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2: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本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全球化视野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诉求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阻挡潮流,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地方或本土文化极易被同质化,这是各个民族在全球化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另外,全球化大潮中,文化多元化或文化多样性发展也是急需的,因为文化同质化带来的是文化多样性的泯灭,它导致本土文化的消失,而文化多样性是保持本土文化本质的基本要求。文化多样性或文化多元化是承认不同的文化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种价值凝结了本土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等等方面的内容,这是本土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所以,在全球化大潮中,我们需要的是文化多元化的存在,而不是文化同质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包含了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吸收多样音乐文化等各个部分,坚持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才能保持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又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和确认了音乐教育的文化身份。另外,在当今全球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之下,教育工作也势必强调全球化视野中地方文化与教育的融合。本土音乐生存与本土的人文环境之中,其所包含的文化烙印,是音乐教育中无法脱离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来考察和研究本土音乐的教学,使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当然,本土音乐教育还需要从全球化、多元化的视野中来研究,做到本土音乐与教育思想的融合。将学校教育与地方文化进行联系与融合,从本土音乐自身特质的角度来审视音乐教学,充分探讨和利用本土音乐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认识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本土音乐的价值,推动本土音乐教育的实施。
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之策略
1.因地制宜开发本土音乐课程资源每个地区的高师所在地都蕴含着丰富的本土音乐文化资源,这些资源记录和传递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也表达着当地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用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活动所表现的当地人的情感生活。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本土音乐正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困境。如何将这些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是高师音乐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高师的音乐教育中可以组织教师对本土的音乐文化资源进行采集与整理,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的音乐教学中,例如,让民间艺人走进音乐课堂,以直观的感受使学生们更为直接地了解当地的民间音乐,更加热爱自己的本土音乐。这对于开发本土音乐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开发本土音乐课程资源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去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文化。其采用的方法有综合调查类、专题采风类、访问类等等,在实践过程中,亲身感受、聆听到本土音乐,并且结合自身在课堂上所学习的技术整理音乐、记录音乐,从而发现本土音乐的特色,整理为采风报告,为本土音乐的整理与传承贡献力量。在此过程中体现本土音乐资源引入实际音乐课堂之重要性,有利于本土音乐在学生中的传播。
2.建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自近现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一直沿用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本土音乐所具有的课程体系未进行深入探讨,其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与体现。在提倡建构该体系时,我们也应该多加了解各种民间音乐的教学模式,在有关匈牙利民间音乐的教学实例中,柯达伊提出将匈牙利的民间歌曲作为教学内容,收集和编写以民族音乐作为核心内容的多声部视唱练耳,以此发展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和听觉,让学生在接受西方音乐教育模式之下,仍保留着民族音乐的内容,这样模式与内容的相结合,不失为我们借鉴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建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时,笔者以为需要遵循本土音乐固有的传承方式,如本土音乐传承中的即兴、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甚至还可以学习本土音乐的固有的记谱形式,如文字谱、工尺谱等,这些记谱记载着本土音乐的历史、文化传统等,这是一种原汁原味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将本土音乐的真实图景展现出来,保证了本土音乐的纯正,切勿让过度改编而丧失其原本面貌的民间音乐进入学生的学习范围,否则也就失去了推行本土音乐进校园的初衷了。
3.增强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本土音乐的文化传承最终要落实到人的问题,教育者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音乐教师是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执行者,本土音乐能够走进课堂,音乐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音乐教师需要一种热爱本土音乐文化的热情和激情,要有一种传递本土音乐文化的敬业精神,这种态度与价值观是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必须具备的因素之一;其次是音乐教师自己要熟悉和会唱本土音乐,掌握本土音乐的基础知识及文化、社会背景;再次是需要掌握本土音乐的教学模式和相关的教学方法,在承担本土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对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的深入研讨也是高师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点所在,是能够顺利进行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的保证。但由于本土音乐教育在高师的音乐教师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教师对本土音乐教育是“不屑一顾”,令其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始终处于“边缘”位置。因此,加强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科研,让高师的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教育的观念、价值观、方法等有一个了解,教育者要认真学习民间音乐,深入调查民间音乐,在此基础上能够把握本土音乐教育的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力争用最易接受的方式来教学本土音乐,这对于促进高师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新疆本土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教材中的现状
(一)现有教材方面的分析
目前,新疆本土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材比例设置。新疆本土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教材中占的比例非常小。第二,教材内容设置。在教材内容设置方面,所涉及的本土音乐文化比较单一。另外从其整个初中教材中可以看到,介绍最多的是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中学音乐教材的现有设置情况,与我国对校本教材的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材的开发方面,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地方性和个性,远远不能满足地方乃至各个学校的不同需求。
(二)音乐欣赏课内容的分析
欣赏新疆的本土音乐可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对民族音乐欣赏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感受和欣赏、分析本土音乐的能力。本土音乐欣赏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本土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本土音乐文化的意义
1.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性。本土音乐文化是非常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学校有比较好的师资条件、教学设备,受教育者比较集中,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本土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本土音乐文化的交融性。本土音乐文化应该是一个整体,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中学音乐教育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交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新疆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如此重要的新疆本土音乐文化理应被纳入到中学音乐课堂当中。
(二)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性
本土音乐文化如果想代代传承下去,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学校的音乐教育,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本土音乐。同时,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娱乐活动,比如,维吾尔族经常开展一些民族音乐活动,每逢婚嫁喜庆必有民间歌手和乐手前来演唱或演奏,这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不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心灵的沟通和文化的认同。
(三)本土音乐文化的交融性与发展创新性
新疆一些中学的音乐教育都是以教科书为主要课程资源,音乐课程资源结构较为单一,而鲜活的本土音乐是新疆本地的历史见证,是多元文化的一分子,能给学校音乐第二课堂活动提供借鉴,为审美教育提供素材,丰富课内外音乐教学,促进本土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这能给音乐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三、本土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思考
(一)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兴趣
1.教师要做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者,用本土音乐去感动学生的心灵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节奏比较欢快,内容丰富。教师可以通过舞蹈、钢琴伴奏、多媒体等形式,让学生学习这首民歌。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对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音乐文化及生活习俗都能有一定的了解。 转贴于
2.教师要用本土音乐去亲近学生的情感
教师的情感无疑是影响学生情感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师要通过独特的音乐艺术手段唤起学生心中情感的共鸣。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在上课时,言行举止要散发出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要做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者,用本土音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音乐以美的音色、节奏、和声、旋律构成美的艺术形象。在音乐课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用音乐去激发学生心灵的美感。教师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设置一些场景,让学生更深层地体会歌曲的内容,真正体验到本土音乐的艺术形象。
(二)本土音乐活动的展开
新疆有着丰富的本土音乐文化,为了使学生更加了解本土音乐文化,在校内应该多开展一些有关本土音乐文化的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民族音乐文化活动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使本土音乐文化得到交融、继承和发扬。
(三)本土音乐文化选材的把握
新疆本土音乐文化极其丰富,音乐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增加一些新疆音乐教材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它们必须适合中学生,一方面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形象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能够使新疆本土音乐文化发扬光大。比如,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民间说唱音乐,是包含有歌、舞、乐等成分的综合艺术形式,被称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十二木卡姆涉及维吾尔音乐行为和思维方式的诸多方面,学习十二木卡姆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本土音乐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新疆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交融。笔者认为把十二木卡姆纳入到中学教育中更好一些。第一,新疆本身就是一个维吾尔族聚居最多的地区,它的本土音乐文化相对于其他民族音乐文化更加浓厚,更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第二,所涉及的区域广泛,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个地区的木卡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它;第三,十二木卡姆涉及维吾尔族人行为和思维方式的诸多方面,如曲调模式、作曲法、曲式、散板、演奏法等。
新疆是一个本土音乐文化极其丰富的地区,应该把新疆本土各少数民族的音乐题材都融入到中学音乐教材当中去,这样能够保证新疆的本土音乐文化代代相传,永远不会流失。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新疆如此丰富的本土音乐文化,并感受到这种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作为当代的青年,有必要担当起传承和发扬新疆本土音乐文化的责任,不断地去挖掘它们,力图最大程度地发展新疆本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20世纪60年代,英、美两国兴起“新课程运动”。以此为开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逐步开始了课程改革运动。90年代初,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思想传入我国台湾与香港。进入90年代中期,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的理念逐步引起了我国大陆少数课程研究学者的关注。
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万方数据库的模糊检索,截止到2016年5月31号,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关键词能够检索到10000余篇研究文章,硕博论文2000余篇。以“校本教材开发”为关键词能够模糊检索到1900余篇期刊文章,600余篇硕博论文。以“音乐校本教材”为关键词能搜索到的的相关文献仅70余篇期刊文章,硕博论文3篇。由此可见,虽然国内音乐校本教材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校本课程以及校本教材开发与建设工作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就“新课程运动”以来国内外传统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文献做详细梳理及阐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校本教材开发始于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的“校本课程运动”[1]。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最早由菲吕马克和麦克莱伦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2]。到20世纪90年代,才在日本、美、英等国家有所发展,很多国家鼓励各地区、各学校设计具有特色的课程[3]。国内外很多学者将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合并在一起进行研究,而针对校本教材,没有完整独立的研究,故相关少数民族音乐校本教材的研究可谓是凤毛麟角。
(一)校本教材研究
世界上多数国家并没有像我国一样实行统一的教材制度,而是由各个学校甚至是教师自行选择、选编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校本教材[4]。例如:经历了“新课程运动”挫折后的美国教育采取分权制,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所属的学校董事会负责学校教科书的选购以及教学策略的决定,政府不能干预各州的教育事务。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有着诸多选择、改编教材的机会[5]。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只能通过立法、调研、协调等手段对教育施加影响。出版商有权自己编写教材,学校有权选择教材,教师有权增删教材内容。美国的音乐教材具有既注重本土化和民族性,又十分尊重多元文化的特点[6]。而英国一直都有尊重教师专业自的传统,自“新课程运动”后采用学校普遍享有课程决策权和教材选择权,教师可主动参与课程开发,选择或改变教材,也可以决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英国采用的是教材自由制度,即教材的出版发行是完全自由的,学校和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教材,也可以根据需要自编教材,教育部也没有指定教材开发编写的固定或审定的法规。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颁行以来,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普通中等教育证书”的考试标准,就成为了全国统一课程教科书的编写依据[7]。
(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
国外传统音乐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
1.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政策
该研究方向的文章仅仅将视野停留在教育政策文本本身,关注的内容由少数民族音乐生存状态到课程实践不等,在理解层面都能深入探究教育政策与教学现状的矛盾与问题。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Neryl 和 David (2008)特教授在《澳大利亚当代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8]一文中探讨了澳大利亚传统音乐在澳大利亚学校课程中的生存状态。文章指出,澳大利亚的学校音乐教育对本土音乐(或艺术)的学习是匮乏的。文章通过对各州音乐教育政策的实例分析提出了在学校课程中加入更多澳大利亚本土音乐教学的愿景。
较早意识到利用政策的实施来深化传统文化环境的是香港教育学院的Yip和Scott(2010)博士,她在论文《保护本土传统音乐:一个在音乐教育的政策和实践两难的局面》[9]提出:在香港,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化的城市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而随之产生的问题是:传统音乐环境逐渐被恶化,传统音乐有消亡的危险。论文通过香港传统音乐生存现状的分析,提出音乐教育实践政策的漏洞和困境,最后提出一系列政策性的建议。如:允许教学实践的创新,支持学生在传统音乐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等。这些建议对香港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十分有益的。
此外,研究者Han 和 Leung(2015)对不同地区传统音乐在音乐课程中地位进行比较研究,还有研究者提出传播平台和模式的改良是保护传统音乐文化一种有效途径等等[10]。总体来说,该研究方向的文章不仅没有关注到音乐政策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也鲜有文章关注政策对于传统音乐教材的影响与作用。仅有的研究难以概括整个文化多样性影响音乐教育政策的全部内容。
2.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研究
芬兰西贝柳斯学院的Heidi(2000)教授论文《不断发展的实践:本土音乐教材的新视野》关注的是芬兰的本土音乐教材的生存状态[11],以及教材在互联网教育上(尤其是音乐教育上)的应用。文章批判性地回顾了本土音乐教材的发展,并探讨其在音乐教育中的潜力与局限性。然而,该研究并无特别涉及教材文本的部分,资源仍十分有限。文章分析了对本土音乐教材对于芬兰音乐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系列基本情况,对未来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
日本的Ritsuko (2009)博士在《“音景”的“肌理”:日本音乐课程的重新审视》[12]一文中提出,日本普通音乐教育中的教材只是简单的将传统和民间视为某种音乐流派,很少有人考虑为什么要用“传统”或“民间”这样的词汇对音乐加以界定。
此外,有研究者关注于传统音乐教材的设计中如何更好体现语言包容性的问题;更有研究者集中关注于传统音乐教材编写中认知偏好的适应性策略,以及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态度的实证性研究[13]。但是该方向的研究没有涉及到教材编写的具体设计和实践问题,对于教材运用到实际音乐课堂和教学中的反馈情况也鲜有提及。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研究无疑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编写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将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3.少数民族音乐实践研究
国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学研究主要关注教学风格、模式、实践三个角度。研究者提出的观点有较强的针对性,一些建议和理念视角独特新颖、引领研究前沿。
Wang(2006)的研究认为:民族音乐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应是多元的和功能性的世界音乐。这是由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培养音乐教师的需要和责任所共同决定的,其本质是要将它与西方音乐语法的不同规律分离开来,进行自身语言智力结构、文化结构的探索,打破以西方音乐本体结构为标准的认识框架的制约,进行自己较独立的系统建构[14]。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关注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在近现代音乐教育历史上就有以柯达伊(Kodály Zoltan,1882-1967)、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和卡巴列夫斯基(Db.kbalefuskuu,1904-1987)为代表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他们各自所创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始终与其国家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密切相关,他们的音乐教材不仅在本国学校音乐教育中广泛使用,还被世界上很多国家音乐教育学者、教师们作为参考教材。
柯达伊曾说“如果每一代人不能够很好的继承传统的话,我们祖先的文化不久就将会消失,文化是不能自动永存的,我们正是为此而工作[15]”。柯达伊认为“儿童的心灵纯净如水,只有真正的艺术、经得起推敲的音乐才能够拿来教给孩子们[16]”。“如果我们不愿意把孩子培养成外国人的话,我们就只能用民族的音调培养他们学会音乐的读写[17]”。柯达伊把音乐的感受变成身体的律动,音乐的音律变成节奏、变成了力量。他在教学手段和内容上突出民族音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音乐教学中民歌的演唱,以歌唱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他重视学校音乐教材内容的选择,强调学校的教育作用。
奥尔夫曾在“奥尔夫音乐学院”成立典礼上的演讲中说过:我所有的观念,关于一种原本性教育观念,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18]。而只是一个把古老的精华继续传递下去的人。奥尔夫体系的突出特点是,把“原始的”、“基础的”、“初级的”、“自然的”、“元素性的”的贯穿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上,通过肢体的活动让人们感受音乐元素,并常常把音乐训练与民族音乐教学联系在一起。
卡巴列夫斯基的新音乐教学大纲,以“三根支柱”――歌曲、舞蹈、器乐为主要教育形式,以民族音乐为主要教育内容,树立音乐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达到学生能通过学校俄罗斯传统乐曲而理解俄罗斯民族精神,了解俄罗斯传统文化的目的。大纲规定:一至三年级主要以民族音乐内容为主,以“熟悉民间风俗、家乡民歌传统旋律;了解俄罗斯传统乐器、民间歌曲及传统音乐表现形式”[19]为教学目标实施民族音乐教学。
综上所述,国外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音乐政策与教材研究及传统音乐教育传承的实践研究。研究整体上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有效结合,但从整个宏观背景下校本教材的研究情况来看,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研究还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视野仍需要进一步扩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教材仍然是基础教育的核心环节。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学者在研究校本课程的同时,也关注到了校本教材的开发,从教科书的“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再发展到目前的“多纲多本”来看,校本教材研究在适应着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也在推进课程改革。综合目前研究文献来看,我国对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层面。
(一)校本教材研究
目前,国内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在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校本教材资源开发、校本教材编制、策略等方面。如蔡伟等(2006)在《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中提出,校本教材与统编教材应该相互借鉴补充,各具特色,并在融合中扬长避短、尽显其能,校本教材的编写目标应该是在适应现实的基础上促进发展,编写内容应看重科学性和求趣味性取得平衡[20]。刘学(2012)在《从“以何为本”到“何以为本”―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中对少数民族校本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种解决方法:1.适应社会发展状况;2.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3.充分体现学校特色;4.要促进学生的终极发展。就校本教材的资源问题。孙娇(2011)在硕士论文《校本教材应用的困境及策略研究》中,分析校本教材的应用现状,指出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分析出导致这些困境的原因;通过调查校本课程在实施中的问题,提出校本教材使用的原则。凌美凤(2010)等学者认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提上重要位置。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21]。
从已有研究视角来看,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地方音乐校本教材资源建设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逐步得到重视。如:英(2007)的《苗侗民族山歌走进校本教材》和刘小兰(2009)的《民歌校本教材开发的价值及教学范式》两篇文章中都是将地方民歌融入到校本教材的建设与实践中,寻找民歌中育人的文化内涵,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爱国爱乡情感的目的。吕志明(2011)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可行性分析》中也提到,在我国,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进校园的必要性。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校本教材资源研究中,鱼彬的硕士论文《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在西宁市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对青海西宁市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问题分析,根据现状为青海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发应用本土音乐教材给出了相应的途径措施与建议。博雅杰、杨丽容(2010)《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中校本课程开发探究》,博雅杰、张波、尹爱青(2012)《影响民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因素分析》与夏敏(2012)《地方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实施》《新疆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对策之我见》等文章,在研究方法及观点上都主要集中在理论综述、讨论分析等方面。缺乏对具体的开发策略、实践的可操作性以及个案研究的描述。
(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学者们认识到学校教育在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将研究的触角伸向了传统音乐教育研究领域。1994年《音乐研究》第二期刊登了《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得失》《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两篇文章,拉开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理论研究的序幕。1996年《音乐研究》第四期刊登的《传统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中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的观点。1999年,在呼和浩特召开的“全国民族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会”上,谢嘉幸教授提出“让每个学生都会唱家乡的歌”、赵宋光教授提出“扎根办学”的呼声得到倡导。2001年11月在南宁召开的“全国21世纪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深入讨论了“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问题。随着各种学术会议对民族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注,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学校教育传承[22]。如由谢嘉幸、杨立梅负责的国家“九五”课题“学校教育艺术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项目,先后调查了“福建泉州中小学南音比赛”、“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开办蒙古长调大专班”、“贵州省榕江县的多声部侗族大歌进课堂”等各地乡土教材的开发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活动;湖南吉首市民族中学音乐组开发的《湘西民族音乐》校本教材,教材内容由当地主体民族土家族的歌、舞、乐三个单元组成;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戏剧音乐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由河南豫剧的演唱与演奏组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开发的《微型音乐剧实践与音乐剧鉴赏》音乐校本教材,内容由国内外优秀的音乐剧组成;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刘瑛老师主持开发的《闽南民间音乐校本音乐课程》,结合闽南民间音乐特点设计编写了《闽南民间音乐》校本教材等。
我国多民族的独特自然环境、社会风俗、语言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民族音乐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面临传承危机。近年来,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问题得到了国内音乐教育专家们的关注。如王耀华(1997)在《福建南音继承发展的历史及其启示》中梳理了福建南音的发展历史,并对继承这一传统音乐文化提出了建设性的启示;孙丽伟(2000)《福建南音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从教学实践层面提出了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方法与策略;杨殿斛(2003)《论侗族大歌音乐传承》中就我们如何把握好基础教育改革的良好机遇、如何把当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引入基础教育课堂和高等院校殿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泽梅(2008)在《客家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之策略研究》中对客家传统乐种、剧种-汉乐、汉剧的历史发展及生存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客家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方案;伍国栋在《当代中学音乐教育的守土职责-关于民族音乐的基础教育理念及其认知讨论》中指出:“中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本土化进程和民族音乐的青少年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23];岳圣东等(2014)在《自贡市部分中小学开展传统音乐课程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中对四川传统音乐课程教育状况进行调研、探讨,分析了当下省内学校基础教育阶段中音乐课堂开设四川传统音乐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意见与建议。国内更有不少硕博论文也在关注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问题。如张亚利(2008)在《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可行性――对郑州十所中学豫剧教学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和总结了豫剧教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提出可行的建议;乐康(2008)在《南京本土音乐在初中音乐课程中实践的可行性研究――以南京白局、方山大鼓为例》一文中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南京白局、方山大鼓这两种音乐形式设计了符合学生水平的教学课案进行课堂实地教学,通过多种方法手段让学生参与、实践、创编音乐活动,并邀请老艺人进课堂表演等形式来进行学习,目的是使学生从小受到本土音乐的熏陶,培养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与此同时,跟踪、调查、测量以探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音乐成就的变化,从而提出可行性建议;石莹(2015)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以西安五所初中调查为例》中分析了目前西安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学开展现状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的方法。
在学校传统音乐教育案例方面,目前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要数福建南音进校园活动。从1990年开始,泉州市教委、文化局联合发文,正式将福建南音列为学生课堂的教学内容[24]。市政府还推出一系列的奖励措施,每年举办中小学南音演唱比赛,获奖者可作为音乐特长加分。市教育局、文化局成立南音教材编撰委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南音演唱的难易程度,编撰和修订中小学南音教材[25]。2009年9月,“福建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泉州文化的标志[26]。
综上可见,目前很多国家的学者都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融合在一起,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较早的一些国家,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更加深入。但整体而言,国内外关于校本教材研究仍处在探索发展阶段,仍缺乏独立完整的研究体系。
管建华先生曾说:“乡土音乐体现了民族灵魂的本质,每个民族、国家都将立足于自身的音乐文化的历史与世界交流,并面向未来[27]”。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音乐校本课程及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好地方民族音乐课程资源,使其能够与学校音乐课程结合使用,更好地为基础音乐教育发展服务,将是新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责任和使命。
注释: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2]庞健:《初中弹性教学管理实践探索》,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2年。
[3]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Neryl,J, & David, D. (2008). Commission for Policy: Culture, Education, Mass Media. Bologna: [1] Melbourn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2008.
[9]Yip,L.C,&Scott,G.J. (2010). Music Education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Culture and Technology[C].Zhengzhou: Henan University press.
[10] Han,R.C,& Leung,B.W.(2015). A survey on Weifang pupil attitudes toward teaching Chinese folk mus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J],December 17.
[11]Heidi,P.(2000).Participatory assess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folk and popular music programs in Finnish music universities. 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 [J],196.
[12]Ritsuko,K.(2009). New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ldrens songs:“Warabe-uta” in the Japanese School Music Curriculum. Journal of Artistic and Creative Education, 2, 166-174.
[13]Han,R.C.,& Leung,B.W.(2015).A survey on Weifang pupil attitudes toward teaching Chinese folk mus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J],December 17.
[14]Wang,J.C.(2006).Multicultural and popular music content in an American music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 196 out of 224.
[15]甄琦:《齐齐哈尔市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16]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7]石莹:《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8]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9]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0]彭岚:《湖南省初中英语校本教材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1]凌美凤:《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第12期。
[22]张亚利:《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可行性――对郑州十所中学豫剧教学状况的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8年。
[23]伍国栋:《当代中学音乐教育的守土职责-关于民族音乐的基础教育理念及其认知讨论》,《中国音乐教育》,2012年第11期。
[24]刘婷婷:《论福建南音的传承》,《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第8期。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的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师开设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是培养师范生艺术素养,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
地方乡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该民族人民特有的精神面貌及心理素养,同时也非常鲜明地展示了地方风土人情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民族特征。将本土民族民间音乐与高师公共教育课程有机结合,对提高师范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将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
一、 广西崇左民族地区高师公共音乐教育现状
崇左市位于广西的西南部,居住着壮、汉、瑶、苗、回、侗、水、京等民族。为了了解本地高师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笔者走访了广西崇左市高师院校,采用了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高师音乐艺术教育的一般情况(艺术师资、课程设置、课外艺术活动、设施与设备)、选修过音乐课程学生的音乐素质现状、对现有音乐选修课程的满意度和对家乡本土音乐的认识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高师学生,共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卷187份,回收率为93.5%。
(一) 学生音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在“你认为有必要选修音乐课吗?”调查中,有90%学生认为有必要,7%认为可有可无,3%认为没有必要。“你选修音乐课的目的是什么?”认为提高艺术修养的占88%,减少学习压力占8%,拿学分占4%。以上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在高师开展公共音乐教育很有必要,不仅有利于今后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开发潜能,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健全人格形成。
(二) 课时、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
虽然学生对开设公共音乐教育教学抱有积极的期待和极大的热情,但现实中各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状况却是与学生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调查结果显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高师在公共音乐课程的选修课设置不合理,课时不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由于音乐公共课主要的内容是音乐欣赏,尽管教材的内容很丰富,但民族地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音乐基础教育不够完善,音乐水平普遍偏低,所以音乐欣赏中的一些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偏难。其次,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音乐公共课教学的需要,在高师公共课程中要在特色模块建立鲜活的教学模式。再次,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往往会追求流行与时尚,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
(三) 高校音乐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本土音乐教材
在“你对现在使用的教材是否满意?”的调查中,认为满意占48%,一般30%,不满意占22%。“喜欢音乐课的内容是什么?”音乐欣赏占60%,视唱练耳占25%,基础乐理占15%。“家乡本土音乐能否进入音乐课堂?”可以占85%,无所谓占10%,不可以占5%。以上结果显示:学生对现有的公共音乐课抱有很高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基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不只是希望音乐课是单纯的欣赏课和理论授课,他们更希望接触到音乐的各种形式,希望音乐课以更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出现在课堂和校园活动中。特别是本土音乐版块中既要有专题讲授,也要有本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参与、研讨,最大化地活跃课堂,同时让同学们能深刻感受本土音乐文化的魅力。
(四) 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渗透不足
在问卷调查中,“你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是什么?”流行音乐占35%,中国民族音乐占42%,家乡本土音乐占8%,欧洲古典音乐占15%。“你了解哪些广西的本土音乐?”了解壮族“三月三歌圩”占48%,“壮族山歌”占16%,“京族独弦琴”占10%,“龙州天琴”占36%,“什么都不了解”的占14%。调查显示,由于学校对音乐基础教育的普及不够,学生爱好转向流行音乐、电子音乐,喜爱度超过了中国传统音乐,甚至很多学生对家乡本土音乐一无所知,以学校所在的广西崇左作为发源地的“天琴文化”,只有36%的同学知道,这就给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高师缺乏传承基地和本土音乐课程设置,因而师范生的知识结构与传统音乐文化严重脱节。
二、 广西崇左优秀的本土音乐资源
(一) 天琴文化
天琴是流传在左江流域壮族民间的一种宗教活动伴奏乐器,是壮族人民神圣的吉祥物,壮家世代的传家宝。古老神奇的金龙峒是天琴文化的发祥地。天琴,纯属手工制作,依凭自己独特的结构及弹奏方法,弹奏出天籁之音,蕴含着宗教信仰,极富有古壮民族的文化韵味。挖掘古壮天琴文化及传承推广天琴音乐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龙州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三大乐器之一,壮话称为“鼎叮”,用葫芦制作,由琴筒、琴杆、琴轴、琴弦、琴马等部件组成,音域宽,音色清亮、圆润、甜美悦耳。天琴的表演形式为边弹边唱边打脚铃,具有独特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可用于独奏、合奏或歌舞伴奏,具有节奏鲜明、轻盈跳跃的特点。演唱上运用龙州方言进行歌唱,音乐上具有清新、幽雅等特点。作为骆越文化在曲艺方面的重要代表之一,天琴具有独特的骆越文化传统见证价值。在龙州境内,每逢重大民族节日,必定有天琴弹唱表演节目。2007年,龙州天琴艺术被列入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与发展天琴艺术注入更多的动力。
(二) 壮族歌圩
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用唱歌来表达情感、表现生活的传统。壮族聚居村寨,到处都可以听到具有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面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壮族多声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一百多种,在广西境内壮族多声部山歌遍及6个地区30多个县,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几个地区流传最广泛。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壮族人爱唱歌,不仅平时唱,家里唱,而且还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或“歌节”。壮族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是表达壮族人民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壮族民间歌曲按体裁划分,主要有山歌、小调、风俗歌曲、摇篮曲,而流行最广泛的是山歌。
(三) 短衣壮的送客歌,敬酒歌,催眠谣等
崇左市大新县板价屯是民俗风情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一个村屯,作为壮族的一个分支,板价人的穿着打扮和风俗与周边壮族聚居的村屯有很大不同。板价女子喜穿短衣长裙,因而被称为“短衣壮”,他们保留了许多壮族古老部落的习俗,比如做五色糯米饭、打糍粑、纺纱织布等。《敬酒歌》是“短衣壮”迎接客人时唱的一首热情洋溢的敬酒歌,另外板价“短衣壮”的民族歌舞也别具一格,像迎宾送客歌,敬酒歌,催眠谣等民族文化,也都保存得非常完好。
三、 地方高师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 充分利用本土音乐资源优势,构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
广西崇左地区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思路,发挥优势,增加地方特色课,将广西本土音乐文化知识引进高师课堂,尝试和当地的优秀艺术团体合作办学,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增强对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意识,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有代表性的本土民族音乐,体现本土民间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要加强音乐文化的母语教育,应该建立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壮族音乐教育体系和教材体系。以天琴为例,广西崇左龙州被称为“天琴之乡”,外界和自身的条件都十分良好,天琴音乐的推广普及是可行的。相比较于其他精英音乐艺术文化,天琴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而且还简单易学,成本较低,适合普及的需要。
(二) 调整教学思路,确定以民族音乐为主的音乐教材
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受到严峻挑战。高师是培养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基地,广西西南部是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域,教育的对象大多是壮族学生,这些学生对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在音乐公共课程中,应该以本土音乐为主要内容,特别是属于遗产之列的民族音乐文化,例如龙州“天琴文化”和壮族民歌,演唱上运用壮语方言进行歌唱。这不仅让学生感到亲切和感受到美,更能了解本地传统文化,体会人文精神。广西崇左本土音乐对于崇左高校的音乐教师来说是音乐教学中得天独厚的资源,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它承载着本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民歌曲艺等独特的艺术景观。将本土音乐资源合理地纳入高师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中,既能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担负起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担。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民族音乐教育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 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3.1-2003.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3.4—2005.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05.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调查结果
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调查统计表(单位:人)
项 目
指 标
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各种本土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幼儿看电视、录像等对其中的本土音乐很敏感?
能听辩出几种民族
音乐?
不能
基本可以
能
不
兴趣
比较兴趣
兴趣
不太敏感
基本敏感
很敏感
1-2种
3种
4种以上
前测
26
5
4
20
10
5
16
11
8
29
6
后测
5
30
1
6
28
4
6
25
5
30
注:基本可以:对1-2小节的音乐节奏能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能拍对1-2小节。
比较兴趣:对1-2种本土音乐表现出的兴趣时间30秒左右。
基本敏感:听到本土音乐能做出反应。
项 目
指 标
能听辩出本土音乐
能拍出本地音乐的
典 型 节 奏
能哼唱出几种本土
音乐?
会用几种乐器演奏
简单的本土音乐
不会
1-2种
3种以上
不能
基本可以
能
不会
1-2种
3种
不可以
基本可以
可以
前测
22
10
3
35
17
11
7
25
6
4
后测
2
5
28
3
3
29
1
34
1
3
31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社会资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和乡土意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以上列表中可以看出有62.9%的幼儿不能听辩出本土音乐、100%的幼儿不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72%的幼儿不会用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82.8%的幼儿只能听辩出一种民族音乐。经过两年的时间,大部分幼儿对本土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了解到本土音乐有高甲戏、南音、布袋戏、木偶戏、鼓队舞、游戏童谣等,高甲戏、南音是我们闽南最具有特色的戏曲,深受大家的喜爱,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82.9%的幼儿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97.3%的幼儿能演唱3—5首的永春民间童谣,如《打铁哥》、《掩乌鸡》和《抓啄歌》等,91%的幼儿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如《天黑黑》、《一只鸟仔》、《老鼠嫁女》、《群丑献艺》、《碰球舞》。93.9%的幼儿会用两种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90.9%的幼儿能听辩出三种以上民族音乐。在游戏中学习,身心愉快,并初步感受并喜爱家乡民间艺术中的美。我园将本土音乐引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不仅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还增强了对本土音乐的审美敏感性,体验了创造与表现的快乐,激发了幼儿热爱乡土文化、爱家乡的情感。
实践成果
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幼儿与老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给了教师、幼儿一个非常自由、自主的空间,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从查找资料、主动发问、参与环境创设、参观访问等都能看到老师和孩子忙碌而愉快的身影,幼儿与老师成了活动的主体。2003年4月,民间舞蹈欣赏《碰球舞》参加省音乐课题组观摩活动,2003年5月节奏活动《采茶扑蝶》园课题组观摩活动,获得专家的好评;2004年10月艺术活动《小小新娘》获马来西亚幼教考察团的高度赞赏;2003年12月艺术体验《群丑献艺》参加县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2004年1月《幼儿园开展本土音乐欣赏新视点》一文获泉州市幼教年会论文评比优秀奖。学园汇编了两本教师反思集、活动设计和经验总结,取得了一些成果。
教学上的收获
1、营造浓郁的氛围,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的熏陶。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注重设计环境,丰富环境,变化环境,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使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美。您正浏览的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首先将本土音乐融入到各年段的早操、午间操中;利用晨间、下午起床、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闽南歌曲、童谣 、乐曲、戏曲等,教师引导幼儿在本土音乐萦绕的环境中心情愉悦地自由游戏、活动。
其次教师在各种活动区增设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如体育角的两人三足、竹高跷、滚铁环;动手角的“东西南北中”;音乐角的拍子响拳、压脚鼓;表演角的高甲戏、惠安服饰、木偶表演;阅读角的家乡小传、自制民谣小图书等,便于幼儿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了解本地民俗音乐文化。
此外根据主题开展的不同时间,通过布置临时性的墙饰,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文化熏陶。如:在开展《服装设计师》活动时,将收集到的高甲戏、梨园戏等照片、戏服和头饰等挂在“曲苑杂坛”舞台四周,使幼儿真切感受到地方剧种的精华所在;在“精彩十分” 设计、动手制作高甲戏服、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闽南地方剧种中各种人物的脸谱;在表演角中进行自编自演。又如:春节、元宵节传统节日活动中,在活动室周围布置永春鼓队舞、碰球舞、拍胸舞图片、幼儿制作的花灯等,并在节日中利用中国结、纸、灯笼、红绸等别具民族风味的工艺品进行装饰,让幼儿置身于民族工艺的海洋中,体会到家乡的美,先人的和,传统的乐。
2、选择适合的素材,激发幼儿探索本土音乐的兴趣。
本土音乐虽然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本土音乐都是适合幼儿,关键在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兴趣的事物,思想感情要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联想和想象。
首先,挑选浅显易懂,幼儿兴趣的素材。如南音——《正月点灯红》《直入花园》《春节良宵》;永春民歌——《手巾歌》《园内开花》《心花怒放幸福来》;永春游戏童谣——《天黑黑》《掩乌鸡》《鸡角公》《祛啄歌》《楸楸鸡》《打铁歌》;高甲戏——《新娘上轿》《群丑献艺》等等。《天黑黑》这首用方言朗读的民谣,诙谐有趣,朗朗上口,字里行间透露出民间艺人在文字编排上的深厚造诣。可以在朗诵上配上了闽南地区南音表演中常用的响掌、拍子、压脚鼓等民间乐器,家乡的味道更浓了。这些歌曲的内容生动、有角色、有情节、艺术形象特点鲜明,受到幼儿的喜爱。又如高甲戏《群丑献艺》的舞美独特、新颖,表情诙谐有趣,采用了唱、念、逗的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歌词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民乐配上响盏活泼韵律,幼儿朗朗上口,易学便记,幼儿体验了欣赏——感动——体验——表现——创造的学习过程,幼儿在欢歌笑语中领略了人生生活的真谛、美好,产生对音乐活动较为持久的兴趣和向往,使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审美愉悦的机会。
其次,挑选具有教育作用,幼儿兴趣的素材。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在选取教材时注重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多方面协调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为一生打好基础。例如木偶戏的传统曲目《石敢当》、《沉香救母》、《火焰山》等都是宏扬民族正气,激发人们勇敢、善良、勤奋等良好的品质。又如童谣《楸楸鸡》中,押韵的儿歌与手指游戏相结合,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多吃蔬菜;《鸡角公》是教育孩子要自觉的读书,还会帮妈妈做事。这些资源即蕴涵着许多文化艺术知识,又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其融入到幼儿生活中,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经验让幼儿感受、体验活动的乐趣。
3、渗透创新教育,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又是创造的前提,如果在音乐活动中,注重运用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在本土音乐艺术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
?? ?首先,巧妙结合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引导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真实感受,,使感受与想象融为一体。如欣赏南音《正月点灯红》时,教师在活动的开始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闭目想象,引导幼儿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画音乐,借助简笔画把听到的和想到的画出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接着教师再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产生了很大的自由想象空间;然后进行体态律动,创编出各具特色的动作:有的走起圆场步、小碎步、花旦的步子;有的在做亮相动作;有的拿着长条插塑(当灯笼)跟着音乐舞起来-----表现出他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幼儿在感受音乐情绪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想象和创造力。
其次,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表演。在让幼儿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还需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不断自主探索,才能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在区角活动中,经常可以见到创作的影子,如在“精彩十分”中,他们运用铁线、毛线等来制作胡须,用碗面盒制作帽子,用石头、各种颜色的纸、油漆等制作生、旦、净、丑的脸谱,有的直接在T恤上画上脸;“曲苑杂谈”中,女孩子就盖上用丝巾做的红盖头、穿上皱纹纸做的水袖、戏服;男孩子带上自己做的胡须、帽子,穿上自制的小丑、公子服装,跟着音乐唱起来、舞起来;在“动感世界”中听到《碰球舞》的音乐他们跟着老师舞动的彩球创编出许多动作:用头来碰、用后踢脚来碰、用膝盖、脚尖来碰、用肩膀、手掌来碰……由于孩子们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他们欣赏、了解这些人物特征后,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加深了对本土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孩子们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大胆的表现自己。
第三,以想带动,注重培养幼儿尝试、创新。童谣节奏鲜明,富有韵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为儿歌配上流畅、朴实的旋律,将儿歌与音乐有机结合,不仅让幼儿有更多机会接受音乐的熏陶,而且能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拉勾勾》活动中,教师逐步引导幼儿寻找与“拉勾勾”歌谣相吻合的歌曲,让幼儿进行一小节的编唱练习,师给予指导调整,经过不断引导、培养,幼儿完全有可能为熟悉的童谣创编曲调表现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又让幼儿在本土音乐与艺术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两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利用了乡土音乐资源,并建构了以歌、舞、乐三位一体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具有趣味性的本土音乐融入幼儿的活动中,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不仅对本地区的节日、民俗、文化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而且还会创编唱儿童歌谣、民歌。因此,对本土优质资源进行重新组织,灵活运用,创新发展,将民俗文化与幼儿的学习相融合,不仅可以让幼儿植根于民俗文化这一丰富的文化土壤,了解其内涵,继承其精华,萌发热爱家乡、民族的意识,又能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多元文化”的观点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在20世纪初提出的。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日趋多元化,多元文化教育乃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内容和新视点。多元化与民族化的协同发展也是本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几点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中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看法。
一、建立多元化转向的民族音乐教育机制
1994年国际音乐教育协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确认了世界音乐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文化多元主义,并提倡“音乐教育要最广泛地尊重、吸取和接纳世界各个民族的不同形式与风格的音乐传统,把音乐教育置身于世界多元主义的范畴之内”。在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为把握和处理好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欧洲音乐与其他国家音乐和形态、技术与文化这几对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欧美古典音乐传统在世界音乐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形成了“西方音乐一元化”的理念。这种理念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现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撰写与使用上。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多以欧洲音乐课程设置为核心,沿袭前苏联的教学模式,音乐教育的民族性体现不强。在这种形势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根据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需要进行全新的改革与探索。
二、构建以本土音乐教育为主、世界音乐教育为辅的课程体系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指音乐是一种文化,是民族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它具有地域性与时代性,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文化都应该受到尊重并得到传承。中国音乐文化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共构而形成的,自身即是多元音乐文化的结晶并体现出鲜明的多元音乐文化特征。因此,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教学时,首先要充分保证本土音乐文化(尤其包括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落实,加大对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构建本土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一体化的新型课程体系。
我国具有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特点,音乐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我国目前实行的课程开发原则实行三级课程开发系统:一是国家课程体系,二是地方课程体系,三是校本课程体系。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采用“重基础、强实践”的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艺术实践为基础,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平台,加强基础训练。同时,采取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程和专业任意选修课程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音乐理论能力强、专业基本功扎实的应用型、复合型音乐人才。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理论教学环节,即通过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建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专业知识体系以及音乐史论知识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即通过专业指导性模块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从事专业表演所需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专业素质能力。创业教育环节,即通过创业教育学习及实践,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创新活动,指导学生的创业及创造思维的拓展。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指导性选修课当中,开设有中外音乐史、歌剧表演、音乐美学、交响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戏曲表演等多元文化音乐课程,使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理念完全渗透到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中。
三、发挥本地区优势,开发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
音乐文化是用音乐语言表达人类思想的文化形式,因此必然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要将民族民间音乐采风纳入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从视觉、听觉与感官上让学生亲身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风采,从而加强音乐专业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归属感与民族自豪感。黑龙江大学地处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是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共居的地区。这些少数民族在不断融合、同化、生存繁衍的漫长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绚丽多姿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鲜明民族风格的文化。这些民族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民族交融性,并由此形成了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族音乐文化。
为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发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学校应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可以组织学院音乐教师和学生每年到省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采风等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对黑龙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以多视角、多层次、立体式的角度,从较熟悉的已有的黑龙江民族民间音乐及相关背景材料入手加以研究。从音乐形态学角度研究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整体风格,融入本土民族传统音乐元素而形成的综合性民间音乐风格。从音乐地理学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地域属性及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特征。从音乐传播的角度研究黑龙江民族民间音乐与山东、河北、俄罗斯等移民祖籍地以及与周边地域文化的交融和影响,形成本土的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这种有组织、有目的的调查研究,能使学生更好地探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如民歌的产生、现状、民歌的内容、演唱的形式和风格等,然后把收集整理的音乐素材制成声、像、图组合的多媒体课件和教材,把一些详细的研究性活动过程摄录下来制成光盘并选编在著作、教材中,使这些宝贵的资源得以传承和发展。
结语
总之,在音乐文化的多元化格局下发展民族音乐教育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富有生活情趣和民族特色的地方音乐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向艺术殿堂的阶梯,对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文化”的观点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在20世纪初提出的。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日趋多元化,多元文化教育乃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内容和新视点。多元化与民族化的协同发展也是本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几点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中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看法。
一、建立多元化转向的民族音乐教育机制
1994年国际音乐教育协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确认了世界音乐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文化多元主义,并提倡“音乐教育要最广泛地尊重、吸取和接纳世界各个民族的不同形式与风格的音乐传统,把音乐教育置身于世界多元主义的范畴之内”。在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为把握和处理好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欧洲音乐与其他国家音乐和形态、技术与文化这几对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欧美古典音乐传统在世界音乐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形成了“西方音乐一元化”的理念。这种理念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现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撰写与使用上。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多以欧洲音乐课程设置为核心,沿袭前苏联的教学模式,音乐教育的民族性体现不强。在这种形势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根据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需要进行全新的改革与探索。
二、构建以本土音乐教育为主、世界音乐教育为辅的课程体系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指音乐是一种文化,是民族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它具有地域性与时代性,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文化都应该受到尊重并得到传承。中国音乐文化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共构而形成的,自身即是多元音乐文化的结晶并体现出鲜明的多元音乐文化特征。因此,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教学时,首先要充分保证本土音乐文化(尤其包括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落实,加大对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构建本土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一体化的新型课程体系。
我国具有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特点,音乐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我国目前实行的课程开发原则实行三级课程开发系统:一是国家课程体系,二是地方课程体系,三是校本课程体系。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采用“重基础、强实践”的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艺术实践为基础,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平台,加强基础训练。同时,采取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程和专业任意选修课程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音乐理论能力强、专业基本功扎实的应用型、复合型音乐人才。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理论教学环节,即通过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建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专业知识体系以及音乐史论知识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即通过专业指导性模块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从事专业表演所需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专业素质能力。创业教育环节,即通过创业教育学习及实践,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创新活动,指导学生的创业及创造思维的拓展。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指导性选修课当中,开设有中外音乐史、歌剧表演、音乐美学、交响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戏曲表演等多元文化音乐课程,使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理念完全渗透到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中。
三、发挥本地区优势,开发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
音乐文化是用音乐语言表达人类思想的文化形式,因此必然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要将民族民间音乐采风纳入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从视觉、听觉与感官上让学生亲身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风采,从而加强音乐专业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归属感与民族自豪感。黑龙江大学地处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是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共居的地区。这些少数民族在不断融合、同化、生存繁衍的漫长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绚丽多姿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鲜明民族风格的文化。这些民族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民族交融性,并由此形成了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族音乐文化。
为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发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学校应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可以组织学院音乐教师和学生每年到省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采风等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对黑龙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以多视角、多层次、立体式的角度,从较熟悉的已有的黑龙江民族民间音乐及相关背景材料入手加以研究。从音乐形态学角度研究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整体风格,融入本土民族传统音乐元素而形成的综合性民间音乐风格。从音乐地理学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地域属性及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特征。从音乐传播的角度研究黑龙江民族民间音乐与山东、河北、俄罗斯等移民祖籍地以及与周边地域文化的交融和影响,形成本土的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这种有组织、有目的的调查研究,能使学生更好地探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如民歌的产生、现状、民歌的内容、演唱的形式和风格等,然后把收集整理的音乐素材制成声、像、图组合的多媒体课件和教材,把一些详细的研究性活动过程摄录下来制成光盘并选编在著作、教材中,使这些宝贵的资源得以传承和发展。
结语
总之,在音乐文化的多元化格局下发展民族音乐教育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富有生活情趣和民族特色的地方音乐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向艺术殿堂的阶梯,对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着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所谓乡土音乐资源,是指学校所在地区在历史传承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资源,包括声乐和器乐等。①我们认为,乡土音乐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中学音乐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的音乐和文化知识的新平台。开发与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一方面有利于扩展中学音乐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教育界对广东乡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应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广东乡土音乐资源,教师根据课本的相关课时,在音乐学习的四个领域,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中,有针对性地展开音乐学习活动。
一、广东乡土音乐资源的历史、现状及利用价值
中华民族有着十分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广东乡土音乐正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广东本地音乐文化和外来音乐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基本上是一种非专业创作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
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和渔业很早就得到发展。自秦汉以来,中原及南岭以北各地的商人纷纷到广东经商,进行贸易来往。魏晋至唐宋元明清的几次中原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中,大量江南地方移民涌入广东地区,江南小调也就随之传入广东民间,《剪剪花》、《送情郎》、《凤凰台》、《买杂货》、《仙花调》、《梳妆台》等江南小曲小调,被添上歌词,可奏可唱,在广东流传,因受地方文化的浸染而逐渐披上独特的岭南风格色彩,至今被称为“广东小曲”。此外,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喜庆活动中历来有演奏锣鼓吹打乐的习俗。悠久的民间器乐音乐文化和外来音乐文化为广东乡土音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最迟到清代,广东乡土音乐作为一个乐种,已经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特色――规律性使用装饰音和加花的旋律发展法。广东乡土音乐的曲子常常在乐句第一个音之前都有“冒头”音,它有单音、双音、三音和四音四种,最常用的是双音和四音。“冒头”音不仅可用于广东音乐的创作,而且可用于加工改造其它民间乐曲,使其具有浓郁的粤味。②无论中原古曲,还是昆曲、弋牌子曲或江南小调,通过演奏者的加工,逐渐衍化为广东音乐的曲目。《昭君怨》、《小桃红》、《柳摇金》、《汉宫秋月》、《双飞蝴蝶》等乐曲更成为广东音乐的名曲。总之,经过千百年来无数民间音乐家的加工整理,目前广东省内乡土音乐不仅包括潮乐、汉乐、客家音乐等民间乐种,而且包括珠江三角洲、五邑以及粤西等地区的民间乐种。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各地应“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③。在中学音乐课程中开发和利用广东乡土音乐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首先,乡土音乐传承着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广东乡土音乐也承载着广东人民自古而今传承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通过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有利于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
广东乡土音乐是我省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广东乡土音乐是广东人民情感的寄托,它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广东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富于生活气息,而且寄托了文化的情思,其涵盖的情感和精神就是广东文化的灵魂与思想。将乡土音乐艺术引入学校音乐教育,让学生从课堂上认识本地区传统精神文化的结晶,使之热爱本地区文化艺术,这能使保护和承传民间艺术落到实处。
其次,通过开发和利用广东乡土音乐资源,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选编对象的。其中一部分音乐作品艺术技巧过于深奥,缺乏必要的亲和力,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其中,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前文已述,广东乡土音乐立足于本土,反映本土民俗习惯,具有浓厚的地方性艺术特色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文化和艺术上有其深刻的内涵,是一种无法被同化或取代的教育资源。学生对这些音乐资源也具有天然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把乡土音乐资源合理地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将这些音乐与教科书上带有共性的其他教学内容形成互补,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和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感。
二、开发和利用广东乡土音乐资料的具体举措
音乐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人文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将音乐学习内容分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领域。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广东乡土音乐资源时,教师应根据课本的相关课时,在上述领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音乐学习活动。
1.感受与鉴赏
瑞士音乐家和教育家达尔克罗兹(1865-1950)曾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④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对广东乡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基础环节。教师应注意搜集有关音频和视频资料,通过运用高科技视听手段表现广东乡土音乐的代表曲目,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使学生在获得完美视听享受的同时,激发对乡土音乐的热爱。教师的旁白和提示,应简明和生动,富有启发性。对多首作品进行欣赏时,还应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其不同的处理方法与审美特质。同时,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激发他们听赏乡土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将广东乡土音乐老艺人、音乐家和表演艺术家作为“活性资源”引进课堂,或者以讲座或演出的形式开展鉴赏活动,让学生感受纯正的广东乡土音乐的魅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广东乡土音乐的氛围。
2.表现
在学习广东乡土音乐的课堂上,让学生长时间坐在座位上听音乐,效果不一定理想,因此,表现是让他们进入主动参与状态的重要环节。表现,包括演奏和演唱,是培养学生对广东乡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在教学中,教师将歌唱表演、音乐游戏、节奏训练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不同的艺术形象,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教师可以选出一些难度不高、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又能代表广东乡土音乐风格特点的民歌,组织学生演唱、表演;还可以把各种本地节日锣鼓的鼓点节奏带进课堂,让学生利用各种工具,甚至是身边的文具盒、钥匙、饮料罐等,参与演奏和体验,从中体会速度与力度的节奏变换,感受乡土音乐独特的魅力。
3.创造
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教师把这些民间口头传唱、学生熟悉的广东乡土音乐素材记录整理后拿到课堂,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重新填词,鼓励学生即兴创编。教师通过修改、总结、评价和旋律学唱,在课堂上或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创作成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了音乐创作的快乐。
同时,教师还应利用班级联欢晚会和学校联欢晚会等不同的平台组织学生表演广东乡土音乐的小节目,让学生在回味无穷的课余生活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达到创造和承传家乡音乐的目的。
4.音乐文化教学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在广东乡土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详细介绍广东乡土音乐的产生、继承和发展状况。通过学习,学生发现和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从而对家乡文化由知之不多到十分熟悉,由表及里地了解,由感性及理性地体验,充分认识到挖掘整理广东乡土音乐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悠久的历史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
总而言之,开发与利用广东乡土音乐资源,有利于扩展广东省中学音乐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让学生感受家乡之美,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的魅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把这些优秀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这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对音乐课程性质和价值要求的重要途径,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
注释:
①扶金玉.论乡土音乐资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科教文汇,2008,(25):198.
哈尔滨是世界音乐名城,其城市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与开放性,因整个城市文化多元性与开放性而决定。而这种城市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与开放性,又对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产生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影响。具体而言,这种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以下四个层面。
一、本土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城市音乐文化对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影响的第一个层面,是本土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哈尔滨历史悠久,早在1097年,中国满族的祖先女真族就在此建立了“阿勒锦”村。“阿勒锦”系女真语,意为“荣誉”“名誉”。“哈尔滨”之名是由“阿勒锦”的转音而来。由此可知,是满族的祖先创建了哈尔滨市。而满族文化中的萨满文化是哈尔滨本土文化的主体。萨满文化与萨满教密切相关,换言之,萨满文化来源于萨满教。萨满教则是“原始宗教的一种,以满-通古斯语族各部落称巫师为萨满而得名,形成于原始公社后期,具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各族间无共同经典、神名和统一组织,但有大致相同的特征,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认为世界分作三界:‘天堂’为上界,诸神所居;地面为中界,人类所居;‘地狱’为下界,鬼魔和祖先神所居。……氏族萨满神为保护族人,特在氏族内选派自己的人和化身――萨满,并赋予特殊品格以通神,为本族水灾求福。有全氏族参加的宗教节日和宗教仪式”①。中国的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民族都信奉萨满教。满族萨满跳神时所唱的“神调”是满族音乐文化的主要标志,至今仍在东北二人转中演唱。
本土满族的萨满音乐文化对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例如黑龙江省歌舞剧院1993年推出的音乐剧《鹰》,就描写古代鹰部落与大部落之争,表现了“和平”的永恒主题。知名戏剧评论家薛若邻评论说:“《鹰》剧正确传导了萨满文化,给我们观众一次了解萨满文化的机会。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型戏剧歌舞艺术表现萨满。”②可以说,是萨满音乐文化影响并催生了音乐剧《鹰》,反过来,《鹰》又表现了萨满音乐文化与萨满文化。
二、中原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城市音乐文化对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影响的第二个层面,是中原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中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称为“黄河文化”“儒家文化”“农耕文化”等。其核心特征是忠君爱国与仁、义、礼、智、信。这种文化决定了中原音乐文化的真挚质朴、含蓄蕴藉、简约婉曲等本质特征。而这种音乐文化随着“闯关东”的移民大潮,由中原汉族人带到了哈尔滨,并对哈尔滨原创歌剧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哈尔滨歌剧院于1987年首演的歌剧《仰天长啸》,这是描写民族英雄岳飞抗金报国反遭杀害的悲剧故事,表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文化精神,也表现了真挚质朴的民族音乐文化品格。又如哈尔滨歌剧院1991年首演的歌剧《焦裕禄》就表现出中原文化忠诚、爱民、奉献的传统精神。
三、外国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城市音乐文化对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影响的第三个层面,是外来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1840年以后,中国的大门打开,外国人迅速涌入中国。外国文化与外国音乐文化也传入中国。哈尔滨作为中国北疆城市,最先受到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影响,随后又受到英国、法国、日本、朝鲜、意大利、德国等国音乐文化的影响,因此有了“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
各种外国音乐文化的进入,形成了哈尔滨多元开放、兼容并蓄、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音乐文化。这种音乐文化也影响到哈尔滨原创歌剧。例如哈尔滨歌剧院1992年首演的歌剧《安重根》,描写原朝鲜之一部(现韩国)爱国青年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日本侵朝元凶伊藤博文的故事。该剧凸显了原朝鲜(现朝鲜和韩国)音乐文化的真挚、强烈、朴素、鲜明的美学特征。因此被邀请到韩国演出,广获好评。又如哈尔滨歌剧院1994年首演的歌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根据莎士比亚同名话剧而改编,也可以视作“原创”歌剧。该剧参加了同年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演出,好评如潮。东北师范大学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孟宪强教授评论说:“东北出了这台戏,作为东北老乡,我感到骄傲。”③因为该剧彰显了西洋音乐文化的光彩,也为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多元性赢得了殊荣。
四、现代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城市音乐文化对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影响的第四个层面,是现代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现代音乐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强化了人的主体地位与生命意识,强调人性张扬与人文关怀。这种文化精神对哈尔滨原创歌剧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大批现代化的新歌剧应运而生。例如哈尔滨歌剧院1989年首演的音乐剧《山野里的游戏》,描写了两个山里青年走出大山报考音乐剧专业,显露了声乐才艺,引起主考官的赞叹。该剧为1990年全国歌剧观摩演出参演剧目,受到广大观众与专家的一致赞赏,称该剧为表现现代文化的“时令鲜果”。此外,哈尔滨歌剧院1993年首演的歌剧《太阳、气球、流行色》,描写几个青年在歌赛中感悟人生的故事,张扬了现代文化精神;歌剧《明天,您好》成为“校园歌剧”的成功剧目,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由此可见,现代音乐文化对哈尔滨原创歌剧的重要影响,这是有目共睹且有口皆碑的。
(注:本文为2014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城市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2014B107)
注释:
2004年底,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在此方案中,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培养方案提出了加大地方和学校特色化课程建设的要求。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第四部分提到,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为此,要发挥高等院校在特色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依托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培养特色专业人才,为地域音乐文化培养传承和保护的接班人。
一、形成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意义
民间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民族、风土人情等的艺术化再现,也是当地特色文化的重要表现。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老而又丰富的各地民间音乐反映了中国民族音乐艺术文化对大自然和人文情怀的无限崇尚,也反映了中国艺术文化的一种民族精神,至今仍然保留着中华民族生存过程中最基本、最精练的文化信息。
在地方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开设介绍本地民间音乐的课程,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将区域特色文化艺术引入到高校艺术教育的学科体制,通过高等艺术教育,建立一套相对完善规范的区域特色文化艺术的学科体系,培养出一大批能从事区域文化艺术工作和实践的高素质人才,既可为当地的社会文化、教育、经济事业服务,又可以使我国各区域宝贵的文化资源和遗产得以抢救和保护,进而发扬光大,使其真正成为一种有特色的文化艺术。
地方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就业大致有两种情况:一部分人会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担负起传播祖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另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群众文化事业的管理者或传播者,肩负着保护、挖掘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因此培养音乐专业学生尊重和自觉保护、传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重要意识,让他们深入了解并掌握其艺术价值、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既是专业的需要也是素养的必备。地方高师院校在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上虽几经改革,但仍旧不能脱离专业音乐院校培养模式的窠臼,在“地方和学校特色”方面尚未形成体系。我省有高等师范院校近10所,但是他们在目前的研究方向和特色课程建设上,都没有形成对科尔沁音乐文化的专门研究,从而使得此方面人才的培养在我省高校中尤显欠缺。
目前在我国,已有部分音乐专业院校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如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等,已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民族音乐专业人才。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遵循“借鉴当代世界优秀的音乐教育体系,依托云南独有的民族音乐资源,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弘扬中国传统音乐,培养21世纪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的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抓住音乐教育的基点、特点、热点建立专业学科,弘扬中国传统音乐,走民族音乐本土化教育的路子。泉州师范学院也成功地培养出了首批“南音”方向的本科专业人才。他们的教程除了介绍“南音”的乐学理论、乐事活动、音乐流布、音乐构成等,最突显的特点是强调把“南音”置于泉州乃至闽南文化发展的脉络中传承、认识、研究,立足于本地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就近取材,为“南音”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的贡献,为当地的文化传承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二、科尔沁草原音乐资源现状分析
(一)独特的草原历史
白城师范学院地处科尔沁草原,坐落在素有鹤乡之称的白城市,是吉林省西部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东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接壤;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长岭县毗邻;西北与的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东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隔江相望。这里不仅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蒙、满、回、朝、锡伯等29个少数民族。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各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使得这里的音乐文化也异常丰富多彩。
白城市历史悠久,经考古调查和历史文献记载,在旧石器晚期境内已有人类生活。商周至秦时期为东胡游牧之地。汉、南北朝时期,为鲜卑、夫余所居。隋唐时,为契丹族游牧之地。辽时,在这里设长春州,治所在今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四家子古城。金承安三年(1198年)又在此复设泰州,城址仍在四家子古城。蒙元时期,先属成吉思汗四弟斡赤斤封地,后属辽阳行省泰宁路、泰宁府,治所仍在四家子古城。明朝时期,隶属奴尔干都司所辖泰宁卫。清朝时期,属蒙古科尔沁部。悠久的蒙古族历史也为研究和传承地域音乐文化——科尔沁蒙古族音乐文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丰富的草原音乐资源
在蒙古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中,科尔沁文化是独具魅力的。在科尔沁这片沃土上,文化遗产富聚,文化形态多样,乌力格尔、科尔沁民歌、马头琴音乐、四胡音乐、蒙古族安代等等都是非常经典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鸟力格尔、科尔沁长篇叙事歌、马头琴音乐、四胡音乐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科尔沁蒙古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些音乐艺术种类都经历了种种流变与整合的发展过程,并与蒙古高原各地区的诸部音乐文化交相辉映,与丰富多彩的各部落民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现今风格各异的独特艺术形式。
(三)特色鲜明的培养方向
本土文化的丰厚绵长,特色资源的得天独厚,为我们构建特色课程提供了独特的有利条件。其生源很多都来自内蒙古通辽、赤峰,吉林白城、松原等地区,他们占总生源的50%以上。学生学习本土音乐文化有着对特定内容的理解、风格把握和语言运用上的优势。在毕业以后,他们大部分回到自己的家乡,扎根于当地的音乐教育事业,承担起收集、整理、保护、发展、创新和传承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助于师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丰富的风俗民情,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为当地音乐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同时又能更好地促进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以地域音乐文化为载体。推进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蒙古族民间音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然而蒙古族民间音乐教育的缺失,却是地方音乐教育界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其表现:一是教师本身对蒙古族音乐的了解不够;二是缺乏蒙古族民间音乐传播的途径。为此,从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出发,推进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要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蒙古族地区音乐环境;二是要加快蒙古族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加强蒙古族音乐理论研究;三是要丰富蒙古族音乐教育活动的形式,加快教材的建设,改进音乐课程的考试评价标准;四是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师对蒙古族音乐的认知水平及教学水平,调整教学侧重点。
(一)增设地域特色音乐史课程
在学科体系中,我们应该高度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观念,进行课程有效资源的利用。在现有的“中国音乐史课程”基础上,将蒙古族音乐理论研究成果以及蒙古族音乐中的“活性”资源向教材建设、课程改革和师资培训上转化,增加诸如“蒙古族民族器乐史”、“蒙古族民歌与说唱史”、“科尔沁蒙古族民俗与音乐史”等课程,以便使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得到有益的补充,使在人文素养有效提高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地方特色音乐的深厚文化内涵。
(二)增设地域特色音乐作品赏析课程
高师音乐教育引入地域特色音乐,首先应在音乐赏析方面增加本土音乐的比重。现阶段高师的音乐欣赏课主要以欣赏西方古典音乐、近现代音乐为主,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相对较少,地域特色音乐几乎没有。而地域音乐无论在体裁、形式,还是音调、风格上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因此,可以先从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歌、舞蹈、戏曲、器乐曲等方面研究人手,进而扩展到地方音乐的其他领域。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母语,倘若丢掉了母语,这个民族的文化也是残缺的。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原生态民歌都应该得到保护,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为了使科尔沁蒙古民歌得到保护并能传承下去,可以结合授课的实际情况,开设“科尔沁民歌与表演艺术”、“胡仁乌力格尔与表演艺术”、“科尔沁民俗与科尔沁民歌”等课程,使学生在与地域特色音乐的“零距离”接触中真正地感悟和体会到地域音乐独特的美感与魅力。
(三)增设地域特色演唱、演奏技巧课程
地域特色音乐的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开设相关理论与作品赏析课程之后,应该增设民歌演唱、马头琴、四胡演奏技巧等课程。教师要尽可能多选用一些传统的民间歌曲进行训练,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不同风格作品表现方法的掌握和情感的处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声音条件选择不同的作品进行训练,使他们自身的音乐潜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还应该掌握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演唱演奏水平,采用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之上更快地提升演唱和演奏技巧。如果师资力量缺乏,也可以聘请擅长地域特色音乐的表演专家进行授课,以培养音乐人才。
师范院校所培养民族音乐人才将是民族音乐传承的中坚力量,所以必须要强化高师民族音乐教育,从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战略高度出发,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高师民族音乐教育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是音乐教育的主阵地,高师的音乐教育课主要是以集体课、综合课的形式展开的,它不仅能教会学生音乐教育理论知识与音乐教育教学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树立良好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教育观,自觉加入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队伍中来。
一、树立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民族音乐是在广大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蕴含着浓郁的人文特色和民族特色。要构建具有民族音乐特色的音乐教育学课堂,首先必须树立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师是课程内容的具体操作者,好的音乐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的讲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传授民族音乐的精髓;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改变中小学生崇尚流行音乐轻视民族音乐的趋势;发展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主动地接触、学习民族音乐;更能够利用学校所在区县现有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让学生学会自己身边的、现存的、活生生的民族音乐,使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加深对本乡本土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选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教材是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要素,要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课堂,所选教材的具有本土民族性是至关重要的。以现行教材为蓝本,对它进行增删、取舍,增加民族音乐的成分,不失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权宜之计。
在教学中,根据《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大纲》及配套教材、国家教委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及配套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在熟悉和理解的基础上,以突出民族性为主要目的进行增删、分类,然后再根据类别充实优秀的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应把乡土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入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了解和学习广西本地的音乐文化遗产。
在“歌海”广西,优秀的民歌俯首皆是,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歌唱节日,如壮族的对歌、瑶族的耍歌堂……在演唱教学中,挑选适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民族歌曲,激发学生对广西民族音乐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许多地方都选编了乡土音乐教材,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乡土气息浓郁,内容多为学生最熟悉但从未注意过的音乐。据报道,在广西崇左市的龙州县,当地的民间音乐“天琴”已被纳入音乐教学计划,正式走进了中小学音乐课堂。这是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一个有益尝试,其意义已经超越了教学计划或教学任务本身,体现出了中小学音乐老师自觉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
三、培养对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
当学校教育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渠道时,民族音乐必须将高师音乐教育作为传承的重要基地,把民族音乐的活性资源纳入到音乐教育学中,通过高师培养出的音乐老师,将民族音乐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紧密结合。
教师是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结合点,只有热爱民族音乐并对其有着深刻理解的音乐老师,只有具备深厚民族音乐素养的音乐老师,才能能够轻松驾驭民族音乐内容的课堂,对中小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要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将民族音乐内容引入高师音乐教育学课堂,需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教育学的课堂中,结合教学实践让学生上讲台演唱本民族歌曲、演奏民族乐器,努力提高并充实自身的民族音乐素质。充分利用广西富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民族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化,使他们能在对音乐美的认识中去了解、热爱广西的民族音乐。
四、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课堂的实践初探
广西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还是占很大的比例,各地方的音乐教材也都加入了乡土材料,音乐教材的编写者努力地坚持弘扬民族音乐从中小学的民族音乐的教育开始的方针。建立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音乐观,在音乐教学法上要注重与民族音乐的结合。
广西的少数民族众多,在相关的民族文化背景中,本民族音乐更容易感染学生,为广大学生所接受。要从音乐欣赏教学入手,把民族音乐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努力提高中小学生民族音乐素质。在音乐欣赏课堂上,通过引导他们学习一些带有典型广西民族风味的歌曲:如《壮乡美》,在灌输民族音乐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民间音乐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的道理,使孩子从心理上崇拜民族音乐,提高对民族音乐的感情。让学生结合所欣赏的音乐讲讲本民族音乐的发展史,引导学生去领会民族音乐的精髓,对这些民族音乐创作根源的追溯,会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由衷的热爱之情。有了这样美好的感情,就会对学习民族音乐产生浓郁的兴趣,为学校进一步实施民族音乐教育打下浓厚的情感基础。
音乐教学法一向提倡创设多种情景、提供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民族音乐教育也应如此,采用以感受体验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音乐课堂上应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唱、奏、演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而且有内在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与广西的民族音乐面对面地接触,品尝民族音乐的“原汁原味”,使民族音乐中蕴涵的伦理道德、人间真情、人文境界、民族尊严等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李晓蓓著.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对建立民族音乐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