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5 02:23: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康复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每个临床护士都应掌握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方法以及基本的康复护理技术。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临床护士缺乏系统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开展短期的康复护理培训十分必要。可根据医院工作的特点,并结合神经科、心血管科、骨科、老年病等临床专科的需求,具有培训资历的学校可以利用康复护理的教学资源,举办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班,使临床护士掌握规范的康复护理技术、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及社区康复护理等知识与技能,并建立考核机制,与有关部门合作颁发专科护理证书。
护理专业学生的康复护理教育
康复护理教育要从学校护理专业教学开始,各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均应开设康复护理课程,并确立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康复护理的专科地位,学校完成护理教育基本课程后,应进行康复专科护理知识学习,让广大护理专业学生接受系统的康复护理教育,为毕业后开展临床、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1适当增加学时
康复护理学教学总学时应达到36学时,每周2学时,分18次完成,其中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时间各占一半,康复护理基本技术和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内容,在课时分配上应突出重点。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的讲授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分配上应突出重点,让学生学完理论后可用此理论解释康复护理技能训练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采取示教、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角色模拟练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实践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在每节理论学习后,安排实际操作训练。通过反复的现场演示以及分小组进行模拟训练,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尽快掌握康复护理基本技术和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熟悉康复护理治疗技术,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达到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
3改革考核方法
采取“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课平时考核成绩+实践课期末考核成绩”的形式。理论考核:重点考核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课平时考核方式:阶段性复习考核、随堂抽查考核、创新能力考核等;实践课期末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康复护理基本技术及临床常见康复护理技能。
康复护理师资队伍建设
1培养护理专业教师
对新上岗及转岗的教师常规进行岗前培训,相关专业的理论培训和临床康复科室的进修均应达到6个月以上。上岗后仍应开展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参加校外各种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不断增加和更新专业知识,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安排专业教师轮流到教学医院康复科参加临床工作,定期轮流到国内外领先医院进行参观、学习和进修,以提高教师的康复护理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并且与各自从事的临床康复和教学工作的相关行业学会保持密切联系,以便掌握最新的专业动态,获取前沿学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安排资深老师指导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将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带领年轻教师承接科研课题。支持和鼓励中青年教师接替老教师在社会各级学术团体中的工作,扩大青年教师的社会影响,提高他们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在实践中选拔和培养接班人。学校在经费使用上要做到科学合理,对不同的培养类别采用不同的经费投入办法。对学科梯队建设由学校全部承担培养经费。对既符合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又属教师个人提高学历或业务水平的学习、进修,培养费可由学校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注重教学学术水平的提升,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掌握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基本知识、教学的方法和规律,才能高质量地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康复护理教师教学水平:第一,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开展各种专业学习班、研讨班及技术培训班等,安排相关专业知识讲座及校外进修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坚持教研室集体备课、定期开展教学讨论,重点讨论康复护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并在全面领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做好教案和备课笔记,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第二,制定各项支持政策;在教学岗位上设置主讲教师、骨干教师岗位,增加教学课时酬金;在教师职称评审和考核中对教学成果和教学研究论文与科研成果和论文同等对待等等,积极鼓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教学设施上改变以往以板书为主的形式转变为多媒体课件。通过幻灯片、投影仪将大量的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教学内容播放给学生,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发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扩大学生的眼界。多媒体课件具有大容量、快节奏,形象生动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接受信息和教学双方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根据电教媒体的作用点,选择和设计练习,为学生提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多层次的形式不同的康复护理实践操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讲练结合。第四,做好教学评估;校领导及教务科教学督导员定期进行教学工作检查,向学生发放教学评价表,不定期上课堂听课,进行评教评学;教研室负责人到每位任课老师课堂上听课,从教案准备、教学态度、教学技术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评价教学水平;安排同学科老师之间定期进行教案诊断和课堂听课。从教法的角度,对教师准备的教案目标是否清晰具体、内容是否得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找差距,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同行评估与学生评估重在教学态度、教学技巧不同,教师同行评估的重点一般放在教师对本学科内容的掌握程度、掌握本学科最新知识的情况和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等方面[6]。
教材建设
2方法
对照组对病人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2.1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了解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和最想要知道的内容:疾病知识、疾病的预后、治疗方法、康复常识、营养知识等。
2.1.1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康复患者由于病程长,生活自理能力低或丧失,给家属在精神、生理、经济上造成了很大负担。同时,由于对疾病知识认识缺乏,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未能对家属进行心理评估和掌握家属的心理状态,在健康教育时,家属的接受能力受影响,易导致健康教育无效。因此,在患者入院时,护士热情迎接,介绍主管医生、护士、环境,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不断沟通,倾听述说,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家属心中顾虑,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2.1.2了解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满足家属需求。正确评估不同时期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由于患者的病情不同;家属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不同;接受健康教育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不同。以家属能够接受为前提,采用不同教育方式、先急后缓、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家属的需求。
2.2.方法
2.2.1人员配备。4名责任护士(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负责3名患者。负责护士均接受过康复健康教育培训。
2.2.2根据病情、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制订教育计划。组织、实施教育计划。
2.2.3采用分发健康教育宣传册,做到每室一册;建立健康宣传栏,图文并茂;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医生、护士共同参与讨论、个别指导等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对病人及家属展开健康教育。
2.2.4及时教育,维持教育的连贯性,提高教育效果。由于患者及家属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接受健康教育能力不同,常规教育方式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及时教育,即在患者住院期间,根据病程进展,动态掌握病情信息,及时、不断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同时,在对患者进行各项治疗、护理过程中,及时将治疗、护理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面对面与家属交流,将教育随时贯穿于每一项操作,始终以真诚的态度配以操作示范,使病人及家属从视觉上直接领会、掌握教育内容,减少不足因素,维持教育的连贯性,提高教育效果。
3结果
两周后两组比较,观察组的生命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1.主动式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创新
为了实现主动式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我们整合高等院校体育部和计算机专业教师、专科医院医生、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等人力资源,利用软件系统(包括基于体域网的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云系统、老年人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系统、老年人健康教育问答咨询服务平台)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拥有体域网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采集老年人体征数据并上传到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云系统。医生可以通过健康管理系统查看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发展态势)的平台作用,根据体域网传感器测量到的老年人实时体征数据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识别出老年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和存在较高健康风险的老年人个体,再由医生、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体育教育讲师主动对老人及其关爱员(老人关爱员包括老人监护人、家属、保姆等)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即建立面向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的主动式健康教育服务模式(。
(1)在社区服务中心的统筹安排下,开发并应用基于移动计算技术的老年人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系统,不定期对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问卷结果,实时把握老年人健康知识、健康技能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态势;开发老年人健康教育问答咨询服务平台,把老年健康教育延伸到老人日常生活,还可以利用老年人健康教育问答咨询服务平台的健康信息推送功能,把个性化的健康信息推送给老人,形成健康咨询和健康信息推送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服务模式。
(2)在健康咨询师、体育教育工作者、综合医院医生的配合下,软件开发人员对老年人调查问卷结果、老年人实时体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识别出辖区内老年人全体中普遍存在的身体素质、心理素养、健康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问题,为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教育对象选择、健康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的科学设计提供支持。
(3)根据健康素养数据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结果,针对性设计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对辖区内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体育干预和保健诊疗活动干预;针对具有较高健康风险的老年人个体,通过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云系统把老人健康风险推送给老人及老人关爱员;利用健康教育问答咨询平台的健康信息推送功能把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信息推送给老人。还可以通过软件技能培训,让老年人熟悉社区居家养老健康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体域网传感器的使用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助老系统的效能,形成老年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务之间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老年人健康素养提升的合力。
(4)社区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季节变更、疾病疫情暴发等情况,主动组织并施行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还应关注老人关爱员(包括老人家属、监护人、与老人结对的自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通过开发食材搭配禁忌随手查、药物搭配禁忌随手查、肛肠健康卫士等手机应用为老人关爱员提供易于获取的健康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健康宣教使之能够给予老人更高质量的健康关爱。
2.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
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医疗保健知识与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健康管理系统软件技能培训四个方面,分别由综合医院医生、心理健康咨询师、软件开发人员进行。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老年人本人、老人关爱员、社区工作人员、自愿者等。老年人健康教育方式包括专题讲座、社区义诊、电话咨询、网上咨询服务、上门宣教和健康教育手机应用等方式。
3.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的的持续改进
每次健康教育活动之后,都进行健康教育效果问卷调查,再依据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量表评价宣教的效果,识别出老年人在健康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适时安排后续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期达到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2.邀请孕晚期孕妇及家属开座谈会,带领孕妇观看顺产分娩产后坐月的电教片,让她们亲眼目睹分娩的整个生理过程、模拟练习,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知晓产后坐月的注意事项以及早吸吮的好处,正确选择分娩和喂养的方式。知道出现哪些征兆及时诊治,带好相应的证件及衣物入院。每个月最后1周周六下午3:00~5:00参考座谈会。安排高年资医师和资深护理人员参加,了解她们的需求,对孕妇进行心理护理,进行入院、分娩指导,消除不安心理。会后带领她们参观病房、沐浴室,产房和手术室等,熟悉环境,消除或缓解紧张、陌生,恐惧心理,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在吸氧的时候,由氧吧医生一对一进行健康教育,全方位介绍产房人性化服务、特需服务。(1)入院前心理指导。讲解孕妇分娩是人类繁衍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指导孕妇在分娩时如何调整呼吸,正确使用腹压,合理进食及休息,保持体力等,从而减轻宫缩带来的疼痛,缩短产程。让孕妇想象一下胎儿在腹中,就好比鱼儿在水中快乐的游来游去,马上宝宝就要出来了,自己马上就当妈妈的愉快心情,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消除恐惧心理,使孕妇有信心并快乐地接受这一过程。指导孕妇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宫缩疼痛时间,消除分娩前后的恐惧焦虑心理,使孕妇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迎接分娩。(2)入院指导。入院指针、入院流程和物品准备。当出现规律宫缩,约10min左右痛1次,或虽无宫缩但有阴道流水,流血,胎动异常等应和医生联系,立即入院。同时应带好证件资料,如准生证、身份证、保健手册等,以便医生了解情况。(3)分娩指导。说明阴道分娩的好处,它是最安全、最合理的分娩方式。指导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怎样用力,不能大喊大叫,宫缩来时要先深吸一口气,闭紧喉头,如解大便一样往臀部处用力来增加腹压,配合分娩,并且利用宫缩间歇期休息。吃巧克力,喝一些流质食物,比如果汁、藕粉、红糖水等,这样可以补充体力,从而缩短产程,减轻疼痛。提高孕妇的产力,帮助胎儿尽快娩出。而剖腹分娩只是自然分娩困难时的人为选择,是一种医疗行为。(4)沟通交流。医护人员分散到孕妇、家属中进行沟通交流、解答疑问,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增强自然分娩信心;并讲授早吸吮及母乳喂养的好处。最后带领孕妇及家属参观产科病房(待产室、产房、沐浴室等)以熟悉环境。
二、结果
1.观察组孕妇在产前检查次数、对产前检查的认知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了孕妇对产前检查的认知,纠正了一些错误的观点,让孕妇明确做产前检查意义,目的及注意事项,对号入座,知道自己何时做何种检查,并根据自生特殊情况做一些特殊筛查、主动询问医生,养成按时定期检查的习惯,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了通过产前健康教育,增强孕妇产前检查意识,知道产检的重要性,主动询问率明显增高,避免漏检一些项目。
2.观察组发现高危妊娠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孕妇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不良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保证了孕产妇的系统管理,使医师重视了对高危妊娠的筛查、做好高危孕妇的登记并跟踪,并积极干预,如发现血糖高的孕妇,及早干预,改善孕妇的饮食,适当运动控制血糖,促进健康。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现高危妊娠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
3.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未开展健康教育,剖宫产率达到了70%~80%。观察组通过系统产前健康教育其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只有40%。这充分证明了通过听孕妇课看电教片等的产前健康教育,起到了显著作用,它使孕妇及家属树立了自然分娩的信心。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有了正确的判断,知道权衡利弊,正确抉择。观察组选择自然分娩和主动要求试产的孕妇明显提高,从而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顺产率。
三、讨论
1.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促使人们改善健康相关的行为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参加社会教育活动。通过孕期健康教育调动独生子女孕产妇积极主动参与,同时促进自我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有利于顺利渡过妊娠分娩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尽量选择孕妇通俗易懂的语言,满足身心需求,消除陌生恐惧等不良的心理反应,如听孕妇课看碟子,开座谈会,发宣传资料引导孕妇按保健手册上规定的次数进行产前检查,孕妇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配合定期产前检查,有利于提高孕妇对妊娠分娩的认知水平,发现高危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胎位异常及时纠正,干预、规范治疗才能提高患者检查及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出生人口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促进母亲和婴儿健康。
2.尽管分娩是人类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大部分独生子女孕妇生理素质差,总是多想,担心宝宝不健康;长期紧张、压抑、恐惧的心理,久而久之,导致睡眠不好,胎心音不好等。心理因素不仅是致病因素,也是致病的条件,由于独生子女孕妇对妊娠认识不足,缺乏心理准备,在各种高危因素作用影响下,心理调节适应能力差,心理状态极易失衡,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情绪。通过产前教育如听孕妇课看电教片,让孕妇熟知妊娠各期的变化特点,增强产妇的产前认知,改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绝大部分独生子女孕妇能顺利度过孕期的各种反应,适应各期的生理变化。医护人员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因人而异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孕妇的心理调适过程,让其健康快乐的心情勇敢面对,使孕妇孕产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顺利度过妊娠期、分娩和产褥期。
3.目前计划生育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怀孕的孕妇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的初产妇,大多娇气,任性,加上没有怀孕和分娩的经验,对孕期和分娩知识了解不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难免存在很多误区,认为顺产的产妇身材易变形,认为剖宫产的孩子孩子聪明些。总之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与独生子女怕疼痛,分娩知识缺乏,心理素质差,对分娩有恐惧心理有关,促使剖宫产率增高。开展系统性产前教育,使孕妇认识到分娩是动物和人类繁衍的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种本能行为,动物都具有适应、完成分娩过程的能力,何况是具有思维能力的人,充分让孕妇意识到顺产是最好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手术是经腹的手术,对孕妇身体有创伤,孕妇不仅要承担手术和麻醉带来的风险,而且剖宫产手术留下的疤痕大,不美观,子宫恢复慢,术后并发症高。剖宫产的婴儿未经过产道挤压,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也较阴道分娩高。只有在出现有危及孕妇或胎儿生命的医学指征时,才不得不采取剖宫产手术。自然分娩产妇子宫收缩力强,有利于排出恶露和子宫复旧,可减少产后出血,使产后形体恢复快。经顺产分娩的婴儿通过宫缩产道挤压,是对大脑的第一次的按摩,同时有利于胎儿肺泡扩张,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病率。
因新生儿窒息和吸入性肺炎住院的绝大多数婴儿,来自剖宫产的新生儿。经研究证明,顺产的儿童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定位能力强。开展产前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对自然分娩和对剖宫产有了正确的判断,可使孕妇及其家属明确顺产与剖宫产的利与弊,树立顺产的信心,选择正确合理的分娩方式,减少因人为社会因素而要求剖宫产。观察组的孕妇选择自然分娩和主动要求试产的孕妇明显提高,知道试产失败再行剖宫产也不迟,无指征和指征不足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促进了自然分娩。健康教育让孕妇知道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食品,它经济方便,利于消化,含有抗体可以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母乳喂养还能增进母子感情等。