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3: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水产养殖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顺利开展还必须要有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队伍。我国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省级站、地级站推广人员素质较高,到县级及以下推广站的人员素质较低,尤其是乡级和村级问题尤为严重,加之基层推广员少,专业化知识掌握不足,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华而不实。基层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所依赖的都是基层的技术人员,而这些人员由于自身的科技水平和知识水平不高,再加上上级对推广工作的不重视,根本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此外,基层技术推广组织开展的员工技术培训较为简单,远远不能满足新品种的培育、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预防等要求。正是由于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然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直接导致了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力度不过,技术指导以及咨询等服务难以落实到位。
1.2推广方式有待改进,水产技术推广手段落后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进行,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在市场预测分析、水产技术资金筹集、水产品销售推广、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与行政管理部门对应性强,行政部门过度干预导致上级推广部门作用弱化。此外,水产技术推广手段落后,水产技术供需矛盾突出。我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存在教育、科研与水产现实联系不紧密,成果转化效率低,渔民接受技术培训、高层次教育不足,“产学研”合作不密,水产技术需求不能及时反馈到研发部门,科研部门的新型技术服务于小众,水产技术成果推广受众缺乏全面性。
1.3基层水产站的推广资金缺乏
在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中,还面临着技术推广资金不足的情况,进而制约了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发展与进步。由于水产养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做支持,然后实际情况却是经费缺乏,直接导致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缺乏资金支持。而且由于缺少资金以及奖励,大部分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无法调动积极性,甚至是把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当成是负担,在推广过程中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总体来说,现行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下,推广组织的结构、编制、经费等由政府决定,基层推广部门得不到财政保障,不仅造成推广人才流失,也阻碍了水产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
2农村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对策
2.1加强对推广人员进行培训
基层水产科技推广队伍的人数偏少,其知识的结构也比较老化,不能满足水产发展的需要,故而要不断加强水产科技队伍的建设工作,不断优化队伍的结构,加强和完善培训机制。对在岗人员加强培训,确保他们的知识结构可以有所优化,能够掌握更多的新技术,进而提高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针对基层水产养殖技术人员较少的情况,水产部门可以定期派遣专家到基层进行知识技术培训,并进行新技术的示范以及指导等。此外,要鼓励以及指导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学习新知识,降低其对新技术,新思想的排斥性,充分发挥水产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技术推广工作。
2.2加快完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拓宽水产技术服务范围,加强技市场预测分析、水产技术资金筹集、水产品销售推广、产品质量管理等工作。弱化行政干预力度,在政策、经费上要对推广机构予以帮助,保证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此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要与农村的实际相结合,要做到将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和市场需求、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挂钩。再者,还要丰富水产技术推广手段,实现推广方式多样化发展。推动水产技术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转换机制,规范运作方式,统一分配推广经费与物资,促进水产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教育机构把握人才与技术需求,推进教学与生产更好的结合。
2.3保障充足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
2.3.1针对于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不足的现状,应该加大对技术推广资金的扶持力度,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每年根据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资金扶持量,使基层水产部门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技术的推广,进而有利于当地水产的发展,也会相应的带动当地其他行业的发展,不断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3.2乡镇等基层水产推广部门在进行财政预算时候要充分考虑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安排,并且充分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灵活妥善的运用多种资金筹集渠道,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推广资金,在推广的时候不会因为资金短缺而使进程受阻。
2.4提供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2.4.1技术指导和培训近年来,有些基层水产推广机构在水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不断加大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例如,在新品种引进、发展集约化、健康养殖、池塘高效生态养殖、鱼病防治、生态调控水质等技术的示范、引进和推广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良种覆盖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此外,通过组织交流学习、开展各项专题培训,为水产养殖企业培养了专业骨干力量,为养殖户提高了养殖技能。
2.4.2提供信息和其他服务近年来,水产技术推广机构通过不断完善和丰富信息服务的手段,利用广播、电视、水产信息网站等多种途径,为广大水产养殖户提供苗种、饲料、病害防治技术、养殖新技术、新理念、新经验等。
作者简介:熊冬梅(1982-),女,重庆人,讲师,农学博士,主要从事鱼类学、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Email: xiongdongmei@nwsuaf.edu.cn
摘要: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而实践课程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名特经济鱼类的人工繁育、苗种培育和人工养殖技术,本文结合秦岭地域特色对该课程实践部分的项目设置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使地处西北的水产专业本科生学到过硬的名优鱼类的增养殖技术。
关键词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改革;实践课程
为培养出适应水产行业生产一线需求的技术骨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产专业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力度,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改革体系等方面结合西北地区特色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讲述各种名优鱼类的生物学特征、人工繁育、苗种培育、成体饲养管理技术及病害防治等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笔者根据近年来该课程实践部分的讲授经验,并结合往届学生所提意见对该课程的改革作如下探讨。
1结合西北地区特色,改革教学内容
目前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课程以曹克驹主编的《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为教材,该教材合并了《名特鱼类养殖》、《名特无椎动物养殖》、《两栖爬行动物养殖》三门课程,不仅避免了重复,还增加了课程实习的时间,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力度[1]。但实践课程没有统编教材,授课教师以理论课教材为基础,根据实习基地特点,组织实践教学的项目内容。由于我校地处西北地区,毗邻秦岭山麓,冷水性鱼类养殖业相对较多,因此笔者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把握以下两点:① 讲授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重点突出秦岭地带冷水性养殖品种的种类和特色;② 以西北地区价格相对稳定、育苗及养殖技术基本成熟的代表性品种为重点内容。根据以上原则,对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改革,重点讲述了一些代表品种,如匙吻鲟、娃娃鱼、杂交鲟以及细鳞鲑、黄河鲤等地方品种。
在明确水产养殖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名特优水产动物养殖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以“结合西北地区渔业生产实际”为指导思想。例如讲授“鲟类养殖技术”时,重点讲述目前汉江流域兴起的大规模匙吻鲟网箱养殖技术;在讲授“鲑鳟鱼类养殖”时,重点讲授秦岭山区利用溪流水或山泉进行冷水鱼类养殖,如金鳟、虹鳟和秦岭细鳞鲑等;在讲授“大鲵的养殖技术”时,针对陕西汉阴、汉中和宁陕等地的娃娃鱼养殖基地,以及大鲵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问题,重点讲授大鲵健康养殖技术;在讲授“龟鳖类的养殖技术”内容时,增加了陕西安康和紫阳地区富硒甲鱼的养殖技术等内容。
2实践教学方式改革
2.1强调实践能力培养
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名特实习采取了实验室解剖实训、校外生产实习劳动和参观特种水产品养殖场相结合的办法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解剖实验课主要包括翘嘴鳜、匙吻鲟、丁、倒刺鲃、江鲇、斑点叉尾鮰等品种的生物学特征的认识和雌雄鉴别等内容。校外生产实习主要安排学生在安康水产基地参与匙吻鲟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工作,以及鳜鱼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过程。组织学生参观了陕西安康长明甲鱼养殖场、汉阴县大鲵生态养殖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们通过实践操作与切身体会,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2.2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加强校企合作
目前,水产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主要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示范站和陕西省合阳县养殖场,基本满足课程实习所需要的条件,然而这两个基地的实习内容相对单一,水产动物种类有限。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着手建好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输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实习,升华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实现多方共赢[2]。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校企合作,让水产专业学生接触生产一线,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为今后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也为企业挑选优秀人才做好储备。根据往届学生去浙江、湖北和海南等地的水产公司和企业实习返校后的总结来看,企业实习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应对生产实际中具体问题的能力。下一步试图探讨校企联合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开发教学内容、深度合作育人。
2.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优化师资结构
学生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学理念、熟悉生产环节、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师资队伍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2]。当前,名特水产养殖课程的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学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有所欠缺,技能不够全面。以生产促科研,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积极参与科研与推广工作,参加相关的学术经验交流会[3]。三年来,课程组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和教改论文共计10余篇。我们要在原有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本课程老师积极到学校的安康试验站进行基层锻炼,参与到水产养殖生产技术推广和科技开发工作中;还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基层锻炼活动以提升业务素质;利用寒暑假期到名特水产品养殖公司了解市场和企业需求,到西北五省的苗种繁育企业历练和学习鱼类苗种繁育新技术,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此外,可聘请企业专家或高级技工与专业教师共同为学生的实习环节授课,达到整合企业和学校双方师资的效果。
3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检验学生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实践教学类的课程考核比理论课的考核要难一些,客观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传统的考核方法一般是以实习报告为依据给学生打分,这样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只能反映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真实的动手水平。为此,笔者经过反复讨论认真思考,提出采用边讲边练、现场考核动手能力的方式进行。实习成绩由3部分组成:参与生产活动的平时表现(30%)+ 动手能力和技能(40%)+ 实习报告(30%)=100%。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学生增强了学习名特优水产动物养殖学这门课程的兴趣,该课程也更符合西北地区特种水产养殖的特点,内容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实用性。笔者今后将为提高名特优水产动物养殖技术教学质量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当前,各国都把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而我国现行的大学本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重”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近日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对于高校教育提出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因此,作为应用性很强的水产养殖专业,必须强化实验教学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水产养殖专业的老师都承担着许多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的课题,内容有基础的研究、有应用性研究,如何把这些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设计成本科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为此本人就依托科研项目来强化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能力,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目的进行探讨。
一、目前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思想观念,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实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水产养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目前,水产养殖专业的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实验为主,而综合型、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偏少。教学方法是指导教师先讲解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学生按照规定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得出结果。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实验结束后,很多学生不会设计实验,也不会观察、分析问题,根本起不到对水产养殖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效果不佳。
2.水产实验教学本身没有建立适应水产养殖需要的教学体系,由于水产养殖品种繁殖和生长发育季节性很强,不同的季节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水产实验教学计划中很少做全面、系统、科学的考虑和安排,缺乏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也造成实验在取材和实验安排上处于被动。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对实验教学很少做全面、系统、科学的考虑和安排,缺乏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
3.对实验质量和成绩的评价,主要是看结论是否和书本一致,没有一个完整的实验质量、实验效果及实验成绩的评价体系。起不到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4.科研内容和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作为实验教学内容和研究内容的实验不多。目前,我院教师承担水产养殖方面的课题较多,工作量都比较大,如何让学生参入到科研中去,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同时,对水产养殖生产中存在实际问题如何以课题的形式发给学生供学生进行研究,以增加对水产养殖行业的接触和兴趣的内容不多。
5.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目前,具有丰富生产实践能力的教师参与和指导是实验教学的较少。虽然实验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实验的开展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指导实践教学的人较少。
6.生产实践氛围不浓,缺乏有效的吸引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不仅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发挥。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生产实践氛围很重要。缺乏定期聘请知名水产方面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专家进行讲企业的发展史和个人的创业史,参观知名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工艺,激发热爱水产养殖专业的吸引力。
二、依托科研提高水产养殖业的实验教学水平
科研项目主要是指经过国家、省市各级部门立项的政府资助纵向科研项目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进行科学实验研究或技术创新以解决现实存在的理论问题或者技术难题,具有特定的背景和研究内容,有一定科研经费的保证,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和实验才能完成科研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科研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发挥科研在实验教学中的潜力,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将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作为实验教学内容
依托科研开展以真实内容为主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这种结合专业科研成果来开展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而且也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动力。《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将科研成果分解成不同的实验如“贝类染色体制片及核型分析研究”、“贝类三倍体诱导技术研究”和“贝类三倍体新型诱导剂的研制”作为专业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内容新颖,应用性强,实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近几年我们根据课题组教师承担的多项国家、省市项目的课题和成果作为水产养殖专业综合与创新技能实验课程的内容。这些与教师科研和水产养殖密切相关的实验,明显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对目前很多水产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关键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专业课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较好地实现了科研的依托作用。
2.依托科研开展创新性、研究性实验教学
将实验教学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利用实验室的先进的设备,将教师的科研内容设计成综合创新实验、研究性实验及SRDP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可以建立本科生的创新观念,促进其创新欲望。科研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科研主体的主动性、创新意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本科生真正地表现出其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很大提高,真正实现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根据教师的科研课题,选择适当的题目,让学生和教师进行双向选择,实施程序为学生根据需要完成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工作计划,自行收集资料;在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交老师审阅;审阅通过后,学生制定实施方案,并按实施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并进行验收。
3.依托科研重组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实验教材水平
依托科研对以往的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了研究性实验内容,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强化实验教学的能力。同时,根据水产养殖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我们及时把教师承担的水产养殖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最新研究内容,及时补充到相关各科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及时补充到实验教材中,丰富实验的方法和实验操作手段,以出版内容新颖、方法先进的新实验教材,提高学生对实验爱好和兴趣,以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4.依托科研项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建立了鳌山卫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学生校内实习基地已很好完成了水产养殖专业的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普遍反应效果很好。实习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任务来查阅文献,对实习内容,相关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产种苗的生产工艺过程,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习报告中,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实习目的明确,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提高了查阅、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初步具备了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真正学到一些非常实用的实践知识。
5.毕业论文选题与科研密切结合
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应重视结合最新的科研方向和应用性,选题来源于国家、省部级及其他课题占80%以上,保证了选题的质量。这些做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毕业论文成绩的提高,其中有多名学生的毕业论文相关内容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6.依托科研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考核制度
由于与科研相结合的特殊性,采用传统的实验报告的方式,显然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参与程度,所以一般采用实验报告(或者小论文)加平时表现的评分办法。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以专业水准随时记录反映实验进展的实验日志,包括准备工作、设计思路、流程说明、测试方法以及实验中的数据记录、现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学生提出的实验计划或方案、实验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科学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此外,鼓励学生积极总结,撰写,目前已有学生的开放性实验内容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总之,依托科研引导学生求是创新,强化实践教学水平既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又切合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为培养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做了重要准备,有实事求是的进行实践,高擎创新的旗帜,才能让实践教学在大学校园中花开不败。
参考文献:
[1]靳天玉,吕振肃,加强实验教学建设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94-95,129.
[2]宋风琴,朱昌平,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96-97,140.
[3]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强化水产创新技能实验,培养水产养殖创新才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2009,(12):295-296.
[4]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强化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水平,培养水产养殖创新人才[J].现代农业科学,2009,(7):273-274.
[5]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加强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合作的有效途径[J].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2009,(1):39-42.
[6]郭继强,陈晓艺,李长吾等,以科研促进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76-78.
[7]王伟祖, 郑旭明,建立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74-75.94.
[8]杨晓波,冯冀宁,刘瑞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2):47-48.73.
[9] 刘德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学时代,2006,(04):131-132.
[10]董社英.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构建多层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91-93.9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海水养殖业作为渔业发展的重点,近年来,在内地市场需求和对外贸易的拉动下,海水养殖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海岸线长1595公里,其中适宜作为水产养殖的岸线共计213公里。北部湾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虾,蟹,贝类种类繁多,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有50余种,发展海水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北部湾地区海水养殖业的现状
(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加快了海水养殖业发展
2008年正式实施的《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产业发展的章节中提到:“重点发展特色优势畜禽、海洋渔业,积极推广生态养殖,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合理开发北部湾渔业资源,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完善渔政渔港设施建设。”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农业是最早获益的领域。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就将杂交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等列为长期合作重点,如今双方在水产养殖业的合作方式已扩展到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科技交流等领域。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北部湾经济区海水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仅广西对虾的成交额就占全国总成交额的60%以上,同时还拥有国家级南美白对虾良种场。2011年,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的水产品总量为206.7万吨,占广西水产品总量的71.6%。
(二)保税港区的建设,加快了水产养殖出口加工业的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国家有关部门相继批准了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区。多个保税港区的建成完善了北部湾经济区的保税物流体系,保税区的先进的管理服务使投资商减少仓储负担,控制了成本,减轻了大量税负,让水产养殖加工企业能够把精力集中在水产养殖加工上。海产品最讲究的就是产品的保鲜度,保税港区的建设,让当地海产品在加工环节中,有效地节省了物流时间,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目前北部湾海水养殖和水产加工企业在技术、质量、价格、服务四个核心要素方面与其他沿海区域相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三)便捷的交通条件,方便了海产品运输与贸易
在海水养殖业中,海产品的存活和新鲜与否是水产品贸易中极为关键的因素。近些年来,广西投资了100多个亿,建设了南宁到钦州、南宁到北海、南宁到防城港的城际高速铁路和六景到钦州、玉林到北海、崇左到钦州等一系列高速公路,极大地改善了北部湾经济区与内地的交通条件,促进了贸易、物流、旅游的便利化和一体化,特别是城际高铁建成后水产品在快速运输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耗,保持水产品鲜活度,缩短水产品上市交易时间,有利于抢占市场先机,拓展当地海水养殖业的市场发展空间。
二、北部湾海水养殖业在生态可持续发展上存在的问题
虽然北部湾在发展海水养殖存在诸多优势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当地水产养殖业在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粗放式经营造成产品质量低下和环境污染
大多数的养殖户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养殖技术,靠累积起来的经验来进行海水养殖,采用粗放式的养殖方法,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例如最近十几年,珠中瑰宝的南珠由于养殖数量剧增,粗放式、超密度养殖造成珍珠质量低劣,大量劣质珍珠流入市场,南珠由昔日的珠中瑰宝沦为价格低廉的旅游工艺品。
粗放式养殖占用水域面积大,在一定海域内养殖的产品数量大大超过该海域的生态承受能力,造成超负荷养殖,容易导致大面积生态污染。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大规模投放饲料,许多没有被消化掉的饲料流入海中,既造成效益低下,又污染了邻近海域。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处置不当,随意丢弃,导致许多还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白白浪费掉。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基金“扭转南中国海和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红树林首席专家范航清博士认为北部湾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海水养殖超密度和超负荷造成的。
(二)滥用药物和饲料添加剂,损害消费者健康
北部湾海水养殖用药缺乏严格的管理,在病害防治时使用的化学药物不规范,造成用药过量而形成环境污染。另外,北部湾海水养殖使用的饲料添加剂超标,一部分直接扩散到水体中,造成养殖品种内富集元素超标。据了解,2004年北海市车螺大面积暴死,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沿海不少乡镇将大量含有农药的清塘废水、污水排到浅海,污染了近海水质。
(三)水产品加工业滞后,降低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水产加工业处于刚起步阶段,主要采用传统手工加工工艺,导致水产品加工品种少,装备落后,附加值低,综合利用率低。例如北海市水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较多,但精加工的龙头企业少、规模较小,技术落后,品种单一,主要加工方法仍是比较传统的腌制、冷冻等初级工艺,导致当地50~70%的海产品是以原材料的形式销往外地,既造成收益外流,又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海洋资源,损害了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实现北部湾海水养殖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经济发展是核心,环境保护是基础,要做到两者相互促进,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加强海洋生态和资源管理
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是水产养殖的发展基础。过去发展水产养殖的过程中,盲目追求养殖数量、养殖速度,而忽视了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的保护,造成资源的超负荷消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政府应该在鼓励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加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培养养殖户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观念,让当地养殖户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按照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海水养殖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严格按照养殖规划和环境保护来落实发展,加强海洋资源的管理,做到在日常的水产养殖中实现生态保护。
(二)加强资金和技术支持,实现现代化、生态化发展
要建立北部湾的生态养殖体系,发展现代化养殖技术是关键,当地农业部门可以指导养殖户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对饵料投放、改善水资源管理、水产品的疾病诊断、培育良种等水产养殖的各个步骤进行优化,有效地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把粗放型、高污染的养殖方式转向集约化、循环式发展,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要改变现有的养殖模式,实现生态养殖目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养殖户大多是普通的农民,经营规模小,实力弱,难以筹集到充裕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对此,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支持水产养殖业的政策法规,提升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和机构,专门为水产养殖寻求社会闲散资金的支持,优化水产养殖的融资环境,使更多的银行、金融机构愿意把支持水产养殖发展作为发展业务的重点。此外,政府支持银行出台一些贷款便捷,利息低,放款迅速的农业专项小额贷款政策,让养殖户们能更便捷地从银行得到所需的资金。银行还可以设立专项金融品种,为水产养殖筹措到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
(三)培养一批具有生态养殖技术的专业人才
当前广西区内专业性的院校只有广西水产职业技术学院,其他的院校关于水产养殖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都比较匮乏,各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与水产养殖相关的课程和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养殖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要尽快成立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服务的北部湾海洋大学,建立一批具有专业背景、高质量的专业性教育研究机构,为当地水产养殖业输送一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针对普通养殖户,应鼓励一些社会上的教育机构成立相应的培训班,以培养现代化的农民为目标,努力提高养殖队伍的专业知识,推广生态养殖的概念,为水产养殖业培养出一批较高质量的现代化养殖户。
近年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发展较快,据2008年统计,全县养殖水面达24400亩,其中山塘水库养殖面积12330亩,池塘养殖面积12168亩,网箱养鱼面积1500平方米,淡水水产品总产量达6717吨,比2007年增加571吨,增长8.5%,实现产值4338万元,占农业产值的1.58%。水产品产量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己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
鹿寨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地处桂中稍偏北,属亚热带向中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太阳辐射多,光热、水量基本同步,年均降雨量为1672毫米。全县有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全长1100公里。面积7万多亩,山塘水库1812处,面积2万多亩,池塘面积1.3万多亩。现有河流鱼类资源丰富,共有鱼类11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近40个品种。贝类、甲壳类、两栖爬行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渔业生产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二、渔业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渔业生产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以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全县养殖水面由2000年的2.2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2.75万亩,增加了0.55万亩,增长25%;养殖产量由2000年的4776吨增加到2008年的7617吨,增加了2841吨,增长59.48%;单位面积产量由2000年的217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275公斤,增加58公斤,增长26.73%;水产养殖劳力由2000年的0.65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0.76万人,增加0.11万人,养殖渔民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4408元增加到2008年的5710元,增加1302元,增长29.54%;全县人均占有鱼量由2000年的12.56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19.3公斤;2000年全县水产品总产值2865万元,2008年全县水产品总产值4338万元,增加1473万元,增长51.41%,占农业产值的1.58%。
“十五”期末以来,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变化很大,在养殖方法和措施上不断更新。由科学养殖取代了天然养殖,提高了养殖产量;由投放大规格鱼种取代小规格鱼种放养,提早起捕商品鱼;由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养殖取代了单一品种养殖,提高了水体中饵料利用率;由养殖名贵鱼逐步取代部分常规品种鱼,提高了渔业经济效益;由单一追求养殖数量逐步向数量和质量转变,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建立了一批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规模养殖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1、主要经验
(1)政府重视,加强领导。水产养殖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并提出了适合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鼓励政策,鼓励农民利用非基本农田保护外的低洼低产田和荒地进行鱼塘改造,充分利用原丢荒的山塘水库进行科学养殖,积极调整水产业内部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综合开发大水面养殖,全县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
(2)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取得明显成效。多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渔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2003年参与了“柳州市池塘万元水面养殖项目”实施,2005年我县实施了“罗非鱼标准化养殖”等项目,以科技项目为依托,不断推广各种新技术、新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又推广了大水面积综合利用化肥养鱼技术;80:20养鱼技术及配合全价颗粒饲料养鱼技术等。由于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全县渔业总产量稳步增长。
(3)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推广优良、优质新品种。近年来,我县在品种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坚持保大宗推优良的原则。在保留大宗品种草、鲤、鲢、鳙鱼养殖的基础上,加大优良、优质品种鱼的引进和推广,积极引导广大渔农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发展优良、优质品种鱼类养殖,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培育引进优质品种近20种。其主要品种有黄沙鳖、黄桑鱼、大口鲶、杂交鲶、本地鲶、本地塘虱、光倒刺鲃、倒刺鲃、银鲫、东北鲫、湘云鲫等,逐步形成了以养殖黄沙鳖为主的养殖基地。
(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渔业主管部门及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及技术指导,提高整体养殖技术水平,并实行技物结合,推广各种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或调运各种渔用物资。加强向渔农提供渔业政策、生产信息、流通信息、鱼病防治、安全生产等有关方面技术和信息,推动了我县渔业生产的发展。
2、存在问题
(1)水产养殖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池塘老化严重,基本上属于泥基塘,池塘淤泥过深;未有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工作难度较大;很大部分池塘山塘水源来源于天然降水或自然沟水,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产量。
(2)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我县水产养殖基本上是以个体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养殖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标准化养殖程度低,致使水产品食用安全未有保障。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面积还不够大,尚未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程度仍较低,所有这些都不能适应现代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3)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科技推广经费几乎为零,各种项目经费的投入较少,制约了渔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4)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有待解决。近年来,由于一些企业超标排污造成渔业水域污染而发生鱼塘和江河死鱼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三、渔业生产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潜力
(一)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水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低质廉价水产品过多,优质产品比例不高,效益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养殖生产者的积极性;区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品牌产品未有创出,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没有形成。标准化养殖程度低,水产品质量安全未能保障,渔业基础设施、科技推广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流通不畅,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都有待于解决。
(二)发展潜力
1、改造低产池塘,提高池塘产量,发展潜力较大:我县浅水塘、漏水塘占的比例还较大,如能加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底质改造使其形成深水塘,保水塘则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快提高渔业科技水平,在养殖模式、饵料选择、苗种培育和品种选择上做好文章,提高产量及效益方面潜力还很大。
2、江河网箱养鱼、水库养鱼及水库网箱养鱼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县有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全长1100公里,主要河流有洛江、洛清江、石榴河等,洛清江是县境内的主要干流,县境内己建成黄冕电站、江口电站、龙兴电站,每个电站筑坝后上游水流平稳,库容量增大,适宜于一定容量网箱养鱼,同时全县有蓄水工程883座,其中较大的水库有18个,有可利用水面近10万亩,综合开发大水库,发展网箱养殖潜力较大。目前,我县水库养鱼产量相对较低,只要增加科技含量,加大投入仍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稻田养鱼发展潜力较大:我县稻田养鱼有着忧悠的历史,建国初还形成一定的规模,后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原因,养殖面积和产量一度下降,到2008年养殖面积不到1000亩。目前,我县有保水田15万亩,只要采用科学的生态养殖技术、稻田养鱼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4、开发地方优质种养殖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县水产品资源丰富,本地鳖、黄桑鱼、鳝鱼等优质水产品肉质品位好,价格高,市场供不应求,养殖前景好,只要开展深入研究,采取科学的仿生态健康养殖方法,保持肉质品位,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养殖产量,并上规模、上档次,形成生产优势突出,商品供给能力强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水产品养殖具有较强的潜力。四、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重点
(一)总体思路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县渔业生产,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和发展优势品种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水产养殖业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养殖水产品质量,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稳定政策,强化管理,依靠科技,完善服务,增加投入。
2、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在集约化、规模化上下工夫,大力发展大水面网箱养殖,提高名优水产品比例。
3、以渔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全面发展。搞活水产品加工和流通,走产供销一体化,农工渔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迈进。
(三)发展重点
1、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快不同特色区域养殖发展。不断扩展区域特色产品养殖,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打造区域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养殖,同时注重培育优势品种,打造品牌走向市场。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进行产业化经营,推进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3、加强优良品种选育,提高良种覆盖率。(1)加快水产良种场建设。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或引导群众建立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通过实验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水产苗种繁育体系。(2)采取选育与引种并举的措施,推进养殖苗种良种化。重点开展洛清江等河流名贵鱼类如光倒刺鲃、黄颡鱼、本地鳖、班鱼等的繁殖驯养。同时有计划地引进优良品种,不断丰富和满足养殖生产需要。通过引进繁养,实现苗种生产供应良种化。
4、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1)推行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系列标准。严格按照水产养殖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水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投入品使用和休药期制度,确保无药物残留;严格执行无公害水产品国家标准,提高养殖业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2)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建立优势养殖产品标准化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带动水产养殖业向无公害化发展。
5、加强和完善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建设。(1)进一步完善水产养殖水源、电力、交通、场地以及重点项目的设施建设。(2)建立和完善水产养殖保障体系。一是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二是渔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三是病害防治体系建设;四是水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五是服务体系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养殖生产管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县水产养殖证制度建设,通过完善水域养殖证制度,切实维护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水产养殖苗种生产和流通管理,把好苗种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水产养殖苗种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加强水产品苗种选育和苗种生产经营管理,提高水产苗种质量。一是搞好苗种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确保苗种的规格和质量;二是加强苗种流通管理,做好苗种质量鉴定和检疫,防止疾病蔓延。
(三)抓好试点示范。按照各乡镇养殖特点和不同的养殖区域,扎实抓好试点示范工作。一是抓好池塘、山塘水库“四大家鱼”高产养殖试点示范工作;二是抓好坑塘流水养殖示范工作,培育农民增收新亮点;三是抓好优质水产品养殖试点示范工作;四是抓好大水面网箱养鱼试点示范工作;五是抓好稻田养鱼试点示范工作。通过不断试验示范,总结配套技术,扩大推广面积,整体推进渔业生产发展。
1 水产养殖的类型及其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水产养殖的类型包括两种,即投饵集约化养殖与非投饵集约化养殖,其中投饵集约化养殖的形式又分为两种,即网箱养殖与池塘养殖,网箱养殖鱼类的主要营养来自于投放的饲料,不过无论是鱼糜还是配合饲料均无法被充分利用,未被完全摄食的饲料会与鱼的粪便一起深入水体,沉积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无机营养物,对水生植物与藻类的生长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而非投饵集约化养殖常见的有海藻养殖系统与贝类养殖系统,前者投入苗种后,利用太阳能与水体自身的营养物质即可生产出经济产品,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减轻水体的营养负荷,不过海藻可能会对水体的碳酸盐平衡产生影响,提高局部水域的pH值。
基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而言,水产养殖对象单一,采用人工投饵,会减少整个系统的营养层次,并且会切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某些环节,此外,由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结构不合理,正常的食物链也很难发挥其应用作用,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水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与其自身的调节能力,只有依靠人类活动进行调节,所以难免出现环境问题。养殖活动会对景观生态产生影响,由于养殖设施通常散乱、粗糙,会造成水质变色,出现异味,而一些生物残体所发出的恶臭必然会影响到景观的可欣赏性。
此外,化学品残留还会影响到生态安全。水产养殖过程中,会采用各种化学农药、抗生素药物等进行病害控制,并且一些违禁添加的药物也会被滥用,比如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重铬酸钾、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并且在饲养过程中为了提高养份吸收、防治疾病等,饲料中也会添加各种引诱剂、抗氧化剂、免疫增强剂等各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药物或者其代谢产物均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活性,其不仅会对水体环境产生污染,而且对水中的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也会产生影响。
2治理渔业水域污染的有效途径
既然水域污染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种,那么我们致力水体污染工作也要从以下几何方面入手:
2.1 加强资源保护:进一步增强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普及环保知识和渔业保护知识,组织进行渔业保护经验的交流会,加快制定全省统一的渔业保护条文与环境保护计划,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及时调查、评价以及预测水体的未来发展趋势,强化渔业资源的保护,设立渔业生产保护区,使渔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2改变工业发展模式并且加大惩罚措施:现在我们的工业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发展模式给坏境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必须要改变现在的工业发展模式。通过改变工艺和方法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对水体环境的污染,严禁以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为代价而大力加强工业发展。现在的有些不法分子无视法律和政策,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向自然界的水体中排放一些含有有毒有害的废水,这类的水体污染是水体污染的罪魁祸首,所以一定要加大惩罚力度,使他们不再肆无忌惮地排放。
2.3提倡生态化养殖:生态养殖和清洁生产是未来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改变了传统模式的渔业生产,必将为渔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我省的水资源,渔业资源,鱼类特色品种,养殖手段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渔业养殖生产结构的调整步伐,推进渔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创造自己的优势品牌,推动渔业生产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提高传统的养殖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使用无公害饲料喂养鱼类。同时,还应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与有机饲料的使用,倡导渔业生态养殖。合理开发水域和各种渔业资源,恢复各种珍稀鱼类的生态平衡,提高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调整渔业养殖的结构,做到渔业养殖的生态化,无害化,可持续化,高效化。
2.4提高增殖放流:最近几年,由于社会和公众对保护渔业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湖泊和江边去放流野生鱼类。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野生鱼类的数量,从而大大改变了水域的净化。在增殖放流的同时还要定期实施禁渔期,来提高渔业资源的恢复度。同时,政府和社会公益部门要多组织这种增殖放流的活动,并将这种活动转化成一种社会常态,形成一种完善的运行机制。
2.5 生态治理水域的环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被用于渔业生产。渔业水域的治理通常需要清淤和换水的办法来解决,但是这两种办法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现代的生物研究成果表明,可以通过水体中养殖不同的鱼类来解决水体的污染,这种防治方法叫做生物防治,它无需使用化学药剂,所以这种方法及经济又方便。同时,合理在水中种植一些水草既可以治理水富营养化,又可以为一些鱼类提供饵料,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最新研究发现了一些反硝化细菌,这种微生物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把一些有机物脱氮,这让人们看到了生物治理的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能设计出完全靠生物方法来进行水域环境治理的方法。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巨大,水体污染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特别是食物污染严重的今天,更应当注意对于养殖业水体的保护,特别是缓流和静水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制度面与技术面着手,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环境问题,在保证生态环境的正常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情况下,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稳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93-03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国际合作越来越频繁,各行业亟需既精通英语又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的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国内各高校各专业均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专业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是为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是基础英语和专业知识的结合与实践,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获取更多资料和信息的语言工具。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英语词汇和文章资料几乎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维、团队协作等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因此,对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借鉴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对其在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而教师则主要是指导和协助,最早于1969年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最先创立,早年主要在美国医学院校的课程教学中应用。随着PBL的飞速发展,该教学法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科学、完整的教学模式,由医学延伸到各个学科,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PBL教学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倡导学生独立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一、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英语作为重要的语言工具,在专业课程的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然而,专业英语作为大学基础英语教育的延伸和深入的一门课程,目前在我国的教育处境却并不容乐观。笔者通过访谈,对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进行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英语基础不同
各高校本科招生的生源来自于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英语重视程度及教学水平差异较大。虽然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英语,现如今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高校本科生,尤其是理工科一些本科生,外语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存在很大的恐惧和排斥心理,专业词汇贫乏,很难做到熟练运用,也很难做到和本专业的结合。
(二)重视程度不够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越来越重视英语学习。各高校也意识到英语学习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要求新生在入学后的前两年必需修满至少12个学分的大学英语课程,且课程性质属于公共必修课。而相比之下,对专业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很多高校的专业英语开设只针对带有“国际”和“世界”的人文社科类专业,例如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等。大多数学科,包括水产养殖等在内的涉农专业,专业英语都是作为专业选修课或院级限选课,一般在大三上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设。此时大多数学生都忙于做毕业论文、准备考研、找工作、实习等,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专业英语的学生不多。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相互联系,又是英语教育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它不但要求学生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听说和写作能力,其难度比基础英语要大的多。而此时的学生显然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三)师资匮乏
国内外针对语言习得的研究表明,理想状态下,一堂外语课的学生人数应限制在14人以内,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3]专业英语对授课老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还要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老师一般须具有国外留学经验。而具有国外留学经验的老师大多作为科研骨干投身到紧张的科研工作中,很少有教师花费大量的心血在教学上。因此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师资力量有限,一个教师往往要教授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很难开展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活动。
(四)无参考教材
由于开设《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高等院校较少,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可供选择的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材有限。[4]相关的教材仅有两本,都是由大连水产学院王吉桥教授编著的。一本是1999年出版的《水产养殖英语》,主要以专题形式归纳总结常见词法和专业英语翻译技巧,缺乏专业知识的系统介绍,内容也过于陈旧。另一本是2008年出版的《水产英语》,偏重于以海洋湖沼学、水产品检测方面的基本理论为主,篇幅过长,应用性欠佳,不适合作为一般高校的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材。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包括生态学、海洋生物学、微生物学等主要学科,同时还涉及海洋技术、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在短期内形成一本系统、规范的教材有一定的难度。[5]因此,教师要自己查阅资料,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这对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五)教学方式单一
专业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无参考教材,教师一般以自身较擅长的专业技术概论为教学内容,又加上课时较少,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一般都不够丰富、比较枯燥而抽象。教学方式也很固化单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一般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而较少采用基于问题式的学习、案例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方法,很容易会将专业英语课上成翻译课。此外,由于师资匮乏,专业英语课程一般采用大班教学,学生人数较多,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式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只能采用讲句子、读生词、讲解翻译等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气氛沉闷单调,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PBL教学法在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鉴于如上所述的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提出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如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等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PBL教学法的有效实施,以期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符合当前该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提供切实有益的帮助。
PBL教学法从以往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模式,它强调的是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其核心内容在于减少死记硬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中创新性地引入PBL教学法,具有以下优势:
(一)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再加上该门课程课时较少、无参考书等因素,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师从查阅资料到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都付出了诸多努力,但是收效甚微,学生甚至出现了厌课、厌学、厌师等消极情绪。PBL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将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索取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外语是一门工具性很强、最能体现“学以致用”理念的一门学科,[6]这是PBL教学法引入的有利条件。在该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也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PBL教学法可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了教师对教堂的垄断,将本该属于学生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践演练,使以往的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都得以应用,从而提高了专业英语学习趣味性和主动性,使课堂变得有活力有生机,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而时习之”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促进教学相长,提升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教材的讲授者和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在PBL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课堂上机械的讲授和向学生提供答案,而是通过提升自己对各种信息的掌握和整合能力去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去寻求答案,并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能够对本专业领域的相关课程熟练掌握,还应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等。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因此,PBL教学法能够促进教学相长、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良多。
(四)有利于知识的再现与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如前所述,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该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开设了许多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如有机化学、无机和分析化学、水环境化学、贝类增养殖、鱼类增养殖、虾蟹类增养殖等。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只记下一些所谓的“重点内容”以应付考试,考完试就将知识抛诸脑后。再者,由于知识更新较快,一旦学生毕业离开学校和老师,会发现有限的知识跟不上该行业的迅速发展,需要重新学习掌握新知识。PBL教学法让学生亲历探索与研究的全过程,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此过程中,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再现和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横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探索、总结和概括,能够利用现代的信息服务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
三、结语
目前,由于各高校对水产养殖专业英语的重视度不足,对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课题也鲜有研究。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虽是一门专业选修课(或院级限选课),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第一时间了解国外水产养殖的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国内新型水产养殖技术的对外推介等,都需要该专业的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英语应用技能。
笔者通过分析目前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PBL教学法引入到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水产养殖专业英语的学习,不再是知识的叠加,而是培养和强化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英语的实践技能。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具有诸多的优势,更能够达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登滨,李丽,王正,等.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模式在装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
[2]张丽敏.复合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学理论,2009,(29).
[3]魏颖,医学博士生英语教学引入PBL模式的探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
[4]王迎宾,王征.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5]郝彦菊.《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与考试实践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6).
[6]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3,35(6).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Model in English for Aquaculture Teaching Process
GUO Hui,CAO Yu-tao,TANG Bao-gui
中图分类号: S965.9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6.016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北依燕山,东临渤海,与北京市和河北省相接壤,区位优势明显。天津市平原辽阔,河流纵横,坑、塘、洼淀星罗棋布,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流经本市的一级河道就有19条,二级河道79条,还有6条人工河道,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2座、小型水库60座、水系干流闸坝13座。
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天津市水产养殖业发展由来已久。尤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天津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经济增长点。然而,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天津市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水产养殖业如何发展,还有多少发展空间,急需进行科学的规划研究。
本研究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1-4]这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传统的水产养殖用地评估依靠经验和人为主观方式进行,缺少科学定量分析的模式,着重对天津市淡水养殖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将其结果划分出等级,帮助水产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的水产养殖发展规划,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天津市水产养殖资源的生产潜力,更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全市资源,以保持我市水产养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GIS技术在渔业领域的应用
GIS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5-6]。GIS技术的最重要特征是具有集成管理大量多专题的空间与属性数据的能力,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不仅可以成功地支持整个评价过程、实现指标的空间分布可视化,还可以获得评价目标的深层次的信息。
目前,GI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尤其在农业土地、林牧业土地、城市土地等土地资源规划、评价上的应用研究已日趋成熟。在渔业领域中的应用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用于内陆水域渔业管理和养殖场的选择,20世纪80年代末期,GIS逐步运用到海洋渔业中。发展到今天,GIS在渔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及国际组织的重视。1999 年,第一届渔业 GIS 国际专题讨论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之后每3年举办1次,目前已举办了4届。综合目前国内外 GIS 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更多的还是在海洋渔业领域,通常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渔海况数据采集与分析,渔业资源与海洋环境关系,水产养殖选址,渔业资源评估与分析,标志放流,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渔情预报等[7]。
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将GIS技术引入渔业领域,与国外相比发展较缓慢,但近几年我国在渔业信息收集和数据库建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目前已建立实用性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如渔业科技文献、科研成果管理、全国渔业区划、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使用养殖技术、渔业统计、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基建项目与财务管理、海洋捕捞许可证与船籍证管理、远洋信息、管理系统等,为渔业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海洋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是将数据资料整理后进行统计,建立相关数据库,如南海海洋渔业GIS管理系统、渤海生物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环境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及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生物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等项目[8]。在大量的研究中也有开展渔业养殖区域规划方面的,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综合信息研究中心同世界渔业中心(FishCenter)合作开展了河南省渔业养殖区规划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建立天津市淡水养殖影响因子评价指标体系
2.1 指标筛选
适宜性评价过程需要自然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方面的力量,只有全面、综合地分析研究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才能客观地对土地做出评估,增强区域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运用价值。影响水产养殖生产的因子很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因素都一一进行评估。通常,只选那些与当地水产养殖生产密切相关的因素作为评估因子[9]。各地条件不同,不可能采用统一的影响因子指标。为了获得科学、系统和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本研究主要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
(1)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原则。水产养殖评价体系构建中,既要注意客观构成要素的科学测定,也要充分考虑主观评价的感受,既要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如召开专家会,对各指标的重要性做出判断,又需要定量数据作为评价支撑,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料,尽量选择可以量化、直接的指标,如年鉴和问卷调查,即我们通过相对客观的手段获取指标值。
(2)主导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原则。在全面分析每一个质量因子的基础上,既需要选取对研究区水产养殖生产力长期起主导作用的质量因子作为适宜性评估影响大的因素,又需要体现空间分布差异性的因子,对于那些对水产养殖适宜性有重要影响,但在评估区内基本一致的因素应视为背景因素。
(3)可操作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不宜求全、求细,否则将会因指标群过于庞大而减弱可操作性,甚至导致无法应用。这就需要尽可能简化,只保留核心指标,将指标内部之间有因果关系或关联程度大的指标删减。尽可能采用现行的国家和天津市统计口径,便于收集和计算分析,避免或减少调查项目与工作量。
2.2 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通常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但两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观赋权法客观性较差,容易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赋权法可以减轻主观因素的影响,但确定的权重缺少稳定性,不能充分体现指标本身的相对重要程度,有时与指标的实际重要程度相悖,解释性较差[10-12]。同时,学者认为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时必须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特征来进行,且在农业相关指标评价中,除了定量分析外,还存在有一些定性的判断[9,13-14]。
因此,本研究考虑到水产养殖评价的特殊性,选用了能够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相结合、对非定量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的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天津市淡水养殖发展影响因子指标的权重。
结果表明,在影响天津市淡水养殖发展的因素中,自然资源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权重高达63.39%,其次是市场前景,权重为23.19%,最后是发展基础条件13.42%。在自然资源方面,水资源对淡水养殖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权重超过了97%,其中地表水资源量和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发挥较大的作用,而地表水接近程度的作用较小;在土壤资源方面,由于天津市土壤pH值和坡度较为相近,因此观测指标只选取了土壤质地类型。在市场前景方面,产品竞争力起主导性作用,权重为67.45%,其次是产品销售模式,而产品消费能力的作用较小;在产品竞争力方面,注册商标数量、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和有无出口水产品都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产品销售模式中,销售方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发展基础条件方面,从业人员水平和养殖技术水平共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权重为49.23%和42.73%;其中养殖总体投入产出比、渔业专业从业人员管理水面情况、乡镇渔民人均纯收入的作用较为突出。
3 天津市淡水养殖适宜性分析评价
3.1 建立淡水养殖适宜性分析模型
本研究利用IDRISI作为适宜性分析软件,这一软件集地理信息系统和图像处理功能于一身,为众多相关应用研究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与开发工具[15]。水产养殖适宜性分析就是将影响水产养殖的各种因素数据栅格化,在IDRISI中利用各分析工具,依据专家赋予的权重,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最终得到客观计算结果的过程。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指标数据准备过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表格、矢量等多种格式的指标数据转换为统一标准的栅格数据;二是在IDRISI软件中,利用各种分析功能对栅格数据进行叠加运算和分类。
3.2 淡水养殖区域适宜性评价结果
天津市淡水养殖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全市淡水养殖可以规划区域为7.258 2万hm2。非常适宜养殖的区域仅为391 hm2,占可规划面积的0.55%,分布在宝坻区;比较适宜区域为29 945 hm2,占可规划面积的41.25%,分布在宁河县、武清区、滨海新区、宝坻区和蓟县;一般适宜区域最大,为41 969 hm2,占可规划面积的57.82%,所有区县均有分布,以滨海新区、武清区、西青区的面积较大;不适宜区域最少,为277 hm2,仅占0.38%,分布在东丽区、北辰区和西青区3个近郊区。经综合分析,更加适合淡水养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滨海新区、宁河县、武清区和宝坻区。比较而言,本研究得出的可规划养殖区域高出2010年天津市实际养殖面积的近1倍,这一结果有利于未来的天津市淡水养殖规划布局。研究结果中条件较好的规划区域与天津市淡水养殖现状较为吻合,说明本研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信GIS技术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将更加强大。在水产养殖适宜性分析、实时监测、管理和预警等方面,GIS的研究与应用将显示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吕雄杰,贾宝红,宋治文,等.中国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以及对天津的启示[J].天津农业科学,2010(5):76-79.
[2] 栾青,马雅丽,李伟伟,等.GIS支持下的临汾市冬小麦动态估产模型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5):563-539.
[3] 腊贵晓,刘国顺,曹杰,等.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喀斯特烟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J].河南农业科学,2012(4):63-68.
[4] 李翔,杨宝祝,郭天财,等.基于WebGIS和ES集成技术的农作物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3(2):106-109.
[5] 吕雄杰,陆文龙,宋治文,等.GPS和GIS支持下的田间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试验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6(1):8-11.
[6] 赵俊英,刘晨璇.GIS软件在农村土地调查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1(9):1012-1213,1016.
[7] 龚彩霞,陈新军,高峰,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20(6):902-909.
[8] 郑晶予. 地理信息系统在渔业中的应用[J]. 河北渔业,2011(11):44-45,50,61.
[9] 杨宁生,欧阳海鹰,杜宁. 利用GIS评估地区水产养殖发展潜力的研究[C]∥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北京,2007:92-101.
[10] 周鑫,刘志斌.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2(3):252-256.
[11] 郑海霞,秦烟辰.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2(2):5-6.
[12] 贾凤伶,李瑾,李树德,等.农业科研机构自立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1):77-82.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116-02
一、创新思想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创新思想在大学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由当前国际形势、我国国情和大学生培养目标决定的。当前国际形势,可以用“大整合、大博弈、大冲突”来高度概括。[1]中国目前经济总量已列世界第二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商品市场。但发达国家围堵、约束、钳制中国的策略从未改变,贸易壁垒、“”、“纠纷”等均为此策略下的产物。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要由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数量型增长方式片面追求数量、产值和速度,致使经济增长质量低、效益差和结构失衡;质量型增长方式则改变这些弊端,注重经济增长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主要的是依靠科技,依靠人才。[3]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对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投入和贡献程度,是关系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大的全局性问题。[4]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促进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5]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挥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是由水产养殖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决定的。在我国南方,每年的3月是整个养殖生产季节的开始,延续到11月。而我国北方海水育苗是从每年的11月份开始,至第二年的7月份左右结束,跟南方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安排实践教学时间上,就需要把课堂教学内容、生产实践时间和养殖生产时间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生产实习和实践。
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水产养殖对象包括“鱼虾贝藻”,种类繁多,且技术环节较多,如人工繁育、养殖、营养、饵料、疾病防治等各环节。所有的生产技术环节在有限的实习实践环节均要涉及,这对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实习内容、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效果评估均有很大考验。
随着国家现代农业和蓝色海洋战略宏图的发展规划的一步步展开,现代水产业和蓝色海洋正以高于以前十倍、百倍的速度快速发展着,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的优良养殖品种的培育,现代化养殖模式的出现,与产业相关的药物、饲料、装备、养殖技术及水体生态控制技术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着。水产养殖的实践技能教学必须紧随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和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
三、培养水产养殖实践教学创新思想的几点措施
(一)注重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认为,知识多并不等于能力强,有时甚至要警惕知识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他认为:“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但是很容易被扼杀。”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6]水产养殖是专业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注重实践应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的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除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以及专业实践的锻炼外,还可通过学院网站,成立水产养殖科普网,结合海洋资源、海洋保护、蓝丝带行动等,广为介绍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将学科发展与趣味知识以及国家战略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关键因素。[7]所以,在教学环节中要时刻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助学者”,教师并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为主。学生的搜集资料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要在日常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受到重视和加以锻炼。
让学生自发组成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专业内容进行自由讨论。在讨论之前,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掌握讨论方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加以肯定,并从现实角度论证其可行性,一旦“虚拟走向现实”,对学生创造力和自信心的鼓励作用是巨大的。
(三)加强创新教育基地建设,优化创新教育环境,提升创新教育氛围
在现有教育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上,建立讨论(辩论)教室、案例分析室、情景模拟室等;鼓励学生多参加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热爱科研、参与科研的兴趣;利用或共享社会非教育资源,如利用企业、科研院所的装备条件来建设校外的创新教育基地。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可经常与水产经营性企业单位沟通、研讨,将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与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建多种形式的水产科技讨论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提出科研小问题,展开讨论,查阅资料,确立研究方法,立项实验,最终获得结果,从而收获小发明、小专利等。
(四)在人才培养环节中设置素质拓展能力培养模块,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强化培训
创新思维是一种思考模式,学校并没有相应的课程培训,因此应该设置专门的一个环节,将学生的哲学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技能、个人性格品质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加以贯通,从而体现出学生的创造力。
在具体实施方法上,可为学生设立创新创业训练课程,鼓励学生凭借兴趣,撰写创业计划书以及创新科研小项目,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支持,提供专业教师指导。同时组织联络往届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师兄、师姐以及社会成功人士,定期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鼓励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并支持其自我发展,积极参与“挑战杯”等国家级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计划竞赛。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此背景下成立了“大学生水族科学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鼓励大学生自建团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五)正确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评价方法较单一,在必修课中仍然采取期末考试的评价方法,在选修课中采用开卷考试和课程论文的形式,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更多地考虑了课程知识体系,而对知识的创新性应用和综合性应用评价则没有体现。而且,在专业知识中,很多体现为实践性技能,这些知识在综合评价中并没有一个妥善的评价机制,可以考虑将实验实践课单独划出,通过一些实验操作或综合应用能力检测对这一环节进行单独考核。总之,在评价时,要尽可能针对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环节进行评价,而评价方法要多元化,将现实水平与发展能力相结合。考核方式、考核评价制度要以培养目标为参照,既要有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也要有体现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考核。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和核心,素质教育则是实现创造性的理想途径。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重点是以德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水产养殖是应用科学,重视实践,离不开实践。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实践性环节作为规律性的突破口,使“素质――能力――创新”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注 释 ]
[1] 郑洁.2011大动荡大变革 2012大整合大博弈――国际形势年度展望[J].理论导报,2012(1):7-8.
[2] 马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7年会上的演讲[J].中国有色建设,2007(2):30-31.
[3] 翟悦,宁永红.经济转型时期高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1):9-11.
[4] 李凌,俞宁.基于我国国情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2(7):63-66.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是一种淡水经济虾类,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随着对青虾生长特性、营养需求及颗粒饲料研究的深入,青虾养殖已发展成为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养殖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推广效果。但由于有的地区养殖技术不够成熟,单产低,严重影响了养殖者的效益。现就青虾的池塘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一般为0.20~0.33hm2,形状以长方形为宜,池塘坡度1∶2.5~3,池水深1.2m左右。青虾放养前要清塘,彻底杀灭水体中各类有害生物。先排干塘水,清除淤泥(留10cm左右的底泥),然后用750~1 125kg/hm2生石灰进行消毒;清塘后7~10d进水,进水时要严密过滤。
水草是青虾赖依生存的附着物和天然饵料,是净化池水,控制水质肥度的有效绿色种群。虾塘水草以栽培轮叶黑藻、眼子菜类等沉水植物为宜,种植密度要适中,水草进池前均要用药物浸泡,以杀灭草中敌害生物(野杂鱼卵等)及病原体。移栽水草后可向塘中施7.50~11.25t/hm2粪肥作为基肥。
2虾种投放
由于青虾繁殖容易,养殖户多数以放养抱卵虾为主,自繁、自育、自养。这种养殖方式属粗放养殖,虽然方便实用,但是难以控制养殖密度,易导致因青虾上市规格不齐而效益不高。因此,要提高养虾产量和效益,就必须改粗养为精养,改放养抱卵虾为放养虾苗,改养一茬虾为两茬虾。夏季放养一般在7月左右进行,可投放1cm左右的虾苗60~90万尾/hm2。放养时要求虾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晴天的清晨或阴天不闷热的时候,放养时还要注意避开苗种脱壳高峰期。8~9月会出现1次批量产卵孵化出的小虾苗,这批虾苗到年底规格一般可长到2~3cm,可作为春季放养苗种。
3科学饲喂
青虾为杂食性动物,一年中养殖两茬青虾就有两个摄食高峰期,即4~5月和8~10月,其中6~7月为青虾繁殖育苗期,摄食下降,应进行科学喂养。
3.1饲料选择
目前,多种商品饲料都可以用来饲养青虾,但青虾对各种商品饲料的喜食程度和利用率都有所不同,青虾喜食的动物饲料有螺蛳、鱼粉、鱼靡等,植物饲料有豆饼、米糠、麸皮等。大多数养殖户采用以菜饼、米糠等混合糊状饲料投喂,其利用率低,易恶化水质。因此,青虾精养,最好用颗粒饲料,且动物饲料在30%以上为宜。
3.2合理投食
青虾喜欢在夜间沿池边觅食,可以观察青虾吃食情况,一般日投喂2次,早晨投喂量占全天总投喂量的30%,傍晚占70%。
4水质调节
在青虾养殖前期,应当少加水,中期则应多加水,通过加注新水以增加水体溶解氧、营养和微量元素,增强青虾食欲,防止池水老化。在注水时,要注意防止青虾的敌害随水进入虾池。养殖中,一般每10d换1次水或加新水,在高温季节时,必须做到每5~7d加水或换水1次,应使池水始终保持在能见度30cm以上。换水时,应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cm深的新水。要勤巡塘,当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时,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尤其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h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适时施肥是保持水质肥活的关键,要在虾苗至幼虾阶段和晚秋的2个接点保证池水足够肥,在8~9月份高温阶段,则要求保证水质清新,以防止缺氧。施肥可用氮、磷等化肥,全池均匀泼洒,一般用量在75kg/hm2。此外,还可以每隔15~20d全池泼洒生石灰150kg/hm2(化水全池均匀泼洒),以改良水质,利于青虾蜕壳生长。
5清除敌害
经过一段时间养殖后,池塘内可能出现少量的野杂鱼,应通过捕杀和利用药物进行杀灭。若不及时清除,野杂鱼不但与青虾争食,还会消耗水体溶解氧。此外,还要想办法消灭水老鼠、驱赶水鸟等青虾天敌。
6病害防治
每隔15d用生石灰水或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及病原体。同时观察青虾身上是否附着纤毛虫,可用硫酸铜水溶液全池泼洒,全池的施药浓度为0.7mg/kg,第1次用药后可隔7d再用1次。
7适时起捕
青虾长到4~5cm就可以起捕上市。一般春放苗种5~7月起捕上市,夏放苗种9~11月起捕上市。
《渔业法》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养殖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为了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提高养殖效益和水产品质量,规范养殖行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执法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效率,创造和维护良好的渔业养殖秩序,依法打击侵害养殖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努力增强养殖者的法律观念和维权能力,积极鼓励养殖者充分利用现有水域滩涂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依法兴渔、科技兴渔、以渔富民的目标,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在当前新形势下,保护内陆水域养殖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养殖渔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养殖者的法制观念,依法规范养殖行为
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减轻养殖者的负担,增加渔民的收入,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养殖者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指导,开展送法入户活动,让养殖者懂法、守法和依法养殖,强化养殖者的渔业安全生产意识;让养殖者明白国家鼓励发展养殖业的方针、政策和对水产养殖水域滩涂实行养殖证制度的重要性。只有持证养殖,合法权益才受法律保护。养殖权是养殖者依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水域滩涂从事水生动植物养殖的权利,为了保护水域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养殖者在取得租赁、承包、使用养殖水体的养殖权时,应当签定承包合同或养殖协议,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必要时可聘请律师代为办理并进行公证,依法完善养殖措施,以有效规避养殖纠纷,减少麻烦,放手大胆地从事养殖生产。只有不断提高养殖者的法律意识,使其熟知国家发展养殖渔业的政策,养殖者的合法权益才不会受到侵害。
2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心,努力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渔业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产业的发展,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行使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力。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坚持勤政清廉、亲民安民富民;做养殖者维权的使者,不辜负渔民的期望。对国家确定的重点养殖水域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宣传大力发展养殖渔业的重要性,提高人们自觉尊重他人养殖权的法律观念,对干扰养殖渔业生产秩序,偷捕、抢夺他人养殖水产品,破坏他人养殖水体、养殖设施造成他人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对养殖水体造成的污染事故,要及时采取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并按照《渔业污染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调查取证,核算损失,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依法为养殖者挽回损失。努力维护良好的养殖环境和渔业生产秩序,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积极为养殖渔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增强养殖者的技术水平,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
浙江省绵长的海岸线是海陆交替、气候多变地带,饱受台风浪的侵害,每年台风经过带来的狂风、巨浪和风暴潮不仅给浙江省的渔业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渔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还有干旱、病害等其它渔业灾害也时刻威胁着浙江省的渔业经济健康发展,所以研究浙江省渔业灾害的成因、类型及统计近年来不同类型的渔业灾害损失,是建设防灾减灾体系过程中不可跳过的步骤。
本文以2006-2012年的浙江省渔业灾害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浙江省渔业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以及造成各种损失的主要原因,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GM(1,1)数学建模,建立影响浙江省渔业灾害的多因子权重,同时针对当前浙江省渔业防灾减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渔业防灾减灾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1.浙江省渔业灾害损失现状
浙江省是渔业大省,但渔业灾害也一直影响着浙江渔业的健康发展。2006年浙江省渔业产出(不含涉渔工业和建筑业等第二、第三产业)为4243210万元,而2006年仅水产品因各种灾害就造成了70067万元的损失[1],占总渔业产出的1.65%。截止2012年,浙江省渔业产出为6300637万元,同比增长2057427万元,增长百分比为48.5%,渔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果,然而2012年因灾害造成的渔业经济损失也达142042万元,占据了2012年渔业经济2.25%,同比2006年上升了0.6%,而与2006年损失金额对比,2012年损失的金额也增长了71975万元,上升了102.7%。2006-2012年7年中,浙江省水产品总量损失共达401092吨,损失金额总数达611029万元,平均每年损失57298.9吨,平均每年损失金额为87289.9万元[1](图1)。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都说明了渔业灾害对浙江省的渔业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在不断加大,防灾减灾刻不容缓。
1.1台风、洪涝灾害的渔业损失
浙江省是台风频发区,这种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强烈风暴往往带来大范围的狂风、暴雨甚至是巨浪和狂潮,不仅对于海区上船只有较强的破坏力,对于陆上经过区域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甚至人员的伤亡,这是渔业灾害中破坏力最大的灾害。
根据2006-2012年浙江省由于台风和洪涝引起的渔业灾害损失的数据统计分析(图2),在7年中,造成渔业水产品损失总量达4243082吨,损失金额总数达306886万元,平均每年损失34726吨,损失金额为43840.85714万元。
1.2渔业病害的渔业损失
渔业病害灾害对水产养殖水产品可以造成极大的破坏,如九十年代的对虾疾病,导致当时过半的养殖面积失收,近年来的青蟹病造成浙江省养殖行业巨大的损失。因此鱼病防治、鱼药研发是水产养殖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水产养殖产量保证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
根据2006-2012年浙江省由于渔业病害引起的渔业灾害损失的数据统计分析[1],在7年中,造成水产品损失总量达91375吨,损失金额总数达152490万元,平均每年损失13053.57吨,损失金额为21784.29万元。
1.3污染灾害的渔业损失
浙江省沿海地带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工业活动和人类活动频繁,污染源多,是渔业污染灾害的重灾区。根据2006-2012年浙江省由于污染灾害引起的渔业损失的数据统计分析[1],在7年中,造成水产品损失总量达35939吨,损失金额总数达39792万元,平均每年损失5134.1吨,平均每年损失金额为5684.5万元。
1.4干旱灾害的渔业损失
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适宜,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所以干旱灾害对于浙江省渔业影响较小,但是也存在部分损失(图3)。
2.浙江省渔业灾害影响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分析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供的渔业统计年鉴,主要包括2006年至2012年浙江省渔业灾害损失数量,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2],进行浙江省渔业灾害的评估。
2.1相对灰色关联分析
3.浙江省应对渔业灾害损失的对策
渔业减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与领域,根据浙江省渔业灾害灰色综合关联度结果,必须在深入研究渔业灾害的问题后,扎实稳妥的实行符合科学发展观防灾减灾策略。
3.1完善台风灾害的应对工程和管理体系
浙江沿海地区是最易受台风影响的区域,每年都会有多个台风登陆,应对台风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重点主要在于预防。
对台风的形成、风力、影响范围、登陆路线等信息的准确性,特别是台风强度突变的预报能否做到及时和准确直接关系后续防灾措施能否做好。尽管台风强力突变预报技术仍是世界级的难题,很难准确预报,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气象监测人员已经能通过相关设备如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现代化技术装备对台风的形成地和路径进行预测,及时准确预测消息将使防灾工作更有效率。同时提前准备好应急预案,根据往年防台救灾经验,加上科学预测,在台风季节到来前做好可以应对突发状况,如台风登陆路径行动方向突然变化,风力突然增强或者是降水变大可能造成洪涝等状况,必须提前做好紧急预案,并且对预案中涉及到的单位人员,都应进行预案演练,防止突发状况是发生相关人员因不熟悉预案而无法及时作出反应。
3.2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加大渔业水域的环境保护力度
渔业环境污染是水域环境污染一个重要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尽管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大小城市的前列,但其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污染物不断增加,许多工厂的废水污水没有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便直接排放至江河海流,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其次是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还有待完善,据统计[3],浙江省污水排放总量中往往有38%是生活污水,这仅是城市污水的比例,在农村这比例显然还要再高,浙江省虽然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但该系统还不完善,处理污水比率还只在60%左右,且浙江省农村区域广阔,许多地方覆盖不到,所以要解决渔业水域污染灾害,必须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意识到减少渔业水域污染,主动自觉的减少污水乱排放的行为。
3.3加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
近年来,在浙江省高度重视水产养殖业的改革发展,捕捞产业处于发展瓶颈期的背景下,水产养殖业被浙江省定为“十一五”重点培育发展的十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之一,成为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浙江省的水产养殖业发展也遇到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养殖海洋水产品面临的病害、新品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也已成为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但特别是病害灾害一直制约着养殖业发展的发展,要解决水产养殖病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做好下面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养殖鱼塘标准化改造,传统的农村式的鱼塘,不仅产量低,而且病害发生概率也很高,对通过这些鱼塘标准化改造,帮助渔民由低效高危的养殖模式过渡到现代高效的养殖模式,既可以显著改善养殖渔区生态环境,又降低病害发生概率和提高渔民经济收入,据统计,鱼塘经标准化改造后,亩均新增产值在1000元以上。二要针对重要养殖对象开展疾病预防,针对浙江省少数重大水产养殖病害进行疫苗研制,如虾类病害疫苗等。三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引进产量、附加值更高,抗病性更强的品种。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传统的养殖品种经过培育产生了较之前更加优良的品种。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江省渔业经济统计资料,2006-2012.
[2]刘思峰,郭天榜,党耀国,等.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