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13: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1

这篇论文从选题到最终成文,得到了业师杨清荣教授的精心指导。从选题来说,还是得到了杨老师的肯定的,因为在此之前,哲学院伦理学专业的师兄师姐们未曾涉足这个论题。但杨老师告诉我,研讨王阳明致良知的伦理思想,相关的文章很多,要想写出新意就有难度,如果没有写出新意,文章就会变得平实。我还是写了这个论题,是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供人参考这本身也就是一种价值吧。说到业师杨清荣教授,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课堂上的讲授,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严谨并具有逻辑,指导我的毕业论文,他修改到文章的字词与标点符号,他的严谨与逻辑体现得淋漓尽致。杨老师主要讲授伦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立身严谨,立教严谨,有儒者之风。学生们可以感受得到,杨老师对自己从事的学问、对传统文化的精义与价值由衷的热爱。他对学生的开导可谓是尽心的,对杨老师的关爱、教诲,学生会铭记于心。

感谢专业老师刘可风教授、胡真圣副教授、陈燕副教授。课堂上,刘可风教授的幽默和智慧、胡真圣老师的视野与和蔼,陈燕老师的认真和执着,给了我很大益处。对他们三年来对我学习上的帮助和教导,我深表谢意。感谢已经到学院工作的倪瑞华老师,她的环境伦理学课堂上,主张学生要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给了我启发。感谢已经去上海任教的葛四友老师,我上过他的课,在课堂上,他讲授如何做研究写论文,他教授的“证成”理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篇2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那种感觉就宛如在一场盛大的颁奖晚会上,我在晚会现场看着其他人一个接着一个上台领奖,自己却始终未能被念到名字,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后,终于有位嘉宾高喊我的大名,这时我忘记了先前漫长的无聊的等待时间,欣喜万分地走向舞台,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抒发自己的心情,发表自己的感想。这篇毕业论文的就是我的舞台,以下的言语便是有点成就感后在舞台上发表的发自肺腑的诚挚谢意与感想: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的导师**老师。她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在闲聊中她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你,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辞等方面她也总会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你,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许老师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谢谢许老师。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学长。正在撰写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助我搜集文献资料,帮助我理清论文写作思路,对我的论文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学长的帮助表示真挚的感谢。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学弟们。他们为我提供了写作论文的重要工具——电脑。甚至为了让我方便进出他们的寝室专门为我配备了一把钥匙,而且四台电脑的密码也都一一告知于我,任我选用,让很非常感动。对学弟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万分感谢。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范文(二)

在xx大学度过了四年的紧张学习时光,系统地学习了工商管理的各方面知识,深深的佩服各位专业老师的学识,从中我不仅学习到管理知识,而且学到很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在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从论文选题、到撰写开题报告、最后到正文撰写,x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x老师指出的每一个问题,指导的每一个思路,都使我有醍醐灌顶之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x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无论从格式规范、论文要点、还是文章结构,*老师都不厌其烦,给予我及时的帮助,使我能够最后顺利完成论文写作工作。

在此我要感谢xx大学xx系的所有老师,你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治学态度,不仅使我对管理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将理论和自己的工作互相印证,受益匪浅。而且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继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感谢我的各位同学,是你们的无私帮助让我感受到校园的温暖,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当中,多位同学为我提供了信息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最后再次感谢xx大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平台,幵始一段新的人生!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范文(三)

吋光飞逝,转眼间四年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在这四年的学习期间,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帮助。在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向所有期间给予我支持、帮助和鼓励的人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对我的教导。从论文的选题、构思、撰写到最终的定稿,x老师都给了我悉心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使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x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学术的钻研精神和严谨的学风,都是值得我终生学习的。

其次,感谢经济学院的全体领导和老师,由于他们的悉心教导,我学到了专业的经济学知识,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感谢论文指导组老师xxx老师、xxx老师和xxx老师,对论文的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使我的论文更加完善。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在此期间给予我的包容、关爱和鼓励,以及所有陪我一路走来的同学和朋友,正是由于他们的支持和照顾,我才能安心学习,并顺利完成我的学业。

毕业在即,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铭记师长们的教诲,继续不懈努力和追求,来报答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范文(四)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说心里话,作为一个本科生,在最初试图以《周易》为题材进行研究时,还是颇有顾虑的,最大的难题在于自己对《周易》缺乏足够的了解,面对神秘瑰丽的古代典籍茫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几经酝酿思索,最后在文学院不少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最终确定对《周易》的人生哲学进行尝试性的分析研究,由此才展开此论文的撰写工作。

篇3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引言

研究生作为我国的高端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才,同时也是我国各科研机构、教育界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改革研究生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革措施。

一、研究生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式回归本科生的大课堂教学

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系统掌握某学科或专业领域内专门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研究人员或高层次专业人员为目标[1]。因此,研究生应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具有一定的研发及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教学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回归本科生的教学方式。

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正逐步扩大,生源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研究生人数急速增长,而研究生导师人数则相对稳定,这导致一位导师指导多个研究生,采取的教学形式重新回归到大课堂的本科生教学方式,原来的那种几个研究生于导师围桌讨论学术的教学方式不复存在。研究生不再参与课堂讨论,而是以导师的教学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制约了研究生的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研究生缺乏探究知识的欲望,影响了研究生教学质量。

2.科研能力降低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是3年制,第一学年,主要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二学年,着手专业课题研究,而课题一般由导师指定题目,研究生一般不需思考课题题目;第三学年,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研究生不愿思考,不喜欢课堂讨论,更倾向于听课,这种教学模式固化了研究生思维,导致他们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下降的趋势,这对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期,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最大不足就是缺乏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2]。我国大部分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缺乏扎实的理论支撑,内容没有新意等,有些论文甚至涉嫌抄袭,这反映出了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不足,没有达到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目标。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研究生的质量需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二、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措施

1.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研究生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及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因此,研究生教学形式应进行改革,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多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形式,尽量还原几个研究生与导师围桌讨论学术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多参加课堂讨论,积极思考,培养研究能力。

当今世界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内容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研究生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适时进行知识的更新,预防研究生教育内容滞后于社会的实践需要。研究生课程教学,应基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讲授式教学方式与互动式教学方式并用,提倡多位导师同时授课,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师生间互动,从而增加课程教学的吸引力[3]。

2.课堂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研究生教学并不是形而上的教学,应该学以致用,因此,在加强对研究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将课堂知识的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当前,我国很多研究生虽然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科研能力很低,这是我国在研究生教育“重教学轻科研”的结果。导师在传授研究生理论知识时,应侧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实现研究生教学的目的。

3.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目前,我国研究生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不扎实、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缺乏有效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作为评判课堂教学质量以及研究生质量等标准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高校应根据我国的教育目标以及研究生学习特点,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从而切实保障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提高研究生教学效果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如果说在做专业以后,写文章、出书,文字上还算过关,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十年的记者、编辑生涯。”

记者(以下简称“记”):吴教授您好,能先请您谈一下起初是什么促使您报考法律系的呢?

吴振兴(以下简称“吴”):我从小就对法律感兴趣,可能是受到小说和电影的影响,觉得法官、检察官、律师在法庭上侃侃而谈让人非常羡慕,想得很单纯。我报考大学的时候要填五个志愿,我的前四个志愿都是政法院系,第一志愿就是吉林大学法律系。

记:当时的法律系开过哪些课呢?

吴: 入学以后到以前,大约九个月吧,我学过两门专业课,上学期的专业课叫“国家与法的理论”,当时国家与法是合在一起的,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学与法理学。“国家与法的理论”课程结束后,我就确定了毕业论文的题目,――“法律的工具性问题”,而且我还搜集了不少资料。当时,我对法律的工具性有些疑问,觉得法律的确有工具性,是政治统治的工具,但法律不完全是政治统治的工具,因此这个问题是可以探讨的。除了专业课以外,上学期还开设了外语和政治两门课。下学期的专业课叫“法律制度史”,同时继续学外语。在“法律制度史”和外语课还没结束的时候,开始了。开始后,我利用业余时间,看了一些哲学和经济学方面的书,积累了一些基础知识。1969年下半年,我开始实习。那个时候的公检法工作基本停滞,我就到市公安局的政法大队去实习。在政法大队,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联合办案。研究案件主要凭经验,不谈什么构成要件,当然法律根据之类更是无从谈起。后来我又到长春市汽车厂派出所和桂林路派出所实习过。前前后后实习了一年时间。

记:当时学习的外语是俄语吗?

吴:是日语,当时我们班学习日语的同学并不多,有二十人左右。

记:1980年,您回到吉林大学读研究生,当时您已经在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待了十年,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回去读研究生的?

吴:就个人来讲,我还是有点名利思想的,认为在广播电台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不过,实事求是地讲,在省电台的十年中,我不仅在政治理论上有提高,而且通过组织法律讲座、编辑法律讲座稿件,在法学基础理论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弥补。特别值得一提的事,这十年中我自采自编的稿件较多,凡有采访任务,我从来不用下面的通讯员,从调查、提纲到写作,均自力而为,从而使我的文字功夫受到很大的锻炼。如果说我搞专业以后,写文章、出书,文字上还算过关,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十年的记者、编辑生涯。

“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看到、写到半夜12点,无论冬夏,光读书笔记就做了几大本。这段硕士生期间的学习,对于我夯实自己的基础理论起了重要作用。”

记:您是吉林大学第一届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吗?

吴:是的,吉林大学从1980年开始招收刑法学的硕士研究生,我是何鹏老师的开门弟子。当时之所以选择刑法学专业,主要是出于几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是我的外语不太好,所以就没有考国际法专业。除了国际法以外,宪法学也开始招硕士研究生,但我对宪法学没兴趣,觉得宪法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但现在看来,这种看法还是很肤浅。但刑法作为实体法,与现实生活和法律事务联系比较紧密,这也是确实的。这也是我当时选择刑法学专业的粗浅想法。

记:当时您研究生毕业后就留校了吗?

吴:其实毕业的时候我很想到实务部门锻炼一下,但法学院坚决不同意,于是我只好留校任教。

研究生入学以后,我主要是跟何鹏老师学习外国刑法,吉林大学的刑法学是靠研究外国刑法起家的,准确地说,是靠研究大陆法系刑法起家的。何鹏老师外语好, 1981年(或1982年),吉林大学第一次组团去日本访问,随行的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还赶不上何老师,有时候还需要何老师充当翻译。由于何老师的日语好,看日本刑法方面的书就像看中文书一样,给我们讲起外国刑法来就非常方便。

那时候,我还帮助何老师整理过《外国刑法简论》,这是国内关于外国刑法的第一本书。上课除了我以外,还有一个老师叫赖宇,就我们两个人听课。听完课以后进一步加以整理,就形成了《外国刑法简论》。此外,我还帮助何老师整理过《外国刑事法选论》。再有,在何老师和甘雨沛老师合作撰写的《外国刑法学》中,我还协助何老师撰写了分则部分;还以副主编的身份参与编写了《现代日本刑法专题研究》。

记:能不能谈一谈你硕士生期间的学习情况?

吴:1980年入学后,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是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从客观上看,当时刑法方面的著述(包括译作)还不多。好在1979年刑法典颁布,我们有了高铭暄、马克昌等前辈一起编辑的刑法学教材,还有一些老一辈学者和少数年轻学者撰写的文章,他们为我国刑法学的繁荣拉开了序幕。虽然我是法律系毕业的本科生,但实际上在校期间并未系统地学过刑法理论。于是我开始不折不扣地勤奋刻苦学习,如饥似渴。我是住在校外――省电台分配的住宅,只一间房,不到20平方米。当时孩子小,我又抽烟,都是自己卷的烟,因为工资低,买不起烟卷。看书写作时烟抽得多,孩子挨呛,得了急性气管炎。为了孩子的健康,我只好弄了一张三条腿的桌子放在室外走廊上,然后再拉一条线,在室外支个灯(这种三条腿的桌子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就是有一条腿是活动的,拉出来可以将桌面支起来,放回去桌面也收回那种)。几乎每天都看到、写到半夜12点,无论冬夏,光读书笔记就做了几大本。这段硕士生期间的学习,对于我夯实自己的基础理论起了重要作用。

记:您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关于哪方面的?

吴: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叫《教唆犯的概念与特征研究》,这篇论文是从我的关于教唆犯的书稿中抽出来的,这本书稿在我提交毕业论文时就已经完成了,有十四五万字之多,并且在1986年正式出版。现在看,这本书在有些方面研究得还不够深入,但当时确属为数不多的刑法专著。

记:您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哪方面的?

吴:我的博士论文题目叫《罪数形态论》,现在看来,书中的一些内容还需要补充,我也想在武汉大学期间进一步完善这本书。但当时对这本书的评价还是相当不错。我的博士论文答辩时的评委是高铭喧、王作富、曹子丹、何鹏、高格五位老师。在这次答辩会上,评委们的提问让我汗流浃背,而我在重要场合下一般不会流汗。这些评委都非常认真,问了我33个问题,使得答辩足足花了半天时间。同时,这次答辩对我博士论文的修改帮助很大。评委们对我这篇论文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至少有这么一句话:“为建立我国的罪数理论体系做出了贡献。”我这篇论文也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

“法律实践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多课题。要研究这样的课题,不仅要有法律功底,没有法律功底就无法进行研究,而且还要有研究能力。”

记:能不能请您谈一下法学重建过程中您的主要贡献呢?

吴:我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1997年《刑法》修订过程中,我曾参与过发表修改意见,另一个是《论教唆犯》中的一些观点直到现在也能够站得住脚。比如在教唆犯的种类中,我提出了盖然性教唆和半盖然性教唆,国内学界基本上认同这种观点。在最近由我组织的“四方谈”(全称为“刑事疑案四方谈”,包括法院、检察院、律师、学界)中,我又将半盖然性教唆划分为单向半盖然性教唆和双向半盖然性教唆,将单向半盖然性教唆分为性质单向半盖然性教唆和对象半盖然性教唆,将半盖然性教唆予以细分。我觉得,将半盖然性教唆予以细分就便于把有些问题厘清。此外,我还提出了重合性过限和非重合性过限,这也得到了国内学界的认可。李光灿老师在《论共犯》一书中提到共犯过限问题,前苏联的刑法理论中也提到共犯过限问题,但都只是简单地提到而已。在这一基础上,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共犯过限存在重合性过限和非重合性过限的问题。关于重合性过限,我还提出所谓的正重合性过限和逆重合性过限,国内学界对此并无反对意见,但也没有更多的赞同意见。

再一个就是关于罪数形态的理论。国内的一些教材对罪数类型的观点并不一致,当时大体上维持了高铭喧老师和罗平老师提出的“一行为在法律上为一罪,数行为在法律上为一罪,数行为在处理上为一罪”的分类方法。但是我提出了“三三分类法”,根据“三三分类法”,一罪的类型应该分为本来的一罪、法定的一罪和处断的一罪。我的“三三分类法”是第一步为基础步骤,即把典型的一罪、纯粹的一罪与典型的数罪、纯粹的数罪分开,将纯粹的数罪放在一边,并不去研究它。第二步叫中间步骤,即把一罪类型中属于一行为的类型和数行为的类型分开,将一行为的类型统称为本来的一罪。第三步叫完成步骤,即把本来的数罪划分为法定的一罪与处断的一罪。这样一来,根据“三三分类法”,我就把罪数形态的类型分为了本来的一罪、法定的一罪和处断的一罪三类。在很多的罪数个体形态上,我也提出一些自己的主张。比如说牵连犯和吸收犯的界定问题,这是很多年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我提出了同质吸收,我认为在牵连犯和吸收犯之间有很多地方都是重合的。比如说入室盗窃,我们可以说它是吸收犯,我们也可以说它是牵连犯。因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是一种手段行为,盗窃是一种目的行为,发生了目的行为和手段行为,二者互相牵连的手段牵连类型的牵连犯。在这种情况下,既符合吸收犯的特点,也符合牵连犯的特点。我认为,如果数行为属于异质性罪名,一律按照牵连犯处理。比方说非法侵入他人住宅,1810年《法国刑法典》在入室盗窃上就规定了单独的罪名,我国刑法将入室抢劫作为抢劫罪的加重犯处理。换句话说,入室与非入室相比要重一些,因此按照我的观点,异质性犯罪应该作为牵连犯处理。

在牵连犯和想象竞合犯的处理上,我还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从一重重处断,就是按照一个重罪然后再从重处罚。为什么要按照一个重罪来从重处罚呢?因为按照我的想法,想象竞合犯至少是一个半罪,如果从一重处断,就等于按照一个重罪处罚,还有半个罪没有考虑,这是没有道理的,至少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所以我认为应按照一个重罪然后再从重处罚。

此外,我的一个贡献是在国内引发了关于犯罪形态研究的热风,我正在组织编写“犯罪形态研究丛书”,该丛书由检察出版社出版。现在已经出版了八本书,但要实现出版五十本书的目标,恐怕很难。为组织编写该丛书,我们还专门在北京开了一个会,张明楷和陈兴良也都参加了,他们也是这个系列的副主编。

记:您到武汉大学后,在学术发展上有什么打算?

吴:我到武汉大学后,首先是协助马克昌老师组织撰写与其主编的《犯罪通论》、《刑罚通论》配套的《罪刑各论――百罪通论》。之所以叫做“百罪通论”,是考虑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名400多个,而且已有多部系列性的分则著述。这部“百罪通论”只限于常见罪、多发罪和个别的新罪,共计108个,计划搞150万字。这样可以将这本书写得深入一点。

另外,就是参与了马克昌老师主编的《大陆法系刑法总论》的编撰,承担了违法性论一章的写作任务。自以为写得还不错。

篇5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注意事项一、题目要准确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要明亮而有神,是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篇论文的研讨中心,题目就是告诉别人你要干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因此,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题目应当精练并完整表达文章的本意,但切忌简单的罗列现象或者陈述事实;文章题目不宜使用公文式的标题;文章题目要体现研究的侧重点,要呈现研究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一定要在题目呈现);论文题目要新颖、简洁,字数最好不超过20个字,如果确因研究需要,就采用主副标题;

二、框架要完整开题报告框架主体部分包含的内容主要有:

1.选题缘由

2.文献综述

3.研究的理论基础

4.研究的主要内容

5.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7.研究的步骤

8.论文提纲

三、主体要完美

(一)选题缘由选题缘由就是要说清楚我们为什么选这项研究。首先,要阐明我们的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综合考察研究人员在这个领域的合作研究更切实一些;第二,选题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以及后续研究具有哪些代表性、典型性、新颖性;第三,该选题的时代背景和实现背景的意义如何;

(二)文献综述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文献是我们文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我们的文献综述很容易犯两方面的错误,一是只是高度的加以概括和总结,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二是把所有的文章和书本都一一罗列上去。文献综述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看前人是如何研究的,已有哪些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是我们现有研究的依据。对于文献综述的梳理我们不能马虎或潦草的完成,文献资料查询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关键词,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观点提炼,并在归纳总结中思考自己研究的亮点。

(三)概念界定概念界定就是要对论文的关键词下操作性定义,借鉴前人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尤其是要解释清楚自己本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的实际含义。如教学就研究论文当中就必须明确是学科教学、课堂教学、单纯的指教师对学生的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等,我们就必须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界定清楚。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理论基础要基于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选择,我们常常所说的理论基础有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类学科的权威性的一些教育教学观点和理论。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选题,确定研究对象,首先,一定要介绍清楚你的研究对象来源于哪些地区;其次,这些研究对象你是如何选取的;第三,你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哪个年龄段,哪个学历层次等等;第四,你的研究对象一共有多少人,男女各多少人等,也可根据研究的需要对研究对象分类。四内容要要点化,注意术语的选用。研究内容一般是2~3点,当然也可以更多,但是如果只是一点是绝对不够的。在研究内容中,首先提一下自己的研究内容,然后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解释。这一部分一般有半页到一页基本也就够了(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研究内容是要和将来的毕业设计结合起来的。所以在决定研究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工作量和涉及的内容。首先工作量一定要够,其次是涉及的面不能太散乱。因为在后面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自己的研究内容也就两章,所以要把自己的工作做的相对集中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将来写毕业论文。

在写研究内容时的术语。一般可以选择的有:改进…的方法,提出…的方法。切忌写:实现…的方法,研究…的方法;在写自己的研究内容的时候,一定是要可行的,有科学依据的,切忌自己凭空想象。

考虑要素①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②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③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④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篇6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践永恒的命题。党的“十”报告中,明确了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站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需要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战略转型的高度而提出的要求,是由以数量和规模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向以质量和内涵为主的发展方式的要求。研究生教育质量虽然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质量观,但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研究生个体整体素养(包括心理素质、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创新能力、文史哲知识和道德修养等),或者说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这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因此,系统构建我国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体系,对于保证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的整体构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系统内,各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组织或个体在实现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以及其运动原则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它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三个一级子机制。其中,运行机制是指有关组织或个体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其基本职能的活动方式、系统功能和运行原理;动力机制是指系统动力的产生与运作的机理,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包括政府驱动、导师引导、校园文化影响以及社会推动;约束机制指对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约束因素,即政府管理、校园保证、导师监管和社会监督。

按照以上分析,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细分,包括了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设置协调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论文撰写引导机制和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活动深入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动力机制从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不同主体来看,又分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调控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熏陶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感染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参与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约束机制从不同的主体来看,又分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和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机构体系组成及各二级子机制对研究生文化素养具体内涵的影响情况见图1。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中,以培养并提升研究生整体文化素养为目标,从设定培养目标到课程学习,从撰写科研论文到开展实践活动的整个管理运行过程。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视角来看,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设定培养目标、课程学习、科研论文撰写和开展实践活动,因而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包括培养目标调整机制、课程学习协同机制、研究阶段引导机制和实践阶段深入机制。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结合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作出相应调整的有效运行机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毕业研究生的需求主体是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化的用人单位,传统单一学术性标准所培养出的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多层次、多目标的需求。用人单位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学术理论型研究生,更需要大量复合型研究生。同时,研究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向传统的单一培养目标提出了挑战。市场的需求以及研究生自身的需求决定了单一培养创新性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必须以适应社会需求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除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外,更需要加强对研究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更强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加强文史哲知识的学习,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才。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学习协同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学习协同机制是指以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为主体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二级单位与其它二级单位之间,以及本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其它院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在研究生课程教学资源上实现教育资源互惠互利共享的有效协作机制。

首先,要加大文史哲类知识选修课比例。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局限于各高校和学科之内,不同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科专业之间独立性和封闭性较强,文史哲类选修课开设较少。要打破二级单位开设研究生教育课程的固有传统,让更多的学院参与到研究生教育课程之中,这有利于将竞争机制引入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之中,有利于提升整个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的授课水平[1]。此外,高校还可以探寻与其他高校合作开设优秀选修课程的有效渠道。只有研究生课程形成了开放办学的良好氛围,提升其授课水准,才能吸引更多的研究生积极选修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真正起到启迪和陶冶研究生的作用。

其次,要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非正式课程教育的数量。当前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中,非正式课程比例较低,尤其是高质量的非正式课程严重缺乏。有些高校认为非正式课程不能算做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没有意识到非正式课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积极意义,对非正式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只是象征性地举办一些学术沙龙与学术讲座,整体水平不高。因此,高校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内部和其他单位合作或者与其他高校合作举办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让学生在自身的亲身探究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1]。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研究阶段引导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研究阶段引导机制是研究生在完成课程阶段的学习之后,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开展科学研究以及论文撰写过程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形成的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要按照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目标抓好论文选题和开题工作。开题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选题是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资料收集是否全面充分,研究方法运用是否科学,学位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是研究生为后续研究工作制订方向和框架时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影响着研究生后续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高校要按照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科学地制定开题报告的评价标准,并将其作为基本要求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

其次,高校要制定系统规范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从考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应用价值的角度,高校要求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并对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期刊范围作出明确规定。高校应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制订相应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引导研究生在研究期间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阶段深入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阶段深入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上,为保证研究生实践活动得到有序的组织与开展,确保实践活动成效而形成的管理运行机制。

研究生要在实践中加强专业知识的渗透和运用,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学生要带着课题去调研,去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在实践中拉近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这样有助于积极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和巩固。

高校研究生实践包括培养并锻炼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科研实践,也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展诸如社会公益活动等内容的社会实践,因此,研究生实践阶段应结合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工作:一是要成立由高校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负责,研究生处、部(或研究生院)牵头,学生工作部、财务处等多部门参与的研究生实践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研究生处、部(或研究生院)。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研究生实践活动的整体方案与总体规划,及时解决研究生实践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协调各部分工作,为研究生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高校要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中将研究生实践,尤其是社会实践纳入其中。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研究生科研实践视为研究生培养内容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对研究生科研实践的时间、内容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并没有对社会实践要求不够。因此,需要明确将研究生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具体来说,就是要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生必修环节,并规定有相应的学时和学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三是强化对实践活动的管理。要结合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不同特点,制定和完善研究生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尤其是基本的运行制度和激励制度,对研究生实践活动进行定期检查、评价、总结和表彰,查找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形成稳定的管理机制,使研究生实践与教学、科研形成有机结合,使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动力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动力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系列主体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为提升研究生整体文化素养而采取的激励和引导的机制。

要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工作顺利进行,除系统构建其运行机制外,还必须构建并完善其动力机制。要构建并完善研究生文化素养动力机制,需要充分发挥四个主体的作用:一是政府激励,即发挥政府的激励作用,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文化素养良好氛围的形成。二是校园熏陶,即通过高校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三是导师感染,即通过导师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在研究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中发挥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四是社会引导,即通过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激励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激励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在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中,通过相关政策的制订与制度的出台,引导、激励研究生文化素养提升的管理机制。

作为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厅应通过政策杠杆,保持全面的策略性控制权限,变行政管理为政策调控。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包括研究生整体素质的多个组成要素,政府需要从自身的权限范围,有选取性地开展有关工作,尤其是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激励研究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方面,政府可以拓展奖励的时间接点和奖励范围。现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激励主要在于研究生毕业后所开展的国家和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的评选。建议除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优外,还可以将奖励的时间进一步拓展,涵盖到研究生在学期间,这对于研究生学习更具激励作用。比如,可以分年级分学科设立学习期间的创新能力奖等。此外,在研究生道德方面,两级政府可以设立研究生道德奖,奖励在道德方面有优秀表现的研究生代表。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文化熏陶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文化熏陶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提升研究生文化素养,在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上,在校园文化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育上,所形成的人才培养管理运行机制。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机制的形成,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从物质文化层面上来看,大学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之本。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因此,高校要在做好净化、美化和绿化校园工作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物质环境的整体规划与建设[2]。每一所大学均有其较长的办学历史,在校园建设上赋予了其特有的办学文化精神内涵,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

当下各大学在教学评估的要求下,开展了新校园建设,在新校园的规划与建设中,大学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教室布置,都需要进行统筹考虑,精心设计,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各大学所独有的文化寓意,实现新校园建设与原有大学文化精神的有机统一,形成新校园与老校区的和谐建设与协调发展。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全面建设,营造良好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特有文化环境物质条件和环境氛围,影响研究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智、创新的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第二,从精神文化层面上来看,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之魂。著名教育学家、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论述了其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这种影响大学教育的信仰,就是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

对于大学精神的理解与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大学,会因时因校而有其各自的理解与显性特征。比如,先生借鉴德国高等教育研究高深学问的理念与思想,在执掌北京大学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认为大学应该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所在;应该广集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让其互相争鸣,自由发展,最终成为北京大学长期以来的大学精神。梅贻琦先生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积极聘任各学科优秀人才到清华大学任教,其中最有影响力并产生深远影响的莫过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组建。在梅先生的热情邀请和积极努力下,清华国学研究院汇聚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这四位大家学者到清华大学短短四年中,共培养了毕业学生近70名,其中50余人后来成为我国人文学界著名学者,成就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盛名的一段历史。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教师感染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老师感染机制是指研究生导师从自身人文精神、专业素养、教育素养等三方面去影响和培养研究生的文化素养的导师影响机制。

研究生导师的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精神和学科文化素养、教育素养三个层次的内容,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老师感染机制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予以构建。

一是以导师的人文精神影响并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人对理想、尊严的追求,对价值取向和人的存在意义的思索,它强调人的身心全面的价值追求,是行为方式升华和凝练而成的一种稳定的准则和精神。具备人文精神的研究生导师才会真正理解教师的神圣职责,才会更好地履行教师的义务,自觉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因为人文精神突出对人的关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既是研究生学业上的导师,也是研究生生活和思想上的导师。与研究生相比,导师的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积累都比学生要多,因而除了在学术上对研究生加以引导,还应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加以引导。导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德智并举以及严谨、勤奋、求变、不畏困难的治学态度和精神会熏陶和感染着学生,让他们学会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使大脑充分地活跃起来,以更好更快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是以导师的学科文化素养引导并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导师学科文化素养是指研究生导师对本专业领域内独特的见解和知识体系。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只是传授学生传统的专业知识,而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使其大脑充分地活跃起来,以更好更快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独立、科学、全面地开展科研活动。在导师启迪学生的过程中,学科文化素养高的导师善于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提出问题挑战权威。通过这样的训练,在导师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养成创新的思维方法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活动铺平道路。同时,学科文化素养高的导师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补充,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当今的时代同步,这样的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会比较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3]。

三是以导师的教育素养引导研究生培养敬业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教育素养是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师行为方面的外在显现,它显现为导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素养高的导师会善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根据学术研究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思考和探索来体会研究本身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并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反映,强化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的科研活动。

总之,导师的人文精神、学科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构成了导师整体的文化素养,导师不断地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注重这些文化要素的提升,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永远站在科学知识和时展的前沿,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同时,在日常的言传身教过程中,用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来指导自己,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导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力,使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一个更大的提升。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引导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引导机制是指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系统重要的社会外部大环境,从正面去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机制。

就具体有关内容而言,主要是要加强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在研究生文化素养评估方面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即便是在理论研究界,何谓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衡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由什么组成,怎样客观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都存在着争议。目前就有关社会中介开展的评估活动来看,很少涉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因此,需要就研究生创新能力开展相关研究,同时也需要有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社会中介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既要评价研究生外显的创新能力,也要评价研究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既要关注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创新能力,也要关注研究生毕业后的创新能力。总之,要鼓励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估,科学构建起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从而形成引导研究生提升创新能力的社会引导机制,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文化素养激励过程中的参与和引导作用。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约束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要有序、高效运行,除系统构建运行机制和动力机制外,还需要构建文化素养培养的约束机制。如果说运行机制的构建是构架文化素养培养机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与秩序,动力机制为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动力源的话,那么,文化素养培养的约束机制则是为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提供边界制约。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约束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相关主体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提高而形成有效边界制约的管理机制。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管理部门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方面,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主要通过评估与监督手段而形成的政府部门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基本要求的管理机制。

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管理部门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约束,主要手段是强化两级政府的评估职能,通过开展科学、日常化的学位论文评估工作,保证研究生创新能力达到基本的要求。

从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开展的学位论文评估工作来看,主要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司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每年开展的博士学位论文抽查工作。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已居世界前列,目前,全国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近5万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近50万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每年所抽查的博士学位论文比较有限,按年每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平均抽查5篇博士论文计,每年抽查博士论文数约1 500篇左右,仅占博士生毕业人数的3%,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评估更是没有开展。因此,必须要发挥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的作用,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也应积极主动开展对所在地区高校博士学位论文及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评估,加大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面及抽查的比例,以增强两级政府,尤其是省级地方政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监督。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方面,通过政策与制度建设和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有效举措,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质量的管理机制。

首先,高校要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精神,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加强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氛围,为研究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保障。在制度和政策的设计上,高校除了对研究生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的设计外,还应将道德修养、价值观等素养培育纳入其中,在制度建设上有所创新,并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高校要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要为研究生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搭建平台,为研究生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献言献策,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提供条件。比如,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设计,将研究生作为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研究生代表作为成员,参与学校重大事项、长远规划、重大政策的决策,明确研究生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增强研究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要建立健全高校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强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与建设。高校要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专家和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统揽发展全局、把握发展方向、推进文化制度建设与创新等重大问题上的领导作用。专家委员会发挥专家委员会对学校文化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全局性问题上的咨询和建议作用,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高校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以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强化研究生文化素养教育。

再次,要营造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校精神是高校之魂,高校特色是高校之根,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之叶,各类社团是高校之花,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之果[4]。研究生在学期间,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知识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及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引路人。因此,从这一微观层面上而言,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将高校校园文化培育成一颗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倾注其心血去关爱并指导学生,通过其表率作用,影响研究生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高远志向,要有人文情怀,热爱祖国,关注民生,引导学生树立仁者爱仁、同胞物与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研究生要形成尊敬师长,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在导师引导下全面提升自身的各种素养,与导师一起为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而共同努力。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质量,就强化对研究生导师的监管而形成的管理机制。

首先,应完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研究生导师最本质的工作就是培养研究生,引导研究生成人成才,只有一流的导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因此,要提升研究生文化素养,就必须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从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各高校都制订了研究生导师遴选的制度和规范,但普遍缺乏对研究生导师评聘后的后续考核,使得有少数部分研究生导师缺乏继续开展科学研究的动力,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有必要对研究生导师进行定期的学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考核,从制度上督促研究生导师继续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保证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在导师业绩评定方面高校应该推行导师问责制度,将其培养的研究生文化素养作为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把监控研究生文化素养的主要责任落在导师身上,并与导师业绩考核指标相联系,把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导师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这样导师才能更加关注导学关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文化素养。据了解,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媒体的渠道传递给学生,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学生自身还很难区分和取舍,只有适当地减少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才能及时地观察和跟踪学生,定期和学生交流沟通才能发现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而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的前提,是导师所带的学生必须是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以便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研究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成熟和巩固时期,需要一位良师及时地引导才能让他们在学术和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因此,建立研究生导师问责制度是有效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举措。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是指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社会机构,在研究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就自身发挥其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的检查、审核、监察等作用的机制。

现代管理中的监督,是指管理主体为获得较好的管理效益,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察、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5]。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主要源于社会新闻媒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监督。

目前,我国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的行为,教育部为强化相关管理,已于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客观上反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学术不端行为被发现的众多案例来看,主要是来源于社会的监督,尤其是新闻媒介(主要是网络和报纸)的监督,才使得一些学术造假及学术不端行为得以曝光,新闻媒介在客观上起到了监督学术造假,规范学术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介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监督作用,减少政府对新闻媒介的干预,让新闻媒介能够客观、公正地批露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些问题,这对于强化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监督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 健.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及其优化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36-39.

[2] 高 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50-52.

篇7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90-02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批拔尖人才的重大使命。当下,中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规模迅速扩大,怎样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这已经成为了高校乃至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现状

近来来,我国很多学者都针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很多研究。国务院学位办进行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发展状况调查”显示,有53%的导师认为硕士生创新能力“一般”和“差”,68%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与“差”;“全国博士质量调查・清华大学案例”显示,博导对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总体评价不高,56%以上的博导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1]北京大学“全国博士生质量检查”课题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博导认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2]北大钱理群教授在《学术八股:扼杀创造力》一文中曾提到自己最不愿意看博硕士生的论文,认为这些论文甚至不如读本科学生的读书报告,因为越是经过专业训练,反而不会写文章了。[3]

对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还未有定论,有相关专家认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2)设计和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3)对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能力;

(4)将前人的理论或者假说加以验证的能力;

(5)将个别现象上升到一般理论的能力等。

经过分析,目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欠缺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迷信权威,缺乏质疑精神。我国大部分研究生都习惯参照书本以及文献,求新求变的动力较小,缺乏挑战权威和主流学术观点的勇气,认为专家的观点便是不容质疑的观点,抱着唯书唯上的学习态度,研究生根本不能发现问题,更谈不上创新;

(2)重视记忆,缺乏探索精神。知识多而智慧少,学历高而境界低可以说是我国研究生的重大缺陷;

(3)科研参与度低,学术成果质量低。科研实践活动可以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部71所直属高校研究与发展课题情况的统计数据分析显示,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的研究不够广泛。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培育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但是效果也不尽如意。研究生学术论文不仅数量偏少,更是质量堪忧。据美国科学情报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顶尖高校论文被引用次数和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较大。[4]此外,我国高校研究生发表的国际学术论文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也很明显。

(4)重视文凭,功利思想严重。大多数研究生读研或者是读博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缺乏科研热情。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缺乏的原因

1.研究生自身原因因素

①研究生的读研动机复杂,大部分研究生读研只是迫于就业压力。一来我国企事业单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比率还不高;二来目前中国社会非常重视学生的学历和毕业学校的名气,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足够的关注。这直接损害了研究生勇于创新的动力,歪曲了学术研究严谨客观求实的本质,导致大部分学生产生知识无用论想法,只想混文凭。

②研究生对科学研究投入时间有限,他们大多利用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在阅读文章方面,缺乏研读经典原著的热情,由于是时间有限,他们更希望能够从一些介绍性文章中迅速掌握某种理论的核心观点。殊不知,只有原著才能真正将来龙去脉讲清楚。

③虽然也有不少研究努力刻苦钻研学术,但是他们往往闭门造车,理论与实践脱离。很多自然科学专业以及社会科学专业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学术底蕴,更要有过硬的实践能力水平。实践水平不是学生可以从书本或者是躲在图书馆、教室就可以习得的。

2.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因素

①研究生的入学选拔机制:过分重视知识考核与记忆,轻视创新能力与创新潜质。统一的入学考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导师的选择余地,特别是入学考试过分强调外语成绩,导致许多专业能力出众但外语稍逊的考生难以进入高校,一些偏才专才被埋没。

②研究生考核机制:很多高校衡量研究生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在于研究生的数量以及研究生毕业答辩的结果,忽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核。研究生在学期间缺乏相应的竞争淘汰压力,导致很多不适合从事研究的研究生无法有效地淘汰,最后培养出来的研究生鱼目混珠,整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都受到影响。此外,尽管目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采取盲审制度,但是人为干扰因素仍然存在,盲审往往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激励研究生创新。

③研究生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年年扩招,但是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并没有同步增加;全国科研经费虽有增长,但真正用来支撑研究生培养的人均科研经费也在逐年降低。经费投入不足,一来影响到培养单位对研究生科研硬件方面的建设,包括图书资料,教学实验条件等等;二来影响到研究生对科研的投入时间,国家对研究生的统一补助无法满足研究生的日常基本生活消费,大部分研究生迫于生活压力,只能通过各种社会兼职来赚取生活费,严重挤压了他们用来进行研究,创新思维的时间,研究生无法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挖掘。

④导师责任制的制约:目前很多高校都实行一对一的导师责任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的发展。由于导师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学术研究领域局限性,跨学科以及跨领域方面的交流和研究很难实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一对一的导师责任制显然成为了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阻碍。

3.研究生导师方面的因素

导师血缘结构不合理,师生比过大。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导师是在现任职学校取得最高学位的,这容易导致学术近亲繁殖现象,导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何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很多高校的师生比严重失调,逐级攀高的师生比导致研究生导师不堪重负,大部分研究生导师忙于自己的项目、科研和职称,根本无暇顾及研究生,很多研究生都处于被“放羊”的状态,很难得到导师在科研方面的指导与帮助。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我们在导师要求上不能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具备在学生的指导过程中以自身的创新思维去引导示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建议

1.加快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包括入学机制、考核机制以及导师责任制。重视培养单位在招生、课程设置以及经费使用方面的主体作用。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加强具体方法论的教育。一旦研究生掌握了国际上比较前沿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时,其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必将有很大的提升。

2.加大研究生教育和高校科研的经费投入力度。只有经费投入足了,才能保证高校有足够的研究课题来培养研究生,保证研究生有足够的时间用来从事科学研究,此外,经费的投入还需包括研究生的奖助学金制度,提高研究生的生活补贴,减轻生活压力。

3.加强对于研究生导师的培训和考核。研究生导师必须根据自身学科领域特点,结合现实社会经济热点问题,鼓励引导研究生在学习中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注意培养研究生的文献检索能力,打牢研究生进行自主科研创新的基础。

4.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淘汰机制,这能够激发研究生的自主创新热情,建立毕业研究生的后续支持反馈机制,对研究生教育的后续质量进行跟踪服务。

总上所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方能实现。本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4):12-14

[2]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02):75

[3]余树英. 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篇8

我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女子,如果说有什么不平凡之处,就是选择了军人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从高中到大学毕业,我和他七年的同窗生活中,学习上是竞争者,感情上是情侣。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选择了部队,成为了光荣的武警警官。我也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义无反顾跟随他来到____,一心想做他的贤内助。

结婚是人生大事。作为“80后”,在长达11年的恋爱期间,我曾经无数次地憧憬着举办一场浪漫的婚礼。但是,由于爱人工作繁忙,加之两人经济条件有限,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在部队警官宿舍进行了简单的婚礼。没有漂亮的新房,没有华丽的婚纱,也没有气派的婚宴,甚至到现在为止连婚纱照也没有拍一张。但我还是笑着对朋友们说:“ 这种比裸婚还裸婚的婚礼是新时期最特别的婚礼,只有军嫂才能懂得”。

十月怀胎是女人最需要体贴和呵护的时候。怀孕期间,我妊娠反映异常强烈,由于无法饮食,连续2次住进医院,长达50多天。但此时我爱人恰巧被派到上海进修学习,归队后又赶上老兵复退,工作繁重,无法陪伴在我的身边,双方父母因年迈多病也无法给予照料。我只好独自一人默默承受着一切,洗衣、做饭、去排队做孕检、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在旁人面前,我始终保持着坚强的微笑,心里流的却是委屈的泪水。当爱人风尘仆仆去看望我和儿子时,看到他憨憨地一笑,我的一切压力和委屈瞬间变成了幸福的泪水。

今年4月,我爱人因要执行国外安保任务,在外地参加强化训练。当地政局不稳、战火不断,执勤安全风险极大,随时都会面临生命的危险,看着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子,一向支持他工作的我这次也犹豫了,那一晚我彻夜未眠。我知道他是为了部队工作可以付出一切的人,这是他军人的职责所系!经过反复艰难地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只要是他做出的选择,都不遗余力的支持,因为我深爱着他,也深深理解他。于是我搜集资料,编印了一本当地《生活手册》,希望他过去以后能够尽快适应那边的生活。当我把手册递到他手上的时候,一向坚强的他泪水夺眶而出……他去集训后,我在日记上写下:“从今起,亲爱的你又开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为了理想,在已不再青春的年纪里再次选择了远方选择了拼搏——这是对你意志和耐力的又一次考验,我有万分的不舍与牵挂,可你既然已经选择,我只能全力支持。饱尝了别离与思念,我一再鼓励自己努力做一个外表强大的女人,而你可曾感受我内心的柔弱? ”

我是千万军嫂大军中的普通一员,如果说有什么不平凡之处,就是为“爱”,用我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军嫂的不易,我有着深刻的体会。但我经常说:“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一切”。

我深知他是大孝子,这也是我深爱他的一个原因。从小一直在外求学的我,不太懂得如何去伺候老人,更是怕“婆媳”难处。但看到爱人整天惦记着老家身体患病的父母时,我下定了决心,____9年8月将公公婆婆接到家里来伺候,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两位老人长期患有疾病,公公患有脑血栓和类风湿,婆婆也患有类风湿,腿脚不利落,几乎每周都去医院,孩子又年幼,我在学校教学任务重,但我从未叫过苦累,下班回到家里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周末独自带两位老人去医院挂号、检查身体、抓药;晚上,老人和孩子都睡着了,我自己也累得腰酸背疼,但还要坚持认真准备教案。每次爱人打电话询问家里情况,我始终说挺好的,以免让他担心。我深知:“家里的困难再大也是小事,部队的工作再小也是大事”。

____0年5月,爱人在部队担负战备任务。两岁的儿子不幸染上了手足口病,情况严重住进了医院,公公婆婆也因为病情不稳定要天天输液。一边照顾老人,一边照顾生病的儿子,陪他们输液、打针、吃药。儿子病重三天三夜,我陪护在床前,一直没有合眼。在我的精心照料下,老人们的病情稳定了,孩子也很快康复出院,而我就这几天时间里体重瘦了10斤;

____年8月,我爱人被选调到武警北京指挥学院任教,可我不幸的被确诊为直肠瘤,做完手术的第三天我执意要他到新单位报到,我对他说:“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师的责任重大,你不能因为家里事情耽误了部队的工作……”。由于术后护理没有跟上,我患上了重度缺铁性贫血,需要常年吃药调理,可我始终没有埋怨过什么;

“我就像钢铁侠一样,没有哪一种苦和累能够打倒我!但我毕竟是一个女人,也有柔弱的一面,有些打击是扛不住的……”。去年7月正值炎热酷暑,6岁的儿子因高烧不退住进了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由于半个月的高烧和始终处于高位的血沉指标,医生诊断为“疑似淋巴肿瘤”。我当时感到天都塌下来了,但是没人能替我顶着。求医、跨院会诊、找专家反复做检查,瞒着老人、瞒着爱人,一个人承受着巨大的心里压力。最终被权威专家确诊为“淋巴肿大,定期复查”时,我再也没能忍住,给在北京的爱人打电话大哭了一场。就这样我默默地坚持了下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爱人撑起了半边天。

我是一名极其普通的知识女性,如果说有什么不平凡之处,就是用自己满腔的爱和热情,坚持追求着自己的理想。____3年我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刚刚毕业的我主动申请加入

组织号召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支援祖国西部建设。在支边期间,我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为当地人民讲解法律知识、传授科学理论、并认真教当地人民练习普通话,与他们拉家常、唱赞歌,被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为“草原上的百灵鸟”。由于工作成绩出色,我荣获了团中央颁发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铜奖》。____年怀孕期间,我托着臃肿的身体,坚持一边学习深造,一边自己照顾自己,从未因此给爱人添过任何麻烦,期间所撰写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被评为“全国高等院校优秀硕士论文”,____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硕士学位。

____年,我到____大学____学院成为一名政治教师。为了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我利用课余时间到____大学旁听大师课程,积极向周围优秀的老师学习授课经验,并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创新了课堂教育方法,把学习哲学理论与开展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原本枯燥的哲学课堂变成了学术论证的辩论站、学习体会的交流会、表达心声的群言堂,极大地提高了授课效果,成为学生的知心大姐。同学们都说:“上娜仁老师的课就像是在听她讲故事,生动鲜活,不知不觉中就把理论知识掌握了”。

“身教重于言传”,作为一名教师,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为同学们树立好榜样,为他们传递“正能量”。由于工作成绩出色,我先后两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并代表学校多次参加全市的教学比赛和理论交流,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多年来的艰辛付出,没有付诸东流。在我的全力支持下,我爱人从一名普通大学生成长为优秀的军人,多次立功受奖,而我自己也多次被总队、支队评为“好军嫂”。军嫂人生,辛苦伴着幸福、委屈陪着快乐,但我始终坚信自己爱的付出是正确的、值得的。我清楚地认识到今后的路还很漫长,我所做的也只是沧海一滴、微不足道,与其她优秀的军嫂相比,我仍需不懈努力。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7)10-0006-03

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和每位在校生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理论上,硕士研究生经过两到三年的高端学习,应该比本科生更容易就业且就业层次更高。但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两所高校,通过对两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剖析,来分析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的关系,以窥见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与就业的问题与对策。HK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处在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其高等教育学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HB是一所省属大学,所处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办学历史与师资力量也相对较为匮乏,其高等教育学专业虽是省级重点专业,但是教育资源仍然捉襟见肘。这两所高校分别代表了我国两类不同等级的高校类型,同时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在同级高校中都属于发展比较好的,在全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及就业现状

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学点发展迅猛,出现学位点多、在读学生多、指导教师多的繁荣局面。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在它下面的二级学科中,高等教育学的人数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因此,要了解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规模,可以以教育学的统计数据为参考。如图一,教育学招生人数从2008年的14793人,增长到2015年的33612人,年均增长32%。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必然日益严峻。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有近120多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在读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超过3000多人,从某种意义上看,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己经从“纯精英”逐步进入了“类大众”阶段。2011年一项对30所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有8所学校认为就业情况“一般”,2所学校认为就业情况总体“较差”。结果凸显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艰难处境。

由于种种原因,高等教育学的就业方向有很大的局限性。进高校工作的机会少之又少,因为一般高校现在都只要博士了;进中小学,专业不对口;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竞争的人数非常庞大。令人唏嘘的是,很多跨专业考上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三年学术生涯结束后,不得不去从事自己本科所学专业,用本科文凭去竞争找工作,这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一定意义上更是高等教育学人才培养的失败。一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接受笔者调研时说:“在本科时我的成绩还是不错的,还挺有成就感的,但自从上了研究生,就觉得自己整天在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因为很多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进行了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学术研究,但是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都是要求学生做出学术论文,这种培养方式可能会对日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有益,但是并不适合大部分今后不可能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再加上有些导师忙于自己的事务,无暇关注学生的心态和学业情况,因此,很多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很焦虑,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究其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非常明显的“学术性”倾向。笔者通过调查各校培养方案了解到,大部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定位都是致力于培养出学科理论知识雄厚、科研能力强的学术型人才。但这种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造成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尴尬境地。

二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各高校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集中反映在各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上。现以HK和HB两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例,发现其在培养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模糊

在培养目标上,HK较为具体,主要培养“教育学科教学研究人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高校辅导员及学生事务工作人员和其他”。这样言简意赅的表述,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毕业后所能从事的行业,方向较为明确。相比而言,HB的培养目标较为笼统,对学生在思想道德、学科知识、外语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最终培养的是“能够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HB的培养目标与大多数的高校类似,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及可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岗位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HK做到了,它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了明确的定位,这样就给学生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

(二)课程设置不足

两所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都设有公共课、学位必修课、学位选修课。两所高校开设的公共课程一样。在学位必修课上,两所高校都开设了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中外高等教育史和高等教育管理学,HK还另外开设了教育社会学,HB另外开设了大学课程论和当代教育热点问题研究。在学位选修课上,两所高校都開设的有SPSS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HB还开设了高等教育哲学,HK还开设了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社会学理论与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国际高等教育认证与评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管理的国际比较、院校研究概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题研究、大学教学与教师发展研究。很明显,HK的课程建设更为丰富,尤其是在专业选修课上,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也为就业的分流做好了准备。

通过对这两所高校课程设置的比对,发现HB在课程设置上尤其是在选修课上相对不足,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高等教育学理论知识的视野,也无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当然,HK尽管在课程体系上较为规范,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了高等教育学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属性。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纸上得来终觉浅”,不与实践结合,学生的能力就不能得到提高。在就业时,即使有好的就业机会,也会因能力不足而与之失之交臂。

(三)培养方式低效

HK和HB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都采用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发挥导师的力量,又要发挥整个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优势。每位导师指导1~3名学生,并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的学习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并重的方式,导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督促学生学习。

两所高校的培养方式有其合理性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虽然强调了导师的作用,但是并未明确提出导师的职责,并且缺少考核检测,从而会导致很多导师的指导流于形式,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指导。其次,这种培养方式缺乏对学生业绩的考核,很多学生处于懈怠应付的状态,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实践训练缺乏

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实践训练必不可少。但是仔细翻阅这两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发现在这个环节上都比较模糊。HK只是提及要有“校外调查及学习、教学实践”,但是具体如何实施、效果的监督检查并未说明。HB提出教学实践是参加本科生的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组织课堂讨论等”。虽然HB明确提出了教学实践的要求,但是也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有能力给本科生上课吗?这是在拿本科生当“小老鼠”做实验,这既是对本科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硕士研究生的不负责任。况且,很多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并非走进一线教学课堂更很少进高校教学课堂,即便进高校也多是做学生管理事务,这样的实践活动的合理性令人质疑。

三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优化的思考与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

当前,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社会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岗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高校大扩招的最初几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有很多进入高校做了教学和管理工作。但近年来,高校在招聘教师和科研人员时对学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很少能进入高校工作,即便有幸进入高校,也多是管理岗位或学工队伍。这就导致大部分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与实际就业的严重错位。

大多数高校培养的是从事高教理论研究的学术性人才,而就业市场大量需要的是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人才。当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对这一需要设定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高校任何一个部门工作,都几乎完全是生手。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要下大功夫,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既要考虑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更要确保学生实践能力锻炼。虽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岗位尚未实现专业化,对管理人才并无专业上的特殊要求,但是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人才会具备集中优势,在未来就业时能够直接上岗。

(二)优化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真正意义在于使研究生通过形成以本学科专业知识为内核,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为外围的多维立体的个性化知识结构以服务于科学研究需要。”[1]从对以上两所高校课程设置分析看来,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理论性课程开设过多,实践性课程几乎没有开设。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学术性的课程体系如何能培养出符合实践性强的人才呢?此外,必修课所占比重过大,选修课比重过小。尤其是HB所代表的这一类高校,受师资力量所限,无法开设足够的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虽然HK这类高校确实开设了很多选修课,但是其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仅仅局限在了高等教育这一领域,并没有其他学科专业的拓展。诚然,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多方面加强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但这也将导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思维的局限性就会使得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因为管理岗和学工队伍都是一些實践性非常强的工作领域。因此应适当加强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拓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过程考核

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是培养质量的第一把关人,导师指导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虽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对导师指导工作进行规范跟踪管理,相对较为随意,这样就很难保证研究生得到应有的、充分的、及时的指导。

因此应该对导师的具体职责、评价与考核的标准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优秀的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表扬,对指导效果差、难以满足研究生发展需要的导师实行淘汰制,不断优化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并将此种制度切实落实到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

与此同时,培养机构应该加强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过程管理,增加淘汰和分流机制,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早谋求合适的出路。严格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环节,并且对评价标准从为学术创新转向学术与应用兼顾的价值取向,根据学生的实际就业取向采取多元的毕业评价标准,在美国“‘档案袋’和‘课题研究设计’等实践性强的毕业考核项目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传统的学位论文”[2]。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学习美国的做法,以有利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以求有更为满意的就读需求。

(四)重视实践训练

结合HK和HB两类高校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习要求来看,主要还是在校内面对本科生进行一线教学。但是,考虑到大多数实际就业的情况,高校应重新思考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训练。

相比担任本科生教学工作,还不如让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的见习辅导员,或者兼而有之,从教学实习和管理实习两方面进行实践训练。教学实习可以参考“导生制”进行,即先跟着实习指导老师观摩学习,然后自行备课,并与实习指导老师不断交流,待时机成熟时尝试进行教学。管理实习就是让其对某个班级进行管理。实习考核从实习指导老师和所带班级的学生两方面进行,确保实习工作的圆满完成。此外,根据就业实际,鼓励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走出校门,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增长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都是必要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必须要突破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象牙塔’式的学校育人环境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3]。当然,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四结语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培养问题的存在与就业难形成正相关关系,因此,要积极重视就业问题,办学改进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此,有必要重新设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招生环节,注意招生有一定学校教育实践基础的学生;在培养目标上,更加多元和灵活,允许学生在中期考核的时候分流到专业硕士学位就读;在课程设置上,加大研究方法课、选修课的范围和数量,给学生更为开阔的视野;培养过程更加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度,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在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对于不同就业取向的学生施以不同的评价标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研究生教育规模在迅速膨胀,高层次人才数量急剧膨胀,随之而来的是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必须与毕业生的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虽然不能说培养为就业服务,但没有足够就业质量的人才培养肯定不是成功的。就业不好的专业势必为社会所淘汰,也为学生所厌弃。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要自觉完善适应自我发展的调节机制,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实现培养与就业的匹配。

作者:解悦等

参考文献 

篇10

二千多年前,亚里斯多德认为,“物体自由落体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因此,“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就越快”。这一观察似乎接近日常生活的事实:除非在真空里,一张纸和一本书落地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把它们合在一起,下落得更快还是更慢?伽利略爬上了比萨斜塔,用一对同样大小的木球和铅球,以实验的方式,证明它们是同时落地的。现在的中学生都知道,亚氏理论是错的。

为什么二千年来,人们一直承袭着这个错误的认识呢?这就是常规科学,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托勒密的《至大论》、牛顿的《原理》和《光学》这样一些著作,都在一定时期里为以后几代的工作者暗暗规定了在某一领域中应当研究些什么问题,采用些什么方法。这些著作的成就足以空前地把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使他们不再去进行科学活动中各种形式的竞争。同时,这种成就又足以毫无限制地为一批重新组合起来的科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说:“即使已有压倒性的证据,一次真正的范式转移往往需要至少20年。”任何范式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自然过程。范式的消亡与人的死亡不同,特定范式的消亡意味着将产生一个新范式。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相对于古代科学,托勒密天文学相对于中世纪科学。

二、3种范式的整体比较

我们通常所说的范式主要有前现代主义范式、现代主义范式和后现代主义范式3种。前现代主义是指康德之前的哲学理念。现代主义是以笛卡尔和牛顿的现代秩序世界观为起源发展起来的范式,笛卡尔的方法论假定的是确定性的获得,而牛顿的可预见性假定的是一个稳定的、对称的和组织简单的宇宙,但现代范式中的系统观却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观。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现代性是密切相关的,现代性代表了现代主义、现代、现代化的综合,它相信理性和科学的进步,相信技术能够征服自然,相信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社会改革,就能控制和改善人类的状况。后现代社会表现出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形成性等特征,从而超越了现代范式的确定性、稳定性、普遍性、因果关系等特性。后现代范式还超越了现代范式中的控制观点,重新回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主题上。

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种范式的比较

后现代主义范式认为,社会现实是多元的、复杂的、自组织发展的、多方决定的,社会领域从来都不是封闭的终极性的结构,而是开放的、非稳定的、非统一的、寻求转变的、偶然的。后现代知识观的观点并不是对现代观点的全盘否定,而是对现代观点中不合理的成分提出的挑战,更加强调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偏好。后现代主义反对技术理性对人的奴役和控制,重视人与人之间内在的、深刻的联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希望双方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

总之,我们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后现代主义范式这个大环境中,怎样将后现代主义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以便获得更为有效的学习,这将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今后的发展所在。尤其是它所倡导的不确定性,对人的复杂性的重视,对技术的否定态度,都将是我们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78-03

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该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其所做的一系列演讲和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奥斯汀(Austin)于1962年在其重要论著《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中提出了“言则行”的重要思想,即说出某种语言就是用这种语言在实施某种行为。该理论引发了后继学者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奥斯汀(Austin)的学生――美国分析哲学家塞尔(Searle)。塞尔(Searle)在继承和批判他的老师的日常语言哲学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和“严密化”,进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塞尔(Searle)认为奥斯汀(Austin)对于以言行事行为的分类存在一些重大缺陷,他把以言行事行为归纳为五大类,分别为:断言类(assertives)或阐述类(representatives)、指令类(directives)、承诺类(commissives)、表达类(expressives)和宣告类(declarations)。根据塞尔(Searle)(1979)的言语行为理论,指令性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是指说话者不同程度地试图指使听话者做某事或不做某事。指令性言语行为的真诚条件是“想要或愿望”。

一、20世纪90年代,许多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教师指令,其中一些学者提出了关于如何给出有效指令的基本准则

哈默(Harmer)从学生的理解角度提出教师指令语的两个基本原则:指令语必须尽可能地简短;指令语必须富有逻辑(2000)。哈默(Harmer)还做了进一步阐释:当教师发出指令后,必须要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明白老师让他们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解释或演示将进行的活动来进行核实,如果教师和学生的母语是同一语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指令进行翻译以检查他们是否已经完全知道老师的意图。厄尔(Ur)也提出了教师指令语的基本准则,但是他的重点是教师如何给出有效的解释,因为他认为教师对某个学习活动的解释在指令语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整个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提出以下基本准则:①应提前准备指令语;②在发出指令时,应确保所有学生都在注意听;③应至少重复一遍已发出的指令语;④指令语应尽量简明;⑤发出指令后,请举例说明;⑥发出指令后,应进行核实。(Ur,2000;17)从厄尔(Ur)提出的基本准则可以发现,他不仅将焦点放在了指令语本身,同时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因素,即学生的反馈。因此,厄尔(Ur)对教师指令语的研究比哈默(Harmer)的研究更详细更全面。此外,帕洛特(Parrott)(1993)也提出了关于教师指令语的四条基本准则,与厄尔(Ur)和哈默(Harmer)提出的准则基本一致,但是帕洛特(Parrott)的创新在于认为指令语在语言课堂上提供了为数不多的师生使用目标语真实交流的机会。同时,国外的学者还对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进行了实证性研究。1988年洛尔施和舒尔策(L・rscher&Schulze)将师生关系与语言习得相结合,以布朗和莱文森(Brown&Levinson)的礼貌理论为基础,研究德国以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礼貌现象。他们收集的数据显示直接性话语在这些教师话语中占多数,从而得出结论:在英语外语课堂中教师话语总体上缺乏礼貌。尽管该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说服力,且洛尔施和舒尔策(L・rscher&Schulze)在分析原因时考虑到了课堂中师生权利不平等和英语作为二外的一些课程要求,但是并未将人际关系的因素考虑在内。因为课堂话语是面对面的互动,所以在分析原因时不应该忽略这一因素。此外,他们的数据来自德国的英语外语课堂,结论可能还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洛尔施和舒尔策(L・rscher&Schulze)所得出的结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仅仅适用于德国或欧洲的语言环境,至于其是否也适用于亚洲或世界其他地区还需进一步验证。埃利斯(Ellis)(1992)从习得的角度对两位儿童的请求话语进行研究,以考查在英语作为二外的课堂中师生交流能否足以保证培养学生对目标语的自如运用能力。他经过15至21个月的连续跟踪调查,总共收集了多达410个请求语料,最终得出结论:尽管在跟踪调查期间,这两位儿童运用请求语言的能力有了提高,但是他们在灵活自如运用所有请求表达的能力上却不尽如人意,即他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不同谈话对象选择恰当的请求表达的能力。埃利斯(Ellis)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环境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儿童人际交流和表达的需要,但不能为二外学习者创造一个真实的交际环境。他的研究对二外教学有新的启示――应尽可能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目标语言环境。法尔斯格拉夫(Falsgraf)(1995)则专门研究了外语课堂中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他比较分析了日语(既作为二外又作为母语)和英语作为指令语时的主要区别,他认为教师的指令性言语行为是反应师生关系的重要标志之一。法尔斯格拉夫(Falsgraf)发现:在初级外语课堂中,教师使用日语作为指令语比英语作为指令语更具直接性,这不仅反映出师生地位的不同,也显示出师生关系的亲近和不正式。法尔斯格拉夫(Falsgraf)更强调在多于一种语言的外语课堂中,文化差异和跨文化因素对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影响。2000年,艾格尼丝何蔚云(Agnes Weiyun He)对在美国教授华裔儿童的两名教师的指令语(汉语)的语法进行了研究,将教师课堂指令语分成两类:教学指令和纪律指令。通过分析发现:指令语中语法组织结构会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一定影响。该研究的创新在于:语料来源于在美国教授汉语的教师话语。道尔顿・普夫和尼古拉(Dalton.Puffer&Nikula)(2006)以语用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在欧洲国家的大环境下,对芬兰和奥地利的非语言类课堂(自然学科)中教师与学生指令性言语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中国,英语教育还没有发展到可将其作为其他学科课堂授课语言的水平。他们发现语境因素(即指令的内容或课堂语域的类型)会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对指令语的选择。该研究的突破在于考虑到指令语的间接性以及更全面地影响师生指令语选择的因素。最近,国外进行指令性言语行为研究的学者是奥利维拉(Oliveira),他于2009年对两位低年级美国老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中的礼貌进行实证研究,所选择的课堂均为以询问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堂。他认为教师需要注重培养语用意识,以使师生互动更加有效。奥利维拉(Oliveira)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教师指令语与礼貌相结合进行研究。

二、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国内的研究人员主要有李军(1998,2003),朱东华(2000),徐英(2003,)何平安(2003),郭林花(2005),靳玮珊(2006),郝义侠(2006)和赵端阳(2007,2009)。

李军(1998,2003)对汉语使役性言语行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系列研究,他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说话人的使役性言语的效能。朱东华(2000)从语言、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分析了如何简化英语教师指令语,最终提出: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言语必须浅显易懂,教师的指令语必须简洁、清晰,这样的指令能够使学生(尤其是初学者)更容易理解。作者在中国环境下对英语教师指令语提出比较具体的简化方法,对英语教师在使用指令语方面有一定启发。徐英(2003)对北京几所高校进行了实地听课调查,以教师控制性言语行为为切入点,分析了英语专业口语(六堂)和精读(两堂)课堂中教师礼貌策略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专业课堂中教师的指令性言语行为基本礼貌,他们在实施控制性言语行为时偏于使用直接型策略,直接型控制性言语行为对礼貌因素的考虑是通过直言修饰策略来实现的。何安平(2003)采用了语料库分析的方法,调查了境内外中小学教师指令语中反映认知活动的两组动词短语的使用情况,①刺激较低层次思维活动(重复性的操练或记背型练习)的动词;②刺激较高层次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动脑思索)的动词短语。研究结果显示,针对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如小学生),教师指令语中前一类动词占绝对多数;而对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如高中生),则后一类动词占多数。而在作为比较的境外小学英语课(均由以英语为本族语者执教)中,教师已经注意从多层次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即境外高低年级教师对这两类动词的使用频率差别远远小于内地初、高中和小学教师的使用差别。作者从认知的角度,对境内外高低年级教师指令语的使用情况做了较为系统详尽的比较,从而发现国内中小学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尽量使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作者应该考虑到一点:在境外的这些英语课堂,教师和学生的母语都是英语这一因素,这种比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不对等的。郭林花于2005年对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进行了实证性研究。2006年靳玮珊以“中国教师和美国教师课堂英语指令性言语行为差异的语用与研究”为题,撰写了研究生毕业论文,她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英语教师与美国英语教师在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使用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力图找出导致差异的具体原因。两篇文章虽然都是以英语专业课堂中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为语料作为研究对象,但两位作者对指令性言语行为具体分类的标准却不同,前者根据形式―功能关系标准和please标准作为区别直接与间接指令的两条主要标准;而后者以百隆・库卡(Blum.Kulka)和Trosborg对指令性言语行为和修饰策略的分类为基础进行分析和比较。郝义侠(2006)通过课堂观察、课堂录音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最后得出结果,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面子维护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研究使英语教学中的礼貌研究更趋于系统化,为之后的此类研究树立了榜样。赵端阳(2007,2009)则对礼貌策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做了系列调查研究,并于2007年做了实证研究,最终提出在使用指令性、否定评价和批评的言语行为时,教师更应采取礼貌策略来减轻其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威胁。

由此可见,国外对于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教师指令语提出基本准则以及从社会语言学、语用或二语习得的角度对教师或学生的指令语进行实证性研究;国内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实证性研究方面,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Austin,J.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Ellis,R. Learning to Communicate in the Classroom:A Study of Two Learners’Reqest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2,(14):1-23.

[3]Oliveira,A.W.“Kindergarden ,can I have your eyes and ears” Politeness and Teacher Directive Choices in Inquiry-based Science Classroom[J].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2009,(4):803-846.

[4]郭林花.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5,(3):40-43.

[5]何安平.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教师话语分析[J].现代外语,2003,(2):161-179.

[6]李军.使役性言语行为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3,(3):34-39.

篇12

近年来,我国多个临床医学教育重镇不断探索临床医学教育理念创新,在指导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中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学的医学教育强调全人教育思想,注重知识传授与健全人格并重,将全科医学的理念引入本科教学中。自2008年起,北京大学医学部启动了“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全人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医学专业教育中,强调医学教育是一个医学基础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要立足现有知识,并着眼于未来;在教育策略上要遵循“有教无类、通识通科和大医学”的理念,不过早的深入到某一具体学科;所教授的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主旨内容;在教授过程中,特别强调“鱼渔兼得”,既重视学习过程,更重视学习结果。此外,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学习以外,加强对学生品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风尚,培养学生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立足国情,医教协同,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着力于人才培养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显著加强和提升,加强医学生通识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学生为本,医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问题、探究为导向从灌输式教育变为互动式。摈弃培养简单的技术落实者,而是培养关心“人”的未来医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确立了“三基”、“三严”、“三早”教育理念,“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严”即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三早”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

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大学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中取得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上海交大医学院实施了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建立了“1+2+2+3”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集中通识教育及医预培训,强化通识性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现代生物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自然科学类课程,还有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博极医源学术讲座,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见习培训,目的是为医学生打好人生发展和从事医学职业的必要基础。第二阶段是医学导论及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通过人体结构与功能概述及医学导论,让学生了解医学的属性、目标以及疾病诊治与预防及健康促进的理念及策略;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和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整合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互相联系的桥梁;开设的前沿学术进展讲座和人文社会科学讲坛为平台,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强化职业精神与自豪感;通过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共事能力。第三阶段为临床医学学习与实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及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技能,能独立处理常见病与多发病,并能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释临床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良性互动关系,并掌握基本的预防医学、传统医学及群体保健知识与技能。第四阶段为综合性强化培训及毕业论文。在前五年学习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更高层次的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强化培训,在博士生导师的直接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临床科研题目并以合格的论文及答辩方式通过。〔1〕

复旦大学实施“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加上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合格毕业后可以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4个证书,简称“四证合一”。“5+3”模式通过界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同时具备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实现了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的“三个结合。”〔2〕

吉林大学加快推进“5+3”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建设,包括1)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采取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培养过程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2)五年制医学教育改革注重职业教育、临床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三基”培训、临床实习实训管理、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3)七年制医学教育改革:2015年全面调整七年制为“5+3”一体化培养,在规培期间学生要获得“四证”: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职业医师执照。4)改革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见习实习时间,增加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诊疗防控,加强全科医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培养;二是强化毕业后教育和职业发展,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和规定参加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取得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证书者,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计入6年服务期。

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试点的临床和基础医学专业实施四阶段培养模式,即在医预阶段、基础阶段、临床阶段和临床二级学科阶段实施培养方式的创新。首先在医预阶段,医预学生在大学本部完成第一年的课程,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对于医学生,希望通识教育实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北京大学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社会可持续发展六个领域的大类平台课为医预课程改革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其次,在基础医学阶段的改革依托基础医学院完成,在基础阶段,学生们要达到如下主要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培养初步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再次,临床医学阶段改革是“新途径”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有鉴于医学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医学部本着宏观管理和尊重各学院特色的考虑,允许各临床学院(医院)在医学部的整体教育教学改革框架下自行设计改革方案。北大医院模式根据医学部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框架”总体设计。方案设计遵循“胜任力导向”的要求,针对教学具体安排(大课及见习课表和轮转表)、教师培训、“临床综合基础”集体备课等工作进行了系列安排。人民医院模式通过研究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结合医院的教育教学特点,坚持“遵循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改革基本原则,紧紧围绕二十一世纪一流的医学生所应具备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高能力、高质量这个核心,根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教学改革。北医三院模式以“全人教育”理念为依托,面向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有机融合,以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致力于临床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医学生“专业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三位一体式发展。以“学生临床能力为导向”的原则,以“器官系统”模式整合临床教学全程的授课内容,特别是桥梁课和系统课阶段,构建临床核心课程体系;在突出重要概念的同时,大幅度删减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中简单重复的内容,从而压缩理论课授课学时。增加以案例讨论为主导的小班讨论式教学模式,强化临床思维的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新途径”基础医学创新型课程体系以“教育教学一体化”为指导思想,以基础医学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全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实施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以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遵照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医学部的实际情况,在基础和临床层面分层开始,从形式上按阶段组织,尊重原有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内容上按课程的实际需求安排,强调临床和基础的融合,强调基础学科内部各个学科间的沟通。扎实推进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和小组讨论式教学,推进了医学核心课程或核心内容的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首先,长期以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各学科独立的基本架构,课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内容简单重复。其次,学生进入医学阶段的学习,界限分明的基础阶段和临床阶段的知识体系割裂了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也使部分学生对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出现迷茫和误解。上世纪50年代后提出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就是试图解决以上问题,使分离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得以融通,回归医学知识的应有状态。该方案对原有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论证,确定了14门核心课程,并按照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来组织学科内部、学科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优化,将学时从816学时调整至633学时,优化至原学时的77%,最终确定了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基本知识点讲授为主的全新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在构建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原有课程体系中梳理出来的基本知识点以外的基础医学知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来构建课程体系,在一学年时间里,以20个临床案例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问题导向性的小组讨论式学习(PBL),使学生在早期就能够学会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释或解决临床问题,真正地实现基础各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知识的融合,成为新课程体系的特色。与此同时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对五个模块,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组、整合和优化,促进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密切结合,并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互为补充,重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临床医学阶段建立了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临床专业课程体系(临床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包括临床思维,临床沟通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培养体系”三大课程体系合一的临床专业教学新模式,专业课程(含全科医学、专业英语):临床技能训练:职业精神培养的比例为1:5.5:0.9,大大加强了医学生临床实践的能力。改革后的课程,呈现三大课程体系横向平行,纵向各专业自成体系的特点。即每一门专业课程均涵盖临床专业课程、临床技能训练、素质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三大体系,此外授课内容基本同步,实现了临床基础知识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医院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中心,将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三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建立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的“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临床技能循环培训体系。这个培养体系有以下特点:针对医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其需要掌握的临床技能的有明确培训要求与认证标准,针对每项临床技能的培训流程采用阶段学习、阶段认证的制度,通过认证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确保教学质量与患者利益。整个培训流程要经过:理论学习理论考核认证模拟训练考核认证临床见习考核认证临床实习考核认证。通过这种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培训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员需要培训的内容不同,但培训的流程是相同的。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临床技能循环实践新模式,使医学生临床技能逐渐得到强化,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质量的稳步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施“器官系统为主线,淡化学科,融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为一体”的新课程体系。通过“基础+临床”的系统课程引导医学生们织起一张“网”。比如关于“肺”这个器官,新的教材会放在呼吸系统这部分来讲授,从它的解剖知识,一直讲到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影像等。刘方明说,这样课程更紧凑,学习起来非常容易理解。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实施的医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习自然科学使学生理解所处的世界继而与其保持适当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重在描述分析和解释;学习人文科学更清楚地认识人的本质,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在评价、判断和批评;学习社会科学,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中的各种机构,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它介于自然和人文科学之间,既重描述也重评价。三种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医学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医学是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寓一体的的科学,自然、人文和社科知识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一部分。

展望未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大大拓宽了医疗服务领域;医学科学技术进步高速发展,诊治手段更加丰富。介入治疗手段、放射物理治疗手段、生物治疗手段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此外,社会经济文化在快速发展,人民健康服务标准与品质逐步提高,这些都需要医学教育进行改变。我国一些大学虽然对高等临床医学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临床医学教育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今后要以国际一流医学高等教育为标杆,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加快临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和一流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富冀枫,等.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方案的构建和教育改革的探索〔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S1).

〔2〕汪玲,等.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