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2: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生家庭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现状
由于城乡结合部的所在的区域位置特殊性,导致其家庭教育状况最为复杂。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不如身教”。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家庭教育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成为当前教育大系统工程中基础工程。经多年的观察、调研发现,城乡结合部的家庭教育现状确实存在很多令人堪忧的地方:笔者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发现,当前城乡结合部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顺其自然”型。这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因响应国家政策,大量独生子女出生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更多的家长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文化水平的局限而无耐放弃。也有的家长是出于前面我们所谈到的城乡结合部的优越感而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具体表现为:第一,“长辈家长”现象普遍。很多家长因其工作等原因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上辈人”。长辈们“含在嘴上怕化了,托在手上怕掉了”的“疼孙”思想,使得这些孩子多数缺乏生活自理经验,缺少自我管理能力,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少不良行为和习惯,就是在“爷爷”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慢慢滋养的。第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期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能人,却不能说服自己的孩子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第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意识让很多城乡结合部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顺其自然,“我不是也没受过多少教育吗,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我还不是混的不错吗?”这样的想法使得这里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但这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做法。“简单粗暴”型:这种类型的家教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家长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家长既想教育好孩子,又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当子女有错误就恶语相向、拳脚相加。这样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内心封闭、心灵受损。孩子对家长持敌对态度,形成代沟,也同时造成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家、校、社会三位一体在工作中采取相应对策。
三、学习负担重的主要因素
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成因复杂,既有内在的个体原因,也有复杂的外在社会原因。大致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1)不可否认的现状是城乡结合部学校数量和城区相比要少,优秀的教师向城市中小学流动,剩余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偏低,但城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形成的合力造成两者之间升学率有着显著的差异,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为迎头赶上,往往忽略教育规律,拔苗助长这也是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试想这些教师业务能力差,课堂教学效率必然高不了。再加之不加选择地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重复的试题训练、低效的练习是孩子学习负担加重的重要源头。(2)唯分数论的高考指挥棒影响。不少学校教育是冲着成绩和分数去的,是一种基于工业化的教育方式,社会需要高分上名牌大学,指挥棒指到哪,哪里就是跟谁蜂拥挤上独木桥,因此学校就被深深地烙上了工业化的印记。学校变成工厂,教师是流水线,学生则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3)社会、家长背后推手,是造成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外部原因。这些孩子的家长往往把残酷的社会竞争过早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学生学习负担重的原因,已经由过去单纯的学校单边行为演变成学校和社会的双重高压行为。有调查称:67.8%孩子认为让自己参加文化课补习班是家长的意愿,根本不考虑自己是否喜欢都必须参加。
二、重视经济支持,轻视亲身教育
现在很多延边朝鲜族的家庭缺少亲情和学习的氛围,家长整天忙于挣钱,严重忽视了对孩子的亲身教育。采访中家长会说:“想教育孩子但是没有足够的知识,也没有科学的方法”,要不就是没有时间。还有的父母不上进,生活不规律,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整天沉迷于享乐,却又严格要求孩子要按时起居,讲究卫生,好好学习,如果不听自己的话,就对孩子动手打骂。在这种家庭中孩子容易脾气暴躁、性格偏激。还有很多朝鲜族家长出外打工挣钱,使孩子缺失了父母的管教,缺少现实的约束力,没有父母日夜深情的滋润,这已经导致留守学生在心理健康即性格、情绪、意志品质、情感理想、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偏差。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有些留守儿童逐渐形成了胆小、孤独、抑郁的性格,他们一遇挫折就会情绪低沉悲观。但强烈的自尊心又往往与自卑感相伴,他们自尊心极强,极具反抗性,会马上反抗对自己不利的言行,对别人的建议不会采纳,并且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心理和猜疑心理。儿童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家庭教育监管基本丧失的情况下,无法在学习与娱乐上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由于在韩国人们即使文化不高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致使留守儿童对学习没有多大兴趣,对知识并无渴求。更有甚者认为即使不用读书也可以像父母一样出国赚钱,比国内收入要高很多,因此这些学生并不去认真接受学校教育。
2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在中职学校中,家庭教育不良率观察组为71.1%,对照组为36.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主要表现为:
(1)家长文化程度不高;
(2)家长教育观念不正;
(3)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4)家长心理健康状况欠佳;
(5)家长的行为习惯不好;
(6)亲情缺失。除家长的文化程度外,观察组在其他5个方面均比对照组差(P<0.01)。
3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笔者访谈部分学校的政教处(学生科)和团委负责人、心理辅导员、班主任、个别学生及家长等,了解了违纪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分析学生违纪大致与下列因素有关。
3.1家长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
调查结果表明:86.6%的违纪生父母文化程度偏低;57.3%的违纪生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到学校就是混日子”“、不要求学习多好”等;有85.3%的违纪生家长常采用溺爱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否定型等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很少用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长由于文化素质低、教育能力差,过分依赖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缺乏责任意识,认为孩子在校的一些违纪行为都是些小问题,不能给予及时纠正,放任和纵容孩子。
3.2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行为习惯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直接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有67.2%的违纪生家长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72.0%的违纪生家长行为习惯不好,表现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经常发生违背社会公德的不文明行为等。有些家长自身有不良嗜好和习惯,崇尚金钱,热衷于玩乐和享受,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形成了贪图享乐的不良行为。
3.3亲情缺失是造成孩子行为习惯不良的主要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58.2%的违纪生来自留守家庭或单亲离异家庭,有些是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在金钱上一味满足孩子,这类学生常常带着一帮人吃喝玩乐,以此满足他们在家庭中缺失的重视和关爱。有相当多的家庭因婚姻变故或家庭不和谐,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温暖和关爱,导致他们经常出现违纪现象。
4对策
笔者从事中职班主任和心理咨询工作20多年,接触了不少的违纪生,结合本次违纪生家庭教育的调查和访谈,从学校和家长的角度对中职违纪生的家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4.1构建完善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实现家校有效合作
作为学校,应建立由校领导、学生科等科室负责人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违纪生家庭教育指导团队,采用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和通讯网络指导三位一体的指导形式,对家长进行定人、定期的指导,构建违纪生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实现家校有效合作。对外地中职生,具体可采用家庭访问、在校接待、个别或集体咨询的方式,除定期开办违纪生家庭教育指导班外,还可以利用QQ群、电话等对家长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指导,使家长懂得科学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孩子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从而成为学校教育有力的支持力量。对于缺乏教育能力的家长,还可结合家庭教育案例,运用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进行个别指导,以提升其实际教育能力。
4.2自我反思家庭教育,建立新型亲子关系
作为家长,针对孩子出现的违纪行为,必须进行自我反思,改变自己原有的不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积极配合学校,把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过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甚至可以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在平等的基础上多去发现和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积极主动地朝好的方向发展,建立新型亲子关系。
自从改革开放施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以来,社会分化加剧、收入差距扩大就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一个不诤的事实,这种社会分层、贫富分化的现象直接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和不公平。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1997年全国高校并轨招生以来,教育的产业化发展使来自边远地区、农村或城市失业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不断被边缘化,成为高校中引人关注的弱势群体。据统计,在一般的高校中,贫困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10%~20%,其困生的人数占5%~10%。如此庞大的贫困生群体及其举步维艰的大学生活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它直接关系到高校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1 问题的提出
当前,为了“不让一个贫困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补偿性资助政策,主要内容是以“奖、贷、勤、助、补、减”为主的经济援助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帮助贫困生克服和消除经济上的困窘,这一经济援助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决了部分贫困生的燃眉之急。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经济援助并没有覆盖到所有需要援助的贫困生,而金钱所散发出的迷人光芒也不能完全满足贫困生的需要,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仅有补偿性的经济援助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发展性的教育支持。
教育支持与“教育援助”、“教育救助”等概念相似,指的是“国家、社会对弱势人群在接受教育上的帮助与扶持”[1],它既包涵了物质上的支持,如现行的以“奖、贷、勤、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援助体系,也包括知识、信息的支持,如对贫困生“一对一”的学业指导,还包括心理、情感上的支持,如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贫困生组成的学生组织等,传达的是对贫困生的关爱和鼓励。由此可见,“教育支持”的内涵是丰富、立体的,它摒弃了单一、僵化的贫困生资助模式,创造性地整和各种可能的资源,想贫困生之所想,做贫困生之所需,使其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培养他们参与竞争的能力,为贫困生的大学生活提供了生活的基本保障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实现“教育支持”的多种可能呢?这里,我们将借助Neil Gilbert和Paul Terrell对社会的福利政策进行分析的框架,在《社会福利政策导论》的分析框架中,主要从四个选择维度来进行表述,即:何为社会分配的基础?何为所分配之社会福利品的类型?何为提供这些福利品的策略?何为这些福利筹集资金的方式?[2]把这一分析框架运用到教育支持上,即是谁得到教育的支持?支持什么?如何支持?也就是分析教育支持的对象、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了,即贫困生教育支持的认定、内容和途径的问题。
2 科学构建贫困生教育支持对象的认定模式
当我们在一网情深地讨论教育支持的资格问题时,Neil Gilbert和Paul Terrell提醒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谁真正受益?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资格与准入是不完全对等的。为什么出现这个状况呢?Neil Gilbert和Paul Terrell认为:首先,那些符合条件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资格;第二,那些符合条件的人可能无法受益;第三,那些符合条件的人可能对它无动于衷[3]。第一个问题反映的是资格与意识之间的缺口,经常是宣传不力或者沟通无效的结果。从现实来看,上至政府,下到各级各类学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贫困生给予了包括经费资助在内的大力的教育支持,但令人遗憾的是,除了政策制定者之外,部分教育支持政策还不为人所知,尤其是贫困生分布最广的边远地区和农村山区,人们对国家教育支持政策还知之甚少或者是一知半解,并最终导致儿女们贻误了上学的最佳时机,只好重蹈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命轨迹,并最终导致了贫困的代际传递。第二个问题的出现是指由于其他的一些原因致使符合资格的同学无法获得教育支持。这种情况在学校中也是屡见不鲜,有的贫困生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够优秀或者是资助名额有限而被拒之门外。第三个问题是指符合教育支持条件的人不愿意接受帮助。这其中有出于自尊心的缘故不愿意接受他们认为低人一等的帮助,当然也不排除有的贫困生自立自强,希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自己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在Neil Gilbert和Paul Terrell看来,社会福利政策设计中这个问题备受关注:谁有资格领取福利?只有确定好资格的标准,才能保证社会福利政策设计的科学性。同样地,我们做好贫困生教育支持的前提是:谁有资格获得教育支持?即谁是贫困生?Neil Gilbert和Paul Terrell告诉我们,必须从需要的角度来确定资格,才能保证把教育支持用于那些最需要的人群。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审核的需求,我们对贫困生的认定要以家庭及本人经济收入的调查与核实为基准。要认真做好调查与核实工作,一方面需要国家统一构建一个较为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贫困生标准,使各级政府、民政部门、各类学校在认定贫困生的时候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贫困生的证明材料,避免了人情认定与不当认定,把有限的教育支持分配得更为有效和公正。另一方面,各类学校在认定的具体过程当中,也要克服由老师单方面认定的局限性,充分动员广大学生的力量,让学生参与到认定的工作中来,借用学生的慧眼来有效的认定最需要帮助的同学,往往会增强认定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3 大力丰富贫困生教育支持的内容
正如上文所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单一的经济资助,教育支持的内容是分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立体式的资助模式。概括地说,我们可以将教育支持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上的支持、精神上的支持和服务上的支持。这一立体的教育支持模式从经济、情感、知识、能力和社会技能等方面多管齐下,形成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支持模式,为帮助贫困生真正脱贫提供有效的保障。
3.1 物质支持是贫困生教育支持的基础内容,它主要体现在国家对贫困生的经济支持上。
目前,全国各高校初步形成了以“奖、贷、勤、助、补、减”为主体的综合经济资助体系,解决了一大批贫困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使他们能够安心、放心、用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深入剖析现有的资助体系,我们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如资助经费总额不足、助学贷款的信用制度亟待建立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完善现有的资助体系。资助经费额总额不足是限制资助体系良好运作的瓶颈,对此,除了国家和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外,也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的力量,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各种基金会参与到资助工作当中来。助学贷款现已成为学生资助的主渠道,解决了大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与此同时,信用还贷的问题也随之浮出了水面,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还贷,造成了不良信用,很多银行担心贷款的安全性问题而降低了贷款的积极性。
3.2 精神支持是贫困生教育支持的重要内容。贫困生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他们更需要一种积极的鼓励和温暖的关怀,从而摆脱精神贫困的现状。
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贫困生普遍存在着自卑、怨恨等消极的负面情绪,需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树立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与此同时,学校要大力营造团结友爱、相互关怀、真诚接纳的良好氛围,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积极作用,组织针对贫困生的活动,使其在得到温暖关爱的同时,建立起更加广泛的社交圈子,从而拓展他们的社会资源。此外,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受到广泛关注,一般情况下,贫困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产生失落、孤独、自卑、悲观、焦虑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此,国家、社会、要大力营造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轻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学校要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心理定位。
3.3 服务支持是贫困生教育支持的核心内容。
贫困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地区和贫苦山区,恶劣的学习环境和短缺的学习资源使他们在个人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的培养方面先天不足,这一点在贫困生就业的时候得到突显,我们发现,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是不诤的事实。正因为如此,为贫困生提高综合能力而提供的各项服务支持是新世纪贫困生教育支持的全新标准和核心内容。学习成绩方面,有的贫困生由于经济压力过大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忙于做兼职赚取生活费而耽误了学习时间。对此,学校要组织相关老师或高年级的同学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切实帮助贫困生搞好学习工作。在人际交往方面,部分贫困生由于自卑心理外加经济上的窘困,较少参与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交往圈子狭小,与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不足。对此,学校要努力开辟贫困生交往场地,组织贫困生群体与外界进行交流,为贫困生创造走向他人、走向社会的机会。在一些实用性技能培训方面,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较少接触电脑操作、外语实践等高成本技能的培训机会,缺乏一技之长,难以胜任工作需要。对此,学校要专门开设相关的辅导班,着力提高贫困生的各项实用技能。此外,学校还应大力开发、不断开拓勤工助学这一良好的服务支持平台,深度挖掘勤工助学岗位的育人功能,着力培养贫困生的基本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4 积极开展贫困生教育支持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确定了教育支持的对象,明确了教育支持的内容之后,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之出现:如何实施教育支持?实施教育支持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在具体实施教育支持的过程中,全国高校根据各自的地域特点,结合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采取了很多富于创新性的思路,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在此,笔者将结合这些富于创新性的工作方法,简要谈谈实施教育支持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1 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和谐”之人,教育支持工作亦不例外,它在帮助学生摆脱经济困难的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诚实守信、敢于面对苦难生活的真正的人。以助学贷款为例,针对部分贫困生由于不清楚教育助学贷款具体条款和政策意义而出现不按时还贷的现象,学校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强化学生信用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明礼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有的学校还开展了针对贫困生的社团和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自强自立、历练人生、爱心奉献、回报社会。
4.2 物质帮助与精神关怀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支持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经济扶持,还涵括了对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和关爱。来自社会底层的贫困生在花花校园里面时常会感到自己低人一等,觉得自己的言谈举止和社交能力均不如人,这种心理的“泛化”会使他们逐渐“边缘化”,成为校园中的“边缘人”。对此,学校要努力营造和谐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使贫困生摆脱精神上的“贫穷与孤独”,更加充分地融入大学生活当中去。针对部分学生因贫穷而导致的心理失衡与价值错位,学校也要给予及时的心理援助和人文关怀。
4.3 援人以“鱼”与援人以“渔”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贫困生经济的帮助只能缓解他一时的饥渴,度过暂时的难关,而教会他们实用的技能技巧,却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高质量就业,为他们未来的腾飞提供充足的动力。所以,我们在援人以“鱼”的同时,还要援人以“渔”,为贫困生提供知识技能上的帮助。浙江大学就推出了一个旨在提高贫困生个人能力的学生实践计划,通过申报并完成教育实践项目,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贫困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引论(引言)、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
引论(引言):简要说明本项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本项研究的前人研究基础,及其深入研究方向、技术手段。
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毕业论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论文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涉及到计算内容的数据要求准确。
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一)1、(1)①……。(可根据具体学科要求而定)
2、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着作名录。参考文献要写明作者、书名(或文章题目及报刊名)、版次(初版不注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序号使用[1],[2],[3]……。中译本前要加国别。
示例:[序码]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迄页。[1]张晓风。中国经济状况,北京:经济出版社,1983:3、论文的结构与行文(1)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论)三段式的逻辑结构为论文的基本构成原则。
(2)论点:是作者对题纲研究后产生的见解、主张和思想。论点要有鲜明的立场和思想性,必须符合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一般要有一定的新意和针对性。
(3)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观点真实性的根据,为此,要求所用论据要真实充分、典型。用社会实践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语言类论文原则上要以原文的语料为论据。
(4)论证:是作者用证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求论证准确、适当,论文过程应有符合逻辑,科学、严密、有力、表述严谨,准确。
(5)毕业论文说明方法:应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可采用分类、举例、描写、比喻、对比数字数据等方法。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依据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社会对幼儿园教学的质量慢慢开始关注,也对教师教学方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过渡工作尤其的重要,作为幼儿教育的终结阶段和小学教育的启蒙环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我国教育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形势下,教师需要树立现代科学的教育观点,掌握好幼小过渡工作的火候,不仅要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铺垫工作,还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享受幼儿时期的快乐时光。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过渡;策略
幼小过渡问题是幼儿园、小学和家庭三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儿童走出幼儿园、跨入小学校门,是其成长中的一次重要的“生态转变”,不仅意味着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变,而且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与环境,要适应新的同伴和教师及新的交往方式。
一、掌握好幼小教育有效过渡的依据
要想做好幼小教育过渡工作需要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准确地找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解决幼小教育过渡工作中的主要矛盾。部分教师和家长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过渡的问题上存在严重的误区,认为提前让孩子接触英语、诗词、汉字、算数方面的知识能够缓解孩子进入小学的压力,在接受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有关的调查研究指出,孩子进入小学的主要难题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不是对知识面的掌握。儿童在刚进入小学时,在学习方法、交流方式、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习环境等方面会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与自己之前所接触的事物存在明显的断层。幼小教育过渡工作需要从这几个着重点入手有针对性解决主要矛盾。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启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养成专心听讲、做事认真、不懂就问的行为习惯,让幼儿慢慢接触小学的教学方式以及周围的环境,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树立幼儿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独立自主的意识。
二、把握好幼小教育有效过渡的尺度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有效过渡就是在为幼儿接受小学教育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还要让幼儿拥有此年龄段本该有的幸福和快乐,使幼儿有足够的空间释放自己天真的本性。不少幼儿园没有掌握好幼小过渡的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片面性的教学行为,如,在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昀后一个学期,从作息时间、教学内容方面强制性执行小学的要求;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幼儿其他方面的成长;将小学的教学方式照搬到幼儿园中。幼儿园应该采取适合此年龄段幼儿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一些比较基本的知识,为幼儿创造一个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快乐童年。幼小过渡不是生硬地照搬小学教学模式,而是适度地进行过渡,令幼儿从幼儿园教育轻松地过渡到小学教学环境中,让幼儿在思想认识、交际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适应新的环境。
三、长期的养成教育应与关键期的入学教育相结合
幼小过渡工作,大班是关键,长期养成教育是铺垫。幼小过渡要从幼儿入园的那一刻开始,而到了大班要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要将此项工作有机地、自然地融入幼儿园教育工作之中,而不能盲目地向小学靠拢。应将有关认识小学、体验小学生活、调整作息时间、知识准备等方面的内容放到大班来进行。例如,幼儿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幼儿逐步养成了独立整理和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小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幼儿园可以尝试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值日生、小组长等,并通过游戏、设置情景让儿童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逐渐培养儿童的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小班阶段,可以尝试让孩子回家把学过的儿歌朗诵给家长听。中班阶段,可以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老师交给的任务转达给家长。大班阶段,可以让幼儿回家自己创编故事由家长记录后带到幼儿园,或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做一件小制作等,让孩子养成每日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大班是幼小过渡的关键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入小学学习的强烈愿望,帮助幼儿做好习惯、能力、知识与经验等方面的充分准备。如增加大班幼儿“入学预备期”评价项目,以入学愿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生活能力等要素为评价内容,让幼儿在评价中体验成长、成功的快乐;可以实施“走班制”教学,逐步扩大师往的范围,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另外,应注重科学调整大班幼儿的作息时间,帮助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减缓幼小过渡坡度,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四、幼儿园与小学配合,幼儿园与家庭合作
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尚不够充分,存在重复教育或教育脱节的现象。幼儿园与小学的配合是幼小有效过渡的重要方法。幼儿园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初步熟悉小学的环境,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情况,使幼儿萌发入小学的愿望。幼儿园应该与小学建立互访课堂、互动教研的制度,促进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相互了解,使幼儿园的单向过渡变为幼儿园与小学基于儿童发展需要的双向准备。在幼小过渡的过程中,家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过渡观念,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园可以针对幼小过渡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形式的大班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请专家给家长介绍如何做好幼小过渡工作。教师要围绕幼儿园实施幼小过渡活动的内容,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还可以组织家长沙龙,邀请大班中做教师的家长现身说法,为家长答疑解惑。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家长的认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让家长能够意识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仅是知识方面的准备,还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通过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实现幼儿的平稳过渡奠定基础。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过渡的有效性关系到社会对幼儿园教学的评估,以及幼儿园今后的发展,影响着今后的教学质量。因此,幼儿园和小学之间一定要做好交流工作,关注幼小过渡工作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是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探索和研究目前日益严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基本条件。然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根据调查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依赖心理:当前,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缺少独立意识,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
2.自私狭隘心理: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3.易怒心理:所谓易怒就是指容易冲动、急躁,爱发脾气,喜怒无常,报复性强,常有干危险、愚蠢事的冲动,事后冷静下来又后悔。
4.逆反心理:一些学生对外界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
5.嫉妒心理:这是一种恐惧或担心他人优于自己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重点中学的学生尤为明显。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外界的客观因素。概括起来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二是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三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因素
从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家庭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终身学校。通常情况下,家庭内部成员关系和睦融洽,孩子性格开朗乐观,适应环境的能力会更强。
(二)社会负面因素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另一方面,影视宣传、文化娱乐随处可见暴富和暴力,计算机和网络又轻而易举地提供给中学生容易成瘾的暴力和赌博的游戏,使他们陶醉于自身价值得到体现的虚无世界中,从而更不愿与世界交往,甘愿独处于封闭之中。在社会大环境下,酒吧、游戏机房以及随处可见的网吧等等,极大地影响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家庭教育方面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优点和长处。通常血缘关系使子女对父母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与亲切感,父母的喜怒哀乐时刻感染着子女,他们之间的心理相通使子女时刻受到父母的不自觉的影响,从家庭教育的影响途径和方式来看,家庭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使子女通过耳濡目染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有严密计划和系统性的正规教育。
(四)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应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坚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对少数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应耐心的启发诱导,而不能动辄批评指责,甚至把他们当成典型的例子张扬,致使这些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
(五)社会环境治理方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3B-0024-01
对蒙古族中小学生来讲,蒙语是母语,母语的学习和了解直接关系到他们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了解,甚至关系到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因此,在小学蒙语文课堂中除了讲述书本知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蒙语文的兴趣是关系到蒙语文教学的改进,甚至关系到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要想实现中小学蒙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调试。
一、蒙语文课堂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母语之情
目前,蒙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学生失去母语语境,失去学习蒙语文的兴趣爱好。在社会现代化和各类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逐渐失去本民族文化传统。在此社会环境中,孩子们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成为很多教师、家长担忧的问题。在小学蒙语文课堂中主要表现为,学生不懂得某一词语的意义,学习主要靠死记硬背;平时的作业中错别字较多,甚至不会组词、造句等。在蒙语文教学中改变这类现象的主要方法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对蒙古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爱好是人类学习知识的出发点。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好学习,不管耗费多少时间与精力也达不到认识与领悟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蒙语好的主要方法在于:
(一)把握蒙语文教学与蒙古族历史、文化教育之间的联系
语言文字是基于蒙古族历史文化、生活实践的,离开蒙古族生活实践,离开蒙语语境,蒙语文教学将会变成枯燥而难懂的课,就会导致对蒙语文学习的排斥。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通过讲故事、学生互动等办法,尽量多讲述蒙古族历史文化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对蒙语文课的兴趣。在课堂中应该多用图片展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课文,避免死记硬背。
(二)蒙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重视课本知识的预习。预习是形成活跃性课堂的重要基础。要给学生留思考、观察的作业,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索的能力。作业内容要联系课堂内容的同时,注重趣味性。在课堂中,首先提问作业,了解学生对课程有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之后,按照学生的认知情况制定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中以学生讲述观点为主,教师及时纠正错误观点,归纳课堂知识,引导学生,培养正确认识。通过教师和学生互动,活跃思维,形成有积极感染力的课堂环境。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学生对蒙语文课的兴趣爱好,才能培养学生喜爱母语和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情感。
二、蒙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中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期,是个人形成人生观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是形成责任感的重要阶段。培养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中小学蒙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内容。蒙古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蒙古族孩子们是蒙古族的文化继承、发扬者。因此,蒙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观念,这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乃至国家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尊老爱幼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从小就培养这种观念。当然,对于中小学生培养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能仅仅靠蒙语文课堂,也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而是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校是比较系统的灌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的地方,它能够系统地把知识传输给孩子们。但是,在新时代,学习成绩好已经不是判断“好学生”的唯一标准。所谓好学生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学校老师平时主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意识中学生形成 “只要好好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就无所不能”的思想观念。在这种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家长教导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其余的啥也不用做。”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很多聪明、优秀的孩子成为“书呆子”。他们不懂得承担责任,不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如何适应社会,连自立能力都没有。这样的孩子是片面发展的人,不符合“四有”青年的培养条件,跟不上时展需要。而这也是现代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学校应该定时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了解,共同关注与培养孩子们的能力。注重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家庭教育,从小培养责任与担当的精神、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白玉莲.浅谈小学蒙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教育视野,2010,(4).
关键词 上海市 中小学生 武术学习动力
对上海市中小学生武术学习动力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中小学生的武术学习动力的整体水平不高。上海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动力较弱,但实践动力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武术学习整体动力的水平,改善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正向不一致的状态。调查结果还发现,上海市中小学生的武术学习动力与不同的习武情况和武术学习水平有明显关系,随着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不同武术水平群体的武术学习动力也随之提高。上海市中小学生的武术学习动力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整体的武术学习动力水平要高于女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的武术学习动力没有性别差异,中学阶段男生的武术学习动力水平要高于女生。上海市中小学生的武术学习动力水平因年级的高低存在明显差异,呈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武术学习动力逐渐下滑的趋势,武术学习动力各指标的水平都相应地下降。从上海市中小学生武术学习的总体情况可以看出存在的不少问题,下面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对上海市中小学生武术学习动力的影响做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并就如何提高中小学生武术学习动力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武术学习的个人因素
从学习武术的不同情况来看,普通中小学生的武术学习主要在学校里进行,而且要求低、时间短、没有课后的延续,平时的健身活动也不涉及武术,也没有展示和比赛的机会。而体校里的学生不仅要在学校体育课上要学习武术,而且武术训练的要求高、周期长,有的学生还要参加一些校内外的武术表演和比赛,武术学习活动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占有一定比重。在诸多因素的潜移默化和推动作用下,他们的武术学习动力比较高。此外, 被访谈的中小学校长中有60%的校长认为,兴趣是学生武术学习的主要动力,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手段激发武术学习兴趣。因此,增加武术的学习课时数、落实武术教学、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开设课外武术兴趣班,提高武术健身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提高武术学习动力。
二、武术学习的家庭因素
武术虽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但由于武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导致了人们对武术价值认识的不全面和片面。在访谈的过程中,80%的校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武术的影响很大,但有些家长认为学武术“会影响学业”,学武术“没有用”,甚者认为学武术“会长不高”等,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武术训练。他们并没有看到武术学习对人良好的品德、意志、行为的塑造,对身体健康水平和素质的全面培养。武术必须要在人们心中重新塑造科学、育人、树人的教育形象,改变以往一些错误观念,从而提高父母对武术学习的认可度,在学生的武术学习活动中起正面的影响作用,推动武术的学习。
三、武术学习的学校因素
(一)完善武术教材,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从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愿意学习的武术内容与武术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存在分歧,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降低。不少校长提出武术教材要适应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愿望。因此,必须完善武术教材,教授学生乐于学习的武术内容,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武术学习的动力。至于性别的差异造成的武术学习动力的落差,也要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找到适合于不同性别学习的武术教材,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也可以提高学生武术学习的动力。
(二)完善武术教法,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
众所周知,武术教材和教师水平的局限,武术的教学方法一直没有更多的突破,主要还是延续体操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不能充分体现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不能给学生以一种不同于其他外来体育项目的感受。因此,体现武术作为传统体育的特点,需要完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和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
(三)定期组织武术教研,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武术水平
从武术专业教师的师资比例上来看,不断地对体育教师进行武术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即使是武术专业的老师,若方法不当,也不能很好地胜任武术教学。一些校长认为,加强课堂的武术教学首先要从教师培训入手,做好教师的武术技能培训。教育主观部门应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务培训,定期组织武术教学方法的研究活动,并进行武术相关技术的培训,只有双管齐下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术水平,才能提高学生武术学习的动力中教师因素的水平。
(四)落实武术教学的基础上开设武术拓展课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学习过武术的学生武术学习动机水平要高于没有学过武术的学生,而且随着武术学习水平的提高武术学习动力水平也随之提高。但武术课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有些学生在问卷中表示从来没有学过武术。因此有的校长就认为有必要加强学校、中层、教研组三级管理,加强武术教学落实的检查与监督,才能促进武术教学,提高武术学习动力。因此,落实武术教学,加强武术教学,并积极开展课外武术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习武水平,可以提高武术学习动力。
(五)营造武术学习的氛围
武术课是武术“学”的过程,而“习”则是要求在课外延伸课堂的教学,进行自我锻炼和提高。给学生搭建展示武术学习成果的平台,提供给学生比赛和展示的机会,可以促进学生的课外武术学习,提高武术学习的质量、激发武术学习的动机,进而提高武术学习动力。
四、武术学习的社会因素
影响武术学习的社会因素有很多,有传统观念、价值取向、文明程度、经济水平、政府行为等等,这些因素对学生武术学习的影响并非都是显而易见的。但一些因素会直接对武术学习起到推动作用。例如电影“少林寺”的公映,曾经激发了多少人投入到了武术的学习中去;李小龙的电影,让多少外国人从此喜欢上中国武术,并不远千里来华习武。又如在上海的初中升学考试中把武术列为升学考试的内容,促进了学生的武术学习。通过政府的导向,完全可以推动武术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武术学习动力。如今,电视、互联网这两个传播媒介基本上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作为武术传播的媒介,能够广泛的传播武术,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武术,在传播媒体议程设置的作用下接受武术教育,提高武术学习动力。反观如今媒体对武术教育的边缘化,除了电视剧中戏剧化的武打场面给人以感官刺激外,我们很少在电视媒体上看到关于武术教育方面的内容。因此,从发展公益教育事业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角度,制作武术健身节目、武术知识宣传栏目,多角度宣传武术的教育价值和健身价值并定期地进行播放,可以让人们正确地认识武术,提高武术学习动力。
五、小结
武术学习动力是多方面力量包括正面、负面、积极、消极、内部、外部等力量综合作用而产生的。从调查结果发现,上海市中小学生愿意学习武术,但武术的学习却缺少平台、家长不支持;武术教学的实施是武术学习重要的推动力,教师水平、教材的吸引力等原因削弱了此方面的动力;武术的传播对中小学上海市中小学生生武术学习的促进作用不够。调查结果凸显出来的问题反映出了上海市中小学生武术学习的现状,同时也为今后如何提高上海市中小学生武术学习动力指出了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潘月俊.点亮心灯——小学生学习动力训练营活动纪实[J].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5.3:58-60.
[2] 马文刚.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及转变对策[J].基础教育论坛.2011(4):41-42.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我校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协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心育水平。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协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协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①征定并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②请进来,2007年7月我校请山西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刘丽老师、2008年9月请太原电视大学的张奠石校长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③走出去,2007年5月和2008年8月我校派专人到北京和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2008年10月校领导亲自参观心理教育示范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是让教师学习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自身素质;二是掌握协作心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协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2.通过参与活动和针对性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我校主要通过每年落实“421”工程。即:4次家长培训会;2次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1次家长开放评价。
首先,每学年初要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参与教育的情况,及时捕捉信息。通过汇总,了解家长参与情况,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①对家长所存在的心育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②组织专家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现场解疑。如:我校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对全校家长进行专题讲座,随后进行了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2008年请“知心姐姐”报告团的老师对全体家长进行赏识培训;③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④请学校的部分教师、优秀家长介绍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夏燕萍和袁巧荣分年级与家长进行座谈;2008年5月邀请长治好家长周大淇对全校家长进行经验交流;⑤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如:每年5月的体育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设置了父母和孩子、父或母与孩子的项目;11月读书节,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成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协作。
(二)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聆听了长治优秀家长周大淇的经验介绍后,家长写心得交流讲座感受。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2008年11月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代表座谈会,让家长学校的成员来到学校参观校园、学校的设施设备、参加学校学生的早操、进到教室听教师授课,并和校领导座谈等;2007年5月,校长、心理教育的两位专家和学校单亲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就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指明方向。
2.家访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渠道,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如:2008年9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师集体家访大行动,全校教师家访一位结对的学困生和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和家长的讨论、了解,共同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英语节家长参与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有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程正方 《学校管理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8
2、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02.8颁布
3、沈贵鹏载《教育研究》 《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 2002年5月刊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我校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协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心育水平。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协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协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①征定并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②请进来,2007年7月我校请山西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刘丽老师、2008年9月请太原电视大学的张奠石校长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③走出去,2007年5月和2008年8月我校派专人到北京和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2008年10月校领导亲自参观心理教育示范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是让教师学习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自身素质;二是掌握协作心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协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2.通过参与活动和针对性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我校主要通过每年落实“421”工程。即:4次家长培训会;2次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1次家长开放评价。
首先,每学年初要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参与教育的情况,及时捕捉信息。通过汇总,了解家长参与情况,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①对家长所存在的心育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②组织专家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现场解疑。如:我校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对全校家长进行专题讲座,随后进行了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2008年请“知心姐姐”报告团的老师对全体家长进行赏识培训;③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④请学校的部分教师、优秀家长介绍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夏燕萍和袁巧荣分年级与家长进行座谈;2008年5月邀请长治好家长周大淇对全校家长进行经验交流;⑤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如:每年5月的体育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设置了父母和孩子、父或母与孩子的项目;11月读书节,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成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协作。
(二)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聆听了长治优秀家长周大淇的经验介绍后,家长写心得交流讲座感受。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2008年11月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代表座谈会,让家长学校的成员来到学校参观校园、学校的设施设备、参加学校学生的早操、进到教室听教师授课,并和校领导座谈等;2007年5月,校长、心理教育的两位专家和学校单亲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就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指明方向。
2.家访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渠道,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如:2008年9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师集体家访大行动,全校教师家访一位结对的学困生和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和家长的讨论、了解,共同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英语节家长参与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有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程正方《学校管理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8
2、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8颁布
3、沈贵鹏载《教育研究》《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2002年5月刊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0-0061-04
当前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沟通方法局限
1.传统家校合作活动局限
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电话或短信等是最常见的学校与家长交流沟通的途径。家长通过参加家长会了解学生在班级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校的学习情况,在家长会上教师有时也会邀请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经验和心得。家长开放日通常是在指定的一天(或几天)邀请家长来学校听课、观摩、参观,以帮助社会(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家访是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常用方法,但费时费力。目前也有用电话家访代替实际家访的,通过电话和短信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教学安排等,它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访的时间、空间限制问题,但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通讯费用,交流的记录也难以整理和保存。
传统的家校合作活动,因为受到时间、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采取集中宣讲方式交流,一方面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为每位家长提供针对学生个体的具体信息,也没有办法对家长的问题及时反馈,极大地影响了家长与教师之间交流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教师在这些活动中处于组织者和指导者地位,家长正好相反,他们缺乏向教师展现学生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的方法及途径。
2.一般信息技术交流沟通工具使用局限
除了电话、短信外,伴随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出现了一些网络交流工具,如E-mail、论坛、博客等。近几年来,微博、移动QQ、微信已经成为教师、家长手机中常用的交流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实现双向交流,但交流结果难以整理。
(1)QQ群/微信群
QQ和微信的普及,使群创建简单便捷,还能够实现多人文字、图片、文件甚至语音交流,所以QQ群/微信群成为教师进行班级管理、与家长交流沟通常用的工具,特别是在移动终端上,可以借助手机拍照实时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练习)等,同时也实现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但QQ群/微信群的交流讨论结果难以整理,在交流讨论过程中,信息缺乏结构,高度碎片化,无法为每位学习者生成相应的成长资料。
(2)微信公众平台
相比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是另一种常见的信息推送工具,家长通过订阅教师创建的公众号,获取教师在公众平台上的信息,能够实现信息的积累和查询。微信公众号本质上是一种一对多的信息推送工具,不能有效地实现与接收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并且微信公众号的管理与维护必须在电脑端,每日仅能推送一次公众信息,公众号管理者也需要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特别是对信息内容的加工排版能力(微信推送的图文信息)。
E-mail、微博等网络工具的使用,也要求家长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水平。
3.校园网或其他专业数字化交流平台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借助校园网、校园其他数字化平台以及专门的家校合作平台(如校讯通等工具)开展工作。
随着校校通、班班通、堂堂用、人人通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一部分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初见规模和成效,学校有条件利用校园网或相应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开展家校合作,如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具有学生成长空间功能,家长可以登录查看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业成绩,并能在线获取相应年级、学科的学习资源。但当前这些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家长移动访问的需求,特别是其向家长展示的重点内容仍然是学生的学业表现,没有满足家长信息交流的需求,换言之,通过这些平台,学校(教师)仍然无从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即使是校讯通这样专门的家校合作工具,也只是教师作业、活动通知和服务商推送一些教育的心灵鸡汤,还倍受另行收费的困扰。
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一种平等交流,因为教学信息资源传递的特殊性和交流对象的特殊性,交流工具及途径应当满足以下要求:①双向互通,教师能为家长展示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样家长也能够向教师提供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能够支持多种媒体信息类型的组织和。②因为学生家长知识水平和教育背景的差异,家校合作中使用的交流工具通用性要强,要降低使用者的操作难度,最好能实现信息的随时记录和。③交流结果易于整理、查询,公开范围可控,能保障学生空间的隐私,且免费。
微社区及其功能简介
类似微博之于博客,微社区之微同样是在移动环境下传统社区的“微”,是传统网络社区(BBS)在移动平台上的简化与转变。本文所指的微社区是指腾讯公司基于QQ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的面向移动环境(手机终端)的社区。正因为微社区有QQ和微信两种入口,无需注册,所以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摒弃了传统社区中注册等繁琐的操作过程,能够通过话题(帖子)和回复(评论)组织内容和交流。
1.微社区特点和功能
微社区与传统社区BBS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对接了手机QQ和微信公众平台,通过QQ和微信公众号,用户可直接进入社区进行发帖、回复和分享。
(1)微社区改变了单向推送的信息模式
微信公众账号的单向推送信息模式(一对多)影响和限制了其在家校合作中的应用情境,而微社区的信息和回复、评价功能,使教师与家长同时享有了信息双向的功能。
(2)微社区基于移动平台,访问便捷
微社区不用注册,通过手机QQ或微信公众账号可随时查阅和信息,降低了家长的使用难度。
(3)微社区促使用户角色改变
基于话题组织内容,结合发帖和回复,促使用户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向移动互联网信息创造者。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或家长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创建一个话题(帖子),通过这个话题收集整理学生的基本资料。
2.微社区创建方法
微社区有两种创建方法,一种是基于QQ申请,另一种是基于已有的网站社区平台(Discuz!X)创建。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申请创建微社区,都可以将微社区与微信公众号绑定,从而为微社区提供微信入口。
(1)基于QQ申请和创建微社区方法
通过QQ直接访问微社区网站( http:///)申请(现QQ微社区改为QQ部落),按要求填写相应的申请资料,并设置绑定微信公众信号。
(2)基于Discuz!X平台申请和创建微社区
Discuz!X(http:///products/discuz/)是国内一款以社区为核心的建站工具,如果学校校园网是以此设计的,或者你拥有Discuz!X搭建的网站,可以直接利用内置的微信登录插件开通微社区,如图1所示。
这两种方法创建的微社区略有不同,前者不需要用户拥有独立的网站,但创建审核有一定的条件,后者需要独立的社区网站,可以直接创建,并且微社区数据与社区内容同步,本文所说的微社区是利用后一种方法创建的。如果学校具有校园网(或基于Discuz!X开发的网站),建议采用后一种方法创建微社区,在网站上依据班级创建相应的BBS板块为不同的班级提供相应的微社区入口。
基于微社区家校合作的交流途径构建
构建良好的学校与家庭沟通途径,是开展家校合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保障。通过微社区增进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微社区为家长提供家教教育知识指导、学生信息和活动通知,家长也能够通过微社区随时上传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在技术的支持和帮助下,学校在肩负着学生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正在逐步成为具有面向社会和家长服务功能的社会教育中心,家长拥有了更多参与监督和指导学生的教育资源。
1.基于微社区的家校合作平台特点和功能设计
家校合作平台的核心功能在于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双向沟通,并能够对沟通的结果进行整理,生成学习者的成长信息。“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的相互协调,帮助教师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孩子,同时家长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校中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1)平台用户角色设计
把平台的使用主体分为家长和教师,也可以包括学生(但考虑小学生接触互联网和使用移动终端的限制可以忽略)并明确相应角色功能。家长在平台中的需求主要包括:提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或分享经验,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教师的主要需求包括:校园和班级事务等信息,解答家长疑问。无论是家长角色功能需求还是教师角色功能需求,都可以通过微社区的帖子和评论功能实现。学生可以利用博客介绍自己的学习感想和作品等(利用Discuz!X平台的日志功能)。
(2)平台内容管理
微社区在提供信息的便捷性时也同时带来信息的随意性,如果不及时对信息进行整理,会为用户查询浏览带来极大的不便。
微社区内容本身与网站功能同步,可以在网站端口进行二次编辑和整理,也可以为重要的话题(如每位学生的基本信息)创建独立的二维码,提供快捷访问入口,解决信息查询和浏览的难题,并利用微社区本身的收藏功能整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另外,微社区与微信公众号平台绑定,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整理的内容及链条,学习者通过查询历史信息或微信收藏功能实现平台内容管理。
(3)平台使用简便化
为适应移动环境下的家长快速访问,以及家长不同的信息素养水平,家校合作平台操作要尽可能简单。要简化平台注册和信息流程,为平台提供快速入口,微信公众号菜单设置方法可参见https://。
2.基于微社区的家校合作平台功能实现方法和注意问题
基于微社区的家校合作平台是构建在Dicuz!X社区上的移动平台,其核心是微社区的应用,即如何通过微社区实现家长与学校的联接,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由Discuz!X构建生成的微社区,与原论坛内容双向同步,微社区本质上是论坛的移动化,解决了当前网络内容向移动平台转换的难题,并且打通了与微信公众信号的链接通道,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随时登录微社区,浏览、、评价或分享信息。
微社区不仅进一步增强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接,同时还解决了移动环境下用户交流过程中的信息管理问题。
另外,微社区还可以为重要的内容链接生成独立的二维码,用户利用移动端的扫描功能,能随时查看和修订这些内容,在家校合作平台中核心内容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图3所示。所以,在微社区中可为每一位学生创建独立的二维码,在制作二维码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头像置于中间,注意控制大小,以免影响二维码识别,将这些二维码打印贴在任意需要的位置,也可以保存在手机中(要做好命名和二维码标识,方便辨认)。教师和家长通过QQ或微信扫描二维码可以实时查看和编辑学生的基本信息。
微社区解决了校园网社区移动化的困境,并增加微问入口,教师与家长访问指定“学生”内容回复增加新的内容,实现了教师与家长在移动环境下的双向沟通。微社区的构建与Discuz!X平台、微信公众号密不可分,如何实现三者之间的功能互补和配合,解决微社区内容分类、访问权限控制等问题,以更好满足家校合作功能需求,还需要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左东芳.农村初中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马恒懿.家校合作新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席春玲.家校合作理论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4):21-23.
[4]李潇.家校合作虚拟社区的设计与开发[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5]林悦.国外小学家校合作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6]颜丽华.中小学家校合作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
[7]李慧慧.家校合作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8]杨帆.家校信任与家校合作关系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9]王朋娜.班级博客促进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还有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中国社会形态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原始社会开始,上至皇家世胄,下至平民百姓,源远流长的沿续到今日。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举足轻重,而隔代教育的状况、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品质。隔代教育的优劣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今中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深刻变化,家庭规模持续缩小,“空巢家庭”异军突起,隔代家庭显著增加。隔代教育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深刻地改变着家庭教育的现状,广泛地影响着学校教育,并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人的成长,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教书育人,推动社会发展的高度,审时夺势,准确把握隔代教育的利弊;科学探究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最佳配置;主动对接,不断摸索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路径;适应社会和家庭教育变化的现状;狠练内功,夯实素质教育的根基。努力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思路,架起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金桥。
家庭教育主要是做人的教育,而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这样的隔代教育形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老年人大多经受生活的磨炼,人生观稳定且鲜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能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较好的传承给孙辈,例如像勤劳朴实、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拼搏进取等一些美德,能潜移默化地传给子孙,有的甚至能形成家风,形成儿童成长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二是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人生感悟和生活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等相关知识,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他们能自然而然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孩子,让孩子从中获益。三是老人教育孩子的时间充裕,有足够的耐心。祖辈充分的怜爱、责任,在管教孩子时通常比年轻的父母更有耐心,能够细致周到的照顾孩子,帮孩子答疑解惑,不太会对孩子发脾气。四是物质生活条件较好。老人通过几十年的奋斗和积累,从物质条件来看,一般比较优越,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有好处的,加之隔代的爱很浓,老人舍得为孩子成长投资,一般来说对孩子成长在物质方面是能满足的。五是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以及普遍存在的隔代疼的心理,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使得隔代育儿有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加之多数老人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祖辈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是教育孩子的有利方面,然而,由祖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的老人特性不可逾越,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因此,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由于第三代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老人们生怕孙辈出差错,生怕儿女责怪,于是事事依着孩子,处处围着孩子,对孩子的错误也不能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欲望也常会无原则地让其满足。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们又会出面干涉,时间一长,孩子会以为自己是家庭的“主宰”。二是保姆式呵护影响了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责任感、自信心的形成。比如怕孩子被开水烫着,孩子喝水由爷爷倒。出门怕不安全,爷爷总是拉着孙子的手等等。三是祖辈在几十年生活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已成定势,其思维不能伴随社会的发展和及时更新观念,观念相对滞后。在与孩子相处时,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出现的诸如破坏行为、尝试行为等一切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当孩子正兴致勃勃地“破坏”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和批评。影响了孩子们们探究事物的特点的创新行为的养成。四是隔代教育影响孙辈身体平衡发育。首先,在合理膳食、营养平衡方面,老人们往往按照自己的经验行事,不太注意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其次,老人们总是担心孩子着凉感冒,总是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也不爱开门窗通风,造成孩子们体质下降。再则,老人通常腿脚不灵便,怕孩子有个闪失,孩子参与符合孩子天性的活动机会偏少,所以,现在校园里有不少身体敏捷度不高,体质偏差的小胖墩。
综上所述,隔代教育的利弊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扬长避短,不断探究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
众所周知,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共同的责任,只有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然而,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有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或经商,使农村家庭体系发生了裂变,不可逆转地产生隔代教育现象。作为学校,我们就是要从当前教育实际出发,探究家校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的做法:一是把学生的爷爷、奶奶们请进来,办好隔代家长学校。我们利用双休日把隔代家长请进学校里。开展六讲,即,请相关领导讲有关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请教育骨干讲素质教育、新课程教学的目标;请教育专家讲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请优秀班主任讲学生个性发展、品德形成和心理健康养成途径;请优秀隔代家长讲隔代教育的好做法;请班主任教师们给隔代家长释疑解难。通过学习,隔代家长们学会了在和孙辈的生活中扮演好两个角色,即首先我是老师,其次我才是爷爷。让孙辈们对隔代家长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