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12: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商与企业管理论文

篇1

二、构建工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途径

(一)加强管理人员对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人员作为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者和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其必须加强对企业信用度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企业信誉,使企业能够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稳定发展。对于企业管理来说,风险管理是其核心,但对于复杂的风险管理来说,由于涉及专业和众多因素,因此仅靠一个部门无法实现完善管理。并需将企业业务和管理融入到各个部门之中,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建立更加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应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并出台相关准则和奖惩制度约束部门行为,提高各个部门的管理效率,从而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工商管理人员应加大风险管理的投入,建立全方位的工商部门职员之间的协作模式,并且增加企业信誉构建方面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投入,不断加大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服从管理,提升其思想高度,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模式,这是构建工商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企业管理者与企业职员之间共同努力。

(二)构建系统的信用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信息的更新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其效益。风险管理要求管理者具有高超的技能和管理能力,因此,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应在企业内部独立存在,而不是依附或从属于其他部门,并且部门及部门人员的职的调查、分析以及执行。确保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掌控,对待企业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预防政策,如针对企业销售业绩低下问题应全面排查企业人员的诚信问题,针对现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从而使销售人员与财务人员及其他人员之间建立和谐互助的关系,提高工商管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由于工商企业自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构建系统的信用管理部门有助于企业人员建立共同的目标。当然也要求管理人员不断的通过学习或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并重视个人信誉的重要性。

(三)推行资信管理制度推行资信管理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是企业信用管理系建立中的关键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客户资料的收集是重点,只有企业了解客户具体信息,才能以客户为基础推行自信管理制度,构建完整的客户资料管理库,并不断开发新的客户,对客户信用进行调查。也就是说,自信管理制度的推行其主要目的就是获得即时的客户信息,企业可利用合法手段,通过多种方式对企业客户进行调查,了解客户的真实信息。通过建立工商企业的内部授信制度,考察合作客户的赊销条件。正确了解客户的信用额度,并以此作为向客户发放贷款的依据,降低工商企业运营风险。企业可对客户近期及以往的交易记录进行调查,建立专门的审查部门对客户进行追踪调查,确保调查的准确性。

(四)建立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用等级评价客户是企业服务的目标,也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工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来说,其首要目标就是获得客户满意度。要实现这一点,企业应建立客户档案,并对其档案进行分类管理。认真分析客户的品质,信用度以及还款能力等方面内容,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一般,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用等级评价应建立在分析客户需求和整理客户基本信息基础上。客户信用分析可按月或按季度进行,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做出合理的评价。

篇2

1.中小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人才是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并知晓与企业有关的法律的综合型人才。他们的能力主要分为2大部分,首先是理论知识体系部分,不仅要理解当前主要的管理学理论流派的重点理论还要知道当前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并且掌握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如,商法等。其次是技能体系部分,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与语言沟通能力,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管理方法,能够收集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领域的信息并以此做出建议,能够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判断并发现其中的问题。这些均属于工商管理人才的必备素质,但是,由于工商管理人才的专业性非常强,针对不同的社会需求那么培养的重点也会发生改变。具体以那些知识的培养为主还要视市场而定。国企由于规模庞大、生产任务繁重、人事关系复杂导致其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形。即高级工商管理人才起到决定性作用,制定本企业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大量的低级工商管理人才具体负责管理政策的执行,起到一个基层管理的作用。而中层工商管理人才则负责对低级工商管理人才的效率和效果进行监督,收集信息并向上报告以及处理紧急事件。这是一个组织严密各司其职的系统。对于这个系统而言,它所需要的不是有特别思想的管理人才,而是一名良好的执行者。因此,对于国企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要强调其社会性、语言表达和组织以及配合与执行能力。事业单位要从整体上和政策方面对所管辖的范围内的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收集管辖区域内的企业的经济信息以及据此判断当前执行的政策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正式事业单位的这些工作内容,决定了事业单位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好的法律基础,同时也具有较为丰富的经济学知识,要有实际调查的能力。中小型企业来讲,它们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与国企和事业单位有极大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中小型企业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并不突出对某一方面专业的要求。中小型企业的要求与其企业规模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中小型企业的资源非常少,为迅速发展企业规模,它们往往倾向于人员的一专多能。一般而言,一专多能的人才需要昂贵的雇佣费用呈现出人员性价比的降低,但是由于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都是非常细微琐碎难度低的问题,因此,这就降低了对知识的水平高度和技能熟练度和专精度的要求,但是对知识的广度和技能的种类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小型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人员少,因此对企业进行管理时,无需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组织手段,采用已经成熟的方法即可。这就进一步降低了所需人员的知识的需求。中小型企业所需的人员少,但是平均到每名管理人员身上所要做的工作却并不少,因此,管理的效率非常重要,这就提高了管理人员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实际组织经验的要求。由于中小型企业的管理人员管理层面十分复杂,既涉及到高级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又涉及到基层的人事管理,那么,管理人员对复杂信息的处理并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就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能力。这不仅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该工商管理人才的事业发展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2.如何用教育培养合格的中小型企业工商管理人才

中小型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特殊需求对工商管理人才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以往的教学中,侧重的是对国企和事业单位所需人才的培养,对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但是,现在的市场需求促使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包括延长学生的实践时间,增长其相关的工作经验,还包括采用案例分析和模拟情景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其感性认识。同时,学校也应当锻炼学生对工作报告进行总结发现问题的能力。

作者:邹旭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篇3

第一,新开企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一方面企业自身的市场调查受多方面的限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对于中小投资者或对一般的公民大多是凭借自己的感觉来创办企业。这样就使新开企业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第二,新开企业很难了解市场行情。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系,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很大。因此,新开的个私企业不仅难以了解国内市场的行情,比如同业者有多少,他们大致分布在何处,资本实力情况,有多大的生产能力等等,更难了解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有多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新开企业的压力和盲目性。

第三,盲目创办企业,使投资者产生恐惧心理。目前有很多投资者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凭胆量、凭苦干而不是凭知识发财的投资者,面对我国加入WTO,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很想投资,又不知把资本投在何处,而一般的公民更缺乏市场经济的经验和知识,资本实力又小,更不敢轻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工商部门在几天时间内办完企业登记手续,有利也有弊。从有利的方面看,工商部门提高了工作效率,能较好地吸引和利用外资,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为投资者的利益着想,使投资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办企业,带来利润。从不利的方面看,短时间内办完登记手续,只能进行企业登记的一般形式的审查,只能看看登记的手续是否完备,登记需要的材料是否齐全,不可能对开办这种企业是否合适等进行分析,这就对投资者的利益没有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第五,它会使社会资源造成浪费。由于有些企业事先没有得到很好的咨询分析,盲目上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开业即停业的现象,或者开业后企业很难生存,或者被迫转产,从而使人力、物力和财力遭受巨大的破坏。

二、工商部门提供开业咨询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内在的缺陷和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市场在很多领域都会出现失灵。因为市场有两大缺陷,一是信息不完全,二是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完全,大家跟着感觉走,难免会有失足。市场不完善,垄断者操纵市场,“看不见的手”就无法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的根源,说到底,在于没有人对市场负责,要纠正市场失灵,就得有人出面干预。从理论上讲,新的经济体制的提出和推进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改革措施来配套。美国有专门鼓励小企业的机构,专门有鼓励个人和以家庭为基础办公司的政策。因此,如果工商部门能够在企业登记前为新开企业提供开业前的咨询分析,一方面可以提高新开企业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又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防止市场失灵的现象发生。

第二,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面临着周边国家强有力的竞争。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承诺了开放市场的义务,“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将难以像过去那样继续实施。必须接受世贸组织的规则,这是中国入世的一个重要的义务。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时效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等等在我国公民中还不强,特别是加入WTO后,国际市场上的一些游戏规则更不了解。所以政府应该在企业登记前给公民或社会组织对要求登记的企业,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产权形式、企业发展的定位等方面给予帮助。

第三,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于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商部门通过对现有企业的分析,结合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创汇作用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安排好产业发展顺序,为企业提业发展的方向。有哪些产业需要优先发展,哪些产业需要支持发展,哪些产业需要限制发展,哪些产业需要禁止发展,政府可以按照市场原则和市场信号提供以上经济信息服务,由此来引导、劝告投资者的行为,使之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

第四,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避免或减少波动,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和平衡,客观上要求社会进行组织和协调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如果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单凭经济主体的自发行为,就难以达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和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市场机制在调节社会经济活动方面虽然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市场机制有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以及市场失灵,比如价格信号虽然能充分反映产品和资源的稀缺程度,但价格信号也有被扭曲的情况,如果任凭公民或现有社会组织盲目根据市场情况来注册登记企业,政府不给予参谋和帮助,那就势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

第五,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需要。加入WTO后,将使中国企业更直接面临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其主要表现在产品生产周期缩短、用户需求多样化、大市场和大竞争、低成本等诸多方面,而企业信息化是迎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对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行业管理的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保障。因此,我认为工商部门如果只负责企业的登记,对前来要求登记的企业来者不拒,也不给公民的投资提出任何意见和建议,不提供要求登记的企业事前的咨询分析,认为公民创办企业是公民自己的事情,不关国家和社会的事,这种观点是应该改变的。政府既然承诺保护公民的利益和权利,就应该为公民做一些实事,对于新开企业就应该为他们提供开业前的咨询分析。

三、工商部门提供开业咨询的可能性

第一,政府部门本身要建立和健全信息、告示制度。我们知道,日本比较系统的国家信息政策是从60年代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以后才形成的。日本政府重视对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依据是:(1)信息是一种国家资源,它的公共性特别强。信息的积累、处理和开发利用周期长,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不可能完全依靠民间企业,必须依赖国家的投资。(2)民间企业在研究开发活动中不可能全部依赖内部的信息资源,强有力的外部的信息资源的保障是维持企业信息活力的重要保证。(3)信息资源的开发也是一种社会资本的准备,通过国家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建设,提供市场,促进民间信息产业的生产和发展。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和提高信息活动的经济效果,政府建立和扶植了行业性的专门信息机构。对公共性很强或者说牵涉到国计民生的行业,以及那些民间企业难于承担的领域,比如农业、医药、宇宙开发、海洋等方面的信息中心的建设主要由政府来担任。对企业信息能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日本通产省建立了中小企业技术信息服务中心进行扶植。一些主要的信息政策,都是通过设在日本的总理府及有关省厅的信息政策咨询机构来组织研究的。这些机构由政府机关、企业、学术界的人士所组成,它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能够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另外,定期地对信息政策进行探讨和修改,这就保证了信息政策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日本政府也是把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财产”或“社会资本”来看待,强调政府作用,强调了宏观信息控制的必要性。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的我国,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对一个公民或社会组织至关重要,而政府机关因其职能、地位、工作性质、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特殊性,在信息收集、整理和运用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同时工商部门本身就对已有企业的投资状况及分布情况有充分的信息资源。所以,尽快建立起行业、地方和全国的各种行政信息、告示制度,为公民或社会组织提供优质、全面的信息服务,对于正确引导公民或社会组织在开业前的投资选择,保障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健康运行,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工商部门掌握着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经济法规等,因此,它能够建议、劝告公民或社会组织的投资方向。这样能更好地规范公民或社会组织的行为,使公民或社会组织的投资更合理,更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经济法规。

第三,工商部门拥有一批经济管理干部,如果再充实一些经济专家和经济学家,就能够较好地为公民或社会组织在投资方面提供帮助,解决投资者的一些疑难问题。从实际经验观察,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可以说无所不在。例如,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到国家的总体经济运行,政府的科技政策影响到技术投入与创造能力,政府的贸易与投资政策直接决定一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等等。因此,工商部门如果能够为企业提供开业咨询服务,解决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前的一些疑难问题,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工商部门为新开企业提供咨询分析的对策

第一种方法,由于工厂和商店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城郊地区,工商部门可以现有的城市地图为基础,以行业或产业经济地图方式,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用不同符号来表示不同的行业或产业的分布情况。比如用“G”表示工厂,用“F”表示商店。那么,生产服装的就可用“Gf”表示,生产玩具的公司就用“Gw”表示,销售服装的商店用“Ff”表示,销售玩具的商店用“Fw”表示,以此类推。乡镇个私企业发达的地方,在地图上标明该乡镇支柱产业的分布情况。最后把这些资料输入电脑,以供人们分析和查询。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直观性,让人一看就清楚在本地哪些行业已饱和,不能再投资,哪些行业还可以发展,可以投资,让投资者在分析投资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采用这种方法尽管比较复杂,绘制地图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经营者来说,能够通过对周围企业布局的分析,决定投资是否有利,比如能否在这个地方形成某一方面产品的市场或某一方面产品的生产基地。

第二种方法,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业来绘制地图,每一种行业或产业就绘制一张或数张行业或产业地图,同样以不同的符号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标明。比如,电子类企业分布图、机电类企业分布图、服装类企业分布图、食品类企业分布图等等。行业或产业地图的绘制,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更有利于分析和比较。

第三种方法,可采用图表分类。图表也同样根据行业或产业的不同来制定,具体分类方法可同第二种方法(如可用下面图表)。在图表中可注明企业名称、地址、注册资本额、备注等要素,这样对新投资者来说分析就方便。方法,要注意:第一,工商部门要对已有企业进行统计和归类。比如生产性企业中,电子类企业有多少家,其中投资50万以下的、51万~100万的、101万~300万的、301万~500万的企业有多少家等等,以此类推,然后再由上级工商部门加以汇总,建立地方性或全国性行业或产业分布的信息网络。第二,把以上材料输入电脑,为投资者提供有偿或免费查询,为保密这些信息,也可以到工商部门的专用电脑中查询。第三,工商部门配备一些经济专家或学者,对要求提供开业咨询的投资提供有偿或免费咨询,解答投资者的疑难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薛荣久.WTO规则与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人民网.2001-05-09.

篇4

1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1 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认识方面的误区。

很多施工组织者及项目管理人员,只一味地狠抓工程进度、质量及安全,而忽视成本控制及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其结果,项目施工管理层面上与分公司机关预算营销部门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对于工程签证,包括人、材、机费用增加签证被忽视。

1.2 企业分公司机关市场营销部门的工程概预算人员,依发包方招投标文件要求进行投标报价,投标中标后,依此签订了工程合同,市场营销部门往往因其他工作忙而忽视了对该中标工程合同的交底工作,尤其是项目施工中风险的防范不明确。导致项目管理部的施工人员对工程造价的计价原则以及进度款的收取,物资部门对什么是“甲供设备、材料”,什么是“乙供设备、材料”认识不清。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以致于在向甲方收取进度款时出现庇漏现象。

1.3 编制工程造价投标的依据不足,企业预算定额没有编制,或者不健全,不完善。目前,工程投标报价大部份以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工程量清单由招标文件中统一给定,而我们最重要的要有自己企业的施工预算定额单价,然后加上利润和税金计算出投标报价总额。现在许多施工企业仅仅依据全国的预算定额或省造价站编制的建筑安装工程单位估价表乘以一定的系数下浮作为企业的定额单价,或者按照定额的工、料、机消耗量乘以相应的市场价,再根据工程类别的综合费率和优惠系数组成清单单价,这种报价组成其实质仍沿用了原来的定额计价模式,不是很科学合理,往往出现报价偏差而没有中标。

1.4 缺乏完善的施工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体系,管理分工和职责关系尚未确定。

企业分公司机关层面上只负责工程项目的投标报价概预算,以及工程结算工作,而项目经理部只注重生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造价管理的体系链,这样,往往形成相互孤单奋战的局面,你的,我的。工作分工有,但职责不够明确。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体系未健立。

1.5 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施工企业应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奖罚分明才能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得以健康发展。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因为各部门、各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致无法考核其工作的优劣,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

1.6 投标报价时,经营风险估计不足,草率报价了事,盲目报价。特别是全额总价包干合同价。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通过勘察现场以及考虑施工时的物价价格上涨风险。仅依报价时的材料价格询价报出。这样,往往在施工过程中采购时,因材料涨价,致使材料费严重亏损,而甲方因我方与其签订的是总价包干合同,不给材料补差,造成了企业严重亏损。

2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2.1 施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2.1.1 工程招投标阶段:

首先,应认真选择投标对象,做到能投则投,不利不投,不是所有标都投。在一般的情况下,选择适合本企业施工能力和特点,可以发挥本企业优势的工程,适合当前企业经营需要,并具备投标条件的工程,外部影响因素对本企业有利的工程等,坚决杜绝盲目投标的现象。

其次,应认真做好投标答疑工作。一定要仔细研读招标文件,从中找出问题及疑问,向招标方积极咨询。对于影响造价或概念模糊有异议的,应及时向招标方提出,对于有些可能成为索赔依据的或对造价影响偏差小的,可不提问。

再次,认真做好编标工作。在工程的投标报价阶段,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应根据招投标文件及施工现场的勘察和工程所在地域情况,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设备物资部门作好设备机具计划,人劳部门提供项目用工计划,物质采购部门结合招投标文件所规定的材料供应方式,认真询价并考虑物价涨价风险因素以确定出施工中各种消耗材料价格。根据工程所在地与机构驻地距离及需要调遣的人员和设备数量计算出机构机具调遣费用,财务部门根据项目管理部管理人员数量,交通工具及检验工具等配备情况计算出现场管理费用、预计发生的交工后维保费用和后期管理费用等。与此同时,市场营销部门应认真研读招投标文件,认真核对工程量清单与实际工程图纸的工程量,有出入时应作好标记,以便在答疑会上提出增减工程量清单数量。如果发包方不予增减工程量清单数量,那末在报价时及时调整预算单价和总价。接着,市场营销部门根据招投标文件确定的工期要求,并按上述各相关职能部门所做的人、材、机消耗量计划,并结合报价时人工单价和材料信息报价。适时更新调整预算定额基价(本企业预算定额),然后,根据本企业的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优惠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应选取的工程类别相应套算综合费率。最后,再加上工程税金和施工企业的预计利润。计算出本标工程的最低投标价格-商务标。

2.1.2 在施工准备期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工程中标后,施工企业不但应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以及特种设备质保体系的策划,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策划,包括合同项目范围、工期、经营风险、计价原则、承包方式、材料供应方式的交底,工程节约成本及项目盈利情况的策划。工程造价管理策划会可与质量体系策划会同时进行,各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参加。项目策划会,项目隶属公司管理层,可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组织进行。项目隶属于分公司管理层面上的,也可由分管生产的分公司副经理组织进行。同时,项目经理部应根据企业管理层下达的预算成本编制项目责任成本计划。具体做法:一是根据图纸和技术资料对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组织程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的选型,人力资源调配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以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各生产要素,为编制科学合理可行的责任成本计划创造条件。二是在对当地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工程项目机械消耗台班定额等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详细确定项目劳动定额,材料供应定额,机械运行及消耗定额,再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责任成本。责任成本计划的编制,为日后施工中作为控制施工费用成本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与此同时,项目经理部的各专业施工员,应依据工程施工图纸,认真编制工程施工的“单线图”,“排版图”。“单线图”与“排版图”的编制可为日后施工中作为施工班组结算劳动定额任务单,向业主申报工作量,收取进度款,以及工程设计更改办理工程签证索赔的依据。同时,也是各专业施工员考证工程进度计划能否实现的有力依据。因此,在工程开工前,必须要求各专业施工员必须认真编制各自专业施工的工程“单线图”、“排版图”,以作为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的考核依据。

2.1.3 在施工过程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首先,工程成本的控制与分析:人工费控制,依据劳动定额对各施工队、班组实行工资包干制度,按照事先确定的工日单价乘以队、班组已完实物工程量的工日数作为班组工资,多劳多得。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控制分为价和量两个方面。价上要把好材料进货验收关,对用量较大的材料应采取招标的形式,通过货比三家把价格降下来,或者直接从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材料差价,另星的材料尽量利用供应商竞争的条件实行代储代销式管理,用多少结算多少,以免造成库存积压和损失。量上实行物资限额领发料制度。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确定需要租用外部机械的,要做好工序衔接,提高利用率。非生产费用控制,要压缩非生产人员数量,在保证工作的前提下,实行一人多岗,满负荷工作。采取指标控制,费用包干,一支笔审批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节约管理费的开支。认真进行责任成本核算与分析,按分部分项工程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及时反馈到工程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偏差。对于盈亏比例出现异常的要特别引起重视,及时准确查找原因。

其次,项目各专业施管人员在工程施工中,应积极及时办理工程签证事宜。包括设计变更而导致的工程量增加,人工费,材料费,机具台班费的增加,更要注重非我方造成的工期拖延的工期签证。以及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工程索赔事宜。同时,项目经理应根据合同规定以及进度完成情况,及时完整地申报工作量报表,及时向甲方收取工程进度款,从而保证项目用款资金的需要。如果甲方没有及时给付工程进度款,应及时与之办理还款期限的协议,同时,应计算与当时银行的同期利息。

2.1.4 在工程项目的结算阶段:

分公司层面上的市场营销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完整收取各项目专业施工员所有办理工程设计变更的签证单、工程联系单、施工日志,以及材质变更证明和工期顺延的甲方签字文稿资料;并会同项目经理部的专业人员认真核对实际完成工程量与报价工程量清单数量,如果发现有漏办签证,应及时给予补办签证。最后,依据合同所确定的计价原则,变更合同工程造价,足额收取工程结算款。

2.2 实行灵活机动的工程报价策略,防患经营风险

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应严格防患经营风险,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市场条件下,更要有应对防患风险的能力。具体做法:如果对投标报价资料齐全,工程量清单全,施工图纸设计全,而且工程属于短、频、快的项目,我们在投标报价时,可以总价包干合同的形式报出。反之,如果业主方技术资料参差不齐,而且施工图纸不全,工期长而且工作量大,工序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投标报价,应以单价包干合同的形式报出,而不能与其签订总价包干合同。以实际完成工程量乘以包干单价得到的工程造价总价作为日后工程结算的依据。相对来说留有活口和余地,以免因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2.3 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的数据资料信息库,并应编订企业的预算定额,只有这样,企业在报价时,才能报出本企业实际生产能力水平的工程造价标。

施工企业平常应收集以往同类型,同规模工程的成本数据资料和工程结算资料,以便在日后的工程报价时,可以作为投标报价的参考。其次,也是我们编订企业预算定额的基础数据资料。企业可以会集各专业专家以全国预算定额,省、地市的建筑安装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以及地方适时公布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再结合本企业的技术以及生产能力,劳动生产率水平等因素,适时编订更新企业的预算定额,作为投标报价的基础资料。在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下,企业定额的编订至关重要。

2.4 施工企业应健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体系,组织机构应健全,做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分工,有职责,责任落实到人。从总公司层面上的应由壹名分管经营工作的副总经理主管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下设市场营销部,分公司层面上的,由壹名主管经营工作的副经理牵头抓这项工作,下设市场营销预算科,项目经理部设项目工程预算员岗位。这样从上至下形成了纵线的管理模式。即构成了工程造价管理链。从上到下,环环相扣。

2.5 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奖罚制度

施工企业对于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表现比较好突出的,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在工程项目结算时,能为企业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管理人员应给予重奖。反之,在工程造价的报价、进度款的申报收取和工程结算中出现渎职或出现庇漏,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应给予重罚,甚至应调离工作岗位或下岗。

2.6 应严格实行执业上岗认证制度

篇5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与之相对应,我国面临的世界竞争越来越严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工商管理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随着远程教育、联合办学的开展,工商管理教育应对国际化发展形势的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化意识,并深入了解国内、国际工商管理形势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工商管理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下工商管理教育的现状

首先,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当前,大部分高校都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和要求,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适时调整了课程内容和形式。其次,师资体系逐渐完善。许多高校都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积极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师资构建原则。借鉴吸收、引进聘请国外优秀工商管理教育者,并组织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接受国家化培训。再次,课程体系更加科学。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大部分高校都构建了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例如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或全外语教学,还对工商管理专业教材进行了适当调整。积极开设国际化课程内容,并引进外文原版教材。最后,实行常态化国际交流。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革新传统工商管理教学模式,一方面加强与地区、国家级单位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借鉴吸收国际先进工商管理教学理念,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以提升自身的工商管理教学水平。

二、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下工商管理教育改革途径

当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教育都根据国际形势,在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革新,但不可否认,我国高校工商管理教育中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不仅不符合当前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的内在要求,反而严重阻碍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应当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的特点,改革工商管理教育模式。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经验,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国际化培养途径

首先,应当适时课程国际化。高校应当积极引进当前世界最新的工商实践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和学习各种新知识、新观点,以增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全球化战略和国际化思维。与此同时应当重视基础专业课程,深入探究我国工商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将创新、引进、吸收有机结合。其次,要开展国际化工商管理论坛。高校要充分借鉴和利用周边地区与国家的国际化教育成果,并与相关国家高校联合举办工商管理论坛。当今社会,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都已取得显著成绩。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国际化工商管理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高校与这些国家的高校不仅文化特征相似,而且地缘接近,联合举办工商管理论坛成本相对较低,且操作起来更加便捷。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与工商界展开交流沟通,工商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积累专业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储备。深入了解工商行业的发展规律、发展现状。因此,我国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利用本地区的国际企业、外贸企业、企业家协会等资源,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国际化工商管理者参与论坛探究,进而帮助大学生了解最新的工商管理动向与问题。

2.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

首先,高校应当引进和聘请国外著名管理学院的学者或具有国际工商管理经验的从业人员,为学生讲授国际化管理理念与经验。其次,高校应当排遣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安排教师到知名企业参与管理和决策,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积累教学案例、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在参与国外培训或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能够接触和了解最新的专业教育理念,进而更新知识储备,引进国际化管理知识。再次,高校还当鼓励教师不断拓宽自身视野,进行跨学科研究,丰富工商管理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以适应当前的国际化趋势。最后,高校应当设立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要根据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积极引进不同专业和学科的高级人才,加强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

3.构建国际化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评价途径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根据学术论文和课题情况进行评比;二是教育部组织的高校评估。很少有针对工商管理教育的评价标准和制度。因此,若要应对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就必须根据工商管理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与制度,根据高校工商管理教育在市场环境中的市场化程度、生存能力。以及工商管理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符合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霍国庆.台港地区工商管理教育的特色及发展走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台港考察记录[J].管理评论,2003.

[2]姚福生,王磊,张志伟,谢峰.新时期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初探[J].学术论坛,2008.

[3]杨芙蓉.面向国际,处理好工商管理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2.

[4]李兴华.试析欧盟内部语言纷争的经济因素[J].法国研究,2008.

篇6

一.前言

1959年《财政法组织法》(LOLF)确立了法国财政预算的基本框架。期间,该法令虽多次被修订,但仍然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2001年8月,原法国总统希拉克颁布了新《财政法组织法》,明确提出建立以结果和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并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方法编制的预算案。该法案被认为是法国公共财政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给法国财政预算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显著变化。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使法国的公共行政从传统的官僚模式走向新公共管理模式,公共服务领域从此也开始面临一连串的重大改革。

二.改革的背景

1.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技术变革、全球化、信息化和国际竞争的挑战,许多国家的行政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以韦伯的官僚理论为代表的、等级深严的传统公共行政制度在支配整整一个世纪的漫长年代后,正转变为公共管理的、责任的、服务的、企业化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形式。

新公共管理理论源于欧美国家,最早由英国前首相柴契尔夫人提倡推行。随后该理论在西方国家逐渐受到重视。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在其著作《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提出了“再造政府”的理论,并强调“再造政府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①]戴维·奥斯本认为,在传统模式下,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力不从心,窘态百出工商管理论文,因此该模式应当被改革。戴维·奥斯本提倡政府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和提供更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同时,政府应当拥有一定的公共企业精神,并学习或运用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及做法,运用私人企业管理技术以及用结果指标来评估绩效,让政府更具活力及竞争力。

在戴维·奥斯等学者的推动下,新公共理论的影响日益扩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方经合组织(OECD)的会员国,相续进行了改革,提出了“绩效政府”的理念。法国在这方面虽然改革起步较晚,但是也出台了相关的法令,加快了行政改革的步伐。主要内容有:改革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取消对各地方政府的监管,扩大地方政府权力,扩大地方民主,增强地方民选机构的权利等等。

2.改善法国政府财政赤字的迫切需要

从法国国内看,法国的公共债务问题一直困扰着法国历届政府站。2005年,法国公共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经远远超过了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60%的上限,达到了66.8%。同时,西方各国政府都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机构、改善公共财政管理,而法国却相对滞后,这就迫使法国政府加快了行政改革。从2000年以来,法国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失业率上升、国内投资与需求大幅度减少,这造成了法国财政收入锐减。与此同时,为实施经济刺激计划,法国政府又大规模投入资金。这导致法国公共债务规模明显扩大。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与1959年以来形成的预算体制相比,新《财政法组织法》的变革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预算的绩效的管理。在过去,各部门预算支出项目是分割孤立的,完全由议会根据部门需要进行拨付。在这样的机制下,预算项目很难体现各种计划的性质也很难明确各级行政管理者的责任。新《财政法组织法》运用绩效机制来推动财政预算,重新建立了财政预算机制。新机制使得各级管理者的责任明确、国家政策连贯而紧密。该机制把财政预算分为“任务”(mission)、“项目”(programme)、“行动”(action)。“任务”是财政预算的最高级工商管理论文,体现了国家的主要公共政策以及相应的财政预算安排。同时,若干个“项目”组成了某个“任务”。“行动”又把项目的各项计划具体化。

新《财政法组织法》规定,各级、部门必须建立下一年度的行政计划与工作安排;同时,每项具体计划的效果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并把结果反映到年度绩效考核报告中。

2. 项目的行政负责人责任更为明确、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新《财政法组织法》的另一最大的亮点在于,除了不能触动人员工资之外,只要能保证项目目标圆满完成和提高工作效率,各行政部门项目负责人可按实际情况自由调度资金预算。同时,为了保证项目负责人的公正、廉洁,该法案还规定必须强化行政部门内部审计职能,使每个公共政策项目执行者承担了更多的义务与责任。 3.强化了议会对财政预算的民主监督力度。新《财政法组织法》实施之后,议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它对财政预算的监控力度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财政预算更为透明。根据新《财政法组织法》第五十条规定,当政府向议会提交国家未来四年的发展报告的时候,必须同时提供相关数据与证据的来源,以供议会调查、审议,从而提高财政预算的真实性。其次,扩大了议会对预算批准的范围。得益于财政预算的分任务管理与绩效管理机制,议会可以通过讨论国家公共政策与发展策略来决定对某项任务是否赋予相关财政预算支持,从而大大提高了议会的决策者的角色。在新《财政法组织法》实施之前,议会由于缺乏必要的时间与手段,只能针对整个国家财政预算的一揽子计划进行投票。只有约占6%的财政预算真正被议会深入讨论研究。新法案实施之后,“任务”、“项目”、“行动”与它们所需要的财政预算一目了然,议会成员可以从容不迫的进行讨论和投票。最后,公共政策与财政预算捆绑进行表决,提高了议会地位和权利。一方面,决算法草案的审议时间缩短、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审议的宗旨不再是对财务报告进行技术和形式上的修改,而是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估,并对每个项目的结果、成本和使用进行分析。

四.新《财政法组织法》对公共服务机构的影响

配合新《财政法组织法》,法国从希拉克政府到萨科齐政府,都对公共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渐进式改革。萨科齐的政府改革目前正在进行工商管理论文,无法考察其最终效果,但是其部分改革措施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应当承认其改革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减少了财政支出。由于公共支出明显上升,威胁到了法国的财政与金融安全,萨科奇政府制定和实施了称为“公共政策全面修订” 的全面改革计划,旨在对公共支出进行结构性削减站。这项计划确定了很多改革目标:实现政府机构现代化;改善为公民和企业提供的服务;确保公务员能够因为工作而得到更多的表彰;以及推广注重效果的文化。其整体目标是用更少的资源,取得更好的成效。该计划是法国政府全面转型的范例,它由370项经过开支审查筛选出的举措组成,同时,每个政府部门都必须节约开支和提升效率。

2.大幅度的减少了公务员数量与规模:法国公务员的数量从2003 年开始减少,减少的幅度逐年加大,到了2007 年,退休的公务员人数介于7万到8万人之间,而该年就裁减了1万5千 个职缺。[②]如今,萨科奇政府实行每两名公务员退休后只补充一名新公务员的政策。行政人员的开支从而大大减少。

3.对公共部门进行分类改革。现有的公共服务部门被分成三大类:一是关系到民生与社会稳定的教育、公共卫生等部门,将继续由国家管理;二是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意义的领域,具有一定商业色彩的军工、航天和核电等部门,国家将继续控制;三是可以向私人资本开放的其它的部门,如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领域内国有企业垄断将被打破,私人资本获准进入。

4.行政部门的创新改革。主要有两项:一是预算法采取“目标管理”原则,各行政部门将根据目标制订预算;二是对政府各部门引入外部审计,同时对岗位任务和人员设置等深入调研并提出现代化管理建议。

5.强化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公共部门的各项公共事务分为“任务”、“项目”、“目标”、和“指数”。“任务”是指各项社会事务,如交通、社会治安等。“项目”是指细化后的各项“任务”,如在就业“任务”中,就有增加就业的“项目”;“目标”是每个项目要达到的目的,如增加就业的“项目”中就提出要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目标”。最后,“指数”是指量化后的结果,主要用于评估各项措施是否富有成效。如在采取新措施后,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的数量等等。

法国政府在推进公共部门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以法国内政部为例, 2005年法国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低于5000人,与2002年相比受伤者减少了25%,而死亡率则减少了36%,创历史之新低。与2002年相比,违法活动减少了8.2%,在公共道路上的违法活动则减少了20%。[③]

五.借鉴与启示

法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工商管理论文,其公共部门颇具特色,它在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着十分关键作用。虽然由于政治体制和国情不同,不能引入他们的所有做法,但他们绩效考核的理念、严格的责任机制,对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绩效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1.深化市场化改革,减少公共部门监管。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社会,全球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法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早就是一个现实。在我国,一方面,民众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开始寻求公民参与的过程来充实公民生活,来有目标地表现公民意识,并学习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的看法。另一方面,政府行政官僚的扩张,经常造成公共部门逐渐远离其所服务的社会大众,忽视民众的的真正需求,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在新形势下,要解决事业单位中的绩效改革问题,其基本点还是应当立足于对公共部门,包括对事业单位权利的限制和对公平性的追根问底。只有在上层建筑中确立了公平性与市场经济的自由与充分竞争,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没有一个完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作为社会子系统和公共部门的事业单位绩效改革的效果也无法保证。所以,政府、事业单位不能既当游戏的裁判又做选手,它们应当把主要精力用到保护公正与提供公共服务上来。

2. 重新认识公共部门的本质。高绩效政府组织是指政府组织以绩效评估体系为标准,以最低的管理成本取得最大的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满足度的一种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它强调了以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作为产出的最终标准。法国新《财政法组织法》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为公众更好的服务站。对于我国的事业单位,一方面,其“绩效”必须最大程度地凸显其社会公益性,并抑制、克服其可能潜在的自利性和营利性;另一方面,其“绩效”还必须同时依循各自具体行业的内在要求,凸显其独特的公益价值。在我国,目前许多事业单位社会公益性做得不尽如人意。事业“绩效”应有的内涵和标准均被严重异化、扭曲。所以,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绩效改革工商管理论文,不能不首先从理清什么是事业绩效开始。我国的事业单位属于公共部门,所以它们的绩效应当是“公共、公平和责任”。

3.绩效考核制度应伴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从法国经验看,财政绩效管理伴随着政府管理理念提升,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政府管理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法国2006年执行的新预算案看,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立了新的结构。新结构分为“任务”、“项目”、“行动”三级。每一个级别都有相对固定的行政负责人。这就使得各部门公共政策项目负责人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承担更多的责任。而目前我国的财政预算与管理体制仍然沿用传统的模式,它与事业单位甚至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体制改革无法匹配。

4.应当强化公众与人大对事业单位绩效的监督与评估作用。法国议会是新《财政法组织法》的最大受益者,其角色因为新《财政法组织法》而强化。议会有权监督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由此可以具体知道公共支出的去向,增加了公共预算的透明度。在我国推进事业单位绩效改革过程中,绩效指标的如何量化,考核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具备公信力是我国目前事业单位绩效改革的一个难题。由于缺乏可以借鉴引用的办法和模式,很多地方和单位的绩效考核变成了“官绩效”“一言堂”。因此,绩效考核需要考虑多维度考核,以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鉴于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应当作为绩效考核指标,让学校、医院所在的社区代表、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到绩效评价中来,提高考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任青霞:有限政府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研究,2004(1).

[2]陶学荣:公共行政管理学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Pierrick Le jeune:la function publique face a la culture de resultat[M].Bruylant,2006.

篇7

一.前言

1959年《财政法组织法》(LOLF)确立了法国财政预算的基本框架。期间,该法令虽多次被修订,但仍然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2001年8月,原法国总统希拉克颁布了新《财政法组织法》,明确提出建立以结果和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并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方法编制的预算案。该法案被认为是法国公共财政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给法国财政预算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显著变化。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使法国的公共行政从传统的官僚模式走向新公共管理模式,公共服务领域从此也开始面临一连串的重大改革。

二.改革的背景

1.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技术变革、全球化、信息化和国际竞争的挑战,许多国家的行政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以韦伯的官僚理论为代表的、等级深严的传统公共行政制度在支配整整一个世纪的漫长年代后,正转变为公共管理的、责任的、服务的、企业化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形式。

新公共管理理论源于欧美国家,最早由英国前首相柴契尔夫人提倡推行。随后该理论在西方国家逐渐受到重视。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在其著作《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提出了“再造政府”的理论,并强调“再造政府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①]戴维·奥斯本认为,在传统模式下,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力不从心,窘态百出工商管理论文,因此该模式应当被改革。戴维·奥斯本提倡政府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和提供更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同时,政府应当拥有一定的公共企业精神,并学习或运用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及做法,运用私人企业管理技术以及用结果指标来评估绩效,让政府更具活力及竞争力。

在戴维·奥斯等学者的推动下,新公共理论的影响日益扩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方经合组织(OECD)的会员国,相续进行了改革,提出了“绩效政府”的理念。法国在这方面虽然改革起步较晚,但是也出台了相关的法令,加快了行政改革的步伐。主要内容有:改革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取消对各地方政府的监管,扩大地方政府权力,扩大地方民主,增强地方民选机构的权利等等。

2.改善法国政府财政赤字的迫切需要

从法国国内看,法国的公共债务问题一直困扰着法国历届政府站。2005年,法国公共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经远远超过了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60%的上限,达到了66.8%。同时,西方各国政府都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机构、改善公共财政管理,而法国却相对滞后,这就迫使法国政府加快了行政改革。从2000年以来,法国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失业率上升、国内投资与需求大幅度减少,这造成了法国财政收入锐减。与此同时,为实施经济刺激计划,法国政府又大规模投入资金。这导致法国公共债务规模明显扩大。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与1959年以来形成的预算体制相比,新《财政法组织法》的变革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预算的绩效的管理。在过去,各部门预算支出项目是分割孤立的,完全由议会根据部门需要进行拨付。在这样的机制下,预算项目很难体现各种计划的性质也很难明确各级行政管理者的责任。新《财政法组织法》运用绩效机制来推动财政预算,重新建立了财政预算机制。新机制使得各级管理者的责任明确、国家政策连贯而紧密。该机制把财政预算分为“任务”(mission)、“项目”(programme)、“行动”(action)。“任务”是财政预算的最高级工商管理论文,体现了国家的主要公共政策以及相应的财政预算安排。同时,若干个“项目”组成了某个“任务”。“行动”又把项目的各项计划具体化。

新《财政法组织法》规定,各级、部门必须建立下一年度的行政计划与工作安排;同时,每项具体计划的效果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并把结果反映到年度绩效考核报告中。

2. 项目的行政负责人责任更为明确、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新《财政法组织法》的另一最大的亮点在于,除了不能触动人员工资之外,只要能保证项目目标圆满完成和提高工作效率,各行政部门项目负责人可按实际情况自由调度资金预算。同时,为了保证项目负责人的公正、廉洁,该法案还规定必须强化行政部门内部审计职能,使每个公共政策项目执行者承担了更多的义务与责任。 3.强化了议会对财政预算的民主监督力度。新《财政法组织法》实施之后,议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它对财政预算的监控力度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财政预算更为透明。根据新《财政法组织法》第五十条规定,当政府向议会提交国家未来四年的发展报告的时候,必须同时提供相关数据与证据的来源,以供议会调查、审议,从而提高财政预算的真实性。其次,扩大了议会对预算批准的范围。得益于财政预算的分任务管理与绩效管理机制,议会可以通过讨论国家公共政策与发展策略来决定对某项任务是否赋予相关财政预算支持,从而大大提高了议会的决策者的角色。在新《财政法组织法》实施之前,议会由于缺乏必要的时间与手段,只能针对整个国家财政预算的一揽子计划进行投票。只有约占6%的财政预算真正被议会深入讨论研究。新法案实施之后,“任务”、“项目”、“行动”与它们所需要的财政预算一目了然,议会成员可以从容不迫的进行讨论和投票。最后,公共政策与财政预算捆绑进行表决,提高了议会地位和权利。一方面,决算法草案的审议时间缩短、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审议的宗旨不再是对财务报告进行技术和形式上的修改,而是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估,并对每个项目的结果、成本和使用进行分析。

四.新《财政法组织法》对公共服务机构的影响

配合新《财政法组织法》,法国从希拉克政府到萨科齐政府,都对公共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渐进式改革。萨科齐的政府改革目前正在进行工商管理论文,无法考察其最终效果,但是其部分改革措施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应当承认其改革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减少了财政支出。由于公共支出明显上升,威胁到了法国的财政与金融安全,萨科奇政府制定和实施了称为“公共政策全面修订” 的全面改革计划,旨在对公共支出进行结构性削减站。这项计划确定了很多改革目标:实现政府机构现代化;改善为公民和企业提供的服务;确保公务员能够因为工作而得到更多的表彰;以及推广注重效果的文化。其整体目标是用更少的资源,取得更好的成效。该计划是法国政府全面转型的范例,它由370项经过开支审查筛选出的举措组成,同时,每个政府部门都必须节约开支和提升效率。

2.大幅度的减少了公务员数量与规模:法国公务员的数量从2003 年开始减少,减少的幅度逐年加大,到了2007 年,退休的公务员人数介于7万到8万人之间,而该年就裁减了1万5千 个职缺。[②]如今,萨科奇政府实行每两名公务员退休后只补充一名新公务员的政策。行政人员的开支从而大大减少。

3.对公共部门进行分类改革。现有的公共服务部门被分成三大类:一是关系到民生与社会稳定的教育、公共卫生等部门,将继续由国家管理;二是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意义的领域,具有一定商业色彩的军工、航天和核电等部门,国家将继续控制;三是可以向私人资本开放的其它的部门,如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领域内国有企业垄断将被打破,私人资本获准进入。

4.行政部门的创新改革。主要有两项:一是预算法采取“目标管理”原则,各行政部门将根据目标制订预算;二是对政府各部门引入外部审计,同时对岗位任务和人员设置等深入调研并提出现代化管理建议。

5.强化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公共部门的各项公共事务分为“任务”、“项目”、“目标”、和“指数”。“任务”是指各项社会事务,如交通、社会治安等。“项目”是指细化后的各项“任务”,如在就业“任务”中,就有增加就业的“项目”;“目标”是每个项目要达到的目的,如增加就业的“项目”中就提出要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目标”。最后,“指数”是指量化后的结果,主要用于评估各项措施是否富有成效。如在采取新措施后,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的数量等等。

法国政府在推进公共部门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以法国内政部为例, 2005年法国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低于5000人,与2002年相比受伤者减少了25%,而死亡率则减少了36%,创历史之新低。与2002年相比,违法活动减少了8.2%,在公共道路上的违法活动则减少了20%。[③]

五.借鉴与启示

法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工商管理论文,其公共部门颇具特色,它在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着十分关键作用。虽然由于政治体制和国情不同,不能引入他们的所有做法,但他们绩效考核的理念、严格的责任机制,对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绩效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1.深化市场化改革,减少公共部门监管。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社会,全球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法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早就是一个现实。在我国,一方面,民众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开始寻求公民参与的过程来充实公民生活,来有目标地表现公民意识,并学习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的看法。另一方面,政府行政官僚的扩张,经常造成公共部门逐渐远离其所服务的社会大众,忽视民众的的真正需求,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在新形势下,要解决事业单位中的绩效改革问题,其基本点还是应当立足于对公共部门,包括对事业单位权利的限制和对公平性的追根问底。只有在上层建筑中确立了公平性与市场经济的自由与充分竞争,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没有一个完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作为社会子系统和公共部门的事业单位绩效改革的效果也无法保证。所以,政府、事业单位不能既当游戏的裁判又做选手,它们应当把主要精力用到保护公正与提供公共服务上来。

2. 重新认识公共部门的本质。高绩效政府组织是指政府组织以绩效评估体系为标准,以最低的管理成本取得最大的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满足度的一种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它强调了以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作为产出的最终标准。法国新《财政法组织法》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为公众更好的服务站。对于我国的事业单位,一方面,其“绩效”必须最大程度地凸显其社会公益性,并抑制、克服其可能潜在的自利性和营利性;另一方面,其“绩效”还必须同时依循各自具体行业的内在要求,凸显其独特的公益价值。在我国,目前许多事业单位社会公益性做得不尽如人意。事业“绩效”应有的内涵和标准均被严重异化、扭曲。所以,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绩效改革工商管理论文,不能不首先从理清什么是事业绩效开始。我国的事业单位属于公共部门,所以它们的绩效应当是“公共、公平和责任”。

3.绩效考核制度应伴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从法国经验看,财政绩效管理伴随着政府管理理念提升,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政府管理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法国2006年执行的新预算案看,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立了新的结构。新结构分为“任务”、“项目”、“行动”三级。每一个级别都有相对固定的行政负责人。这就使得各部门公共政策项目负责人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承担更多的责任。而目前我国的财政预算与管理体制仍然沿用传统的模式,它与事业单位甚至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体制改革无法匹配。

4.应当强化公众与人大对事业单位绩效的监督与评估作用。法国议会是新《财政法组织法》的最大受益者,其角色因为新《财政法组织法》而强化。议会有权监督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由此可以具体知道公共支出的去向,增加了公共预算的透明度。在我国推进事业单位绩效改革过程中,绩效指标的如何量化,考核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具备公信力是我国目前事业单位绩效改革的一个难题。由于缺乏可以借鉴引用的办法和模式,很多地方和单位的绩效考核变成了“官绩效”“一言堂”。因此,绩效考核需要考虑多维度考核,以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鉴于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应当作为绩效考核指标,让学校、医院所在的社区代表、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到绩效评价中来,提高考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任青霞:有限政府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研究,2004(1).

[2]陶学荣:公共行政管理学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引言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下,社会的经济行为有了很大的规范性,说明了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中有了较大的进步。为了迎接更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困难与挑战,我们必须要加强工商管理,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工商管理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在长远的角度看发展,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规范性,还要对发展的模式进行进一步调整,使其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想促进其经济长远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管理,工商企业的管理部门要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一、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市场经济产生的条件就是商品交易的发展。市场经济具有调节职能的作用,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目前而言,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使得我国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以及市场的自我意识,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管理不断完善。总的来说,经济的发展进步促进了工商管理的发展,同时工商管理的发展又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基础

以往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能就是管理和监督企业,在企业内部会设置有相关的工商管理机构,对企业的交易情况以及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同时企业人员在在市场交易工作中,能够对自身的行为加以规范,强化自律能力,从而确保市场经济秩序的良好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就是经济的发展,并且经济的发展能够对工商管理起到决定性作用。就目前而言,我国越来越重视工商管理,确保其能够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工商管理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以及经济的发展,优化了生产关系,但是经济的发展加剧了企业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导致矛盾越来越突出,并且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不足,在对经济进行调节时,如果仅仅只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则会影响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将工商管理与市场机制进行协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工商管理机制不需要不断完善、以此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有效发挥出其监督、维护以及管理的作用。

二、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分析

(一)促进经济全局发展与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面,其作用非常直接,随着工商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变与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升,对我国的经济全局发展与持续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具体表现在,一是加强了多方协作,使执法部门与企业两者间的关系由一种管理与监督变成一种更为良性的合作关系。二是由于行政管理机制的完善,在竞争方面也使自由与公平原则逐渐突显,尤其是在服务式监管方面,化解了不少矛盾,已经由静态的市场内服务,变成了各种动态服务。三是在管理水平方面,更多的吸取了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并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展开了对于市场的研究及对工商管理方法的探索,比如,在改革开放30年来,对于个体工商的发展与整体促进以及监督或服务,都明显体现出了工商管理在这一方面的成绩。四是在执行方面,做到有法可依,由于近年来的市场发展暴露出来很多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也提出了更为妥善的法律条文与规定,并对各种经济性的违规与投机行为更为关注,因此,工商管理在这一方面有法可依,而且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集中热潮,使得更多的角度偏向于消费者的权益与利益,然而,并没有对企业造成损失,而是更好的运用法律武器对市场违法现象进行干预,从而强有力的保证了市场的秩序与整个的经济稳定有序发展。以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例,2013年4月工商部门不但加强了对食品的安全管理,且从各方面展开了调查与严格处理,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更为直接的关注与服务,而且为市场发展与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更为有效的作用。

(二)促进流通体制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规模也不断地壮大,并逐渐的出现了大型的商业性企业,所谓大型商业性企业,是指企业的规模比较大’而且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地区。这种类型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发展,这样一来,我国原有的条状分布经济就会发生溶解,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流将会变得更加自由,并形成一个特定的经济体系,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这种形式的经济主体,彻底的监督和审查是无法进行的,工商管理只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干预,干预的手段为扶持或者辅助,由此,企业的独立性将会显著的提升,并促使企业的流通性加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将会更加积极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引导企业进行改革升级

篇9

在什么是企业文化的问题上,有一个“CI论”,CI论是说企业文化就是CI,CI就是企业文化,这种认识、理论和实践给中国企业文化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它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上形式主义和两张皮问题的重要理论根源之一。虽然一些有识之士也曾指出过CI不是企业文化,但我们终没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其进行彻底批判和清算,它的遗风和错误的影响仍在。

CI是什么?它的全称是CIS,就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包括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和理念识别(MI),企业形象识别或企业形象策划是指为了达到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之目的,对企业总体形象战略和具体塑造企业形象的活动进行谋划、计划和设计的运作。而企业文化则是由传统文化、时代意识和管理经验融合而成,为特定企业全体成员所共享的意识形式和生活方式,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员工自觉遵从的做人做事的信条、原则、理念、方式、传统与习惯,包括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述的心理默契、心理认可、心理共鸣、管理技巧、风气与氛围等。它们在概念与范畴、内涵与外延、内容的广与狭、层次的深与浅等等方面,皆有着巨大差别。

CI设计和企业文化都是运用文化手段经营管理企业的一种方法,但CI不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重在内在的精神塑造,是企业管理的贯穿线,CI则重在外部的形象识别,仅仅是企业形象策划的一种技术方法,就两者的内涵来说,不可同日而语。由于企业文化有塑造企业形象的职责和功能,有时会借用CI来传达自己的理念和文化精神,而CI又有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的技术方法,所以两者在这些方面有交叉。于是,一些对企业文化没有深入理解的人就认为CI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CI,许多策划公司出于种种原因,也直接以CI设计代替企业文化,这些都加剧了人们对企业文化狭隘的、错误的理解,加剧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两张皮和相脱离。

我们来看看CI和企业文化各自的历史,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和把握这两者的区别。

CI(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是由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经营管理策略,它是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通过整体传达系统(VI、BI、MI,特别是VI), 传给企业内部和社会大众,而达成促销目的的形象设计系统。它以刻划企业个性,突出企业形象为主要诉求,是研究塑造企业形象的具体方法。

企业形象策划最早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AEG电器公司,其系列性的电器产品首先采用彼德•贝汉斯所设计的商标,成为统一视觉形象的企业形象策划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开始复苏,工商企业蓬勃发展,企业经营者深感建立统一的形象识别系统,以塑造独特的企业经营理念的重要性。自1950年起,欧美各大企业纷纷加入企业形象策划的行列。

企业形象策划正式发轫,当属1956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进行企业形象策划之时。当时IBM总裁小汤姆斯•华生认为,IBM有必要在世界电子计算机行业中树立起与众不同的形象,且这一形象要蕴含公司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从而有利于市场竞争以跻身于世界性大企业之列。他于是求教于建筑师兼工业设计权威的艾略特•诺伊斯。诺伊斯经过仔细考虑,认为IBM公司应该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有意识地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标记,这一标记要能体现公司的开拓精神、创造精神和独特个性的公司文化。于是,他把长达29个字母的公司全称简缩为“IBM”,并设计出富有美感的造型(八线条纹构成IBM标准字),同时选用蓝色为公司的标准色,以此象征高科技的精密和实力。IBM通过这一形象策划和设计,成为美国公众乃至世界公众信任的“蓝巨人”,并在美国计算机行业占据首屈一指的霸主地位。随着IBM公司形象策划的成功,美国的许多公司纷纷效仿,企业形象策划的热潮在美国勃然兴起,继而推及全球。

企业文化的起源,应该很早,因为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的成立而生成的,有企业才有企业文化。然而企业文化的提出却较晚,一说,企业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爱略特•雅克(Elloit Jaques)在1915年首次将组织文化定义为:“被全体成员不同程度认同的、习掼性和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追求卓越》的作者则提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塞尔兹尼克和巴纳德就谈到创造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问题,也有一些作者撰写了一些相关文章,但这一切终于都没有形成主流学说,对企业管理没能产生影响。

企业文化的真正兴起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日本,并在美国人深入、系统的挖掘、总结、阐释和推广之下,风摩全球。提出这一理论的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因素上升,人在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上世纪跨国公司的发展和跨国并购的产生,文化冲突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人们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在这个国际背景下,一场日美管理比较研究热潮催生了企业文化理论。

日本在二战后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由一个战败国一举发展成为居世界第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直逼美国的“巨无霸”地位,而二战后一直居于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美国则停滞不前,经济衰退,失业加剧。残酷的现实迫使美国开始反思,在对美日企业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之后,他们发现美国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硬性管理因素,如战略、技术、结构、制度、规章、财务分析等;而在日本的企业管理中,诸如企业目标、价值观念、作风、宗旨、信念、劳资关系、人员的亲密性、暗示和含糊等这些以人为本的软性因素更为突出,而这些因素正是美国企业缺少的。通过对比使他们认识到,真正对美国构成威胁的不是日本企业发达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机器设施等物质因素,而是由它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融合而成的日本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文化维系企业,员工便会忠诚,默契也就增加,企业竞争力自然会提升,于是造就了人们“企业文化”的管理思维。它有效解决了管理领域一直存在的“理性”与“人性”的矛盾,解决了西方企业一直在探求的如何团结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问题。这是对西方一直以来理性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管理准则的挑战,给正在致力于对人的主体性的研究,以探求人们变幻莫测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追求的西方管理学界和企业界以莫大的启示。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助推了美国强化和巩固了经济强国的霸主地位,于是,企业文化风靡全球。

有教授说,日本的企业文化学习发展了CI。对于日本企业文化与CI的关系,我没有作过研究考证,我相信,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善于模仿和汲取他人优点的民族来说,学习并发展了CI是可能的,但我同时坚信,即使如此,对于日本的企业文化来说,那只能是“流”,而不是“源”,只能是“用”,而不是“体”。日本学习发展了CI,不等于日本的企业文化就是从CI来的,作为企业文化理论形成标志的“四重奏”,有哪一本提到过CI?有哪一本说日本的企业文化来自CI?有哪一本说企业文化就是CI?

中国企业文化的CI论,是由两个错误的理论宣传和一种错误的运作方式造成的。一个错误宣传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理念,第二个错误宣传是“四层次”说,其中有关于行为文化的划分。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理念的错误宣传和认知,使人们把CI的理念识别与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等同起来,行为文化的划分又使人们把行为识别与行为文化混为一谈,而绝大多数咨询机构“起飞落地”式的运作方式又直接把CI当作企业文化搬到企业,于是造成CI就是企业文化的错误认知。这种错误认知是中国企业文化的灾难,它造成了人们对于企业文化的简单化、形式化、表面化、形象化、项目工程化的错误认知,把人们引向一个形式主义的、一次性项目式和两张皮式的运作方向,这是中国企业文化进程中不应有的一个弯路。

篇10

论文摘要: 当前金融业已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所必须的。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学生专业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已成为普通家庭关心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学所必须的。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学》课程,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学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四五十个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二、不同专业对《金融学》的教学要求不同

(一)金融学专业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各经济类专业共同的核心基础课,如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开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国金融学研究的鼻祖黄达先生所言:“金融领域,广阔而深邃,通常只能瞄准一两个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点、几点,必须对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为没有足够的宽阔基础作为支撑,只求在狭小的范围深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难以继续。而所谓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对金融领域的主要构架如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鉴于《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若通过《金融学》的学习,学生能激发对金融的兴趣,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深造、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纵观中外古今,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在当今社会,金融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因此,不少高校已经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三、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金融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教学中都必须覆盖的,也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实现各专业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例如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别化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而进行的选择性教学。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金融学》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后开设的,同时又是以后陆续开设的《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金融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学生应深刻理解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如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这些内容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二是教师在授课中应侧重对金融学框架的勾勒,让学生对金融领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对于具体的宏观金融问题可以适当简略,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接触过。微观金融方面,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容也无需介绍过细,这些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三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与货币、银行打交道,但是对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如货币供求理论、利率决定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等可以简略地说明,而增加与所教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性的内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与贸易有关的金融知识,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增加与企业管理活动紧密联系金融知识的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2)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打交道时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这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营问题。具体如商业银行运作机制、业务范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证券发行业务等。(3)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汇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等。  (三)非财经类专业

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抱着兴趣来选修这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精简理论性较强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知识中,如各种金融产品的比较、家庭理财的理念等,还可以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金融问题,如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介绍,可侧重介绍危机对企业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而对于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的理论分析则可以简略些。

四、区别不同专业,采取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相比,《金融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不似前者的体系清晰完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知识点零散,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单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金融学》教学应认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课程,金融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知识点、理论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课开始时拿出5—10分钟,对一周的财经新闻进行回顾。这样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全球金融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这对《金融学》这类社会性学科的学习是必要的。二是在新闻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引发学生对金融问题、金融现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以上两个效果,教师首先应注意财经新闻的选择。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财经新闻往往很多,如果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必要。新闻选择可以有这几个视角,一种是选取影响重大的事件,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另一种是结合目前的热点和所学的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介绍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看到一则题为“淡马锡来到荷花池”的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谈到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通过设立富登信实服务有限公司给成都的莲花池批发市场的商户发放贷款。这则新闻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见大,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新闻标题提出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奇怪:该标题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由浅入深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存在问题等,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应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后不少学生和我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有的学生还着手写这方面的论文。

除了选题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新闻讲授的方式。介绍新闻不仅仅是希望学生了解该事件,而是通过该事件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介绍新闻时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金融学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事件背后蕴藏的道理,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考虑一学期组织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金融问题进行2—3次的讨论,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整理资料,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不少高校由于扩招,师资相对不足,很多时候是大班教学,组织讨论的方法会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影响讨论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就热点金融问题撰写小论文。对于初次写论文的学生来说,论文的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是希望通过写论文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字数、格式上可以适当放宽,但需强调的是杜绝抄袭。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识点介绍完之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如介绍金融实际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选择与金融学专业的选择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例如在介绍货币政策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年中央银行的调息历程,解释中央银行每次调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机制,以及对企业、老百姓银行投资、贷款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就一个问题,如信用形式、银行存贷款利率等,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发现生活中的金融学,采取教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11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已成为普通家庭关心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学所必须的。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学》课程,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学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四五十个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二、不同专业对《金融学》的教学要求不同

(一)金融学专业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各经济类专业共同的核心基础课,如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开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国金融学研究的鼻祖黄达先生所言:“金融领域,广阔而深邃,通常只能瞄准一两个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点、几点,必须对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为没有足够的宽阔基础作为支撑,只求在狭小的范围深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难以继续。而所谓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对金融领域的主要构架如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鉴于《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若通过《金融学》的学习,学生能激发对金融的兴趣,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深造、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纵观中外古今,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在当今社会,金融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因此,不少高校已经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三、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金融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教学中都必须覆盖的,也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实现各专业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例如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别化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而进行的选择性教学。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金融学》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后开设的,同时又是以后陆续开设的《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金融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学生应深刻理解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如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这些内容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二是教师在授课中应侧重对金融学框架的勾勒,让学生对金融领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对于具体的宏观金融问题可以适当简略,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接触过。微观金融方面,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容也无需介绍过细,这些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三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与货币、银行打交道,但是对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如货币供求理论、利率决定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等可以简略地说明,而增加与所教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性的内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与贸易有关的金融知识,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增加与企业管理活动紧密联系金融知识的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2)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打交道时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这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营问题。具体如商业银行运作机制、业务范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证券发行业务等。(3)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汇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等。

(三)非财经类专业

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抱着兴趣来选修这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精简理论性较强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知识中,如各种金融产品的比较、家庭理财的理念等,还可以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金融问题,如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介绍,可侧重介绍危机对企业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而对于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的理论分析则可以简略些。

四、区别不同专业,采取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相比,《金融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不似前者的体系清晰完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知识点零散,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单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金融学》教学应认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课程,金融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知识点、理论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课开始时拿出5―10分钟,对一周的财经新闻进行回顾。这样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全球金融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这对《金融学》这类社会性学科的学习是必要的。二是在新闻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引发学生对金融问题、金融现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以上两个效果,教师首先应注意财经新闻的选择。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财经新闻往往很多,如果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必要。新闻选择可以有这几个视角,一种是选取影响重大的事件,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另一种是结合目前的热点和所学的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介绍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看到一则题为“淡马锡来到荷花池”的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谈到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通过设立富登信实服务有限公司给成都的莲花池批发市场的商户发放贷款。这则新闻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见大,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新闻标题提出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奇怪:该标题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由浅入深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存在问题等,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应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后不少学生和我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有的学生还着手写这方面的论文。

除了选题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新闻讲授的方式。介绍新闻不仅仅是希望学生了解该事件,而是通过该事件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介绍新闻时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金融学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事件背后蕴藏的道理,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考虑一学期组织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金融问题进行2―3次的讨论,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整理资料,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不少高校由于扩招,师资相对不足,很多时候是大班教学,组织讨论的方法会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影响讨论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就热点金融问题撰写小论文。对于初次写论文的学生来说,论文的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是希望通过写论文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字数、格式上可以适当放宽,但需强调的是杜绝抄袭。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识点介绍完之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如介绍金融实际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选择与金融学专业的选择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例如在介绍货币政策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年中央银行的调息历程,解释中央银行每次调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机制,以及对企业、老百姓银行投资、贷款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就一个问题,如信用形式、银行存贷款利率等,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发现生活中的金融学,采取教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12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性质和特征

(一)含义美国会计学家雪普(Karherine Schipper)1989年在其发表的《盈余管理》一文中对盈余管理做出如下定义:盈余管理是指为了获取某些个人利益(而并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而对对外财务报告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干预。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tt)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会选择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或使管理经济学论文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美国另外两位会计学教授玻尔·哈利(Paul M.Healy)和詹姆斯·瓦伦(James M.Wahlen)在1999年联合发表的《盈余管理文献的回顾及对会计准则制定的意义》一文中通过对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的回顾,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作了如下的归纳和总结: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构建经济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二)性质和特征从上述盈余管理的定义可以大体归纳出盈余管理的性质和特征:

1、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要将企业的财务报表从其“应有”状态转换为编表者所“期望”呈报的结果,以满足编表者或部分人的利益需要。改变的结果将会使部分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在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高度分离的现代市场经济生活中,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公共产品。随着上市公司的股权的高度分散化,能够参与并影响公司对外报表呈报过程和结果的参与者主要是企业的管理层和有关的利益集团的代表,而广大的中小股东一般只能依赖公司对外呈报的财务报表来获取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转方面的信息并据以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经济决策,从而造成事实上的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的结果将会使公司的真实状况不能全部反映在对外呈报的财务报表中,这必将会使广大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判断发生错误,从而做出非最优甚至错误的决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盈余管理是与公共利益背道而驰的。

2、盈余管理和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中立性运作是相对立的。虽然目前学者普遍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是合法的,但是,盈余管理是有悖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有悖于会计信息的中立性,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在雪普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中,提到了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某些私人利益,这显然是与财务报告过程的中立性运作相对立。现代财务报告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中立性原则以及由此而来的财务报告的不偏不依。盈余管理的结果将背离中立性原则,由此造成对外财务报告有所偏向。

3、盈余管理行为的主体是公司的管理当局,即公司的经理、董事会以及其他有现实和潜在利益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为拟发行上市公司和已上市公司提供中介服务的券商、会计师和律师。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上述主体有权利和机会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有权利变更会计估计,有权利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或对上述选择施加影响等。而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另外,我国一些地方政府把每年上市企业数作为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工作业绩的考核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干预力度会明显加大。

4、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会计准则、会计方法的多样选择性、会计估计事项的不确定性,此外,时间特别是时点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我们必须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则可看作是盈利管理的时间因素。在一定的目标导向下或利益驱动下,对上述客体进行组合就可达到预期的要求和目的。但是,上述行为最终的着眼点在会计数据本身。因为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最终的结果都要使损益表中的利润金额发生预期改变。

5、盈余管理得以实现是因为会计准则中存在漏洞、会计计量和会计披露存在多种可选择性,从而为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实际盈利,但可以通过对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应和分布。盈余管理行为主体只不过通过对经济交易的事前人为安排和策划将这种潜在的条件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行为,它只不过利用了这些漏洞和选择性而已。

 

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

盈余管理是公司的管理层为实现自身的效用或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或过程;利润操纵是指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而人为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论文库尽管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都会使企业的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损害,但是二者之间存在诸多区别:

(一)法律法规的认可不同鉴于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有关政府部门或机构在制定会计准则或规范时,都保留一定的灵活性,其目的是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以提供客观、真实的财务信息。这种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以合法的手段调节利润成为可能。盈余管理行为尽管不是准则或会计规范制订者最初所期望的,但是其至少在形式上没有违反会计准则或规范,没有超出现有法律法规范围,它是在现有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框架之内进行的,具有合法性和合规性;利润操纵则是通过采取违规违法的行为达到改变企业的盈余信息,其目的是欺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获得不当利益,因此该行为为法律法规所禁止。

(二)运用的手段不同由于盈余管理是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条件,所以手段的应用是在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范围内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利用应计制中存在的会计判断,进行盈余管理;通过安排交易发生或交易方式进行盈余管理;通过营运资金的管理进行盈余管理,达到修正企业盈余的目的。利润操纵则是以不合法的手段来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如提前确认营业收入与推迟确认本期费用,利用销货退回的会计处理在年终搞假销售,长期潜亏挂账等。利润操纵的有些手段貌似合乎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但是突破了一定的限度,就成为不合法的操纵行为。

(三)行为的动机不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都会使企业的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损害,但两者的动机有较大的不同。盈余管理作为一种合乎法律规范的利润调整,是管理者希望通过该管理而使企业的盈利能趋于预定的目标,其目的不外乎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合理避税、使自己的管理业绩和管理才能得到认可。而利润操纵则是管理当局利用信息的不对称,采取欺诈手段不合法地调整企业的盈余,实现不当获利的人仅是企业的管理者,而大多数股东和其他信息使用人则成为受害人。

(四)导致的后果不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两者动机和手段的不同,使得两者导致的后果有明显的差别。盈余管理可能导致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在现代委托关系下,由于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作用,企业的管理当局须以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为目标,同时为了自身和利益安全会采取一些盈余管理的措施,这些措施运用得当,常常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而利润操纵的后果恰恰相反,利润操纵者由于不顾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弄虚作假,虚构利润,最终将会损害企业诚信,坑害股东和其他信息使用者,同时也必然会使自己受到行政法律的处罚和制裁。

 

三、研究盈余管理的现实意义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规则的制定和规则的执行在某种程度上是规则的制定者和规则的执行者之间的一种博弈行为,通俗地说就是实际生活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由于受到一定空间和时间环境条件的制约,任何一项规则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当一项新的规则出经济管理毕业论文台后,规则的执行都将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寻找规则的漏洞和缺陷以谋求局部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这种利益关系现行规则难以调整的时候,规则的制定者就会充分吸收规则执行者的“智慧”对规则做出修订以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当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到修订后的规则无法规范的时候,一套崭新的规则也就为期不远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也遵循上述博弈规律。盈余管理能够帮助会计准则制定者发现准则的不完善和漏洞,这一点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还将对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和会计实务变革,甚至企业的会计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助于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西方国家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20年的历史。盈余管理的研究不仅对会计实务和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是还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其意义主要有:

(一)盈余管理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应计制会计的认识,对现金流量表的推广应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现金为王”的观念在工商管理界非常普遍。现金流量表和“现金为王”的观念为什么会在80年代末期开始流行开来,自然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但也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研究发现了大量的人为地操纵盈利的行为,会计数据成为数字游戏。通过研究还发现了操纵盈利的行为主要是来自企业管理层小心翼翼对应计制会计的局限性的过分利用,钻了很多应计制会计的空子。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将现金收付制发展成现金流量基础。

(二)盈余管理的研究加速了公认会计原则的完善和发展,尤其是表现在增加对外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方面。沟通摩擦是盈余管理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发表经济管理论文为什么会有沟通摩擦,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要改善这个问题,增加对外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各国公认会计原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新准则的立项和制定都是朝着这一方向发展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