纵、横向课题,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逻辑能力、专业技能及创新实践能力。同时,研究生需完成专业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结合校外导师实践项目确定研究方向。学院需建立与企业合作“产、学、研”一体的互动机制,成立“院企合作委员会”、“专业理事会”,成立学院“院企合作委员会”、“专业理事会”的相关制度,制定院企合作校外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标准、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以保证校企培养模式的高效性。

第二阶段,为实践引导阶段,以校企共建实验室为创新基地,以校外实践基地为创新平台,实现创新思想在实验与实践中的有效转换。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二年为实践与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阶段。在该阶段,研究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科研项目,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与企业科研人员共同推动科研进展。结合校企双方的实际,以企业实际工程和科研项目为载体,企业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得到研究生的人力和智力支持,同时拓展企业吸纳人才渠道。高校发挥服务社会功能,通过校企实验室对企业有偿(或部分有偿)开放,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同时,与企业定期互动交流,了解交通运输行业创新需求,形成一、二阶段的互动反馈机制。这一阶段促使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学生能充分接触到生产第一线,增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定期成果考核评估机制,导师指导研究生完成论文,帮助研究生顺利就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三年面临着就业与毕业论文的双重压力,因此称为岗位群能力培养阶段。结合前面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积累,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与就业。

三、实例分析

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桥梁与隧道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5]。

交通工程学院在校企共建方面一直走在学校的前列。2009年山东建筑大学、山东路通道路材料有限公司和山东大山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建实验室。学校提供600平米的实验场地,两共建方共同出资1000余万元人民币。实验室筹建完成后,由学校对实验室实施组织管理,安排专家和专业教师到实验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其他两方共同享有知识产权。在30年的合作期限内,经过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该实验室2011年被评为“十二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研究生实践教学方面发挥了巨大优势,成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实践和创新的基地。

在校外实践平台方面,学校与济南金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济南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些单位还是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或研究生实践基地。该培养模式中,以我院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济南金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为校外实践平台,聘任该单位学术水平较高或有技术专长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或合作导师,并纳入学校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在校外实践基地导师的指导下,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实现创新思想在实践中的有效转换,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能力再到实践创新的良好过渡。

四、结语

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遵循“合理定位、明确方向、突出特色、提高发展”的原则,强调科学的、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紧紧围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力争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C].2009.

[2]段培永.建筑强弱电结合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28(6):590-594.

[3]董芳.基于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模式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72-73.

[4]李景元,蒋国平,等.浅析“双导师制”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落实情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19-23.

[5]张思峰.交通运输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C].2014.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Graduate Degree of Engineering Major:A Case Study on Transportation Discipline in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YU Xiao-hua,ZHANG Si-feng,LI Mei-ling

篇11

二、对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一)理论课程体系改革。1、增加选修课比重。加入与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相关的选修课,使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推进个性化培养的课程体系,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从结构简单型向复杂性转变。2、重视心理健康类课程。在如今这个竟争激烈的时代,对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并且注重其质量,保证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在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能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3、拓宽基础课程。在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学校注重对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开设专业理论及实训课程,可是对于学生拓展意识的培养则比较欠缺。一个学生精通交通运营管理的同时,如果再懂得节油减排,懂得环境保护,对他自身的发展会更有利,也可以为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二)实践教学改革。1、改变实践教学形式。要真正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中应多采取项目式实践教学法。由教师和几名学生组成团队的形式,完成某项具体项目。在其过程中学生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教师并不以讲授的形式参与,而是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提示与解答,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有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两部分组成。一般来讲,校内完成的实训比较好控制,而校外进行的实训则管理的难度较大。校外实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①难以选择合适的企业,有些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②实训游离于企业的生产之外,企业生产与学生实训基本分开。存在这样两个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①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对于免费接纳学生实习的兴趣不大,反而觉得累赘;②教学计划中实训活动的安排与企业生产不同步。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一是要选择合适的企业,通过入股或其他方式建立起紧密联系,形成能够实现实训要求的校方可控的校外实训基地;二是在企业中选一批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技术能手作兼职教师,通过他们的教学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去。(三)考试制度改革。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最终目标。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科目确定与之相适应的考试模式,真正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另外,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交通运营管理相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改革考试内容,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水平的考核。因此可以打破传统的以试卷形式为主的考试方式,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和评价手段。

综上所述,对于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来说,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塑造创新型的人才,就应该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等教育的基本方面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当今社会需求的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当然,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人才培养与专业课程改革需要更多投身交通运输行业的人来研究,从而更好地完善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作者:代佳妮 赵柱文 陈 柳 单位: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魏正懋.交通运输专业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3(15)

篇12

1.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逐步实施,学校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都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运筹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主要采用系统优化的核心思想,对社会各种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力求寻找最优解,因此这门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商业、服务业、民政事业等各领域的最优化及统筹决策问题。本校的交通运输专业根据交通运输专业服务性的特点,将《运筹学》课程在2015年的教学大纲中改成了《交通运筹与优化》,这将运筹学与交通运输的专业联系得更紧密,更贴近交通运输行业的教学和实际需求;该课程改革给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后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面都需要随之做适当调整,本文将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2.教学方法方面

《交通运筹与优化》是一门学科基础核心课,总共56学时(其中课程实验8学时)。由此可以看出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根据专业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以往经验从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上着手。

2.1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该课程的重点是线性规划、运输问题、网络优化部分是重点内容,也是基础内容。

一是线性规划部分:要对单纯形法和对偶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这是线性规划部分的难点和重点。对偶理论涉及的“影子价格”,属于经济运筹学的范畴,因此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结合经济学理论,使学生对对偶理论有直观的理解和认识。

二是运输问题部分:运输问题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线性规划,很多学生的线性代数基础知识不扎实,在理解单纯形法时遇到很大困难。授课时需要对单纯形法的思想和步骤在学时上加以倾斜。

三是网络优化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图论知识,针对交通网络的特点,结合路网优化的目的主要讲解网络最短路、最大流和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

在各部分教学中都要适当引入交通运输相关的例题和案例进行分析,做到让学生不仅知道怎么“做题”,还让学生用这个建模和计算方法解决交通运输领域的相关问题。同时开辟第二课堂,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中,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做老师列出的“应用题”。

2.2开设实验教学课堂

目前,我院引入了一套运筹学教学软件,为今后开设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实验教学学时设定为8学时,在这部分学习时间内要求学生加强对基本理论、算法的理解和应用;训练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对软件运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加深对运筹学算法的理解。并将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理解。

3.课程考核方面

《交通运筹于优化》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消化吸收,还要求学生加以利用和创新,因此单纯的理论考试会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在该课程考核方面,结合专业特点要求,我们建立了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一是建立试题库:试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考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另一类是案例分析,题型可以灵活设置,要求学生在一定课外时间内完成,可以分小组完成,每个小组的题目不一样,这样既能考核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能考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是实验考核: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利用相关运筹学软件解决规定的题目,包括建模、求解及验算等,根据完成的实验报告综合评定。

三是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平时课堂上提问、回答、课堂练习的情况,考虑老师的评价。

四是其他方面:考虑学生的自评、考勤、论文等。

4.结语

本文根据交通运输专业学科基础核心课程《交通运筹与优化》的课程内容和特点,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从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面分别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教育考核体制下的常规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种可供参考的改革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胡发胜,刘桂真.国家精品课程运筹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6(7):9-10.

[2]石磊,蔡定教.关于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108-1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