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12: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际经济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际经济管理论文

篇1

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分为直接指标以及间接指标,如产业结构、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总值(GNP)等,如表1所示。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对国民消费支出的贡献作用。反映国民消费支出的指标有很多,如居民最终消费占GDP中的比重、劳务支出指标等。这些指标数据可以有效的作为国民消费支出核算的原始数据,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能够很好的反映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另外,消费核算信息可以很好的反映居民消费中的构成比例,如食品以及通信类的支出份额。有了这种信息,就可以更好的倡导居民进行适当的消费支出,从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的详实科学,能够促进我国的税务改革,了解当下消费热点,树立居民理性科学的消费观。核算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中居民的储蓄与投资有很大的贡献作用。在国民经济中,投资储蓄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增加等指标,可以很好的分析当前的各种货币供给与需求状况,了解我国的居民储蓄在国内储蓄中的地位,以及储蓄对投资的贡献率。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很直观的了解政府投资与居民投资的比例关系,更科学的实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实际上,储蓄、投资、税收是联系很密切的三个环节,对储蓄与投资信息的严格审读,有助于税务部门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除此之外,储蓄的变化状况还可以反映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的住房制度和医疗制度的改革成果。比如,在1991-1999年短短的9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超过40%、农村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超过120%。预期心理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工人就业状况糟糕、医疗制度以及住房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居民对未来隐忧加剧而让银行储蓄增加。对此,相关的部门对我国的各个体制进行了适度的改革,让居民放心消费。虽然,我国的社保制度不够完善,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毕竟居民的消费心理需求有了适当的提高。国民经济的核算,可以让统计部门与政府部门有很好的参考依据,各个职能部门也据此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居民储蓄与投资的良性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可以让收入分配更加的科学合理。国民经济的循环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生产只是一个阶段,对于最终成果的消费才是目的。不过,成果的消费并不是生产者一个人“享有”,而是要经过“分配与交换”的多个环节,才到达消费者手中。而国民经济的核算就是要对消费品在“分配与交换”的各个环节进行统计与核算,这其中也包括对最终产品的使用情况。国民经济的核算可以让收入的分配更加的高效与科学,提升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收入分配与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要清晰合理,收入的分配要分层展开,有次序的进行。为了让收入的分配更加的科学合理,核算的信息应该包含更多的机构部门,应用SNA在核算整个收入分配时,就应该按照“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两个阶段进行。在收入分配增长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让宏观收入分配的结构更好的得到调整,初次分配可以让收入结构得到很好的转移,调整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结构状况。国民经济核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与对内经济政策的制定。国民经济核算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在世界上享有的经济待遇与政治待遇,也就间接的影响到了我国对内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例如,联合国根据连续六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决定一个国家的会费;世界银行业根据相应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决定一个国家能否享受到相应的优惠待遇。所以,国民经济核算还深层次的影响到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间接影响到了我国与外国的经济往来。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分析价值

国民经济核算对投入产出分析的贡献很大。也有相应的投入产出方法,用于国民经济的核算。投入产出方法又称为投入产出分析,以一定的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为基础,结合比例系数与结构分析,从数量上研究经济系统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相关的经济模型来分析国民经济结构以及原因和影响。投入产出的方法在国民经济的核算中有一个漫长的历史。1950年,投入产出分析第一次被建议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1968年,SNA就吸纳了投入产出分析法。1993年,SNA就把投入产出纳入到了整个核算体系。实际上,我国的投入产出分析研究有五十余年的历史了。1974年,我国就编制出了第一张实物性的投入产出表,涵盖了61种产品。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更是编制出了大型的“1987年投入产出表”。2004年,“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更是让投入产出的核算方法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投入产出表考虑了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入来源”与“使用去向”,是一种棋盘式的平衡表。它可以很好的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投入”与“产出”,同时能够很准确的表明“投入的来源”与“产出的去向”。另外,对于各个部门之间很复杂的技术经济关系,投入产出表也能够很好的把握。投入产出表的样式多样,分类齐全,结构清晰明了。如“实物性”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就充分考虑了计量单位的特点,便于审核统计工作。另外,也有根据地域划分的投入产出表,如“全国投入产出表”与“地方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数据结构表”(见表2),可以直观地反应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中。“对称性投入产出表”用于预测和制定计划。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三)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效益分析的贡献价值

宏观经济效益能够很好的反映各个产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在当今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很多人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增长,一味追求GDP的量与速度,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因为,在宏观经济的背景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以很好的衡量社会总产出。一定的情况下,GDP的数字越大,就代表这个国家的产品以及服务的增加值就越大。目前,在国民经济的核算中,很多的人意识到了不能一味的以财富数字的增长来衡量GDP。如果牺牲了环境与浪费掉了大量的资源,虽然换取了经济财富的增长,GDP指数的上升。但是,GDP并不体现资源的掠夺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实际上,这种GDP的数字是一个虚假的数字,过度的夸大了“财富”,却忽视了对成本的折算。鉴于此,一味的追求财富GDP的增长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办法,要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因素,减去相应的成本。很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了绿色GDP这样一个概念,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也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一个“绿色GDP”概念的产生,是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结果,也是人们在权衡了环保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以及利弊后的一个结果。

二、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及宏观经济模型建立的基础

在宏观的经济管理中,涉及到很多的统计数据以及模型,而国民经济核算就可以为这种数理统计以及模型的搭建提供范本和奠定基础。作为基本框架,国民经济核算确定了很多宏观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指标设置以及基本分类。这样的功能让经济统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大的提高了宏观经济分析的效率,增强了其应用功能。

三、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科学的制定与检验国民经济的方法

国民经济计划涉及到很多的宏观经济指标,这些经济指标所反映的现象,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经济联系。为了更好的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计划与规划的指标数量也必须满足这种经济联系。国民经济核算的手段非常科学,也正反应了这种内在的经济关系。因而,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科学的制定与检验国民经济的方法。

篇2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

企业经济管理是指对企业日常活动进行指挥,并通过人为方式进行协调,通过对这些活动地有效组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一种管理活动。此外,随着市场的变化,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对企业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得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更符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为企业的长远发展铺平道路。

三、中国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大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均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等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对此进行分析。

1.人力资源方面

中国部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体现,主要是指员工素质不高。此外,这些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制度做得不完善,企业内部的人员流动较频繁,人力资源部门波动大。体现在:

(1)人力资源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缺乏正规的培训,道德水平不高且工作能力不强,这对企业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2)人员的流动大,造成企业很多的工作项目无法顺利进行,拖延了企业的工作进程。

(3)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制度不完善,员工的积极性始终得不到提高。

2.管理制度方面

长期以来,企业对自身的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认识。虽然,有些企业制定了相应的经济管理措施,但并不完善,再加上制定的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因此实用性较低,甚至不具备实用性。管理制度方面的欠缺影响了管理的效果,使管理效果降低了。

3.组织机构方面

企业的组织机构形式单一,不够灵活。因此,现今企业很多的组织机构都与市场需求相背离。另外,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只重视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方面不够重视,使得企业组织机构中的很多问题没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导致了企业的发展滞后。

四、加强中国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对策分析

上文我们分析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现状,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下面我们针对上文所分析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重视及改善企业的组织机构等三个方面。

1.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

优化人力资源是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模式的改进中首先要重视的工作。人才的竞争对企业最终竞争的成败有重要影响。因此,优化人力资源,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为:

(1)针对企业的业务需求,对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员工的道德和业务素质在经过培训后得到全面的提升。企业要想优化人力资源,还要从为员工创造发展条件,提供发展平台入手,同时加强岗位建设,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才能。

(2)优化人力资源,要坚持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基本出发点,在这个基本点的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优化。在优化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要留住人才,防止人才外流。企业要培养员工的集体意识,同时要尽可能地提高员工的福利,让员工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

2.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这是保证企业高效发展的关键环节。企业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应依据相应的管理制度对自身进行管理,体现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对企业的运行过程进行管理,确保企业高效有序地运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不仅利于企业对员工进行全程管理,还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精细化管理。以公路施工企业为例。公路施工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还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

(1)在施工过程中,选用优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降低施工成本。

(2)监控施工现场,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把关。

(3)提升员工工作的责任心,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4)不断创新科技,在质量和技术方面进行把关。

3.重视和改善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要想改进经济管理模式,不仅要优化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还要重视和改善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组织机构的改进和完善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摒弃僵化的组织机构,制定出灵活、合理,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的组织机构。

篇3

当前,我国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甚至出现了和社会发展需求错位现象。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在培养目标上把学生培养成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这种目标定位有悖于高职专业院校的实际特点。高职培养的学生都是面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线基础实践性人才,受到这样错位的定位目标的影响,必然会注重对学生理论的灌输,弱化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由于专业目标培养定位不明确,使得当前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够结合学校、学生和社会发展实际,学生盲目自大,也造成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和社会发展实际脱钩,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1.2未能突出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

高等院校不能够突出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依然沿袭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还有不少院校机械地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多提升应用能力的平台,使得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1.3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

由于高职院校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价考核,很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有着非常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却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经验,不能够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进行充分地研究和指导。当前高职院校既懂理论更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明显偏少,无法对学生进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也无法突出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

1.4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流于形式

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平台和渠道,经济管理专业需要更好地和企业合作,为学生实践应用创造更多的机会。开展校企合作是培养实践应用人才的重要渠道,但当前的校企合作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企业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学校没有足够的社会认可度,学校、企业与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2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2.1积极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

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要想更好地突出学生的实践应用,为学生的实践提供较好的实习平台,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指导作用,尤其是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政府从中间搭桥,协调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学校提供更多的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企业,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政府改进服务,加大宣传,营造较好的职业化教育环境,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体系,给予职业院校更多的自,营造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加大对高职教育的办学投入,吸收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允许和鼓励海外大学相关机构兴办股份制学校。

篇4

让我从一般的道理下笔:天下所有的“利润”——不论来自什么行业、什么部门——统统构成他人的成本。这个论点不容易反对。不是吗?你在报摊上买的这份《21世纪经济报道》,市价2元,是你获得阅读满足的“成本”;这2元钱进了卖家的口袋就是“收入”,减去开支,就是报社的“利润”。很清楚,报社的利润构成读者的成本。

买报如此,买其他产品和服务也如此。燃油公司购买油轮的运输服务,所付费用当中,含有后者的利润。航空公司购买燃油,燃油公司的利润因此打进航空服务的成本。电力公司的老总乘飞机出差公干,他的机票费用是电力成本的一部分。电力公司再向燃油公司卖电,顺手把电力利润又“装进”了燃油成本。

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市场里,上述游戏日复一日地进行着。节日期间外出旅行度假吗?车马费用、住店开支、饮食购物等等,就是我们获得闲暇的代价。不要说休闲不是生产就谈不到成本:上班时间一到,你我要工作就不得不放弃闲暇。因此,闲暇为工作之“成本”,其中包括了旅行社、交通运输公司、饭馆商店等等机构和个人赚取的利润。

卖家利润以少为佳

如此说来,卖家的利润怎么可能是“好事”?从买家——包括为卖而买的买家——的角度看问题,最佳境界是天下卖家的利润全部为零。不但利润为零,最好他们的成本也为零,买家可以免费得到产品和服务!两年前“免费经济”大行其道,欢呼者众,是有道理的。

遗憾的是现实世界不是理想国,免费经济不能普遍而持久——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使然。退而求其次,我们希望卖家的成本和利润小一点、再小一点。要是你象我一样对减少卖家利润念念不忘,靠什么可助我们如愿以偿?

市场拉低利润

中外经验的答案是一致的。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卖家要谋得利润——全部经营收入比开支多一点——殊为不易。好不容易争得了利润,要保住更是难上加难。合并起来,市场竞争好象是优先保佑买家的。

先说市场竞争中卖方的利润来自不易。试想诸多卖家彼此竞争,物买价廉的供应商为胜,哪里轻易就要得一个好价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当年的掌门人斯隆先生有言在先:在商业世界里要创造滚滚财源,首要的法门是“与众不同”。这就是现在大家朗朗上口的“创新”。不错,创新可能获取特别的报酬——所谓“创新利润”是也。但是商场很无情:标新立异固然不难,但在市场上要人买帐的创新就绝不容易。

让市场买单的创新可遇而不可求。世人英雄惜英雄,所以总把眼光盯着商场上最成功的企业家。可是,怎么可以忘记“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教训?每一个成功的商界故事背后,有多少雄心勃勃、富有新意的商务计划泡了汤——血本无归,到哪里去谈利润?打平了算,市场给“独到”付报酬的时候,吝啬得很。

更多的情况,还是我们山西前辈商人讲的“省下的、就是挣下的”——通过不断降低成本获取赢余。不要以为这一套很“土”,它与斯隆先生另外一个现代赢利策略——成本优势——暗合。也不要以为“不断降低成本”很容易,在保证产品和服务品质的前提下,成本领先是大学问。无论如何,卖家争相节约成本来图利,对买家是好事。如果下周每份报纸的利润提高5毛、但成本降低1元,你不会不赞成吧?

最重要的是,无论因为独到、还是成本优势取得赢利,市场总会把信息透露出去。由于市场是开放的,利润信息就刺激别人进入市场争利。就是说,竞争把卖家的利润不断往下拉,直到“平均利润趋近于零”。1985年前,在北京随便开一间小饭馆的毛利率总在50%以上,现在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

另类“利润”拖累经济

但是,政府垄断行业产生的“利润”是另外一回事。利润在这里被打上引号,不是说它就不是经营赢余。而是说,行政垄断下收入大于支出的的赢余,产生的根据及其变动的逻辑,自成一家。严格一点,这不是什么利润,而是“行政垄断市场权力的租金”——实在过于拗口,我们还是叫“行政垄断利润”吧。

“行政垄断利润”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实施市场禁入或限入的产物。在政府垄断市场的条件下,在位卖家的地位非常特殊——远离价格竞争压力,无须不断节约成本,也可以将“平均利润趋向于零”的市场威胁屏蔽在经营活动之外。在这些约束下,希图卖家利润小而又小,等于与虎谋皮。市场的禁入和限入削弱了竞争的压力,行政垄断利润哪里会有“趋向于零”之理?

拖累国民经济的“利润”

这不是说行政垄断改变了市场供求规律。只要买家拒绝购买——因为买不起、或者买得起也不买——行政垄断利润是无法找消费者报帐的。几年前我在中部地区农村看到拉上了电线的村子不点电灯,知道当地农民对付高电价使的就是“不买”这一招。问题是,“不买”意味着放弃消费——进而就无法从事相应的生产,对经济的损害很大。

篇5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但是彼此互补性很大,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融合后,会导致两国需求大幅度增加,而供给在短时间内增加较少,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化调整,需求增幅会放小,而供给增幅会放大,与此同时,价格的增速会由快到慢,最终趋于稳定,同时,两国的福利水平是不断增加的。

如图,两国经济一体化后,需求由D1移动到D2,供给由S1移动到S2,此时价格由P0上升到P1,接着随着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生产力逐步提高,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需求曲线又由D2增加到D3,但幅度减少,供给由S2增加到S3,幅度增大,此时,价格上升到P2,幅度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最终D与S趋于稳定,价格通胀率逐步减小直至稳定,社会总福利水平稳定提高。

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一体化

发达国家之间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相近,资源互补性也较相近,因此两国经济一体化后,会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同时会刺激需求的快速增加。需求与供给的同步性增长使价格基本上保持不变,同时,社会福利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并且增长幅度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增长幅度。

如图,两国经济一体化后,需求会由D1增加到D2,供给由S1增加到S2,两者增加幅度相近,随着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需求不断提高,会由D2增加到D3,供给由S2增加到S3,在此过程中,价格增幅较小,社会福利水平大幅度增加。

通过以上两种情况的分析,得到一些结论:

1.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越大,价格线越高,即通胀率越高。

2.社会福利水平不仅来源于价格优势,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更取决于均衡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商品多样性的精神满足。

3.两国经济发展水平越相近,社会福利水平增长越快。

篇6

2.完善境外税务管理制度、规范税务管理流程

集团层面必须根据整体管控模式、组织架构体系、管理战略、经营目标、企业文化等,结合国家相关规定、行业规则和国际通行惯例制定境外税务管理制度,明确集团层面境外税务管理组织体系,境外税务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思路,强调集团、子公司、国别机构、项目部在税务管理与税收筹划上的分工与协作,风险监督及问责机制等。同时,集团层面应要求参与国际经营的各子企业也要在集团统一税务管理制度的框架下,以各子企业为单位制定自身的税务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从制度上明确税务管理工作的各项相关要求。

3.协调内部利益分配、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

国际工程项目及投资税收筹划产生的外在原因在于国际经济大环境上存在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差异,而且国际业务经营一般涉及两个以上国家。尽管国际业务涉及的税种主要有收益税、流转税、财产税、杂项税等,但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税法在涉税主体、征税对象及税率、税基等内容上与另一个国家是完全一致的。同时,国际竞争、社会生活进步、科技发展、通货膨胀等因素令全球经济环境变幻莫测,这些因素给集团国际业务税收筹划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对于重大国际工程项目与投资,集团层面应统筹、协调内部各子公司从业务涉及的国家、涉及的纳税主体、税率、税基等差异、涉及的各国税收优惠及双边、多边税收协定等多项因素,选择一个最佳税收筹划方案。集团层面设计税收筹划方案可以避免只考虑单项投资或单个项目、只关注一个国别税负最小、只覆盖局部或较低层面等方面的不足,实现集团全球范围内总体税负最小的目标。

4.深入开展不同国家税法研究,打造资源共享平台

国际工程承包及投资因涉及不同国家税法,存在诸多税收风险,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受语言环境等影响,对财税政策理解不深入,甚至产生歧义;一些国家财税政策变化频繁,不易掌握;各个国家都在对本国税法不断完善,对新税法及新老税法交替不能及时调整;部分国家针对外国企业加大审计、稽查力度等。集团公司须充分整合内部资源,组织内部各单位深入开展不同国家的税收法律研究,尤其关注与所处行业密切相关的税收优惠、抵免、国际税收协定和反避税条款的研究,加强与我国商务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及驻各国经济参赞处的沟通交流,动态获取不同国家最新的税收信息和法律调整情况,对重大误解事项签署备忘录并推动积极解决。在集团层面形成境外税务管理指引,并以开放式架构切实打造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从里到外、从外到里的动态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共享服务,方便各子企业之间共享各国税收资源、交流信息和寻求帮助。

5.深化境外税收筹划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推动税收筹划的全过程管理

开展国际经营,必须在集团范围内树立税收筹划的理念,时刻关注系统内可以进行税收筹划的关键规程,积极推动税收筹划的全过程控制与参与。税收筹划工作要做到早期筹划、过程跟进、适时调整。目前大部分企业尚没有将税收筹划工作深化为企业商业文化,多数在遇到亏损时方意识到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多缴税款并严重影响项目的收益及投资回报。集团层面应在系统内强调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性,明确税务管理与税收筹划是全员参与的工作,而非传统观念上只与财务人员有关,要求在投标之前就要针对招标文件开展盈利分析和税务评估,合理界定企业的投标价格。中标后,要根据实际中标内容和价格等情况开展详细深入的税收筹划,并严格依照筹划方案开展组织设计、团队搭建、资本流动通道设计等工作,力争将税负成本和税收风险降至最低。同时,集团层面应强化在海外投资活动中税收筹划工作应进入前期的海外投资框架设计中,它是海外投资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起到降低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等积极作用。

篇7

一、国际货币台作的原因:市场溢出和政策溢出

如果我们承认全球化导致各国在货币经济领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那么一国资本市场的异常波动就可能影响和波及国际资本市场,而国际资本市场危机也可能无法充分隔疫而困扰国内资本市场,这通常被称为市场的“溢出”和“溢入”(MarketSPill-over)。一国货币政策也既可能传递到也可能受制于它国的货币政策,这通常被称为政策的溢出和溢入(PolicySpill-over)。显然市场或政策溢出及相关命题都仅对开放经济体才有意义。鉴于对全球资本市场和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管辖权的归属模糊不清,人们试图通过国际货币合作来降低上述溢出效应。

基于“货币政策溢出”的国际货币合作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库珀等。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导致只有小型开放经济才可以基本不考虑政策的溢出效应,而大国在制订货币金融政策时,就不能不事先考虑相互间的政策溢出并进行政策协调。一般认为,政策溢出效应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和资本流动渠道传递。以贸易渠道为例,一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进口需求的下降,而其政策溢出则给予其主要贸易伙伴一个外源性需求紧缩;以资本流动渠道为例,一国紧缩性货币政策意味着本币利率上升,而政策溢出则导致向这个国家的资本流动,他国因资本外流而有意外紧缩。库珀的大致结论是:在开放经济下如果不考虑货币合作,则一国政策效能将大为削弱。此后库里,列文和维达里斯等(1987)研究了近年浮动汇率制发展历程后指出,各国力图确保它们宏观政策的独立性可能对世界经济具有破坏性,溢出效应的存在说明各国可以通过国际货币合作来分享合作体系带来福利增进。富兰克尔的基本思路是:所谓政策溢出,是指在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时,一国的政策行为将影响别国的福利函数,而它国的政策行为同样将影响本国福利函数的达成,因此各国彼此割裂和相互冲突的货币政策是不可取的,必须通过货币合作降低整体福利损失,富兰克尔尤其主张以建立起较大的货币区(CurrencyBloc)来作为国际货币合作的手段。

基于“资本市场溢出”的国际货币合作理论的代表人物归功于蒙代尔,他分别讨论了在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资本流动带来的溢出效应,以及一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搭配问题。目前基于市场溢出的货币政策合作大致有以下几种思路:一是主张国际货币合作可以降低市场和汇率的不确定性,即浮动汇率制在确保了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并不能完全隔疫资本市场的溢出效应,其频繁波动反过来将削弱各国货币政策的效能,各国让渡部分货币进行合作可以降低外汇市场和汇率的不确定性,并最终使货币合作参与者受益;二是主张国际货币合作应该有恰当的水平和方式。S.汉和C.瑞因哈特等认为,估计在1992年时,1.7个百分点的利率差才会因溢出效应而引起货币市场间的波动,而现在0.7个百分点的利率差即可达到类似效果,甚至股票市场等其它资本市场的溢出效应也在增加,因此各国必须在会计准则、银行监管、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国际货币合作。可见,各国产生在货币领域进行合作的初衷,就在于通过货币合作降低政策或市场的溢出效应,并改善本国货币政策的效能及资本市场的稳健性。

二、国际货币合作的霸权稳定论

基于霸权稳定结构的货币合作理论的始作佣者可能是金德尔伯格(P.C.Kindleberger),霸权稳定论(HegemonicStabilityTheory)并非由金氏提出,而是另一位学者克欧亨尼(R.Keohane)提出的,但金德尔伯格首先将其运用到国际货币合作领域。在其《1929-1939世界性经济萧条》一书中,金氏认为在国际货币领域需要一个霸主以杜绝政策或市场溢出效应,霸主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充当发行世界货币和充当全球最后贷款人角色,也应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发挥作用。但除了霸主和附从者之间以霸权稳定结构维持国际货币秩序之外,金氏甚至否认其他形式的国际货币合作的有效性。1973年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际,但金德尔伯格仍然坚称霸权稳定结构是唯一途径,实在具有讽刺意义。此后,克拉斯纳(S.Krasner)和吉尔芬(R.Gilpin)等对霸权稳定论进行了发展。一般来说,霸权稳定结构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关键国具有足够的经济规模,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2、他国相对于关键国地位的明显逊色和对关键国地位的不言自明的普遍默示;3、体系创立伊始关键国通货稳定,且附从国认为其自身货币政策相对于关键国货币政策的从属性和被动性未对自身利益构成威胁;4、霸权体系内的成员存在一定水平的经济发展趋同性。而霸权合作体系则具有一下特点:1、霸权体系的货币合作体现为霸主决定霸权体系的货币政策,其他附从国认同和接受,一旦默示的接受性受到怀疑,霸权结构就从稳定向非稳蜕变;2、霸权体系的货币合作通过制度予以维持和协调;3、霸权必须能够产生类似“公共产品”的收益以抵补附从国牺牲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成本,当霸权稳定结构的合作收益趋于枯竭时,该体系就将崩溃。

金德尔伯格等提出的霸权稳定结构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克欧亨尼随后提出了后霸权合作论。最早运用霸权稳定结构一词的克欧亨尼在其《霸权衰落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倾轧》中指出:“霸权性合作并不构成唯一可能的合作方式”,“霸权后合作也是可能的”,他指出后霸权稳定结构(Post-HegemonicStabilityTheory)的特征是:1、从逻辑上看,霸权不是寡头合作体系中出现货币合作的必要条件,而后霸权体系则是大国间的寡头合作博弈过程,大国间“可以自己提供集体利益”;2、不管是否属于霸权性质,国际体系所依赖的是共同的或互补的利益关系,频繁的政策和市场溢出将促使货币合作的规模和程度更深更广,尽管着重寡头合作的信誉是可质疑的;3、霸权体制本身具有惯性,霸权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合作体系的消亡,但体系中霸主将受到寡头的挑战,从而导致霸权稳定结构向后霸权合作体系渐变。此后库纳(R.Copper)、艾治格林(B.Eichengreen)等一起发展了后霸权合作理论。他们将国家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型开放经济体,对于它们,其参与国际货币合作的可能选择只有两种对角选择(TwoCornerSolu-tions),要么保持彻底的浮动汇率制度,要么通过钉住单一货币或货币局制度(CurrencyBoardSystem)固定其汇率。这也被形象地比喻为“暴风雨中的风叶”理论,一个国家的汇率安排就好象风叶一样,在金融全球化的暴风雨中,除了将风叶和风车完全脱钩,让风叶随风而转之外,就只有把风叶和风车完全固定,让风叶和风车静止不动。另一类是大国经济,对于它们,没有一国在货币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国际货币事务必须通过合作来解决。这潜在地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此方面典型的例子是西方七国集团的政策合作体系。

从全球角度观察,霸权和后霸权的货币合作模型可以用以下模型概括。如假定全球由n国组成,且各国均有自己的货币和中央银行,并通过固定彼此之间的汇率建立货币体系,假定第n国的货币汇率为1,用Si表示i国货币相对于第n国货币的汇率,Fi是i国用本币表示的外汇储备变动,由于全球国际收支差额必为零,则有:S1F1+S2F2十S3F3+……Sn-1Fn-1十Fn=0。为了维持该系统的相容性,第n国必须既不为其国际收支变动Fn规定独立的目标,也不应干预市场,以试图确定S1、S2、S3、Sn-1中的任何一个汇率,结果第n国的唯一选择,就是采取“有益疏忽”政策,把Fn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残差”来决定。因此包含n国成员为了维持汇率和系统的相容性,其可能的路径只有三种:第一种是后霸权合作体系。在n-1国选择其对于第n种货币的汇率并自主国际收支时,第n国必须成为和体系中其他寡头采取合作姿态的“无为的霸主”,放弃其国际收支和汇率政策的自主性;或者相反,第n国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而其余n-1因为维持对n国货币的稳定,它介1的国际收支和本币供给被动地由n国的货币政策所决定,n国成为要求其余附从国服从霸主的“稳定的霸主”。第二种是霸权稳定结构,即在S1、S2、S3,Sn-1、Sn等被货币同盟所确定时,为维持系统相容,各国必须建立区域内的中央银行,并授权它以统一的货币政策保证S1F1+S2F2十S3F3+……Sn-1Fn-1十Fn=0的条件;或者至少在货币政策、汇率和国际收支方面进行非常密切的政策协调,这正是欧盟的德洛尔解法(Delors’SApproach)。第三种,为n国引入第n+1个约束变量,即“外部驻锚”(ExternalArchor),这样n-1个汇率和外部驻锚的价格是外生的,第n种货币供给才可能成为内生,系统方才具有相容性。但既然全球是n国组成的,故已不可能引入第n+1个约束变量,这种解法只有在n国是趋于货币同盟而不是全球货币联盟时才可能存在。

三、国际货币台作的博弈分析论

在国际货币合作分析中引入博弈论工具的代表人物是滨田宏一(Y.Hamada)等。从广义上讲,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在货币领域的表现,指“各国充分考虑国际经济联系,有意以互利的方式调整各自经济政策”的过程,而国际货币合作则是政策协调在货币领域的表现,这一过程在协调范围上有较大的可伸缩性,滨田定一(Y.Hamada,1985)用博弈论直观地说明了两国条件下的政策协调过程。下图中,横轴代表国1的政策工具I1;,越右表示国1相对货币政策越为宽松的财政政策;竖轴代表国2的政策工具I2,越上表示国2相对货币政策越为宽松的财政政策。{U*}是国1的具有同等福利程度的无差异曲线的集合,即在每一条无差异曲线U*1;上各点的福利是相同的,但距离最佳福利点B*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表示的福利程度越低,即U*i+1<u*i;类似地,{U^i}表示国2具有同等福利点程度的无差异曲线的集合,B^表示国2的最佳福利点,并且在图中依然有U^i+1<U^;成立。由图可知,滨田宏一分析的依据是相对于一定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越宽松的国家越能获益。

如果不存在政策溢出效应,则各国的无差异曲线可能是直线。在图中,国1的无差异曲线(包括最佳福利点)表现为一系列垂线,而国2的无差异曲线(同样也包括最佳福利点)表现为一系列水平线。这意味着两国自己的政策不会造成对对方的影响,即每一国最优政策的选择是独立于别国最优政策的,各国不必考虑对方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就能够制定自己的政策以达到最优福利安排。此时各国没有必要展开国际货币合作。但现实中无政策溢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深,一国政策对别国福利的影响更加显著,表现在图上则是使两国原本为直线的无差异曲线变为围绕各自最佳福利点的椭圆形曲线。此时只有使两国无差异曲线相切的货币政策才是有效的,在切点上的政策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因为此时一国福利的改进必须以牺牲另一国福利为代价,这些切点构成的曲线如图所示就是连接两国最佳福利点的契约线B*B^。契约线上的点所代表的政策是国1国2协调的结果。故从博养论角度看,各国必须进行货币合作。

问题是,如果各国拒绝合作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先以国1为分析对象。如果缺乏合作,则对国1而言,国2的政策就是一个既定的函数,其造成的福利结果表现为一条条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i,由于政策的外部性的客观存在,国1的无差异曲线呈椭圆形曲线。所以,对每一个U^i,国1必须选择一种政策,使得自己的无差异曲线U*i;与水平线U^i相切,切点组成的轨迹构成直线R*,这就是不合作时国1的对策函数。类似地,对国2来说,国1的无差异曲线U*i为一组垂直线,国2为使本国福利最大化必使自己的政策所决定的无差异曲线在与U*i有接触的前提下尽量接近本国的福利最佳点,也即是取与每条垂直的U*i相切的U^i,切点构成的直线R^就是不合作时国2的对策函数。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使两国福利的取值在各自反映函数R*和地的交点N上达到稳定。N点是一个稳定的纳什均衡点(NashPoint)。从图一上我们看到,这一点所对应的政策是无效率的,它代表的福利比契约线上进行适当的国际货币合作所对应的任意一点都更远离帕累托最优状态。这说明,在存在政策溢出的前提下,进行国际货币合作将有助于改进参加协调国的福利。

四、国际货币合作的两难:有效合作和逆效合作

除了霸权和后霸权货币合作理论、货币合作的博弈理论之外,还存在其他一些国际货币合作的理论流派,但国际货币合作并不总是有效的,有时反而是无效甚至逆效的。所谓有效的货币合作(ProductiveCooperation),是指成员们通过规则协调或随机协调来参与货币合作时,货币合作的福利产出不仅可以抵销各国所付出的货币政策独立性部分丧失的成本,还可以完全或部分抵销政策和市场溢出带来的损失;所谓逆效的货币合作(Counter-ProductiveCooPeration),是指随着国际经济格局和货币秩序的变迁,货币合作的福利产出逐步下降,当下降到不足以抵补各国所付出的货币政策独立性部分丧失的成本时,货币合作就成为逆效的,此时各国参与货币合作不仅没有降低市场和政策的溢出性,反而还付出了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损的代价,结果合作不如不合作,原有国际货币合作的制度安排或随机安排在惯性消失后崩溃。人们就不得不经常对货币合作作出评估,以判定其是有效的或逆效的。

基于成本收益法来判定货币合作属于有效或逆效的代表人物是的欧迪兹(G.Oudiz)、J萨克斯(J.Sachs)和罗高天(K.Rogoff)等人。对国际货币合作可能带来的收益并不表示乐观。其开创性研究表明,1984-1986年间,美日德三大国从完全和充分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协调中的获益还不到GDP的1.5%。这样的结果显然并不能令政策协调的支持者满意。而罗高夫则指出如果政府在货币合作过程中放松了对通货膨胀型货币扩张的约束,那么国际货币合作不仅不能改进福利反而可能使参与国福利降低。在此基础上,列文(P.Levine)&居里(D.Currie1987)通过使用OECD互连模型的两集团简化版本研究了无信誉政策的不稳定性,指出不讲信誉的政策容易导致过度通货膨胀,从而使福利呈现不升反降的趋势。

篇8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造成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从国际较为主流的观点中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对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主要以文化、人力资本、政治以及法规制度四方面为主。这四种因素给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制定造成很大的困扰,例如:对于员工的招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居住地,培训计划上与国外同类企业的差异等。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增加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经营范围进一步延伸扩大,这就造成了对人力安排上的不确定性随之增加。例如最常见的劳务关系的处理,由于不同国家在文化、法律、历史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劳务关系的确定很难顺利完成,企业领导与员工在进行管理上的沟通时会产生沟通误会,导致沟通成本的增加,从而埋下很多的管理风险。

(三)加剧了对人才的竞争

经济全球化在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各国市场在空间上的距离,而企业的生存目的就是要取得足够大的市场,获得市场先机,而这一前提就是企业要有足够强的竞争实力,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取决于内部优秀人才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当前的企业竞争中,竞争的重点开始转变为对人才的争夺,尤其是对技能优秀且熟知国土文化的综合型人才的争夺,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这就增加了企业间对人才的竞争力度。

(四)员工组成的多元化

员工组成的多元化是每一个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所面临的必须问题。员工组成的多元化主要是由母国员工、外派员工、本地员工以及第三国员工构成的。这些员工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其自身的教育背景、文化构成以及价值取向各有差异,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企业在多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下取长补短,增强企业活力,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讲,这种多元化结构会导致不同文化间发生冲突现象,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就需要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加大对这一层面的重视力度。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经济全球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工作来说就要根据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立足全球,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位置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经营思路和方针需要放长、放远、放大,要有全球化的思维和理念,立足于全球来开展经营活动,这样才可以保证管理思维的先进性,把人力资源管理以战略性模式开展,作为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规划制定的主要依据,提升人力资源在企业结构中的地位,对人力资源的结构构成要做到全面详细的科学化分析,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政策与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激励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是否一致,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能否促进企业的全球化经营战略的实现进行探究。

(二)加大对优秀人才的管理

人力资源虽然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但是仅仅拥有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激发出内在的创造性,可以采取人本管理的模式,人性化管理,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肯定员工在企业中占据的重要位置,为员工的工作环境创造良好舒适的条件,同时也要制定公正合理的奖惩制度,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增强对企业的忠实度。

(三)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经济全球化虽然缩短了企业间的市场距离,但是并不代表采用国际化经营就必然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国家化的经营策略会导致市场分散、机构分散以及员工的分散,给管理和沟通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必须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快捷手段,通过企业内部的构建,借助网络技术可以把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有效的连接,给沟通和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人力资源的管理信息传递更为及时高效,而且在一些专业性的软件辅助下,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有序,节省了时间,从而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

篇9

一、结构清晰,内容详尽,系统性强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是宏观经济学导论,主要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定位、发展历程及基本研究方法。从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对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三个方面对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最基本的理论作全面的介绍。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分别就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总供给和总需求、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等作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第十二章对当代西方的主流宏观经济学流派的的发展、基本观点、分歧及新近动向作了简单的介绍。从全书的目录可以看到,作者对其中每个部分的理论和实践案例部分作了若干详细划分,结构清晰。同时,对本学科每部分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点进行了深入、系统地阐述和辨析。这是此书区别于其他宏观经济学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语言通俗易懂,可接受性强

宏观经济学在进入中国的很长时间里,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高不可攀,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懂、听得明白的学科,认为那是政府官员的事情,和普通百姓生活没有关系。因此,很多的教材、专著对于宏观经济学的介绍基本上采用的是晦涩难懂的语言,让人敬而远之。读过这部宏观经济学教材后发现作者叙述的语言简练、直白,让读者看后能够感到宏观经济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是可以学得懂的。尤其是其中引入的案例,其语言直白、透彻,把经济中的问题用百姓的话说了出来,让人更容易接受。语言的通俗性是这本教材的一大优点。

三、反映了学科的重要进展与主流成果,具有前沿性

作者不但介绍了已较为成熟的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而且还加入了近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把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资料及时反映了出来。如在国民收入核算部分对当前热门话题绿色GDP的介绍,失业与通货膨胀部分对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分析等,这些都是目前政府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大量的这些前沿性研究资料的引用是本书的特点之一。有学者在讨论我国学术界的学术规范性时曾说过,判断一本学术著作或论文的价值之高低,资料来源的多寡和可靠性不能不视为一个重要的标准。从这方面来看,本书的资料是丰富、新颖而又可靠的。

四、宏观理论实践化,兼顾理论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宏观经济学真正的舞台是阐释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开发心智,令人乐而忘返。在对理论介绍的同时,书中在每一个重要章节甚至知识点之后,都附有相关的案例及分析。例如,为什么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通货膨胀水平和失业率如此之低?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是什么?……这些案例大都分析透彻、精辟到位,能很好地体现出真实世界中所蕴涵的经济学原理。同时,书中出现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发生在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问题,包括了一些作者对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所积累的成果。这就克服了时下不少翻译出版的国外宏观经济学著作在联系中国实际方面存在的不足。

篇10

1.对公路养护扶持力度小。

“重建轻养”问题在公路管理中依然很突出。很多部门为了创业绩促发展积极建设公路网络。但相关部门只知道享受公路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忽略了对公路的养护管理。很多公路在养护方面面临着资金紧缺、养护人员素质偏低等现象造成公路养护工作不能有效开展,也就使得公路的长期效益受损。

2.公路养护不适应市场化要求。

在很多公路建成后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其实行市场化操作而是实行了非经济化或者行政化的操作模式,以至于公路运行的效率低下不能获得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也给公路养护带来了一些问题使其不能适应市场化的要求从而也不能实行市场化的操作。这大大降低了公路养护的经济效益和科学管理。

(二)路政管理方面的经济问题

1.公路产权问题。

公路是一种资产,它能给相关部门或当地发展带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国公路面临着产权不明的问题。首先我国的路政基本上是跨部门管理所以公路的产权往往牵涉到几个部门如国土、交通等。很多行政部门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公路的产权这就使得公路产权的归属更加不清晰。此外公路的建设带动了公路两旁的经济发展但也导致很多违章建筑建在了公路两旁。这不仅造成安全隐患还使得公路的产权更加不明确。

2.当地经济发展问题。

公路的建设是为了促进交通的便利和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公路建设起来并不能意味着经济就能发展起来了,一些地方的公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并不明显这与当地的路政管理有很大的关系。一些路政管理部门对所辖公路进行不当的管理如乱收费、乱罚款。这不仅不利于发挥公路交通的应有作用还会给当地经济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3.公路信息系统建设问题。

随着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和应用也越来越频繁。公路作为交通领域的一部分对其进行信息化处理对推动我国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管理部门都设想着要成立相关的公路信息系统,但由于路政部门之间的分工和技术水平的局限等各种原因使这个设想不能及时实现从而也不能实现公路交通的现代化管理。

二、我国公路管理中的经济问题解决的办法

首先节约成本并加强项目审计。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在保证公路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要及时预估和控制公路建设成本,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同时要加强对公路项目的审计工作。这不仅要对公路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相关审计还要对公路项目的成本进行审计,以保证公路项目合理有效的支出。其次促进公路养护市场化、规范化运作。在公路养护管理方面相关部门应在加大对公路养护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公路养护管理中。这样既可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公路养护,又能提高公路养护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公路状况得到优化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最后完善公路路政管理。各路政部门要明确公路产权属国家所有并要对公路两旁的公路产权进行有效管理。同时路政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避免不恰当的路政管理行为的出现。此外,路政管理部门之间应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促进公路交通信息网络的建成使路政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篇11

一、国有物流企业的特点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经营和决策,这对于物流企业也不例外,强化财务监管是增强物流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成本结构复杂

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构成较为复杂,对主营业务成本进行较为清楚分类可以向管理者提供更多对决策产生影响的细节问题。鉴于企业物流活动是按照功能的不同来组织进行的,因此按照业务活动来对成本进行分类比较合理。第一,销售成本。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前期的广告费用必不可少。第二,订单信息处理成本。从客户下订单开始到安排运输环节,再到客户收到货物,最后到客户的信息反馈为止,整个过程中所有的信息处理与安排发生的费用均属于订单处理费用。第三,货物运输成本。物流企业在对货物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运输费用、保险费用和管理费用等。第四,与物流业务直接相关的其他成本。包括电子设备的购置费、维护费、折旧费,物流销售人员、运输人员、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等。主营业务成本是物流企业成本的主要构成,除此之外,物流企业还包括与主营业务不直接相关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由于物流业务的特殊性,使得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呈现出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征。

(二)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利润率水平比其他行业较低,企业自有资产有限,资产信用不足。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一般要求贷款抵押或较高的信用。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抵押资产的缺乏和信用水平的限制使得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由于物流企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行业,投资回收期较长,注重盈利性的金融机构不倾向于向物流企业贷款,导致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通过金融贷款得到满足。在我国已经实现上市的30家左右的物流企业中,总体融资规模较为有限,因此从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规模来看,我国物流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比重都比较小。由此来看,对于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我国现有市场发展环境下,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依靠物流企业自身是难以筹集的,而通过资本市场或者金融机构筹集资金也存在重重障碍。

二、国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就目前情况看,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还不能很好的适应与满足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既有外在因素更有内在问题。

(一)财务监管力度不够

面临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国外同行的压力,我国物流企业必须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企业规模也将向大型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物流企业特别是国有的集团型物流企业,组织机构复杂,大多具有庞大的下属分支机构;集团内部关联性公司较多,对子公司持股比例不同;子孙公司较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本身就是个难题,在组织机构复杂的集团性物流企业中,财务监管力度和方式方法成为财务管理是否有效可行的重要前提。从目前我国集团性物流企业财务监管情况来看,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力度不够,现有的核算和内控制度不尽合理,对分支机构和资公司的财务监督缺乏有效可行的的方法等。

(二)资金管理方式落后

资金管理方式的有效与否,是决定物流企业经济消息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国有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还缺乏有效手段。如有的国有集团物流企业的某些子公司帐面存在闲置资金,而有的子公司却急缺运转资金,由于缺乏资金调度中心的功能,导致闲置资金无法有效流转,大大降低了资金运用的效率。

三、加强国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经营理念,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围绕着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中心目标展开的。要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从内外部同时采取有力手段,加强国有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

(一)拓展融资渠道

面对物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以及难以通过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现状,要积极从其他方面拓宽融资渠道,给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通过多种渠道解决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推进物流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适当放宽物流企业的上市审批条件,支持鼓励资产质量好、具有发展成长潜力的物流企业上市。另一方面,国家应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要求与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国家产业发展目标作为信贷标准,对物流企业增加信贷资金支持,推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二)加强财务监管与控制

要从企业内部加强财务管理,就要建立健全物流企业的内部监控制度,并使之有效运行。一方面,要强化对物流企业法人代表的管理,真正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约束其行为。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划清“三会一层”的职权范围。另一方面,理顺物流企业集团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必要时建立财务中心,核心在于资金调度中心和财务核算中心,对物流企业的资金运转形成有效约束,监督资金运行使用的效率。同时加强财务部门工作的合规合法性,建立完善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保证有效执行,从各角度加强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篇12

(一)教育理念守旧在经济管理教学中,我国高校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为主,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不利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而缺乏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经济管理人才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此,要满足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高校就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逃离出来,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

(二)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偏离因高校经济管理教学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只是按照高校给学生设立的目标培养的高校性质的产物,但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出现人才供求偏差。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应该按照市场需求确定经济管理教育的目标,但是现阶段高校研究市场需求还不够透彻,很多高校的教育目标都是根据教师的经验和假想设定的,这很容易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市场脱节。

(三)过分依赖教材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教学进度安排过分依赖教材,然而,高校的教材针对性不强,更多地侧重于学科逻辑,忽视了工作逻辑,这样就违背了高校弘扬的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备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技能的目标,忽略了经济管理的工作逻辑,这样严格按照教材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因此,要求高校的教师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实际活动的工作逻辑安排教学进度,适当的将教学内容打乱、重排,以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真正做到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四)过多注重课堂教学经济管理分支很多,课程也很多,想要真正掌握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经济管理的专业技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教师讲的再透彻,学生还是不能完全地掌握所听到的知识,学到的知识只是有限的,所以教师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还应加强课后的引导,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新时期国际经济管理教育的主流趋势

(一)教育目标的针对性国际上经济管理较为成熟的一些名校在教学上都有十分明显的针对性,贯彻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同步,从而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国际名校对经济管理教育的目标定位在能够熟知现在社会各类经济现象、掌握分析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经济管理的能力。这样的教育目标既保证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也为他们进入社会做了准备。这一目标侧重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技能,明确的市场供给定位,增强了学生的在经济管理领域就业和深造的竞争力。

(二)规范教育,选择自由国际名校在经济管理教育上具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对教学内容、必修课程、选修内容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学生必须完成所以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才能拿到毕业证书。这些详细的规定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经济管理时有了明确的学习计划安排,同时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公平竞争和评价标准。虽然国际上经济管理教育具有相当强的规范性,但学生在学习时也具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选修不同的选修课程,也可以根据专业需求跨年级跨专业学习,即使是必修课,学生也可以不在特定的时期内修读,同时可以在一门课程上听不听教师的课程,这就保证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课程。(三)课程的严谨性国际名校在设置经济管理课程时是按照一定的层次就行开展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经济管理,一步步理解经济管理的知识。不同层次的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能力也是不同的,越高层次培养出来的学习知识和技能都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分出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由简到难逐层次的完成学业。(四)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国际名校的教学方法非常灵活,独具创新性,在课程设置上设有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讨论课程、论文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激情,鼓励学生在学术领域的探究,对有价值的进行出版、奖励,这种竞争性和与探索性的氛围,使得学习对学术的追求就会加强。

三、新时期我国高校经济管理改革创新的举措

(一)教育理念更新新时期我国高校的经济管理教育必须在理念上进行更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以培养掌握现代化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为目标,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推进课程的现代化,因材施教,以社会经济需求为依托,着力培养实用型人才。一方面,要加大理论课的深度,强化学生的实证分析与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动,开设相关课程,实行前沿跟踪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他们符合社会经济改革创新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创新在课程体系上要向国际名校学习,开展分层次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从低层次的简单了解逐步到高层次的专业领域学习。把握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对理论教学进行严格要求,与实践教学内容保持同步,加强实验训练、课外实习及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不断完善经济管理教学的课程体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安排形成系统性统一。此外,要依据社会经济管理企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以及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技能要求,系统性的讲授理论知识,并运用系统化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整体知识架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社会需求技能要求,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明确知识框架,有层次的设定教学计划,建立层次性、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内容创新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要与时展保持同步,按照社会经济需求及时反馈,对课程内容及时更新。这就要求教师将经济管理方面的前沿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程内容保持高度先进性,同时结合经济管理领域最新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的新动向,丰富课程内容,凸显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创造性,开阔学生的视野,灵活应对经济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保证理论与实践的同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能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课程的知识构架结构,加深学生对学科概念的理解,同时还能保持课程内容的及时补充和不断创新,激发学生更加深刻探究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手段创新传统的教学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采取被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经济管理具有前沿性、应用性和综合性,需要不断创新地运用多样化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开放性思维,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专业讨论和探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丰富教学方式,经济管理的应用性很强,所以要丰富教学手段,多方位多层次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效仿国外建立专题学科研讨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大对教学手段多样性的投入,改善经济管理教学环境,实现教学手段的网络化与电子化。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进而提高教学绩效。

(五)实践教学创新首先要加大案例教学,与社会保持同步,对最新的经济管理事件展开讨论,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起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其次要增加实验课程和社会实习,提高应用性经济管理学科的实践性。此外,教师要及时理解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济管理策略融入教学内容中,提升教学内容的实践水平。另外还可以创办专题讨论小组、参与课题项目研究、专题讲座等进行实践教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