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3: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专业素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通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显示,护理专业学生的整体素养有所欠缺,用人单位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文知识欠缺,对人文课程的设置评价不高;2.价值观有所偏离,奉献及尊重意识差,交流沟通等能力有待提高;3.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对特殊状况的心理应对及承受能力差。
(二)人文素养培养不力的原因
1.生源因素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学生尤其是专科层次学生入学成绩偏低,学生自学能力较差,且在目前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下,高中实行文理科分班,护理专业学生部分来自理科,文学基础较差,加上高考压力大,应试教育使学生、教师及家长在高中阶段主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人文素养教育相对淡化,以致学生人文精神欠缺。且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自小在家长专一的宠爱及较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致使这些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关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淡薄。2.专业因素护理专业的特点及现代护理理念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导致高等护理专业医学基础和专业课程门类多,加之医学专业需要实习的时间较长,在校时间有限,尤其是三年制专科学生,数十门课程要在两年内完成,有时一天的课时量就达七节甚至更多,因此,护理专业学生课业负担重,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常常被忽视①,而且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及课外活动时间少,以致人文素养提高的途径太少。3.学校及教师重视不足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目标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学校及教师在对创造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环境上重视不足,在教学和考核的过程中主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护理技能实训的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自然被弱化,使专业化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弱化,以致学生对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专业价值和职业价值理解存在偏差,因此不能很好地正确认识并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有调查研究显示,新护士对护理职业道德内涵的认知,尤其是在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知识和行为上有待进一步提高②。因此,护理专业学生“以人为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人文素养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其迫切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一)患者的需要
护理专业的服务对象是人,是一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工作,也是一项充满人文的工作。《护士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即患者享有被尊重的权利。对于疾病带来的身心痛苦以及陌生的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是焦虑和恐惧的。另外随着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和要求越来越高,病人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职业态度和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医疗纠纷及医患矛盾越来越多,可能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不畅,护理操作未能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在整体护理的过程中,除了用到专业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外,还应运用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关怀缓解患者的心理不适,满足患者的身体及心理需要,全面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③。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也发展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并全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使护理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服务。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护理工作在疾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的护理模式使护理工作的对象由病人扩展到健康人,工作场所由医院扩展到家庭和社区,工作内容由疾病护理扩展到疾病预防及健康宣教,如今全面多样化的护理特点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将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等渗透于护理知识和技术之中。所以,从社会进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的角度来讲,护理专业学生必需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以优秀的人文素养来充实自己,这对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职业技能就是人们在开展职业活动的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知识以及技能。职业技能可以对一个人胜任工作岗位的具体专业能力进行衡量。职业技能需要通过政府所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进行鉴定,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以及专业知识进行科学规范、公正公平地评价与认定。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想要从事会计工作就必须要经过国家财政部门所组织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认定。
1.2诚信
在诚信中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其中守诺、践约与无欺是主要的内容。诚信本就是社会中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特别是在如今中国失信现象较为严重的社会大背景下,诚信就显得更加重要,对于会计人员来讲是他们的立业之本,更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形成良好的诚信意识,这才有助于他们将来形成良好的从业道德。
1.3沟通协调能力
对于会计人员来讲需要具备有两方面的沟通协调能力:对内进行沟通协调的能力,会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和计划、预算、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等多个部门中的人员的来往,良好的对内沟通协调能力有助于获得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②对外进行沟通协调的能力,企业必然会和供应商、工商、银行、审计等其他各个单位进行沟通以获得他们的协助与支持,良好的对外沟通协调能力是获得这些部门与机构支持的重要保证。
1.4开展持续学习的能力
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产品换代速度增快、职业更迭相当频繁、劳动岗位的流动加速。学校中为学生提供的教育,并不可能满足学生长期的生存需要。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就需要在投身社会之后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变得更加的强烈,并且对于其质量要求也变得相当高,促进了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会计教学并不可能将今后也可能会出现的新知识、新技能全部都传授给学生。这些都需要学生今后自己去进行学习。
1.5作风严谨细致
只有保持作风严谨细致才可以做好每一项工作。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对待自己本职必须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将每一件事、每一个步骤都做好,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做到不心浮气躁、不好高骛远,将事情做精做细,不能够马虎、麻痹大意。
2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2.1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之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和相关的实例进行结合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提高。例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去进行参观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对会计专业的特点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解,让帮助学生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去制订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将教学与职业素养进行有机的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素养。同时还需要重视对课程体系的改善,从对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出发,遵从会计实践的规律,从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出发,对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优化与整合,让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实践性以及职业性都得到增强,让学生的理论学习可以和会计的实际工作进行有效的对接,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2.2完善会计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必须要建立并完善的、多元化的会计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从会计人才职业素养的内容出发,科学划分学生职业培养体系。从日常生活之中就开始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将管理与教育进行结合,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来制定出适合各个班级实际情况的班规,形成良好的班风。要积极地开展各种学生活动,对学生的组织、沟通、管理以及协作能力进行培养。在课程教学、实训实践之中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2.3通过良好的培训,对学生的职业态度进行培养
职业态度不仅仅能够揭示出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之中的客观态度以及他们参加职业生活的具体方式,同时还能够对他们的主观态度、进行揭示。对于学生来讲,在他们进入到社会之后,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首先都必须要拥有一个较好的工作态度。长期以来对于学生的评价,基本都是通过学生成绩的高低来进行判断的,而对于学生学习态度、劳动态度的评价基本没有,不全面的评价难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严重的甚至是会诱发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人生态度。[3]为此需要对评价的作用进行发挥,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让学生能够树立起现在的学习生活等同于将来的职业生活的认识,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劳动态度就是他们今后的工作态度,而学校对于他们的考核就是企业对他们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成果的考核。态度本就难以进行有效的考核,但是从一个人的行为之中可以对其态度进行一定程度的体现,因此可以将态度的考核转化为对学生行为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来转化为学生的个人成长记录,对于学生的优点以及努力需要进行及时的表扬,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逐步的将这些内化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2.4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的力度,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进行增强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学生的专业兴趣进行提高。针对某一门的专业课程,需要结合具体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手工模拟或者是计算机多媒体模拟实训,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增强。例如对于基础会计课程总的校内模拟实训,可以运用一个较为完整的制造企业的会计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开设账户、填制相应的凭证、编制报表、登记相应的账簿,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完整的会计循环,就像是身处在一个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之中,能够对制造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的全貌产生较为清晰、直观的了解,并树立起及时、全面、客观与规范地提供各种会计信息的正确意识,同时掌握相对应的会计核算技能。改善学生专业判断能力,提高学生专业信心。会计专业的综合模拟实训通常都是在学生学完一部分专业课程之后开展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完整地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掌握,可以帮助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综合运用。例如ERP沙盘实训就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实训方式。ERP沙盘模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方针系统,能够让学生获得亲临职场、体验对应角色的感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自己所学过的会计知识与技能去处理各种会计业务,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团队的合作去完成各项任务,在自己的角色之中去真实地感受到分工与合作的内涵所在。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细化分析
(一)教师角色的合理转换在信息时代影响范围下,高职院校学生主体兴趣广泛且保留一定程度的求知探索欲望,教师既有知识架构基本难以全面迎合其综合发展需求。并且时代不断发展,知识形态不可能一成不变,过度沿用传统口语强制灌输手段难以贯彻相关教学指标。因此,有必要透过会计专业职业素养角度进行特定情境设置,令学生主观适应地位得到全面彰显,进而可以自由参与各类实践训练项目,从中自行提炼职业适应经验。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指导角色,同时注意与单位学生的沟通,不断开发全新教学引导与激励手段,带领学生进入会计场所探究空间之中;小组之间彼此竞争与交流,长此以往必将为高职院校标准会计人才供应提供广泛适应条件。
(二)开创标准会计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架构透过会计专业人才职业素质角度出发,结合必要实践经验与市场需求标准进行导向课程体系构建,使得阶段教学活动都与国情相符,保留一定程度的综合、职业与实践特性,实现学生综合学习与工作的无缝对接指标。这类课程规范体系构建策略具体围绕以下层面有机拓展:首先,稳定与灵活性的科学结合。会计课程本就是一项综合模式的学科内容,相关知识结构相对稳定,内部各类技能与职业素养都遵循特定规则延展,使得学生能够在系统引导范围下不断接收会计环境变化反应,督促自身长期跟进相关课程。另外,课程设置本身须提供一定的弹性功效,保证相关政策调整阶段中能够不产生任何突兀与模糊认知隐患。其次,理论内涵与实践经验的合理交融。学生在掌握会计专业技能与基础职业规范素质过程中,需要配合多元实践项目进行自行消化,确保实践与理论课程的同步协调发展功效,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讲解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调试奠定深刻适应基础。
(三)全面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第一,教师必须了解实践教学的方法,了解学生必学的内容,以因材施教。第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学生不能在同一时间里做相同的会计业务核算,各自必须做一个独立项目,让学生主动学习,全面了解掌握职业的技能,不断地积累经验,同时老师也能够重点地帮助能力差的学生。第三,明确学生的责任,在实践教学中给予每一个学生具体的职责,从事某一个会计岗位的会计核算,让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养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责任心。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多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技术问题的创造性的能力。
二、高职旅游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策略
1.积极开展旅游职业意识的养成教育活动
要培养学生的旅游职业素养,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要通过有效手段,使学生对旅游行业所需要的具有的职业素养有所了解,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旅游服务的需要自觉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作为学校,在学生刚刚进入高职院校开展旅游专业学习活动之前,就需要对学生加强职业意识的培养工作。学校可以聘请一些旅游行业的专家或者是旅游企业家到学校向学生介绍作为一个合格的旅游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对旅游行业人才标准的了解,同时,学校要与旅游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参观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旅游行业职业人需要具有的职业素养的深入了解。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仪容仪表训练,加强学生的站姿、走姿、坐姿训练,使学生逐渐形成规范的仪容仪表,满足旅游行业对人才的外在要求。另外,学校也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引导学生行为,使之更为文明,礼貌,重视培养学生的刻苦精神和敬业精神。能够把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通过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把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在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还需要把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这对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其工作强度和难度都很大,不仅需要消耗旅游服务人员的巨大的体力,更需要旅游服务人员能够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克服工作中的一个个问题,才能有效完成旅游服务任务。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强大的爱岗敬业精神,才能在旅游服务行业中做出大的的成就。因此,在旅游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把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贯彻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爱岗敬业的精神的可贵,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发挥爱岗敬业精神。比如,在教师把学生带到优秀的旅游企业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引导学生关注旅游产业的发展,认识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前景,不断坚定学生的献身旅游业的决心,激发学生对所要从事行业的热爱之情。
3.加强实习教学,在实习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